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投资风险

2024-05-24

项目投资风险(精选11篇)

项目投资风险 篇1

早在1912年,著名政治经济学家熊彼特就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国经济正在深深地验证着这一点。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新常态。从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告别过去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经济增长,2012年-2014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7.65%,7.67%,7.40%,2015上半年的经济增速为7.00%,经济呈现出中高速增长。同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而且伴随中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地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模式需要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处于新常态的中国经济,要实现不一样的增长需要创新。创新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走创新发展之路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2015年6月11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通过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引导机制、拓宽风险投资资金供给渠道、发展国有资本风险投资、推动风险投资“引进来”与“走出去”等举措来扩大风险投资,支持创业起步成长。

由于风险投资主要投资于创新企业,而创新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将面对不同的风险。作为一种创新的投融资机制,风险投资最终追求的仍然是资本的增值。只有合理防范和控制风险,才得获得与高风险相匹配的高收益。因此,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非常重要。

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是指风险投资项目的管理者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管理方法、手段、技术对项目活动的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以最小的成本保证安全、可靠地实现项目的总目标。

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贯穿于项目运行的各个阶段,因此对其的风险管理应该贯穿其整个运行过程。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Tyebjee和Bruno总结前人的研究结果,提出风险投资项目的运行过程包括:交易发起(Deal Origination)、项目筛选(Screening)、项目评估(Evaluation)、投资协议设计(Structuring)、投资后管理(Post Investment Activities)。学者们通常讨论风险投资项目运行各个阶段中存在的风险并对其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对风险投资项目投资后的风险管理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由于风险投资机构一旦选择投资项目,就成为风险企业共同的拥有者。投资机构主要通过对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和对风险企业进行监管两种方式控制企业的风险,下面分别从增值服务和投资后监管两个角度综述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情况。

一、增值服务

风险投资降低风险的机制在于利用风险投资家的人力资本,为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风险投资机构通过为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可以促进风险企业良性发展,更大可能实现投资收益,进而减少投资风险。

针对风险投资机构进行项目投资后对于风险企业的增值服务,学者们主要讨论提供增值服务的形式、方式及增值服务对于项目运行的影响。

对于一个拥有坚定信念和强烈成功欲望的风险企业家而言,他需要为自己的项目找到优秀的风险投资家,他需要风险投资家的资本、经验及各种社会关系网络。风险企业家希望获得风险投资家的支持并与其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学者们经过研究,普遍认为风险投资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风险企业提供帮助:

在企业的长远发展方面:参与制定风险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与经营计划;为风险企业的后续发展筹集资本;积极促进风险企业的并购、回购或公开上市等。

在企业的内部管理方面:建立有活力的董事会;聘请外部专家;招聘重要员工;促进和完善风险企业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充当CEO智囊团,提供技术、知识、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咨询;为风险企业家提供精神上和信念上的支持,激励风险企业家引领风险企业走向成功等。

在企业外部,帮助企业铸造关系网络、开拓企业产品市场等。

具体地,王干梅(2004),徐锦荣(2010)分别分享了高新投和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的投资经验。在经营中,投资机构通过提供融资担保帮助高科技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或政府资金,协助风险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企业修订发展战略,设计融资、资本运作和上市方案,进行资产重组等;在内部管理上,帮助风险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规范管理、进行制度建设,调整完善治理结构,引进管理和技术人才,制定和实施激励约束机制;在企业外部,疏通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争取政府政策支持等。

张识宇,徐济超和蔡建峰(2013)指出风险投资机构的网络资源包括行业资源网络、人力资源网络、专家网络及信息资源网络等。Stam和Elfring(2008)和Lu等(2013)认为,通过风险投资机构构建的资源网络,风险企业可以从外界获得信息、技术、知识、资金、信任等企业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并且风险投资机构利用其在资本市场上的关系和技能,帮助风险企业筹集发展所需后续资金或开展并购、上市准备等活动。

袁蓉丽、文雯和汪利(2014)通过对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风险投资机构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呈现正向变动,说明风险投资机构通过进入公司董事会参与上市公司治理。而且高质量风险投资机构支持的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规模更大。

风险投资机构积极为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取得了有益的成果。从微观角度,增值服务可以提高风险企业的竞争力,减少项目风险并提高风险企业的收益。

首先,风险投资机构提供的增值服务可以提高风险企业的管理能力、治理结构、为企业设计长远的发展蓝图。

Kulow和Khoylian(1988)研究发现,风险投资机构通过更换风险企业高管可以帮助风险企业提高管理能力。Hochberg(2011)研究证明风险投资机构支持的风险企业收支水平较低,更积极地采纳股东权利协议,有更独立的董事会结构。Baker和Gompers(2002),Suchard(2009)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以上观点,他们发现风险资本的进入使风险企业董事会中有更多的具有行业经验的独立董事,使董事会更加具有独立性。张识宇,徐济超和蔡建峰(2013)认为风险投资机构通过参与风险企业的重大决策、协助企业进行战略规划,帮助风险企业发现创新机会和先动商机,提升项目的评估准确性。并且通过帮助企业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和组织结构以及向企业家提供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增强企业的创新实力和动力,提升风险企业的创业导向,即创新性、风险承担性和超前行动性。钱野(2014)对浙江省3480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调查,发现有风险投资背景的高新技术企业,更容易将上市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并更容易上市。

另外,Hellmann和Puri(2000)提出风险投资的参与可以缩短风险企业将产品投入市场的时间。Matusik和Fitza(2012)认为风险投资机构能够帮助风险企业克服所在领域特有的技术难题,并有助于识别企业潜在的风险并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Hsu(2006),Gu和Lu(2014)提出有风险投资支持的风险企业更容易建立战略联盟和技术授权等合作性的商业关系。

其次,风险投资机构提供的增值服务可以有助于控制项目风险。

Hellmann和Puri(2002),Kaplan和Strmberg(2003)发现通过协助招聘风险企业的管理者、聘任或解聘经理人等方式,风险投资机构影响风险企业决策并约束管理者的私利行为,使风险减少。

Gompers(1995),杨艳萍(2003)指出,向风险企业派出具有专业知识、管理能力、熟悉风险企业业务、能为风险企业发展提供增值服务的投资经理出任企业董事,可以克服或减少风险投资机构与风险企业之间的协议、契约和各种规定的不完整性及信息不对称性,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性所带来的投资风险。

赵玮,温军(2015)利用2005年-2013年间1481家风险投资机构和1334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有风险投资机构支持的上市公司,其高管薪酬较低,而高管持股比例较高,说明风险投资机构通过增加高管的持股比例来抑制高管的短视行为,有助于降低代理风险。

第三,风险投资机构提供的增值服务可以给风险企业及机构自身带来高收益。

国内外学者通过对有风险投资机构支持的风险企业与没有风投支持的风险企业的比较研究,发现它们在上市时及上市后的市场表现有所不同。国外相关研究显示,有风险投资支持的风险企业上市时成立的时间更短,资产账面价值更大,权益比率更高(Megginson,Weiss,1991);上市时表现出更低的折价率(Brophy,1988;Barry,1990;Megginson,Weiss,1991;Wang,2003;);上市后,其市盈率、投资回报率更高(Jain,Kini,1995);而且具有更高的长期绩效(Brav,Gompers,,1997)。究其原因,学者们认为风险投资家积极地参与风险企业的管理,对信息的掌握比较充分(Brav,Gompers,1997);通过对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并进行相应的监管,向市场传递了企业资质优良的信号(Barry,1990);并且市场投资者承认风险投资家在被投资企业中的正面作用(Jain,Kini,1995),提高了风险企业的附加值。同时,由于风险投资家对于风险企业上市时对高管和董事会的调整,风险企业上市后企业的盈利可能性增加(Bharat A.Jain,Narayanan,Omesh Kini,2007)。

在国内,学者们也进行了相关研究。王干梅(2004)直接利用数据说话。高新投通过为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促进了风险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且高新投在三年内(2001-2003)因此获得了64.2%的高回报率。

钱野(2014)调查发现125家有风险投资背景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值(包括总产值和人均产值)、销售收入、研发经费投入及其增长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并且其获得银行贷款的平均额及增长率也明显增加,风险投资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外部融资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沈维涛,胡刘芬(2014)认为,有专业化投资经验的风险投资机构能够在投资后对风险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价值增值服务,从而提升其投资绩效。杨晓艳(2014)也认为,相较于PE,风险投资机构更倾向于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并通过积极参与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过程,使风险企业实现了增长。

葛翔宇,李玉华,叶提芳(2014)通过对创业板市场335家企业新股发行和二级市场股价变动等数据的分析,认为风险投资的参与降低了企业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而且其积极为企业提供各种增值服务,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使风险企业在上市时具有显著较低的抑价率和更优异的股票异常回报率。郑秀田、许永斌(2015)利用2009年-2011年间281家创业板企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也发现,由高声誉风险投资机构参股的风险企业在IPO时具有更高的超募率。李曜,王秀军(2015)为此做出解释,他们认为风险资本在新股发行过程中能够发挥信息传递与认证的,使发行定价更接近企业的内在价值,减少企业的发行损失。同时,风险资本具有市场力量,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二级市场交易,首日收盘价更高。

沈维涛,胡刘芬(2014)认为,有专业化投资经验的风险投资机构能够在投资后对风险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价值增值服务,从而提升其投资绩效。赵玮,温军(2015)通过对2005年至2013年间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证实以上观点,他们认为,具有高持股比例和高声誉的风险投资机构能够显著地改善风险企业绩效;杨晓艳(2014)也认为,相较于PE,风险投资机构更倾向于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并通过积极参与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过程,使风险企业实现了增长。

二、监管

风险投资机构对风险企业进行投资,则在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为了防范项目运行中的各种风险,风险投资家要对风险企业进行监管。学者们讨论了影响监管的因素及监管的内容和方式。

进行项目投资后,对于风险企业的管理,学者们认为既要避免事事插手的保姆式监管,也要避免放任自流,不管不问的监管方式。要既能发挥风险企业自身的积极性和创新力,又要使风险投资家在风险企业的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风险投资机构要把握对于风险企业管理的介入程度。

影响对风险企业监管程度的因素来自于风险企业及项目自身情况、风险投资机构的特点及两者间的联系等。如风险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风险企业家的经验与能力、风险投资家的经验水平、风险投资对项目运行的满意程度、风险投资机构投资金额的大小、风险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的距离、风险企业家与风险投资家的目标一致性、二者的声誉等。

项喜章(2002)认为在风险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风险企业家缺少管理经验,市场网络没有建立起来,风险投资家的会加强对企业的监管。而风险企业发展壮大以后,风险投资家会更多提供战略管理方面的帮助。同时如果对于所投行业不确定性越高,而且当风险企业面临困境时,风险投资家的监管会越多。李延喜(2002)提出如果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合作的时间越长、风险投资家的经验越少、风险投资家对投资收益越满意,对风险企业的监管会越弱。Higashide和Birley(2002)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当风险投资家对风险企业的经营绩效不满意或投资家认为能够为风险企业提供帮助时,会增加对企业的监管。

Gompers和Lerner(2002)指出风险投资家对风险企业的监控具有很大的成本,如果风险投资家距离风险企业比较近,则干预成本较低,会增加对企业的监管。李志萍、罗国锋和龙丹(2014)的研究证实中国风险投资存在地理亲近,即随着风险投资机构与风险企业空间距离的增加,其交易达成的可能性减小。Barry(1990),项喜章(2002),董静,翟海燕,汪江平(2014),赵玮、温军(2015)等认为风险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越高,对于风险企业的监管也会越多。风险投资机构会更积极地参与风险企业的改革。另外,董静,翟海燕,汪江平(2014)认为影响风险投资机构对风险企业的介入程度的因素还包括:风险投资机构及风险投资家个人的行业经验和专长、双方的谈判能力、风险投资基金的制度设计、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企业家的职业声誉等相关。

学者们也强调了对风险企业监管的重点内容及监管方式。

杨艳萍(2003)强调风险投资机构在投资后要加强对风险企业关键人物的流失风险和道德风险的监管和防范。

程静(2004),付玉秀(2006),王立新、李勇(2007),彭飞(2011)认为风险投资机构要对风险企业运营总体状况以及风险企业的环境变化进行动态监控。企业运营监控的方法包括:通过董事会对风险企业的重大决策(经营或营销计划制定、重大人事变动、资金运用等)施加影响;监控风险企业的财务状况、营销状况、股权变动、报酬水平、追加贷款沃土产;调整风险企业的管理层;在风险企业面临重大经营危机时接管企业,帮助企业度过难关。风险监控的方法包括:参加风险企业的董事会;审查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实地考察;与风险企业家会晤;审查企业财务报告;定期招开会议讨论风险;对已察觉的风险进行记录、跟踪、监视和控制;使风险水平与管理层次匹配,即由中层管理人员处理较低风险,由高级管理层处理可能威胁整个项目的风险;任命风险经理负责项目的风险信息处理、风险责任分配等工作。

王石、谢丛梅和郑巍(2006)认为风险投资机构应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额度及对风险的偏好,对风险企业的风险状况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据此决定风险管理的程度和力度。并进一步指出,对于处于发展期和扩张期的中小风险企业,需要构建动态的风险监管体系。体系中包括监管主体系和辅助体系。其中风险监管主体系是核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技术风险、产品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和经营管理风险。辅助体系包括财务指标体系和企业成长性评估体系及法律风险和人力资源风险体系。通过建立风险监管体系,以期对中小风险企业进行及时、有效地监督和管理。

徐锦荣(2010)提出投资机构对于项目的管理实行小组跟踪管理机制,项目小组成员要定期了解项目的运行情况,并且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动态监控。在机构内部建立项目等级评估制度,按照风险水平由大到小对项目实施ABC三级分级管理,以便科学有效地管控投资风险。通过对于项目风险的有效监管,即使经历了2008以来的金融危机,高科技投资集团在2010年的前8个月的经营业绩仍比同期有不同幅度的增长,表现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董静,翟海燕,汪江平(2014)提出风险投资机构应该根据自身的专长及项目不确定性选择对风险企业的监管模式。对于“高专长+高不确定性”的项目适用“高增值服务+高激励约束”的管理模式;对于“高专长+低不确定性”的项目适用“高增值服务+低激励约束”的管理模式;对于“低专长+高不确定性”的项目适用“低增值服务+高激励约束”的管理模式;对于“低专长+低不确定性”的项目适用“低增值服务+低激励约束“的管理模式。而且虽然监管模式有一定的稳定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和特殊事件的发生,监管模式也会随之变化。

三、小结

风险投资项目的运作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割裂的过程,在其运行的每个阶段都存在着风险。从风险资本对项目的审核、评估、进入到最终的退出,都需要进行风险的识别与评价,以便及时进行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在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中,明显偏重于投资前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管理,而忽视投资后项目的风险管理;偏重于风险发生后的风险控制,而忽视风险发生前的风险预警。风险投资作为一种促进高风险、高成长企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直面高风险的同时,更应该完善自身的风险管理机制,更好的对风险进行主动管理,建立有效地风险预警机制,在风险发生之前遏制其发生,或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风险损失,提高投资收益。风险资本更加有效地运行,才能进一步放大其宏观经济效应,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国家的科技竞争力,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

摘要:风险投资机构一旦选择投资项目,主要通过对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和对其进行监管两种方式控制项目风险。文章分别从增值服务和监管两个角度对项目投资后的风险管理情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风险投资项目,投资后,风险管理

市政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 篇2

市政工程项目概述

市政工程项目是由国家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管理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市政工程项目主要包括道路交通设施、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设施、城市能源供应设施、城市邮电通讯设施、城市园林绿化设施、城市防灾安全设施与城市亮化设施。市政工程项目关乎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地区发展,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市政工程项目投资风险识别分析

政府直接投资模式。政府直接投资是政府负责市政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政府直接投资建设的市政工程项目往往不以盈利为目的,因此此种模式的风险主要针对政府有关部门与建设单位。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看,项目建设的主要筹资渠道包括:第一通过政府预算将财政收入投入项目建设;第二发行政府债券或向金融机构融资。在前一种筹资方式下,政府的投资风险仅为建设方违约的风险,而后一种筹资方式政府还必须承担市场利率波动产生的各种损失。

建设一经营一移交模式。建设一经营一移交模式也称BOT模式。这种模式是指由政府对工程项目进行公开招标,在合同约定时间内由中标企业全权负责项目的建设、管理及运营,并在到期后将项目转交给政府。BOT模式的项目风险来自于政府及投资建设方。首先对政府部门而言,BOT模式能够将项目建设中绝大多数的风险转移给投资方,但项目的设计、招标、运营、接管等核心部分仍是由政府掌控,期间的腐败、信用、工程质量等方面的风险仍然由政府承担。其次对投资方而言,它在有效缓解政府财政资金压力的同时,也承担大量风险。在BOT模式中投资方主要负责项目的建设、合同期内的管理与运营,因此投资方的风险由建设期间的筹资、成本控制风险,运营期间的市场风险与合同期内的政府决策风险、信用风险三个部分组成。

私人主动融资模式。私人主动融资模式(PFI)中,政府只提出项目需求和安排项目招标,由私营部门负责项目的设计、建设等其他工作。待市政工程项目完成并进入运营后,以购买的方式从私营部门有偿获得服务。在PFI模式下,市政工程项目的实际控制权由私营部门掌握,政府难以直接对项目做出决策,这就是政府要承担的公共决策风险。此外,该模式的建设项目对合同的实施情况有着较高的要求,因而政府部门应对其信用风险引起高度重视。私营部门对工程项目有着绝对的控制权,但同时也承担了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所有的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成本控制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等。

公私合营模式。公私合营模式(PPP)实施过程中,政府可将部分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此时政府与社会主体将形成共同合作关系,这样不仅能够降低政府部门财政负担,也有利于控制社会主体投资风险。在PPP模式下,需要构建出一个有效的监管框架。政府监管需要确认一种承诺机制,让企业的资产安全得到保障,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激励企业投资。同时,政府监管需让企业生产或运营的可持续性得以维持,让接受监管的企业得到合理的利润收入。

加强市政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

合理筛选投资模式。在建设市政工程项目前,政府应对项目的规模、性质、资金需求量等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选择最恰当的投资模式,防止因投资模式不合理产生额外的风险。例如若政府对市政工程项目的设计或功能存在特殊要求,但却选择PFI作为项目投资方式,极有可能造成政府的决策风险。应当注意的是,合理筛选投资模式虽然能够有效避免风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相应的利益。

采取保险手段控制成本风险。保险手段是一种风险转移的措施,能够将运营期间的各种风险转移给保险机构。高速公路、地铁等市政工程项目在开始运营后,容易在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成本上升风险。因此购买保险能够帮助运营方在面对经营风险时,向保险公司索取赔偿,以尽量减少损失。在选择保险机构时,运营方应综合考虑机构的信誉、经营能力等信息,保证在风险发生后,保险公司能够在第一时间向运营方支付赔偿款项。

加强运营管理。内部管理混乱、员工素质较低是市政工程项目出现运营风险的直接原因。加强运营管理对控制运营风险有重要意义,内容包括:第一将管理责任落实并细化到每一个部门的每一位员工,将权利、责任、利益与项目执行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二监督项目运营的所有环节,确保所有项目责任人都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第三完善绩效考核,对参与运营的员工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第四定期开展内部培训,提高项目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利用担保条款降低信用风险。担保条款能够达到督促项目各方控制风险的目的,并有效降低出现风险时遭受的损失,是一种有效的止损方法。市政工程项目的有关各方在签订合同时,应增加相应的担保条款,在某一方出现违约行为时,另一方可以根据担保条款中的规定尽可能地将损失降到最低。为了避免投资方或私营部门难以按照合同约定定期、足额地完成项目或发生其他违约行为,应当在合同中明确要求其提供部分资产作为担保,用以弥补信用风险给政府带来的损失。同时政府也应当在合同中注明自己违约时的相应处理措施,从而使项目其他方的合法權益能够获得有效保障。

保利地产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篇3

关键词:房地产,商品房项目,投资风险

一、研究现状

基于2013年房地产行业运行态势,我们预测房地产行业2014年将继续保持平稳向上的增长趋势。2014年行业发展将呈现城市格局分化与房企格局分化的局面;而一二线重点城市房价仍会进一步上涨,但其增速将大幅放缓,预计在5%左右。在2014年李克强总理说,“房地产问题是个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居民住房问题。”近年来,随着数学和计算机的高速发展以及科学管理方法的引进,房地产项目风险研究者开始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项目风险进行不同方式的风险评估。2012年陈国栋则进一步分析了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对房地产项目风险评估的作用,等等。

房地产的风险管理近二三十年来在国外的到了迅速发展,纵观国外房地产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1)房地产周期波动理论,美国学者Stephen认为房地产发展具有周期性,大体经历着四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面临的风险也不同,同时对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做了系统的分析,第一次谈到了投资组合的问题;(2)房地产项目投资组合理论,美国学者Wurkzebach认为房地产项目可以分为不同的投资类型和组合,根据不同的投资组合进行风险分析;(3)房地产泡沫理论,美国学者Bertrend认为房地产在发展过程中,随着价格的不断上涨,普遍北里其真正价值,也是房地产项目产生风险的关键原因。在对房地产风险管理研究中,外国学者更加注重量化和模型的方法对房地产分先进行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风险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和模型,这些方法和工具的出现,加速了房地产风险管理研究的发展[6]。

而且在实际经营中,经过多年的发展,房地产在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一个完善的产业链行业。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无论私企还是公司,这些企业或机构运用精确的经济分析(风险分析)手段,帮助投资者进行房地产投资风险决策,使其避免因决策失误等造成风险损失。

二、保利地产风险评估

1. 项目介绍

保利地产坚持以商品住宅开发为主,适度发展持有经营性物业。公司奉行“和者筑善”的企业价值观,将“和谐”提升至企业品牌战略的高度,致力于创造自然、建筑、人文交融的和谐人居生活。项目所处于福州市仓山区,南台岛北部,三环路东部,多所大中专院校在内传统学区的北侧,乌龙江南面。这里环境很好,是个风水宝地。而且周边上学方便、生活便利、交通便利,但该项目处于一个坡地地基要牢固,不仅如此通水电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主要是对项目中商品房进行评价。本项目规划设计商品房约23万平方米本项目销售价格暂定为14000元。下面介绍的是商品房(不包括公租房)。

2. 保利地产投资风险评价

(1)非折现的投资回收期分析

关于投资回收期,回收期越短越有利。经过对其数据进行分析,该项目商品房的投资回收期为4.37(年),该项目计划建设期为4年,从2013年到2016年,即这四年为建设期,而且每期建设采用商品房预售来快速回笼资金。从每年的净现金流量可以得出该项目存在销售风险及市场风险,因为虽然每年的销售都在增长但是增幅较小,而且不仅销售在增长,成本也在增长,从而可能存在控制成本的问题。又由于周围有好多竞争对手,从而早市场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不仅如此,还有自然风险也在影响着项目的资金回收,因为该项目地处峡谷可能会遇到不可预测的自然风险。

由于2013年放松房产政策导致房地产行业过热,出现了一阵购房潮,因而国家出现“新国五条政策”。这会抑制房产过热,到2014年由于2013年房贷过松所造成的房产过热现象,多数银行2014年首套房贷利率上浮10%以上,还有部分银行停贷。2014年延续了2013年年底房贷收紧趋势。所以在该项目中不可避免的会有政策风险及利率风险,此时就会影响销售及经营。

(2)投资报酬率分析

投资报酬率(ROI)是指通过投资应返回的价值,企业从一项投资性商业活动中得到的经济回报。投资报酬率亦称投资的获利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质量指标。且该指标具有时效性,回报通常基于特定年份。

通过进行实地考察及数据分析可以得知,该项目的逐年增加,相对风险会降低,这不是实际发生的效益而是在预测未来将要发生的投资回报,从侧面来反映该项目投资风险低。在该项目每年还要偿还银行利息本金,并且结合保利地产公司整体而言负债率相较于其他房地产企业较高,所以无论是从公司层面还是项目本身都要注意财务风险。

(3)场景分析

场景分析是指假设某一场景下的多个因素或全部因素同时发生变动时,所进行的投资决策分析。下面就保利地产地产项目分析销售收入及税费的变化对项目利润的影响,其实主要是收入的变化引起税费的变化,从而导致两个因素均发生变化,考察在同一场景下收入及税费的变化对利润的影响。

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可知,项目的销售收入或价格对销售利润较为敏感。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关注市场和销售群,加大营销力度,加大宣传力度,从而防范市场风险,以保证项目获得更大的利润。从而可以得知若处理不当,则公司的该项目则会产生销售风险、市场风险,同时主要购买人群。

(4)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是通过盈亏平衡点分析项目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关系的一种方法。盈亏平衡分析的目的就是找出这种临界值,从而来判断投资方案对不确定因素变化的承受能力,以便于为决策提供依据[8]。该项目的固定成本与其土地费用相一致,而营业税金及附加是开发期的税费。

通过分析得知其盈亏平衡点,因此当出售面积达到62%以上才能有所盈利,而这又是建立在均价为14000元的基础上,若保证销售价格为14000元及以上出售面积达到62%及以上,此时能盈利。若是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则该项目会面临损失的风险。

三、保利地产投资风险应对及监控

在环境方面,应该预防为主而且可能会发生财产损失,可以加入保险,转移为主,预防为辅。当然国家宏观环境也很重要,要时刻关注国家政策;在施工阶段,要经常督促人员进度,同时保障人员安全,材料供应充分,不仅如此,还要进行成本估算,同时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在技术方面,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以保证人员能熟悉了解项目标准,对于相对隐蔽的工程,制定严密计划,进行定期检查,在项目设备、材料订货前,要对所有的方案进行细致的分析和了解;在参与管理方面,管理者应该多同项目人员进行沟通,制定合理的方案,在实施前确定项目目标是否清晰,对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讨论,对于各种实施办法认真落实,吸取以往项目经验,不断改进以预防风险。

不仅如此,从该项目的分析来看,公司应注意国家及福州房产政策,同时还应密切关注银行利率的变化。每年的政策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而且房地产行业的不确定性大,从整体行业来说投资风险高,所以要密切注意政策性风险。除此之外,也要密切关注市场风险,它关联到销售风险及购买力风险。

从整体公司来看,面对公司存在的风险有以下几点意见:

(1)建立合适的风险预防体系。建立必要的财务风险指标判断机制,同时要建立全面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体系。为了更好的预测和把控企业投资项目的收益及财务风险,企业应建立全面的财务预算制度及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体系。

(2)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增强风险意识,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预测、控制投资风险。同时,公司的每个人都树立防范意识,共同进行风险控制监管。

(3)使用不同的风险预防措施,制定多种风险处理备选方案。例如,企业应建立和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防御机制、企业风险分散机制以及提前预测风险来防范风险。

(4)建立风险监管机制。在有条件的倩况下,公司可以建立专门的风险监管机制对公司项目进行监管。

参考文献

[1]陈国栋.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房地产项目风险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6):41-44.

[2]Wurkzebach.Modern Real Estate[M].John Wiley&Sons,1991:1-259.

[3]刘鸿义.房地产开发风险管理[J].经济研究,2009,(12):65-66.

[4]马文超.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08,(12):29-33.

[5]江铃、马建.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探析[J].财会通讯,2009,(12):134-135.

化工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 篇4

化工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

根据化工项目的特点,对项目的投资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识别,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了化工项目投资风险的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作 者:池红卫 王为民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072 刊 名: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年,卷(期):2004 27(1) 分类号:F407.7 关键词:化工项目   投资风险   风险模糊评价模型  

房地产投资项目风险分析 篇5

关键词:风险;风险分析;风险识别;风险评估

第一章 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概述

1.1 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的相关概念

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是指投资的实际收益与期望的或要求的收益的偏差。

但是到目前为止,风险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项目风险的定义:项目在其寿命周期内自然存在的导致经济损失的变化,而项目的风险评估就是对项目风险的分析,也即分析项目在其存续的时空内自然存在的导致经济损失之变化的可能性及其变化程度。项目的一次性使得项目中不确定性比其它的一些经济活动要大得多,项目的风险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有风险的客观性、多样性、持续性、补偿性、全面性、可测性及规律性。

1.2 房地产项目风险分析的一般过程

一个工程项目进行风险分析的过程,通常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1]。

风险分析是对风险的识别、估计、评价和应对作出全面的、综合的分析,这四个部分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缺少任何一部分,风险分析都是不完整的。

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识别

2.1 概述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识别是指风险管理人员找出影响房地产开发项目质量、进度、投资等目标顺利实现的各种风险因素,运用各种方法对尚未发生的潜在风险以及客观存在的风险进行分类,找出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对风险进行分类列表。 [2]。

2.2 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方法

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专家调查法、故障树分析法(FTA 法)、幕景分析法

及筛选—监测—诊断技术等方法。

第三章 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评估

3.1 风险估计与评价常用方法

房地产项目风险估计与评价是指应用各种管理科学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定量地估计风险大小,找出主要的风险源,并评价风险的可能影响,以便以此为依据,对风险采取相应的对策。风险估计与评价常用方法主要有调查和专家打分法、风险报酬法、风险当量法和解析方法。

3.2 我国传统项目风险评估方法

我国传统项目风险评估方法包括:(1)盈亏平衡分析;(2)敏感性分析;(3)概率分析。三种方法均存在各自的优缺点,且具有一定的互补性,现逐一论述。

3.3 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就是利用投资项目生产中的产量、成本、利润三者的关系,通过测算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能力后的盈亏平衡点,来考察分析项目承担风险能力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3]。所谓盈亏平衡点,是指项目在正常生产条件下,项目的收入等于支出的那一点。在这一点上,项目既不盈利也不亏损。如果低于这一点所对应的生产水平,那么项目就会发生亏损;反之,则会获得盈利。

3.4 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分析技术。其基本目的是考察一个项目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即该项目投资分析结果以多大的程度随着相关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通过分析,可使决策者对项目的风险程度有一个量化的概念。敏感性分析是研究和分析由于将来客观条件(如政府政策、通货膨胀、投资等)的不确定性因素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引起项目的经营产生变化而使项目主要效果指标发生变动的程度。

3.5 风险概率分析

3.5.1 房地产投资风险的类型

房地产投资风险涉及政策风险、社会风险、技术风险、自然风险和国际风险等,而这其中对房地产投资影响较大,同时又是可以预测、规避的主要是经济风险。经济风险主要包含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

3.5.2 风险概率分析的方法

风险概率分析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利用已有数据资料分析风险因素或风险事件的概率

(2) 利用理论概率分布确定风险因素或风险事件的概率

(3) 蒙特卡罗模拟法

第四章 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应对

4.1 风险应对概述

风险应对就是对项目风险提出处置意见和办法。通过对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把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严重程度以及其他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就可得出项目发生各种风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再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就可确定项目的危险等级,从而决定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以及控制措施应采取到什么程度。

4.2 项目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指当项目风险的潜在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太大,不利后果也很严重,又无其他策略来减轻时,主动放弃或改变项目目标与行动方案,从而回避风险的一种策略。采取这种策略,必须对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对威胁出现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有足够的把握。这种策略从根本上放弃使用有风险的项目资源、项目技术、项目设计方案等,从而避开项目风险的一类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4.3 项目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投资主体将其本身面临的损失有意识地转嫁给与其有相互经济利益关系的另一方承担。风险转移是房地产开发商处理风险的一种重要方法。风险转移也叫合伙分担风险,其目的不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不利后果的大小,而是借用合同或协议,在风险事故一旦发生时将损失的一部分转移到项目以外的第三方身上。

4.4 项目风险控制

相对于风险回避而言,风险控制措施是一种积极的风险处理手段,它是指投资主体对不愿放弃也不愿转移的风险,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可能性,缩小其后果不利影响的损失程度来达到控制目的的各种控制技术或方法。

4.5 项目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是指开发商自己承担由风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当采取其他风险规避方法的费用超过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数额时,可采取风险接受的方法。风险接受是最省事的风险规避方法。自愿接受风险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

第五章 结语

5.1 本文主要工作和结论

本文详细介绍了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分析的全过程,包括风险投资的相关概念,风险分析过程的四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特点和相互关系,风险识别的具体方法和存在问题,风险评估的常用方法和适用条件,并重点介绍了我国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盈亏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最后介绍了风险应对的四个策略: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控制和风险自留。

参考文献

[1] 赵振宇,刘伊生,杨华春.故障树法引入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电力,2002 年

[2]李长乐.IT 项目风险管理预警管理模型研究[J].信息与控制,2003(12)

项目投资风险 篇6

关键词:风险投资,国际比较,对策

1 风险投资的创新特征及国际趋势

风险投资源于英国,兴于美国。广义的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和高潜在收益的资本投资。狭义的风险投资,则是指专门用于购买在新的思想和新技术方面独具特色的小企业的股份,并以股东的身份参与创新小企业的经历和管理。而根据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型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中的一种股权资本。相比之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则更为广泛,认为:只要以高科技与知识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的创新产业服务的投资,都可视为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是一种新型的、专门支持创业者创业的投资工具,任何商业成果要实现商业化,都要承担很大风险,失败的可能性很大,用银行贷款或传统的筹资方式都很难解决,所以,风险投资本身便是一种投资工具的创新。其主要特点是:(1)高风险性:因为它投的都是创新项目,因此风险很高,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等。(2)组合性:投资于一批项目群,比如投资十个项目,往往成功三个,失败七个。这就是“成三败七”的风险投资规律。(3)权益性:风险投资不看重企业的短期收益,而看重企业价值的增值。(4)长期性:正因为它是一种权益投资,所以必须是长期投资。风险投资从投入到退出,一般需要3到7年,经过初创阶段、开拓阶段、成长阶段,到成热阶段之后才能退出。(5)专业性:风险投资区别于其他投资就在于不但给企业提供资金,还要与其共担风险,并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特别是企业的重要人事决策和财务决策。

20世纪80年代以后,风险投资业迅速成长为全球化产业。2003年之后重新整合的国际风险投资基金表现出了新四大特征:(1)投资企业选择上重点转向“种子公司”;(2)在退出渠道方面,更加重视兼并和收购(M&A)而不是过去的首次公开募股(IPO);(3)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输出“企业家制度”。2006~2010年里,中国、印度、北美、欧洲、以色列等将成为国际风险投资回报最高的市场(据美国风险投资协会分析,未来5年在中国的风险投资收益率将高达20%);(4)重点投资行业有所转变,2005年以来投资已向环保和能源产业大幅度倾斜。国际风险投资业的全球化战略必将有力推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及创业体制的大发展。

2 国际比较视角下我国风险投资的现状和问题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尤其是1998年以来,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无论从风险投资的机构数量、资金规模,还是从风险投资机构的结构上来看,我国风险投资的整体水平都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按照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截至2002年底,我国各类风险投资机构的数量在300家左右,管理资金达600多亿元,投资额85%以上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风险投资不断壮大的同时,高科技产业基地近年来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保持在25%以上,也进一步说明了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速度之快。

但若在国际大环境中进行横向对比时,我国的风险投资业发展还存在许多不足。

(1)发展阶段滞后且发展很不平衡。

纵观国际风险投资的现状,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我国风险投资发展滞后。美国风险投资业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无论是运行机制还是周边环境的发展都已很成熟,风险投资在美国已呈繁荣发展之势,在世界范围内也属一枝独秀,成为其他国家发展风险投资效仿的榜样。按照范柏乃给出的风险投资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笔者认为美国的风险投资发展已处于成熟阶段。

相比之下,我国风险投资的重要性在我国的深圳、北京、上海三地得到了高度重视和空前发展,但在其他地区还远远不够,地区差距很大,发展还很不平衡;横向对比,我国的风险资本规模仍然偏小,投资实力弱、投资效率低、风险投资人才紧缺、相关法律制度及市场环境不完善,仍处于缓慢发展的初创阶段。

(2)投资机构数量少且投资规模小。

尽管我国的风险投资发展得很快,投资的结构也在不断得到优化,但是从国际上比较来看,我国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少、投资规模小已成为我国风险投资业的现实。例如:

美国:当前美国的风险投资占全球风险投资的70%,美国的风险投资公司已达4 000多家,风险投资总额达1 000亿美元,每年约有10 000个高科技项目得到风险资本的支持。

英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英国前首相马格利特·撒切尔的推动下,风险投资开始真正发展起来,2000年时就已经达到82.56亿英镑,发展的速度非常之快。据英国风险投资协会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自1985年以来,英国每年约有1 000余家风险投资公司在运作风险投资。

我国的风险投资,年度投资规模很小。从图1可以年看出,我国风险投资不仅仅投资机构少,而且资本金累计规模小,许多风险投资机构的资金实力薄弱,支撑一个大型的科技项目都很困难,因而只能支持一些“短平快”、投资少、风险低的项目,不能利用项目组合、分散投资的方式来分散风险,从而不能真正体现出风险投资的意义。

(3)资金结构单一且社会化程度低。

风险投资企业成熟的标志之一是风险资本来源构成的合理性,即资金构成的多元化。在风险投资业较成熟的国家里,风险投资公司能够多渠道筹集资金,风险资本的社会化程度比较高,银行、社会保障基金、保险基金、捐赠基金、企业资金等都是风险投资基金的重要来源,而且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图2的统计结果显示,在美国风险投资的资金中,养老金、企业资金始终占据很大的比例,尤其是养老金几乎占据美国风险投资资金的半壁江山,而且有越来越大之势。英国的风险投资与美国有相似之处,养老金在风险投资资本中占据最高的比例,其次是银行、保险业。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实现了资金来源的社会化,不同的投资主体在风险投资中都占有不小的份额。

我国风险资本来源结构已出现与风险投资发达国家趋同现象,不同的投资主体在不断增加,但实际上还停留在形式上。来源于国内企业的资本主要是国有独资企业或者是国有控股企业,这些资金现在仍属政府资金;金融机构投资也主要来源于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都是国家注入,属于政府资本。所以,我国风险资本的国内来源主要还是集中在政府资本一家之身,含有个人资本的其他资本只是占据非常小的比例,风险资本来源结构单一,资本来源社会化的程度依然很低。

(4)缺乏退出机制而不能实现收益。

风险投资运作的最重要一环是风险资本的退出,即退出风险投资公司收回投资。国外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完善,通常将风险企业上市或出售,主要通过兼并和收购的方式出售给大企业,个别情况下也可出售给企业员工和创业者,创业者可通过在最初就确定期权的方式买回风险企业的股票。同时国际上的二板市场也很发达,如美国的NASDAQ,英国的AIM(Alternative Investment Market)、Tech market技术版,欧洲EASDAQD等,为风险投资企业提供了比较畅通的退出渠道。

在我国,实施风险投资最大的困难就是“变现难”,即退出困难。我国现有的主板市场尚有待发展完善,而2004年5月在深圳设立的中小企业创业板块,与真正意义上的二板市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从现有的退出情况看,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比例比较小,有相当大比例的风险投资被固化在风险项目上,不能蜕资。从图3可以看出,我国上市、被其他企业购并和企业内部回购等三种撤出方式之间的比例大致为4:10:5。上市和被其他企业购并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国外,上市偏低的原因是众所周知的,被其他企业购并偏低的原因主要是:国外的资本市场具有极强的资源配置功能,国外企业间的购并主要是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通过“股权置换方式”或者“以股权置换为主、现金投入为辅”的方式进行,而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是融资,而并非资源配置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企业间的购并以现金收购方式为主,结果是,不仅大大增加了企业购并的难度和风险,更使得中国创业投资难以借助企业购并的方式进行资本变现。

3 推进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国际大环境下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风险投资还有很大的差距。美国自1956年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建立以来,已发展成为风险投资最发达的国家,它已成功地孵化出IBM、微软、英特尔和雅虎等跨国企业。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业对推动我国中小高科技企业R&D能力乃至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2004年以来是我国风险投资加速大发展的阶段,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2005年起我国已成为继美国、以色列之后的第三大创业国和风险投资国。如果以我国经济总量作为衡量标准,从长远看,国内风险投资可以运作的空间非常大。因此为适应国际发展趋势,我国应该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业。

结合风险投资的“J曲线效应”,本文认为大力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业,应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为保障风险投资四个过程的顺利进行运作,应制定相应的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规范风险投资运作机制,规范风险投资行为,规范产权产易行为和技术交易行为,保护投资者、技术持有者的权益。

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实行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信贷担保等优惠政策支持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对风险投资机构的设立条件、风险投资的运作和管理以及风险投资资金的筹集、项目选择等在法律上予以明确,推动风险投资健康发展。2006年出台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标志着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对风险投资的发展也将会产生相当的影响。

(2)积极探索以创业板股票市场为核心的多层次多渠道退出机制。

从上面风险投资“J曲线效应”图形我们看出,退出渠道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必要条件,退出渠道越便利越健全,风险投资发展越快,相反,退出渠道越不健全,风险投资发展就越缓慢。这也是风险投资开始进入就要考虑的问题,是风险投资完成其生命周期的关键一步。因此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必须做好这最重要的一步“棋子”。

我国设立创业板市场应有一个正确的功能定位,即主要是用来为创新型企业融资和风险资本退出服务的市场。为此,我国的创业板市场应当降低上市门槛和交易费用,加强市场的透明度和监管力度,实行严格的摘牌制度。而不是像现在的中小企业板那样,成为一种折衷的四不象市场。同时,可以利用境外创业板股票市场,使高新技术企业境外上市。此外,要消除产权流动不畅的障碍,建立规范的风险资本产权市场,加快产权制度改革,规范产权市场。总之,只有积极发展和完善多层次多功能的资本市场,为创新型企业的融资和风险资本的退出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才能有力地促进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

(3)实施面向全球的风险投资专业人才战略。

整个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离不开风险投资专业人才的支持,因此应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战略。首先,要加大教育投人,通过高校培养、在职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快培养风险投资的复合型人才。其次,引进掌握世界前沿科技的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并且组织科研机构人员专门研究“高精尖”技术,以确保技术资源的丰裕,为发展风险投资奠定牢固的技术基础。

(4)实现风险投资资金来源渠道的多元化。

从风险投资的“J曲线效应”图形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风险投资的初创阶段和开拓阶段,特别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仅靠政府资金的支持是不现实的。因此,随着风险投资的发展,应该积极拓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初始阶段,应该以政府为投资主体,通过发展和建立政策性的不以赢利为目的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来为中小高科技企业提供资金和管理服务。但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仅靠政府出资推动风险投资的发展,弊端已暴露无遗。因而,以后要过渡到以企业的出资和个人为主,最后发展到以成熟的机构投资者出资为主。风险投资公司设立时要注意政企分开,鼓励非国有企业、个人、外商及其它机构投资人股,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实现投资多元化,使民间资本在风险投资中扮演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王卫东:《风险投资运行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金融》2006(10):21-23。

[2]夏恩德:《从国际风险投资发展趋势看我国风险投资发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8):88-89。

[3]陈德棉、蔡莉:《风险投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112-118。

[4]中国人民大学:《2004中国风险投资年鉴》[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98-107。

城建项目投资资金风险管理 篇7

(一) 资金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城建项目投资本身具有很大的风险, 项目资金需求量大, 建设周期长等特征使资金风险管理成为任何一个城建项目必须重视的问题。然而, 目前我国城建项目的责任人往往忽视了对资金风险的控制, 这里主要还是一个对待资金风险的态度和认识问题, 在资金管理过程中重视数量忽略质量, 重视资金筹集而忽略了投资的效果。资金风险管理意识的缺乏必然导致在资金风险控制制度建设上的不健全以及监督管理不到位, 这些进一步加大了资金的投资使用风险, 因此, 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对投资资金风险认识不到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二) 资金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

长期以来城建项目资金风险管理的制度建设滞后于城建项目发展的要求。资金风险管理制度的制定不科学, 没有细化城建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实际风险, 资金风险管理制度照搬一些现成的规定, 没有集合城建项目投资的特征。而且, 资金风险管理配套制度不健全。虽然都制定了资金管理制度, 但是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存在资金支出范围控制不严、资金预算屡屡被违背, 相关规定成为一种摆设。由于缺乏有效的资金统筹规划, 无法实现精细化管理, 造成资金使用失去控制, 这必然导致投资资金风险加大。

(三) 投资资金监督控制力度不够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导致施工企业资金风险管理控制乏力, 在事前预测上缺少准确合理的控制标准作为参考, 也就无法提前采取措施实施事前控制。没有全面的内部控制系统对项目进行实时跟踪, 资金风险管理就无法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 企业资金流与控制程序相脱节。内部审计在缺乏足够的审计材料和数据的情况下, 所做的审计工作更多的是一种形式而没有实质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考评方法既不能科学反映整个施工项目的实施情况, 也无法让广大员工信服, 久而久之会使人们对资金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产生怀疑甚至否定资金风险管理的作用。

二、城建项目投资资金风险分析

(一) 城建项目投资资金使用范围

城建项目投资资金可以分为流动资产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 流动资产投资主要以流动资金的形式存在, 主要用于支付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零星支出费用, 如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等;固定资产投资又可以分为设备及器具购置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以及建设期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贷款利息。

(二) 城建项目投资资金风险

根据城建项目投资资金的使用范围, 可以将城建项目投资资金风险具体分为以下几类:管理风险, 即对库存货币资金的管理不善, 而造成资金被诈骗、盗劫和挪用;损失风险, 因不可抗力造成财产损失和工期拖延, 或因业主管理水平不高, 或者工作人员不负责任或因腐败等原因造成资金的损失浪费;信用风险, 因承包人、业主、结算银行等不履行或者不能履行合同协议书约定的义务而产生的违约风险, 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三、完善城建项目投资资金风险管理建议

(一)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项目内部管理水平高低关系到资金风险管理内部环境的好坏, 良好的内部管理能够从源头上杜绝资金转移、挪用、侵占等问题, 主要包括:

(1) 完善项目授权审批制度。由于城建项目涉及的资金支付范围广、数量大, 项目负责人难以逐笔核实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 因此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原则将权力授予职能部门负责人, 实现授权审批的集权与分权向结合, 保证将资金支付的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授权的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员在授权范围内按照合同约定标准对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工程进度、费用支出、费用变更等签署意见书, 进行日常实地管理, 最后交由财会人员办理资金支付手续。

(2) 坚决执行招投标管理制度。《招标投标法》以及相关招投标的规定是我国对项目建设勘查设计、施工建设、监理及材料采购过程中应遵循的有关制度、程序的纲领, 任何城建项目都必须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招标。资格预审以及招标文件的制定时, 具体项目的招标投标执行标准要充分考虑项目和标段特点、当地物价水平以及市场竞争情况, 最大限度地避免恶性抢标、高价中标等。建设单位应根据招标标准和程序对投标人的资质证明文件、业绩情况、财务情况进行资格审查, 自行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标底, 单位财务部门须审核标底计价内容、计价依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以及标底价格是否在经批准的投资限额内, 同时, 组建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 评标委员会由建设单位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标准和方法, 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 并择优选择中标人。

(3) 加强采购关键点控制。城建项目采购涉及的材料种类多、供应商情况复杂, “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资金风险控制难以发现资金使用的漏洞所在, 还会导致风险控制成本的上升。因此, 抓住采购关键环节, 在供应商的选择、采购权限划分、采购计划的申请与审批、采购合同的签订与履约、材料验收与领用等环节按规定需要招标或者可以选择招标的实行公开招标, 不能进行招标的, 如果采购项目的单价较高或者金额较大, 应成立包括申购部门、财务部门、采购部门组成的询价小组, 按照招标资格预审的条件, 对比三家以上的供应商的产品并将产品相关信息报送项目管理部决定。

(二) 完善城建项目投资资金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包括岗位分离、授权审批、资金拨付关键点控制以及配套的内部审计、资金预算控制等。

(1) 健全岗位设置完善会计基础工作。岗位设置要遵循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与并实行定期轮岗制度, 城建项目应根据项目规模、业务量多少以及业务活动的特点设置会计岗位。

(2) 完善资金预算管理。财务部门要根据以往年度资金使用情况、城建项目的设计要求会同材料采购、施工建设部门编制年度资金预算, 并将各资金使用明细指标下达到个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如有需要调整的事项及时通知财务部门, 经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可以对部门资金预算作出调整。年度预算编制并审核通过后, 各部门要根据资金预算指标编制本部门的资金使用计划书, 将资金使用的情况具体到月或者周, 以便于对资金支持进行实时控制。资金预算一经通过不得随意变更, 要建立资金预算责任制度, 对超过资金预算标准的支出要查明原因, 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强化资金预算的执行力度。

(三) 建立三方协调投资资金外部监管制度

这里的三方包括项目建设单位、项目承包单位和投资评审中心。项目建设单位对项目建设全程负责, 具有资金投资的决策权, 承包商作为工程的具体建设单位拥有资金的使用权, 投资评审中心作为第三方, 评价项目招标标底的合理性, 审核项目概算、预算、竣工决算以及与工程造价相关的其它情况, 检查建设项目财政性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 监督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和基本建设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当期部分城市已经建立其基于这种模式的控制方式。

三方协调的资金监管制度是城建部门分散、转移不能直接控制的风险, 如违约风险的有效措施。首先, 由项目建设单位 (或者业主) 、承包商和投资评审中心协商签订监管协议, 详细说明监管程序、方式方法以及三方的责任和义务, 明确结算时免于申请即可由银行支付的内容和限额, 协议签订后由三方备案。承包人需要办理资金支付时先填制申请单, 并提供相关材料证明符合合同中关于资金支付的要求, 经投资评审中心审核资料完备的应立即办理结算手续, 否则应拒绝支付并通知承包人、业主拒付理由。业主应按照合同条款积极履行付款义务, 协调资金监管过程中的问题, 促使资金监管发挥最大成效。

参考文献

电力项目投资风险分析及管理 篇8

1 电力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为了提高企业和社会应对电力项目投资风险的能力, 我们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 对我国目前的电力项目投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 并找出其中的问题。

1.1 电力项目投资风险的主要来源

一般情况下, 电力项目投资风险主要源于3个方面: (1) 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经济形势的变动、国家政策的调整或市场需求的浮动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力项目的投资。 (2) 电力项目本身具有的特点。一般而言, 电力项目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很高, 且需要投入非常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因此, 电力项目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投资风险难以掌控。 (3) 电力项目的设计建设人员和管理运营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 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电力项目投资带来了风险。

1.2 电力项目投资的技术风险

电力项目投资的技术风险主要是指其工程技术风险。由于电力项目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很高, 所以, 技术因素对电力项目投资的风险影响很大, 从电力项目的设计到最后的运营管理, 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且技术因素还会受到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 技术因素会不断地发生较大的变动, 这进一步增加了技术因素对电力项目投资的影响。

1.3 电力项目投资的市场风险

众所周知, 电力项目的投资金额是非常巨大的, 而且电力项目的建设工期较长, 投资的回收比较慢, 因此电力项目投资本身就具备一定的风险, 加之近年来电力项目的投资渠道日益多元化, 使电力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电力项目的投资运作也逐渐由原来的国家垄断走向市场竞争。因此, 电力项目投资的市场风险在不断增大。电力项目投资的市场风险具体表现在原材料市场风险、发电市场风险和用电市场风险三方面。目前, 原材料市场已经实现了市场化经营;发电市场打破了原先的垄断, 走向了公平竞争;但用电市场依然是单一的买方市场。因此, 电力经营的公平和公正受到了影响, 进而导致电力项目投资的市场风险增大。

1.4 电力项目投资的管理风险

一般情况下, 企业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盈利能力, 也决定着企业的兴亡, 且管理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如果管理机制不恰当, 就会使管理工作难以进行, 进而使企业的内部管理不顺利。在改革开放以前, 我国电力项目的早期管理依赖于国家计划, 风险较小, 但是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电力项目的管理逐渐走向市场经济, 导致管理风险不断增大。在电力项目投资前期, 从论证到立项的每个环节都存在决策风险;在电力项目的建设时期, 从设计到施工的每个环节都存在资金使用不当的风险;在电力项目的运营管理时期, 存在人员管理风险、分配管理风险和企业内部管理风险等。

2 加强电力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的措施

2.1 加强电力项目开发阶段的风险管理

加强电力项目开发阶段的投资风险管理时, 可从以下4方面入手: (1) 成立由多种力量组成的风险诊断小组, 并使风险诊断小组参与到电力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的全过程中。 (2) 在风险诊断小组的指导下对电力项目投资风险进行确认, 认真分析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生产经营等全过程, 找出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3) 在对技术和环境等方面的风险进行诊断后, 要对风险诊断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 可参考风险诊断小组的意见, 召开由全体项目人员组成的会议, 并邀请相关技术专家参加。 (4) 根据决策结果, 制订详细的风险管理计划, 要注意对所有的项目进行综合比较, 在节约投资的基础上, 最大程度地降低各种风险。

2.2 加强电力项目建设阶段的风险管理

电力项目建设阶段的投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的预防、控制和转移。具体可从以下3方面入手: (1) 做好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应对工程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 确保设计方案科学、合理, 同时, 做好施工的组织设计, 及时调整和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施工的进度和要求做好资金和材料设备的供应, 并保证其质量。为了在更大程度上做好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要及时进行调试可能性分析, 在调试过程中对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和生产问题进行预测, 并结合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评价。 (2) 要做好风险的转移。我们可以通过招标、投标的方式, 选择有较好资质和丰富经验的承包商进行电力项目的建设。此外, 还可以将施工中比较困难的部分转包给分包商, 这样就能做到一定程度的风险转移。 (3) 我们可以对施工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风险的环节进行投保, 由保险公司承担因特殊原因而造成的工程损失。

2.3 加强电力项目经营阶段的风险管理

电力项目经营阶段的投资风险管理应从以下2方面入手: (1) 做好电力项目经营风险的管理和防范。根据电力项目产业的需要, 制订良好的经营战略和计划, 同时, 做好技术结构调整、管理调整和市场调整。通过上述调整, 不但可以增强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 还可以使电力项目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 做好电力项目经营风险的社会管理和防范。应对电力项目进行宏观调控和统一管理。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降低电力项目投资的风险。我国应成立电力的综合管理部门, 将发电厂与电网分离, 打破电力系统的垄断局面, 同时, 还要注意防范地方保护主义。为了加强电力项目经营阶段的投资风险管理, 国家应根据电力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的具体需求, 合理重组发电厂与电网, 这样才能最终实现电力项目的正常运营, 进一步降低电力项目投资的风险。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近年来, 随着电力投资体制的不断改革, 新的投资主体逐渐增多, 这给电力项目的投资市场增添了一定的活力的同时, 也使电力项目投资的风险不断增加。为了有效降低电力项目的投资风险, 本文介绍了电力项目投资风险的主要来源, 从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三个角度对电力项目投资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从电力项目的开发阶段、建设阶段和经营阶段着重探讨了加强电力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们应积极改革和创新, 不断提高企业和社会应对电力项目投资风险的能力。

摘要: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电力项目投资的风险在不断增大。介绍了电力项目投资风险的主要来源, 并从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的角度对电力项目投资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 从电力项目的开发阶段、建设阶段和经营阶段提出了加强电力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电力项目,投资风险,经济效益,运营管理

参考文献

[1]赵新娥.项目投资风险传导及柔性管理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 2010 (02) :315-319.

[2]李景峰.浅议电力项目投资风险的灰色模型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29) :59.

建筑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投资风险,因果分析

1 概述

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大、施工工期长, 伴随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 如:工程项目工期提前、建筑材料价格波动等, 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 增加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风险。目前, 建筑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现状:

(1) 投资风险意识不强。投资者都知道存在投资风险, 但是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没有充分完备的投资风险防范措施。

(2) 不能准确识别投资风险。不了解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哪些投资风险, 不能提前进行识别分析。

(3) 缺乏科学的投资风险应对措施。没有风险投资管理流程体系, 对风险监控监督较松。

当建筑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发生时, 投资者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项目无法顺利完成, 对项目的施工方和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盲目的风险控制, 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投资进行因果分析图识别分析, 综合考虑不同层次风险的影响程度是否可控, 采取实用的控制措施, 将损失降到最低。因此, 项目投资者要加强风险控制并降低投资风险, 保证建设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2 绘制建筑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因果图

将建筑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类和分层, 然后确定投资风险的来源和产生条件。本文采用因果分析图探讨投资风险表现的方面和层次, 确定导致投资风险发生的末端原因【1】。

通过将建筑工程投资风险分解为经济风险、自然风险、社会政治风险、投标决策风险、项目管理风险, 进一步细分其可能原因。工程管理方面:对于分包单位的管理, 涉及对整个项目中的人员配备和协调进行合理的控制以及组织经验等因素;施工成本方面:需要考虑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成本、资金到位、设计核算等因素。对可控制的末端重要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 降低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风险并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完成。

3 应对策略

通过因果分析图, 在建筑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中主要的末端原因通常只占少数, 而非末端原因和不可控原因占多数。因此, 建立风险管理流程并控制好主要的末端原因即可有效的完成投资风险控制【2】。

3.1 建立投资风险管理流程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 投资风险管理是动态循环的过程。投资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识别、分析、评估、应对和监控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保证投资风险管理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投资风险管理流程的主要任务:及时跟踪已识别风险的发展变化情况并根据风险的变化情况调整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 并关注新增风险的应对。

3.2 加强建筑工程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做好分包单位的管理和协调, 安排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 做好项目管理各个主体之间的协调配合。

构建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体系, 对分包单位进行的管理协调, 分包单位引进、施工进度控制、人员培训、生活管理等实施一体化管理;按照市场准入原则, 引进经验丰富、资质达标、实力雄厚、诚信守约的分包单位;做好分包单位施工过程监控, 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履行合同要求, 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机制, 建立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体系。建立决策约束机制, 采取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 规范决策者和项目部的行为, 降低风险。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 简化管理结构, 严格监督, 杜绝不规范操作引起施工事故。

3.3 加强工程物资管理

建筑工程物资主要是指施工材料、机械设备以及构配件等施工材料管理。明确工程废旧物资范围和标准, 避免将能用的物资当废品处理;可回收可利用的旧物资及时收回二次利用;定期清查仓库物资, 防止出现超储变质、挤压损坏导致投资浪费。节约工程物资材料消耗, 鼓励节约, 定额领用, 减少工程物资材料库的储备和资金的占用, 有效降低物资材料的采购保管等费用。

在建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 事先准备好一笔资金, 用于补偿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等因素对项目投资的影响。

3.4 加强施工成本管理

加强工程建设成本计划与预测、成本管理与审计核算。严格控制工期延误、工程变更、采购等导致费用增加的情况, 做好人工费、材料费、机械施工费支出预算, 降低建筑工程造价成本。采取科学的项目组织形式, 合理设计施工顺序, 避免无效劳动和重复劳动, 淘汰落后的施工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 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的前提下, 缩短工期。

对施工阶段风险的定量分析, 要做到风险要素定量化, 从而使风险管理更具针对性和可度量性。提前制定好用于应付项目的技术风险的后备方案, 当预想项目实施过程出现投资风险时, 及时采取补救行动。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五类风险因素进行细化, 对投资风险末端要素进行识别和分析, 通过实施风险管理流程, 对主要的末端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措施进行控制。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过程中, 投资风险一直存在, 降低投资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需要投资者组织协调好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承包商和设备供应商, 大家协作配合, 同时加强施工材料和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 严格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将投资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窦宏江.建筑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初探[J].中外投资, 2013.2:29.

分散投资≠分散风险 篇10

个人理财规划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制订一个人的资产组合,也就是给客户的资产做好配置。在国内实际的理财工作中,客户往往对我为其精心设计的资产配置并不看重,他们常常要求我给其推荐具体的产品如股票、基金以及这些产品正确的购买时问。

资产组合真的不重要吗?我们看到普通的投资者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其95%以上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具体的产品以及买卖时机上了,几乎很少花精力关心其资产组合的合理性。但事实是,一个投资组合的成功却90%以上是来自其组合配置的科学合理上,组合中具体的产品选择及其操作时机等方面对投资组合效果的影响不到10%。

还有,在讨论是否要进行一项投资的时候,有的人会说要考虑该投资者的风险特征和承受能力。这样的说法不够完整,因为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该项投资在整个家庭投资中所占的比例。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低风险承受力与高风险承受力投资者的区别不仅仅是是否投资股市,而是股票资产占其家庭总资产的比例。

一个人的资产组合的种类是多样的,除了在金融市场上的直接投资外,还持有养老基金、各类保险、住宅、贵金属、知识产权等等,还有非常重要的他们自身技能带来的获利能力。

在资产组合中有一些资产的收益是相互对冲的。比如房屋遭受火灾时,购买的火险就派上了用场。住宅与住宅保险的相互抵消形式稳定了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将资产分布于补偿形式的资产,使之抵消我们可能遇到的某种风险称之为对冲。保险合约便是明显的对冲的工具。在很多情况下,金融市场提供类似的对冲。例如,一个人拥有一个中国的航空公司的股票,那么就存在一个石油价格的上升或人民币贬值给其资产带来的风险。如果其同时在拥有一个海外石油公司的股票就可以有效地对冲该风险。

控制资产组合风险的另一个工具是分散化,这意味着我们将资产散布于各类不同类型的资产中,这保证了任何特定资产所暴露的风险对整体资产来说都是有限的。通过把鸡蛋放在许多篮子中,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有效的降低和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分散风险并不是简单地把资金放到不同的产品上。我曾经见过一个在股市上仅有5万元的投资者购买了11只股票,问其原因,她说是要分散风险。这的确分散了一点风险,但只分散了一点不重要的风险,更大的配置的风险并没有分散。

的确,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当涉及到投资分散化的问题时,很少能有一个全局的观点。他们把购买不同的股票或投在股票、债券、现金以及其他资产的投资看作是分散投资了。事实上,证券的分散只是整个分散化资产组合的一部分。

笔者认识一个年轻的证券经纪人,他认为他是证券专业人士,可以近水楼台获得很多信息,因此其金融资产主要投资在股票市场,他也考虑到资产的分散问题,因此他在他所在的金融中心城市的证券一条街上用抵押贷款购买了一套公寓。他觉得他做了很好的分散投资。但事实上他做的分散化的资产组合,实际上是加重而不是减轻了他的风险,因为他所有的“资产”——工作收入、房子以及金融资产,都与股市的反复无常紧密相关。

再举一个例子,最近港股直通车很热,很多内地投资者希望到香港去投资。

项目投资风险 篇11

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 它把投资者、风险资本家和创业者有机结合起来, 造就了“硅谷神话”。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信息产业, 更是在风险投资的推动下完成并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我国虽然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引入风险投资机制, 但是很快从硅谷模式中借鉴经验, 开始了对中关村的风险投资的尝试与探索, 并获得了成功。

尽管风投给中国IT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但是融资管理中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 客观层面上有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信息披露不公开等方面的政策原因, 也有投资者价值理念和诚信制度方面的文化因素, 而主观层面上, 在融资管理过程中对风险认识不足, 风险管理缺乏技术含量, 也是不可推卸的技术因素。在IT项目融资管理过程中, 风险管理是其核心问题之一, 也是最前沿的研究领域。IT项目本身即是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 因此对IT项目进行风险投资时, 其融资风险管理更是重中之重。

融资风险管理需要建立在融资风险评价的基础上, 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价结果是风险管理的指南针。目前对IT项目融资风险评价中AHP方法[1,2,3,4,5,6,7]运用甚广, AHP方法即层次分析法, 是T.L.Saaty于1980年提出的决策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将定性判断和定量计算有机结合在一起, 能够解决复杂而困难的决策问题。但是AHP方法也有其固有的缺陷, 因为该方法假设一个决策问题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项目独立、层级之间具有严格的从上到下的支配关系, 这样的假设显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过于理想化了。因此, 基于这样的考虑, T.L.Saaty (1996) [8]在AHP基础上提出了ANP方法, 即网络层次分析法 (AnalyticNetworkProcess) 。该方法中元素之间可以相互依存, 相同或不同层级的指标之间可以是支配和反支配的关系, 这使得ANP方法在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时候, 决策结果更加接近于人们的真实决策结果。

本文正是基于ANP方法对IT项目融资风险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融资风险评价分析框架, 结合实例分析了融资风险管理的侧重点, 并与AHP方法进行对比, 以期为今后的IT风险投资项目的融资风险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更加科学合理的参考方法。

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IT风险投资项目的融资风险是指融资活动中存在的可能使投资者、风险资本家及创业者等各方蒙受损失的各种风险。从广义上来讲, 有系统性风险, 也有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是指那些影响所有企业项目即整个市场的因素引起的风险, 如战争、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变动等。非系统性风险是指某一项目所特有的关系。如IT项目开发阶段的失败、管理层发生严重问题等。从狭义上讲, 可按照融资风险的某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比如, 按经济性质分, 可分为价格风险、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按造成风险的原因划分的融资风险, 包括出资能力风险、再融资风险和金融风险等。

借鉴刘金璐 (2007) [9], Michel Benaroch (2002) [10], FanChinfeng (2004) [11]和DenisBorenstein (2005) [12]的指标选取, 结合我国信息产业宏观政策、法律环境变动大等特点, 表1给出了按照风险来源分类的IT风投项目的融资风险, 这些风险可以分为6类, 即信用风险、完工风险、生产风险、市场风险、政治风险和金融风险。这样的风险划分, 既兼顾了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又兼顾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6类风险细分为16个风险评价指标。

2 基于ANP的IT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模型与AHP的比较

(1) 基于AHP的评价模型

基于AHP方法下, IT项目融资风险指标体系具有严格的层级结构, 且指标之间相互独立。基于AHP方法的IT项目融资风险评价模型结构如图1所示。

指标层以目标为准则两两比较重要程度, 子指标层以对应指标为准则两两比较重要程度, 设计调查问卷让专家基于9分度法对上述指标对应相应准则进行重要程度比较, 然后进行问卷回收、整理和统计。层层计算一致性和优势度, 最后计算出合成权重。

(2) 基于ANP的评价模型

在ANP方法下, 考虑到IT项目融资风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支配关系, 基于ANP方法建立评价模型 (图2) 。其中, 单向箭头表示一个元素集中的元素对另一个元素集中的元素具有支配作用, 双向箭头表示两个元素集中的元素相互支配作用, 元素集上的环形箭头表示元素集内部元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13]。

与AHP相似, ANP方法也应用9分度法进行重要度判断。与AHP不同的是, 由于ANP模型中存在指标集内部或外部指标间的依存关系以及指标与指标、指标与方案之间的反支配关系, 在判断指标间或指标与方案间或方案间相互的关系时, 可以运用直接或者间接优势度比较方法, 在某一准则下比较两个元素的重要程度[14]。根据上述模型中创建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设计调查问卷, 邀请专家进行打分。

将打分结果进行整理和统计。通常, 计算ANP模型的结果可以用SuperDecision软件进行[15]。两两比较产生的判断矩阵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 当一致性比率CR=CI/RI<0.1时, 认为符合一致性判

数据逐个输入SD软件之后, 可以计算相应的未加权超矩阵、加权超矩阵和极限超矩阵, 得到各个风险的优势度结果[16]。根据该优势度结果可以有侧重的进行IT项目融资风险管理。

3 实证分析

江苏省某IT企业拟建某城市光纤通信网络, 由于资金不到位向D公司进行项目融资。针对企业实际面临的融资风险, 分别对上述基于AHP和ANP法建立的融资风险评价模型中具体风险的重要程度进行专家打分, 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

分别基于AHP和ANP法评价的风险重要程度有所不同。不论基于AHP还是ANP方法, 最重要的一级风险均为完工风险, 但从该风险下的二级风险权重来看, 基于AHP法最重要的二级风险为未达标风险, 而ANP中未达标风险在ANP方法下权重减低了0.221 8, 建设成本超支风险则提高了0.150 1, 成为了最重要的二级风险。

从二级风险权重排序来看, AHP法评价出的风险权重最大的前3个风险分别为未达标风险 (0.3238) , 价格风险 (0.119 8) , 市场销售量风险 (0.1198) , 未达标风险占到了总风险的1/3左右。而ANP法评价出的风险权重超过1/10的有5个, 分别是建设成本超支风险 (0.185 9) , 建设延期风险 (0.1686) , 未达标风险 (0.102 0) , 市场销售量风险 (0.1008) , 和产品购买商自信状况风险 (0.100 2) 。用AHP法评价的风险相对集中, 而用ANP法评价的风险相对分散。

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 主要在于ANP考虑了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在AHP法 (即不考虑相互关系) 下, 未达标风险非常大, 但在ANP法下, 由于未达标风险与建设成本超支、建设延期等风险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 必须对后两者风险同时重视, 才能保证减低未达标的风险。因此, 基于ANP法评价出的风险, 对于IT项目风险管理来说, 更为科学和全面。

因此, 在该融资项目中, 应该着重对建设成本超支风险, 建设延期风险, 未达标风险, 市场销售量风险和产品购买商自信状况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 以达到降低项目风险、保证项目收益的目的。

4 结论及建议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 层次分析法由于假设了指标间的自上而下的支配关系和相互独立关系, 判断过程相对简单;而网络分析法由于允许指标间的相互支配关系和相互依存关系, 使得关系变得复杂, 在进行判断的时候也会出现难以比较的情况。但是, 由于ANP方法中指标间的关系更接近于决策中的实际情况, 因而ANP方法更加接近于真实的判断结果, 因而运用网络分析法对IT项目融资风险进行评价, 更有利于IT项目融资风险管理。

本文从IT风投项目融资风险识别出发, 建立起了IT风投项目融资风险评价指标, 并基于ANP方法对某IT风投项目融资风险管理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也表明, 应用ANP模型能够很好的解决评价过程中指标之间的依存和相互支配作用, 通过细分风险的优势度比较, 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风险管理指南。

摘要:对IT风险投资项目的融资风险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项目融资风险中存在大量的相互作用关系, 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 (ANP) 建立IT风险投资项目的融资风险评价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并对比基于层次分析法 (AHP) 建立的风险评价模型的结果, 说明ANP方法在融资风险评价中的优势, 并给出具体的风险管理建议。

上一篇:二元回归方程下一篇:大型医学影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