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教学中情商培养(共9篇)
足球教学中情商培养 篇1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索戴克 (E.L.Thorndike) 就首先提出了社会智力 (Social Intelligence) 的概念, 认为拥有高社会智力的人“具有了解及管理他人的能力, 而能在人际关系上采取明智的行动。因而情商 (EQ) 又称情绪智力, 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其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品质。通畅我们认为, 一个人的一生中能否获取成功, 个体智力水平很重要, 既智商越高, 取得成就的可能性亦会越大, 但是心理学家却普遍认为, 情商水平的高点对于一个人能否获取成功方面具有重大的影响, 甚至可能会超过个体智力水平。美国心理学家认为, 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自身给他情绪要有充分的认识, 只有正确了解自己, 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第二, 自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学会调控自己。第三是自我激励, 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 重新认识自己。第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些事与他人正常交往, 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第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因此说我们应该在培养学生EQ考虑足球这一团队项目教学的设置。
1、“情商"的基本特征
在当今人才竞争的世代, 决定一个人才是否符合单位要求的不仅仅是智商而是情商, 这个已经由国际一些组织经过研究得出了结论, “情商”到底是什么?“情商”在英语里简称EQ, 其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的塞拉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迈耶提出的新理论, 主要是指一个人的信心、恒心、毅力、勇气、乐观、自觉、忍耐、审时度势、抗挫折、抗失败、团结协作、坚持到底等一系列与个人素质有关的反应程度。也是理智控制感情、道德规范行为、纪律约束冲动, 思维管理情绪的个人修养。与此同时, “情商”也包含了“自我认知”、“认知他人”、“认知社会”、“认知自然”的能力。经过研究“情商”低的人具体表现在:意志力薄弱、经不住诱惑, 没有责任心, 随心所欲, 没有吃苦的精神, 不善于克服困难, 对于一些理论知识缺乏认知, 放纵任性, 难以控制情感, 容易冲动, 经常出现过格的个人行为等。有些“智商”高的人, 其“情商”不一定就高;而有些“情商”高的, “智商”也不一定高, 只有具备“智商”、“情商”都高的人, 才是符合当今社会主义建设的最优秀人才。
2、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 当代大学生都是经过高考考试进入到大学校园的, 大学生的智力水平在同龄人中一般都在中上等, 但是在初高中阶段, 由于学校忽视了对学生情商的培养, 使得很多学生在情绪情感方面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很多学生在大学对于自己的人生信仰以及学习的动机都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对于社会缺乏责任感;对于生活缺乏激情;在学校与同学很难相处, 往往不能参与到集体生活中去;行事胆小自卑、嫉妒或狂妄自大。在教育学理论的基础上, 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 一个智商很高的好学生如果对社会缺乏责任感、行事孤傲自大、抱有嫉妒、猜疑、怨恨等不良心理是不可能发挥自我价值的, 就算在社会上取得了一点点成就, 最终也成不了大器, 有时候甚至会聪明反被聪明误。相反, 有的学生虽然智力一般, 但具备团队精神, 善于与他人合作, 有着乐于助人的精神, 对外界的各种意见和建设都会认真的采纳, 人际关系十分融洽, 这些学生在走入社会后, 往往更容易走上社会的上层。这些人的智商并不一定很高, 但是他们因为有着较高的情商, 因此, 在团队协作中, 往往受人拥戴, 可以将自己的内在潜能、智慧充分发挥出来, 也就更容易成功。
由此可见, 情商的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也是大学生日后成才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在重视对学生智育培养的同时, 更应该重视大学生的情商培养。心理学专家把情商归纳为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情绪控制、人际沟通和承受挫折等几个方面, 这给我们如何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行动依据。
3、足球教学中培养和完善大学生情商的实践
3.1、竞争和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
竞争, 往往是一种激发自我提高的一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的生产及生活方式更接近于体育中的比赛, 在双方机会均等的条件下, 谁具有更快的节奏、更强的竞争意识, 谁就有可能在对决中占据优势。经过对足球教学中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 90%以上的学生都希望教师在授课中能让学生有多一些比赛时间, 因此, 在足球教学中竞赛教学法是比较重要的方法;其次, 游戏教学法也是比较实用的方法。要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就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竞争。例如, 在技术教学中, 带球跑、传球、射门等练习:可以把全班分成若干球队, 将竞争带入到技术练习中, 看看哪个组的球员进球最多、带球速度最快;可以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比赛教学, 在比赛中学习课堂上的内容, 比如:看看哪个队伍传球次数最多, 哪个球队传球更具有穿透力, 要让同学们参与进来, 鼓励学生迎接挑战, 要让这种竞争意识深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 为其走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足球运动是一个集体项目, 在竞赛中, 要求队友配合默契, 互相帮助、互相鼓励, 将团队精神最大程度的发挥, 要让学生明白, 只有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才可以在以后的团队工作中, 与同伴相处的更加融洽, 取得成功的机会也就更大。在足球技战术的配合中, 往往要进行分组联系, 这就要求每个成员都要去积极地配合、与队友互相帮助、互相鼓劲, 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团队凝聚力, 为集体利益以及团队荣誉贡献自己力量的精神。
3.2、承受困难和挫折能力的培养
在足球教学中, 比分落后时, 学生往往会产生挫折心里, 导致在比赛中一些行为过激或者反常, 因此,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比赛中如何正确的对待挫折感, 引导学生在比分落后时, 如何正确的看待比赛, 锻炼学生对于困难的承受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在以后进入工作后, 面对困难时, 不会轻言放弃, 在遇到苦难与挫折时, 想办法解决苦难, 而不是选择逃避。
3.3、组织与管理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在参加工作后会有很广泛的人家交往, 因此在足球教学中我们要加强班级的团队建设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积极调动学生的创造性, 在一些球队组织与管理上要适当的放权, 相信学生可以做好自己的管理。比如实行轮换制, 每周的上课整队集合、器材整理、准备活动的开展由不同的同学来负责, 教师在一旁给与指导与帮助。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以及管理能力, 为日后参加工作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4、结语
足球作为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 是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的项目, 通过足球的教学的开展, 不单单锻炼学生的健康体魄, 对于学生的情商培养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些学生在性格品性上的缺陷与不足往往会在足球教学中表现出来, 根据足球活动的自身特点以及教师的正确指导, 可以帮助学生改掉自身性格的缺陷, 增加团队协作精神。由此可见, 在高校中足球教学的合理设计与安排, 对于大学生情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摘要:足球教学作为高校教学中的选修课, 它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强健的体魄, 而且在培养学生性格、品行以及情商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就足球教学中的项目特点来讨论对学生情商的培养与影响。
关键词:足球,情商,培养
参考文献
[1]梁明海, 韩金果.略谈中学生挫折心理之成因及对策[J].潍坊学院学报, 2007, (03) .
[2]吴维库.情商与影响力[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3]李成才.EQ的培养与素质教育[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4) .
[4]李新珠.谈教学中对学生情商的培养[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07, (3) .
[5]祝蓓里编著.运动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上海:华东工学院出版社, 1992.
足球教学中情商培养 篇2
吴康德
传统的智力观认为,智商的高低是决定学生成绩优劣的决定性因数。但是,我在教学中却发现:学生智力超常的和智力低下的都为数不多,绝大多数学生的智商都属于中等。为什么这些智商相当的学生成绩却差距很大呢?为什么有些智商高的学生成绩却反而不如智商低下的学生呢?在学习中,智商却不能主宰一切,其中情商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情商是一个较新的术语,它最先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梅耶和萨罗维相对于智商而提出的。1995年,美国《纽约时报》的行为科学和脑科学的专栏作家,《今日心理学》前任高级主编截尼.高尔曼于1995年把一些有关情商研究的成果汇编为《情绪智力》一书,“情绪智力”这一概念立即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传播,高尔曼认为情商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即认识自身的情绪、妥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情绪、人际关系。
许多科学家,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已经证明了情绪在学习中占有重要的作用:“情绪中暑对脑部其余部位的功能有很大的影响力,甚至能左右个人的思考力”;“由于边缘系统与前额叶有路径想通,焦虑和愤怒之类的强烈情绪信息可能会干扰前额叶维持实用记忆的能力”。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情绪不佳时总无法思考,持续的情绪低潮更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灌输知识外,还应该培养他们的情商,最终全面提高学习的效果。
首先,要使学生清晰地认识自身的情绪。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心理正由幼稚走向成熟,情绪发展不稳定。学习、工作、感情甚至天气等等,都可能引发他们情绪波动,使他们陷入情绪的低潮,影响正常的学习。因而,教师就应以举办讲座、开主题班会、,个别座谈等形式,提高学生情绪的抗干扰能力,使之心情趋于稳定而成熟。同时,要有积极的学习心态,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那么,他们对学习就会始终充满热情,上课就会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下课就会自觉学习、合理安排,有了困难也能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并能主动查阅资料解决疑难,学习的效果必将明显提高。
其次,要让学生掌握妥善管理情绪的技巧。
妥善管理情绪的技巧包括自觉性、坚定性、自律性等意志品质。自觉性是深刻认识行为目的的正确性的意志品质,有了自觉心,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同时,只有具备了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坚定性,才能战胜学习中的诸多困难,“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是说的这个道理;自律性则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意志品质,具备了自律性,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任务。
再次,要教育学生养成自我激励的习惯。
从心理形成、发展的过程看,自我激励包括愿望、兴趣、理想等心理状态。崇高的理想,、美好的愿望、浓厚的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充实心里生活的极其重要的原动力。教师千万不能忽视这一点,要运用各种方式,如阅读相关书籍、观看有意义的影视节目等,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四,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正确认识他人与清晰认识自我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也直接关系到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一个班级的班风好、学习气氛浓、同学之间相处融洽,那么,做为班级成员的学生就会种满朝气,学习的效果也会相对增强。同样,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融洽,学生对老师所授科目才会“爱屋及乌”。因而,教师应采用开设心理讲座、组织学习讨论、个别谈心等方式,以提高学生对人际关系与人格健康意义的认识,教给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技能,克服交往障碍造成的一些不利心理因数,培养其喜欢与别人共同学习相处,对人诚恳热情,宽厚大度等良好性格。
如何在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商 篇3
1、培养学生情商的合作力与竞争力
篮球是一门既讲求对抗又讲求合作的运动项目, 而且这种对抗与合作都是集体之间的, 这种竞争和对抗不仅仅是身体方面, 技能方面的对抗更多的则是心理状态、精神状态与情绪方面的, 因此, 为了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师要从心理上给予特殊的培养和指导。
为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 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关系, 分别从上篮、投篮与运球等方面都加以训练, 使学生在整个的运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通过对比小组间的成绩以及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成绩达到竞争意识的培养, 在这一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迎接挑战, 善于知难而上, 积极参与各种竞争, 不断地追求胜利, 在竞争中获得新的体会, 感受最刺激的感受, 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在比赛中得到升华, 使学生每临赛场都会产生竞争意识, 为他们未来走向更多的战场。
2、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沟通与交流能力也是一个人情商高低的重要组成部分, 篮球运动中也需要这种沟通、交流能力, 因为正是这些能力才能促进学生的篮球水平的提高, 才能促使学生在篮球比赛中取胜, 不但在同一团队内队员之间相互配合需要相互的沟通与交流, 而且也要学会用心去感知对手, 体会他们的优势和劣势,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因此, 在平时的练习中, 因为学生的篮球水平参差不齐, 必然会产生由于个人失误导致整体分数下降的局面, 或者由于队员之间的配合不当导致失败的现象, 遇到这种情况要教育学生学会互相谅解, 通过深层次的相互沟通来培养学生的合作信心。
篮球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 通过队员之间的沟通能够将精神和战术紧密联系起来,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起来学生的感知意识, 使学生具备感知对手的能力, 形成善于观察对方, 从对方的一举一动中感知他们的变化和失误, 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抓住好的时机发现对方的弱点和缺点, 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在全体队员心领神会的有效配合下打赢比赛。
3、培养学生承受困难与挫折的能力
篮球运动从比赛中得到锻炼, 从比赛中获得球技的提高, 然而比赛就意味着失败和胜利, 其中必然蕴含着队员的辛酸与努力, 在这一过程中, 每一名队员都会为本队伍的胜利殚精竭虑, 而且在赛场上也会出现面临着各种压力, 篮球比赛不仅是对球员体能素质、篮球技能的比拼, 更是对心理素质与承受能力的比较, 教师和学生都要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 所以, 教师在平时的篮球课上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 注意引导学生化困难和障碍为动力, 树立自信心, 用平稳、自然的心态来面对一切困难和挫折, 要积极克服由于压力和挫折所产生的激动心理, 鼓励学生正确面对困难。
例如:对于一些心理素质差的学生, 在平时的比赛中, 可以故意让他们组成一个队伍同实力较强的队伍进行比赛, 通过布置具体的比赛任务, 来教育学生如何调控情绪, 使他们在心理上有所准备, 对于临场出现的问题要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 引导学生善于在困难中冷静下来, 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积极应对困难, 全面提高学生的抗挫折与承受压力的能力。
这些心理素质不佳的学生经过平时的这种多重考验, 最后会自觉地形成一种平稳的心态, 积极应对未来更具挑战性的比赛。
4、总结
篮球教学是一个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体育项目, 其中不仅涉及到运动能力、反应能力的培养, 也强调了学生情绪与感知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善于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这些才能, 通过篮球教学培养学生的情商。
参考文献
[1]邵伟德.体育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2]王良义.试论高校体育与终生体育[J].体育与科学, 1995, (4) .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商培养 篇4
甄 德 征
情商即EQ,这是近几年比较时髦且流行的词语,最初是由美国哈佛大心理学系教授丹尼〃弋尔曼提出的。所谓情商,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的意志品质、态度心情、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用以表示人的认识自身情绪,妥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水平。
教学过程是在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和信息传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完成传递知识经验的任务,而且要教给学生如何具备积极的态度、如何保持愉悦的心情、如何维持活跃的思维、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意志品质等等。反过来讲,情商在教学过程中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近年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培养学生的情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积极的情商可以推动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情商教育在发达国家已被纳入正式教育,和其传统的数学、语言等课程并列。如今,在我国,现在也开始注重学生情商的培养,体现在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上。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是注重对学生智商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情商的培养,结果经常出现高智商学生反而不能处理日常的生活琐事,不能融入社会机体,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甚至出现突然自杀这种极端的悲剧。为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商”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一、挖掘教师自身潜力,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
兴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培养学生的兴趣的方法也又很多,但是 我这里重点论述的是从教师自身出发,努力改变对提高孩子们学习本学科兴趣的方面的因素,这也算是在对老师自身情商的一个考验吧!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小学生对老师有一种近乎崇拜的心理,对这一学科的喜好,可能直接与喜欢和不喜欢这一科的老师有很大关系。我在一次上完课(换课)结束的时候,一个同学问我:“老师,下节课上什么课?”我说上XXX课,他们异口同声说“怎么又上这门课啊?”,我问了一句,为什么不愿意上?竟然又很大一部分同学说“不喜欢这个老师”。后来我在班上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题是“你为什么喜欢上数学课?”结果是选择“喜欢数学老师”的占45.3%。这些足以说明小学生喜欢某一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喜欢那位老师有关,当学生喜欢那位老师时,在课堂上就感到老师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以一种积极兴奋的情感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而语言风趣幽默,态度平和、与学生平等交流,对同学能够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公正恰是学生心目中喜欢的老师的形象。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发掘这一方面的潜能,才有可能创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其次,注重提高自身修养,重视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生对外界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但是他们的辨别能力很差,所以老师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记得上个学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当我认为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只是没 有仔细读题或认真思考而问我题时,我经常说“你再细细看看,我不知道”。几天过后,在一次习题课上,又一个同学问我题,我还没有把题目看完,竟然有四个同学同时低声说:“你再细细看看,我不知道”。这使我马上意识到这个问题,我立即给同学们进了行解释。由此可见,我们老师整天和学生在一起,我们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了。同样,我们的一句话,一个不好的习惯,甚至是一个无意识的动作,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我们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修养,让我们用良好的习惯、优美的语言来影响我们的学生,使师生心灵更靠近。
再次,利用精彩的教学过程吸引学生。学生最终能不能建立浓厚的学习兴趣,关键是老师的教学过程能否吸引学生。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在上课的过程中,注重对教材的挖掘和利用,取材于现实创设学习情景,使学生臵身于现实生活中;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深奥的知识浅显化,静止的东西动态化;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合作探讨,使学生体验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进而使学生对数学建立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树立勇于克服困难、不屈不挠承受挫折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磨练学生的耐性和坚韧性。尽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学好数学单凭兴趣,热情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具备坚韧不拔,遇到困难挫折决不灰心气馁的精神。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学贵有恒”,学习一定要有恒心,不能或者一成功就自足自满,或者一失败就灰心丧气,半途而废。我们经常在教学过程中 指导学生做题,可能一次两次做不对,这时,我们必须教给学生耐心细致的观察题目要求,认真仔细的分析思路方法,帮助其分析错误的原因,从而找到正确的解答思路;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思路有问题或错误时,必须要重新来过,直到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这个过程就是不断磨练学生的意志,练就其耐性和坚韧性的过程,使其体会到挫折和失败其实没什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从而能经受住挫折和失败的打击。
其次,利用适当的批评性的评价,使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和现实,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新课改后,我们提倡多鼓励、少批评,致使出现了一种对学生毫无原则性的“赏识“、“鼓励”的现象。我们是应该多鼓励,多正向的激励,但是并不是无原则的,不能改变事情的本来面目,不是说不能要批评;过多的以及无原则的“鼓励”和“赏识”,就会造成学生盲目自大,自我感觉良好,对学习的困难性、任务的艰巨性认识不足,久而久之很多的同学就经不起批评,受不了现实生活中的挫折,稍不如意就情绪低落,甚至有过激的行为。我们都知道曾发生过学生因为老师的几句批评而跳楼自杀的惨剧,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误。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批评指正,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措施,还事情的本来面目,在学生正视是非的过程中,磨练其承受挫折的能力,提高其认知能力和水平。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德才兼备”,德是放在第一位的。有很多的大公司,在招聘人才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你这个人的品质问题,其次是你的才能可否为我所用;如果你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没有 良好的道德情操,你的才能再高,我也不会用你,因为你的智商越高,你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没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你造成的危害就会越大。因此是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多利用一些名人或伟人崇高的道德情操来影响教育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联系到古人在数学研究中所作出的努力,以及他们的成果在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作用,从而教育学生学习就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教育特别是低年级教学,我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成教育,也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时使学生一生受益的教育。我做过一定观察和统计,发现在小学阶段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他们的智力水平基本相当,但是学习习惯却相趋甚远,90%以上的成绩较好的学生都有一个较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如在计算时要求学生首先要认真审题,发现技巧,在计算中不要抄错题目,计算不要出错,要认真检查,同时整个过程要写得工工整整。其次要帮助学生养成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力戒拖延和磨蹭,学校里的学习有严格的时间规定,在家里也应该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再次还要学生养成复习旧课和预习新课的习惯,这对学好数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引导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成功,成功后可以获得喜悦和成就感,反过来,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又会激励人继续努力,从而取得下一个成功。小 学生同样也是如此,但是单纯的依靠他们自己去体验这种成功的感觉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学习上的成功与否,是来源于老师的评价和同学们的是否认同。所以,教师必须多创造机会,进行适时的正确的评价,引导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到成功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全体同学一视同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别施教。例如,在设计练习题目的时候,要根据学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不同,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不同水平的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功。每个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这种感觉又会激励学生进一步的去学习以取得更多的进步,从而慢慢的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谈高职院校古筝教学中的情商培养 篇5
古筝文化源渊流长, 它是汉民族的灵魂与养育汉民族的土壤相结合的产物, 传统古筝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应谋求与时代共进的切合点, 即与时共进。加点味精很新鲜, 但一味的追求无调性、离奇性, 高、快、难的技巧及“怪音阶”的发展, 终将不是古筝艺术的发展趋势。
技巧的完善终其目的是服务于情感的表达。技巧的表现力是用来表达人的感情和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筝乐技巧与音乐情感蕴涵着美, 体现着美。培养学生的情商挖掘他们理解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乐感是古筝表演者必备素质之一,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务本:追求根本 (理想) 。本立:根本立足了 (找到了) , 而道 (原理学说规矩) 就产生了。做人是本根而技巧是末节。追求做人的根本是什么?与乐感有何关系:伟大的音乐是否出自伟大的心灵?从技巧中是否映照出一个人的心灵美, 流射出一个人的人格光芒?要培养一个人的乐感是否应该先培养一个德性与品性高尚的人呢?康德说的好:“道德的基础在于精神的自律”。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古人欧阳修有一小故事:某日一人与欧阳修同行 (他不知同行者是欧阳修) , 见路边一枯树, 念出两句“远看一枯树, 两个干树桠”。欧阳修听了笑眯眯说:“春来苔是叶, 冬至雪做花”。此人猛然醒悟:那棵干枯的死树多么富有生机——春天长着的青苔就是它的生命, 冬天落满枝头的雪花就是它的纯洁无暇的色彩。同样是枯树, 欧阳修心灵折射出的便是“生命”和“色彩”。“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深邃文化内涵和博爱之心, 通过对枯树的描写显露端倪。道德风尚高的人爱心植根于他们心灵深处。折射出他们的心灵, 流露着他们人格的光芒。一个没有爱心境界的人“本”立不出来, “道”更无处而生。弹出的音乐不会美。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音乐演奏者只有具备了美好的理想, 并努力追求理想, 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及高尚品质, 在演奏时才能折射出美。古筝演奏者同样如此, 在培养其乐感时应先培养其高尚的品质与德行。
二、培养学生的乐感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
乐感, 指人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一个人的音乐的表现能力的高低也往往反映出他们对音乐的鉴赏水准。从筝乐中要通过音乐作品的审美感悟, 把技能情感, 知识与想象结合起来, 在情感的体验中培养学生的乐感。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知识技能是培养演奏者音乐的基本素质之一, 从筝乐作品中, 技巧中蕴涵着调式美、旋律美、指法美、体载结构美及显示出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音乐知识技能和审美关系是筝乐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古筝技能的形成, 从而推动和促进了审美活动的进程。在此基础上进行情感体验, 给升华了的乐思赋予情感性, 思想性, 净化成一种美的东西, 在灵魂深处生根发芽。在筝乐作品中领略作品的结构, 了解历史素材, 掌握技法要领在娴熟的技能掌握下, 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融入自己的情感, 表达自己的乐思, 展现自己的个性。塑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 当然, 音乐的审美不能只停留在近似生物性的本能的音乐情感体验上, 尽管筝乐作品即没有造型性也没有语义性, 不象文学语音一样表现约定俗成的概念和富有逻辑的内容, 也不能用文化, 视觉化的方式来解读音乐。但人们可以借助音乐的心理学于“同构联觉”的理论来来解读音乐审美内涵。
首先, “同构联觉”是来自一种感官的刺激而引起其它感官上的感觉, 而情感体验是音乐审美活动中的结果之一。筝曲《渔舟唱晚》广泛流传于神州大地, 人人皆知。乐曲表现了情感哲理, 古筝风格, 音乐语音及地域性的文化特色。“懂”音乐的人就会说出音乐中表现的是什么。反之就不懂。筝乐是一门表现力的艺术, 从音乐中获得审美体验不仅仅是靠纯听觉感受。形象的联想, 概念的领悟, 情感与情绪的体验在审美活动中都尤为重要。从音乐的物理属性来来讲, 音乐具有一定的频率、振幅音高、音色、音质、音波、声音、在时间中先后或同时发响的组合体, 它是非视觉性的, 它也不能象语言一样直接传达概念与思想。它又是非语义性的。就是说在审美体验中, 人们可以通过“联觉”“联想”“情态”“情绪”“感情”心理实践活动来达到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的提高目的。
“联觉”对一种感觉器官的刺激可引起其他感官的感觉。而人们往往从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产生“联想”, 看到毛毛虫爬会联想到蛇。而对某物、某事、某人生气或激动时就会有“情态”上的表现:兴奋或仰制, 强或弱, 紧张或放松。
而人们对情态进行体验或实践时“情绪”就出现了, 喜、怒、哀、乐。体现是强弱度和松弛度。
实验证明情绪体验或实践会产生由情感体验及实践引发的情感。如“喜”的情感可引起兴奋性的情感, 它可以形成高度紧张的兴奋状。古筝曲《战台风》王昌元曲, 全曲共分五段, 音乐形象生动具体, 用扣摇来表现台风, 用扫摇来表现台风的肆虐。紧张激奋后是一片风平浪静, 清新明朗。表现雨过天晴, 人们战胜了台风的喜悦。音乐审美中音乐直接引起的是情绪体验, 而情感体验则是在联想活动介入后产生的。
结语:“同构联觉”在对筝乐演奏中对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起桥梁作用,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联觉是人心理活动的自然规律, 是人类的普通心理活动规律。“音乐是情绪的艺术”。通过技巧、技能的发挥融入审美情感的体验, 通过“同构联觉”的想象, 使筝乐演绎出它优美深远的韵味, 音乐无国界, 筝乐也可以成为“世界语言”传播其自身的神韵。
三、学生的乐感培养应注意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
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品格是其他任何一种音乐艺术所不能替代的。不能够保存和继承我传统文化的民族艺术特色, 可谓没有国魂, 没有脊梁, 没有个性。
中国古筝音乐文化有着它的历史特定的因素, 受当地经济生活、社会结构、民族心理、宗教信仰, 民间风俗及地方方言多方面的影响, 除了掌握筝技外, 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从其它学科中吸取养料, 在哲学、天文、地理、历史等学科中折射出音乐的睿智和思想光芒, 让学生展开思想的翅膀在音乐的蓝天上遨游、驰骋。古筝文化有着2500年历史的沉积, 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五线谱, 还要让他们了解和熟知古筝流派的历史、流变, 发展和传承、创新等等。了解我们民族自己的宫、商、角、徵、羽和上、尺、工、凡、六、五、乙。掌握技能学习是一个方面, 学会乐谱多弹奏些乐曲都属基本功程序化练习。要在“文化知识”方面去花大力气, 下大功夫去研究筝乐文化, 雷默先生曾说:“如果一种文化一开始就丧失了表达它们的个性—它的灵魂, 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人类学家梅里亚姆例举了十种音乐功能, 其中一个是“对于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作用, 音乐在一种感觉的积累中体现其价值。”
从传统的筝技、经验、调式、调性发展到今天的多种调式音阶及无调性作品, 古筝艺术应随时间的推移去伪存善, 大浪淘沙, 把精华的东西传承下去。我国的工尺谱和减字谱已很少有人知晓了, 作为一种文化不应该丢失。古筝文化的传承在某种程度上比学习技能技巧要重要的多。内特尔在1992年国际音教会上提出了“音乐作为文化来传授”的观点, 筝乐文化也是如此。
在各流派的筝曲中, 不同地区的演奏家在演奏同一首作品时演奏的风格都不尽相同, 这与演奏家的阅历、人文素质、音乐天赋。内涵及技巧的掌握熟练程度都有密切的关系。技术在某一首乐曲中的运用是有限的, 而音乐的表现力则是无限的。演奏家可以把乐器弹奏的天衣无缝、惟妙惟肖, 但乐曲的内涵得不到表达则是败笔。
筝乐文化蕴藏于民间音乐与地方戏曲、戏剧、戏种之中, 有各自不同的地方风格特点, 从中吸取精华进行加工、整理、创编, 把握特点使之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 走出一条古筝发展的新路子。在情、意、趣、韵、新的情趣中发扬光大这一民族音乐是古筝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郭玮《雷默给予我们的启示》《中国音乐教育》2003.11期43页
[2].周耘编著《古筝音乐》湖南文艺出版社52页
足球教学中情商培养 篇6
一、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情商培养。
现行的语文教材文质兼美, 形神俱佳, 蕴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 有对祖国的爱, 对事业的追求, 如《黄河颂》《最后一课》;有手足之情, 同学之谊, 如《风筝》《羚羊木雕》;有如何面对困难, 如何处理生活中的矛盾, 如《走一步, 再走一步》《散步》等。这些文章为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例如《走一步, 再走一步》, 老师可以创设情境, 提出可能面临的困难或挫折, 让学生思考、讨论, 发表看法, 促其领悟, 使他们明白困难挫折并不可怕, 只要把大困难变成一个个小困难, 就能一个个的去克服它, 从而提高学生的抗挫力。
二、利用作文对学生进行情商培养。
言为心声, 文章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情感经历和情感体验, 所以作文也是培养学生情商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写作文往往是学生最头疼的事, 老是觉得无事可写, 或者写出的作文空洞无物, 究其原因, 主要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体验, 少了情商这根弦。所以教师除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外, 还要引导他们接触生活, 热爱生活, 焕发爱心。例如, 布置一些和情商有关联的作文题目, 例如, 以“自我介绍”培养学生的自知能力, 以“阳光总在风雨后”培养学生面对挫折的能力, 以“我的班集体”培养学生与人和谐相处、团结协作的能力。
三、利用课堂活动对学生进行情商培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安排课堂活动, 并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课堂上的学习活动, 还要通过活动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喜欢表现自己, 以获得教师和同学的尊重与注意。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 如果长期得不到表现的机会, 有的学生就会产生压抑、自卑、消沉的心理。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安排一些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师要多设计一些课堂提问、讨论、讲演等。例如, 学生的自由演讲活动, 每次课安排2~3个学生用几分钟的时间向大家提供一些信息、知识等。这样做, 不但让学生参与了课堂活动, 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调整了情绪, 增强了自信, 发挥了学习潜能, 促进了学生情商的发展。
足球教学中情商培养 篇7
我们所在的乡镇中学现阶段存在的最根本问题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历史知识的机械传授, 缺乏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目标不明确, 态度不端正, 没有学习动力, 失去了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教学效果不明显。所以, 我们要在课堂上通过多种途径和教学手段, 对学生进行情商培养,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进而使学生具有开拓进取, 积极乐观的人格特征。为此, 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在开发和培养学生情商时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教师应构建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情感具有感染性,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用自身的情感来感染学生, 使学生产生共鸣。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能控制自己情绪, 承受外界压力, 保持心理平稳, 善于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 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 在师生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 在彼此和谐融洽的氛围中, 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 激发学生产生情感的内驱力, 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二、教师应运用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情商培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历史中很多事件都有动人的故事, 是人类情商的精彩表现, 都是情商教育的好素材。在课堂上我给学生讲一些人物故事, 通过这些故事让学生从中感受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并受到感染。例如, 讲到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可以从中学到他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 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 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 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 二十七年成书的坚韧毅力;司马迁受腐刑之后, 忍辱负重地写成史学巨著《史记》;曹雪芹在贫病交加中创作文学巨著《红楼梦》。这些史实的讲述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意志品格。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 从小热爱科学, 肯动脑筋, 克服种种困难, 顽强进行科学实验, 依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和勇气, 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还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等。这些人物故事帮助学生在困难面前, 不退缩, 勇于面对。
我在教学中还采用了开展历史辩论赛进行教学, 这样不仅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更注重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比如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些既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又适合互动的问题, 例如“你如何评价秦始皇, 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郑和下西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等。针对我提出的这些问题, 学生通过搜集资料, 小组讨论, 在辩论“你如何评价秦始皇, 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这一问题时, 能说到秦始皇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完成了中国统一, 建立了中国统一的中央集团制的封建国家, 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他统一量衡、文字、货币, 便利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巩固了国家统一, 具有进步意义。他的焚书坑儒, 虽反对分裂, 但客观上摧残了古代文化, 限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他修筑长城, 防止匈奴入侵, 但过度役使人民, 使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 引起了人民的反抗。在辩论“郑和下西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一问题时, 能说到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的外交, 促进了我国与他国文化交流, 传播了我国的威严, 促进我国与他国经济交流。还能说到耗费国家钱财, 耗费国家兵力, 使统治者骄傲, 为闭关锁国埋下了祸根等观点。辩论后还能认识到通过辩论增强了自信, 增加了知识, 在辩论中学会了合作, 明辨了是非, 达成了共识, 历史思维得到了锻炼。
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 即在历史辩论赛开展的过程中, 刚开始学生热情很高, 效果很好。半个学期过后, 有的学生少了新鲜感, 不在积极参加, 针对这一现象, 教师就需要及时调控学生情绪, 加强和学生的交流, 同时挖掘学生更感兴趣的素材。
三、教师的恰当评价是对学生情商培养的重要方法
对于初中生来说, 学习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我乡镇中学的学生, 一些人缺乏学习兴趣, 学习意志不够坚强, 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不前, 甚至丧失学习信心和勇气。为此,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那怕是一点点进步, 我们教师也要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 如果我们教师每一节课都这样去做, 就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 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四、教师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决定者
教师不仅要深层挖掘教材中情商资源, 还要关注当今社会热点问题, 目的在于加强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突出历史知识的现实性与借鉴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钓鱼岛问题, 既是历史问题, 也是热点问题, 教师可将历史上有关钓鱼岛的史料与当前的时事材料相结合, 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使学生加深对钓鱼岛问题的认识, 这样组织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育才需先育人, 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必须重视情商教育, 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道德及身心健康等方面不断提高, 个性得以张扬, 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为成功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 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 教师的思想也经常受到震撼, 情商也得到召唤, 教学能力也得到提高, 使教师和学生达到了互相学习、共同发展进步的和谐效果。
摘要:历史课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换句话就是对学生进行情商培养, 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 我们教学的核心不仅是传授知识, 更要注重学生智力与情商的有机结合。为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构建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运用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时恰当的评价和关注当今社会热点问题来对学生进行情商培养。
足球教学中情商培养 篇8
在现代开放的多元化社会结构中, 人们的智商和情商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 也是人构造和谐心灵和促进事业成功的基础条件。情商EQ (emotional quotient的简称) , 又叫情绪智力或者情感智力, 它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彼得·萨洛瓦里和新罕布什大学的约翰·梅耶首次提出的, 他们认为高情商的人比高智商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全球开智计划”中也明确指出:“智力并非一个单向度的概念, 除了基本智商 (IQ) , 它还包涵了人的更多能力:成就智商 (AQ) 、道德智商 (MQ) 、情绪智力 (EQ) 、体能智商 (PQ) ……”可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是按照多元智力理论, 从社会智力的角度来界定情商概念的。
现代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在人成功的诸多因素中, 智商 (IQ) 因素大约占20%, 而情商 (EQ) 则占80%左右。情商是指信心、恒心、毅力、乐观、忍耐、直觉、抗挫折、合作等一系列与个人素质有关的反应程度, 是一个人运用理智控制情感和操纵行为的能力。情商是洞察人生价值、揭示人生目标的悟性, 是克服内心矛盾冲突、协调人际关系的技巧。
二、情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
学校教育作为弘扬主流价值观的重要场所, 心理学研究分析, 教师在加强智商教育的同时, 要通过有意识地进行情商教育,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心态, 以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目标明确的情商教育和相关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身心和智力的全面发展服务, 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心理支持。学生走向社会以后, 一旦形成健康心理和良好的习惯, 将使他们从中终生受益, 能积极应对人生的磨难和生活的挑战。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同时又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三、情商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培养学生的高情商品质和高智商素质, 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那么, 历史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情商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的。
1. 通过对历史榜样人物的学习, 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和情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一个人崇拜另一个人的时候, 他就会有意或者无意地去模仿那个人, 致使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影视明星王铁成扮演了周恩来, 又因他情境的感悟至深和思想感情的投入, 崇拜和模仿周恩来, 后来以至于体态形貌更加接近周恩来, 意志品质和道德修养也向周恩来学习、看齐, 由简单“形似”向“神似”魅力演员的过渡, 实现人的情感体验和情商素质中一次质的飞跃, 这就是情商教育作用的充分体现。由此可见, 对领袖英雄和先进模范的崇拜, 可以重塑人的外观形象, 造就人的性格品质, 改变人的思想感情和事业成功的路径。在学校中, 这些都是通过历史教学完成的。
2. 通过对历史杰出人物的解读,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积极的心态
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而黄袍加身成为宋朝的开国之君, 无论对他的智商应如何评价, 最起码说明他善于在错综复杂的时局中, 妥善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 在复杂的人群中与人和谐相处, 帮助他成就一番千古称奇的帝王伟业。汉代医学家张仲景, 用毕生的精力研究撰写《伤寒杂病论》, 则说明他有超人的自我激励能力。研究伤寒, 并非易事, 不仅艰辛, 而且有生命危险, 如果没有坚韧不拔的信念和顽强拼搏的意志, 是不可能建立起这样不朽的功勋和成就的。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中有目的的情商教育, 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积极心态, 为学生将来能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和抗挫折能力。
3. 通过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 培养学生的高情商体验
每个典型历史事件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都是人类情商的精彩表现, 是教师实施情商教育的绝好素材和典型范例。如, 为了抵御漠北和塞外匈奴的南侵掠夺, 秦始皇决意在崇山峻岭上修筑绵延万里、高达数丈的长城, 用人成千上万, 耗费物资、人力、财力不计其数, 工程之浩大, 之艰巨程度前所未有。作为秦朝的开国皇帝, 如果不能够正确认识自身情绪导致的后果, 如果不能熟知自己的治国能力和决策魄力, 岂敢倾其全国国力建设如此宏大的系统工程?如果不能够妥善管理和节制自己的情绪, 又怎能调动全国的数十万人力?作为长期服徭役的民工, 如果不能够自我激励, 就不可能忍受修筑长城经历的千辛万苦。皇帝的治国决策和气魄, 民工的忍耐和坚韧不拔, 是修筑长城在众多的责难和民间非议中仍然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
历史事件中蕴藏着情商教育的丰富素材, 这些素材都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情商教育。为了达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的, 教师还要挖掘历史事件中隐含的情商因素, 呈现给学生去系统思考和对比分析, 把显而易见的情商因素进一步强化和升华, 使学生在了解历史事件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情商熏陶。
4.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构建情商课堂教学新模式
除了利用教材的内容来进行有效的情商教育外, 也可以借助多种教学方法和适当的教学模式,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为学生营造一种有利于情商教育的氛围, 让学生在与同学的情感交往中, 积极培养自身的高情商精神和心理品质。
在历史课堂进行情商教育, 必须研究教学方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培养学生情商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研究历史问题, 正确衡量自己对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培养他们认识自己的情绪并进行调节的重要性;也可以举办即席演讲会, 登上讲台, 放下架子, 放开胆子, 尽情地表现, 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
同时, 教师在教学中也可开展“挫折教育”活动, 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介绍一些伟人年轻时愈挫愈坚的故事, 经常讨论一些不能受挫折教育的反面例子, 让学生知道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性, 增强是非判断力, 提高思想警戒。孟子曾经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智,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成功“挫折教育”的结果就是, 将来学生无论成为任何社会角色, 都将更加称职, 更有效率, 为将来人际关系和谐和事业成功奠定情商基础。
在历史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商, 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堂历史课, 或者一个教学环节, 不可能培养学生情商的所有方面。所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方法的特色, 有重点地培养情商的一两个方面就可以了。
足球教学中情商培养 篇9
1 情商的概念及界定
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沙洛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琼·梅耶首次提出了“情商”这一概念,他们以智能多元理论为基础,深入探讨了情商的内涵与意义。具体而言,情商是心理学领域的内容,强调个体对于自身情绪的调整和控制能力,也指个体的协作与适应能力,强调个体对于社会的感知、感受、理解和认同。一般而言,它主要表现为积极性、责任心、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之后,美国哈佛大学的丹尼尔·戈尔曼教授深入探讨了情商与个体成功之间的关系,他撰写的《情绪智商》一书,也被认为是有关情商的代表作。他认为,情商的培养是一个后天学习的过程,情商对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学者指出,那些在事业和生活中获得成功的人往往都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事实证明,许多获得成功的人士,往往不是依靠他们的智商,而是他们的情商。
2 我国高校的情商教育的基本情况
2.1 大学生情商教育的基本情况
情商是依托心理学发展起来的,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的教育往往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单方面的注重学生的升学情况。心理学知识的缺乏、教育体制的弊端和独生子女的性格特征都影响着我国大学生情商的水平。虽然我国的大学生也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未知欲,对于新事物也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但是他们在具体事情的处理上往往表现出情商低的情况。
2.2 传统教育观念对大学生情商教育的影响
学生的长远发展一方面依托于智商的培育,同时也离不开情商教育。但是,在传统观念里,人们往往将智商培养看得比情商培养重要得多,因此许多高校也并未把情商教育纳入教学的重要范畴。情商的培养需要以心理学为基础,但是许多高校都没有将心理学纳入他们的必修课,这使得在实际的情商培养中面临许多问题。即使有的高校开设了心理学的相关课程,也只注重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训练,这就使得高校无法很好的将课程教学和情商教养结合起来。
进入大学之后,学校放松了对学生的管理,转而强调自我管理和合作管理,在具体的学生管理中,往往也只强调制度和策略的运用,忽视了人性管理。大学生的情商培养不仅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还需要相应的制度和规章作为保障。
2.3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情商教育的影响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环境中,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变化也影响着大学生情商教育的效果和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高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面对多元的社会环境,大学生们一方面充满希望和热情,同时对于许多新问题也表现不知所措。调查研究表明,我国高校中有近28.7%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这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3 高校大学生体育教学中情商能力的培养的策略
体育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重要手段。结合体育教育的特征和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进而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沟通协作和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情商水平。
3.1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他们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是都是情商培养的基础。通过有计划的环境设置和教学设置,将情商的培养安排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总体来说,主要是通过解释和引导等策略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通过反复的练习,让他们的情操得到升华,意志品质得到提升。结合体育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体会技能学习的快乐和喜悦,在提高技能的同时,又感受到了胜利的喜悦。通过体育实践,学生感受到了团体协作的快乐,也体会到了自身的价值和锻炼的意义。这些成就感让学生们领悟到了团结协作的意义,也增强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构建起良好的心理结构。
3.2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人们完成某一件事情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坚强的意志,这些坚强的意志是一种精神品质,它们是情商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学的一大特点是实践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方法包括变换任务内容、加大运动量和提高技术水平等,因为坚强的意志是通过提高问题的解决水平来实现的。每一项运动都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引入竞争,学生们的兴趣得到了提升,更愿意主动去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身体素质的差异也影响学生完成体育锻炼的效果,那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往往更难以完成规定的任务量。另外,不同的项目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有些项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去战胜困难,有些项目是为了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具体而言,跳高等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紧迫性和时间观念,足球等项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体育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情商都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3.3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团队精神
由于体育教学往往是在室外教学,内容也相对灵活,因此有利于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对于促进群体交流也具有很好的作用。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以多样化的组织活动为基础,这些多样化的交往活动往往呈现出变化性的特征。体育教学的开放性为学生的交往提供了平台和机会,通过体育教学,学生们学会了基础的人际交往原则,例如坦诚互信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等。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有所提高,提高了在体育运动和群体交往中的水平和质量。在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中,学生的团体意识和个体责任感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懂得了关心和协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团体协作的意义,并积极加入到团体活动中来。
3.4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体育教育作为一种具有竞争特征的项目,始终贯穿着竞争与向上的精神。争强好胜作为学生的重要特征,有利于激发他们进取心,而进取心是成功者所必备的心理品质。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当注重公平性和竞争性,让学生学会运用竞争规律,参与竞争并夺取胜利。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现代的生产及生活方式更接近于体育中的比赛,在机会相等条件下,谁的节奏更快、竞争意识更强些,谁就可能占据优势。
竞争的前提是个人具有稳定的实力发挥,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注重学生的体能训练,提高学生的体能和综合能力。使学生明白,要想具有竞争能力,就必须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努力学习和刻苦实践。通过体育教学和实践,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构建了正确的认识观和价值观,在发展个性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情商。
4 结语
情商作为成功者必备的品质,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养而获得的。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重视开发智商的同时,应着眼培养学生的情商,从而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完善大学生的人格,真正让大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摘要:人的成功与否,不仅受到其智商的影响,还受到情商的影响。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他们的智商教育,还要注重她们的情商培养,包括心理素质、意志品格、人际交往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体育,情商培养
参考文献
[1]高静夷.对我国大学生情商的理性思考[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4):260-262.
[2]吴云.大学生情商培育探析[J].学术交流,2002(2):145-148.
【足球教学中情商培养】推荐阅读:
兴趣培养的足球教学06-28
高中体育教学中足球教学的开展思考论文11-22
商务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情商培养的探索12-26
足球教学09-22
小学足球教学07-22
趣味足球教学05-19
足球教学比赛05-24
足球战术教学06-24
快乐足球教学08-19
中学足球教学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