控制有效性

2024-06-29

控制有效性(共12篇)

控制有效性 篇1

1 内部控制有效性:解在何处

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部控制概念和内涵一直处于发展之中。最早期的内部控制主要是内部牵制原则的体现, 其概念于1929年由美国会计师协会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首先提出, 并被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但内部控制所涉及的内容是不容分割的一个整体, 而人为将其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显然不符合内部控制建设的目标。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88年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结构, 从而使内部控制由一个制度体系发展为要素体系, 并具体给出了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1994年COSO报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一个整体框架, 并提出了包括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合理保证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以及适度保证对现有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项目标;同时将内部控制的要素概括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个方面。五要素的基础是控制环境, 并更加强调董事会以及高级管理层的责任以及全员概念的要求, 强调企业文化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但纵观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遍及全球的会计丑闻事件, 可知内部控制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随着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施行, COSO委员会于2004年又提出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概念, 不仅将内部控制框架发展为对公司发展风险的监察、评价与对策建议范畴, 而且强调内部控制应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尽管内部控制的概念经历了多次发展, 但始终以内部控制的目标为其中心。最早以内部牵制为主要内容的内部控制目标是查错防弊, 随着社会审计对内部控制认识的深入和主导地位的确定, 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是减少内部舞弊可能性以及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社会审计也因此发展为制度基础审计。当内部控制发展为内部控制结构和整体框架阶段, 内部控制目标正如上文所述, 它包括三个方面, 但强调重点仍然是财务报告舞弊的预防, 到了风险整合阶段, 内部控制才扩展到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从理论研究上来看, 内部控制目标除了上述目标外, 有学者强调内部控制的自组织特征 (张砚, 杨雄胜, 2007) , 也有学者提出内部控制目标的价值性 (李心合, 2007) 。

内部控制目标是否实现依赖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有效的内部控制应能够实现其目标。但现实是无论是财务报告目标、经营管理效率目标还是价值目标, 抑或是免疫性目标, 现在内部控制系统并没有实现其目标。

之所以如此, 究其原因就是内部控制设置者始终处在内部控制之外。无论是“三要素”、“五要素”还是“八要素”, 内部控制环境总是第一要素, 是其他要素的基础。根据现行内部控制理论与规划指南, 控制环境主要取决于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 其基本假设表现为股东是同质的, 董事会能够代表全体股东的利益, 高级管理层与董事会及其他股东的利益是一致的, 从而董事会及高管层愿意为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加强内部控制。事实上, 这种假设并不现实, 股东之间会因为权利的不对称性而呈现非同质特征, 董事会也并不能代表全体股东的利益, 甚至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 高管层也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牺牲股东利益, 因而出现了诸如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隧道行为”、“过度投资”以及不当关联交易等损害股东或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

基于此, 当内部控制主导者成为自由人时, 现行内部控制仅仅是对董事会及高管层以下人员的控制, 而董事会及高管层自身仍然不会接受内部控制的约束。因此, 内部控制的效率与效果无法从内部控制系统内部寻求治理答案, 因为缺乏对监督者 (董事和董事会) (余颖, 2001) 的监督。

2 内部控制有效性难解的根源:自由的控制者

2.1 自由控制者的普遍存在性

控制人是指那些对企业生产经营及管理活动具有最终决策权的拥有者。早期的公司理论认为在股权极为分散的情况下, 股东之间不存在差异, 公司治理的冲突主要是股东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利益不一致, 因而出现了所谓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但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 世界上大多数经济体下的企业并不是股权极为分散。相反, 存在大股东控制才是最真实的现实。即使在股权分散较为普遍的美国也不是所有公司均是股权极为分散的情况。大股东的存在说明了股东之间并非同质的, 股东也存在结构问题, 即拥有控制权的股东对企业拥有绝对指挥权, 因而有能力利用其控制权获取额外报酬, 即控制权溢价。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 大股东也并不是企业的最终控制者。由于现代企业的复杂性, 公司的大股东往往是另一个控制者的代理人, 因而存在终极控制者。

不论是管理层、大股东, 还是终极控制者, 他们的共同特征都是对企业拥有经营、管理决策权, 他们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资产经营活动以及信息披露等。

2.2 自由控制者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危害:理论分析

从内部控制研究与设置的假设前提来看, 现行内部控制假设控制者代表股东利益, 因而是下行控制制度。其具体假设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企业目标是股东价值最大化, 股东价值最大化是在协调其他利益主体利益基础上的价值最大化。

(2) 股东是同质的, 不存在股权内部结构问题。

(3) 股东利益主要源于所投资企业的盈利或创造的价值。

(3) 股东与经营者是分离的, 公司治理问题就是股东对经营者的控制与激励问题。

(4) 经理人市场、资本市场 (小股东可以“用脚投票”) 能够约束企业主要投资者以及经营者。但相关的研究表明, 事实与之相反, 更多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股东利益除了来源于企业盈利外还有其他多种利益来源渠道, 如关联交易、重组与合并等。

(2) 董事会与经营者合二为一。

(3) 股权结构多元化, 存在大股东以及最终控制者, 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

(4) 大股东对中小股东掠夺严重, 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成为空谈。

(5) 市场约束无效。

首先, 同样的情况, 我国更有其特殊性, 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是国有股份有限公司, 这些公司大股东缺位, 尽管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并配有相关管理人员, 但从本质上讲, 这些机构和人员都不能代表更不能拥有国家产权, 因而缺乏监督国有股份公司的动力, 从而出现了利用薪酬设计捞取超额报酬、利用MBO大肆夺取国有资产的现象。

其次, 从控制权视角看, 股东结构多元化导致大股东以及最终控制人的出现, 使得拥有控制权者能够“以小博大”、“以小取大”。控制权是现代公司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理论上, 现代公司股权极为分散, 股东远离企业成为纯粹的投资者, 企业实际控制权旁落在经营者手中, 于是败德行为会频繁出现, 因此, 现代公司治理的关键就是如何激励经营者使其按照股东意愿进行决策和经营管理, 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但以安然事件为代表的系列会计舞弊案例说明仅对经营者的激励并不能解决这种矛盾, 尤其在前几年一直被推崇的股权激励机制更是被看作现代舞弊的原动力——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上的“大小非”问题就是因之而起。同时, 如上文所述, 董事会与经营者事实上是重叠的, 他们均听命于大股东或最终控制者。因此, 自由的控制者实质上阻碍了内部控制不能实现其目标。

3 自由控制者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危害:现实表现

控制者的自由不仅存在于理论上, 更体现于公司实际运行之中。概括起来, 控制者实际上的自由体现在:明显违反法律规定的自由;表面上符合有关法律规定, 但实际上却损害了企业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小股东利益的自由。

首先从第一层面来看, 由于现行法律对控制者义务的规定本身并不非常完善, 加之其可操作性较差, 实际违规成本太低以至于控制股东为所欲为, 不惜通过违法的手段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减少公司的透明度乃至财务报告披露违规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有学者研究发现在金字塔所有权结构下, 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越大,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含量越低 (fan and wang, 2002) 。徐浩萍 (2005) 研究发现除了上市公司真实收益率在满足融资要求的基础上恰好弥补了控制股东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 控制股东则始终存在利润操纵的动机。苏坤、杨淑娥 (2009) 研究发现终极控制股东超额控制程度与公司透明度负相关, 终极控制者通过降低公司透明度来达到其转移公司资源以及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目的。

3.2 控制股东运用控制权直接掠夺中小股东利益

首先, 由于控制股东所受到的约束较少, 因而运用各种手段通过控制权的放大效应 (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不一致导致控制股东以较少的投资获得很大的控制权) 掠夺中小股东的利益。其中利润操纵就是控制股东对中小股东的直接掠夺 (徐浩萍, 2005) 。

其次, 控制者运用其拥有的控制权并借助于法律的外衣, 损害企业价值、侵占其他外部股东的利益。控制人利用股份公司机制的不足, 运用少量的现金进行投资、合并或资产重组等, 通过金字塔式以及交叉持股等方式控制远超过其现金流权的资本运营权和资源。另外, 在我国还存在不同于其他市场体系下的控制股东侵占问题, 即掠夺国有资产, 这方面包括运用MBO以及关联交易实现资产转移和价值侵占。

最后, 由于控制者的自由以及现实中的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侵占, 公司价值也因自由控制者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而下降。李善民、王德友及朱滔 (2006) 研究发现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对公司财务业绩有显著的影响, 而且分离程度越大其财务业绩越差。张祥建、徐晋 (2007) 对大股东控制的激励效应与堑壕效应进行了综述性研究, 认为大股东控制在全球具有普遍性以及大股东可通过消耗公司资源来获得小股东无法分享的控制权私有收益。近年来, 作为从国外舶来的股权激励机制的副产品——大小非减持也是控制者对中小股东利益的直接侵占。

4 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解:控制控制者

根据上文分析, 无论将内部控制置于何种角度, 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键均取决于控制者, 而不受现行内部控制框架所影响。但由于控制者处于权力链的最高端, 控制者的自由为其自由“掏空”企业、侵占小股东利益等行为提供了极佳的机会, 因而内部控制无法解决对其实行控制的问题。故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解应在内部控制体系之外, 即从企业外部加强对控制者的控制才是内部控制有效性得以保证的最有效途径。

从外部对控制人的控制有不同的途径。从软约束来看, 强调伦理理念的树立和行为的培养, 但作为与巨大经济利益相对立的伦理所具有的约束力几乎不存在, 科龙事件等均可以作为明证。从制度层面来看主要包括:强制披露内部控制建设以及执行情况信息、外部审计、法律。运用信息披露来加强对控制者的监督主要是对“阳光是最好的反腐剂”的“迷信”, 这是因为这里同样假设控制者能够如实披露内部控制建设及其有效性信息。外部审计从其运行机制就可以断定其对控制者并无任何控制力可言, 这是因为外部审计仅仅是一个鉴定评价机制, 它也无力强制要求控制者如实披露和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因此, 从外部加强对控制者的控制主要方法仍然是法律。林勇等 (2009) 认为相对于成熟和稳定发展的上市公司来说, 法治化水平比政府干预和市场化水平可能更有效。从法律层面加强对控制人的控制包括:严格企业投资, 对企业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的应有控制, 不能过于扩大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差异;在《公司法》中加大控制者对内部控制建设及执行的法律责任;完善股东法律保护机制。通过法律设置大股东对中小股东股权溢价赔偿机制, 尤其要在现行法律基础上尽可能细化股东民事赔偿责任, 以明确控制人违法赔偿标准, 从而一方面给予控制人事前的压力, 另一方面在执法过程中使其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同时, 可以建立股东诉讼制度, 以对控制者形成有效的法律制约。

参考文献

[1]Fan, Joseph P.H, T.T., Wong.Corporat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the Informativeness of Accounting Earnings in East Asia[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2 (33) .

[2]张祥建, 徐晋.大股东控制的微观结构、激励效应与堑壕效应[J].证券市场导报, 2007 (10) .

[3]施先旺.内部控制理论的变迁及其启示[J].审计研究, 2008 (6) .

[4]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性质与概念体系[J].会计研究, 2007 (7) .

[5]张砚, 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审计研究, 2007 (1) .

[6]李心合.内部控制:从财务报告导向到价值导向[J].会计研究, 2007 (4) .

[7]余颖.大股东控制型公司治理的效率评价[J].财经科学, 2001 (3) .

[8]徐浩萍.控制股东利润操纵的动机及其监管研究[J].财经研究, 2005 (2) .

控制有效性 篇2

亲爱的同事:

您好!

我是阿克苏诺贝尔油漆(中国)有限公司的财务总监方绍宏(Frank Fang),因为准备毕业论文,欲了解您对阿克苏诺贝尔在中国的子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一些观点。为了保证本次调查的准确性,请如实地回答所有的问题,您的回答将对于得出正确的结论很重要。本人郑重承诺,您的回答只会用于我准备学位论文,不会用于其他目的。

谢谢支持!

您的姓名________________

公司概况

1)您所在的公司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员工人数是______人

2)在以往的内部经营审计中,是否有“不满意”的审计结论?(Yes/No)_______,如果有,则在接下来的那一次内部经营审计的结论为(),最近一次内部经营审计的结论为

()

A 良好B 可以接受C 不满意

在以往的SOX内部审计中,是否有“不满意”的审计结论?(Yes/No)_________,如果有,则在接下来的那一次SOX内部审计的结论为(),最近一次SOX审计的结论为

()

A 良好B 可以接受C 不满意

在以往的外部审计中,是否有审计意见为“否定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结果?(Yes/No)_________

3)目前,在中国,在您所在公司的行业中竞争对手大概有______个;

公司的盈利状况通常取决于公司所处行业中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程度、新加入的竞争对手的威胁程度、替代产品的威胁程度,以及公司与客户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等因素。以1,2, 3, 4, 5表示你所在公司的盈利状况,其中1表示盈利很少,5表示盈利丰厚。您觉得您所在公司的盈利状况是();

目前,您所在公司在所在行业中的地位是()

A 市场领导者

B 市场挑战者(即在目标市场上处于次要地位,但向市场领导者挑战以争取市场主导地位)

C 市场跟随者(即安于次要地位,在“共处”中谋取尽可能多的收益)

D 市场拾遗补缺者(即关注市场上被大企业忽略的某些小市场,在大企业的夹缝中生存和发展,通过专业化经营获取收益)

4)根据2005年,2006年以及2007年的预算,A 公司营业利润变动情况是:2007年将比2006年提高_______,2006年比2005年提高______(以%表示,如果是降低则以负数表示);

B 公司平均单位销售成本变动情况是:2007年将比2006年提高_______,2006年比2005 1

年提高______(以%表示,如果是降低则以负数表示);

C 公司制造费用变动情况是:2007年将比2006年提高_______,2006年比2005年提高______(以%表示,如果是降低则以负数表示);

D 公司销售费用变动情况是:2007年将比2006年提高_______,2006年比2005年提高______(以%表示,如果是降低则以负数表示);

E 公司管理费用变动情况是:2007年将比2006年提高_______,2006年比2005年提高______(以%表示,如果是降低则以负数表示)

5)2006年,A 您所在公司的分公司或办事处的数目有_____个;

B 在B2B 市场(工业市场)销售占全部销售收入比例为______,B2C 市场(民用市场)销售占的比例为______;

C出口业务占全部销售收入的比例为_______;

D 客户总数为______个,按照销量由大到小排列,其中占公司80%销售收入的客户数目为______个;

E 产品种类(以SKUs计,即Stock Kept Units)为______种,按照销量由大到小排列,其中贡献公司80%销售收入的产品种类为______种;

对下列观点,您在多大程度上表示同意:(以1,2, 3, 4, 5表示不同程度,其中1表示强烈反对,5表示完全同意)

1、总公司在财务制度(FEM)、商业准则、员工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统一规定和强制执行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子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

2、总公司在资金、税务、法律、知识产权、保险等方面的统一规定和集中管理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子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

3、由隶属于总公司的且独立于各事业部及其子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实施的内部审计(包括经营审计、SOX审计、以及其他专项或特别审计)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子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

4、子公司实施总公司推行的SOX项目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子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

5、会计师事务所按照中国的会计准则对子公司实施的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方面的审计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子公司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和内部控制有效性()

6、选择下列绩效考核指标中列入贵公司绩效考核目标的指标,并按照其在管理层绩效考核中的相关程度按照1到5分评分(1表示根本没列入考核指标,5表示在很大程度上使用)。

A 财务指标

销售增长率();投资报酬率(ROI)(); 净资产报酬率(ROE)();净现金流量();经济附加值(EVA)();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

B 非财务指标

市场份额();及时发货率();客户投诉率();客户满意度();生产交货期();原材料耗费差异();人工效率差异();

内部审计结果达标();外部审计结果达标();优化内部控制流程,达到合法合规有效();

员工满意度();新产品开放数量();

7、将包括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和内部控制目标列入管理层绩效考核目标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子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8、内部控制只是实现公司业绩指标的保证。缺乏内部控制不会对上市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

9、内部控制的目标应当与公司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10、根据2005年,2006年以及2007年的预算的业绩变动情况,您认为在多大程度上是与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变化(加强或削弱)有关。相关程度按照1到5分评分(1表示根本没关系,5表示高度相关)。()

11、公司所处的行业环境规范与否会直接影响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

12、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如果面临很大的业绩增长压力,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13、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改善公司业绩。()

14、影响业务复杂程度的因素主要与公司的分支机构数目、是否有出口业务、客户数量、产品种类、及是否同时涉足工业品市场和民用品市场有关()

15、业务复杂程度的高低会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16、财务总监在所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具有两面性,其既向总公司提供财务信息和内部控制状况方面的信息,同时又要支持所在公司的本地决策,其所承担的面向总公司角色和面向所在子公司的角色具有冲突()

17、将达到并且维持合格的内部控制的质量列入财务总监绩效考核目标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18、上一级财务总监对子公司内部控制的关注和支持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子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19、有效的ERP系统依赖于公司实行的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规定()

20、ERP系统已经内嵌了内部控制的理念,如果ERP成功实施,可以将目前行之有效的流程固化,作为硬性约束,可以降低内部控制中的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改善和提高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

感谢您帮助完成调查问卷,若对本次调查内容有任何疑问和意见建议,敬请联系:frank.fang@sha.akzonobel.com, 电话:0512-68079611-8019, ***。

股权制衡与内部控制有效性 篇3

摘 要:股权结构及其制衡度决定了公司治理的基础,也响到了内部控制。本文基于对2013年12月—2015年6月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案例分析,阐述股权制衡等方面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带来的影响。研究表明:国有控股一股独大的局面可以很好地达到内部控制安全性的目标,但其经营效果不理想;国有控股引入非国有制衡的企业可以在内部控制中达到中等水平安全性的同时实现较好的经营效果;非国有控股引入非国有、国有的股权制衡并不能很好地保证安全性,但其经营效果尚可。

关键词:股权制衡;内部控制;有效性;房地产行业

2015年11月27日,“宝能系”通过南方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安盛1号资产管理计划累再次增持,累计持有万科15.254%的股票,超越持有万科15.23% 股份的華润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

宝能其敲门“万科”的是因为作为房地产企业的龙头,万科在经历股灾之后,股票价格与价值明显偏离,并且股权十分分散。万科A在上市后,持股股东名单中,没有任何一家或者及其关联方持股超累计超过30%。公司相关股权资料中显示“万科A无实际控制人”。一旦宝能系入主万科,根据万科目前公司章程,其最早将于2017年实现董事会改组。

万科A股权结构变更已成定局,华润“一股独大”的局面不再维持。但是股权成分却不得而知。如果华润不采取措施,宝能系将成为民营性质的第一大股东,并与华润、“民营政参”的安邦保险形成制衡关系。如果华润能回到第一大股东位置,考虑到宝能系持股比例不可小觑,国有的华润将以第一大股东的身份与民营“宝能系”、安邦等进行制衡。总体来说,目前处于“国有”的万科将会发展成“国有控股、民营参与并存在制衡”或者是“非国有控股、存在制衡”的状态。那么股权结构改变后形成的制衡关系将会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有何影响?本文根据“万宝之争”的案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上市房地产企业,研究房地产企业的股权制衡度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希望对中国资本市场不断举牌的企业提供借鉴的思路。

1 相关概念及本文选取观点

1.1 股权制衡与股权结构

1.1.1 HHI指数

1.2 内部控制及有效性评价

美国COSO委员会发布《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详细阐述了内部控制的三个目标:第一,合理保证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第二,需要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第三,适度的保证对现有法律的遵循。为了达到这三个目标

2008年,财政部等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执行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对公司内控有效性进行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聘请相关第三方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以达到以下五个目标:第一,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规合法;第二,合理保证资产安全;第三,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第四,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第五,促进企业发展战略。

本文主要参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COSO报告》对内部控制目标的要求,认为实现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表现为“安全性”与“战略性”两方面。

“安全性”是对风险的控制。资产的安全性采用还债能力以及表外对晚担保事项衡量企业总体资产的风险程度。此外,安全性还表现为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公允合规,遵守相关法律要求。

“战略性”是指企业对战略目标的设定以及实施战略后企业的经营状态,具体反映经营效率与经营效果。

2 案例介绍

2.1 案例选取

截至2015年,共有132家房地产上市企业。根据财务报告,发现其股权结构大致分为以下8种,以国有控股且股权集中、非国有控股且股权集中居多。

除中洲控股在2014年资产突飞猛进以外,其余三家公司资产、资产负债率,基本每股收益,保持在同等水平。四个指标说明了三家公司财务状况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2.2.3 股东控股情况

珠江实业其第一大股东一直是广州珠江实业有限公司。广州珠江实业有限公司又是广州人民政府国资委100%控股的控股公司。广州珠江实业有限公司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国资委构成关联方关系。第三大到第十大股东平均持股不足0.5%。因此,不存在有效的制衡股东。

嘉定建业投资开发公司一直处于第一大股东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第二股东通过“存在重大影响”存在关联方关系。

在2013年年初,目前第一大股东深圳市中洲房地产有限公司通过受让原先控股股东深圳国资委的股份并断通过机构买入增持,成功入主。中洲控股也完成了最初非国有法人“联泰系”控股到国有法人深圳国资委控股再到最后非国有法人深圳中洲房地产有限公司控股的转变。目前,中洲控股形成了深圳市中洲房地产有限公司控股、南昌联泰投资有限公司与深圳市远致投资有限公司与之形成股权制衡的局面。

3 内部控制有效性——基于股权制衡的解释

3.1 安全性

3.1.1 资产的安全性

我们选取速动比率与资产负债比率来评价企业短期、长期的、综合的资产风险水平。通过某些图标我们发现作为国有一股独大的珠江实业其资产负债率与流动比率在三家上市公司中均处于最优状态。其次是嘉宝集团。再者为中洲控股。在2013年完成控股股东由国资委变成民营企业的中洲控股其后资产负债率一直居高不下。除此之外,在表外项目中,中洲控股表外担保资产占净资产比例突飞猛进,并且大部分涉及子公司,并负有连带责任关系。

对于企业的资本结构、短期资产还债能力与对外担保,珠江实业与嘉宝股份明显存在避让风险的态度。总体来看,资产的安全性表现珠江实业>嘉宝集团>中洲控股。

3.1.2 其他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内部控制目标的要求,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表现为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我们总结了三家公司对以上目标的完成情况以说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而用股权制衡的理论解释。

通过第三方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价、披露相关信息的完整真实性以及对相关法律规定遵守情况的比较,我们发现重大关联交易这一模块,中洲控股的重大关联交易使得其资产负债大幅度攀升,资产负债率一度高达82.23%风险大幅度提升。并且在2015年6月,中洲控股第二大股东违反了《证券法》“减持达到5%应及时披露”的相关规定遭到证监会的处罚。因此,国有控股内部控制有效性优于非国有控股。再者,珠江实业与嘉宝集团相比,珠江实业的表现优于嘉宝集团。嘉宝集团在2014年4月因净资产收益的错误披露对2013年的年度报告进行重述。

3.2 经营效率与经营效果

我们用存货周转天数代表企业的经营效率。快速的周转意味着内部经营的稳定与高效,经营资金充分利用。而用净利率指标代表经营结果,净利率不仅是对收入的衡量还考虑到成本控制。

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对于经营效率来说,珠江实业的周转天数明显小于嘉宝集团与中洲控股,嘉宝集团的周转天数略微小于中洲控股。而对于净利率来说,嘉宝集团优于中洲控股,中洲控股优于净利率不断下滑的珠江实业。

根据代理理论,代理成本分为监督成本、约束成本与剩余损失;珠江实业不存在股权制衡,因此其决策几乎不会受到阻挠,也就没有了约束成本;对于存在制衡的嘉宝集团与中洲控股而言,因为需要和各方博弈,其约束成本与监督成本要远远高于珠江实业,但是其收入的质量是优于珠江实业。

再看嘉宝集团的表现,不论是效率还是效果都优于中洲控股。虽然在非国有股东有效参与的情况下,会使大股东更加关注自己的业绩与利益,但是房地产企业是资本密集行业,也是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支柱。在嘉宝集团中第一大股东代表了国家的部门,使得嘉宝集团与政府有密切的联系,而政府的政策对企业具有良好的扶持能力。因此,国有控股非国有制衡的企业优于非国有控股存在制衡的企业。

3.3 小结

本文从“安全性”与“战略性”评价了三家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在“安全性”这一维度,国家控股并且没有制衡的企业(珠江实业)表现了十分明显的“控制风险、风险避让”的态度,其安全性是最高的。其次是国有控股且存在非国有制衡的企业(嘉宝集团),最后是非国有控股存在制衡且国家参与制衡的企业(中洲控股)。

对于“战略性”这一维度,国有控股且存在非国有制衡的企业(嘉宝集团)发挥了国企与民企的优点,其经营效果最有,其次是非国有控股存在制衡且国家参与制衡的企业(中洲控股),最后是国有控股且存在非国有制衡的企业(珠江实业)。

4 结束语

目前,万科已经停牌,王石正在争取拉拢统一战线的资本力量以防止“宝能系”成为第一大股东。王石不欢迎“宝能系”也是基于一些事实:民营企业的“信用”如何不得而知、宝能系在大幅增持萬科股票时使用高杠杆财务风险巨大等。但也有呼声认为应改变目前房地产行业一股独大的局面,增加民营的色彩。

控制有效性 篇4

由美国会计学会、美国审计总署、美国财务经理人协会、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和管理会计师协会等赞助成立的专门研究内部控制问题的委员会——COSO委员会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v Commisson) 于1992年提出的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 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以及其他员工实施的, 为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这是到目前为止对内部控制最为权威的解释。同时, 报告还指出了内部控制的环境因素将会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产生重大的影响。

COSO报告及《审计准则公告第7s号》对内部控制环境的描述是:控制环境主要指企业的核心人员以及这些人的个别属性和所处的工作环境, 包括个人诚实正直、道德价值观与所具备的完成组织承诺的能力、董事会与稽核委员会、管理层的经营理念与营运风格、组织结构、职责划分和人力资源的政策与程序。具体可分为公司治理结构、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政策。

二、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环境的四个方面对内控的有效性起着不同的影响:

首先, 公司治理结构实际上就是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三者之间权力分配和制衡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 具体表现为明确界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职责及功能的一种企业组织结构。内部控制作为由管理当局为履行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程序, 与公司治理及公司管理密不可分。内部控制架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是管理监督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 是公司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其中董事会在公司内部控制中的地位尤为重要。董事会对一个公司负有重要的受托管理责任, 内控是否有效取决于董事会是否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同时董事会直接监督经营层的经营行为, 是为股东大会服务的机构。董事会对经营层监督的失败会导致经营层侵犯所有者利益的事件发生。因此对内部控制治理环境的建设首先要加强董事会的建设, 发挥董事会的作用。

其次, 组织结构是内部控制骨架, 是内部控制的“硬件”因素。“所谓组织结构就是一个组织内构成要素之间确定的关系形式” (郭再华) , 或者说是一个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组织结构实际上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组织结构的设立和责任的分配与授权, 这两方面都是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的必要因素。组织结构的设立应具体考虑组织结构的合适性, 及其提供管理企业所需信息的沟通能力、各主管人员所负责任的适当性、按照主管人员所担负的责任判断其是否具备足够的知识及丰富的经验, 当环境改变时, 企业配合改变其组织结构的程度、负责管理及监督职能的员工人数的充足程度;责任的分配与授权强调对于组织内的全部活动要合理有效地分配职责和权限, 并为执行任务和承担职责的组织成员特别是关键岗位的人员, 提供和配备所需的资源并确保他们的经验和知识与职责权限相匹配, 要使所有员工知道他们的工作行为, 以及职责担负形式和认可方式, 与达成组织目标的联系。

再次, 公司文化即企业文化, 是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组织中的个体均承认的共有的价值体系。公司文化形成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组织的特点, 它强烈的影响着组织中团体和个人的思维和行动方式。企业文化由企业的管理者倡导, 并在日后的长期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定型。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部控制实施成功与否。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现为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 对这些制度的重视与否, 能够严格尊重并遵循内控的政策, 则受到企业文化深刻的影响, 即受到诸如经营者的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组织中的诚信原则、道德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

最后, 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原动力, 是内部控制环境中最基本的元素和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使内部控制环境行之有效的必要条件。保证组织所有成员具有一定水准的诚信、道德观和能力的人力资源方针与实践, 是内部控制有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具体包括:有完善的招聘与选拔方针及操作性程序, 对新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和道德价值观的导向培训;对违反行为准则的任何事项, 制定纪律约束与处罚措施;对业绩良好的员工, 制定具有奖励和激励作用的报酬计划, 并避免诱发不道德行为;根据阶段性的业绩评估结果, 对员工予以晋升、指导以及奖罚。

三、我国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法制、社会诚信制度不健全

经济制度建立在人的心理基础之上, 任何行为都需要不断的被激励, 即个人必须感到自身的努力能带来自身利益的变化, 这是市场经济理念的一个基本点。当法制和诚信制度未建立时, 经济人就有可能缺乏公德、法制和诚信意识。在权力垄断资源的情况下, 必然出现所谓的“人性选择”, 如上市公司的核心人员利用虚假的会计信息在股市上“圈钱’, 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二) 董事会的作用未发挥

董事会对公司负有重要的受托管理责任, 是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 其负责为公司经理制定博弈规则。对内部控制而言, 董事会的积极主动参与是相当重要的。但目前我国很多上市公司中, 董事会的监控作用却严重弱化, 经常只是个虚职, 从董事会的组成上也存在着内外董事搭配失调问题。

(三) 人事政策和人力资源流转机制不完善

好的人事政策和实务, 能确保执行公司政策和程序的人员具有胜任能力。公司职员的胜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有关雇佣、训练、待遇、业绩考评等政策和程序的完善程度。目前很多单位没有完全建立适应本单位的人力资源流转机制, 加之外部的劳动力市场约束力小, 雇员极有可能产生短期行为。

(四) 组织结构、授权方式和管理方法不合理

管理当局设置合理的组织结构, 明确地建立授权方式, 运用适当的管理方法都将大大增强组织的控制意识, 有助于发挥良好的内控效果。相对而言, 上市公司在结构与方法的设置上还是比较合理的, 但因为在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下, 尽管构建的组织结构、授权方式以及管理方法是合理的, 也很难说公司在运作过程中是严格按照其所构建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来操作的。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结构和方法的设置上, 而是在于权力的制衡以及外部的约束力上。

四、完善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议

(一)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最高层次, 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将为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内部控制作为管理当局为履行公司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 与公司治理结构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必须首先从公司治理结构开始。其中, 重点就是确立董事会在内控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积极加强董事会建设。

作为联系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纽带, 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起着主导地位, 既要接受股东会的委托对内管理公司事务, 又要对外代表公司进行交易活动, 对业务执行起决策作用。内部控制从制定、完善到贯彻实施等, 董事会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我国公司的董事会存在诸多问题, 这对改善内部控制环境是极为不利的。因此, 应积极加强董事会的建设, 确立董事会是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

(二) 健全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

运用各种积极的激励机制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可以借鉴国外经验, 推行适当的经营者持股制度, 实施长期激励。如股票期权制度, 即通过让经营者拥有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期权, 使经营者利益与公司长期利益联系起来, 实现经营者与所有者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一种激励制度。我国的上海贝岭、联想集团、方正有限公司逐步实施了经理人股票期权计划, 有效地激励了经营者工作的积极性。公司将年薪制和给经理人员一定份额的公司股份或股票期权等几种分配形式结合起来, 合理地扩大经理人员与企业一般职工的收入差距, 使经理人员个人资产的积累与增长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三) 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前已述及, 内部控制受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及其员工的影响, 企业员工的素质、品行等都会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反过来, 内部控制也会影响人的行为。所以, 企业必须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 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 提高员工的素质, 建立适当的聘用机制、考核机制及激励机制等。

(四) 建立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

一个优良的组织结构应该根据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 使得每一项业务的完成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完成, 做到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能各司其职, 明确自己在企业经营中的位置和作用。

(五)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企业成员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知识不能等同于文化, 文化体现在个人如何对待他人, 对待自己, 对待自己所处的环境。管理者的品行及管理风格、管理方式、对人力资源政策的看法等都深深影响着内部控制的成效。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大力提倡和营造“控制文化”氛围, 向其成员强调内控的重要性, 使成员都能理解其在内控程序中的作用。有效的内控系统的实质内涵就是建立强有力的控制文化。

参考文献

[1]何红渠, 姚刚.改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思考.财会通讯, 2002.5.

[2]潘秀丽.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控制有效性 篇5

上市公司向市场提供的财务报告是社会公众获得会计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对投资者、债权人的投资经营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部控制的完善和有效,可以极大地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可靠性,为社会公众的投资和经营活动降低风险,因此可看作是一种控制风险的机制。笔者就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方法与对策谈几点建议。

1.我国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的内部控制系统的问题

(1)未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或已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但还不够完善。未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况多出现在由母公司成立并100%控投的子公司中,子公司往往以执行母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代替公司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没有考虑母公司的制度是否与公司自身的业务特点相适应。已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但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比较完善,但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别,致使无法落实内部控制制度;二是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制度还不完善,无法涵盖公司所有的重大经济活动。

(2)领导对内部控制建设不重视或权力过于集中。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与执行的好坏更多地取决于公司领导的重视程度,若领导不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就会导致企业在制度执行中出现偏差时无法得到及时纠正;如果企业领导的权力过于集中,就可能出现企业领导权力凌驾于企业的内部控制之上的情况,使内部控制形同虚设。

(3)内部控制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薄弱。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机构的设置基本上都沿用行政模式,内部控制机构中的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及其他职能部门平级,甚至隶属于财务部门,也有的由会计部门高层领导直接管理。地位的限制及附属作用导致该部门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2.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建议

(1)优化控制环境。主要包括:一是企业在选用人员时,要考虑员工是否具备完成指定工作的知识和技能、是否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是否具备诚信和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以及是否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的`工作态度。二是企业管理层应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内部控制建设。管理层作为企业的核心力量,其对内部控制的态度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劣。

三是建立适当的组织结构及责与权的分配。在企业的组织结构框架体系中,应减少纵向层级的数量,避免管理层次过多导致的效率低下,并明确横向部门及员工之间的职责与权限,避免责任不清导致的问题推诿。四是建立适合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要适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环境、经营战略。在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应随经营环境及经营战略的变化适时做出调整。

(2)规范内部控制过程。主要包括:①建立适当的风险识别机制。对于外部风险,企业要能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识别影响企业经营的重大风险,并根据风险类型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对于内部风险,企业应在流程设计中建立严密的监控体系,形成横向或纵向的监督,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防范风险。企业还可设专门机构对企业的风险加以控制。②加强信息系统控制。企业应重视信息系统的管理工作:数据的录入、加工、传递、维护要经适当授权,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数据的保存要建立备份,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用纸质保存;加强网络的安全性,对安全性要求高的数据要做到专网专机。③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

沟通方式分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和网络形式的信息沟通。企业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合的沟通方式,对沟通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报告并加以解决。④加强内部控制活动。业务办理要严格按照既定流程及权限进行,避免玩忽职守、越权审批,对重大事项及非常规事项要实行特别审批;注意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对业务要有监管及稽核环节,防止错误或舞弊的发生;及时记录资产的增减情况,并设专人保管资产,定期进行记录与实物的核对;信息系统的开发、获得与实物操作相适应,确保信息系统应用的有效性和效率性;严格控制信息系统的接触或访问权限,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防止信息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使用、披露、修改、损坏或丢失;定期分析预算数据与实际数据、财务数据与经营数据、内部数据与外部信息的差异或关系,识别影响企业实现目标的因素。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 篇6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作业成本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从各私人企业不断选择上市就可窥见一斑。但是,中国的上市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风险意识薄弱;信息流不畅通等。然而,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选取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4年审计快报中披露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公司)作为分析对象,研究该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方面的问题。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目前我国内部控制法律上的规范已基本完善,监管机构对企业内控的监管力度也在逐年提高。从中注协的审计快报中可以看出进行内控披露的1465家公司中,出具内部控制非标审计报告的只有78家,占比5.32%。从这样的整体情况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整体水平还是很令人满意的。

但是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节点是12月31日这一天,而内控问题的存在却是一段时间。据之前的学者分析,能较好的衡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内部控制指数是成正态分布的,也就意味着真正达到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公司并不多,所以我们并不能就由于内控披露出非标意见的公司不多就忽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就现如今来看,许多公司领导层的观念还停留在过去,领导意识强大,将企业内部控制变成“内部人控制”。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董事会、监事会等监督作用得到削弱。并且一股独大会令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现象出现,是内部控制形同虚设。

2.风险意识薄弱。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参差不齐,其中关于风险评估机制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根据2009年相关资料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内部控制的管理,但只有近5.9%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涉及了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由这可以看出,我国内部控制距离国外发达国家的完善的体系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3.信息流通不畅。由于我国多数上市企业股权结构的复杂性注定使得信息的传递并不十分迅速,具体表现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没有快速通道直接处理信息,而是层层传递。若不能设立专门的信息传递通道,这会使管理层不能及时处理市场信息,管理者的措施也不能第一时间反馈给基层人员,因此使企业中信息通畅也是完善内控的一大要点。

二、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8月24日。后经过与其他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交易,2008年9月16日经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完毕公司名称、经营范围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公司名称也变更为现在的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5月13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审计快报中显示,该公司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和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其原因是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内控体系存在一项重大缺陷,即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具体事项是某公司于2011年与非关联人X投资(北京)有限公司签订了股权收购协议,后来在2013年由于谈判不能达成协议而终止收购事项。另外,2013年公司与非关联人Y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取得其房地产开发项目。然而这些重大资产认购和合作协议均未履行董事会审议程序,也未及时履行披露义务。因此深圳证券交易所认为该公司违背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对其出事了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二)荣丰控股内控问题分析

从会计师事务所给该公司出具的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可以看出其公司的确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但是除了重大缺陷还可能存在没有列示出来的一般缺陷,因此本文将从COSO内部控制五要素来进行具体分析。

1.控制环境。从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可以看出其下设审计部并不是直接对董事会负责,而是在总经理的领导之下,这设计的并不是很合理。如若管理层与治理层发生利益冲突时,审计部对总经理负责会导致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现象发生,这样会损害股东利益,不利于企业稳定与发展。

2.风险评估。该公司拥有一定的风险意识,但风险评估能力还不是很完备。自2008年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便进行了业绩预告,但遗憾的是公司并未达到盈利预测目标。董事会发布公告解释是由于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估计不足,未能避免外部经济形势对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才导致了实际业绩大大低于盈利预测目标。

3.控制活动。该公司的内部控制活动缺失就是本次否定意见审计报告的缘由之一,公司有重大的交易协议却未经过董事会审议就执行下去,说明企业的内部控制的执行出现缺陷。公司设计的内控流程包括审批、授权、核准等,但是实际工作中却没有严格执行和实施。如果企业有完善的内部控制设计却不去执行,那么内部控制就失去了其有效性。

4.信息和沟通。信息系统是内部控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信息传递不仅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上传下达,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还包括对外报告相关的经营决策等外部事件。目前该公司的信息披露做的不尽如人意,相关的重大交易事项披露不及时,正因如此涉及信披违规被深交所立案调查并处罚。

5.监控。根据上文提到的该公司组织架构图可以看出审计部设计的并不合理,这会削弱内部审计部门的监控力度。其次从公司股东任职情况中了解到,该公司存在严重的治理层和管理层交叉的情况,这也加深了审计部和监事会发挥内部监督作用的难度,使得监督机构的设置仅仅是个形式而并未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三、案例启示

从上文提到的该公司被公布内控具有重大缺陷,被深交所立案调查之后,对其股价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如若忽视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完善,漏洞就会积少成多,逐渐演变成企业的重大缺陷问题。因此,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贯彻执行,保持内部控制有效性,这对于企业来说是十分必要。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

1.优化企业组织架构。设计合理企业的组织结构和部门设置能使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便利许多。文中提到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图就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这种设计不利于企业信息的传递和监督机制发挥其效应。对于监管机构一定要保持其独立性,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各管理层和部门。

2.完善审批流程。这是保证内部控制顺利执行的前提,要做到保证每一项决议的事项都能找到最终负责人,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构建完善的审批流程。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

有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却不去执行那么公司的内控将形同虚设,不能实现其有效性。所以,在优化了内部控制制度之后的当务之急是保证其执行力度。其次是企业中包括审批、核准流程的执行、监督机构的监督力度还有各部门、管理层人员的勤勉尽责的职业道德的贯彻都是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键之处。

参考文献:

[1]潘鸿华.从企业内部控制走向全面风险管理[J].广东科技.2010(14)

[2]刘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 篇7

(一) 影响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的因素具体包括:

其一, 内部控制设计者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内部控制是由设计人员设计的, 设计者的素质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是设计者的理念影响, 设计者设计内部控制的目的必须是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 而不能只是为了设计而设计, 或者是为了某些个人的利益而设计存在缺陷的内部控制;其次, 内部控制涉及到企业管理、会计、审计等多个部门, 是一个系统工程, 内部控制是否有效, 设计者的知识水平是一个关键因素, 设计者必须是对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有关因素熟悉, 能够洞察到一切产生错弊的环节;第三, 设计者的独立性, 如果设计者的独立性强, 则设计的内部控制质量高;第四, 设计者的责任, 设计者需对其设计的内部控制承担责任的话, 所设计的内部控制质量会高些。

其二, 控制环境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控制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 其设计质量, 不仅会影响单位整体活动方式, 而且对单位目标的制定以及其他因素均会产生重大影响。一个单位的控制环境受单位历史和其组织文化的影响, 但其又影响着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

其三, 风险评估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企业必须设立可以辨认、分析和管理风险的机制, 以确认公司的风险因素如资产风险、经营活动风险、内外环境风险、信息系统风险、合法性风险等, 并确定风险因素的重要程度, 评估各风险因素得分, 确定高风险区域。此外, 企业必须对其面临的风险有清醒的认识, 分清哪些风险是主要风险, 哪些风险是次要风险, 哪些风险是可以分散的, 哪些风险是可以避免的, 并据此确定内部控制的重点。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需要识别和不断地评估有可能阻碍实现目标的种种风险。

其四, 控制活动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控制活动包括经营活动的复查、业务活动的批准和授权、责任分离、保证对资产记录的接触和使用的安全、独立审核等。控制活动的关键是授权控制, 即在处理各项业务时都必须经过适当的授权批准, 以防止部门和员工不当处理, 授权控制应当贯穿于公司经营活动的始终。

其五, 信息沟通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企业要以不同形式取得和传递信息, 使员工了解其在控制系统中的职责, 形成有利的外部沟通环境, 保持经营信息和控制信息畅通, 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企业经营成本和社会监督成本的提高, 信息沟通标准要求公司必须设计和维护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需要建立可靠的信息系统, 涵盖企业的全部重要活动, 需要充分的和全面的内部财务、经营和遵从性方面的数据, 以及关于外部市场中与决策相关的事件和条件的信息;需要有效的交流渠道, 确保所有员工充分理解和坚持现行的政策和程序, 并确保其他的相关信息传达到应被传达到的人员。

其六, 监督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企业内部应由有关管理人员和职员定期、独立地自上而下对各部门的控制进行独立的评价、持续的监督;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实行严格的检查和反馈, 并向董事会和总经理报告, 确保公司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运行;应当定期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根据市场环境、新的金融工具、新的技术应用和新的法律法规等情况, 提请董事会或管理层适时改进内部控制。

其七, 内部控制设计的复杂程度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内部控制的复杂程度与有效性成反向关系, 所设计的内部控制越复杂, 内部控制有效性越难发挥, 相反, 简单的内部控制, 有效性的发挥越容易。

(二) 影响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的因素具体包括:

其一, 管理者的意愿。内部控制的发挥,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内部控制的实施具有很大影响, 负责人有无推行内部控制的意愿, 有意愿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有重大影响;反之, 影响执行的有效性。

其二, 人员的素质。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执行, 具体而言: (1) 领导集体整体素质的优劣是内部控制有效性发挥的首要条件。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在管理当局的领导支持下, 有关人员的参与下,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内部控制的有关规定, 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出来的。 (2) 执行人员的素质。首先是执行人员的责任心, 有责任心的人员比没有责任心的人员执行的效果要好;其次执行人员对内部控制的理解, 对内部控制理解好的要比不理解的人员执行效果要好; (3) 执行人员所受环境的影响, 包括上级的压力、人情的影响; (4) 执行者的心理态势, 按照公平理论要基本保证每一员工都感到满意, 否则其会采取一些不利措施来消除不公平感。

其三, 责任的明确程度。内部控制由谁负责, 是关系到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关键问题, 内部控制的责任明确, 保证责权对等, 有利于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

(三) 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固有限制具体包括:

其一, 成本的限制。一个内部控制系统的保证水平有必要根据其成本来确定, 设计和执行受成本和效益的影响, 一般而言, 控制程序的成本不能超过风险或错误可能造成的损失或浪费, 否则再好的控制措施和方法也将失去降低成本的意义。

其二, 人为的错误。内部控制作用的有效发挥还取决于执行人员的实际运作, 其可能因执行人员的粗心大意、精力分散、判断失误以及对指令的误解而失效。不相容职务的适当分离, 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或避免单独一人隐瞒和从事不合法规的行为, 一旦负有不同责任的职员共谋串通舞弊, 也会使内部控制失效。

其三, 管理越权。管理人员无视内部控制制度而逾越控制, 或不正确使用权力, 导致内部控制形同虚设。由于在实际中存在权责不对等现象, 而导致财务管理混乱, 主管人员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弄虚作假, 粉饰会计报告, 或者随意挪用财产物资, 对设置的内部控制不予理解或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 是导致许多重大舞弊事件发生和会计报告严重失实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四, 修订跟不上变化。内部控制是针对单位重复发生的业务而设计的, 但由于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业务性质改变, 内部控制的修订变化要滞后于经营环境、业务性质变化, 因此内部控制无法对未能预料到的业务进行有效控制。

其五, 非常业务。内部控制一般是针对常规业务活动而设计的, 但在处理一些非常规特殊业务时, 可能难以设计固定的格式。

其六, 合理保证。内部控制只能合理地保证基本经营目标的实现, 也只能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和合法合规, 但不能绝对保证做到这一点, 这些目标的实现受到内部控制内在的限制, 包括决策者失误和决策错误导致的经营中断。

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措施

(一) 提高内部控制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具体措施包括:

其一, 完善企业内部环境。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要完善企业的内部环境。在董事会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完善董事会的组织机构;加强监事会的独立性, 建立外部监事制度, 从财务和人事方面, 完善公司治理, 使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形成相互制衡, 防止内部人控制。加强企业管理当局诚信与道德教育, 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精简企业的机构, 减少管理层次, 加强组织机构中纵向、横向的协调;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政策, 实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确保员工具备和保持正直、诚实、公正、廉洁的品质与应有的专业胜任能力, 特别要强化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教育。

其二, 建立全面的风险评估, 实现科学的风险管理。企业应在经营过程中建立起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的风险管理体系,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 企业的经营风险逐步增大并更具有不确定性, 要加强董事会各专业委员会的作用, 及早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 确定风险领域, 防患于未然。企业应成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 实施风险权限管理, 建立风险控制责任制度以及风险预警机制, 按公司既定的经营战略, 利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 找出业务风险点, 并采取恰当的方法降低风险。

其三, 建立有效的企业内部监督体系。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是通过纳入管理过程的大量制度及活动实现的。因此, 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能够随时适应新情况等, 内部控制就必须被监督。监督是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评估制度执行质量的过程。监督可通过日常的、持续的监督活动来完成, 也可以通过进行个别的、单独的评估来实现, 或两者结合。

其四, 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 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果。建立优良的信息系统, 保证信息的搜集、存储、加工、输出和使用等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行, 实现信息沟通的网络化。一个良好的信息和沟通系统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营运状况, 提供内容全面、及时、正确的信息, 并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沟通。企业应开发与引进先进的企业财务与管理软件, 逐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高质量的企业信息沟通系统, 满足管理层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通过管理资讯系统, 企业内部的员工能够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知道其所承担的责任, 并及时取得和交换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资讯, 一个良好的资讯系统应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具体讲, 应有助于控制标准的建立和修正、控制活动成效的评定、控制报告的拟定和以及改进建议的及时传达。

其五, 设立良好的控制措施。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控制活动出现在整个企业内的各个阶层与各种职能部门, 涉及的控制对象包括人、财、物、产、供、销等各方面。控制活动是针对关键控制点而制定的, 因此, 企业在制定控制活动时关键就是要寻找关键控制点严谨的内部控制, 不仅要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实行全方位的有效控制, 把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全面置于经济监控之中, 而且要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面、重要环节实行重点控制。

其六, 明确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和设计主体。通过相关法规的完善, 明确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和设计主体, 加强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及推广, 提高设计人员的素质, 在设计时要有保证设计的独立性, 实现制度设计的创新, 保证设计的质量。

(二) 提高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具体措施包括:

其一, 提高管理者的素质。管理者的素质对一个单位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起着关键作用, 内部控制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 管理者拥有技术、才能、智慧和高尚的品质, 并且对内部控制重视, 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紧迫性有深刻的认识, 并能作到恰当的利用时, 才能更好的发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为此, 要通过建立选拔机制、培训制度、奖励措施等方法来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其二, 提高执行者的素质。一个企业人力资源政策直接影响到企业中每一个人的业绩和表现, 良好的人力政策, 对培养企业的员工, 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 更好的执行内部控制有很大的帮助, 人在内部控制系统中, 既是内部控制的主体也是内部控制的客体, 员工素质的高低影响了内部控制执行的效果。企业应建立严格的招聘程序, 招聘的人员不仅要关注应聘人员的学历、成绩和工作经验, 更要考察其思想品质、自我评价以及长期为单位服务的风险精神等因素;制定详细完整的培训方案, 采取讲座、培训班、参观考察等形式各样的培训, 不仅要提高业务素质, 还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此外, 企业应重视对员工的培养, 加强员工的业绩评价, 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岗位轮换, 避免工作中出现的差错或弊端。

其三, 发展经理市场, 完善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经理市场是经理人员能够自由流动, 并且其薪金水平由市场来决定, 在竞争中, 那些有能力并对所有者负责的经营者, 会被高薪聘用, 反之, 会被淘汰存在失业威胁, 由于经理人所经营的企业成功与否, 决定了他们在市场中的评价, 因而他们会追求对所有者的高回报, 实现对经营者的有效激励和合理约束。

参考文献

[1]刘明辉、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探讨》, 《中国注册会计师》2001年第4期。

[2]王满、刘媛媛:《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国财经报》2001年7月5日。

[3]朱荣恩:《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思考》, 《会计研究》2001年第1期。

内部控制有效性文献述评 篇8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指为实现企业的相关目标,内部控制所能提供的保证程度或水平。其为内部控制的核心,如果一种内部控制制度不能达到有效的控制,那么这种内部控制制度就形同虚设,不具有任何实际的意义。KMPG在其1999年出版的《内部控制:实务指南》中指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由设计和实施两方面的有效性构成,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又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非时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指企业建立与实施的内部控制能够为内部控制有关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的程度和水平。钟玮于2008年站在保护投资者的视角上,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了将投资者的权益纳入内部控制研究范围,将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相结合等内部控制有效性问题。程晓陵、王怀明在2008年研究了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的研究方法得出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可以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张颖、郑洪涛于2010年根据ERM中所提出的内部控制的四个目标,对研究内容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实证研究,提出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内部控制制度对内部控制四目标即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的实现提供的保证程度之一理念。而企业内部控制的合规目标、报告目标和经营目标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程度是受到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资产规模、财务状况、管理集中度、企业文化以及管理层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所影响的,合规目标和报告目标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还受到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运行的有效性和企业股权集中度的影响,而企业的发展阶段及其规模则影响企业战略目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陈杰、胡静波在2011年阐述了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的时候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该研究指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风险偏好和职业判断能力都会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产生影响,加强管理注册会计师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有助于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结合以上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为了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判定一个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标准主要在于其是否能对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如果对其的保证在合理保证水平区间则内部控制有效,反之内部控制无效,同时合理保证的水平越高,表明内部控制就越有效。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构建

判定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需要对该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相应的评价。1992年由COSO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的三个目标和五个要素最为众多企业用于判定其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制度,能否有效的实现其企业的经营效果和效率的有效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来评价其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很多关于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都依据COsO的整合框架的理论基础而构建。David Brewer教授和William List、CA、Hon FBCS在2004年提出,用检测的时间(TD)、造成损害事件的固定时间(TF)、之后的限制时间(TW)等来构建内部控制有效性体系的量度单位,并用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来衡量内部控制有效性。Michael Ramos在2004年提出构建以实体内部控制制度重要的目标作为横轴,内部控制的五个可靠性水平作为纵轴的二维坐标法来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体系。另外,Henry、Theresa F、John J.和Weiss、Renee E在2008年提出了以内部控制有效性与高管报酬的关系而构建有效性评价体系。

2008年5月,我国由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成为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主要依据,内部控制的实施是否能够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以此全面提升上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成为判断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主要标准。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在2000年运用COSO中的五要素来构建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体系,并通过对郑州亚细亚集团的案例分析,来研究制定标准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和企业强制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必要性。程新生在2004年、阎达五等在2005年均以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和组织结构作为量度,通过研究其三者之间的关系来构造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体系。张谏忠、吴轶伦于2005年通过对上海宝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方法的案例研究,希望能以点到面,更多的国内企业能够在结合自身情况与我国国情的情况下采用这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以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杨淑娥、戴耀华、樊明武于2006年介绍了我国企业应如何更加有效的执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即应选择人员参与的适当性,计划过程的详细周密性,从规模较小的项目开始执行,争取得到中、低层管理者的支持,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效果性关注宽泛一些等。戴彦在2006年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试论如何对A省的电网公司构建能够评价其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及该制度的遵照执行程度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于增彪、王竞达、瞿卫菁在2007年通过对亚新科安徽子公司如何设计和设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案例研究,得出针对不同的评价主体与评价目标,应该选择不同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杨有红、陈凌云在2009年对2007年在沪上市的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自我评价报告进行分析,得出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能够向外部利益相关者传递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信息,有助于外部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判断并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课题组于2010年以近十年来存在重大问题的国内企业为样本,借鉴国外研究的理论框架,通过归纳与分析内部控制在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得出我国需要建立以强制披露相关信息为核心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来改善信息失真、舞弊常现等企业丑闻。根据现有文献可知,对于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框架的构建,主要有内部控制五要素、内部控制三目标和风险管理八要素等几种情况。

三、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及评价模型构建

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其相关的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模型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Michael Ramos于2004年提出构建以实体内部控制制度重要的目标作为横轴,内部控制的五个可靠性水平作为纵轴的二维坐标法来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体系。周春喜在2002年采用熵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个以企业内部控制评价要素为元素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从而将定性的指标量化,以某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评价为例,得出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综合评价结果。王立勇在2004年将数理统计方法和可靠性理论相结合,构建了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数学模型,以该模型系统的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可靠度与重要性。张谏忠、吴轶伦在2005年以宝钢国际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运用为案例,详细介绍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方法在宝钢的运用与改进过程。戴彦在2006年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A省电网公司的案例研究,将德尔菲法和AHP法运用在A省的电网公司里,从而为其设计权重指标并对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实施进行综合的评价。于增彪、王竞达、瞿卫菁在2007年通过对亚新科安徽子公司如何设计和设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案例研究,采用实地研究方法,运用AHP法对亚新科安徽子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姚靠华、蒋玲玲于2007年提出为了避免德尔菲法等确定特征权重的偏差,采用AHP方法确定各个因素的权重,从而解决影响内部控制的各要素重要度难以量化的问题。孟林、任志宏2007年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从公司治理的视角上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王希金在2009年、钟纾纾在2008年等均使用模糊评价法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研究。骆良彬,王河流于2008年运用层次分析法设计各权重指标,并把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分解为三级指标体系,从而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内部控制评价指标进行了量化评价。

试论内部控制有效性 篇9

内部控制的实践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时期。然而, 直到15世纪复式记账法出现后, 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实施职能分离的内部牵制才开始得到广泛应用。1953年10月,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了《审计程序说明》第19号, 将内部控制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随后在1988年, AICPA为适应当时社会经济环境的需要, 在其第55号审计准则公报《会计报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结构的关注》里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 将其细分为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要素, 并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这一概念的提出实现了内部控制由零散到系统的转变和发展 (陈汉文, 2009) 。

1992年, COSO提出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进一步完善了内部控制的结构和体系, 并得到了AICPA、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等组织的广泛认可, 从而构造了一个共识性的平台和框架, 在内部控制的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COSO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一个由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的、旨在为实现以下各类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1) 经营的有效性和效率; (2) 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3) 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起步较晚。在早期的内部控制建设中, 参与内控建设的部门较多, 包括人大常委会、财政部、证监会、中注协、银监会和国务院等。然而由于各部门大多独立工作、缺少配合, 故所颁布的法律法规具有很强的行业针对性。此外, 这些法律法规中所涉及的内容多为实务导向, 未形成一个统领全局的综合性理论框架 (比如类似于COSO框架等) 。直至2008年, 财政部等五部委在参考COSO框架并兼顾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国情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从而对内部控制的内涵、目标、要素及原则等基本内容有了权威性的定位。随后,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及《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中相关问题解释的通知》等具体法规的颁布, 大大推进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

总体来看, 我国内部控制建设处于不断前进之中。根据《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制定的时间表, 沪深两市主板的上市公司已经自2012年起开始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 并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 同时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自此, 我国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已经逐渐与国际接轨。然而, 对于如何判断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 尚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

(一) 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定义

内部控制不仅关心与完成企业目标有直接关系的事件, 还关心企业管理系统是否维持在一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以达到这些目标的状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使组织管理系统以更加符合需要的方式运行, 使它更加可靠、更加便利、更加经济。

管理学认为, 控制是监督活动的过程, 其目的在于确保活动得以按计划完成, 并能够纠正任何明显的偏差。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能确保活动的完成, 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其有效性取决于它促进目标实现的程度, 越是能帮助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的系统就越好。不同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水平各不相同。COSO认为, 如果董事会和管理层能合理保证防止或及时发现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未经授权的行为, 就可以判定该内部控制是有效的。此外, 内部控制体系与主体的经营活动紧密相连, 当控制被嵌入主体的构架中并成为企业本体的一部分时, 内部控制最为有效。

内部控制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协同和联系, 从而形成一个整合体系以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动态反应。笔者认为, 内部控制有效性指的是内部控制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目标和战略目标的程度。有效的内部控制所带来的最大效益是促使资本市场提供更多的资本以驱动创新和经济增长, 从而增强公司进入市场的能力。伴随着进入资本市场这个过程而来的是向利益相关者及时提供准确的财务报告的责任。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支持可靠的财务报告, 而后者能够提升投资者的信心。

(二) 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内涵

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取决于两个方面, 即内控设计的有效性与运行的有效性。

设计的有效性, 指的是某项内部控制单独或连同其他控制是否能够有效防止或发现并纠正企业的重大错报。COSO在《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一书中, 针对五个构成要素分别给出了详尽细致的原则作为权威参考。然而, 这并不表示任何一条原则都适用于每一家企业, 也不是说任一企业的内部控制需要涵盖所有的原则。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 综合考虑规模及业务复杂程度, 从实际出发来设计和完善内部控制。

除了设计的有效性以外, 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还与其运行的有效性有关。运行的有效性, 指的是内部控制能够在各个不同时点按照既定设计得以一贯执行。在评价运行的有效性时, 需要特别关注控制在相关时点是如何运行的、控制由谁或以何种方式运行以及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

(三) 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衡量主体、标准和方法

在2010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中, 财政部等五部委除了要求执行内控规范的企业对内控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以外, 还要求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由此看来, 相比企业的自我评价, 监管部门更加认可外部独立第三方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因此, 笔者认为, 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衡量主体应为外部独立第三方, 比如大型事务所或科研机构等。

从衡量标准来看, 现有研究基本上都是参照国际性协会颁布的框架或指南 (如COSO框架、Co Co框架、Tumbull指南及COBIT框架) , 选取部分内部控制的关注点, 采用简单相加或层次分析法等方法作为目标企业内控有效性的衡量标准。

从衡量方法来看, 现阶段学术界与实务界尚无统一的结论。目前评价内部控制主要有两类方法:定性与定量。定性方法中, 主要是根据内部控制的披露信息来做出评价;定量方法中, 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以赋值打分的形式来评价, 或是构造内部控制指数来衡量内部控制质量。综合来看, 两类方法都需要有胜任能力的评价人员对框架或指南中的原则进行取舍, 并在赋予各原则的权重时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 因而受到评价人员专业素质的直接影响。现有文献中, 学者们的研究多数仅考虑十余个内部控制关注点, 或虽考虑较多关注点但实例中仅涉及单一公司, 故而得出的结论也就缺少说服力。要从整体上把握并比较企业的内部控制, 必须有一个涵盖范围广、兼顾内控设计与内控执行两方面、且易于度量的一项评价机制。笔者认为, 以内控指数的形式来衡量内部控制有效性, 不仅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还可以将各企业置于同一标准之上来进行比较。

三、当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

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不仅是探讨个别部门的表现或成果, 更是从宏观及全面的角度去了解企业的总体经营状况及表现。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 关键要看其是否实现了企业的总体目标, 以及考虑总体目标与子目标、子目标与子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然而困难的是, 内部控制有效性涉及多个目标, 并且有些目标之间存在相互冲突。Seashore (1965) 认为, 这些目标并非都具有相同程度的重要性, 而是具有不同层次的重要性, 这就使得总体目标的测量更趋困难。

确定内部控制体系是否有效涉及主观判断, 它来自对内部控制五要素是否存在并有效运行的评估 (COSO, 2008) 。1992年, COSO给出了一整套内部控制的评价工具, 设计出82个关注点以实现对内部控制五要素的涵盖, 通过对关注点的逐条描述来得到各要素的结论及需要采取的行动, 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总体评价。

2003年, 普华从管理层评价的角度提出了12项内部控制的评价步骤。这一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以重要错报风险的评估为起点, 自公司层面的控制开始识别相关的控制、认定、重大流程, 确定要测试的控制, 评价设计的有效性, 测试运行有效性, 从而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出总体评价。

2004年9月, COSO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在参考并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融合在内以后, 构建了一个更强有力的概念和管理工具。评价企业风险管理是否“有效”, 是在对其八个构成要素是否存在和有效运行的基础之上所做出的判断。尽管为了使企业风险管理被判定为有效, 所有的八个构成要素都必须存在和正常运行, 但是在构成要素之间可能会存在着某些权衡。COSO认为, 设计和运行良好的企业风险管理, 能够为管理层和董事会实现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提供合理保证。此外, COSO强调, 尽管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 它的有效性却是在某个时点上的一种状态或情况。

除上述定性评价方法以外, 目前学术界也在探讨定量的评价方法。现阶段的研究成果主要是采用模糊数学的原理, 将定性观察通过模型转化为定量结果, 以此来评估内部控制。有学者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出发, 分三层解构内部控制体系, 以此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骆良彬和王河流, 2008) 。而韩传模和汪士果 (2009) 在解析企业风险管理三维分析框架的基础上, 采用层次分析法, 建立了基于风险导向和示意结构的内部控制递阶层次模型, 从而实现对整个内控体系的科学评价。

参考文献

[1][美]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M].方红星, 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2][美]COSO.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较小型公众公司指南[M].方红星, 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3][美]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M].方红星, 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4]陈汉文.审计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5]骆良彬, 王河流.基于AHP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模糊评价[J].审计研究, 2008 (06) .

内部控制有效性文献综述 篇10

一、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界定

根据COSO委员会1992年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受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的, 为达到经营活动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等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设计的过程”。COSO委员会认为, 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等价于对内部控制的评价, 包含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张宜霞 (2008) 认为,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两个相关但不同的概念,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内部控制为相关目标的实现提供的保证程度或水平。他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一个区间而不是一个点, 只要内部控制的保证相关目标实现的水平落入这个区间内, 就是有效的。张宜霞对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界定较以往抽象的界定给人一种直观的感受。虽然有众多学者认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一个时期概念, 但有些控制在运行后是无证可查的, 只能获得时点证据, 所以只能对该时点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张颖、郑洪涛 (2010) 根据COSO委员会及我国《基本规范》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界定为对合规目标、报告目标、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的保证程度, 保证程度与有效性呈正相关关系。王海林 (2009) 认为, 目前内部控制评价事实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是大都集中在内部控制实施结果的评价上, 内部控制评价应该包括内部控制实施过程的评价和实施结果的评价两方面, 他强调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 仅仅评价结果会导致内部控制的滞后及流于形式。从这个角度来看, 王海林对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观点比张颖、郑洪涛的观点更加全面、合理。

杨洁 (2011) 认为, 我国内部控制体系正在建设和完善中, 我国企业目前内部控制体系中对战略层面涉及的深度还不够, 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内部控制目标体系等同起来, 简单的将四个内部控制目标作为有效性的来源, 我国内部控制有效性势必大打折扣。因此, 他认为内部控制有效性是以持续监督为基础、完成内部控制制度计划和达到计划结果的程度。杨洁的观点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并且文中兼顾了内部控制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程晓陵和王怀明 (2008) 以我国1, 16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年终股东大会出席率、管理层诚信、道德价值观念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控制力和董事会监事会会议频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并无显著影响;管理层风险偏好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U型关系;实际控制人为国有股东公司的企业, 其财务报告质量显著于其他企业;董事会、监事会规模的扩大、设立审计委员会以及管理层对员工胜任能力的重视显著提升企业经营绩效;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显著加大企业违反法律法规的可能性, 并且显著降低采取报告的可靠性。

张颖、郑洪涛 (2010) 依托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举办的财务总监培训班和注册会计师培训班, 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 发现企业的发展阶段、资产规模、财务状况、管理的集权化程度、企业文化以及管理层的诚信和道德价值都是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对于合规目标和报告目标, 内部控制有效性还受到内审机构运行效率和股权集中度因素的影响。而战略目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主要受企业规模和发展阶段两个因素的影响。

三、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应以企业内部控制框架为评价标准, 不论是COSO委员会定义的五要素框架还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八要素框架, 都没有本质的区别。我国学者以内部控制框架为标准从定性和定量的不同研究方法提出了以下思路和方法:

(一) 从定性角度的研究。

张宜霞 (2008) 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提出, 内部控制评价至少存在详细评价法和风险基础评价法两种方法:详细评价法是一种从内部控制到相关目标实现的风险, 但此方法仅采用了简单的一一对应内部控制框架的方法来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存在着成本高, 效率低的, 评价结果不可靠的缺点。风险基础评价法的思路与详细评价法的思路相反, 即从相关目标实现的风险到内部控制。这种方法避免了与内部控制框架的简单对应而是更多地考虑了企业的特定情况, 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具有更广泛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刘玉廷、王宏 (2010) 认为实施企业内部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 对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施企业内控审计中, 应当正确处理好企业内控责任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关系、企业内控自我评价与注册会计师内控审计的关系、内控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关系、财务报告内控和非财务报告内控的关系、企业层面控制测试与业务层面控制测试的关系、重大缺陷披露与其他缺陷沟通的关系。同时, 应当深入研究非财务报告内控测试的范围界定和方法技术问题、内控测试评价的样本选取问题、首次执行内控审计与连续实施内控审计的策略问题、内控审计报告的披露形式问题、内控审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问题、内控审计结果的利用问题, 推动内部控制审计扎实有序开展。

(二) 从定量角度的研究。

韩传模、汪士果 (2009) 将针对解决大型复杂问题而提出的AHP系统工程方法引入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 构建了基于AHP的模糊评价方法, 通过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 求解具体控制措施到风险因素、次级控制目标、直战略目标的排序向量, 整合单项控制措施模糊评价结论, 从而对企业针对主要业务流程和关键控制措施、主要风险因素、整体或单项控制目标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健全性和遵循度评分。

王海林 (2009) 将管理工程学中用于评价软件承包商能力并帮助其改善软件质量的CMM方法思想引入到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对企业内部控制能力评价体系进行研究, 提出了IC-CMM模型, 将内部控制过程划分为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系统实施、内部控制评价三大环节。

基于AHP的模糊评价方法受基础理论的限制较多, 其评价指标的划分和层次结构也具有较大的固定性, 使用该评价方法得到的数据更加偏向于关于制度设计有效性的评价, 而对控制效果的评价不足;IC-CMM模型要求企业必须创建符合自身目标要求的、适当的过程及组织机构,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操作难度较大。杨洁 (2011) 运用管理学中的PDCA循环理论, 从企业自我评价、社会监督和社会评价的角度, 将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分为三级, 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杨洁对于内部控制的评价从企业自身评价扩展到社会评价的层面, 一方面完善了评价体系, 但是同时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评价的难度, 增加了评价需要考虑的因素。

四、我国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作为组织内部的一种主要制度安排, 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是企业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效屏障和保障企业实现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的保护伞。我国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 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 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内部控制发展时间较短, 还需要更加充分的认识和研究。我国对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 对国外理论模型借鉴而构建的评价方法, 缺乏实证性的文献。现有的文献中提出的评价方法都存在着很大局限性, 并且没有实践的检验, 很少有学者立足我国的国情深入研究, 提出有中国特色更加适合我国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因此, 我国学者应该加强学术研究的针对性和集中性, 更多地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加强实证研究的力度, 增强实务过程中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界定及评价方法.审计研究, 2008.3.

[2]程晓陵, 王怀明.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审计研究, 2008.4.

控制有效性 篇11

【关键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

一、企业内部控制及其有效性概述

企业内部控制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而服务的,是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提升财务报告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内部控制需要包括董事会、管理层和员工在内的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过程。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内部控制政策或者制度的设计,并保证这一套政策和制度能够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持续有效的发挥作用,并使得企业的控制目标得到有效实现。

二、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要求

1.内部控制有效的关键因素

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取决于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内部控制监督管理和贯彻执行力度是否足够等等。唯有了解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才能针对性地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具体来说,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和完善内部控制有效性:

第一,企业要构筑符合自身状况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市场经济发展日趋完善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经济案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高级财务管理人员被调查的状况越来越多。比如说银行职员从金库偷盗资金金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银行挪用信贷资金金额高达50亿元等等。这些企业内部存在着内部控制制度,导致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不符合自身的生产经营现状。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管理习惯和运营模式,在实际管理中,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应该逐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

第二,企业要重视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该意识到内部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要避免让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和纸张上的制度,对于有章不依、形同虚设的现象要严格杜绝。企业领导要躬亲示范,给员工起一个带头模仿的作用,如果企业的领导者都不重视内部控制,那么其他员工重视的可能性就很小。

第三,内部控制制度要贯彻执行下去。企业的所有员工应该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谨慎慎重,做出尽量准确的理解和判断,并按照相应的制度去执行。另外,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应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意识,防止徇私舞弊现象的出现,避免公司利益受到侵害。企业还应该提升内部控制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执行水准,防止内部控制在实践环节出现失控。

第四,健全内部控制监督和约束机制。内部控制在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纰漏和失误的现象,这就要求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对于内部控制执行过程进行持续的监督,在出现失误或者错误的时候要及时纠正,做出正确的改变,使得内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实现有效、高效。除此之外,企业在选择监督人员时应该进行综合判断,防止监督人员因为一己私利而损害公司利益。

2.内部控制有效的评价标准

第一,内部控制评价结论具有可靠性。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可靠性,也就是说当企业内部信任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结果而出现错误的风险应该足够低,这是一种恰当的评价方法应当具备首要条件。如果内部控制评价结果不可靠,不能达到合理的标准,那么内部控制评价所形成的结论很难被认可。

第二,内部控制评价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内部控制本身存在着成本效益问题,内部控制评价也存在成本效益问题。内部控制方法要适当,就必须考虑由此引起的成本效益问题,并且能够带来收益,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第三,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应当具备灵活性和适用性。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差异,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方法也存在差异,这和公司的特定情况和控制的重要程度相关。一种评价方法应当具备适用性和灵活性,这样才能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得到运用。在制定统一的内部控制评级方法时,应该将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的状况考虑其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内部控制的特定情况来灵活地运用具体的评价内容和方法,使得评价能够满足企业对评估结果的需求。

三、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内部控制评价主体需要借助一定的审查工具和一定的工作方式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执行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内部控制评价活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第一,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标准是否完整。企业可以从内控环境、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和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评价;第二,内部控制设计的标准是否合理,内部控制是否适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具备经济性、效率性、操作性和可靠性,毕竟企业创立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企业获得更好的收益;第三,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企业在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后,生产经营的效率是否得到提升,財务报告的质量是否得到提高,能否有效实现企业的目标。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甚多,包括外部评价法、内部评价法、风险基础评价法等等。

1.风险基础评价法

这种评价方法的思路是从风险到控制。企业首先要评估评价对象可能面临的风险,然后确认企业内部是否存在针对这种风险的内部控制。在此基础上,企业要评价内部控制执行是否有效、是否存在漏洞和失误。风险基础评价法涉及到了财务报表整体,也涉及到了财务报表的认定层次,是从公司层面和活动层面进行的控制。对财务报表的评价是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是一种涵盖战略和战术层面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风险基础评价法具备科学性和高效性,更多的关注了风险,避免内部控制运行过于拘泥于形式,提升评价效果。但是这种评价方法对评价主体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

2.详细评价法

这种方法需要借助于国际上认可的由权威机构设计的内部控制框架,按照框架对比所要评价的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完善合适,要素是否存在齐全,接下来通过特定的测试程序检测控制执行是否有效,最后得出总体评价结果及结论。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但评价结构可能没有风险基础评价的结果可靠,这是因为详细评价法评价的内容指标比较固定,弹性较差。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风险基础评价法虽然对评价主体要求较高,但它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较强。因此,在进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时可以选择风险基础评价方法。

四、完善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路径选择

第一,企业要重视内部控制环境。内部环境为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提供了必须的基础,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前提和根本。所以,企业应该构筑良好的组织结构、优秀的企业文化、完善的企业监督管理制度、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该明确自身终极目标,对于经常性业务要规范其操作步骤,对于非经常性业务应该进行特殊授权并对项目进行事后评价。然后企业在自身实际状况和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执行一套符合自身的制度。

第二,企业内部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披露制度。当前民主化、公正化的呼声在政府和企业内部的呼声都越来越高。如何顺应民意、提升民主化程度成为企业内部控制运行之前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所以,企业要做到信息公开和透明,企业要将内部控制的相关信息和公司的重要决策告知员工,上市公司还要按照证监会的要求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恰当披露,进行公开、透明和公正的披露。

第三,要建立严格的会计控制系统。企业要对业务凭证制度进行完善,让企业的各项业务都做到有依有据,企业要对业务进行严格的检查,不能只走形式。另外,企业在会计制度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应用上要做到弹性,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第四,企业要健全自身的监督控制程序。对于内部控制的运行状况应该定期进行监督和监察,判断内部控制执行是否有效。为了保证内部控制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企业可以选择外部评价和监督,由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机构进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并以审计报告的形式对内部控制运行效果进行公示。

参考文献:

[1]黄仕娴.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评价[J].现代经济信息,2013(15):42-43.

[2]邹超.浅析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评价[J].新财经:理论版,2011(1):47-49.

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 篇12

据相关的文献显示,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定义为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效率和效果,主要涵盖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内部控制的执行力两个方面。在内部控制设计阶段,设计的程序越系统科学、越精细、涵盖的内容越全面,实际操作能力越强,控制中漏洞和风险也就会更少,控制的效果也就越好,在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更有力的数据资料的同时能使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得以稳步的提升。而从内部控制的执行层面来看,内部控制执行的越好,执行力越强,就越能约束和管理企业的各项经营工作、节约企业的资金、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也就越能实现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应有的绩效和价值。

现阶段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外在的宏观经济环境,另一方面就是企业内部的结构体系、人员素质、职业素养等内在因素。此外,整个行业的行业氛围和行业特点也是影响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2 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健康和谐的内部控制环境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有效性的基础,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和落实。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比较薄弱,首先,一些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够科学合理,容易出现大量的内耗,营运成本不断提高;其次,一些企业缺乏配套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即便有,相关的指标和规范也不够科学合理,执行力和操作性不够强,容易出现管理混乱、顾此失彼的现象;此外,一些企业内部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专业技能不够强,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高效开展和运行。

2.2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内部控制制度的高效执行和运作离不开有效的监督机制,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一些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随意性和自由性,往往按照上级领导的安排来执行,存在感情化,既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是摆设,或者内部控制制度存在滞后性;其次,一些企业缺乏配套的监管机制,更没有配套的奖惩机制,进而大大降低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责任心不够,监管执行力度不强的现象十分普遍。

2.3 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偏差

对企业内部控制认识存在偏差是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又一比较严重和普遍的问题。在制度的设计环节,认为制度的设计是财务部门自己的事,缺乏全员参与的意识,指标和标准与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往往不相符;在执行阶段,一些工作人员认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会约束自己的手脚,影响办事的效率,甚至认为是对自己工作的不信任,往往出现抵触的心理,进而大大降低了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

3 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有效性的措施

对内部控制工作认识的不全面、内部控制环境的薄弱、监管机制的不健全都是现阶段影响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有效性的重要问题,不仅降低了企业内部控制的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进步。因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有效性的措施。

3.1 完善既有的内部控制体系

完善企业既有的内部控制体系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工作高效执行和运作的基础和关键,所以就要求企业要从以下3 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提高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以身作则,做好相关的宣传和引导工作;其次,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加强内部控制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最后,要完善配套的监督体系和奖惩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从根本上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3.2 加强对内部控制工作的理论指导工作

确保内部控制工作的高效执行不仅需要高效的执行力,更需要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引导,所以就要求企业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明确现阶段国家相关的宏观政策和法律条例,要以企业自身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战略目标为根本,加大对内部控制人员的培训和引导的力度,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此外,还要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和使用力度,使更多的内部控制人员能熟练地操作和使用计算机软件。

3.3 增强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力度

增强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力度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执行力的核心,这就要求企业:首先,要细化内部控制工作,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进行有机的结合;其次,要对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进行严格地复核,重要业务要企业各个部门共同商议,避免单独行事;最后,对于不相容的业务要进行分离,避免互相干扰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进而使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得到保障。

4 结语

现阶段越来越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内部控制工作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也通过完善既定的制度规范、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方法来确保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但是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所以结合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战略目标不断地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是企业全体人员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摘要:内部控制工作的高效开展和运行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以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本文就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有效性的措施,以期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发挥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丹.如何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J].经济视野,2015(2).

上一篇:RFID系统天线设计下一篇: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