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文化研究

2024-06-06

国家审计文化研究(精选12篇)

国家审计文化研究 篇1

一、国家治理目标的发展

国家治理就是针对政府、市场和自愿提供公共产品存在负外部性时,由政府对这些公共产品进行引导、加强和管理。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治理主要采用行政方式对经济领域进行调配,经济生活中会出现粗放式经营及政府行政效率不高等计划经济时代特有现象。因此国家治理就是国家的统治阶级及其国家各级行政机关为了实现国家统治职能,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体制设置,协同其他的立法、司法等组织结构,共同管理公共事务、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治理的本源在于国家在社会中享有人民赋予的主权,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多样化及政治领域的复杂性,公共领域治理范围在不断扩大延伸,不同利益主体对公共事务不断进行冲突和协调,需要不同层次的主体自行采取联合行动,对权力进行制度安排的持续治理活动。从而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治理系统。

为了切实贯彻国家治理目标,就必须有针对性的健全、完善、增强对各治理主体的权利制约系统,增强专门用于预防、揭示和抵御的权利侵害病毒的免疫系统的功能。因此,国家治理就是由众多、功能各异的免疫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当然,国家审计作为国家经济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监督评价个治理主体的权力运行方式,约束公正财政的使用情况。随着国家治理目标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扩大,国家审计的目标层次由低到高,审计范围不断扩大,审计方法也在进行科学改革,同国家治理机体中其他免疫系统相互配合协调,促进整个国家治理结构功能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国家审计的本质是国家治理整个机体中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对权力和公共财政制衡的工具—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监督、评价、鉴证工具。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国家审计的产生于国家治理对它的需求,国家治理整体目标的发展情况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未来走向。以国家治理发展目标为导向的国家治理审计,是新时期国家审计理念的进一步拓展,是在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下对审计定位的重新审视和高度凝练。

二、基于国家发展视角的国家审计目标演变

关于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随受托责任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当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导致财产所有者不能独立管理经营好自己的财产时,才会出现委托第三人对财产代理经营者的受托责任情况进行鉴证、监督和评价,避免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而对财产所有权人造成利益损害。所以,为了确保审计职能的正确履行,首要的特点是独立性,对财产的委托人负责。根据审计主体与审计客体之间的区别,分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其中外部审计又包括国家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国家审计的本质在于委托受托责任前提,随着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历史条件,遵循审计本身的规律,审计的目标、重点、方法、任务也在不断向前发展。

我国的一切权利和财产都属于人民,但并不是所有的人民都参与国家治理,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给委托人带来权利滥用的损害,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需求,对各级受托人国家职能的履行和受托责任的发展情况进行监督制约和权力制衡,在国家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国家的发展脉络阐述国家审计目标的演变沿革。

(一)古代国家审计:对账目进行详细审查

中国古代审计起源,审计史研究者基本达到共识,原始社会没有审计,萌芽应该在奴隶社会,具体在哪个朝代,并没有详实的资料予以记载,有学者认为是大禹时期产生审计,主要为诸侯治水、政绩考绩及娇女贡赋进行检验。有学者认为是在西周,主要标志是对宰夫执行的就地稽查审计,宰夫职掌的审计,不仅是中国审计的起源,而且对以后审计机构的设置、职能的发挥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虽然政府审计起源于哪个朝代无法考证,但是古代的国家审计,主要是为奴隶主和君王负责,如在西周时期的天子之下,设有天、地、春、夏、秋、冬六卿之职,大宰为天官之掌,大宰下有司会,小宰的属官宰夫具有审计职能。监官和部门史官也有一定的审计职能;秦汉设立的御史监察机构,审计除了具有政治监察外,还发挥管理的职能,开启了中央财计组织部门经济监察权力独立之先河。唐朝设立了独立的审计部门,比部从司法系统独立地对中央至地方各级官府的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勾覆,进一步提高了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开创了中国审计与监察相结合的历史新时期。

由于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色和局限性,国家的存在主要为统治者服务,而统治者具有独裁的性质,把国家看成是自己的,没有意识到人民在国家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运用暴力来维护政权。所以产生的具有国家审计职能的部门也直接向统治者负责,通过手工的详细审计经济账目发挥经济监督的职能参与国家的治理,成为以“统治者中心主义”为治理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大部分通过与统治者有相当血缘、地缘关系的精英人物来完成。参与国家治理的目标是维护奴隶主、封建专权,强化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保证与统治者相关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权力运行的畅通。我国古代国家审计经历了由盛及衰的过程,与奴隶制国家、封建国家的兴衰和治理的效果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国家审计的产生发展与国家的体制是休戚相关的。

(二)近现代国家审计:借鉴西方审计思想,强调体制上的独立性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先进的西方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对中国政府审计产生深刻的影响,进步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在民主政治博弈逐渐意识到建立符合国情的审计模式的重要性,这种先进的思想同时受到西方国家已经建立起来的成熟审计模式的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受托责任理论在西方国家发展的日臻完善,各国结合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社会环境形成和完善了立法、司法、行政、独立四种较为成熟的审计模式。其中立法型审计模式中审计机关隶属于立法部门,具有一定的惩罚权和审判权,独立性相对其他三种审计模式较高。司法型审计模式的国家审计机关位于行政和立法之间的独立机构,隶属于审计法院,审计具有一定的裁判权,能够合理保证审计的高质量和判决的合法有效性,审计建议的权威性。我国就属于行政性审计模式,审计机关是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下属机构,受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领导和调配,行政上有利于统一领导,但独立性和权威性不高。独立型审计模式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在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之外,独自发挥监督评价职能,审计结果不受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的影响,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独立状态。

在近代社会,随着西方民主政治的崛起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权力和所有权结构日益多元化,形成不同层次的利益群体,多种多样的利益关系和与之相适应的受托责任关系,并产生了公共资源和公共财产以及公共利益等概念,这些公共资源和公共利益使得政府必须对公众承担一定的受托责任,公众通过代表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同时委托审计对政府部门履行的受托责任进行监督,将审计信息提交给广大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人民大众、政府机构、以及管理和经营各类资源和机构的企事业机构等等。不同的国家审计体制的选择取决于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统治者期望国家审计在复杂的政治博弈中取得哪些整治效果和审计期望价值。立法、司法型国家体制中,国家审计强调对权力的制衡;行政型国家体制,国家审计更多注重行政政府的操作职能。但是由于在近代,封建传统仍有残留,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现实国情导致很多监督都是治民不治官,治上不治下,近代政府审计终于未能彻底完成审计组织、审计方法和审计制度的现代化,形式上完善和严密的审计机构和制度并不能发挥国家治理初衷。因此国家审计的作用发挥离不开特定的政治环境。

(三)当代国家审计:强调体制机制完善,拓展治理领域和职能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沿袭革命根据地的作法,审计曾经在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发挥作用,但不久就被财政监察及监察取代,从1949年到1978年,弱化了国家审计职能。改革开放后,经济领域滋生了很多违法犯罪、以公肥私、盲目投资等危害经济健康运行的不正常现象,内设的财政、税务监督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坚强法制建设,依法实行审计监督制度。于是从1980年开始,各级行政组织对国家审计重新进行认识与互动,结合我国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化建设,就修改《宪法》的时机,将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列入宪法:我国建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1983年9月,成立国家审计署,隶属于国务院。2006年对《审计法》进行修订,进一步明确了依法审计的重要性,不断发挥国家审计的重要性,逐步深化财务审计和金融审计,稳步推进国有企业审计,积极探索经济责任审计,积极贯彻公共财政运行到哪里,审计监督必须跟进的理念。国家审计工作逐渐融入到经济运行的每阶段,审计机关不断加强“人、法、技”的锤炼。国家审计不仅仅是发现问题,更多是对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的完善,国家审计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在当代中国社会,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归属于人民,人民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受托责任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推动人民大众、政府及工作人员和公共资源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良性循环发展,这些利益相关者共同选择的变化,推动现代审计的确立和变迁,同时也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领域中,审计领域逐级扩大,职能不断拓展,作用和地位日益提高: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立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针对经济转型期各种矛盾纷呈现象,要求国家审计要严肃财经法纪,加强廉政建设。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经济变革方向,国家审计服务宏观调控,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深层次发展。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强对权力的制衡和监督,审计机关要和司法机关、行政监察等为一体,明确国家审计在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方面的作用。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国家审计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即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进一步强调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监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

三、构建国家治理审计,发挥多类型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大系统中,作为权力制衡工具服务于国家治理系统健康平稳运行,从国家治理的发展脉络看,构建国家治理审计,丰富多层次国家审计内容,实现国家治理良性审计,构成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国家审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是围绕构建和谐国家治理的目标导向和重点领域实施。

(一)重视环境审计,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循环发展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国家审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资源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将大有作为。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和要求为出发点,资源环境审计应充分发挥揭示、威慑、预防和抵御机制的作用,应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探索并实施包括矿产资源、国土资源、林业资源、渔业资源和能源资源在内的资源管理审计,开展包括水污染、土壤污染、废物管理、大气污染、气候变化在内的环境治理审计,明确资源环境审计目标,识别和评估人类行为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及相关风险,审计人员要了解政府缓解、预防和控制上述风险的机理;了解政府应对威胁的法规、政策和财政工具有哪些?关于资源环境问题的利益相关者有哪些?他们的角色和责任是怎样的?相应的公共开支的情况如何等等,坚持以促进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为目标,及时发现、揭示和抵御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二)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推进民主法治的深入发展

经济责任审计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为了加强对干部管理和监督管理工作,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治理腐败行为,推进依法行政。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审计工作的方式和理念,经济责任审计的展开方式、体制构建、审计实施内容蕴含在国家审计本质的范畴内,同时其独特直接的审计理念、审计对象又使其成为国家审计验证各级受托人受托经济责任全面有效履行的重要手段。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建设善治政府、有效政府、服务政府,树立广大公民对政府的信心,强调公民对广大政治的参与权和监督权。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审计模式,保证公民直接参与到国家治理的工作决策和执行环节。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有助于更好的从公共受托责任的角度解释国家审计的本质,具有中国审计特色的蕴含人、资金于一体的审计方式。挖掘经济责任审计科学的审计方法,促进国家治理审计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经济责任导向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良性作用,结合对责任人的审计,和相关的资金、政策、项目融合在一起。通过这些渠道和途径实现公民的参政议政,充分体现了社会公众的意愿,在降低治理成本的基础上削减矛盾,提高了国家审计机关的水平和效率。

(三)国家审计体制与国家治理结构顶层优化控制

新时期的国家审计已经明确为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但是,我国国家审计行政体制的设置使之缺乏独立性,欲达到国家治理审计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必须对国家审计体制进行改革和国家治理结进行顶层优化控制,解决国家审计为谁负责,归谁领导的关键问题,从权利制衡和监督视角发挥国家治理审计的独立性作用,同时与之相配套的审计制度、规范和机构也需做出相应变动,当然,现阶段我国的行政型国家模式在设立之初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只在部分国家审计职能发挥的领域出现有损独立性问题,所以在当前的情况下,完全改革国家审计也是不可能的。但可以考虑分两部走进行改革:第一步,维持国家审计署部门现状,更名为审计部,垂直领导;第二步,在人大下组建审计监督委员会,全面履行审计职责,发挥国家审计的独立监督作用。国家治理审计必须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创新审计体制、转变审计思路,在高层次、多领域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不断在经济责任审计、资源环境审计、廉政审计等多种国家审计领域开拓进取,体现对被审计单位的监督与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审计监督氛围,预防、揭示、抵御经济社会的违法违规问题。

(四)以公共财政审计为主线,全面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在众多的国家审计类型中,公共财政资金审计是从事的时间最长,也是审计人员最为擅长的,能通过披露出的公共财政资金问题,追根溯源与资金相关的政府、项目所出现的问题,再把对人的责任审计、对决策的绩效审计融合在一起,达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改善国家治理水平以及提高国家治理效率的终极目标。所以国家审计在从事传统的审计及高层次政府审计领域中,以公共财政资金为主线,重点关注国土安全、国家财政、教育医疗等涉及民生及安全的重要领域。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机制以减少权利的寻租空间,加大违法成本,保证经济运行的真实、合法、有效。公共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是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限制政府公共权力扩张、制衡公共权力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将财政资金及调配公共财政资金所需权利融合在一起对经济权力进行审计监控,关注国家经济领域中出现的公平、环境、质量、风险等系列社会问题,突出公共财政资金审计,关注民生资金审计,加大资源环境审计,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建设性作用,对审计中发现的制度性问题进行修正完善,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国家审计文化研究 篇2

摘要:正确认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位置与作用,找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定位是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先决条件和关键节点。本文从国家审计的定义、地位、功能、性质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定位。从经济运行、改革攻坚、政策执行、权力监督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国家审计如何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发挥途径

一、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定位

从国家审计的定义来看:国家审计,也称政府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代表国家所实施的审计。国家审计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一是独立检查会计帐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二是独立于管理者之外,不参与具体的管理活动,不履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职能,对财政、财务收支专司监督的例行行为。三是不论被审计单位有无问题,审计机关均应当履行其监督职能,进行例行审计。以上个性特征表明,监督是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具体来讲,审计监督就是检查被审计单位在经济活动中是否按授权或既定目标履行经济责任,有无弄虚作假、违法违规、损失浪费行为,并督促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促使其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经营。在履行监督职能的同时,审计机关还可以对某些管理职能履行情况作出评价,如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的优劣、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并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建议。

从国家审计的地位来看:国家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监督控制系统之一。在实现国家治理的过程中,不同的部门担负起了决策、执行和监督控制的职责,审计承担的是监督控制职责,审计机关是代表国家进行监督的部门,它地位超脱,客观公正,不受其他行政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在国家治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从国家审计的功能来看:国家审计主要是监督决策的执行情况,审计监督的内容很广泛,涉及宏观与微观的诸多部门,涉及经济活动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和不同环节,它是国家治理系统中内生的监督控制系统,通过依法用权力制约权力,服务于国家治理的决策系统,对国家治理的执行系统实施监督和约束。

从国家审计的性质来看:审计的性质职能与其他部门也不同,审计是对其他部门进行监督和制约的部门,也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监督的部门。由于监督的全面性,能够取得各方面的材料,便于综合总揽全局从宏观和整体上看问题,从而发现一些薄弱环节,将这些信息传递反馈到有关部门能够引导或促进有关部门加强监督作用。从这个角度讲,审计并不排斥各部门的职能,也不是对其他部门监督的重复,它不但不会削弱各部门的业务和作用,而且在对整个经济监督体系中发挥着充实和完善作用,最终促进监督体系更加正确地发挥作用,从而保证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

二、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四种途径

1、国家审计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守护卫士作用。腐败的实质就是运用权力谋取个人利益,近年来,反腐倡廉形势严峻,一些岗位腐败案件多发,一些领域违法违纪问题突出,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屡禁不止。如决策失误、违法乱纪、损失浪费、会计信息不真实等,违法违规和犯罪手段不断翻新,也更加隐蔽和高智能化,查处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在审计过程中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仍然是国家审计的工作重点,也是国家审计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不是审计的目的。这只是一种手段、一种方式,要通过查处问题促进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保障了国家的根本利益。

2、国家审计在改革大潮中发挥着探路先锋作用。我国当前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转变职能成为政府改革的主线,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大部门制改革、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社会管理创新„„这些都是近年来我国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的重要举措。在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今后的工作建议中就明确提出了深化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这一任务,作为审计部门当身先士卒,为国家的改革决策提供详实的第一手资料,目前我省正在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审计。其审计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审计摸清情况,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就是从体制、机制层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为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3、国家审计在政策执行中发挥着参谋助手作用。温家宝总理曾指出,审计机关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刘家义审计长也指出“建设性决定着审计的生命力,决定着审计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决定着审计能够在多大范围内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审计中发现问题的同时,充分发挥建设性作用。通过揭示反映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及时的向决策部门反馈信息、并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建议,促进政策的调整与完善,促使有关部门强化管理和监督。

4、国家审计在监督权力中发挥着治病救人作用。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各级政府都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强化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做到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国家审计作为国家以宪法或者法律形式明确的权力制度安排,通过履行法定职责,促进规范权力的配置和运行。依照我国宪法、审计法和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国家审计机关对所有管理和使用国有资金的单位、项目和事项进行审计监督。通过审计,促进政府机构和官员依法行使权力,使权力与责任相匹配,有效发挥了规范、制约和监督的作用。

可以说,国家审计是实现国家良治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无论国家治理模式和国家审计体制如何,国家审计都是通过有效制约权力,充分发挥“免疫系统”的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在维护民主法治,保障国家安全,推动责任、透明、法治、廉洁、公平和正义等原则和理念的落实,进而为国家治理发挥积极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家义.2009.树立科学审计理念 发挥审计监督“免疫系统”功能。

(2)刘家义.2008.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审计研究。

国家审计如何促进文化建设 篇3

【关键词】 审计 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 党的建设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国家审计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领域的监督机关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 国家审计与文化建设的关系

1.1文化建设成果为国家审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到2020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将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届时,国民的整体素质普遍提高,遵纪守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整个经济领域必将呈现更加规范有序的大好局面,因此国家审计所处的外部环境大大改善,审计风险也会明显降低。

1.2国家审计为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国家审计在社会经济领域的监督和服务作用,可以促使社会经济秩序走向规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要依靠充足的财政资金和科学的预算管理来支撑和保障。各级审计机关通过审计,有力地促进党中央及地方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重大经济方针政策落实到位,确保政策取得实效;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促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通过对文化单位、文化建设和投资项目的审计,保障文化建设资金及文化资产安全,提高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国家审计促进文化建设的途径

2.1倡导先进的国家审计文化

要实现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各个领域的文化建设都要跟上,作为经济领域的监督部门国家审计机关也应当倡导先进的文化,融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来。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应注重:一是提升审计监督层次,树立建设性审计的价值理念。以发展和经济效益为依托,对被审计事物的发展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使其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在法定的框架内有序运行。通过审计既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又提高资源利用者的管理水平。二是加强审计法律规范建设,为有效建设国家审计文化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实践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审计法律建设中的一些深层文化的传统弊病需要得到解决,从而为审计文化的培育扫清障碍。三是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审计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审计文化建设应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审计文化既继承、又发展;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扬弃,否则审计文化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也就没有生命力。如审计工作纪律规定的实事求是、廉洁自律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2.2围绕文化建设加强审计监督服务职能

审计机关要紧紧围绕文化建设的重点环节,明确加强审计监督服务保障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提高审计监督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一是要加大跟踪审计力度,密切关注文化建设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对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和资金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保障资金的安全、合理、有效使用。二是要加大绩效审计力度,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用、管理的效益效果进行重点监督,看国家投入的资金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有无重复建设、管理不善等问题,一方面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另一方面防止造成损失和浪费。三是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将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的成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将文化建设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切实履职尽责。

2.3强化以人为本,打造传承先进文化的审计队伍

审计人员的素質决定了审计机关的整体水平,提升审计人员的文化素养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审计人员是审计文化的创造者,同时又是审计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审计文化建设中要强调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审计文化建设必须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注重人性管理,通过一定形式和途径,加大对审计人员的“感情投入”,关心审计人员的生活、关爱审计人员的身心健康。各级审计机关要注重人文关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积极抓好学习培训,培育审计文化,加强人才培养及选拔使用,营造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良好机制和外部环境,增强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努力实现个人工作标准与团队总体目标的有机统一,激发人员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和发挥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效能,促进审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4通过审计监督加强和改进了党的建设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党的建设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在国家经济活动中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和存在。充分有效地履行好审计职责职能,深刻揭露查处财政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违纪违规问题,以及渎职失职,损失浪费,奢靡腐败等问题,不仅是审计履行经济监督职责的需要,也是审计服务党的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需要。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提高履职能力,规范权力的运用;通过审计公开,使党委政府的行政运行费用大白于天下,让民众有知情权和监督权,有利于节约党委政府的运行成本;通过查处违法乱纪行为,有力的打击了经济领域犯罪,对于各级领导干部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彰显党和政府坚决惩治腐败的决心和信念,使人民群众满意,维护了党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朱艳丽《构建国家审计文化 培育核心价值观》2010年8月9日 审计署网站-理论探讨.

[2] 鹿洪芳《浅谈国家审计文化的构建意义及培育途径》2009年6月17日审计署网站-理论探讨.

国家审计文化研究 篇4

治理并非现代经济社会的产物, 而是与国家理论的发展相融共生。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通过法律授权国家机关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公共事物日趋复杂, 现代意义的国家治理是国家的统治阶级及其国家机关为了实现国家职能, 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体制设置, 协同多样化的组织结构, 共同管理公共事务、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治理主体由统治者和国家机关扩展到多元化的社会组织;治理理念强调善治, 即责任、透明、民主、合法性和公平公正;治理目标以管理和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并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全面、均衡发展, 从而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同时, 对于国家治理的理解和运用要注意相关理论在我国特有的政治、法律和文化背景下的适应性。

二、国家治理的目标导向

史学将提供给人们其他学科所不能给的两个概念:一个是全面的概念, 一个是必然的概念。治理并非现代经济社会的产物, 而是与国家理论的发展相融共生。“治国无法则乱”反映了治理最朴素的思想———统治。“尧求能治水者”反映了统治者为达到一定目标对政治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过程。因此治理是统治者或管理者通过公共权力的配置和运作, 管理公共事务, 以支配影响和调控社会。国家是在社会中享有主权的政治组织, 通过实施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职能维持现存的统治秩序, 因此国家治理是国家的统治阶级及其国家机关为了实现国家职能, 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体制设置, 协同多样化的组织结构, 共同管理公共事务、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因此治理的本源可以视为国家治理。

20 世纪90 年代以后,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公共事物日趋复杂, 治理的范畴和领域不断扩大和深化。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认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及私人的个人或机构管理共同事务的诸多方法的总和, 它使不同利益方或相互冲突方得以相互调和, 并采取联合行动的一种持续过程。国家治理具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种职能, 在不同发展阶段中, 配合国家的中心任务统筹运用。现代国家治理在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基础上, 以期实现民主、法治、公平、责任、透明、廉洁、高效、和谐的善治目标, 因此在公共权力的配置和运作方式上也发生了变化。例如:治理主体多元化, 由统治者和国家机关扩展到多元化的社会组织;治理方式具有弹性, 由自上而下的统治变为互动协商、实现多赢的合作关系。国家治理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拓展和完善。

审计的本质是国家治理中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 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 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 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发展方向。以国家治理目标为导向的国家审计理念, 是对新时期下国家审计发展的重新审视和高度凝练。

三、以国家治理目标为导向的我国国家审计之嬗变

理论基础是事物存在和发生的逻辑起点, 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在审计问题上, 相对一致的观点认为审计产生的理论基础是受托责任的存在。受托责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信息不对称可能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要求独立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第三人对受托人的责任履行情况予以监督和评价, 因此审计应运而生。人们的行为对他人负责是人类活动的一个共同特征, 正是这一特征构成从古到今审计功能之基础。审计迄今演化为三大分支: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 反映了审计不但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 而且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国家审计的理论基础应该在受托责任的前提下反映与其他审计分支的核心区别。

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通过法律授权国家机关对公共事务进行治理。要防止滥用权力, 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对国家权力的滥用, 需要出现独立于国家机关的第三方对其受托责任的履行予以监督审查。因此国家审计源于国家职能的履行和受托责任的发展, 服务于国家治理的需求。它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权力的制衡发挥独特的作用。国家审计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遵循自身的内在规律不断演进, 其目标、任务、重点和方式, 都随着国家治理的目标、任务、重点和方式的转变而转变, 始终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国家治理按照社会发展阶段可分为古代国家治理、近现代国家治理和当代国家治理。因此本文对我国国家审计的发展阶段也依此方式划分。

(一) 古代国家审计:萌芽甚早, 由盛及衰

1. 机构设置

奴隶制社会的西周时期, 中央财计部门设置了由宰夫负责的专职机构负责审查中央及地方政府官吏收支情况的优劣, 对后世审计体系的建立有着深远的影响。秦汉设立的御史监察机构, 政治监察和管理职能逐步加强, 开启了中央财计组织部门经济监察权力独立之先河。唐朝设立了独立的审计部门, 比部从司法系统独立地对中央至地方各级官府的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勾覆, 进一步提高了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开创了中国审计与监察相结合的历史新时期。

2. 审计制度

产生于西周并完备于战国的上计制度通过对官吏定期稽察考核, “度其功劳, 论其赏庆, 岁终奉其成功, 以效于君, 当则可, 不当则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并发展了上计制度, 至西汉已将其纳入国家法律制度。唐朝的比部“掌勾诸司百僚俸料、公廨、赃赎、调敛、徒役、课程、逋悬数物, 以周知内外之经费而总勾之”, 勾检制度体现了逐级审计的思想, 包括对官府一般事务和文书和国家财政收支的审核稽察。

3. 代表人物

管仲提出理财为治国之本, 应节约开支, 量入为出, 对国家财政收支活动进行全面考核和审查的主张, 从而衍生出“明法审数”的审计思想。“明法审数”作为一条重要的审计原则, 成为当时政府审计监督的重要标准与规范, 要求审计人员依照国家所颁定的法令和规章制度去办事, 依据国家财政收支实际情况审查考核。西汉时期的张苍制定了《上计律》, 审计的查帐、查询和比较分析等基本方法在上计制度中初步具备9, 同时他提出和制订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关于度量衡方面的理论法律制度, 并把算学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国计民生和审计工作。

由于所处历史时期共同的政治特色, 我国古代国家审计直接向统治者负责, 通过简单的经济监督参与国家治理, 成为“国家中心主义”治理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大多通过精英人物来完成。参与国家治理的目标是维护皇权, 强化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 保证中央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律令畅通。我国古代国家审计经历了萌芽、发展、繁盛至衰落的过程, 与封建国家的兴衰和治理的效果休戚相关。

(二) 近现代国家审计:借鉴西方理论、强调独立性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 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受托责任的完善, 世界各国结合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社会环境形成和完善了立法、司法、行政、独立四种较为成熟的审计模式。立法型审计模式中审计机关隶属于立法部门, 某种程度上确保三权分立的制衡机制。司法型审计模式的国家审计机关是介于行政和立法之间的独立机构———审计法院, 保证审计的高质量和判决的合法性。行政型审计模式中国家审计机关隶属政府部门, 它是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门和下属机构, 有利于统一领导, 但独立性和权威性不高。独立型审计模式是指国家审计机关独立于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之外, 公正地行使审计的监督职能,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

国家审计模式的选择取决于国家的政治体制, 期望国家审计能够在这一政治结构中取得逻辑一致的政治效果。它反映出不同国家对政府审计期望作用的不同价值以及对政治结构本身的政治观点。选择立法、司法模式的国家, 多强调对权力的制衡;选择行政模式的国家, 多重视行政政府的操作职能。孙中山先生强调建立五权分立的民主的国家, 人民享有决定国家权力的公民权利。这一时期的国家审计充分体现了孙中山审计监督和立法的思想, 开始向制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南方革命政府时期, 监察院审计部的设立不仅独立于财政机关, 而且独立于政府行政系统之外, 可以说是中国审计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飞跃。但是由于革命的不彻底性, 导致地方实力派争夺国家的控制权, 中国社会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中。在政治体制和历史传统没有发生重大变革的前提下, 形式上完善和严密的审计机构和制度并不能发挥国家治理应有的作用。因此国家审计若要发挥治理作用离不开特定的政治环境。

(三) 当代国家审计:强化制度建设, 拓展治理领域和职能

新中国成立后, 取消了国家审计机关, 国家财政收支的监督工作由财政部门内部的监察机构完成, 弱化了国家审计。1982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我国建立审计机关, 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 进行审计监督, 由此建立起独立的审计监督制度13。1983 年9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成立, 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1994年8 月3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正式颁布, 并于2006 年2 月28 日重新修订, 健全了审计监督机制, 完善了审计监督职责, 加强了审计监督手段, 规范了审计监督行为。自1983 年审计机关成立, 特别是《审计法》颁布实施以来, 国家审计机关不断建立健全审计法规, 拓展审计领域, 规范审计行为, 改进审计方法, 国家审计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我国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改革开放后, 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不同发展时期的国家治理的重点领域对国家审计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 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领域和职能不断拓展、作用和地位日益提高:1987 年, 党的十三大确立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针对经济转型时期, 违纪现象比较严重的现实, 提出国家审计要严肃财经纪律。1997 年, 党的十五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求变革管理方式, 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2002 年, 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强对权力的制衡和监督, 发挥司法机关和行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 第一次明确国家审计在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方面的要求。2007 年, 党的十七大提出国家审计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2012 年,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通过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 加强监督, 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

这一时期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治理目标, 治理主体多元化, 激活了微观市场, 大大提高了国家综合实力。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和监督机制, 经济腐败和权力不受约束问题亟待解决。目前我国的国家治理开始转型, 目标由经济建设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 相应地要求国家审计由经济领域的监督和制约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的制约和协调, 形成规模效应, 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综合作用。如为降低地方债务风险 (中国政府性债务占GDP的比重由2008 年的28.3%升至2012 年的46.1%) , 2013 年8 月, 审计部门首次审计全国政府性债务, 涉及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

四、政策与建议

国家治理源于国家的产生, 国家及其公共权力一直是政治学稳定的、普遍的研究范畴, 因此相关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关系的研究主要围绕政治学相关理论展开。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权力的制衡发挥独特的作用。一方面, 国家审计一切制度安排服从于国家治理的总体要求。另一方面, 国家审计以其独立性、综合性和专业性有效作用于国家治理, 相辅相成, 实现国家良好治理。从国家审计的发展脉络来看, 始终以国家治理目标为导向, 并构成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国家审计的重点工作依然要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导向和重点领域实施。

(一) 探索环境审计思路, 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

所谓环境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 依据环境法规、政策和标准, 遵循审计准则, 系统地、定期地对被审计单位的环境活动、环境财务信息和环境管理系统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 使之达到管理有效、控制得当, 并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审计活动。和谐社会的理念要求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 树立环保意识、建设节约型社会、形成可持续发展。根据审计署制定的《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 国家审计机关要在各种类型的审计项目中安排资源环保审计。对国家审计机关而言, 要不断的积累资源环境的审计经验, 继续加大资源环境审计力度, 坚持以促进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为目标, 及时发现、揭示和抵御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依法审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为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 深化经济责任审计, 落实公民的监督权

权力的经济性是权力的最基本属性之一, 当前权力滥用多是以经济上的贪污腐败为主。对公权力的监督, 最为有效的方式仍为外部监督, 不仅能改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保证公共行政服务目标的公民取向。经济责任审计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 对于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 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治理腐败行为, 推进依法行政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建立公民社会, 强调公民的参与权和监督权。从1994 年开始, 我国形成了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有效提高了公民对政府履行受托责任的监督力度。但就有效性和效率而言,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 首先充分重视公众反馈信息的收集和受理机制, 形成从政府到社会公众再到政府的信息循环机制, 切实提高国家审计的实际效果。其次是各级政府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应主动吸引公众参与到审计工作的各个程序环节中, 虚心接受包括专企业、专家、民间组织等部门在内的不同方面利益主体的意见, 充分利用多种形式搭建公众提供信息和咨询建议的平台和渠道。公众直接参与到审计工作的决策和执行环节, 是社会监督国家审计部门履行受托责任情况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些渠道和途径实现公民的参政议政, 充分体现了社会公众的意愿, 在降低治理成本的基础上削减矛盾, 提高了国家审计机关的水平和效率。

(三) 创新审计体制观念, 推动国家治理发展

新时期的国家审计要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创新审计机制、转变审计思路, 在更高层次、更多领域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中国治理改革的核心内容。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着很多体制和管理上的矛盾和问题。国家审计结构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国家审计体制指最高审计机关归谁领导、对谁负责以及中央国家审计机关与地方各级地方国家审计机关之间的关系。行政型的国家审计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符合我国政治体制和历史传统双重约束下的选择, 并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对权力的制衡和监督视角看, 国家审计机关对同级政府及政府主要领导人的监督受限, 与之平行的政府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评价工作无法履行。在目前情况下, 对国家审计模式的改变不应操之过急, 而应关注现行模式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 全面履行审计职责, 进一步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国家审计要进一步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创新审计机制、转变审计思路, 在更高层次、更多领域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打造一流的审计队伍, 培养优秀的审计人才, 提高审计执行力;树立服务意识, 开拓创新, 推进审计事业的不断前进, 营造良好的审计监督氛围等方面。

(四) 全面保障国家安全, 深入落实公共财政审计

国家审计要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改善国家治理水平以及提高国家治理效率作为国家审计的重要目标, 重点关注国土安全、国家财政、教育医疗等涉及民生及安全的重要领域。首先国家审计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机制减少寻租空间, 加大违法成本, 保证经济行为的真实、合法、富有效益。其次国家审计要通过确保合理高效地运用财政资金, 促进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公共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限制政府公共权力扩张、制衡公共权力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在理念上, 国家审计应该进一步深化“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效益、维护安全”的财政审计大格局思路, 通过建立全面政府绩效审计以检查财政收支真实、合法性, 完善落实惠民政策的长效机制, 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和问责机制。在实践中, 国家审计应重点关注公共财政运行背后的公共权力及其掌握的公共资源的前提下, 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从制度上有效预防和惩治腐败行为, 促进经济社会健康运行。

摘要:国家治理的需求和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方向;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权力的制衡发挥独特的作用。本文以国家治理的目标导向作为切入点, 以历史维度为经, 以国家审计治理政策为纬, 探究了国家治理和国家审计的天然联系、适应性及地位作用的变化。国家审计治理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需要, "溯往以为来者师也", 围绕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提出了国家审计治理的政策建议。

国家审计分析论文 篇5

一、国家审计复核规范对内部审计复核规范有直接的影响,两者的复核控制没有本质区别

,由当时的煤炭工业部审计局根据审计署《审计机关关于审计复核工作的规定》发布了《煤炭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复核工作的规定》(下称:《内部审计复核规定》),它沿用了单一复核控制模式,即由复核专兼职人员独立完成复核工作。

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复核的内容和目的是一致的。《内部审计复核规定》的复核范围包括了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复核事项包括了审计证据,审计事项表述,适用法律、法规,审计评价,定性、处理、处罚和审计程序;复核目的是确保审计质量,充分实现审计目标。所有这些都与国家审计复核规范相一致。

二、从《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推行的单一复核控制到审计署6号令的三级复核控制,看内部审计机构建立分级复核制度的必要性

《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以下称:《复核准则》)与《内部审计复核规定》推行的都是单一的复核控制。本文拟通过《复核准则》与审计署6号令推动的不同复核的分析比较,及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以推动内部审计机构建立分级复核制度。

(一)《复核准则》的局限性及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1、《复核准则》的局限性。

《复核准则》仅是规范审计机关内部法制机构或专职复核人员的审计复核工作规章,没有对审计人员和业务部门提出复核要求。它的.局限性在于:(1)审计与复核完全分离。相互制约机制要求同一业务的不同岗位职责要相对分离,从而防止错弊发生。复核工作作为相互制约机制的具体表现形式,应注意与审计相分离,但这种分离并不是简单或绝对的将审计与复核隔离开来,分离的程度必须有利于审计目标的充分实现。但《复核准则》并没有达到这种目的。该准则将审计方案的执行、审计证据的取得、审计事项表述、审计意见表达、审计结论、定性与处理、法律与法规依据等等,均纳入法制机构或专职复核人员的复核范围;审计组长、审计业务部门负责人与复核“无缘”,形成了法制机构包揽了所有的复核事项,导致审计与复核完全分离。(2)审计风险转化为审计复核风险。审计组长作为审计项目的第一执行人,也是审计项目的主要责任人,应当对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审计目标实现程度、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和审计结论等影响审计质量的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审计风险负责,但这种风险在《复核准则》中不仅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反而出现不合理转移,即审计与复核的不合理分离,一定程度上将审计风险转嫁到法制机构或专职复核人员身上,形成审计复核风险。(3)审计责任的不确定性。在解读《复核准则》时不难发现,审计责任没有从中体现,审计复核责任却被无形放大了。一旦依据《复核准则》操办的审计项目出现严重失误或发生重大审计风险时,没有确切的依据来明辨审计责任。

2、《复核准则》存在的审计质量问题。(1)审计人员的审计质量意识淡薄。由于审计和复核的不合理分离,及其审计风险和责任的转化,形成审计人员对专职复核人员或法制机构的依赖。(2)专职复核人员对一些事项难以把握,或提出不切实际的复核意见。专职复核人员一不参与审前调查、二不参与实质性审计,在这种情形下,专职复核人员难免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意见。

上述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单一复核控制模式存在的缺陷。无论是国家审计,还是内部审计都应当正视这一问题。(二)审计署6号令中审计复核模式的特点及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以责任、质量为中心,对审计项目全过程的全面质量控制,充分实现既定的审计目标”是审计署6号令的精髓。其中审计复核控制是质量控制的核心,它推行的是“三级复核,二级把关”的复核机制,即审计组长、审计组所在部门、法制机构三级复核,法制机构负责人、审计业务会议二级把关的复核控制。

1、审计署6号令的复核控制与《复核准则》比较,有以下改进:(1)“三级复核,二级把关”的复核机制正是针对既定的审计目标,由审计组组长、审计组所在部门、法制机构等相互制约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它克服了《复核准则》中具有的局限性,是现代控制理论在审计复核实践中的运用。(2)明确了各级审计复核内容和责任。审计署6号令分别对审计组长、审计组所在部门和法制机构的复核内容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其中将法制机构的复核内容限制在审计程序,主要事实的表述,法律、法规的运用,审计评价、定性、处理、处罚等方面,不再是事无巨细的全面复核;对支持审计结论的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以及审计方案实施情况的复核则由审计组长和审计组所在部门承担。使三级复核各有侧重,各自优势都得以充分发挥。另外,审计署6号令对各级复核应承担的责任也做了规定,从而有利于增强审计人员和复核人员工作责任心,有利于提高审计执法水平和审计项目质量水平。

2 、审计署6号令的审计复核控制对审计项目质量的影响。审计署6号令的实施,使审计人员、审计组长到各级领导干部的质量、责任、风险意识明显增强。主要表现在:人人重视审计复核,审计组长、审计组所在部门的复核落实到位;审前调查规范化,不再流于形式;审计目标、重点明确,实施方案可操作性增强;审计程序规范;审计证据的来源渠道增加;定性、处理、处罚基本恰当;重视法律、法规的学习与运用。以广东省审计厅为例,经过“三级复核,二级把关”复核控制程序的37个预算执行情况审计项目的审计质量超过预期。37个项目经过第一、二级复核并提出复核意见后,质量问题下降了57%,比预计的30%还多出27%;在第三级复核中,法制机构共提出复核意见241条,平均每个项目6.5条;在241条复核意见中,被审计组采纳202条,接近84%,说明法制机构的意见比较切合实际。

可见,审计干部质量、责任、风险意识的增强和审计质量水平的显著提高与实施审计署6号令存在必然的联系;表明审计署6号令推行的分级复核控制对全面推进审计质量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是内部审计机构推行分级复核控制机制的制度基础

中国内审协会于发布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该准则第二十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审计报告的分级复核制度,明确规定各级复核的要求和责任”。这就为内部审计机构建立分级复核制度奠定了制度基础。

国家审计文化研究 篇6

一般来讲,一个国家的财政系统都是为国家机器的运作而诞生。财政系统通过税收为政府收集足够的预算,政府在得到足够的预算后进行转移支付,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社会经济平稳运行等基础职能。而这个基本的逻辑下,我们不难发现,财政的功能是与国家或者政府的角色紧密相连的,基于不同国家形成理论抽象出来的不同模型中国家的起源与角色是不一样的,这也就决定了不同模型下国家财政功能是不同的,更进一步讲,对不同起源类型的国家财政的监督——政府审计的目标、职能也是不一样的。政府审计伴随着国家的形成而出现,并逐渐演变成一种保证国家平稳有效运转的强大机制。本文将通过对洛克,奥尔森以及巴泽尔的国家形成理论的回顾分析不同类型国家形成模型下政府审计的目标、职能的差异,并结合以上理论分析我国当前的政府审计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国家形成理论与政府审计

约翰·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然而,这种美好的自然状态很不稳定。由于人人有惩罚别人的侵权行为的权力,而这种权力的行使既不正常又不可靠,会让他们遭受到各种不利。正是这种情形使人们为了保护他们的私人权利愿意通过缔结契约让渡自己的其他权利给社会,这就产生了国家与政府。然而,为了防止国家越界行权而侵犯原本属于私人的权利,人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监督体系,这个体系就是政府审计的最初形态。在这种国家形态中,政府审计职能定位于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其重点是经济监督。由于个人转移给政府的权利包括执行权和处罚权,政府审计的职能还应包括一部分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

奥尔森认为从无国家到国家的过渡是暴力资源占优者实施强制的的结果。奥尔森认为国家起源于匪帮,并以中国现代史上冯玉祥的故事来说明国家是由匪帮转化而来。在军阀混战的乱世中国,各地军阀控制区域之外,出现了各路匪帮占山为王,强取豪夺的情形,冯玉祥率领军队镇压各地匪徒,并剿灭了河南省流窜匪帮首领“白狼”,从此,冯玉祥成为该地区事实上的统治者。奥尔森“匪帮”模型下的国家属于专制型的国家,政府审计作为专制国家内部运行的监督机制成为了统治者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工具。该模式下政府审计的主要内容偏重于经济监督,对统治阶级内部经济利益分配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抑制下属的机会主义行为。

巴泽尔假定在人类社会的原初状态中都是“经济人”,每个人都追求“个人最大化”,因此,每个人会利用自己的技能和实力保护自己,攫取他人财富并把成本强加给他人获取资产更多的价值,而当他们认为从相互合作中能获得资产收益时,他们就会进行相互合作。如果作为保护者的政府凭借其暴力的比较优势对个体进行掠夺,那么不但不能提升个体福利,反而将造成福利损失。为防止这种情形出现,便有了政府审计出现的意义。

1982年12月,我国通过新宪法,决定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并规定设立审计机构。宪法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同时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构,在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构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审计,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的审计体制有奥尔森国家模型下政府审计的特点,有比较强的行政审计意味。但是不同于奥尔森国家模型,我国国家和政府的权利来自于人民,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自己的神圣权利,从这个角度讲我国的审计体制又有洛克国家模型的特点。

三、中国政府财政审计浅析

(一)我国财政审计的职能

监督职能:监督职能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约束性和建设性。即公共财政审计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揭露并做出处罚,约束这些行为,同时提出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建议,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国家审计机关通过监督手段,审查财政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确保财政管理体制的正常运转,在中央与地方划分事权的基础上,维护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利益。监督职能是政府财政审计最基本职能,监察督促财政收支在规定范围内、在正常轨道上进行。

评价职能:评价职能是指审计机关和人员对被审计单位使用财政资金的过程进行审查,并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所查明的事实进行分析和判断,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总结经验,寻求改善管理、提高效率效益的途径。

信息反馈职能:是指通过审计,获得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有关数据,从宏观上对获得的各种数据和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和综合分析研究,找出带有普遍性、规律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向各级政府反映,为宏观经济决策服务。

(二)我国财政审计的目标

1.确保国家财政运作的公平性。作为维系一个国家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财政体系的运作应保证足够的公平性,确保财政资金合理的划拨,让社会成员能够获得平等的公共服务。要做到财政政策上的公平,就必须建立健全财政法规,制定完善的分配标准与依据,而财政审计的目标就是确保制定的政策法规依据等能够被有效的执行。

2.确保国家财政运作的有效性。一个国家的财政体系不仅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维系着社会分配的公平,还通过财政预算的统一划拨调节着宏观经济的运行。要实现财政调节宏观经济的智能,就要确保国家财政预算使用有清晰的决策过程,透明的流通渠道以及及时的效果评估反馈。为了保证财政运作的有效性,政府在财政审计就应当对国家财政预算的整个流转过程进行监督。

(三)我国财政审计的作用于意义:

《审计准则指南利马宣言》认为有效的国家审计在财政预算支出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检查不合规的行为,包括:滥用公共资金及在管理体制上的缺陷;确定预算执行报告及其他财务数据的可靠性;提供项目执行结果的可靠数据,作为将来调整预算分配的基础。

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刚刚建立不久的阶段,财政审计将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宏观调控政策措施落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财政体制制度创新和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四)我国财政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财政体制中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如财政预算编报不完整、省以下财政体制不规范、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匹配的等问题。在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情况下,财政审计应从以下方面进一步促进财政体制改革:

1.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体制,夯实预算执行审计的基础工作,突出各预算部门全部财政收支和财务状况的重点审计。

2.进一步加快审计转型,从财政收支真实合法性审计向绩效审计转变。在财政收支真实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财政绩效审计的力度,完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力求做到“真实、合法、绩效”三位一体。

国家审计独立性研究 篇7

国家审计的独立性是指政府审计机关及其人员在审计财政资金的过程中必须保持中立地位, 独立自主地进行审核检查, 客观公正地发表审计意见, 不受其它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干涉。国家审计的独立性体现在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身份上的超脱性, 精神上的客观、公正性。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因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 是国家审计所处的审计环境。放眼全球, 由于各国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不同, 国家审计主要分为立法型、司法型、行政型和独立型四种体制。立法型审计体制是指国家审计机关直接隶属于立法机关, 这种将审计机关和政府分开的模式赋予了审计机关很大的职权;司法型审计体制将审计机关归属于司法体系, 这种将审计权与司法权相结合的做法增强了审计机关的权威性;行政型审计体制是指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独立部门或政府部门的直属机构而存在;独立型审计体制是指审计机关是与政府、立法和司法部门地位平等的第四个国家部门。以上四种不同的审计体制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根本属性, 是审计独立性的决定性影响因素。

其次, 是审计机关与被审计人 (政府) 之间的利益关系。虽然代替人民大众行使对政府活动的监督权是国家审计机关设立的主要目的和根本职责所在, 但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审计机关与政府之间的亲密程度往往大于其与审计授权人 (人民大众) 之间的关系。这些因素包括:政府部门和审计机关的组织形式都是集中的, 而人民大众的分散性弱化了其权利力量;政府部门对国家资源的绝对性操控, 大大加强了审计机关对其依赖的程度;政府部门和审计机关由于日常活动建立起来的相互交织的人脉关系弱化了国家审计的公正性。综上所示, 审计结果的天秤自然会倾向于政府部门。

最后, 人员素质是决定审计独立性的主观能动因素。任何好体制的实施效果最终都归因于终端人员的审计行为。一方面, 审计机关中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即对相关法规和审计技术的掌握情况, 决定了其在审计过程中是否有能力发现财政资金运用的不规范性和绩效低下性。另一方面, 各级审计人员的道德水平和政治素质决定了审计人员在查出资金运用的违规行为后是否会及时或如实上报。由此看来审计人员是影响整个国家审计过程的重要因素, 审计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审计独立的程度。

二、我国国家审计独立性现状及其问题

我国国家审计起步于计划经济末期, 属于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行政型国家审计体制。我国《宪法》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 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 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 进行审计监督。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

这种审计体制在一定时期内曾经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从长期来看, 存在以下弊端:

第一, 行政型的审计体制缺乏独立性。我国国家审计机关隶属于行政部门的性质, 导致审计机关实际上是政府部门的利益共同体, 使审计独立性大打折扣。此外, 我国审计机关实行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双重领导, 因此地方审计机关的运转经费是由地方财政保障的, 地方审计机关的领导是由地方任命的, 这种审计机关受本级任命、接受本级经费、再审计本级财政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国家审计的独立性, 其最终结果是地方审计机关沦为地方政府的大内审, 从而使得审计难以保持超然独立性, 发挥应有的审计监督作用。

第二, 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我国审计机关没有实行职业资格制度, 在审计活动中用审计组长制取代了审计师负责制, 审计结果最终由局长决定, 这就使得审计人员的工作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权。审计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范畴, 按照普通公务员管理, 极易为了保住饭碗或是保证晋升之路而对审计结果做出让步, 这种现象很容易发生在地方性政府和偏远地区的审计行为之中。此外, 即使是审计人员如实查出了政府资金运用的不规范性, 也容易遭到有关部门或是上级机关的阻挠, 使得审计结果难以做到客观公正, 丧失了国家审计的监督职能和反馈职能。

第三, 审计信息的封闭性影响了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在现行体制下, 各级政府的决算报告和审计报告一般都要经由该级政府审批才能报给立法机构。这就造成了审计结果由被审计人筛选的特殊现象, 被筛选过的审计结果往往缺失了改革国民经济运作方式的重要信息, 其结果是使国家审计失去监督作用的同时造成了立法机关的听证只是流于形式。

三、如何提高国家审计独立性

1、利用体制转型加强国家审计独立性。

体制是根本, 所以提高国家审计独立性的首要目标就是深化体制改革, 以计划经济为主导地位的行政型审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国家审计的需要, 现在必须使我国行政型的审计体制逐步过渡到独立性更强的立法型审计体制。具体操作目标包括:从短期来看, 对各级审计机关实施垂直领导, 这样可以理顺管理关系, 减小审计机关受制于人的压力;从长期来看, 需将审计机关归属于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委会领导, 使其与政府机构分离, 达到其运转资金和审计人员等重要影响因素完全独立的目的。

2、增强行业自律管理, 健全审计机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行业自律体系的完善可以增加相关审计人员的集体荣誉感, 并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 这可以大大减少各级审计机关违规操作的风险。此外, 各级审计机关内部权力的相互制衡也至关重要, 审计责任落实到相关责任人, 违规成本增加, 从而能有效降低审计机关和政府部门有关人员互通有无的可能。

3、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降低信息不对称。

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介入, 能够增强国家审计信息披露的速度性和传播性, 增强信息透明度, 使得公信力和道德舆论成为挡在政府部门和审计机关之间一道无形的墙。因此, 要大力发展具有公信力和道德高标准的媒体事业, 借此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增强国家审计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宁森, 《我国国家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研究》, 决策与信息, 2009.11[1]宁森, 《我国国家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研究》, 决策与信息, 2009.11

国家审计文化研究 篇8

一、国家审计的需求与供给

(一) 经济学中的供求法则

所谓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必须满足两个要素: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 二者缺一不可。因此, 需求是一种心理现象,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渴望。需求法则是指价格与需求呈反向关系。即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 消费者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购买量;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 消费者会增加该商品的购买量。所谓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各种可能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某种商品的数量。如果生产者只有提供出售商品的愿望而没有提供出售商品的能力, 就不能形成有效供给, 不能做供给。供给法则是指,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 价格上升, 供给量上升;价格下降, 供给量下降, 价格与供给量成正向关系。

(二) 国家审计的需求与供给

国家审计需求分析。传统审计理论认为, 审计源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下产生的受托责任。受托责任关系产生基于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一种信义关系, 受托人要承诺为了委托人的最佳利益而行为;受托人目标是为了实现委托人最佳利益。审计本身所承担的也是一种受托责任, 其主要任务是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实现委托人的利益。国家审计所承担的是与政府职能密切相联系的公共受托责任, 国家审计的责任是主要促进政府有效利用资源, 实现良好国家治理。具体分析目前国家审计需求主要有:一是政府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有效使用的需求。在公有制条件下, 政府具有社会公共管理和所有者代表之双重职能。我国是国有经济为主要成分的国家, 决定了国家审计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的职能。国有资产的经营者接受委托后, 其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必须由第三方进行评价。所有者为了保护自己的资产和利益, 要求审计对经营活动进行审计。二是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能力, 有效配置资源的需求。通过对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程序性和实质性的分析和评价, 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提高政府的效能, 避免资源配置的无效率。政府对宏观决策产生需求, 需要国家审计为政府在宏观决策方面提供真实的经济信息。而客观现实也对国家审计产生了需求:企业和经济活动多方位多元性;部门和企业基于局部利益, 上报统计数字缺乏真实性;国家投资面广, 流转环节多, 可能出现流失的现象。这些都要求国家审计通过审计掌握信息, 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三是社会公众对政府权力的约束和受托责任的监督的需求。由于委托代理中政府与公众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 作为受托方政府掌握着更多公众不为知的信息, 进而会产生一方面政府利用信息的差异, 损害公众利益;另一方面公众对政府产生非理性的评价。因此, 公众要求要信息要公开, 要求要对权力的约束和监督, 以保护自己的权益, 而政府必须增强行为的透明度, 以获得公众的信任感。

国家审计供给分析。国家审计供给根据审计需求和国家本身的职责确定, 主要的审计供给如下:一是公共资金的收支审计。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是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公共财政要规范政府职能, 做到不“越位”、不“缺位”。建立公共预算。纳税人对政府财政收支的监督意识会越来越强, 对公共资金的监督是国家审计的主要职责。各级人大和政府应调整对国家审计的期望, 客观地看待和评价审计工作, 加强对审计履行法定职责情况的督查。二是对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事项实施审计监督。我国应从宏观调控的角度, 对国有资产进行审计, 以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三是对党机关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实行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对任职者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直接监督和责任界定, 对其职权的使用和职责的履行情况做出评价, 为组织人事部门提供依据, 在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四是对社会反映强烈的普遍性和个别经济问题实施审计, 主要是查清问题的事实真相, 并对违纪违规经济行为追究经济责任, 消除以此有可能引发的社会不安定因素。五是为宏观决策提供信息和数据资料, 作为宏观决策的依据。目前, 我国审计机关主要是向人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预算执行审计报告、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专项审计报告、单位审计报告、重大经济案件审计报告和行业专项审计综合报告及有关审计信息。

二、审计期望差距

(一) 审计差距的根源根据审计的需求理论, 社会公众是风

险厌恶者, 然而由于审计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导致社会公众作为审计需求者和审计职业界作为审计供给方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必然会造成社会公众期望与可能的审计准则的偏差。公众对审计执业的过高期望, 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审计报告过于言简意赅, 使公众不能充分了解有关审计结论的详细情况。信息的缺乏使得社会公众无法调整自己的认识和期望。这种过高的期望源于过度审计需求。可能的准则是审计人员在理论上可能实现的期望水平, 它反映了理想状态下审计服务生产的数量和质量。现有的准则要求实现的期望水平, 反映了现有状况下审计服务生产的数量和质量。生产条件的期望差是由于生产条件不同引起的, 也就是说源于环境的差异, 而现行的准则与执业之间的差异源于审计人员的胜任力、技术水平、审计风险的预期等因素。

(二) 审计差距的解决措施

公众对审计的期望与可能的准则之间差距的解决途径主要是通过建立起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审计理论, 了解社会期望, 减少信息不对称, 加强审计理论研究, 尽力求得社会公众的理解, 主要涉及审计理论界和社会媒体的责任。可能的准则与现在的准则的差距主要通过探索审计提供信息的内容和方式, 加快专业标准的制定和完善, 主要涉及到审计理论界和审计执业界的职责。现在的准则与现在的执业之间的差距, 主要是通过不断地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 改进审计方法, 提高审计质量, 主要涉及到审计执业界的职责。现在的执业与公众对执业认识之间的差距主要是通过提高公众的审计知识水平和对审计的正确认识, 主要是涉及到审计执业界、审计教育界和社会媒体的职责。

三、国家审计公告引发的审计期望差距及解决途径

(一) 审计公告引发的审计期望差距

在审计公告引起公众关注后, 国家审计部门既想降低公众不合理的期望, 提高审计质量, 取得审计成效, 缩小审计期望差距, 又想满足公众合理的期望。国家审计开始涉及到审计期望的实践。审计公告后, 公众引起了更大的期望。其中一个就是对制度改良的盼望, 对审计执法在经济领域处罚各类犯罪的职能上寄予厚望, 同时关注披露事项的落实和处理, 民主法制和制度的建设。这些公众的期望已经在逐步实现。这也从一个角度上反映了公众对审计合理的期望, 但有些已经超出了审计职责、审计准则和审计环境所能过到的期望, 甚至是不合理的期望, 就需要国家审计部门, 媒介和公众进行沟通和调整, 这些说明了我国国家审计期望存在的现实。公众的利益服务, 是审计职业关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笔者认为,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影响, 如审计环境, 审计技术, 审计条件的影响, 国家审计期望差距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完全消除。审计人员即被动地而又不得不敏感地关注于社会期望对其职能的影响, 并努力弥补期望差距。国家审计也是处于自相矛盾的状态, 即希望寻求提高公众期望的方式从而获取公众对审计的信任;但同时国家审计本身又无法满足公众对审计的要求。审计准则是社会公众、法庭和职业界能共同接受的对审计应有职业关注的解释。而社会公众对审计人员的期望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增长, 有时这种期望不一定能反映现行的审计标准。目前国家审计取得了社会公众的信任, 树立了权威, 但提升了公众的期望的同时, 由于公众对审计要求的不断变化, 审计能力的发展相对滞后, 期望差距将长期存在。对于审计责任, 必须在现实的审计环境条件下合理制定, 同时通过适当地降低公众的不合理期望, 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 缩小合理期望差距。

(二) 国家审计期望差距的原因和解决途径

一是国家审计的公众期望与可能准则之间差距。国家审计的公众期望与可能准则之间差距产生的原因是:目前国家审计主要致力于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和重点, 逐步建立了社会需求导向的审计, 但由于传统审计研究方法上的习惯, 对这种社会需求主要是人为的预测, 缺乏对公众需求的广泛调查, 使国家审计公告的结论与公众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会计信息滞后于经济活动, 以及对会计语言的局限性, 使对会计信息进行鉴定的国家审计也同样滞后于经济活动;信息取得的成本下降, 非财务信息日益对决策和评价更重要, 而传统的国家审计主要是对财务信息的鉴定和监督;公众期望通过国家审计能发现政府有关部门的所有的严惩舞弊行为, 但由于贪污及舞弊行为呈高技术含量和高舞弊性, 难以通过国家审计揭示所有的贪污舞弊行为。其解决途径是:通过社会研究和调查, 了解公众的审计需求, 尽力取得社会公众的理解, 通过社会媒体消除不切实际的期望, 加强审计理论研究。二是国家审计可能的准则与现在的准则的差距。目前已建立了国家审计准则体系, 但尚未能对审计实务做出全面的规范, 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有关审计准则没有或者因为客观原因无法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和环境的变化及时加以修订、审计准则不具体的可操作性等。而可能的审计准则因为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二者之间存在着差距。其解决途径是在于不断地探索审计提供信息的内容和方式, 加快国家审计专业标准的制定和完善。这需要国家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努力。三是现在的准则与现在的执业之间的差距。国家审计的实务是否达到国家审计的专业标准, 有赖于国家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的高低。由于审计方法的缺陷、审计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参差不齐, 使得国家审计实务不能完全达到国家审计专业标准的要求。因此解决途径是通过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 改进先进审计人员, 提高审计的质量。四是现在的执业与公众对执业认识之间的差距。尽管国家审计的质量有相当的保证, 按专业标准执行审计业务, 但公众可能认为审计报告与决策不相关、存在着无法制度上解决问题等认识上的问题, 从而产生了现在的执业与公众对执业认识之间的差距。不少公众认希望或认为国家审计应发挥比其职责定位或法律要求更广的功能。其解决途径在于提高公众的审计知识水平和对审计的正确认识人。

审计期望是不断地动态变化的, 因此需要通过加强审计理论研究, 将规范性研究和实证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解决审计信息的供给;广泛调查公众的信息需求变化, 得出能反映广大公众期望的信息, 改进国家审计报告的方向和途径;加强国家审计准则的制定工作, 致力于国家未来环境及公众的信息需求, 使国家审计准则体现未来的发展方向;加强国家审计队伍的建设, 改进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加强业务素质培养和后续教育;加强沟通和宣传工作, 向社会公众说明国家审计的能力和作用的局限性, 降低公众不合理的期望, 充分利用新闻媒介, 采用新闻发布会、研讨会等形式, 正确宣传国家审计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毛志宏、苏伟鹏:《对审计期望差距若干问题的探讨》,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年第2期。

[2]章立军:《审计期望差产生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年第12期。

国家审计文化研究 篇9

一、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职能的概述

(一) 国家治理的概述

国家治理是一个法治国家发挥配置和运行国家权力职能的体现, 在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掌管的前提下, 为国家其他职能的发挥提供保障基础, 维护国家内外安全, 捍卫国家利益的同时, 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被入侵, 使社会主义社会得以和谐、科学的构建。国家治理主要由五大职能组合而成, 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治理职能、国家对政治发展的治理职能、国家对社会发展的治理职能、国家对人文发展的治理职能、国家对环境发展的治理职能, 这五项国家职能是国家治理的基石, 既相互促进又同时制约彼此, 实现了国家治理的有效实施[1]。

(二) 国家审计的概述

国家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的主要职能, 国家审计机关在我国法律文献的保护和规范作用下, 能够独立自主地对国家治理的进程行使审计监督权利[2]。针对国家的发展现状初步建立起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体系;继而建立现代化的审计制度, 实现国家审计职能真实有效地发挥;为响应反腐倡廉的号召, 要稳固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实现国家治理下的清正廉洁;结合国家治理的中心内容, 不断加强专业审计各种积极作用的发挥, 逐步确立国家审计职能在国家治理导向下的重要地位。

二、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的内在联系

(一)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职能的体现

在治理国家的大任务下, 可以将任务的完成视为决策职能、执行职能、监督职能作用的结合, 其中, 国家审计属于国家治理监督控制职能范畴, 为国家决策系统的运行提供服务, 将执行系统对决策的执行视为监督工作, 通过对国家决策的修正和调整, 充分发挥国家治理职能的积极作用。

(二) 国家治理是目的, 国家审计是实现目的的媒介

国家治理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国家公共权力的合理配置和有序运作, 国家审计职能的发挥是对国家公共权力监督和制约的过程[3]。在国家治理的进程中, 兼顾政治与经济的均衡发展、促进环境和发展和谐统一的任务中仍旧存在诸多现实矛盾, 国家审计在矛盾的调节和解决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国家职权的真正含义和价值。国家治理导向下国家审计职能的发挥对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完善公共结构的内部组织制度, 强化国家和社会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践行, 不断推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 切实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益, 为国家的治理和国家的改革发挥积极的助推作用。

(三) 国家审计的定位依赖于国家治理的发展

任何事物之间的推动作用都是相互的, 国家审计职能的发挥为国家的治理提供了制度和法律保障, 国家审计的精确定位依赖于国家的发展,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并彼此制约。在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里, 国家治理的任务目标和中心工作的表现形式和工作方法也会呈现阶段性特征, 同时, 国家审计也会依照主要职能和内在规律做出相应调整。国家审计的定位依赖于国家治理的发展, 国家审计的发展方向是国家治理主要任务的体现, 服务于国家治理的大局观。

三、国家审计职能的定位

(一) 国家审计的监督职能

监督是国家审计基本职能的体现, 具备国家审计的本质属性。在国家治理导向下, 国家审计在公共权利的配置、公共资源的管理、规章制度的遵循和领导干部的监察等多方面工作中切实发挥了本质作用, 维护了国家治理的安定有序, 使政府工作公开公正, 使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的配置合理高效, 强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进程中的监督机制。

(二) 国家审计的预防职能

国家审计的预防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融会贯通、批判的继承、创新改革和进步发展, 预防职能体现了国家审计现代化职能的拓展。利用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中风险隐患的评估作用和预防作用实现对违规违法行为的处查, 完善国家安全体制, 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预防职能的发挥减少了国家在治理过程中固有缺陷和突发挑战出现的概率。

(三) 国家审计的建设职能

在我国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 将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保障是首要之举。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 在国家审计发挥基础职能的同时, 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对国家治理的建设职能。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是国家审计建设职能的首要任务, 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实现国家经济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科学文化进步建设, 实现对国家发展和改革的建设作用。

总结: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 国家治理的主要方向和核心理念实现了阶段性的创新和改革, 国家审计职能的定位成为国家治理关注的重点内容。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经济建设、国家政治建设、国家社会建设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推动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提供切实保障。着眼于国家治理的核心目标, 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实现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导向下的准确定位。

参考文献

[1]项贤国, 朱玲.国家治理导向下的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 2014, 03:143-145.

[2]刘博, 金静.孙国萍.基于国家治理的国家审计职能定位及实现路径[J].兰州商学院学报, 2014, 03:72-78.

国家审计文化研究 篇10

关键词: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公共受托责任

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 也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 (杨时展, 1990) 。国家审计作为审计的一种方式, 它产生于公共受托责任关系, 同时伴随着公共受托责任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理论界一直以来都从公共受托责任出发来研究国家审计的本质, 同时公共受托责任的演化实质上是经济社会关系发生变化后产生的, 体现了审计适应经济社会生活需要的过程。因此, 本文将从公共受托责任及其演化来研究审计职能及其演化, 进而推导出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形成过程。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强调国家审计具备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免疫系统”功能成为了国家审计的主要职能。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是伴随着“免疫系统”论的出现而出现的。从哲学的角度来讲, 任何一种事物的出现都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转化。因此,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的出现是审计实践经验总结和审计理论创新的结果。那么,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是怎么形成的?它的演化历程是什么?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 结合公共受托责任来分析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形成过程。

一、我国公共受托责任的演化

从我国公共受托责任的演化历程来看, 不同时期公共受托责任的内涵不同。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奴隶主或皇帝拥有国家一切的资源和权力, 这时的公共资源指的是奴隶主或皇帝拥有的资源, 公共受托责任主要依存于官吏对奴隶主或皇帝的受托责任, 国家审计旨在审查国家财政财务收支情况, 评价官吏治理国家的功过得失, 解除官吏的公共受托责任。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国家的一切权力主要集中在政府首脑手中, 由于此时的社会公众的民主意识较弱, 公共受托责任主要表现为下级官员对政府首脑的受托责任, 政府对社会公众的公共受托责任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受托责任, 国家审计旨在审查国家财政财务收支情况, 评价下级官员的政绩。

广州革命政府时期, 国家陷入战争的阴霾, 国家审计也主要服务于战争的需要。此时国家的一切权利掌握在军队手中, 公共受托责任主要表现为下级军官对军队首长的受托责任, 政府对社会公众的公共受托责任也是“名存实亡”, 国家审计旨在审查军队财政财务收支情况, 评价军官的政绩。革命根据地时期, 政府的一切公共资源都来源于人民, 虽然国家审计主要也是服务于战争, 但是此时的军队首长已经认识到了社会公众在军队建设中的重要性, 公共受托责任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社会公众, 上级军队对军队首长的受托责任, 国家审计旨在审查军队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我国奠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体制,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会公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此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公共受托责任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社会公众, 行政机关对立法机关, 公务员对行政长官的受托责任, 国家审计旨在审查各级政府机构财政收支、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情况, 评价公共资源的使用绩效。

二、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我国国家审计本质的演化

1. 公共受托财务责任与经济监督论。

在奴隶社会, 宰夫是执行审计业务的官吏。据《周礼》记载, 宰夫的职责主要是依据朝规考核百官的政绩, 对于节省开支、财政充足、府库盈余, 善于理财者给予嘉奖, 对于奢侈浪费、支出不当和虚列账册者给予惩罚 (陈太辉, 2008;祝遵宏, 2009) 。在封建社会, 具有审计职权的官吏, 负责依据朝规监督百官在经济方面的活动及政绩。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国家审计部门负责“审计国家岁出岁入之决算”。广东革命政府时期, 国家审计部门负责“审计各陆海空及机关之决算”。国民政府时期, 国家审计部门负责审计国家财政收入支出情况。革命根据地时期, 国家审计部门主要负责审计各根据地、解放区军队系统财务收支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国家审计部门主要负责各级地方政府机构、国有企业及金融机构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

可见, 我国的以上各个时期作为公共受托责任的受托方, 国家审计部门的关注点也主要停留在财政财务账目上。因为这些时期, 国家审计的审计职权都是委托方赋予的, 国家审计都是为了解除委托方的公共受托责任而存在的。在这些时期, 公共受托责任的委托方关注受托资产的安全性, 关注公共资源的使用是否遵循立法程序 (李凯, 2009;赵彦锋, 2009) , 这种受托责任被称为公共受托财务责任。公共受托财务责任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国家审计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账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审计, 达到经济监督的目的。可见, 在公共受托财务责任产生后, 促进了对国家审计本质的认识, 产生了经济监督论。

2. 公共受托管理责任与经济控制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 伴随着公共支出规模扩大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 公共受托责任也从公共受托财务责任发展到公共受托管理责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出现了很多新的社会问题, 诸如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就业、住房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财政支出加以解决。这就导致了政府公共支出范围逐渐扩大, 从最初的科教文卫领域, 逐渐扩展到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众关心的民生领域。这些领域与公共受托责任的委托方———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而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效果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获得利益的多少。因此, 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效果就成为委托方关注的重点, 以前的公共受托财务责任已经不能满足委托方的需求。同时,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 导致政府用企业家的精神来重塑政府, 企业中重视效率、效果等思想被引入到政府行政管理领域。在这种背景下, 政府更加注重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公共政策的执行效果, 弱化了财政财务账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 强调公共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产生了公共受托管理责任。公共受托管理责任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国家审计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公共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计, 达到经济控制的目的。可见, 在公共受托管理责任产生后, 促进了对国家审计本质的认识, 产生了经济控制论。

3. 公共受托社会责任与“免疫系统”论。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 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开始涌现。首先是环境问题。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变化, 诸如全球变暖、河流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已经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其次是社会问题。经济发展造成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成为了危害社会稳定的不良因素。最后是民生问题。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问题作为委托方的社会公众迫切希望政府能够及时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 而作为受托方的政府而言, 公共受托财务责任已经无法满足委托方的需求, 公共受托社会责任应运而生。公共受托社会责任下, 社会公众可以参与到国家治理的过程中, 帮助政府履行公共受托责任, 从而促进责任型、效率型政府和公民社会的形成。公共受托社会责任要求国家审计能够充分发挥其“免疫系统”功能, 预防、揭示和抵御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通过赋予国家审计的权力, 监督制约权力的运行, 确保经济社会健康运行, 实现国家“善治”。可见, 在公共受托社会责任产生后, 促进了对国家审计本质的认识, 产生了“免疫系统”论。

三、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国家审计职能的演化

1. 公共受托财务责任与国家审计职能。

我国从西周开始,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的初期, 国家审计作为受托方, 承担着解除被审计单位公共受托财务责任的重任, 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这里的真实性是指国家审计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存在, 是否存在错弊行为, 以及财政财务收支报告是否真实、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实际经济活动情况等进行审查。从真实性来看, 国家审计人员依据其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来判断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的真实性, 发挥的是一种评价功能。从合法性和合规性来看, 国家审计人员鉴定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与特定标准或规范性文件是否符合, 发挥的是一种认证功能。同时, 除了这两项功能, 国家审计还可以通过委托方赋予的权力, 对被审计单位进行惩罚或建议具有司法性质的机构对其进行惩罚, 从这个角度来看, 国家审计也发挥了执法的功能。此外, 需要强调的是, 在很多朝代, 国家审计隶属于司法机关, 在这种情况下, 国家审计对于发现的各类问题, 可以直接采用法律程序来处理这些案件, 这时的国家审计具备司法功能。从下表可以看出, 不同的朝代由于国家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的不同, 其国家审计职能也不同, 但总体来看, 在公共受托财务责任背景下, 国家审计主要具有认证、评价、执法和司法职能。

资料来源:陈太辉 (2008) 博士论文《我国国家审计职能演化规律研究》。

2. 公共受托管理责任与国家审计职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公共受托财务责任不能满足委托方的需求, 公共受托管理责任出现了, 这时的国家审计关注被审计单位公共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这里的经济性是指在相同质量下, 将耗费成本降到最低;效率性是指在相同质量下, 投入产出比最大, 也就是说在投入资源不变的情况下, 使产出最大, 或在产出不变的情况下, 投入资源最少;效益性是指既定目标是否达成, 或评估预计效益与实际效益之间的关系。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 不仅仅强调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 更加强调通过绩效审计, 发现被审计单位在经济活动中使用公共资源存在的问题, 通过提出审计建议, 促进被审计单位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的提升。此外, 随着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不断推进, 社会公众的参政意识不断增强, 人大、公众等对国家审计信息的需求不断提升, 迫切需要国家审计对被审计单位公共资源使用状况作出鉴证, 以提高人大、公众对政府、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信任程度。可见, 公共受托管理责任背景下, 国家审计除了发挥认证、评价和执法功能外, 还发挥了建设和鉴证功能。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在革命根据地时期, 国家审计也发挥的建设功能, 但这时的建设功能主要是通过审计发现财经法纪存在的问题, 通过提出审计建议来完善财务收支制度, 这是建设功能的雏形。

3. 公共受托社会责任与国家审计职能。

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凸显背景下, 为了满足委托方的需求, 公共受托社会责任产生了, 这时的国家审计关注的是经济社会的健康运行、关注的是公共权力的合理运用。国家审计通过充分发挥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 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运行, 实现国家“善治”。

首先, 国家审计需要及早感知经济社会运行和公共权力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 及时发出警告, 发挥审计预警功能;其次, 国家审计依据党、人民和政府关心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开展工作, 依据审计预警功能发现的风险制定审计计划, 通过发挥认证、评价功能, 发现被审计单位在经济运行和公共权力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类违规违法问题, 通过将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公告和告知政府、人大、公众和被审计单位, 发挥鉴证功能;再次, 对审计发现的问题, 国家审计能够自身处理的, 通过发挥自身抵御功能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处罚, 对于触犯法律的单位和个人, 移送司法、纪检监察和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处罚, 发挥审计的执法功能;最后, 通过对审计结果的挖掘, 提出相应的审计建议, 促进被审计单位相关制度的完善。可见, 在公共受托社会责任背景下, 国家审计具有认证、评价、执法、建设、鉴证和预警职能。

四、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形成过程分析

1.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内涵。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是指国家审计在经济社会运行和公共权利运行过程中, 所发挥的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

其中, 预防功能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国家审计通过审计预警的方式, 及时发现经济社会运行和公共权利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障碍、矛盾和风险, 发出预警, 提醒相关部门采取措施,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即预警功能;另一方面是通过国家审计提出的审计建议, 配合相关部门指导被审计单位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杜绝同类问题的发生, 即修补功能。

揭示功能也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揭露功能, 即通过审计发现问题;二是展示功能, 即把审计发现的问题, 通过报告、简报、信息和审计结果公告等形式, 及时向政府、人大和公众展示出来。

抵御功能也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审计利用自身具有的处理处罚功能, 对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被审计单位进行处罚, 即自身抵御功能;二是审计把查出的问题移送司法、纪检监察及相关部门, 通过这些部门来对存在违法违纪问题的被审计单位进行处罚, 即配合抵御功能。

2.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形成过程。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深化, 要求国家审计不仅仅要揭露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 更重要是通过发挥展示 (鉴证) 功能, 为社会公众参与国家治理提供途径。同时, 随着经济的发展, 各类违法违规问题也层出不穷, 迫切需要审计发挥其威慑力, 通过发挥抵御 (执法) 功能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处理处罚, 迫使被审计单位遵纪守法。这也就意味着揭示功能和抵御功能就成为了国家审计的主要职能。而揭示和抵御功能都是事后审计, 随着社会风险的集聚, 迫切需要国家审计在审前对财政、金融、国有资产等风险进行预警, 发挥国家审计的预警功能, 提前采取措施, 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在审计之后, 国家审计通过对审计结果的分析, 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制度缺陷, 通过发挥国家审计的修补 (建设) 功能, 提出相应的审计建议, 促进被审计单位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的提升。

从公共受托责任角度来看, 在公共受托财务责任背景下, 国家审计主要发挥了揭露 (认证、评价) 功能;在公共受托管理责任背景下, 国家审计主要发挥了揭示 (认证、评价、鉴证) 、抵御 (执法) 和修补职能;在公共受托社会责任背景下, 国家审计主要发挥了预防 (预警、建设) 、揭示 (认证、评价、鉴证) 、抵御 (执法) 的“免疫系统”功能。因此,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是伴随着公共受托责任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的。如图所示, 经济社会的发展, 促使公共受托责任不断演化, 同时也使得人们对国家审计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入, 最终导致国家审计职能从揭露 (认证、评价) 功能发展到揭示 (认证、评价、鉴证) 、抵御 (执法) 和修补功能, 再到预防 (预警、修补) 、揭示 (认证、评价、鉴证) 和抵御 (执法) 功能,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就此形成。

参考文献

[1].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会计研究文献摘编 (1979-1999) :审计卷 (上册)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国家审计文化研究 篇11

由于受市场经济分配不公平以及旧体制的影响,我国国家审计在促进宏观调控政策落实方面仍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随后分析了当前政策落实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优化措施。

一、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1.提供政策制定依据,提高决策的可行性

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制定过程中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可以使制定出的政策更符合现实发展需要。国家审计既可以发现问题,又可以检查那些支持宏观调控决策的信息的真实性。这里所说的信息主要指反映财政总体情况的经济信息,如财政收支、政府负债、信贷规模、规模企业利润等。宏观调控是市场失灵情况下的政府行为,通常会引发经济利益在不同经济主体间的重新分配,因此,相关的国家审计这时以真实性审计为主,重点关注支持决策的信息的质量。审计结果的运用可使政府决策更符合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从而增强决策的可行性。

2.促进政策贯彻执行,确保政策目标实现

国家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制止、纠正公共资金使用管理主体可能存在的重大违法违规、经济犯罪和损失浪费等问题,评估公共机构及公共资金项目的绩效。审计机关在审查公共资金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基础上,还要监督检查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和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保证各项政策措施的协调配合和实施效果。除此之外,国家审计的根本目的还在于通过各种工作手段,保证宏观调控政策目标的实现,完成既定的政策调控任务。

二、制约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政策落实的因素

1.政策调控脱离实际,缺乏有效调控目标

通常来说,对一项宏观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首先要确保该项政策内容的合法性和正确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受社会、经济和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宏观政策在制定之前,没有按照法定流程进行公开征集意见,民主参与程度偏低,甚至没有经过专家论证就将政策公布实施,导致宏观政策的民主性、科学性不足,严重偏离实际,很难取得预期的调控效果。这种宏观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少实际操作性,很难被群众广泛认可和接受,政策实施的连续性较差,给审计部门的审计、调查造成了困难,也就难以制定有效的政策判断标准。而审计人员为了完成预期任务,只能凭借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宏观政策是否符合经济形势、是否满足人们所需利用为标准进行衡量评判,使得国家审计难以按照政策目标进行实施。

2.政府调控责任不明,绩效审计难以实施

国家审计的首要工作是对宏观政策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实际绩效进行衡量与评判。从整体上看,我国政府活动的计量体系尚不完善,尤其是对于一些政府财务收支、大型基建项目,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取必须的绩效审计信息,也就不能为审计实施提供必要的支持。对于政府来说,其宏观调控责任的履行,是建立在政府职能完善、责任发挥到位的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政府各个职能部门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一方面要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履行部门职责;另一方面还要加强自我监督和互相监督,形成失责追究机制。但是在政府部门之间,由于权力不明、职责不清,往往容易出现政府管理效率低下、管理功能错位的乱象,在这种环境下,政府调控责任不明确,绩效审计工作也就无法真正开展起来。

三、优化国家审计促进宏观调控政策的具体措施

1.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注意防范审计风险

审计机构要想保证宏观政策得到贯彻执行,首先要确保自身独立监督的法定地位,保证自身工作不受其他部门的指揮和外界因素的干扰。一项宏观政策的落实和推行,必然要牵扯到多个政府部门的工作利益,而审计机关作为政策落实和推行的监督者,不可避免要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加强机关自身建设的同时,还要克服外界的各种不同“声音”,确保监督职责的切实履行。其次,审计机构要突出工作重点,对于政策中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项目要做到重点审计,同时注意防范审计风险,通过加强审计人员自身能力建设、提高审计量化标准等方式,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实施全面绩效评估

审计人员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管理的直接参与人员,其自身的工作观念、个人能力直接决定了宏观调控落实的有效性。首先,审计机关要严格人员选拔机制,在进行人员选拔过程中,不仅要求相关人员具备丰富的行业相关知识,还要求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保证后期工作过程中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落实。其次,开展定期培训,不断丰富在职审计人员的知识储备,同时引入新的工作方法、工作理念,使其不断适应新型政策的落实要求。最后,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绩效评估机制,将审计人员的日常工作表现、培训考核成绩与个人薪资水平相挂钩,最大限度的激发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确保宏观调控政策得以贯彻实施。

3.积极开展绩效审计,完善绩效评估体系

审计机关应创新计划管理方法,探索实行审计计划阶段的专家咨询机制,即在确定年度审计项目时,听取宏观调控政策制定部门和专家的意见,以便做到直接从宏观调控的主题入手进行审计。同时,审计机关应加快建立政策评估标准体系。完善的宏观调控绩效评价体系能够提供完整的基础信息与数据资料,能够解决审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至少是降低其程度,减少审计过程中的信息障碍,提升审计工作的有效性。通过绩效评价,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揭示,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宏观调控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蔡春,谢赞春,孙婷,苗连琦.20国集团国家审计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与经验借鉴[J].审计研究,2013(15):21-26.

[2]杨瑞龙,高丽虹,段海瑞.促进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贯彻落实的审计方式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3(06):164-165.

国家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 篇12

1 现今法律制度对我国国家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1.1 我国国家审计模式属于行政型审计

在我国当前的行政审计模式下, 就监督职权而言, 因其独立性较弱, 而稍显缺乏。国家审计作为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和工具,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入, 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监督权力运行、推动民主法治建设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 目前的这种审计体制对国家审计独立性制约也越来越大。如我国《审计法》第八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的审计机关, 分别在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的领导下,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审计工作。”审计机关作为监督机构, 理所应当独立成为第三方, 但是在这种制度下, 它极易受到上级领导机构的干预, 这就使得独立性几乎成为空谈。审计程序透明度受到制约, 很容易就出现行政过滤的现象, 比如上级直接“以权压审”, 让某些不应存在或应该被重视的敏感结果被遮盖从而不被发现。一些地方领导出于政绩的考量会隐瞒某些问题, 或者有的领导担心揭露问题过多会影响社会稳定。而这当然会让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大打折扣。

1.2 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和职员配置

首先, 我国对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撤换以及任职条件作了严格规定, 如, 我国《宪法》第六十七条第9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 决定审计长的人选。”第一百零四条:“地方审计机关正职领导人由本级政府行政首长提名,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 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其次, 对在任期内撤换审计机关负责人也做了严格的规定, 如, 《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审计机关负责人在任职期间没有下列情形之一, 不得随意撤换: (1) 因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2) 因严重违法失职受到行政处分不适宜继续担任审计机关负责人的; (3) 因身体健康原因不能履行职责1年以上的; (4) 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任职条件的。”

最后, 对审计人员的任职条件同样也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如我国《审计法》第十二条规定:“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然则, 固然我国法律在审计机关人员的任命上制订了近乎严苛的程序, 而政府在一定水平上仍然掌握着审计机关对人员的任用、免职、变动、奖惩等的主要权限, 审计人员仍然还是作为公务员存在的岗位, 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的任期、监督手段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上层领导的授意, 这在执行审计的过程中就会或多或少受到干扰, 独立性较差。

1.3 经费来源

我国法律对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必须的经费作了明确规定, 如《审计法》第十一条规定:“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 应当列入财政预算, 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保证。”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 这从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审计工作的执行, 很多时候审计人员不得不在经费保障和加强监督两方面进行选择, 但是无论选择结果如何, 这对政府审计的监督力度都是一种掣肘。而且, 在一些偏远地区, 财政部门受重视程度相对较小, 对审计部门的重视就更低, 在经费拨付原本就有限的情况下, 审计部门的工作就更加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展, 由于经费的不独立造成审计监督职能的弱化更难得到改善。

由此可见, 目前我国的国家审计在法律制度层面暴露出的独立性有待完善, 审计体制改革正逐步成为一个时代的要求。

2 现今国家审计工作范围及报告范围对我国国家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我国审计基本准则第三条规定:“审计机关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 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 以及其他依法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时, 适用本准则。”

然而我国的政府审计并没有对具体的审计范围作出明确规定。这将无法满足现如今我国由于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而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主要问题体现在: (1) 审计披露可选择余地大。在我国政府机关的审计工作中, 公布结果与实际执行之间的错位较为严重。审计机关在要不要公布审计结果, 或者公布多少结果两者间可以做选择题, 而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利益的追求。 (2) 审计机关监督力度弱化。在我国的审计实际工作中, 社会民众对审计成果的信赖程度有限, 以致很多基层政府审计结果出来以后社会对此持冷漠态度, 并不关心。这一方面是由于审计公信力的缺失, 另一方面, 社会大众对审计报告这种专业性较强的文件理解能力有限, 这也就造成了很多审计机关少作为, 监督力度缺乏。

3 现今国家审计工作人员对我国国家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3.1 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上级政府在安排审计工作人员的时候比较容易忽略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常常将非本专业人员安排进审计机关, 而审计工作又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工种, 这样一来, 审计机关内部常常出现外行充内行, 内行行动掣肘, “老人”摆资历, “新人”受打压的情况, 业务素质较差。

3.2 审计机关的编制由地方政府掌控, 审计力量严重不足

一般而言, 审计机关工作人员都算是普通公务员, 而公务员的编制的安排往往会平衡各方面利益。由于编制的问题, 审计人员的考核提拔也是一大难点, 很多时候, 由于各种原因, 审计工作人员的晋升之路显得那么不容易,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审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由此可见, 深化部门改革, 完善用人制度也是我国政府审计将来一个工作重点。

4 强化独立性的思考及建议

4.1 审计机关经费单独列入国家预算

目前, 政府预算中有一部分保障了审计机构的经费问题, 但是, 保障审计机构经费的是与其同级的人民政府, 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 虽然最终都是人大审批的, 但是事实上还是由本级财政部门决定的, 这样一来, 本是起监督作用的审计部门和被审计部门——各级人民政府之间的关系就变得特别微妙了, 对于利益的追求很有可能会对审计意见的出具造成影响。因此, 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关于这个审计经费的相关做法, 实行财政单列。

4.2 审计机关领导体制改革

(1) 改变审计人员的职位的隶属关系, 使其脱离上级领导的制约。以立法的形式对他们的任期和人身保障做明确的规定, 让其独立于领导之外, 便于监督手段的实施。

(2) 对各审计人员实行轮岗考核制, 考核不通过者即调离该岗位或从事其他事务工作, 以避免由于长期在某单位某部门任职而形成亲密关系后出现掩盖审计事实的情况。

4.3 提高审计机关人员职业素养

(1) 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从而提升审计结果的质量。专业判断是审计的核心精神, 如何给出适当的审计意见, 在不违背独立性要求的情况下, 做出精准的判断, 就要求审计人员除了要对审计方法烂熟于心, 同样的, 还要掌握其他与审计工作相关的行业的背景知识。当然, 成功与被审计单位人员之间沟通, 获取有效的审计证据, 并对证据的进行综合分析, 这样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2) 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让政府审计人员接受其他机构的监督, 健全法律制度让审计人员具有风险意识, 从而避免现实中出现的审计行为受牵制等现象。

4.4 加强信息建设, 透明审计结果

现今社会是信息社会, 更多的云计算云储存的出现让我们享受到了网络化带来的便利, 审计工作自然也应该与时俱进, 加强信息建设。同时, 还应不断的拓宽审计信息公开化的渠道, 让大众得以知晓了解。另外还应该及时更新最新信息, 透明的政府审计报告能让政府公信力提高, 这也是一举两得的方法。

4.5 进一步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范围

(1) 进一步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范围, 如审计机关在审计模式和方法的选择上, 可以借鉴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方法, 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与方法, 进行审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内部控制的测试等。对审计程序实施监控, 确保在进行过程中不违背审计准则。

(2) 同时可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绩效审计体系, 各个部门的评价体系是否科学、是否和当初预算时的目标相一致, 是否和政府设定的总体目标相一致, 审计部门应当对各个部门各个体系进行绩效审计。

4.6 强化审计机关权限

现行《审计法》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发现重大违法行为的线索, 审计组或者审计机关可以采取下列应对措施: (一) 增派具有相关经验和能力的人员; (二) 避免让有关单位和人员事先知晓检查的时间、事项、范围和方式; (三) 扩大检查范围, 使其能够覆盖重大违法行为可能涉及的领域; (四) 获取必要的外部证据; (五) 依法采取保全措施; (六) 提请有关机关予以协助和配合; (七) 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 (八) 其他必要的应对措施。”

虽说赋予了审计机关一定的处理处罚权, 如采取保全措施, 提请有关机关协助配合等, 但是目前还有一些法律法规规定, 对于某些不遵守法律的行为审计机关并没有处罚的权力, 因此, 强化审计机关的权限也是十分重要的。

5 结语

独立性, 是审计的灵魂。我国的国家审计只有将其独立性提高, 才能在经济发展飞速的今天对国家财产的使用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但是, 提高国家审计独立性的主要目的, 不仅仅是通过审计来揭露问题, 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完善我国的审计体制, 让审计机关成为真正独立的, 真正脱离政府层级管辖的监督机关, 依法独立行使其所独有的职权力。通过审计所特有的独立性, 客观性, 公正性, 在更广泛更高端的层面密切关注国家治理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风险。及时提出对策性建议, 也是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 防范局部性问题演变扩大, 杜绝贪污腐败恣意横行, 提前发出警报, 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更好的服务。

摘要:独立性是审计的生命线, 国家审计的独立性直接决定着其监督的有效性。从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审计工作范围不明晰以及审计工作人员安排不科学等方面分析我国国家审计独立性存在的问题, 提出完善审计法律制度、审计机关经费单独列支、提升审计人员素质、加强信息建设、强化审计机关权限等措施保障国家审计独立性。

关键词:国家审计,独立性

参考文献

[1]刘明辉.高级审计研究 (第二版) [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2]马曙光2政府审计人员素质影响审计成果的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 2007 (3) :24-28.

[3]陶伦康.政府审计独立性法律制度探析[J].财会月刊 (理论) , 2006 (1) :30-32.

[4]杨茁.问责与绩效评价:政府审计职能创新解读[J].求是学刊, 2006, 33 (5) :59-64.

[5]秦荣生.深化政府审计监督完善政府治理[J].审计研究, 2007 (1) :3-8.

[6]王军法, 关旭, 贾云洁.我国国家审计体制改革研究述评[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4 (4) :26-36.

[7]包苏昱.审计独立性面临的挑战[J].财会通讯·综合, 2005 (12) :51-52.

上一篇:无线进行时下一篇:租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