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2024-09-07

文化馆的可持续发展论文(通用12篇)

文化馆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1

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主导者, 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起着平台和载体的作用。面对社会大环境急剧变化的转型期, 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性、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文化馆如何加快改革创新步伐, 不断提高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已成为当前文化馆共同关注的焦点。下面笔者针对如何促进文化馆的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高度重视, 积极促进文化馆健康发展

开设文化馆的最终目的是为群众服务, 是在文化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公民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必然结果, 是动员全社会成员广泛参与文化活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各地区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文化馆在建设文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要高度重视文化馆的可持续发展, 并且要依照大力支持、正确引导、积极鼓励、依法管理等指导思想, 将文化馆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纳入到城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划中, 同时要分别对待, 制定出符合各地文化馆建设和发展的目标、措施, 以及相关政策等。此外, 各地的政府、民政、财政、文化等部门要加强协调, 形成合力, 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将文化馆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列举出来, 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 以便文化馆能够在多个部门的支持、鼓励、引导下健康科学的发展。

二、改革内部体制机制是核心

文化馆要想获得持续的科学的发展, 不仅要转变职能和运营方式, 还要转变原有的体制机制, 并且要以此为核心来推进文化馆的用人机制、分配制度和内部管理机制的革新, 进而建立公平、激励、竞争、约束的机制。

1. 创新用人机制

文化馆应当打破事业单位单一的编制体制, 采用全员聘任和社会招聘相结合的用人机制。全员聘任即将原有的事业编制转变为聘任制, 两年或三年签一次合同, 社会招聘包括义工制、兼职制、签约制、合同制等多种形式, 即文化馆要以项目负责为基础, 设置科学合理的岗位, 然后采用公开选拔的形式进行招聘, 这样的用人机制能够大大增强员工的工作热情, 进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完善激励机制, 建立目标绩效管理制度

文化馆的奖励分配制度应当采取岗位等级和绩效相结合的形式, 并且要严格按照“按岗定酬, 多劳多得, 突出效益, 注重绩效”的分配原则。此外, 在分配机制中要结合考评制度、晋级制度、福利制度、奖励制度等多种激励性的制度, 这样就能使各部门的员工都心服口服。

3. 创新内部管理机制

各地文化馆应当创新内部管理机制, 打破按职能进行部室划分的组织结构, 应当组建以项目负责制为主的组织结构, 这样能够调动各个职位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执行力。比如, 馆长作为总负责人, 负责项目的宏观发展和指导, 副馆长分别统领各个项目组, 每个项目组设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成员, 项目负责人只对其对应的上级领导负责。这样的内部管理机制对权责进行了清晰界定,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 为文化馆的发展提供保障

目前文化馆队伍普遍的情况是:年龄老化, 中间出现断层;人员结构不合理, 尤其表现在行政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当, 专业技术人员中能独当一面的也不多;创新能力不足, 许多群众文化活动了无新意, 甚至十几年都没有变化。

当前文化馆缺乏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 首先缘于其外部管理体制。比如大部分地县级文化馆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中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指标偏少, 直接影响到馆内人员工作的热情和馆外优秀人才的引进;有些地方片面追求大型文化活动的轰动效应, 斥巨资请明星和名编导, 而忽视了当地文化馆干部和群众的参与, 这也挫伤了现有文化馆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其次也缘于文化馆自身的管理机制。比如对专业技术人员缺少有力的奖惩机制, 缺乏系统、规范的业务培训, 缺乏系统内的交流和学习。

培养和引进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有利于文化馆系统形成创新型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文化氛围和成长环境, 有利于开阔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视野, 提高开展活动的水准。因此, 文化馆系统对此应当充分重视。一方面要建立规划, 确定培养和引进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和任务;另一方面要建立全方位引进人才的政策性通道, 要针对文化馆自身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岗位, 结合重点岗位和优势文化活动项目, 选准人、用准人。同时, 目前文化馆系统有一批有潜质、思维活跃、业务能力较强的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 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大胆使用他们, 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能力, 不断产生新思路、推出新举措;也要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不断给予他们关心和激励。

文化馆事业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和引进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是加强文化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 是提高群众文化活动水平的需要, 也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需要。

四、文化馆要拓展服务领域

当前, 有些专家和学者指出, 文化馆面临很大危机, 缺乏理论体系, 缺乏政府和老百姓的普遍认知。针对这一现状, 文化馆除了原有的功能, 还要开拓新的服务领域, 如果拘泥于原来的形式而不做改变, 就会落伍。文化馆的性质是政府为主导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文化馆的基本职能是组织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 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整体性的、最基本的公共文化权益, 通过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一种文化亲和力, 这对创建和谐社会有很大作用。同时, 文化馆服务理念、服务范围, 服务手段、服务机制必须改变。一个事物的发展前景要看其反作用于人们的力量, 看人们依赖于它的力量有多大。图书馆之所以存在, 是因其对于人们获取信息、提高知识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文化馆要满足各个人群的文化权利, 就要树立公共文化的概念, 要在第一时间捕捉到政府和社会关注的东西, 才会提供及时有效的文化服务。

综上所述, 文化馆是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部门, 是面向大众、面向社会的, 文化馆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 既要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也要改革内部体制, 既要加强队伍建设工作, 又要开拓服务范围, 开展广泛的群众文化活动, 为广大百姓提供优秀的文化艺术, 进而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 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彭利明.区级文化馆如何发展[J].经营管理者, 2010 (17) .

[2]潘金.县级文化馆的创新及发展探讨[J].时代报告, 2012 (6) .

文化馆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2

文化产业发展调研及文化繁荣发展的建议

阿右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调研

及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建议

一、阿右旗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形势

阿右旗文化产业因受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的制约,整体发展相对滞后,还没有形成上规模、上档次的产业链。但近几年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和传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推动作用,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正在起步和壮大。

1、文化旅游业:阿右旗旅游业自2000年起步以来,历经10余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初见成效。2006年我旗启动了旅游活旗战略,为全旗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策支持,打造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实

现了跨跃式发展。旅游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特别是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十一五期间全旗累计接待游客53万人次,年均递增48%;旅游创收3.2亿元,年均递增65%。2012年,全旗接待各类游客30.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和44%。地方财政对旅游业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07年以来,地方财政累计投入7500万元。十一五期间,通过鼓励和调动各类民间资本,累计投入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资金近1亿元。2009年,内蒙古巴丹吉林世界级沙漠旅游基础设施工程在我旗落地,争取到中央和自治区预算内资金2200万元,动员企业自筹资金1300万元。2010年,成功引进鄂尔多斯泰宝隆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入驻我旗,对以巴丹吉林景区为重点的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协议引资2亿元,截至目前已建成的旅游基础设施有巴丹湖酒店、诺尔图酒店、马山井金顶大帐、地质公园职工宿舍等,完成投资1.1亿元。旅游产业规模迅速壮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截止目前,全旗拥有旅行社3家,牧(农)家游和旅游专业户28户,星级酒店4家,其他规模以上酒店6家;旅游景区开发公司1家;沙漠旅游专用车120余辆;旅游商品经销网点5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10大类20种;其他旅游娱乐场所28处,全旗现有旅游从业人员1500人。>

我旗工艺美术品以挖掘阿拉善地方特色文化为主线,积极研发具有

地方民族文化特色与当地传统民族工艺品相结合的新产品,如民族工艺地毯、手工马头琴、沙画、蒙古族服饰、沙嘎工艺品、手工银器、根雕、木雕、工艺羊头、蒙古族刺绣、水晶制品、皮画、驼具、烫画、石画等都远销区内外。其中民族工艺地毯已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文化遗产业: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旗把曼德拉山岩画、布布手印岩画、巴丹吉林寺庙等历史文化古迹都确定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阿拉善烤全羊、查玛舞、蒙古象棋、沙力搏尔摔跤、民族工艺地毯、蒙古族养驼习俗、长调民歌、萨吾尔登舞、阿拉善蒙古族服饰等,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亮点。截止目前,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已发现史前遗址56处,旗人民政府又将黑山嘴烽火台遗址、满汉陶勒盖墓葬等213处不可移动文物点列为第三批旗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我旗曼德拉山岩画、巴丹吉林庙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予以公布。至此,使我旗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盟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处,旗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5处。2012年,我旗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和保护工作,完成了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申报,共申报代表性传承人12人,涉及7个项目。完成了阿拉善右旗沙嘎文化艺术之乡、阿拉腾朝格苏木马背文化艺术之乡、阿拉腾敖包镇骆驼文化艺术之乡、曼德拉

苏木曼德拉山岩画文化艺术之乡、蒙古族长调文化艺术之乡等盟级项目的申报工作。建立了苏木镇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涉及7大类45个项目。积极推动建立以阿拉腾敖包镇为中心的北部苏木镇为群体的骆驼文化生态保护区,以巴丹吉林镇为中心的长调民歌和沙嘎文化生态保护区。对仿古地毯、马头琴、蒙古族服饰、银碗等民族工艺调查摸底,为申报第三批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命名打好基础。我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玉荣、额尔登巴图分别代表喀尔喀蒙古族服饰制作技艺和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技艺项目,参加了首届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分获金奖和银奖。

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以及消夏广场活动、7.20防洪抢险、中国巴丹吉林汽车挑战赛、沙漠节和喜迎十八大等一系列宣传报道工作。开辟了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专题栏目,播出近年以来我旗各行各业取得的成就稿件10余篇。截止目前,涉及我旗2个苏木镇5个嘎查的农牧区MMDS数字微波建设工程全部完工。该工程的顺利实施,使塔木素苏木和阿拉腾朝格苏木的5个嘎查240户农牧民收看到了中央3、5、6、8四套加密频道、阿盟二套节目、阿右旗自办节目等33套中央和地方台节目,扩大了盟旗自办节目的覆盖范围,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来,我旗以文化外宣、新闻外宣、旅游外宣、经济外宣等为主

题,加强与国家、区、盟知名新闻单位的合作,把旗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与上级新闻媒体的报道重点结合起来,营造了丰富多彩的外部舆论环境。2012年1至10月份,《阿右旗新闻》汉语共播出152期,播出稿件880条(篇);《阿右旗新闻》蒙语播出45期,播出稿件353条(篇);《巴丹荧屏》栏目共播出42期;《快乐周末》共播出42期。广播类:《阿右旗新闻》汉语共播出96期,播出稿件594条(篇);《阿右旗新闻》蒙语播出85期,播出稿件458条(篇);《星期百花园》共播出48期;《娱乐十五》共播出40期。盟级以上新闻媒体采用播出稿件681条(篇),其中阿盟电视台(一套)播出112条(篇),二套旗区新闻播出310条(篇),阿盟电台播出145条(篇),内蒙古电视台播出20条(篇)。

7、广告文化及印刷复制业:近几年,我旗印刷复制业处于发展阶段,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印刷复制业也逐步发展起来,填补了市场空白。

二、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旗依托丰厚的文化资源,积极推进和发展文化产业。文广、旅游等部门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

精 的来说,我旗文化产业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其主要表现在:

1、思想认识不够。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文化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的共识已初步形成,普遍认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事业的产业化转变势在必行。但对如何全面发展我旗文化产业的规划、目标、措施等方面还有些保守。

2、文化产业总量小,竞争力弱。由于文化建设政策落实不够,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性不强,导致我旗现有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偏小,力量分散,缺少优势行业、优势企业和优势品牌。发展相对失衡,文化事业发展较快,文化产业发展较慢,与我旗享有的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不对称。

3、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我旗现有文化产业偏重于传统型,产业主体在经营上基本上局限于传统主业,在发展上主要靠内容的复制、模仿与传播,缺少创意型、引领型文化作品和产品,高科技动漫产业尚未起步。

4、工作机制不够顺畅,市场发育不够成熟。政府工作机制还未理顺,文化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工作职能划分还不清晰,存在各自为阵的现象,在现有分级管理体制下,未能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形成合力;文化市场尚未成熟,无法形成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消费的良性循环,上下游各个环节尚未形成产业链条;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间组织,如行业协会、民间机构等还不健全,在产业发展信息交流、市场咨询等辅助性服务方面还存在不足。

5、文化产业精英人才缺乏。目前,人才紧缺是制约我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是缺乏文化创意人才。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产业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是夺取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决定性因素。文化产业需要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尤其需要既精通文化产业内容、又具有自主创作能力的本土人才,既懂产品研发又懂艺术创作的实用专业人才,以及在旗内外有影响力的文化领军人才,而现有的人才队伍还远远不够;二是缺乏文化经营人才。文化经营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我旗的文化经营人才严重不足。

6、政策措施力度不够。虽然国家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但到目前为止,很多政策的实施细则还未出台,文化产业发展的精

统计指标体系还没有建立,优惠政策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在为文化产业提供技术创新、信息咨询、市场拓展、人才培训等方面还没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平台。

三、建议和对策

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形势下,如何推动我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使其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产业,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此,我们就进一步促进阿右旗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旗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以及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切实加强领导,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落实工作责任,为全面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2、科学规划、完善政策。旗文化主管部门要按照十二五规划中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要求,深入开展文化产业大发展活动和工程,进一步加强管理,尽快制定推动阿右旗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细则和工作方

案,使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3、拓展领域、多元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按照国家有关政策,通过规划和指导、信息发布以及规范市场准入,积极引导非国有经济成分以独资、合资、股份合作、联营等方式投资文化产业。鼓励和扶持文化中介机构发展。大力发展文化策划咨询、演出、展览、艺术品销售拍卖、影视、演艺制作等方面的中介机构,引导他们按照文化艺术的特征和文化市场的发展规律,积极拓展文化营销服务,向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4、培养人才,建设文化产业队伍。重点培养和引进业界知名、实绩突出的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富有创意、勇于创业的文化创意拔尖人才和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依托现有的教学资源,增设文化产业新专业,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科技型文化人才。依托专业机构和文化产业基地,在全旗范围内形成一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实训基地,开发一系列文化产业范畴内的职业资质、职业认证及职业技能培训。不断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引导有条件的各类教育机构调整专业方向,培育文化产业的基础性人才。举办各类短训班、进修班、专业班等,为文化产业在职人员提供培训条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引入市

场化的用人机制,使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领军人才、策划人才、专业人才和经营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5、建立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运用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在土地使用、资金投入、人员配置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以此吸引旗内外文化投资者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鼓励企业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重点培植有竞争力、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培育一批骨干民营文化企业,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发展文化产业。

红色旅游的文化可持续发展 篇3

红色旅游是一种精神体验为主的旅游活动,它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其内含的独特的精神价值。对于如何去分析、挖掘红色旅游中的文化内涵,并实现红色旅游中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并没有相应的研究。

一、国内旅游规划中文化內涵的缺失。

旅游业也需要可持续发展。它要求旅游活动在满足经济、社会和美学需求的同时,保持文化的统一性、基本的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支持系统。这充分强调了规划中旅游目的地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性,文化内涵的挖掘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而当前大多数国内旅游规划仍遵循“资源-市场”模式,忽视了规划中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内涵的充分分析、挖掘与保护,其可能导致的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结果有:破坏式开发;盲目式开发;庸俗式开发;失衡式开发等。相应地,在现实的红色景区开发与规划中则发生了以下的现象:将领导人的故居由破旧的茅草房翻盖成全新的泥瓦屋;导游的解说词讲历史少而讲风景多,讲革命精神少而讲旅游特产多;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被人工雕琢的景观所埋没和取代。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内在需求客观上要求在规划红色旅游景区时,充分分析、发掘并展示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

二、红色旅游规划中的文化体系探讨

红色旅游中的文化体系应由两个大的部分组成:红色文化和区域文化。前者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的文化,具体包括革命历史遗址、故事传奇、人文艺术作品、历史文物等。后者是指红色旅游目的地所在地区的区域文化,包括其当地居民的价值观、信仰、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它深受红色文化的影响。

在红色旅游的文化体系中,自然景观与文化体系构成了红色旅游目的地的主要资源,二者间相互影响、浑然一体。特有的自然景观造就了特定历史时空的文化,同时特定历史时空的文化又对自然景观进行了改造。文化体系中的两个部分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下也是相互影响的,即红色文化是在旅游目的地某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它必然受到当时该区域文化的影响,同时它也影响着所在区域的文化。区域文化对红色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特定的历史时空,而且在红色旅游中,作为红色文化的外延或红色文化生动的历史见证,区域文化也影响着旅游者对红色文化的体验与感悟。

三、科学规划:红色旅游的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旅游活动是一个体验过程,其实质是不同文化的交流。在旅游者文化与目的文化的间接交流中,自然景观充当媒介,承载着来自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文化与行动。当旅游者文化与目的地文化直接交流时,只有双方在尊重对方文化、展示自身优秀文化的过程中才能共同发展、进步和繁荣。红色旅游的文化可持续发展也是如此。

具体地说,红色旅游的文化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好以下规划:

1.功能分区。在旅游规划中,考虑到旅游者文化、旅游目的地自然景观及其文化间的关系,要充分体现功能分区,形成“区内景,区外商”、“区中游、区外住”、“区内名、区外利”的格局。然而,无论是区内,还是区外,都要与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相吻合,并形成一个整体。诸如在经济落后的红色旅游区修建宽阔的大马路、豪华的居所等总是不宜的,这样做有可能会给人们带来物质享受上更多的便利,但破坏了该地区红色资源的整体性,特别是红色旅游中的文化资源。

2.系统开发。它与功能分区是密切相关的,功能分区是系统开发的指导和前提,系统开发要实现功能分区的目标。系统开发要求形成红色旅游相应的主体系统和辅助系统。其中主体系统包括红色旅游景区的核心部分、重点部分、背景部分;辅助系统包括红色旅游中的购物部分、服务部分、环境部分、纪念部分、参与体验部分等。明显地,主体系统是为实现红色旅游社会效益服务的,而辅助系统则是为实现红色旅游经济效益服务的。

3.与其他旅游方式的结合。红色旅游涵养的地域差异较大,有城市,也有农村;有经济发达的地方,也有经济不发达的地方;有其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也有其他旅游资源较贫乏的地方。因此,在进行红色旅游规划时,还可以和其他形式的旅游相结合。比如,红色旅游与城市旅游或乡村旅游的结合,与民俗旅游的结合等。

4.加强对红色旅游参与者的教育与培训,特别是相关服务人员。服务人员的文化素质极大地影响着红色旅游的社会效益。特别是红色旅游景点的讲解,要尊重历史与事实,否则只会适得其反。红色旅游中导游员和讲解员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他们是旅游文化的直接传递者,肩负着传递红色文化的使命,他们要熟悉革命历史,了解革命人物的生平事迹。

总之,充分分析、发掘与展示红色旅游中文化内涵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从文化角度来看,红色旅游实质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作为红色旅游规划,应注意功能分区和系统开发,注重和当地的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开发,也要注重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只有这样,红色旅游才能充分展示旅游目的地文化的魅力,使之影响、教育游客,从而既实现红色旅游的经济效益,也实现红色旅游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石培华:发展红色旅游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J].党建,2005(5)

[2]尹晓颖朱竑甘萌雨:红色旅游产品特点和发展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5(4)

[3]Edward Inskeep著张凌云译:旅游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年

论文化馆的发展 篇4

一、坚定信心, 统一思想

文化馆要借助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东风, 坚定信心, 统一思想。要充分利用文化馆的主要职能和其活动场所,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追随时代主旋律。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开展新世纪社会文化艺术宣传, 普及新的社会文化艺术知识, 组织、辅导各种类型的社会文化艺术活动, 去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社会文化艺术需求。文化馆必须全面贯彻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提高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公园文化等社会文化活动水平, 支持人民群众依法兴办社会文化艺术团体, 引导和提高他们在社会文化艺术活动中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水平。及时总结社会文化艺术团体来自于生活的创新经验, 推广他们的在社会文化艺术创新的优秀成果, 辅导、提高他们的社会文化艺术活动水准, 营造社会文化艺术在全社会不断创新的良好氛围, 让蕴藏于人民群众心中的社会文化艺术活力, 得到充分地发挥。文化馆要坚定信心, 统一思想。深化社会文化艺术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二、提高职工的技能, 开展丰富多彩纯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

首先, 我们要提高文化馆职工的技能, 文化馆是社会文化艺术龙头单位,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文化馆的职工就要精通本专业业务, 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力。走在时代前面, 全面贯彻“双百”方针, 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展开具有时代气息多形式、多种类、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艺术活动, 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其次, 要充分利用文化馆的主要职能, 走基层、进社区、到乡村开展流动社会文化艺术服务, 组织开展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文化艺术活动。再次, 坚持以人为本, 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文化艺术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最后, 要增强文化馆在社会文化艺术的主导地位, 要提高文化馆的社会文化艺术产品的质量, 指导社会文化艺术团队建设, 辅导和培训社会文艺艺术骨干。要充分发挥文化馆在社会文化艺术的引领作用, 充分作好教育人民、服务人民、推动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的使命。

三、要有精品文化, 也要有普及文化

文化馆要成为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的深厚基础, 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就要全面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全面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路。首先, 文化馆要抓好项目。通过持续创新, 不断提高免费开放的吸引力;

二要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资源整合、共享、利用。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 (站) 等公益性文化设施虽然有着各自的职能和定位, 但是, 共同的任务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通过免费开放, 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的公益性文化单位之间要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 共同举办展览、讲座、培训、征文、演讲、文艺演出以及开展流动服务, 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共享、利用, 树立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整体形象, 使免费开放工作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

三要以免费开放为契机, 促进改革, 规范管理。免费开放必然地会带来人流量和工作量的增大, 带来安全、服务等各方面的压力。公益性文化单位要抓住免费开放这一契机, 以提供精致的精品文化, 让人民喜闻乐见精品文化能传承下去, 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积极培育有教育性、艺术性、大众性相统一的新的优秀作品, 让它在国家级、省级比赛活动上获得奖项。要有以点带面的效果, 提高全社会的社会文化艺术质量, 发挥社会文化艺术引领作用, 教育人民、服务人民、推动社会文化艺术的健康发展。再者, 要积极抓好普及文化。普及文化是能最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一种艺术形式。要继续推动“三下乡”、“进社区”、“下基层”、“广场文化”等社会文化艺术活动的经常化。不断发展壮大社会文化的文艺队伍, 积极引导企业、社区、社会艺术团等社会文化艺术团体开展面向广大人民的公益性文化活动。要策划、组织、辅导好大型文艺调演、文艺比赛、艺术展示、重要节日和重大庆典等公益性社会文化艺术活动, 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能参与进来, 把这些社会文化艺术活动真正地变成是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活动。让广大群众感觉到自己真正是国家的主人。

四、创新辅导培训。走免费开馆的路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想中国快速发展, 建立一个美好的和谐家园, 就要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有素质、守公德、守法规的群众骨干。在这方面文化馆首当其冲, 这是文化馆的职能职责所在, 文化馆人的义务。我们首先是要确立好文化馆的公益性。文化馆是国家为了提高全民族精神文明文化素质, 和与时俱进的科学文化素质, 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文化艺术应得的权益, 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而设立的群众社会文化艺术事业机构。如不具备公益性, 国家、地方财政将不可能对文化馆予以考虑和各方面支持。

我们不但要免费举办面向地区老年、少儿、社会文艺骨干的讲座、培训普及班, 普及科学社会文化艺术知识。还要一切围绕人民群众来开展工作, 不断产生新思路、新措施、新招式、新举措, 组织精干人员免费常年深入各厂矿、企事业单位、农村、学校、社区等搞好各个艺术门类的辅导培训,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教育, 促进全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 培育有理想、有抱负、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新中国公民。还要根据现在网络信息文化的快速发展, 免费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 包含电影、电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摄影曲艺、杂技等各领域的网络辅导培训。让这些新兴社会文化艺术能健康快速的发展, 成为当今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的阵地。

总之, 文化馆的发展离不开党的方针和政策, 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文化馆要坚持公益性免费开馆, 建立美好和谐家园,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精神文化需求, 努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文化生态与先进文化的发展 篇5

文化生态与先进文化的发展

文化生态是指一定社会文化大系统内部诸文化形态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方式和状态.从文化生态的视角来看,要建设先进文化,必须正确看待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文化形式的多样性,主动推进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必须保持文化系统的开放性,加入世界文化潮流,始终体现时代本色和青春活力.

作 者:孙卫卫 作者单位:武汉通信指挥学院马列室,湖北,武汉,430010刊 名:理论探索 PKU英文刊名:THEORETICAL EXPLORATION年,卷(期):“”(3)分类号:G02关键词:文化生态 先进文化 多样性 开放性

浅谈乡镇文化设施的可持续发展 篇6

一、实现文化设施持续发展,必须强化文化人的自我发展意识。这包含两层意思:一要善于用足用好现有的文化设施;二要消除依赖心理,发扬创业精神,加强自我发展机制,以理性文化人所具有的深沉、坚韧和持久的品格来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许多乡镇文化站正是有效利用有限的文化阵地和设施,显示了文化人不凡的管理能力,而这种管理能力也成为他们日后不断发展、扩大文化设施的重要条件。

要是争取到文化阵地,却不懂管理,出不了效益,那么以后再发展就会很困难。没有庙盼庙,有了庙却又不会念经,从而陷入被动,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只讲经济效益固然不对,但不讲经济效益也是行不通的。一个乡镇文化站没有让文化设施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会给周围乡镇带来负面影响,使其失去文化投入的信心。不少乡镇文化站长期以来消极观望,在综合文化站创建工程带来的机遇面前,兴奋度不够,缺乏应对挑战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热情,他们误认为创建工程是政府行为,文化设施建设是政府责任,一味把硬件建设的希望寄托在政府投入上。这种等靠要意识具有致命弱点,它放弃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作用,将全部希望寄托于客观条件和领导意志上,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如果我们不彻底与那种依赖观念决裂,怎能求得文化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

二、实现文化设施持续发展,必须强化文化人的经济参与意识。综合文化站的创建工程,促使那些文化意识淡薄的乡镇政府领导提高对文化设施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但文化的价值和力量不是靠空喊能喊出来的,它需要实干与不屈不挠的精神意志。文化站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才能使那些患有“短视症”的乡镇政府领导真正认识到文化的力量,认识到经济与文化相互依赖的趋势,使他们懂得:文化发展滞后所造成的种种障碍,将使市场经济在深层运作中无法展现其内在文化特质,进而对农村全面繁荣带来极大的制约。

文化站要真心发展文化设施,就应密切关注和积极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并随着创建工程的启动,进一步唤起自身的经济参与意识,把发展文化设施同发展当地经济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真正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无数事实证明,文化站只有参与经济发展,才能发展自身、发展文化设施。但是不少文化站干部不懂得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关系,抱怨乡镇政府轻视文化,孤立地看待经济问题,而自己却又走向另一极端,无视经济,孤立地看待文化问题。文化的冷落造成的失落感、自卑感使一些文化站干部失去了热情,他们缺乏参与经济、干预经济的主动姿态和积极进取的主体精神。这种冷漠的心态,反映了某些人社会责任感的淡漠与社会凝聚力的降低,也反映了某些人在剧变时期的强烈挫折感。文化人面临困境和攻坚战,更须调适自我,我们不能老是批评乡镇政府对文化设施无动于衷,而应该反躬自省,问自己是否主动运用和发挥了文化特有优势,是否真正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实现文化设施持续发展,必须强化文化人的社会服务意识。农村文化设施是农村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大厦的“主架”,是乡镇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这“主架”和标志要靠社会力量合作完成。但在文化环境尚未完善的今天,出于功利和实用目的,总有少数人不大愿意倾注最大的热情来主动地关注这些共有的“主架”和标志。这就需要文化人用真诚而优质的文化服务去感召他们,使他们认识到文化设施建设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不少文化站在几乎没有文化设施的前提下,凭着文化人特有的真诚和智慧,为各系统提供了优良的文化服务,获得了社会广泛的理解和支持。社会关心文化,文化服务社会,两者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了自身文化设施与社会整体的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一些乡镇文化站缺乏文化服务意识,在“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推向市场”的托辞下,“一切向钱看”,大搞“有偿”服务。他们不惜把原本就十分有限的文化阵地和文化设施,用于开展各种非文化经营项目,导致不健康精神产品时有泛滥。这种变味了的“有偿”文化服务倾向,表明当前社会中某些市场经济意识的泛化甚至异化已经严重地渗入不少文化人的头脑。实践证明,凡图一时之利,而忘却了自身责任的做法,只会导致文化人将文化沦为经济的附属物,进而为发展自身与文化设施阵地制造了可悲的障碍。

乡镇文化站肩负着当地群众文化工作的使命,它既是一种文化组织,又是一种群众文化的载体,更是一个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我们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人为本,以文为本,切实管好、用活乡村文化阵地,确保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巩固提高,持续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更大的作用。

公益性是文化馆发展的动力 篇7

一、公益性是文化馆的发展基石

公益性不仅使文化馆的存在成为不可替代、无可辩驳的必然, 同时也对文化馆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文化馆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定位, 则因此而明晰。

一是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群众文化干部队伍。群众文化事业, 是极其光荣的事业, 群众文化干部和学校老师一样, 也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所从事的也是阳光下最灿烂的事业。文化馆公益性的本质特征, 要求我们的干部队伍, 必须对群文事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要勇于拼搏、乐于奉献、熟悉业务, 要精于做组织和宣传工作。从某种意义说, 群众文化干部的形象就是文化馆的形象, 群众文化干部水平的高低, 决定着群众文化活动水平的高低。很难设想, 一个文化馆的群众文化干部队伍, 整天围绕着个人利益得失打转转, 这个文化馆的公益性还会坚持得好。群众文化干部要时刻注意抵御各种错误思想, 特别是拜金主义对群众文化干部队伍的侵蚀。同时, 群众文化干部还必须具有较高的一专多能的专业水平, 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辅导能力, 而不是躺在公益性保障上的庸才和惰夫, 文化馆更不能成为闲人骚客混迹的处所。

二是要建设一批高性能的文化阵地。文化馆的场馆, 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物质依托和重要载体, 这些年来, 各地政府部门都在不断加大对群众文化事业的投入, 很多文化馆的场地设施得到扩大和改善, 还有不少文化馆的扩建工作也已列入政府计划。这种喜人的局面, 给发展群文事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文化馆的公益性, 要求我们的场地大门永远朝着广大群众敞开, 要把文化馆建成群众的文化艺术殿堂, 使群众一进来, 就能受到各种高雅文化艺术的熏陶。搞好文化阵地建设, 始终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彻底改变文化馆过去那种阵地窄小破烂、设备陈旧、简陋, 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相适应, 门庭冷落的局面, 注意在社会和广大群众中, 树起文化馆良好的公益性形象。高性能的文化阵地, 可以满足不同阶层对象的文化需求, 使之真正成为紧跟时代发展脚步的群众文化娱乐中心。

三是要组织高水平群众文化活动。文化馆的公益性, 决定了文化馆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为落脚点, 以服务群众生活为工作出发点, 以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为目标, 通过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吸引群众广泛参加, 使群众在活动中娱悦身心、陶冶情操、加强修养、提高素质。同时, 文化馆组织活动的意义, 还不仅仅在于活动的本身, 受益的也不仅仅是直接参与活动的群众, 文化馆组织的文化活动, 在当地要有一定的示范性、导向性和辐射性, 通过打造高水平的精品文化活动, 引领社会文化整体发展。

二、公益性公共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 是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提出的, 它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文化馆以其特有的公益性特征和社会影响力, 依托多年积淀珠物质基础和工作格局, 理所当然地应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公共文化为核心内容, 其根本任务就是为社会所有成员提供丰富、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首先, 文化馆可以充分挖掘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现形式, 努力开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老年文化、少儿文化等活动, 形成公共文化服务的多样性。第二, 文化馆可以在创新中广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消费方式、审美观、价值观和文化参与意识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些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 已经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创新求变已经成为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所面临的新课题。只有实现公共文化内容、表现形式、组织形式的创新, 才有可能开展出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娱乐性、竞技性、休闲性等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第三, 文化馆可以结合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 努力挖掘民间文化资源, 根据地域特点, 形成独特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形式, 不断完善丰富公共文化体系内涵。

三、公益性是文化馆的立身之本

文化馆的公益性, 主要是指广大群众的公共文化利益, 要在这里得到有效的保障和实现。前些年也有人曾对此提出过质疑, 认为文化馆的公益性, 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提出来的, 目前是否还要坚持?坚持公益性文化馆如何生存和发展?坚持公益性文化馆是否会成为国家无为的负担?

在经过了几年的波澜起伏、坎坎坷坷的实践和探索之后, 文化馆的公益性最终被毫无疑问地确立, 并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并得到社会的认同, 受到广大群众的追崇。实践证明,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舅, 要求人们的观念必须更新, 很多作法也要随之改变。但是对待过去的东西, 要客观分析、科学处理, 而不应全盘否定。对于那些过时的、丧失了存在基础的、对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起阻碍的, 要坚决废除;而对于那些仍然有生命力的、对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 要给予坚决的支持和发展。坚持文化馆的公益性, 正是坚持文化馆的优良传统, 而丢掉了这一点, 就会把文化馆同一般的文化娱乐场所等同起来, 就会丧失文化馆存在的基础。

文化馆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8

事业型文化产业是指因国家公务需要而建立并完全由办家投资对社会提供无偿服务的文化部门。如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图书馆、艺术院校及代表国家和民族或地方的艺术表演团体等, 文化馆当属其中。它以完成党和国家交予的群众文化任务, 以无偿或低偿服务的方式,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 广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 文化馆的社会功能和公益性是不可动摇的。

文化馆以“以文补文”为目的, 发展了群文事业, 增加了有偿服务的含量, 更有生产的精神产品走向了市场, 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某些服务节目上根据社会发展和大众的需求, 从无偿服务或低偿服务向有偿服务转化。这些都不能改变文化馆的公益性质, 文化馆大量的社会文化工作的完成, 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推动与实施, 都将不可能实现有偿服务, 何况有偿服务的效益又都用于文化建设和群众活动。所以说, 文化馆是以公益性为主导的文化产业。

一、文化馆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重要性

由于国家还不十分富裕, 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社会需要发展的事业很多, 国家用于文化馆建设的投资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开拓文化市场, 发展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和其它产业, 增加有偿服务项目, 提高预算外收入是必要的。特别是不十分发达的地区单靠地方政府所拨的经费, 不能实现文化馆的正常运转和群文活动的健康发展。迅速发展经济性、经营型的文化产业行为, 成了文化馆工作的重要方面之一。这样, 在文化馆的公益性文化产业为主导的前提下, 增加了重性。

所谓发展文化产业, 就文化馆来说既发展公益性事业, 又发展经济性文化事业及其它事业, 这应是文化馆发展文化产业的内涵。

二、文化馆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助推作用

中国文化产业目前处于幼稚期, 还不成熟, 发展潜力很大。中国的文化资源具备的世界范围内发展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 文化产品在中国已具备现实的消费能力, 这都为文化馆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现实的依据。

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馆具备社会的、群众的、人才的、网络的、知识的诸多优势。设施、设备虽优劣不等, 但都具备一定的发展条件。观念的更新是至关重要的;策划、经营人才的培养和积极性的调动是第一位的;争取和利用社会力量及资金的支持与协助是不可或缺的。以盈利为目的, 策划、举办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有之, 与企业乃至国外客商联营的文化产业有之, 这些也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三、文化馆文化产业的发展, 既具双重性和多重性

文化馆的管理也就具备双重性和多重性, 只按照过去的单一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和体制, 就不能适应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需要国家的投资, 一方面需要自筹资金;一方面无偿服务, 一方面进入市场;一方面利用经费, 一方面增产创收;老体制、老模式、老传统、老办法都非得进行变革不可。对于经营性产业发展方面, 除利用馆舍条件外, 基本自力更生, 盈亏自负。情况虽不同, 甚至差异很大, 体制却相近, 大同小异, 这就应该在变化了的情况下的体制改革上下一番功夫。现在, 不少文化馆在体制改革上进行了大胆的、可贵的尝试, 不论成功与否, 都取得了很多经验。

试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 篇9

(一)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1972年6月, 联合国召开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 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 揭开了全人类共同保护环境、拯救地球的序幕。1981年, 美国农业科学家R布朗对“可持续发展观”作了系统的阐述, 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在价值观上从过去的人与自然的对立转变为和谐关系, 在发展观上从过去的单纯经济指标转变为以经济、社会和自然综合协调发展为目标。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现在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

(二)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经济假设

根据可持续发展定义, 得到可持续发展经济分析的基础假设:我们对经济发展的认识不应是一代、两代人的效用满足, 而应当是人类社会一直持续下去的无穷代人的效用满足。在这一假设下, 经济学必须建立在跨代模型基础上;由于后代人不可能直接参与市场决策, 必须有与此相匹配的社会选择函数, 而这一社会选择函数的基础就是文化。

回顾经济理论史, 可以得到如下跨代模型和观点:

1.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双重补偿原理[1]。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认为, 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耗费, 不仅需要得到价值补偿, 以保证社会产品价值的合理的比例关系, 而且需要得到使用价值的补偿, 即以各种各样的物质形态进行补偿。这里的实物补偿不应是狭义的用什么补什么, 而应当是同样使用价值的物的补偿。实物补偿是马克思理论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理论贡献, 对于今天经济发展仍有着指导作用, 但广义的实物补偿如何实现并不清楚, 尤其是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该补偿如何实现不明确。

2. 马尔萨斯人口论。

马尔萨斯指出, 食欲和情欲是人类的“本性的固定法则”, 是超社会的自然存在, 是由人类的本性决定的。从这两个公理出发, 马尔萨斯提出了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的两个级数的假定。马尔萨斯认为, 如果不能控制人口的增长, 不断增长的人口将会耗竭我们这个地球生产生活资料的能力。马氏人口论从人的本性出发, 是基于实现人类社会长久可持续性的。

3. 李嘉图等价。

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表达了一种推测:在某些条件下, 政府无论用债券还是税收筹资, 其效果都是相同的或者等价的。他指出, 政府的任何债券发行都体现着将来的偿还义务, 在将来偿还的时候, 会导致未来更高的税收。如果人们意识到这一点, 他们会把相当于未来额外税收的那部分财富积蓄起来, 结果此时人们可支配的财富的数量与征税的情况一样。李嘉图等价目前仍是理论经济学争论的中心, 究其原因就是关于人的后效性的假设是否成立, 如果没有后效性, 债券就是非中性的, 该命题也就不成立。

4.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历史悠久, 主要通过三个方向, 一是以分工理论为基础, 研究分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 这其中既包括古典时期的斯密, 也包括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二是以生产函数为起点, 研究经济增长, 如索罗新古典增长模型;三是通过凯恩斯的有效需求论研究经济增长, 如哈马模型等。这些增长理论虽然是跨代模型, 但完全以市场为基础, 只考虑价值替代, 不考虑实物替代, 也就是假设资源无限或资源可完全再生, 根本就没有考虑资源制约。

二、世界文化类型比较[2]

钱穆先生从两个方面对世界文化进行了分类比较:

(一) 从文化发生的源头来考察, 世界文化可以划分为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

第一, 内倾型和外倾型的不同。农耕文化起于内在的自足, 无事外求, 故常内倾;游牧、商业文化起于内不足, 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 故常外倾。外倾精神之发展, 一方面是科学, 另一方面是宗教;内倾精神之发展, 一方面是政治, 另一方面是道德。

第二, “安、足、静、定”与“富、强、动、进”的不同。农耕文化是自给自足, 而游牧商业文化需要向外推拓;农耕文化是安稳的、保守的, 商业文化是变动的、进取的;农耕文化趋向于安足性, 是足而不富, 安而不强;而游牧、商业文化趋向于富强性, 是富而不足, 强而不安。

第三, 和平性与侵略性的不同。游牧、商业文化由于内不足, 必须向外进取征服, 遂产生了强烈的“战胜与克服欲”。农耕民族“不求空间之扩张, 惟望时间之绵延。”

(二) 从文化的个性特质来考察, 世界文化可以划分为青年文化、壮年文化、老年文化

大抵中国主孝, 欧西主爱, 印度主慈。故中国之教在青年, 欧西在壮年, 印度在老年。青年性的文化或称孝的文化, 壮年性的文化或称爱的文化, 老年性的文化或称慈的文化。在中国, 无论有多少儿孙, 年龄多大, 只要“上事老人, 则仍为子弟, 仍是青年也”。在西欧, 人一成年即要独立, 在外奔波谋生, 无暇顾及父母、子女, “其一生之为壮年期者独久, 故曰常带壮年性。”在印度, 人们常抱消极、顿世的人生态度, 青年即得子, 中年即得孙, “印人之一生, 独以老年为特久, 故曰其带老年性。”

通过比较, 可以发现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有着如下特点:

1. 不求空间之扩张, 唯望时间之延续, 其特性重在可持续。

面对地球村时代的来临, 空间扩张在可预见的一定时期不再继续, 人类发展必须建立在时间延续上。

2. 常葆青春不衰之活力, 坚持在继承基础上的进步, 其特性重在生生不息之发展。

人类的延续是发展的生机, 青春不衰源于一代又一代新鲜血液的涌入, 而后效性就是青春活力的保证。

比较而言, 中华文化更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是可持续文化基础的优选。

三、儒家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一) 儒家文化的社会制度构建

第一, 以宗族为单元的社会信用制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儒家的爱强调差别, 在这种差别的基础上构建社会秩序。由于血缘姻亲的天然性, 这种差别化的信用体系节约了巨大的交易费用浪费。这与基督教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以及后来发展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形成了强烈反差。平等割裂了人与人之间的自然纽带, 改而求助于上帝或法官, 社会成本巨大浪费。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 美国社会法律费用庞大, 这一点从律师人数就可以证明, 据统计, 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0%, 但律师人数却占世界律师人数的70%[3]。家族宗法以道德约束为主, 但又不限于此, 私刑在儒家社会里是允许的, 比如父亲可以打孩子。

第二, 基于男女差别的社会分工制度。男女有别, 是儒家社会分工体制的又一根本。与西方夫妻间要求的相互理解不同, 相互理解强调夫妻双方的竞争, 在彼此不断征服过程中实现均衡;中国的夫妻之间强调相敬如宾, 尊重彼此由于性别导致的生长环境和习惯的差别。基于对差别的承认, 夫妻之间有着明确的社会分工, 男耕女织、相夫教子等等。这样一方面可以大量节省在竞争中的社会成本浪费, 一方面可以避免西方壮年文化的子女和老人的无人照顾。即使在西方, 社会选择的结果也最终是男女有着基本确定的职业方向。

第三, 基于祖先崇拜的后效约束制度。儒家没有对某一神祗的崇拜, 却有着对祖先的崇拜。封妻荫子是对祖先的最大告慰, 遗臭万年是所有在世人的最大的敬畏。《孝经》上讲:“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 孝之终也”。身后名作为道德约束不只限定着每个人普通人, 从皇帝到贵族无不因此战战兢兢, 这种跨带的约束机制可以很好的保证发展不因某一代人而破坏其持续性。祖先崇拜并不是盲从, 《十三经注疏》在“无后为大”下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 事谓阿意曲从, 陷亲不义, 一不孝也;家贫亲老, 不为禄仕, 二不孝也;不娶无子, 绝先祖祀, 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第四, 以土地和自然为归宿的社会投资制度。在儒家社会, 个人层次的提升并不伴随着家庭的迁移, 不论做多大的官或者取得多大成就, 还乡是一个最终的结果。落叶归根是儒家社会的体制, 这一体制保证了对土地和自然的持续的投资机制, 社会储蓄的主要投资方向在于对土地的返还性持续不断投入。“有土斯有财”, 这是儒家社会的基本认识。以土地和自然为归宿的投资确保了后代至少可以和当代享有同样

第五, 以天人合一为理念的自然敬畏制度。儒家的自然观是敬畏天地, “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其吉凶”, 从而达到天地人之间的协调统一。这种理念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维持生态平衡, “天人合一”的内涵说明了人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二) 儒家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儒家文化的重建对于可持续发展实现具有现实意义:宗法制度可以节约大量的社会交易成本, 东亚经济的兴起也多因于此, 血缘姻亲目前为止还是儒家文化圈的人与人关系的基础;男女分工有利于减少竞争中的无效花费, 更有利于对后代的培养和对老人的赡养;祖先崇拜有利于约束人的当下行为, 心存敬畏从而着眼长久;以自然为投资对象确保了可持续的长久性;对自然的敬畏可以有效抑制“与天斗其乐无穷”的机械唯物主义。我们认为, 儒家文化的推广将会推动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宋东林, 郭砚丽.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框架与制度安排[J].北方论丛, 2008, (3) .

[2]陈曙光.钱穆的“文化类型说”评析[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6) .

[3]熊昱彤.律师人数居世界第一:美国律师不能随便考[N].环球时报, 2001-09-21 (16) .

[4][美]斯坦利布鲁.经济思想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5]张祥平.美好的中国人[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5.

基于质量文化的企业可持续发展 篇10

关键词:质量文化,领导者素质,顾客满意,意识教育,创新

一、引言

可持续发展是每个企业诞生时的愿望, 追求卓越则是企业经营的目标。然而在激烈的竞争中, 有的企业能够沐百年风雨而基业长青, 有的企业则如流星, 一闪而过便消失在茫茫商海中;有的企业在市场上叱咤风云, 攻城掠地, 有的企业却屡战屡败, 落无立足之地。如果说竞争中的短兵相接拼的是企业的“体力”———硬实力的话, 那么企业的长期发展则更多依赖的是企业的“人格”———软实力, 即企业的文化。优秀的质量文化应该是激活员工干劲, 补充管理硬件, 传播企业品牌的外秀而内刚的企业文化。质量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 透过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 折射出其无穷的魅力, 成为企业之树常青的基础和养料。失去质量文化的支撑, 企业大厦就如空中楼阁, 无论其多么辉煌绚丽, 总有轰然倒塌的一天。丰田的召回, 三鹿的破产, 金浩成众矢之的事实就是最好的注解。因此企业要想达到卓越绩效的标准, 最基本、最有效的做法是从其现状出发, 培育先进的质量文化, 以文化的形式编织质量经营的各个环节,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可执行的质量文化的塑造关键

(一) 企业领导者的素质

质量文化的培育是一项充满艰辛的工作, 作为企业质量文化的倡导者要能够以超人的勇气、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责任感摆脱各种相互交织的利益的羁绊, 破除各种根深蒂固的陈规陋习, 从战略的高度, 创立一种以顾客为中心, 以质量竞争意识、质量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为基本点的新型质量文化。在质量文化培育过程中, 领导的态度决定了员工的行动方向和努力程度, 也决定了企业质量战略的高度。如果当初没有杰克·韦尔奇克服重重阻力通过六西格玛质量革命, 掀起了GE的质量风暴就不会有通用的今天;如果没有张瑞敏带头用铁锤在76台不合格的冰箱上砸出了质量生存的强音, 我们就不会看到品质卓越、走向世界的海尔。

质量文化从起飞到落地又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 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宣传、不断地进行实践和规范管理。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导者有坚韧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利用有效的沟通和激励手段让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都明白企业的愿景目标且有足够的动力朝着企业的目标方向前进。令人鼓舞的领导者决不把企业的基本质量信念和价值仅仅当作口号来对待, 而是使质量成为企业内的一种通用语言, 融入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中, 成为制定质量方针、目标,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实施质量战略, 落实质量责任, 进行质量奖励的标尺。

企业的领导者同样也是企业质量文化的保护者。创造质量文化只是成功的一半, 如何让质量管理由人治走向法治、由经验走向科学且保持下去则是十分艰难的, 尤其是当企业处于困境中承受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时。有许多企业就是在这时放弃了质量, 追求了短期的利润, 从而加速了企业的死亡。因此要想把质量文化塑造成为一种强力型文化, 企业的领导者必须具有坚守质量文化的坚定信念。

(二) 追求顾客满意的价值观

顾客是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最具权威的评判者, 顾客对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将直接影响着企业各种目标的实现。企业只有将顾客作为关注的焦点, 以顾客的利益和需求为导向才会有市场, 才能生存。以顾客满意为核心构建质量文化的企业不会为了一时的利益而置顾客的健康与安全于不顾, 更不会使用瞒天过海之术欺骗消费者。然而由于顾客满意的主观性、层次性、相对性和阶段性等特点注定顾客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企业不仅要了解顾客当前的需求, 更要关心顾客未来的需求, 不仅要把握顾客现实的需求, 还要分析顾客潜在的需求。在实现顾客当前需求的同时引导顾客未来的需求, 在满足顾客现实需求的同时开发顾客潜在的需求。

以顾客为导向, 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保持顾客的忠诚度是企业质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但是顾客的忠诚度是有限的, 将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转移。一旦产品或服务达不到顾客的期望值时, 由不满而产生的抱怨或投诉就会纷至沓来。然而投诉处理作为顾客满意的组成部分, 却是一个企业尚未发现的金矿。如果顾客的投诉得到有效的解决, 不但可消除顾客的不满, 而且还能寻找到合适的改进契机, 掌握其中隐含的市场信息, 获得开发新产品或新服务项目的灵感。顾客投诉中隐含的对比信息更能帮助企业获取赢得竞争优势的机会。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增强顾客满意的理念已得到企业管理者的普遍认同, 许多企业也愿意花费大量的资源测评顾客满意度, 但却往往忽视或根本就不重视一个问题———内部顾客的满意。在一些企业中, 企业的领导者忙于促销售、扩生产、找原料, 与员工缺乏必要的沟通和理解, 只是一味地用制度约束和监督员工。结果造成原料浪费、生产不畅和产品的劣质。因此, 一个企业如果希望赢得社会的认可, 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 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争取较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首先要健全企业的沟通渠道, 善待和尊重员工, 培养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以及主体意识和形象意识。员工满意是顾客满意的必要前提条件之一, 很难想象一个员工满意程度不高的企业会保证顾客的满意。如果内部员工彼此冷漠、离心离德, 又如何能提供给顾客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呢?企业的外部顾客和内部顾客是企业质量管理的“两条腿”, 如果企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那怎么能在比赛中超越别人呢?

(三) 质量意识教育

日本质量大师石川馨有句名言“品质, 始于教育, 终于教育”。质量管理工作如果没有以教育方式导入就无法进行, 更无法生根。在质量管理界还有一句名言“品质, 90%来自意识, 10%来自知识”。所以品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质量意识教育, 即通过心态的改变带来观念的转变, 促使行为的改变。由个人行为的改变扩展到集体行为的改变, 最后再从集体行为的改变形成新的习惯, 新的价值观及新的文化。质量意识是一个迁移默化的结果, 但只要根植于员工的心中, 便会成为指导其日常行为的一种理念。在工作中就会坚守质量原则, 把企业的质量信誉看做自己的名誉, 就会为了商场中出售的一台可能与己无关的企业产品而主动擦拭其上的污迹。质量意识教育首先从企业的高层主管开始, 先在他们的头脑中树立起“质量意识”和“危机意识”。让他们明白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基础, 是企业竞争的希望。只有加强企业质量管理的深度和广度, 降废减损, 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高层主管对质量有了深刻的认识, 才能够重视质量加强质量管理, 不遗余力地创导和推动质量文化的形成。也只有这样导入的质量管理, 成功的机会才会增大。缺乏高层主管承诺的质量变革行动, 注定会失败。

对于中低层管理者则重在质量意识的灌输, 强调他们在质量管理中的职责及企业对确保产品质量的决心和毅力, 以及他们个人的工作质量对产品质量好坏的影响, 并将严重影响到其个人在企业以后的发展。基层员工因之人数众多, 故强化其质量意识就成为推动质量管理, 建设质量文化顺畅与否的重要环节。对于员工的品质教育, 重点放在使员工理解质量对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意义, 并了解最高管理者如何通过在质量方面身体力行的领导以提高效益和效率。只有质量意识渗透入企业每个人的日常行为意识中, 并最终成为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 质量文化才会成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源泉, 在其浇灌下的企业之树才会常青。

(四) 创新

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 成为一个企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对于企业来说, 没有开拓就无法前进, 没有创新就无法生存,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主旋律。纵观历史, 任何一种优秀的文化都是在不断的开拓创新、不断的自我扬弃中得到沉淀和升华的, 对于先进的质量文化也同样如此。企业既要借鉴原来的经验, 也要突破原有经验的思维定势, 在此基础上寻求创新。如果企业固守一种落后的模式, 痴情于一种成功的经验, 那么企业就会落入一个叫做成功的陷阱。因此质量文化的创新首先在于破与立, 就像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演进过程一样, 本身就孕育着不断创新的结果。

创新的文化并不意味着每一件事情都能做得尽善尽美, 而是意味着能够迅速应对变化的环境, 从中学有所得进而以不同的方式来实施它。质量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以顾客为向导, 而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本身就意味着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创新, 以个性化和差异化去满足顾客, 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质量文化是培养质量创新的土壤, 离开文化的蕴藏, 创新的种子就难以生根发芽。而且质量文化的创新与其他创新关系密切, 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制约着其他创新作用的发挥, 其他创新也只有通过文化的创新才能表现和发挥出来。质量文化创新的关键在于创造一种鼓励创新的氛围, 让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渴望创新, 追求创新, 通过创新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且不会因为尝试创新而遭受处罚。企业的领导者在创新的过程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领导者的行为和态度可以鼓励创新, 也可以窒息创新。创新型的领导者鼓励挑战而不是接受挑战, 提出问题而不是满足于合适的答案, 鼓励好奇而不是安逸, 只有这样创新的点子才会如雨后春笋般地呈你追我赶之势冒出来。

三、结束语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走上卓越绩效的质量之路, 在于强化企业的质量管理, 而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则在于质量文化的成功建立。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企业在强调质量的同时还应关注企业的整体管理, 使质量管理方法不断地与其他成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相结合, 以免患上“市场营销近视症”。此外任何一种优秀的管理理论和方法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和适用的条件, 我们在学习和借鉴他人经验的时候, 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主观需要和客观可能, 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 不能急于求成, 不能浮躁和追求形式, 只能脚踏实地坚持做有效的事情。

参考文献

[1]、质量文化:外秀而内刚[DB/OL].中国质量新闻网, 2007-03-07.

[2]、卢国华.质量文化推动企业持续发展[J].现代企业文化, 2009 (8) .

[3]、戴朋.有效的品质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4]、任培兵, 刘琪, 杨翠彦, 刘玉.质量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基石[J].河北冶金, 2009 (5)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篇11

一、松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松阳县始建于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是丽水地区建置最早的县份,距今已有1817年的悠久历史,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松阳高腔;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松阳高腔、叶法善传说、道教音乐月宫调、畲族叙事歌、竹溪锣鼓、道惠夫人会、黄家大院木雕技艺、松阳端午茶,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8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人,省级传承人17人,市级传承人32人,县级传承人61人。

在非遗传承保护过程中,凸显出一个明显问题,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造成冲击,随着电视、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及运用,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改变,潜移默化地接受着现代文化,冲淡了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众面越来越窄,有的几乎濒临失传。

二、利用数字技术构建新型保护模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

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无意间从我们身边流失,在这种情况下只靠自然传承的方式已经无法实现保护和发展,我们必须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数字化平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一个崭新的载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搜集、整理、保护和利用。

(一)利用数字化平台有效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1、利用数字化平台建立全新的资源搜集方式

松阳县于2006年、2009年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非遗普查,共搜集非遗项目线索5230条,调查项目2506个,编制整理松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15卷,建立了以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多种手段记录下来的非遗资料档案,收集了一大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珍贵实物和资料,但即便如此,仍然有部分普查的线索、图片、录音等资料,还分散在基层文化机构中,由于条件有限,很多资料无法妥善保存,散失、损毁的现象不可避免,如果这些珍贵的东西得不到及时的保存,将使普查失去意义,今后的保护工作也将失去重要依据和基础。

这几年松阳正在进行的古民居、宗祠普查、修缮,就使用了数字化平台,其优势就充分体现出来了,各乡镇只要把完成的普查资料、数据上传到县系统平台就可以了,数字化带来的便利十分明显,不仅大大减少人力、物力成本,还通过统一标准的格式,规范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2、利用数字化平台建立系统的资源储存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保护和传承离不开数字化技术的配合,我们可以用分类储存的办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记录,比如用A、B、C、D、E、F、G、H、I、J等分别代表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曲艺、传统体育、游戏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又在各大类中分成小类,分类的储存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它能让整个庞大繁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清晰,也有利于检索和统计。分类储存的办法能为非遗理论研究提供很多的素材和基础数据。当然,数字化的非遗平台也是建立在考察的基础上的,只有通过实地考察才会将鲜活的非遗项目进行数字化的采集和分类处理。

(二)利用数字化平台宣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搭建互联网平台

首先是搭建官方网络平台,例如在政府网、文化网站上开设一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栏,将非遗项目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归类上传,让广大群众可以随时查阅,同时重视民间网络的宣传力量,如文化馆可将非遗项目制作成系列专题,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宣传普及,网民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媒介了解接受。

2、建立立体多维的数字化展示平台

如何生动展现流传千年的民俗工艺,这不仅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科学保存、保护,也关系到保护工作的持续开展,传统博物馆式的单一陈列展示,已经很难满足时代的需求,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脆弱性和局限性,在展览时必须十分注重自然环境,而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如民间信仰、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也无法通过物品陈列展示出来。采用数字化展示平台就可以突破上述限制,其所兼具的记录、保存、展览、搜索和共享等功能,有利于对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规范和安全管理,开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新天地。数字化平台的应用,不单纯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把其变成“活化石“,还能利用数字技术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有的自然和人文生态,包括生存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人文环境等组合的立体多维空间,挖掘其现代价值。

(三)利用数字化平台探索非遗发展新思路

1、探索传统艺术网络化

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竹溪排祭、端午茶制作等以拍成电影、电视的形式搬上荧屏,在媒体和网络上宣传,既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接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可以将非遗项目以另一种形式留存于世。

2、探索网络演出新形式

将传统民间艺术通过网络进行现场实时展示,在网络演出线上平台,将松阳高腔、叶法善故事、月宫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播放,把互联网线上平台和传统演出线下平台相结合,探索网络演出新模式。

利用互联网络,把非遗表演视频放在非遗视频网站上展示,这种展示方式的特点是不受地域的限制,能够把民间艺术表演迅速分享给远在世界各地的朋友,网络和演出融合在一起,是当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网络演出既可以作为传统演出的延伸,也可以作为传统演出的一种推广模式。

数字化技术造就了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文化消费方式和审美倾向等,数字化时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利有弊,对于处在数字化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应该把握数字化时代给我们创造的机遇,同时又积极迎接挑战,构建数字生态保护模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奥林匹克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探析 篇12

奥林匹克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在古代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精神则富的总和。著名学者熊斗寅是这样论述奥林匹克文化的:“奥林匹克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 它包括奥林匹克运动的全部思想和活动内容, 也可以解读为从古代奥运和现代奥运为人类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

从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 无论从广义的奥林匹克文化—古代奥运会传统、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精神等, 还是从狭义的奥林匹克文化包括有关的文化艺术活动, 如开闭幕式的文艺演出、各种视觉形象如奥林匹克标志、奥林匹克旗帜、奥林匹克吉祥物、奥林匹克徽记、奥林匹克会歌、奥林匹克格言、奥林匹克火炬等, 都属于奥林匹克文化范畴, 而二者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都一直受到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

二、可持续发展与体育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于20世纪80年代左右形成的关于人类发展的新观念, 它源于人类对于过去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却忽视对于自身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保护所做出的理性反思。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已经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角落, 并成为人类立足今天、放眼未来努力追求的发展目标和指导发展实践的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体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但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深入, 我国体育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一些有悖于这个理念的问题。国家体育总局在《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从我国国情出发, 保持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既尽力而为, 又量力而行”。此后, 国家体育总局又在2001年制定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要点》中, 将“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列为“十五”期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之一。这些情况表明, 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新世纪中我国体育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也必将成为新世纪我国体育领域中的一个研究重点和热点。奥林匹克运动在体育运动中具有其独特的代表性, 随之而来的奥林匹克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倍受人们的关注。

三、奥林匹克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奥林匹克文化起源于古希腊文化, 具有悠久的历史。但现代奥运与古代奥运的根本区别之一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化。古代奥运会只限于希腊各城邦的选手参加, 而现代奥运会凡为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国家和地区均可派运动员参加。《国际奥林匹克宪章》第7条规定:“奥林匹克运动的象征是五个连环, 它涵盖五大洲。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动是全球性的、持续的。其最高层次的活动是使世界上的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一盛大体育节日上相聚一堂。”从这一规定就可以看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性质。

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性必然带来它的多元性或多样性, 也就是多元文化。当今世界, 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和交通通信发达, 地球村已扩展到宇宙空间, 各国的全方位开放代替了闭关自守的时代, 这使奥林匹克运动所提倡的全球化有了实现的可能。近几届奥运会参加人数与日俱增, 雅典奥运会已有202个国家和地区参加, 与100年前第一届雅典奥运会相比, 增加了16倍, 运动员人数控制在11000人, 也比第一届增加了35倍。可见发展之迅速。这么多的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相聚在一起, 必然带来五大洲的文化交流, 产生多元文化。古希腊文化所形成的现代奥林匹克文化和古老传统的中华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一定会对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即更好地促进奥林匹克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四、北京奥运会促进了奥林匹克文化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举办奥运会不仅是中国和世界体育文化的一件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奥运会的到来也给中国带来许多新鲜的, 甚至是纯西方的东西。如新的思维、新的观念、新的文化, 等等。因此, 北京奥运会更是一次重要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盛会。奥林匹克文化大部分代表着西方的文化, 随着奥运会在中国的举办, 西方的一些思想、思维、观念等正在一步步与中国的文化相融合与渗透, 他们在中国的介入在给中国传统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的同时, 无疑已大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向前的发展, 并逐步与世界文化接轨。

20世纪逐渐成长起来的奥林匹克运动是国际文化的一部分。它以追求和平为价值取向, 尊崇和平主义。民族主义是20世纪国际竞技体育的主要潮流和基本背景, 而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理想的追求, 是历史责任的崇高体现, 是奥林匹克运动与时俱进的一次思想变革。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世界文化, 对各种民族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同化、融合、兼容和统摄的能力。奥林匹克运动又是体育文化全球化的标志, 各个国家与民族都在努力汇入这一世界体育文化的潮流。各种民族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之间形成了一种绝对不对称的文化关系。中国体育文化可以站出来为保留世界体育文化的多样化做出尝试和努力。中国对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努力将使奥林匹克运动再度辉煌, 同时能通过奥运会更好促进奥林匹克文化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

总之, 随着时代的发展, 奥林匹克文化越来越被赋予更新的内容。但其可持续发展已勿庸置疑, 尤其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更好地促进了奥林匹克文化的向前发展。北京奥运会为各民族文化交流搭建了平台, 成为各国、各民族展示自身文化的“窗口”。奥林匹克文化实质是多元民族体育文化发展阶段的统一, 多元民族体育文化是奥林匹克文化形成的根基。奥林匹克文化惟有遵循文化多样性的原则, 加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才能为奥林匹克文化增添新的光彩, 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东西方文化对接中的奥林匹克运动[J].体育学刊, 2006, (6) .

[2]何振梁.奥林匹克普遍价值与多文化世界[J].今日中国论坛, 2008, (1) .

上一篇:预应力锚管下一篇:核电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