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展文化产业的措施专题

2024-08-29

北京发展文化产业的措施专题(通用8篇)

北京发展文化产业的措施专题 篇1

中国加入WTO以后,北京文化产业所要面对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也正是北京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所要解决的课题。北京要利用这一契机,加快改革的步伐,拓宽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实现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壮大文化产业的实力,增强竞争的能力,更快更好地将北京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中心。

(一)积极发展措施

1、加强宏观调控,制定总体规划。文化产业作为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和重视。但纯粹的市场机制并不能保证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尤其在巨大的外部竞争压力下,更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规划。建议成立相应机构,加强对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协调和领导,研究制定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文化产业政策,确定文化产业的统计范畴和指标体系,建立北京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体系,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北京市的支柱产业。、建立、完善文化产业法规。在国家有关法律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市的特殊情况,建立、健全和规范文化产业的地方性法规。在这些法规中,对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尽量实施平等待遇,但可在世贸组织许可的范围内,加强对外资企业的监管力度,防止其利用我们在法律上的漏洞,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3、建立北京文化产业信息库。建立北京文化产业信息库,研究国外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关政策、法规,从中吸收适合北京的发展经验,对国内外文化市场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为开拓北京文化产业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营造北京文化产业大市场准备条件。

4、以“做大做强”为目标,建立、健全大型文化产业集团。一个支柱型文化产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综合性产业大集团,如世界500强中的维亚康姆、新闻集团都是文化产业中的巨无霸。要与跨国公司竞争,必须建立我们自己的大型企业集团。已组建的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汇聚了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所具有的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业务范围拓展到广告、美术制品、展览、信息传播等行业,要进一步推动歌华集团的发展,使之成为北京市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要积极推进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同时,还要大力推动其他文化产业集团的发展,优先发展北京的出版业、图书发行业、印刷业、文化娱乐业、演出业等优势行业。

5、保护知识产权,建立版权贸易机构。WTO的协议文件具有法律制度上的有效性,随着我国加入WTO,全国性打击侵害知识产权将更加严厉彻底。要发动强大的舆论攻势、宣传保护知识产权,并制定有力措施,净化文化市场,使北京的文化中心优势更加显露。适时建立版权贸易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如艺术节、展览会、拍卖会、版权交易会等)开展版权贸易活动,使北京尽快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的版权贸易中心。

6、广纳资金,建立多元融资渠道。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运用市场机制,利用投资控股、金融信贷、资本融资等手段,形成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性投、融资格局。建议尽快制定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经济和境外资金投入北京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和文化产业投资控股公司。

7、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文化产业科技含量。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信息密集、技术密集的领域,现代科技成果的运用正对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许多发达国家都藉此壮大自己的文化产业。日本已宣布在2000年前启动地面电视从模拟式向数字式的转变,美国排出了在10年内完成全国电视数字化的具体时间表,并在1996年正式启动。因此,只有提高科技含量才能增强北京文化产业的竞争能力。

8、推出“北京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工程”。实现北京文化产业的优化升级,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除了切实有力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高级人才外,还要对现有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以实现知识、技术更新。建议将“北京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工程”列入“十五”规划,对北京现有经营管理人员实现全面培训,提高整体素质,为北京文化产业积极迎接21世纪做好人才的准备。

(二)保护性措施

1、制定相应政策、法规保护民族产业。在世贸组织的《1994年关贸总协定》中,规定成员可对其幼稚工业实行一定程度和时期的保护措施,暂不实现自由化,《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中也只禁止某些限制投资措施的使用,可见世贸组织并不完全排斥保护。而与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中的保护更不受约束。保护性措施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对外国产品和服务的限制。这种限制必须符合有关双边协议的要求,但对于服务贸易中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我国政府必将保留一定的回旋余地,北京市委、市政府可根据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在此范围内制定一些限制外资的政策。如外资从事跨行业经营,限制外资在合资企业中的控股比例,要求外资企业更多地雇用本地员工。此外,服务业的投资是以占领市场为目的,所不必给予外资企业优惠待遇,对本地企业的一些社会性、行政性义务同样可适用于外资企业。第二,是对国内企业的扶持性措施。由于GATS对服务业中的补贴尚无明确规定,有关双边协议也不会涉及,因此市委、市政府可设立专门基金,对重点企业给予有选择的财政补贴,但这种补贴最好是用于开拓国际市场和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等发展性用途,而不是为企业解决经营上的困难。第三,是利用世贸组织的一些例外条款,在本地企业遭受外国产品和服务进口较大冲击和威胁时,采取一些临时性的紧急措施,限制进口,给本地企业以调整的时机。

2、学习世贸组织成员保护本国文化产业的经验。美国占有世界上40%的视听产品市场,欧洲电影市场的80%为美国占有。而美国国内的外国视听产品仅占1%至2%。为此欧洲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抵制。他们的主要措施有两条:一是对国产电影实行补贴,如法国政府规定对电影的票房收入加收11%的特别税,然后在有关机构的监督下,补贴到国产电影的制作当中;对录像带的制作和出租,法国政府也同样征收特别税。二是对电视节目实行配额制度。1989年10月欧共体通过一项关于“无边界电视”指导政策,建议各国所有电视频道至少播放50%的“欧洲原产”电视节目。加拿大为保护本国出版发行业,1995年12月制定有关法规,对美国在加发行的体育画报分版杂志广告收入征收80%的营业税,迫使这家杂志停止了在加的发行。北京市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市情和保护与发展的需要,具体事件具体处理,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3、组建行业协会,增强行业的自我管理和有序竞争机制。国外的文化产业之所以具有较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与有效的行业自我管理有关。文化产业的行业协会、工会、联盟是从业机构或从业人员为捍卫自身利益而自愿结合的非官方机构,它与政府保持某种联系,进行行业管理和自律,是产业发展中一个非常活跃的因素。北京新影联公司组织院线及发行放映协会会员--影院经理们共同看片,协商票价的浮动幅度。建议其他文化行业参考电影业的经验,组织自己的行业协会,进口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必须与本市的同行业协会达成协议。由行业协会协调全行业行动,形成健康发展和自我保护机制。

进一步发展壮大北京文化产业的具体对策

中国加入WTO以后,北京文化产业所要面对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也正是北京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所要解决的课题。北京要利用这一契机,加快改革的步伐,拓宽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实现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壮大文化产业的实力,增强竞争的能力,更快更好地将北京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中心。

(一)积极发展措施

1、加强宏观调控,制定总体规划。文化产业作为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和重视。但纯粹的市场机制并不能保证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尤其在巨大的外部竞争压力下,更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规划。建议成立相应机构,加强对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协调和领导,研究制定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文化产业政策,确定文化产业的统计范畴和指标体系,建立北京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体系,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北京市的支柱产业。

2、建立、完善文化产业法规。在国家有关法律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市的特殊情况,建立、健全和规范文化产业的地方性法规。在这些法规中,对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尽量实施平等待遇,但可在世贸组织许可的范围内,加强对外资企业的监管力度,防止其利用我们在法律上的漏洞,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3、建立北京文化产业信息库。建立北京文化产业信息库,研究国外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关政策、法规,从中吸收适合北京的发展经验,对国内外文化市场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为开拓北京文化产业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营造北京文化产业大市场准备条件。

4、以“做大做强”为目标,建立、健全大型文化产业集团。一个支柱型文化产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综合性产业大集团,如世界500强中的维亚康姆、新闻集团都是文化产业中的巨无霸。要与跨国公司竞争,必须建立我们自己的大型企业集团。已组建的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汇聚了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所具有的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业务范围拓展到广告、美术制品、展览、信息传播等行业,要进一步推动歌华集团的发展,使之成为北京市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要积极推进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同时,还要大力推动其他文化产业集团的发展,优先发展北京的出版业、图书发行业、印刷业、文化娱乐业、演出业等优势行业。

5、保护知识产权,建立版权贸易机构。WTO的协议文件具有法律制度上的有效性,随着我国加入WTO,全国性打击侵害知识产权将更加严厉彻底。要发动强大的舆论攻势、宣传保护知识产权,并制定有力措施,净化文化市场,使北京的文化中心优势更加显露。适时建立版权贸易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如艺术节、展览会、拍卖会、版权交易会等)开展版权贸易活动,使北京尽快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的版权贸易中心。

6、广纳资金,建立多元融资渠道。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运用市场机制,利用投资控股、金融信贷、资本融资等手段,形成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性投、融资格局。建议尽快制定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经济和境外资金投入北京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和文化产业投资控股公司。

7、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文化产业科技含量。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信息密集、技术密集的领域,现代科技成果的运用正对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许多发达国家都藉此壮大自己的文化产业。日本已宣布在2000年前启动地面电视从模拟式向数字式的转变,美国排出了在10年内完成全国电视数字化的具体时间表,并在1996年正式启动。因此,只有提高科技含量才能增强北京文化产业的竞争能力。

8、推出“北京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工程”。实现北京文化产业的优化升级,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除了切实有力的优惠政策,吸引 国内外高级人才外,还要对现有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以实现知识、技术更新。建议将“北京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工程”列入“十五”规划,对北京现有经营管理人员实现全面培训,提高整体素质,为北京文化产业积极迎接21世纪做好人才的准备。

(二)保护性措施

1、制定相应政策、法规保护民族产业。在世贸组织的《1994年关贸总协定》中,规定成员可对其幼稚工业实行一定程度和时期的保护措施,暂不实现自由化,《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中也只禁止某些限制投资措施的使用,可见世贸组织并不完全排斥保护。而与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中的保护更不受约束。保护性措施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对外国产品和服务的限制。这种限制必须符合有关双边协议的要求,但对于服务贸易中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我国政府必将保留一定的回旋余地,北京市委、市政府可根据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在此范围内制定一些限制外资的政策。如外资从事跨行业经营,限制外资在合资企业中的控股比例,要求外资企业更多地雇用本地员工。此外,服务业的投资是以占领市场为目的,所不必给予外资企业优惠 待遇,对本地企业的一些社会性、行政性义务同样可适用于外资企业。第二,是对国内企业的扶持性措施。由于GATS对服务业中的补贴尚无明确规定,有关双边协议也不会涉及,因此市委、市政府可设立专门基金,对重点企业给予有选择的财政补贴,但这种补贴最好是用于开拓国际市场和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等发展性用途,而不是为企业解决经营上的困难。第三,是利用世贸组织的一些例外条款,在本地企业遭受外国产品和服务进口较大冲击和威胁时,采取一些临时性的紧急措施,限制进口,给本地企业以调整的时机。

2、学习世贸组织成员保护本国文化产业的经验。美国占有世界上40%的视听产品市场,欧洲电影市场的80%为美国占有。而美国国内的外国视听产品仅占1%至2%。为此欧洲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抵制。他们的主要措施有两条:一是对国产电影实行补贴,如法国政府规定对电影的票房收入加收11%的特别税,然后在有关机构的监督下,补贴到国产电影的制作当中;对录像带的制作和出租,法国政府也同样征收特别税。二是对电视节目实行配额制度。1989年10月欧共体通过一项关于“无边界电视”指导政策,建议各国所有电视频道至少播放50%的“欧洲原产”电视节目。加拿大为保护本国出版发行业,1995年12月制定有关法规,对美国在加发行的体育画报分版杂志广告收入征收80%的营业税,迫使这家杂志停止了在加的发行。北京市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市情和保护与发展的需要,具体事件具体处理,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3、组建行业协会,增强行业的自我管理和有序竞争机制。国外的文化产业之所以具有较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与有效的行业自我管理有关。文化产业的行业协会、工会、联盟是从业机构或从业人员为捍卫自身利益而自愿结合的非官方机构,它与政府保持某种联系,进行行业管理和自律,是产业发展中一个非常活跃的因素。北京新影联公司组织院线及发行放映协会会员--影院经理们共同看片,协商票价的浮动幅度。建议其他文化行业参考电影业的经验,组织自己的行业协会,进口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必须与本市的同行业协会达成协议。由行业协会协调全行业行动,形成健康发展和自我保护机制。

北京发展文化产业的措施专题 篇2

“卢沟晓月”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 卢沟桥、宛平城、晓月岛、晓月湖、岱王庙等均是其重要的文化元素。利用这一文化资源, 丰台区创办了北京“卢沟晓月”中秋文化旅游节及中秋晚会活动, 几年来影响力持续扩大, 2012年中秋晚会实现了京港澳台四地电视同步播出。

丰台区是著名的“花卉之乡”, 花卉产业实力雄厚, 具有先进的生产体系和发达的流通体系。2013年5月, 丰台区将举办历时半年的国家级园博会。2014年, 还将举办世界种子大会。

北京发展文化产业的措施专题 篇3

■ 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是一个集中代表了现代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全球性趋势的新兴产业,它与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密切相关,其涵盖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九个方面的活动。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效益稳步提高

2007年,全市限额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已发展到4206个,比上年同期增长5.1%;资产总计达到3203.8亿元,增长16.1%。全部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04.7亿元,同比增长16.0%,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高出全国约3个百分点。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呈现不断扩大态势。

2007年,限额以上文化产业实现业务收入达2476.3亿元,同比增长22.6%;实现利润总额117.6亿元,同比增长46.5%;税金总额105.1亿元,同比增长24.8%。

吸纳就业作用明显增强

2007年,限额以上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33.0万人,同比增长8.6%,增幅分别高于全市从业人员、全市城镇在岗职工6.1个和2.9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也有所提升,占全市从业人员和城镇在岗职工人数的比重为3.5%和6.9%,分别比上年提高3.3个和6.7个百分点。其中,吸纳就业人员比重最高的三个领域为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其他文化服务,分别占全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30.4%、15.1%和11.1%(见下表)。

文化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

2007年,全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加大,国家大剧院、梅兰芳大剧院等国家级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为繁荣首都文化演出市场,扩大国内外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市共有院线影院65家,其中城郊9区县共有影院11家。全市共有星级影院29家,占全市影院总数的45%。拥有公共图书馆25个,其中央属1个,市属1个,区县属23个(18个区县馆、燕山图书馆及4个区县级少儿馆)。目前25家县以上公共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达到31.5万平方米,到2007年底,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为3940万册(件),全市人均达到2.4册。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9.98%和99.99%。

文艺演出、电影市场繁荣活跃

截至2007年底,全市演出经纪机构达到427个,其中,国办演出经纪机构59个,民办演出经纪机构368个,艺术表演团体202个,其中,国有团体59个,社会办团体143个。据北京市演出行业协会对全市54家(不含国家大剧院、欢乐谷剧场)营业性演出场所统计,2007年,共演出13240场(国内艺术团体12804场、外国艺术团体394场、港台艺术团体及个人42场),观众人数805.1万人次,总收入4.2亿元。2007年,全市电影市场共发行放映影片38万场次,观众1711万人次,电影票房首次跃居全国第一。

报刊、图书、音像出版市场生机盎然

北京的报刊、图书、音像出版发行一直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报刊占全国的13.2%,期刊占全国的29.7%,图书占全国的50.3%。2007年,全市公开发行报纸256种,发行量73.1亿份;出版杂志2809种,发行量9.17亿册;出版图书125412种,总印数182674万册;发行各类音像制品10541种,发行量22985.5万盒(万张)。报刊、图书、音像出版市场的繁荣,丰富了百姓的业余生活。

■ 发展特点

产业政策放宽,投资主体逐步趋于多元化

近年来,社会资本和国外资本开始逐步进入文化领域,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资本结构发生明显变化。2007年,全市限额以上文化产业实收资本1101亿元,同比增长6.3%。六种资本构成中呈现三升三降,即法人资本、个人资本和外商资本明显上升,国家资本、集体资本和港澳台商资本大幅下降。

非公及混合所有制经济贡献日益突出

近年来,随着文化领域非公资本进入政策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2007年,限额以上非公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企业为3017家,比上年增加325家,从业人员17.5万人,同比增长16.9%,占全部限额以上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53.0%,首次超过公有制经济;实现业务收入1656.0亿元,增长29.8%,占全部限额以上文化产业业务收入的66.9%,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62.5亿元,同比增长53.1%,占全部限额以上文化产业利润总额的53.1%,比上年提高13.5个百分点;实现税金总额57.7亿元,同比增长29.2%,占全部限额以上文化产业税金总额的54.9%,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文化产业主要集聚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功能拓展区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及人口分布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全市经济总量和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功能拓展区,因此文化产业也主要在此集聚。2007年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功能拓展区集聚限额以上文化产业企业3646家,占全部文化产业的86.7%,实现业务收入2246.0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的90.7%,实现利润95.7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的81.4%,实现税金94.2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的89.7%。从分区县看,朝阳、海淀共集聚了54.8%的文化产业。

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的促进作用更趋明显

2007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04.7亿元,同比增长16.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其中“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当年实现增加值103.6亿元,同比增长41.53%,高于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25个百分点。

从传统文化、新兴文化和相关文化三个不同层次看,传统文化产业实力进一步增强,新兴和相关文化产业稳步发展(见图)。以“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和“广播、电视、电影服务”行业为龙头,“文化艺术服务”和“新闻服务”为内容的传统文化产业核心层,2007年实现增加值达286.6亿元,同比增长16.5%,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56.8%,增速和所占比重均列第一位。以“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其他文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新兴文化产业外围层实现增加值153.4亿元,同比增长15.1%,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30.4%。以 “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主要内容的相关层实现增加值64.7亿元,同比增长16.2%,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2.8%。

北京发展文化产业的措施专题 篇4

2008-5-27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北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北京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有力举措,是推进北京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为促进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科教文化资源丰富,各类创意人才荟萃。20世纪90年代,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率先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十五”以来形成了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会展、古玩艺术品交易等优势行业,并呈现出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明显趋势。特别是2003年以来,随着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初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文艺演出、影视节目制作、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广告会展、古玩及艺术品交易等传统行业优势进一步凸显;文化旅游、文化体育休闲、动漫网游、设计创意等新兴行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正在形成,吸引相关文化机构和企业集群式发展。到2005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总资产达到5140.3亿元,实现增加值700.4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0.2%,营业总收入2793.6亿元,实现利润110亿元,上缴税金123.6亿元;按现价计算,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比2004年增长14%,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地位初步确立。

当前,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首都城市功能的定位,首都城市所承担的文化传播的社会责任,国内外市场对中国优秀文化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使北京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强大动力。从国际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发展创意经济有利于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从国内看,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加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北京市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运作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新北京,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都为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宝贵机遇。

同时也要看到,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各个文化行业中心市场功能建设尚不平衡,文化创意人才价值尚未充分发挥,文化生产力素质有待增强,文化创意产业链条尚不够完善,由此造成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能力不强,文化创意产业的知名企业、驰名品牌还不多,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还不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发有待完善。正视不足和差距,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需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立足环渤海,面向国内外,把握战略重点,抓住关键环节,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培育市场主体,健全要素市场,大力发展北京文化创意产业。

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文化创意产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变工作作风,改进服务方式,优化发展环境,强化首都功能定位,紧抓奥运发展机遇,通过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扶持优势企业,打造驰名品牌,逐步形成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大力提升北京的文化软实力和城市影响力,促进北京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发展目标

2.“十一五”期间,通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提升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文化创意产业主导力量的影响,增强文化创意产业创造社会财富和就业机会的能力,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的文艺演出中心、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中心、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中心、动漫游戏研发制作中心、广告和会展中心、古玩和艺术品交易中心、设计创意中心、文化旅游中心、文化体育休闲中心。规划期内,预计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左右,到2010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

(三)重点工作

3.“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着力做好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营造良好环境,制定并完善有利于文化创意人才发挥作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加大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三是调整产业结构,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建设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四是整合优质资源,培育拥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较强的文化创意龙头企业;五是提升城市形象,打造一批具有国际水准、北京特色的文化精品和知名品牌;六是精心运筹谋划,做好奥运会场馆的赛后利用,为文艺演出、广告会展、文化旅游、文化体育休闲等开辟新的空间;七是增强创新能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创新体系;八是推进科技应用,促进高科技同文化内容的融合,提高文化创意产品的质量和水平;九是完善产业链,加强社会相关行业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配套支撑;十是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建设发达的文化创意产业营销网络。

三、发展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

(一)文艺演出

4.充分发挥北京地区现有演出场所功能,挖掘单位内部有条件的演出场所面向社会开放,精心打造特色演出场所。重点完善和发展“一街两边”文艺演出带,即充分利用长安街沿线及周边区域的国家大剧院、人民大会堂、北京音乐厅、长安大戏院、保利剧院、中山公园音乐堂、首都剧场等演出场所;扶持梨园剧场、老舍茶馆、湖广会馆、天桥乐茶园、正乙祠戏楼、广德楼戏园等场所的特色艺术演出;支持工人体育馆、首都体育馆、朝阳公园、奥运村等场所的时尚演出;完善北京之夜剧场、崇文工人文化宫红剧场、朝阳剧场等场所的文化旅游演出,鼓励创办新颖的大型旅游文化演出。鼓励和支持城区特色剧场演出,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兴建演出场所。继续推进西单剧场、北京大马戏场、吉祥戏院、中国木偶剧院、中和戏院、广和剧场、双井剧场的重建、新建和改造项目;积极扶持区县专业剧场和营业性大型露天演出场所建设。开发利用郊区(县)演出剧场,巩固和提升周末演出场的质量和水平,促进郊区(县)演出市场的繁荣发展。支持演出场所实行院线制改革和国际标准9001认证工作,组建剧院院线管理公司。

5.繁荣文艺创作,丰富首都舞台,继续大力弘扬京剧昆曲等民族特色艺术,积极发展各种艺术门类的剧目创作,提升交响乐、歌剧、芭蕾舞、话剧等艺术演出水平,鼓励流行音乐、现代歌舞、综艺表演等时尚演出;吸引海内外优秀文艺院团来京演出,支持各类国内艺术表演院团向海外拓展。重点扶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北京京剧院、北京交响乐团、北方昆曲剧院等具有国家水准的文艺院团。鼓励和扶持艺术创作,推出一批优秀舞台剧目。

6.深化经营性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支持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木偶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面向市场,增强活力,做强做大。支持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建设“木偶城堡”大型室内主题乐园,探索在北京和全国进行连锁经营;支持中国杂技团建设北京大马戏场。积极推进其他艺术院团内部机制改革,增强活力,改善服务。鼓励和支持不同所有制艺术院团共同发展,享受同等扶持政策。发挥北京演出行业协会的作用,培育发展各类演出经纪机构,扶持10家以上综合文艺演出机构。建立城市演出协作网,健全票务连锁服务网络,改善条件,提高服务水平。

7.着力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办好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北京国际音乐演出季暨北京国际音乐节、北京国际舞蹈演出季、北京新年音乐会、“相约北京”等大型演出活动,提升文艺演出的国际化水平。办好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文化节日活动,传承光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办好奥林匹克文化节。支持办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火炬传递等大型文化活动。利用奥运契机,举办各类文化创意活动。支持创办“北京国际木偶艺术节”,加强优秀演出项目的海外推广,探索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二)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

8.发挥资源优势,推进首都现代出版产业,重点发展出版物策划创意和市场交易,综合开拓国际国内市场。设立“北京新闻出版版权创意成果奖”,完善现有出版物评奖和奖励制度。建立健全图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物审读、评估、鉴定、监测体系和网络出版监测体系。继续实施国家和市级出版物出版工程,继续实施精品战略,着力培养一批国际知名的图书、报刊、音像等出版物品牌和知名出版企业,办好北京图书节、北京书市、北京互联网出版产业发展论坛、春秋两季国际版权展示会等品牌活动。支持办好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创办“中国阅读节”。支持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转企改制,优化业务结构和发行平台,使其建设成为首都一流全国知名的出版集团。加快推进首都出版创意和国民阅读促进中心的建设,将其建成一流的出版创意产业聚集区、重要的国民阅读促进基地。到2010年,形成40家期发行量达到25万份以上的品牌报刊,实现发行行业销售收入300亿元。

9.加大版权保护力度,建立和完善数字版权登记中心和版权资源中心、出版物信息处理和产业促进中心,重点建设国际版权贸易中心,构建发达的版权贸易和服务体系,推动版权输出和出版物出口。加强著作权立法和研究工作,实现出版管理和版权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到2010年,实现输出版权数量翻一番的目标,提高民族作品在国际版权市场上的占有率。

10.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现代物流和网络书店等现代出版物流通系统,发展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出版物网上销售等新型业态,推动企业网上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建设。大力推进图书交易市场建设,构建完善的图书销售网络。加快推进北京图书大厦二期、中国文化遗产书店、北京图书音像文化城等网点建设;合理设置出版物发行网点,支持北京发行集团发展连锁经营业务,鼓励服务业企业通过加盟、特许等多种形式参与出版物连锁业务,支持城市地铁、邮政系统利用现有报刊零售网点发展出版物连锁经营业务,鼓励发展出版物连锁经营和网上书店。推进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建设。

11.支持印刷企业、复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鼓励发展数字印刷,大力发展包装装潢印刷、精品印刷、高档彩色印刷。建成若干各具特色、技术先进的印刷复制基地,规划建设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兴、通州、顺义为外环,朝阳、海淀为内环的双环印刷复制产业带,建设北京印刷复制业信息管理系统,使北京成为重要的国际印刷复制中心。到2010年,北京印刷产业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复制企业实现年产值5亿元。

(三)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

12.大力发展广播影视内容产业,鼓励广播影视节目创作,推动生产制作和交易企业的聚集。重点建设以中央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为主的CBD广播影视产业集聚区。重点培育5个以上具有国际影响力、年销售额达2亿元以上的大型影视制作企业,打造一批广播影视产业品牌。支持中国影视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广播影视节目创新,发挥电视剧在内容产业中的龙头作用,促进电影、电视剧、广播电视节目、影视动画制作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做好广播影视精品展播展映活动。构建广播影视节目营销网络,促进和扩大广播影视节目交流交易。

13.着力提高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的科技含量,推进广播影视制作、传输、播映、存储、交易及影视衍生产品开发等领域的数字化。积极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拓展数字广播电视业务,扩大宽带数据业务市场份额,推进付费广播电视发展,建立和拓展从节目制作、播出到传输、分配的广播电视产业链。积极发展移动电视和楼宇电视、户外大屏幕电视,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广播电视、手机电视、IP电视、视频点播等新兴业务,鼓励影视制作经营机构制作和提供适合新兴媒体业务运营的节目和服务,培育和开发广播影视多样化、个性化消费市场。

14.支持北京市电影公司转企改制,推动电影院线制公平竞争和发展。大力发展社区和农村数字院线。加快屏幕建设和影院数字化进程,推动多厅影院建设。到2010年,全市实现电影屏幕数比2006年翻一番,电影票房收入达到4亿元。

(四)动漫游戏研发制作

15.重点建设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核心,由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石景山园、雍和园组成的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北京)发展基地。支持石景山区规划建设数字娱乐体验、竞技中心区,支持海淀区、东城区规划建设动漫游戏研发销售区,支持大兴区建设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扶持通州区三辰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发展。推进北京歌华创意产业中心、北京电视台北京动画制作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

16.充分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研发和制作具有民族性、原创性的动漫游戏产品。重视和加强历史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关注手机游戏、电视游戏等新兴产品市场的开拓。推动企业开发具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网络游戏通用引擎技术。加快发展民族动漫游戏产业,到2010年,培育5家年产值过亿元的大型动漫游戏企业,推动2至3家企业上市,推出游戏产品100种,年产值达到8亿元以上。

17.利用北京地区有线网络和众多主流门户网站资源,构建完备的互联网游戏运行平台,设立动漫游戏产业信息和人才交流平台。推动企业开发具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网络游戏引擎、智能化人机交互、分布式计算等关键技术。设立北京市优秀国产动漫作品奖和优秀民族原创游戏作品奖。

18.全面贯彻实施《关于加强北京市网络文化建设的意见》,加大对网络文化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政策扶持,培育市场竞争力较强的网络文化企业。支持市属重点网站、市属新闻媒体网站和文化类优秀网站开辟新兴增值业务。利用商业网站的优势,扩大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发挥网络教育作用,推动建设学习型城市。引导风险投资、银行资本进入网络文化市场,探索国有文化资本投资网络平台的有效途径。支持互联网出版网站在国际国内证券市场上市融资。组织开展“网络文化精品”评奖活动。建立“北京市文化经典在线文库”。

(五)广告和会展

19.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促进会展业发展,重点建设奥运场馆会展区、新国际展览中心。支持利用既有文化设施举办展示陈列活动,充分发挥国家博物馆、国家美术馆、首都博物馆、中华世纪坛、中国电影博物馆、北京展览馆、全国农业展览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的展示陈列功能。

20.培育标志性品牌会展,继续办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北京国际汽车展等展会,支持举办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北京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提升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北京广告博览会等精品文化会展,重点发展专业化、特色化会展。

坚持国际、国内会展并重,吸引国内外会展商在京举办会展,吸引国际著名会展商在北京设立分支机构;支持申办国际组织的专业会议和展览。鼓励发展会展服务业,建立健全会展服务体系。到2010年,文化会展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经全球展览协会认证的名牌展览达到15个以上。

21.充分发挥广告媒体市场的优势,积极促进网络广告等新兴广告媒体的发展,积极组织参与“中国广告业企业资质认定”工作,扶持一批知名广告公司树立品牌,打造本地旗舰企业,全面提升广告业的整体水平。加大对广告方面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和管理,引导全社会重视公益广告事业。

(六)古玩和艺术品交易

22.重点建设北京古玩城、潘家园旧货市场,加快建设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区。以琉璃厂大街、南新华街为主体,建设琉璃厂文化产业园区。以小堡村为核心,规划建设宋庄原创艺术集聚区。继续推进崇文区传统工艺美术基地、红桥市场等集聚区建设。支持办好中国古玩艺术品交易博览会,支持行业组织或企业举办北京中国文物艺术品展示及收藏高端论坛。

23.引导古玩艺术品拍卖企业规范运作。支持高端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做强做大,提升国际化水平和行业附加值,打造驰名品牌。到2010年,争取将北京建设成国际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之一,古玩艺术品交易额突破100亿元,争取达到120亿元,力争境外回流文物占全部拍卖品总量的20%左右。

24.扶持现代艺术品业发展,鼓励兴办艺术品经营企业,建立健全当代艺术品市场。支持在王府井、西单、前门等繁华街区设立艺术品销售展示区。支持利用闲置厂房规划建设艺术集聚区,吸引国内外艺术家、收藏家和文化机构入驻。促进艺术品销售与家居装饰、文化旅游的结合,开拓艺术品新的消费市场。建立健全艺术品市场规范,规划市场交易行为,加强营销和税收管理。积极支持工艺美术品生产、销售和出口。

(七)设计创意

25.积极占据全国设计创意产业高端,重点发展工业设计、软件设计,大力发展建筑环境设计、工程设计、平面设计、工艺美术设计,积极培育服饰设计、咨询策划,壮大设计创意产业规模,大幅提升创意能力和水平,使北京成为创意之都、时尚之都、软件之都。

26.支持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加快设计创意产业公共平台建设,打造软件产业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工业设计条件平台、平面设计支撑服务平台、数字版权保护平台。规划建设一批创意设计产业集聚区,促进设计资源分工协作体系的建立。培育10个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和竞争力的创意设计品牌企业。重点建设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北京软件产业基地、集成电路设计园、北京时尚设计广场、百工坊工艺美术设计创意产业基地等产业集聚区,促进一批有影响力的设计企业和机构聚集,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设计大师。

27.大力推进设计创意产业活动。创办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北京设计创意展,举办北京设计创意产业大会、2009世界设计大会。举办“中华民族服饰与奥运同行--迎奥运中式服装创新大赛”。利用跨国公司设计机构向中国转移设计外包业务,开展市场推广和设计交流活动。鼓励设计创意企业和机构参与国际展览、学术交流、项目合作和国际设计创意类奖项的评选。支持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设计创意产品的国际推广。

(八)文化旅游

28.大力开发旅游特色商品,培育旅游商品市场。举办北京旅游文化商品节、北京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中国民间手工艺展示陈列活动。设立旅游商品研发展示中心。支持旅游景区(点)将自有品牌注册商标。提升红桥、秀水街、潘家园等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购物场所的文化品位,加强其文化旅游服务功能。

29.以长城、故宫、颐和园、天坛、十三陵、周口店等世界级自然和文化遗产为核心,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增进游客的体验值。借助什刹海、国子监、孔庙、雍和宫、钟鼓楼等历史文化古迹,完善胡同游、民族风情游等具有北京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规划整治王府井、前门、大栅栏、琉璃厂、天桥、古北口等传统文化旅游街区,使之成为北京民俗文化旅游胜地。

30.培育新型文化旅游集聚区。充分利用传统民居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完善什刹海、南锣鼓巷、南新仓、三里屯等一批体现保护历史文化与实现城市发展相结合的民俗文化旅游休闲区,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社会旅游”等文化旅游产品。规划建设798艺术区、宋庄画家村等新型文化旅游区。培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旅游功能,使之成为北京新兴文化旅游项目。

31.提升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等旅游文化活动的文化品位。利用北京现有文化资源,鼓励开发新型文化旅游活动。促进跨行业、跨部门整合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推出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旅游产品。

(九)文化体育休闲

32.利用首都体育资源优势,建立与首都经济相适应的体育市场体系。在重点区域建立体育商务中心区域和体育休闲产业中心区域。推动北京体育服务业、体育休闲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使体育健身和以竞赛表演、体育用品为支柱的体育服务业成为首都文化型经济中的新增长点,积极推进北京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建设。

33.规划建设体育产业集聚区,形成南北有大型体育主题公园、东西有特色体育健身园区的基本格局。重点扶持建设奥林匹克中心区、龙潭湖体育产业园、潮白河水上休闲运动集聚区、五棵松球类健身运动集聚区、十三陵户外休闲运动集聚区、八大处网络体育集聚区。

34.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体育品牌赛事。重点扶持世界职业网球巡回赛中国公开赛、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世界乒乓球北京大奖赛、环北京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北京国际城市马拉松黄金赛等。加强与国际职业体育组织的合作,积极引进国际体育品牌赛事。

(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35.规划和建设一批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提高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重点支持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中国(怀柔)影视基地、北京798艺术区、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北京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园区、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中关村软件园等经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认定的集聚区,做好集聚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到2010年,北京市级重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力争达到30个。充分调动区县积极性,积极引导区县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使集聚区成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四、加快发展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保障措施

36.切实加强宏观指导和管理。发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健全产业发展的协调推进机制,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积极性。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决策研究,每年发布一批重点研究课题,面向社会招标。建立健全研究成果转化机制,增强调控的有效性和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健全文化创意产业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切实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形势分析和预测预警工作。

37.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落实《关于深化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市场主体地位,积极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完善和全面执行《北京市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和《北京市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实施办法》规定的各项政策,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文化创意企业。

38.全面落实文化经济政策。贯彻实施《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相关产业政策,研究制订实施细则,完善配套政策。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制定完善分行业的扶持政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落实鼓励自主创新、促进产品出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鼓励企事业单位及个体创意人员,利用一切符合文化创意产业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格局。

39.切实加大财政资金支持。自2006年起,市政府每年安排5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重点采购和后期奖励等方式,对符合政府重点支持方向的文化创意产品、服务和项目予以扶持。按照突出重点、形成亮点、兼顾一般、推动全局的原则,用足用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培育一批文化与科技结合的共性技术,扶持一批具有重要示范、引导、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

40.积极支持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市政府设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专项资金,资金规模5亿元,分3年投入。经认定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公共设施工程,市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予以支持。鼓励和引导区县结合各自区域功能定位,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充分调动区县积极性,形成市区共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41.利用存量房地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鼓励盘活现有产业园区和传统工业区存量房地资源,结合传统工业转型和产业结构提升,优化配置资源,用于文化创意产业经营,并积极配合做好房屋安全质量检测和维修,保证市政基础设施供给。工业厂房、仓储用房、可利用的传统四合院区域、传统商业街和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等存量房地资源转型兴办文化创意产业,凡符合国家规定、属于本市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布局优化的,经认定,原产权单位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保持不变,政府可暂不对划拨土地的经营行为征收土地收益。

42.大力扶持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发展。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相关政策,加大对动漫网游、设计创意等新兴文化创意行业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商业银行重点支持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支持社会力量建立风险投资和担保公司,为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43.鼓励和支持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出口业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文化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活动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支持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出口业务,对出口业绩突出的企业予以奖励。市政府在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中,对企业在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出口过程中所发生的境外市场推广费用,经核定后给予支持。引导商业银行对有效益、有还贷能力的文化创意自主创新产品或服务出口所需的流动资金贷款优先安排、重点支持。培育辐射国内外的文化创意产业营销网络体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出口退(免)税政策。对在境外提供文化劳务取得的境外收入不征营业税、免征企业所得税。在本市设立的具有一定规模和重大经济效益的文化创意企业总部,对其境外管理服务、研究开发、投资和资产处置所获得收益的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财政资金予以支持;在规划新城内选址建设的,政府在土地供应方面予以优先支持。

44.切实加强文化法制工作。通过法定程序逐步将文化经济政策上升为法律法规。研究制订《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管理办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办法》、《北京市文物(古玩)流通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出版业、广播影视业的地方立法,进一步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法规体系。条件成熟时,研究制订《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条例》。深入开展文化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守法经营和维护文化权益的自觉性。加强文化领域综合执法工作,提高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45.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特别要保护好具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文化创意成果。研究制订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办法。鼓励和规范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发展,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信用保证机制,促进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实施和运用。搭建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保障并促进文化创意产品的合理、有效流通。鼓励公民以知识产权作为出资,依法创办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商标管理办法,定期编制和发布全市文化创意产业著名商标名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和严厉打击各种违法侵权行为。

46.发挥文化创意产业促进组织和中介机构、行业组织的作用。定期编制发布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指导目录和外商投资文化创意产业目录,明确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投资的项目,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领域,鼓励非公资本及海外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文化经纪、文物及艺术品评估鉴定、技术交易、推介咨询、担保拍卖等中介服务机构,引导其规范运作。围绕知识产权代理、技术研发、信息提供、信用担保、法律咨询等环节,健全社会化、市场化的中介服务体系。积极支持各类文化经纪人和经纪执业人员开展业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管理方面的作用,鼓励行业协会制定自律性公约,协商解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纠纷,增强行业协会应对文化创意产业国际知识产权纠纷与诉讼的整体联防能力。

47.加强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支持在高等院校设立文化创意相关专业,重点培养文化创意研发设计、营销管理和经纪人才。鼓励企业与大学、院所联合,建立一批产学研一体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在职培训,逐步建立教育培训和岗位实践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文化创意人才引进和奖励机制。拓宽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定期编制发布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开发目录,积极引进文化创意产业的领军人物。对于文化创意企业聘用海内外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创意人才和营销经纪人才,可参照《北京市吸引高级人才奖励管理规定》予以奖励。上述人才中的京外人才,可按照我市相关政策申请办理调京或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鼓励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文化创意人才的国际交流。教育部门对文化创意人才海外培训、海外专家和大学生来京研习予以资助。人事部门对文化创意企业引进外国专家、留学人员或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给予立项、经费资助等方面的支持。设立文化创意奖,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所得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文化创意企业以股权、期权等形式给予其高级管理人员的奖励,按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在计征个人所得税时给予优惠。

北京发展文化产业的措施专题 篇5

目——游戏动漫方向

一、申报条件

同一单位每一只能申报一个项目。如有两个及两个以上项目单位联合申报,须确定其中一个项目单位作为项目申报主体,合作单位应出具同意其作为申报主体的证明。

申请补贴的项目

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产业政策;

2.项目原创性高,创新性强,知识产权明晰,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和成长能力,能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项目单位具有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独立核算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状况良好;

4.项目单位的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元。

二、下列情形专项资金不予资助

1.知识产权有争议的;

2.项目单位因违法行为正在接受有关部门调查的;

3.未通过专家委员会评审的;

4.已获得过政府相关专项资金资助的;

5.应由政府其他资金支持的。

三、申报材料

项目申报单位应向受理单位提交纸质材料及电子文档。

(一)申请贷款贴息需提交的材料

1.《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贷款贴息申请报告》(加盖公章,含电子版,见附件2);

2.项目单位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及银行出具的《借款凭证》、《还款凭证》复印件(加盖双方有效印鉴、单位财务印章);

3.银行出具的利息支付凭据复印件(加盖银行章、单位财务印章);

4.银行出具的该笔贷款信贷记录情况证明原件(加盖银行章);

5.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

6.项目申报单位对报送材料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7.其他需补充的材料。

(二)申请奖励需提交的材料

1.《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申请报告》(加盖公章,含电子版,见附件3);

2.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

3.2009的完税证明复印件(加盖公章、单位财务印章);

4.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获奖证书等材料的复印件;

5.相关行业支持政策中要求出具的其他证明材料;

6.申报单位对报送材料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7.其他需补充的材料。

(三)申请项目补贴需提交的材料

1.《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补贴申请报告》(加盖公章,含电子版,见附件4);

2.《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预算明细表(项目总投资)》(含电子版,见附件5);

3.《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预算明细表(申请补贴部分)》(含电子版,见附件6);

4.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

5.2009审计报告及财务状况相关材料(加盖单位财务印章);

6.有自筹经费及配套资金来源的,须提交由银行出具的该项目有关账户的银行对账单原件(加盖银行章),项目单位关于自有资金的说明及项目资金往来的合同、发票等;

7.项目申报单位对报送材料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8.其他需要补充的材料。

(四)项目申报单位如有融资需求并愿意参与社会推介,请提供项目社会融

2资推介声明,并填写《推介项目登记表》(含电子版,见附件7)

(五)材料制作要求

1.项目申报材料应规范制作,封面应注明项目申报单位及项目全称;

2.全部材料按顺序排列,统一采用A4纸,使用胶订方式装订。申请报告题目用小二号加粗宋体,正文部分用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3.纸质材料一式九份,并加盖单位公章,电子版材料需提供光盘一张。

动漫与网络游戏研发制作和交易业

1.具有中国风格、中国元素的原创动漫网络游戏作品。

2.面向海外市场的动漫网络游戏作品的研发与输出。

3.基于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公共创作、制作和运营平台。

4.原创网络动漫创作展示平台。

5.手机动漫游戏产品的研发与运营。

6.动漫游戏衍生产品的开发与营销。

北京发展文化产业的措施专题 篇6

学习心得

13级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王蕊晨 20*** 初上本课,我的第一个感悟是我原来把文化产业的范围限定的太狭窄了,在我的印象中,文化产业应该就是指:电视、广播、电影、游戏、音乐、出版等,但实际上文化产业的标准和划分远比我想象的涵盖广,我所理解的仅仅是文化产品的生产业务中的一部分,文化产业分类还包括旅游、体育、设计、等等,基本上与非物质消费相关的或者带有精神价值的产业链都包含在内。之前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预期目标为2.4万亿元左右,约占同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为达到此目标,“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要达到19%,而中国目前有文化产业机构33.87万个,文化产业“核心层”有从业人员278万人。无论是其产值、规模还是发展潜力均让人惊讶。加之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游很大的影响,这便不难理解为何党和国家如此看重文化产业,为何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乃至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如此重要。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首先了解到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文化产业其实是以影视、动漫、娱乐、出版、传媒、演艺、网游等为主。从2005年起,国家的经济政策一直非常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且一直在延续至今,而且逐渐地在深入。最早政策性引导是首先鼓励一些民营企业参与到影视娱乐行业,并有相应的配套政策的出台,比如相关金融政策、地方产业政策以及财政政策,从不同角度都在预示着文化产业将要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尤其文化事业单位的改制,这里面孕育着巨大的空间。与欧美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相比,像美国好莱坞、迪士尼、网络娱乐产品、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我认为中国的文化产业有着可观的发展空间。在整个课程的学习中,老师给我们分析了不少文化产业的案例,如南方报业传媒集团、ST传媒、华数传媒、阿里巴巴上市等著名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学习,我逐渐总结了几条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如下:

第一,文化产业的多个领域市场急剧扩大,文化娱乐消费需求在快速增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刚刚起步且基础薄弱市场化不足的文化产业渴望资本的支持,想方设法迎合资本,而资本一直处于观望状态。随着国家战略日益明确,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中国文化产业本身的发展日益欣欣向荣,如今中国每年的电影票房市场都在创新高,2015年一季度,票房收入以一天一亿元的速度狂飙突进,纯市场化演出非常火爆,文化旅游也在非常快速的增长。所以现在资本市场开始大规模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我国已经进入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双赢的阶段。

第三,有些企业形成了跨平台、跨领域的多元化产业集团,打破了原有的市场格局,整个产业格局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生产、创新能力大大提高,市场渠道逐渐开阔。比如华谊兄弟有电影、电视、文化主题公园、网络游戏,还有像上海文广集团、盛大,一些大的跨领域集团开始形成雏形。这种雏形很像欧美模式。欧美的巨型文化企业都是跨媒体跨领域的,像迪士尼、默多克集团。这样可以形成产业联动效益,业务的扩张性更强。

第四,对资本运作擅长的企业走在了前面。许多文化企业通过上市,获得融资之后迅速扩容,逐渐成长为非常有活力,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比如华谊兄弟、人民网。华谊兄弟是典型的民营企业,上市以后它的发展越来越大气,逐渐建立了全产业链的格局;人民网是典型的国有文化企业的发展方式。

第五,由于历史意识形态原因,政府对于文化企业的约束还是比较多的,市场环境还不太理想,大多数文化企业在产品销售渠道和市场环境下处于比较弱势。有些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非常强。

在老师介绍的诸多案例中,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是史玉柱这个人物。他不仅是一个实业家,也是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大亨。这个传奇人物经历了数次大起大落,又多次东山再起。很多人批评他的多次投资风险太大,不够稳健,但实际上史玉柱胆大心细,他的每一个看似冒险的决定都是建立在无数次市场调查之上的,他非常关注消费者的需求,总是能抓住市场风向,准确地针对消费人群的心理开展有效的市场营销,最终大获全胜。同时,史玉柱在资本市场上常常会利用杠杆效应,谋取最大利益,例如2014年4月2日,史玉柱与马云实际控制的杭州云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有限合伙企业云溪投资,这是一个典型“四两拨千斤”的案例,在高达65.36亿元的该项投资中,史玉柱的出资额仅为6500万元,但他却作为普通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云煌投资的控股股东马云,共同掌握着云溪投资的经营控制权,并将收取合伙企业的管理费,以及基金投资利润分成。史玉柱深谙文化产业的资本运营手段,因而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功。

我们小组讨论与展示选择的案例是携程旅行网,而我在其中负责的版块是“携程上市前后的投资并购活动及其特点”。我主要分析了携程上市前后的三次并购活动:并购北京现代运通订房中心,并购北京海岸航空服务有限公司,以及与上海翠明国际旅行社达成战略合作。携程的并购投资活动主要体现了互联网与传统业务相结合的特点,通过紧紧依托传统产业来发展电子商务,通过中间市场把供应商和消费者连接起来,作为一个独特的资源整合者,携程一只手掌握着全国近数十万会员客户,另一只手则与全国数千家酒店、所有的航空公司紧密相连。携程网成功整合了高科技产业与传统旅游业,被誉为互联网和传统旅游无缝结合的典范,强强联手,优势互补,传统与网络的结合使携程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除此以外,我们小组也对携程资本运作的其他方面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讨论和总结,比较透彻仔细地分析了携程十几年的发展,从中受益良多。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篇7

一、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及提出的重大意义

北京提出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北京以进入小康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消费需求为基础,以网络等最新传播方式为主导,以高科技技术手段为支撑,以经济科技与文化艺术的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的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重组或创建的新兴产业。它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价值链中占据高端的地位,将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同时北京具有占据研发和创新高地的优势条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是北京的必较优势所在。二是有利于提高北京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提升北京城市等级,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三是有利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变北京现存的就业结构,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四是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产品,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五是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供有力支持,充分利用和分享奥运会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

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1. 总体增长水平持续加快

近年来,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 并逐步形成了若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根据调查,2006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造增加值812.1亿元,同比增长15.9%,占当年全市GDP (7807.3亿元)的10.3%;实现业务收入3614.8亿元, 同比增长29.4%;共有从业人员89.5万人,同比增长6.6%,占当年全市从业人员总数(920万人)的9.73%;资产总额达6161亿元, 同比增长19.9%,共实现利润407.9亿元。

2. 部分行业增势强劲

书刊出版业是目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中发展状况最好的一个行业;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是其中比重最大的行业;演出业是其中最有特色的产业之一;设计服务、艺术品交易等行业比重虽然不高,但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带动下,表现出巨大发展潜力;此外,会展业、动漫产业等门类也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3. 战略布局趋于合理

从空间上看, 一批特色产业聚集区正在逐步形成。目前北京初步形成北京数字娱乐示范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中关村文化创意产业先导基地、东城区文化产业园、朝阳大山子艺术区、德胜园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今后北京将着力建设以下六大文化中心,分别是:全国文艺演出中心、全国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中心、全国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中心、全国文化会展中心、全国动漫和互联网游戏研发制作中心、全国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同时,将以琉璃厂大街、南新华街为主体,建设琉璃厂文化产业园区;在王府井步行街、西单商业街等繁华街区设立艺术家展示区,建设京城百工坊,形成国内最大的工艺美术品研发生产基地;以地摊特色的潘家园旧货市场为核心,建设包括北京古玩城等在内的潘家园文化产业园区。

三、进一步发展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应看到,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与全国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还不相称,与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相比,差距仍然较大,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市场准入受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应逐步放宽文化产业市场准入限制。二是部分领域还处于产业化的起步阶段。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设计和动漫这两个领域还处于产业化的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三是自主知识产权匮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竞争力较弱。四是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文化产业结构有待于进一步的优化。五是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文化创意企业集团。

四、关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建议

北京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创意资源丰富,具有鲜明文化特色;同时城市形象良好,国际声誉卓越。因此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较强的优势。从打造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角度上思考,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

1. 制定规划、完善政策,调动全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积极性

可以借鉴成功经验并结合实际制定规划,用规划指导发展。积极落实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同时,制定和完善北京市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 诸如:风险投资援助、版权保护、研发税负减免等。制定实施《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从放宽市场准入、鼓励自主创新, 营造创意环境, 拓宽融资渠道等诸多方面, 进一步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2. 加快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活力

必须明确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责和功能,成立专门管理文化创意产业的部门,并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鼓励非公有资本及海外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加强文化创意产业行业协会的建设;加快政企分开的过程,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整合现有资源,壮大综合实力。

3. 积极打造产业链条,促进上下游协同发展

应积极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完整的产业链条,特别要重视发展产业链中附加值较高的上游和下游——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诸多环节,促进上下游协同发展,努力形成具有自身优势的产业链形态的产业集聚规划和经营格局。

4. 吸引外资及社会资本进入拓展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加强投入,营造环境

应进一步拓宽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渠道,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鼓励创新;同时加强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

5. 培养引进人才,增进交流,造就现代化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

文化创意产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需要大批人才的支撑。应努力培养和大力引进创意产业人才,完善吸引高素质创意人才的各项政策,当前的重点是吸引一批海外从事创意产业的优秀人才,树立新型人才观。同时可依托北京丰富的高等院校资源建立创意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培养文化创意复合型人才。还可以在有条件的院校设立创意产业学院,教、学、研相结合;同时加强与海外研究机构与高校的合作交流,培养出既立足于本土同时又有国际视野的创意产业人才。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 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 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在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内涵和提出意义进行概述的基础上, 分析了该产业在北京发展的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北京打造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角度, 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参考文献

[1]赵东华:中国最具活力城市精彩解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2]蒋三庚王晓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6

[3]张泉沈望舒 (:2007) 年北京文化发展报告文化创意与城市精神[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4]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 (2006)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5]厉无畏:创意产业——城市发展的新引擎[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

[6]盛垒:北京发展创意产业的战略意义、比较优势及其对应策略[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 2006

[7]陈少峰: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有战略定位[J].前线, 2006 (3)

北京发展文化产业的措施专题 篇8

3G开发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机遇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国家对以3G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从资金上大力扶持3G产业的发展。2008年12月20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指出,2009年至2010年间将完成3G投资2800亿元左右。2009年2月,国务院原则通过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为扩大国内需求,要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络建设并形成6000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4月,正式发布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国家新增投资向电子信息产业倾斜,实施包括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新跨越在内的六项重大工程;鼓励地方对专项支持的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给予资金支持。除加大投入外,国家还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电子信息产业。据专家估算,未来3年内,3G产业链将拉动1.8万亿元到2万亿元的社会投资。

文化产业与3G产业紧密相关。3G产业链条中,内容提供商处于3G产业链的上游,承担着3G文化产品开发的重要角色,最终决定着3G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国家对3G资金扶持的产业政策以及巨额的社会投资必将惠及与3G密切关联的文化产业的发展。长期以来,资金短缺一直制约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2001年至2007年,全国文化事业投入总计859.9亿元。 但数年来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远远比不上国家对3G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再从产出来看,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相形之下,未来3G给文化产业带来的经济预期远不止于此。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吕延杰预测,在未来的两三年之内,“如果考虑到3G对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多媒体产业、移动商务等领域的影响,估计应该会带来超过10万亿的经济增长。” 而文化创意产业、多媒体产业恰恰属于文化产业的基本范畴。因此,如果文化产业能够抓住国家加大3G建设力度的机会,那么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会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给创意设计、广告营销业带来机遇

从2008年下半年至今,我国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的重中之重即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文化产业可以广泛渗透于其他产业,与其他产业相结合,从而带动其他产业成长。因此,对于已经进入十大重点规划的产业,文化产业可以全面服务于它们,丰富、提升十大重点产业的内涵,在十大重点产业规划的贯彻落实中发挥巨大作用。

首先,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自主品牌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这给文化产业的创意设计业带来无限商机。国际经济界一致认为:“日本经济力=设计力”。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有句至理名言:“可以没有政府,但不能没有工业设计”。创意设计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可以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收益。根据美国工业设计协会的调查,美国企业平均工业设计每投入1美元,其销售收入为2500美元;在年销售额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大企业中,工业设计每投入1美元,销售收入甚至高达4000美元。 英国设计委员会统计也显示,在设计上每花费100英镑,在营业额和利润上就相应增加225英镑和83英镑。 目前我国创意设计发展滞后,对产品价格的贡献率低,在世界创意产业中的地位不高。由于工业设计和工艺包装上的落后,国内出口产品不得不在价格上大打折扣,据统计,我国每年因此损失的外汇高达200亿美元。2007年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发布的报告也指出,中国工业设计行业年产值约为300亿人民币,仅占2005年世界创意产业产值的1.27‰。因此,十大重点产业要走出低水平建设、低价竞争、低回报率的“三低”泥潭,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在创意设计方面下大力气,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这就给创意设计业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其次,十大产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离不开广告业和营销策划业的大力支持。过硬的企业和产品质量固然重要,而在当今社会,高超的广告宣传和营销策划也必不可少。广告宣传和营销策划可以加速赢得市场、塑造国际知名品牌的进度,在产业竞争和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国家出台的十大重点产业规划带来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将突破过度依赖房地产的中国广告和营销结构,可以预计,随着十大重点产业规划的实施,中国的广告业和营销策划业也将进入一个调整期,迎来一个空前的发展机遇。

国家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给涉农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机遇

三农问题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全局,“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2008年10月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对2020年之前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做出重大部署,我国农村改革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不但给未来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蕴含着文化产业尤其是涉农文化产业的革命性机遇。

第一,文件提出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这无疑已经明确了涉农文化产业的发展机会。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有较大比重,开拓农村市场意义重大、前景广阔。再者,农村蕴含着无比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等,然而,这些资源长期以来却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即使初步开发的部分地区,也面临着规模小、利润低、市场化程度不高的瓶颈,因此,文化产业如果能够抓住改造传统农业的机遇,大力发展涉农文化产业,那么,不但可以开辟一片广阔的新天地,而且对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文件提出“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并就繁荣发展农村文化作出指示:“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扶持农村题材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开展农民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建立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长效机制,支持农民兴办演出团体和其他文化团体,引导城市文化机构到农村拓展服务。”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其市场化运作的板块将给涉农文化产业带来经营性发展机会;同时,国家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扶持,可以培养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习惯,给文化产业培育潜在消费者,可以起到以文化事业反哺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国家可能出台后续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给文化产业提供新的机遇

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前一阶段措施所带来的积极效果,保持中国经济继续良性运行,国家有关方面也在考虑推出新的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温家宝总理、国家发改委、国家财政部等都曾明确表态,将依据形势变化、随时制定新的刺激经济计划。笔者认为,即使中国经济有回暖或复苏的迹象,为了稳定预期,巩固效果,还是有必要加一把火,择机出台一揽子经济发展方案,推出后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文化产业自身的特性和独特作用决定了其进入国家后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可能性较大,文化产业发展将再次面临历史性机遇。

为迎战国际金融危机,党中央将我国的经济方针清楚明晰地概括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这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总的指导思想,后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也必须符合这一原则要求。而从这一原则要求来看,文化产业理当进入。

首先,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保增长的任务将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和国家十大重点产业相比,文化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偏低,地位有待提高,但应看到,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增长性、带动性和辐射性非常强。近几年,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高出同期GDP增长率六七个百分点,年均增幅都在两位数以上。金融危机背景下,如果能够出台相应政策,正常乃至超常发展文化产业,那么文化产业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会远超其他不少产业。更何况发展文化产业所需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对于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将会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同时,文化产业的产业链较长,对其他行业产生的影响较大,对国家经济的推动作用较强。从影响力系数来看,中国广义文化业的影响力系数为0.9721,高于第一产业(0.9358)和除广义文化业外的第三产业(0.8938)的水平。 即中国广义文化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高于第一、三产业的水平。

其次,“内需”不但指物质内需,更包涵着文化内需。在拉动文化内需的过程中,作为主角的文化产业理应当仁不让。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文化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08年我国人均GDP为3266.8美元,首次超过3000美元。以后中国经济仍会相对高速增长,这保证了我国文化市场还会继续扩大,居民文化消费能力还会增强。而且相比普通物质产品的消费,“文化消费在整个社会消费中具有热点多、弹性大的特点,能不断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因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满足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对于持续拉动国内市场意义非常。

再次,作为无烟产业,文化产业在未来产业结构调整中可以发挥巨大作用。金融危机暴露了我国多年来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病,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势在必行。一方面,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符合环境生态保护的要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最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产业之一。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对于提升我国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时已经提出:“促进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咨询、软件和创意产业发展,拓展新兴服务领域。提升传统服务业。”信息咨询、软件和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息息相关,很大部分是文化产业中的高端产业,因此文化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该占据重要地位。

上一篇:小猴作文150字下一篇:自己动手煎荷包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