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共9篇)
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篇1
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文化产业作为我旗重要的第三产业,近年来,依托底蕴丰厚的文化资源,围绕建设“经济强旗、文化名旗”的战略目标,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民营文化企业蓬勃兴起,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全旗共有国营、集体、股份制和民营私人企业创办文化经营单位共313个,从业人员2093人。其中:国为文化企业2个(新华书店、有线电视网络公司);集体、股份制和民营私人企业创办的综合游乐场所、歌舞厅、卡拉OK厅、音乐茶座42个;打字、复印、印刷企业38个;音像制品出租、零售28个;书报刊零售17个;艺术摄影16个;传媒婚庆礼仪策划公司9个;艺术培训3个;工艺美术装潢、广告企业35个;影剧院2个;互联网上网服务33个;开放的文化旅游景点4个;其他84个。到2011年11月,据不完全统计,全旗文化产业创收5782万元,固定资产净值达4320万元。
一、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强旗,准格尔的文化产业既有充分的发展基础,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立足准格尔的文化资源优势,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加快文化产业的结构调整,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和产业集团,形成与“文化名旗”地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门类齐全的文化产业体系,确保文
化产业增加值总体增长高于全旗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使文化产业成为准格尔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一是要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互动、融合、共享和双赢,将旅游与文化结合起来,推进文化旅游一体化,并建设一批能够代表具有我旗民族特色和地区特点的准格尔旗漫瀚风情园、十二连城隋唐胜州遗址公园等民族文化景点,开创我旗具有规模性的文化产业经济实体。二是要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产业,建设一个集娱乐、餐饮、购物、创作为一体的动漫产业园,以弥补动漫产业在西北地区的空白。三是要抓大放小,扶优扶强,培育壮大我旗文化产业骨干队伍,通过文企联姻、引导、鼓励和扶持集体、组织和个人办文化旅游、文艺演出、商务印刷、广告设计、剪纸装裱加工、信息咨询、艺术传习、成果展览、行业协会、网络服务等文化产业经济实体,不断壮大我旗的文化产业骨干队伍。四是要强化管理和服务,推动传媒娱乐型文化产业,步入规范化、专业化和一体化发展轨道,要以联盟网吧、演艺业等为重点,强化引领和监督,使其成为推动行业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一)学习先进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经验,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把文化与“市场”、“经营”、“产业” 等紧密联系起来,牢固树立了“经营文化”的理念,立足实际,组成调研团队或
确定专题调研课题,在全面调研、科学规划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大文化、大旅游”发展战略,着力打造“漫瀚调艺术之乡”的地域文化品牌和“文化名旗”的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思路。
(二)政府要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布局规划和统筹协调,认真研究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及时解决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和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要进一步健全协调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机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打破部门和条块分割,建立健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要加强宣传、文化、财政、建设、规划、国土、税务、金融等部门的联系,形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合力。
(三)设立准格尔旗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文化产业项目的落实。采取贴息、无息借用、以奖代投、以奖代补等方式,重点扶持进入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园区的企业及有发展前景和竞争力的文化项目和文化产品。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财政、税收、土地使用、项目审批等优惠政策,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符合准格尔旗实际的有关政策。积极鼓励各种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项目或产品。重点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好、效益回报高、就业贡献大的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企业。
(四)大力宣传文化产业发展的布局规划、目标任务、政策措施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果、新经验,积
极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同时,要着力加强文化产业创意、研发、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文化创意人才、管理人才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熟悉市场经济规律,懂经营、善管理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要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文化产业专家库,为我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篇2
一、衡阳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衡阳建设文化强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一大批载入史册的文化名人, 奠定了衡阳深厚的文化基础。改革开放以来, 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衡阳人再次走在了时代前列, 前所未有的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 为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现实基础。
1. 文化事业的投入不断增长。
近5年来, 全市文化事业费总支出达50亿元, 相继建成了以衡阳大剧院为代表的一大批城乡文化设施。
2.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效明显, 衡阳被省委、省政府推荐为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上下合力、全民参与创建, 进一步提升了城市文明水平。
3. 抗战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 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精神。
“弘扬抗战精神, 推进率先发展, 实现富民强市”等讨论与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和凝聚力。
4. 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启动, 文广体制改革实施完毕。
通过改革, 着力形成一批文化经营主体、激活一批市场主体, 做大做强一批文化企业, 进一步提高衡阳市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5. 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 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重大节庆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文化交流活动、送文化到基层活动、外来人员文化活动五类活动广泛开展。
6. 进一步重视宣传文化阵地建设, 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开始启动。
对综合体育馆、王船山研究中心、中国衡阳抗战城等八大重点文化设施的建设, 文化强市建设领导小组还进行了专门的协调和落实。
二、壮大衡阳文化产业的思路
1. 要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
文化最重要的在于建设, 一代人一代人的承前启后, 才能打下扎实丰厚的文化地基。只有统筹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才能为文化发展注入新的生机。要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 加快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 促进传统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 实现文化发展由存量向增量转变。衡阳的魅力何在?就在于它的水乡特色和历史文化积淀。对衡阳的保护, 要从古城的实际情况出发, 实行点、线、面保护与古城格局、风貌保护相结合的整体保护。“点”, 就是对已经公布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实行严格保护;“线”, 就是对独特的城市河道水系和别具一格的水乡风貌带, 实行原汁原味保护;“面”, 就是对雁峰寺等7片历史街区实行风貌保护。当然, 这种保护只与在合理的开发利用基础上才是成功的古城保护, 因此要努力“湘南古城看衡阳、湘南文化看衡阳、湘南风情看衡阳”的城市品牌。因为文化资源向文化品牌转变, 需经历一个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精品、精品变品牌的过程。目前, “三看”正处于“资源变产品”阶段, 因此, 除了继续保护、挖掘文化资源外, 重点要做的, 就是用现代手段包装传统文化, 创新衡阳的旅游资源。此外, 还要不断丰富衡阳的城市精神, 特别是衡阳的“抗战精神”。衡阳要不落伍并始终走在区域竞争的前列, 就要坚持文化的自觉和人文精神的与时俱进。要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 不仅需要精明理性、内敛务实、不事张扬、稳扎稳打的精神, 更需要大气开放的姿态、不屈不挠的意志、敢于创新的精神。
2. 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
文化产业的发展可采取“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模式, 即利用外地的市场和资源, 大力引进文化资源, 大量输出文化产品。要做强文化产业, 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打破阻碍文化资源整合的各种壁垒, 推动市场主体的确立和多元化投资结构的形成, 促进产业要素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流动和重组, 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原则, 依靠社会力量大力发展民办民营文化。如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以蔡伦科技文化节和南岳衡山寿文化节为代表的具有地方特色和重大影响的文化节会活动, 就打响了节会活动的品牌, 扩大了城市的影响力。要做强文化产业, 还必须吸引民营经济投资文化产业。一方面要为民营经济投资文化产业提供信息服务。对此, 政府部门可组织有关专家、学者, 对国际国内文化市场进行分析, 引导民资合理投资。另一方面, 还要为民营经济投资文化产业提供一个平台。建立集文化、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 打造文化产业链, 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
3. 打造人才高地。
人才资源是推进文化经济建设的核心资源, 文化经济是以人文和人才为基本要素的经济形式, 提升文化软实力, 比以往任何时候和其他任何经济形态都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群体。文化软实力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衡阳市要建设成为百万人口大城市, 打造先进文化产业基地, 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关键在科技, 根本在人才。目前区域的人才集聚主要有三种途径, 一是引进高技术、高学历人才, 特别是要引进适用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 从而引领产业发展高端;二是培养本地区急需的人才, 对文化企业而言就是培养技术骨干, 同时提升一般员工的技术能力, 使人才结构合理化;三是通过产、学、研合作, 利用大专院校文化创意实力, 提高文化企业的研发能力。
三、壮大衡阳文化产业的对策
文化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目前衡阳的文化产业虽然发展速度加快, 并且已经形成了多成分、多形式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 但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这些问题阻碍了衡阳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
1. 加强文化产业的领导, 组建衡阳文化产业领导机构。
制定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排除不利于发展文化产业的各种思想障碍, 重新认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大力培育文化产业, 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主体, 真正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衡阳经济增长、消费增长的重要点。
2. 改革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要深化演出团体的改革, 实施多种办团模式, 鼓励和推动有经营运作能力的企事业单位办团或联合办团, 进一步增强各演出团体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要积极、有序发展文化的中介、经纪、代理和仲裁机构, 建立适度竞争的文化中介机制, 允许和鼓励各种文化中介企业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
3. 调整文化产业结构, 实现文化资源和文化要素的合理配置。
文化系统国有资产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作战略性调整。把国有资产集中到有利于提高衡阳文化综合实力的支柱性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公益性事业中来, 建立合理、规范的企业退出通道。把文化系统国有资产从一般性的竞争行业中有序退出, 使之在应当有所为的文化领域, 保持质量上和数量上的优势。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衡阳影视、报业、图书发行等行业的优势, 组建文化产业集团;密切关注信息产业的最新动态, 发挥衡阳传媒产业的优势, 组建互联网公司, 占领网上信息服务市场, 加快形成衡阳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4. 加强文化娱乐基础设施建设, 壮大衡阳文化产业载体。
要积极建设文化设施, 形成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 同时加强农村和社区文化阵地建设, 争取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建成能基本满足群众需要的文化设施。狠抓精品生产, 重点扶持一批体现较高创作水准、具有全国影响的作品, 一批具有衡阳特色、文化个性和创新意义的文化艺术成果。
5. 加强文化立法和文化市场管理。
要根据文化产业的开放性、自主性、竞争性、文化产品的可复制性、文化产品对不同人群的适应性等, 制定有关法律和法规;根据文化产业所需要的政策环境、资源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特性, 制定有关文化产业的环境保护法规;要根据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和例外条款, 借鉴欧盟、上海等国家和周边城市的做法, 研究和制定保护和扶持民族文化产业的法规和政策;要继续完善文化市场的综合执法, 坚定不移地扫黄打非, 增强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克服文化市场自发作用的消极后果, 确保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繁荣、健康、有序地发展。
6. 保护历史古城, 推进历史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合理开发
和有效利用, 进一步打响湘江南古城看衡阳、湘南文化看衡阳、湘南风情看衡阳”品牌。努力塑造城市精神, 大力弘扬新时期抗战精神, 使之成为衡阳城市发展的精神品质和内在动力。
7. 搞好城市创建, 以创建活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努力通过发展群众文化, 不断丰富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8. 塑造文化品牌, 重点打响衡阳古城品牌、人文品牌、节会品牌、艺术品牌和产业品牌, 以品牌提升衡阳文化知名度。
参考文献
[1]谭明生:衡阳文化产业要发挥三个优势[2006-1-11]http://hyrb.rednet.com.cn
[2]何青青:发展“外围层”助推衡阳文化产业前行[2006-10-10]衡阳新闻网
[3]韩东升:发展区域性文化创意产业的条件分析.文化发展论坛, 2006.03.31
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篇3
一、熔铸企业精神,塑造企业灵魂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作为一种全体职工所能接受的并在实际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它集中体现了企业的利益观念、竞争观念、道德观念,它代表着企业信念和职工的一种价值观。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精神的培育,要注意实际效果,切忌空谈。企业各级党政工团组织,要把培育企业精神渗透、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对每项工作、每项活动都要选准角度,倡导企业精神;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工作,都要充分体现企业精神。要针对煤矿特点,在苦脏累险的环境里,培育职工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树立参与市场的竞争意识,发扬开采光热的奉献精神,敬业爱岗的主人翁精神。特别要尊重职工的首创精神,善于发现、鼓励和支持职工中涌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发现他们身上闪光点和内在美,增强职工的整体意识和向心力,使每一个职工真正感到自己和企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从而焕发出潜在力量,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
二、强化安全宣教,打造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头戏、核心点。煤矿是一个特殊的高危险行业,其安全工作也是各级领导最关注,最重视,投入精力最大的工作。但是事故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安全文化还没有真正融于职工的心中和行动。抓好安全文化建设就要搞好安全文化宣传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的思想防线。抓好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宣传教育的关键就是要管好人,教化人,激励人,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强烈的安全意识,掌握必备的安全技能知识,达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转变。抓好了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就是把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到了实处,构筑了一道坚固的安全生产防线。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门新的艺术。艺术就要掌握方式和方法,就要如春风化雨,给人良好的精神享受。安全文化宣传教育要严格围绕安全管理,思想认识,行为管理,技术培训,影响带动,人物激励等各个方面入手,做到丰富多彩,方法创新。要将安全文化融于职工心,就要把煤矿企业提炼的安全文化理念进行广泛持久的宣传教育,使其深入人心,促成全体职工对安全和安全文化有高度的认识,全面的理解和认同。要将安全文化融于职工眼,就要处处有醒目的安全文化标语、口号、警语和安全报警标志。要将安全文化融于职工口,就要使安全文化理念朗朗上口,安全文化人人讲,安全教育、培训、宣传常规化。要将安全文化融于职工手,就要使干部职工都要树立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安全是可以控制的,安全是在控制的意识,做到《安全文化手册》人人有,操作规程握在手。要将安全文化融于行,就要领导先行、全员参与、典型引领安全文化建设,让员工观就有果,感就有受。安全文化宣传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煤炭企业在发展的进程中要认真实践安全文化,阐释安全文化,传播安全文化,唤起员工对安全健康的渴望,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觉悟,在保证安全生产中有着重要的灵魂作用。在安全文化宣传教育中要结合工作实际常抓不懈,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重点突出,讲求实效”的方法,精心培育,积极探索,创造稳定的安全文化教育新环境。
三、创建企业文化,关键是“塑”人
人是企业的主体,是决定企业成败的主要因素。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主要还是人、人才的竞争。任何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总归要由人去操作,总归要依靠广大职工,这是搞好社会主义事业最根本的原则。所以说,企业文化建设关键要“塑”人,确立人的价值观,强化人本管理,千方百计策划催发企业员工中蕴 藏的不可估量的潜在能量,将企业的全体员工聚合在企业精神的“灯塔”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以精神理念支配行为,以潜在的意识影响行为,激励每个员工都关心企业的前途,维护企业声誉,创造性地工作,自觉地施展才能,为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共求生存与发展。坚持人本管理,发挥人的作用,首先要把职工的积极性视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源泉,启动人的活力,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实施“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促使人才脱颖而出,为企业发展积蓄人才力量。其次,重视人才培养,加大智力投资,开发智能资源。扎扎实实抓好职工教育工作,要以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为基本目标,加强爱国主义、法制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大全员培训的力度和广度,培养造就一支高文化结构,高技术素质,高道德水准的职工队伍,使企业保持永不枯竭的发展源动力。第三,注重情感管理。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来激发人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视职工为主人,给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使员工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自觉将企业精神、经营理念、行为规范融入职工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活动中,主动为企业振兴发展释放全部能量。同时还要培养职工的主动参与意识,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四、注重环境建设,改变煤矿形象
环境是企业的外在容貌,是职工生产、工作的场所和迎来送往的集体活动空间。文明整洁的环境面貌,既向社会展现出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又是陶冶职工思想情操,改变煤矿形象的重要手段和条件。因此,要进行必要的经济投入,对矿容矿貌统一设计、规划,合理布局,整体绿化,治理环境污染。要优化井下现场管理,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搞好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事故,特别是人身伤亡事故,实现文明生产,从根本上改变煤矿环境脏乱差、工作苦累险的不良形象,从而增强职工的光荣感。
五、注重载体建设,创造文化氛围
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篇4
国内外在城市园林绿化研究方面已有许多重大成果。19,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城市绿化与园林学术会议”将会议主题设置为“城市绿化、城市森林及园林景观”,内容涉及城市绿地目标、形式与功能,植物选择与配置、管理等。近年来,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园林植物及风景园林两大方向上。园林植物研究包括木本花卉、草坪及地被植物、盆景、切花与插花、园林植物资源、草本花卉、温室园艺与室内绿化、园林植物适应性与耐抗性、园林植物生理生态及快速繁育等:风景园林研究包括绿地规划设计、园林艺术、园林绿化管理、外国园林等内容。其中,绿地规划设计、园林艺术、木本花卉、园林绿化管理、盆景等是园林研究的重点。如苏东胜的《成市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配置研究》李林的《园林艺术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作用》李梅的《园林艺术中的植物景观配置》程伯平的《现代城市建设与园林艺术》尹京洲的〈关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若干问题的思考》。但长期以来,我国园林学界多倾向于对园林美学的研究和实践,很少自觉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城市绿地的结构、格局和生态功能等。当前,城市园林绿化正从以古典园林为核心的传统园林设计转向以现代景观为核心的现代景观、生态设计,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知识体系及实践取向方面都发生着重大转变。
1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城市绿化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城市面貌明显改观。但是随着城市的加速发展,我国城市面临着生态环境、土地、水资源等方面的巨大压力,一些城市的园林绿化工作出现了问题。
1.1竞相效仿,规划单调
对于国际、国内流行的城市绿化成功模式,许多城市纷纷效仿,甚至“邯郸学步”,如灌木的种植为大色块、大拼搭、大修剪,大面积种植草坪等,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绿化特色7。总体而言,我国城市绿地植物种类较单一,在植物园或城市周边的自然山林之中,大多数城市的应用物种数量在200~400种,只有个别城市的物种数量超过1000种,能够种植在街道两侧的树种就更少了。植物种类的单调易导致生态系统脆弱。近年来,大规模引进的外地绿化植物主要集中于少数品种,跟风和盲从的现象也非常突出。纵观长江中下游城市,行道树常用品种较少,主要为栾树、香樟、国槐、合欢、女贞等。
1.2总量不足,水平较低
城市绿化树木特别是大树少,城市中心地区绿地更少,周边地区没有形成以树木为主的绿化隔离林带,建设工程的绿化配套工作未得到落实。一些城市的相关领导对城市绿化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得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随意侵占绿地和改变规划绿地性质的现象比较严重:绿化建设资金短缺,养护管理资金严重不足:城市绿化法制建设滞后,管理工作薄弱;违背生态发展规律,单纯为追求“森林城市”绿化景观效果而大量引进异地植物,移种大树、古树等高附加值的树木,存在铺张浪费的现象,城市原有的生态资源和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盲目引进外来植物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风险,初步统计,我国外来杂草共计有75属、107种,其中就有62种是作为观赏植物、药用植物、蔬菜、饲料、牧草等由国外引进的。
1.3外移植物,得不偿失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极力模仿他人、追求时尚,把一些原产地不同、习性不同的植物不惜一切代价大量引进来,移植到一起,很难达到平衡。这些外来的“客人”很难在短时间内与当地的环境、生物等融为一体。外来植物由于对本地环境的适应性较差,或是直接死亡,或是需要花费巨大成本来维系这些外移植物的生命,很难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
1.4草多树少,景色单一
目前,许多城市在园林绿化中大面积种植草坪,虽然提高了绿化面积,但绿量却没有增加,绿化的生态效益并不明显。我国城市人口密集、空间有限,在这种特殊条件和环境下布置大片草坪,既缺少环境空间立体层次的变化,也难以满足人们的舒适要求。过多种植草坪使人们的活动场所减少,管理费用提高,城市的景色单一,同时,在可绿化面积要求不变的情况下,也会导致乔木、灌木的种植面积减少,生态效益大打折扣。
1.5养护短资,体制不顺
资金短缺是造成目前园林绿化养护质量低下的关键原因。目前,一些城市的老居民区由于没有配备物业管理,绿化养护费用要么由政府承担,要么由居委会或街道办事处从微薄的专用垃圾经费中列支,基本陷入无人管理养护的处境。有些居民小区虽然有物业管理,但用于绿化养护的费用标准非常低,基本处于绿化养护主体不明、责任不清的境地。因此,小区园林绿化急需要理顺体制,尽快建立由业主承担养护经费的养护模式。此外,部分地区绿化管理机构设置也存在问题。
2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新理念和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杜会的要求,把“生态优先、合理投入、因地制宜、科学建绿”的理念贯穿于管理、规划和发展的全过程中,引导和促使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模式的转变,构建全新的城市园林绿化模式8。
2.1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新理念
坚持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理念。要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由“城市配套设施”到“城市基础设施”理念的转变,要发挥城市园林绿化改善日趋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利用园林绿化植物的吸碳制氧、降温散热、净化地下水等作用,使城市环境达到自然平衡,实现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城市园林文化的理念。要实现城市由“园林绿地”到“园林文化”的转变,改变那种“有绿无景,有景无文化内涵”的状况9,就要把城市园林绿化升华为城市的一种艺术、一种文化,使之不仅满足人们休闲游憩的需要,更应通过绿化来承载当地的文化、传播文明,使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有机融合起来,形成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和文化内涵的绿化景观。
坚持城市绿化是美化城市的理念。要实现城市园林由“绿化”到“美化”的转变。特色突出,风格多样的园林绿化景观是城市绿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应突出本地特色植物,注重乔灌花草结合,营造复层植物群落、树木组团式布置、花卉大色块栽植的景观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园林绿化体系,营造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生态空间。
2.2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原则
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篇5
http://2006-1-10-20:50长沙农产品加工信息网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十五”以来,果业发展进入了质量和效益双重快速提升的新时期。
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十一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将进入关键时期和“人世”过渡期结束的新形势下,果品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从而为陕西果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忧患意识不强。果区的一些干部群众,过分沉溺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已有的发展成绩,看不到果业发展存在的隐忧,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给陕西果品带来的挑战认识不足,仍然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重生产轻流通、加工的观念。
2、开拓市场的力度不够。一方面,地方政府抓流通促生产的意识不强,对开拓市场的指导和服务还不到位;另一方面,企业营销理念落后,缺乏开拓国际市场的人才,对商业信息缺乏准确、全面的了解和有效的利用,大多数企业停留在做一个单是一个单、卖一批货是一批货的传统商业状态。
3、果汁加工企业资本结构单
一、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水平低下、品牌效益差、市场秩序混乱是制约陕西果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目前陕西仅有海升一家企业实行了股份制,绝大部分企业是单一投资主体的民营企业,仍然沿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企业家的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相当多的果汁加工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意识差,质量控制体系不够完善,盲目追求企业的经济规模,设备利用率低,资金大量被积压,全省只有3家企业达到了经济规模(2万吨/年),其中一家企业出口创汇超过10007~美元。在陕西17家果汁生产企业中,只有6家企业具有自营出口权,且产品主要销往美、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低价格市场。在销售代理市场上,陕西产品的品牌多而杂,知名度低,没有形成统一的知名品牌,共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反而被中间商利用,压制陕西产品销售价格。同时,陕西企业果品加工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已有的产品质量检测系统有待于提高。现在陕西企业(除海升公司外)均没有通过瑞士SGS机构组织的HACCP认证,无实力进入高质量、高价位、高信誉的日本市场。
4、果品现代化贮藏能力严重不足。在目前全省各类水果贮藏能力320万吨中,气调库和冷库贮藏能力为40万吨,仅占各类水果贮藏能力的12.5%,占水果总产量的9.3%,大多数是贮藏期较短,贮效较低的土贮库,难以起到延长销售周期,衔接产销的作用。同时,加工产品结构单一。除了浓缩果汁外,其它如果酒、果酱、果醋、果糖等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而且现有果汁加工企业布局极不合理。陕西17家生产企业,集中建设在关中地区,有的企业相距仅3公里,违背了国际国内果汁厂的布局规律(国际上两厂之间的距离在200公里以上,我国山东省在100公里以上),造成企业间争原料,收购加工成本居高不下。
5、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组织化程度较低。目前,陕西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弱、辐射带动功能不强,加之,果农合作组织数量较少,而且多数处于有组织无活动,功能作用十分有限,造成龙头企业与果农
之间仍普遍采用简单的买卖关系,未能通过生产及收购订单、质量标准和保护价承诺等合同契约的连结,进而也难以建立加工销售组织与果农之间的长期稳定的联合与协作关系,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市场稍有波动,各顾其利,组织化、产业化开发程度较低。
二、“十一五”陕西果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十一五”可按以下考虑果业发展的目标:到2010年全省果园面积逐步达到1300万亩,果品产量达到800万吨,优质高档果率达到70%左右。其中鲜食苹果面积稳定在600万亩,产量达到500万吨左右,优果率达到80%以上,加上苹果原料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尽快将渭北建成全国第一、世界著名的优质苹果生产和加工基地。同时红枣、梨、猕猴桃等干水果也得到相应发展。各类果品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50万吨左右,其中苹果浓缩汁年生产能力达到40万吨;鲜苹果出口90万吨(含边贸70万吨),果汁出口30万吨以上。为此提出以下发展重点:
l、调整布局,优化品种和质量结构
苹果:以渭北27个苹果基地县为重点,在主攻品质和单产水平提高的同时,加快区域化分工、专业化生产,在渭北北部海拔800—1400米地区重点发展晚熟和中晚熟优质鲜食苹果,建设渭北300万亩绿色果品基地;在渭北南部海拔600—800米地区重点发展早中熟鲜食苹果和专用加工苹果,建设100万亩鲜食加工兼用或加工专用果基地。.实现苹果品种结构调整与质量效益提高的协调统一。
梨:在渭北北部海拔500米以上至无定河以南优生区以砀山酥和秦酥为主栽品种,扩大优质梨面积;在渭北南部早熟品种发展七月酥,中熟品种发展早酥、八月红,晚熟品种以砀山酥为主。使早、中、晚熟品种结构比例逐步调整到5:20:75。
猕猴桃:在渭河以南至秦岭北麓和陕南汉江流域,以秦美为主,扩大优质猕猴桃面积。加快推广早、中熟优良品种,使早、中、晚熟品种比例逐步调整到5:l0:85。
红枣:陕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是制干枣优生区,应以中阳木枣及其优良变异品种佳县油枣和方木枣为主;省东洛河、黄河流域是制枣脯原料和鲜食枣优生区,应以大荔水枣等枣脯原料品种为主;关中泾河、石川河流域是鲜食和制干兼用枣优生区,主要发展晋枣、直社枣等地方名优品种。
2、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品出口商品基地建设
到2010年全省建成400万亩外销出口商品基地,其中苹果300万亩,梨20万亩、红枣50万亩、猕猴桃30万亩。近期重点在25个苹果基地县和5个猕猴桃基地县结合各级示范园的建设,每个基地县要建成集中连片1万亩以上的绿色果品示范区。力争尽快建成300万亩渭北绿色苹果基地和10万亩秦岭北麓绿色猕猴桃基地。
3、壮大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果品的产后商品化处理水平。要以提高保鲜贮藏和分级包装为重点,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建设冷藏、气调等现代贮藏设施,特别要增加现代化气调库的比重,加强采后全程冷链体系建设。到
2010年鲜果贮藏能力和采后商品化处理率达到总产量的50%,其中冷库、气调库贮藏能力达到30%。要按照国际标准和不同地区的消费偏好,不断改进以果品的清洗、打蜡、分级、包装为重点的产后商品化处理方式,建立健全果品质量保证体系,提高果品质量档次。
加快果品加工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充分利用陕西果汁加工业的规模优势和市场前景看好的有利时机,在积极加工转化优生区相对过剩的低档果、残次果的基础上,加快专用加工果原料基地的建设,不断提高加工品的质量档次,同时,要大胆探索果汁加工企业资产重组、联合发展的路子,由经济实力强和商业信誉好的加工企业牵头,组建果汁加工企业集团,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价格,统一营销策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此外,大力支持从事果酒、果醋、果干、果片、果粉等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的加工企业的发展,不断丰富加工品的花色品种,提高果品深加工的附加值。
4、实施“陕西苹果”名牌战略,继续扩大国内外市场
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陕西苹果”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标识为整体形象,开展创名牌活动,发挥品牌带动效应。按照“网络化、连锁化、规模化”的发展思路,推广设立专卖店,对内细分产区,对外细分市场,有计划、有组织地扩大销售网络,全面推广信誉卡制度,实行质量承诺,扩大市场空间,提高陕西果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通过加强出口果园注册认证和有效的信息服务,在稳定拓展东南亚市场份额,开拓欧美市场的同时,扩大以俄罗斯为主的东欧市场,加快提高东盟市场占有率,使陕西苹果稳步走向国际市场。
5、建立健全果业信息网络建设
以省果业信息中心为主,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信息网络系统,有条件的县乡果业部门要开通与果品大村、大户的信息网络,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和处理能力,及时准确地向果农提供市场价格、供需状况以及政策、新品种、新技术等信息,引导果农合理安排生产和经营,切实发挥市场信息对果业产业化经营的先导作用。
三、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领导组织体系,强化协调和引导
一是提高认识,树立新的发展观,面对加入WTO后国内外水果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全省上下要正视问题,理清思路,强化质量效益意识,确立研究市场求发展,开拓市场求效益的工作思路;二是建立果业产业发展重大问题决策会商制度,进一步强化对果业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各级果业部门要会同有关涉果部门扎实做好果品的生产、贮藏、加工、贸易等工作,实现上下贯通,协调运作。
2、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水果产业化开发的质量和效益
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和推广服务体系。以加快国家优势农产品重点项目——陕西省苹果研究中心和陕西省苹果改良中心建设为平台,构建适应果业产业化开发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水果新优品种的引进繁育和示范推广,建立“栽培一代、试验一代、储备一代”的品种格局,从品种上抢占果业发展的制高点。尽快实现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方面突破。依托科研院校、技术推广单位
实施果业培训计划,加强对基地县干部、果农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
建设高标准的绿色果品示范园。启动实施“无公害果品行动计划”,以生产资料供应源头和生产过程控制为切人点,重点解决农药残留、植物膨大剂使用等问题,强化病虫害防治、产地环境和投入品的监控管理,改善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环境,坚定不移地推广苹果生产“四项”关键技术,提高普及率。以农村能源户用沼气为纽带,建设“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生态果园,提升陕西果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广泛开展果农培训活动。“十一五”期间全省按照统一技术、分层分批培训的原则,每年培训果农100万人(次),使全省果树种植户都有1名技术明白人。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督体系。加快国家优势农产品重点项目——陕西果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完善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标准化生产经营管理,加强产品标志标识使用和管理,强化农资和包装市场监管,确保陕西果品质量。
3、加强以水果专业协会为主的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果农的组织化程度鼓励果农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组建乡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开展技术、农资供应、病虫防治、产品销售等服务,逐步提高果农的组织化程度。要按照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加快组建陕西苹果协会或商会,提高果业组织化程度。
4、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带动体系
强化龙头企业自身建设。要引导龙头企业加快经营机制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经济合作,共同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尽快形成有一定市场份额的知名品牌。通过组织开展一定的技术及经营管理培训和国内外市场考察学习活动,培养一批具有战略思维、懂经营、善管理、重信用的企业家队伍,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加快果业企业集团化发展。要引导支持重点龙头企业,以资产、品牌等资本为纽带,采取兼并、联营、参股、租赁等多种方式,组建果业企业集团,引导果业企业走联合结盟、集团化发展的路子,壮大市场载体,提高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
加快果业企业协会建设。针对目前陕西果业加工销售企业数量多、力量分散、低水平恶性竞争的状况,要不断加快果业企业协会或联合体的组织建设,建立行业自律机制,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树立诚信理念,塑造陕西苹果的良好信誉。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要以绿色果品基地建设和专用加工果品基地建设为重点,按照订单制、合作制、股份制等多种组织形式,积极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丰富和深化订单农业的内涵,规范公司与农户的产销合同,提高履约率,促进产销协调发展。
5、完善和落实果业产业化发展的扶持政策,优化投资发展环境
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上出台的一系列扶持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壮大龙头企业实力。各级财政、金融部门要重点在优质苗木繁育与推广、出口商品基地建设、科技示范园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龙头企业建设、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
优化果业发展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各级政府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减关去卡,真正营造果品运销的“绿色通道”。同时加大项目招商引进力度,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加快产业化开发步伐。
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要求 篇6
1、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新精神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本着全面建设现代化企业的要求,适应激烈市场竞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建立公司企业文化体系,突出加强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企业文化的灵魂,推进现代经营理念与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方式的结合,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融合、打造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技兴企为目标,以强化企业管理为依托,以制度建设为内容,以形象建设为载体,以文体活动为手段,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通过建立创新理念、凝练企业精神、培养好的作风、完善管理机制、营造学习气氛、建设过硬队伍、树立良好形象,构筑起“严谨、务实、创新、奉献”的企业文化氛围,形成独具特色的总包公司企业文化,成为打造国家特级施工企业、创建一流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物质文化建设(表层文化),包括生产资料文化、产品文化、环境文化,如:品牌、包装、厂容厂貌等。行为文化建设(中层文化),主要是对企业的人、财、物、事的各种动的和静的状态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如:行为、公关、服务等。理念文化建设(深层文化),包括变革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市场观念、服务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战略观念,还有民主意识、思维方式、经营管理思想,具体表现在劳动态度、行为取向和生活方式方面。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1、确定MI(理念识别),包括:
(1)确定全体职工的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决定企业的命脉,关系企业的兴衰。现代企业不仅要实现物质价值,还要是文化价值,要充分认识企业竞争不仅是经济竞争,更是人的竞争、文化的竞争、伦理智慧的竞争。企业的最终目标是服务社会,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
(2)确立企业精神。培育有个性的企业精神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培育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内涵的企业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内在潜力,是企业文化的首要任务和主要内容。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广大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由企业的传统、经历、文化和企业领导人的管理哲学共同孕育的,并经过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必须是集中体现一个企业独特的、具有鲜明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反映企业的信念和追求,并由企业倡导的一种精神。培养企业精神,要遵循时代性、先进性、激励性、效益性等原则,不仅要反映企业本质特征,而且要反映出行业的特点和本单位特色,体现出企业的经营理念。
(3)确立符合集团实际的企业宗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目的和根本追求,它是以企业发展的目标、目的和发展方向来反映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是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社会和对人生的理解作出的评判事物的伦理准则。企业作风是企业全体干部职工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体现企业整体素质和对外形象。
2、确立VI(视觉识别),统一标识、服装、产品品牌、包装等,实施配套管理。在企业发展中还要以务实的态度不断完善企业视觉识别各要素,做到改进—否定—再改进—再确定。包含企业标识、旗帜、广告语、服装、信笺、徽章、印刷品统一模式等等。以次规范员工行为礼仪和精神风貌,在社会上建立起企业的高度信任感和良好信誉。
3、确立BI(行为识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内部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培训;另一方面是对外经营、社会责任等内容。要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将企业确立的经营理念融入到企业的实践中,指导企业和职工行为。
4、以人为本,树立精干高效的队伍形象,打造精神文化。企业文化实质是“人的文化”,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企业职工是企业的主体,建设企业文化就必须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把着眼点放在人上,分别达到凝聚人心,树立共同理想,规范行动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形象扩大社会知名度的目的。为此要做好建立学习型组织;抓好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培育卓越的经营管理者,带动企业文化建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等相关工作。
5、内外并举,塑造品质超群的产品形象,打造物质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应与塑造企业形象相统一,实现技术创新,做到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活动持之以恒,使之具备独特的技术特色和产品特色。创品牌,教育职工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企业的品牌声誉,使企业的产品、质量在社会上叫得响、打得硬、占先机,展企业精华。要做到在经营过程中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战略的统一;做到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所有职工行为及企业活动的规范化、协调化;做到视觉信息传递的各种形式相统一,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6、目标激励,塑造严明和谐的管理形象,打造制度文化。企业管理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战略、结构、制度是硬性管理;技能、人员、作风、目标是软性管理。强化管理,要坚持把人放在企业中心地位,在管理中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确立职工主人翁地位,使之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尽其责任和义务。强化管理要搞好与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创新、市场开拓、实现优质服务等的有机结合。还要修订并完善职业道德准则,强化纪律约束机制,使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提倡团队精神,成员之间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凝聚力,有效发挥团队作用。
7、寓教于文,塑造优美整洁的环境形象,打造行为文化。人改造环境,环境也改造人,因此,要认真分析企业文化发育的环境因素,使有形的和无形的各种有利因素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采取强化措施,做到绿化、净化、美化并
举,划分区域,责任明确,做到治理整顿并长期保持卫生环境。要开展各种游艺文体活动,做到大型活动制度化,即:体育活动(趣味运动)会、企业文化艺术节等;小型活动经常化,即:利用厂庆、文体活动等形式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赋予各种活动以生命干,强化视觉效应。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观念
1、团队理念
2、团队精神
3、领导理念
4、经营服务理念
5、精细核算理念
6、质量理念
7、文明工地“窗口”理念
8、名人效应理念
9、科技创新理念
衡阳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思路和对策 篇7
关键词:衡阳市,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对策
一、衡阳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 文化产业总量迅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 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衡阳人再次走在了时代前列, 前所未有的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 到2005年, 衡阳市文化产业单位4898个, 年末从业人员3.26万人, 占城镇从业人员的2.2%, 实现增加值9.98亿元, 占2005年GDP总量的1.9%。2005年文化产业三个层次增加值结构为23.8:12.2:64, 对当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分别为2 0.9%、9.1%、7 0%, 从而为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现实基础。但衡阳市文化产业市场竞争能力不强。2005年衡阳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仅为全省总量的4% (长沙占5 4.3%) , 总量偏少, 规模偏小, 水平偏低, 综合竞争能力不强。同时, 衡阳市文化产业经营方式比较单一, 没有可以依托的文化产业链及文化产业龙头企业, 未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而且衡阳市目前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程度不高, 文化产业招商引资规模不大, 总体上看, 衡阳市文化产业基本上是以传统文化资源、传统工艺技术为主, 科技含量低, 附加值低, 高素质人才短缺, 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这些都已成为制约衡阳市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2. 文化事业的投入不断增长。
近5年来, 全市文化事业费总支出达5 0亿元, 相继建成了以衡阳大剧院为代表的一大批城乡文化设施。但与文化产业强市相比, 与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相比, 还存在很大差距。至目前止, 衡阳市辖区内有12个县市级文化馆、10个剧团、1个博物馆、11个公共图书馆、1 3个档案馆、1个国家四级风景名胜区、1 7家电影院 (正常营业的仅进步电影院) 、2家电视台等文化设施, 但是无一个图书出版社, 除了新华书店, 图书批发零售、音像批发零售大都是以个体户散户经营为主, 因此, 衡阳市现有的文化产业及相关产品市场结构相对单一, 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对于拥有722.61万人口、经济总量排全省第四的大市来说, 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文化消费需求。
3. 发挥本地资源优势, 突出旅游文化特点。
衡阳市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衡阳市积极将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最具特点的是最初的“南岳庙会”已发展到现在的一年一度的“南岳寿文化节”, 大大促进了衡阳市旅游业的发展, 拉动了经济的增长。近几年, 衡阳市各县先后发掘本地资源优势, 如耒阳温泉;常宁印山、天堂山、西江;衡阳县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等等都为衡阳市文化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正在筹建的石鼓书院、文化墙、衡阳大剧院等项目将会更加丰富衡阳市文化产业市场。
4. 抗战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 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精神。
“弘扬抗战精神, 推进率先发展, 实现富民强市”等讨论与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和凝聚力。
5. 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 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重大节庆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文化交流活动、送文化到基层活动、外来人员文化活动等五类活动广泛开展。
二、提升衡阳文化软实力的对策
1. 塑造城市精神, 大力弘扬新时期抗战精神, 使之成为衡阳城市发展的精神品质和内在动力。
丰富衡阳的城市精神——“抗战精神”。衡阳要不落伍并始终走在区域竞争的前列, 就要坚持文化的自觉和人文精神的与时俱进。要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 不仅需要精明理性、内敛务实、不事张扬、稳扎稳打的精神, 更需要大气开放的姿态、不屈不挠的意志、敢于创新的精神。
2. 刺激衡阳市居民文化消费, 大力发展衡阳市文化消费市场。
当前在建立和谐社会、学习型社会的形势下, 衡阳市应继续积极引导城镇居民文化消费, 在软件上, 通过开展各种文化节、各类广场主题活动、各类演出、展览等活动形式提高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在硬件上, 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力度, 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年的重点工作考核。
3. 在资金方面, 积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目前衡阳市涉及文化产业的单位绝大部分是国有单位, 靠的只是财政拨款, 资金来源单一、有限, 如果民营资本能进入文化产业市场, 不仅能解决文化产业市场资金运行的“瓶颈”问题, 还能大大丰富文化产业结构,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现有政策已许可民营资本流入的文化产业行业, 市政府应予以支持, 多元投入、多元发展, 来拓宽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4. 塑造文化品牌, 重点打响衡阳古城品牌、人文品牌、节会品牌、艺术品牌和产业品牌, 以品牌提升衡阳文化知名度。
一是名人品牌。利用衡阳的两大名人优势, 通过政府号召, 企业资助, 社会募集, 商业运作等形式, 成功举办了蔡伦科技文化节和王船山文化旅游节。二是抗战名城品牌。以“和文化”为主题, 邀请全国主流媒体和摄影家聚焦衡阳, 打响英雄品牌。三是佛道教品牌。充分发挥南岳位于江南佛道教活动中心的优势, 盘活佛道教资源, 积极广泛地开展海内外佛教友好交流活动, 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四是湖湘文化品牌。采取市场化手段筹资和经营开发湖湘文化资源。这些文化品牌确立了湖湘文化在全省的独特地位。在此基础上, 我们借助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 解读衡阳, 扩大影响, 让外界认识衡阳, 关注衡阳, 进而提升人气。
5. 设文化设施, 形成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 同时加强农村和社区文化阵地建设, 争取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建成能基本满足群众需要的文化设施。
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是丰富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 是体现文化建设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文化建设要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不仅要听之有音, 更要观之有物, 视之有形。一是打造文化精品工程。把项目统揽的理念融入文化建设, 立足衡阳特色优势, 通过创新招商机制, 完善市场运作办法, 建设具有较高品位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二是完善大众文化设施。坚持把大众性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 引导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 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高标准规划建设县乡文化中心、体育广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县文化馆, 乡村图书室、文化大院等, 为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搭建平台, 使之成为广大干群求知的课堂, 求美的窗口, 求艺的乐园, 求富的良友。
6. 延续衡阳历史文脉, 留住衡阳文化的根。
衡阳地域文化源远流长, 钟灵毓秀, 目前市域内现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 市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2处, 其中衡阳中心城区保存尚好的文物古迹有1 1处。尽管我们现在缺失了大量的历史遗迹, 但不缺失历史的记忆。衡阳先民创造的辉煌历史和优秀文化不能在我们这一代被湮没, 我们要十分珍惜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因为它们是我们的文化之脉、艺术之根。因此在旧城改造中应强调对文物古迹、历史遗存的保护, 要把衡阳建设成为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一是整理编录衡阳近现代保护建筑名录。衡阳的近现代史在中国历史上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应当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 筛选了一批近现代建筑, 编录成保护名录, 如衡阳火车站老站房、核二十五公司办公楼、原衡阳工学院教学楼等。二是规划建设湘江风光带为衡阳的历史文化之主脉。湘江两岸积淀了衡阳两千多年的文化, 秦砖汉瓦, 珠晖塔、来雁塔、浮桥公所 (湘南学联) 、申公馆、彭公馆、民宅一栋 (沿江东路1 1 9号) 、千年道观东岳观、石鼓书院、南岳第一峰、古樟公园等。对于这些十分珍贵的历史遗迹, 应采取封闭性保护措施, 规划了保护范围, 拆迁了保护圈内的其他建筑, 并决定将由古建筑和文物专家设计和维修, 使其成为湘江风光带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湘江风光带既风景秀丽, 又富含文化内涵, 是一条有思想的体现衡阳个性的城市文化走廊, 人们从湘江风光带上一系列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中, 可以寻找和疏理到衡阳的历史文脉。
7. 打造人才高地。
一是引进高技术、高学历人才, 特别是要引进适用于产业发展的人才, 从而引领科技工作大势, 引领产业发展高端;二是培养本地区急需的人才, 对企业而言就是培养技术骨干, 对整个工程起技术支撑作用的人才, 同时提升一般员工的技术能力, 使人才结构合理化;三是通过产、学、研合作, 利用大专院校技术力量, 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现在衡阳有三所本科院校四所高职院校。这七所学校有在校大学生6.5万人左右。不过, 现在这几所高校和衡阳的发展关联度还不是很高。这几年, 衡阳将在城市化建设, 推动旅游业, 建设科技强市、体育强市等方面下工夫, 应该说这七所高校对衡阳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希望今后衡阳有关部门能与这些学校建立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 使这些教育资源能够为衡阳发展出力。
8. 设立专项资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座城市区别于另一座城市, 最根本之处在于这个城市特有的文化。衡阳也有许多独特的非物质文化, 是衡阳文化的“老底子”。因为传承的特殊, 保护的不易,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建议衡阳市政府能否考虑给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专项保护资金, 用于民间艺术资源普查、普查结果编纂、抢救濒绝的民族民间艺术、对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人的培养进行补助、举办民间艺术活动以及保护和研究这些民族民间艺术项目。
参考文献
[1]黄耀丽聂磊陈希平:开放型历史文化名城主题公园的建设.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4.3
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篇8
摘要:发展林下经济是巩固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重要措施,对于林农生存、培养林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下经济发展工作,并注重预测和防范风险。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对策
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林木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主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一、林下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情况
1.1 对林下资源底数认识不清,资源破坏严重。由于缺乏统一的林下资源开发规划,没有进行详细的资源清查,对经济植物的种类、分布情况、数量不甚清楚。缺乏对林下资源的科学认识,没有认识到林下资源和森林资源一样,必须经过严格保护、合理利用才能实现可持续经营。由于缺乏保护和经营利用理念,一些地方出现了哄抢资源、雇人强摘、乱采滥挖、掠青采摘、私收滥购、无序经营等问题,部分林区出现林产品产量下降,资源得不到应有的休养生息。
1.2 加工企业还没有形成规模,企业经营效益差。目前,大多数林下资源仍处在低层次的初级开发阶段,林下资源在开发利用上还停留在“三低一一少” 的较原始阶段,一般只是出售原果等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低、资源利用率低、精细加工水平低、品牌产品少,难以形成产业链,造成经济效益低。目前开发利用的林下资源品种中,只占整体资源的很小一部分,对大多数林下经济植物资源利用少,难以形成大的规模。
1.3 缺乏统一管理与科学技术指导,没有建立规范健全的交易市场。目前,林下资源开发利用还处在较原始的阶段,一股只是简单的采集、出售初级产品。这无形中造成盲目采集,一哄而上的情况。再加上没有统一管理,没有科学技术指导,从而导致掠夺式采集,使植物资源得不到休养生息,部分资源趋向枯竭。各地缺乏对经营市场的监管,还没有建立规范集中交易场所,收购企业或个人不按规定到当地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部门登记备案,没有工商营业执照或不办理工商、税务登记。收购环节的混乱秩序,势必导致了竟相压价,职工利益受损,也为非法采摘者提供了销赃场所。
1.4 不能有效落实林下资源保护利用主体和经营利用主体。从目前看,林下资源经营权有偿转让工作虽然开展的比较顺利,但仍不容乐观,在各地区域界限不清、以包代管、条款过粗、对资源的保护不力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为此,野生经济动、植物资源经营权有偿转让工作仍有许多细节工作要做,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和艰巨。
二、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2.1 做好资源清查、科学规划,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全县要在林下经济植物资源储藏量调查的基础上,对林下资源进行清查,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资源到底分布在哪里,数量有多少,质量如何。设立资源储藏量监测标准地,组织专业部门每年开展一 次监测调查,用于预测年度产量、允采量,建立林下资源数据库。根据林下资源现状,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近期利用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从而实现林下资源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发利用。只有在搞清资源底数的基础上,才能根据市场需求择优开发。
2.2 加强管理,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全县必须切实加强对林下资源保护管理,健全机构、完善制度措施,要加强对采集、销售、加工等环节的管理,通过规范采集行为和经营市场,打击一切乱挖滥采、折枝掠青、私收滥购、盗抢他人资源等违法行为。在开发林下资源时,必须考虑对所利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才能避免出现森林资源的破坏和枯竭,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发展林区产业项目,应以资源能自行恢复为原则,植物资源开发应以叶、花、果为主,避免灭绝性开发。要在严格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开发程度应控制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2.3 与森林资源管护承包经营有效结合
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是有效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解决林区长期存在的资源消长失衡和国有林场人员分流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实施森林资源管护经营为林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环境,要充分利用管护经营提供的良好契机,结合立地条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往管护经营上,要进一步规范管护经营责任制,确保承包区责任制的落实,做到经营与管护协调一致。在实施好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的同时,鼓励经营承包者利用林间空地通过种植、养殖、采集加工等产业发展林下经济。
2.4 合理规划种植、养殖基地和加工基地
福建省武平县林地面积21.8×104hm2,森林覆盖率77.4%,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林区内物种资源丰富,加之远离城市和工矿区,受工业和现代农业影响较小,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大气环境质量好,具有发展绿色食品、天然中草药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条件。转变经营理念,发展绿色食品、中草药等,走产业化、规模化的路子。合理布局种植、养殖基地和加工基地,成立各种种植、养殖等专业合作社,同时形成基地加农户等形式,依托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建设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较好的龙头企业,实行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生产。把“原”字号的商品转变为深加工商品,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加工深度。重点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对全局有牵动力的种植、养殖、采集、加工项目,以及有前途、有潜力、起带动作用的森林食品、药材、花卉等骨干项目,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5 建立规模发展的林下经济植物资源精深加工企业,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实现原果不出区的奋斗目标
在林下资源加工利用企业建设方面,必须打破现有的区域格局,要根据资源分布特点,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和发展规模。积极鼓励和支持加工企业建立原料基地,加工企业可以通过经营承包野生林下资源或辅以人工栽培等方式建立原料生产基地,提高资源的储备。从根本上实现对野生资源的有效保护,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积极引种驯化和人工栽培,深入研究林下经济植物资源抚育经营技术,改善野生林下经济植物的生长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和产品的不断增加,逐渐实现原果不出县,延伸产业链条,增加林农收入和地方财税收入。
2.6 创品牌产品开拓市场
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集中资金扶持,加强宣传,依靠科技,创建品牌产品,努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以品牌产品带动基地,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将林下资源优势转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更新营销策略,开拓市场,组建统一的销售网络,改变过去那种一局一厂单独跑市场的局面,统一价格,统一品牌,统一市场营销,形成一致对外、突出特色、宣传到位的营销格局。逐步在全国各相关产品批发市场上占据一定的地位和份额。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给在林改过程中积极发展的林区带来一些助益,给有关部门处理林改后续问题带来一些新的思路,给林农带来一些实际的帮助和实惠。
参考文献:
[1]梁益彬.林下经济发展与存在问题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3.02.
苏州文化产业现状及加快发展思路 篇9
苏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在大力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高度重视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苏州按照中央和省有关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精神以及全市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在加快现代化、国际化新苏州建设的进程中,在繁荣文化事业的同时,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强市、文化名市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着力加以推进。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全市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多门类齐头并进的综合型文化产业体系,成为了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据初步统计,目前苏州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约有1.37万家,从业人数约为26.86万人,2007年营业收入约为400亿元,上缴国家税收约22.35亿元。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印刷出版业量扩质升
全市已形成集编?-出版、印刷复制、发行销售为一体较为完整的印刷出版产业体系。到2007年底,全市印刷经-营单位达3024家(其中外商投资印刷复制企业140余家,投资总额超过16亿美元),实现产值262.1亿元;三家出版社共出版各类出版物648种,实现销售总额1.2亿元; 13种报纸平均每期发行量超过80万份,广告收入超过3.6亿元,总收入4.2亿元;28种期刊的发行量和经-营性收入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光盘生产线127条,出版物经-营网点总数为1561个(其中外商投资发行网点4家),实现销售收入13.07亿元。全市印刷出版业从业人员9万人以上,年经-济总量已超过280亿元人民币,成为了全市文化产业中的重要支柱,在全省乃至全国大中城市中也位居前列。
2.工艺美术业不断壮大
全市现有工艺美术生产经-营单位5450余家。吴中区胥口镇(书?-)和以“一所(苏州刺绣研究所)一馆(姚建萍刺绣艺术馆)一街(镇湖街道)”为载体的苏绣文化产业群,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被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目前胥口镇约有1500多人从事书?-创作、装裱、销售一条龙生产经-营,每年有10多万幅胥口农民书?-销往全国各地及日本、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销售收入超过3000万元;同时胥口还建立了“中国书?-名家街”和“中国美协苏州胥口展览中心”,专门开辟了当代著名书?-家的工作室,已有包括青、琼、甘等省的集体工作室在内的20多个名家工作室进驻“中国书?-名家一条街”。苏绣文化产业基地已形成完整的传承、研发、展示、生产、经-营和销售的文化产业链。目前苏州刺绣的年销售达7.5亿元,从业人员超过7万人。这两年,苏州民间投资的美术馆也不断应运而生,就城区来说,苏州圆通寺美术馆、雨村美术馆、本色美术馆、九盛美术馆都在2008年先后开馆,沧浪区定慧寺巷书?-一条街也已开街。特别是位于吴中郭巷的本色美术馆投资达到3000万元,建筑面积达11000平方米,其中展览净面积达6000平方米,美术馆具有独特的开放式空间展示形式,分布有艺术作品展览区、艺术家工作室、学术讨论和休闲娱乐空间等不同功能的区域,是一个集当代艺术创作、展览、交流、推广、普及为一体的美术特色基地。投资将达30亿元的光福中国工艺文化城项目也于2008年5月奠基启动。
3.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的动漫游戏产业这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市现有动?-企业19家,游戏企业12家,手机内容企业6家,数字技术企业4家,教育培训机构6家,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2007年动漫游戏产业产值约6.5亿元人民币。2005年,苏州国家级动?-产业基地在工业园区国际科技园建立,为全国15个国家级动?-产业基地之一,目前基地已建成动漫公共技术平台,已聚集动漫游戏企业40家。全市网吧及电子游戏业发展迅猛,经-批准的网吧已有1250多家,电子游戏经-营场所373家。苏州同程旅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从三年前苏州大学几位学生的网上创意公司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员工300多人、实现年营销收入2000多万元的创意规模型企业。苏州高新区的“X2创意街区”、桃花坞文化创意产业园、常熟东南文化创意园、太仓创意文化园、吴中木渎金枫路创新创意产业街区等一批文化创意园已粗具雏形或正在启动建设中。
4.演艺影视业日趋红火
全市现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9个,民营文艺团体4000余支。2007年苏州表演团体共面向市场演出10177场次,观众达到167.3万人次,营业额超过了5000万元。随着城乡电影院设施的不断改善,传统的电影放映业效益也持续提升。2007年苏州市区的电影票房总收入就达2100万元,2008年总收入预计可达5000万元。集合了一个拥有最先进设备的国际级舞台的1200座大剧院、一座IMAX影院和7个影厅的电影城的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于2007年10月建成营运,2008年被省文化厅列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市工人文化宫的金逸国际电影城2008年初也已建成开业。位于石路的苏州演艺中心即将建成,明年元旦即可投入运营。每年在苏州取景拍摄的影视剧组近百个,影视剧近千集。2007年,常熟沙家浜?-南水乡影视产业园被省命名为?-苏省首批文化产业基地,有数十部影视剧先后在这里取景拍摄。这两年苏州自己的企业也开始投资影视业,民营企业苏州亚细亚传媒娱乐有限公司投资摄制了大型电视连续剧“苏州三部曲”——《后代》、《谍战古山塘》和《风雨雕花楼》,前两部已播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文化旅游业深入拓展
近年来全市文化旅游在传统的“三古一湖”基础上,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又新增了多条文化旅游线路,有的已成为了品牌项目,经-济效益逐年增长。一是以历史文化街区为代表的文化遗产体验旅游。如平?-路历史街区,依托街区内众多古宅深院和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结合现代文化创意,将历史街坊民居改造成具有浓厚苏州地方特色的文化商业休闲街;山塘街历史街区,已完成多个文化节点的保护性修复,使游客全面感受山塘的桥、街、水的韵味,体会“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和天堂里的街市”。二是以锦溪“民间收藏博物馆群”等为代表的特色专题旅游。于2002年开始启动建设的锦溪“民间收藏博物馆群”,目前已拥有民间博物馆14家。2005年,锦溪“民间收藏博物馆群”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国家AAAA级游览区”,锦溪镇也因此被省文化厅命名为“?-苏省特色文化乡镇——民间博物馆之乡”。2007年,锦溪“民间收藏博物馆群”共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000
万元,相关产业链收入则超过了1亿元。三是以古城河、金鸡湖为代表的水文化与现代光电技术相结合的夜色游;四是以穹窿山、旺山、树山、荷塘月色湿地公园等为代表的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五是以苏州乐园为代表的主题公园旅游等。此外,总投资将达36亿元的太湖文化论坛项目已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项目,其中核心区坛址明年10月可建成,将成为苏州太湖文化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但总体看,由于苏州文化产业特别是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培育成长阶段,特别与先进地区、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为:一是文化产业经-济总量较小、比重偏低。虽然可能由于统计不够全面,有些属于文化产业的行业如文化产品出租与拍卖服务、文化旅游、广告等未能全部统计进来,但全市文化产业经-济总量还是较小,2007年实现增加值约为170亿元,占GDP为3%,而深圳文化产业2007年增加值达到460.05亿元人民币,占GDP达6.8%。二是文化企业小而散,缺少规模和品牌。零零散散的小企业不少,多是以“小萝卜头”为主,相比杭州宋城、深圳华侨城等大项目,苏州还没有与之可比的规模型企业。虽然也已形成一批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群,但集聚辐射力还不够强,规模效应不够显著。像太湖文化论坛城、光福中国工艺文化城等大的文化项目也仅处于起始阶段。三是文化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传统文化产业比重很大,新兴创意文化产业比重偏小。苏州文化产业经-济总量中传统印刷出版业占了70%,而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被看作朝阳产业的动漫游戏业虽在逐年提高,总量还是很小;其他方面的文化创意产业则更是不足1%。四是文化产业多元投入机制尚未形成,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广度和深度不够。近年来,民资、外资进入苏州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印刷复制业、动漫游戏业、工艺美术业等少数几个领域,在演艺业、文化旅游业、广告会展业等领域投入不多,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大多仍以政府投入为主,国资、民资、外资多元化投入并存的文化产业投资机制还未形成,推动文化产业化经-营的动力不足。五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高端人才缺乏。近年来,苏州各级投入文化设施建设、群众性文化活动等文化事业的力度不断加大,文化事业十分兴旺。与此相比,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明显薄弱,就市级而言,还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现还是o-盖在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之中,数量非常有限;其他在用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则更少。文化人才方面,由于苏州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方面的作家、?-家、艺术家等文化制造者不少,文化爱好者也很多,就是善于市场运作、敢于兴办企业的文化经-营者缺乏,能培育文化精品产品的高端人才更是匮乏。
二 加快苏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
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当前,苏州正向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奋进,加快发展苏州文化产业,不仅是苏州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文化名市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加快苏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协调发展的重要实现途径。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既具有一般的行业属性,又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借鉴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成功做法与经-验,要切实加快苏州文化产业特别是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今后一阶段,我们一定要在坚持“政策引导、规划先导”和“科技结合、旅游结合”的发展?-则下,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1.要加强宣传,营造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舆论平台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对文化产业的认识,是推动苏州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前提。要加强宣传,强化意识,使全市上下深刻认识到文化产业在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切实从思想认识上提高对文化产业战略地位和作用及发展文化产业重要意义的认识。营造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舆论氛围,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全社会对发展文化产业战略意义的共识,从而赢得全社会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在观念上要实现“三破三立”:一是破除对文化只讲公益服务的观念,树立对文化经-济价值和产业属性的新认识。二是破除将文化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对立起来的观念,树立以充分满足社会文化需求为标准的市场效益观念。三是破除把发展文化产业看作只是文化系统、文化条线工作的狭隘观念,树立文化产业发展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的新认识。同时,要高度重视思想发动工作,为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打牢思想基础。
2.要加大扶持,完善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平台
近年来,国家和省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一方面要认真整合,做好这些政策的落实工作,另一方面,还要以这些政策为指导,结合实际,制定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一是要建立市文化产业引导专项资金。要把市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从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中分离出来,规模在2000万元左右,真正体现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国家和省都已建立了此项专项资金),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且能逐年扩大引导资金规模。通过专项引导资金,对符合政府重点支持方向的文化产业给予扶持,并建立健全跟踪、评估、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好引导资金的作用。二是要针对性研究出台扶持文化产业的细化政策,重点在市场准入、税收、建设用地、人才引进、保证公平竞争等方面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更为优良的政策环境。三是积极扶持文化企业战略投资者优先上市,扶持重点文化产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吸引更多民资、外资参与文化产业发展。
3.要改善管理,构建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服务平台
首先,政府的文化管理职能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从以管理文化服务机构及设施为主向管理全社会文化为主转变,从以行政手段、直接管理为主向以经-济法律手段、间接管理为主转变。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四个机制”:一是建立协调机制。借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做法,建立由市相关部门组成的市推进文化
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文化产业促进工作统一规划、统一协调;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文化产业项目和数据的调查统计工作,以及部门间的沟通汇总工作。二是建立考核机制。把发展文化产业列入对各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考核体系进行考核,做到年初定目标,年中抓督查,年底搞评比。三是创新服务机制。出台文化产业投资目录,组织开展文化招商引才、产品展销、观摩研讨等活动,吸引民资、国资和外资投资苏州兴办文化企业,为文化企业发展牵线搭桥。对于已经-引进的文化项目要加强跟踪服务,促进项目加快建设。四是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对文化市场的依法管理,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法制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切实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健康发展环境。
4.要规划先行,建设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载体平台
规划先行,筑巢引凤,建设工业开发区,这是苏州外向型经-济、工业经-济领先于全国各地的主要?-因。要借鉴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工业经-济的经-验做法,抓住城区、镇区、各级文物保护区、旅游风景区进一步加快实施“退二进三”和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机遇,先行定位,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街区。一是在城区和镇区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改造,规划建设文化创意街区和创意园。城区和许多古镇特色文化街巷比较多,但这些街巷居住的居民也比较多,而由于房屋建造年代已久,基础设施都比较差,居民生活质量也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要结合街巷综合整治工程、改善民生工程等,对居民实施搬迁,彻底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对居民搬迁后的旧房屋,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从基础设施入手,通过引进文化企业,进行改造改善,打造文化创意街区,实现改善民生与保护街区的有机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同时,在城区和镇区有一些实施搬迁后还未进“三”的工业厂房,对这些厂房可优先规划成文化创意产业园。二是在各级开发区规划建设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土地资源非常紧缺、产业需要转型提高的今天,我们各级各类工业开发区在引进高技术工业企业的同时,更加需要引进几乎没有污染、主要依靠人才资源、能够实现高产出的文化创意企业。三是对于已经-起步和已有雏形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和街区,有关政府及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改善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为吸引文化企业聚集创造条件。
5.要凝聚人才,打造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保障平台
文化产业能否快速发展壮大,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归根结底靠人才。首先,要培育文化产业人才。鼓励高校和企业联姻,开展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培养具有领先的策划能力、文化产品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开放的国际视野的优秀文化创意人才和市场经-营管理人才,壮大文化产业企业家人才队伍。继续发展文化艺术教育,培育艺术人才。鼓励文化工作者进修深造,重视对珍贵民间艺术文化传人的培育。第二,要大力引进文化人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积极主动地吸引优秀的国内外文化人才到苏发展,为他们提供发展空间。大力引进经-营管理人才、文化经-纪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等文化产业急需的各类人才,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级人才,实施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活的人才战略,以优势产业
积聚人才,以重点项目吸引人才,以合作方式招揽人才。通过文化人才兴办文化企业,以文化企业的发展壮大实现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6.要突出重点,培育文化产业特色品牌
【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推荐阅读: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08-10
后危机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与对策11-09
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01-03
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11-24
雍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设想06-02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李长春)07-20
中国文化产业基金介绍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介09-14
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心得体会08-13
文化产业的春天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