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县文化产业(共10篇)
发展县文化产业 篇1
一、“一县一品”对发展县域文化的意义
(一) “一县一品”
“一县一品”的提法是日本“一村一品”运动概念的延伸。日本向来非常重视对自己民俗文化的保护。而作为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 日本更是将其视为保留传统、复兴民族的重中之重。
日本大分县在倡导和推广“一村一品”运动后,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1994年农民收入已达2.7万美元) , 农村面貌不断得到改善, 成为农村开发的成功典范, 不仅在日本国内, 而且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许多国家领导人和政府代表团前往大分县考察学习。“一村一品”运动在一些亚非拉国家推广, 已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欠发达国家农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二) “一县一品”与县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招鲜, 吃遍天, 一村一业、一乡一品, 农民就会受益于此。”事实证明,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的发展格局已然形成, 在壮大县域经济、带动农民就业致富上, 正表现出愈加强劲的发展势头。县域之间的竞争, 表象是物质财富、经济实力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文化的竞争, 是县域文化品牌的竞争, 所以在县域文化方面做好“一县一品”, 培育县域文化品牌, 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是当前增强县域综合实力的战略选择和发展重点。
“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活动,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县域基层文化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也是推动基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既是一项文化惠民工程, 也是一项文化精品工程。可以推动县域文化建设出精品、创品牌, 引领地方传承保护和开发特色文化资源, 做好创新文化工作, 让文化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二、辽宁省县域文化“一县一品”的现状
从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现状来看, 辽宁地处东北, 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 其中工业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都独具特色, 资源丰富, 具备发展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近年来, 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正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 打造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作为文化大省, 辽宁拥有大量地域特色鲜明、民族风格明显的文化资源, 有着成就“一县一品”的良好基础。开展文化产业“一县一品”示范项目建设, 就是要支持各县 (市、区) 整合自然历史文化资源, 培育具有地域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特色文化产业品牌, 有效推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 繁荣地方传统文化, 更好惠及当地民生。辽宁省省委宣传部从2012年10月开始策划启动文化产业“一县一品”示范项目建设工作, 截至到2014年12月推选出两批共16个示范项目。
这16个示范项目包括新民市胡台新城包装印刷、大连金州新区金石滩文化产业园、岫岩满族自治县岫玉、新宾满族自治县民族工艺品、本溪南芬区辽砚、锦州凌河区锦州古玩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玛瑙、朝阳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紫砂、大连高新区动漫产业基地、抚顺中国琥珀城、中国 (本溪) 剪纸文化创意产业园、宽甸满族自治县天桥沟红色文化基地、营口望儿山母爱主题文化项目、调兵山市蒸汽机车工业主题文化项目、盘锦兴隆台辽河艺术区、兴城“中国国际沙滩·泳装文化博览会”。
三、辽宁省县域文化产业“一县一品”建设的思路
辽宁省县域文化产业“一县一品”虽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但是依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下面根据日本和泰国关于“一村一品”的发展经验对辽宁省提出自己的几点发展思路。
(一) 立足本地资源优势, 放眼全国、全球, 打造名牌
日本发展“一村一品”的三项基本原则之一就是立足本地、放眼全球, 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泰国的经验也强调要发展本土特色产品, 并且评选最优秀的推向国际, 政府在旅游景点和机场分别设立“一村一品”产品展销中心, 设立了电子商务网站进行全球推广, 使“OTOP (一村一品) ”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
辽宁省县域文化产业的“一县一品”建设中, 本地资源优势有了, 除了前文提到的文化产业“一县一品”的16个示范项目之外, 各地的特色文化产品也都层出不穷, 但是规模不够, 知名度不高, 品牌效应不明显, 国际化进程缓慢, 这些都是亟待提升的弱势。如何把辽宁省的特色文化产品推向全国乃至师市场市场,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 政府扶持。
政府扶助每个村镇县乡利用当地自然文化资源和特有文化题材, 发展富有文化内涵的文化产业, 生产特色文化产品。设立县域文化“一县一品”委员会, 在全国推广“一县一品”计划, 并要求各区要有自己的“拳头文化产品”作为出口的开发项目。由各村县自主决定用于主导文化产品开发, 政府有计划地组织部分外国游客前往执行计划项目的村庄进行观光旅游, 宣传本国的特色文化产品, 并且在所有旅游景点和交通枢纽都设立“一村一品”产品展销中心, 并开通了网上订购服务, 让文化产品及衍生品从乡村走向世界。
2. 农村合作组织沟通生产销售各环节。
借鉴泰国的经验, 辽宁省县域文化的“一县一品”要充分发挥民间公益组织和农村合作机构的团队优势, 这些组织成员主要由喜爱或者有保护民间智慧和传统文化责任感的人担任, 另外, 组织聘请专业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团队, 对文化产品的创新与设计能够提供保障, 该组织可以在本土村落、村民生产小组、县域、艺术家设计师及市场之间搭建桥梁, 让传统的文化产品带着价值进入现代消费社会, 增强县域文化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优势。
(二) 发挥农民自身主体作用, 锐意创新
推进辽宁省县域文化产业的“一县一品”, 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激发农民的自强自立和创新意识。要让农民更好地认识到当地的文化资源优势和发展潜能, 使农民在参与开发特色文化产品过程中, 既学到了技巧又得到了文化的熏陶。可以说, 发展“一县一品”是辽宁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农村文化领域的的生动体现。
具体做法如下:积极开展县域文化“一县一品”带头人培训, 增强他们创业兴业、带头致富的能力, 带动更多农民成为“一县一品”发展的主力军。县政府对于“一县一品”运动尽量不提供任何资金补贴, 提供资金补助有违自主自立的精神, 主要应该在文化产品的创意、开发、扩大销售渠道等方面给与大力的支持。鼓励农民创造出特和优的文化产品, 因为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特, 能够恰好迎合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在辽宁省县域文化的发展中要让农民找准市场定位, 变“生产导向”为“消费导向”, 发展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的文化产品, 杜绝粗制滥造, 盲目追求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
(三) 坚持不懈培养县域文化人才队伍
李克强总理2015年多次提到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没有创新的人才, 不可能有创业的成功, 没有创新的教育, 不可能有创新的人才, 在县域领域发展文化产业, 创意人才是根本。而将文化产品转变成文化商品, 除了要有好的创意, 优秀的创新人才之外, 专业的管理团队也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大量专业的营销和推广人才, 将文化产品加以包装并推向市场。辽宁省县域文化人才的培养, 我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1. 县域文化人才内生
李克强总理在谈到大众创业时曾经指出:高手在民间, 所以县域文化产业的各类人才也要充分发掘民间的力量。对辽宁省各县区的民间艺人加以包装、打造, 实现市场化、产业化就能大有可为。比如本溪的民间剪纸, 可以依托剪纸这一特色文化产业, 大力开展特色剪纸人才“十百千”培育开发工程, 重点孕育和培养剪纸产业领军人才、剪纸创意人才和剪纸雕刻人才, 进一步提升剪纸人才的创意和雕刻水平, 为剪纸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2. 县域文化人才外引
辽宁省发展县域文化的“一县一品”也要科学地利用外脑, 大大弥补人才的不足, 使自身智力条件倍增。
首先政府要鼓励刚毕业的大学生参与项目实施, 获准参与“一县一品”计划, 到乡村接受半工半读的培训, 并且给予国家补贴。其次国家相关科研机构也要承担指导各县域地区农民推广“一县一品”项目的培训任务。第三鼓励受过高等教育, 有一定资本积累, 又有着较丰富的工作经验, 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面的高端综合型人才加盟县域文化产业的开发和经营, 这样的人来农村发展文化产业, 并且是带领村民一起创业, 起到推动作用更大加不可估量。最后县域文化产品要推向市场, 要借助电子商务的平台, 那么引进懂技术的电子商务人才就应该被迅速提到日程上来。
结束语
辽宁省县域文化“一县一品”要从实际出发, 才能真正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文化生产力的最佳组合, 另外, 基层文化建设品牌化的过程中, 要避免低俗、庸俗和媚俗倾向, 要注意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这更是文化品牌建设持续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曾寅初, 苏慧.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及其启示[J].北京农村经济, 2006 (8) .
[2]施阳.泰国一村一品行走世界[N].昆明日报, 2013-05-01.
[3]辽宁省第二批文化产业“一县一品牌”名单公布[N].辽宁日报, 2014-12-02.
[4]调兵山市蒸汽机车工业主题文化项目被确定为辽宁省“一县一品牌”www.ln.gov.cn.
发展县文化产业 篇2
根据县委办的安排,最近,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文体、广电、教育、工商联等部门配合,对全县文化体制现状和文化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我县现有国办文化事业单位18个,在职职工105人。即:我县文化馆、我县图书馆、我县电影管理站、我县广播电视局和14个乡(镇)的文化广电工作站。有文艺表演单位1个,有表演职员50人,即:云南澜沧江啤酒企业集团职工艺术团。有文化企业2个,有职工36人。即:我县新华书店、我县电影公司。国营、集体、股份制和民营个私企业创办文化经营单位有232个,从业人员达800多人。其中:国营、集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创办文化经营单位有4个。即:我县福利公司创办的“云福楼歌厅”(茶室),我县澜沧江大酒店创办的“水乐宫歌厅”(茶室),我县畜牧局、县农行创办的“云中云歌厅”(茶室),云南糖业集团幸福分公司创办的“我县印刷厂”。民营个私企业创办的综合游乐场所、歌舞厅、卡拉ok厅、音乐茶座、电玩室有70个,印刷厂2个,打字复印室16个,音像制品出租、零售65个,书报刊出租、零售12个,艺术摄影15个,艺术培训3个,工艺美术装璜16个,电影放映9个,互联网上网服务20个。这些文化经营项目为丰富和活跃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对促进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扩大就业、涵养税源、广开财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存在问题
我县文化市场的经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阶段,在产业规模、经营水平、运作方式和经济效益上都无法与其它产业相提并论,也无法与发达地区的文化产业相媲美,更无法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我县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数量多,但由于起步晚,经济相对滞后,缺乏具有强大实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很多文化经营单位没有形成产业化运作,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我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总体战略和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对文化的产业属性认识不清,对文化的产业化存在错误的认识,对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过分强调。因此,没有把文化真正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这种观念导致文化产业的政策长期处于摇摆之中,而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受政策影响很大的产业,如果没有好的政策支持,很难获得长远发展。同时,文化市场管理婆婆多,有利益多头管理,无利益没人管理,文化法规侧重于规范、控制,强调“禁止性”、“惩罚性”,缺乏鼓励发展文化产业的条款。
(二)文化产业缺乏整体规划,产业布局不合理。到目前为止,我县还没有正式规划的娱乐区域或文化产业区域,市场相对分散零乱,文化产业发展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没有上规模的综合性经营场所,绝大部分经营项目规模小,市场整体档次不高,许多经营者因管理不善、方法不多,经营项目单一,消费者光顾少,导致经营情况差,时开时停,造成了文化资源极大的浪费。
(三)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严重滞后,财政投入力度不大,国办文化没有起到主导地位。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的办法不多,金融政策与资本市场的支持不够,文化企业形不成规模,文化基础设施难以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缺乏各类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文化产业是高投资、高收益、高风险的产业。文化生产的巨额投资以及文化产品销售的不确定性,一般经营者很难把握。因此,发展文化产业离不开高素质的经营管理、策划、营销等人才。目前我县文化市场经营从业人员主要来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个体经营人员,缺乏专业化人才,难以适应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五)文化市场经营秩序还有待于规范。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展示城市精神面貌的一个重要标志。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县文化市场混乱的状况已有好转,但尚未得到根本的改变,表现在:一是演出市场发育不健全,低层次、低质量的演出多,扰乱了演出市场秩序;二是保护知识产权力度不大,盗版书刊、盗版音像制品、盗版软件屡禁不绝,严重冲击了正版书刊、正版音像制品、正版软件的经营秩序,扼杀了原创精神;三是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现象未得到彻底的治理;四是少数文化经营单位违法经营现象突出,娱乐场所超时经营现象严重存在,造成了不正当竞争。
(六)居民文化消费主导地位尚未确立,社会平均文化消费水平偏低,拉动作用不大,也严重制约了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
(七)广播电视设备陈旧,网络混乱,有线电视覆盖率底,内部体制不合理。
三、对策建议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它与经济、政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反映着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并以巨大的作用推动或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今世界,文化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我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群众生活结构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文化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比重不断扩大,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为我县发展文化产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文化产业要发展,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立足现实、顺应潮流,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艺术生产自身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我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有效整合各类文化资源,以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音像业、美术装璜业、广告宣传、网络文化及计算机服务、旅游文化为主题或核心行业,着力培育文化产业特色品牌,重点扶持主导文化产业,构建国办文化为主导,多种结构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采取县办好文化事业单位文化馆、图书馆、电影管理站、广播电视事业及乡(镇)办好文化站的同时,加大事业单位的投入,按现行编制、现行财政供给经费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自收自支编制,增编后扩大文化经营项目,实行自收自支,逐步实现全县每个文化事业单位创办1至2个文化项目。此外吸引社会资金创办文化企业,把大量的文化经营项目交由社会承担。通过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实现我县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到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产业规模和竞争力不断加强,逐步将我县建设成为文化创新能力强、文化传播范围广、文化产业程度高、文化消费市场活跃,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重要基地,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县国民经济的支持产业。要实现以上目标,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制订并落实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文化产业在我县是一个新兴产业,又是一个特殊产业,需要依靠法律、行政、经济等综合手段来支持它的发展,要尽快制定具体的文化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用地政策和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政策,逐步使文化政策法规覆盖文化产业的主要领域。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文化体制的所有制结构,尽快制定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股份制企业创办文化产业的政策。要明确文化开放领域的市场准入标准,准入程序及管理监督办法,降低文化产业准入的门槛。
(二)加强总体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循序渐进。要在保证党委总揽全局和最后决策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组织、管理、协调、引导等功能。计划部门要会同文化部门加强对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协调和领导,要在制定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各个门类的专项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确定重点发展的行业门类项目,形成文化产业的中长期整体发展纲要和规划,完成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整体设计。发展纲要和规划要具有前瞻性、战略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包括文化产业的保护以及如何与国际接轨等。
(三)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文化投资的总量和规模是决定文化增长的最基本因素,一个时期文化投入量的多少,不仅决定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和机构,而且决定文化对经济作用的大小,扩大内需,拉动消费肯定包括文化建设,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文化产业必然也在开发范围之中,要拓展投融资金渠道,为文化产业的迅速扩张提供资金支持。资金投入不足,是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在当前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式下,应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吸收业外资金和社会资金创办文化产业,采取支持国有非文化企业兴办文化项目,吸引股份制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形式,形成文化产业的多元投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为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还可按照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规定,充分利用项目合作的形式,积极尝试在硬件设施建设、技术更新改造等领域引进外资,共同参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实施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战略。文化产业与任何产业一样,有一个逐步发展的渐进过程。文化产品也有一个从开发期到上升期到兴盛期,然后逐步衰弱的过程。既要研制高品位,高附加值,高文化含量,高科技含量的文化产品,也要培育、开发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由于文化消费者的经济状况、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发展文化产业也应该多样化、多层次,以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即要实施集团战略、名牌战略,又要实施多路出击,充分占领市场的战略,当前存在的一个突出现象是乡(镇)文化生活贫乏,与县城反差极大,这也可以称为一种“文化二元结构”。农村的看戏难、看书难、看电影难,没有文化娱乐设施等问题,说明农村有一个潜力极大的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所以,应该瞄准这一市场,用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赢得巨大的消费群体,把产业做强做大。
(五)造就一大批“文化商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构筑人才高地。我县文化产业能否快速发展,成为我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归根到底是人才。分析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到,文化产业要发展,就必须造就一大批既有开拓能力又有经营能力,既懂文化又懂市场,善于运作企业的文化经营者。从目前我县情况看,当务之急是营造一个能使高水平的文化经纪人不断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化经纪人队伍。
发展县文化产业 篇3
一、指导思想
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坚持“一特四化”方向和发展“三品两化”农业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确保市场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基地建设为重点,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突出地方特色,优化生产布局,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品质,大力扶持新建蔬菜龙头企业,培育特色基地和优势产品,推动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蔬菜生产的附加值,让城乡广大群众吃上安全放心的优质菜,为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目标任务
到2012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其中:大田蔬菜3万亩,产量12万吨,实现产值1.2亿元。设施种植2万亩,产量4.9万吨,实现产值1.9万元。其中:温室0.5万亩,产量4万吨,实现产值1亿元,大棚1.5万亩,产量0.9万吨,实现产值9000万元。发展无公害商品蔬菜0.5万亩,产量1.5万吨,产值1800万元。
1.面积规模
2011年全县新建标准化日光温室面积250亩;应用有机无土栽培技术面积150亩;发展拱棚蔬菜面积2000亩;建成蔬菜百亩连片种植示范小区10个,大田蔬菜面积达到3万亩。标准化西湖乡重点在中沟村、北沟村、建立2个大棚蔬菜百亩示范园,年生产蔬菜 600 吨,以保证市场蔬菜供应。
2.示范点建设
建成蔬菜示范小区10个:其中:温室示范区6个:西湖乡中沟村;双塔乡金河村;广至乡示范区;三道沟镇三道沟村:瓜州乡南苑村;南岔乡六工村;拱棚示范区:西湖乡北沟村;西湖乡中沟村;三道沟镇三道沟村;南岔乡南岔村。
3.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应用
引进蔬菜示范新品种5~20个,应用穴盘、营养钵育苗、无土栽培等技术。新建温室配套滴灌、自动卷帘机、自动卷膜器等设施。
4.技术培训
广泛开展技术培训,积极培养新型农民。要结合产业项目培训,充分利用新闻、广播等媒体,开展多形式的培训工作,以蔬菜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为重点,积极实施菜篮子工程计划,推行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田的推广方式,培养一批蔬菜种植大户。
三、任务落实情况
2011年,已落实大田蔬菜种植面积4万亩,新增设施农业面积0.4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250亩,塑料大棚蔬菜2063亩,累计落实日光温室945.5亩,示范点4个(西湖乡城北村、中沟村,南岔镇六工村,双塔乡金河村);累计落实塑料大棚2367.4亩,塑料大棚蔬菜集中连片示范点16个(西湖乡中沟村二组、五组,城北村四组,北沟村一组、五组、六组;瓜州乡南苑村一组,头工村三组、七组,瓜州村四组;南岔镇十工村四组,九北村四组,九南村六组;三道沟镇三道沟村八组,四道沟村六组,山水梁村六组);新增有机无土栽培150亩,设施农业在我县产业发展中初见成效。
2011年,设施蔬菜产业按照产业项目要求,重点在我县三道沟镇、西湖乡、瓜州乡、南岔镇、梁湖等乡镇实施。初步确定日光温室新建区8个:分别是三道沟镇三道沟村、沙河乡沙河村、双塔乡金河村、梁湖乡、广至乡、南岔镇六工村、南岔村、瓜州乡南苑村等,目前正在建设阶段,预计建设面积250亩。塑料大棚建设涉及西湖乡、瓜州乡、南岔镇三道沟镇4乡镇,涉及15个村38个组,农户860户,建成大棚3104座,面积2338.1亩。其中:西湖乡落实1425座,面积1330.5亩;三道沟镇550座,面积127亩,瓜州乡609座,面积438.6亩;南岔乡520座,面积442亩,至目前全部已经种植。
四、工作重点
1.抓示范样板,壮大基地规模
一是办好示范样板。按照区域化、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大力发展蔬菜生产专业户、专业村,力争3年培植10个蔬菜专业村,每个专业村建设1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蔬菜示范样板,每个蔬菜专业户种植蔬菜面积达到5亩以上。二是突出抓好三大蔬菜基地建设。围绕满足城乡居民蔬菜消费需求建设专业蔬菜基地。各乡镇以集镇周边地区为重点,选择交通方便、排灌条件较好的地块建设露地特色蔬菜基地3万亩;以西湖乡四工村、城北村、北沟村为中心建设大田蔬菜示范样板,以西湖乡中沟村、北沟村、城北村为重点,建立拱棚蔬菜示范样板田3个。西湖、瓜州、南岔、三道沟四乡镇新建连片50亩以上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6个。完善落实监督措施,建立无公害蔬菜销售专柜,逐步推行优质优价销售,以确保无公害蔬菜的质量、品质。
2.抓技术服务,开展品牌创建
依托科技示范县建设与科技培训计划的推行,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使每个蔬菜专业村有一名合格的农民技术员,每个乡镇有一批会种植、懂加工、善经营的蔬菜“土专家”,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强化蔬菜生产与销售市场的对接,突出品牌优势,抓好蔬菜产品的包装,增加蔬菜附加值;加强技术服务,推广应用高科技实用技术,增加设施蔬菜的科技含量。同时,开展绿色有机蔬菜产地认定和产品质量认证,实现瓜州县绿色有机蔬菜品牌认证“零”的突破。
3.培植市场主体,壮大龙头企业
大力培植蔬菜产业龙头企业,不断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充分调动菜农生产积极性,实现企民双赢。一是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在不断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的同时,加大招商力度,支持外资企业、个人和蔬菜专业合作社等新建蔬菜加工企业,加大对我县丰富的菌类、叶菜类等优势资源开发力度;到2012年力争新建1个集干制、泡制、保鲜等工艺于一体的蔬菜加工企业,使全县年加工蔬菜能力达到4000吨以上,实现产值2000万元以上。二是结合新农村试点县建设工程的全力推进,有计划的通过市场化运作,在县城、三道沟镇建设蔬菜批发市场,加强规范引导,完善配套设施,切实解决蔬菜流通“有市无场”的问题。三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外地中介组织和人员来我县建设蔬菜基地,实行订单生产。四是组织引导现有蔬菜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相关机制,鼓励有市场意识、有经营头脑的农民和个体私营业主成立营销配送专业组织,逐步形成营销网络,实现生产基地与销售市场的有效对接,促进产品流通。力争发展专业合作社8个、年经销蔬菜100吨以上的营销大户100户。
五、主要做法
1.突出园区建设,拉动产业上规模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不仅要解决品种结构、产量结构、产业结构和经营方式等问题,更要解决规模生产经营的问题。在发展蔬菜产业过程中,我们坚持“典型带动、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工作思路,走出了一条建园区促拉动、上规模成气候、提效益快发展的路子。以蔬菜园区建设为突破口,搞好镇村整体规划和技术服务,促使那些积极性高的农户率先进入园区经营,以此来带动其他农户向园区集中,使园区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连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良好局面。重点抓好西湖乡中沟村、北沟村、城北村3个拱棚蔬菜千亩示范村、在中沟村2、3、5、6组、城北村6、7组、北沟村3、4组建立三个百亩设施蔬菜示范点。在四工村1、2组、城北村4、6、7组、北沟村2、3组建立三个千亩大田蔬菜示范点。
2.抓规范种植,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
加大对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建设县农业信息网蔬菜生产信息服务栏目。在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上,积极探索蔬菜生产、经营环节的档案化管理,对生产品种、产品数量、农业投入品、销售对象、进货单位(生产农户)等情况进行登记,建立蔬菜产品质量的可追溯制度,以点带面推动标准化生产。加强蔬菜产地环境监测和生产环节产品质量检测。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村规民约的作用,加强对菜农施肥、用药行为的监督,防止使用违禁农药和不规范施肥行为;加强农药经营的管理,严防高毒、高残留农药流入蔬菜生产环节,提高蔬菜产品质量。积极做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产品的申报、认证工作,创立我县的无公害蔬菜品牌,提高我县无公害蔬菜的市场份额。
3.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抵御市场风险
以提高蔬菜生产组织化程度,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为目标,支持和发展蔬菜生产、运输、销售等中介服务组织,提高菜农的组织化程度。加快组建并扶持发展好新建蔬菜基地乡镇的生产专业合作社,帮助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扶持引导其规范服务。加快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积极引导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高素质农民参与蔬菜生产与经营,使其成为我县蔬菜对外销售的主要渠道。3年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10个,新发展经纪人50名,带动运销户200户。在城区建立无公害蔬菜销售专柜(区),实行产品优质优价,充分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并积极探索发展连锁(超市、酒店)配送经营方式。
4.强化科技服务,推进产业发展
一是科技人员到乡入户。县农业科技部门抽调技术骨干成立技术服务组,进驻蔬菜产业园区,积极做好园区规划、设计和种植户的技术培训、指导等工作。鼓励各乡镇聘请有生产实践经验的“土专家”在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提高温室蔬菜产量和质量。二是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入户进棚。以科技示范户为载体,农技中心每年引进和推广宝冠3号西红柿、津优30号、津绿20黄瓜、陇椒2号、3号辣椒、冬玉、法国千手西葫芦等蔬菜新品种20个,推广穴盘培育、地膜全覆盖、高垄栽培、平衡施肥等新技术10项,提高了蔬菜种植效益和科技含量。去年在县科技人员指导下,广至乡新建日光温室27座,其中建立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温室18座,当年就有了效益,打破了移民乡镇没有日光温室的历史。三是加大实施农业基层体系建设项目。2010年我县被列入国家农业基层体系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县上抽调100名农业技术人员,实行科技入户对每个镇选择的100户科技示范户进行直接入户指导,免费提供技术服务,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确保了良种良法直接到棚、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有效地提升了我区农民蔬菜种植的技术水平。四是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科技素质。先后组织温室蔬菜种植户到酒泉、玉门和本县等进行参观学习,聘请专家现场授课15次,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发放资料20000余份,为温室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5.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积极探讨建立以业主投入为主、政策扶持为辅的蔬菜基地建设投入机制。整合相关政策,集中捆绑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扶持蔬菜专业户、专业村、加工龙头企业、蔬菜专业合作社和重点蔬菜基地建设。政府每年预算100万元资金用于发展温室蔬菜生产基地,争取省、市财政专项资金,改善蔬菜生产基地基础设施条件。对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标准种植无公害设施蔬菜的种植户,按实际种植面积,每年每亩给予地租、自然风险、推广新技术的物资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补贴200元。示范点内建设了普通竹架结构大棚的,县财政一次性给予每亩1000元补贴,建设了标准钢架结构大棚的,县财政一次性给予每亩2500元补贴;对租赁农户土地,实行规模经营,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连片种植蔬菜100亩以上,经营期限达到3年以上(含3年)的,3年内每年由县财政补助地租300元/亩;连片种植蔬菜50亩以上的,纳入科技培训计划重点培训范围,并由乡(镇)确定1名技术人员长期进行跟踪服务指导。县农行、农发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加强和改进对蔬菜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加大蔬菜产业链各环节信贷资金的投放力度,3年内给于贴息贷款扶持,切实解决基地菜农贷款中存在的问题。
6.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蔬菜产业长足发展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能管好。县上成立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统一协调全县蔬菜基地建设工作。蔬菜基地建设的规划、实施及技术指导等工作由县农牧局牵头组织实施。同时,由县农业局、县财政局共同制定《瓜州县蔬菜基地建设管理考评办法》,并按考评办法每年对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情况进行考评,根据考评结果下拨有关补助和奖励资金。各乡(镇)也要参照县做法成立相应机构,落实责任单位,把蔬菜基地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做好规划,统筹安排,制定符合实际、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制定和完善蔬菜产业化发展相关扶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快蔬菜基地建设。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7.实行定期督查与考核制度
宽城县黄芩产业发展措施 篇4
1 讲实际, 围绕发展搞创新
宽城县位于东经118°10′35″~119°10′45″, 北纬40°17′~40°45′15″, 属大陆性、季风性、燕山山地丘陵气候。由于地处全国黄芩产区核心的部位, 是国家著名道地药材热河黄芩原产地。所产黄芩具有栓皮黑厚、断面金黄、皱纹明显、质地坚硬等特点, 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为充分发挥这一产业资源优势, 宽城县将黄芩生产作为该县重大农业技术普及项目, 针对传统人工栽培方式存在与粮食生产争土地、争劳力、产品质量安全难保证的问题, 结合该县十几万亩退耕荒山荒芜, 几万退耕农民致富无门的实际情况, 把仿野生黄芩技术开发纳入国家星火计划。通过连续3年的反复试验, 成功开发了仿野生栽培技术。该技术以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干扰、最大限度贴近野生环境、最大限度遵循黄芩自然生长规律为基本原则, 在不开荒、不毁林、不占用耕地、不施肥、不施药、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在适宜黄芩生长的荒山及林下发展黄芩生产, 使长期以来困扰黄芩产业发展的难题得到解决。经北京中医药大学黄芩种源研究课题组研究认定, 在全国抽样检测的黄芩品种中, 经统计学聚类分析, 选自板城镇的宽城 (仿野生) 黄芩, 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总黄酮、多糖等主要质量技术指标综合评价, 排在全国4个优质黄芩品种的第1位, 属热河黄芩中的极品。同时, 经普尼 (北京) 科技测试有限公司检测, 仿野生黄芩的农药残留、黄曲霉含量为零, 重金属含量也大大低于国家限定最低标准, 产品完全达到出口绿色药材标准。该技术通过专家论证, 成为我国第1个仿野生黄芩综合标准[1,2]。
2 重应用, 围绕育人抓普及
为尽快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针对一家一户农民分户生产, 人员难组织、技术难统一、规范难实施的现实, 通过组建热河黄芩专业合作社, 成立仿野生黄芩技术传播站, 组建黄芩种植技术服务队等办法, 有效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民科技素质。在推广种植初期, 农民对仿野生黄芩技术的优势认识不足, 项目研发单位从经费中拨款7万元, 以无偿为农民提供种子的方式, 在板城镇土牛子村建立33.3 hm2热河黄芩仿野生种植科技示范园区。由于采用的仿野生技术林下栽培达到了以最小的投入、最简便的管理方式、获取最大收益的效果, 超过1 000人参观学习, 使园区的面积很快超过300 hm2, 为全县黄芩发展树立了典型。针对农民不懂技术的难题, 以传播站为平台, 聘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医药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河北农林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专家与农民对面交流, 培训技术骨干逾360人。以技术骨干为主导, 结合现场观摩, 入村入户举办技术培训班200多场次, 培训农民逾1万人次, 开展技术咨询逾1 000人次, 发行技术资料逾1万份, 实现了村村都有技术员, 1户1个明白人。为提高农民的管理水平, 以经过培训的农民为主体, 组建了超过1 200人参加的农民技术服务队。通过服务队统一种植, 使大旱之年约666.7 hm2山地黄芩一次保全苗, 山地黄芩种植出苗难的技术瓶颈得到了突破。黄芩种植由1个村发展超过60个村, 辐射到全县18个乡镇、逾1万户, 成为县域新兴特色产业, 被列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
3 求实效, 围绕增效抓提高
宽城县仿野生黄芩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与实施以提高农民经济效益作为重要抓手, 在技术推广的同时, 紧紧围绕提升产品核心的竞争力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几年来, 围绕打造一流产品, 先后与“三九”现代中药开发有限公司、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医药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中国药材集团公司科技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物技术与医药研究所等科研部门进行合作, 有8名国家级专家投入到宽城县黄芩产业技术开发工作之中。在专家的指导下, 制定并全面实施《仿野生黄芩综合标准》, 提出建立6 666.7 hm2仿野生热河黄芩标准化生产基地的产业发展规划。围绕落实规划, 建立6个示范园区, 实施1个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个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个省级山区综合开发项目, 开展了黄芩药材产地加工和黄芩茶、黄芩花蜜系列产品开发, 并对宽城黄芩进行了商标和地理标志注册。2010年, 经过国家药监局GAP检查员专家组现场考察, 通过了建设我国第1个仿野生黄芩GAP基地实施方案, 完成了产地环境监测 (检测) 。黄芩GAP基地建设工程的全面启动, 不仅把宽城黄芩产业推入标准化管理的快车道, 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农民在退耕林后种植黄芩, 仅黄芩药材收入就可达2.7万元/hm2。黄芩茶、黄芩花蜜、黄芩茎叶综合利用项目全面开发, 其收益更为可观, 农民学技术、用技术的积极性也更为高涨[3,4,5]。
摘要:总结河北省宽城县黄芩产业发展的经验, 以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关键词:黄芩产业,发展经验,河北宽城
参考文献
[1]于璐娜, 张春喜, 韩铁南.河北宽城县供销合作社:如何打造全国黄芩产业第一产县[J].中国合作经济, 2010 (7) :52-54.
[2]韩铁南, 张春喜.发展黄芩产业引发的思考[J].中国合作经济, 2010 (7) :54.
[3]陈朋彬, 刘天民, 陈晓锋, 等.商洛黄芩适宜气候条件及规范化栽培技术[J].陕西气象, 2009 (1) :36-38.
[4]高鹏寿.黄芩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农技推广, 2009, 25 (10) :33.
发展县文化产业 篇5
告
关于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竞争力,是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把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骨干产业积极培育推进,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现将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不断完善文化产业的基础设
施,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开发取得一定成效。
文化基础设施现状。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两馆一站”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文化馆、图书馆先后被评为省级三级达标馆。图书馆现有馆藏图书6万多册,年订阅报纸杂志140余种,现正积极推进“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及两个乡镇农村网络培训学校的建设任务。县民族歌舞剧团建有练功房一处。15个乡镇文化站建设项目已报上级批复,目前泗南江、雅邑乡、坝溜乡、景星乡已经动工建设,其余乡镇也将于近期内动工建设。建成农家书屋11个。双胞之家网站开通营运两年,加大了××对外的宣传力度。
文化市场发展现状。目前全县共有游戏室2家、歌舞厅11家、文化广场2处、书店5家,棋牌游艺室101家。网吧14家。文化用品销售18家,音像制品销售9家。印刷厂3家,打印店11家。基本形成了文化演艺、网络文化、文化
娱乐、新闻出版、印刷、文化用品等6个门类在内的文化市场发展格局。,全县文化市场经营场所总营业收入1200万元,缴纳税费110万元,安排就业人员310人。全县文化市场呈现繁荣、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文化资源现状。①哈尼文化。××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哈尼人传承着数量浩瀚、绚丽多彩的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学故事、诗歌、音乐、舞蹈、工艺、节日、服饰、哭嫁、祭祀等哈尼文化的瑰宝,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财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近年来,通过不懈努力,哈尼族口传叙事长诗《洛奇洛耶和扎斯扎依》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收集整理了《巴哈雅咪》、《密玛箐格卡呃呐玛坡》、《阿迷车》等一批散落于民间的原生态歌曲。结集出版了《洛奇洛耶和扎斯扎依》、《××县民间故事》
一、二集,《××县舞蹈集成》、《魅力××》、《阿××增刊》、《双胞迷城:××》、《哈
尼文化丛书》等书籍。哈尼族9个支系的歌舞乐,赴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哈尼风情:魅力××》节目的录制,并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进行了连续播放。以“阿迷车”为主线,独立创作、编排了反映哈尼族迁徙史和发展史的大型歌舞史诗《阿迷车》。②回归文化。县城驻地联珠镇建有融天文、地理、科普为一体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北回归线标志园,并被列为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回归线把县城一分为二,使县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北回归线文化,更使××的自然、气候、生物、人文变得多姿多彩,体现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地域性和独特性。③双胞文化。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县境内生活着1000多对双胞胎,其中,北回归线穿过的村寨就有600多对,其双胞胎密度之大是世界罕见的,近年来,随着县委政府的深入挖掘利用及媒体的大力宣传,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双胞文化。
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全县现有文物103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目前已向游人免费开放,逢年过节,香火旺盛。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碧溪古镇的建筑为明末清初的古式风格,“一颗印”、跑马转角楼等建筑形式与中西合璧的建设格局,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保存下来的建筑风格,加之是护国将军庾恩旸故居,历史人文气息较浓,目前正进行二期修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发现的新抚岩画弥补了我市没有岩画的空白,使××县乃至普洱市的文明史都将前推千年。
依托地域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我县自以来以民族文化为特色、哈尼民风民俗为看点、双胞胎为卖点,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中国·××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节暨哈尼太阳节”,向世人亮出了“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三张靓丽名片。2010年“两节”期间省内外客商与我县共达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6项,协议总投资为亿元,共接待游客达万人次,同比增长%,旅游综合收入达169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并被人民网等评为2010最具国际影响力节庆活动之一。
二、文化产业培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基础设施薄弱,缺乏专业人才队伍。一是县内文化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目前只有文化馆、图书馆达到省三级馆标准,乡镇文化站建设比较落后,设施设备简陋,全县无供演出的剧场或影剧院。二是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文化经营人才和文化专业人才。三是群众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淡薄,对文化产业发展认识不到位,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机构不健全,缺乏完整的文化产业规划。文化产业涵盖面广,主要包括媒体传播业,出版发行业,文化旅游业、文艺演艺业、文化娱乐业、文化体育业、文博会展业、文化制造业、民间工艺业、文化信息服务业等十大产业。针对我县
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文化产业的定位、发展规划尚未形成。一是没有专门的文化产业发展机构来主导分析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二是缺乏产业规划,对文化产业这一领域我县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不透彻,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缺乏深入探索。三是对文化旅游来讲,文化与旅游是一对密不可分的整体,缺乏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而文化的经济实现形式又要依托旅游才能实现。所以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来系统的研究统计、分析我县的独特文化资源优势,引入资金投入发展文化产业。
对文化产业培育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市场活力未显现。从目前我县的情况来看,文化事业发展主要依靠县财政的支持,而整个文化市场发展仍处于粗放的状态,导致公共基础文化设施总量不足,规模偏小,缺乏能够举办不同类型文艺活动,同时又具有商贸等多功能的复合性文化场所。对文化产品的开发、舞台精品艺术的打造及文化人才 的激励等方面经费无保障,导致深入挖掘、整理、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困难重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品牌开发力度不够。对文化资源缺少经营性、开发性整合,缺少文化品牌的战略策划和运作,通过品牌的创建、促进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较低。
三、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要实现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打造我县成为特色鲜明、品牌名优、设施先进的文化大县,真正实现“文化活县”的目标,就要把文化产业作为我县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发展,像抓工业建设项目一样抓文化产业项目,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发展文化产业,我们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从我省来看,云南把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成功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取得明显成效,尤其在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云南文化产业实现了逆势而上,强劲增长的势头。通过改革创新发展文化产业,云南作为一个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文化产业方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道路,创造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现象”。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我们应尽快转变观念,提高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充分利用我县富集的文化资源,打好民族特色品牌,发展文化产业。
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人才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文化产业领导机构,深入研究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认真分析我县文化资源现状,为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建立文化人才储备库,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推动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
制定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以“十二五”规划及市委党校与我县的县校合作为契机,对我县民族民间文化开展一次全面的普查,集中人力物力做好文化
产业发展规划。
积极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一是力争“十二五”时期,在全县建成一批具有哈尼元素符号,布局合理的文化标志性设施。二是进一步抓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充分挖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促进民间手工艺品制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转为经济增长的物质文化资产。三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更好的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建立健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提出的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积极稳妥,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改革。一是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进行“三项制度”改革,明确岗位责任,使其更好的发挥出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二是对歌舞团
进行深化改革,实行经费总额包干,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实行全员聘用制,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实行全团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打破身份、职称,推行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通过各种形式引入市场机制,激发活力,在发展中搞活,在搞活中发展。三是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电影公司实行转企改制,理顺隶属关系。四是按照相关文件精神与全市统一步调组建我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改变文化市场以往多头管理的局面,得到集中、有效的监管,同时创新管理方式,强化行业自律,促进我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环江县甘蔗产业技术发展对策研究 篇6
1 糖蔗种植发展情况
环江县蔗糖种植于1983年,糖蔗面积由2000/2001年榨季的2万亩,发展到2007/2008榨季的18.1万亩,进厂原蔗62.2万亩,原料蔗产量首先次突破60万t大关,成为河池糖料蔗生产优势县(市区)之一。全县糖蔗面积约14万亩,50 m以上大户183个,大户累计面积达2万亩,其中:环江县大安乡、驯乐乡、水源镇、川山镇、洛阳镇等乡镇为主要的甘蔗种植地,并确定洛阳镇古昌村、妙石村、大安乡的塘房村作为县级蔗糖重点村。
全县甘蔗主要品种为台优、柳城03/1137、柳城05/136,桂福98/296等品种,良种占80%以上。2014/2015榨季啊,全县进厂原料蔗为41万t,亩产3.7 t,年产糖4.67 t,实现工业产值2.33亿元,蔗农收入1.73亿元。2015年新种甘蔗面积6 100亩,其中更新面积3 600亩、扩中2 500亩,全县落实双高基地20个试点,落实面积5 000亩,平整土地4 000亩,良种3 300亩,水利设计5 000亩。
2 龙头企业广西远丰糖业有限公司发展情况
目前该县设有一家广西环江远丰糖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食糖、蔗渣、废蜜生产、销售及研究发展,酒精生产、销售;日处理原料蔗5 000 t,年可处理原料蔗80万t。公司生产采用压榨法提汁、亚硫酸法清净工艺,所生产的“环天”牌白砂糖、赤砂糖,荣获广西产品质量证书,公司于2003年荣获河池市“重点保护企业、重点品牌”“消费者信得过诚信单位”2004年度荣获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先进民营企业”等荣誉称号2005年度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纳税企业排名第一是河池市第一批农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
3 发展糖蔗产业的主要工作措施
3.1 加强领导制定发展规划
2012年以来,为发展糖蔗产业,环江县先后制定了针对糖业发展的《1560工程实施方案》《糖料蔗实话建设工作方案》《糖料蔗高产高糖示范片建设实施方案》以促进保障该县蔗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将糖蔗发展产业列为全县亿元财税工程的重要内容来抓。成立由县委县长为指挥长,县4家班子为副指挥长,县直有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指挥部成员,统一部署,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形成层层抓,齐抓共管的糖业工作局面。
3.2 加大资金投入,扶持补贴力度
县财政和制糖企业投入资金对蔗农发展糖蔗生产进行扶持补贴。2013/2014年榨季,县财政投入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蔗区公路建设,整合发改委、民政局、交通部门、扶贫办等项目资金7 547万元投入蔗区公路建设,2014年,县财政整合资金250.90万元作为广西环江远丰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蔗发展种植专项补助资金。2015年及2016年继续执行糖料蔗生产扶持政策,对大户种植、高产示范、良种推广,深耕深松等进行补贴扶持,激发调动农民种蔗积极性。
3.3 加强蔗业技术队伍建设
为加强环江县甘蔗生产技术指导甘蔗,各乡镇从农业推广服务中心调1~2人重点抓糖蔗生产工作,2013年,县委、县政府调出5个编制补充环江县糖业局,从县农业局点出5个技术员再次充实糖业部门队伍。并成立了环江县糖蔗生产技术服务站,负责全县糖蔗良种推广、糖蔗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日前全县从事蔗糖生产的农业技术员有17人。通过技术部门编发技术资料,组织技术人员深入蔗区村、屯开办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班,将先进技术普及到村、屯和农户,提高农民的甘蔗栽培技术,先后引进了甘蔗新品种1.4万多t。
4 当前环江县蔗糖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连续4年原料蔗收购价格下跌,人工、农资、地租价格上涨,造成种植积极性不高,近两年来全县无新增种植大户,并受水果、桑蚕业的冲击,全县蔗地翻种其他作物面积达1万多亩,蔗糖面积受到挤压。
(2)单户生产规模小,多为坡地种植,机械化开展困难,甘蔗收获多为手工操作、人工畜力成本高,人工砍蔗,每吨150元以上。
(3)糖蔗抗风险能力低。2016年7月,环江县暴雨,龙岩、东兴思恩镇等主要地蔗地受灾严重。
(4)蔗区水利设施建设滞后,该县秋旱严重。
5 发展糖蔗产业的对策建议
5.1 继续加大扶持补贴力度,巩固种植面积
县财政和制糖企业及时落实资金,对蔗农进行帮扶和扶持,督促蔗糖企业加大蔗区公路维修资金投入,完善蔗区路网建设,并整合县发改、交通等部门的有关道路建设资金,尤其确保新蔗区的公路优先建设,老蔗区公路局加强养护,坚定县政府发展蔗糖产业的决心,坚定蔗农种植的信心,巩固全县甘蔗种植面积。
5.2 推动甘蔗机械化
环江甘蔗种植主要都是在坡地,坡度大都在13°以上,实施机械化需要降坡、捡石、成本居高。可以借助广西建设双高基地的绝好机会,借助区政府开展双高基地农机补贴政策,土地平整扶持政策,推动全县蔗糖产业逐步机械化,农机部门加大队适应坡地,环江山地机耕机械配置和引进。组建甘蔗生产机械化专业队引导蔗农开展机械化作业,并及时发放机耕补贴,鼓励蔗农使用机械化。
5.3 尽快启动糖蔗保险试点工作
天灾意外带来的甘蔗损失和蔗糖价格波动,都会给蔗农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效益流失,对小户蔗农更是血本无归,大户蔗农也是损失惨重。除了政府给予减灾扶持外,启动加快蔗糖保险试点工作势在必行。2016年6月环江部分乡镇遭遇特大暴雨袭击,暴雨引发的洪水淹没大片农田,东兴、龙岩、思恩镇等地甘蔗的根部已经出现了腐烂、变质,这也意味着,今年甘蔗产量将因天灾受到影响,并且下个榨季甘蔗种苗将会成为问题。政府救灾补助补贴有限,应加快启动糖料蔗保险业务工作,由第三方保险公司对甘蔗种植因价格波动造成的损失和天灾,给予补偿。
5.4 加强蔗区水利建设,提高抗旱能力
建议发改、水利部门加强对对蔗区水利工程立项和建设,做好甘蔗灌溉、滴灌示范、加强蔗区机井、机站、水渠、水柜建设,促进蔗区水利建设,解决秋旱及春干问题,增加甘蔗灌溉面积。并加强政府和环江远丰制糖企业对旱区的抗旱补贴,组织组建专业抽水队伍进行应急,减轻旱灾损失。此外,在蔗糖选择上注重早熟品种,选择抗旱的蔗种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广悦.甘蔗种植的现状和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4(18):371-372.
[2]宋亚超.云南蔗糖产业发展形势分析[J].当代经济,2012(13):96-97.
浅谈门源县羔羊产业的发展情况 篇7
1 草原羔羊产业发展现状
门源县地处青海省东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县,拥有可利用草地面积38.87万平方米,占草地总面积和84.95%,草场子围栏14.67万平方米,畜棚1.2万幢,人工种草1.1万亩,全县牲畜56.19万头(只),牲畜总增率51.38%,出栏率55.83%,商品率42%,母畜比例60.37%,畜牧业收入占农牧业总收入的42%。2014年全县销售羔羊13.5万只,实现销售收入2960万元,仅此一项,全县农牧民人均收入227.15元。
2 草原羔羊产业生产的效益
2.1 羔羊生产逐步走向专业化
门源县成立了羔羊育肥贩运协会,负责管理全县牛羊育肥的各项工作,各乡镇也相应培养了一支深购远销的以育肥贩运能人带动为主的育肥贩运销售队伍,促进了本地区羔羊经济的全面发展,使羔羊产业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迈进。
2.2 羔羊产业效益日趋明显
按目前的市场价格,1只周岁羔羊市场价格350元左右,1只3周岁的成年羊市场价格800元左右,在相同的饲养条件和饲养周期内,出栏3次要比出栏一只成年羊收入增加250元左右。
2.3 羔羊产业促进舍饲畜牧业发展进程
利用暖棚育肥的羔羊,不仅膘情好,而且出栏率高,科学种草技术作为羔羊育肥工作的重点来抓,加大科学饲养的力度,周转快、效益好。同时,加大了饲草料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了优质饲草种植面积。
2.4 羔羊产业提升科学养畜水平
门源县把科学育肥、暖棚养畜、畜疫防治、畜种改良、科学种草等技术作为羔羊育肥工作的重点来抓,加大科学饲养的力度,提高科学养畜水平。每年举办羔羊育肥等科技培训班十余次,培训农牧民300余人。
2.5 羔羊产业不断优化畜种结构
随着市场对羔羊肉需求量的持续增长和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群众对产羔率高、增重快、产肉性能好及舍饲适应性好的羊种接受程度和需求进一步提高,加快了土种羊的改良和选育,提高了繁殖性能和生长性能。
3 羔羊发展产业存在的问题
3.1 羔羊产业化生产中科技贡献率低
农牧民科技素质普遍较低,接受新技术、新观念能力较弱,对羔羊舍饲育肥等方面缺乏新技术支撑,羔羊育肥基本还是依赖群众传统的饲养方式,以暖棚为主的舍饲、半舍饲畜牧业发展相对滞后,难以适应羔羊短期育肥出售的需要。
3.2 羔羊产业规模化组织程度较低
羔羊育肥主要分布在门源县珠固乡、仙米乡、皇城乡和苏吉滩乡等4乡的部分农牧户,分户独立经营的方式,2012年苏吉滩乡石头沟村成立了一个羔羊专业合作社,但还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并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不宽,也比较落后。
3.3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条短
当前,门源县的羔羊出售主要以户为单位,由经纪人或能人带动组织销售到周边县城和省份,另一部分销售到门源县华夏肉食品加工厂。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
3.4 对羔羊加工产品宣传不够,缺乏品牌
门源羔羊肉市场知名度不高,尚未注册商标,申报无公害绿色产品,从而优质优价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4 发展羔羊产业的对策及建议
(1)加强科技推广,提高羔羊产业的科技含量。引导农牧民转变传统的饲养方式,把羔羊产业与科学饲养紧密结合起来,提高科学养畜的水平。不断增加农牧民科技培训的资金投入,加强技术培训工作。把羔羊育肥技术作为畜牧业发展的新形式,努力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开展羔羊产业的能力。同时,继续坚持绵羊改良和经济杂交工作,积极推广新品种的投入应用。扩大引种规模,建设基地,力争做到羔羊育肥出售与畜种改良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加大设施畜牧业建设力度。加快牲畜暖棚建设力度,力争项目暖棚建设规模在已有的12000幢基础上每年增加几百幢,并充分发挥暖棚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到羔羊育肥中来。
(3)发展订单生产,实行产业化经营。开展羔羊育肥出售当中,大力推行订单生产和羔羊肉无公害基地建设,积极开发羔羊肉加工系列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逐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申报羔羊肉品牌,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推动门源县的羔羊肉产品及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4)完善信息服务,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不断壮大羔羊产业的发展。
(5)加强畜疫防治,确保畜产品安全。搞好牲畜疫病防治。羔羊育肥大户、专业合作社等规模养殖区,要实行兽医人员专人承包,责任到人;抓好产品检疫、防止重大疫病流行。同时,按照无公害畜产品的标准和要求,搞好行业检测和产品认定,加大监测力度,严禁违禁药品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确保畜产品安全,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宁蒗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篇8
1 宁蒗县自然条件
宁蒗县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断东侧, 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 境内山峰林立, 沟壑交错, 属典型山原地貌。绵绵山自北向南纵贯全境。海拔1 300~4 510 m, 气候属低纬高原季风区, 干湿季分明, 因受高原和高山峡谷地形的影响, 立体气候显著。年均降雨量910 mm, 年均日照时数2 298 h, 年均无霜期200 d, 年均气温12.7℃, 具有显著的“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全县境内山高谷深, 高寒山区占80%以上, 俗称“小凉山”, 幅员面积6 025 km2, 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于一体的山区农业特困县。
2 宁蒗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2.1 蔬菜生产现状
截至2010年底, 全县蔬菜播种面积1 183.33 hm2, 总产6 166 t, 蔬菜种植遍及全县15个乡 (镇) 91个村委会, 共八大类, 其中:叶菜类542.20 hm2, 总产2 573.8 t;瓜菜类167.40 hm2, 总产654.9 t;根茎类289.07 hm2, 总产1 790.0 t;茄果类57.67 hm2, 总产233.0 t;菜用豆类67.33 hm2, 总产614.6 t;葱蒜类52.00 hm2, 总产266.0 t;其他蔬菜8.53 hm2, 总产33.3 t。
2.2 设施蔬菜生产现状
近几年来, 通过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和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扶持资金, 累计建成180 m2的钢架蔬菜大棚150个, 共计面积2.67 hm2, 竹木简易大棚200个, 共计面积2.67 hm2, 有效地促进了反季节蔬菜生产, 但大棚栽培及轮作面积不多, 且呈零星分散, 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3 存在的问题
一是县级财政困难, 农户贫困, 对蔬菜生产投入严重不足, 导致生产回报率低, 效益不明显。二是蔬菜生产经营者科学种植技术偏低, 商品意识淡薄, 对蔬菜生产和市场需求问题研究少, 在生产和计划上具有盲目性, 使蔬菜市场供求季节性非常突出, 淡季明显。三是全县缺乏具有一定规模的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蔬菜生产散而乱, 分布极不平衡, 主要集中在坝区, 而江边河谷和山区种植较少, 且蔬菜产量低、质量差, 与市场需求不统一。四是缺乏有效引导、扶持和政策倾斜, 蔬菜生产协会、合作社组织和专业种植大户的带动作用有限。五是服务体系尚未健全, 市场流通环节不畅, 生产与技术脱节, 生产方式落后, 产品技术含量低。
4 发展对策
4.1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蔬菜生产
根据蔬菜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对生态条件的要求, 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及地理优势等因素, 规划出适合高寒贫困山区蔬菜产业的生产布局:逐步由县城近郊区向远郊、乡 (镇) 周边向边远山村延伸扩展, 逐步由企业、协会、种植大户带头建立规模化种植基地和设施栽培示范基地, 形成高海拔与低海拔、坝区与山区、城郊与远郊、露地与温棚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品种、多流向的生产格局。
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蔬菜产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 改善农田及蔬菜基地交通、排灌能力及土壤肥力结构, 确保山区农业及蔬菜产业能旱涝保收。因地制宜, 形式多样, 着力发展和推广钢架蔬菜大棚、竹木简易大棚、温室大棚、中小棚、防虫网、遮阳网等设施栽培, 提高产量、增强抗灾能力、增加的经济效益。
4.3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着力培植和壮大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蔬菜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 进一步规范合作经济组织运作行为, 增强凝聚力, 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 (合作社、大户) +农户”等行之有效的蔬菜产业化发展模式。
4.4 优化蔬菜品种结构
按照品种结构的季节均衡分布和规模集中连片种植的要求, 主动适应市场需求, 突出特色, 筛选宜种品种, 抓好冬春季大宗蔬菜、夏秋季反季节蔬菜、早春季设施蔬菜、秋冬季闲地间套轮作蔬菜的生产, 进一步提高复种指数, 保障县内蔬菜市场的均衡供应, 促进宁蒗县蔬菜生产由季节性栽培向“四季常青”转变。
4.5 加强科学技术种植培训
着力提高蔬菜种植户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生产技能、从业能力和经营水平。在蔬菜重点生产乡 (镇) 加强科技示范, 组织县、乡农业技术人员定点挂钩指导帮扶。力争每个基地都有一批科技带头人, 每户菜农都能掌握基本的蔬菜种植技术, 造就一支有技术、懂经营的蔬菜种植专业队伍。
摘要:基于宁蒗县自然条件概况, 分析了宁蒗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当地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云南宁蒗
参考文献
[1]王从亭.郑州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种业导刊, 2009 (10) :15-16.
[2]周贤东.景宁县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 2006 (6) :233-234.
[3]魏国强.河南省蔬菜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 2000 (4) :33-34.
镇沅县蔬菜产业发展简议 篇9
2013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0.24万hm2、面积比2012年增20.8%,产量达5.29万t,蔬菜种植产业产值1.16亿元,产值比2012年增3.5%。2014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0.29万hm2,总产量6万t,总产值达到1.45亿元以上,增13.5%以上。其中:种植冬早蔬菜893.3 hm2(冬辣椒473.3 hm2、无筋豆346.7 hm2、其他蔬菜73.3 hm2),总产量2.63万t,产值8 000万元。
目前,镇沅县蔬菜人均占有量达到251.78 kg,超过全市148.23 kg的平均水平,但与全国518.45 kg、全省316.09 kg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虽然解决了部分产销平衡、保障供给和抑制蔬菜市场价格过快上涨等问题,但在花色品种、淡季茬口供应、外销市场拓展等方面仍显不足,还有更大的产业发展空间。
2 镇沅县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2.1 政府重视,推动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
按照加快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落实产业建设年活动及着力构建芳香镇沅特色产业体系等要求,县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结合镇沅县蔬菜产业发展实际,认真调查研究,分析现状,科学规划编制了《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初步确立了全县蔬菜产业建设规划目标和发展方向,形成了推进蔬菜产业培植的一系列措施建议,为今后推进产业建设提供了宏观、科学、系统的指导依据。
2.2 理清蔬菜产业发展思路
围绕蔬菜等骨干产业发展规划和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保障,加快转变蔬菜产业发展方式。从着力完善城镇郊区与优势产区蔬菜产业基地布局,着力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强蔬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着力加强蔬菜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蔬菜产业经营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信息化水平,努力构建生产稳定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的现代农业蔬菜产业体系。
2.3 合理规划蔬菜产业布局
以恩乐、者东、勐大、振太为产业发展核心,辐射带动全县67个村民委员会。勐统河、恩乐江、者干河三大热区河谷坝区以番茄、辣椒、茄子、马铃薯、瓜类和豆类等冬早反季蔬菜为主,突出热量充足,季节差明显,生产成本较低的优势,发展市场容量大、经济效益高的冬早反季蔬菜,规模达1 333.33 hm2以上。目标市场为北方大中城市;山区、半山区发挥夏秋中高海拔区“天然凉棚”的气候优势,生产以叶菜类、葱蒜类、根茎类、甘蓝类等外销型蔬菜为主的热区普遍缺乏的夏秋反季蔬菜,规模0.23万hm2。目标市场为省外珠江流域、长江流域夏秋季高温、台风、暴雨和干旱频繁,劳动力及其他生产成本高的城市及东盟夏秋蔬菜淡季市场;在适宜的高寒山区重点发展刺五加、刺包菜、臭菜、香椿、甜菜、小苦果、枯藤花、木姜子、蕨菜、棕榈及老白花等特色野生(养生)蔬菜,规模33.33万hm2。目前销往昆明、成都、武汉等国内大中城市。
2.4 保障供给,确保蔬菜产业发展富农惠民
结合基地建设及生产组织情况,在主要城镇中心市场设置无公害蔬菜销售专柜,将一线基地蔬菜生产产品直接供应市场,减少批发、中转销售等中节成本支出,积极发挥平抑菜价、稳定供应、保障供给的社会效益作用。目前,富农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在镇沅县城(恩乐镇)镇峰农贸市场设立无公害蔬菜销售专柜1个,定点销售企业基地生产的各类蔬菜,有效缓解了城区蔬菜供应紧张和解决城镇居民吃上“放心菜”等问题。2015年1-11月,基地蔬菜生产总量2 100 t,在县内各城乡市场上市供应总量856 t,销售额195万元。随着基地蔬菜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和市场占有量上升过程。
3 存在的问题
3.1 基础设施薄弱
蔬菜种植由于其特殊性,对于地块、水利和交通等条件要求较高,镇沅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抗灾减灾能力不强,“靠天吃饭”仍然是制约蔬菜产业发展的瓶颈。
3.2 群众素质有待提高
受群众思想观念和科技水平的影响,蔬菜生产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单位面积产量低、价值低等问题突出。部分群众市场经济意识、生态意识淡薄,缺乏创新开拓精神。
3.3 未形成产业化
蔬菜产业标准化建设步伐滞后,缺乏“三品一标”等有关认证。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品精深加工、市场营销是农业产业化的薄弱环节。
4 加快镇沅县蔬产业发展的建议
4.1 加大标准化蔬菜种植示范基地的数量
在者东、勐大、振太兴建三块示范基地,重点解决基地道路和水利基础设施。
4.2 全面推行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
逐步建立健全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工作、标准、投入、法规、检验、检测体系。一是制定技术规程、地方规章抓落实。二是保护产地环境,加大执法力度堵源头。三是建立生产、销售档案,严控生产过程,实行蔬菜产品质量倒查制。四是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使群众学有典型。
4.3 全面推行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
一是全力争取上级财政、计划、农业和资金支持。二是继续将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和蔬菜市场培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行列,持续加大扶持力度。三是争取对公益性较强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市场等给予补贴和政策扶持,对农产品冷储、批发交易及流通市场建设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优先给予安排使用。
4.4 加强科技支撑
一是坚持科技创新,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满足蔬菜生产发展的需求。二是加强推广队伍知识更新培训,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先进实用蔬菜技术的集成、示范、推广和培训力度,提高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的入户率和转化率。
4.5 强化品牌建设与质量管理
发展县文化产业 篇10
1 景谷县咖啡产业发展现状
1.1 咖啡种植快速发展
景谷县种植咖啡有上百年历史,首先由法国传教士引种进入零星种植。2015年末,全县有9个乡镇101个村委会660个村民小组5533户农户种植咖啡,种植总面积为3745hm2,其中新植面积1734hm2,挂果采摘面积2011hm2,实现咖啡干豆产量3600t,产值7000万元。建成生态咖啡园面积2066.7hm2,通过国内有机食品认证146.6hm2,4C认证20hm2。现种植咖啡有近2/3的为卡蒂姆系列品种[1]。
1.2 咖啡加工水平不断提高
咖啡加工设施不断完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末,景谷县共有咖啡鲜果脱皮加工厂68个、初加工厂8个、深加工厂2个,已注册的咖啡品牌有凤飞咖啡、凤冠咖啡、凰冠咖啡3个,每年可以完成咖啡鲜果脱皮加工30000t、初加工2000t、深加工1000t。咖啡加工主要以鲜豆通过简单的发孝脱皮,晒干后加工成咖啡干豆,基本实现机械化、标准化。
1.3 咖啡产业化初步形成
景谷县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地气候、土壤等自然优势,集中人力、财力和技术,重点发展咖啡产业。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坚持农民和企业相互自愿、互惠互利、依法有偿的原则下,加大对咖啡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初步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格局。2015年末,建成公司、种植场、专业合作社等咖啡企业25家,为全县咖啡产业发展起到了带头作用。
1.4 咖啡销售体系逐步完善
通过多年的培育和完善,景谷县已形成以公司、种植场、专业合作社或经纪人为主的咖啡销售体系。目前的咖啡主要销往广东、昆明以及雀巢咖啡公司,而咖啡粉因产量少,不成规模,没有品牌包装,主要以零售形式在本地市场销售。
2 景谷县咖啡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2.1 政策环境优越,产业发展有保障
国务院《关于促进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咖啡产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依托资源优势,开发各种精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农业部《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把云南西南部列为咖啡发展的重点区域。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咖啡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发展的决定》提出加快咖啡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政策。《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规划及政策意见》、《关于普洱市加快咖啡产业发展的决定》、《景谷县咖啡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年-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咖啡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同时,西部大开发、科技兴农、退耕还林、生态保护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国家和省宏观政策也为咖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
2.2 资源条件优越,产业发展潜力大
景谷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普洱市中部偏西,地处E100°02′~101°07′,N22°49′~23°52′之间,北回归线从县城附近穿过,年均温度20.3℃,年均降雨量1295.8mm,全年无霜期日数346d,全年日照时数1993.5h,年均相对湿度78%,最高海拔2920m,最低海拔600m,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县国土面积7777 km²,耕地面积57444 hm2,其中适宜咖啡种植面积达13333hm2。全县“三江”(即澜沧江、威远江、小黑江)、“八河”(即勐嘎河、景谷河、勐通河等)为主94条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水资源极为丰富。景谷县优越的气候条件和环境条件,是发展小粒咖啡种植的黄金地带。景谷县种植咖啡时间较长,咖啡育苗、种植、管理、加工等技术已经普及,群众对种植咖啡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优势。
2.3 经济效益可观,产业发展前景广
景谷县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咖啡生长创造了最佳条件,咖啡种植到第3年就开始收获,收获高峰期是第4至25年,收获周期长、见效快。前3年每667m2投入成本约为3000元,收获后,咖啡米平均每667m2产达到150kg以上,按照现在当地市场价格20元/kg计算,每667m2总收入约3000元以上,扣除人工等成本后每667m2纯收入2000元。咖啡作为世界3大饮料之首,需求增长快速,市场前景广阔。咖啡产业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社会投资、农民等自主参与咖啡产业发展的积极性较高。
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种植基础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
景谷县咖啡以坡耕地和旱地种植较多,土壤肥力低,保水保肥能力差,80%的咖啡园没有灌溉条件,无法保障咖啡正常生长需水。近年来,景谷出现极端自然灾害频率越显频繁,特别是连续多年干旱、低温霜冻灾害等,给景谷县咖啡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制约和风险[3]。
3.2 种植管理不规范,科学技术含量低
景谷县种植咖啡的历史虽然悠久,但一直处于粗放种植和管理、广种薄收的状态。种植管理不规范,科技含量低。主要表现在地块选择不当、种植不规范、施肥不科学、排灌不及时等问题。此外,生产中还存在着种植品种单一和不同的品种配置、病虫害监控防治、良种基地建设、咖啡产品不尽合理等问题[4]。
3.3 发展后劲不足,产品经济价值低
景谷县现有的咖啡企业虽然不少,但大多数只进行初级加工,上规模的精深加工企业极少,咖啡产业还处于规模小、经营分散、品质较低的状态,产品经济价值低。产品多以原料和粗销售为主,企业忽视了品牌的开发,品牌培育滞后,在国内外市场上还未形成知名品牌,产品知名度不高,市场占有率低[2]。
4 对策与建议
景谷县咖啡产业的快速发展,要紧密结合云南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高原特色农业开发、绿色经济示范区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产业化为龙头,加强产业政策扶持,完善开发产业链,大力培育自主品种、精品品牌、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稳定优势区域种植面积,改造提升加工业,逐步将咖啡产业培育成为富民的骨干产业、生态保护的示范产业、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
4.1 加强基础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通过中低产农田地改造、农田地水利建设、农田地机耕道路建设等措施,提高咖啡种植田块的基础条件。通过增施有机肥和合理施用无机肥,逐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4.2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咖啡生产科技含量
加强咖啡科研体系建设和科技创新,构建县、乡、村咖啡技术推广服务网络,严格按照云南省《思茅小粒种咖啡综合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和管理,统一生产技术、统一产品标准,从选地、育苗、栽培、管理、植保、采收、加工、包装等全产业链进行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高标准建设咖啡种植加工设施、配套设施,广泛配备先进的机械、器材等,为咖啡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鼓励科技人员参加联产承包、单项技术承包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承包。积极引进省内外高校、科研单位、高新企业等以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形式,到县内开展科技服务和开发,加快咖啡产业的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确实提高咖啡生产科技含量。
4.3 注重加工和品牌,提高咖啡产品经济价值
在咖啡加工上:要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咖啡种植专业合作社、咖啡种植大户新建或改造现有的初加工厂,严格按照标准完善初加工厂设备设施,提高咖啡初级商品质量;要加大咖啡产业精深加工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具有产业辐射面广、配套服务好、消费群体大等优势的国内外咖啡相关企业、公司投入发展,实现速溶咖啡粉、焙炒咖啡豆、三合一咖啡等中高端产品及配套产业的集聚化发展,打造咖啡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努力提高咖啡产品加工附加值。
在品牌建设上:加大品牌创建和产品推介营销活动,引导和鼓励企业结合景谷县的条件优势,争创具有特色的“中国名牌产品”、“云南省著名商标”、“云南省名牌产品”及“有机咖啡园”等认证,努力提高“景谷咖啡”知名度,为产品营销营造良好的环境。
4.4 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咖啡市场竞争力
加强以企业营销网络和经纪人队伍建设,设立咖啡直销网点和专卖店,建立专业化、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咖啡交易专业市场,建立和提升景谷县咖啡信息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仓储、运输、配送服务。鼓励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采取“借船出海”方式,通过组织参加国内外展销宣传或到哥伦比亚、巴西、美国等世界咖啡生产和消费大国考察学习,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以国内外直销、代理、加盟、连锁等现代营销方式,建立相对稳定的国际销售网络,提高咖啡咖啡产品国际化水平,增加咖啡市场的占有率和竞争力。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对景谷县咖啡产业深入调查,介绍了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咖啡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发展对策与建议,为今后景谷县咖啡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咖啡产业,现状调查,发展分析
参考文献
[1]周华,李文伟,李锦红,等.云南小粒咖啡优良品种比较试验及丰产栽培示范[J].热带农业科技,2000(29).
[2]郭容琦,罗心平,李国鹏,等.云南小粒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09(3).
[3]杨忠文.景谷咖啡产业发展思考[J].云南农业,2013(10).
【发展县文化产业】推荐阅读:
县文化发展规划08-02
园区发展文化产业11-12
文化产业创新发展10-12
网络文化产业发展06-04
东北文化产业发展09-30
文化产业发展总结06-09
大力发展安徽文化产业09-02
试论海岛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以舟山群岛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为例08-01
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