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国家发展

2024-08-16

文化与国家发展(精选8篇)

文化与国家发展 篇1

美国大众文化传播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

美国大众文化的霸权性扩张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甚大,其负面效应不容忽视.发展中国家应根据本国发展国情生产并使用民族性文化产品.

作 者:李光照  作者单位:平原大学,河南,新乡,453003 刊 名:平原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PINGYUAN UNIVERSITY 年,卷(期): 21(4) 分类号:G04 关键词:美国大众文化   发展中国家   文化价值体系  

文化与国家发展 篇2

关键词:性别文化,农村,型塑,政府

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与行为选择,先进性别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发展,反之,落后性别文化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一种桎梏。当前农村不平等的性别文化制约着农村妇女的解放与发展,也在很多方面对男性形成了束缚与羁绊,并严重阻滞着和谐农村的建设进程。作为国家对整个社会进行干预与改造一个组成部分,政府是型塑性别文化的重要力量,其型塑目标的定位也往往与国家特定时期的整体发展战略关系密切。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构成了特定时期政府型塑性别文化的宏观背景,它无论是对性别文化型塑目标的定位,还是对这种目标的实现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对不同时期政府型塑农村性别文化目标和国家战略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做一纵向梳理,并从二者关系模式的视角论述当前政府型塑农村平等性别文化的可行性。

一、农村性别文化型塑目标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面临着如何取得政权合法性,如何恢复生产、发展国民经济和在一个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起社会主义大厦的难题。资源的匮乏、劳动力的短缺,使得占人口一半的妇女的作用和贡献再一次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强调。1955年,毛泽东指出:“中国的妇女是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发掘这种资源,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1]“妇女的伟大作用第一在经济方面,没有她们,生产就不能进行。”[2]为彻底解放妇女生产力,国家秉承共产党一贯倡导的男女平等思想,运用意识形态、政治动员、行政干预等手段做出了一系列努力。1950年的《婚姻法》改变了妇女在传统家庭中的无权地位,把她们从男性的“附属品”转变成在家庭中拥有独立地位的个人,并得以走出家庭进入社会顺利参加劳动生产。《土地法》与《劳动保护条例》使农村妇女不仅与男子一样以个体身份获得土地分配权,也在劳动上实现了与男子的同工同酬,由社会财富的消费者变成创造者。《选举法》与《宪法》都明确规定农村妇女享有同男性同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通过鼓励参与政治生活,使之具有与男性同等的人格尊严。另外,国家还通过舆论环境的型塑,意识形态的宣传与动员,把“劳动光荣”、“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同志能做到的,女同志也做得到”等构建为主流话语,为妇女解放、不平等性别文化的变革创造有利的话语空间。

在政府的倡导与鼓励下,妇女大规模地参加农田劳动。1950年时,在新解放区只占妇女劳动力的20%—40%;而到1957年,农村适龄妇女中则有70%参加进来。在“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社会思潮下,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公共食堂、托儿所、洗衣店等的相继出现,解决了农村妇女参加农田劳动的后顾之忧。1958—1959年,参加农田劳动的妇女达到了90%,年平均劳动日约250个,相当于男劳动力的3/4,而且在男劳动力被抽去大炼钢铁与兴修水利时,妇女不仅挑起了农业生产的大梁,且一部分如驾驶员、饲养员、保管员等非农岗位也由妇女充任,形成了农村妇女的第一次全面参与。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农村妇女的这种社会参与并非完全是我们想象中的令她们欢呼雀跃的所谓“解放”。农村妇女经济地位的获得与提高虽然改变了传统的两性分工,使她们成为独立的劳动者,并具有独立的人格地位,但当时以体力与畜力为主的劳作方式决定了她们在经济活动中只能充当男劳动力的助手与配角,其劳动参与具有低层次(非技术性)与不完全参与(阶段性或季节性),且容易在条件发生变化时出现回潮或“逆转”。在公共食堂解体后,农村妇女既要承担传统的家务劳动,又要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生活负担格外沉重。在参加田间劳动时,农村妇女不仅没有得到“四期”保护,还以男性为标尺,挑战身体与心理承受的极限,虽出现了很多令人敬仰的“铁姑娘”,但她们的身心却受到了极大创伤。

上述表明,这一时期,在型塑农村性别文化、促动农村妇女参与农田劳动上,政府的出发点不是“型塑农村性别文化、参加劳动能为农村妇女带来什么好处”,而是“型塑农村性别文化、鼓励农村妇女参加劳动能带来什么好处”。政府的价值取向并非使农村妇女通过参加劳动获得自身的解放与发展,更多的是通过她们的劳动来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政府在妇女解放的过程中亦没能把男女平等原则贯彻到底,没能触动男女不平等的男权制根基,反而通过以家庭为单位而进行的各种土地改革运动、经济策划及经济利益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以男性为主的父权文化及与其相应的两性关系,农村妇女在两性中的弱势地位亦没能得到改善。阮新邦通过对农村妇女的研究发现,“新中国建国初期,那些解放妇女的法律大多从经济角度考虑,并非真正着眼于女性自身的权益,因而在不同的时段,由于经济上的需要,国家立法和对女性角色的宣传都是以繁荣国家经济为大前提的”[3]。简言之,政府对农村性别文化的型塑目标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农村妇女的经济参与完全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利益,农村妇女的人力资源在此过程中被工具化了。

二、农村性别文化型塑目标吸纳于国家战略发展目标

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国家整体战略目标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市场作为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改变着社会的生产经营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利益关系与价值观念,也给农村妇女、两性关系带来了深刻影响。农村妇女从“国家人”、“公社社员”变为“社会人”,失去了国家和集体保护的同时,也获得了与男子一样作为独立的个体参与市场竞争的资格与机会,农村妇女就业呈现出多样性,但因市场规则的性别中立与女性发展的先天不足,更多的妇女滞留在农村与农业中。与此对应的是,非农转移的流动人口中女性比例远远低于男性,为此有研究者提出了“第二蓄水池”的概念,即如果把农村劳动力看做整个社会工业劳动大军的蓄水池的话,那么农村妇女便是这个蓄水池的蓄水池。如果肯定外出与非农转移能够获得更多发展资源与机会,那么则可以认为在新的资源分配上,农村女性再一次处在了不利的地位。虽然国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作用的空间有所缩小,但对此还是给予了一些帮助和保护,如政府为拓宽农村女性的就业渠道、增加她们的就业机会所提供的各种技能培训或中介服务,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技能培训与中介服务几乎全是家政服务、服务员、保姆之类的与女性传统家庭角色有关的工作,它们虽为农村女性的有酬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女性的现实需求,但绝不容忽视的是,这些培训与服务仅仅考虑到农村妇女的实用性需求,而无益于她们战略性需求的满足,越来越多的农村女性从正规劳动力市场中被剥离出来而集中到非正规劳动力市场,形成了市场发育过程中男女劳动力新的分层,性别隔离在不知不觉中被强化了。

另外,在经济赶超战略指导下,各级政府均将自己所辖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面向广大农村的基层政府也不例外。基层政府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有着相对独立的组织目标与行为模式,并且在政策执行上具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性,一种选择性政策执行的逻辑已经在基层政府中逐渐形成。所谓选择性政策执行,指的是基层政府在国家政策的执行上具有相当程度的权衡与选择性,它是一种以政府为本位而不是以社会和公共利益为圭臬的政策执行模式[4]。如林德布罗姆所言,“一个人在选择了价值的同时,也就在政策方案之间进行了选择。”[5]基层政府在实际运作中,基于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与性别平等的价值排序而进行的选择性政策执行行为,对农村妇女地位提升的程度与对性别文化型塑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譬如,在促进妇女进村委问题上,虽然为保护农村妇女当选为村委会成员而实行的倾斜政策有利于促进妇女对村治的参与,且基层政府也并非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但在“政治稳定,经济先行”的价值理念指导下,基层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首要考虑的是如何协调各种利益群体,以维护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在经济发展优先观念指导下,基层政府会“暂时搁置或忽视一些价值层面的考虑,性别公正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问题,往往被简化为经济参与或干脆被经济发展所遮蔽,性别公正的政策被当作经济政策的附属条款”[6]。很多政府部门以及领导人对于彰显性别平等的农村妇女民主参与不是没有认识,但在经济效益取向的政绩要求的压力下,他们不得不把招商引资等经济绩效明显的项目放在优先顺序。同时,农村妇女因其弱势地位,很少会因利益受损而威胁到农村政治稳定的维权与反抗,这就更使得其权益保护和落实等问题,在基于结果的计算中被政府或相关部门放置在非重点关注的位置上。

不难看出,这一时期政府型塑农村性别文化、提升农村妇女地位的目标是被吸纳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之中的。“求富”是这一时期的主旋律,也被国家视为是包括男女两性在内整个社会的共同追求,“女人”并未从“人”中独立出来,性别文化改革有意或无意地被忽略和搁置了,对于性别不平等现象,国家更多采取的是一种比较消极的态度,并未对此作出太多的关注和努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一直处于性别差异缩小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主要是靠国家强制力量推进的,在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层面上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性别差异所造成的不平等……然而,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中,妇女状况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标志是重又出现了性别分化的趋势,性别差异扩大。其表现是女性从社会角色向家庭角色的转移。角色移位的结果是,男性的社会角色在强化,女性的家庭角色在强化。”[7]

三、农村性别文化型塑目标相容于国家战略发展目标

伴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我国执政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要实现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无疑,这其中的“人民”是包括农村妇女在内的,即是说,消除性别歧视,提高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保障她们的各种权益,促进她们与男性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应有之义。

就农村妇女自身而言,经过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性解放与改革开放时期的女性意识、主体意识觉醒,尤其是市场经济催生的个体意识的增强,她们对自身所处的弱势地位与遭遇的性别歧视有了更多的认识,逐步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与男性一样的人,还是与男性不一样的女人。因此,她们不仅要求改变性别不平等现状,实现同男子平等的权利与权力,而且还追求作为一个区别于男性的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到“女性私人生活”场景,“女性的”和“个性的”标签不由分说地被贴在了“现代化”的大车上,甩也甩不掉……[8]

而针对改革中出现的妇女问题,面对不同的利益群体,妇女自发组织自觉行动,自助自救,各种民间的妇女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也有效地缓解了妇女在改革中面临的具体困难。一方面是各级妇联组织及时调整自身角色,由原来的强调“动员妇女参与社会”转身为“呼吁社会关注妇女”,明确了“为妇女做事”的基本立场,开始为解决妇女问题寻找办法,而非仅仅是向妇女传达党和政府的指示。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中国妇女发展的关注与投入,既督促我国政府践行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履行在《消岐公约》、《行动纲领》等中规定的责任,又通过“请出去”与项目资助的形式帮助中国妇女的发展。“请出去”指资助妇女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项目资助”指的是通过资金援助,扶助贫困地区的地方妇女NGO组织发展,这些都加强了中国妇女与世界各国妇女间的交流,加快了中国妇女与国际社会的接轨。

当前,在国家整个发展战略中,“全面和科学发展”开始取代单纯的“GDP崇拜”,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成为整体战略发展目标。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农村妇女发展和性别文化的重塑,即相容于国家战略发展目标,是整个社会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开始获得了自己独立的而非工具性的价值。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战略发展目标与农村性别文化型塑目标的这种相容性,将为政府通过采取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政策进行农村性别文化的变革提供可能与机遇。

参考文献

[1]中华妇女全国联合会.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论妇女解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64.

[2]中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编.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

[3]阮新邦.婚姻、性别与性——一个当代农村的考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10.

[4]许远旺.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5]Lindblom,CE.The Science of“Muddling Through”,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9,no.2(1959).

[6]刘筱红.支持农村妇女当选为村委会成员的公共政策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

[7]潘贵玉.中华生育文化导论[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800.

文化与国家发展 篇3

[关键词] 文化产业;国家文化;文化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220-1

文化产业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以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类行业门类的统称,它既包括满足社会精神需要的文化产业活动,也包括满足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领域的文化产业活动。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大趋势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大发展,打破了原来的文化封闭状况,造成了多元文化。这包括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健康文化与腐朽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织的复杂状况。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直接反应国家的文化质量,而文化水平最直接的体现,在于国家的文化产业状况。

一、文化多元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文化多元,属于文化发展的一种体现,这个现象和文化产业发展息息相关。

(一)中国文化多元发展的利与弊。一方面,各种文化之间既相互吸纳、借鉴、渗透、融合,这种分解与融合的过程,利于中国文化的丰富与发扬。另一方面,多种文化又彼此竞争、排斥、抵制和斗争。少数西方文化传播强国凭借强大的资本实力、先进的信息手段、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形成了对世界文化流通系统的垄断地位,不仅获得了巨大的文化利润,而且大力推行文化霸权主义,这无疑对中国本土文化发展是一猛烈冲击,这不仅影响到多元民族文化的生存发展,而且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

(二)中西方文化产业差别。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多以集团化面貌出现,庞大的跨国公司通过横向整合和纵向一体化,不断完善自身的产业链,形成核心竞争力。这些公司触角触及全世界,面向的是全球市场,管理层和股东多身兼数职,涉及多个领域,人力资源也相当丰富,网罗的是世界人才。

二、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质量之间的关系

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直接反应国家的文化质量,而文化水平最直接的体现,在于国家的文化产业状况,具体为:

(一)文化产业的科学性,是提高国家文化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文化是一个总概念,它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总称。历史的演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们对文化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科学性是我们不能无视的,有时采用这样的分析方法,对一些事物才能够看得更清楚、更明白。

1.科学完善产业链,企业联盟是必然趋势。中国文化产业实现大发展大繁荣,企业走向联盟,依托联盟开展组织创新合作,整合资源,提高自身竞争力,是必然趋势。

联盟将确保合作各方的市场优势,寻求新的规模、标准、机能或定位,应对共同的竞争者或将业务推向新领域等目的,企业和相关成员间结成的互相协作和资源整合的一种合作模式。

2.科学配置核心竞争力,模糊行业界限,以点带面是多快好省的商业手段。

(1)以科学配置核心竞争力的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

(2)以点带面,是多快好省的商业手段。

以点带面顾名思义,就是在文化产业联盟的大前提下,有侧重点的去完善文化产业。例如,利用文化影视城带动影视剧、旅游等多种文化产业发展。再例如,用广告产品带动旅游与区域文明的发展等。

(二)文化产业的娱乐性,是提高国家文化质量的重要手段。积极发展文化娱乐产业,与我国目前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的目标相一致。扩大内需的关键是开发新的消费热点,具有娱乐特性的文化产业项目,能不断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三)文化产业的精神性,是提高国家文化质量的重要目的。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文化产业的精神性,是提高国家文化质量的重要目的。

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重要进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产业规模逐步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总的看,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文化产业的文明性,是提高国家文化质量的重要发展方向。文化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内在同一性。建立在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产业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以生态、知识、智力资本为基本要素,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为根本目标。

文化产业所生产的文化产品则以创意为核心,其生产过程以低消耗、低污染、资源循环重复利用为特征。区别于一般物质产品大运输、高耗能的流通模式,文化产品的流通运量小、网络化、易传播。

(五)文化产业的导向性,是提高国家文化质量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既然是意识形态和产业形态的统一体,那它自身必然要通过其产品宣传该产业赞同和支持的那种与之结合的意识形态的政治导向性!体现出该产业及其产品所具有的政治取向。思想意识、立场观点等。

文化产品中的思想内涵及其文化形象必然要表现出歌颂什么赞扬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引导人们去思考、学习、批判。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产品的政治导向性是明白无误的。在文化需求和消费中,我们必须提倡生产和消费健康、进步、积极向上的东西,反对颓废、腐朽、落后、不健康的和错误乃至反动的东西!促使和鼓励人们去获得高质量的精神生活走向全面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而努力工作,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文化与国家发展 篇4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阶段。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纲要。

序 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世界,文化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期。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广泛普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进一步提升。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整体规模和实力快速提升。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十分活跃,精品不断涌现、市场日益繁荣。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弘扬。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为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丰硕成果,为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全社会重视、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为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文化发展拓展了巨大空间;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重要契机。文化改革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我国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还不高,文化建设的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制约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破除。面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的新形势,我国文化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还不能很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的任务更加紧迫。面对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社会结构深刻调整的新形势,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任务更加紧迫。面对现代信息科技和传播手段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加快建立文化创新体系、推进文化创新的任务更加紧迫。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明显、斗争尖锐复杂的新形势,增强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抵御国际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紧迫。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牢牢抓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加快文化改革创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重要方针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重要方针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三)主要目标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全面落实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到2015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进一步巩固;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基本完成,文化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力促进文化科学发展;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居民能够较为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显著提升,文化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明显增强,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体系不断完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内容创新和传播能力大大增强,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逐步形成;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更加完善,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贯通城乡的现代文化产品流通网络逐渐形成;重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不断增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媒体国际传播能力逐步形成;主要文化产品进出口严重逆差的局面逐步改善,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宣传。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丰富拓展面向群众的理论学习途径,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深入研究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推出一批有深度、有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围绕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推出更多更好的通俗理论作品,深入开展面向基层的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宣讲活动。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抓好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作用。

(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重,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加强学科和教材建设,全面完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编写规划,推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整体水平。发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示范引导作用,推出一批有价值、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有计划地组织对外翻译一批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整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建设一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一批具有专业优势的思想库,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化建设。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拓展各类道德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全社会弘扬和践行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思想观念,在各行各业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化政风、行风建设,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加强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创造出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思想内涵,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红色旅游。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整合现有城市评选项目。广泛开展军民警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推进“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加强诚信教育,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认真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继续深入研究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图表:专栏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程 新华社记者 崔莹 编制

三、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跨部门项目合作,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坚持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设计,拓展投资渠道。完善面向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明确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加强评估考核。

(二)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并完善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鼓励其他国有文化单位、教育机构等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各类公共场所要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便利。加快现代科技应用步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水平。以公共图书馆、学校电子阅览室、社区文化中心为依托,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公益性上网场所。鼓励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提高优秀汉语广播影视节目、出版物等的民族语言译制量,开展少数民族文字书报刊赠送活动。扩大盲人读物出版规模,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公共图书馆为依托,建立盲人电子阅览室。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鼓励国家投资、资助或拥有版权的文化产品无偿用于公共文化服务。

(三)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和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消除盲点、提高标准、完善服务、改进管理。大力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和帮扶力度。引导企业、社区积极开展面向农民工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尽快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把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基本指标。鼓励文化单位面向农村提供流动服务、网点服务,推动媒体办好农村版和农村频率频道,做好主要党报党刊在农村基层发行和赠阅工作。扶持文化企业以连锁方式加强基层和农村文化网点建设,推动电影院线、演出院线向市县延伸,支持演艺团体深入基层和农村演出。

(四)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以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依托重大节庆活动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经常化。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精心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鼓励文艺工作者、艺术院校学生和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开展文化志愿服务。

图表:专栏2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程(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新华社记者 崔莹 编制

六、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

(一)坚持正确创作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生动展示我国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要引导文化工作者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神圣职责,坚持正确文化立场,认真对待和积极追求文化产品社会效果,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把学术探索和艺术创作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坚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积极创新。把创新精神贯穿文化创作生产全过程,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学习借鉴国外文化创新有益成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增强文化产品时代感和吸引力。

(二)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领域文艺工作者都要积极投身到讴歌时代和人民的文艺创造活动之中,在社会生活中汲取素材、提炼主题,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实施精品战略,组织好“五个一工程”、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创作工程、重点文学艺术作品扶持工程、优秀少儿作品创作工程,鼓励原创和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文艺精品。扶持代表国家水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优秀艺术品种,积极发展新的艺术样式。鼓励一切有利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文艺创作,坚决抵制低俗之风。

(三)建立健全文化创新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新的良好环境。建立以文化生产单位和个人为主体、以优秀文艺作品的市场化开发为重点、以完备的产业链和完整的价值链为依托、以版权保护为保障的文化创新机制。敏锐反映社会实践的新领域、表现主体的新变化和受众的新要求,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手段推动形式创新,催生新的文艺品种,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感染力和传播力。

(四)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坚持把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评价作品最高标准,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形成科学的评价标准。建立公开、公平、公正评奖机制,精简评奖种类,改进评奖办法,提高权威性和公信度。加强文艺理论建设,培养高素质文艺评论队伍,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影评、戏评、书评、乐评等活动,倡导主流价值取向,引导群众审美鉴赏,坚决抵制低俗之风,着力净化文化市场,努力营造文化发展良好环境。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扶持重点文艺评论媒体。加大优秀文化产品推广力度,运用主流媒体、公共文化场所等资源,在资金、频道、版面、场地等方面为展演展映展播展览弘扬主流价值的精品力作提供条件。设立专项艺术基金,支持收藏和推介优秀文化作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开展版权保护及相关服务,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

图表:专栏5 文化精品创作生产工程 新华社记者 孟丽静 编制

七、加强传播体系建设

(一)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导向。以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宣传资源,调整和完善媒体的布局和结构,构建统筹协调、责任明确、功能互补、覆盖广泛、富有效率的舆论引导格局,不断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建立健全自律和他律机制,引导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秉持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真实准确传播新闻信息,自觉抵制错误观点,坚决杜绝虚假新闻。深入推进“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形成长效机制。推进重点媒体扩大信息采集和产品营销网络。

(二)加强新兴媒体建设。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鼓励支持国有资本进入新兴媒体,做强重点新闻网站,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综合性网站和特色网站,发挥主要商业网站建设性作用,培育一批网络内容生产和服务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的网络文化品牌。引导网络文化发展,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鼓励网民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广泛开展文明网站创建,推动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督促网络运营服务企业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加强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等的引导和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依法惩处传播有害信息行为,深入推进整治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加大网上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建立网络安全评估机制,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信息安全。加强外文网站及海外本土化网站建设,增强对外展示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建设,积极发展与三网融合相关的新技术新业务。

(三)加强文化传播渠道建设。积极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宽带光纤接入网络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创新业务形态,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实现互联互通、有序运行。在确保播出安全的前提下,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与电信企业可探索多种合资、合作经营模式。整合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基本实现全程全网,跨部门集成文化资源、产品和服务。加快电影院线建设,大力发展跨区域规模院线、特色院线和数字院线。加快文艺演出院线建设,推动大中城市演出场所连锁经营。加快大型骨干企业出版物发行跨地区整合和农村销售网点建设,建设以大城市为基础、中小城市相配套、贯通城乡的出版物发行网络。

图表:专栏6 传播体系建设工程 新华社记者 孟丽静 编制

八、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

(一)提高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健全文物普查、登记、建档、认定制度,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编制国家珍贵文物名录。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大遗址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维修、巡察养护及管理机构建设,开展工业遗产、元代以前木构建筑、乡土建筑、文化线路、文化景观等文化遗产的调查与保护,加强基本建设中的考古和文物保护,加大馆藏文物、水下文物的保护力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和成果宣传,在考古研究中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编制保护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加强文物市场法规体系建设,建立文物鉴定准入和资格管理制度,引导规范民间收藏。强化文物安全防范设施,提高文物安全防范能力。

(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档制度和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图集,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体系,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类保护标准和规划。对濒危项目和年老体弱的代表性传承人实施抢救性保护,对具有一定市场前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施生产性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实施整体性保护。加大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统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化水平。

(三)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促进文化遗产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鼓励各地积极发展依托文化遗产的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特色文化服务,打造特色民族文化活动品牌。推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数字资源开发利用,提升中华文明展示水平和传播能力。鼓励对工业遗产、文化景观、考古遗址公园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深入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依法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推动文化遗产教育与国民教育紧密结合。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图表:专栏7 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新华社记者 孟丽静 编制

九、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一)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整合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广播电视、电影、出版、版权、民族、侨务、体育、旅游等资源,充分利用多边和双边机制,开展国家文化年、中国文化节、“感知中国”等品牌活动,推广中华春节文化,打造“欢乐春节”等文化交流新品牌。实施对外文化合作及援助,扶持和加强边疆地区与周边国家和区域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建设,形成展示、体验并举的综合平台。制定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出去规划。鼓励代表国家水平的各类学术团体、艺术机构在相应国际组织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组织对外翻译优秀学术成果和文化精品。构建人文交流机制,把政府交流和民间交流结合起来,发挥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文化非营利机构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支持海外侨胞积极开展中外人文交流。建立面向外国青年的文化交流机制,设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贡献奖和国际性文化奖项。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

(二)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政策措施,进一步扶持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完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形成一批有实力的文化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扶持文化企业开展跨境服务和国际服务外包,生产制作以外需为取向的文化产品。扩大版权贸易,保持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出口持续快速增长,支持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等出口,扩大印刷外贸加工规模。扶持优秀国产影片进入国外主流院线,国产游戏进入国际主流市场,数字出版拓展海外市场,开发一批在境外长期驻场或巡回演出的演艺产品,逐步改变主要文化产品进出口严重逆差的局面。积极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规模,推动开拓国际市场。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手段提升我国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和质量,开发国外受众易于接受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强国际文化产品和服务交易平台及国际营销网络建设,办好重点国际性展会。发展对外文化中介机构,培育专业贸易公司和代理公司,构建完整有效的投资信息平台和文化贸易统计分析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文化贸易规则的制定。充分利用香港、澳门区位优势,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

(三)扩大文化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鼓励具有竞争优势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文化企业对外投资,兴办文化企业,经营影院、出版社、剧场、书店和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鼓励从事具有中国特色的影视作品、出版物、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武术杂技和演出展览等领域的文化企业采用多种形式开拓海外市场。吸收外资进入法律法规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鼓励文化单位同国外有实力的文化机构进行项目合作,学习先进制作技术和管理经验。

图表:专栏8 中华文化走出去工程 新华社记者 孟丽静 编制

十、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加快构建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队伍。继续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建立重大文化项目首席专家制度,造就一批人民喜爱、有国际影响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加强专业文化工作队伍、文化企业家队伍建设,扶持资助优秀中青年文化人才主持重大课题、领衔重点项目,抓紧培养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多渠道吸引海外优秀文化人才。积极支持高层次人才创办文化企业,完善实施知识产权作为资本参股的措施,实施扶持创业优惠政策。落实国家荣誉制度,抓紧设立国家级文化荣誉称号,表彰奖励成就卓著的文化工作者。

(二)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完善基层优秀人才发现培养机制,配好配齐乡镇、街道党委宣传委员、宣传干事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提高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积极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鼓励到基层从事宣传文化事业。设立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对服务期满高校毕业生报考文化部门公务员、相关专业研究生实行定向招录。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积极作用。制定西部地区基层宣传文化人才队伍支持计划,对西部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人才队伍建设予以重点扶持。

(三)建立完善文化人才培训机制。建立健全分类培训的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培训体制机制,制定实施各类人才培训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高端紧缺文化人才培养计划,搭建文化人才终身学习的平台。依托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定点大型企业,发挥人民团体的作用,加强文化人才政治素养和道德素质教育,开展任职培训、岗位培训、业务培训、技能培训。完善人才挂职锻炼、调研采风、国情考察制度。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深化职称评审改革,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干创造有利制度环境。重视发现和培养社会文化人才。对非公有制文化单位人员评定职称、参与培训、申报项目、表彰奖励同等对待,纳入相应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完善文化领域职业资格制度。

(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加强自身修养,做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的示范者,努力成为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引导文化工作者特别是名家名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发扬严谨笃学、潜心钻研、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的风尚,努力追求德艺双馨,坚决抵制学术不端、情趣低俗等不良风气。积极支持文化工作者特别是文化名家、中青年骨干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拜人民为师,增强国情了解,增加基层体验,增进群众感情。

图表:专栏9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新华社记者 孟丽静 编制)

十一、政策措施

(一)政府投入保障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同国力相匹配、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和经费保障投入。以农村和基层、边疆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为重点,优先安排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项目,重点保障基层公共文化机构正常运转和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所需经费,扶持公共文化机构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投入。依法保障公共文化设施用地。中央、省、市三级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和村文化建设。转变投入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扩大有关文化基金和专项资金规模,提高各级彩票公益金用于文化事业比重。增加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投入。支持政府间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支持战略性、先导性、带动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支持文化科技研发应用和提高文化企业技术装备水平。

(二)文化经济政策。对已有支持文化体制改革、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进行修订或延续。进一步落实鼓励社会组织、机构和个人捐赠以及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及民间对文化的投入明显增加。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对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实行税收优惠。继续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和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落实和完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加强和改善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服务。发挥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吸引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完善文化市场准入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加强对原创性作品的政策扶持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把文化科技研发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制定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的类别和范围,运用产业政策鼓励文化企业集成应用高新技术,支持文化装备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继续执行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对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扶持政策执行期限再延长5年。

(三)文化贸易促进政策。加大已有支持对外文化贸易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进一步完善有关财税政策,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支持文化企业在海外投资、投标、营销、参展和宣传等市场开拓活动,为文化企业走出去提供通关便利。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展海外业务给予账户开立、资金汇兑方面的政策便利。加强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在进出口环节的知识产权保护,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四)版权保护政策。建设涵盖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领域的版权公共服务平台和版权交易平台,扶持版权代理、版权价值评估、版权质押登记、版权投融资活动,推动版权贸易常态化。加强版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的有效衔接,严厉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增强全社会的版权保护意识。发展版权相关产业。

(五)法制保障。建立健全文化法律法规体系,加快文化立法,制定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文化产业振兴、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规,将文化建设的重大政策措施适时上升为法律法规,加强地方文化立法,提高文化建设法制化水平。

图表:专栏10 文化法律法规 新华社记者 孟丽静 编制

十二、组织实施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把文化改革发展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纳入评价地区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文化改革发展的主动权。

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强大合力。将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发挥统筹领导作用。党委宣传部门要加强协调指导,有关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尽快制定落实本纲要的实施方案,报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组织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税务总局等要尽快制定落实政府投入和相关政策的实施细则,加快重点工程和项目的立项,落实资金投入、经费保障和各项政策;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发挥各自优势,为文化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将文化改革发展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教学培训的内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本纲要。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对纲要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做好中期评估。将纲要中确定的约束性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

文化与国家发展 篇5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推进公共文化服务 促进社会均衡

发展

2017年事业单位考试进入面试备考阶段,宁夏事业单位考试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考试科目比以前增加了许多,相对应的考试难度也有所增加,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整理了一些相关备考资料分享给各位考生,希望对各位的考试能有所帮助。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在药学岗位面试过程中,像抗结核药临床合理运用的原则这种问题出现概率比较大,中公给大家总结了经验:我们主要可以围绕以下几点来阐述:

(1)早期用药:患者一旦确诊为结核病后立即给药治疗。早期活动性病灶内结核杆菌生长旺盛,对抗结核药敏感;而且早用药控制结核,可以减轻对机体的损害。

(2)联合用药:抗结核药单用容易产生耐药性,故可根据不同病情和抗结核药的作用特点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以增强疗效,并可避免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3)适量用药:在用药过程中,用药量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药量不足,组织内药物难以达到有效浓度,且易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治疗失败;药物剂量过大则易产生严重不良反应而使治疗难以继续。

(4)全疗程规律性用药:抗结核是一个用药周期比较长的过程,那么结核病的治疗必须做到有规律长期用药,不能随意改变药物剂量或改变药物品种,否则难以获得成功的治疗。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宁夏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中公教育·最全汇总>>>宁夏公务员历年真题

>>>历年宁夏公务员职位表

中公教育宁夏公务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得头筹!

海尔企业文化与国家文化的关联性 篇6

浅析企业文化与国家文化的关联性

——以中国海尔公司为例

学生姓名:刘晨阳 学号:2012521149 指导教师:林竹

摘要:历史发展至今,我国已经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企业,而他们无疑都是具有一个特征,那就是拥有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一个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组织必然是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同时,优秀的企业文化也与国家文化是分不开的。在海尔,不仅企业领导人重视学习,整个组织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海尔企业文化之所以能获得很大的成功,中国文化的熏陶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海尔企业文化特征的分析,并和中国的文化特色进行关联性对比,从而得出企业文化与国家文化的内在联系,希望对其他企业文化的构建有所帮助,关键词:企业文化 海尔公司中国文化

I

浅析企业文化与国家文化的关联性——以中国海尔公司为例

目录

1.前言......................................................................1 2.中国文化历史发展概述.......................................................1 3.海尔企业文化...............................................................2 3.1海尔公司简介.........................................................2 3.2海尔的企业文化.......................................................2 3.2.1精神文化层.....................................................2 3.2.2制度文化层.....................................................3 3.2.3物质文化层.....................................................3 4.海尔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联...................................................3 4.1海尔文化中的“以仁为本”.............................................3 4.2海尔文化中的“以人为本”.............................................5 4.3海尔文化中的“诚信”.................................................5 5.结论与启示.................................................................6 参考文献.....................................................................7

II

浅析企业文化与国家文化的关联性——以中国海尔公司为例

浅析企业文化与国家文化的关联性

——以中国海尔公司为例

1.前言

经过20年的发展,海尔已从一个亏损的集体小厂,跻身于世界500强的行列,并被评为世界品牌500强之一。在其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海尔企业文化。但是海尔的企业文化的构建最终还是得益于中国文化这个大的背景之下才得以成功。本文通过对海尔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联系分析,根据海尔企业文化的结构与功能,揭示出海尔企业文化成功的两个关键要素:首先是儒家“仁本”价值与西方“人本主义”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其次是把企业文化建立在民族文化心理基础之上。海尔企业文化的成功无疑向社会表明,企业文化只有依托国家文化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与沉淀。

2.中国文化历史发展概述

中国文化,是华夏文化为基础,充分整合全国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不同于中华文化的国际属性,可以称之为“中国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受中华文明影响较深的东方文明体系被称为“汉文化圈”,特指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反映。从旧石器时代的发明创造,到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一不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中国文化不但对日本、朝鲜半岛产生过重要影响,还对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南亚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很多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技术首先应用于航海,才导致了人类所谓蓝色文明和环太平洋文化圈的形成(李二和《中国水运史》);郑和七下西洋更加深了这种文化的传播和辐射。并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认的以中国文化为枢纽的东亚文化圈。随着中

浅析企业文化与国家文化的关联性——以中国海尔公司为例

国国力的强盛,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国包括亚洲、欧洲在内的一些国家都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的文化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重视[1]。

3.海尔企业文化

3.1海尔公司简介

中国海尔创立于1984年,经过30年创业创新,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家电第一品牌。海尔秉承锐意进取的海尔文化,不拘泥于现有的家电行业的产品与服务形式,在工作中不断求新求变,积极拓展业务新领域,开辟现代生活解决方案的新思路、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引领现代生活方式的新潮流,以创新独到的方式全面优化生活和环境质量。

2015年8月,海尔集团荣登《中国制造企业协会》主办的“2015年中国制造企业500强”榜单,排名第24位。

3.2海尔的企业文化

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海尔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强势亚文化,是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文化成分的借鉴、改造,不断进行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的成果,是具有典型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式管理模式。张瑞敏把海尔管理模式总结为12个字:“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根据“同心说”将海尔文化的构成分为三个层面: 3.2.1精神文化层

企业精神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它处与核心地位。在海尔文化里这一层也叫观念层。它处在同心圆最里面那层,它的

浅析企业文化与国家文化的关联性——以中国海尔公司为例

核心的东西是价值观。海尔的精神文化层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海尔理念;第二,海尔精神;第三,海尔目标。3.2.2制度文化层

企业制度文化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制度。同心圆里一个半径稍微大一点的同心圆就是海尔文化的制度层,海尔制度层主要包括企业的一些制度、规范、工作标准等。3.2.3物质文化层

企业物质文化是由职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构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企业文化。半径最大的同心圆,就是海尔文化的物质层,物质层主要包括企业的厂容厂貌、工作服饰、文体活动、产品、服务等。

海尔文化的三个构成因素之间互相作用,共同形成为企业文化的全部内容。企业的精神层为企业的物质层和制度层提供思想基础,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制度层约束和规范精神层和物质层的建设;而企业的物质层为制度层和精神层提供物质基础,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如果大家到海尔去参观,看到海尔的厂容厂貌,管理得井然有序,如果你是海尔产品的用户,觉得我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还不错,那么,你看到的和体会的应该是企业文化的物质层方面的东西。有的人要问,他为什么管理的这样井然有序,它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为什么如此优良,这就是到了这个文化的制度层了,因为它是由一套制度、规范、标准等来做保证的;有的领导要深究一下了,你的制度、规范、标准是根据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制定出来的呢?这就到了企业文化的精神层了,到了最核心的部分了,即以一种什么样的观念在制度层才能产生什么样的制度,在物质层里面才能得到一种什么样的体现,这就是说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精神层的内容。

4.海尔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联

4.1海尔文化中的“以仁为本”

儒家主张,人之初,性本善。“孔子贵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孟子曰:“人皆有不忍子心。”这已经成为历来学者和思想家的共识,仁的本质与

浅析企业文化与国家文化的关联性——以中国海尔公司为例

基本内涵是“爱人”,“爱人”是仁学的本质内涵。仁在中国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把社会清明的希望放在圣人身上,造成中国文化具有较强的“人治”的现象与特征,虽然这与现代社会追求法治的方向不符,但是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已经深入民族心理层面,这种价值观在社会事件与民意中反复体现。海尔也在其企业文化中融汇了这一点,主要表现在精神文化层和制度文化层。

海尔总裁张瑞敏喜欢引用一句古语:“上下同欲者胜。”企业领导必须在琢磨人、关心人上下功夫。海尔的“三心换一心”与《排忧解难本》就是体现了这一点,这种理念与做法具有中国儒家仁学价值观的特征。“三心换一心”的内容:

(一)解决疾苦要热心

海尔有一个运转体系,专门帮助职工及时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公司组织了一个自救形式的救援队,员工人手一本《排忧解难本》,如有困难,只要一个电话,排忧解难小组就会派人解决。

(二)批评错误要诚心

海尔的中层以上干部实行红,黄牌制度。在每个月的中层干部考评会上,都要评出绩效最好与最差干部。最好挂红牌(表扬),最差挂黄牌(批评),并具体的剖析情况,使受批评的干部清楚错在何处,明确努力方向。在海尔,人际关系是透明的,考核制度也是公开的。

(三)做思想工作要知心

海尔的知心主要体现在建立多种制度,了解员工心里想什么,希望企业做什么。

在海尔,每半年一次职工代表大会,让员工了解企业,充分发表意见,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监督;各种形式的恳谈会,集团规定各事业部每月举办两次恳谈会,各公司、分厂和车间的恳谈会随时召开。员工和领导开诚布公,畅所欲言;海尔的“心桥工程”是利用《海尔人》开辟“心桥工程”栏目,通过该栏目反映不愿公开场合说的话。

孔子在政治经济上主张既竭力维护上下尊备,有坚决反对过分的压迫与剥削。在海尔文化中正是做到了“仁”,对员工“礼”与“仪”的外在约束及激励。在传统文化中“仁”这要素对个体提出了社会性的义务与要求,它把人与

浅析企业文化与国家文化的关联性——以中国海尔公司为例

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作为人性的本质和“仁”的重要标准。[1]海尔的这个原则与仁学是一致的。

4.2海尔文化中的“以人为本”

李泽厚先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认为,中国儒家学说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就是一种人道主义。它宣扬群体本位,要求等级制结构中各负其责,尊卑有序。它是海尔精神与制度文化的核心。海尔就是处处“以人为本。开展公平、公正、公开竞争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有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事业,谁拥有最多的高素质人才,谁就可以在竞争中取胜。海尔的人力资源开发自一开始就是“人人是人才”,“先造人才再造名牌”,率先转变大多数企业干部处的职能,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不是去研究培养谁、提拔谁,而是去研究如何去发挥人员潜能的政策和机制。

4.3海尔文化中的“诚信”

崇尚信义,重视诚信,是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孔子创立儒家思想,强调守信,他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几千年来,“人无信不立”。“言必行,信必果”已成为普遍流传的口头禅。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新的一轮市场竞争中,加强信誉建设,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现代市场经济最重要的要素是资信文化,诚信既是一个企业与经营者的经济生命,也是不断提高其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应当看到,中国是在未经历过工业革命和发达商品经济的基础上,从计划经济体制直接进入市场经济之路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有一个较长的“双重体制并存”时期,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市场繁荣与市场混乱的并存就成为“双重体制并存”时期中国市场运行的一种阶段性特征,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信用缺失危害严重。信誉与市场资信短缺,还危及到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努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诚信精神,提升企业的信用含量,摈弃经营中的虚伪、假冒、欺诈和失信就成为我国企业新一轮发展中的战略问题。

从企业的生存之道来看,诚信是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文化元素之一。“诚交天下友,广纳八方财”。凡中国历史上成功的商业经营者都是以诚信为先,靠诚信形成自身的商誉而不断发展。从明代到清代,晋商与徽商雄居中国商界五、六百年而不衰,以诚信取胜,注重商誉是其主要特点。加入世界贸易

浅析企业文化与国家文化的关联性——以中国海尔公司为例

组织后,诚信将成为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内容,区分企业优劣主要看企业的诚信度。中国企业应迅速摈弃双重体制并存初期惯用的一些非理性的不讲信誉、投机取巧的原始经营手段,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注重诚信为中心的企业信誉建设,把积累企业信誉、提升企业信誉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

5.结论与启示

海尔的超速发展与壮大,得益于以创新为典型特征的海尔文化。海尔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强势亚文化,是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文化成分的借鉴、改造,不断进行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的成果,是具有典型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式管理模式。海尔文化的成功得益于中国文化这样的大环境下,总的来说,海尔文化的与中国文化的关联性特征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注重群体价值、强化统一意识,“以和为贵” ;2.主张人性本善、强调以仁为本,“仁者爱人”; 3.强调道德修养,重视内向自律,“内圣外王”。企业文化是小文化,国家文化是大文化,小文化只有依附于大文化之下才能得到很好地发展。海尔文化的成功是值得中国企业学习的,文化作为历史发展的沉淀,不只是对一个国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任何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的。

浅析企业文化与国家文化的关联性——以中国海尔公司为例

参考文献

金砖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研究 篇7

关键词:金砖国家,文化产业,经济增长,就业

一、金砖国家①文化产业都在经历着发达国家曾经经历的转变

(一)金砖国家服务业开始在经济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2015年《金砖国家联合统计手册》数据显示,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于1990年、1995年、1999年和1965年超过50%,并保持上升势头。2014年,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71.0%、60.0%、53.0%、48.2%和68.0%。

(二)居民消费升级使金砖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经济基础

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看,各国居民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主要受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当居民生活水平开始脱离温饱,即恩格尔系数下降到50%左右时,居民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明显增强;当居民生活水平达到比较富裕程度时,即恩格尔系数进一步下降到30%左右时,对于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明显扩大并在消费需求中占据重要地位。以美国为例,美国在收入增加和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的过程中,娱乐消费支出占比则持续较快上升。1970—1993年,美国居民消费支出增长4.3倍,而同期娱乐消费支出增长6.7倍,支出占比也从3.7%提升到5.4%。目前美国娱乐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占比已超过5.5%,位列食品、住房、交通类支出之后,是第4大消费支出项目。可见,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

一段时期来,金砖国家的恩格尔系数显著降低:巴西的恩格尔系数从1967年的51.6%降至2009年的24.1%;俄罗斯由2000年的33.2%降至2013年的27.7%;印度城市居民从2000年的48.1%降至2012年的42.6%;中国城镇居民从2000年的39.4%降至2012年的36.2%;南非则从2000年的28.4%降至2013年的24.9%。

随着恩格尔系数的下降,金砖各国居民的文化娱乐开支逐步增加,成为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除食品、交通、住房之外最为重要的支出项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除中国和巴西没有相关数据外,俄罗斯文化及娱乐在消费支出中的占比从2005年的7.1%升至2013年的7.2%;印度从2004年的1.3%升至2009年的1.5%;南非从2000年的3.5%升至2013年的4.4%。

二、金砖国家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成绩不凡,但表现各异

近年来,金砖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发挥的作用持续扩大。不过,金砖各国文化产业的实力与发展势头却表现不一。其中,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加及政府的大力扶持,中国无论是文化产品的市场规模、贸易总额、增加值总量,还是总体发展势头,都在金砖国家中独占鳌头;印度文化产业吸纳就业人员数量在5国中首屈一指,其文化产品出口增速也在金砖国家中名列前茅;巴西与俄罗斯的文化服务贸易规模及增长速度位居金砖国家前列;南非整体表现较弱,多数指标均居金砖国家后列。

(一)金砖国家文化产业整体发展速度快、动力足,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金砖国家文化产业增速均快于经济增速。根据有关国际组织或部分金砖国家统计机构估算①,2000—2013年,金砖国家整体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5%,高于同期GDP增速1.1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增速最快,年均增长18.4%,高于同期GDP增速8.4个百分点;南非最慢,年均增长3.4%,略高于同期GDP增速0.1个百分点;巴西、俄罗斯和印度分别增长3.8%、5.0%和7.9%,高于同期GDP增速0.3个、0.6个和0.7个百分点。

据普华永道(PWC)测算,2014年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和南非娱乐和传媒业市场规模继续扩大,营业额分别为1549亿美元、555亿美元、330亿美元、323亿美元和144亿美元,分别比2013年增长12.7%、15.1%、15.0%、11.0%和10.8%;营业额占世界市场的比重分别为8.2%、2.9%、1.7%、1.6%和0.8%,比2013年分别扩大7.2个、2.5个、1.5个、1.4个和0.7个百分点;分别位居世界第3位、7位、13位、14位和22位,除中国和俄罗斯位次与2013年持平外,巴西和印度均提升2位,南非则提升3位。

(二)文化产业有力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金砖国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平均为4.0%。其中,中国最高,达6.4%;印度最低,仅为1.1%;俄罗斯、南非和巴西分别为6.0%、4.1%和2.5%。联合国贸发会议2015年初预测,2014—2016年,金砖国家整体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升至5%~6%。

金砖国家文化产业不仅吸纳了大量从业人员,且从业人员工资水平相对较高。2013年,印度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在金砖国家中最高,高达14.0%;南非最低,为4.1%;巴西、俄罗斯和中国依次为8.5%、7.3%和6.5%。据普华永道(PWC)估计,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文化产业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比全国工资水平平均高出44.0%左右。

(三)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贸易持续大幅增长

1. 金砖国家文化产品贸易不断扩大。

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显示,2012年,金砖国家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达2168亿美元,是2003年的43倍,年均增长17.5%。其中,文化产品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达到1799亿美元和369亿美元,分别是2003年的4.0倍和5.7倍,年均分别增长16.8%和21.3%。

分国别看,中国出口的规模最大,2012年中国的文化产品出口额接近1512亿美元,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依次为259亿美元、16亿美元、9亿美元和4亿美元;印度的增速最快,2012年的出口额是2003年的5.9倍,2012年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南非文化产品出口额分别是2003年的4.0倍、1.9倍、1.2倍和1.0倍。

2003—2012年,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文化产品进口额年均增长率都超过20%,分别达28.3%、21.6%、28.3%和21.8%,增速最慢的南非也维持了12.8%的两位数快速增长。

2012年,中国和印度文化产品实现顺差,分别为142亿美元和169亿美元;巴西、俄罗斯和南非则均为逆差,分别为23亿美元、69亿美元和17亿美元。

2. 金砖国家文化服务贸易快速增长,各国均实现顺差。

联合国贸发会议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金砖国家文化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473亿美元,是2003年的5.3倍,年均增长20.3%。文化服务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258亿美元和215亿美元,分别是2003年的5.6倍和5.0倍,年均增速分别为21.0%和19.6%。其中,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进出口总额年均分别增长20.0%、10.0%、4.7%、25.5%和10.0%。

与文化产品贸易相比,金砖国家文化服务贸易具有显著特点。一是金砖国家文化产品贸易既有顺差也有逆差,但文化服务均为顺差。2012年,巴西、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南非分别实现文化服务贸易顺差26亿美元、11亿美元、3亿美元、2亿美元和1亿美元。二是巴西、俄罗斯和南非文化服务出口额明显大于其文化产品出口额,而中国和印度文化产品出口额明显大于文化服务出口额。

3. 金砖国家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强弱迥异。

国际上,评价一国文化产品或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可以从文化产品或服务的国际市场占有率①、贸易竞争力指数②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来③判断。

从表1可见,中国、印度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强,但文化服务相对较弱;巴西、俄罗斯则反之;南非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竞争力均最弱。

在文化产品竞争力方面,中国文化产品在世界文化产品出口市场上占据明显优势,印度表现也非常突出。从国际市场占有率来看,2012年,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31.91%、5.46%、0.34%、0.19%和0.08%;贸易竞争力指数分别达到0.83%、0.49%、-0.68%、-0.55%和-0.70%;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别为2.89%、3.41%、0.12%、0.15%和0.14%。在金砖国家中,除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略低于印度但远高于其他金砖国家外,中国其他两项指标均大大高于其他金砖国家;放眼全球,中国3项指标高于世界文化产业第一强国美国以及后起之秀韩国。

在文化服务竞争力方面,金砖国家中巴西最为突出,中国、俄罗斯紧随其后。2012年,巴西、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南非文化服务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6.91%、6.26%、3.35%、0.91%和0.08%;贸易竞争力指数分别为0.53%、-0.21%、-0.26%、-0.79%和-0.89%;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别为7.74%、1.29%、2.40%、0.21%和0.23%。金砖国家中,巴西3项指标均高于其他国家;放眼全球,巴西文化服务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低于美国但高于韩国,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均高于美国和韩国。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和世界贸易组织数据库并经作者计算。

三、金砖国家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一)文化产业增加值的相对发展速度仍慢于发达国家

近年来,金砖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其GDP增速。不过,就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与GDP增速相比较的相对速度而言,金砖国家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下简称OECD)的一项研究显示,2000—2013年,OECD成员国整体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是其服务业增加值增速的2倍,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的4倍;而同期,金砖国家整体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8.5%,仅比其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快0.7个百分点,比其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快2.5个百分点。其中,巴西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3.8%,分别比其服务业和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快1.5个和0.6个百分点;俄罗斯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5.0%,比制造业增速快0.3个百分点,但比服务业增速慢0.1个百分点;印度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7.9%,比制造业增速快0.2个百分点,但比服务业增速低0.9个百分点;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8.4%,比制造业①快7.8个百分点,比服务业亦快7.8个百分点;南非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3.4%,均远低于服务业8.1%的增速和制造业7.7%的增速。

(二)金砖国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偏低

世界知识产权数据显示,2013年,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5%、6.0%、1.1%、6.4%和4.1%。占比不仅低于美国的11.3%和韩国的9.9%,且仅中国和俄罗斯超过5.3%的世界平均水平。

(三)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比整体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劳动生产率偏低

世界知识产权数据显示,2013年,印度、巴西、俄罗斯和中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分别为14.0%、8.5%、7.3%和6.5%,均超过5.3%的全球平均水平,其中印度和巴西的占比超过美国8.4%的水平,俄罗斯和中国超过韩国6.2%的水平。南非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比最低,只有4.1%,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相比较,可以比较文化产业劳动生产率与全行业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水平。如表2所示,2013年,金砖国家中,仅南非文化产业劳动生产率略高于全行业劳动生产率,中国接近于全行业水平,俄罗斯落后于全行业水平,印度和巴西差距尤为显著;而韩国和美国文化产业劳动生产率分别比其全行业劳动生产率高35.3%和58.7%。

资料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少

2009年,发达国家文化产品出口额占据世界文化产品出口总额还在一半以上。2010年这一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文化产品出口额占比超过发达国家,且赶超势头迅猛。2012年,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文化产品出口额已分别占到世界出口总额的57.6%和0.8%,比2011年上升5.6个和0.1个百分点。其中,金砖国家整体占比达38.0%,比2011年扩大6.6个百分点。不过,在金砖国家出口的文化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占比较低。根据欧盟最新的一项研究,在当前中国、巴西和印度出口的具有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中,知识产权为他国所拥有的与为自己所拥有的产品之比分别高达6:1、7:1和7:1,这意味着在中国、巴西和印度所有出口的文化产品中,分别有70%、80%和80%以上的知识产权为他国所有,这些文化产品不是中国、巴西和印度自己创造的,而仅仅是这些国家制造的。

(五)知识产权的收益相对较低

目前,在测量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时,国际上普遍使用世界银行推出的“征收知识产权的收入”②这一指标。该指标可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创造的知识产权的数量与价值、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FDI)③以及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的潜力;间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的发展阶段、居民收入水平以及政府的管理能力。

从收入情况看,金砖国家远远落后于美国、韩国。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4年,美国征收知识产权的收入为1326.5亿美元,韩国为51.5亿美元,而金砖国家中业绩最突出的中国也仅为8.9亿美元①,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则仅为3.8亿美元、6.7亿美元、6.6亿美元和1.2亿美元。

(六)小型企业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发挥不够

目前,世界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中,文化企业基本以中小型为主。这些企业规模普遍不大,但作为朝阳产业,效率和效益较好。据普华永道估算,在美国、欧盟、加拿大文化企业中,中小型企业②数占比分别为56.6%、58.9%和90.0%;营业额占比分别为58.1%、70.6%和81.2%。南非、巴西、印度和俄罗斯③中小型文化企业数量占比分别为55.0%、46.1%、43.4%和17.5%,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营业额占比分别为48.5%、44.1%、39.3%和12.7%,同样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四、金砖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与挑战

(一)金砖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1. 发展空间很大。

金砖国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明显差距,特别是巴西、印度和南非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金砖各国拥有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和创意才能,在不同领域均有自己突出的优势,尚未将文化产业的潜力和效益全部开发出来,文化产业仍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 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优势。

中国、印度和南非已将文化产业作为本国的支柱性产业;巴西和俄罗斯政府也不断加强对本国文化产业的扶持。金砖各国政府通过增加文化产业投入、设立相关机构、文化立法、制定保障扶持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举措推动本国文化产业发展。

(二)金砖国家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 知识产权与版权保护不力,盗版现象较为普遍。

除南非外,其他金砖国家整体上知识产权与版权保护总体不力,盗版现象较为普遍,阻碍了这些国家电影制作、音乐和娱乐软件等市场的发展。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巴西、南非、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的人均版税年收款额分别为1.10欧元、0.70欧元、0.59欧元、0.01欧元和0.01欧元,均低于世界人均1.8欧元的水平,与丹麦25.1欧元、英国9.7欧元和韩国2.8欧元相比,差距更大。

2. 难以抵制外来文化“入侵”。

欧美和日韩的电影产业、流行音乐产业、广播电视产业、动漫产业与出版产业在国际市场都取得巨大成功,尤其对输入国青少年群体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而文化产业消费人群主要是年轻人群体,对于文化产品有严重的“进口偏好”,将“进口”产品等同于“优质”产品,严重阻碍金砖国家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例如,俄罗斯绝大部分文化产品是从国外购买的,电视娱乐节目或连续剧的主要创意购自国外,再按国内现实情况进行改编,2014年中国放映国产片308部,产生票房占总票房的54.51%,而进口片虽然只有80部,却占据票房总额的45.49%,盈利能力和效率远远高于国产电影;巴西的电影市场也长期被好莱坞垄断,随着有线电视的普及,巴西正面临美国电影对电视业的巨大冲击。美国电影协会数据显示,2014年,美国电影票房收入达到364亿美元,在其海外收入来源的前20个国家中,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分别以48亿美元、17亿美元、12亿美元和8亿美元,位居第1位、5位、8位和11位。

3. 文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

一是与发达国家相比,金砖国家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不强。出口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大多停留在模仿、复制阶段,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比如,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原创的贡献率只占2.5%左右,发达国家总体在70%以上。二是企业文化与管理文化欠缺。在全球文化传播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中,高水平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文化是金砖国家文化产业走向国际的根本保证,而金砖国家企业管理水平明显落后于美国、西欧与日本。如,我国的大型文化企业多数是由原来的事业单位转制而来,相当一批单位还处在转制过程中,缺乏开拓国际市场的意识和经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机制不完善,营销手段落后,且高端文化产业的经营和管理人才也很缺乏,在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俄罗斯的一些企业仍在沿袭从前的管理模式,业务往来过于随意,使俄罗斯企业在对外交往中处于不利地位,许多公司的声誉受到损害。三是文化产品总体层次不高。目前,金砖国家的文化产业大多数于处于低层次的初级阶段,旅游、教育、培训和体育产业等传统延伸产业相对成熟,但在动漫、绘画、音乐、视听、数字出版、网络游戏、创意设计等高层次文化产业方向上延伸不够,在技术层面上和欧美差距较大。

4. 受到发达国家歧视性政策的制约。

目前各类国际性贸易、投资规则及制度中,绝大部分是由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话语权和影响力都有限。在这种情况下,金砖国家文化产业走向国际会遭遇市场、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等各种各样的壁垒。一是歧视性税收。目前,很多文化产品进口国对于影视作品拷贝、报刊杂志等都征收进口关税。二是非关税壁垒。很多国家对境外音像制品、出版物实行进口许可证和进口配额制,配额以内凭证进口,超过配额禁止进口或缴纳较高的税款和罚金。三是直接数量限制。这在影视作品播放时长上经常被使用,如加拿大规定私人电视台全天播放电视节目中进口文化节目不得超过40%。四是服务壁垒。对进口作品的翻译、配音等做出本土化的规定,不仅提高了进口作品的播放成本,还延迟了首播时间。五是严格的审批制度。很多发达国家制定了文化产业外来投资审批制度,包括对外国文化企业的资金、人员、活动范围的限制等。

此外,西方主流媒体和意识形态对金砖国家,如中国与俄罗斯抱有各种疑虑甚至敌意的眼光,中国与俄罗斯文化产业走向国际面临更多的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挑战。

5. 专业人才不足。

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文化产业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缺乏已成为金砖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由于购买进口产品比投资国内教育、人力资源和发展生产更加容易和便宜,俄罗斯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缺少良好的专业教育和培训,导致创新人才严重缺乏;印度缺少提供正式的电影和创意技术培训教育的学院,在这个行业的基层,大部分技术人员都是通过自我训练获得技能的,缺少接受过正规教育培训的技术人员;中国大量的文化产业人才还集中在事业单位、非营利性部门和国有企业,行业、区域的分割严重,未能有效发挥专业人员的潜能。

6. 政府投资力度小。

文化与国家发展 篇8

这份文件指出,工商部门将认真办理涉及文化企业的股权出质登记,为文化企业以股权作为担保进行贷款融资提供保障,切实解决文化企业资金紧张、融资难问题。

工商部门将积极引导、支持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通过实施商标战略发展壮大,培育著名商标、驰名商标,打造知名品牌。支持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通过实施商标战略提高核心竞争力。

同时,工商部门将支持和鼓励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興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企业以知识产权出资,促进文化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力培育新兴文化产业市场主体。

工商部门还将认真执行国家关于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有关规定,对外商投资文化领域鼓励类项目及在华进行文化科技研发、服务外包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在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中使用能够体现其功能特点的文字表述。

这份文件规定,工商部门将在国家许可范围内,鼓励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支持有实力的非公有制文化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

上一篇:仓库盘点实施方案下一篇:那些远去的声音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