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的组织实施(共12篇)
内部控制的组织实施 篇1
摘要:2010年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来, 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实施内部控制。企业在成立内部控制机构、落实控制措施后, 每年年末都要以12月31日为基准日, 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本文主要对内部控制审计的组织实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有效性
一、明确责任, 签订业务约定书
为保证内部控制审计的有效性, 企业应注意不能聘请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咨询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其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内控审计之前, 会在业务约定书中明确双方的责任。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企业董事会的责任。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 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二、计划审计工作
1、分析企业存在的风险, 确定所需收集的证据。在计划审
计工作时, 注册会计师需要评价与企业相关的风险、与确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相关的因素等事项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选择拟测试的控制, 确定测试所需收集的证据。内部控制的特定领域存在重大缺陷的风险越高, 给予该领域的审计关注应越多。
2、利用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在计划审计工作时, 注册会计师应评估是否需要利用他人 (包括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其他人员以及在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指导下的第三方) 的工作以及利用的程度, 以减少可能本应由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工作。通常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拥有更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客观性, 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更多地利用这些人员的相关工作。但是, 注册会计师对发表的审计意见独立承担责任, 其责任不因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而减轻。
三、实施审计
1、测试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审计指引》第十四条规定, 注册会计师应当测试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如果某项控制由拥有必要授权和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与要求执行, 能够实现控制目标, 表明该项控制的设计是有效的。如果某项控制正在按照设计运行, 执行人员拥有必要授权和专业胜任能力, 能够实现控制目标, 表明该项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设计不当的控制可能表明控制存在缺陷甚至重大缺陷, 注册会计师在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时, 首先要考虑控制的设计, 应当综合运用询问适当人员、观察经营活动、检查相关文件、穿行测试和重新执行等方法。
2、测试企业层面控制。注册会计师应当关注:与内部环境相关的控制;针对董事会、经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而设计的控制;企业的风险评估过程;对内部信息传递和财务报告流程的控制;对控制有效性的内部监督和自我评价。
3、测试业务层面控制。注册会计师应当重点关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业务和事项的控制, 并进行测试。
4、测试与舞弊风险相关的控制。与舞弊风险相关的控制包括:针对重大非常规交易的控制;针对关联方交易的控制;与管理层的重大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相关的控制;针对期末财务报告中编制的分录和做出的调整的控制;能够减弱管理层伪造或不恰当操纵财务结果的动机和压力的控制等。
四、评价控制缺陷
注册会计师需要评价其注意到的各项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 以确定这些缺陷单独或组合起来是否构成重大缺陷。下列迹象可能表明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注册会计师发现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舞弊;企业更正已经公布的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发现当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 而内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未能发现该错报;企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无效。注册会计师在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企业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 应当提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关注。
五、完成审计工作
1、获取管理层书面声明。注册会计师需要取得经企业认可的书面声明, 书面声明需要包括下列内容:企业董事会认可其对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负责;企业已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出自我评价, 并说明评价时采用的标准以及得出的结论;企业没有利用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审计程序及其结果作为自我评价的基础;企业已向注册会计师披露识别出的内部控制所有缺陷, 并单独披露其中的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对于注册会计师在以前年度审计中识别的、已与审计委员会沟通的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 企业是否已经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在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基准日后, 内部控制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或者存在对内部控制具有重要影响的其他因素。此外, 书面声明中还包括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所有舞弊, 以及不会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 但涉及管理层和其他在内部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员工的所有舞弊。如果企业拒绝提供或以其他不当理由回避书面声明, 注册会计师需要将其视为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可解除业务约定或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同时, 注册会计师需要评价企业拒绝提供书面声明对其他声明 (包括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获取的声明) 的可靠性产生的影响。
2、沟通相关事项。注册会计师需要与企业沟通审计过程中识别的所有控制缺陷。对于其中的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 需要以书面形式与董事会和经理层沟通。如果认为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无效, 注册会计师需要就此以书面形式直接与董事会和经理层沟通。
3、形成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需要评价从各种来源获取的证据, 包括对控制的测试结果、财务报表审计中发现的错报以及已识别的所有控制缺陷, 以形成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意见。在评价证据时, 注册会计师需要查阅本年度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内部审计报告或类似报告, 并评价这些报告中提到的控制缺陷。只有在审计范围没有受到限制时, 注册会计师才能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形成意见。如果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注册会计师需要解除业务约定或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六、出具审计报告
1、四种类型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标准格式。一是标准无保
留意见。如果符合下列所有条件的,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企业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以及企业自身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已经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要求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 在审计过程中未受到限制。二是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注册会计师认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虽不存在重大缺陷, 但仍有一项或者多项重大事项需要提醒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使用人注意的, 需要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予以说明。注册会计师需要在强调事项段中指明, 该段内容仅用于提醒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使用者关注, 并不影响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的审计意见。三是否定意见。注册会计师认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一项或多项重大缺陷的, 除非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需要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否定意见。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还需要包括重大缺陷的定义、重大缺陷的性质及其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影响程度。四是无法表示意见。注册会计师只有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 才能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注册会计师审计范围受到限制的, 需要解除业务约定或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并就审计范围受到限制的情况, 以书面形式与董事会进行沟通。注册会计师在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时, 需要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指明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并单设段落说明无法表示意见的实质性理由。注册会计师在已执行的有限程序中发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 需要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对重大缺陷做出详细说明。
2、与审计报告有关的其他事项。一是期后事项。注册会计师知悉对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基准日内部控制有效性有重大负面影响的期后事项的, 需要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否定意见。注册会计师不能确定期后事项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的, 需要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二是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对于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 如果发现某项或某些控制对企业发展战略、法规遵循、经营的效率效果等控制目标的实现有重大不利影响, 则确定该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为重大缺陷的, 应当以书面形式与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层沟通, 提醒企业加以改进;同时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 对重大缺陷的性质及其对实现相关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披露, 提示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使用者注意相关风险, 但无需对其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认为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为重要缺陷的, 应当以书面形式与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层沟通, 提醒企业加以改进, 但无需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说明。注册会计师认为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为一般缺陷的, 应当与企业进行沟通, 提醒企业加以改进, 但无需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说明。
七、整合审计
《审计指引》第五条规定, 注册会计师可以单独进行内部控制审计, 也可以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 (整合审计) 。整合审计要同时实现两个目的: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 支持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的意见;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 支持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
在计划整合审计工作时, 注册会计师需要评价下列事项对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是否有重要影响, 以及有重要影响的事项将如何影响审计工作。与企业相关的风险, 包括在评价是否接受与保持客户和业务时, 注册会计师了解的与企业相关的风险情况以及在执行其他业务时了解的情况;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概况;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特点和资本结构等相关重要事项;企业内部控制最近发生变化的程度;与企业沟通过的内部控制缺陷;重要性、风险等与确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相关的因素;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初步判断;可获取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的证据的类型和范围。此外, 注册会计师还需要关注与评价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和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的公开信息, 以及企业经营活动的相对复杂程度。
八、内控审计特定基准日
注册会计师基于基准日 (如年末12月31日)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 而不是对财务报表涵盖的整个期间 (如一年) 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但这并不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只关注企业基准日当天的内部控制, 而是要考察企业一个时期内 (足够长的一段时间) 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测试的时间安排时, 应当在下列两个因素之间作出平衡, 以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尽量在接近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基准日实施测试;实施的测试需要涵盖足够长的期间。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Z].2008.
[2]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Z].2010.
[3]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编: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辅导用书精讲[M].大连出版社, 2011.
[4]中国会计学会编: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辅导用书[M].大连出版社, 2011.
内部控制的组织实施 篇2
及实施纲要
为进一步加强四川教育学院团委组织部内部管理,规范组织部成员的行为,明确个人责任,提高组织部成员的素质,高效的开展日常活动,特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部日常工作规范:
1、本部门的每位同学应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努力工作,保证质量,按期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全体组织部成员应当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照本准则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
2、本部门的每位同学都必须自觉遵守《学生干部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无故缺勤、无故请假(每月不得超过五次)。
3、本部门的同学若因病、事等原因不能按时值班和参与部门相关工作,需向考勤人员请假,否则按缺勤处理。
4、值班人员在值班时应坚守工作岗位,做好上、下班签到,不得在值班时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值班期间需做好值班记录并与下一个值班人员完成相应的交接工作。
5、考勤人员可以不定时到办公室或活动地点对相关人员进行考勤,值班期间中途无故离开者按缺勤处理。以下情况视为缺勤:
(1)、未办理请假手续或事后补假未经批准者;
(2)、迟到二十分钟以上者;(3)、未经批准中途擅自离开者。
二、组织部日常工作内容与职责
1、每周三下午值班,值班分为两班,第一班为14:00—15:50,第二班为15;:50—17:30,每周日晚20:30在团委办公室开例会。考勤按百分制计算,缺勤一次扣10分,期末考核不及格者将受相应的处分,合格者可适当加分。处分如下:
(1)、六十分以下者取消评优资格;(2)、五十分以下者予以警告处理;(3)、四十分以下者劝其自动离职;
2:关于观摩各系(院)团组织生活的考勤细则。
(1)、各系(院)观摩团组织生活中,被指派到的同学如无特殊情况,必须按时到场,遵守会场纪律,言语得体,不得与系(院)上的同学发生口角。
(2)、被指派到的同学如因病,事等原因不能参加系(院)团组织生活观摩者,需向负责人请假,由该负责人另行指派其他人员参加。(每月请假次数不得超过三次)。
(3)、参加系(院)团组织生活观摩的负责人需向考勤人员说明
团组织生活观摩的时间、地点以及被指派的观摩人员;考勤人员可以不定时地去会场对观摩人员进行考勤。
(4)、每月月初统计上月考勤结果并于第二次例会进行公布。注:考核结果关系到评优评先等资格。
共青四川教育学院团委组织部
军警格斗训练的组织实施 篇3
第一点:熟悉理论阶段。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先掌握其理论,在理解其理论的基础上再向最高层进发。格斗训练的组织实施也不例外。首先,我们在组织训练前,教练员一定要先了解格斗训练的特点、作用、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同时受训者也要一定程度上掌握上述理论知识,便于训练时有针对性进行。其次,要了解人体关节与要害部位的位置、功能、承受能力和弱点所在,因为我们格斗在作用于人体时才能发挥作用,这就要求一定要了解我们要攻击的对象(人体)的特点,通过不同方式达成目的,便于自己训练时准确攻击对方,同时也避免自己在训练过程中受到损伤。
第二点:基本功训练阶段。要学好格斗,我们要把握好基础训练,通过基础的训练提高素质,也就是通过各种训练手段,来提高格斗训练所需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活和协调等基本素质。同时还要学会基本的拳法、腿法、摔法、倒法的动作要领,基本的攻防技术、战术等等都是必备的基本功,以增强关节的柔韧性,扎实的掌握基本功法的训练为格斗的基本进攻与防守技术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基本功的训练可以进一步提高学习格斗技术所需的专项素质,并培养受训者的意志品质和必需的心理素质。
第三点:基本技术训练阶段。这个阶段是实战训练的前提,在这个训练阶段我们要比较全面地学习实战的各种招法和技术,熟练掌握在各种情况下运用擒拿、摔打等技术动作方法以及格斗的胆量,培养攻防意识,提高及时发现敌人破绽和弱点并迅速准确地进行击打和制服敌人的能力,从实践上掌握各种单招组合规律,并探究其速度、距离、着力点的特点,以提高组招进攻、防守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进一步完善动作的规格,初步形成自己的特有的战术意识和风格。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以促进积极思维,提高战术水平。
第四点:实战对抗训练阶段。这个阶段是练武的最重要阶段,也是武技提高的重要过程。实战对抗就是将先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基本功、基本技法在实战对抗过程中综合地加以运用,也就是通过训练,锻炼灵活运用各种技战术在实战对抗中的能力,增加耐力,并培养战术意识,丰富实战经验。同时施训者要根据受训者的思想、品质、技艺、身高、体重、素质等各方面的情况,确立各自今后发展的方向,并形成不同的特长,所谓特长就是绝招,即不影响格斗运动技术基本结构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个人技术特点,凡练习者都要具备一至二种这样的特殊技能。独特的招法是教练对受训者长期培养训练的结果,教练要善于发现、总结,有目的引导和完善其特长,并提示包括战术在内的主要问题,研究意外现象的补救措施等等,确实把受训者培养成一个一等一的高手。
刀锋:朋友们,这期正逢是第十期,朋友们看到杂志时正是国庆佳节,这里送去我对朋友们真诚的问候,祝朋友们节日快乐。同时这期我们评出几位幸运读者,感谢朋友们对我们杂志和专栏的支持,他们分别是:
青岛即墨市71446部队52分队 邵长琦;
山东泰安市37号信箱驻警一中队 谭利超;
福建省漳州市漳蒲县官浔镇兴壕路46号 何杰斌。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篇4
一、温故知新, 引人入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上好第一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铃声响过, 师生马上进入教学状态中, 由于师生的陌生感和第一课的神秘感, 教师不必担心课堂纪律。在第一课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使学生受益无限。学习方法, 因人而异。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有效地开发自己的潜力。在第一课中, 一是要说明数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二是传授学习方法。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它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内容、思想和方法、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 数学的应用正在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
引入新课, 要抓住学生的心弦, 调动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使学生对新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愿望。如在讲授空间两个平面时, 检查并记录学生出勤情况, 稳定学生情绪后复习提问: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是用什么来区别的?学生回顾了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以及不同的位置关系是用直线和平面公共点的多少来区别的基础上, 马上提出新问题:能否用公共点的多少来区别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呢?教师指出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只需寥寥数语, 把学生的兴趣提起来, 因势利导, 进行新课。
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 如预习的方法, 听课的方法, 复习的方法, 记忆的方法等。
要学好数学这门文化课, 要做到课前预习, 课上认真听讲, 课后认真完成作业, 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听课, 是获得理论知识的基本途径, 理论知识的学习, 主要时间是在课堂上, 各门知识的系统学习, 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的形式来体现的。所以忽视听课就是丢掉了最主要的东西。听课是学习的第一个重要环节, 侧重于知识的理解;做作业则是学习的第二个重要环节, 是为了理解和消化课上学习的新知识, 通过解题加深印象, 巩固记忆, 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 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对典型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并形成概念,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和计算, 解决实际问题, 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到思维方法, 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在三垂线定理教学时, 教师出示教具、作图、标字母, 引导学生写出已知条件和求证结论, 分析出证明三垂线定理的关键是证明平面α内直线a垂直于斜线PA及斜线在平面内射影OA所确定的平面PAO。师生共同证明三垂线定理, 其逆定理的证明让学生自己完成。最后教师指出两点:第一, 对于平面α内的直线a来说, 共有三条直线PA、PO、AO都和直线a垂直, 故这个定理叫做三垂线定理。第二、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可视为平面的一条斜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使学生明了这个定理为什么叫做三垂线定理以及记忆定理的技巧。尔后通过简单例题说明应用三垂线定理时要把条件写全, 步骤是一垂线二斜线三射影, 让学生牢记在脑海里。
又如在讲空间图形的有关计算时出一道思考题:“有一个三棱锥和一个四棱锥, 棱长都相等, 他们的一个侧面重叠后形成一个多面体。问这个多面体有几个面?”大多数同学都这样想:三棱锥有四个面, 四棱锥有五个面, 两个侧面重叠后即消失, 因此这个多面体剩下七个面。会这样简单吗?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第一, 由棱长相等可知是正三棱锥和正四棱锥。第二, 动手做模型发现重叠侧面后的多面体恰有五个面。第三, 如何推出这个结论。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通过创设能引起学生思维的情境, 挖掘利用有创造性思维的智力因素,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学会学习方法, 让学生动手动脑, 学生学得有劲有趣, 课堂气氛也就活跃了。
三、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 虽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但技校的学生大多对数学不感兴趣,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引入导数的意义时, 可以讲一个小故事:“甲是一位百万富翁, 一天甲碰上了乙, 乙要和甲订合同, 根据这个合同, 在整整一个月中, 第一天乙给甲一万元, 而甲只给乙一分钱, 以后每天乙给甲的钱数比前一天增加1万元, 而甲给乙的钱是前一天的2倍, 甲总觉得乙是傻瓜, 立即与乙签订了正式合同, 他怕乙后悔, 还特意找了几个证人。第一天, 甲出1分钱, 收入1万元;第二天甲出2分钱, 收入2万元;第三天, 甲出4分钱, 收入3万元;……;甲欣喜若狂, 甲哪里知道这合同是乙的阴谋, 最后甲破产了。这是怎么回事?”让学生思考, 引出导数的一般意义是变化率。又如在讲导数的应用时, 讲小欧拉智改羊圈的小故事:“数学家欧拉小时候一边帮父亲放羊, 一边读书。一天父亲决定建造一个600m2的羊圈, 于是量出一块长40m, 宽15m的长方形土地。正打算动工时, 他发现要围成这个羊圈, 需要110m的篱笆, 但材料只够做100m的篱笆。正当他为难的时候, 小欧拉想出一个好办法, 篱笆不用加长, 也不用缩小羊圈。”同学们想一想, 小欧拉是怎样做到的?引出最值问题。
通过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沟通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四、巩固新课, 画龙点睛
巩固新课, 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知识, 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如何运用?如讲完三垂线定理, 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懂得: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是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平面内一条直线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是研究空间两条直线垂直的有力工具;用三垂线定理时要明确垂线、斜线和射影;让学生总结出判定空间两条直线垂直的方法:利用线线垂直定义, 利用线面垂直定义, 利用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学生把握了知识要点及应用技巧, 就可以做练习题了。教师巡回指导, 解答学生疑问, 督促学生学习。
总之,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以讲课来牵制学生的精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开头要引人入胜, 结尾要画龙点睛。在教学中随时注意学生的课堂表现, 如发现某些学生的不良行为时, 把目光停留在他身上, 再适当变化讲课音量, 引起学生注意, 或者提问一个与讲课内容有关的小问题, 以警告违纪学生注意听讲, 还不影响讲课进度,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核心部分。教学既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教师的授课过程, 是知识的传递过程, 使课堂教学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想学、爱学, 从而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温故知新,学习方法,问题情境,复习巩固
参考文献
[1].王乐全.教育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9, 11
公开教学的组织和实施 篇5
公开教学的组织和实施
开设公开课,对开展课堂教学问题研究、总结传播优秀教师教学经验、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等不是为一种好形式。因此,该教学研究模式被中小学广泛采用。然而,正如有的文章所说:“一些公开课教学因为公开教学前排练过多,(学生和教师)听得、练得几近能到背诵(教学内容)的地步,有的甚至安排细到哪个问题由哪个学生来发问等……”,导致后来的公开教学变成“表演教学”,失去了公开教学本来的面目。这一现象确实令人担忧。作为教研员的我,在教研过程中经常组织公开教学。我是怎样组织的呢?首先,要搞清所组织的公开课的目的和任务。笔者认为,按照公开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来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教师个体为研究对象,突出个人教学水平的公开课。这类公开教学的.其目的在于对个人教学能力水平的诊断、对优秀教师课堂教学经验的总结等,关注个人教学的真实情况――好在哪里、存在哪些不足;另一类是以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研究公开课。这种公开教学具有浓厚的研讨性质、示范性质,其目的任务在于研究解决课堂教学问题、验证某种课堂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理论或经验、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某种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新理念等。这种公开课,关注的不是授课者本身情况,而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上的学术问题――通过研究,获取结论上的普遍性意义(如某种教学模式能否得以推广、教学中还要进行怎样的修正、某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念教学中应该怎样落实等)。其次,根据不同的要求来组织公开教学。对于第一类公开教学,由于重在突出个人教学真实情况,理所当然不能够让他人参与准备。这种公开教学,一般没有事先通知(或有事先通知,但没有公布教学内容),只是根据工作安排,临时通知有关人员参与。因为只有这样,才真实有效,才能准确摸清教师个体教学情况。对于第二类公开教学,对于此类公开课,我的观点是:公开教学前要集体研究,但不要“排练”。由于这类公开课所关注的不是授课者本身,而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上的学术问题。因此,在实际组织过程中,从课题方案的制定、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等结合公开教学所预期的目的、引导全组(或教研组,或备课组)教师共同参与。比如,研究课堂教学如何落实新一轮课改精神专题公开课(专题有: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何落实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的要求等),开课前组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材料,从而进一步明确要求、领会精神;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开教学目的和任务、公开教学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活动方案;接下来,由担任公开教学的教师按总体活动方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并采用说课的方式向全体教师公布教学设计;全体教师就该教学设计参与点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授课教师根据大家比较一致的意见进行整理,并对原来的方案进行修正或充实;最后,根据修正后的方案开展公开课教学。如果有必要,在进行公开课教学前,还可以选择一个平行班进行试教,了解教学设计的实施情况(如检验教学目标能否很好达到、师生互动是否科学合理、教学环节是否妥贴有效、教学辅助手段是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益等),并根据试教反馈的情况予以修正。公开教学总体思路安排如下:笔者认为:这种类型的公开教学,特别是针对新一轮课改开展探讨的公开课,课前的集体研讨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不仅要搞,还应该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对所欲研究的问题从深度挖掘,从而提高公开教学的的效益。为什么这样说?原因很简单:新一轮课改中的
[1][2]
浅谈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篇6
【关键词】有效教学 教学组织 教学管理 教学考核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80-01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而现今,“有效、高质、和谐”的教育理念还没能被广大教师真正内化,变成持续自觉的教学行为;很多教师还抱着“熟能生巧”的信条,靠“一磨二练”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研究如何强化有效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一、有效教学的特征
“有效教学”这一概念首先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甚至可能是无效的,负效的。为此,可称为“有效教学”,则必须具备以下特征:(1)教学目标有效—科学简明;(2)教学容量有效—适量适度;(3)训练定点有效—突出重点;(4)教学方式有效—选择恰当;(5)教学过程有效—充分展开。
二、影响有效教学的基本因素
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投入的影响
学生投入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在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因素。它包括学生的认知结构、智力类型、对科目的认知基础,以及家庭影响、学习态度,这区别于教学中所激发的学习动机。
2.教学投入的影响
教学投入是师生投入在教学中的时间、精力和各种教育资源的总和。教学投入是教学的可变因素,也是调控教学的内在因素。
3.过程评价的影响
过程评价是建立在以学生个体为中心,以学习成长过程为平台,将成长轨迹详实记录在个人评价的档案里。学生对此都很在意,所以过程评价也就构成了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
三、有效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1.树立有效的教学意识,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树立有效的教学意识。激发学生的主体功能,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真实、宽松、安全、愉悦的学习情景,营造出具有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一个群体中存在的自我价值。
2.研究教与学关系,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两大主体,教与学及其相互关系直接制约着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师要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以保证充分发挥主体参与作用。所谓主体参与,主要的是要通过连续的、阶梯式向前推进的参与性学习活动,以培养其发展创造能力。其推进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能科学地重组教材、设计教学,能否真正将受教育者置于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位置。这不是摆脱教师的指导作用,而是强调教师的科学指导作用(教师主导),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动脑,在探索中学习,实现有效教学的主体参与目标。
3.研究教学目标,强化学习“任务”目标意识
强化学习“任务”目标意识,就是要求教学要紧紧围绕学习“任务”目标进行,最大限度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制定学习“任务”目标,要遵循系统论、控制论的科学原理,整体把握,统筹安排,要在深刻掌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列出“任务”目标与专业技能知识关系,并把它们分解到每一项学习任务和每一个活动之中,形成专业“目标群”。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教学活动是否与目标和谐一致,通过与学生的双向信息交流,统一协调教与学的矛盾关系,矫正内容与目标的偏差,以确保教学的各项活动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4.研究教学过程,注重教法的选择和学法的指导
教学效率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一是要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二要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开发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三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方法的现代化、科学化;四要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五要体现教学效益,实现少时低耗、高效优质。教法的提高固然重要,但教学目的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所以提高教学效率的重点要放在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上。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法的改革带动教法的改革,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5.研究评价技巧,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实践证明正确评价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参与性学习的积极性,以利于有效教学目标实现。因此,首先要求教师要加强认识过程评价的重要性;另外要做好过程评价方案和计划,以便有目标实施;三要记载好客观的评价资料,以事实为依据增强评价的可信度;四更要在付诸实施中及时调整过程评价方案的偏差;已维护其科学性和可行性。只有这样,才能提供给学习者、团队、教师一个准确、合理、严谨、科学的评依据,才能使过程评价在有效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促进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有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2]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篇7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体育整体水平,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途径。
一、建立课外体育活动管理体系
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参与的人员多,进行组织领导、协调的工作量大,仅靠体育教师的努力是很难的。因此,建立一个有校领导及有关部门人员共同参与管理的课外活动管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对此,我校的具体做法是,由分管体育的副校长具体负责,由教导处、政教处、体育组、校团委、学生会体育部及各班班主任组成管理网络,把课外体育活动的具体项目、任务、组织形式和规模大小根据要求分给各部门具体组织和实施。如每年的全区体育竞赛活动的运动队组建和训练;每年的全校田径运动会及全区迎春越野赛、排球、篮球等专业性项目;组织复杂的体育活动都由体育教研组具体组织实施。每年校级篮、排球比赛由政教处、团委组织实施,体育组负责竞赛工作。每年一届学生足球比赛,由校学生会体育部组织,体育组帮助指导并负责竞赛裁判工作。广播体操由各班班主任具体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是教师到操场上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技术辅导,并负责课外活动场地器材的协调工作。这就形成了一个严格的课外体育活动管理体系,化整为零,各负其责,既减轻了体育教师的负担又使各种项目和活动落到实处,使课外体育活动搞得丰富多彩。
学校领导干部要重视并加强对学生各种课外体育活动的领导,把课外体育活动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列入日程表,形成制度和传统。要经常听取汇报并直接深入检查指导,要做好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的思想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对学生体育活动的组织、指导作用,要为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二、课外体育活动项目和安排要与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竞赛项目紧密结合
选择与体育课、竞赛项目有关的活动内容,既使体育教学与活动功能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又使课外活动与运动训练竞赛紧密结合。对此,在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经常举行师生友谊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田径运动会及拔河比赛等,这样既能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进行检查比较,又能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其内容复杂工作量大,要想开展顺利又有条理性,就必须付出很多的劳动。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对课外体育活动所开展的项目等形成一种不成文的惯例,每学年的同一时间能如期开展活动,使课外体育活动正规化,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如每年的学校篮球赛,每当一开学,就有许多学生自己认真加强篮球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身体素质的训练直到篮球比赛结束,形成一种人人参加篮球活动的高潮。如每年的春季田径运动会,在校田径会没举行前一段时间,各班主任都起早贪黑地组织带领本班学生进行训练,形成良好的课外训练热潮。因此,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时,认真加以引导,及时把握时机,就能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率。这样就能引导学生根据学校具体安排有计划、有组织、较系统地进行课外体育活动。
三、课外活动内容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课外体育活动的过程,同样是体育教学过程,只是形式、内容更丰富、更广泛。体育锻炼的过程,就是教师教学信息输出和学生对信息的接收过程。教师要把握住信息输出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在不同时期安排不同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在课外活动锻炼中,我们根据学校体育工作安排,及时调整学生课外活动具体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体育组是这样做的:在每年的运动会前侧重运动项目的指导;在全校排球比赛前和过程中,侧重引导学生参加排球方面的各种基本技术、技能、战术及基本理论的学习。在这时学生学习热情高,在这种前提条件下进行及时有目的的指导训练活动,学生非常投入,对教师的教学信息接收呈良性状态,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假如在排球比赛之后对学生进行锻炼,这时学生会对运动有排斥心理,学生学习欲望不强,课外活动质量也就较低。因而对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非常重要。
四、课外活动组织形式多样化
由于课外体育活动不像体育课那样有确定的教学大纲的制约,活动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也丰富多彩,更具有吸引力,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到愉快,愿意参加,在各种活动中产生良好的情感。对此,我们在广泛开展田径运动的基础上,体育教师有目的地指导班级体育干部开展各种球类等多种小型竞赛活动,既能使更多人参加,又能起到相互调节的作用。为了活跃课外体育活动气氛,组织师生友谊赛、对抗赛,既改变了学生的精神面貌,又促使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五、要注重课外活动的功能
课外体育活动功能,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锻炼功能;(2)愉悦功能;(3)学习功能;(4)宣传教育功能;(5)发展个性及特长功能。课外体育活动功能从根本上讲,还取决于课外体育活动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和学校教育的需要。课外活动始终是体育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的目的、功能就是使学生积极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在校期间有足够的身体活动时间,增强体质和体能;使学生有充沛的精力进行文化课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据此,我们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根据不同学生对象对体育活动欲望强弱、基本技术水平、运动能力的好坏等,安排指导学生参加不同性质功能的课外体育活动,在具体实践中,以身体锻炼功能为重点,使大家都参与身体锻炼。对不喜欢参加竞赛性体育活动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参加愉悦性的体育活动,并使其在各种活动中产生良好的情感,以后还愿意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使学生由被动参与发展到主动积极要求参加。对愿意学习而技能水平差的学生,安排他们参加以学习功能为主的活动组,在活动中,以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树立学习自信心,对基本技术、技能、身体素质好而又有强烈学习提高欲望的学生,组建课外体育兴趣小组或运动队,认真加以指导,对他们进行有计划、系统性、针对性的训练,培养和发展其个性及特长。通过以上举措,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收到了很好效果。
摘要: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体育整体水平,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途径。经常坚持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化课学习的效率。
会计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篇8
1 当前中职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弱化理论, 强化实践”的教学要求在中职学校已人人皆知, 不少学校也在这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但在多数学校实践教学的实施仍然难以全面落实, 仍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实践教学条件缺乏
要想组织完整的实践教学, 就必需要有完备的实践教学设备, 包括软件和硬件的实践教学环境。目前, 大多数中职学校都建设了一些实训室, 以提供学生实验、实习需要。但是, 就实训室的配置情况来看, 远未达到仿真要求。由于实验经费短缺, 实训室软、硬件滞后于目前的实际需求, 没有完整、规范的实训系统, 无法保证实验实训需求。另外, 目前中职学校在校外建立实训基地的方式一般以给对方培养劳动力为条件设立, 不能成为学校真正的实训基地, 使得学生的专业生产实习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
1.2 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
从目前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 脱离实践可以说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很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 他们缺乏实践经验是毋庸置疑的, 进入教学岗位后, 正值中职学校扩大招生规模, 教学任务繁重, 往往难以抽出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另一方面, 大多数学校也没有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或形成制度, 在时间上、组织上和经费上都没有相应的安排和保证, 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脱离实践的现象。
1.3 实践教学模式简单
现今中职教师正逐渐地从“三个一” (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 的理论教学向强化动手的实践教学转化, 但在教材、教学计划制定、教学方法上仍沿袭传统的模式, 这使得实践教育不能得到有根本性的实施。
1) 缺乏规范、系统的实践教学教材。
现在在中职学校的很多专业教学中使用的教材, 内容偏多、理论偏深、实践性内容严重不足, 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特别是缺乏与中职学校配套的实践性教材, 有相当一部分学校采用自编实践教学教材, 造成实验的内容不统一、不规范、不成体系等现象阻碍了实践性教学的进程, 制约了中职实践教学的发展。
2) 缺乏规范、完整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一般来说, 实践性教学应占职业教育总学时数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 由于课时分配、不同专业的协调、课酬计算等问题的制约, 我们的实践教学没有足够的课时保证, 因此导致实践课时的比例过少, 就达不到实际训练的效果;有限的课时只能安排一些阶段性实验, 没有对全过程的实践性教学, 使得学生所学和所具备的实践性技能支离破碎, 难以与实际工作融合。
2 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2.1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是实施实践教学的最基本保障, 当前很多学校在实训设备的购置上很舍得花钱, 实验室的建设也很到位, 但实践教学效果仍然不尽人意, 这其中的关键是教师的实践素质有待提高。因此在硬件条件跟上的同时, 努力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当前实践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选派教师到一线锻炼。对未经过实践锻炼, 缺乏动手经验的教师, 派到业务部门、企业等挂职锻炼, 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让他们到第一线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这样, 回到课堂, 他们才能组织和实施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
2) 定期到企事业单位聘请专业人士来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讲座, 让我们教师能跟上知识发展的潮流, 也能通过与专业技术人员的交流, 解决实践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3) 应多渠道引进师资。在选聘专业教师时不能局限从大专院校, 过于强调学历, 而应重视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 可从社会选聘一些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 特别是实训指导教师应具备充分的社会实践背景。
2.2 完善实训设施, 建立仿真实验环境
计划经济时代, 我国的大多数院校都是在学生毕业的最后一个学期, 安排一学期的企业实习, 并且由专门的实习教师带队到企业去亲自体验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 企业实习受到冷遇, 企业不愿接待, 学校无法安排, 学生无暇顾及。因此在学校的日常教学中进行模拟实训成为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
为保证学生有较多的实践机会, 应加大实验经费投入, 建立仿真性强, 能全方位模拟日后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的模拟实验实训室。如会计电算化专业中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 教师教授后大量的工作应是学生上机实验, 这个环节非常重要, 这样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机房, 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充分上机实验, 才能使学生真正消化教师所讲的专业知识。又比如《ERP原理与应用》课程, 它是一门知识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 就需要营造一个模拟ERP系统环境, 建立ERP仿真综合实验中心———沙盘实验室, 该实验室可含盖市场预测、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能力需求、库存控制、车间管理直到产品销售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以及相关的所有财务活动, 从而使营销、物流、财会等专业学生了解和熟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走出校门后缩短与市场接轨的时间, 尽早融入到这个实际工作当中。
2.3 改革教学模式,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性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和教学形式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了实践性教学的成败。必须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彻底改变。
首先要制定系统的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不是一、两门课能解决的问题, 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设置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是前提。否则各个老师自行其事, 课程之间不能有良好的衔接, 实训就不能系统、完整地进行。因此要编制实践教学大纲, 制定详细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等教学性文件, 使教师在教学中有可依据的标准。在教学计划中还应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和学分比例, 一般可根据情况加大到40%左右的比例, 由此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其次是形成科学严密、完备的实践教学环节。以会计实践教学为例, 至少应包括三个环节的实训:会计基本技能实训、企业会计综合核算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
在基础会计理论教学过程中, 应将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贯串其中。具体内容包括: (1) 会计数码字的规范书写。要求熟悉会计基本书写方法, 掌握会计基本书写技能。 (2) 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要求理解各种原始凭证的含义, 掌握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填制方法及其审核内容。 (3) 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要求掌握根据不同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 编制相应记账凭证的方法及记账凭证的审核内容。 (4) 记账凭证汇总表的编制方法。要求掌握记账凭证汇总表的编制方法。 (5) 登记账簿和试算平衡。要求掌握日记账、总账、明细账之间的关系及其登记方法, 掌握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 (6) 结账与对账。要求掌握账簿的对账方法和结账方法。 (7)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要求掌握银行存款清查方法, 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 (8) 会计报表的编制。初步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结构、内容及编制方法。 (9) 凭证、账簿、报表的装订。
在会计实务教学过程中, 应进行企业综合业务的模拟训练, 具体内容包括: (1) 建账。 (2) 填制由会计部门出具的各种原始凭证。 (3) 编制有关工资、固定资产、存货及成本核算计算表。 (4) 编制及审核记账凭证、登记总账、日记账、明细账、有关备查簿。 (5) 银行对账、财产清查、往来账款管理。 (6) 期末账项调整。 (7) 期末结账。 (8) 编制各种纳税申报表。 (9)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在电算化化教学环节, 应有一系列综合电算技能的实训。包括: (1) 会计核算软件的熟练操作。 (2) 数据库系统的基础应用。 (3) 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4)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应有等。
通过这一系列的会计实践教学, 使学生掌握会计工作的各项基本功, 可适应不同企业、不同会计岗位的需求。
最后, 还应改革教学考核制度。首先对学生应加强实训环节的考核, 可分为实训态度、实践能力、实训成果三个大项, 不同实训内容再具体分为若干小项。每学期末将实践成绩和理论成绩综合作为评定学生学习成果的依据。同时也应将实践教学作为老师考核的重要内容, 否则, 很多教师还是一支粉笔、一张嘴。
以上只是实践教学实施的三个基本条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方式、教学形式等方面作大量细致而艰苦的工作。对每一项实践教学内容要有翔实的教案, 使实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还需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如幻灯片演示、电视录像演示、教学软件演示等形式, 让学生乐于学习, 容易接受, 从而保证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涉及的工作千头万绪, 但只要学校领导重视、教师们努力、各部门协作分工, 相信一定会使中职教育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中职教育也一定会有光辉灿烂的前景。
摘要:对于目前中职财会教学来说, 如何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一个长期困惑的问题。本文就当前中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的组织及实施两个方面阐释财会教学的心得体会。
仙神河大桥的施工监控组织与实施 篇9
仙神河大桥位于晋济高速公路后半段接近省界处, 是晋济高速公路晋城省界段的控制性工程, 此桥桥位地形条件复杂, 大桥两端均连接于隧道口, 而两端隧道口则位于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之上。仙神河斜拉桥为两跨高墩独塔单索面 (双股) 钢筋混凝土部分斜拉桥, 墩高, 是目前同类桥型中“亚洲第一高墩”;桥全长, 跨径布置为 (引桥) , 桥总体布置如图所示。
仙神河大桥属于高墩矮塔式斜拉桥, 为高次超静定式结构, 此桥的结构恒载力与梁部线性及相关施工方法联系比较密切, 通俗来讲就是不同施工方法对结构线形与内力产生不同的结果。从另一角度来看, 由于仙神河大桥施工中受到了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比如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施工荷载、材料的弹性模量、自重及温度等方面的影响, 加上在具体的测量工作中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误差, 难以保证实际的测量值与理论设计值相符合, 难免会在二者之间出现偏差。但是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到某些偏差累积的特点, 比如桥体中主梁竖向挠度误差就具有这种性质, 如果不能合理及时的对此偏差进行科学的处理, 那么在下一步的施工中, 尤其是在主梁的悬臂长度增长中会导致其标高偏离理论设计值扩大的问题, 从而影响到成桥的线形与内力, 甚至导致合龙困难的现象。
加上本桥所处地理位置以及高墩的特点, 所以对该桥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工作十分必要。
2 施工监控、监测的组织工作
2.1 技术体系
众所周知, 桥梁设计、施工和建立与桥梁的具体施工监控检测是紧密联系的。而且根据信息论的相关观点来看, 桥梁施工中的监控检测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反馈的一个过程。通过对施工进行严密的监控监测, 能够有效获取桥梁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数据信息, 并通过桥梁施工当中相关的监控监测技术体系, 可以对获取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 特别是对于桥梁施工中的结构响应数据有着良好的效果, 例如通过对结构形变、内应力、索力等方面的分析, 可以准确的评价施工误差, 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桥梁施工环境和情况, 能够科学合理的制定出误差调整及精度控制的有效措施。并在具体的监控监测过程中用指令的形式为桥梁的施工提供一些有效的信息。
2.2 组织体系
在充分考察了仙神河桥梁的实际施工情况后, 并结合其施工过程中的相关监控监测技术内容设立了“仙神河大桥施工监控、监测领导小组”。这个小组主要是由桥梁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方和监控单位构成的, 其主要负责仙神河大桥施工中的监控、监测和具体的协调任务。不仅如此, 领导小组还成立了工作小组来负责桥梁的监控、监测任务, 工作小组都是参与大桥施工建设且具有施工监控、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仙神和大桥施工监控、监测工作组的具体组成见图2说明。
3 施工监控计算
3.1 监控计算分析方法
仙神河大桥的施工控制分析应使用正装迭代方法反复的进行迭代计算, 直到所计算的成桥状态与设计理想状态相一致。结构总体分析应采用非线性理论进行计算。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挂篮应当做一个结构单元来拆装并加以计算。在施工过程当中应严格的按照施工循环周期分阶段进行, 一般每个阶段以四个工况为宜, 分别是空挂篮就位、节段混凝土浇筑完成、预应力钢筋和斜拉索的张拉施工。
3.2 结构仿真计算分析
在充分结合仙神河大桥施工方案和流程的基础上, 划分出施工阶段121个。并利用专业的桥梁计算程序BSAS进行结构分析计算, 本次计算共划分节点109个, 单元131个, 其中单元1-74为梁单元, 单元75-90为桥塔单元, 单元91-112为斜拉索单元, 单元113-125为桥墩墩身单元, 单元126-131为模拟的桩基础单元。需要注意的是, 在张拉斜拉索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和桥梁结构安全, 在这一环节得到保障的原则下方可利用迭代优化等方法加以确定。单元离散图具体见图3。
4 施工监测实施
4.1 索力测试
对于索力的测试可以通过频率震动法和千斤顶油压表两种方法机械牛, 但是采用千斤顶油压表示一定要利用精准的压力表来加以标定, 从而得出张拉力与压力表液压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法的精度可以达到1%-2%左右。而频率震动法则主要是根据拉索索力与震动频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到较为可信的测试结果, 但是利用此法一定要选择好时间, 以下拉索张拉完毕为宜。
在具体的施工监测过程中严格按照以下四个方面的标准控制索力:
(1) 每根斜拉索中各钢绞线的离散误差要控制在理论值3%左右。
(2) 斜拉索的理论值同实测值的误差应该控制在2%左右。 (3) 每一对斜拉索的索力值应该控制在理论值的1%之内。 (4) 按照矮塔斜拉桥的设计原则, 当索力张拉完毕之后不应再次调整, 从而防止结构线形与应力状态产生异常现象。
4.2 线形测量
在线形测量环节中, 对于主梁现行的测量应该使用精密的水准仪来进行, 在此过程中必须要在桥纵向从悬臂端往塔根部方向对三个主梁的节段断面标高进行准确的测量, 并在所测量的断面上设置5个测点。之后再每一个阶段中测试其标高, 但是测量时间一定要选好, 一般在温度变化最小的时候进行, 以凌晨为宜。
4.3 主梁应力、索塔应力测试
测试方法采用钢弦式应变计。主梁测试截面位于塔根部附近的0号块内及1/4跨径、跨中的地方。索塔测试的一个截面位于其根部。关于测点的布设见图4。另外, 对于测试的时间应一辆选择在混凝土浇筑完毕、斜拉索和钢绞线张拉完毕之后。
5 施工控制的实施
5.1 设计参数的识别及误差消除
1) 参数识别
考虑到实际的实测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加上计算模型设计和选区中存在较小的误差, 因此要想得到更加精确的测算结果, 必须要对计算设计参数加以参数识别。具体的操作中可以通过最小二乘法来实现。
2) 误差判断
提高参数识别的准确性, 提供科学的参考信息, 可以采用以下六种方法来进行误差的判断:
结合斜拉索张拉前后的主梁标高变化情况进行结构刚度的计算, 并对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加以反算。
根据混凝土浇筑时的索力和主梁标高变化来进行混凝土重量的判断。
结合实测定位标高、实测值和理论计算标高的差值可以进行挂篮定位误差的判断。
受到温度影响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全天候监测索力和主梁标高的变化情况对温度影响进行判断。
反复进行测量工作, 根据测量数据的变化和变化趋势可以对测量误差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
对于预应力束张拉力误差的判断可以利用钢绞线伸长及油表度数的变化来进行判断。
5.2 施工控制原则
由于仙神河大桥主梁的结构刚度较大, 属于预应力混凝土单箱三室箱梁结构, 因此即使斜拉索索力初夏你叫大的变化, 几乎不会引起梁体挠度的变化, 但是为了保证主梁结构的安全, 保障线形的平滑、合理, 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必须要把控制主梁标高作为重点, 同时也要注意控制索力, 确保主梁弯矩在合理范围内。但是, 在对拉索索力的调整当中必须把控制索力作为主要环节, 并在此过程中要严格控制主塔弯矩和主梁的应力水平, 从而确保成桥内力状态达到合理效果。
6 施工控制成果及结论
(1) 仙神河大桥主梁结构的监测结果充分的证明了其结构应力的分布符合施工控制理论与结构设计理论所测算出的结果, 而且整个大桥各个断面所测量得出的应力平均值与理论值相符, 主梁最大压应力实测结果为19.23 MPa, 基本没有出现拉应力, 说明结构处于安全范围内。
(2) 索力的测量结果基本符合理论计算结果, 张拉力的控制和索力的均匀性都严格的控制在了误差范围之内。
(3) 本桥梁的实测线形状与设计线形目标值差异不大, 而且所有梁段的实测标高通理论计算值偏差不超过2公分, 这从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桥梁施工控制取得了成效, 同时也表明了以标高控制为主、索力控制二者兼顾的方法是有效的。
总而言之, 不论是从成桥之后的实测线形来看, 还是从索力、应力的角度来看, 仙神河大桥的结构实现了设计目标, 而且符合现相关规范与设计要求, 从整体看来, 整个桥梁的受力状态十分合理。
7 结语
通过对仙神河大桥应力、变形、索力等测试结果和有限元理论计算结果的分析, 可以看出:实测结果与计算值有很好的吻合性, 桥梁结构工作状况处于弹性范围, 强度和刚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桥梁工作性能良好。自适应控制方法在高墩矮塔斜拉桥的应用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唐珏向, 王建民等.千岛湖大桥的施工监控与组织管理, 浙江交通科技, 2007 (1)
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篇10
一、探究性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数学探究性学习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体验,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多角度、多途径地尝试和探索。多姿多彩的学习形式和学习途径,使学生受益匪浅,在分析与思考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了直接经验,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探究性学习以原始的问题情境为探究对象,着眼于自然、社会和生活环境,学习内容富有探究性,给了学生更多的发现问题、处理信息、预感猜测、形成策略、解决问题、经历过程的一系列机会。这样,学生主动建构了知识系统,增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训练了学生解决不熟悉领域问题的能力,避免了一点一滴的学习容易造成的缺乏知识迁移能力、形成思维定式的后果,实现了对传统教学的突破和超越。笔者曾经设计这样一道数学题让学生探究。证明:无论k为何值,直线y=kx+3k+2必过一定点,并求出这个定点坐标。学生的探究令人振奋:证明:将方程y=kx+3k+2整理为 (3+x)k=y-2,因为k为任意值,所以有3+x=0,y-2=0,解得x=-3,y=2.把点(-3,2)带入y=kx+3k+2,无论k取何值,等式总成立,即点(-3,2)总在直线y=kx+3k+2上,也就说直线y=kx+3k+2过定点(-3,2)。探究性学习活动以丰富的感性材料支持着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人类认识世界的途径和方法就蕴藏在其中,这些素材为学生提供了猜测和假设、分析和综合、概括和抽象的机会。通过这些学习实践活动,学生获得知识的速度将越来越快,对知识的理解将越来越深刻,并且保留了面对问题时的一种直觉,养成了对问题的敏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自主探索的组织与实施
自主探究是合作探究的基础。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的方法很多,下面略谈三种。(1)实验探究法。学生若运用这种方法学习,教师在课前要准备好实验用品。现行教材中不少抽象的定量公式,都可以采用实验探究法学习。如学习垂径定理时,教师可事先让学生准备一些材料,通过实验来引导学生探究圆的轴对称性。(2)归纳探究法。归纳探究法同实验探究法的基本步骤差不多,笔者教学“韦达定理”“互余两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等都用了这种方法。笔者在引导学生探索“n条直线交于一点时,对顶角有几组”这个问题时,采用归纳探索的方法(篇幅所限,表略)。(3)问题探究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解决问题,一般适用于例题、习题课教学,教学中可以利用例题的多解与多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探索意识。其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问题归类→找出方法→解决问题。笔者在教学几何例题时,采取如下的设计过程。求证:联结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是平行四边形。探究活动一:还有其他证明方法吗?(除课本证法外);探究活动二:联结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等四边的中点,结果怎样呢?有规律可循吗?
三、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实施
学生自主探究是非常重要的,但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他们应该有合作意识和精神,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更何况,有些问题,只靠学生自主探究是解决不了的,而通过合作探究,就能够顺利地解决。小组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灵活安排。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如下措施教会学生提问题。(1)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2)要教会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方法。(3)要交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下面以初三代数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节教学为例,设计以下合作探究的教学流程: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讲授法)→动手画图像,观察所画几个正比例图像,并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自学指导法)→分组探究:解析式中有什么异同点?解析式中的k与函数图像有何联系?(问题探究法)→分组探讨:正比例函数性质(讨论法)→小组交流:归纳正比例函数性质(探究法)→小组讨论:一次性函数的解析式与正比例的解析式有何区别与联系?(讨论法)→小组讨论:一次函数图像与正比例函数图像有何区别与联系,b对图像有哪些影响?能否找出k、b对图像的影响规律?(问题探究法、讨论法)→小组讨论:尝试自主解决问题(尝试探究法)→小组交流:类比正比例函数归纳出一次函数性质。(归纳法)。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篇11
关键词: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模式;学生;认真反思;有效组织
初中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最终都要落实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只有在教与学的方式上进行改革,才能给新课程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课堂作为传统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必须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创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课堂,让学生通过课堂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提升。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课堂对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培养和保持、学习化学信心的强化、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对初中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成功地教学的评价标准应该是:“是不是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有效的学习者,而不是单纯看是不是把该讲得知识都讲清楚了。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能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关注学生的发展、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 “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在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过程中使学生尽可能获得最高效益。简单地说,就是追求用最少的教学时间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化学有效课堂教学应按照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程改革为载体,优化课堂教学。下面我就从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反思评价,来谈一下自己的浅见: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前精心准备策略
一、从有效备课入手
新课程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要求教师进行有效备课。
首先,把握教材是有效备课的前提。新课改后,我们要从整体上认识教材,并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懂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并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全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主要特点,结构体例,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逻辑结构和编排意图,了解全册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确定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备课的目标要重实效
新课程有新课标,教师备课的目的就是如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要求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把握三维目标,即结果性目标(知识与技能)、程序性目标(过程与方法)、体验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三维目标的互动整合,逐步形成素质。教师的备课应体现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个性充分发展。教师的备课应体现学科特点,教师特色,要有利于教师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我们备课的重点应该转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有效备课的关键。我们的备课不仅要备教师怎么教,更要备学生怎么学。备课时应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明确一节课知识与能力的获得经过哪些步骤、程序和阶段;懂得在学习的前、中、后选取何种具体做法,整个学习过程实现最优化。注重学习方法,要考虑这一方法什么时候能有效发挥,哪种类型的学生应采取何种方法,个体与整体学习效果最好。备课还要考虑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怎样评价等问题,考虑到课堂上会遇到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需要我们运用教育机智随机应变,需要我们进行教学反思,再进行补充备课,写出体会和不足,记下学生学习。
三、备课时还应注意备课的形式、内容应和实际相结合
传统的备课形式主要是教师一人或抄教案或查资料,但必须每个过程,每句话都写在本子上,备课成了“背课”。新的备课形式应是灵活多样的,要因课程内容,教师上课特点而不同。尤其是关注备课中的信息采集,要求有比较大的教学信息量,扩大信息来源,并且要求信息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追寻学科前沿。“把最能体现现代社会发展的知识教给学生,把教学引入学科领域的前沿”。总之新课该下的化学教学要求我们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改革备课形式,丰富备课内容,多一些时效性,进行有效备课,使备课真正意义上为教学服务。
备课只是其中一个环节,我们还要抓住主阵地,有效教学实施关键: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个学习者、发现者、欣赏者。教师的职责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发学生的自身潜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又要求教师是一个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教育创新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转变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习的激励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下架子,乐于和学生交往,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动态,学会平等地对待学生和尊重学生,应该注重学生自我探究,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不同见解要充分尊重,对有创意的解答要肯定赞赏,鼓励学生质疑求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课堂管理很重要,管理课堂的目的是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建立以爱为基础的情感联系,“爱”是从尊重学生人格为依托的,没有侮辱、贬损,更没有威胁、体罚,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化学课改革的着眼点和目标,教师的教是教学生会学。因此,牢记“爱”的前提,适时的提示话语和眼神、动作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让学生能提高课堂听课效率的必备手段。
要提高课堂效率要策划课堂45分钟,提高听课的有效性,优化教学设计。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中的效益问题。教师要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要从学生的整体利益出发,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协调发展。
首先,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式,多手段激发兴趣。还要优化讲解,重视课堂讲授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倡导简洁、精炼、有效度的课堂讲授,优化课堂结构,重组环节步骤,重视信息流的整合和有效信息的输载,研究课堂信息的交互性和有效传输。根据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通过直观手段以图象、动画、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体来反映事物本质,逼真地表现事物的存在和动态变化,吸引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诱发学生思维,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
不但如此,而且根据教学实际调整教学内容。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这样一对矛盾:中学生知识的前沿性和教材内容的滞后性,比如,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了解了各种尖端技术、社会现状,可是教材不可能及时补充,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向学生介绍一些自然科学与社会热点有关的知识。根据宁波三江口出现的大量水葫芦事件,向学生介绍有关水葫芦的知识;介绍纳米技术,介绍疯牛病的有关知识等等。让学生明白化学就在身边,身边就有化学知识,学生体会到“课堂上学化学,生活中找化学、用化学”,这种做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很有帮助。
有效教学还要求我们去反思,注重教学反思,争取更上层楼。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向预期目标的发展,都需要依赖反馈调节。教师和学生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和学的活动,可以大大改善教学行为。“不会写反思的老师不会成为名师”是一句至理名言,我们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结果,备课以及教学结束后的反思所体现出来的主要教育思想也是应该关注的重要环节。
新产品的开发意义及其组织实施 篇12
一、组织安排
(一) 预算。
新产品的开发要求高层管理者确定业务领域、产品类型和明确的标准。一个公司要想进行新产品的开发, 必须建立至少以下三个明确的标准: (1) 该产品能在几年内进入市场。 (2) 该产品潜在的销售量增长率。 (3) 投资回报率。标准确定后, 最高管理层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新产品开发的预算。由于研发新产品的结局非常不确定, 因此编制预算非常困难。常用的方法主要是销售额百分比法和倒推法。这两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都十分明显, 计算的数据往往与实际出入很大。现在有一些公司运用阶段法计算的数据非常准确。所谓阶段法是把新产品开发的投资成本分为五个阶段, 分别计算每个阶段的成本然后相加, 得出总成本。步骤如下表1: (通过比率企业可自定)
(二) 组织新产品开发。
许多公司往往把新产品的开发工作交给产品经理, 这种制度最大的缺点在于产品经理常常忙于管理生产线, 很少有时间考虑新产品。此外, 他们也缺乏开发新产品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因此, 公司应当设立新产品经理职位, 它不仅应拥有实权而且能与高层随时保持联系, 从而指挥协调研发工作, 进行产品的试销和商品化。
二、管理开发过程
新产品开发过程有两大阶段:即产品创意阶段和从概念到战略阶段。
(一) 创意阶段。
此阶段管理层急需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创意的产生;第二是创意的筛选。
1.创意的产生。
新产品开发过程的第一阶段是寻找产品创意。顾客需求与欲望是寻找新产品创意的起点, 比如日立公司发现, 很多日本妇女加入劳动大军, 家庭洗衣时间已从白天转为晚上或清早, 由于她们之中大多数人居住的环境比较拥挤, 因此时常打扰他人。于是该公司迅速推出静音洗衣机, 大受市场欢迎。好的创意对企业来说能够创造很好的市场机会, 以至于许多公司为了鼓励员工的创意, 通常为提出最佳创意的员工提供薪金休假等形式的奖励。当然, 光有好创意的来源还不行, 创意的方法与技术的揉和也必不可少。创意方法主要有头脑风暴法、顾客调查法、寻求缺陷法等。创意技术主要有属性列举法、强制关联法、反向假设分析法、情景分析法等。当创意的来源、方法与技术较好的结合后, 好的创意基本上就呼之欲出了。
2.创意的筛选。
创意筛选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早地发现和放弃错误的创意。公司可以将创意分为三大类:有前途的创意、暂且搁置的创意、放弃的创意。在筛选时应避免两种错误:第一种是误舍错误, 也就是错过了某一有缺点但能改正的好创意。第二种是误用错误, 即公司允许一个错误的创意并投入开发和商品化, 它会造成产品的绝对失败或部分失败。对经过初步筛选留下的创意, 可用加权法进行分等, 进而做出取舍。当然, 在新产品创意的发展过程中, 公司需要不断地对它的成功率进行评价。经过公司判断的成功率是使公司下决心把新产品开发继续下去的最为主要的标准。
(二) 从概念到战略。
1.概念的发展和测试。
有吸引力的创意经提炼可以发展为产品概念, 也就是用有意义的消费术语表达的详细构思。作为消费者不会购买产品创意, 他们要购买的是产品概念。一个产品创意能转化为好几个产品概念。此时, 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谁使用这种产品, 第二个问题是这种产品的主要益处是什么, 第三个问题是这种产品主要的使用场合在哪儿。例如一个大的食品加工商获得一个创意, 在牛奶中添加果汁, 此时就会产生几个产品概念。 (1) 一种快速早餐。 (2) 一种可口的快餐饮料。 (3) 一种康复食品。假定快速早餐饮料概念为最佳, 则下一步的任务就是显示该产品与其他早餐饮料产品之间的位置。通过二维产品定位图它显示了该产品与其他早餐产品的相对独立位置。它能表明此快速早餐饮料是否能被消费者认可, 是否比其它产品更具竞争优势。作为公司来说, 产品概念还必须转化为品牌概念, 公司可以通过品牌定位图来为公司的产品定位。通过有效定位能使公司的产品更加快速有效地进入市场。概念形成后, 还要进行测试, 以确定其与最后的产品是否类似。越类似则表明概念的可靠性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已使用顾客驱动工程来测试产品的概念, 即在产品最后设计中高度重视顾客的偏好意见。公司可以将精心制作的概念说明书呈现在消费者面前, 并要求顾客回答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的回应信息能够很好地告诉企业, 新产品与其他产品的比较以及公司的最理想的目标是什么。需求差距程度和购买意图可以用产品类别的标准来校验, 以便区分该概念是否可能成功。消费者对不同产品概念的偏好可用组合分析法进行衡量, 组合分析是区分消费者对一个物体的各种属性水平态度的效用价值。在运用组合分析法时, 可以将主要的设计要素进行组合, 这样可能产生非常多的产品概念, 对于企业来说, 使消费者能更方便地将它们从最偏好到最不喜好一一排列出来。
2.营销战略发展。
概念经过测试后, 新产品经理必须提出一个把这种产品引入市场的初步营销战略计划。战略计划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目标市场规模结构与行为;第二部分描述产品定位和销售量及市场份额;第三部分描述预期的长期销售量和目标利润, 以及不同时间的销售战略组合。一旦管理层发展了产品概念和一个营销战略, 它就能对这个建议的商业吸引力作出评价。为此, 管理层要估计销售量是否足够大, 是否能得到令人满意的利润。销售估计方法取决于该产品是一次性购买、非经常性购买还是经常性购买。在估计新产品销售量时, 经理们第一步工作是估计新产品在各个时期的首次购买量, 在估计更新销售量时, 管理层必须研究产品的残存年限分布图, 即年内、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更新销售次数。分布图的最低点指出第一次更新销售的产生。当然, 实际更新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而且更新销售量在产品实际使用前很难估计, 因此, 有些企业在开始推出新产品时, 仅以首次销售量作为估计基础。对于经常购买的新产品, 卖方不但要估计首次销售量, 而且要估计重复购买量。当销售预测准备好后, 管理层就能估计预期成本和利润, 管理层可利用现金流量表进行估计, 当然采用损益平衡分析法也是不错的选择。
(三) 从开发到商品化。
1.产品开发。
到目前为止, 产品还仅仅只是个原始的模型。产品开发阶段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相比之下, 前面的构思成本要小得多。在此阶段, 要解决的问题是产品构思能不能转化为技术上和商业上的可行产品。现在, 有些企业采用了名为质量功能展开的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它可以帮助把顾客的要求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原型。它把来自市场调研所获得的顾客属性列成清单, 并将其转化为工程属性, 可以用来衡量满足顾客需求的成本和盈亏平衡点。并且还能增进营销人员、工程师和制造部门人员的沟通。产品的设计者们不仅要设计符合要求的功能特性, 还必须了解如何通过实体暗示来传达心理上的见解。新产品原型准备好后, 要通过一系列的功能测试和消费者测试。功能测试是指产品在不同应用环境下的表现。消费者测试则指产品在消费者环境中进行测试, 以发现消费者喜欢或不喜欢该产品的哪些地方。这时公司可获得消费者个人喜欢的次序, 甚至是产品偏好实质水平和各个偏好之间的大体距离。
2.市场测试。
在管理层对产品功能测试的结果感到满意后, 此产品就要被准备确定品牌名称, 包装设计和制定一个准备性营销方案, 在更加可信的消费者环境中进行测试。测试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 销售波研究。公司免费提供产品给消费者试用, 然后以低价再次提供该产品或竞争者的产品。如此重复3~5次, 公司密切注意有多少消费者再次选择本公司的产品和他们对满意程度的评价。销售波研究能迅速实施, 但它不能表明不同的促销活动能促成的试用率, 同时也不能表明从中间商那得到分销和有利的货架位置。 (2) 模拟市场测试。它要求找到30~50名熟悉品牌和有偏好的购货者, 邀请他们观赏简短的广告电视片, 并将本企业的广告也放入其中, 然后发给他们少量的钱并邀请他们到商店中去购物。通过这种方法企业可以注意到有多少消费者购买本企业产品及竞争对手的产品。接着把消费者招集起来, 请他们回答买或不买的理由, 一段时间后, 用电话询问以确定他们对产品的态度、使用情况和再次购买的意图, 同时公司为他们再次购买任何产品提供机会。 (3) 市场测试。它是测试新消费品的最后方法。公司可选定少数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测试。在这些测试城市中, 公司将像在全国市场推销那样, 展开全面的广告和促销活动。
3.商品化。
如果公司决定将该产品商品化, 就必须建立或租赁整套的生产设施。工厂的规模是关键的决策变量, 因为通常情况下工厂规模越大, 产品成本越低。另一个主要的变量是市场营销费用。新产品引入市场的营销费用通常要达到销售额的35%~50%左右。大多数的新产品活动依赖于一系列营销工具组合。它涉及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 何时进入市场即进入、时机问题,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力和市场情况选择首先进入、平行进入和后期进入。一个产品必须等到适当时机才能迅速在市场上推广。第二, 何地即地理战略问题。公司必须决定新产品是否推向一个区域或几个区域, 乃至于全国市场或国际市场。当然公司规模是一个重要因素。小公司特别关注一个有吸引力的城市, 实现闪电式进入市场。而大公司则为国内或全球市场服务。因此, 如果公司开始考虑将产品推向邻国或全球市场, 就有必要将需要重新设计, 这是因为需求发生了变化。在选择市场扩展时, 公司可以将候选市场排成横行, 而把市场吸引力条件排成纵列, 评价的主要条件有:市场潜量、公司的信誉、通道铺垫成本、传播媒介成本以及竞争力度等。第三, 给谁即目标市场预期顾客。在市场扩展中, 公司必须把它的分销和促销目标对准最有希望的购买者群体。理想的主要潜在购买者应是早期采用者, 大用户, 意见领袖, 因为对他们的接触成本不高, 同时又能对其它潜在购买者产生极大的影响。第四, 用什么方法即导入市场战略。公司应当制定一个把新产品引入市场的实施计划。在实施计划时, 管理层可以采用关键路线排序法, 估计每项活动的时间, 进而估计整个项目的完成时间。在关键路线上, 任何一项活动的推迟都会影响到整个项目, 如果产品必须提早推出, 计划人员就要研究最短的关键路径和寻找减少时间的方法。
【内部控制的组织实施】推荐阅读:
内部控制建设实施方案08-01
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方案(宁波银行)06-20
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10-29
投资风险的内部控制10-21
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06-08
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08-04
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09-21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10-26
内部控制的开题报告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