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精选12篇)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 篇1
摘要:内部控制是企业在一定的环境下, 为了实现控制目标、提高经营效率、充分有效地获得和使用各种资源, 达到既定管理目标, 而在单位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程序和方法。它既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 又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 也是单位治理的基础, 实施好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提高经营业绩和效率, 规范财经秩序。保证各项经济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问题,对策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实行内部控制, 是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坚实基础。它是为企业财务的合法、顺利进行, 实现经营目标, 提高经营效益、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在企业的贯彻执行等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保障措施的过程。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强内部控制, 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提高企业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效率的途径之一。
二、企业目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 内部控制环境基础相对薄弱
内部控制环境是指影响企业在建立、制定企业政策、执行制度程序以及运营效率等方面所产生的各种因素, 控制环境有内部控制环境和外部控制环境。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因素主要有:董事会、组织结构的责权利体系;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理念;人力资源政策制定与实施;员工的职业水准、品行和素质;经营管理控制方法等。影响外部控制环境的主要因素有:法律规范、经济体制、社会环境、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
当前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基础, 在内部控制环境方面, 存在以下问题:管理者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 越权控制, 不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内部控制制度, 以人为控的现象普遍存在;管理者自身素质和知识水平还无法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 经营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职工培训不重实质只重形式;企业文化建设薄弱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基础薄弱会严重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 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 二) 内部控制的监督缺乏有效的机制保障
内部控制监督有一般控制监督和例外控制监督。一般控制监督是指企业建立与实施对企业日常重复的经营活动进行常规、持续的内部监督检查, 它属于一般常规程序、流程。例外控制监督指在企业不经常发生的、特殊的, 对企业发展影响重大的事项进行的控制监督, 需要领导层专门作出的有针对性的决定。比如发展战略、企业重组、并购、改变和扩大经营目标、业务流程、管理当局发生变更、重大资产的购置和处置等, 它是对内部控制的某一特殊、非常规经营活动进行的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
目前企业存在一般控制监督的不完善和缺乏有效的例外控制监督。现有的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和客观性。未能设立独立、权威的内部审计部门制度对日常工作进行监督。在例外控制监督方面缺乏专门有效的机制、未能建立相关的决策指标、专业人员配备。
( 三) 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防范机制缺失
目前企业风险意识薄弱, 对风险不够重视, 未能认识到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对企业发展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企业预测风险的能力不足, 未能建立科学的财务指标体系和经营风险防范体系。对于风险的分析与预测缺少组织及专业人员保障, 对出现的风险的缺乏及时、强力的应对措施。
( 四) 缺少完善的预算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监督按控制的功能划分预防式控制和察觉式控制。
预防式控制是指发生在经济业务实施之前, 为防止可能发生的错弊的发生所实施的控制, 属于事前控制。察觉式控制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时或者经济业务发生以后, 为了及时查明可能发生或者已发生的错弊所实施的控制。属于事中和事后监督。
目前企业缺少预算控制制度不够完善。预防式控制制度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批准的预算就是企业这一预算年度的执行目标, 它是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组成部分, 单位内部的各部门都必须严格履行, 建立完善的预算控制制度有利于树立企业奋斗目标、为建立合理的员工奖惩制度和完成企业发展计划提供依据。
( 五) 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企业文化建设的支持和维护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的依赖基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目标是培养诚信, 团结协作、忠于职守、刻苦钻研、勤勉尽责的人才制度的一种约束。
企业存在文化建设薄弱, 没有形成企业特色的文化、职工对现有企业文化认同感不深、现有职工专业水平有限、后续培训不够及时和全面等问题。
三、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
( 一) 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
把贯彻实施内部控制作为提升各个部门管理水平的基础工作和重要手段, 领导带头认真学习相关政策法规, 让内部控制观念深入人心, 形成“人人学内控, 人人懂内控, 人人参与内控, 人人执行内控”, 认真梳理各岗位的工作流程, 有效防范错误和舞弊等风险的发生, 同时加强内控实施的监督和检查。
( 二)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基础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基础, 需要在全面梳理的基础上, 完善业务流程, 将各部门有关例行节约、反对浪费、提高效率等规定要求融入其中, 将业务风险点纳入制度管控范围, 突出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重点性、制衡性和适应性。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制度。重视员工培训、教育。根据不兼容权限必须分离原则、相互制约原则以及“职责职权对等”, 合理明确设置涵盖组织机构的设置、监督管理机制、人员培训制度, 控制环境等内容的职责职权。对内部控制工作实施动态管理, 及时堵塞制度漏洞, 弥补运行缺陷, 建立长效机制, 切实提高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和执行力度。对审计的独立监督、公正予以充分的重视。提高内审部门的地位, 保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
( 三)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
1. 一般控制监督程序的完善
一般控制监督应当与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相结合, 严格按照企业规章制度、流程办理相关业务。经常对日常业务的发生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梳理。发现制度问题, 应当及时向有关方面报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对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 坚决堵住制度漏洞。在公司日常管理中建立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重要事项授权制度、资产记录与保管分离制度、业绩评价制度, 在相关部门和相关岗位间建立重要业务处理凭传递和信息沟通制度。
对企业日常活动中不同类型的资产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1) 货币资金的控制。对于现金保证日清月结、定期盘点, 保证账实相符。对于银行存款要及时对账。 (2) 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控制。对重大资产设立专人管理制度, 设置专门账簿、每年检查实物资产的减值情况, 定期维护、保养。债权性资产的控制。 (3) 债权、债务的核对。对企业债权、债务定期开出询证函与对方核对、及时清理。
建立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责任, 使相互监督制衡机制成为内部控制活动的常规手段。聘请外部的审计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检查评价, 加强外部单位对企业内部的监督, 形成有效的内外部监督机制。
2. 例外控制监督程序的完善
对于企业不经常发生的重大、特殊业务, 应确定为当期例外控制监督的内容和对象。根据企业建立的风险指标, 对例外事项进行评价。根据风险评价结果确认为具有重要风险的业务进行控制, 及时向有关方面报告, 提出完善意见和建议, 并监督实施。
( 四) 加强风险信息管理、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认真梳理经济活动事项、业务流程、岗位职责、查找业务风险点、制定防范对策。通过对历年财务数据的计算分析以及行业性质、特点、发展的前景等因素建立科学系统的财务指标和风险指标。为以后的经营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对发现的潜在风险及时整改。避免风险的再扩大造成的损失。建立清晰的业务报告系统、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 以及聘请外部专家评估制度。要求详尽的投资研究报告、筹资计划报告、清晰的财务分析指标、实地考察。强化风险处置与应对能力。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信息流通系统, 使各级人员共享相关的信息。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 五) 建立完善的预算控制制度
预算控制的内容可以涵盖包括筹资、融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等单位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企业的各个部门是预算的执行层。由内部审计部门负责监督预算的执行, 通过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的对比, 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 对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和出现的偏差进行分析的情况。并对未完成预算的不良后果采取改进措施, 总结经验。为下一次预算的制定提供科学的数据。对预算的执行情况采取合理的考核方法, 严格的奖惩制度, 以激励员工努力完成企业预算目标。
( 六) 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 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
管理层以身作则、积极倡导, 围绕人的价值管理, 树立正面积极的经营理念来影响企业文化。引进高素质投资研究人才、金融人才、法律人才等。开展定期、不定期培训, 不断更新员工知识, 积极与员工进行信息沟通, 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 积极的激励措施, 充分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每个员工都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企业管理。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 篇2
摘要: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经济制度,从建立到逐步完善都是比较漫长的过程。总的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一定的经济运行形式及经济体制,总是依托一定的所有制结构而存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我国必须实行和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结构是“一主”(公有制为主体)“三多”(所有制形式多样化,公有制形式多样化,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市场经济的不同社会形式,是由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也必然依托一定的所有制结构作为经济运行的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
1、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
1.1没收大资本,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
1.2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使之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1.3改造个体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2、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概况
2.1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
[3] 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中的构成状态,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所有制结构是由生产力的水平和结构决定的。实行何种所有制结构,应根据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来决定,凡是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能够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所有制形式都应允许其存在和发展。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4]这项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是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构建,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体运行的效率和方向。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如下:
2.1.1它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水平的多样性决定的。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针对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种种弊端,我们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积极探索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在坚
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各种非公有制经济。通过积极发展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努力创办“三资”企业,来发展社会的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1.2它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各个经济主体在市场上围绕经济利益展开激烈的竞争,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的发展目标。实现市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则有利于形成充分的公平竞争环境。
2.2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2.1坚持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地位和实现形式问题。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社会主义条件下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
2.2.2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并不意味着以国有经济为主体,也不意味着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越大越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国民经济和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的稀缺资源的能力;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2.3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内在地包含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中。非公有制经济“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我国现阶段存在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部分。[5]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决不是权宜之计,它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经济活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3、坚持和完善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6]
3.1 弄清与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联系与区别
社会主义制度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文化制度、教育制度等,而经济制度是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的总和,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就建立起来了。坚持社会主义,就要坚持包括以国有经济和劳动群众集体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再到高级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一个不断发展、成熟和完善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我国生产力落后,且多层次不平衡,不应追求“一大二公”的单一的公有制,而是要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但是,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是一回事,而它们作为特定经济成分的社会性质是另一回事。就其社会性质来说,外资企业是外来资本主义经济,私营经济是国内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不具有特定社会性质,它存在于多个社会经济形态之中。
非公有制经济可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范畴,但不能纳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范畴。
3.2为什么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只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而不能搞单一的公有制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是有其理论和现实依据的。从理论认识上看,《共产党宣言》中讲:“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消灭私有制,就是建立公有制或社会所有制。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建立公有制,这是共产党人一贯奉行的科学社会主义理念。
实践证明,我国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搞单一的公有制,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符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我国利用多种资源,尽快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有利于增加就业,减少社会压力;也有利于我国综合国力和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在研究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时,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搞单一的公有制,主要依据是我国生产力落后的现实国情。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提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不禁止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还十分落后的缘故”。[9] [8][7]
3.3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首先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如果这种主体和主导地位被动摇和否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也就被动摇和否定了。邓小平反复强调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一条根本原则。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讲话中,专门阐述了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他指出:“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标志,„„只有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任何动摇、放弃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做法,都会脱离社会主义的方向。”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要“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
为什么我国一定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呢?为什么不能搞私有化?如果直接回答说: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虽然回答也对,但显得简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取代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从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着眼的。这里还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要求
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为了消除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从而消除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破坏生产力的经济危机,以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为什么中国不能搞私有化?第一,如果搞私有化,公有制被私有制取代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便不存在了。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它们如成为主体,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了,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也被抽掉了。第二,搞私有化是不是可以使中国经济社会更快地发展,人民更快地富裕起来呢?事实证明情况相反。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一切私有制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超过私有制的发展中国家。
社会主义价值标准要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必须以公有制为基础
社会主义要结束几千年来人剥削人的阶级对立和贫富两极分化的制度,要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与正义,要让人民“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要使劳动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 篇3
1、认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必然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其实在实际操作中,股份的来源有多种渠道,而不仅仅局限于国有股份。另外,对于涉及国有股权转让的方案,只要进行缜密的设计和规范的操作,制定合理的转让程序和转让价格,是可以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的。尤其是对于国家有明确退出意向的一般性竞争领域如服装、零售百货等行业,实施股权激励制度还能起到使国有资产“放小”地退出,转向投资回报更大更快的行业,从而使之达到实质性的增值。
2、以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成熟作为不能进行股权激励计划的理由。我们在对上市公司进行研究时发现,某些上市公司实际上具有巨大的革新潜力。这些公司的激励机制不到位,导致公司现有巨大资源并未能彻底的加以挖掘和利用,从而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需要以股权激励机制创新来激发管理层。但其中有很多公司往往认为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不健全、法规不成熟,就不能进行股权激励。这是一种片面和僵化的观点。
3、以我国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作为不能进行股权激励计划的理由。我国目前针对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方面的法律、法规确实存在着缺位问题,但法律、法规从来都是随着外部条件和客观需要的变化和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就像其它的法律法规,都是在出现了新的情况以后针对该情况进行的修订或拟定。因此,关于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可以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的。也就是说,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有利于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又会促进股权激励计划操作的规范化。
4、以我国传统的思想作为我国不能进行股权激励计划的理由。我国对“平均主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根深蒂固。股权激励制度的实施,可能会带来持股受益人财富的巨大增长,这势必会使人们之间的收人产生巨大的差距,影响了大部分人的积极性。但通过几十年的实践,我们已经看到了“平均主义”的弊端。目前我国已有一百多家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这些公司的做法非但没有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反而增强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极大的提高了员工的参与意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完善,人们的思想会更开放、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在目前阶段可以通过规定授予经理人员期权的数量,尽量减少这种差距。
5、以我国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没有形成作为股权激励制度不能实施的理由。股权激励制度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更重要的是对促进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发展,可以起到催生的作用。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发育目前还很不完善。造成这种格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对经理人员的激励不足、经理人员的竞争压力不够、没有形成有效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则是最关键的原因。
股权激励制度不但可以激励经理人员,增加对他们的竞争压力,而且较高的收入可以激励企业家积极加入到职业经理人的队伍中来,而过高的收入又会引起其他有志之士对控制权的争夺。职业企业家队伍的建设直接制约了我国现代公司制度的建立,在我国上市公司和其他公司中逐步推行股权激励计划,将有效推动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发展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除此而外,当前我国在股权激励实践中还存在不少认识上误区,主要包括:
1、将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计划混淆。在我国,不少上市公司将员工持股计划与股权激励计划混为一谈,甚至某些地方出台的针对股权激励的政策法规也不加区分。员工持股计划是一种偏重福利性的持股计划,其受益人范围一般较广,包括公司内部的普通员工在内的绝大多数员工甚至全体员工,一般要求员工全部或部分出资购买公司股份;而股权激励计划则是倾向激励性的股权激励方式,原则上只涉及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业务骨干,而非全员受益,其授予的只是在某一约定的时间以某一约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而且该权利的行使是可选择的,可以放弃,在授予时受益人并不需要出资。股权激励计划更多的是看重对受益人未来工作业绩的激励,而员工持股计划则多是对共同创业的员工的过去历史业绩的肯定(当然也具有一定的激励未来的作用),两者是有非常明显区别的。
2、将期股混同于股权激励计划。近年来,各地出台的对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政策中,“期股”这一词汇出现的频率很高,事实上期股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它是在中国资本市场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发明的一个特殊词汇,其本质的意义是一个实股、收益权股(干股)以及期权的组合性股权激励工具,与我们通常理解的股票期权是两个有一定联系但有明确区别的概念。
3、将股权激励计划与股票奖励计划或股票购买计划以及股票持有计划等同起来。其实产生激励的机理与激励效果以及计划的技术设计均存在一定的区别。我国许多与股票有关的计划并不是股权激励计划,而是股票奖励计划或股票购买计划或一种股票持有计划。
对标准制度的重新认识 篇4
1标准制度的成本
标准制度成本是指投入在标准制度各个环节中的相关资源。在一个完整的周期中, 从标准制度的形成、执行、监督到标准制度的变革, 其中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支付相应的成本, 各阶段的标准制度成本彼此之间并非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构成标准制度成本的不仅仅是各环节中投入的经济资源, 同时还有政治资源、社会资源等方面的耗费。因此, 标准制度成本除了经济成本外, 还包含政治成本、社会成本和文化心理成本等。
影响公司标准制度成本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个是公司自身情况。公司机构越多, 业务越复杂, 经营区域文化差异越大, 则标准制度的成本就越高。另一个因素是公司所处的环境。在市场发展充分、法律制度较规范、社会相对成熟的环境下, 标准制度成本的耗费相对较小。目前我国法制观念和意识比较薄弱, 法律规章不够健全, 市场经济体制未得以充分发展, 社会保留着较多的传统做法, 如人情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法律, 一些地区的风俗习惯甚至比法规更重要等等, 因而我国的标准制度成本相对较高。公司根据自身情况与所处环境, 对标准制度建设的成本要有心理预期, 既不要盲目乐观, 也不要悲观绝望。
2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说到标准制度建设就不得不谈非正式制度, 尽管非正式制度不具有强制性, 不能像正式制度那样对员工行为进行强制性约束, 但由于非正式制度作为公司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员工的规范作用经常以无形的方式表现出来。
非正式制度除了影响标准制度成本外, 它与标准制度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首先, 从标准制度起源来看, 先有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 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正式法律法规等各种社会制度, 所以在标准制度的自然演化过程中非正式制度是正式制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标准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区别:一是标准制度要求清晰性, 能够清楚地区分合规行为和违规行为, 否则标准制度便形同虚设。但现实生活中有些行为其性质往往是模糊的, 用标准制度来规制, 难度很大, 适宜用非正式制度来制约。非正式制度对清晰性的要求较低, 对违规行为的制裁有较大弹性, 可以很严厉, 也可以很宽松, 这正好适应这类行为的模糊性质。非正式制度通过对人的价值观念、工作习惯的影响, 从而对标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无论作为标准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还是承受者, 对标准制度的内容和形式、结构和功能等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非正式制度可以内化为人的思想和行为, 从而影响标准制度。二是标准制度的维持成本要高于非正式制度。标准制度需要由专门的机构负责实施并对违反行为进行监督和惩处, 而非正式制度借助文化传统来实施, 故其维持成本较低。对于处在转型过程中的中国企业, 可以引导非正式制度, 去修正补足或延拓正规规则, 使得不断变动的标准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建立一种互补而非互斥的关系。
3标准制度是可以复制的吗?
有些企业急于求成, 不管自己能不能消化, 就从同行业领先企业里照抄一些标准制度, 冠之以 “典型经验”。这种盲目引进的结果, 抛弃了自己好的传统与管理模式, 生搬硬套地给自己穿上华美却并不合身的管理“外套”, 以致管理内容超脱于企业实际, 最终使企业的管理事倍功半, 出力不讨好。所以, 标准制度至多只能用来借鉴, 但决不可照搬。标准制度改革计划必须从它们所依赖的实际条件出发, 而不能照搬其他地方所谓的“成功经验”。
4降低成本, 释放标准制度红利
过去30年, 依靠人口红利驱动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强调要加快经济、 政治等领域的改革, 释放最大的改革红利。标准制度红利无疑是最具有潜力的改革红利之一。如何搭建与企业相适应的标准制度体系, 更好地挖掘标准制度在管理中的价值,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索。
(1) 孕育符合企业实际, 有利于标准制度执行的企业文化是根本。非正式制度是标准制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实际情况有三种形成方式:一是自然演化。企业标准制度有其产生、生存的文化土壤, 什么样的土壤培育什么样的花果, 标准制度也一样, 只要引导、培育好企业文化, 自然能形成与之匹配的标准制度;二是人为导入。对于大多数企业在未形成企业文化前, 就希望建立一套长官意志的标准制度, 更应该注重企业文化的孕育和培养;三是跨文化企业。跨文化大型企业或跨国公司如果不顾及文化差异, 为了统一管理, 推行统一的标准制度, 必然导致执行困难, 建议此类公司在统一框架下根据地域差异做出适应性调整。
(2) 强化对标准制度执行的评价与考核。企业文化的孕育需要较长的时间, 就目前而言, 加强对标准制度执行的评价与考核非常必要, 也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受以往行为习惯的影响, 人们在行动时更多按照既定的习俗和惯例规则行事, 偏离了追求目标值的最大化。所以, 需要对行为进行约束, 评价与考核在规范行为方面比道德教化更为有效。加强标准制度执行的评价与考核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领导率先垂范, 强化标准制度的权威与执行刚性。 不将标准制度作为约束员工的工具, 而是将颁布的标准制度作为企业凝心聚力、开拓事业的行动准则, 只有领导率先垂范, 才能知晓标准制度与企业实际的贴切程度, 及时修订完善;二是加强标准制度宣贯培训, 执行前完成对相关业务人员的培训, 并将培训结果纳入个人考核;三是增强标准制度执行评价的规范性, 公布量化的评价考核标准, 建立各层级的评价体系, 有必要时可以实行巡视制度, 强化标准制度稽核与评价。
(3) 尽可能流程化与信息化 (E化) 。一提到标准制度人们想到的就是装订成册被“束之高阁”的文稿。书面形式确实是标准制度的最基本表现形式, 也是目前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但除此之外, 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标准制度应用水平, 将每一项标准制度细化为一个个流程, 建立其相应的管理标准, 将之转移到信息化系统上, 增强了标准制度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流程化与信息化将是标准制度的未来趋势。台塑集团就在其标准制度体系建设中提出:“管理制度化, 制度流程化, 流程信息化。” 台塑从标准制度设计、运行、监督到改善, 整个流程都固化下来, 实行电脑化管理。统一标准制度编号, 统一设计标准制度表单, 把标准制度的实施对象、 解决问题、推行步骤、评价标准等内容纳入表单, 分类分级编号, 通过计算机上线操作。
总之, 标准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是一个过程。标准制度生命周期理论表明, 任何时段都不存在完美无缺的标准制度形式, 每一种标准制度形式都处于产生、发展和完善并最终走向衰亡的过程中。所谓最优的标准制度是不存在的, 只有在某个时间段内最匹配的标准制度。一种标准制度形式可能在初期是有效率的, 但当标准制度的效率曲线达到一定点时, 再发展下去就会导致效率衰减, 甚至可能成为公司发展的牵绊。所以, 只有坚持标准制度创新, 不断适时完善并合理E化标准制度及业务流程, 建立相应的监督评价机制, 使标准制度与公司的管理实际相匹配, 与公司的管理文化相融合, 才能有效克服标准制度效率递减的趋势, 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使公司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林毅夫等.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J].经济研究.1997.3.
[2]段晓峰.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变迁方式的影响[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张旭昆.制度演化分析的历史回顾[J].经济学动态.2001.9.
[4]胡晓清.中国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社会文化困扰[J].管理世界.1998.3.
[5]陈丰.论非正式制度对制度成本的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2009.10.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 篇5
养老保险制度又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我国自1997年开始实行“统账结合”制度,即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再次进行改革和完善。按照现行制度规定,城镇现行制度规定,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我国现行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主要内容有: 1.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由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1997年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1998年起每二年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2、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按本人缴费工资11%的数额为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个人缴费全部记入帐号,其余部分从企业缴费中划入.随着俱缴费比例的提高,企业划入部分要逐步降至3%.个人帐户储存额 ,每年参考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算利息.职工调 动时,个人帐户全部随同转移.3.统一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月标准为职工退休时上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帐户养老人月标准为本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20.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金等待遇,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支付给本人.目前世界上已有 140 个国家建立了不同程度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这些国家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看大体分为以下三种:(1)现收现付式筹资模式,(2)完全积累式筹资模式,(3)部分积累式筹资模式
我国养老保险必须走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之路,我国养老保险应该选择怎样的筹资模式,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问题,必须借鉴国际上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成功经验,扬长避短,存利去弊,以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全新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和新型的社会保险体系。
第一,我国养老保险不能走现收现付社会统筹的模式。这是因为,实行这种模式,基本没有预算积累资金,而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退休高峰期日益迫近,城镇人口赡养率会急剧上升,统筹费率则会“水涨船高”。
第二,我国养老保险也不能采用完全积累的模式。如果实行这种模式,必然会遇到“双重负担”的困难,既要为已经退休人员
筹资养老,又要为在职职工建立保险积累基金。这样高的费率既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又不符合我国城镇职工的承受能力
第三,我国养老保险也不宜采用单一的社会统筹部分积累式,而应该采取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筹资模式。
到目前,在城镇职工的社会养老基金管理方面,确立了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共担保险费的原则,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金管理模式。但目前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缺陷,仍需完善。
1.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偏高,不利于基本养老基金的可持续筹集。
2、个人账户无积累基金,“空账”运行。我国在设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对隐性债务采取了先搞个人账户空账,再逐渐补实的设想。如果政府没有其他投入,仅仅靠企业和职工缴费是不能补实个人账户的。
3、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手段单一,抵御物价上涨的能力有限。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长期以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是通过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来获取利息收入的方式来实现基金的保值和增值的。实践证明,这种过于稳健的单一的投资方式很难获取高额的利息收入,难以达到保值的目的,更不用说增值。
为了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就必须:
1.由政府承担隐性债务,做实个人账户。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手段筹集社会统筹资金
2、完善基本养老保险的筹集机制和执法力度。要切实地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 篇6
【关键词】 内部控制企业管理
企业处在变化的环境中,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传统的企业管理理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需要对内控制度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规范和优化;其次,在内控制度的基础之上,还需要企业提高风险意识和管控能力,建立管理体系的持续创新和改进机制,通过科学管理确保企业战略的达成。
首先谈谈对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认识及企业现状:
内部控制是一个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话题。最初的内部控制定义是内部牵制,它基本是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以职务分离和账目核对为手法,以钱、账、物等会计事项为主要控制对象。内部拉制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和完整概念,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被人们提出、认识和接受,但核心是内部会计控制。直至2002年发生“安然”、“世通”等公司破产后,美国出台了萨班斯法案,极大地影响和促进了我国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还需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此,这个时期必须从企业的“内功”入手,在现有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以进一步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持续快速发展能力,这是现阶段企业建设中的一项非常紧迫和必要的任务。下面从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探讨问题的成因,研究内部控制的对策。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广义地讲,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而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规定,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企业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多数企业认为内部控制就是相互牵制,不设置内部控制机构,甚至有的企业领导将内部控制与发展和效益对立起来,只注意抓效益而忽略内控制度的建设甚至违章违法运营,致使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各种违法违纪现象也愈演愈烈。还有一些企业认为内部控制即是各种规章制度简单的罗列与汇总,没有制定必要的程序控制并配套必要的奖罚措施,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使得内部控制如同虚设;有的不注重对企业职工的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使得員工素质不高,不适应岗位的要求,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得不到有效的执行。
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企业应该结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现实中,许多企业却只注重建章建制,根本不考虑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随意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没有配套相应的责权制度,而且制度没有随着业务发展和竞争环境的改变及时地进行修订和补充,使得内部控制制度操作性不足,有效性和完整性缺乏。加之许多企业忽视事前、事中的风险防范控制,过多地偏重于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也造成了内部控制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得以实施。
企业管理层未能将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有机结合起来。做好内部控制是做好风险管理的前提。企业只有从加强内部控制做起,通过风险意识的提高,尤其是提高企业中处于关键地位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才能使企业安全运行。然而.我国企业的管理者通常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完全隔离开来。
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客观上产生了两个控制主体,即所有者控制经营者、经营者控制主体,两者之间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所有权与经营权制约失衡使内部控制权责不清。内部控制是控制主体意志的体现,控制者都希望成为控制主体以实现其控制目标,他们期望获得真实的企业信息,并据此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正确估计其财务状况以便进行未来投资决策;另外,他们还希望能够控制会计政策使其向维护所有者利益方面倾斜,比如贯彻谨慎性原则,足额并加速补偿固定资产成本等,确保自己投人资本的保值与增值。而对于经营者来说,则可能因其不会过多地关心企业长远发展而采取与所有者相反的会计政策,因为在多数情况下他们会更看重短期经营效益给自己带来的利益,这种短期利益驱动体现在会计上则为张扬或夸大经营成果,掩盖决策失误和经营损失,侵占或者损害所有者利益,如提前确认收人,不足额提取费用,在职时的过度消费等。
事实上,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会受到来自企业以外的各种监督机制的约束,为其“保驾护航”。但由于这些监督机制隶属于不同职能部门没有形成一个综合整治的合力,使得监督机制弱化。财政、税务、银行、审计等各社会监督机构,工作中各行其是,未能形成综合监督的合力,对企业的威慑力不够。对审计的独立监督、公正职能未予以充分重视,审计未形成规范化、法制化和经常化。对查出问题的处罚,往往就人不就事,重人情而轻规定,执法的刚性被扭曲。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只有管理者有高尚的道德、健康的人格和完善的价值观念,才能影响和激励企业文化的建设。而企业形成独立的文化氛围的基础在于员工素质的提高,所以,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教育。
综上所述,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对企业发展及目标实现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将这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其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企业向高水平、高层次的发展目标迈进呢,在此,我简要地谈谈自己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任何企业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中,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与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控制环境中的要素有价值观、组织机构、员工能力、激励机制、管理哲学与经营风格、企业文化等。要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控制主体解决了由谁进行内部控制的问题,而控制目标则解决了为什么要进行控制的问题。只有在控制主体及其控制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才能实施有效控制。
管理控制方法作为管理层对其他人的授权使用情况直接控制和整个公司活动实行监督的一种方法,包括很多内容,如制定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编制各项计划、业绩与计划考评、调查与纠正偏离期望值的差异等,这些方法对于不同规模和不同复杂程度的企业均十分重要。
企业文化建设应被视为企业战略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个企业的整体文化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因此良好的企业文化将决定企业如何成功地进行内部控制。这就要求要把内部控制看作是企业日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强有力的文化价值引导体系。从而有利于更好的进行控制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完全解读》.
[2] 《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浅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认识 篇7
1 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义
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解决林业发展动力机制的一项根本性措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林业产业的不断发展, 集体的统一经营与林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日趋突出, 集体林存在归属不清、权责不明、利益分配不合理、经营机制不活、产权流转不规范等问题, 制约了林业生产的发展和林业增收。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措施, 就是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通过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 激发广大林农和各种社会力量投身林业建设的积极性, 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 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要求
集体林地是国家重要的土地资源, 是林业重要的生产要素, 是农民重要的生活保障。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把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 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 是将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 是对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 必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1.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是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建立责权利明晰的林业经营制度, 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造林育林的积极性和爱林护林的自觉性, 增加森林数量, 提升森林质量, 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繁荣生态文化,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推进现代林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林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培育林业发展的市场主体, 发挥市场在林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有利于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功能, 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 促进现代林业发展。
1.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大创新和完善
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资料, 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30年前, 中央作出了实行耕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战略决策, 把耕地承包到户, 实现了“田有其主”, 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30年后的今天, 中央又作出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战略决策, 把林地承包到户, 实现“山有其主”。是农村改革的又一个里程碑, 必将极大地调动亿万农民耕山致富的积极性。
1.5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 山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6%, 绝大多数贫困人口聚集在山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山区, 山区发展潜力在山, 希望在林。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可以彻底解放山区的劳动力和林地生产力, 极大地调动山区农民开发多年沉睡的山林, 促进林木种植、林下经济、木本粮油、竹藤花卉、森林旅游、生物能源以及林产品经营加工等林业产业的大发展, 全面提升森林经营水平和林地产出率, 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 必将对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巨大贡献。
1.6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
当前, 生态承载力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 生态差距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最大差距, 生态状况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极不协调。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构建现代林业体制机制, 不仅可以充分释放林业巨大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 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种需求, 而且可以有效提升我国的生态承载力, 有力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模式
林改必须把握正确的方向。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就是林改的正确方向, 也是林改的主要模式。
2.1 集体林权制度主要模式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
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特征, 就是土地公有, 我们集体所有的土地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所有, 他们应该平等拥有土地的经营权。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 必须维护他们的经营权。社会主义本质的另一个特征, 就是共同富裕。改革集体林权制度, 不是搞私有化, 而是要使大家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所以, 这次改革强调耕者有其山, 要均山到户, 让老百姓拥有安身立命的生产资料, 目的是让大家共同富裕。
2.2 集体林权制度主要模式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
由于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多地少, 生产力水平低, 虽然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农民人均土地并不多, 但它是农民的命根子, 是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所以,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 我们必须坚持家庭承包经营这个大方向, 把集体林地的承包经营权和林木的所有权作为财产交给老百姓, 是集体财产产权的初始分配。既然是产权的初始分配, 就应该是平等的分配, 尽量做到耕者有其山。
2.3 集体林权制度主要模式是历史的经验教训得出来的
土地是民生之计, 执政之本, 土地问题不单是经济问题, 更是政治问题。共产党最具号召力的是“打土豪、分田地”。新中国成立之后, 实行土地改革, 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群众翻身做了主人。十年文革, 中国经济到了崩溃边缘, 老百姓连吃饭都没有着落。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不仅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 还为全面改革开放创造了物质条件。进入新世纪以后, 家庭承包责任制由农田延伸到林地, 老百姓非常拥护, 因为这场改革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 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3 全面推进林改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林业发展也处在一个十分难得的有利时期, 林业的功能在不断拓展、效用在不断延伸、内涵在不断丰富, 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作用越来越突出, 任务越来越繁重。
3.1 全面推进林改, 是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重大变革
30年前, 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实现了包田到户、包产到户,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今天的林改实现了包山到户、包林到户, 二者意义同等重要。林改是农村经营制度改革在林地上的拓展和延伸, 是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在林业上的丰富和发展。
3.2 全面推进林改, 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
林改是农村分配关系的重大调整, 实质是要真正做到还山、还权、还利于民。此次林改, 除了把25亿亩集体林地承包到户, 还要把36亿立方米、数万亿元的林木资产落实到户。亿万农民将获得大量的生产资料和可观的家庭财产, 并同时拥有了重要的创业平台和广阔的致富空间。实践证明, 这项改革顺民意、得民心、增民利、惠民生, 得到了亿万农民的衷心拥护。
3.3 全面推进林改, 是发展现代林业的强大动力
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 人均活立木蓄积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7。动力不足、效益不高, 是当前林业生产面临的最大问题;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是制约现代林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林改, 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林业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充分释放林地、物种、人力资源的巨大潜力;有利于从根本上增强林业发展活力, 充分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有利于从整体上增强林业发展动力, 全面提升林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
3.4 全面推进林改, 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
扩大国内需求, 最大潜力在农村;保障和改善民生, 重点难点在农民;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广阔空间在林业。林改能够扩大林业的“容人之量”, 培育更多的林业经营主体。林改之后, 农民护林、造林、营林、发展林地经济、开展加工利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农民工返乡较多的背景下, 不少林改的地方出现了“一户承包, 全家就业”、“城里下岗, 山上创业”的局面, 实现了“不离乡可就业, 不出山能致富”, 缓解了就业矛盾。
3.5 全面推进林改, 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有力保障
全面推进林改, 必须确保实现资源增长和农民增收两大重要基本目标, 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和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两项根本制度, 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和依法办事两大重要原则, 抓住勘界发证和落实责任两个关键环节, 处理好发展与稳定、放活与管理两个重要关系。
3.6 全面推进林改, 是夯实林业基础的战略举措
林改的实践, 是一个渐进深化的过程, 是一个示范带动的过程, 也是一个突破创新的过程, 这场改革事关全局、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 稍有不慎, 将造成不良的后果。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对民生的尊重, 是对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 也是对世界的庄严承诺。起于中国农村的林改, 受益的不仅是农民, 不仅是今天, 也绝不仅是国人。
摘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以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改革。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解决林业发展动力机制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改革的目标是生态受保护, 农民得实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对民生的尊重, 是对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认识
参考文献
浅谈对高校政府采购制度的认识 篇8
关键词:高校,政府采购,对策
我国用来规范、调整政府采购领域的法律只有《政府采购法》, 这部法律是2002年6月29日通过, 200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 至今已10年。我国的政府采购规模在这10年里不断扩大。1998年, 我国政府采购金额仅为37亿元, 但到2008年, 政府采购金额已经增至5900亿元, 是1998年金额的约160倍, 其中高校的政府采购占有很大的比例。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 这种比例将会进一步扩大。
在这10年里, 我国高校的政府采购在法律、法规的约束、指导下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一、建立了专门的或者较为独立的采购部门
10年前, 各高校的采购较为分散, 一般任由使用部门采买, 采买的形式也较为单一。在近几年, 高校根据国家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和相关法律法规, 结合高校的各自特点、实际情况, 建立了专门的采购中心或者具有采购功能的部门。部门的职责主要负责各部门提出的采购申请、编制招标文件、发布招标公告和文件、对投标人进行资质预审、组织召开评标会议等事宜。
二、采购方式的多样化
原先无固定采购部门, 采购方式一般为放任式的, 有需要就到市场或者找供货商订购、采买, 此种行为属于无计划、无组织性的。但随着部门的建立, 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 采购方式开始有计划, 并根据实际情况向着多样性发展。现在金额大于80万元的, 货物具有普遍性的一般采用集中采购公开招标;如果货物具有特殊、技术含量高的情况下, 采用单一来源的方式;金额在50万元左右的, 可以根据供货商的报名情况采用竞争性谈判;小额的采购还可以采用询价采购、网上协议采购等等。
三、采购人员队伍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
随着高校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现在一般采购人员的学历都在本科以上, 且具有采购相关的专业, 如法律、财务等。而且现在财政厅、教育厅都要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指导。
我国高校的政府采购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但显然跟整个政府采购市场一样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1.政府采购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首先, 我国的《政府采购法》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迫切需要下催生出来的, 具有先天的不足, 它只是从整体上构建了政府采购的基本框架, 过于原则化、简单化。2007年底, 中国政府已经针对WTO的四个诸边协议之一的《政府采购协定》提交清单。这表明《政府采购法》与其相关配套法规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甚至相互冲突, 使得政府采购缺乏统一的管理办法和程序, 特别是针对高校方面的制度迫切需要制定、修改和补充。
2.政府采购的周期较长, 对高校的设备采购需求难以完全满足, 而这也是一些高校对政府采购积极性不高的首要原因。在高校中, 教学、科研等方面较大程度会具有应急性, 而且现在高校的综合性强, 规模大, 学科和专业门类多。特别是在高校这个特殊的领域, 教育和科研要同时兼顾, 所需的设备自然有别于另一些企业、组织等。
3.高校的采购计划性较差, 所以造成预算管理与政府采购的相对计划、集中不相适应。政府采购预算是实施政府采购的依据和前提, 是政府采购计划执行中的重要环节。高校要推行、落实政府采购制度, 就必须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制定一个准确而详尽的年度财务预算, 并根据年度财务预算编制完整、详细、可行的年度采购计划。但准确而详尽的年度财务预算对高校这个特殊单位来说就有一定的难度了, 因为高校规模庞大、组织结构的层次多、资金来源渠道多, 会计核算体系复杂。
4.政府采购的周期较长, 对高校的设备采购需求难以完全满足, 而这也是一些高校对政府采购积极性不高的首要原因。在高校中, 教学、科研等方面较大程度会具有应急性, 而且现在高校的综合性强, 规模大, 学科和专业门类多。特别是在高校这个特殊的领域, 教育和科研要同时兼顾, 所需的设备自然有别于另一些企业、组织等。
5.高校是否应该实行以及在多大范围内实行政府采购存在认识上的分歧。站在高校角度来看, 高等学校规模大, 专业和学科门类多, 专用仪器设备多, 非定型、非标准仪器设备多, 采购资金来源多, 采购的计划性差, 将设备采购全部纳入政府采购并不符合实际, 实行“学校采购, 政府监督”的办法更为现实和有效;而在外界人士看来, 高校没有将所有设备采购纳入政府采购, 缺乏外部监管, 这成为造成高校腐败的温床。
四、今后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1.完善中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要理顺《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等相关法律的关系。《政府采购法》在国家公共采购领域里, 它就好比“宪法”, 应该认定为这个领域的根本法地位。《招标投标法》则是对招标、投标过程中, 采购参与人在实际操作上应该遵循的原则和程序, 它是个程序法。程序法的重要性不必多说, 它是保证实体法公平、公正的关键, 相当于《政府采购法》这部“宪法”的心脏。当两者发生冲突时, 要明确《政府采购法》是《招标投标法》的上位法, 《招标投标法》与《政府采购法》发生冲突时, 应该以《政府采购法》为准。对缺失部分, 也要积极制定、完善。例如, 《政府采购法》对政府采购负有行政监督职责的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做了相关的规定, 但这些规定比较原则, 在一些方面还缺乏相应规定。同时, 在政府采购领域, 我们要切实强制推行招投标制度的建立。
2.规范采购程序, 提高采购效率。目前, 各个高校一般都根据《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参照国际惯例,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我们在规范运作的前提下, 要根据采购项目的轻重缓急、难易程度等不同情况, 高校采购主管部门应及时汇总具体的仪器设备采购种类和规格型号等技术参数, 合理安排年度采购时间, 尽可能地满足采购人对时效的要求。
3.做好政府采购的年度采购预算编制和计划采购工作。财政部门规定了预算单位必须制订采购预算,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预算单位对预算编制的质量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 制定的预算往往还需要进一步细化。高校需要通过政府采购的仪器设备时效性较高, 由于上报的预算细化程度不够, 往往每年有很多突击项目, 因此在确定年度采购预算前应该再次进行核查, 层层落实, 一般在一个财政预算年度内要进行4次左右的核查。根据预算编制完整、详细的年度采购计划, 严格按照计划来实施年度政府采购, 尽量避免“即采即购”方式的出现。
4.加强对招标档案的管理工作, 设置专人负责制。招标档案的管理工作是招投标过程的见证, 能真实反映招标工作的管理水平, 因此必须加以规范。招标档案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 是一项繁杂、细致的工作。在招标管理中, 档案管理人必须实时对招标档案进行确认、管理。招标档案应当包括:招标项目立项的审批资料、招标公告及文件、开标会议纪要、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人通知书、合同书、合同变更的有关材料、验收报告单等材料。这不仅有利于采购人员的工作, 还对将来审计、监查部门的监督工作起到了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斌.高校政府采购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5)
浅论对医院内部控制的几点认识 篇9
关键词:医院,内部控制,特点,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以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结构也在不断的攀升。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而不断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情况。从2009年以来,国家推出了新的医疗体制改革,要求完善医院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更好的为人们提供服务。在新医改整体的大环境下,如何更好的贯彻国家医疗改革政策,积极有效的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实现医疗事业的投资是当今医院在新医改环境下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医院在内部控制管理方面暴露出很大的不足,往往存在着内部控制环境薄弱、制度缺乏科学性、连贯性和时效性等等问题,需要医院在新医改提出之后根据医院的特点,及时规范和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提出有效的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管理对策与方法。
二、医院内部控制的主要特点
(一)医疗风险控制和病人安全是医院内部控制的关键
医疗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机构,主要承担着对群众救死扶伤的作用,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任何诊疗活动都带有一些风险成分,加之病人个体的体制差异以及身上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病情瞬息多变。为了抢救病人,医护人员在很多时候往往就无法顾及自身利益, 需要在紧要关头承担一定的风险。除此之外,受到医疗水平和条件的限制,在患者家属以及患者对医院的要求和期望过高,但是实际诊治过程中的效果又无法到达预期的效果时,患者家属往往会采取一些过激的手段和方法,从而导致另外一些风险的发生。也正因为如此,病人的安全成为了院方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有效规避医疗风险和强化医疗风险控制就成了医疗结构内部控制的关键。
(二)医院收入种类较多,增加财务控制风险
收入种类繁多,每天的现金流入量大是医院每天的财务入账情况。目前,我国医院都是执行按医疗项目收费,必须按照国家公布的价格进行合理收费,并且所有的收费都是按照国家规定的医疗服务诊疗项目的药品、耗材的价格进行收费。由此造成了诊疗收费的项目偏多, 加之耗材、药品品种的繁多,每天患者用现金支付,医院方就会出现了大量的现金流入、流出现象。也正因为如此,对收费业务进行管理就成了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医院支出项目众多,医疗成本难以核算
医院在经营过程中生产各种支出费用,造成医院成本难以核算。 一方面,医院日常的开支费用,类如水电费、房屋折旧费用、设备折旧费用、后勤工作人员费用等等维持医院正常运行的费用;另外一方面是无法与医院医疗收入直接匹配的各种支出,类如医疗辅助科室的支出费用、收费人员的费用;还有一方面就是临床科室发生的直接与病人医疗活动相关的、与医疗收费有价位直接关系的费用,类如医药耗材费用、 药费、医护人员的费用等等。这些费用可以直接进入计入医疗项目的成本费用之外,其他费用都是通过医院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对费用进行摊销,但有没有形成精确的方案可以摊销,从而导致医院的成本核算无法有效的控制,给医院内部控制增加了负担。
(四)药品和各类医用耗材具有特殊性
医院不仅是救死扶伤的场所,也是各类药品和药品耗材产品的消费场所。这些药品和药材耗材产品和其它商品不一样,在进入、采购、 保管和使用等等环节的管理方面有其独特的要求和特性。患者治病需要各类药品,诊治过程中需要各种医疗耗材,而药品与耗材直接关系到病患的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对准入、采购、存放以及使用一整套严格内部控制要求和标准,以此确保病人和医疗质量的安全性。
三、提升医院内部控制的方法对策
(一)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医院文化是在长期的医疗、教学、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被全体医护人员所遵守的价值观、道德观的体现,是医护人员工作中的行为准则和准绳,对医院加强内部控制有着重要帮助。在医院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不但要将单位的组织运行体系和管理体系纳入进来,还要将医院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纳入进来,从而加强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作为医院,服务对象是患者及其家属,主要内容是为患者提供诊疗治病,减轻病患以及家属的痛苦。因此,医院应该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重视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服务。在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加强医院文化建设,营造内控管理环境,从而实现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的提升。
(二)加强风险控制意识,提高医院风险分析能力
医院管理人员往往都是医护工作者,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对医院发展过程中的内外部影响因素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加强医院医疗风险防范的同时,医院还应该更加注重对医院发展风险、市场风险、投资风险以及运营管理风险有深刻的认识。由于医院的性质不同于其他企事业单位,医院不但要承担社会责任,还有承担患者就医的风险程度。
(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评价制度
医院内部控制的一个新趋势就是控制自我评价。在医院内要不定期的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评估其有效性以及实施的效果,并主要针对内部环境、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风险评估以及内部监督进行评价。通过授权的方式,医院将内部审计部门或者其它相对独立的专业机构组成评价小组,同时保证评价小组能够独立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运行以及结果进行监督的权利,从而有效保证工作组与医院其它机构能够进行顺畅的沟通,通过相互制约与配合的方式促进内部控制的完善。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医院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外部整体环境的影响,发生各种各样的经济问题。面对如此一种状态,加强医院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在通过各种办法和途径增强医院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医院自身的特点,抓住主要问题,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最终达到提升医院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尹海锋.基于风险管理的X医院药品采购内部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2
[2]赵鹏.对新形势下医院内部审计的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3,08:1617-1619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 篇10
一、重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企业的党委成员在进行中心组学习的过程中, 应该充分认识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应该在进行中心组学习的过程中, 重视与基本的理论知识相结合, 并重点突出学习过程中理论的重要性。在进行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 能够按照党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指导路线, 进行企业内部的各项发展决策。企业的党委成员通过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 当遇到企业发展的重大决策时, 能够使企业党委成员的思想认识有一个重大的提高, 因此, 通过党委中心组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 能够对企业的整体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企业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的建立, 能够使企业的党委成员通过对党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能够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 在各项发展策略的制定和执行上有所帮助。在平时的工作中, 能够在相关理论知识的约束下规范自己的行为, 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 并认真执行上级领导布置的各项工作和任务。因此, 通过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 能够使企业的党委成员在实际的工作中有相关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 不断提高实践的水平。
二、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
企业党委在进行中心组学习的过程中, 不能忘记了自己本来的工作, 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 应积极寻找能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企业的各项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办法。企业党委进行中心组学习的过程中, 还应认识到企业党委中心组在发展中, 对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执行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企业进行内部规章制度的建立、修改和废除的过程中, 应发挥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 企业发展中的各项政策及措施在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 党委中心组的成员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 对相关的政策和措施进行不断完善和发展, 并为其具体的实施提供可行、高效的执行办法和工作思路, 为企业的具体发展理清思路, 指明方向, 促使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在企业的具体发展中, 党委中心组的成员还需要对企业发展中的各种大事进行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具体发展中的每一个工作细节被清楚地认识到, 可以组织企业的党委中心组成员, 进行企业发展相关主题的学习和讨论, 这一方面也能促使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的不断完善。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 应围绕一个中心和重点进行, 提高企业党委中心组学习的效率, 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将学习与成果相结合
为了能够不断完善企业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 提高中心组成员的学习效率, 必须对企业中心组学习的效果进行检验, 企业的发展成果作为衡量党委中心组成员学习成效的关键, 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因此应该在进行中心组学习的过程中将学习工作与成果相结合, 使企业党委中心组成员能够在企业的发展中, 遇到各种困难和困境时, 能结合企业发展的实质, 为企业的发展“出思路”。因此, 在进行企业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的建设过程中, 应该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 做好自主学习与学习组集中讨论的关系。在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因此也能够对企业的发展成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将学习工作与发展成果相结合的过程中, 为了保证各项工作在规范的情况下进行, 使每个中心组的成员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 应该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 落实好中心发言制, 在每一项工作进行“出思路”的过程中, 能够有专门的中心发言人员具体负责这项事务。最终实现企业发展与党委中心组成员思想道德建设的双赢。
四、结语
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 所以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不断完善企业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 不仅能够不断完善企业党委中心组的理论水平, 还能使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因此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 应该将学习工作与企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 最终促进企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牛鸣东.对企业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的认识与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 (33) .[1]牛鸣东.对企业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的认识与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 (33) .
[2]林淼鑫.对提高党委中心组学习质量的几点思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0 (6) .[2]林淼鑫.对提高党委中心组学习质量的几点思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0 (6) .
[3]王成山.理论学习新高潮的兴起与中心组学习方式的创新[J].研究与实践, 2009 (05) .[3]王成山.理论学习新高潮的兴起与中心组学习方式的创新[J].研究与实践, 2009 (05) .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 篇11
一、电算化会计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不同之处
1.程序和形式不同。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主要是会计不相容岗位分离的控制,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使之相互监督和制约,按照规定取得和填制原始凭证,设计良好的凭证格式,对凭证进行连续编号,规定合理的凭证传递程序等等。在电算化会计中这些都转移到了计算机内,计算机会自动进行借贷平衡、余额平衡检查等。
因此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企业会计系统的控制由单一的制度控制转变为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并存,会计系统控制不但要控制原始数据的输入,还要对相关的计算机软、硬件维护及电算化程序的安全进行控制。
2.内容不同。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给会计工作增加了新内容。手工条件下的会计系统控制主要是针对经济事项本身的交易处理,即每项经济业务的处理都要经过有相应权限的人签章,多个业务岗位和多个责任人独立操作而形成明确的责任分工。在电算化条件下,原先应由会计人员按一定程序及授权处理的有关业务事项,现在可能由其他业务人员在终端机上一次完成;原先应由几个部门按预定的步骤完成的业务事项,现在可能集中在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完成。业务人员可以利用特殊的授权进行多项业务的操作,甚至不经授权也可进行某项操作。
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工作人员不仅要保存好相关的纸质数据文件,还要保存、保管好已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各种会计数据和计算机程序;会计系统控制也相应增加了新的内容,如计算机系统的使用、授权、病毒的防治等进行控制及软硬件、磁盘、软盘的安全控制。
由此可见,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相比较,控制范围更大、控制程序更复杂。它将职能控制与程序控制、人工控制和计算机控制相结合,是一种综合性多方位的控制。
二、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从业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一方面电算化会计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财务软件的操作方法以及相关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知识。有些会计人员虽然在会计业务方面的经验丰富,但计算机专业知识却很匮乏,难以胜任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工作,在计算机面前表现得束手无策,不能将丰富的专业知识在计算机中进行转化。另一方面计算机软件开发及维护人员对会计知识掌握的不够,因此软件设计不能满足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需求,或者是软件功能与会计功能相脱离,导致计算机技术不断升级,而会计功能徘徊不前的尴尬局面。
2.电算化软件多样,绩效不明显。由于财务软件的开发未能实行统一的标准,再加上各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是向不同的软件开发商购买的,软件版本千差万别,就是同一公司的不同单位使用的软件也不尽相同,或是相同软件版本不同。导致了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传输的不方便,不能有效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实现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浪费了资源,增加了核算成本。一些单位的领导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还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不舍得在软件后期的开发与维护、升级与培训方面进行必要的投入,造成电算化软件强大的控制功能不能被有效地开发利用,形成电算化软件的闲置与浪费。
3.电算化控制制度不完善。2008年6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基本规范对内部控制及其目标、原则、要求等进行了明确,但是企业应如何应对,如何依据规范进行实务操作,切实防范和规避经营风险,将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财政部1996年就发布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企业实现电算化后,会计部门人员的结构、会计业务的处理方法、会计档案的保存介质和方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与之相应的规章制度却不完善,给计算机犯罪留下可乘之机。
4.加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由于电算化软件本身的缺陷及制度方面的不足,给利用计算机犯罪的不法之徒提供了便利,超越权限或未经授权的人员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篡改、复制、伪造、销毁重要的财务数据,达到犯罪的目的。据统计,全世界利用计算机犯罪直接盗走的资金达200多亿。我国金融领域发现的利用计算机作案的经济案件达l00多起。从1986年深圳发现的第一起案件至今,涉及计算机的犯罪从类型到发案率都在逐年上升犯罪方法和类型成倍增加,可见利用计算机犯罪数额更大,手段更先进,方法更隐蔽,因此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更大。作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系统控制要求企业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同时还要根据财政部发布的有关文件,制定出适合电算化特点的、能够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的内部控制制度。
三、如何加强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
1.要在内控制度上有新内容。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针对会计核算过程进行控制的。然而现在在电算化条件下,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原有会计凭证、会计数据的传递方法,原有的授权、审批程序发生了改变,这些变化要求在会计系统的控制制度中增加新的内容,以适应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要求,具体包括计算机的使用、数据管理、系统软件的安装、权限分配、密码设置与更改等规章制度等,通过这些新的规章制度保证电算化会计核算的全程受控。
2.要在风险控制上有新举措。电算化会计使企业的会计核算更高效更准确及时,但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经营风险,利用计算机犯罪,手段更加隐蔽,篡改原始数据不易留下痕迹,企业必须根据电算化会计的特点,制定严格的风险控制程序,包括计算机系统内及磁盘内会计信息的安全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控制,计算机操作员、系统管理员、系统维护员的岗位控制,数据备份控制、凭证修改与删除权限控制,反记账与反结账权限控制,计算机接触控制等。只有控制措施得当,才能降低经营风险,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3.要在人员培训上有新形式。在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机构由财务人员和计算机人员共同组成,改变了原来单一的组成形式,因此在人员的培训上必须对这两方面的人员进行双向培训,即对会计人员在原有会计专业知识培训的基础上增加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培训,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电算化的操作和控制。同时对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人员和计算机的维护人员进行必要会计知识培训,这样会使软件的开发和编制更贴近会计核算工作的实际,更好地发挥企业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功能。
4.要在制度的贯彻落实上有新措施。会计系统的控制制度不但要与企业的发展同步,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已经制定的控制制度得到切实的贯彻落实,不要让制度停留在纸上,而是落实在行动中。以甘肃电力公司财务处处长顾某贪污案为例,她能在短时间内贪污1 707万元巨款,不仅和她本人法制观念淡薄有关,也和一些会计人员违反内控程序进行会计处理有关。试想如果每名财务人员都严格按会计系统控制程序处理会计业务,那么从下属电厂汇往甘肃电力公司的资金就不可能汇到外地的一个股票账户上,顾某也达不到犯罪的目的。所以要在会计人员当中进行经常性的内控制度的学习和贯彻,使内部控制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使会计系统的控制真正发挥作用。
5.要在内部监督上有新方法。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是内部控制监督的执行部门,企业内部审计要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内部控制环境采取新的审计方法,在会计实现电算化后,审计部门不仅要对会计核算的方法、过程、会计账簿、凭证进行审计,还要对原始数据的输入、输出进行审计,由于内部审计人员熟悉本单位的业务和核算流程,通过内部审计及时发现电算化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不合理现象,及时整改,可以更有效地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保证企业经济工作的高效、有序,保证会计核算的及时准确。
提高电算化的科学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严格的内控制度是会计电算化信息真实可靠的保证,电算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处理同一笔经济业务的人员既要相互联系又要相互制约,我们要顺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更为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度,并根据执行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完善和提高内部控制制度。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 篇12
1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所谓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 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以内, 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 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 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 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说,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而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龙头。图1是国外描述的各阶段影响工程项目投资的一般规律。从图1中可以看出,初步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约为20%,技术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约为40%,施工图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约为25%。很显然,影响项目投资额的关键就在设计阶段。
2 设计阶段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内容
2.1 方案设计阶段
方案设计是工程设计的中心环节, 本阶段应根据方案图纸和说明书, 做出含有各专业的详尽的建安造价估算书。
2.2 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工作是在方案设计基础上, 对工程规模、工程布局、结构形式等的具体落实。本阶段应根据初步设计图纸 (含有作业图纸) 和说明书及概算定额 (扩大预算定额或综合预算定额) 编制初步设计总概算;初步设计总概算一经批准, 即为控制拟建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
2.3 技术设计阶段
应根据技术设计的图纸和说明书及概算定额 (扩大预算定额或综合预算定额) 编制初步设计修正总概算。这一阶段往往是针对技术比较复杂、工程比较大的项目而设立的。
2.4 施工图设计阶段
应根据施工图纸和说明书及预算定额编制施工图预算, 用以核实施工图阶段造价是否超过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以施工图预算为基础进行招标投标的工程, 则是以中标的施工图预算作为确定承包合同价的依据, 同时也是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依据。由此可见, 施工图预算是确定承包合同价, 结算工程价款的主要依据。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各设计阶段的造价 (估算、概算、预算) 相互制约, 相互补充, 前者控制后者, 后者补充前者, 共同组成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系统。
3 当前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3.1 设计人员缺乏经济意识
建筑设计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集工程性、艺术性和经济性于一体, 只有技术上先进可靠,经济上合理可行的建筑产品才能让社会所接受。目前, 设计部门存在着重设计, 轻经济的观念, 设计人员往往缺乏将经济意识贯穿其设计方案中, 盲目的追求建筑美观、品质, 出现一些不合理的设计, 造成了建筑成本无谓的增加, 而建筑经济人员只是机械地按步就班地照图编制概预算, 没有起到项目的成本控制作用。设计师追求效益, 设计人员只重视技术责任, 忽视经济责任成为当前设计市场的一个普遍问题。
3.2 对限额设计认识不足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 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 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 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限额设计是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与经济管理人员应密切配合,做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而当前设计人员对限额设计的认识不够全面,如:被动地实行限额设计;忽视限额设计的重要性;或只考虑一次性投入, 对项目建成后的维护使用费, 项目期满后的报废拆除费用很少考虑等等, 这样就可能出现“肥梁”、“胖柱”、“密钢筋”、“深基础”、“三超”等现象, 或是限额设计效果较好, 但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费用不一定很经济的现象。
3.3 管理者缺乏对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视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抓住设计阶段这个关键, 未雨绸缪, 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长期以来, 我国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结果出现有些设计粗糙, 初步设计深度不够, 设计概算质量不高, 有些项目甚至不要概算, 概算审批走形式等现象。业主往往把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合理结算建安工程价款、算细帐。这样做尽管也有效果, 但毕竟是“亡羊补牢”, 事倍功半。要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 就要坚决地把控制重点转到设计阶段—————这个关键阶段上来。
4 如何有效进行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与管理
4.1 处理好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之间的关系
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有时是一对矛盾,设计时应妥善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要在满足使用者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或在资金限制范围内,尽可能提高项目功能水平。
4.2 考虑项目全寿命费用,优化设计方案
造价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到项目将来的使用成本。如果单纯为了降低造价而建造质量得不到保障,就会导致使用过程中的维修费用很高,甚至有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给社会财产和人民安全带来严重损害,在设计过程中应兼顾建设过程和使用过程,力求项目寿命周期费用最低。建设单位在审查设计单位的设计时,要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利用各种指标对厂区总平面设计、工业建筑的空间平面设计进行分析比较。
4.3 采用标准化设计方法
标准设计是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组成部分, 它是根据共同的条件, 按照通用的原则编制的, 是经过一定程序批准的, 可供设计单位重复使用, 既优质又经济。这样既可以缩短设计周期, 还由于采用标准构件, 可以在预制厂采用定型工艺, 组织成批均衡生产,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降低了生产成本, 并加快了施工速度缩短了整个建设周期。
4.4 实行设计招标
工程设计招标是从多个具有工程设计能力的设计者中选择一个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设计质量高、工程造价合理、设计费用低的设计者。通过工程设计招标, 使设计单位不仅要对承担项目的技术可行性负责, 而且必须对所承担项目的投资严格控制, 优选出最佳设计单位, 才能在设计阶段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最终达到提高设计质量和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通过招标或方案竞选, 设计单位必须参与市场竞争, 在竞争中提出满足使用功能、经济实用、技术先进的优秀设计方案, 此举可以避免设计市场垄断, 提高设计质量, 减少设计变更, 缩短设计周期, 更好地发挥投资效益。
5 结语
总之,要做好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首先要认识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在整个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的重要性,合理确定目标, 采用科学的方法, 对设计阶段从严把关, 精心设计,这样才能达到有效合理地控制整个项目的投资的目的。
摘要: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和工期控制能否实现, 是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内容包括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当前,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合理确定目标, 采用科学的方法, 对设计阶段从严把关, 精心设计, 才能达到有效合理地控制整个项目的投资的目的。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推荐阅读:
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06-08
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原则09-23
内部制度下的会计控制10-15
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10-28
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检查评价11-19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探讨11-13
内部控制制度08-24
国有企业建立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10-17
医院内部控制制度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