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情绪的有效控制

2024-10-25

教师情绪的有效控制(精选4篇)

教师情绪的有效控制 篇1

近年来,媒体频繁报道教师情绪失控案例:用熨斗烫伤学生的面部、针刺学生的身体等体罚、侮辱学生的事件屡禁不止,也导致校长下跪、教师下跪等奇怪现象不时发生。面对于此,深感教师行为修养的重要性,尽管我们目前的境遇差强人意,教育教学任务繁重、升学压力过大、工资收入不理想、职称职务难突破等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作为一名教师如何缓解自己的不如意、不顺心和职业倦怠呢?善待生活,不计较琐碎,学会自我健心,努力走出工作、生活的阴影,让自己的生活和教育教学工作充满快乐,充满阳光。

上课铃响后6分钟,初二学生秦某气喘吁吁地“撞”开了教室门,有些惊慌地缩退到门后的墙角边。语文教师刘健(化名)闻声停止了黑板书写,大声朝着秦某说:“谁让你进来的,给我出去!”秦某双手护着藏在身后的篮球,没有理睬。“出去!”刘老师一边说一边把秦某推到了门外。正准备转身回讲台时,被秦某推开的教室门碰了一下。刘老师很生气:“你想干什么。出去,写1000字检讨再进来。”说着连拖带拉地再次把秦某推到了教室外,接着讲自己的课了。

秦某被赶出教室后没有写检讨,而是准备独自到操场打篮球。可能是情绪比较激动,秦某下楼梯时不慎摔倒,经医生诊断为右脚踝骨骨折。秦某父亲认为,孩子是在校园受伤的,而且是因为被老师赶出教室造成的。因此,要求刘老师当面向秦某道歉,并赔偿医疗费、营养费等。

案例留下的不只是受伤的教师和学生,更多的是我们的教育。然而,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正确地面对教育教学的某些不和谐因素,如何使自己的教育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如何让学生得到最有价值的引导和感悟呢?

一、拥有平常心,学会冷处理

功利化的时代,恐怕连我们的教师也不能免俗并置身事外。教师是人,有自己的生活,有快乐的,也有郁闷的。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从容地执教,让自己的工作有起色,让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充满阳光,也让学生受到浸染,成为性格和谐、心理健康的孩子,从而使我们的教育生活洋溢着愉悦的气息。

如果教师能先冷却处理,也许会是另一番景象。如课后与学生交流,询问为什么会迟到,通过引导使其明白即使再喜欢篮球,但也不能忘记自己是学生的本质……真诚的互动,也许真能获得阳光一片。同时,教师更要学会情绪管理,一个情绪化的教师很难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很难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一要学会解读自己的情绪本色。并在正确理解情绪、体察接纳自身真实情绪的基础上,学习必要的调控情绪的有效方法与技巧,使自己成为一个理智的教师,让“平和、仁爱、喜悦”等正面情绪成为工作、生活的基调,使自己更趋平和,工作更具灵性。二要学会适度地放松自己。生活不可能尽善尽美,教育教学同样也是跌宕起伏,其中喜怒哀乐,就需要教师的理智掌控。面对诸如职称、荣誉等不如意的事,要学会用中庸的思想去把握,“我不如人,还有人不如我”,这样的心态必定会让自己走出急躁,远离极端。“今年不行,好好努力,明年也许会更好”,用这样的心态坦然面对现实,也许真会收获无限的精彩。因为这留给人的是大度、宽容和豁达,是一个值得信赖、值得推崇的君子所为。

二、拥有爱心,学会巧宣泄

在学校极其复杂的关系中,最宝贵的东西是教师的信念。为此,教师要拥有一颗真诚心、一颗爱心,学会从大爱的视角去审视工作,把握学生的变化。同样的教育教学环境中,有的教师感到郁闷、彷徨,单调、疲惫、空虚时刻控制着他,让他们难以释怀,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愤懑,他们苦恼着、纠结着;而有的教师却感到快乐、美满,充实、丰富、幸福成为生活工作的主旋律。个中差异,窃以为是否把教育看成事业,是否拥有无私的爱心是极其重要的分水岭。教育工作事关育人,不是具体财富值的体现,一旦我们把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看成工作的第一要务,我们就会由心底涌出职业的幸福与自豪;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当我们拥有这样的心境,不良情绪必定无处藏身。

不良情绪如影随形地伴生在教育的生活中,学会解剖它就是会使我们能够科学地理顺关系,正确地施教,使原本单调的教育教学变成享受,变成成就学生与成就自我的双重辉煌。首先学会认清触发点,克制不良情绪的爆发。面对学生顶撞、拖拉作业、恶作剧、生活不如意、领导不理解等问题的触发点时,教师要善于梳理自己的情绪,最大限度地绕开正面,给自己思考和缓冲的机会,同时,利用喝一杯水、听一首舒缓的歌曲、和同事叙说一番等,让自己走出暂时的急躁,走出无名的愤怒,从而走进另一番天地,让工作与生活进入到一个更富情趣的天地。其次学会选择爆发点,让郁闷化为无形。不良的情绪需要宣泄,这是保证我们健康的需要,但我们要把握准时机和场合,切不可将学生作为郁闷和不满的对象,那是大错特错的事情,也不能将此带入到家庭生活中去,因为那里是生活栖息的港湾。怎么办?只要不断学习,以提升自己的智慧、修养、自我调控的能力。学会与别人真诚沟通,学会从琴棋书画中寻觅自我释放的天空。不要抱怨世事不公,而应坦然面对;不是怀才不遇,而是你还不是真正的金子;不要仇视一切,而要宽容处事……如果你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又会是什么样的情绪呢?“有一天,刘老师高兴地走进教室,却发现黑板上贴了一幅漫画,画的正是他自己,而且把他的缺点夸张得淋漓尽致。”作为教师,你该如何处理这种“挑衅”。个人拙见:把学生的“报复”看成一种才艺的展示,先自我欣赏一番,并自言自语“你们别说,还真有点像,我长这么大,还没人给我画过肖像呢。我要把这幅画留个纪念,作者要是不介意的话,下课给我签个名……”再利用合适的时机组织一次关于尊重和友爱的讨论,这些会比当堂咆哮更具教育魅力,学生会从心底里尊重你,敬佩你,这样的事情恐怕永远再不会发生。

教师的心理会受到外界的干扰,特别是来自于学生层面的影响。但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的智慧,超乎常人的韧性。一旦不良情绪抬头,冲突和偶发事件就很难避免,案例中教师的处理可见科学地运用教育机制的价值,它避免了师生冲突,给全体学生一种安全的时空,也给自己寻觅到一种解脱的机会,最终还诱使学生主动承认了错误,并发展了学生的特长,可谓一举多得。

生活是由一系列的琐屑小事构成的,这些琐屑小事循环往复,就像西西弗斯推石上山一样,教师需要的就是不断地去面对它、适应它,不要把它看成苦役,更不要看成负担,而是从容地应对着,用自己的真情和智慧化解种种不适,并努力使之成为教育的契机,成为成就自己事业的催化剂。当下社会的格局,使我们很多教师越来越感到无法支配自己的身体,驾驭自己的欲望,导引自己的思想,自我感受是教师的脆弱、苦闷。为此,我们教师要积极行动起来,善于学习,善于沟通,善于思考,从不利的局面中寻找适合自己的那方净土。教师的疲惫与劳累不是工作强度或工作难度所带来的,更多的是自我怀疑、焦虑等消极情绪所造成的。因此,我们应面对现实,不要攀比物质的多寡,因为教师这份职业更多的奉献,是无私的奉献。

情绪管理是能力,也是智慧。教师要学会将情绪管理设定在正面思考上,用信心面对一切挫折,用微笑面对一切不愉快,用智慧承担一切一切的烦恼。一个有爱心、善良的教师,会从孩子们期盼的目光中感受到那浓浓的爱意,从无邪的微笑中体会到纯真的可爱,从学生那懵懂的言语或动作中体味到教书育人的伟大,明白教师这份职业的神圣。“我看蓝天自由无边,蓝天看我逍遥自在。”愿大家成为情绪的主人,细细体会,这难道不是如聆听花开般的幸福吗?

教师情绪的有效控制 篇2

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积极情绪则单指正性情绪或具有正效价的情绪,是一种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包括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这三个部分。十几年来,心理学界掀起了积极情绪研究的热潮,取得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成果,对于人们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学习起到了科学指导的作用。对于教师来说,情绪并不仅仅是个人的内心体验,它还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教育对象。因此,教师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尽量使自己处于积极、乐观的状态,既是对自己的生活质量负责,也是在为学生提供正向的模仿对象。

积极情绪的重要作用

积极情绪是一组情绪,比较常见、研究较多的有喜悦、感激、宁静、兴趣、希望、自豪、逗趣、激励、敬佩和爱等,这些情绪对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1.积极情绪可以扩展思维

人们处于积极情绪之下能够看到更多,感受到更多。有研究者进行过一项实验,将被试随机分为三组,一组体验逗趣或宁静,一组体验愤怒或恐惧,最后一组体验中性的感觉――毫无特殊性的感受。让这三组被试带着所体验的感受,列出他们当前想要做的事情。结果发现,感受到逗趣或者宁静的人,他们列出的单子比其他两组都要长。可见,积极情绪为思维打开了更多的可能性。

2.积极情绪可以扩展认知范围,增强创造力

实验发现,当人们处于积极情绪时,嘴角的肌肉会上扬,眼周的皮肤也会皱起,这两块面部肌肉预示着灵活而开阔的注意力。研究还发现,积极情绪为认知加工提供了额外的可利用的信息,增加了更多的可用于连结的认知成分;扩大了注意的范围,导致更综合的认知背景,增加了相关于问题的认知要素的广度;增加了认知灵活性和认知连结的多样性。在积极情绪状态下,个体的思维更开放、更灵活,能够想出更多的问题解决策略。处于积极情绪的个体,表现出更高的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效率更高,决策更全面。

3.积极情绪可以带来良性循环

研究者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和托马斯?乔伊纳研究发现,在生活中体验更多积极情绪的人,更能够以一种开明的方式应对逆境,他们会看见更多的解决办法,并且在调查的被试中,最积极的人在五周后会变得更加积极。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循环,当面临问题时,积极情绪使得他们的思维变得开放,开放性使他们能够找到解决办法,并且巩固了他们的积极情绪,而这种巩固后的积极情绪又能使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积极情绪可以在我们的身上触发良性循环,让拥有积极情绪的人变得更积极。

4.积极情绪可以打破人际界限

积极情绪的提高,能够让人们看到自己与他人之间更多的交叠。带着积极情绪,人们觉得自己与生活中重要的人之间更亲密了;拥有积极情绪,个体会在“我”和“你”之间看到更多的联系,最终看作“我们”。不管文化背景如何,积极情绪都能使我们感受到思维的开放性以及与他人的联系,它能使我们看到与他人的同一性。因此,积极情绪对人际关系有重要影响。

5.积极情绪可以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积极情绪能够让个体从压力和消极情绪体验中迅速、有效地恢复,并灵活地改变以适应环境。在具备韧性和不具备韧性的人之间,最关键的差异是他们的积极情绪。有韧性的人,即使在感受着压力和痛苦时,也在体验着积极情绪,他们会勇于面对严酷现实,对未来充满希望。

学校培养教师积极情绪的有效策略

1.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

教师的工作具有劳心与劳力的双重性质,为教师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场所可以适当减轻教师的疲劳感,激发教师的积极情绪。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虽然随着中小学办学条件的不断好转而相应地得到改善,但还需要尽量人性化,让教师在一个舒适、优美的环境里调节、陶冶自身心灵,保持积极心境,进而安心地教书育人。

2.营造充分肯定的工作氛围

辛苦的工作如果能够获得领导和同事的认同,必然会对教师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情感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激发起教师们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同时,在积极、肯定的工作集体中,人际之间的关系会更为协调、友善、融洽,教师们会互相给予丰富的情感支持,保持积极的工作配合,普遍保持积极情绪,发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职业幸福感。因此,学校要尽量营造积极、肯定的学校氛围,帮助促进教师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

3.激活、发展教师的个人优势

心理学研究表明,寻找、应用优势可以显著而持久地提升积极情绪。优势是一种预先存在的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即使完成同样的任务,每个人应用的优势也是不同的。因此,学校要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提供多元的评价指标,给教师提供多样的表现机会,帮助教师寻找、使用、发展自己的优势,提高教师工作的热情。

4.将教师心理素养作为教师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品质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利用校本培训的机会对教师进行心理培训,可以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自我,帮助教师进行情绪管理、自我认识、意志力培养、人际沟通技巧等训练,提升心理素养,保持健康心态,积极投入工作和日常生活。

教师自我调节情绪的有效策略

1.寻找积极的意义

积极情绪源于对情景和事件的积极解释,因此提升积极情绪的一个关键途径就是在日常生活情境中更加频繁地找到积极的意义。一个人如果能够在生活中有投入、情感卷入和专注的感觉,就会感觉到幸福和有意义。教师可以通过沉浸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激发积极情绪;可以通过回忆过去在大自然中活动的体验,回忆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愉快体验的活动,觉察自己投入程度最多的活动或者最能让自己身心放松的活动;可以通过将日常行为与长远的目标结合起来,给生活、工作赋予意义;还可以参加公益活动、志愿服务,通过帮助别人的利他行为增加生活的意义。

2.发现生活中的喜事

提高积极情绪的另一种策略是从事情中寻找好的方面,将积极的事物变得更加积极。塞利格曼的研究认为,耗费少且效果更持久的快乐方法就是被他称为“三大喜事”的练习,即每天写下三件喜事以及它们的起因和过程。他认为,快乐是因为做了快乐的事情,当你把某一件事情做好了,你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满意,你就会快乐,不去行动,只是思考和感受是不会快乐的。教师可以每天记录自己的生活喜事,或者每天跟家人分享生活喜事,不仅会让自己感受生活的美好,降低不良情绪的出现概率,还可以营造积极的家庭氛围。

3.设立“善意之日”和“感恩之日”

当我们记录、表达对他人的感恩时,我们会感激别人的善意,从而提高自己的积极情绪,同时,我们自己的善意也能提高积极情绪,并且它和积极情绪相辅相成,只要认识到自己的善意举动,就能够启动良性循环。并且,在每星期固定的一天里做几件好事会比将他们分散在整个星期当中要更有帮助。因此,教师们可以自己创建“善意之日”和“感恩之日”来体验别人的善意,表达自己的善意,激发积极情绪。

4.坚持运动和正念训练

人们可以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快乐、释放压抑感、满足享受需要,这些都是积极情绪的体验。正念运动是近年兴起的来自于太极、气功、瑜伽等精神和肉体相结合的运动,是通过身体操作、身心调和及心理意念的导引而达到身心整合的运动。正念运动旨在培养被试对当前思想、身体感觉等的非评判觉察,增强“此时此刻”的觉知,而不是陷于思虑和自我批评中。教师们可以设立固定的运动时间,进行传统体育锻炼或冥想、身体扫描等正念练习,形成运动习惯,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够帮助自己增强积极情绪,缓解压力。

5.建立温暖、可信赖的人际关系

研究发现,人们通过与他人在一起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教师可以经常与亲密的朋友、家人或同事在一起,保持温暖的、可信赖的关系。沉浸在这种交往关系中,可以有更多的微笑、欢乐,享受更多的积极情绪,并且能建立更深入和更令人满意的联系,使生活更丰富、更幸福。

教师情绪的有效控制 篇3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师 课堂情绪 控制方法

情绪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一种对于真实内心的反应,它会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发生改变。但对于教师而言,情绪的控制是课堂得以进行的重要保障,教师要学会对自己的消极情绪进行调节和隐藏。随着教育心理学及新课标章程的推进,现在的高中教学对教师调控课堂情绪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转折的重要阶段,更是处在心理极度敏感的阶段,教师的一颦一笑和不良情绪都会影响学生的上课心情,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诸多影响。在高中所学科目中,体育是学生进行放松的最佳时机,也是发泄消极情绪的最佳时机,所以体育教师面临很大挑战,需要使自己始终保持积极愉悦的状态,还需要及时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一、微笑教学,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笑容是可以传染人的,教师的笑容对学生而言更是一种无言的鼓励。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微笑教学,它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使课堂教学始终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有的老师有时会选择点名批评,更有甚者会火冒三丈,将部分课堂时间浪费在训斥学生上,这样不仅完不成教学任务,而且会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从而形成课堂恶性循环。体育课的魅力在于,教师和学生都能够通过适当的课外活动愉悦身心,使得彼此在面对繁重的教学和学习任务时仍能获得休息的机会。所以教师要用微笑传递自己的内心,用愉悦的心情感染学生,让学生充分体会体育课堂魅力,并且在体育课中放松自己,在学习体育知识的过程中收获快乐。这样一来微笑教学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宽容待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很多教育”,师生之间关系融洽,会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很多难题,减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学生即使是在高中时代也只是一个情绪不够稳定、思维不够成熟的孩子,所以教师切忌与学生较真,学生容易犯错或者不经意间的行为会触碰教师的底线,这时如果教师上纲上线地与学生硬碰硬则往往会两败俱伤,这就要求教师以一颗宽容的心包容学生,感染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学生往往会放下戒备,卸下学习的担子,这样学生的各个消极方面都会暴露出来,例如对于学习科目的挑剔,对于老师课堂安排的质疑等,这时候体育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不能急于否定学生或者进行批评,而是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做到严格要求。宽容不等于放纵,教师要意识到这个问题。有对策地对学生的课堂不良表现提出批评是必要的,但态度和策略很重要。教师要有对策地应对学生的各种“刁难”,适当适时地批评能够提升教师的威严,但是对于学生的开小差,或者不适时的语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悄悄提醒学生,这样学生对教师的行为非常感激,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很大帮助。

三、换位思考,尊重学生的课堂地位

教师和学生都是渴望被尊重、被理解的个体,所以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会换位思考,如果自己身为学生则自己喜欢怎样的老师,喜欢老师如何对待自己。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偶尔的犯错,如果没有影响到上课,而且没有打扰到其他学生,那么教师尽管内心愤怒,极力克制,毕竟这是全班几十人的课堂,而且学生即使犯错也需要尊重,对于老师的点名批评,学生会十分受伤。教师要进行自我反思,是不是授课内容不够吸引人,或者讲课方式太过单一,或者是教授体育动作太过困难,学生学不会。

教师要学会调节自己的课堂情绪,首先就需要教师进行换位思考,从学生角度反思自己的不足,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这样就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消极情绪,教师要学会转移注意力,要将自己的情绪转移到另一方面以掩盖自己的不良情绪。

四、转变观念,建设高效体育课堂

在传统教学中的“尊卑”概念在现在的教学课堂中已经完全不适用了,随着教学目标的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在随之变化,课堂教学的主体就是学生,课堂就是为学生而服务的,所以教师一旦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于课堂情绪的控制也能更游刃有余。室外活动是最能够使师生感情升温的一种活动,体育教师应该利用好这种有利条件,努力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增进师生的感情。在体育课堂这种可控性比较低的情况下,调皮的学生更是找到自己的小天地,这时候教师不能够急着对学生的行为作出评价,而是应该运用比较诙谐的方式,学生既比较容易接受,效果又比较明显。而且遇到比较淘气的学生,教师应该善于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学生,使高中体育课堂更有效。

五、结语

教师对于课堂情绪的控制主要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教师要有很强的自控力,有一颗能够包容学生的心。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教书育人,还要从内心深处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体恤学生的好老师。对于高中体育教学而言,教师从更广的层面说应该是学生的朋友,使学生在放松身心的情况下,减缓压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许宝云.高中体育教师如何做高校课堂的引导者[J].教师,2010(12).

[2]钟恒炳.体育教师如何提高课堂中情绪的自控能力[J].中国学校体育,2014.

[3]马月飞.润物细无声静待花开——体育教师如何提高课堂中情绪的自控能力[J].体育师友,2014(09).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教师情绪控制 篇4

一、克服过激情绪,以平和的心态驾驭课堂。

所谓过激情绪,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冷静、理智地把握自身情绪的流向。如有的语文教师在讲解诗词、散文时,情绪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像演员一样在讲台上表演。语文课堂教学不能没有情感,但放任情感弥漫课堂也不恰当,因为教师毕竟不同于演员,更需要平和、适度的感情流露。有的教师看到学生听课很认真便得意忘形,自以为是,于是即兴发挥,大讲题外话,只博得学生一时的兴趣,冲淡了教学的主题,远离了教学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除了师生之间要有充分的情感交流之外,还应有明确的交流中心,把握住教学重点和难点,否则,教师跟着感觉走,跟着情绪走,忘却了教学主旨,学生看似十分活跃、畅所欲言,实际上却什么也没学到。克服这种过激情绪的关键是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之成为发挥情感,施展技巧的艺术空间,让内容、激情、技巧三者有机结合。这时的语文教师必须在冷静的驾驭中使课堂教学的气氛逐渐趋向高潮。

二、节制冲动情绪,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

有的教师看到学生上课听讲不认真或者搞一点小动作,便流露出不满情绪,或火气冲天地指责学生,甚至中断讲课……这就是冲动情绪的体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忧、惧等情绪,以及由这些情绪造成的心理氛围,必然会对教育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自身的心理健康。与开朗活泼的教师朝夕相处,学生必然会受到积极情绪的影响,也会保持愉快向上的情绪状态。反之,如果老师经常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或经常发脾气,学生必然会感受到压抑与沉闷。积极的心境来源于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如果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胸怀开阔,兴趣广泛,为人友善,心态自然就会平和。培养、影响、带动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语文,很好地完成课堂互动,也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基本素质。这就需要教师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诱导,以真正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引起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并借以赢得学生对老师的信赖,就像著名作家魏巍的《我的老师》中所描写的蔡老师一样。当然,教师作为生活中的人,也有喜怒哀乐,但教师崇高的职业要求教师进入课堂时,要保持高度旺盛的“临教”状态,从这时起,他不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全体学生,属于整个教学。

三、防止压抑情绪,以积极互动改善教学氛围。

教师若带着压抑情绪走进课堂,就会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益。特别是语文教学,会严重影响到情感色彩,会不自觉地或多或少渗透于课文的情感色彩之中,甚至课文的情感色彩会被教师的情感色彩所淹没,使教学达不到预期效益。教师的压抑情绪常常是由不良课堂气氛引起的,有的教师看到学生对讲课反应冷淡,便丧失讲课的兴趣,内心十分烦躁,情绪受到压抑。于是语文课堂教学死气沉沉,缺少情感和灵性的过程,窒息了学生思维的情感交流活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满腔热情、精神饱满,以充满激情的活力去感染和教育学生。对于思想开小差或感知疲劳而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可通过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中间的方式唤醒,这样既起到了提醒作用,又不必打断教学过程,分散其他学生的注意力。

四、消除紧张情绪,冷静处理突发事件。

“紧张心态”引起的原因,多是教师储备不足,缺乏经验,怕讲不深,难以驾驭课堂。这种心态一旦带入课堂,教师就有心慌意乱、手忙脚乱之感,教学程序就有可能发生混乱,造成课堂失控,甚至出现明显的失误。结果,学生“哗然”,教者“漠然”,课堂教学应有的“和谐”教学流程就会遭到破坏。显然,这些现象是由于紧张导致的。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必须稳定情绪,努力松驰紧张心态,保持心理上的平衡。产生紧张情绪原因不同,其处理方法也各异。消除紧张情绪的关键是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熟悉教材,深刻领会课文的语言及思想内涵,细心体验和品味教材流露出的情感,要烂熟于心,就像自动程序一样。其次,要充分熟悉、了解学生,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感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从而使师生的情感和谐共振,这样学生思维随着老师转,就不会出现“意外”了。

上一篇: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思考下一篇:计算机必修课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