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风险的内部控制

2024-10-21

投资风险的内部控制(共12篇)

投资风险的内部控制 篇1

投资作为一种资金支出, 往往在投入期不会立即产生效益, 投资一旦执行就难以改变, 所以投资的成败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影响深远。但是许多企业的投资内部控制却不尽人意, 失败的案例很多, 它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忽视风险。因此, 我们应建立起基于风险的内部控制, 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有效地进行投资控制。需要强调的是, 投资内部控制不能只保证无过错, 投资项目必须达到尽可能高的投资收益率, 否则就应视为投资失控。这是与日常经营内部控制的一个明显区别。

COSO报告简介

内部控制理论经历了内部牵制 (internal check) 、内部控制 (interna control) 和内部控制结构 (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 , 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COSO委员会才提出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该框架被认为是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包括五个部分:第一, 控制环境 (contro environment) 。它包括组织成员的诚实、伦理价值和能力;管理层哲学及其经营模式;管理层分配权限和责任、组织机制和发展员工的方式;董事会提供的关注内容及其方向。控制环境影响员工的管理意识, 是其他部分的基础。第二, 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 。即确认和分析实现目标过程中的相关风险, 是形成管理何种风险的依据。它随经济、行业、监管和经营条件而不断变化, 需建立一套机制来辨认和处理相应的风险。第三, 控制活动 (contro activities) 。即帮助执行管理指令的政策和程序, 它贯穿整个组织、各个层次和功能, 包括各种活动如批准、授权、证实、调整、绩效评价、资产保护和职责分离等。第四, 信息和交流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信息系统产生各种报告, 包括经营、财务、合规等, 使得对经营的控制成为可能。处理的信息包括内部生成的数据, 也包括可用于经营决策的外部事件、活动的信息和外部报告。所有人员都要理解自己在控制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以及相互的关系;必须认真对待控制赋予自己的责任, 同时也必须向外部团体如客户、供货商、监管机构和股东进行有效的沟通。第五, 监控 (monitoring) 。监控在经营过程中进行, 通过对正常的管理和控制活动以及员工执行职责过程中的活动进行监控, 以此评价系统运作的质量。对于内部控制的缺陷要及时向上级报告, 严重的问题要报告到最高层如董事会。环境控制和风险评估是提高投资内部控制效果的关键。尤其是风险评估, 它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是内部控制的第一要素。

投资风险评估

投资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辨认、风险评价和风险预警。企业投资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

1. 政策风险。

主要指政府各种经济和非经济政策的变化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该风险不可控, 因而关键在于信息渠道要畅通, 加强与政府有关控制部门的定期和不定期的联络和沟通, 加强对各种政策及政策变动趋势的研究, 并按照研究结果来决定或调整投资组合, 对突如其来的政策变化而可能产生的较大风险建立一套应变措施。

2. 市场风险。

是指那些对所有的公司产生影响的市场因素, 是在合法经营中不可避免的, 不能通过多元化经营来分散。企业应加强对各种信息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 正确把握好市场的整体走势, 建立健全市场风险的预警系统, 对风险及其程度进行量化预测, 确立投资在最坏情况下的最高损失额, 将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3.管理风险。是指由于公司组织结构不健全、不合理, 内部管理的漏洞与失误所蕴涵的风险, 如决策风险、操作风险等。该风险为企业可控风险, 应想方设法将它减到最小。 (1) 决策风险来源有二:一是人的因素, 由于决策者及方案提供者知识不够、经验不足, 缺乏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 不善于应用各种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综合评估投资项目, 导致决策失误。二是信息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 所获外部信息不完备甚至错误, 内部信息也存在沟通不畅、传递失真等问题。不能知己知彼, 则形成对投资项目的错误感知, 从而导致投资失败。 (2) 操作风险。投资于合资、合作企业或并购企业或固定资产投资极易上当受骗, 主要表现在投资的对方利用合法或不合法的手段, 高估资产, 扩大投资比例和份额, 甚至用贿赂收买的方式买通经办人员, 诱骗企业资金, 使企业上当。资金使用环节的侵吞、转移、挪用;招标环节的幕后交易、违规操作;合同环节的审核不严、无原则让利;工程审量审价环节的内外勾结、高估冒算等, 无一不是操作风险的表现。

投资内部控制的设计思路

1.组织设计。 (1) 以投资项目小组的形式进行投资论证和投资管理。投资都是以一个个投资项目进行的, 是一种资本支出, 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联系较少, 具有项目性和单一性特点, 因而项目小组是合适的组织形式。其职责为:负责选项, 调查摸底, 收集分析投资项目相关信息, 进行可行性分析, 制订投资方案和投资计划, 提出建议和报告。 (2) 实行权力集中原则, 决策权应由企业的最高决策层掌握, 总经理负责。投资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是企业战略的体现, 是全局性的工作, 权力不宜分散。 (3) 设立投资信息研究部, 对投资做宏观控制。其职责为:研究政府相关政策及其变化趋势;收集研究市场信息, 明确其变化趋势;收集整理企业内部资料信息;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企业的长期投资规划和方向;建立投资预警机制, 制定投资组合比例、各投资最高资金限额, 从总体上控制投资风险;协助总经理审核单个投资项目的计划, 防止项目恶性增资。其任务主要是应对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 参谋投资决策, 防止投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同时牵制投资项目小组。 (4) 投资项目小组内根据不相容职位分离原则进行合理分工, 投资项目小组根据企业的长期投资规划和方向建立, 负责某一投资项目的选项、论证和管理。

2. 员工控制。

从上面的风险分析可明显看出人是投资风险控制的一个关键控制点。员工控制包括如下内容:创建企业控制文化、招聘发展员工和人员控制制度安排。 (1) 在企业里倡导一种控制文化。奖励组织人员的诚实、宣传公司的伦理价值观;管理层哲学和经营模式要体现控制的精神, 这应在管理层分配权限和责任、组织、发展员工的方式上, 要有所体现。 (2) 严把员工的招聘关。投资管理机构配备的人员必须精明能干, 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品德优良。要求具有丰富的投资与管理企业资产的知识和经验, 要善于做经济核算与经济分析, 熟知各种投资的弊病和诊断方法, 具有谈判的能力。 (3) 设计员工的职业发展。创造舒心的工作环境, 使人尽其才, 把员工的成长与公司发展结合起来。要做到优秀员工招得进、用得上、留得住。 (4) 制度安排。主要是处理好企业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匹配。由于投资结果在未实施完之前没有一个绝对的评判标准, 所以要把决策人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结合起来, 即要使拥有控制权的人对使用权力的后果负责, 剩余索取权应尽可能的分配给企业中最重要的成员, 因为他们的积极性对企业的成败最为关键, 剩余索取权应尽可能的分配给企业中最具有信息优势、最难监督的成员, 因为对他们最有效的监督办法是让他们自己监督自己。所以要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 处理好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 尤其在国企这点显得格外突出。另外还要加强项目审计, 把评审结果与员工绩效考评结合起来。

3. 投资管理制度。

建立该制度并严格执行以控制操作风险。 (1) 规定企业投资的原则。主要有高效化原则、项目核算原则、审慎性原则、资产评估与清产核资原则和权益保护原则。 (2) 规定投资程序和方法。投资过程有投资前期、投资期、投资完成经营期三个阶段组成。投资程序因各个投资项目的性质、内容、要求不同略有不同, 但各投资环节按先后次序环环相扣, 形成一个完整的投资程序。投资前期程序一般采用:选择投资项目、咨询调查、洽谈意向、可行性研究和制定投资方案、做出决策、制定实施计划、商讨协议、签订合同、制定章程、工商登记。投资期的投资是实施投资计划的关键环节, 其程序和方法一般是:成立董事会、筹建经营管理组织机构、刻制企业印章建账、开设银行账号、办理税务登记和特种营业登记、根据合同规定双方第二次出资、购置设备安装机器设备和装饰经营场所、制定经营计划组织货源、试产试营业、筹备开张。企业正式开业表明投资进入经营阶段, 其程序和方法一般是:检查投资计划与完成情况、加强经营管理、正确组织财务收支与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定期检查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赢利情况、考核投资收益与效果并向总经理报告检查与考核情况。 (3) 规定投资规范和纪律。投资规范是评价投资效率、效果、效益的标准, 也是控制企业投资活动的一种方法。投资纪律包括不准利用职权索贿、受贿, 不准内外勾结等。 (4) 严格批准、授权、证实、调整、经营绩效评价等控制活动。

投资管理报告的格式化和程序化

同时要针对突发事件做非程式化报告。要求报告人能理解自己在控制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以及相互关系, 将投资各环节有关活动、事件进行报告, 报告内容要求既包括投资环节的, 如项目选择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也包括合规和财务方面的报告, 这样使得对投资的事中控制成为可能, 是投资内部控制很重要的一环。

投资内部审计和投资项目事后评价

通过审计既能发现投资管理中的弊病, 又能为各种弊病的治理提出有效的办法, 帮助企业完善内部控制, 增强控制能力, 预防各种弊病的再次发生, 同时发挥内部审计的威慑作用, 减少投资管理人员的违规乱纪行为。审计结论与投资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挂钩, 有内外勾结、索贿受贿行为者要严惩不贷, 成绩显著者及时奖励, 以促进员工守职尽责勤奋工作。认真作好投资事后评价, 实事求是地深入分析, 吸取经验教训, 不断提高投资水平。

投资风险的内部控制 篇2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投资风险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企业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企业对投资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和如何有效控制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最终导致经营失败,甚至破产的严重后果。因此,企业在进行投资时,要善于防范和化解风险,降低投资风险概率,以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对企业投资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投资风险的含义

投资是指各个经济主体(个人、企业、机构等)为了将来的收益而对目前现有资金进行运作的经济行为,其资金来源于延期消费、筹措所得及暂时闲置部分,其手段是购置实体资产、金融资产及取得某些权利,其目的是能在未来获得与风险成正比例的预期收益、资本的升值及保持现有财富的价值。企业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短期或长期投资的过程中,由于对未来情况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或由于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问题,致使投入的资金不能产生预期的投资效益,导致企业盈利、偿债能力下降,甚至出现亏损的可能后果。

由于企业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所以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任何的投资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投资所面临的风险较小,可忽略它们的存在;但如果面临的不确定性或风险较大,甚至可以影响到投资决策方案,那么就必须有针对性的分析投资风险的成因,并及时提供防范与控制的措施。如果不能及时防范与控制风险,其损失对于企业来说将是巨大而长远的,并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对企业投资风险成因进行分析,并提供防范与控制的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

(一)投资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投资环境是指影响或制约投资活动及其结果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投资环境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中包括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的投资过程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任何风险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的,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正是由于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实际投资结果与预期结果产生误差,给企业带来财务危机,严重的甚至使企业濒临破产清算,如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就席卷了很多国家,许多企业破产,这些都是由于宏观投资环境的不利变化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二)投资主体多元化使企业缺乏投资风险意识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不少企业追求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最大限度地筹集资金,发挥其投资效益,减轻企业的经营风险。但是谁又能保证,哪个行业能永远不被市场淘汰呢?现实中,采用多元化的经营策略,却使那些单项发展的企业发生了严重的财务危机,究其原因,是企业的领导没有及时更换决策理念,对投资的风险意识不强,对投资计划和投资方案把握不准,选择和实施了一些质量不高的投资项目,致使不能按期收回资金而给企业带来投资风险,这个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领导者缺乏应有的领导素质。由于领导者的理论水平低,不懂或者不太懂投资风险理论,加之缺乏成熟的风险决策经验,从而导致投资风险产生。第二,企业缺乏科学有效的投资决策机制。现在许多企业在投资决策上,往往由经理、厂长等少数几个人说了算,缺乏一套既协作又相互监督的机制。这样的投资决策大都缺乏科学的依据,仅有他自己的一套理论去付诸实施,在投资时必然带有较强的主观意识,就可能造成损失。第三,缺乏深入调查工作。领导者为了缩短决策时间,大都不愿从事市场调查、经济政策的研究,却不知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投资风险。第四,缺乏科学的预测分析。一些企业领

导者在投资过程中大都不进行全面的预测分析,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对外投资后对自身经营的影响考虑不全,从而给企业带来投资风险。

(三)企业盲目追求高额利润

企业在进行投资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获取高额的利润。一般来说,风险和利润是正相关的,风险大的投资项目收益大,风险小的投资项目收益小,所谓高风险,高收益,风险大,收益就高。如果企业在投资时只考虑高额回报,而忽略了风险的大小,则势必会给企业带来投资风险。就如经营活动中,有些企业盲目跟风,没有做好市场调查工作,看见别的企业投资某个项目赚钱了,自己也不惜任何代价,去购买设备,引进技术力量,结果却是还没等到产品上市,市场风云突变,原来的畅销产品成了滞销产品,原来的热门投资项目也纷纷转产或者是停产,使企业的投资顷刻间化成了泡影。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必须在风险和利润之间进行取舍,谨慎抉择,否则后果将无法预料。

(四)金融危机影响及利率升降

利率受国家宏观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及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现实生活中,利率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经常会出现升降等现象。由于利率升降不稳定而引起了投资企业的利润波动起伏不平,即当银行利率下降时,投资收益率上升;银行利率上升时,企业投资收益下降,从而给企业的投资带来一定的风险,严重的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面对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的恶性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部门及投资企业都应制定相应的对策,以保证本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投资企业利润的实现。

(五)被投资方造成的投资风险

企业将自己手中现有的资金、资产等进行投资,希望能够从被投资方那里获得高额的利润回报,但由于被投资方经营管理不善而出现经营性亏损或虽未亏损但由于资金周转不过来无法按期向投资企业支付红利或偿还本息,势必会给投资企业带来风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另外,被投资的企业没有良好的信誉,在投资过程中未履行投资协议,也会给投资企业造成损失。因此,企业在进行投资前也应对被投资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的生产规模、财务状况及信誉进行调查,才能有效的避免投资风险。

企业投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一)认真分析投资环境,提高对投资环境的适应能力

防范并控制投资风险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认真分析投资环境及其变化情况,努力提高企业对投资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投资环境问题往往影响投资活动的正常进行,影响投资项目功能的正常发挥和投资的收益和效果,成为制约投资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在进行投资过程中应对不断变化的投资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的趋势及其规律,及时的调整投资决策,从而提高企业对投资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及应变能力,以降低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投资风险。

(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加管理者的风险意识和风险预测

当今世界,管理者的素质、水平决定企业的成败存亡。管理者在任何一个企业中都是一个赋予企业以生命力的生气蓬勃的因素,没有管理者的领导,“生产资源”就只是资源,永远也不会变成生产。首先,在竞争的经济中,管理者的素质及其工作经验,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成败,或者说是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存亡。在竞争的经济中,管理者的素质和他的工作能力是对一个企业起作用的唯一有利因素,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管理者的风险意识,务求全面。社会各个部位、各个层次都要相应同步提高管理水平,以适应市场经济提出的新要求。作为企业的管理者,特别是财务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以及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对于企业在投资中所面临的风险有明确地了解,提高对风险的客观性和预见性的认识,密切注意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去预测、控制投资过程中的投资风险。

(三)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所发生的投资风险,总是在一定的投资环境中产生的。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在进行投资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投资风险的管理。企业应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对潜在的投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理论,采用比例分析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及时的向领导者反映,领导者根据这些财务信息,经过深思熟虑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以避免和减少可能的投资损失。

(四)注重投资组合,分散或降低风险

企业的投资收益与风险是相伴而生的,风险越大,企业所获得的收益也越大。风险越小,企业的收益也越小。企业在日常投资的过程中,各种投资对象的风险是不同的。一般企业为减少投资风险都会把资金分布在不同的项目上,进行不同的投资组合。实践证明,投资组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既不把资金全部投资在一个项目或一个阶段上,而是均衡地投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分散在多个项目上,这样就可以把投资风险分散在各个阶段和各个不同的投资项目上。只要有些成功就可以补偿某个失败所造成的损失,对投入项目只投入所需资本的一部分,则不用承担一个项目全部投资风险,避免孤注一掷。从当前投资市场来看,企业投资的形式多种多样,企业可以通过联营、兼并、重组等方式进行投资,以保证企业在整体上具有较高的盈利水平。

(五)将企业投资风险转移,以达到共赢结果

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可以通过某些手段,将部分或全部投资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这种风险转移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根据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投资项目的风险应由有关各方分担。风险分担的原则是:任何一种风险都应由最适合承担该风险或最有能力进行损失控制的一方承担,符合这一原则的风险转移是合理的,可以取得双赢或多赢的结果。而非保险转移风险是企业在投资时有意识地采取某些非保险措施将风险转稼给其他经济单位承担,从而达到降低其自身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的目的。企业也可以通过购买保险来将风险转移,保险转移通常直接称为保险,企业通过购买保险将投资项目的业主或承包商作为投保人,将本应自己承担的归咎责任和赔偿责任转移给保险公司,从而使自己免受风险损失。总之,采用风险转移的方式将投资风险部分或全部转移给他人承担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

结论

浅论投资风险的评估与控制 篇3

财务风险管理是指经营主体对其理财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度量和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以经济合理可行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保障理财活动安全正常开展,保证其经济利益免受损失的管理过程。

从投资行为的角度来讲,风险投资是把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

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三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二是投资证券市场,三是投资商贸活动。然而,投资项目并不都能产生预期收益,从而引起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的不确定性;如出现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无法取得收益,或虽投产但不能盈利,反而出现亏损,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下降,虽没有出现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或利润率虽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由于存在风险反感,投资者所要求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用于回报承担投资风险的那部分额外报酬,称为收益。

在进行投资风险决策时,其重要原则是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以获取超额利润,又要克服盲目乐观和冒险主义,尽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资风险。在决策中要追求的是一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或在收益和风险中间,让稳健性原则起着一种平衡器的作用。

一个企业要投资,首先要评估投资风险。第一,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变动率的倍数。它反映了项目投资风险的大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投资项目面临的风险越大;反之,越小。第二,投资收益率方差,是指各种可能出现情况下的投资收益率与期望投资收益率的平方差。该指标通常用来评估证券投资风险的大小。如果投资收益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应计算不同时期的投资收益率的综合方差。投资收益率的方差和综合方差越大,说明该证券的风险越大。防范与控制投资风险。第三,加强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企业如果能够在投资之前对未来收益情况进行合理预测,将风险高而收益低的方案排除在外,只将资金投向那些切实可行的方案,就会对防范与控制投资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四,运用投资组合理论,合理进行投资组合。根据投资组合理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同投资项目收益率的相关系数越小,投资组合降低总体投资风险的能力越大。因此,為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注意分析投资项目之间的相关性。企业进行证券投资时,可购买不同行业的证券以降低相关系数;如果购买同一行业内的证券,应尽量测免全部购买同一家公司的证券。企业进行项目投资时,在突出主业的情况下,也应注意多种经营,使多种产业和多种产品在利润和时间上相互补充,以最大限度地分散投资风险。

为了控制风险投资的风险,风险投资者应切实履行投资原则,精心决策实施,并与风险企业一道,同心协力,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管理体系。

1.众所周知,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很危险的,篮子一旦失手,鸡蛋全玩完。风险投资者应尽可能地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利用投资的分散组合原则,依照自身的投资偏好和对所投企业的行业、技术背景的熟悉程度,在项目的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选择合适的项目,科学、合理的建立风险投资组合,使一两项投资失误的损失可以从另外几项成功的投资中得到补偿,避免非系统风险。

2.对风险高,资金需求大的风险企业,投资者宜运用联合投资的原则,联合其他风险投资者共同注资,实现风险分散,形成由里到外的风险控制体系,在总体水平上增强风险承受能力。

3.良好的投资方案的择定是窥避和控制风险,取得满意效益的前提与关键所在。风险投资决策过程与一般的项目投资决策过程类似,即在调查、分析、评估各个项目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围绕“市场,技术,财务”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提出若干个可行性方案,然后根据决策目标、方案可行性和方案最满意这三者的统一,科学、民主的择定投资方案。

4.风险投资有个“退出”问题,因此,决策时除应定性、定量地确定是否值得投资,何时投资,分几期投资,每期投入多少外,还应拟定退出的时间表,即何时可收回投资,何时退出,分几批退出等,做到心中有数,把握投资主动权。

投资风险的内部控制 篇4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投资,风险识别,影响因素

风险投资对于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风险投资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高风险、高收益是高新技术项目投资最显著的特点。由于风险投资面临的高不确定性和高风险, 在风险投资公司实行内部控制、控制投资风险便成为了成功投资的第一要素。要对风险进行控制, 首先要识别影响风险的因素。

一、内部控制的风险识别

1. 内部控制的作用

内部控制系统有助于企业达到自身规定的经营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内部控制的作用会不断扩展。目前, 它在经济管理和监督中主要有以下作用: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保证生产和经管活动顺利进行;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企业既定方针的贯彻执行;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基础。

总之, 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有效防止各项资源的浪费和错弊的发生, 提高生产、经营和管理效率, 降低企业成本费用,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 内部控制下风险识别基本要求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企业开展风险评估, 应当准确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并确定相应的风险承受度。

企业识别内部风险, 应当关注下列因素: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员工专业胜任能力等人力资源因素;组织机构、经营方式、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等管理因素;研究开发、技术投入、信息技术运用等自主创新因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营运安全、员工健康、环境保护等安全环保因素;其他有关内部风险因素。

企业识别外部风险, 应当关注下列因素:经济形势、产业政策、融资环境、市场竞争、资源供给等经济因素;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等法律因素;安全稳定、文化传统、社会信用、教育水平、消费者行为等社会因素;技术进步、工艺改进等科学技术因素;自然灾害、环境状况等自然环境因素;其他有关外部风险因素。

二、风险投资公司投资风险影响因素

1. 风险投资公司投资风险的特征

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 但是风险投资项目不同于一般的投资项目, 其风险特征也不同于一般投资的风险。这些特征主要有: (1) 风险的高概率性; (2) 风险出现的不确定性; (3) 风险出现的规律性; (4) 项目风险的可控制性; (5) 风险与收益的辩证统一性。

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 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并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 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重要性原则的应用需要有一定的职业判断,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和所处行业环境, 从业务事项的性质和所涉金额两方面来考虑是否及如何实行重点控制。根据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原则, 结合风险投资公司特有的运作机理, 对风险投资公司内部控制的重点应该为对风险投资公司投资风险的控制, 要控制风险, 首先要完成风险识别工作。

2. 风险投资公司投资风险影响因素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内部控制对风险识别的要求, 从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影响风险公司投资风险的因素。

(1) 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1) 风险投资公司管理因素

主要包括:a.风险投资公司的资源条件;b.风险投资公司组织机构和管理能力;c.投资分析能力。

(2) 风险企业管理因素

在风险投资项目运作的过程中, 缺乏管理能力将使风险显著提高, 好的管理对项目风险的降低有很大的影响。管理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a.管理者的道德素质;b.管理者的能力;c.管理制度的健全程度;d.组织结构。

(3) 技术因素

风险投资项目大多数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 技术因素直接关系到风险投资企业的竞争力。技术是否可行直接决定着技术风险的高低。技术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a.技术成熟度;b.技术的先进性;c.技术的适用性;d.技术的可替换性。

(4) 产品因素

风险投资项目的产品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品风险是指与投资项目产品有关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产品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产品进入目标市场能力;b.产品的性能价格比;c.产品可替代性;d.产品更新换代能力。

(5) 生产因素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生产资源供应保障;b.设备、仪器适用性;c.企业的生产组织能力。

(2) 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1) 政治因素

主要包括:a.国内政治环境;b.国际政治环境。国内政治环境是国际政治环境的延伸, 国际政治环境又影响和制约着国内政治环境。不论国内还是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都将影响高新技术项目投资的风险。

(2) 经济因素

主要考虑以下因素:a.社会经济发展状况;b.国家发展规划;c.地区发展规划;d.通货膨胀程度及趋势。

(3) 政策因素

政策风险是指因国家政策发生重大变化而引起市场价格波动而产生风险。政府出台的有利和不利政策, 有何鼓励和优惠, 有何限制, 有何约束, 正反两方面因素都影响风险项目投资的风险。国家的宏观政策主要包括:a.货币政策;b.财政政策;c.行业政策和地区发展政策。

(4) 市场因素

风险投资项目的市场因素直接关系到投资项目的投资风险。市场因素主要体现在:a.市场容量;b.市场竞争状况;c.市场需求状况;d.目标市场定位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冉俊敏.风险投资中的风险控制理论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 2012.

[2]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 (2008) 7号

投资顾问合规要求与风险控制 篇5

自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10]27号)以来, 为保障投资顾问业务合规开展,促进公司在合规基础上提高业务水平并深化服务。现将投资顾问业务的主要合规风险进行梳理,请相关部门、各营业部组织学习掌握。

风险编号

合规风险内容

风险等级

风险表现形式

TG01 投资顾问资格管理存 在合规风险隐患

资格管理不严格,存在无资格人员展业行为(如无资格人员进行业务推广和客户招揽、开展投资顾问业务、参与媒体证券节目等)。投资顾问私下从事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投资顾问变更岗位、离职的,未在10个工作日内办理变更离职手续。中

未按规定办理投资顾问执业年检。

投资顾问未接受展业所需要的培训。

TG02 投资顾问违规执业或 执业活动存在合规风 险隐患

向客户提供的投资建议无合理依据(如无证券研究报告支持,或者未基于证券研究报告、理论模型以及分析方法形成投资分析意见)。未向客户充分提示潜在的投资风险。

未履行保密义务,向他人泄露客户的投资决策计划信息。

以个人名义向客户收取证券投资顾问服务费用。

为客户提供或变相提供代客理财服务。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向客户承诺或者保证投资收益。

与客户私下约定投资收益分成。

依据公司或者其他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证券研究报告作出投资建议的,未向客户说明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人、发布日期。以软件工具、终端设备等为载体,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或者类似功能服务的,未遵守相关监管规则与制度要求(如未客观说明软件工具或终端设备的功能、进行虚假不实与误导性宣传、未揭示固有缺陷

2013中国互联网创业投资盘点报告

和使用风险、未说明数据信息来源、未对具有选择证券投资品种或者提示买卖时机功能的软件工具或终端设备说明其方法和局限)。

TG03 投资顾问独立性受到影响

投资顾问考核无合规性指标,考核结果与客户的资产状况直接挂钩。

TG04 投资顾问业务推广和 客户招揽活动不合规

进行业务推广与客户招揽时,对服务能力和过往业绩进行虚假、不实、误导性的营销宣传,承诺或者保证投资收益。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公众媒体行广告宣传,未提前5个工作日将广告宣传方案和时间安排向公司住所地证监局、媒体所在地证监局报备。通过举办讲座、报告会、分析会等形式,进行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推广和客户招揽的,未提前5个工作日向举办地证监局报备。

TG05 未全面履行客户适当性管理职责

未认真或未全面了解客户的身份、财产与收入状况、证券投资经验、投资需求与风险偏好,未根据上述要素评估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

未以书面或者电子文件形式对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情况予以记载、保存。

TG06 协议签署环节不合规

投资顾问以本人名义与客户私下签署协议。投资顾问伪造协议,与客户私下签署。

投资顾问未向客户提供或未指导客户签署风险揭示书,未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

未向客户告知公司投资顾问业务基本信息(如公司名称地址业务资格等基本信息、投资顾问基本信息、服务内容和方式、基本风险提示等)

客户签订协议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出解除协议事宜的,仍继续履行合同并收取费用。

TG07 违反信息隔离墙规定

投资顾问主动向总部相关部门寻求项目内幕信息或敏感信息,违规传播,或据以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

未公平对待客户,存在为一方客户利益损害其他客户利益的违规行为。

TG08 参与媒体证券节目不合规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公众媒体,作出买入、卖出或者持有具体证券的投资建议。中

参与媒体证券节目前,未根据制度规定履行审批程序。

未按规定向监管机构报备投资顾问参与媒体证券节目情况。

TG09 投资者教育活动缺乏 中

无关于投资顾问客户的投资者教育活动计划。

统一的策划和要求

未执行投资者教育活动计划。投资者教育活动未予留痕。

TG10 客户投诉缺乏有效管理

中 未公示客户投诉途径或不畅通。

未及时稳妥解决客户投诉问题。客户投诉及处理过程结果未予留痕。

TG11 客户回访缺乏有效管理

未对投资顾问客户进行回访。

未按照公司规定的话述进行回访,回避关键回访字句。

未对回访记录进行留痕或留痕内容存在不合规事项。

投资风险的内部控制 篇6

单一产业投资行为是指产业投资基金对单一的投资项目进行投资的行为或对单一的目标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的行为。在国内产业投资基金的具体实践中,产业投资基金对单一投资行为的风险控制方法可归纳为四种,即技术指标控制法、协议控制法、现场控制法、夏普模型变型法。

技术指标控制法

(一)常规指标设置

贴现现金流量 产业投资基金管理人采用贴现现金流量评估目标企业价值的总体思路是:基金管理人首先应估计投资期内目标企业的现金流量和用于计算这些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其次是计算出目标企业的总现值,如果产业投资基金独立投资一个项目,只要总现值大于初始投资额就可以选择该项目,否则应弃权;如果产业投资基金投资的是一个企业的部分股权,则用股权比例乘以总现值就是产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内部收益率 所谓内部收益率,就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产业投资基金在使用内部收益率法进行风险评价时,要综合考虑项目寿命期及项目投资总额,将项目的收益率同行业基准投资收益率进行对比,如果本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大于行业基准投资收益率,则项目值得投资,否则应放弃该项目。当行业基准投资收益率不好确定时,即无法找到确定的行业投资收益率资料时,可参考同行业上市公司近三年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均值,以此作为对比的基准。

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是计算项目投产后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的收益额和计提的折旧额、无形资产摊销额用来确定收回项目总投资所需的时间,并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对比来分析项目投资财务效益的一种静态分析法。只要产业投资基金管理人计算所得的投资回收期短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或短于预期的投资回收期,该项目就可考虑接受。

资本成本率 资本成本是产业投资基金对投入目标企业的资本所要求的收益率,也被视作投资项目的取舍率,是产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比较、选择投资方案的主要标准。在产业投资基金对项目进行投资决策时,一般使用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产业投资基金在使用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与资本金利润率(在不考虑再融资的情况下)、总投资收益率以及项目的内部收益率相比较,只要项目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小于这三个指标,该项目就可以值得投资,反之应放弃。

(二)常规分析方法的运用

综合杠杆分析 经营杠杆系数可用以衡量经营风险,财务杠杆系数用于衡量财务风险,二者的乘积即为综合杠杆系数,用于衡量公司的总体风险。

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产业投资基金应对所投资的单一投资项目或企业的综合杠杆进行正确引导,当过多地使用财务杠杆,就引导其使用较低的经营杠杆,从而抵消财务杠杆系数较高的影响;反之,如要过多地使用了经营杠杆,就要引导其通过减少使用财务杠杆来加以平衡。

敏感性分析法 敏感性分析法是指产业投资基金管理人从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中找出对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指标有重要影响的敏感性因素,并分析、测算其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和敏感性程度,进而判断项目承受风险能力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敏感性分析法是一种动态不确定性分析,是产业投资基金管理人进行项目评估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了弥补敏感性分析的不足,在进行项目评估和决策时,产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尚须进一步作概率分析。

概率树分析法 概率树分析是一种从结果到原因逻辑分析事故发生的有向过程,遵循逻辑学的演绎分析原则,即仿照树型结构,将多种风险画成树状,进行多种可能性分析。若能在此基础上对每种可能性给出概率,则为概率树法,它可以使产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更为准确地判断每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小,进而计算出风险的总概率。

风险调整分析法 风险调整分析有两种方法,一是风险调整贴现率法,二是确定等值法。因风险调整贴现率法比确定等值法更方便实用,所以在产业投资基金进行项目风险衡量时可采用风险调整贴现率法。

在产业投资基金进行项目决策时,对于投资风险大的项目应采用较高的贴现率,对于风险小的项目应采用较低的贴现率。

期权分析法 一般来说,在使用贴现现金流量进行决策时,是事先将项目的预期现金流量看作是既定的,并假定所有的营业条件已事先作了安排,但在产业投资基金的实际操作中,投资决策的机会往往取决于项目未来的发展状况,产业投资基金在营运过程中可根据不同情况有扩大投资、减少投资或取消投资等不同的选择权,即期权,由于加入了期权的分析,最后得出的净现值或期权价值与不采用本方法的净现值可能相差太远,其结论可能完全相反。

协议控制法

协议控制法是指产业投资基金通过一系列的协议安排,对投资风险进行控制,主要包括对企业的合同协议约束、法律条款约束以及保险约束三种办法。

对企业的合同协议约束 在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以后,如果未能达到预期收益或回报的话,基金管理人可通过协议或其他方式要求被投资企业不得进行分红,不经过投资管理人的同意不得进行资产重组、股权转让、定向及非定向增发、配股等资本运作活动。产业投资基金还可以针对投资股权出现波动的情况与目标企业事先签订一个股权回购协议,一旦设置的条款生效,企业则必须回购全部或部分股权,从而使产业投资基金达到了风险控制的目的。

法律条款约束 法律条款约束是指通过公司法、投资基金法以及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被投资人守法经营,同时在股权投资中以公司章程的形式进一步约束被投资企业的股东及管理层合规经营,从而确保投资基金的利益,并以法律形式规避相关投资风险。

保险约束法 在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的方法进行风险转移时,就以相关的保险条款保证了产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的部分风险以保险协议的方式得以控制。

夏普模型变型法

夏普模型主要用来对投资组合的风险进行调整,产业投资基金可通过对其部分指标进行变型后,用在对单一投资行为的风险调整上。

夏普模型的计算公式为S=(Rp―Rf)/σp?

其中:S表示夏普业绩指数,Rp表示某只基金的收益率,Rf表示无风险利率,σp表示投资收益率的标准差,它是总风险。

在产业投资基金调整单一投资行为的风险时,可将上述公式中的分子保持不变,将分母改成该项目所处行业的风险系数。如果计算出来的夏普业绩指数大于1, 则投资项目或企业的盈利表现就会超越该项目所在的行业盈利水平,相应的其投资风险就越小,反之,盈利就差,投资风险就越大。

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控制 篇7

1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面临的风险类型及成因

1.1 政治风险及其成因

政治风险是企业对外投资中面临的最普遍的风险类型, 也是最难以控制的一种风险。目前全球局势相对比较稳定, 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不大, 然而仍然会有很多不可控的政治因素会威胁企业的对外投资安全。政治风险的类型一般包括战争风险、社会动荡风险、政策变动风险、政府违约风险等。对我国企业而言, 目前面临的政治风险往往是由于投资目的国与我国之间的利益矛盾冲突所致。例如, 2005年,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投资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失败事件, 美国政府以危害国家安全的可能为由阻挠了这次并购。

1.2 经营风险及其成因

经营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自身经营发展战略不科学或者对外投资经验不足导致的。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历史比较短, 很多企业对国际市场环境的把握能力不强, 自身投资经验比较缺乏, 一旦遇上比较剧烈的经济环境变化, 会给企业投资带来巨大的风险。另外, 由于我国很多企业不注重品牌意识, 在国外的品牌认同度和接受度不高, 企业产品的附加值不高, 一旦出现成本大幅上升的情况, 企业很有可能会面临亏损。

1.3 金融风险及其成因

金融风险包括财务风险和汇率风险两种。

企业对外投资项目一般需要大量的资金, 尤其是大型并购项目更是耗资惊人, 企业需要进行大规模融资才能筹集足够资金。我国很多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和投资规模, 往往对投资项目没有进行全面科学的论证, 很多项目的收益无法覆盖巨额的融资成本, 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另外,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经验不足, 往往会面临着定价风险、税务黑洞、资产错配等类型的财务风险。

汇率风险主要是由于汇率变动引发企业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价格变动所产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我国由于一直实施汇率管制, 且风险规避和对冲机制不健全, 所以企业难以有效规避汇率风险。近些年来,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逐步推进, 汇率风险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规避和化解。

1.4 管理风险及其成因

管理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企业内部管理环节的缺陷而给对外投资收益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企业管理风险的因素有很多, 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对外投资的管理要远比国内投资复杂得多, 经济体制、会计制度、人文环境等差异会给企业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 也给企业投资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2 企业对外投资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大多数企业在对外投资风险控制方面仍然比较薄弱, 还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企业对外投资风险意识淡薄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历史比较短, 在近些年投资规模飞速扩张, 很多企业的对外投资风险意识不到位, 没有意识到对外投资存在的诸多风险, 盲目地进行扩张投资规模, 等到风险发生时已经来不及应对。

2.2 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的管理经验不足

近些年来, 我国对外投资的企业数量越来越多, 投资规模也逐渐扩大。然而, 由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历史比较短, 企业缺乏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经验, 也缺少高水平、经验丰富的风险管理人才, 难以适应我国当前对外投资的形势发展需要。

2.3 企业投资发展战略不明确给风险控制带来难度

在我国企业纷纷对外投资的浪潮中, 有部分企业进行对外投资完全是为了响应号召或者赶潮流, 企业没有明确的对外投资发展战略, 这给风险控制带来了难度。如很多企业在对外投资前没有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详尽的调查, 也没有制定科学的投资规划, 对外投资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不相吻合, 往往给企业风险控制带来很大困难。

2.4 企业缺乏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

我国很多企业没有针对对外投资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尤其是缺乏全球化背景下的风险管理机制, 企业对风险的管理往往都是事后处置, 缺少相应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等能力。例如, 金融危机期间发生的我国中信泰富和中海油对外投资巨额亏损事件, 就是由于企业内部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的。

3 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控制对策建议

3.1 对外投资前要对投资环境进行全面综合评估

企业一定要慎重开展对外投资, 在投资前要对投资环境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企业投资环境主要包括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投资国环境、市场环境、企业经营环境等。对外投资环境是企业进行风险控制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 企业开展对外投资时, 要进行严格的可行性分析, 对投资环境进行全面综合评估。首先, 企业在对外投资时, 要对国际政治局势进行全面的分析, 尤其是要分析投资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环境。如果投资所在国或地区存在战争、社会动荡等风险, 则需要谨慎考虑投资。其次, 企业要对投资国的环境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诸方面因素。最后, 企业还要对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环境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投资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面临的市场风险。

3.2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防范运营风险

对外投资对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要求非常高, 只有建立了现代化管理制度和运营机制的企业才能很好地对对外投资风险进行控制。近些年来, 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但是大多数企业仍然没有建立完善的全球化风险防控机制, 因此企业仍然要进一步完善内控机制, 防范运营风险。首先, 企业要针对对外投资设置一套全球化的内部控制机制, 各部门负责人都要积极参与内部控制,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业务流程以及投资规模确定风险控制流程和措施, 各部门负责人要在职责范围内承担其风险防控责任。其次, 企业要建立专门的部门负责管理对外投资运营风险, 要对投资过程中的关键部门、关键岗位以及各项业务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并制定包括风险控制、岗位分离、会计控制、授权等一系列风险控制制度。

3.3 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

企业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 对对外投资风险进行预警、防范和控制。

首先, 企业要设置专门的财务风险预警组织机构来负责统筹和组织这项活动。组织机构的成员应该包括树立企业内部各项业务的管理人员、企业内部财务人员、计算机技术人员, 有些时候还应包括外部的咨询管理专家。财务风险预警组织机构应该独立于企业的财务部门之外, 直接对企业最高层的管理者负责, 不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进行干涉。

其次, 财务预警系统要对企业潜在的风险, 包括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识别。良好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能够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以及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监控, 对潜在的经营财务风险进行准确预知。

最后,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在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之后, 还要利用财务、统计模型等对风险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分析, 挑选出对企业发展影响最大的一些风险进行研究, 预估其将在未来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并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制定有效的防范和应对措施。目前,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预警主要是通过对环境数据和财务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评估完成的, 企业要建立一个动态的风险额度, 随时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和环境变化进行调整。

3.4 政府要在企业对外投资风险控制中发挥积极作用

对外投资离不开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因此我国政府一定要在对外投资风险控制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为企业的经营与资金安全提供保障。

首先, 成立专业的对外咨询机构。我国政府应该在自身外交关系开展的基础上, 对外部投资环境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 为对外投资企业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我国目前已经成立了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负责对外投资的风险分析, 还需要一个专业的评估机构为企业对外投资提供咨询服务。

其次, 我国要继续鼓励民营企业加大对外投资步伐。我国对外投资的主体主要是大型国有企业, 对外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家战略意志, 这些投资不一定完全符合市场化的要求, 并且其特殊背景往往容易加大投资的政治风险。因此, 国家要尽量鼓励民营企业进行对外投资, 从而平衡投资格局, 降低政治风险。

最后, 我国要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的金融政策体系。我国的金融机构提供跨国服务的数量比较少, 且规模不大, 因此很多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无法得到金融机构的资金和服务支持, 给投资带来很大的风险。国家要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金融体系, 鼓励更多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对外投资进行服务, 鼓励银行在投资较多的国家建立更多的分支机构, 为企业投资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

4 结语

企业对外投资伴随着众多类型的风险因素, 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运营风险、金融风险等。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 一定要加强对对外投资风险的重视, 及时发现对外投资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投资环境进行全面综合评估,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防范运营风险, 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 政府在企业对外投资风险控制中发挥积极作用等方面措施, 提升对外风险控制能力, 保障对外投资的经济效益与安全性。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化,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 我国的对外投资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本文基于此背景, 对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 并从政治、经济等角度提出一些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类型,问题,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康利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东道国政治风险评估与防范[J].现代商业, 2011 (06) .

[2]张琦.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识别与防范[J].国际经济合作, 2010 (04) .

[3]曹旭平, 黄灿, 沈杰.中国对外投资风险防范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10 (05) .

浅析企业股权投资风险的控制 篇8

国内企业尚未建立相对统一、开放及完善的市场体系。当前, 我国投资市场体系与产权交易市场体系仍然显得十分不平衡、不完整, 也很不稳定, 这主要因为我国投资主体处于一种较为复杂、不够健全的市场中, 其受到行政干预和市场双重力量的作用和影响, 行政干预、政企不分、产权不明等行政力量, 以及市场发育不平衡的宏观背景, 都为我国投资主体身份不明、投资行为缺乏理性营造了不良氛围;产权交易市场尚未完善和成熟的客观现实, 也使我国较多企业的投资风险控制策略难以从根本上实施和进行, 而系统性风险又与特定主体相关联, 某些投资可能仅仅对某一企业来讲才具有较高风险, 则企业在经调查求证后, 若发现投资项目存在很大风险, 只要排除投资是盲目性重复建设行为, 即可在有效的产权交易市场上以转让相应产权的方式有效转移风险, 但目前国内产权交易市场并不能真正满足企业转移风险的要求。

我国关于关股权投资风险管理的立法十分不完善。首先, 我国产权交易立法严重滞后, 这不仅表现为国内缺乏一个全国性统一而协调的并购立法, 还表现为已出现的几部规范上市公司并购行为法规本身存在实效性差的缺陷, 以《公司法》为例, 该法明确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转让股份时须在证券交易所进行, 但同时法人股又限制流通, 则如此内容在客观上大大限制了一些风险管理策略的实施;然后, 目前国内除了《保险法》, 几乎再无关于非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的任何立法, 这使我国企业展开风险管理缺乏相应的法规力量支持。

我国企业仍缺少相应的高速有效的股权投资资讯系统。因受到投资市场阻隔、国家尚未开放及时性和有效性投资信息网络等因素的限制, 当前我国企业仍然无法及时查询相关信息, 其导致国家很难及时获取反馈信息, 一些相关政策和措施无法在投资行为发生前做出有效性调整, 而多半只能实施事后干预和惩治, 其大大降低了国家投资政策的调整能力。此外, 各种投资者也因为资讯渠道不畅, 而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市场调研, 最终很难把握市场状况、准确识别以及预测投资风险, 造成了企业进行某项投资的盲目性和较高的风险。

企业仍未理顺相应的委托代理关系, 企业经营者利益的获取和自身风险承担之间不相匹配。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而言, 其具备一种独特的委托即代理关系, 换言之, 一个“出资者”机构介入企业所有者层面和经营者层面之间, 并以所有者代理人的角色行使其所有权。但真正的问题在于, 在现实的投资管理过程中, 我国尚未构建起有效的委托代理机制, 并且未能切实形成国有资产运营效率负责的主体, 这导致我国企业一方面陷入企业内部人控制造成国有资产经营者所设投资项目利益获取和风险承担不匹配而无法投资成功的境地;另一方面企业经营管理者投资风险意识淡薄甚至存在过度投机、过度涉险的倾向, 而加重了企业的投资风险, 尤其是上市公司企业, 由于法人股无法流通, 企业便必须自留投资风险。

不乏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存在盲目扩张的冲动。扩张是一个企业的经营本能, 但任何形式的扩张都必须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根本条件。一直以来, 我国都热衷于将企业发展速度当作企业经营者工作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 并很自然地将企业自身经营规模与经营者的能力评价以及报酬等相互联系。如此一来, 问题便出现了, 有些企业经营者则极有可能并不真正出于竞争的目的, 而一味地为了凸显个人才干, 去追求个人或者某一利益集团实际经济利益, 而赞成企业进行盲目的扩张。则这种形式的规模扩张, 必然会只追求于企业增长速度的加快和经营规模扩大, 并对投资风险视而不见, 企业经营的持续性、发展的稳定性以及投资回报的稳步增长明显受损。

二、实施我国企业股权投资风险控制的有效策略

为了解决企业股权投资风险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完善业股权投资风险管理, 我国企业应积极进行相关风险控制措施, 其中应做到:

选择实施产权管理的、极具能力对国有资产担负财产责任的机构。理论上分析, 在彻底弄清楚国有企业产权主体以前, 企业可以先进行另外的尝试, 即仿效一些上市公司的做法, 坚持“谁出资谁拥有”的原则, 处理那些产权不明晰的国有资产。也就是说, 先由出资人做出决议, 经过出资人授权其法人代表完成法律所认可产权协议的签署后, 再要求企业经营者权责利的一致和完整, 最后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真正构建现代企业制度, 分析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源动力。

健全股权投资风险管理相关的立法体系。我国应逐步强化、逐步完善企业产权交易的相关立法, 创造一个利于企业实施股权投资风险管理的法律环境, 同时还加速风险管理立法, 特别要以法律的强制性, 来推动企业界重视风险管理规划的进程, 建立健全风险预测和控制机制, 最大程度上完善风险管理在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发展。

建立投资资讯系统, 创新风险信息咨询服务。我国不妨以保险业为主体, 由企业界和政府共同参与成立相应的基金, 构建投资信息中心, 并要求该中心能够充分收集各类风险的损失概率及损失幅度的资料, 以及足以导致增加或减少损失概率的相关因素的详实资料。其中须囊括有国家产业政策和税率及税制的重大调整状况、利率与汇率的重要变动情况, 以及有关变动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等具体信息。当然, 该信息中心还要收集企业相关的主要行业及其骨干企业经营与财务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趋势性资料, 以及国际上的相关信息等。值得一提的是, 该信息中心还要采取开放性信息共享方式, 借助于计算机的网络授权提供相关服务, 或者以其他出版物的形式提供有关信息, 真正建立健全投资风险资讯系统, 努力将企业风险管理由消极地挽救和处理转变为积极地预测和防范, 达到减少乃至避免风险损失的目的。

完善投资规划体系, 规避投资决策的盲目性。对于有些企业盲目投资、缺乏长远性规划的行为, 我国应积极尝试在企业每年所设对外投资金额方面增强计划性、减少随意性, 尤其是大型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管理时, 参考企业整体发展规划和战略, 进行股权投资规划和布局方案的编制, 并在企业投资规划和布局方案指导下, 主动寻求合作方, 规避投资盲目性, 提升股权投资成功概率。

完善投资管理制度, 明确出资阶段管理流程。企业进行投资, 其出资阶段主要分为项目提出、项目评估、项目决策以及项目实施》等四大环节, 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其中, 在项目提出阶段, 企业应对相关项目跟踪一段时间, 在此基础上获取该投资项目的规律及其相关详细数据, 须全面掌握相关区域内名列前茅的同类企业情况, 并由此编制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全套投资方案;在项目评估阶段, 企业应首先建立起评审专家数据库, 并从中抽取有关临时专家及常设专家组建评审小组, 评审可行性研究报告与投资方案进行, 经评审专家投票表决后, 给出书面性评审意见, 对于那些风险巨大、不可行性投资项目给予坚决的封杀和规避;在项目决策阶段, 企业应出具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方案以及评审专家的评审意见与表决结果等, 由企业领导层据相关内容进行决策;在项目实施阶段, 项目提出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全面负责实施项目决策, 比如起草签订出资协议与公司章程, 外派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等, 认真负责投资项目的运营管理, 构建相应职能的风险预警系统等, 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及时解决风险隐患, 并且做到岗位不相容, 确定各环节责任的落实和工作效率的提升, 确保对外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透明化, 最大限度地规避法律风险及其他投资风险。

三、结语

有调查显示, 我国企业管理者在进行股权投资管理时普遍缺少风险意识, 不乏经营者在实施经验管理时出现投资冲动、盲目扩张以及好大求全倾向。正因为此, 我国企业更因在投资方向上审时度势、量体裁衣, 努力回避追踪热点、不注重实证调查和科学研究的做法, 正确认识和估计投资潜在的风险。对于一些盲目涉足其他行业的做法, 企业应认真研究投资项目的作用范围、程度和有效性, 深入实践系统、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尽快建立股权投资风险监控机制, 并采取恰当的股权投资风险的评价方法, 加强企业股权投资的管理, 实施有效性股权投资风险控制。

摘要:近年来, 我国企业迅猛发展, 企业超级兼并的浪潮越演越猛。在获取经营规模、品牌建立的同时, 多数企业不具风险意识, 而疏于股权投资风险的有效管理。但客观地说, 在资本市场正常运作的情况下, 企业股权投资的成功管理是必须要以风险管理为前提的。针对当前企业股权投资风险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本文展开相应的分析, 以真正提出有用性对策, 为我国企业股权投资风险管理问题的解决做出相应的努力。

关键词:企业,股权,投资风险,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柏高原.有限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内部治理初探[J].中国经贸导刊, 2010, (05)

[2]、王艳晓, 赵会茹, 孙晶琪.谈项目后评价在企业股权投资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财税, 2010, (01) .

[3]、李雪欣, 姜海峰.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研究——基于辽宁外资企业的调研[J].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01) .

建筑工程投资的风险控制 篇9

1 目前建筑工程项目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1 容易受到初步设计深度的具体影响

在建筑工程中, 初步设计概算不能够真实以及全面的将建筑项目的完整投资情况反映出来, 这就导致建筑工程在开工之后经常发生概现象。一般情况下, 随着初步设计阶段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 设计规模的不断扩大, 促使建筑工程概算投资在不断增长。同时, 概算投资的合理确定以及有效控制受到初步设计阶段工作深度的影响以及制约。因为在初步设计这一阶段中, 往往更加注重方案论证与研究立论, 没有详细考虑到工程结构, 而是采用成熟的方案, 所以从初步设计本身出发, 粗框的结构设计与工程数量使得工作人员无法正确了解到造价数据, 从而为概算投资的失控埋下了隐患。

1.2 缺乏有效的机制、专业化水平较高的项目建设主体

一些建筑工程企业由于在管理层次上存在着缺陷, 因此在概算投资控制上不到位。现阶段, 一些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并不多, 大部分各类建设项目会成立工程建设指挥部, 这一部门主要负责项目建设的具体实施, 从投资控制的角度出发, 这一管理模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其一, 管理队伍缺乏专业化水平, 在各个阶段没有理清工作思路以及程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处于被动地位;其二, 在部门利益的驱使下, 有一些企业通过人为因素压低初设阶段的工程量或者造价, 等方案通过之后, 再继续追加投资进行调整, 促使各级政府投资决策没有做到位;其三, 没有与各类建设项目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 这就使得项目建设方案决策周期较短, 缺乏科学系统的技术论证, 最终不利于调整概算。

1.3 政府投资项目的概算执行, 缺乏合理的、有效的计价监管

政府所投资项目在概算执行的过程中, 由于无法贯彻各阶段造价控制指标, 从而在许多环节中概算投资控制存在的监控漏洞。第一, 从设计单位来讲, 长期以来, 概算编制人员的技术经济工作是属于建筑专业以及结构专业的设计工作, 一般情况下他们的概算编制仅仅局限在设计方案上, 通过执行概算编制方案以及技术指标, 确保概算投资编制项目的顺利完成。由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以及领导不重视工程经济专业, 这就没有发挥经济分析会优化设计的作用, 并且经济分析不能够很好的引导设计思维等工作。

2 加强项目投资控制的具体措施

(1) 不断深化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近几年来, 随着设计、招标及投标、造价咨询以及施工等建筑市场各个环节开始向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相关单位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市场定位具有优势, 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各方参与者中占有主导地位。所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 要想保证建设项目顺利完工, 此时要培养高素质以及专业化的建设项目管理机构, 维护投资人的经济利益。近几年来, 在发达国家和沿海城市中已经开始涌现出不同的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 这些公司代替业主行使项目管理职责, 合理控制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

(2) 严格按照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程序进行, 从源头上控制项目建设投资。在保证项目建设投资控制中, 设计方案的经济比选是一个关键环节。在工程建设中, 正确处理好投资、进度、先进技术的运用是一个难点。一些政府投资项目, 尤其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工程实施的时限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决策过程中要关注抢工期所带来的投资负效应, 这就要深入细致的方案论证与经济比选, 尤其要精心设计结构节点, 选择较为经济的造价方案, 从源头上控制项目建设的投资。

(3) 跟踪监管项目建设概算执行情况的计价, 贯彻实施各项投资控制指标。通过确定概算投资, 为项目建设各阶段投资控制提供方案, 并且要严格贯彻落实相关方案。所以要监管招标以及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等阶段, 确保概算投资得到控制。从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 科学有效的控制工程投资是一项专业的、系统的工程, 在工程建设中工程投资贯穿于这个过程, 并且工程投资涉及到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阶段中。所以, 要执行科学的管理机制, 全过程的控制工程投资。

3 项目风险因素的识别

建筑工程投资项目是一个复杂性的系统, 所以影响建筑工程投资项目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并且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会导致不同的后果。不确定性的因素识别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 涉及到整个工程项目, 将一些不确定性的事物分解成简单的基本单元。目前, 常用的方法有专家调查法以及监测诊断技术等。

4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对策

(1) 建设投资方要注重软件的建设。在建设软件的时候, 其中包括了具备合格的设计能力、完善项目管理体系等内容。在国内以及国外市场中要具备建设物资、成套设备的能力, 同时要具备协调能力, 善于应对风险, 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长远发展。

(2) 建设投资方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建设投资方应该依法竞争、依法签约、依法索赔、依法维权、依法经营, 提高建筑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3) 建设投资方应该实施人才战略, 督促员工不断学习。建筑投资方应该鼓励员工不断学习风险管理知识、合同管理知识、经济知识以及法律知识等, 为企业储备专业化的、高素质的人才以及管理人才。

(4) 建筑投资方应该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建筑投资方要颁布项目风险管理的法规, 并且要制定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规范, 编制合理的管理手册, 建立起与建筑工程企业实际情况相符合的风险管理体系。

(5) 建设投资方应该采取技术性对策来回避风险。第一, 项目回避风险的对策。建筑投资方要制定相关的制度, 依照法规来规避风险;第二, 减低项目风险的对策。对于那些已经存在的风险要尽可能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 促使风险降低到可以被接受的水平。第三, 分散项目风险的对策。建筑工程企业要将风险分散给其他单位, 比如:业主、投资人以及供应商等。第四, 项目自留风险的对策, 建筑工程企业自身要具备抵御风险的能力, 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抵抗风险, 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

5 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方要制定科学的、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以及方法, 在整个审批、规划、建设以及验收建筑工程投资项目这一过程中, 要严格控制以及管理各个环节, 尽最大的可能降低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 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摘要:建筑工程的投资管理是指工程造价管理以及工程成本控制, 通过合理管理工程投资, 保证工程投资取得较高的效益。自从进入21世纪以后, 我国工程造价取得较大的进步。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投资控制的现状, 针对这些投资控制风险提出了有效的措施, 促使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投资,控制

参考文献

投资担保公司的风险控制研究 篇10

关键词:投资担保,代偿,风险控制

投资担保公司是中小企业的一条重要融资渠道, 特别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 投资担保公司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困难, 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 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宏观经济的调控下, 由于货币政策回归稳健, 银行信贷紧缩, 使得担保行业链上各参与者危机频出, 投资担保公司业务运作问题凸显, 风险空前增大。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 从金融资本、中小企业、银行和投资担保公司等在担保业务链条上彼此之间的关系, 发现投资担保公司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风险的重要原因, 找到投资担保公司规范运营、规避风险、增加收益和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办法至关重要。

一、投资担保公司产生的背景及现状

(一) 投资担保公司发展迅猛

根据银监会2010年的统计数据, 截止当年年底, 我国融资性投资担保公司达到6030家, 收资本总额达4506亿元, 同比增加约1000亿元, 平均注册资本为0.75亿元, 全行业资产总额达5923亿元, 净资产4798亿元。2008年发生国际金融危机后, 国内中小企业大多进行生产转型, 资金需求很大。在股市低迷的情况下, 社会中的民间资本非常充裕, 投资渠道狭窄。由于当时投资担保公司进入门槛较低, 各地投资担保公司迅速发展。据统计, 湖北省荆州市从2000年成立第一家投资担保公司到2011年以来, 注册资金已经由最初的500万元增长到近7亿元, 担保总额有最初的1500万元增长到16亿元, 10年来, 担保总额增长100倍。在2008年一年内, 河南省郑州市就新注册开业了120多家投资担保公司。2011年上半年, 重庆市已经有109家投资担保公司获取经营许可证, 注册资本达到180亿元, 担保总额达到1310亿元。

(二) 投资担保业务需求急迫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 中小企业以其应变能力强、受经济震荡影响小、新机制引入快和创业管理成本相对低等特点, 近年来特别是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并迅速崛起。当前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群体, 在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减轻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中小企业资金缺乏是其发展壮大的瓶颈。第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 各国政府纷纷通过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 各国央行大量发行货币, 导致通货膨胀, 消费品和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 加大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尤其对科技含量不高的企业, 产品销售难以消化不断提高的成本。同时, 通货膨胀又导致资金放贷紧缩, 中小企业所需的流动资金更为紧张。第二、信用评价不高导致融资困难。由于规模较小、资金储备有效、负债能力不强、破产风险较大以及发展方向相对于大企业较为不确定等因素, 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等级不高。企业的信用额度及资源, 要通过不断的广告投入或者社会公益事业宣传获得。中小企业大部分处于创业初期, 缺少充足的资金来承担巨大的宣传费用, 信用度无法快速提升。第三、金融银行的利息较低, 股市长期熊市, 楼市泡沫加大, 闲散的民间资本缺少合适的投资途径。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通过民间借贷来快速获得经营资金。但由于民间借贷的自发性、盲目性、无序性和约束缺失等不足, 资金的使用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对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以及市场金融资本的正常运转产生不利影响。

投资担保公司的出现, 有效的解决了这些问题。通过专业化、规范化的运营, 为借贷双方提供经济调查和信用担保等业务, 打破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资金瓶颈, 也促进金融资本合理流动及优化配置, 有利于经济价值创造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三) 投资担保公司问题凸显

一些投资担保公司资金规模小、盈利能力不强、担保资质不高, 为了获取大量资金促进发展, 以担保的名义开展高息借贷。通过高息吸储募集资金、以高利率贷款从中赚取利润。这类投资担保公司一般有两类:一类由关联企业成立, 即由母公司成立注册投资担保公司, 将担保的资金用于所辖的另一公司。如, 一些房地产公司为了快速获得资金拍卖地皮, 成立自己的投资担保公司来满足大量资金需求。

另一类直接开展民间资金借贷。经调查研究, 投资担保公司进行借贷的业务链条中有“中间人”、“散户”、“庄家”等, 投资担保公司处于业务链条的中心, 即“中间人”。投资担保公司一般处于业务链条的中心。作为“中间人”的投资担保公司为了支付前面放款人的资金本息, 就必须不断招揽后续放款人的资金。一旦资金断流, 在高息融资的本金和利息无法支付的情况下, 资金风险会迅速传播, 从而引发金融资本和社会恐慌。

即使投资担保公司的高利贷资金能维持下去, 所得到的利润和偿还的利息都来自实体经济, 追本朔源, 中小企业是其最终负担者。中小企业也面临“贷不到款拿不到资金是饿死, 拿到高利贷资金是自杀”的畸形困局。这种资金利益链条, 折射出混乱的金融资本秩序。在温州借贷危机发生后, 社会有关人士提出“三逃”, 第一是中小企业倒闭逃跑, 第二是投资担保公司逃跑, 第三是银行逃跑。

二、投资担保公司存在的问题

(一) 担保管理团队不专业

投资担保行业内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丰富的管理经验、娴熟的业务技巧的专职工作人员比较匮乏, 缺少专业的管理团队。投资担保业务要具备管理、金融、经济、法律、财会和税务等基础知识, 也需要具有生物、设备、电子和软件等与担保对象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大多数投资担保公司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及从业经历, 对投资担保的业务结构、市场定位和担保原则模糊不清。缺少专业的评估人员, 对担保对象不能

The Capital Luck Camp|资本运营

客观调查和详细分析。

(二) 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缺失

现有的法律法规并不能完全保障投资担保业的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投资担保所能依据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明确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职责的通知》以及《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这些法律法规更加侧重于资金提供方的权益。《物权法》虽对《担保法》中的担保物权进行了完善, 但满足不了对于日益发展且丰富的担保业务需求。由于对担保对象的调查、担保审批、风险防范、债务追偿、资产保全等业务管理制度缺失, 担保公司业务开展随意, 担保审批判断失误机率较大, 加大了投资担保公司的风险。

(三) 实力不够、规模偏小

投资担保公司之间注册资金数额的差别很大, 有的多至过亿, 有的不足千万元。投资担保公司注册资金低、实力不强、规模不大, 距离银行的授信条件和授信额度差距较大, 所能得到的担保贷款资金就少, 担保费用随之降低, 经营赚取的利润较少。根据统计, 近八成的投资担保公司所担保的资金为短期流动资金, 期限最多是半年, 中小企业所长期资金的需求还得不到有效满足, 经营发展仍然受到限制。

(四) 投资担保公司自身风险控制意识差

投资担保业务是一个高风险行业, 集中了资金风险、信用风险和生存风险等多个重要风险。投资担保公司的审核、运行监控、资金追偿等相关制度没有完全建立和完善, 管理制度的缺失将导致投资担保公司风险防范的办法不多, 抗风险能力不强, 缺少事前预测、事中监控、事后化解的能力。加之中小企业本身就存在可抵押的资产不多、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水平比较低等自身缺陷, 加上资金需求的频率高且生产经营风险高, 都将导致投资担保公司代偿的机率增大。

(五) 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

社会整体较低的信用水平, 个人和企业淡薄的信用意识, 导致贷款违约机率较大。由于社会的信用体系建立不完善, 投资担保公司和借款企业信息不对称, 获取企业信用评价的渠道较少, 所以辨别中小企业信用优劣的可靠信息较少。银行基本不会涉及高风险业务, 投资担保公司将承担着更大的经营风险。

三、投资担保公司面临的风险

(一) 担保费用过高, 从事高利贷

投资担保行业对担保费用和企业支付的利息没有硬性规定和统一标准, 缺少规范的行政监管和市场准则。投资担保公司之间为了招揽更多担保业务, 不断压低担保费用, 提高支付利息, 恶性竞争经常发生, 在这样的担保环境下, 企业的融资成本太大, 生产经营风险过高。如果借款企业生产经营出现问题, 资金链发生断裂, 对于投资担保公司将会是致命的危险, 对整个投资担保行业也是巨大的打击。

(二) 高息吸储, 非法集资

有的房地产企业、煤炭销售企业、小规模资源矿产企业, 为了降低借款成本, 自己建立注册投资担保公司, 从而促进原本企业的经济发展, 赚得的利润用来计时偿还贷款, 如果原本企业受到国家政策或者经济发展大势的影响, 一旦经营出现问题, 导致资金链断裂。

(三) 担保业务同质化

当前投资担保行业创新能力不足, 设计、产品主要功能、使用价值、服务销售方法、技术含量都大致相同。

(四) 担保对象的经营水平低

在市场经济中, 中小企业在专业知识、业务能力、政策支持、社会资源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局限性, 中小企业产品本身的科技水平的高低, 会计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 会计处理办法、财务制度的落实以及资金运作等方面能力也大不相同。

(五) 监管缺失带来的风险

政府对投资担保公司的注册资金和担保能力不进行充分的监督管理, 投资担保公司出现巨额代偿, 会远远超出投资担保公司自身资金能力, 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

四、投资担保公司风险控制的对策

(一) 建立资金补充机制

投资担保公司引入风险投资进入担保业务链, 引导风险投资方参与到担保业务中来, 彻底打通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桥梁。风险投资方对中小企业做出承诺, 满足金融银行贷款给中小企业的需求, 同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优惠价格参股该中小企业, 提供新的资金来偿还贷款, 这样能够保持中小企业继续生产经营。对银行来说, 坏账损失的风险得到控制, 资金安全有了保障;对投资担保公司来说, 有效地避免了代偿风险, 顺利地获得资金贷款, 可以用低廉的价格获取预期的目标公司。

(二) 合理灵活地运用反担保措施

除了把房地产抵押作为反担保措施之外, 投资担保公司要尽可能地将中小企业的成套设备或者生产线作为反担保抵押, 这是因为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线不容易被损毁、转移或者变卖。投资担保公司也可以把中小企业的股权用于抵押, 一起把抵押物品的买入期货合同签订进去, 如果中小企业不能按时偿还资金, 投资担保公司可以优先处理或者销售抵押物品。还可以与中小企业、证券公司共同签订合同, 设置中小企业的股票市值的最大预警, 将中小企业的流通股作为抵押物品, 如果股票市值达到预警指标时, 中小企业要按照合同约定补足市值, 投资担保公司要求证券公司把企业的股票进行平仓处理。

(三) 建立投资担保风险预警系统

利用数据库建立客户的风险预警系统, 为投资担保公司提供全面有效的参考信息, 满足在担保业务发生前对中小企业风险进行预测的需求。风险预警系统对中小企业的风险评价应采取定量定性相结合、动态静态相结合、普遍特殊相结合的原则。例如, 信用值、风险预警值来自于上年度的数值, 属于静态数据;利润、负债等情况来自于本年度随着经营不断变化的, 属于动态数据。风险预警系统对这些数据进行对比, 建立投资担保风险的预警值, 成为投资担保公司向中小企业开展担保的风险底线。

(四) 提高管理专业化水平

强化学习培训, 掌握投资担保业务的新技术、新方向、新观念, 提升风险防范水平。不断通过案例分析、行业交流、专题研讨等形式, 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和从业经验, 并不断加强法律观念和思想道德教育。

(五) 顺应宏观经济政策, 拓展投资担保业务

投资,风险控制才是王道 篇11

日经股指的暴跌引起了“全球性的反应”,不但引发了包括韩国和中国(包括上证和恒生)等东亚国家在内的熊市,美国和欧洲的资本市场也均因此有较大幅度的下跌——也就是说,全球资本市场的投资人,几乎没人会不受影响。

本次日经股指大跌所反映出的是:“世界经济的好坏已经完全取决于资本意志”。

经济学家对此的评价中,以来自欧洲,但供职于日本“大和资本市场”的经济学家托比亚斯·布拉特纳的讲话最为直接——他说,“现在,所谓的全球经济增长,其实纯粹是由资本市场上的流动性所推动的账面增长,与经济基本面的实际情况几乎毫无关系。”

他还指出一个大家不愿意面对的事实:“早在21世纪之初,世界商品交易额与商品总价值之比就已经达到百倍,而且还在不断扩大——因此,纸面上的财富越来越多,世界经济的风险也就越大——大家都在通过各种理财和投资机构,做着买入和卖出的危险投机游戏。”

但世界已经成为资本主导的世界,认清这一事实对仍然生活在其中的我们意义重大。我们不能像布拉特纳先生那样完全摒弃投资理财行为,因为,如果我们还像共和国过去的三代人那样,有了闲钱全部存银行,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而且在这个银行利率的保值功能逐渐下降的大时代背景下,投资理财已经成为人们追求资产价值安全的必然选择。

从本次日经指数暴跌事件和布拉特纳先生的论述中,我们能够得出一个推论,即:在这个因资本流动,而使得现代财富的主要载体——纸面财富不停动荡的世界里,投资理财最重要的也许不是赚钱,而是有充分的风险控制能力和应急预案保证。

越是动荡,生存就越艰难也越重要,谁能坚持到最后一刻,谁才是真正的赢家——道理很简单,只有站着的人,才有资格分利益,而倒下去的,将被世界所抛弃和遗忘。

PE投资风险的分析与控制 篇12

一、PE投资的风险识别和分析

在PE投资的过程中, 要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首先必须对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做深入的识别和分析。PE投资中的风险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1. 系统风险。

所谓系统风险, 是指由外部不确定因素所引发的风险, 具有普遍性, 任何企业都会面临, 只是程度、范围、时间有所不同而已, 并且无法有效地进行控制, 主要是通过规避的方法来化解此类风险。

(1) 政策法规风险。这是指政策、法规的不健全或频繁调整与变化给风险投资所造成的始料不及的负面影响。在我国, 有关风险投资的政策法规不健全是突出的风险隐患。

(2) 经济波动风险。这是指宏观经济波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 诸如经济衰退、经济危机、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导致的风险。

(3) 金融与资本市场风险。这是指金融市场的变化, 如利率、汇率、资本收益率变动给风险投资带来的不利影响, 以及主板、二板和场外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规范程度与规模大小对风险资本退出的影响。

(4) 社会风险。这是指由于社会动荡或诸如人文习俗、大众消费倾向等社会因素而引起的投资风险。

(5) 自然风险。由于自然因素的变化带来的不可抗拒的风险, 比如地震、洪灾、火灾、瘟疫等突发事件。

2. 非系统风险。

非系统风险是由每个企业的内部因素引发的风险, 即与PE投资者和目标企业相关的不确定性因素引发的风险。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风险管理的方式得到控制或消除。

(1) 技术风险。PE作为一种风险投资, 目前在我国主要是投资于处于成熟期的企业, 其在技术上的状况与创业前期的技术状况有很大的区别。 (1) 产品售后服务的不确定性。产品生产出来以后, 如没有完整的服务体系, 则仍不能完成投资的全过程。 (2) 技术寿命的不确定性。由于知识更新的加速和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 新技术的生命周期缩短, 一项技术或产品被另一项更新的技术或产品所替代的时间是难以确定的。 (3) 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不确定性。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连贯性, 往往是导致项目失败的头号“杀手”。

(2) 管理风险。管理风险是指由于目标企业管理者管理不当而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风险。管理风险主要包括: (1) 管理者素质风险。企业家作为目标企业的领导者, 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高超的组织能力和行事果断的魄力, 而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家很少能同时兼具上述素质。 (2) 组织结构风险。目标企业内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 没有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就无法使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 最终影响企业的发展。 (3) 财务风险。在企业逐渐发展的过程中, 所需的资金也不断增加。据专家估计, 一项新产品的研发、中试、生产所需的资金比例约为1∶10∶100。如果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企业发展的后续资金缺乏, 企业发展就会受阻, 将面临不进则退的危险。

(3)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是指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不确定性引发的风险, 诸如市场后续需求程度、产品的可替代性、产品的性价比、产品的营销网络、产品的生命周期等方面出现的不利因素, 均可能导致市场风险。

(4) 投资分析风险。投资分析风险是指投资工具的选择、投资规模的大小、阶段化动态组合投资的策略、投资项目评价与筛选、企业的资本结构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引发的风险。PE投资的对象主要是一些成熟期企业, 由于我国企业一般在创业前期缺乏有效管理, 因而在对其进行上述方面的投资分析时只能借用经验和技巧来考察与处理, 自然其精确度要打折扣, 从而埋下了投资隐患。

二、PE投资中的风险控制

以上分析表明PE投资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因而构建一个完善的PE投资体系来控制风险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里可以分别按PE投资的三个阶段即选择、管理和退出来分析PE风险资本管理者对风险的控制。

1. 选择阶段。

PE投资公司根据商业计划书, 从众多的投资方案中筛选、评估并选出最优的投资方案, 采取的主要手段有: (1) 分析商业计划书。PE投资公司可以通过商业计划书获得目标企业的多种信息。PE投资公司通过对商业计划书直观深入的了解以及与有关人员的交流来证实商业计划书的真实性、可靠性, 并通过与目标企业管理者进一步的频繁接触来加深对企业的认识。 (2) 借助中介机构推介。PE投资公司在选择目标企业的过程中可能无法获得对方更多的准确信息, 其可以通过一些中介机构和关联机构的推介来筛选打算投资的风险企业,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PE投资公司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3) 依靠专业队伍评估。可以在PE投资公司内部建立一个由多领域专家组成的技术评审委员会, 或者建立企业智囊顾问团, 依靠专家团队的智慧, 深入分析投资项目, 多角度分析论证, 预估风险, 采取措施降低投资失败的可能。 (4) 建立起优秀的企业管理团队。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 人才是风险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优秀的企业管理团队可以更好地管理风险资本, 使企业获得更多收益。

在进行项目选择时, 可以适当采用必要的数学模型进行项目风险分析,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决策矩阵法、决策树法、效用函数法、贝叶斯法等。

在项目选择好之后, 就要开始准备协议签署。一般处于这个阶段的风险控制方法是:通过享有特殊表决权的优先股形式、“棘轮”条款和重新注资权利等来锁定风险。 (1) 优先股形式。风险资本一般通过优先股的形式进行投资。以优先股入股可使基金在企业破产后对企业资产和技术享有优先索取权, 这样便可将损失降至最低。 (2) “棘轮”条款。当企业用低价发行新股筹资时, PE有权获得一定量的股票以保证它的持股比例不因新股的发行而改变。这样, 当企业因经营不善被迫以较低价格发行新股筹资时, 风险投资家不会因股份稀释而影响到表决权。 (3) 重新注资权利。当企业经营较好、股票有升值潜力时, 风险资本可用预先确定的价格向企业追加投资, 以从中获利。

2. 管理阶段。

参与投资对象的管理是风险经营的特色之一, 也是风险投资与“商人投资”等投机类型投资的主要区别。风险投资公司对风险企业的创业辅导, 有助于提高创业成功率, 一方面降低了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风险, 另一方面也降低了风险创业家的创业失败风险, 有利于激发科技人员的创业热情。另外, 参与投资对象的管理还有助于解决风险投资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1) 监督机制。资金管理者必须对目标公司进行全程监督, 寻求通过一些具有信号传递或信号甄别功能的外部信息来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客观评价。 (1) 监督机构。有两个机构对目标企业的决策及其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估, 一是公司制组织中的董事会, 二是咨询委员会 (通常是由技术、经济、财务、金融等各方面的专家组成) 。 (2) 信息披露制度。在协议中一般都明确规定企业所有者应定期向基金管理者提供有关企业运行的财务状况以及企业的发展情况、前景、关键人员的变动等方面的信息。 (3) 定期评估制度。一般由咨询委员会定期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 及时掌握企业的运行情况, 评价公司的业绩, 对公司运行实施动态控制。

(2) 约束机制。 (1) 通过分段投入建立预算约束机制。分段投资是克服基金管理者和企业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作用包括:稀释管理者的股权, 使基金管理者能够保留放弃投资的选择权, 使信息资源和资金有机结合起来。 (2) 限制行为机制。一般在协议中明确规定企业所有者不能从事的一些可能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活动, 如不能购买与目标企业有竞争关系的企业股票。在协议中, 还对基金管理者与企业所有者之间有利益冲突的地方作了明确规定, 而且如果企业的业绩表现太差, 投资者可以对企业经营者的严重违约提起诉讼。

3. 退出阶段。

根据专家统计, 在退出的几种方式中, 首次公开募股 (IPO) 的平均收益率为610%, 股权回购的平均收益率为110%, 被其他企业兼并收购的平均收益率为70%, 投资失败、被迫清算的收益率为-12%。显然, IPO是最佳退出方式, 但实现这一退出方式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在实际运作中, PE投资家应根据目标企业的发展状况、行业的竞争程度、证券市场的发展状况来决定采取何种合适的退出方式。鉴于我国目前资本市场结构单一、主板市场低迷、上市门槛较高的情况, PE投资家不宜坐等时机期盼目标企业能够全部通过上市退出, 而应积极探索其他途径, 降低资本迟迟不能退出带来的风险。从目前来看, 通过兼并收购和股权回购退出也是可行且风险较小的运作方式。

PE投资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成功地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 亦即风险控制的手段是否完善。虽然PE投资面临多种风险, 但PE投资公司可在其运行的各个阶段选择相应的手段来控制和化解各类风险。因此, PE投资公司要想运作成功, 必须建立起一套良好的风险控制体系。从目前PE投资发展的趋势来看, 其投资选择越来越谨慎, 风险控制的手段也将随着实践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于化龙.PE时代的产权市场.产权导刊, 2008;1

[2].杨敏.风险投资的风险分析与控制.思想战线, 2002;6

[3].黄海, 王晓峰.风险投资公司的经营策略.中国投资与建设, 1999;4

[4].方春子, 张球.略谈风险投资中的分段投资问题.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1;5

上一篇:施治策略下一篇:教育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