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文化发展规划(通用8篇)
县文化发展规划 篇1
文章标题:县文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随着“对接长珠闽,建设新**”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全面推进,不仅需要文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更为文化发展搭建了广阔舞台,创建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和良好的发展条件。根据《赣州市文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精神,结合本县实际情况,特制定于都县文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建设大局和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和重在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为核心,实施文化创新、人才兴文战略,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壮大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为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总体目标
到2010年,基本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服务优质、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加快文化兴县建设进程,以文化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以文化进步推动社会进步。
三、发展指标
到“十一五”期末,全县文化发展指标为:
1、文化产业递增速度达到16;
2、人均每年文化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例达到3;
3、文化事业经费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不低于0.8;
4、财政支出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6元;
5、每万人拥有公益文化设施面积500m2;
6、购书经费达到人均0.1元标准;
7、农村乡镇文化综合文化设施覆盖率达98以上。
四、主要工作目标和发展思路
1、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加快文化艺术中心的装修进程,完善艺术中心的设施建设,完成好剧团、文化馆新办公场所的装修工作;重新制作中国工农红军红四军政治部旧址暨毛泽东同志旧居复原陈列版面,多方筹资兴建“六县之母”博物馆和一个符合标准的县少儿活动中心。五年内,争取在新城建设一个面积不低于1500m2的图书馆分馆。
按照省百强文化站建设标准:乡镇文化站应设有图书室、阅览室、综合活动室和公益性文化宣传设施,建筑面积400m2以上。五年内,力争全县23个乡镇都建设好一个文化站。实施“农村文化建设工程”。认真抓好圩镇文化示范点的规划和建设,全县60的乡镇文化站达到省达标站标准,其中有一级站2个。每个乡镇有一个影剧院或室外演出场所,全县80的行政村有二室一栏(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宣传栏),并能正常开展活动,每个自然村至少拥有1户符合标准的农村文化中心户。
2、大力繁荣发展艺术事业
“十一五”期间,将组织创作人员多深入生活、深入基层,创作出富有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在省级报刊杂志至少发表三篇或国家级至少二篇文艺作品。到“十一五”期末,专业剧团创作大小戏剧、曲艺共100篇以上,生产大小剧目15台以上,每年抓出1个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期间至少创作演出一个小戏或曲艺去夺省级大奖,冲刺全国奖项,力争梅花奖;每年演出不少于135场,其中下农村演出场次不少于60。
3、大力发展各类群众文化事业
切实用好每年的农村文化活动专项资金,积极开展好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推动全县新农村建设。
作为“全国文化先进地区”和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县”,不仅要保持荣誉,开拓进取,还要实施好“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知识工程”、“蒲公英计划”;实施好农村电影“2131”工程。
发挥文化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和配合上级部门举办的八大艺术节。
大力推进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图书馆藏书达到13万册,电脑达到40台,实现管理与服务现代化、网络化、数字化,建立县中心网页,以达到分中心的设立要求,继续做好“于都籍人士”著作库建设工作,形成我县藏书特色。
加强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和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深入挖掘和整理本县申报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于都古文》、《公婆吹》、《罾笊舞》、《茶蓝灯》,完成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普查、建档、项目申报工作,创1-2个特色文化村。
4、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抢救、保护和利用
于都是举世闻名的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集结地和出发地,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现有文物保护单位231处,其中,省级文化保护单位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馆藏文物2020件,有一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21件,三级文物787件。“十一五”期间要力争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加强博物馆的宣传展示功能,完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陈列,完善第一渡纪念碑园景点建设,抓好罗田岩摩崖石刻、谢家祠、管屋、明代步蟾坊、中央后方保管处——竹篙寨等保护单位的加固维修;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上宝古祠堂进行维修和保护,更换木结
构,维修瓦面,重修土围及土围门楼,治理周边环境。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势,以发展红色旅游为重点,推出多条文物旅游精品线,大力发展文物旅游业。
5、发挥地方特色文化优势,做强做大文化产业
加强地方文化资源的普查和规划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文化资源有效整合。积极推进文艺演出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电影音像业、文博图书馆展览业、信息网络业、艺术教育培训业、特色文化产品业等八大重点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和优化升级,到“十一五”期末,文化产业年总值达7500万元。
6、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不断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管理规章,力争到2010年,在全县初步建成一个市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全县各类文化经营单位达到260家,从业人员2500个,营业收入8000万元,年创税利2000万元。
推广量贩式、超市式、连锁式,全县培植2个亮点歌舞娱乐场所,2个上规模的音像超市、2家连锁网吧。
五、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为文化事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把文化工作作为执政为民、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建立健全以“五纳入”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事业发展机制;把文化工作纳入工作目标,纳入新农村建设考评。建立健全全县二级文化市场管理稽查网络,逐步解决好乡镇文化站的人员、经费、设施问题,增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服务能力。
2、进一步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2000]41号文件)中的一系列文化经济政策,多渠道增加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确保文物工作“五纳入”落到实处,保证文化事业建设费的15用于文物景区景点的保护和维修。设立文艺创作基金和非物质文化专项基金。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对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捐赠和投入。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的发展步伐。
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按照“统一领导、总体设计、分类指导、管办分离、协调配套、分步推进”的基本思路,抓好“管、办、转”三个方面的改革,基本形成以文化行业管理与文化市场建设为中心、文化公益事业为主体、文化产业发展为支撑点、多种所有制共同办文化的,结构合理、技术先进、效益良好、具有赣南特色的文化发展格局。一是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理顺政府与文化单位、文化单位与市场的关系;二是实行分类指导,加快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改革;三是改革人事制度,在文化企事业单位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建立健全公开招聘、双向选择、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五是对现行的职称评聘制度进行改革,实行按能授职称,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六是推进机制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运营机制。
4、加强统筹协调,实施社会兴文战略。
鼓励和扶植个体、私营、外资等经济成分参与兴办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一是鼓励和扶持多种所有制的民间职业文艺团体和业余团体;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兴办儿童文化事业,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培训,兴办文化设施;二是鼓励现有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文化资源、文化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三是培育和发展文化服务中介,鼓励代理公司、演出经纪公司、电影发行公司、艺术人才经纪公司等中介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5、实施“人才兴文”战略,搞好文化队伍建设。
贯彻“5511”江西文化人才培养工程,营造有利于文化人才聚集、成长的环境,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的专业、管理和经营人才。一是推广竞争上岗的择优用人机制,建立文化艺术人才合理流动的良性循环机制,建立文化系统考核上岗制度。二是加大人才培养教育工作力度,采取合作、委托、深造等办法培训人才。三是积极引进高素质的文化人才。四是建立鼓励机制,对于业绩卓越的人才给予奖励。通过培训,使图书馆、文化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业务人员“十一五”期间达到80,2010年达到100;文化站专干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十一五”期间达到60,文化馆、文化站业务人员全部要经过业务培训。
《县文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来源于,欢迎阅读县文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县文化发展规划 篇2
大家好!感谢大家拨冗抽暇,莅临我校!根据本次现场会组委会的安排,我把我校文化管理的情况,向大家做一介绍。
(学校办学历史和办学实绩略)。应该说,我校的校风是纯正的,成绩是突出的,尤其是近年来,我校师生的精神面貌更是崭新的。总体来看,少了一些浮华,多了一些朴素;少了一些虚妄,多了一些谦逊;少了一些功利,多了一些务实。校园不光有了楼堂场馆的壮观,花草树木的丰美,更有了人本的元素,人性的张扬,人文的普及。干部都在想干事、干好事、干成事;教师都在想教书、想育人、想成长;学生都在想健美、想学习、想成才。这种喜人局面的形成,贵乎两点:一是长期以来师生想成长、想成才的本性自觉;二是近年来的学校文化管理。
有人曾问我,什么是文化管理?我说,文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种新的追求,如在教师管理上,教师待遇不高乃至津贴补贴不能及时到位、积极性受挫,你该咋办?教师不可能都照你的生冷的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你该咋办?学生当中有不知长幼的、谈情说爱的、抽烟饮酒的、上网聊天的、打架斗殴的,光靠硬性的处罚又无济于事时,你又该咋办?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些都要靠教育、靠管理,都要靠有文化特质的教育和管理。在这个区域内,你做文章了,而且做好了,有效了,那就是文化管理。其实,文化是个博大精深的问题,但《周易》上所说的“以文化人”,当为其本义。所谓“以文化人”,说到底就是要把人当人来管理,在学校当中就是要把教师当人来管理,把学生当人来管理,要有强烈的人本意识和人本情怀,要把师生当作自觉、自主、自律的主体,尤其是在学校管理人本化、民主化呼声愈来愈高的今天,尤为必要。学校的环境熏陶、制度规范、精神感召都是管理的必需元素,但这些都需要打上文化的烙印,让师生参与并沉浸在特定的氛围之中,才能真正在师生身上发挥作用。
我还想对大家说,我校的文化管理要努力达成“校园高雅、教师儒雅、学生文雅”的“三雅”目标。我是这样想的,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如在环境文化建设上,我们就想成就“高雅”,但我很不赞成校园“速成文化”“快餐文化”,一夜之间走廊墙壁上弄得都是名人字画、唐诗宋词,几天之间就把一座文化墙竖立起来,一个假期过后很多场所的文化景象就焕然一新。那些可以说是“舶来品”,只是“拿来主义”,缺少师生的“情意”融入,使本该拥有的教育载体和教育手段,与学校主体失之交臂。真正的环境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有一个“过程”,———有过程的文化才是真文化。
在此,我想细说一则实例:2013年6月,为配合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我们打算在校园北部墙体上出台图文并茂的“二十四孝故事”,我们没有盲目地“找校外专家”“拨专门经费”,突击上马,而是在提出宏观要求、做出宏观指导后,把具体策划权和实施权交给了政教处、团委、语文组和艺术组。两个月之后,一幅宏阔的“新二十四孝故事”壁画,散发着古朴而清新的气息跃然墙上。据观察,相关部门接到任务后,适时组织了专题协调会。政教处认为,“墙体文化”是静态的,但要用“动态活动”去促成,达成“动静相宜”之效;团委表示,要开展主题演讲和主题征文活动,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二十四个故事”,紧跟时代新风,对其采取“扬弃”的态度,经过“活动教育”后,还可以适时评选出“校园孝星”;艺术组请战说,学生中高手云集,完全可以自行设计版面、自行配置图文,用不着请校外高手捉刀。语文组教师更是告诫大家:校园环境文化更多的是育人特质,“孝文化墙”设计,目的在于通过二十四个故事,提升学生的传统美德水平,涵养学生的性情,为此应非常注意这些故事中的“愚孝”内容可能会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语文组教师同时建言:元代郭居敬所编的《二十四孝图》,由于其“历史局限”和“现实不足”,不宜“照搬”上墙,而2007年山东老年学会出版的《新编二十四孝图》,既有对传统二十四个故事的部分删除,也有对元以后孝亲故事的增录,已有很大进步,不妨把此“蓝本”组织上墙,同时加上精当的“导语”和“评介”,以较好地引导学生将这些故事的内涵与时代对接,本着在批判中继承的精神,将传统的东西融入现代道德价值体系之中。“基调”定下后,各部门既“各行其是”,又密切配合,相关活动安排得有条有理,有声有色。就是这样一次活动,我们牵出了研讨会,牵出了辩论会,牵出了征文赛,牵出了“孝行”评比,牵出了学生绘画和书法技能的展示,牵出了校园文化的又一亮点……更牵出了合作,牵出了和谐。我们要的就是这样一种过程,这样一种氛围,这样一种潜移默化。大家在我校走走逛逛可以看到,目前我校校园各处,包括墙壁、走廊、教室、寝室等地,都有些文化“痕迹”,这些文化痕迹,多数伴有一些“过程性”因素,都含有师生的“情意”融入,这是值得我们欣慰的。
在制度文化建设上,我们非常注意民主和人本两大法宝。在2012年1月,我校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届一次教代会,会上通过的九个条例,基本保证了我校教师管理的全员聘任制、上岗考勤制、分配绩效制、评优民主制,基本保证了学生管理的学习导师化、生活保姆化、活动多元化、尖子实验化和困难帮扶化。这些条例的制定出台,虽然有对兄弟学校规制的参考,但没有硬性的复制和粘贴,而是紧紧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经过对干部、教师、职员、工人的反复意见征求和多轮讨论才拿到职代会上再次研讨通过。民主化的成分清晰可见。另外,在具体条文上,如对任课教师的岗位聘任和解聘条件、标准,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的月出勤次数的底线,对女教师产假中特殊情况的处理等,都既有硬性的规定,也有弹性的办法,得到了多数教职工的认同。由于我们在制度建设上做到了工作必需的“刚性”和人文需要的“柔性”的结合,使我们的制度不再生冷,不再面目可憎。当然,我们除了在制度制定上注意“文化味儿”外,还注意在制度执行上努力体现“文化味儿”。学校领导班子经常利用会议和闲谈时间,琢磨如何去执行制度,特别是如何去执行带有“惩罚”性质的制度,要求干部在执行中尽量达到“教育个人”“警示大家”的目的。
在精神文化建设上,我们注意根据教师精神培育和学生精神塑造的不同特点,量体裁衣,因材施教。特别是在教师精神的培育上,我们不提倡讲大话、喊标语、提口号,而注重有效的激励和典型的引导,主要是树立教师身边的典型,并让这些典型讲述自己的故事。没有榜样的校园是平庸的,没有故事的校园是苍白的,没有乐于创造故事和没有学习榜样的教师群体的校园更是可悲的。榜样的树立寄托希望,它活灵活现,不是令人难解的抽象标准;故事的叙述反映现实,它有血有肉,不是叫人生厌的统计数据,因此,让自己的人说自己的事,拿自己的事塑自己的人,让教师用自己“师心”“师情”“师艺”上的故事,树“师德”“师风”“师能”上的典型,成为我校教师精神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基于此种思想,我们的教师节表彰大会上,有了获奖教师做报告的程序;我们的教职工大会上,有了先进教师“现身说法”的内容;我们的班主任会议上,有了优秀班主任言说管理经验的安排等。由于组织严密,环环相扣,这些先进和优秀人物能够在大家面前“露脸”,满足了荣誉需要,不仅进一步激励了自己,还同时激励了他人,逐步形成了大家都想当模范,都想“露露脸”的良性循环。总之,我们就是这样力求用教师个体身上的“小事”,助推学校发展的“大事”,用教师群体中的“小我”,带动学校队伍建设的“大我”,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先进典型的“滚雪球”效应。想干活、干好活,在我校教师和班主任身上,已不是空话,多数教师都在默默地努力着、耕耘着。
学校管理千头万绪,巨细兼备,方式纷繁。可以说,目前我们学校的文化管理和文化立校的办学思想,还是处于一种“学习和思考”的状态。我觉得,关键之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可用有效的。“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不在众声喧哗中迷失自己,总会劳有所得。当然,县内学校都有各自的管理特点乃至特色,在不少方面都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将竭诚与大家交流合作,共同为教育大业出力。
县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热点探讨 篇3
关键词 县文化馆 群众文化 辅导
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不可能总是按照老一套的做法,而是要选择性的传承。只有精心选择,才能传递群众文化的精华,只有整理和加工,才能使辅导对象能够接受,只有选择性的吸收,才能使异地文化与本土文化不断融合。原封不动地照搬是不符合现代的发展和需要的。文化创新就必须打破旧的文化传统,不断地创新,补充和完善。群众文化辅导就是在传统文化意识与现代文化意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起着“联系”和“融合”的作用。它改造着传统文化中的落后,保护着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它选择外来文化的优点,发扬现代文化的意识。基于此,本文对县群众文化辅导做出一番探讨。
一、文化馆辅导培训重在人才队伍建设
文化馆是广大业余文学、书法、美术、音乐、戏曲、舞蹈等之家。是各个协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为管理者一定要为他们服好务,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全面提高业余人才的专业水平。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各业务门类在职人员的培训己成为文化馆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该采取措施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一是在群众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上,组织举办短期或中长期的培训或轮训,开设文艺表演、舞蹈、声乐,摄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专业培训和优秀人才文化管理研讨班。二是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群众接受辅导、投身创作、参加表演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得到了艺术享受和乐趣,在不知不觉中群众素质得到了提高。群众性文化活动表面上展示的是艺术作品,艺术人才,而其本质展示的是群众业务辅导人员在幕后的辛勤劳动,提高文化馆业务干部的综合素质,是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关键。
二、文化馆应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近几年党和政府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的投资力度,从中央到地方加大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广播电视、全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文化体系建设及设施的投放,要不断探索群众文化活动的规律,以提供文化服务为天职,除办好经常性的民间组织培训、日常辅导外,还要结合节假日群众文化活动最活跃之机,大力发展通俗文化,使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贴近生活反映普通人的思维和情感,直视平凡人的生活。近年来群众特别是年经人都喜欢通俗的、现代的、潮流的文化艺术作品。一些原生态山歌,地方戏剧等民俗发间文化不太喜欢,在今后的辅导工作中,一定要改变习惯,有计划地办好辅导传授工作,向群众推荐一些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优秀文艺节目和精神食粮。促进我县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的建设。对群众文化技能的辅导,首先要培养辅导对象的主动性。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辅导对象,在看、听、想的同时也就是文化艺术的审美操作或制作的行为,他们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而是要积极地参与,在自我表演、自我创造、自我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美的陶冶,这就是培养辅导对象的主动性。其次,就是实践性。文化技能只有在审美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训练才能够逐步地培养起来。比如说对某一艺术门类非常喜爱,但不掌握其技术与技巧,那么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文化审美活动,更不可能有高度的文化审美才能。掌握技能就必须亲身实践,长期实践就必定会提高技能。
三、文化馆应加强文化广场建设的正确引导
广场文化是现代城市综合文化实力的展示,是人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重要体现。时下各地流行广场健身文化,广场文化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即街头文化、健身休闲文化、娱乐演出活动和广场文化。开展广场文化,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广场文化应该有利于减轻人们日常劳作的疲劳和压力,使人们精神享受的愉悦的生活方式;二是,广场文化要考虑大多人的审美心理和自愿参与性、广泛性、普遍性、公益性的特点;三是,要具有导向性和激励性,广场文化应当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宗旨,弘扬时代主旋律,必须铲除那些低级趣味与精神文明建设相违背的腐朽的、落后的精神垃圾;四是,文化馆应加强对广场文化建设的正确引导。由于广场文化的广泛性、群众性、休闲娱乐性的特点突出,文化馆要紧跟群众文化发展的时代潮流,时刻为广场文化建设把好脉。
四、文化馆应抓好社区文化建设的服务工作
社区作为我国社会发展新崛起的现代化因素,而迅速地积累和膨胀自身力量,并且以其独特的功能,向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通过不断的吸纳社会领域中原有的政府职能,开辟出具有独立作用能力的自主空间和自主领域。要把社区文化纳入社区建设,是社区发展的必由之路。社区文化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文化则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基础和灵魂。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不仅有利于培育社区精神,陶冶居民群众的情操,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而且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塑造良好的邻里关系,增强居民的凝聚力,营造稳定的社区环境。把握社区居民的需求,明确社区文化发展思路,探索和找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总之,加强群众从业人员的培训学习,牢固树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职能意识,坚持文化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坚持文化馆“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坚持文化馆在全县文化工作中的主导龙头地位,以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辅导、创作、研究为主业。只有这样,我们的群众文化工作就一定能够更加持久、稳定、蓬勃的发展。让领导满意、群众高兴、为我县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县文化发展规划 篇4
新的增长点。并先后荣获全省、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等称号。我们的作法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即:出台一项好政策,找到一条好途径,培育一个好市场,建立一套好机制。一项好政策:政府“点火”,群众“添柴”事业也好,产业也罢,最大困难说到底就是一个“钱”字。几年前,在各类文艺团体、文化事业单位捉襟见肘、求助无门,政府又不愿投入或无力投入的情况下,我县直面困难,积极应对,及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工作的决定》,县财政每年安排20万元,建立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并明确规定各乡镇财政也必须设立2至3万元文化专项资金。别小看这小小的20万元,它实际是县委、县政府为繁荣全县文化事业,而抛出的一个“火种”。有了这个“火种”,我们就开始了精打细算的运作,用它搭建了一个又一个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繁荣的舞台,把蕴藏在群众中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了一种“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集聚效应,一下子就让##的文化市场变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起来。2003年春,我们仅仅动用了专项基金中的5万元,推出了“爱我##、兴我##”系列文化活动。参加精品文艺节目调演和民间艺术大展演的单位多达82家,创作编排的节目达312个,直接参与演出的群众8000余人,汇演24场次。汇演中推出的##采茶戏《梆儿声声》,被市文化部门选送参加首届国际博兴小戏艺术节,囊括了剧目银奖、组织奖、编剧奖和演员表演奖等四项大奖,先后公演20多场,并在首届江西小戏小品大赛中获得特别奖,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靠着这种政府“点火”、群众“添柴”的运作思路,2004年一年,我们先后举办了各类群体性文艺演出40多场,送戏下乡70场,放映电影1068场,不仅极大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让##的文化事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展示了新的魅力,找到了新的舞台,为全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一条好途径:筑巢引凤,借鸡生蛋靠着政府“点火”、群众“添柴”,##的文化活动开始热闹起来,但仅仅是热闹起来,离产业化和高效益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光靠政府的20万元,很难做大做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如何融入大量新鲜的血液,我们把目光转向了市场,用市场运作的方式一手抓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文化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近几年来,我县多方筹资2500多万元,新建了全省一流的县级艺术中心、广播电视大楼等重要设施。引进外资2400万元,兴建高达15层的影都大厦。配合国家电影“2131工程”的实施,采取与企业联姻等多种方式,组织流动电影队下乡巡回放映,逐步实现了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目标,2004年实现创收23万多元。组建了##县广播电视网络传输公司,下设19个分公司。公司组建后,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维护,统一管理,全县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8以上,去年收入达到500多万元,提高了全县电视收视覆盖率,夯实了文化产业经济基础,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发展演出、娱乐、电影、电视等项目的同时,我们还把目光投向了网络文化和旅游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全县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的优势,与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九江分公司合作,投入500万元,首次在全市县级同行业中开拓了电话、互联网等电信业务,目前已发展用户1500余户。采取多种合作、合资的形式,精心包装推出的杨洲(佛教文化)、太平山(道教文化)、九宫山、柳山、豫宁等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五大风景区,着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促成了旅游与文化建设的完美结合。今年到目前为止,接待游客万人次,收入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和。一个好市场:花钱看戏,成为时尚投入这么大,收益如何来?在这一点上,我们同样花了大量的精力,引导广大市民群众转变观念,着力倡导“文化消费不可少”、“精神需求更重要”的社会理念,从一点一滴做起,精心培育出了一个良好的文化消费市场。为了让老百姓有文化消费的需求、有花钱消费的愿望,我们一方面利用文化发展的专项基金,组织各种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吸引群众积极参与,让广大市民群众关注文化、热爱文化;另一方面,我们利用已经建成的好平台,发挥名人、名节目的效应,大胆地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把一批知名歌星、影星和外地演出团体请进了##。先后邀请了香港影视明星万梓良、内地歌星李琼、白雪等一批名人到##演出,创收18万多元,收到了“市场搞活、产业受益、群众满意”的“三赢”效应。万梓良来演出的时候,最高的票价卖到了140元一张,当时有人
提出来,恐怕老百姓接受不了,但事实上却正好相反,上千张票,一个下午就抢售一空。不仅老百姓舍得花钱看戏,一些团体和单位也对文化投入开始热心起来。2003年,我们同样用市场运作的方式,先后举办了“昂泰杯”首届青年卡拉OK大奖赛、戏曲山歌专场晚会和各种类型的知识竞赛,拍摄制作个人专辑、单位部门专题片、技术讲座等,仅此一项就实现全年创收6万
县文化发展规划 篇5
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试点工作总结2007-12-07 18:48:29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试点工作总结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试点工作总结(2)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试点工作总结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进一步深化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县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州文产办的指导下,我县于2003年9月份开始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
产业发展试点工作,如期完成了调研、方案制定等各项工作,改革和发展工作健康发展。现将试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工作,为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打下了基础县委、县人民政府认识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文化产业是新时期思想文化工作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明确了先进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要求我们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项工作,就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探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县委、县人民政府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
十六大精神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高度,从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领导地位的高度,深刻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意义,充分把握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和复杂性,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认清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为全面推进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为试点工作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2003年9月,全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动员大会结束后,县委、政府相关领导听取了汇报,召开县委常委会结合我县实际进行安排部署。今年6月,全省文化产业高研班结束后,结合全县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培训,深入学习贯彻省文化产业高级研修班精神,一是县委理论中心学习组于6月中旬召开学习会议,传达学习了全省文化产业高研班精神;二是在我县开展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培训上作了传达学习;三是向宣传意识形态口的副科以上领导作了传
达学习。充分发挥县内媒体的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文化产业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方针政策和具体做法,积极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根据省州文产办的有关精神,经县委研究,及时成立了##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县委副书记、宣传部长、副县长担任,组员由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等25个单位、部门领导组成。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委宣传部。领导组对整个工作作了系统的安排部署,保证了整个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三、前期工作方法形式多样,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提供了保障##拥有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国核桃之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风情浓郁的民族文化资源,独特的旅游资源。##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调研组从了解##丰富 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入手开展工作。
(一)抓调研,摸家底。为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这项工作抓得有的放矢,县文产办根据领导组的安排,从宣传、文体、教育、旅游等相关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调研组,深入到乡镇、部门进行调研,形成了真实、详细、有份量的《##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随后又形成了《核桃产业与旅游文化开发》、《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两篇调研报告。这三篇调研报告为起草《实施方案》打下了基础。
(二)方案结合县情,有可操作性。在三个调研报告的基础上,结合县情,形成了《实施方案》,经县委常委会讨论后,报州文产办得到批复。整个方案的实质核心内容是:围绕两大优势,即:一是围绕我县是”中国核桃之乡”的核桃文化优势。用好“中国核桃之乡”金字招牌,注入新的文化内涵,赋予时代特征,充分挖掘和提升核桃文化,大力弘扬核桃文化,以文化力推动经济力。二是以石门关为重点的自
然风光和生态旅游文化,一方面发展以特色旅游为平台的文化,另一方面依托我县独具特色的名胜古迹、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增强吸引力,带动全县文化产业的发展。坚持五个原则。即:一是坚持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相统一的原则;二是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坚持发展文化产业与发展旅游产业相结合的原则;四是坚持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五是坚持继承和创新并重的原则。抓好三大主导产业和一项改革,即:抓好核桃文化产业、是抓好旅游文化产业、抓好广播电视产业和抓好教育改革。
四、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把工作落到实处县文产办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县文产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在州文产办的指导及县级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省第七
县文化发展规划 篇6
2013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文化领域出台了《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精神,提高文化产业附加值和整体实力,我县积极采取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政策落实情况
(一)努力营造创意创新环境。一是加强产权保护维护创新成果。每年以“文化遗产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全国法制宣传日”为契机,利用网络、咨询台、宣传册、知识竞答等方式广泛宣传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联合工商、文化执法等部门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盗版书籍、音像制品统统予以没收销毁。根据省、州市统一安排部署,扎实推进党政机关软件正版化工作,大力推行正版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和杀毒软件,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软件操作开展培训辅导,切实提高正版软件使用率。二是搭建交流平台鼓励艺术创新。常年不间断开展采风,美术、摄影作品展等活动,搭建多样化文化交流通道,为文艺工作者,爱好者深入生活、获取灵感提 供条件。支持鼓励推送非遗传承人、设计人才“走出去”参加各级各类赛事和会展,通过技艺、思想、理念的交流碰撞,进一步开拓创作思路、提升作品水平。
(二)积极培育市场消费需求。尽管文化消费存在一个潜在的、较大的市场需求,但是潜在的需求和实际的消费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文化消费尚处于萌芽阶段。我县为不断扩大消费需求,进一步提高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一是以文化惠民工程为载体,加大输送力度,加强全民文化艺术教育,提高群众人文素养,激发潜在创意和设计服务消费能力。二是创新设计和理念,推动民族文化元素与时代元素有机结合,进行“现代化”改造,促进创意设计与现代生产生活和消费需求有效对接。
(三)积极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我县千年文明史积淀了众多文化遗产。过去对这些遗产资源的宣传主要是通过展示展演、电视纪录片等传统手段让广大群众所熟悉。2010年,我县斥资制作电影《XX》,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我县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丰富了宣传载体,更重要的是推动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进程。目前,另一部以救助野生大熊猫为主线,充分展现我县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电影正在筹划中。
(四)积极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按照赵乐际书记提出的“建设山水特色鲜明、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的生态旅游 新县城”的目标,我县修建了东西山体旅游休闲步道、滨河路环线景观带、城南入城广场、观景了望塔,城区亮化率达100%,县城东西两山各形成风格迥然不同的旅游环线。建设了陕南首个标准化运动场,在东山山体建设了极具现代气息的灯光秀表演。近年来,XX县已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国家级生态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平安县、省级信访工作“三无”县,今年正向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迈进,同时,借着电影《XX》的宣传力,对我县老街进行改造,还原电影场景,一方面是对老街文化的一种传承和保护,另一方面也是作为吸引旅游者的一种文化资源。
(五)积极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大熊猫文化是我县的特色,将大熊猫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已经成为我县旅游业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秦岭大熊猫是我市乃至我省绿色生态旅游的品牌,是汉中人民的骄傲,是“山水秦岭”的核心内容之一。以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观赏为主的生态旅游,将与关中厚重的历史人文旅游、陕北的红色旅游形成互动。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已成功举办了“ 秦岭大熊猫旅游节暨清凉帐篷节”、“茱萸花海踏春游”等旅游节庆活动,吸引了国内外的大量游客,旅游市场火爆,节庆活动的吸引力日渐增强。先后接待日本NHK电视台、英国BBC电视台、西班牙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四川电视台等传媒来XX拍摄野生大熊猫,高质量地完成了 《美丽中国》等一批自然纪录片的拍摄任务,由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送的《秦岭大熊猫野外繁衍探秘》还获得首届梁希科普奖。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环境有待改善。总体而言,我县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与相关实体产业的融合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一是政策红利释放空间有限,针对创意文化企业的财税、金融优惠政策及扶持力度不够。二是长期以来政府出钱承包文化活动的模式,导致人民群众文化消费观念滞后,文化消费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主要以政府购买为主。三是县域内文化创意及设计服务企业量小质弱,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一是中高端文化创意人才短缺,尤其是高端的创意人才和通晓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更为稀缺,普遍存在人才“饥渴感”。人才引进困难,有的即使引进了,由于种种原因也很难留住。二是企业创新创意意识薄弱,大多数企业停留在模仿阶段,对提高核心竞争力关注不多,紧迫意识和自主意识不强。三是企业创新型研发能力有限,因人才短缺自主开发能力不足,普遍缺乏自我造血功能,文化创意内涵不足。
(三)资金投入有待提高。目前,我县本级财政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投入较少,基本依靠上级文化产业引导 资金,但数量毕竟有限,对于众多初始投入较大的文化创意产业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加之政策、市场等条件不成熟,难以吸引社会资本。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县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几点建议
(一)加大创新力度,加快转型升级。就文化内部而言,主要是加快文化内容创意或技术创新。就文化外部而言,主要是加快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向数字化方向转化,促进人类文明创造、传播、研究和保存。逐步提高现代科技手段在旅游项目开发中的应用程度,加强游客的体验性、参与性、互动性,提升产品附加值。
(二)加强人才培养,夯实核心要素。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人才。应立足“学有所用、学以促用”的实用原则,建立双向互动的校企合作机制,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抢抓国家对“三区”文化人才支持的历史机遇,招募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具备穿心理念的新兴文化人才,建立XX文化产业发展高素质的后备人才队伍。
(三)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消费观念。充分发挥县文化馆、县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职能,通过举办群众文化活动、开办文化创意知识讲座等不同形式在普通人民群众中宣传普及创意改变生活的理念,提高社会对文化创意和设计 服务的认识。适时引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体验,为消费者提供亲身感受创意生活的机会和载体,逐步培养市民文化消费的意识。同时,鼓励创意和设计类人才、公司主动“往下走”,充当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的中介人,推动其他产业加强设计研发与投入,实现主动融合。
(四)强化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在增加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策驱动作用,加强发展改革、财政、教育、科技、土地、税务、金融等部门指点的沟通协调,加强调查研究,适时出台与中央政策相配套的政策措施,推动《若干意见》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实处,为创意和设计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政策环境,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打破单一依靠政府投入的资金制约,为我县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县文化发展规划 篇7
关键词:元江县,傣族,饮食文化特色
1 引言
傣族是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的三大主体民族之一, 主要居住在澧江、东峨、甘庄等平坝、热坝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 元江的傣族在民间文化艺术、饮食服饰、居民建筑、奇风异俗等方面都拥有自己的独特魅力, 并独具吸引力, 而饮食文化上的区别, 是最为感观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 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 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在逐渐减少, 元江傣族的饮食也慢慢具有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饮食的特点。但是, 也因为这种饮食上的交融, 才使得元江傣族饮食更凸显特色。
2 元江傣族饮食的特点
2.1 以米饭和糯制食品为主食
元江傣族终年以米饭和糯制食品为主食, 尤其喜爱糯食, 其糯制食品较多, 种类丰富。傣族具有特色的糯制品有笼粑、棕粑、麻脆粑粑、圆粑粑、米花、白饼粑粑、油炸团圆子、油炸小圆粑粑等等。这些糯制食品基本上在每个元江傣族人家都能吃到, 特别是在傣族的传统节日期间, 这些糯制食品更是不可少。现在, 许多糯制食品不仅是元江傣族待客的佳肴, 而且已经成为元江的特产, 送客的礼品。
2.2 口味以酸、辣为主, 喜食腌制食品
元江傣族嗜辛辣成性, 素有“无酸不成菜”、“不食酸脚打飘”的说法, 很多菜肴里爱放小米辣, 以增加食物的鲜味, 也喜食腌制食品。但元江傣族的酸辣味不及德宏、西双版纳一带的傣族的酸辣味浓。德宏、版纳的酸柠檬酸味为主, 辣味以新鲜小米辣的辣味为主, 辣味较浓。元江傣族的酸主要是酸角水的酸味, 酸中带点甜, 辣味主要是凉拌菜和作料中的小米辣味, 辣味稍偏淡。常见的腌制食品食品有酸猪肉、酸鹅肉、酸鸭肉、腌弯根、腌韭菜花、腌羊奶菜、腌鸭蛋;凉拌菜主要有凉拌芒果、凉拌黄瓜、凉拌韭菜等。
2.3 饮食制作以蒸、油炸为主
元江傣族的大部分糯制食品的制作都需要蒸的过程, 而且还不止蒸一遍, 如粽粑的制作。在包粽粑的过程中, 首先要用冷水将糯米泡软, 大概要10h左右, 然后将泡好的糯米蒸熟, 蒸熟后将糯米倒入容器中, 放入各种配料, 采粽子叶或芭蕉来包。包好后还需再蒸一遍, 让所放的配料入味方能食用。而常见的傣族油炸佳肴有油炸肉、泡皮、干黄鳝、油炸糯米花等。
2.4 食物品种多样
元江傣族常年有蔬菜食用, 除了普通的青菜、白菜、瓜果、猪鸡牛羊鹅鸭这些种类外, 元江傣族平常食用的菜类是其他民族菜肴中很少见的。元江傣族谚语中有说到“有头会动的都是肉、绿色的都是菜”。各种昆虫和植物的花、叶、根、茎、果实都可以食用。比如:蚂蚱、蚂蚁蛋、苦菜、臭菜、细芽菜、扁金刚、芭蕉花、凤凰花、弯根、弯根花、甘蔗尖等。这些菜肴都是原生态的野菜, 且一年四季都有。并且, 元江傣族还好食狗肉, 在傣族节日, 家中办红白事、乔迁, 或接待客人的时候都会有凉拌狗血这道菜肴。虽然说元江傣族在饮食上无太多的禁忌, 但是, 元江一些傣族支系在办丧事的宴席上, 忌食韭菜。因为在他们的意识中, 认为韭菜生长很快, 割了有生长, 如果在丧事中食用韭菜, 会有家中很快又有人要去世的预兆。
2.5 佐料种类较多且独特
元江傣族饮食强调佐料的配制, 佐料的种类多种多样, 并且这些丰富多样的佐料都是天然的香料, 傣族食物中很少用人工合成的香料。元江傣族饮食中比较独特的天然佐料有香草、大芫荽、零陵香、料草等。当然, 元江傣族饮食中的佐料还有柠檬、小米辣、八角、草果、大蒜、葱、姜、薄荷、芫荽等。不过, 元江傣族在调制清炖类菜肴的佐料时, 一般不把作料直接放入汤内, 而是习惯将调制好的佐料另放一碗, 拿清炖好的食物蘸佐料吃, 这样食物和佐料都不容易变味。
2.6 饮食器具大部分比较天然
元江傣族的饮食器具主要是木制餐具、竹编器具、芭蕉叶、粽粑叶, 器具基本都比较天然。元江傣族吃东西除了吃小食品习惯用手拿着吃外, 一般在餐桌上吃饭都是用木制的或竹制的筷子。
3 元江傣族饮食文化特色的成因
3.1 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中南部, 东经101°39′~102°22′, 北纬23°18′~23°55′之间, 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山脉南北走向, 以元江 (河) 为界, 西南支属哀牢山脉, 东北支属横断山脉, 两山脉逶迤向南延伸, 使元江河谷形成了东峨坝、元江坝等河谷盆地。元江县城气候全年炎热, 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元江傣族居住的地方物产丰富、动植物易生长、水资源丰富, 给元江傣族人民饮食提供了物质基础, 也影响了傣族人民的饮食结构。
比如, 元江傣族的食物材料种类多, 地上跑的各种家畜、禽类;水里游的鱼、黄鳝;田间地头的各种植物等等。这些丰富的饮食原料生产都依托于元江独特的干热红河谷气候。同时, 炎热的气候也大大影响傣族人民的饮食结构, 丰富的物产使元江傣族的饮食中荤素相对平均。因为气候炎热, 元江傣族糯制食品较多, 因为糯制食品含的水分底, 不容易腐烂。而且元江傣族比较喜欢吃酸和辣的食物, 一是可以增进食欲;二是元江雨季长潮湿, 食辣可以驱潮;再有就是元江傣族的食品腌制类和油炸类偏多, 这是因为当地气候炎热, 腌制和油炸食物不易变质, 能长时间保存。并且傣族饮食器具多以木制餐具、竹编餐具、植物叶子为主。这些植物除了能增加食物的香味外, 还对食物有保鲜作用。这是元江傣族人民的传统经验, 也是元江傣族人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写照。
3.2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素的影响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元江饮食的影响主要反映在饮食结构和食物保鲜技术的改进上。民间流传着元江傣族人民的理想生活状况是“糯米饭、干黄鳝、腌鸭蛋、二两小酒天天干”。可见, 元江傣族的饮食最先是比较简单的,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 元江傣族的饮食结构慢慢从简单变丰富、从荤素相对均衡到荤食偏多的转变。再从食物的保鲜上来看, 由于以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 虽然天气炎热, 但无经济能力购买冰箱等冷藏家具。这也是元江傣族食品以腌制、油炸、天然餐具的另一原因。
3.3 元江傣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元江傣族的饮食丰富多样, 除了因为“天然温室”的自然气候外, 还与元江傣族人民的勤劳息息相关。因为傣族人民的勤劳耕作与管理, 善于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 促进了元江傣族饮食的多形性发展。并且元江傣族也是一个善于观察并且智慧的民族。元江傣族的许多食物都很重视“包装”, 比如用粽粑叶包的粽子、用芭蕉叶包的笼粑、用竹子编制的小笼装糯米饭和咸鸭蛋等等。这些“包装”最初并不是为了好看, 而是因为是这些植物都能增加食物的香味, 更重要的是能保鲜食物。并且现在许多元江傣族的菜肴最初也不是真正拿来做食物的, 而是作为药用。由于居住环境较为炎热, 为了预防痢疾、瘴气等带来的疾病, 就食用一些野生植物来增加抵抗力和免疫力。这些野菜有降热解毒、预防感冒等功效, 比如苦菜叶、苦菜花、臭菜、苦籽等。细芽菜还被元江傣族人民称为“睡眠菜”, 因为食用细芽菜能促进睡眠。这些野菜慢慢被放上餐桌, 不仅丰富了元江傣族的饮食, 还让元江傣族饮食向健康、生态的方向发展。
4 元江傣族饮食文化特色的传承与发展
饮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给予传承和保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之间的交融, 元江傣族饮食具有了一些其他民族的特点。这样的饮食特点能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 使其他民族更了解元江的傣族, 也能促进元江傣族各方面的发展。同时, 对元江傣族饮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同样重要。因为现代电器的普遍使用, 傣族食品中许多因为便于保存的食物和特色“包装”的数量和品种将会减少。许多年轻一代已经不会包粽粑、笼粑、腌制各类酸肉和酸菜。因此, 对元江傣族饮食的传承和保护很有必要。用饮食特色文化发展经济是传承和保护元江傣族饮食文化特色的一条有效途径, 比如, 大力发展傣族“农家乐”。同时, 在原来的饮食特色基础上发展新的傣族特色菜肴也是促进元江傣族饮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傣族协会.元江傣族文化 (一) [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10.
[2]元江县志编篡委员会.元江志[M].北京:中华书局, 1993.
[3]杨文娟.新疆哈萨克族饮食文化特色的成因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 (6) :49~51.
[4]张昀, 成世勋.伊犁地区民族饮食文化研究 (之一) ——民族饮食文化结构的形成[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2001 (4) :52~58.
[5]蒋英.川西各民族饮食文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10.
[6]刘亚朝.德宏傣族民间的饮食文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5) :54~58.
县文化发展规划 篇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这充分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谐文化是以和谐思想为内核、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农村和谐社会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实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基,是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支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没有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也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发展的实践追求,更不可能有社会和谐的实现。作为服务和服从于地方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的县(市)级电视新闻媒体,在建设农村和谐文化、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理所当然地要成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开路先锋,承担起传播和谐理念、培养和谐精神、宣传和谐典型、营造和谐氛围的重任。
一、深入农村基层 传播和谐理念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建设农村和谐文化,要靠党和政府的推动,靠全体社会成员的支持和共同奋斗,也要靠媒体的宣传鼓动和正确有力的引导。县(市)级电视台是地方党委政府与百姓加强沟通的桥梁,是全面了解农村社会信息的主渠道,是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先锋。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县(市)级电视台要坚持正确导向,唱响和谐文化的主旋律,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观念,促进农村社会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培养广大农民群众和谐的社会心态,在向农村传递新闻的同时,帮助农村广大群众完成价值信念心态及行为的社会化。县(市)级电视台是最基层的新闻单位,能直接了解和反映群众的心声和关注的热点。因此县(市)级电视台应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直接性这一优势,在新闻采编中坚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以通俗、生动、形象、易懂,适合农村各种文化层次观众的表现手法,在镜头瞄准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反映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选择人民群众最感兴趣的话题,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向人民群众传播和谐文化的思想理念,引导和培养他们平等、协调、合作的和谐意识,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和道德风貌的主流,形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环境。同时,要深入农村,坚持“三贴近”,以民生问题为焦点,抓住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及时策划推出与农民群众息息相关的节目,把关注民生、传播和谐理念,作为县(市)级电视新闻的重要内容,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兴宁电视台推出的专栏节目《城乡一线》,以关注民生、共建和谐为基准点,通过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公众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成为促进兴宁市社会和谐的重要舆论阵地。2007年初,兴宁市田家炳中学高三年级数学老师刘永波,突然感到右脚疼痛难忍,经省级医院检查为恶性滑膜肉瘤,为了避免癌细胞扩散,被迫做了截肢手术,安装了假肢。术后,他以超凡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重新走上了讲台。不幸的是,2008年3月,刘永波老师又突感四肢无力,呼吸困难,经医院检查被确认为癌细胞扩散,又一次把这位风华正茂的老师推到死亡威胁的面前。为留住这位年仅30岁且深受学生爱戴、家长欢迎的好老师,兴宁市田家炳中学迅速行动,发出倡议,呼吁全校师生伸出援助之手。兴宁电视台《城乡一线》报道组及时对此进行了报道,呼吁社会为挽救刘永波老师年轻的生命提供帮助,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社会各界人士纷纷为刘永波老师治病慷慨解囊,在社会上树立起关爱弱势群体、扶贫济困的和谐理念。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道德素质
道德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不断深入,广大农村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的阶段,因此,与之相适应的是需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公民道德素质、全面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反映了民族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道德理念、思想感情、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我们在新时代进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作为新闻媒体,特别是县(市)级电视台,应把宣传公民道德建设与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思想精髓,通过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品质,提升农民的道德素质,推进农村道德建设的展开。首先,要发挥县(市)级电视台是地方党政的喉舌作用,广泛宣传社会主义道德理念,宣传“八荣八耻”,紧贴农村实际,针对农村新近发生的人和事,符合“八荣”的行为进行褒扬,属于“八耻”的进行鞭挞,引导人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荣辱。这方面兴宁电视台就发挥了很好的舆论监督作用,针砭时弊、扬善惩恶,加强对和谐社会风气的引导,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开设“立此存照”栏目,采用现场报道的形式,及时报道全市农村中发生的与道德相关的事件,通过现场采访,巧用同期声、巧用画面,增强新闻的感染力,激发观众积极参与的热情,引导观众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惡美丑,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投身到道德建设行列,形成和谐的社会风尚。其次,以乡土文化为载体、营造共建和谐家园氛围。在广阔的农村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和文化遗产。县(市)级电视台要把传统的乡土文化作为丰富电视新闻报道的一项内容,加大对地方文化、风俗、人物等的报道,充分挖掘本地的文化遗产思想内涵、弘扬优秀文化精神,突出地方特色,让电视新闻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让农村广大观众从电视中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树立起共建和谐小康家园的决心和信心。第三,树立道德典范、促进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就电视新闻而言,农民群众大多数关心本地的人、本地的事,因此,在新闻报道中,要立足本地、服务本地,发挥电视新闻在社会意识形态形成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树立当地道德典型,用他们的事迹感召人,把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传播到千家万户,把公民道德规范的要求渗透到人民的生活之中。在兴宁北部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年仅十二岁的小女孩谭彩金,她宁愿放弃回到条件较好的生父母家居住的机会,与年迈多病的养父和残疾的养母相依为命,一年365天,不仅要为两位老人的饮食起居操劳,为老人寻药治病、端屎端尿,还要上学读书、上山砍柴、种田种菜、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一个残缺沉重的家。兴宁电视台抓住这一典型,及时对小彩金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并举办了思想道德讲座。小彩金的事迹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讲彩金、学彩金、扶助彩金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兴宁电视台又及时进行跟踪报道,引导广大观众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引导人们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让道德典型的高尚情操转化为观众的自觉行动。建立新型的和谐人际关系,促进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三、策划文化活动、营造和谐氛围
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与进步和“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农民越来越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新农村和谐文化的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是吸引农村广大群众踊跃参与的好形式。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农民群众在满足文化娱乐需求的同时,学到更多的科技、法律、市场信息等知识和致富奔康的本领,真正尝到和谐文化的甜头,体会到和谐文化的价值。县级电视台是最贴近农村群众的媒体,发挥自身优势,根据本土特色制作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牢牢把握对当地受众的影响力,是达到良好宣传效果的有效途径。兴宁是百万人口的县级市,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7%。兴宁广播电视台充分发挥自身的这一优势,以充分满足农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为准则,以农民独特的审美观和文化心理为出发点,策划组织举办了大型的“农民歌手大赛”、“道是有情客家山歌擂台”、“农村科普万里行文艺晚会及”及“农村法律知识竞赛”等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电视直播文化活动和文艺节目,大力营造和谐文化氛围,让农民群众在家里就能享受到文化大餐,吸引了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让农民成为和谐文化活动的主体,在和谐文化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获得精神的陶冶和审美的享受。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文化,建设农村和谐文化,县(市)级电视台责无旁贷。因此,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各种功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新闻报道,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鼓与呼,营造构建农村和谐文化氛围,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共同为和谐文化建设出力,是县(市)级电视台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
【县文化发展规划】推荐阅读:
发展县文化产业05-29
县红色文化遗址保护与发展调研报告09-22
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五年工作规划05-08
文化传承发展10-15
科学发展文化05-08
发展民生文化05-25
文化繁荣发展06-04
文化园区未来发展规划06-17
传统文化发展07-15
文化馆发展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