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分析

2024-10-28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分析(精选8篇)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分析 篇1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张 颖郑洪涛

【摘 要】 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内部控制制度为其目标实现提供的保证程度根据COSO 委员会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本文基于内部控制的四个目标,通过问卷调查,采用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的发展阶段、资产规模、财务状况、管理的集权化程度、企业文化以及管理层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是影响内部控制合规目标、报目标、经营目标有效性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于合规目标和报告目标,内部控制有效性还受到内审机构运行效率和股权集中度因素的影响。而战略目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主要受企业规模和发展阶段两个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内部控制 有效性 影响因素 调查问卷

2008年6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简称《基本规范》),开创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发展的新纪元。仿效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简称《萨奥法案》),《基本规范》要求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同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因此,内部

控制的有效性成为理论界、实务界以及监管当局关注的焦点。那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现状如何?内部控制有效性取决于哪些因素?已有的文献大多为规范性研究,而现有的少量实证研究绝大多数局限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缺乏对内部控制总体的考察。本文主要探讨分析:(1)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在合规目标、报告目标、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四个方面的有效性;(2)法人治理结构、发展阶段、企业规模、财务状况四类因素对企业内部控制实现合规性目标、报告目标、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的影响。本文采用李克特量表法(Likert scale),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总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一)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内涵

1992 年COSO 委员会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于1994 年修订)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职员的影响,目的在于为获取经营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当的法规等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一个过程。2004 年COSO 委员会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简称ERM 框架),将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转向风险管理。在内部控制的目标体系方面,ERM 框架在原有三个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了战略目标,指出战略目标与企业使命相关联并支撑其使命。我国《基本规范》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证监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由以上内部控制的定义可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源于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因此本文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定义如下: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指内部控制对合规目标、报告目标、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的保证程度。内部控制为目标实现提供的保证程度越高,内部控制就越有效;反之,则无效。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度量

目前,关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比较有限。从国外来看,萨奥法案颁布之后,美国学者开始关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他们以企业是否按照SEC 要求披露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materialweakness)作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判断标准。从国内来看,仅有程晓陵和王怀明(2008)以及郑

石桥等(2009)开展了相关研究。笔者认为,对于内部控制有效性,不能笼统地加以评价,应该分别从内部控制对合规目标、报告目标、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四个目标实现提供的保证程度进行度量。本文借鉴SEC 的规定,从内部控制目标出发,提出合规目标内部控制、报告目标内部控制、经营目标内部控制、战略目标内部控制①。本文的研究属于探索研究(exploratory study),国内外较少有成熟的问卷设计可供借鉴。Michael(1988)认为李氏(Likertscaling)计量方法是一种很好的研究方法。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调查时,采用五级量表制进行问卷调查②。借鉴Michael 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李克特五级制量表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度量。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

研究发现,法人治理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影响。程晓陵和王怀明(2008)以我国116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年终股东大会出席率、管理层诚信与道德价值观念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控制力和董事会监事会会议频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并无显著影响;管理层风

险偏好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U 型关系;实际控制人为国有股东公司的企业,其财务报告质量显著于其他企业;董事会、监事会规模的扩大、设立审计委员会以及管理层对员工胜任能力的重视显著提升企业经营绩效;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显著加大企业违反法律法规的可能性,并且显著减低采取报告的可靠性。Doyle 等

(2006)选取779 家按照萨奥法案要求披露实质性漏洞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拥有比较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公司披露实质性漏洞的可能性越小。Krishnan(2005)发现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越高,拥有会计专业知识的委员越多,公司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概率越低。

法人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内部控制体系中居于最高层。企业治理控制直接影响下层管理控制和作业控制的效果。良好的企业治理控制为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鉴于法人治理结构包括很多方面,本文选择比较重要的三个因素:股权集中度、实际控制人性质和审计委员会有效性。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a:股权集中度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具有倒U 型关系。

H1b:当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控股公司时,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显著高于其他公司。H1c: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越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越高。

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是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Maijoor(2000)指出,企业发展阶段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结构的选择。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的成长发展可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企业面临不同的外部竞争环境,具备不同的内部条件,因而会设定不同的经营目

标,在经营管理重点上也有所不同。Doyle 等(2006)研究发现,年轻的企业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中的实质性漏洞的概率更高。郑石桥等(2009)也发现,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更加重视控制环境和控制活动的建设。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当企业处在成熟期时,内部控制更加有效。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企业规模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正相关。Ge 和McVay(2005)发现,披露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概率与公司规模负相关。Doyle 等(2006)发现,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多存在于规模小的公司;公司层面的内控缺陷尤其如此。朱荣恩等(2004)等通过对152 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发现,规模较大的企业,其内部会计控制效果要显著好于规模较小的企业。

笔者认为,企业规模的扩大有助于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水平。这是因为:首先,规模大的企业有足够的资源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以及维护内部控制有效运行。其次,任何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时必须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由于内部控制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在公司内推

广和复制,大规模企业可以获得规模经济,而小企业往往因为内控实施成本过高不得不放弃内控的应用。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对于规模大的企业,其内部控制更加有效。

企业文化为组织内部人们提供了一组规则和标准,规定了应该采取和不应该采取的行为。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即对待风险的理念和处理方式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管理层持有错误的经营理念,并将其付之行动,那么无论企业制定多么严格的内部控制规范,都无济于事。程晓陵和王怀明(2008)研究发现,管理层诚信和职业道德与企业内部控制显著正相关。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建立良好风险管理文化的企业,其内部控制更加有效。

企业的财务状况也会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Ge 和McVay(2005)发现,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和盈利能力负相关。Doyle 等(2006)的经验分析表明,存在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的公司往往财务状况不佳;尤其是公司层面的内控缺陷多存在于财务状况差的公司。Franklin(2007)的研究发现,存在内部控制实质

性漏洞的公司往往累计盈利能力较低,负债程度较高。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5:具有良好财务状况的企业,其内部控制更加有效。

三、研究设计和检验结果

(一)研究设计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决定因素展开分析。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调查。根据ERM 框架界定的内部控制四个目标,分别对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战略目标的达成进行调查。第二部分是关于股权集中度、实际控制人性质、审计机构的有效性、发展阶段、企业规模、企业文化和财务状况的调查。对于股权集中度,本文以第一大股东与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的差额进行表示。实际控制人的性质包括国有控股、民营控股、外资控股和其他,本文将其设置为虚拟变量。企业发展阶段包括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设置为虚拟变量。财务状况选取投资收益率(ROE)和资产负债率指标。审计机构的有效性与企业文化采用李克特5 级制量表。5 表示审计机构工作非常有效或企业文化非常重视风险,1 表示审计机构无效、形同虚设或企业文化非常漠视风险,2 至4 位于它们之间。各变量的定义如表1 所示。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分析 篇2

我国《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参照1992年COSO委员会对内控的定义,根据中国国情,对内部控制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经营和战略)的过程。

二、内部控制制度立法的发展回顾和研究现状

美国作为现代内部控制的发源地,对内部控制有较成熟的理论研究和立法规定。先后经历了内部牵制、制度、结构、整合框架阶段。我国内控经历大体可分为了初级阶段和发展阶段。在初级阶段的成果大致有:1996年《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准则》;1997年《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1999年《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指导原则》和《关于上市公司做好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发展阶段的立法有:2001年《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并在2003年对其进行了修正。2006年《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试行)》;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8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颁布了《配套指引》,并从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第二年起扩大到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对内控有效性议题研究也正在我国蓬勃兴起。

国外现有文献研究得出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大致有审计委员会效率、公司财务状况、上市年限、治理结构、高管薪酬,企业性质、规模,外部审计特征等。相对国外,国内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但成果还是较丰富的。程晓陵,王怀明(2008)用实证得出相关结论有:年终股东大会出席率、管理层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与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正相关;管理者的风险偏好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显著的U型关系等。鲁清仿(2009)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企业的规模越大,内部控制出现重大缺陷的可能性越低,但李育红(2010)得出相反结论。蔡丛光(2010)实证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业务复杂程度正相关。张颖,郑洪涛(2010)实证发现处在成熟期的企业的内部控制越好。张旺峰等(2011)发现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收费与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之间存在着不显著的负相关性。刘思宇(2012)认为内审外部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有积极影响,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刘启亮等(2012)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内部控制质量越高。

三、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一下几点:

(一)机构投资者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

机构投资者具有投资能力强、更专业、经验丰富使其有较强的获取信息的能力等特点,能通过监督上市公司管理者行为来影响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本文认为有机构估投资者的公司内部控制会更有效。同时也区分不同性质的机构投资者对内控的不同影响程度。而只有那些持股数量很大且长期持有的机构,他们与企业没有任何商业关系和利益冲突,对内部控制才有显著正面影响。

(二)高管薪酬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基于代理理论,高管越被激励(薪酬越高),高管越有动力去建设和维护并实施好内部控制,处于长远的发展,更愿意为公司效劳,和股东分享真正的经营成果,而非账面表面虚假的成果。良好的内控又促进绩效的增长,对高管的声誉也具有积极作用,高管更愿意为维护良好的声誉而维护内控的实施。

(三)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显著

理论上,治理结构是为解决代理问题而存在的治理机制,具有监督作用。越完善的治理结构,公司内部控制越有效。但实践中,目前绝大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都满足了证监会规定的最低要求。但有些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只是形式上而非实质上的“更完善”,比如董事会规模很大,但是对重要事项却总是由大股东说了算,又或是设立的审计委员会监督力度不够,胜任能力不足,都不会对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有正面的影响。

(四)公司特征与内部控制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1.规模大的公司有资本投入内控的建设与实施;

2.处于成长阶段的公司,由于快速增长,内控的建设跟不上相应企业的快速发展,以致内控往往存在较大的漏洞,所以处于成熟阶段的公司的内控相对成长期的内控较好;

3.风险水平高的公司内部控制越薄弱;

4.业务越复杂,内部控制建设越困难,内部控制越薄弱;

5.盈利能力越强,内部控制建设越有保障,内控越好。

以上特征与内部控制的关系也并非绝对,比如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系统都会受到资源的限制问题,因此,要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建立相应的内控制度,因此小规模的公司虽然没有规范的内部控制程序,也并不一定代表其内部控制无效。

(五)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设计的有效性以及运行实施的有效性。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五要素。其中内部环境是基础,而内部环境要素又包括组织构架、权利和责任分配、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与战略发展、人力资源政策和实务、企业文化与沟通、社会责任,各要素之间相互交而非独立。企业文化涉及企业成员的诚信与道德观。一个没有诚信与道德的企业,必定是一盘散沙,设计再好的内部控制也无法得到实施。

(六)市场化程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的程度

市场化程度越高,政府干预越少,市场机制越完善,企业间的自由竞争越充分,为了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企业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建设,往往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并监督其实施。

四、结论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因素攘括企业的方方面面,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需要企业全员的参与与努力。古人云:“有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不控则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在激烈的竞争市场站足一席之地,也利于资本市场更加有效地运行。同时有效的内部控制只能合理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而非绝对保证。

参考文献

[1]林斌,李万福,王林坚,舒伟.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研究——国外内部控制实证文献评述[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46-56.

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分析研究 篇3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意见

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不断致力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但总体而言,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还不是很完善。目前,多数企业内部控制意识淡薄,个别企业虽然已经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并不能有效地将其落实并进行监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国日化品牌不断入驻中国市场,我国日化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日化行业而言,完善内部控制利于提高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并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一、案例概述

2001年上海家化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随后创造众多属于自己旗下的知名品牌,成为我国日化行业的龙头老大。按国家规定,上海家化建立了自己的内部控制体制,在2012年度报告中,有表明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评价,并认为其是有效的内控,但尚未披露内控自评报告。在上海家化2013年财报中对审计费用有所披露,却并没有审计机构对上海家化出具过内控审计意见。同时,上海家化集团大股东平安信托和其原管理层之间的矛盾也让人对其内部控制产生质疑。2014年3月,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对上海家化内部控制有效性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报告,同时上海家化自身也出具了内部控制无效的自我评价报告。这两份报告都分别阐明了上海家化所存在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二、导致内部控制缺陷的具体原因

1、关联交易问题

上海证监局的调查中显示在2008年4月到2013年7月,在采购销售和资金拆借等方面上海家化与沪江日用化学品厂(以下简称沪江日化)存在着关联交易,公司却没有在相应的年报中对其这一行为进行披露。2009年上海家化与沪江日化发生资金拆借行为所涉及的金额累计达3000万元,公司对这一数据也未能进行相关公告。从上海家化每年的年报中可以发现,上海家化不仅把沪江日化列于应收账款客户当中,也将其列入了预付款项供应商当中,沪江日化被认定为“非关联方”。

2、销售返利和运输费用核算

上海家化的相关责任方在进行销售返利和运输费等方面没有进行有效的计量,而这一方面的缺陷将会直接影响对公司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的计算,虽然上海家化在编制2013年财务报表时已经开始采取相关措施对销售返利和运输费等工作进行整改,但相关的会计差错对上海家化2012年合并利润表的影响金额仍有680.3万元。

3、财务人员培训领域问题

普华永道出具的审计报告当中指出上海家化内部控制存在的另一项重大缺陷为:“对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尚不够充分、对最新会计准则的掌握不够准确、财务报告及披露流程中的审核存在部分运行失效,未能及时发现对委托加工业务、销售返利、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长期资产与流动资产的分类、营销类费用在应付帐款与其他应付款的分类等会计处理的差错,影响财务报表中多个会计科目的准确性。”其中的销售返利和运输费的计量问题又主要是由第二个重大缺陷中没有进行相应的预提所导致的。上海家化在其发布的公告中表示,上海家化委托沪江日化进行加工业务的过程中,主要是运用先由上海家化卖原材料给受托方,然后再将受托方生产的成品买回的方式,而这样的处理方式会导致收入和成本的虚高。

除了上述会计错误之外,上海家化的财务人员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了错误的重分类,导致例如其他流动资产等相关会计科目受到影响。

三、结合内部控制五要素得出的分析

1.内部控制

平安成为上海家化最大股东之后,其董事长童恺曾表示会将平安雄厚的资本实力等优势嫁接到家化。而上海家化董事长葛文耀也表示期待上海家化改制之后,能放开手脚去发展。然而,平安与上海家化之间出现了矛盾,上海家化致力于发展民族日化和时尚产业,而平安信托首要的诉求是避免投资风险同时取得高额收益,这就可以看出双方的战略目标是不一样的。

矛盾的不断升级导致双方关系的不断恶化,事情最后的结果是上海家化集团罢免葛文耀上海家化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由平安副总经理取而代之。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内部分歧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将直接导致公司内部控制体制的困境,使公司无法有效运转。

2、风险评估方面

根据上海家化的实际情况来看,其面临的主要风险有经营风险、人事风险和财务风险。由于管理层内部与最大股东平安信托之间的矛盾增加了上海家化的经营风险,其董事长的罢免与替换增加了上海家化的人事风险,而上海家化存在的关联方交易、销售返利和运输费用的核算等又进一步增加了上海家化在财务方面的风险。

3、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和沟通

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所生成信息的质量,对管理层能否做出恰当的经营管理决策以及编制可靠的财务报告具有重大影响。在会计信息方面,上海家化没有规范的对其进行披露,导致其对外传递的信息不全面、不准确,而造成的不利影响就是会使投资者对其不信任。此外,上海家化的管理者也没有很好的处理好与其投资者之间的沟通,导致后来双方之间出现矛盾并不断升级,对企业的发展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4、对监督的控制

管理层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建立和维护控制并保证其持续有效运行,对控制的监督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上海家化制定了《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方案》,同时有企业自己的内部控制项目组,虽然上海家化在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而这些不足之处再加上企业对该制度执行力度的不够导致上海家化出现严重的内部控制问题。

5、对控制的监督

上海家化虽然制定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有企业内部控制小组,但并没有证据可以显示其内部控制小组有很好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而本次上海家化内部控制审计的否定意见也可以表明,上海家化自身的内部控制机构并未能及时发现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偏差,也就没有很好的履行这个机构所应该有的职责。

四、结论

上海家化作为我国日化行业的龙头企业,在2014年成为第一个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的企业,难免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上海家化被出具了否定意见,但并不是说其内部控制就已经差到极点,相反,上海家化为同行业提供了更多相关的经验教训,同时其自身也在不断整改。

有效的内部控制對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应该不断优化其治理结构,建立良好的人员管理制度,强化内部审计职能并加强企业信息的沟通和企业的风险管理,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合理有效,从而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明辉:《内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年第11期

[2] 马军生:上海家化内控怎么了[J].证券市场周刊,2014(19)

[3] 冯鹏程:家化“内斗”引企业家和资本怪谈[J].新产经,2013(8)

[4] 郑石桥:《内部控制实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 陈志斌,陆瑶内:《内控规范制定机制研究》,载《会计研究》2008年第4期

[6] 苏立春:《浅谈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时代金融》2013年第17期

[7] 求嫣红:《企业内部控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8] 杨志国: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制定和实施中的几个问题[J].财务与会计,2010(10):14-17

[9] 向佳.内部控制审计案例分析——新华制药被出具否定意见[J].企业导报,2012,(11).

论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建设 篇4

论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建设

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改善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完善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意义非常重大.本文拟从内部控制的特征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提出按成本和效益的原则,从强化内部稽核入手,使内部控制有效.

作 者:马巾英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410081刊 名: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ECONOMIC MANAGEMENT COLLEGE年,卷(期):15(1)分类号:F279.21关键词:内部控制 有效性 内部监督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分析 篇5

我站按照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要求,内部质量控制措施有所增加,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保证内部质量控制措施对监测质量起到监督保证作用,现对本年度以来内部质量控制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实施的有效性作如下评价:

一、内部质控考核保证监测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标准溶液的比对实验是我站近年来一直坚持实施的质控措施,每年初即由综质室制订出标准比对计划,上下半年各进行一次,旨在使各分析项目使用的标准溶液溯源至国家有证标准物质。对监测频次高的项目还增加了随机考核,即在样品分析的同时增加一份标准样品,与样品同时分析同时上报检测结果。因此对标准溶液的准确性起到了动态管理的效果。从今年标准比对完成情况看,标准溶液的准确性对保证监测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的标准比对主要是6月份省站上岗证考试的自考认定,包括了所有持证项目,全部进行了标准样品考核。

二、实验室内自控加强监督,增加手段

实验室内质控主要是每月的地表水、14个城市排污口和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以及酸雨检测的质控措施较齐全。中心室平行样、密码样和加标回收率的总数大于测定样品总数的20%,仪器室平行样数达标,As、Se的质控措施齐全,但Cu、Zn、Pb、Cd、Fe、Mn几个项目的加标回收率数量不够。

从自控措施完成情况来看,对保证一批样品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和可比性诸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对于地表水中浓度较低甚至在检出限以下的项目,既使使用密码质控样效果也不是非常明显。鉴于此,对此类项目的样品增加密码加标的手段。

三、密码加标措施确保了检测数据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质管组的专家到我站进行质量巡检时,曾对我站的质量控制措施提出了需要增加密码加标样品的建议。我站在地表水监测、验收监测、投诉监测和在线监测仪器与实验室监测比对实验中增加了密码加标样品的频次,确保检测数据的公正性和可靠性,较好地解决了客户的投诉事件,为在线监测仪器验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

四、现场监测质控加大力度

现场监测的质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监督监测室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现场样品采集了现场平行样和现场空白样。此举对保证采样容器的清洁、杜绝采样过程中可能的交叉污染和现场使用化学固定剂的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出现问题的样品有可追溯性。要坚持上述质控手段的落实,对污染纠纷监测和专项行动样品监测要加大质控力度,对现场监测的项目增加现场考核和随机考核的频次。

五、能力验证计划考验人员的监测技术能力

几年来,我站先后参加了CNAS组织的能力验证计划共次,分别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样研究所的CNAL T0215水中COD、挥发酚、总磷、总氮的监测;中实国金的CNAL T0231水中钙、镁、总硬度、氯离子、硫酸根的监测。各项监测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CNAL T0092、CNAL T0215的监测结果受到了CNAL的通报表扬;CNAL T0231的监测只有氯离子出现了ZW离群,其他各项指标的监测结果均在1倍标准差以内。对于氯离子的ZW离群,我们和中实国金的技术专家进行了交流和沟通,分析了产生离群的原因,写出了整改报告,得到了技术专家的认可。通过样品复核,取得了满意的结果。2008年7月份报名参加了中实国金的NIL T0164和NIL T0165的能力验证计划,结果全部满意。

六、自动监测系统质控贵在坚持

水质自动监测站按照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水质自动监测站管理办法的要求,质控措施齐全,效果明显,在参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质控考核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2008年继续坚持。刚装机的总磷、总氮两个项目,一旦正式向国家环保总局上报数据,即要与其它项目一样进行质控比对。

空气自动监测站每周对检测仪器进行巡检,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检测仪器进行校零校标,每年对PM10的测定进行标准膜比对的质控措施实施有效,贵在坚持。以往空气自动监测的质控仅停留在自控上,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的空气中二氧化硫的质控考核中,空气自动监测室的技术人员得到了一定的锻炼。通过质控考核,空气自动监测室对使用标气的质量也有了直观的认识,只有和我们校准仪器同样的来源的标气才可以使用。

土建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论文 篇6

一、土建工作造价控制对建设企业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逐渐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我国土建行业的发展也随之加快,一套新的管理措施不仅快速出现,并且还充分的融入到了土建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当中,从而让这一套新的管理制度的效果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由于国家的政策制度在不断的变化,让我国土建行业不仅具有新的机会还伴有新的风险,所以,建筑企业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不仅可以让企业快速掌握新的机遇,还可以让企业规避新的行业风险,从而达到提升企业行业地位的目的。对土建工程造价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可以把建设工程的成本控制在企业的经济范围以内,此外,还可以对土建工程进行多角度的优化管理。同时,对土建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否有效,对于建设工程资金的合理分配来说非常的重要,只有让建设企业整体资金的分配合理有效,才能让企业在土建工程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二、土建工程造价的特点

(一)额度较大

一项能够将投资资金充分使用起来的土建工程,其工程整体的造价在一般情况下都会非常的庞大,资金单位都是以亿为单位的,并且整个工程的实体也会非常的庞大。正是因为土建工程的造价如此的庞大,所以造价的多少不仅会与相关部门产生直接的经济联系,还会与我国的民生经济发展产生间接的影响,正式这种因素,也就让土建工程造价具有大额度的特点

(二)动态性

土建工程的竣工期限对造价控制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土建工程的施工周期一般都比较长,所以会导致土建工程的前后会出现多种不可控的因素,正是这些不可控的因素会导致工程造价出现问题;除此之外,就是在工程期限之内,会出现一些影响施工的活性因素。

三、土建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土建行业存在不规范竞争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就在不断的发展和壮大,国内房地产价格也随时间在不断的上涨,再加上国家一些扶持性政策的出台,从而让我国建筑市场的规模逐渐的扩大,但是国内“僧多粥少的难题还是没有得到改变,建筑市场内的竞争方式依然存在不平衡现象,从而导致整个行业竞争走向恶性循环的困境当中。

(二)造价工程师的职业素质较低

近几年,国内土建市场的发展速度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在发展的同时,行业内部也出现了一些混乱的现象,一些并不具备造价工程师资质的人也混入行业当中从事造价工作,这些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往往较低,不仅如此,这批人的专业知识水平也不高,难以在造价过程中发挥造价的实际效果。此外,还有一些造价工程师的实际造价经验较低,其造价理念还停留在书本理论之上,缺乏实际的造价经验。

(三)工程设计频繁变化,施工中的“三超”现象较为严重

根据相关的造价调查报告发现,土建工程项目中的设计费用只占了工程整体资金量的百分之一,但就是这百分之一将会对整个工程造价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很多建设企业都不是很重视土建工程的设计阶段,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施工阶段和工程结算阶段,从而致使土建工程经常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

四、土建工程控制的有效方式

(一)准确的抉择是土建造价有效控制的前提

1、土建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工程规模是否合理就是土建工程造价在决策环节的重要因素,项目建设的规模是否与投资的`资金额度进行有效匹配,例如,工程中的主体面积、公共绿化面积和车库面积等,这些工程中的要素不能脱离我们的实际生活,盲目追求一些虚有的东西不利于工程的决策。2、土建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施工设备。土建工程的建设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即:建设规模、建设指标和建设配套技术。项目可行性的研究教师对工程投资资金进行估算,因此功能建设技术是否合理对于工程造价来说非常的重要。而工程建设的水平应该根据国家、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如果质量标准过低,就不能达到平均的技术要求,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反之,工程的造价也就随之上升,从而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浪费现象出现。

(二)合理的工程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要素

在整个土建工程中,施工环节的造价是所有土建企业都比较重视的,而土建工程设计环节的造价往往会被忽视,从而导致造价的主动控制权变为被动控制。为了让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受到控制,则应该做好以下几点:1、做好工程前期的地质勘探报告,收集工程施工场地周围的各项质量,例如,土地质量、水文条件、天气因素等各方面的条件,这些勘探期间所收集的信息能够对工程的后续施工起到指导效果。2、从多个方面做好工程设计环节的控制工作,制度设计资金的额度。工程设计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整合规划工程的各项因素,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安排,不仅是整个工程建设的核心工作,同时还是建设企业的重要技术的体现。

五、结束语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分析 篇7

1 如何认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与企业具体的控制目标及相关的控制过程相挂钩。企业的内部控制想要具备有效性, 就要让控制的具体过程对想要达到的控制目标提供一个合理科学的保证, 但因为内部控制在实施过程中会受到一定限制, 因此, 这种保证并不是绝对的。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的时候, 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具体影响, 比如相关人员对控制过程操作不准确、企业生存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等。所以, 企业想要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就要注意控制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具体因素。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主要涵盖了具体设计方面的有效性及控制过程中的有效性。内部控制如果想顺利进行, 最终达到具体的控制目标, 在相应的设计方面, 就要做到科学、合理、规范, 这样才能为控制目标的最终实现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和有效保障。在内部控制的具体过程方面, 要确保内部控制严格按照设计来进行, 这样才能保证内部控制具有有效性。

2 企业内部控制的制约性影响因素

第一, 企业没有真正的内部控制系统。很多企业虽然想做好内部控制的相关工作, 但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 没有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 缺乏相应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如果不够完善, 企业内在的控制功能就会乏力, 无法真正开展控制工作。与此同时, 企业内部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系统和相应的有效工具, 就会对控制过程产生制约影响。

第二, 企业内部控制落后。当今社会的发展异常迅速, 很多新兴技术和领域都在不断出现, 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也要注重运用新型的技术和设备, 来促进控制过程的顺利完成。如果企业在控制工作中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就会产生一定的滞后性。企业的控制制度如果出现了严重滞后, 就会跟不上企业发展的形势, 对具体的控制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第三, 企业内部控制流于表面。有的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 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流于表面, 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的管理者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相关的控制人员素质较差、缺乏相应的控制监督等。

3 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3.1 企业要设计科学的控制指引体系

企业要想真正做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就要在进行控制之前, 预先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指引性体系, 来引导控制过程的良性发展。

某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 很注重指引性体系的相关建立。该企业的管理者高薪聘请了专业的机构和从业人员, 对企业内部的控制体系进行了有效评价, 根据评价中出现的相应问题进行改正, 建立起规范化的指引体系。该企业在指引体系的正确引导下, 开展内部控制, 不仅提高了控制效率, 避免了新的问题的出现, 保证了控制质量, 还帮助企业有效规避了外部风险, 给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企业要完善相关的控制环境

企业的内部环境, 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础, 内部环境的好坏, 对于企业开展控制工作, 会有重要影响。企业的控制环境主要包括了: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工作、自身文化、企业内部的主要架构、内部监督审计等。要想顺利开展内部控制工作, 就要将这些方面做好, 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第一, 做好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工作。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 说到底是要由具体的人来完成, 因此, 相关人员的自身素质, 对控制工作有重要影响。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人员自身要具备较好的道德品质和工作能力, 这就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做好自身工作, 提高相关人员的能力素质。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 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员的聘用、选拔和培养, 新员工进入企业后, 人力资源部门要对其进行相关培训, 让其了解企业内部的具体文化。在工作中, 人力资源部门还要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 对于业绩突出、能力较好的员工, 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工作态度较差、业绩不佳的员工, 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罚。这样, 可以提高人力资源工作的功效, 给内部控制工作打好基础。

第二, 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督工作。某企业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 加强了自身的监督工作的开展。该企业管理者在内部设立了专门的监督部门, 聘用专业人才, 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内部控制过程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督。在监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解决, 促进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监督部门的工作, 给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营造了一个纯粹干净的环境。

第三, 企业要合理规划与完善自身架构。企业自身的架构, 是企业开展一切活动的基本框架, 也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活动的重要基础。企业在制定相应的控制制度时, 要与自身的架构相适应, 并且要将企业架构中的各项因素纳入考量。企业在发展中完善自身架构, 也是合理进行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企业要加强风险规避能力

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企业处于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 所面对的问题日渐复杂, 相应的风险因素也进一步增多。企业想要做好内部控制, 就要规避风险, 谋求自身的稳定发展和合理运行。企业在经营过程中, 要真正意识到风险的严重性, 管理者可以在企业内部选派专人成立相关的风险部门, 进行风险预估及风险管理。企业要从自身所处的环境、整个市场的竞争程度等作为切入点, 分析企业面临的方方面面的风险, 还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 建立完善的风险危机制度。这样, 企业通过对自身风险的一个合理控制, 进而给内部控制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 结语

企业想要真正发展, 就要做好内部控制, 让其具有实际功效。企业在加强内部控制的过程中, 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 以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基础, 健全自身的发展环境。与此同时, 企业还要建立起科学化、规范化的控制体系, 为加强内部控制提供具体的手段和方法。企业只有真正做好内部控制, 才会不断扩大自身规模, 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摘要:当今中国的经济在不断发展, 加入WTO以后, 市场上的竞争就变得愈加激烈, 企业要想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站稳脚, 就要加强自身管理。在企业的自身管理中,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情况。企业想要谋求更高层次的发展, 首先就要做好内部控制, 让企业的内部控制真正具有实际意义。为此将简要分析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因素及如何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影响因素,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颖, 郑洪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审计研究, 2010, (01) .

[2]张继德, 纪佃波, 孙永波.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 2013, (08) .

[3]周莉平.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4, (24) .

[4]李广.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初探[J].经济师, 2015, (06) .

[5]张娟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3, (31) .

[6]张先治, 戴文涛.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研究[J].审计研究, 2011, (01) .

关于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途径分析 篇8

关键词:工程造价;控制;途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 U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2-75-2

0 引言

目前,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各项工程建设数量的增加,一个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着该工程的实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工程造价控制是合理安排工程资金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对工程造价控制有效途径的分析,对工程建设部门具有实际的意义。

1 工程造价概述

工程造价简单的来说就是一项工程项目建设所要花费的全部费用,这些费用主要是通过相应的估算、预算、概算、结算以及决算来具体确定的。一项工程项目进行工程造价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设计的图纸、定额及清单规范计算出整个工程项目中所涉及到的人工费、机械设备费、物资材料费、企业管理费、措施费、规费、利润及税金等。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内容,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能够降低工程项目的投入成本,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2 优化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

2.1 强化工程决策阶段的控制

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收集、整合以及分析统计决策前的相关资料,从而为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提供可靠性较高的预算和造价控制依据。第二,分析可行性报告。在可行性报告的分析过程中,分析的重点要放在工程质量与工程经济效益的合理结合点的可行性方面上,通过可行性分析较为准确的表现出工程的投资风险性。第三,进行投资估算。估算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有效、合理的估算可以保障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因此进行投资估算时要严格控制误差。第四,建立财务体系。财务体系是做好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首要任务,因此要建立系统性、全面性的财务体系,分析好工程的投资体系、收益体系、债务问题、财务管理体系等各个方面,保障各个环节的情况都掌握在工程造价控制的范围内。第五,综合筛选工程方案。决策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众多建筑方案的筛选,选择方案时首先要分析方案的技术性,可以参考技术专家提供的方案分析,之后是对方案的经济性进行分析,从而保证选用方案的技术性和经济性。

2.2 强化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据调查数据显示,设计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提高设计质量,为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把关。第一,实行设计方案招标制度。在选用设计单位时要采用招标方式,优选资质、信誉较好的设计单位,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有效性及先进性,防止出现设计方案不符合工程实际情况,临时修改设计,耽误工期,造成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并增加相应的工程成本。其次,监理工作要落实到位。有效的监理工作是保障设计方案质量,提高工程造成控制的重要手段。在设计阶段开展有效的监理工作能够减少设计方案出现的失误和偏差,将工程的经济损失降至最低。再者,实施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指的是根据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之后再根据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的设计,同时设计方案要严格按照分配投资限额进行,减少设计中的不合理变更,保障总投资额的稳定性,实现投资金额的有效控制。限额设计转变了设计阶段对投资金额的确定方式,要求专业设计人员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进行“算着画”,提高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最后,利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方案。目前,工程项目开始推广“勘察设计施工一体化总承包”模式,在设计阶段利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方案并且综合各种因素,优选路径最短、工程量最少、技术先进、经济性较好的方案,实现高效的工程造价控制。

2.3 强化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就是工程的施工阶段,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在相对完善的造价控制体系以及合理的控制手段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高度重视项目成本管理。施工组织计划要在合理分析工程成本的基础上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进而达到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同时,材料成本占据工程成本的60%以上,因此,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其采购成本,准确、详细的掌握各种材料的市场信息及价格变化趋势,进而采购质优价廉的材料,合理控制工程成本。其次,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也不可忽视。施工阶段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主要阶段,若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影响下一道施工工序的进行,延长了施工工期,并且出现质量问题需要返工,浪费大量的原材料及人力,增加工程的成本。因此,必须做好监理工作,及时发现施工工艺、技术或人员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指导或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与要求。同时监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还能够避免随意篡改施工设计图造成的工程成本增加问题。

2.4 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

竣工验收、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控制的以及工程投资效果的检验阶段,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控制工程结算编制依据对设计变更及图纸会审纪录,施工合同、协议,使用的预算定额、费用定额、材料价差计算方法,施工现场变更签证单的审核进行有效控制。在审核时,要重点查看工程结算取费标准与合同签订的标准是否相符一致、设计变更及图纸会审纪录是否经设计单位盖章、施工变更签证是否由甲乙双方共同签字并加盖公章确认。其次,每个项目决算审核后,应及时做总结与分析,形成后评估报告,作为本公司在该城市类似项目拍卖土地的概算指标、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指标等依据。

3 工程造价控制的发展趋势

3.1 国际化趋势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并且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使得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此形势下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合作日益加深,国外市场逐步融入,促使跨国项目逐渐增多,使得运作流程发生了转变,国际招标及咨询方式逐渐广泛应用到工程造价控制当中。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国际化是必然趋势,工程造价控制应积极寻求国际间的合作,拓宽自身的发展空间。

3.2 信息化发展趋势

目前是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技术不断融入到各领域的生产、经营等企业运作各个环节的时代,势必也会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工程造价管理系统以及相关专业软件正在逐步投入使用,并且深入到了项目的方案估算、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及技术经济分析、初步设计概算,到施工图预算、竣工图决算的工程造价控制的全过程中。工程造价控制信息化的应用极大地减少了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程造价控制的成效以及预(决)算编制的精度。广泛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专业软件主要包括有内置多套计算规则的算量软件、工程图纸扫描识别等软件。另外现在研发出的工程造价管理软件还增添了能够实现量价分离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结合传统定额的计价方式以及灵活、系统的调价方式等功能,使工程造价管理趋向于网络化、平台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

总之,一个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系统性强、复杂度高且涉及范围广的工作,应将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和阶段当中,并保持不同环节、不同阶段的造价控制具有关联性,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采取强化措施,有效提高工程造价控制的合理性,从而实现最大化的工程项目经济效益。

参 考 文 献

[1] 王志文.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

四川建材,2010,01.

[2] 刘文娟.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J].商

业经济,2011,03.

[3] 李翠月.浅析土建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风,2011,23.

上一篇:申请书后附领导签字下一篇:企业20周年庆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