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发展(精选12篇)
文化馆发展 篇1
文化馆在过去的几年里, 其发展出现了点问题, 有的文化馆无所事事、有的文化馆编制缩小、有的文化馆甚至被撤掉。大家都没有信心了, 都不知道文化馆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在此我谈谈文化馆发展的四点浅薄观点。
一、坚定信心, 统一思想
文化馆要借助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东风, 坚定信心, 统一思想。要充分利用文化馆的主要职能和其活动场所,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追随时代主旋律。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开展新世纪社会文化艺术宣传, 普及新的社会文化艺术知识, 组织、辅导各种类型的社会文化艺术活动, 去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社会文化艺术需求。文化馆必须全面贯彻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提高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公园文化等社会文化活动水平, 支持人民群众依法兴办社会文化艺术团体, 引导和提高他们在社会文化艺术活动中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水平。及时总结社会文化艺术团体来自于生活的创新经验, 推广他们的在社会文化艺术创新的优秀成果, 辅导、提高他们的社会文化艺术活动水准, 营造社会文化艺术在全社会不断创新的良好氛围, 让蕴藏于人民群众心中的社会文化艺术活力, 得到充分地发挥。文化馆要坚定信心, 统一思想。深化社会文化艺术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二、提高职工的技能, 开展丰富多彩纯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
首先, 我们要提高文化馆职工的技能, 文化馆是社会文化艺术龙头单位,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文化馆的职工就要精通本专业业务, 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力。走在时代前面, 全面贯彻“双百”方针, 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展开具有时代气息多形式、多种类、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艺术活动, 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其次, 要充分利用文化馆的主要职能, 走基层、进社区、到乡村开展流动社会文化艺术服务, 组织开展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文化艺术活动。再次, 坚持以人为本, 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文化艺术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最后, 要增强文化馆在社会文化艺术的主导地位, 要提高文化馆的社会文化艺术产品的质量, 指导社会文化艺术团队建设, 辅导和培训社会文艺艺术骨干。要充分发挥文化馆在社会文化艺术的引领作用, 充分作好教育人民、服务人民、推动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的使命。
三、要有精品文化, 也要有普及文化
文化馆要成为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的深厚基础, 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就要全面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全面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路。首先, 文化馆要抓好项目。通过持续创新, 不断提高免费开放的吸引力;
二要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资源整合、共享、利用。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 (站) 等公益性文化设施虽然有着各自的职能和定位, 但是, 共同的任务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通过免费开放, 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的公益性文化单位之间要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 共同举办展览、讲座、培训、征文、演讲、文艺演出以及开展流动服务, 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共享、利用, 树立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整体形象, 使免费开放工作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
三要以免费开放为契机, 促进改革, 规范管理。免费开放必然地会带来人流量和工作量的增大, 带来安全、服务等各方面的压力。公益性文化单位要抓住免费开放这一契机, 以提供精致的精品文化, 让人民喜闻乐见精品文化能传承下去, 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积极培育有教育性、艺术性、大众性相统一的新的优秀作品, 让它在国家级、省级比赛活动上获得奖项。要有以点带面的效果, 提高全社会的社会文化艺术质量, 发挥社会文化艺术引领作用, 教育人民、服务人民、推动社会文化艺术的健康发展。再者, 要积极抓好普及文化。普及文化是能最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一种艺术形式。要继续推动“三下乡”、“进社区”、“下基层”、“广场文化”等社会文化艺术活动的经常化。不断发展壮大社会文化的文艺队伍, 积极引导企业、社区、社会艺术团等社会文化艺术团体开展面向广大人民的公益性文化活动。要策划、组织、辅导好大型文艺调演、文艺比赛、艺术展示、重要节日和重大庆典等公益性社会文化艺术活动, 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能参与进来, 把这些社会文化艺术活动真正地变成是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活动。让广大群众感觉到自己真正是国家的主人。
四、创新辅导培训。走免费开馆的路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想中国快速发展, 建立一个美好的和谐家园, 就要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有素质、守公德、守法规的群众骨干。在这方面文化馆首当其冲, 这是文化馆的职能职责所在, 文化馆人的义务。我们首先是要确立好文化馆的公益性。文化馆是国家为了提高全民族精神文明文化素质, 和与时俱进的科学文化素质, 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文化艺术应得的权益, 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而设立的群众社会文化艺术事业机构。如不具备公益性, 国家、地方财政将不可能对文化馆予以考虑和各方面支持。
我们不但要免费举办面向地区老年、少儿、社会文艺骨干的讲座、培训普及班, 普及科学社会文化艺术知识。还要一切围绕人民群众来开展工作, 不断产生新思路、新措施、新招式、新举措, 组织精干人员免费常年深入各厂矿、企事业单位、农村、学校、社区等搞好各个艺术门类的辅导培训,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教育, 促进全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 培育有理想、有抱负、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新中国公民。还要根据现在网络信息文化的快速发展, 免费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 包含电影、电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摄影曲艺、杂技等各领域的网络辅导培训。让这些新兴社会文化艺术能健康快速的发展, 成为当今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的阵地。
总之, 文化馆的发展离不开党的方针和政策, 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文化馆要坚持公益性免费开馆, 建立美好和谐家园,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精神文化需求, 努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报告.
文化馆发展 篇2
作为邯郸市投资最大的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由大剧院、博物馆、图书馆和城市规划展览馆组成的邯郸市文化艺术中心正在紧张有序地建设;依托“黄粱梦”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包括梦想艺术大剧院、梦想艺术大世界、梦想艺术大酒店3个子项目的“中国梦城文化休闲中心”,也将在邯郸市崛起……目前,以公益性文化项目提升城市品位,以文化经营项目反哺文化服务,一个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局面正在邯郸市形成。
邯郸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有磁山文化、女娲文化、赵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边区革命文化等10大文化脉系,有赵王城遗址、邺城遗址、广府古城、娲皇宫等国家和省级历史遗存……“要让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使之转化为现实的文化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增长点和支撑点。”邯郸市委书记崔江水说。为此,邯郸市制定的《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以赵文化为统领,一手抓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一手抓现代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在税收、用地、工商登记等方面对文化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实施项目带动、品牌支撑、产业聚集和外向拓展4大战略,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文化领域,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努力打造文化增长点和支撑点;规划建设大型文化产业园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集团,打造彰显特色的文化品牌。
运用现代产业机制,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河北九如集团与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合作,投资近2000万元推出以平调落子为表现形式,融魔术、杂技及现代舞台艺术为一体的大型魔幻舞台剧《黄粱梦》。该剧第一次用民间资金打造艺术精品,第一次把现代舞台技术提升到世界水平,第一次完全面对市场为百姓而创作。剧目一经亮相,立即在演艺市场引起震撼和反响,先后在石家庄、秦皇岛、邯郸等地公益演出50多场,场场观众爆满、好评如潮。同时,邯郸市把文化产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并纳入“3+3+3”主导产业倍增计划,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富有竞争力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和转型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其中,仅网络文化服务前年就创造经济效益9.8亿元,去年达到11.8亿元。
文化馆发展 篇3
关键词:文化馆;社区舞蹈文化;发展
大凡国力昌盛,经济繁荣之帮,群众舞蹈呈兴旺发达之势,随着我国生产力的较快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人们对文化艺术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要求也随之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群众舞蹈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在群众中自发地普及、并相应地得到提高。
一、群众健身舞蹈对于群众文化的引领作用
群众健身舞蹈在群众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所以可以认为群众健身舞蹈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群众文化的走向。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群众文化建设要可以呈现滚雪球式发展:群众健身舞蹈凭借其简单易学和独特的魅力,在发展的过程中,新增加的群众数量呈指数倍的增长,一个人开始进行健身舞蹈,周围熟悉的人都会逐渐的加入进来,如果只是单纯的一种运动,并不能达到这种效果,但是群众健身舞蹈体现了群众心理层面的需求,所以省市级别的政府应当积极组织各项文化活动来满足群众当前的心理需求,让人们群众可以拥有一个合适的平台展示自己。此外,实现不同地区的群众健身舞蹈交流,可以使得各地区的群众健身舞蹈水平得到提高,也可以借助群众健身舞蹈这种简单的艺术形式来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加快我国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速度。
2、群众健身舞蹈缩短群众与其他舞蹈艺术间距离:只有人民群众才有资格评价群众文化建设成果的好坏,而也只有人民群众对群众文化建设所提出的各种意见才能够做到全面和有效。因为群众健身舞蹈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接受,所以其他的舞蹈也逐渐由以往的专属于舞台观赏逐渐转变为人民群众也可以参与的活动了,可以说,群众健身舞蹈让群众与其他舞蹈艺术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也体现了群众健身舞蹈在群众生活中的重要性。
3、开创了全新的群众文化建设局面:以往的群众文化建设,仅仅局限于群众文化的展览、比赛以及下基层演出等方式,的确这些形式大部分都是群众文化建设所使用的主要形式,也的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样的文化建设形势并不能让群众亲身参与到其中,只能作为旁观者进行围观。事实上群众也想可以通过亲身参与艺术表演来展现属于自己的风采。所以,即便群众文化建设再精彩,没有了群众亲身参与,也不可能被群众所接受。因为群众文化建设需要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才可以保证群众文化建设可以更好地开展开来。
二、抓好社区群众舞蹈培训工作
由文化馆专业舞蹈牵头,除每年定期开展专业培训、辅导工作外,还要结合节假日,有计划地传授成品舞蹈,编创一些本土节目以及国内外的优秀的表现形式,促进艺术交流,提高大家的创作、表演水平。一是抓好活动型培训。举办由全体舞蹈辅导员参加的理论、管理等内容的培训班。二是抓专业型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对社区舞蹈辅导员、文艺骨干进行专业培训,这是也文化馆舞蹈干部最主要的辅导方式。
三、群众舞蹈辅导的适应性
群众舞蹈的辅导者前往某处辅导,往往就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某一地域文化之中。只是首先因为舞蹈的参与者,那些被辅导者是此地域的住民,他们常年累月地生活在某一地方,还有就是从即将出现的节目角度来说,那个地方的欣赏者,那许许多多的群众,不但也是该地域的住民,还有着强烈的审美惯性。就像蒙古大草原的牧民喜欢马背上的舞蹈,西双版纳的傣家人 偏爱与孔雀形态有联系的动律一样,江南水乡的舞蹈则往往有着杨柳清风, 碧波涟涟的那种清新流畅。范含秀润的风格。的确,就这一个地域的群众舞 蹈的参与者来说,他们对已经熟悉的审美对象经常表现出一种恋域情结,比较依恋他们熟悉的审美对象,他们较易参与具有地域特色的舞蹈文化活动, 这就要求一个高明的群众舞蹈辅导干部,必须要有辅导的适应性。 有适应能力的辅导者不但要适应群众舞蹈演员的体能的,表演力的基础, 找到提高与原基础,教与学的契合点。根据辅导对象的优长,扬长避短地去定位创作与辅导的方案,运用好这一种直观辅导方法,而在辅导中分解牵引, 层层推进。最后达到现场辅导的理想效果。
四、群众舞蹈内容、形式的创新
群众舞蹈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它包含着别的艺术所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它不仅具有赏心悦目的直观形体美,而且已经从反映情趣和美感享受,在人们心目中的审美价值也越来越高。群众舞蹈这个艺术门类同时容纳各种年龄层次的人们,这样的吸引力是其他门类可望不可及的,现在部分群众舞蹈的参与者都具有一定的舞蹈基础或文艺特长,根据这一情况,群众舞蹈编导要摆脱地域和地区性束缚,在内容和形式上,吸收不同民族的舞蹈精华,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要广开门路,除了举办各种类型的舞蹈讲习班、培训班、组织调演、文艺晚会等外,还要提倡企业、单位举办各种比赛,以至举办家庭的自娱性舞蹈比赛,多渠道地开展舞蹈活动。为了群众舞蹈的明天,必须重视普及舞蹈文化的教育,向群众讲授舞蹈基础知识,启发群众自觉的舞蹈意识,提高艺术修养及审美能力。
发展文化产业叫响文化品牌 篇4
一、发展文化产业品牌, 济源多措并举求突破
1. 坚持“文化立市”, 塑造文化济源
为了弘扬济源文化、发展文化产业, 济源市确立了“文化立市”战略, 出台优惠政策, 营造支持文化发展的浓厚氛围, 引导鼓励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使文化产业的投资市场走旺, 整个社会呈现出文化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2. 科学规划布局, 促进文化产业集聚
在把握产业发展整体态势的基础上, 科学规划引导, 实现错位发展, 推动济源市文化产业逐渐形成“一带两城三个功能区”。“一带”是指以北部、西部、南部精品山水景区为依托的环状文化旅游带, “两城”即篮球城和文化城, “三个功能区”是指济渎庙文化艺术品产业功能区、九里沟艺术培训和书画交易产业功能区、中心城市文化娱乐产业功能区。
3. 打造文化精品, 提高城市知名度
济源市坚持把文化精品的生产作为重中之重, 以此带动文化产业的整体提升。以成功申报“中国女娲之乡”为切入点, 深入开展对轩辕祭天、女娲补天、鲧禹治水等“创世神话群”的研究, 并酝酿制作相关影视、文艺作品;以著名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为母本, 拍摄神话电视连续剧《王屋山下的传说》, 大型豫剧抒情剧《愚公移山》在我省第十一届戏剧大赛中获“河南文华奖”;歌曲《愚公移山》和《王者之山》唱响中国, 一个个文化精品推动济源一次次亮相, 吸引人们一次又次关注的目光。
4. 兴建文化“地标”, 构筑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近年, 济源市注重平台建设, 投入10多亿元兴建了一批文化“地标”, 文化产业空间得以极大拓展:以篮球城为依托,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产业;以文化城为依托, 大力推进文化娱乐产业发展;以济渎庙为依托, 带动周边地区古文化产业发展;以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为依托, 观瀑、避暑、度假等产业快速发展;以道教“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为依托, 道教文化和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以世纪广场和遍布城乡的新农村公共服务中心为依托, 广场文化活动普惠群众;以城展馆、科技馆、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为依托, 会展、演艺、广告等多种产业加快发展。
虽然文化产业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是发展还很不充分, 如文化产业结构不太合理, 对特色资源的开发不足、集约化程度不高, 区域自身的文化消费市场较为狭小, 文化产业队伍建设滞后等。坚持文化立市, 发展文化产业品牌, 必须整合优化文化资源, 调整布局和结构, 逐步建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有济源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 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
二、精心谋划战略架构, 强力发展文化产业品牌
善谋者事成。按照济源的资源特征、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 济源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当构建一个总体布局, 叫响一大品牌, 开发三大重点文化资源。
1. 构建一个总体布局
立足济源资源特征, 该市文化产业应布局为一个综合文化核心区域、两大特色文化产业园区。
一个综合文化核心区域, 即把环文化城、篮球城区域建设成为我市的文化体育服务中心、演艺与娱乐中心、艺术品创作生产与贸易中心、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文化创意与会展中心、文化产品与文化物资流通中心, 引领、辐射和带动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发展。组建两大特色文化产业园区, 即倾力打造愚公文化产业园和济水文化产业园, 使之成为支撑中原文化的核心力量。
2. 叫响一大品牌
愚公精神是济源市的城市精神和形象品牌, 为此, 要加大宣扬和实践的力度;要举办更高规格、更大影响力的活动, 来提升愚公精神和济源的知名度;要把愚公移山的故事进一步深化, 如可联系有关剧作家和导演, 在我市拍摄愚公移山电影, 或举办全国性的愚公移山精神研讨会, 或规划建设大型、大生态、大区域的愚公移山主题公园, 将其作为一个旅游景点等, 采取各种措施, 对这一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深度加工, 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叫响愚公移山文化品牌, 引领文化产业发展, 提升文化竞争力。
3. 开发三大重点文化资源
(1) 济水文化。要以济渎庙为中心, 与城市生态旅游建设同步规划, 开发民俗、观光、休闲、居住等项目, 以悠久的济水文化、济渎崇拜祭祀民俗、济渎庙文物文化以及济源籍文化名人文化等吸引人们前来观光旅游凭吊, 兴建集文化产品、销售和消费于一体的济水文化产业发展基地, 形成全市最适宜人居住的休闲中心和旅游商业区。
(2) 道教文化。要加大研究和宣传力度, 一方面, 要深入研究王屋山道教发展、壮大、传播过程以及发展历史等, 以理论研究为王屋山道教文化的传播作后盾, 增强王屋山道教文化的吸引力和知名度;另一方面, 每年要开展高规格的王屋山道教文化研讨会, 深入挖掘王屋山道教文化在道教史上甚至在传统文化和民族生活中的重要影响和地位, 重新塑造王屋山道教文化的辉煌。
(3) 远古神话文化。要围绕女娲补天、轩辕祭天、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 充分挖掘远古神话文化的艺术内涵, 创作、打造一批具有艺术水准又为大众欢迎的文化艺术产品, 突出文化产业的地域特征, 彰显品牌效应, 提高济源市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地位,
三、科学运作, 谋求文化产业品牌发展新跨越
善筹者功著。济源市必须拓展思路, 改革创新,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助推文化产业品牌跨越式发展。
1.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逐步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良好环境。继续对国有文化企业进行改造,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 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兴办各类文化企业, 重塑市场主体, 完善市场体系。
2. 以项目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坚持重大项目拉动, 着力抓好一批规模大、带动力强的文化产业项目, 通过培育和引进带动性强的大项目, 打造文化经济发展平台, 引导文化产业技术、产品、市场和资本的融合。
3. 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
一是鼓励成立文化投资公司、文化资产经营公司, 鼓励文化企业利用企业债券、股票等融资手段加速发展。二是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和投资基金,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预算资金、文化事业建设费作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引导资金, 多渠道筹措文化发展资金, 逐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文化产业投资机制。三是加强对文化企业的贷款支持, 对符合信贷条件的文化企业给予借贷和利率优惠, 并积极拓展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特点的贷款融资方式和相关保险服务。四是调整文化产业的税收政策, 设立文化产业开发基金和文化奖励基金, 制定差别税率、税金减免、先征后退等优惠政策, 广开筹资渠道。
4. 培育新兴文化业态。
要加强对新型文化产业的指导、管理和扶持, 为新型文化业态的发展提供适宜的“土壤”。重点发展动漫游戏、传媒出版、民间艺术品、工业品设计、创意农业和大型演艺六大文化创意产业。推进科技与文化融合, 促使文化产业结构向创意产业、内容产业转型, 向高技术、高集约化演化, 使新兴文化业态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文化繁荣的新亮点。
5. 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文化生态与先进文化的发展 篇5
文化生态与先进文化的发展
文化生态是指一定社会文化大系统内部诸文化形态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方式和状态.从文化生态的视角来看,要建设先进文化,必须正确看待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文化形式的多样性,主动推进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必须保持文化系统的开放性,加入世界文化潮流,始终体现时代本色和青春活力.
作 者:孙卫卫 作者单位:武汉通信指挥学院马列室,湖北,武汉,430010刊 名:理论探索 PKU英文刊名:THEORETICAL EXPLORATION年,卷(期):“”(3)分类号:G02关键词:文化生态 先进文化 多样性 开放性
文化馆发展 篇6
关键词:文化馆;社区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文化馆在社区群众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背景下,发展社区文化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与意义,也将成为基层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一种趋势,可以说,文化馆在社区群众文化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凸显其发展群众文化的前沿阵地作用。文化馆作为国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其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它能够彰显发展群众性文化事业中的前沿阵地作用。发展群众文化事业,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乡镇文化站为根据地、以社区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并按照“三贴近”要求,为不同文化需求的社会群体提供基本文化服务。因此,文化馆要立足实际,大胆创新,不断促进基层群众的文化学习、文化娱乐、文化信息交流等活动蓬勃开展,真正实现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有听、有看、有写、有画、有学、有歌、有舞、有演、有说”,使活动丰富多彩,从而使文化馆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向往与喜爱的场所,真正发挥其群众文化的活动中心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作用。
(二)滿足社区居民文化需求。社区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社区文化联系着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提高群众文化层次和政治素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既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主流阵地,其职责是面向大众,为社区民众提供各种文化服务。
(三)服务和谐社区建设。面临社区文化蓬勃发展的新形势,文化馆应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因此,文化馆要紧跟时代脉搏,拓展自身职能,实现服务向社区延伸,通过多种群众文化活动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使社区文化活动释放出特有的“以美育美”的生命力和文化力,让社区居民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相互交流,增加认同感和归属感,潜移默化地提升其综合素质,为构建和谐社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文化馆在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的优势
社区文化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因为群众需要文化,文化也离不开群众。发展社区文化,不仅拓宽和延伸了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社区群众文化层次和素质。文化馆作为一个指导社会文化建设、普及文艺教育、改善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居民文化素质的群众文化活动基地,在发展社区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一)业务辅导培训优势。文化馆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龙头,在群众文化中具有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且各门类艺术人才齐全,具有专业上的整体优势。文化馆专业人员可以发挥自身的业务优势,提供专业化的辅导与培训,以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社区居民中有很多业余文化爱好者,他们在戏曲、书画、音乐、舞蹈等文化艺术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也是社区文化活动的中坚力量。如何发挥这批骨干的带头作用?文化馆就应该对他们进行一定形式的辅导和培训,一方面提高其艺术素质,另一方面使他们更加自觉地为社区文化作贡献。通过各种形式的辅导、培训,不仅使文化馆的业务人员与社区文化骨干保持经常性的联系,而且,也能让他们更好地熟悉体验生活,为业务干部吸取民间艺术营养提供一条畅通的渠道,两者相得益彰。另一方面,通过培训辅导,可以增强社区文化自身的“造血功能”,变“送文化”为“种文化”,从而使每个社区都有固定的文艺骨干队伍,在提高社区群众艺术素养的同时,还能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为社区文化作贡献。
(二)组织引领优势。文化馆不仅拥有各类专业文艺骨干、文艺团队,还拥有一批专家、学者等社会力量,在开展社区群众文化中文化馆不仅能发挥自身优势,而且可以努力挖掘、整合社会文化资源,为发展社区文化提供更多的人才及智力支持。在社区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化馆能够为社区文化发展提供宽广的平台,正确引领社区文体团队开展弘扬主旋律、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使社区居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社区文化建设在健康有序的状态。
(三)组织活动优势。群众文化活动是文化馆开展工作的基础,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作可以增强社区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文化馆不仅要辅导各社区开展经常性的小型分散的文化活动,让社区群众从被动欣赏转变为自觉参与,还要从示范、提高的角度,结合本地主题活动、品牌活动、重大活动及各种群众文化比赛活动,引领、带动社区参与其中,增加社区居民文体锻炼和文艺展示机会,提升其文化活动参与度,形成“以点带面、点面互动”的生动局面。
三、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也随之变得多种多样,群众文化由过去的单一性渐渐走向多样性,特别是大众传媒的高水平发展,新鲜刺激的新节目也在不断做着改变为了适应人们的口味和思想,文化馆作为公益性文化工作机构,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是
(一)导向作用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逐渐出现了各个阶层一起办文化的乐观现象。这一文化现象让群众文化呈现了多元素的独特特点。为了适应新的元素和需求,文化馆不仅坚持用高尚的文明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赶走了旧的思想文化模式,而且还一直把我群众文化,保持其积极向上。
(二)服务作用 由于以前群众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对文化的需求也是没有现在的积极。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社会上渐渐地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然而出现了这一现象,文化馆人员应该跳出小圈子,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征求群众的需求,帮助群众文化活动,促进各个文化馆的健康发展。
(三)示范作用 群众文化是生活的必要产物,所以应该用组织高品位,高层次的文化活动,从而来最大效果的发挥办文化的示范作用。
加快文化发展推动文化创新 篇7
提高贯彻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从十六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 到十七大将“文化软实力”写入大会报告, 到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制定完整的“文化强国战略”, 再到十八大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全面部署, 充分体现了党对文化战略地位的高度重视, 反映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自信。党的十八大赋予文化人新的使命, 揭开新的文化征程, 为文化工作指明方向。局党委引领全系统党员干部职工, 把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学习任务。
近年来, 河东区高度重视文化建设, 实现河东的定位, 既要加快建设经济强区, 又要加快建设文化强区。当前, 河东文化发展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 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设备能力建设落后、专业技术人才储备不足等诸多影响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局党委认真贯彻区第十次党代会决策部署,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紧密联系河东文化工作实际, 不断增强在困境中抢抓机遇的能力, 增强化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的能力, 增强巩固优势扩大优势的能力, 以履行政府职能为主线, 以提高文化强区为主攻方向, 创作文化精品力作, 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努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 建立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为加快实现河东的定位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创新工作举措, 打造文化精品
按照市委、区委的要求, 局党委确立了“把握动静两条主线, 实现群文工作两个提升, 文化产业两个创新, 文化旅游发展两个跨越, 文化市场管理两个完善, 全面确保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双轮驱动, 紧紧围绕主题主线, 全面推动文化强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按照文化建设在河东区的功能定位, 认真研究和分析我们的优势和不足, 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的新举措。
(一) 突出特色, 群众文化工作有新提升
一是巩固活动品牌特色。河东区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 造就了河东百姓对文化艺术的情有独钟。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文化事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兴盛, 社区文化艺术节、家庭文化艺术节等文化品牌为方兴未艾的群众文化事业提供了载体。按照区委的要求, 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上, 一要注重活动的质量、水平、内涵及群众的满意度与参与度;二要注重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效益、知名度和影响力。从演出场次、演出质量、媒体关注度和群众参与人数上, 都体现市场化运作逐步成熟, 真正实现政府买单、文化惠民这一公益性宗旨。社区文化艺术节从筹备到闭幕历时6个月, 相继推出大型比赛、大型综合类文艺演出、社区文艺骨干才艺秀、社区电影展播……活动遍布10多个大型广场、80多个社区, 演出时间跨度长达300个小时, 参与群众超过15万人。在区财政紧张情况下, 2013年进一步探寻了“政府主导、企业搭台、百姓唱戏”的新模式, 举办了天津市第七届暨河东区第九届家庭文化艺术节活动, 在举办精彩纷呈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惠民文化活动中, 为企业积攒人气, 推广品牌, 互利共赢。
二是坚持“种”文化特色。坚持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下工夫, 公益性的文化服务下沉到基层, 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在12个街道实现了全覆盖。在街道、社区、军营相继建立了28个图书分馆, 2013年为落实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 全年计划建设15个社区惠民图书吧, 延伸公益服务。进一步加强对全区12个街道文艺骨干业务培训, 继续深入基层, 加强对社区文化活动指导, 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 提升社区精神文明程度。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提升, 群众文化队伍不断壮大, 目前全区已成立30余个文艺团体, 社团组织十分活跃, 涌现出大批文艺骨干, 文化活动覆盖全区。今年, 还要发挥好文化引领作用, 配合做好创建全市首个残疾人文化示范区的相关工作。结合河东区的旧楼区改造创建河东区首个文化社区。
三是挖掘河东文化潜能。区文联经过几年的工作积累, 凝聚河东文化特色颇见成效, 10个协会活动精彩纷呈。2012年围绕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 组织各个文艺协会开展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弘扬天津精神联墨展”、“社区民间艺术展”、文艺座谈会等多项活动, 编辑发行了《直沽艺韵》天津河东区美术作品集, 在天津爱乐之家建立了河东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艺家之家”、河东区音乐家协会“音乐艺术实践创作基地”。文艺创作水平不断提高, 《直沽文化》刊物越办越火, 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美术、书法、摄影等创作作品硕果累累, 在全市乃至全国展赛中成绩优异。充分将发挥区文联各个文艺协会作用, 深入社区开展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举办多样的培训和讲座。
(二) 创新思路, 全面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升级
河东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立足服务河东经济发展, 在抓特色、抓服务、抓资源上下工夫, 先后开辟了天津音乐街、开心麻花演艺市场等项目。音乐街运作3年来, 成立天津凤鸣昆仑音乐街管理有限公司, 独立事业法人文化企业。在尝试市场化运作中体现企业化管理, 街区发展逐步走向成熟。
为进一步引进有市场、有活力的文化产业新项目, 积极开展调研, 确立了河东区中山门影剧院提升改造工程项目。该项目为社区百姓提供便捷贴心的购物、休闲、娱乐一站式服务, 中山门影剧院的改造提升正是大力推动文化与市场对接、文化与资本融合的新路子。为进一步激活河东区演出市场, 将引入茶馆文化等新的演艺项目, 为市民提供多元化文化休闲服务。借助中山门影剧院提升改造的成功经验, 继续整合资源, 完成大直沽影院整体提升改造工作。在天津市首届欢乐家庭冰雪文化旅游节圆满闭幕后, 与盛世佳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一步合作, 计划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题开展特色活动, 培育文化旅游产业。
(三) 依法行政, 全面强化文化审批、执法工作
为进一步推进行政效能建设, 提高执法者的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 在文化审批中体现“工作十到位”, 打造了“诚信、透明、公开、廉洁、高效”的管理工作品牌, 连续多年被评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优秀窗口。对区内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有计划地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及业务培训工作, 提升业主的业务知识和法律意识。文化执法工作在行业评比中, 连续两年荣获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称号, 天津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考评第一名的好成绩。
定措施谋发展, 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按照中央和市委、区委的部署, 扎实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局党委在不断学习、吸收、提炼的基础上, 采取集中培训、举办讲座等方法推进落实。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 为文化发展提供动力。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自觉学习党的基本理论, 深刻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 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为了充分调动年轻干部队伍活力, 在选拔基层科级干部民主推荐程序中, 实行“双推一述”, 增加打分项目, 把群众对干部的满意度以分数衡量、排序, 领导评分占40%比重, 群众打分占60%比重, 全面考核干部的综合实力。
三是加强廉政建设, 为文化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局党委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坚持基层单位年度审计制度, 坚持“三重一大”制度, 在大文化企业、文化执法对象和政协委员中聘请20位勤政廉政监督员, 加强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
公益性是文化馆发展的动力 篇8
一、公益性是文化馆的发展基石
公益性不仅使文化馆的存在成为不可替代、无可辩驳的必然, 同时也对文化馆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文化馆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定位, 则因此而明晰。
一是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群众文化干部队伍。群众文化事业, 是极其光荣的事业, 群众文化干部和学校老师一样, 也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所从事的也是阳光下最灿烂的事业。文化馆公益性的本质特征, 要求我们的干部队伍, 必须对群文事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要勇于拼搏、乐于奉献、熟悉业务, 要精于做组织和宣传工作。从某种意义说, 群众文化干部的形象就是文化馆的形象, 群众文化干部水平的高低, 决定着群众文化活动水平的高低。很难设想, 一个文化馆的群众文化干部队伍, 整天围绕着个人利益得失打转转, 这个文化馆的公益性还会坚持得好。群众文化干部要时刻注意抵御各种错误思想, 特别是拜金主义对群众文化干部队伍的侵蚀。同时, 群众文化干部还必须具有较高的一专多能的专业水平, 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辅导能力, 而不是躺在公益性保障上的庸才和惰夫, 文化馆更不能成为闲人骚客混迹的处所。
二是要建设一批高性能的文化阵地。文化馆的场馆, 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物质依托和重要载体, 这些年来, 各地政府部门都在不断加大对群众文化事业的投入, 很多文化馆的场地设施得到扩大和改善, 还有不少文化馆的扩建工作也已列入政府计划。这种喜人的局面, 给发展群文事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文化馆的公益性, 要求我们的场地大门永远朝着广大群众敞开, 要把文化馆建成群众的文化艺术殿堂, 使群众一进来, 就能受到各种高雅文化艺术的熏陶。搞好文化阵地建设, 始终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彻底改变文化馆过去那种阵地窄小破烂、设备陈旧、简陋, 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相适应, 门庭冷落的局面, 注意在社会和广大群众中, 树起文化馆良好的公益性形象。高性能的文化阵地, 可以满足不同阶层对象的文化需求, 使之真正成为紧跟时代发展脚步的群众文化娱乐中心。
三是要组织高水平群众文化活动。文化馆的公益性, 决定了文化馆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为落脚点, 以服务群众生活为工作出发点, 以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为目标, 通过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吸引群众广泛参加, 使群众在活动中娱悦身心、陶冶情操、加强修养、提高素质。同时, 文化馆组织活动的意义, 还不仅仅在于活动的本身, 受益的也不仅仅是直接参与活动的群众, 文化馆组织的文化活动, 在当地要有一定的示范性、导向性和辐射性, 通过打造高水平的精品文化活动, 引领社会文化整体发展。
二、公益性公共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 是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提出的, 它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文化馆以其特有的公益性特征和社会影响力, 依托多年积淀珠物质基础和工作格局, 理所当然地应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公共文化为核心内容, 其根本任务就是为社会所有成员提供丰富、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首先, 文化馆可以充分挖掘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现形式, 努力开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老年文化、少儿文化等活动, 形成公共文化服务的多样性。第二, 文化馆可以在创新中广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消费方式、审美观、价值观和文化参与意识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些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 已经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创新求变已经成为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所面临的新课题。只有实现公共文化内容、表现形式、组织形式的创新, 才有可能开展出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娱乐性、竞技性、休闲性等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第三, 文化馆可以结合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 努力挖掘民间文化资源, 根据地域特点, 形成独特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形式, 不断完善丰富公共文化体系内涵。
三、公益性是文化馆的立身之本
文化馆的公益性, 主要是指广大群众的公共文化利益, 要在这里得到有效的保障和实现。前些年也有人曾对此提出过质疑, 认为文化馆的公益性, 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提出来的, 目前是否还要坚持?坚持公益性文化馆如何生存和发展?坚持公益性文化馆是否会成为国家无为的负担?
在经过了几年的波澜起伏、坎坎坷坷的实践和探索之后, 文化馆的公益性最终被毫无疑问地确立, 并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并得到社会的认同, 受到广大群众的追崇。实践证明,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舅, 要求人们的观念必须更新, 很多作法也要随之改变。但是对待过去的东西, 要客观分析、科学处理, 而不应全盘否定。对于那些过时的、丧失了存在基础的、对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起阻碍的, 要坚决废除;而对于那些仍然有生命力的、对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 要给予坚决的支持和发展。坚持文化馆的公益性, 正是坚持文化馆的优良传统, 而丢掉了这一点, 就会把文化馆同一般的文化娱乐场所等同起来, 就会丧失文化馆存在的基础。
文化馆发展 篇9
一、文化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前沿阵地
文化馆的公益性质决定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处于前沿阵地的位置。
第一、为完成“社会宣传, 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这一任务, 文化馆要充分地利用自己的宣传橱窗, 及时地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利用自办的报纸、刊物, 形象地歌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宣传当地的新人、新事、新形势、新风尚。这些橱窗报刊经常和群众见面, 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群众面前, 发挥着社会宣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作用。
第二、为发挥“组织、辅导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这一职能作用, 文化馆要办文化创作班, 培养文学骨干, 指导基层办好文艺小报;要举办音乐班、美术班、舞蹈班、戏剧班, 培训文艺骨干, 辅导文艺节目, 参加当地或上级组织的演出、比赛;要举办美术、书法、剪纸创作班, 提高业余作者的创作水平, 举办展览等等, 这些活动都需要广大群众参加, 都要在群众中开展。
第三、文化馆的业务干部要经常深入群众, 深入基层, 调查了解情况, 整理、研究民间、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 发现、总结群文活动的先进典型, 推动本地群文工作的开展。
二、文化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窗口
文化馆如同一面镜子, 它能折射出某一地区的精神面貌, 她又如同一个窗口, 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到这一地区的精神文明的现状和文明程度。
第一, 透过文化馆的设施建设, 可以看到这一地区领导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及经济状况。
第二, 通过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可以看到这一地区的精神文明程度。
健康文明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始终与那些庸俗的、低级的、腐朽的、丑恶的社会现象争夺着群众, 争夺着阵地。健康文明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能净化人们的灵魂, 培养人们美好的道德情操。庸俗、低级、腐朽、丑恶的东西只能腐蚀人们的心灵, 污染社会环境。
三、文化馆是培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果的肥沃 土壤
文化馆的职能决定它是人们获得精神愉悦的场所, 是人才成长的摇篮, 是文化艺术品的创作基地。
第一, 文化馆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这些活动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求知求乐的精神需要, 使人民群众在获得精神愉悦的同时也陶冶了情操。这就发挥了净化社会空气、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程度的作用,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第二, 文化馆经常在馆内或深入社区、事企业单位、学校举办文学创作、美术摄影等各类培训班, 从娃娃抓起, 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第三, 文化馆的业务干部大都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才, 有的是当地文化艺术界的名人。他们既开展辅导工作又积极进行创作。文化馆业务干部创作的文学、美术、书法、文艺等作品有的在当地发表、展出、上演, 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也有的获得省、市、国家的奖励;有的在有影响的报刊发表, 在高品位的剧院上演, 在高品位的展览中展出, 成了艺术精品。
四、加强文化馆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的重要任务
加强文化馆建设首先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领导重视了文化馆的建设, 他们才会在决策时、制定计划时把文化馆的建设纳入议事日程, 就肯于为改善文化馆的馆容馆貌、增添必要的活动设施而投资, 就能为优秀的文化艺术人才进入文化馆开绿灯, 就能为文化馆开展群文活动创造条件。
挖掘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 篇10
自2006年起,中共中央国务院便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提到了将在今后持续发展文化产业的新举措。“山雨欲来风满楼”,面对行将启动的新一轮改革风暴,文化工作者是喜?是忧?文化面临的是机遇、挑战,还是挫折、困境。什么是文化产业?究竟如何把握机遇,发展好文化产业?在当前,正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由著名经济学家罗默(P.Romer)于1986年首次提出。最初将这一产业界定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而我国是在中共中央十六大上将经营性文化产业区别于公益性文化事业正式提出的。多年的实践表明,文化产业,它是有别于公益性文化事业而出现的一个颇具内涵、富有活力的新名词,同时,也是文化打破传统模式,迈上现代化台阶的一个崭新标志,它所蕴含其中的不仅是亟待挖掘的无限商机,同时也是对当前文化腾飞新羽翼日趋成熟的一种预示。发展文化产业,就意味着我们抢抓了新一轮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
其实,不管是文化产业化,还是产业文化化,都说明了文化正作为一种生产力,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八十年代,美国就曾顶着国内外的强大压力,坚持进行产业调整,将发展高科技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方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如今,好莱坞大片《豪门恩怨》之类的肥皂剧、流行音乐、全球传播业、《时代》杂志和《读者文摘》……这些大众文化产品席卷这个世界,甚至抵达非洲最贫困的角落。再加上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牛仔裤,美国文化走进了世界每一个家庭。前年风靡世界的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就创下15亿美元的票房价值,当前,文化正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与美国相比,中国拥有灿烂辉煌的五千年文明史,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文化底蕴精湛深厚,令世人叹为观止。面对这样的机遇与优势,理论上讲,我们发展文化产业应该万事具备,甚至连东风都不欠缺了,可为什么事实上我们的文化产业却裹足不前呢?而一些有着“先天不足”缺陷的国家,面临着文化资源的残缺或不足,却将整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得热火朝天、气势如虹。
在某些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因其新兴曾一度被寓为“朝阳产业“或“创意产业”。的确,发展文化产业,需要的是充满灵动与活力的创意,它拒绝思维僵化和因循守旧。娱乐产业---迪斯尼乐园,在1997年其产业规模及赢利就稳入世界企业500强中的前十强。谁能想到,米老鼠、唐老鸭两个卡通形象,竟然造就了一个如此庞大的集娱乐、影视与零售于一体的跨国集团。迪斯尼的经营策略说起来也简单,就是不断创造明星品牌,然后授权开发,它仅靠收取版权费就已财源滚滚而来。今年,他们把眼光转向了中国文化,已经在发掘“花木兰”的经济价值了。由此可见,某些国家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并不是偶然的,他们都灵活巧妙地用好了现有的有限资源,并在此基础上,以创新的手段,研究开发出了具有时代意义、引领时代潮流的新兴的文化发展项目,并迅速投放市场,产生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波澜壮阔的社会影响,甚至还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
“玉不琢,不成器”,没有精雕细啄的技艺与执着,再好的玉,终究难以成器,卖不到好的价钱。同样,我们怀拥如此丰厚的文化资源,如果没有敏锐的眼光、经营的思维与智慧,自己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被别人开采殆尽,实为遗憾!因此,新形势下,我们所要做的,是将丰厚的文化资源迅速转化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美玉”,推动其由“石”转“玉”的质变尽快实现。用市场的眼光、经济的眼光审视文化资源。科学梳理好有形文化资源(如历史遗存遗址、特色居民建筑、特色服饰等等)和无形文化资源(如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等),准确把握各类文化资源的特性,合理开发文化资源。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交融速度越来越快,我们不能只盯住自己的文化资源,有什么就开发什么,这样很容易陷入资源主导型的粗放式开发的窠臼。因此,在开发文化资源时,我们必须树立本土资源、外来资源为我所用的意识。既然美国、日本、韩国等文化产业发达国家可以利用我国的文化资源开发自己的产品,那我们何尝不可以借用他们的文化资源开发我们的产品呢?只要不涉及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我们就应该大胆地用项目、用创意去整合、去吸收和占用国内外所有能够为我所用的文化资源。
文化部出台细则推进文化创意发展 篇11
皿天全方罍[léi]终得“合体”
“皿天全方罍”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礼器,是目前所知湖南出土商代青铜器中铭文最多的一件器物,十分稀有。然而出土之后,壶身部分不幸流失海外将近一个世纪。纽约时间2014年3月19日,来自中国湖南的收藏家群体通过佳士得与卖方达成购买协议,以2000万美元的代价促成此青铜重器“身首合一,完罍归湘”。“皿天全方罍”回归故里后,被放置于湖南省博物馆内。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落户济南
为全面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由文化部和山东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于今年10月在济南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每两年一届。2013年底,通过汇报会和实地考察,来自山东省民俗、城建、传统技艺、音乐等门类的专家们认为济南市在候选地中更适合举办非遗博览会,第三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也由此落户济南。本届博览会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交易会多项内容,将充分全面展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
福建举办世界木材暨首届国际木文化节
前段时间,“2014世界木材暨首届国际木文化节”在福建仙游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国际性木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本次“国际木文化节”得到了世界各地木文化爱好者的积极响应,共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新西兰等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百多名中外嘉宾,参展的木文化艺术作品超过5000件。此次国际木文化节将成为国内首个国际木文化研究、实践与交流平台,为推进世界木文化繁荣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贵州工艺品闯巴黎
贵州工艺品和特色旅游产品,又有机会去巴黎参展了。前段时间,贵州省商务厅组织了省内一些特色工艺品企业前往欧洲参加“110届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以开拓国际市场。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是欧洲最大的综合性展会,创办于1904年,举办场地为凡尔赛门展览中心。上一届巴黎博览会共有50个国家的1815个展商参展,展出面积22万平方米,观众人数达到60余万人次,每届都有20%的新观众,90%的观众会现场购买展品。
珠海与乐山合作建工艺美术小镇
近日,四川乐山考察团与珠海民企“走出去”项目对接洽谈,乐山市人民政府与珠海市民营企业商会签订了多个合作项目协议,其中珠海多家民营企业抱团将投资100亿元在乐山市建设占地4600亩的工艺美术文化小镇,为珠海民营企业在外地最大单投资。工艺美术小镇项目拟设在乐山市中区苏稽镇,以及嘉州印象、总部经济中心、水上乐园、养生度假酒店、欢乐谷、商住及回迁居民区等。
老艺人制作大型“花木兰”
67岁的泉州竹编艺人凌文彬为了创作花木兰形象的竹编,曾花了两年多时间设计图纸、制作木头模具,眼下被业界认为“极具挑战性”的女性脸部创作已完成。剩下的工作,预计还需3年,他才能完成这尊高4.16米、宽2.08米的花木兰。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点项目首次公开征集
文化馆发展 篇12
1 美国动漫文化发展介绍
众所周知, 在世界动画史上, 美国动画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以主流动画为主, 有较强的主流化倾向。它一直引领世界动画片的潮流和发展方向。它拥有比较成熟的商业动画运作模式, 众多运作非常成功的制片厂以及世界一流的动画设计和制作的人才资源。说到美国的动漫, 就不得不提美国成熟的动漫市场。众所周知美国的动漫市场非常成熟, 并借助电影业的飞速发展而不断完善自己。比如闻名世界的迪斯尼公司、梦工场、哥伦比亚公司、华纳电影公司等, 在这些大师的笔下创作出诸如《白雪公主》、《米老鼠和唐老鸭》、《玩具总动员》、《狮子王》、《阿拉丁》等动画片, 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并诞生了众多动画明星, 这些明星的“赚钱”能力绝不亚于那些真人大牌明星, 贴着它们的产品成为动漫衍生产品中的重要收入来源。“当动画明星积累到一定程度, 才可能出现像迪斯尼乐园这样的主题公园。”所以它是当之无愧的电影和动画王国。也就是说动画形成作品、形成规模、形成产业都是起源于美国。
2 美国动漫文化特点
2.1 创作题材广泛, 老少皆宜
在创作上, 题材广泛, 情节曲折, 生动有趣, 塑造人物性格鲜明, 音乐优美动听, 引人人胜, 特别注重细节的刻画, 做到了雅俗共赏, 适合绝大多数观众的审美口味。多以大团圆结局, 悲剧性的影片很少。
2.2 美国式英雄主义
美国动漫作品成功之处在于满足了美国人渴望有英雄挺身而出维护世界和平的幻想。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蜘蛛侠》 (Spider Man) 和《蝙蝠侠》 (The Batman) 。基于动漫作品的成功, 蜘蛛侠和蝙蝠侠都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而且大受欢迎。这类英雄主义动漫通常有一个特点, 就是主角都是孤身一人, 都以超能力或超级武器对抗罪犯, 拯救他人。在阅读这些动漫作品时, 观众可以将自己想象成主角, 从而使自己成为英雄的幻想得到实现。
2.3 强调视觉冲击
美国动漫作品受欢迎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能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动漫特技制造出逼真与震撼的效果, 使观众沉醉于超现实的幻想世界中, 满足其对不可能的事的幻想与渴望。如3D科幻巨作《阿凡达》, 为我们完美展现出另一个世界样子, 在赢得票房收益的同时创作出巨大惊喜的体验, 同时, 美国动漫作品也善于加插能触动观众情感的情节。美国的动漫创作人往往能在旧有的题材上重新组合再创造, 从而给观众更大的想象空间, 加强观赏性。
2.4 动漫产业多元化
其最典型特征是从文化产品到文化产业的市场营销, 将文化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票房收入以及主题商品:玩具、音乐唱片、主题乐园等一系列文化产业链。从纯粹的文化产品到利润惊人的文化产业, 实现了美国入的实用主义的梦想、而我国的动画人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至深, 停留在对动画艺术用情专一的阶段。对动画事业片面的执著追求。不利于在新世纪建立文化的中国、文化产业的中国和文化发达的中国的文化产业的目标。
3 对我国动画文化发展的反思
3.1 我国动画文化的发展及当前面临的困境
中国动漫已经走过80余年了。早期的中国动漫以万氏兄弟为代表, 其标志性作品是1942年的《铁扇公主》。作为亚洲第一部动漫长片, 它曾影响了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动漫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国动漫片又受到苏联、东欧等国动漫的影响。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后, 随着《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猪八戒吃西瓜》、《神笔马良》等一系列影片的问世, 中国动漫的创作已逐步形成自己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样式。其中1961年~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漫的巅峰之作, 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等都达到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但在之后, 中国动画水平的整体滑落, 根本原因不在于技术的发达与否, 而在于故事和创作理念。中国的动画创作现在在动画的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一个创作误区, 就是纯儿童展现。中国动画片创作一直秉承“寓教于乐”的宗旨,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 出现了偏离, “教化”意义被过分强调。主题先行使创作受到阻碍, 思想僵化。
3.2 我国动画文化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文化就是继承和教化。动漫这种有地域属性的文化商业模式的建立来源于3个支柱, 一是文明传承的精神;二是文化交流的意识;三是商业贸易的发达。同时, 结合我国自身动画文化发展需要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美国动漫文化特点及其成果的经验, 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在以下四个方面加以重视和完善:
1) 在动画文化内容特色上, 不要盲目跟风, 要注重技术与人文并重, 牢牢地把握住中国的传统文化特色, 进行“文化寻根”。制作含有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作品。其中, 在创作上, 中国早期动画在形式上较多样化, 但在故事方面一般为现有的古典文学或民间传说为主, 创作方面较缺乏创意性, 一般都是剧场形式;
2) 在动画文化推广上, 要走市场运作、国际化道路, 从多方面考虑国际市场和观众的接受度与欣赏习惯;努力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适用于国际市场的动漫创作道路;
3) 在动画行业产业培养上, 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大力扶持相关产业的发展;二要与和其他相关产业相结合。走动漫、游戏、电影一体化、产业化道路;同时三要培养和储存相关专业人员。大力开展职业化教育, 通过校校、校企合作等方式培养优秀的人才;
4) 在动画传承传统文化上, 要在把握在正确的传达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不应使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任何的曲解。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我们谈的“中国文化”是在“世界”基础上的文化。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当前美国动画文化发展特色及其取得的成果, 进而反思我国现阶段动画文化发展的不足及其原因, 并提出发展策略, 以期对我国的动画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中国动画,美国动漫文化,传播思路
参考文献
[1]孙立军, 张宇.世界动漫艺术史[M].海洋出版社, 2007.
【文化馆发展】推荐阅读:
加强县域文化建设 促进文化和谐发展05-24
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11-24
文化传承发展10-15
科学发展文化05-08
发展民生文化05-25
文化繁荣发展06-04
文化馆的可持续发展论文09-07
传统文化发展07-15
群众文化发展07-20
文化发展:思考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