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发展

2024-06-23

地方文化发展(精选12篇)

地方文化发展 篇1

鲜艳的色彩、恐怖的画面等。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情感是一种源于本能的心理能量的释放过程, 而能量的释放会伴随着特定的体验和表情。即, 能量的释放会转化为行为的动力。性对于人类来说, 一直是较隐蔽的, 这种被压抑的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也需要释放, 而性感设计正激发了人们的本能情感, 驱动人们产生购买行为。这也就是说, 观众接受了含性元素的设计产品。

三、关于性感设计的社会影响

菲利波恩以设计各类情色家居产品而著称。公众对菲利波恩的这一艺术创意褒贬不一, 有人称之为庸俗的色情作品, 有人称之为艺术实用化的成功典范。可以说, 他本人更多的是在关注艺术创造, 而非商业价值, 但是这些家具却很少有人问津, 也就是说, 它的市场价值并不高。而对于日本建筑师矶崎新的作品, 人们认为情欲主义是渗透在矶崎新设计作品中常见的因素, 并且被披上各种不同伪装形式的外衣。因此可看出, 应用性元素的设计一般都被冠以“色情”。那么, 怎样来看设计中出现的性, 或者称之为色情的元素,

首先, 从设计产品含有艺术性的角度来看, 作为艺术设计元素的“性”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及其意义, 应该完全服务于艺术的自由创作原则, 不应以艺术以外的其他范畴和原则来约束。所以, 严格地说, 在艺术设计中, 即使是出现“性”的元素, 也应该同具有浓厚道德伦理色彩的“色情”概念划清界限。

但从设计伦理来看, 性感设计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 性是生命之本原, 是崇高而又美丽神圣的, 但同时, 性又常常被认为与邪恶、荒淫、低俗联系在一起, 这又必然使性与道德难以完全隔离开。

那么, 性感设计应把握怎样的“度”呢?

在性感设计中, 性元素的应用究竟到达什么样的程度?是人的脸、颈部、胸部、生殖器、腿部、还是整个身体?而在当代社会, 我们称之为道德的、健康的“性”, 是科学意义上的性知识和性体验, 如性知识的普及, 以及维护和发展正统的社会秩序的性的有关言论行为等, 而违反科学“标准”的有关性的东西, 常被视为是扰乱社会秩序, 违反社会法律的, 就是非道德的。艺术地表现性与人体和对下流色情的描写, 应该说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 许多优秀的现代人体艺术作品, 表现了人被性欲煎熬的饥渴、焦灼;人体内激荡的, 喷薄欲出的生命能量;人与世界无奈、多元的复杂关系;以及由此引起的视觉审美……。而色情并不关心这些, 他们认为把肉体和鉴别性别的身体器官“优美”地表现出来就够了。

另外, 设计师试图迎合用户即消费者的需求时, 必须同时兼顾三重人格的需要, 许多设计为了提供对“本我”的吸引力, 在设计中利用“性的暗示”或其他一些欲望的吸引, 但如果过分强调这一层次, 可能会引起消费者的“超我”和“本我”的排斥, 使其产生焦虑和犹豫不决。所以, 在性感设计中, 不论是金钱至上, 还是奇趣心理, 它应该是表现真、体现善, 这样才可能获得美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柳沙编:设计艺术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杜, 2006、7

[2]高宣扬:后现代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 2005、11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和趋势。人们曾经错误地认为全球化就是经济一体化, 全球化将会使天下大同。然而,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 地方文化日益得到重视, 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与经济衔接的更加紧密。人们开始意识到, 在社会变迁过程中, 全球化的同质化和地方差异化是同步展开的, 而且地方文化魅力的彰显已成为全球化趋势中的另一发展契机。地方文化怎样得以保存与发展?改革开放浪潮中, 人们对地方文化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等问题凸现于全球化时代中, 将促使政府、知识分子和各民族精英以及广大民众重视保留、甚至加强原有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和生活方式, 诸如民族民间饮食、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居建筑、民族民间艺术等。

在这种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 地方文化资源的独特性正在成为各地培育特色经济的必由之路。当前区域竞争焦点已经由一般的发展要素向稀缺性、独特性和惟一性的生产要素转移, 地方文化资源将成为未来区域特色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格局中, 在各地发展普遍趋同的背景下, 将九江特有的地方文化资源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 在一般趋同中寻求文化差异以文化的特色支撑起产业的特色, 从而达到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经济与文化有机融合, 这将是九江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途径, 也是九江经济社会发展壮大和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必然选择。

九江文化资源丰富, 但是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从而使文化资源的商品转化率较低, 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精致程度也很低, 不仅没有深度开发国内市场需求, 而且很少能走出国门与国外的文化产品展开竞争。所以, 发展文化产业, 启动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有效机制, 启动文化市场管理的新机制, 提高文化资源的商品转化率、市场竞争力, 这是发展九江地方文化产业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正确理解文化产业的概念, 充分认识对九江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和利用

从市场需求和产品特性来理解文化产业是很重要的。我们讲“文化产业”或“文化的产业化”, 并不是从文化延续的角度讲产业化, 而是站在产业的角度去看文化艺术当中有没有足以作为娱乐产品以满足需求的、可以产业化的内容, 文化产业中的“文化”不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延续部分, 而是把传统文化中的部分内容和今天的文化结合, 体现出娱乐性和时尚性的特点。也就是说, 文化产业中突破传统文化的部分是从今天的时尚内容中获取资源的, 文化产业相当于传统文化、创造性文化与时尚的结合。文化产业是把文化中的某些特性作为一种产品开发出来。这里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是我们要选择好的文化。这种“好”的标准并不是文化内涵越浓厚越好, 而是看是否能受到普遍的欢迎。在历史发展长河中, 九江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举凡婚嫁寿庆、崇宗敬祖、饮食文化、生产习俗、岁时习俗、礼仪习俗、民间歌舞、民间乐器、民间工艺美术, 以及民族语言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等, 都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资源, 但对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资源的资本化与开发利用, 当前主要体现在以旅游观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上, 而且开发利用程度还不高, 造成九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的原因很多, 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受传统的将文化与经济分离的影响, 无视或忽视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 没有看到文化对于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性;二是没有认真发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 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利用仅停留在肤浅的表面的开发;三是没有建立对文化资源进行商品化、产业化经营的转化机制;四是不懂得经济和文化运行发展的规律。因此, 必须充分认识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挖掘、开发和利用, 积极把握地方文化资源的优势以及开发利用前景。

二、以商业化的视角, 抓住“内容为王”的规律, 注意“内容为王”与“形式创新”的互动, 开辟九江地方文化产业新的格局

文化产业的内容包括信息娱乐、休闲娱乐、活动创意以及其他文化艺术方面的内容。内容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当然, “内容为王”的概念并不是表示赞同传统的所谓“政治思想内容”, 也不表示赞同对某种具有“决定人生”意义的教育内容的强调。这里的“内容”恰好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内容。怎样从商业的角度来思考文化艺术呢?从市场的角度来看, 传统的地方文化艺术假如要商业化, 就需要在形式和内容上做些适当的改变。例如, 在巩汉林和赵丽蓉表演的一个小品中, 评剧被弄成带有现代摇滚风格的作品:其中巩汉林扮的是商人的角色, 而赵丽蓉则扮成纯朴的艺术家的角色。这个小品所传递的有价值的信息是:必须有人以商人的角度从艺术家身上获取资源, 这就是文化产业一种基本的思考方式。

例如, 九江湖口高腔, 是被誉称京剧“鼻祖”的青阳腔的遗脉, 唱腔拙扑、高昂、刚健、原始, 它不用管弦伴奏, 一般是用锣鼓伴唱, 一唱众和, 杂白混唱, 腔滚结合 (滚调) , 唱腔灵活多样, 曲调清秀婉转, 戏曲语言、唱词通俗易懂, 尤为平民百姓所喜爱。然而, 由于战争、瘟疫和外来文化冲击等多种原因, 青阳腔日渐式微, 基本上已从舞台上消失, 濒于灭绝, 急需抢救、保护和传承。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06年5月20日, 青阳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九江学院已经做了不少的保存工作。笔者认为要使青阳腔保存并发扬光大,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去研究年轻人的特点, 然后改变表现形式, 做些形式上的创新, 这才有可能保存青阳腔这种地方文化艺术的精粹, 不让它再萎缩下去。也就是说, 商业包装也是一种创新, 它是文化延续的很好方式, 能使文化艺术真正达到至善至美。包装包括内容的包装和外在形象的包装, 前者的目的是使之扬长避短, 后者是使之外形更美, 从而更具有吸引力。所以, 我们要想做大做强九江的地方文化产业需要以商业化的视角, 注意艺术内容和形式的互动, 从而开辟出新的格局。

三、有效整合九江地方文化资源, 实行产业化经营

发掘地方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经营, 关键是要对所有的地方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系统论认为, 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而存在的。所谓系统整合, 就是对系统的各要素进行相关分析, 然后搭配, 包括好坏、大小、先后、不同性质要素的搭配等。但是一个成功的系统整合不是各要素特性的简单集合和线性相加, 而是通过系统结构的作用, 使系统的整体性优于各要素部分性能之和, 从而产生1+1>2的整合效应。也就是整合构成的系统, 应该产生各要素所不具有的新质。发展文化产业, 在地方文化资源方面, 九江拥有许多优势, 存在许多有利的因素。但是这些优势、这些有利因素都是独立存在的、分散的, 还未能整合起来, 只有将文化资源的不同要素、优势有效地整合起来, 才能发挥“1+1>2”的效应。整合文化资源, 就是激活文化资源要素, 将分散、孤立的文化资源系统化发掘考证, 使其建立起有机的联系, 形成文化资源的整体合力, 使分散的、呆滞的文化资源变成系统的、有活力的现实资源, 为包装和项目推介奠定基础。从近年来的工作实践看, 九江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 主要是民族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旅游业、餐饮业、休闲娱乐业, 以及相关文化产品开发的整合上。例如, 九江具有十分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雄美壮观的山水胜景。在纵横一万八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星罗棋布着230多个景点景观, 呈现出一幅千崖竞秀、万壑争流、梵宇巍峨、胜迹如林的山水画卷, 形成了一个以庐山为“龙头”, 包括“六区” (牯岭、山南、沙河、永修、九江市区、共青) 、“两点” (石钟山、龙宫洞) 、“一线” (鄱阳湖水上旅游线) 的大型旅游区。目前发展前景乐观。而在其他方面, 如果我们也进行有效的整合才有可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总之, 九江地方文化资源丰富,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对九江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和利用, 以商业化的视角, 有效整合九江地方文化资源, 注意“内容为王”与“形式创新”的互动, 开辟出九江地方文化产业新的格局。

地方文化发展 篇2

中图分类号:C250 文献标识码:A

发展文化产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经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使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以便经营好文化资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要促进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认真继承优秀的地方文化和创新发展传统文化。实践证明:地方文献不仅能为地方的经济建设提供知识信息,而且还是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基础和资源保障。本文试图从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和地方文献的重要作用方面,谈谈图书馆如何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做好地方文献的搜集、开发、利用工作,促进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

浅议地方高校的文化发展功能 篇3

摘 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共识。然而,社会各界对高校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中的地位和功能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本文重点分析了地方高校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调发展中的优势和功能。

关键词: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地方高校;优势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255-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因此,中国迎来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虽然理论界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内涵及其关系的理解还存在分歧,但是,随着党和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人们的认识越来越明朗。2002年,党的十六大划分了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和公益性的文化事业,确立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地位,引发了文化产业的急速发展。2003年中国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把文化产业定义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相对的,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国家统计局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对我国文化产业做出了明确的定义:“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

此后,人们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共识越来越多,比如文化产业是经营性的,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文化事业则是以普及基本文化产品、提供基本文化服务、满足人们的基本文化需求和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为旨归。虽然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在资金来源、运营方式、追求价值等方面是不同的,但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互相支撑、互为源泉的。协调二者发展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课题,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助推器。人们对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热情高涨、充满期待。那么,如何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呢?笔者受自身知识结构所限,在本文重点探讨地方高校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中的功能,以期抛砖引玉。

一、地方高校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调发展中的地位、优势和功能

地方高校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协调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二者的桥梁和纽带,既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助推器,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孵化器。这个特殊地位是由高校的优势决定的。现代地方高校汇集人才优势、知识资源优势和信息传播优势于一体,在区域生产、教学科研、创新创业、生活服务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基于自身的优势条件,地方高校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中的功能也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人才培训功能。地方高校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提供人才、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劳动者;其次,地方高校的智库功能。通过整合知识和资源优势为政府决策和企业经营提供智力支持;再次,地方高校的社会化信息服务功能。通过信息传输优势为社会提供数字化资源的增值服务。

二、地方高校服务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调发展的现状分析

首先,地方高校服务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调发展的三个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第一,在人才方面,高校的人才优势突出表现在师资队伍、合格毕业生资源、特长生资源等方面,这些人才资源是高校最活跃的、最具有创造力、创新力的人才资源。但是,高校教师在教学之外参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缺乏途径和平台,也没有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支持,许多高校教师一入公门深似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科研只为晋升职称,缺乏学术热情,更没有投身文化产品研发的动力和机制,教学脱离实际,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飞速发展和高校深化改革的需要。高校毕业生缺乏创业热情,在国家创业政策和资金配套措施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惮于创业的情况却没有改变。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比例仅为1%,成功率仅为2%,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大学生的30%的创业率。这说明我们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不够。在特长生方面,主要是文学、体育、艺术和语言类的特长生,他们除了参与各级各类比赛之外,缺乏参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激励机制。

第二,在智库支持方面。高校为地方政府决策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服务还是被动的,处于被征召的境地。在为地方文化企业发展的智力支持方面还有很多禁忌,常常举棋不定、消极观望,还远不能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第三,数字化增值服务方面。地方高校图书馆大都不惜重金购买数据资源,但是这些数据资源目前仅仅为高校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其社会化的信息服务和数据增值服务方面的功能还没有发挥出来。虽然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其中第四章“读者服务”第二十一条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二条也规定:“国家鼓励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科学研究机构以及企业事业组织之间开展协作,实行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但是,同时该法第三十八条也规定:“高等学校对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国家财政性资助、受捐赠财产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高等学校不得将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的财产挪作他用。”这个矛盾性的规定必然造成高校在社会化服务方面裹足不前。

因此,高校在人才培训基地、智库提供、数字化增值服务等领域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去挖掘。高校在服务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调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宏观上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从主观上说,地方高校对自身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调发展中的功能认识和定位不明确、积极性不高;其二,国家对地方高校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调发展中的功能缺乏明确的规定,这是造成高校自身认识模糊的客观原因。其次,各级政府财政在加大高校的投入力度的同时,在资金使用权限上有严格的行政审批制度,缺乏鼓励、支持高校投入创新文化产品的专项资金。这阻碍了高校在提供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再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领域狭窄,校企合作依然局限在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的开设方面,停留在浅层次、窄领域、偶发性的合作层面。而要发挥地方高校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调发展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就必须促使校企合作进一步发展,应向深层次、全方位、长期合作机制形成的方面发展。endprint

三、发挥地方高校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调发展中功能的措施

第一,在全国文化发展促进法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国家应该抓紧完善现行的《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国家构筑宽松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才能真正地为高校松绑,使高校融入文化发展的大潮中,发挥正能量。随着高校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中功能的发挥和实践的丰富,国家一定要及时立法,明确地方高校的文化发展和促进功能,使其权利和义务调整有法可依。

第二,要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在政策法规允许的前提下,各高校要积极创造平台,激发各类人才的潜力,发挥其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比如,结合创业教育和创业园建设,引导师生积极投身创意文化产业;针对文化产业人才短缺的瓶颈,为文化企业提供培训平台。

第三,整合高校的知识和资源优势,尤其是图书资源优势和智力优势。地方高校不仅可以为地方政府,而且可以为地方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提供智库支持、图书信息资源共享、传递和增值服务。这方面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第四,发挥地方高校在整合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创造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项目方面的优势。地方高校可以两条腿走路:其一,承接政府文化发展计划中的部分公共文化产品研发的任务;其二,承接文化企业委托的文化商品的研发。前一种情况是政府投资、按时回收,可以采用政府社科项目加基金的形式投入,也可以用专项文化基金的形式投入。对于研发产品的归属和使用,双方可以根据协议确定。后一种情况是企业投资、委托设计和研发的,对于创意产品研发的风险承担、产权归属可以依据《专利法》《著作权法》《合同法》等协商确定。应该允许高校收取增值服务费及产品投放市场的利润分成;或者允许高校以专利权入股文化产业。这种情况下,增值服务费、利润分成或股权收益等应该在支付相关研发费用、人员报酬及单位公共福利提存后,按照法定的比例上交地方政府或国家。

第五,完善高校校舍、场馆建设和使用制度,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培训和演练的场所。比如,高校的报告厅、大会堂、音乐厅、游泳馆、体育场等基础设施,在确保学校师生正常教学、工作的情况下,要提高利用率,实行有条件对外开放,可以优先向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单位开放,为其宣传、培训等活动提供便利。

总之,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高潮来临之际,地方高校地位重要、资源独特、潜力巨大,应该积极发挥作用。

——————————

参考文献:

〔1〕奇峰.转型跨越文化先行——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J].前进,2014(1).

〔2〕马素娣,尹治世.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1).

〔3〕许一飞.论文化产品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中的核心地位[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8).

〔4〕孟东方,王资博.我国文化竞争指数的理论框架与现实应用[J].公共管理,2013(11).

〔5〕杨军.网络文化产业与图书馆事业的协同发展探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地方文化发展 篇4

一、构架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

高校以学科创新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从而带动国家和地区实现发展战略的转移, 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沿动向和最新趋势。构架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 是地方本科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区域的前提和基础。

1. 围绕地方支柱产业, 搭建学科专业平台。

潍坊学院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以传统学科为基础, 深入研究地方支柱产业的需求;适度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提升优势专业, 在众多学科领域设置新的专业方向, 培植新兴专业, 发展紧密联系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需要、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 形成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整体优化、协调发展, 具有时代特征和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结构。如为突出潍坊作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学校开设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等等。目前, 学校所设专业基本涵盖了潍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领域, 并初步建立起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运行机制, 为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搭建了平台。

2. 突出传统专业优势, 强化师范类专业教育。

从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构成来看, 大约70%是由原来的师范类专科学校和其他学校合并升格而成。就自身的学科专业结构而言, 这类院校的师范教育类专业都有多年办学经验, 是各个新建本科院校的传统优势专业。在当前偏重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环境下, 如何保持师范教育类专业的优势, 是地方本科院校应当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因此, 保持师范教育专业的持续优势, 为地方基础教育事业提供高素质的师资, 是地方本科院校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时的重要目标指向之一。潍坊学院现有的51个本科专业中师范类专业有13个, 占1/4。多年来, 学校高度重视师范教育类专业, 积极为学生搭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平台, 理工渗透、文理结合、学科交叉的通识教育平台和以实习实训、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为内容的实践教学平台,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的师范毕业生已基本构成了潍坊乃至鲁中地区基础教育师资的主体, 并成为本地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的主体。学校传统学科专业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满足了基础教育对师资的需求, 密切了与地方教育机构的联系, 由政府主导在潍坊市各县市区建立了教育实习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 形成了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

3. 整合优势资源, 在新兴交叉学科寻求突破。

根据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要求, 地方本科院校要根据自身优势条件, 整合资源, 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 振兴基础学科, 占据学科发展的制高点, 形成学科专业纵向结构上的学科链和横向结构上的支撑面。2006年, 潍坊学院物理系的光学学科建成省级重点学科, 多光子纠缠与操纵实验室的团队在2007年建成省级教学团队, 成为山东省第一个掌握实验上实现高亮度3光子纠缠源这一先进技术的学术团队、全国第二个掌握此先进技术的课题组;2007年该实验室被潍坊市确立为第一批“鸢都学者”岗位;2008年多光子纠缠与操纵实验室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实验室, 成为潍坊市历史上第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量子信息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是涉及国家安全、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大研究方向, 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科学界、国防部门和信息产业界的高度重视。开展量子信息技术的研究, 可望大幅度提高信息的处理速度、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信息传输通道容量和信息的检测精度等, 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这一研究将为潍坊市在量子通信领域占领制高点提供前瞻性成果, 将为潍坊市通信事业及光电信息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发展, 从而全面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搭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产学研平台

1. 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当前, 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已是不争事实。潍坊学院积极引导科技人员走出校门深入企业进行科研实践, 派出专家教授到企业担任技术顾问, 与10余家大型企业签订了共建技术中心协议和技术攻关合作协议, 承担了几十个科研项目, 与山东瑞斯公司合作成立的节能研究院以及围绕应用化学、机械、电子、土木工程等潍坊支柱产业开展的校企共建实验室、研究所、中试基地等尝试, 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2. 努力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与转化。

地方本科院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大力加强校际间、校地间、校企间的交流与合作, 多层次、多方式开展科研工作, 积极采取措施, 努力促进成果的应用与转化。潍坊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具有重要推广价值的“化学草浆黑液资源化与清洁生产技术”和“高效增产稀土转光农膜”, 均已应用于农业产业化实际,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促进成果的应用与转化, 学校还有针对性地建立了生物工程研究所、潍县萝卜研究所等研究所, 开辟了潍坊巾帼农业科技示范园、寒亭无公害蔬菜基地等十几个集教学、科研、实践于一体的产学研基地。学校还将以创办科技企业的形式自我构建技术的吸纳平台, 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服务于潍坊经济建设。

3. 大力开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研究。

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支柱产业、经济发展方式等进行立项研究, 有利于增强学校人才培养、学科专业调整、科研方向等方面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热切关注山东半岛尤其是潍坊的经济社会发展, 成立了“山东半岛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和“山东省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研究基地” (山东省同类院校第一家省级研究基地) , 整合研究力量, 科学制定规划, 合理设置课题, 紧紧围绕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和潍坊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经济发展战略、对外贸易与知识产权、文化产业发展、社会公用事业服务、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等方面积极开展研究, 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还通过积极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 邀请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社会知名人士开办论坛、学术会议、“文化周”等活动, 传递信息, 传播文明, 为山东特别是潍坊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4. 加强干部培训基地建设。

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政府投资办学的高等院校, 一方面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另一方面又要紧密结合地方政府的发展战略与规划, 积极为地方构建“学习型社会”、“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以服务求支持, 以贡献求发展, 建立与地方互动发展的良好运行机制。潍坊学院注重发展自身优势, 加强培训基地建设, 整合优势教育资源, 创新培训模式, 大力推广“菜单式”、研究式教学以及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对策研讨、拓展训练等方式。通过完善课程设置, 加强教材建设, 开展教学评比活动, 建设高水平的精品课程和品牌培训项目。同时针对干部培训需求差别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手段现代化的实际, 加强对干部培训工作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 务求实效。

三、构筑与区域社会文化融为一体的文化高地

高等学校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辐射源和示范区, 应当在传播高雅文化、创造经典文化、倡导主流文化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潍坊学院高度重视大学文化建设, 把大学文化建设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方面, 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抓手, 作为提升学校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并自觉把大学文化融于地方文化的大框架之内, 让大学文化建设与全社会的文化建设产生互动, 在互动中提升大学文化建设的品位, 在互动中扩大大学文化的效能和影响。

1. 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加强地方文化和名人研究。

学校积极开展地方文化和名人研究, 成立了“北海 (潍坊) 文化研究院”, 汇集不同学科专业研究人员, 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开展了一系列学术研讨活动, 已出版了《北海文化研究丛书》 (6本) 、《潍坊文化读本》等学术专著, 其中《潍坊文化读本》被列为潍坊市中小学教育教科书;承担了《潍坊文化三百年》等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和文化部重点课题研究, 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研究地方文化, 传播地方文化, 使“务实开放、因势趋时、尊重贤才、宽仁尚德、海纳百川、兼收众长”的地方文化精髓在潍坊大地上发扬光大。此外, 学校还积极开展文化名人研究, 目前已经建立了“潍坊文化名人馆”, 组织成立了臧克家研究会、刘墉研究会、莫言文学创作研究会、尧舜禹文化研究会等学术团体, 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和成果。

2. 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 促进地方文化繁荣发展。

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 潍坊学院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 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学校先后同美国、英国、奥地利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与日本长冈造型大学、韩国湖原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10余所大学正式签订了校际友好关系协议书。1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来校留学或访学。2007年7月, 由潍坊学院牵头组织的“华夏之声”世界风筝都艺术团赴维也纳进行文化交流等活动, 被潍坊市委称为潍坊市对外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3. 致力打造精品力作, 发挥大学文化辐射作用。

潍坊学院把挖掘、利用、拓展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的象征意义和教育意义作为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增长点, 把建设这些标示性文化的过程作为对师生进行教育、对社会进行影响和宣传的过程。校长作词的校歌《腾飞的梦》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1000多分钟;2007年6月, 潍坊学院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MTV《记着老百姓》以其健康的歌词内容和优美的旋律, 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这些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互动的经典之作发挥了很好的辐射引领作用。

(王守伦, 潍坊学院院长、研究员, 山东潍坊261061;吴明, 潍坊学院高教研究室副主任, 山东潍坊261061;王忠山, 潍坊学院办公室主任、副教授, 山东潍坊261061)

参考文献

[1]赵沁平.发挥大学第四功能作用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15/16) .

[2]张民选, 谢仁业.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是高教发展的战略重点[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11) .

试论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的关系 篇5

社会发展离不开文化进步,而文化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为了促进文化发展,一项重要的任务是继承、发展和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建设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地方文献,作为反映特定区域内一切自然现象以及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其内容涵盖范围极广,是文献这个大家族中在内容上涉及一定区域并具有一定价值的部分。它不仅记录了地方的自然环境,社会政治、经济、生产等方面的实践活动,也记载民俗、艺术、文教事业等地方文化的方方面面,与地方文化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本文试图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1 地方文化是地方文献的产生基础

地方文献是反映特定区域内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以及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凡是在内容上涉及该区域并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献信息载体,均属地方文献。它与其他文献内涵的界定,在于其内容必须是能够反映当地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的图书文献资料。与其他文献相比,其首要特征是地域性。它在内容上涉及一个地区内的自然与社会基本情况,以不同的题材和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层面,系统,反映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地理,民族、风俗、民情、宗教等本地区事物的特色,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广博性、实践性、资料性,翔实性等特征。显然,地方文献的产生不是凭空的,而是以一定的事实、一定的情况为基础的,这些事实和情况不是别的,正是当地的地方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广义的文化从整体上包容了人类从浅到深的全部进化活动,这种进化活动既是不断推进、日新月异的,又是具有稳定性,根深蒂固的,它的“根”来自传统、民族和时代,这就决定了文化是具有区域性、时代性、阶级性等特征的范畴。所谓地方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某一地区在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看,地方文献就是对地方文化的记录和反映――它的内容恰恰包容了一个地方在各个时代的各方面的种种情况。地方(区)文化,一般可分成圈、群、体三种类型。圈、群文化是指世界和国家而言,范围较大。体,即文化个体,是指国家、民族文化内部的个体组成部分,如我国历史地域所形成的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等等。因此地方文化是指地方特色文化,即具有明显地方特征。独特艺术风格,能够反映当地人民群众生产斗争、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并已形成相当大的影响和优势,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项目,从这个意义上看,地方文献是有关地方特色文化的记录,地方文化是这部分地方文献的源泉。当然,无论地方文化和地方文献,其首要特征都是地域性,由于它们丰厚的蕴藏量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对当地的政治、经济、人民群众心理有着很大影响,其中积极的先进的部分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地方,小至乡村,大至一国一洲,全社会全人类的文化就是由各个地方文化的总和所构成的。文化是文献产生的基础和源泉,同样,地方文化是地方文献产生的基础和源泉。地方文献的产生以地方文化的形成发展为前提,记录了地方文化积累过程中方方面面的详细资料,离开了地方文化,地方文献就不可能存在,不可能在文化事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地方传统建筑文化创新 篇6

关键词:小学美术 传统建筑文化 教学探究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途径,美术课程具有传承文化的科学价值与作用。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不仅要重视技能技巧的学习,还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磐安的传统文化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走来,几经起伏,积淀成为了无可复制的特有文化体系。那如何把磐安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引入到小学美术“设计·应用”教学领域中?本人浅谈以下几点,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充分挖掘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

1、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引入小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中的重要意义

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的开发,丰富了美术课程的内容,扩展了美术课程的教学领域,使具有地位的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在教学中更加充实我们的美术课堂。

2、注重对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艺术资源的调查与研究,做好向“设计·应用”领域转化的论证和课例设计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对地方传统的建筑文化艺术资源进行认真仔细的研究,选择出具有一定艺术性和实用性的资源,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应用”领域课程资源的开发。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将镜头对准了各姓氏的宗祠:新渥大山下陈氏祠堂、仁川镇校四知堂、双峰宋朝进士牌坊、清朝的节孝牌坊、明清时期的“二十四间”德清堂等古名居、盘峰乡榉溪村孔氏家庙、孔氏祠堂、领口钦赐花厅、玉山古茶场、尖山东里、楼下宅祠堂、双溪蔡氏宗祠、钟英堂等大量古建筑。并对教学资源转化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和课题、课例的设计,开发出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设计·应用”课程,如:《拐边抹角——盘峰“孔氏家庙”》、《精雕细琢——双溪“蔡氏宗祠”“钟英堂”千功梁》、《吉祥如意——仁川“四知堂”卷草纹》、《“蝠”气临门——岭口“钦赐花厅”蝙蝠纹》、《不拘一“格”——方寸之间的窗格》等课。

二、引领感受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

教学的实施是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是将磐安丰富的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引入到小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的终极目标。我们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和认识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的特点,了解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使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为修养得以提高,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能够走进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中,去认识、去发现、去感悟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的艺术精髓,将这一文化精髓运用到现代的艺术设计领域中,让古老的艺术为现代人所应用。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建筑艺术欣赏能力呢?

1、选材

经过课题组的认真研究,我们将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和现代艺术设计作为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主要内容。

地方传统建筑艺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还具有多种用处。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了。这些建筑雕塑大都与民间传说有关,内容大都是精神活泼向上、吉祥如意、长命健康、富贵有余、儿孙满堂等,为艺术鉴赏课提供了丰富的教材。我们侧重欣赏了地方传统建筑艺术的纹饰,并将现代艺术设计的鉴赏穿插于其中,如现代灯具、服装、家具等,在对比欣赏中体验传统民间艺术的“百家争鸣”,感悟现代设计艺术的“百花齐放”,来一顿丰盛的视觉大餐!

2、方式

培养学生艺术欣鉴赏的能力可以从下面三种方式进行:

(1)课堂欣赏

课堂欣赏主要以了解与作品的有关知识为主,并把这些知识与作品的形式即构图、色彩、线条、明暗、风格样式等联系起来整体感受和领悟,把这些知识转化为一种审美经验,这是提高欣赏能力的重要部分。

如在《精雕细琢——双溪“蔡氏宗祠”“钟英堂”千功梁》一课的教学中,我们把通过观察、欣赏、讨论、操作和绘画等手段(图1),了解古建筑中横梁的基本知识和特点,掌握其图形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作为本课教学的目标。

(2)专题欣赏

即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展览,组织学生参加校、县、市举办的少儿书展、美术展、手工展或参加一些名家举办的画展,让学生享受这些有浓郁艺术氛围且较高层次的展览,在现有的艺术创作作品中寻找与地方传统建筑艺术的契合点,以熏陶感染学生(图2)。

(3)户外欣赏

带学生外出采风、写生或游玩,让学生领略古名居浓郁的人文风情和大自然优美的风光,在欣赏之余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操,开阔学生的视野,且能体验生活。

三、实践创新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

对于曾经被历史遗忘的地方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则需要通过创作实践活动来实现。让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在学习体验变现的方法和技巧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知,融入自己的审美体验,创作出具有新意的艺术作品。这是一个对地方传统民间艺术进行传承和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文化多元的态度。

课例精彩回放一

优秀的地方传统建筑文化需要教师巧妙的引导学生细心的体会。在《拐边抹角——盘峰“孔氏家庙”边角纹》一课中,我非常重视地方文化的传承,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身边的精彩。并且让学生试着用对称剪纸的方法设计表现边角纹,是一堂“朴素中流淌着美丽,简单中演绎着精彩”的课(图3)。

课例精彩回放二

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艺术对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在《吉祥如意——仁川“四知堂”卷草纹》一课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欣赏、讨论、操作和绘画等手段,了解古建筑中卷草纹样的基本知识和特点,掌握其图形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卷草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会运用以前学过的点、线、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变形、省略等变化方法,来对卷草纹样进行设计(图4)。

通过对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实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自然、社会、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充分利用农村自然教育资源,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围墙、融入社会,放眼农村广阔天地,挖掘农村特有的资源,引导学生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发现美、寻找美、表现美。

参考文献:

[1]《少儿美术》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美术新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磐安县志》 方志出版社

地方文化发展 篇7

高校与地方合作的互动效应是高校与地方合作的一个影响方面。首先高校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科技资源以及大量的人才, 这是相对发展不足的地方区域所不能比的。高校的科技以及人才库可以促进当地企业的发经济展, 同时地方政府与高校的科技以及人才资源进行合作, 地方政府通过高校资源获得了经济发展的支持。

1 高校与地方合作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 通过高科技在地方的示范作用, 最先推广使用新技术

新技术的的使用推广能够为地方农业的发展带来发展新机遇, 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推广能够为地方农业发展结构带来转变, 能够优化农业结构, 促进地区经济的转型。同时新技术的推广需要进行实验以及示范, 地方可以给与高校进行新实验提供实验基地, 同时高校在获得新技术以及新产品的成功后, 与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关系, 地方上加快了农业产业化, 同时现代化的科技程度加深, 为农业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建设

围绕地方支柱产业进行建设, 通过高校高科技研究成果, 巩固重点产业的发展, 同时为支柱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3) 引进科技合作, 开发高科技成果

主要是通过高校的高新技术, 帮助地方发展一批具有前沿性的产业, 同时还要提高主要产业的发展水平, 加强重点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比较发达的地区与高校建立合作, 利用高校的知名度以及技术水平, 形成了具有特色以及影响力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科技园等。同时这些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立还推动了部分就业。生物资源、环保技术等产业也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4) 通过科技合作,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我国传统的机械、制造、化工、冶金等都是科技比较落后的产业, 这些产业在发展中的阻力较大,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有限的, 所以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科技合作, 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为设备陈旧、自动化水平较低的产业引进新技术, 更好的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以及科技进步。

(5) 利用科技成果加强可持续发展

现如今很多地方产业不具备高新技术, 还停留在发展的初步阶段, 所以在注重效益的同时, 可持续发展变得比较困难, 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地方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需要当地政府更加重视。地方通过吸收高校的最新学术成果和高新技术成果, 为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提供智力支撑。值得肯定的是, 在近年来, 很多地方在实施防洪排涝、自然灾害防治的过程中都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

(6) 通过技术合作培养高科技人才

地方高校与地方的合作, 培养一批高科技产业研究以及开发等人才, 同时鼓励具有技术的高素质大学生到当地就业, 给他们提供良好额发展环境, 以科技人才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另外还可以引导高校人才到地方进行实践, 地方的科技人才到高校进行短期培训教育, 形成一种互动影响。

2 高校与地方合作对高校发展的影响

(1) 通过与地方合作, 有利于提高高校科研水平

高校与地方的合作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 地方经济需要不断的发展, 所以在发展的同时市场需求也是在不断增加, 所以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能够给高校带来新的课题研究, 为高校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丰富研究成果以及理论等, 提高高校研究的创新能力, 扩大高校的研发领域, 为高校结合自身人才、学科等选好高层次、高起点的研究, 更有利于形成自己的创新研究团队。与此同时, 地方能够为高校提供实践平台。

(2) 与地方合作, 优化了高校教学质量

通过与地方的合作, 优化了高校的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点是能够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以往在高校课题研究时涉及到的地方研究可能数量不足, 通过与高校合作带动高校研究的新领域, 带动新兴学科的发展。第二点是优化高校教学结构。通过地方经济发展得需求, 高校根据不同的发展情况, 及时制定热门专业, 不止于传统专业的教学。第三点是增强高校教学队伍的实际教学能力, 促进高校培养更加适用于社会发展的人才。

(3) 与地方合作, 改善办学条件

通过与地方的合作, 高校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增加高校的办学经费, 在高校经费增加以后, 同时可以改善高校职工等的待遇, 有利于提高高校职工的积极性, 从而带动整个高校的各个方面不断发展, 不断提高高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 加强高校与地方合作。对于地方经济来讲是发展的必然需要, 对于高校来讲也是发展的内在需求。

3 加强高校与地方合作的几点建议

随着高校与地方合作关系日渐紧密起来, 同时合作方式也开始灵活起来, 高校知识科技资源逐渐转化为经济资源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缺乏有效的互动机制, 同时合作缺少必要的政策规范等, 成果的转化率相对较低, 缺少鼓励, 停留在了水平比较低的阶段, 除此之外, 科技成果的实用性较差, 配套性也比较差, 使得企业对于高校的成果产生了不信任, 从而影响了双方之间的合作, 也影响了高校与地方合作的积极性。根据以上所述, 笔者提出几点合作建议。

(1) 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

说到底, 地方与高校的合作是一个相互的过程, 追根到底是一种产业与人才、科技与经济的双向互动。所以说, 地方与高校要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就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合作环境, 以实现双方的资源互补为原则, 促进地方经济以及高校的科研的发展。此外, 要将有一个良好的合作环境就要立足于长远发展的目标, 制定一个完善以及科学的发展规划, 同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充分发挥双方各有优势。

(2) 建立双方合作管理制度

高校与地方合作互动能否正常开阵并持久深入下去, 必须遵循"双向选择、互惠互利, 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的合作原则, 通过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的形式, 对合作范围, 合作领域和合作模式加以约定, 设立合作协调联络机构和专项经费, 建立领导互访和科技干部交流等制度, 使合作的管理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使全面长期合作的多边关系得到健康发展。

(3) 构建高效与地方合作交流平台

高效与地方的合作, 还需要一个良好有效的交流平台, 必须构建起人才、技术和信息产业、经济沟通交流的平台, 通过各类技术交易会, 科技招商会, 研讨会直接展示和宣传高效先进的实用技术。地方企业通过洽谈或投标就能获得所需的技术和人才, 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4 结论

加强高校与地方合作,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笔者从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分别是是高校与地方合作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于高校本身建设的发展出发, 在现有基础上提出了高校与地方合作的几点建议。高校与地方合作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也是促进高校不断扩展新研究领域, 将知识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的良好途径, 但是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双方建立在一个科学以及规范化的平台上进行交流, 这样才能更好地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1]龙斌, 浅析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J].科技创业月刊, 2007 (03) .

[2]申亚楠, 地方高校校地合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 (01) .

[3]郝远,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制度选择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05.

[4]尤玉静, "校地合作"背景下化工类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探讨[J], 广州化工, 2011 (06) .

地方文化发展 篇8

专业设置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招生、学生的培养以及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 事关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地方高职院校必须紧密结合学校专业与地方产业, 使双方实现对接, 为产业发展服务。这对提高地方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起着关键作用。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对接娄底支柱产业和主要产业, 充分利用娄底地方产业优势, 开设有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畜牧兽医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园林技术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几个特色专业, 前3个专业已成功入选国家财政支持的国家示范专业。这些专业的生源和就业市场以本地为主, 几年来, 累计为娄底社会经济建设一线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为娄底“加速赶超”战略的实现作出了重要贡献。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办学水平

根据不同特色专业的实际情况, 学院采用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

2.1 订单联合培养模式

以省级精品专业“煤矿开采技术”等为代表, 学院紧密对接娄底煤炭产业, 按照“政府主导、行业支持、企业参与、学院承办”的思路, 通过“企业订单、学校接单、政府买单”的方式, 采用“2.5+0.5”分段组织教学, 设立资助基金, 实行免费培养。

2.2 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一是以省级精品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为代表, 以产权连结校企股份公司为平台, 以生产联合收割机和啤酒贴标机零部件及整机开发为依托, 校企共同开发机械加工领域“产学融入”的学习领域课程, 校企共同制定教学各环节和时间段的学习目标任务和考核检测标准及保障措施, 形成了由校企双方参与的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机制。二是以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畜牧兽医”等为代表, 依托娄底的产业优势, 根据生产工作领域职业岗位群的特点, 全学程实行三年三循环, 通过学徒、协岗和准员工顶岗3个阶段完成职业素质和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三是以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园林技术”等为代表, 根据专业特点、学生职业成长规律和高职教育教学规律, 构建学习学期和工作学期, 即“1+2+2+1”模式, 采用项目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实现“做中学、做中做、学中做”, 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相融合、教学进度与生产进度相融合、技能考核与生产指标相融合。四是以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建筑工程技术”等为代表, 围绕项目或任务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做都根据企业工程项目或工作任务, 制定实施专业教学计划, 形成了“621”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

2.3 双证融通培养形式

以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等为代表, 针对企业对人才岗位职业能力专门化的要求, 引入职业岗位资格证书和行业技术标准, 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在教学中实行“一接两融”办法, 即教学目标与国家推行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要求接轨, 课程设置与岗位群职业标准相融合, 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证内容相融合。

3 搭建产学研平台,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

对接娄底三大产业——煤炭、农机制造、农业, 学院搭建了华南娄职煤炭安全服务有限公司、湘丰娄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和娄底经济开发区中阳村三大产学研平台, 组织科研服务小分队进企业、进农村现场开展科技服务, 以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煤矿开采专业的教师就规范娄底煤矿开采秩序、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能进行了研究, 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当地十多家煤矿。机电专业教师研发的“南方水稻轻型联合收割机”获国家发明专利, 技术应用于湘丰娄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联合收割机生产中, 每年带来直接经济效益200万元。农林类专业教师对本地特色果树基地、苗木基地进行技术指导, 当地农民种植桂花、香樟等绿化苗木500万株, 发展特色观光果树产业, 亩均收入达8000元以上。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组织教师集中下乡为农民开展技术咨询服务, 分发农技资料, 组织校企合作实体生产的收割机免费为村民收割。学院围绕娄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课题研究,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近3年, 学院教师参与娄底政府企业行业调研、技术研发、技术服务与指导近200次, 共获得专利14项, 立项或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53项, 获得省市级科研成果奖6项, 为娄底产业升级、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养料。

4 提供优良的职业培训认证服务, 及时培养地方急需短缺人才

学院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办学思想, 确立了服务“三农”, 服务新农村建设, 服务地方经济的培训思想。面向娄底企业、农村和社会, 建立了政府、学院、企业 (行业) 多方互动的职业培训机制, 形成了科学的职业培训体系。成立职业培训中心, 制订了《职业培训工作暂行规定》。依托设在学院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湖南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测试点等机构, 面向社会提供焊工、维修电工、花卉园艺师等26个工种的中高级技能鉴定, 近3年完成15000多人次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构建多样化培训平台, 重点开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农业新技术、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企业职工在岗提高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学院现为湖南省“雨露计划”培训基地、娄底市免费培训农民工百校行动院校、劳动预备制培训基地、娄底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示范基地等18个培训基地, 免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0多项, 累计培训22903人次。通过“与政府共建”、“与村组合作”、“与村办企业合作”, 以“人才培养”、“项目培训”、“产业开发”、“合作研究”、“信息咨询服务”等方式服务“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打造了生猪产业湘中丘陵区区域试验站、现代油茶林繁殖基地、中阳村新农村建设综合试验基地等合作平台。

5 致力校园文化与社区服务建设, 充分发挥地方高职院校引领辐射作用

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不仅要对高职教育发展起示范作用, 同时也应引领带动地方文化建设。一是实现校园优质资源开放共享。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食堂、塑胶田径运动场、室内羽毛球馆、篮球馆等校内文体设施对外开放, 实现资源共享;校园网基础建设与信息资源建设初具规模, 能为校内外用户提供学院精品课程、优质教材与课件、教学信息、图书资料等资源查询使用, 实现网络教学、自主学习、网上互动功能;“教育教学改革论坛”、“创业论坛”、“专家论坛”、“校友论坛”邀请了专家、学者、企业家、能人主讲, 产生了较好的影响;近3年来, 举办各类省级以上竞赛和研讨会议10余次, 接待省内20余所高职院校来校学习交流, 实习实训基地每年接受了资源共享学校学生1000人次来校实习实训, 扩大了学院的影响和娄底的地域影响。二是开展了青年志愿者服务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开展了家电义务维修、书画展、街区文艺演出、心理健康咨询、科普知识宣传、禁毒宣传、低碳生活环保宣传、植树等活动;每年组织学生下到国家级贫困县新化县支教,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爱心支教团连续几年被评为省“三下乡优秀团队”。

参考文献

[1]王一群.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探索[J].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职教与经济研究学报, 2010 (1) .

淮安漕运文化与地方戏曲发展 篇9

关键词:淮安,漕运文化,戏曲

一、漕运兴盛促进淮安经济、文化的繁荣

自古以来, 淮安便是运河枢纽, 运河在淮安以北的河道几经变更, 至明代迁都北京后, 北方巨量的物资需求促进漕运前所未有的兴盛。至明清时期, 漕运、盐运得到空前发展。淮安城扼漕运、盐运、河工、榷关、邮驿之机杼, 淮安城市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康熙十六年, 河道总督府从山东济宁移置淮安。漕运总督府是统掌全国漕运的最高机构, 机构设在淮安, 总督府的机构庞大, 文官武校及下辖官兵有两万余人;河道总督府负责督办全国黄河、运河堤防、疏浚工程等。此外, 为了稳定漕运、保障国家财政税收, 明清两代还在淮安设置了淮安关、守备太监、盐运司等机构, 这一方面强化了封建国家对漕运的管理, 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淮安在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这些机构的设置, 使得淮安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大大增加。从地理位置来看, 淮安地处秦岭淮河一线的中国南北分界带上, 素有“南船北马”之称, 北方的人流和物资至淮安由陆路换乘水路, 反之亦然。人流物资的中转、漕粮的盘验、漕粮运输船只携带大量“土宜”的交易, 使得淮安形成大量专业市场, 商业繁荣和城市繁华达到鼎盛, 《光绪淮安府志》描述其盛况时写道:“自府城至北关厢, 由明季迨国朝为淮北纲盐顿集之地, 任鹾商者皆徽扬高资巨户, 役使千夫, 商贩辐辏……河督开府清江浦, 文武厅营星罗棋布……榷关居其中, 搜刮留滞……百族聚焉, 第宅服食, 嬉游歌舞。”

淮安城市的繁华, 也带来了人文荟萃的局面。淮安因漕运和盐运, 全国各地的商人聚集淮安, 其中以晋商和徽商为代表, 他们甚至举族迁居淮安, 大批的文人墨客因此而云集淮安, 淮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人文荟萃的繁荣景象。明清两代, 淮安河下中进士者有56人 (包括状元等) , 举人、贡生160多人。一个弹丸之地出现如此之多的读书人, 在全国都十分罕见。在历史的进程中, 淮安形成了尊师重教、蔚然向学的优良传统。同时, 在商贾的经营下, 淮安出现了一大批会馆, 这些会馆也是文化交流场所。作为纵贯南北的带状形地域文化, 漕运文化是沿线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文化互相吸纳、融汇的结晶, 在沿线各地均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淮安漕运文化代表的是比较先进的商业文明, 依托运河形成了一条经济繁荣带, 带动沿途商贾如云。过境商船、官船的增加, 促进了南北物资交流, 密切了全国市场的联系, 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漕运文化生机勃勃、富有朝气, 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兼容性和进取性特点。这种特点对于戏曲这种综合性表演艺术的产生、形成, 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地方戏曲中的漕运元素——以淮剧为例

淮安地处运河两岸、淮河下游, 这里自古巫风盛行, 船民、渔民、农民以及部分市民都十分相信船头会、火星会、太平会、青苗会等迷信活动。为娱悦民众, 常在祭神之余, 装扮人物演唱巫书、神书和劝世文中的故事关目, 也有模仿戏曲的表演, 演唱些民间故事和传说中的故事。这样的演出即是被称为“香火戏”。这些香火艺人大多是亦农亦艺、半农半艺, 农忙时种田, 农闲时卖艺, 年成不好时还要流浪行乞, 以唱“门头词”维持生活。地处上河地区的淮安楚州、涟水的语言声调硬而高, 这里的号子、牛歌也高亢、奔放;下河地区的建湖、盐城的语言声调软而低, 这里的田歌、秧歌则较为柔美、抒情。正因为语言和风俗略有差异, 所以在后来就形成了西路淮剧和东路淮剧的演唱风格。淮安的淮剧称为“西路淮剧”。唱“门头词”和唱小戏以及从事民间说唱的艺人们, 也常合在一起演出“香火戏”。其中一些三样都能的艺人, 被观众称为“三伙子”或“三可子”, 所以“香火戏”也称“三可子”。“三可戏”在民间的生长和流传时, 淮安漕运正是发展兴盛的时候, 漕粮和漕盐的运输来往, 给淮安地区带来了大量客流。徽班艺人跟随着徽商在商业发达的两淮地区流转。部分唱“三可戏”的艺人为了糊口, 主动和徽班的一起搭班演出, 徽剧艺人也加入到“三可戏”行列中来。两个剧种同台演出, 被称为“徽夹可”。在徽剧的影响下, “三可戏”的唱腔和表演艺术不断提高, 演出剧目不断丰富。光绪三十二年, 洪泽湖泛滥, 上、下河地区一片汪洋, 部分艺人逃荒渡过长江。上河地区的杨子良、沈月红、大友子、二友子以及薛如贵等人, 分赴南京、苏州、无锡等地。“三可戏”流入到江南后, 被称为江淮戏或江北戏。

在淮剧的传统剧目中, 有一出经典剧目《水漫泗州》, 它讲述的是泗州太守的儿子时延芳与洪泽湖水母娘娘的爱情。时延芳进京赶考落榜, 遵守约定与水母娘娘相见, 两人私定终身, 因洪真道人从中阻拦, 时延芳不能与水母娘娘在一起, 后来, 水母娘娘和时延芳经过一番努力战胜了洪真道人。时太守及全泗州城人民, 为儿子时廷芳和水母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在婚礼中, 洪泽湖大水渐渐上升, 漫过泗州城。泗州城渐渐下沉, 成了一个水国。泗州太守及人民, 脱离红尘苦海, 在洪泽湖下享受着世代安乐的生活。其蓝本就源自于淮安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在洪泽湖边, 有一座辉煌过900年, 至今在水下沉睡了330年, 被人们誉为“东方宠贝城”的古老城市——泗州城, 由此产生了闻名而悲壮的爱情故事。而其真实的历史背景是, 桀骜不逊的黄河每年夹带着16亿吨泥沙奔腾而下, 以4亿吨泥沙沉积于淮河, 堵塞了大运河漕运这条经济生命线。于是, 明代总理河漕的潘季驯提出了“蓄清刷黄济运”的方略, 即在与淮河相接的洪泽湖东岸筑起高家堰大堤, 提高淮河水位, 使淮河的清水倒灌到黄河, 冲刷黄河带给大运河的泥沙。这样, 便可达到“济运”——保证朝廷经济大动脉大运河畅通无阻的目的。但在洪泽湖东岸筑堤, 淮河水位提高, 就决定了西岸的泗州城被淹没的命运。清康熙十五年 (1676) , 再行“蓄清刷黄”之策, 不断提高洪泽湖大堤, 最终, 洪泽湖成了悬湖。泗州城位于了洪泽湖水位之下, 清政府为了漕运的正常通行, 保证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转, 则牺牲了泗州城。百姓或淹死, 或四处逃荒。于是, 民间开始流传《水漫泗州》的传说, 《水漫泗州》演绎了一场泗州城凄美的故事。

三、因漕运流入淮安的戏曲及其发展—以淮海戏等为例

淮海戏的产生有三种说法, 其中之一是淮海戏源于秦腔, 据清代李调元《雨村剧话》记载:“秦腔始于秦州, 盛于长安, 流入晋、冀、鲁、豫至淮水止。”清代, 南方各地的地方戏曲进京汇演, 这些戏班沿运河北上路过淮安, 很多时候, 因淮安商业繁荣、人口众多、娱乐需求旺盛, 他们往往驻扎淮安, 北方地区的戏曲也沿运河南下, 汇集淮安。据此推断, 淮海戏为秦腔一支, 经融会通过漕运流入淮安地区的徽剧、京剧和柳琴戏后而创立的新剧种。清代乾隆、嘉庆年间, 艺人多个体分散活动, 走村串户演唱, 故又称之为“打门头词”。演唱内容多半是民间流传的故事, 使用的乐器是一把三弦, 人称“三刮调”。清道光年间, 几个艺人凑合一起进行活动, 逐步形成班组, 在农村的田头、庄头及庙会上演出, 形成了“戏”的雏形, 遂渐演变为今天的“淮海戏”。由于漕运带来的经济繁荣和百姓文化生活的需求, 淮海戏在淮安落地生根, 并不断发展, 成为淮安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种类。

此外, 淮安的楚州十番锣鼓有着悠久的历史。十番锣鼓是

戏曲舞蹈创作琐谈

钟林荔 (福建省宁德市畲族歌舞团福建宁德352100)

“以歌舞演故事”是中国戏曲的本质属性, 由此可见舞蹈在戏曲中的地位与作用。戏曲是节律化、舞蹈化的, 戏曲表演中的唱念做打都可被视为舞蹈, 但本文要论述的是戏曲表演中为推进情节、渲染气氛、刻画人物而运用的现代的群体舞蹈, 它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不同的创作方法。

近年来, 戏曲的观众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审美视野的扩大, 他们的审美趣味也跟着改变, 已不能完全满足于传统的表演形式, 这就推动了戏曲的改革与创新, 在纵向继承的同时也注意横向借鉴, 开始吸收其他姊妹艺术的表演艺术手段, 传统的戏曲舞蹈也必然列入改革创新之列。于是, 受到当代观众, 特别是青年观众喜爱的现代舞蹈就逐渐进入了戏曲表演之中, 但由于尚处于“磨合期”, 故还有不少不吻合、不协调、不适应之处。而之所以产生这些偏颇, 盖源于舞蹈编导对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的认识的偏差。因此, 对当前戏曲舞蹈创作的状况进行研究是有意义的。

我是从1996年开始, 陆续为大型现代越剧《天地良心》、越剧儿童剧《烛光》、古装闽剧《红豆缘》等剧目编导过舞蹈的, 其中走过弯路, 有经验, 有教训。现拟就自己这几年从事戏曲舞蹈创作的心得体会, 谈谈个人的看法。

戏曲舞蹈在戏曲演出中的任务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舞蹈要表现规定情节中人物的行动, 事件的进程, 因此, 舞蹈要与戏剧情节的进展相吻合, 帮助展现戏剧情节发展的过程, 而不应脱离戏剧情节单纯地、孤立地去舞蹈, 把舞蹈变成舞台的一种点缀。这就要求舞蹈的编导要了解剧本、熟悉剧本、在舞蹈语汇的运用, 节奏的把握, 乃至道具的使用等方面都紧紧地与戏剧情节联系在一起。舞蹈该长则长, 该短则短, 可以时断时续, 甚至“支离破碎”, 一切都要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作决定, 使舞蹈与戏剧唱腔、道白、人物动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不要为舞而舞。如闽剧《红豆缘》过千人渡的那场戏, 当豆腐女沈灵芝送骆兰生进京赶考, 遇鲤鱼溪拦路, 俩人撑竹排过溪河的场景。从豆腐女先上竹排, 手持竹竿引骆兰生上竹排, 河水荡漾, 竹排起伏, 到俩人互诉衷情, 一直到上岸, 始终围绕着一根竹竿舞蹈。群舞演员推动树木景片, 与男女主人翁相向而行, 不时的、间隔的流动, 表现了一种男女主人翁撑竹排顺水行进的过程, 而豆腐女和骆兰生只是在舞台的中区尽情地“双人舞”, 表现了从上竹排到上岸, 横渡溪水的情景和两人依依惜别的离情别绪。舞蹈历时十几分钟, 而观众却看得很入神, 有种引人入胜的感觉。舞蹈是根据主要角色的唱腔进行编排的, 流行于江苏、浙江、湖北、安徽、福建等地的汉族民间鼓乐, 十番锣鼓的演奏主要用于宗教的超度、醮事与民间各种风俗礼仪活动。僧、道两家称之为“梵音”, 民间则称之为“吹打”或“苏南吹打”。皇宫的昆曲因运河的开通和漕运的发展繁荣流入淮安。清道光年间, 淮安著名的民间艺人孙敏卿将从皇宫里流传到淮安的已盛行多年的昆曲音乐进行了整理, 加进了锣鼓打击乐器, 并成为楚州十番锣鼓 (又称武昆) 。

漕运总督府就设立在淮安楚州, 淮安的经济繁荣, 百姓生活富裕, 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发展戏曲, 所以, 十番锣鼓在淮安不断壮大。楚州曾有十几支演奏十番的民间团体 (当时叫堂子) , 如:粮安堂、行安堂、建安堂等等。最有名的是粮安堂, 他们的人员大部分是由楚州南门一代的粮行的老板和一些布行商人组成的, 他们的演技最好。其次是行安堂, 他们是由河下一带做小买卖的生意人及一些手工艺人组成的。每逢农历四月二十八的都天会和五月初一的东岳庙会, 各个堂子会招集所有的艺人结队, 走街串巷, 最后汇集到东岳庙打擂台, 声势浩大、热对于规定情景的演绎, 推动情节的发展作用明显, 又没有强加进舞蹈的痕迹。

二是服务于戏剧人物的塑造, 人物情感的表达。舞蹈是抒情大于叙事的艺术, 而戏剧又长于抒情, 因此两者的结合将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但此时的舞蹈的抒情, 必须是抒人物之情, 规定情景之情。而有时我们舞蹈编导会为了自身舞蹈的完整脱离了剧情而大抒特抒, 结果是弄巧成拙。我在闽剧《红豆缘》“送别”一场的舞蹈编排中就注意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主人翁骆兰生与豆腐女在送别路上急于表白又羞于启齿, 依依惜别的矛盾、复杂的心情, 设计了可移动的茶树与“采茶女”的舞蹈, 这些舞蹈演员有时是拟人化的、有时是人物化的。因为他们有时是茶丛、草木, 有时是采茶女、沈灵芝的女伴, 那种用采茶女的时隐时现把主人翁的心理外化, 恰到好处的表现了人物的矛盾、复杂、细腻的感情。

三是要烘托气氛, 渲染情绪。舞蹈是一门视觉艺术, 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运用得当, 当能很好地起到烘托气氛、渲染情绪的作用。我在编排越剧儿童剧《烛光》时有这样一场戏:徐开清老师为救落水学生牺牲后, 孩子们沉痛地在教室里悼念自己的老师。为了渲染这种氛围, 我让数十名孩子, 在冷光照射下, 举着一枚枚蜡烛缓缓走来, 轻轻跪下, 用简单的手的动作表达哀思。这里没有太多的舞蹈动作, 没有太大的舞台调度, 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每一次戏演到这里, 配合着演员如诉如泣, 凄凉的唱段, 观众总会潸然泪下。在这里无需追求舞蹈本身的完美无缺, 能渲染足气氛即可。又如闽剧《红豆缘》的开场和结尾的两场婚礼场面。开场, 根据迎亲路上这一规定情景, 我把舞蹈定位为“迎亲队伍行进中的舞蹈”, 编舞突出地域特色, 应用福建闽东北一带的婚礼习俗, 融入福建民间舞的舞蹈语汇, 使用了花轿、喇叭、嫁妆礼品担等道具。结尾, 规定情景则落到了状元府, 使用舞蹈的道具与开场的一样, 气氛依然热闹, 做到全剧首尾呼应, 又有物是人非的讽刺寓意。

在戏曲舞蹈的创作中, 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独立性、完整性而编排大段的舞蹈, 游离于戏剧情节发展之外。不可只注意自己舞蹈的个性而忽略了戏剧、剧种的特性, 要更多地吸收中国古典舞蹈、传统戏剧舞蹈及民族舞剧的舞蹈元素进行再创作。另外舞蹈编导要与戏剧导演密切配合, 倾听导演的意见, 认真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情景的氛围, 尽量根据导演所定位的整部戏的风格和要求来创作, 这一点也是极为重要的。

这些, 仅是本人近几年在从事戏剧舞蹈创作中的一些体会, 提出来求教于同行。

闹非凡, 百姓十分喜爱。

这里, 特别需要交代的是, 在梨园界被尊奉为“通天教主”的王瑶卿 (其父为晚清著名昆曲演员王绚云) 、中国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周信芳, 都是淮安人, 他们的从艺之路都与淮安漕运文化的兴盛有着无法割断的渊源。作为淮安的戏曲名人对中国戏剧发展作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明奇.《运河之都淮安及其历史地位的形成》.江苏地方志.2006.

[2]季祥猛.《论“运河之都“的核心人文价值》.淮阴工学院学报.2009.

地方文化发展 篇10

1 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1. 1 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高等教育为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凸显了科技人才的作用。高素质人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快速变化的经济形势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地方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差别较大,沿海城市、大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而在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教育也相对落后,高科技企业也随之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其次,高等教育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很多高校已经在探索如何将教育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科研产业的排名比较靠前,体现了教育对于经济的技术支撑。随着高校的发展,很多高校的不同专业已经能够为我国企业提供一定的科研支持,并且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体现了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最后,高等教育的费用消耗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高校扩招的同时,也必然要进行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在无形中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与之相关的行业的发展。在高校发展和扩建过程中,总是能够带动其周围经济的发展。学生的消费能力较强,尤其是90 后的学生,其各个方面的消费相对较多,这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1. 2 地方经济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首先,地方经济决定高等教育的模式。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离不开资金支持,因此在经济发达地区,教育事业也发展较快,这是一种必然的现象。经济的发展才能解决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经济发展中要将高校教育列入其中,教育要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为目的,才能确保其在经济发展中社会地位。

其次,经济发展影响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地方经济对高等教育速度的影响体现在物质保障提供和资金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多城市的教育水平已经大大提高,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我国经济尚不发达地区要开放重点项目,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且注重教育与经济的切合点寻找,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最后,教育结构改革要以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依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企业改革和重组是一种必然现象。而这一现象影响了高校的教学策略,要求高校对其教学策略进行优化。人才的培养和资金的投入要始终围绕经济的发展。

2 经济与教育共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要求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但在目前的形式下,二者的结合还不完善。我们要正确高等教育发展与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高校在适应经济的改革过程中,体制改革不彻底。长期的计划经济影响了我国教育的发展,使教育体制改革受到限制。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政府在资金上给予高校支持,但同时在科研及管理上的干涉较多,不利于高等院系的制度创新。相关法律并未对高校教育结构优化做出规定,这也使得一些高校在发展和制度改革过程中找不到方向。在运行机制上,传统教育体制分割了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近年来虽已经得到改善,依然存在的问题是学校受限于经济等因素,无法积极与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影响其人才培养。市场经济机制无法发挥积极的作用。教育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弊端。经济与教育之间息息相关,这就造成了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水平无法提高,又无法发挥企业等社会力量的作用,使经济与教育的结合不紧密。我们将二者作为当地发展的两个子系统,会发现无论是在管理体制上、地方政府作用发挥上,以及企业等社会力量的支持上,均存在不足。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服务与合作关系并未完全建立,缺乏良性互动机制,高校教育的受重视程度明显低于企业,尤其是科研企业。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造成教育发展无法满足经济需求,为此应提出市场的解决策略。

3 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教育水平提高的共赢

3. 1 发挥政府对教育机构及经济的主导作用

政府在经济和教育结合的过程中,其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都决定了教育的结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优化。政府应重视经济的发展,了解人才和科研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而增加对教育的支持。同时,要制定积极的法律法规,规划企业的发展和高校教育的结构优化,使其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针对高校体制不合理的现状,应从根本上强调其体制改革,加大政策对于高校体制改革的引导作用和统筹作用。

3. 2 注意地方经济的均衡发展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差距。发达经济下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高校扩招明显。但这会造成两个结果。经济发展快速的地区,高校无法承受扩招的压力,而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缓慢,人才缺乏。因此,应强调综合发展,平衡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形势,适当增加对西北地区的教育资金投入,提高当地教师的待遇,防止人才过剩和人才缺乏过于明显。从高校的发展来说,督促其改变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向,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3. 3 进行教育改革,使其适应经济的发展

基于经济对教育的影响,应从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入手,培养能够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其中课程改革是重点,基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进行课程设置,以社会岗位需求来确定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管理人员要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了解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对高校中不合理的专业进行及时调整。增加市场需求大的专业,相关资料报道了未来几十年内,我国高校诸多专业的毕业生将很难找到工作,国家相应地提出取消一些教育教学专业。这显示了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重要性。高校还应根据经济发展形势来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要尽量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基于现代社会的需求重点培养科技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高校教育目标,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综合型人才支持。

3. 4 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探索

高等院校掌握着巨大人才优势,高校应积极走出去,发挥其人才优势。从高科技产品的开发入手,及时了解企业需求,针对企业需求建立经济科技群。扩大教育的发展规模,为企业生产和研发提供人才支持,培养懂技术、懂科研和懂管理的人才,逐步完成产业调整,使其对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产学研发展策略是地方经济发展必要措施,要求高校建立相应的对策与运营管理制度。从我国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创新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少是其主要特点,应注重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将经济发展中科技这一要素作为核心来提出发展策略。

4 结论

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使我国与世界的交流增多。人才的缺乏在一个过程中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而高等教育机构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这就体现出教育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证明只有通过政府的引导,企业的支持与高校自身的策略调整,才能使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才能促进经济与教育的和谐共生。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企业及高校都应认识到地方经济与教育相结合过程中需要的条件,以及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共同努力,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提高我国在国际舞台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徐文俊,刘志民.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高教,2011(3).

[2]刘广河.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理论依据探析[J].科协论坛,2011(7).

地方文化发展 篇11

近年来,番禺区教育局提出推进岭南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全区正致力于提炼番禺传统岭南文化内涵,着力建设特色鲜明的本土化、区域性现代学校文化体系。推动学校由“一般学校”向“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的跨越。在这样的背景下,番禺区石碁第四中学申报的课题《石碁古建筑艺术中的岭南文化要素的研究》被批准立项为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第四批),本课题主要围绕石碁古建筑的艺术特征及其岭南文化要素,研究区域文化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并进行岭南文化特色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我国对课程设置实行的是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即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的目标、价值、责任和任务都不同,看似完全独立,互不关联,实际是紧密依存。国家课程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是决定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地方课程由地方自主开发、实施,弥补国家课程的空缺;校本课程是在实施国家、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开发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三级课程共同构成学校教育的有机整体,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从近年课程改革实验情况看,各学校都十分重视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特色课程的建设。尤其是特色课程的建设,是学校的内涵发展和提高学校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打造岭南文化特色课程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岭南文化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以此影响、教育青少年一代,让他们从小扎下传统文化的根,铸造起中华民族的魂,因此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也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

广州市高中特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已经正式启动,如何将此项研究延伸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中呢?虽然,目前对特色课程尚无明确的定义,但我认为岭南文化特色课程的内涵至少包含三个层次:首先是必须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及文化精神;其次是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三是课程建设能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终推动学校成为特色学校乃至品牌学校。岭南文化特色课程的打造不应只追求表面的“乡土特色”,而应力求彰显文化品味,弘扬文化精神。应把岭南文化特色课程打造得更美一些,更具体一些。特色课程不但要有岭南文化的形式美,更要体现岭南文化的内容美。黑格尔说:“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借以现出内蕴和特征的东西(形式)。”是的,只有美的形式,才能让孩子们更愿意触摸历史,亲近家乡,自觉地接受地方文化的滋养;只有美的内容,才能体现地方文化课程的特色;只有美的形式和美的内容和谐统一,才会使学习不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种享受。

《石碁古建筑艺术中的岭南文化要素的研究》课题以“石碁古建筑”为切入点,依托学校附近丰富的传统古建筑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建筑中的岭南文化要素,从古建筑的形式美出发,探究古建筑的内容美。并以此为基础,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地方课程计划、学校办学哲学和学生需求,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初步形成了我校的岭南文化特色课程。

民俗文化与地方经济发展 篇12

一、民俗文化的社会地位及其影响

民俗文化种类很多, 每个种类都是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 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 在打击乐篇——铜锣, 早在北魏时期就已经产生, 宋代, 锣便在乐队中广泛使用, 现在许多的地方戏曲中, 都离不开锣, 遂昌昆曲十曲作为省文化物质遗产, 其中有一乐器——云锣, 往往在整个乐曲中, 点缀其中, 但是它刻画、描绘音乐的精彩程度绝不亚与其他乐器。民间工艺品, 像浙江的丝绸、湖笔、龙泉青瓷宝剑、青田石雕, 单从艺术价值来说, 早已闻名海内外, 经济价值也十分惊人, 是各大拍卖会上的宠儿, 许多艺术家往往借鉴民俗文化的特色, 用于自己的创作, 融会贯通, 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工艺作品, 更有投资商投资民俗文化, 促进文化交流, 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时常在报端、杂志上有两地争名人、出生地等现象, 往往就是看中其中的文化内涵, 借机发展文化旅游, 促进地方经济腾飞。

二、民俗文化主要构成要素

1. 民俗工艺制品。

民俗工艺品范围比较广,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它本身具备艺术性、地域性、独特性。遂昌举办“汤公文化节”, 外地媒体采风活动, 对畲族字带非常感兴趣, 因为它运用丰富多彩丝线, 一改以往黑白单调的内容, 增加了织带难度, 一条字带上有完整一首毛主席诗词, 民俗工艺品的优势和魅力, 符合商品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越是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产品就越有市场。

2. 民俗风情活动。

民俗风情活动和节庆文化经贸活动结合在一起, “文化搭台, 经贸唱戏”, 流传于民间的民俗活动被重新挖掘整理, 遂昌的“七月会”“龙排节”“班春劝农”等活动, 起到传承保护的作用, 民俗风情活动也是民俗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3. 名人效应。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相对杰出的人物, 成为各地开发民俗文化活动的金字招牌。遂昌县近年来着力打造“汤显祖”文化, 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并延伸出班春劝农、牡丹亭、龙谷茶艺等民俗文化品牌效应, 带动旅游、文学研究、茶产业的发展,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民俗文化本质上是相对休闲和相对稳定的, 在全球化的今天, 交流、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民俗文化的发展需要一个开放和包容的环境, 相互的交流有利于促进民俗文化的发展, 如何充分利用民俗文化来发展地方经济, 我认为, 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挖掘整理, 循序渐进。民俗文化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不断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逐步发展成的

艺术门类, 针对艺术的不断渗透、溶入, 有许多民俗文化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改变, 但是仍然保留它的原始体, 这种原始体是艺术研究不可多得的“活教材”, 许多地方民俗文化由于历史悠远, 传承人断代等因素, 濒于失传, 我们要尽可能的组织力量抢救, 让它重放光彩。遂昌县在抢救、整理“十番”过程中, 注重收集文武十番曲谱, 特别是对工尺谱, 专门聘请老艺人讲解, 翻成简谱, 并对文武十番的内容加以区别、总结。被誉为“浙西南文明之光”的好川文化, 出土的黑陶, 专家通过增加现代特色, 环保理念, 首创具有环保功效炭陶, 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 摸索出一条产业化发展道路。许多的民俗工艺品, 用现代人的角度看起来很土, 用艺术家的眼光或许它就是一件不错的艺术品, 通过继承和发扬, 推陈出新, 寻找互利双赢的既符合艺术发展规律, 又寻求最大经济效益的发展平台。

2.拓宽渠道, 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民俗文化要生存和发展, 必须寻找一条符合自身发展规律, 需要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扶持, 就中国民乐而言, 在许多节庆场合, 通过收费, 促进人员的凝集, 吸引更多的年青人学习, 不断补充新鲜血液, 使民乐更加深入群众。许多工艺美术品, 也可以通过参加比赛, 展示活动, 扩大知名度, 进而寻求和市场结合, 带动群众致富, 进而产业化, 扩大生产规模, 增加销售渠道。随着我县旅游发展的深入, 必定会带动整个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 我们必须找准立足点, 选准符合现代人审美观点的产品, 像黑陶、青瓷、畲族字带, 织布, 在保持原有历史风貌同时, 大胆创新, 吸引更多资金和人才关注民俗工艺产业, 切忌“一窝风”, 盲目依样画葫芦, 加大对产品的宣传和营销力度, 特别是新媒体的关注程度, 网络营销, 对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提升至关重要。

3.创新求变, 发扬光大。民俗文化历史源远流长, 具有固定的模式, 创新求变不可损其根本, 只能锦上添花, 通过边缘渗透, 不光研究其艺术内涵, 更重要的是研究受众, 适应不同层次的需求。随着艺术品步入市场经济, 是由其独特的个性来取胜, 艺术本身并不一定完美无缺的, 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自我的过程, 做好市场调查研究, 从艺术造型、色彩、实用性上下功夫, 根据市场需求, 结合民间风俗, 使产品更加完美。遂昌三仁畲族乡畲族字带给人印象深刻, 但它作为商品一直没有起色,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 许多消费认同你的产品, 但对内容和色彩不满意, 我们在内容上一改以往简单字符, 改为毛泽东诗词等, 改变以往单一黑白色彩的棉线, 用彩色丝线、化纤线等, 使整个字带面貌焕然一新, 许多人慕名求购, 蕴含商机无限。所以, 创新求变, 推陈出新不能抛开它的历史、灵魂和艺术光华, 只能是抹去蒙在其表面的灰尘, 让它更具深度和持久发展的动力。

上一篇:高层建筑城市设计管理下一篇:采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