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音乐文化

2024-07-10

地方音乐文化(精选12篇)

地方音乐文化 篇1

中华民族拥有着伟大的历史文化内涵, 而音乐形式在历史的传承过程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各个地方都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 而这也是中国民间音乐实现百花齐放的一个亮点。如今, 我们不仅仅要传承这些优秀的艺术形式, 更需要我们能够发扬, 拓展这些文化, 让民间拥有悠久历史的音乐得以被更多的人们所知晓。但这并非易事, 是需要我们讲求方法手段的。如何能让现代人接受这种艺术文化, 就应该运用现在的营销手段来宣传, 让人们接受, 而在此基础上, 能够为当地的经济也添砖加瓦, 也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 孕育了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 而每种音乐形式都具备了它独特的艺术魅力。然而, 目前已有一部分音乐瑰宝遭到遗忘与丢失, 而如何进行传承与发展, 学习与传播, 便成了我们音乐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因此, 我们通过对一些地方性的具有代表性音乐文化进行研究, 从而使这些流传在民间的, 各地方的具有极大的开发潜质的音乐文化形式得到发扬与传承, 将其形成一条稳固的产业链条, 使地方音乐不再仅仅只是作为一种文化代表, 而能够真正的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一份努力, 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中原地区, 是中华民族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是一个市场潜力巨大, 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2011年国庆节前夕, 国家把建设中原经济区提升到了国家战略, 而针对文化产业的经济发展也作出了具体的规划, 因此, 作为一个河南人, 作为一个学习音乐的河南人, 有责任和义务为国家快速建设中原经济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也为自己的家乡做出自己义不容辞的努力。以此作为研究的目的, 我将从两个大家熟知的地方音乐文化成功的产业化发展的例子来说明, 地方音乐是如何转变成经济的产业化发展, 从而进一步推动音乐文化的推广的。最终总结出一些适合地方音乐产业化发展的条件以及可实行的方法, 为将来的地方音乐市场开发提供一些建议。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和体制的束缚下, 人们把音乐文化仅仅只看作是一种事业, 除了能给人以心灵上的愉悦与陶冶, 并没有其他的作用了。其实不然, 音乐文化不仅仅可以在精神上为大家带来享受, 同时也可以为当地的经济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党的十六大提出, 要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而随之又提出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目标, 可见我国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愈加重视, 逐步向“文化强国”的目标迈进步伐, 而作为一名音乐专业的研究生, 也更应该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为这一目标不断努力。从而实现“文化为经济服务, 经济推动文化发展”的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的局面。

我们可以看到, 虽然中华民族各个地方的音乐文化形式众多, 但并非是所有的音乐形式都能够发展如此成功, 它是需要一定的先决条件的, 否则即使我们再努力, 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结果, 最终不得不功亏一篑了。因此, 我总结的地方音乐文化能够进行产业化发展的三个基本条件:1.需要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音乐基础, 拥有独具特色, 优美宜人的环境优点, 适合游客们进行观赏与旅行。只有当地具有足够的文化底蕴魅力和沁人心脾的旅游环境, 才能够吸引游客前往, 而通过不断深入的挖掘当地音乐文化, 才能够形成相关产业。例如本文中做提到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就具有相当深远的中原禅学和武术文化, 也因此能够经久不衰。同样, 《印象·刘三姐》《云南映象》等多部大型音乐演出也让我们看到了广西与云南的独特气质, 通过音乐表演为当地的文化做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发展了经济, 同时也扩大了当地人们的就业范围, 提升了整座城市的文化品位;2.需要有创新性人才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做支撑。地方音乐文化不但需要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和环境特点, 同时还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策划团队, 专业的人才为地方音乐文化进行规划与创新, 尖端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 使观众们能够更加简便, 深入, 快速, 直观的了解当地文化, 适应现代人们的审美特点。例如《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当中的“人造月亮”, “高空真人打斗”等场景, 也都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来实现的, 从而让游客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3.需要得到政府的和相关金融行业的大力支持。这个条件不难理解, 任何对当地的开发与规划都应该是合法的, 得到政府部门同意, 只有得到了相关政策的许可, 此有可能继续下边的产业发展。同时, 还需要相关金融行业的大力支持, 音乐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还有所不同, 它的回报率是相当可观的, 但是, 前期的投入也是十分巨大的。因此, 如果因为某一点问题没有做好, 损失将不可估量。所以在拥有的前两个条件的情况下, 地方音乐文化是否能够顺利的进行产业化发展, 第三点也是最关键的。

因此, 通过地方的音乐文化形式从而推动当地的旅游业, 餐饮业等多个行业的产业化发展, 使有关行业能够互相渗透, 取长补短, 共同努力, 形成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将会为当地的经济带来可观的收益。例如, 可以在当地举办本土风格的音乐文化节, 邀请国内外著名的音乐家, 音乐团队通过演出, 展览, 制作等多种方式, 为游客们在得到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时能够对当地的文化特色做更深入的了解, 从而实现音乐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经济促进音乐的升华。希望通过对目前的市场分析, 能够为河南本土的音乐文化形式作出自己的贡献, 让更多类似的相关文化现象都可以得到长足的发展, 无论从文化的传播还是经济的提升方面, 都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做到一举两得, 成为良性循环, 挖掘市场的强大潜力, 为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步伐, 做出我们的一份努力!■

(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 孕育了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 而每种音乐形式都具备了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对各地方音乐文化形式进行发扬与传承, 将其形成一条稳固的产业链条, 从而真正的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一份努力。

关键词:地方,音乐,传承,产业化

地方音乐文化 篇2

1、了解加拿大的风土人情,了解白桦林,有感情地演唱加拿大民歌《白桦林好地方》。

2、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3、编创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抒发对家乡、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编创歌词。

教学用具:

课件、铃鼓、响板、自制打击乐器、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演唱满族歌曲《满家娃》

2、师生满语问好

二、创设情境

师:在遥远的加拿大,有一片美丽的白桦林。老师今天就要带领大家去参观一下这片美丽的白桦林。(课件展示)在白桦林里有潺潺的流水,木制的小桥,还有躲在白桦林深处的小动物。在加拿大,最具有代表性的树就是郁郁葱葱的白桦树,它是落叶乔树,树皮白色,远远望去一片白色,同学们,白桦林美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加拿大民歌《白桦林好地方》。

三、学唱歌曲

1、欣赏《白桦林好地方》视频

师:同学们,就让我们迈着轻快的脚步向白桦林走去,听!告诉老师你们在白桦林里看到了什么?生随音乐打节奏。

生:有海狸,大麋鹿,森林,平原,山峦,峭壁,湖泊,草房等等,

美丽的大平原,白桦林那白锦绸缎般亭亭玉立的树干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你们觉得白桦林美吗?

2、聆听歌曲

师:白桦林到了,现在我们来感受一下白桦林这首歌曲,边听边想想这首歌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生随音乐打节奏

生:情绪是活泼欢快的,速度是稍快的。

师:回答得非常正确。

同学们,谁能用优美的声音朗读歌词,读出白桦林的美呢?

(三名学生每人读一段)老师有一个问题先问问大家,课本乐谱中的第二行第四小结歌词“我将要再回还”是什么意思啊?谁来说说举手回答。

生:是我还会再回到这里

师:为什么回到这里?(教师总结因为在白桦林的景色太美了,我还会再回到这里,来欣赏白桦林的美景。)

评价:同学们真聪明。

3、聆听音乐,轻声跟唱,感受歌曲。

4、老师弹琴,你们学唱好吗?轻声唱第一段,唱好后学第二段。师:我们现在来学习第二段歌曲,先看看歌词第二段与第一段一样吗?谁来说说举手回答。

生:第五小节与第七小节的歌词与第一段歌词不一样。

师:好,有没有谁来试一试读读第五、七小节?(师先读学生模仿)

师:现在跟着老师的琴完整唱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几段一样?告诉

老师。

生:第一段。

师:唱好第三段,完整唱歌曲。

5、学习音符记号

师:如果现在你是白桦林的小主人,向游客介绍它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自豪的)所以作者在歌曲开头的地方用上了力度记号(F)来表示他自豪的感情,谁知道这是什么记号阿?(强记号。展示图片)

师:你们看后面还有哪些符号?(重音,中弱,渐弱)

不知不觉我们游客们在美丽的白桦林玩了一天,虽然很舍不得但是大家都要回家,游客们越走越远,脚步也越来越轻,蓬――蓬――

6、完整演唱歌曲。师: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把歌曲唱一唱,记住用怎样的心情唱啊?要注意几个重要的音符记号:强、中弱、强音

7、起立即兴动作演唱。

四、打击乐器训练

1、这首歌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风景画,请同学们想想这美丽的白桦林里,除了有我们在歌唱的声音,还会有些什么声音?

×0×0|×0×0||(伐木的声音)

× ×× × ×|× ×× × ×||(风吹树叶的声音)

0×××|0×××||(动物的脚步声)

× 0 0 0| × 0 0 0||(人的脚步声)

2、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打击乐器)

师:响板模仿伐木的声音(出示节奏一:X O X O | X O X O |)

铃鼓模仿我们的脚步声(出示节奏四:X O O O | X O O O|)

3、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编创歌词

1、我们的家乡在哪——本溪满族自治县

我们的家乡美吗?提起我们的家乡同学们的声音真自豪!枫叶之乡本溪县,――生接答:都市休闲后花园。谁来说说我们家乡都有什么、有什么美丽的风景?课件展示:本溪县风光。

2、分小组编创歌词,师巡视指导。

3、分小组演唱,打击乐器伴奏。

六、课堂小结:

我们的家乡真美啊!从同学们的歌声中老师听出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希望大家从现在起更热爱大自然,爱护我们家乡的环境,让我们的家乡更加美丽!同学们能做到吗?

地方音乐文化 篇3

关键词:冀东地方音乐 评剧发展 社区文化 新轨迹

中图分类号:J827 文献标识码:A

冀东地方音乐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且具有中原、塞外以及少数民族(满族)文化交叉融合的多元文化之优势,因此在中国民族文化,尤其是中国地方音乐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既顺应时代需求,也顺应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社区文化是一种新兴文化形式,具有大众性、普及性。作为冀东地方音乐主要部分之一的评剧,在新时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尝试新的发展轨迹,与社区文化相结合,以点带面,以社区带动社会,才能使评剧在现代城市中站稳脚跟,并繁荣发展。

一 冀东地方音乐的区域环境

冀东的区域是指唐山、秦皇岛的绝大部分(青龙除外),北京东部诸县以及天津北部的宁河、宝坻、武清和蓟县,冀东地方音乐则主要指的是唐山评剧、滦州皮影以及乐亭大鼓这三种形式。

二 评剧的历史与现状

1 历史

评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原名蹦蹦戏、落子戏,又名平腔梆子戏,简称评剧。清末年间产生于唐山,深受慷慨悲歌的燕赵文化影响,具有评古论今、爱憎分明、警世醒人的鲜明特征。1908年前后,以成兆才(唐山滦南人士)为首的蹦蹦戏艺人以莲花落为基础,并在其剧本、伴奏、表演等方面做出了改革,同时加入了京剧和梆子大戏的一些程式,创作了一批大戏,取名“平腔梆子戏”,即评剧的雏形。同年冬天,在滦县首演,名声大振。次年初,于唐山小山西下坡的永盛茶园演出,倾倒了各层观众。1935年正式使用“评剧”一词对此进行命名。评剧是冀东地方音乐的代表,和滦州皮影、乐亭大鼓并称为“冀东三支花”,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以及东北等地,有着突出的地域性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一新兴的戏曲声腔剧种后来又在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关于评剧在那时能够兴盛,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题材选择符合当时历史背景及社会动向。评剧剧本中,爱情婚姻这一艺术界永恒的话题,依旧占了一半的比例,此时评剧中的爱情婚姻不再反映封建婚姻的束缚,而是反映自由恋爱和自主婚姻,这无疑折射出清末民初中国人民对于婚姻生活认识的新动向。因此可以说,艺术是存在于历史之中的,时代造就艺术。其次是评剧的通俗性,评剧的情节基本都是与平民百姓密切相关的事,极少有涉及帝王、将相的内容,与此同时,评剧的语言也有自己的特色,即语言的通俗性,将口语再三斟酌、精简,从而形成地域性强、通俗易懂、贴近普通百姓生活的特色剧本语言,这也正是评剧吸引观众、兴盛一时的重要原因。

2 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重生的评剧经历过低谷期、沉寂期,现如今,在文化软实力备受关注的新时期,评剧也已经进入其发展的新时期。

唐山,作为评剧的发源地,自2000年开始举办中国评剧艺术节,一年一届,首届中国评剧艺术节定名为“首届中国(唐山)评剧艺术节”,从第二届开始,正式更名为“中国评剧艺术节”。从第三届开始中国评剧节改为了两年一届。艺术节上,除了有来自全国各地顶级评剧艺术家的表演外,还举行了评剧艺术研讨会、评剧票友大赛、评剧电影展等。中国评剧艺术节既是评剧专业艺术家交流的平台,也是评剧票友参与的平台,对于评剧的宣传和发展有着很好的积极作用。

三 当下评剧艺术面临的问题

发现当下评剧艺术面临的问题,观其本质,就是要明确为什么新时期评剧要寻求新的发展轨迹。

1 参与人群较少,观众老龄化

目前,以评剧为代表的冀东音乐面临不少问题,其一便是参与人群较少,同时观众老龄化严重的问题。无论是公园晨练队伍里的评剧,还是风俗文化街里的皮影,或是剧场里的大鼓书,从参与者到台下观众,都明显地反映出老龄化这一问题。以冀东地方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例,评剧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洪影已年过八旬,皮影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齐永衡也年近八旬。总而言之,包括评剧在内的冀东地方音乐,无论是参与者、观众,还是传承人,严重的老龄化是不可否认的一个现状。冀东地方音乐作为一种传统音乐,从一定程度上已经和青年群体脱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与时代相脱节。

2 剧本创作与现代都市文化脱节

之所以和时代相脱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评剧的剧本内容与现代都市的文化相脱节,与中国展示给世界的精神面貌相脱节。

以2000年唐山成功举办的首届中国评剧(唐山)艺术节为例,参赛的剧目主要有中国评剧院的《祥子与虎妞》、天津评剧院的《狗不理传奇》、石家庄评剧院一团的《窦娥冤》、黑龙江评剧院的《血溅乌纱》、沈阳评剧院的《疙瘩屯》、唐山市评剧团的《红龙泉》等,尽管都是优秀的传统评剧作品,但从剧本名字上不难看出,大多评剧还都是延续老的套路,都以古代故事为题材,反应的也大都是旧社会的中国。而当今中国社会是和谐社会,且当今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建立在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基础之上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评剧显然与此存在一定的差异。

3 现代化音乐对其的冲击

除了上述两个严峻的问题外,现代化的音乐也给评剧这一传统地方性戏曲音乐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以港台文化为代表的流行音乐文化传入我国内地,同时西方艺术也不同程度地渗入,加之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使得人们的审美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必然使得流行音乐和外来音乐枝繁叶茂,占据了很大的艺术舞台,而作为传统艺术的评剧,则不免有些萎缩凋零。流行元素、流行音乐充斥的电视、网络,在这种严峻的环境下,评剧作为传统剧种如何寻求新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 评剧发展的新轨迹

1 传统艺术与新兴文化——社区文化相结合

艺术具有主体性,而艺术的主体是人,所以艺术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的。艺术产生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艺术离不开生活。社区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人们生活的一个“小社会”,社会的千姿百态在社区中应有尽有。社区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社区文化贴近人民生活,是一种家园文化,具有社会性和群众性双重特点。将评剧这一传统音乐与社区文化相结合,作为以人为本的方针政策的集中体现的同时,还能将社区文化这一新兴文化发展壮大,并强化社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倡导社区特有的民风民俗,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使社区居民在生活中接触评剧,感受评剧,作为主体参与评剧,最大限度地发挥评剧艺术的审美功能、教育功能,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区,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2 传统形式与新时代相结合

(1)利用网络加大宣传

在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的传播效应可谓不小。很多歌曲通过网络这一途径,迅速红遍大街小巷。评剧若要发展,就必须创新,若要创新就必须先跟上时代的脚步,合理利用网络作为传播媒体,目前,已经有了中国评剧网,中国评剧论坛等网络交流平台。有了这些网络平台,另一个问题便随之而来,评剧的参与者、观众的老龄化,致使网络这一便利平台的传播速度受到限制,因此,仅靠网络加大宣传是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的,还需要其它一些新的发展途径。

(2)利用外延场所扩大影响

加大宣传,扩大影响,仅凭两年一届的中国评剧艺术节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文化学者李河认为,文化有其外部成分和内涵之分,建文化广场,修庙盖城,建民族风俗一条街等都是文化的外部成分,亦称为外延,而文化的内涵是精神上的。对于评剧而言,剧院、民俗文化一条街都是其文化外延的典型体现,利用这些外延的硬件载体,扩大评剧的影响,从而使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这是其发展的创新路径。唐山的运河唐人街,滦州古城的民俗一条街,都是传统文化、传统戏曲的外延部分,将其与旅游文化产业相结合,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评剧在普通民众中的影响,让更多的人接触评剧,认识评剧,喜欢评剧,这才是评剧得以传承、发展的基础。

(3)拓宽参与群体年龄层

冀东地方音乐,与其它一些地方音乐相同,大致是以中老年群众自娱自乐的活动方式保存和传播着的,参与者和观众的老龄化是其重要特点之一。若要地方音乐与时代接轨,从而得以可持续性传承,扩大参与群体,拓宽参与群体及观众的年龄层则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让新时代的青年人认识冀东地方音乐,认识评剧,逐渐接受评剧,喜爱评剧,评剧作为传统地方音乐才能真正的发展、传承。地方基础性教育院校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特别是地方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在校生平均年龄为18至22岁,当下的他们可以说是耳听着“海豚音”,满眼尽是“韩流”,对于传统音乐,哪怕是本地的地方传统音乐普遍知之甚少。为了使传统音乐能更好的发展,笔者建议地方普通高等师范院校,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入以评剧为代表的冀东地方音乐元素,对于音乐专业而言,应当添加冀东地方音乐必修课,而对于占有在校生绝大部分的非音乐专业来讲,则可以将冀东地方音乐相关的课程设置为公共选修课,这样以来,可以使在校生这一为数不少的社会青年群体接触、认识评剧;其次,校园内建立评剧交流平台,辅助冀东地方音乐相关课程,供爱好者互相交流,共同进步,此类交流平台和一些院校成立的英语口语交流平台——英语角有着异曲同工之意。

(4)社会各部门的后方支持

与此同时,社会各部门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图书馆相关资料的备份,文化馆、群艺馆定期的艺术作品呈现,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的宣传,多方面的鼎力合作,是评剧发展新轨迹中的重要一步。

3 剧本创作与新时代风貌相结合

艺术都是存在于时代当中的,任何艺术的形式和内容的诞生都是在一定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同时反映历史文化。评剧在清末明初之所以盛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那时评剧的剧本内容符合当时人们生活的新动向,反映了当时相关的新思想。而在新时期,若要寻求可持续性发展的新轨迹,剧本创作与时代的结合也就成了必然之趋。传统艺术若要发扬光大,就必须要从内容和形式上紧扣党的方针政策,符合并体现时代精神、时代特征以及中国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中国这一主导思想。在保存原有经典优秀剧本的同时,寻求创新,创作一些反映当下时代风貌的新作品。继承和发展总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在剧本内容创新的同时,应评剧通俗性、语言的地方性色彩,用评剧经典的“旧瓶”来装新时代新都市文化这一“新酒”,这样才能历久弥香。

四 结语

评剧,作为我国第二大剧种,有着艺术性、欣赏性、通俗性,是宝贵的地方艺术,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可持续性发展思想的指导下,评剧应与时代同步,沿着当今国家文化、精神文明发展的大方向,寻求新时期发展的新轨迹,合理地继承与发展,这样才能可持续性传承。

注: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区文化活动中地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以冀东民族音乐为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B12YS024。

参考文献:

[1] 陈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的音乐辨析》,《乐府新声》,2009年第2期。

[2] 陈钧:《论评剧音乐的传承园发展》,《乐府新声》,2007年第4期。

[3] 乐亭民间艺术编委会:《乐亭大鼓》,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

[4] 秦华生:《中国评剧发展史》,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5] 秦杉:《唐山皮影的保护性旅游开发》,《沧海》,2009年第3期。

地方音乐文化 篇4

一、地方戏曲的尴尬处境

民间音乐形式中最难于传承的当属戏曲艺术。它是广集各门艺术 (包括舞蹈、武术、雕塑、杂技) 于一体的一门高度综合性艺术类别。戏曲中的唱、念、坐、打、手、眼、身、法既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又有其各自独特的审美标准。据1983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记载, 全国共有剧种317个 (剧团2000多个) , 其中, 类似昆剧、京剧这类全国性剧种及地方性大剧种, 如川剧、秦腔、豫剧、越剧、黄梅戏等, 借助媒体、影视等传播手段, 发展态势比较乐观。而其他较小的地方性剧种如眉户、蹦蹦、白剧、侗戏、壮戏等等, 因其方言局限性、传播小众性, 发展前景呈江河日下之势, 不容乐观。

本文所称平调戏, 系河北南部邯郸地区 (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带) 的地方戏曲剧种。“在我国, (民族音乐存储区) 的具体体现就是他们大都为三省、四省的交汇地带。这些地方离每省的政治文化中心都比较远。这样就使他们避免了不断改变的新的生活潮流对传统风格的冲击。反过来说, 一些比较古老的、较有个性的风格及某种文化早期状态, 易于在这些地区保存下来。”[2]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社会, 地处河北南部的县级市———武安, 方圆不到两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蕴藏着平调、落子两个地方戏种。这两个被当地人亲切称为“家乡戏”的地方剧种在现代媒体的冲击下没有被强势文化所覆盖, 也没有表现为被动的盲从状态, 在全国地方戏曲如此萧条现状的今天, 实属不易。

武安平调属于梆子系统, 板腔体。行当齐全、唱腔丰富, 善演朝代戏, 有传统剧目二百多部。平调行当旧存“四梁八柱”之说, 四梁为:红脸、黑脸、旦角和小生, 各有自己的一套唱腔, 风格各异。平调戏板式齐全, 主要板头有二十多种, 可分为一板三眼、一板一眼和散板三大类。伴奏乐队分为文场和武场, 文场常用的曲牌分为丝弦曲牌和唢呐曲牌两种。

我曾多次走访邯郸、武安、涉县、大名一带, 对当地风土人情, 社会发展、百姓生活状况有一定了解, 因此在地方音乐教授课堂中, 选定平调为特殊剧种进行课堂研讨、教学延展, 试图探索高师院校地方民间音乐课堂的教育创新方式, 尝试转变以传统讲解、欣赏为主的教学模式, 以期为我省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提供新的教学、传承方式。

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

在经济发达的今日社会, 各种混合型新音乐文化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音乐课堂。这种新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冲击, 使民族音乐文化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各种类型的民间音乐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它既能体现各时代、各区域的文化、民俗、美学观念, 又是整个民族的精神载体, 体现了民族的灵魂与思想。新课程改革体系中, 加入了很多民族音乐的探索及教学, 引导学生在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同时, 加深对本民族音乐的认知、鉴赏及审美能力。打开知网搜索引擎, 输入“乡土音乐进课堂”关键字样, 可以看到很多相关文章, 以民歌居多。民歌因其旋律优美、节奏感强而易于传播, 朗朗上口。但各地区蕴藏的丰富民间特色绝不仅仅是民歌。或者说, 民歌不能作为唯一的区域音乐文化代表特色。地方戏曲, 尤其那些历史悠久、有一定传播范围的特色戏曲形式, 因其产生于特定时期、扎根于特定民族土壤, 表演手段程式性、舞台变换灵活性、构成元素综合性, 而难于传承。下文, 我将探讨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所做的几点尝试。

(一) 依靠本民族、本区域的母语音乐文化传播民族音乐

在中国, 汉民族的语言发音声调具有明确的语义作用, 所以, 与此相吻合的乐音也往往在其运动过程中发生有意识的音高、力度和音色的变化。我国音乐理论家沈洽先生的《音腔论》中, 称之为“带腔的乐音”。各地区的方言, 会对当地音乐旋法、音色产生诸多影响, 尤其表现在戏曲、曲艺的民间艺术形式中。武安地处河北省南部邯郸地区, 方言很有特色, 所有句尾音皆会向下滑落。武安平调在20世纪50年代戏曲改革之前, 所有行当唱腔的旋法模式均为不同程度的下行, 例如sol-mi-re-dol-la-sol或re-sol-mi-la-sol等, 无论哪种进行, 大体方向都是下行, 这和当地方言有着密切联系。而50年代后, 由于中央派来很多戏曲专家对地方戏进行改革, 专家们认为地方戏曲的推广必须突破方言的障碍, 主张用普通话来演唱平调戏。但当地艺人不赞同, 他们认为离开了方言, 平调戏则不能称之为平调戏了。最后, 双方达成了一个共识, 即用“普通字、武安韵”来调整戏曲。所以, 若要学唱地道的平调戏, 首先要学会当地方言, 从而了解唱腔如何发音。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可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 每一小组由武安地区的学生做组长, 先教会学生诵读戏文, 之后再讲述唱腔、板式, 学唱戏曲。

(二) 为准备考取民族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本科阶段的民间音乐课程偏重理论教学, 很多报考本专业的研究生在入学之前对民间音乐学的研究方法、调研采风知识一无所知, 入学之后“白手起家”, 耽误求学进度。我尝试在本科教学中适当填充民族音乐学的方法论及调研采风的相关知识, 以期对准备考研的学生有所帮助。建国后, 武安县 (现为“市”) 的平调剧团历经三次革新, 在改革开放时期, 平调戏呈现出国家剧团为主, 民间剧团为辅, 茶座为时尚的三足鼎立之势。戏曲茶座至今仍在武安盛行, 拥有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 我曾多次现场采访, 对现状比较熟悉。我在教学中尝试将当年对金都茶艺村的采访录像播放给学生, 让他们感受茶座平调的魅力。曾有学生提问:“演员十人加上乐队六人, 总共十六人如何能表演平调、落子、豫剧、评剧、京剧、河北梆子等众多剧种?难道每个人都是全才吗?他们为何有一专多能的表演功底, 他们来自哪里?他们在这里演出的收入如何?伴奏乐器为何没有之前介绍的轧筝和二弦?”这些都成为了学生急于求解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 我请学生拟定调研大纲, 从而教会学生如何着手民族音乐学的采风工作。

2013年我担任顶岗实习巡回指导教师, 指导过程中我发现, 只有十分之一的学生能够结合本专业进行教学, 即能够讲授所谓的“专业课”。大部分学生的实习过程要进行基础教学, 他们的课堂内容大多侧重影视音乐、流行音乐、大众音乐的范畴, 偶有结合民间音乐教学的, 所涉猎的也只是京剧、黄梅戏、各地特色民歌等在全国范围内较“流行”的民间乐种, 而对于我们河北省地方音乐触及很少。我想, 如果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加入必要的河北地方音乐知识, 让他们在实习过程中, 能够结合当地的地方民间音乐开展教学, 组织音乐活动, 能够带领当地学生结合当地民俗展开必要的田野调查工作, 亦可为河北师范大学的顶岗实习工作增添一份特色, 也为华夏民间音乐调研贡献一己之力。

三、结语

2006年6月, 武安平调、落子入选为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宝贵的非遗文化越来越受到国民重视, 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是河北省音乐教育专业的骨干教研中心, 毕业生遍布于河北省各个地市, 对音乐类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肩负不可推卸的重任。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重在提高全社会对传统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社会中, 培养尊重传统的意识与观念是重中之重, 而河北师范大学是河北省最好的教育平台。2012年, 音乐学院理论系已经成功举办非遗知识的普及活动, 不仅对河北省非遗文化进行传播, 还涉及全国非遗文化及世界非遗文化的知识讲授。我相信这个传统会被继续传承下去, 使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深层次把握能力逐渐提高, 从而扩大我省非遗文化的传承面。高师院校的传承方式, 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本民族的民族艺术, 更容易培养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认知和认同感, 从而培养专业人才, 使他们主动承担传承非遗文化的重任。

摘要:当今社会, 各级教育部门越发重视地方音乐如何走进高校课堂, 重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也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冀南地方戏曲“平调”为例, 尝试突破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也为我省非遗文化传播与传承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文化传承,民间音乐,平调

参考文献

[1]谢嘉幸.让每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音乐教育, 2000。

[2]乔建中.音地关系探微——从民间音乐的分布作音乐地理学的一般讨论.土地与歌.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8 (2) .

[3]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学反思 篇5

歌曲《白桦林好地方》这是一首简短流畅的加拿大民歌。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音乐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在本课的导入环节,我采取了谈话式导入,问:“同学们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有哪些美丽的回忆?同学们非常踊跃的举手回答,都想说说自己的旅游经历,看得出孩子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然后很自然把孩子带到了新课当中。

学生扎扎实实的学会了一首歌曲。但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在教授新歌时,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较少,也就造成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过少。在歌曲情绪指导方面还不够到位,如果能再使用多一些的煽情语言更能加深学生的对歌曲的感情上的投入,就能使学生唱歌时更富有表现力。

在最后学生综合表演的时候,我加入乐器伴奏,打节奏,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一环节没有用较长的时间联系,学生掌握不太好,对于自己的不足,我要努力完善与改正。

地方传统音乐走进高校音乐教学 篇6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人们追逐世界潮流,喜欢新鲜事物,绝大多数的人只关注流行音乐,这就使得我们的民族音乐遭到冷落,甚至有些地方音乐即将遗失。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进一步全面阐述了对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大大促进了对包括中国传统音乐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及发展。

一、地方传统音乐纳入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

在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课程安排中,有一门必修课程——民间音乐。这门课程的开设本身就有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果还能将当地的一些优秀民族音乐编书成册,纳入到民间音乐课程的教学中,则会更有助于弘扬当地音乐文化,扩大各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基于河北师范大学的客观条件,结合河北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我们可以制定出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方案。如河北平山地区,既有丰富的名胜古迹、自然景点,又有三大战役指挥所、革命圣地西柏坡,以及古中山国都城遗址。复杂的地势,以及各乡镇不同的生活环境,使得平山县的历史绵延悠久,文化绚丽灿烂,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特色。平山的传统音乐文化种类繁多,地域特点显著,包含歌、舞、器、戏、书等多种音乐文化形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的“渔家乐”“文庙乐舞”“西调秧歌”“平山坠子”等都拥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和鲜明的地域风格。然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仅停留在老一辈人的生活中。尽管每逢重大的庆典和仪式活动,也能在公共场合看到这些非遗的身影,但更多的年轻人只是把它们当成寻常民俗热闹看待,并没有意识到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的重要意义,且对内容几乎不知,学习者更是寥寥无几,许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

河北的音乐院校中的教师和學生们应以本地区的传统音乐作为主要的田野考察对象,将自己实际的调查做出总结,在课上由学生们进行讨论。如将西调秧歌、平山丝弦、文庙乐舞等传统音乐形式录制下来,在民间音乐课上与学生们共同分享。将闫三妮民歌的曲谱记录下来,编成一本歌曲集,在民间音乐课上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本地区的音乐文化,感受本地区音乐文化的魅力。平时,教师可组织学生们开展本地区音乐文化的论坛活动,将本地区的民歌改编成合唱,进行本地区民歌合唱比赛等。学期末,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们将本学期学习的本地区民间音乐以音乐会的形式呈现出来,将地方民歌、戏曲展现在舞台上,让更多的人了解本地区音乐文化,感受自己家乡音乐文化的魅力。身为音乐专业的学生,如果对本地区的音乐文化都不了解,那么民间音乐这门课程的开设就形同虚设。同时,声乐老师在教授民歌时,也可增设演唱河北地区地方民歌的内容,让学生传唱自己家乡的民歌。将本地区音樂文化如上述介绍那样纳入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中,将会促进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身体力行地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16字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二、将地方传统音乐纳入到高校音乐通识课程中

当下,虽然大家对音乐通识教育非常熟知,但其真正在高校中涉及的范围却非常有限,高校中开设的音乐通识课一般都是音乐欣赏类课程,学生听课非常被动,学生并没有学到太多教师讲解的共性理论知识,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这样就很难实现让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们进一步真正了解音乐的目的。因此就有必要专门开设一门通识课程,以本地区音乐文化为主要内容,教师将田野考察搜集整理的视频音频资料提供给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欣赏,讲解本地区的民间音乐文化特色,带领学生学唱简单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和戏曲,让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更加了解当地的音乐文化。在考试形式上,教师应改变学生普遍反感的笔试考试形式,可把本学期学过的民歌和戏曲放在课上演唱以作考察,所唱的民歌和戏曲要结合一些视频音频资料,以保证唱出当地特有的味道。对于外省学生来说,教师应要求他们学习一些当地的方言,以确保语言相通,了解更多的地方文化,使音乐与文化相互结合,更深刻地认知当地地方音乐,把民歌和戏曲唱出地方特色。与之前的音乐欣赏类通识课程相比,这样的音乐通识课程更有利于非专业学生感受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深刻地了解我们的本土音乐,促进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和发展。

三、结语

地方传统音乐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部分,是祖先们传给我们的文化宝藏,需要更多的人去关注、学习和传承。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地方传统音乐文化,我们应将这些地方音乐文化纳入到高校音乐教学中来,让更多学习音乐的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音乐文化,并且喜欢上自己家乡的音乐文化,为本地区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高师音乐教学体系研究”研究成果。

地方音乐文化 篇7

音乐课堂的音乐性与文化性应互为支撑、相互渗透。但是如何渗透、如何把握渗透的度, 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教学实践

《编花篮》是河南地方音乐的代表之一, 集中体现了河南地方音乐文化特色和亮点:歌曲中的地方戏音调、方言音调等, 体现出河南人豪爽的性格。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将歌曲曲调和地方特色作为渗透地方音乐文化的切入点和主线在音乐课堂中渗透, 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1. 河南地方戏做亮点

在导入环节, 先给学生唱一段河南豫剧《花木兰》中的《谁说女子不如男》选段, 让学生选择并讲出老师唱的是哪个省的地方戏。随后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再范唱安徽的黄梅戏《女驸马》中的“为救李郎离家园”和浙江的越剧《红楼梦》里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方戏曲的不同特点。这种听辨过程, 让学生有了新鲜感, 激发了学习积极性, 初步感受到了我国地方戏曲的丰富多彩与差异性, 为后续教学铺好垫。

在学唱环节, 让学生带着“你认为哪一句最具有河南的地方特点”的问题, 听一遍《编花篮》范唱录音。因为在之前的导入环节, 教师范唱过《谁说女子不如男》选段, 所以学生根据直觉很容易说出答案, 即最后一句:“那嗬依呀哎”。教师进一步追问原因, 以加深印象。

思辨环节, 为了能让学生的感性认识趋向理性思辨, 老师将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中的最后一句甩腔和《编花篮》中的最后一句对比范唱, 让学生听辨异同。学生一般会很快发现这两句很像, 这时, 教师顺势指出两首民歌的相同之处在于均吸收了河南地方戏曲的旋律音调, 所以会显得非常具有河南的地方韵味。

通过这些环节中对地方戏曲的恰当引用, 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助于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学习, 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地方音乐文化的渗透。

2. 河南方言破难点

每个地方的音乐与本地的语言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甚至起着至关重要的标鉴引导作用。鉴于这一点, 教师仔细分析了歌曲的谱子, 并画出每个字、词的旋律线, 再用河南方言说一说、比一比, 学生们发现有相似之处, 以其中一句为例:

用河南话说这一句为:

在普通话里, “编”是第一声, 而在河南话里它是第三声, 如果歌曲的谱子里没有前倚音, 唱出来就像普通话里的第一声, 而加了前倚音, 就变成了先低后高的三声, 符合河南话“编”的音调。这一句让学生用河南话说一说, 再唱一唱, 学生很容易发现二者之间的关联, 随之也会将前倚音唱的特别到位, 很好地解决了倚音的演唱难点。在这一环节学生说的很起劲, 唱也很兴奋。用方言带动歌唱, 感受地方音乐特点, 在教学内音中渗透地方音乐文化。

3. 牡丹花贯穿教学过程

河南洛阳盛产牡丹花, 作为“国花”, 牡丹花不但是河南人民的骄傲, 也是河南地方音乐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编花篮》这首歌里的花指的就是牡丹花, 里面的歌词也处处唱的是牡丹花, 因此, 将“牡丹文化”作为一个渗透河南地方音乐文化的基点带入课堂, 则显得尤为有意义。

首先在课件设计上, 采用各种牡丹花图案为背景, 不同颜色、不同品种、不同形态的牡丹花为学生营造了氛围, 将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感觉融为一体, 紧紧把学生的学习兴趣点集中到课堂中去。其次在学唱环节, 为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 更为直观地了解牡丹花, 播放各种牡丹花的动态视频, 配上《编花篮》的伴奏音乐, 伴着老师有感情的讲解, 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牡丹花的美, 在观赏与现讲解中了解牡丹花的价值。这样, 不但使他们熟悉了歌曲的旋律, 也激发他们热爱牡丹、喜爱河南地方音乐之情。

4. 对比教学把握歌唱情绪

在歌唱的情绪处理环节,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歌曲情绪, 将江苏的《茉莉花》与河南的《编花篮》进行对比, 边唱江苏《茉莉花》边问:“‘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看花的人儿骂’她采了吗?”“‘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来年旁人笑话’她采了吗?“‘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来年不发芽’她最后采了吗?”没有, 都没有, 说明江苏姑娘比较害羞、委婉、含蓄。再唱《编花篮》:“摘、摘、摘牡丹, 三朵两朵摘一篮!”说明什么?说明河南姑娘具有豪爽、率真、大气的一种地方性格。

另外, 在音乐的旋律上也进行对比, 江苏的民歌《茉莉花》旋律中, 音与音之间的距离较近, 一般以小波浪式的旋律线条为主, 而河南《编花篮》旋律中音与音之间的距离较大, 旋律起伏较明显, 有六度、八度大跳等, 表现了河南人豪爽的性格。有了这种对比提示后, 再问学生:在唱这首《编花篮》时, 我们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去演唱, 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感觉。

对地方音乐文化的讲授, 不一定要照本宣科, 可以通过幽默的课堂语言、教材的有效整合等, 让学生轻松、愉快地了解、掌握地方音乐文化特色, 让学生在“玩”中就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

二、教学思考

课标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 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 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地方音乐文化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加强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播意识;充分挖掘地方音乐文化素材;把握地方音乐文化渗透音乐课堂的尺度。

1. 加强地方音乐文化传播意识

在我们的音乐教材中, 几乎涉及了各个民族、各个地方的音乐、歌曲, 这些音乐作品都是精心挑选过, 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为学生了解、熟悉地方民族音乐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我们的音乐课堂应充分运用这些素材, 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地方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渗透。另外, 不能以学生年龄小, 很难理解地方音乐文化的内涵为借口, 处处回避对地方音乐文化的教学;也不能以课外的音乐媒介更为丰富, 手段更为灵活 (如通过动漫、电影、电视纪录片等方式获得相关信息) , 而忽略对于教材中的地方音乐文化内容和素材的使用。如若如此, 就不能体现音乐课堂作为弘扬地方民族音乐文化主阵地的价值。

在《编花篮》的教学设计中, 由于歌曲为一段体结构, 曲调流畅, 朗朗上口, 按照传统教学模式, 很多教师会选择将其设计为以歌唱为主的综合课。要么将本单元的其他内容融合进来, 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要么像前面的执教者一样, 只关注学生的声音、合唱能力、为歌曲伴奏、欣赏不同版本、随乐舞蹈等, 使整堂课体现音乐学科的特点。但是, 作为一首地方民歌, 在整个课堂里丝毫没有涉及到地方音乐文化的内容, 岂不感到可惜和遗憾呢!

因此, 不能因为教师缺乏弘扬地方音乐文化的意识, 从而使学生受地方音乐文化熏陶成为美丽的泡沫, 使引导学生弘扬地方民族音乐文化成为空谈。

2. 挖掘地方音乐文化素材

《音乐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解读》指出“一首乐曲往往成为当地民族感情的生动展现, 一首歌曲往往真切地表达出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1阐明了音乐与当地的地方文化之间有着密切、深厚的关系,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有选择、有重点地去渗透。

在《编花篮》教学中, 不论是从导入环节的戏曲范唱、方言的学习、采花情境的设计、对比教学的运用, 还是图片、视频等的辅助, 都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关注、了解歌曲背后的地方音乐文化。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无形中又让学生接受了地方音乐文化的熏陶。不但学习了民歌, 还领略了孕育这首民歌的地方文化, 可谓是一举两得。

3. 把握地方音乐文化渗透尺度

“教师要紧紧地把握住与作品关系最为密切的文化内容, 以最为简捷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以便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学习与理解。”2因此, 教师面对众多与作品相关的地方音乐文化, 不是统统都搬到课堂中去, 而是有选择性的、重点突出地把具有代表意义的、能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一些地方音乐文化介绍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地方音乐文化渗透小学音乐课堂的尺度。在进行渗透的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感受和体验音乐相结合、学生的心理年龄和接受能力相结合, 选择恰当的内容与时机, 自然无痕地进行渗透。

作为一线的音乐教师, 有义务、有责任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种地方音乐文化的种子, 为学生提高自身音乐素养、继承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具有弘扬地方民族文化的意识, 充分挖掘教材中相关的地方音乐文化素材, 准确地把握地方音乐文化渗透小学音乐课堂的尺度。让“新课标”中的“传承、弘扬地方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民族自豪感”“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兴趣”不再是空谈。

参考文献

地方音乐文化 篇8

一、河北传统音乐文化的状况

河北传统音乐, 包括民歌、吹歌、歌舞、等形式与内容。河北民歌多为民间口头创作, 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春秋战国以来, 各朝代有关文献都有河北民歌的记载。《诗经》中就有河北民歌, 《汉书·艺文志》载有河北民歌13首。近年来, 河北艺术研究所收集整理出河北民歌1200余首。河北吹歌是中国传统器乐吹打乐之一种, 约有200年以上的历史。其乐器多以唢呐为主, 配以管子、笙、笛、板胡伴奏乐器以及锣、鼓、镲等打击乐器。在民间, 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或喜庆之日, 进行演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2006年命名抚宁县为“中国吹歌之乡”, 并在这个县成立“中国吹歌研究基地”。河北省的民间舞蹈, 素有北方汉族民间歌舞之乡的美誉。据调查统计, 全省民间歌舞达一百四十六种, 河北歌舞主要以秧歌为主, 比较熟悉的还有:徐水狮子舞, 唐山的地秧歌, 昌黎的跑驴, 石家庄的井陉拉花等。为了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艺术, 每年都定期举办民间歌舞训练班,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不断发掘整理民间舞蹈。河北具有古老的传统戏曲。金、元杂剧就是在河北省境内盛行之后, 南下传播到江浙一带的。明清以来, 弋阳、昆山、梆子、二黄等戏曲声腔, 先后在河北盛行。20世纪40年代末, 影响最大、发展最快的河北地方剧种, 主要有河北梆子与评剧。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06年5月20日, 河北梆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 在河北流行的剧种有30多个, 其中河北土生土长的有26个, 代表性的有河北梆子、保定老调、平调落子、横歧调、哈哈腔、四股弦剧、评剧、唐山皮影等。

这些代表着河北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品之作, 虽然得到了进一步的保护与弘扬, 但仍有许多珍贵的民族民间音乐正逐步失传。仅仅依靠各类相应政府机构制定、执行相关方针政策, 用于保存珍稀的传统音乐文化是远远不够的。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需要新生力量的不断注入, 单靠“师徒相传”的方式难以将传统音乐发扬光大。然而利用学校教育的平台却能起到很好的推广效应。

二、地方音乐教育利用本土音乐资源, 一方面可以传承和弘扬传

统音乐艺术, 另一方面对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也将具有极为重要的建设性价值

(一)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重要意义

实现对民间音乐文化生态的保护本土民间音乐是地域文化的灵魂, 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 开发和利用本土音乐资乐源, 确立以本土音乐文化传承为基点, 学习古今中外优秀音乐文化, 可以促进师生在深入了解本土文化的背景下, 充分感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感染和净化我们审美心理, 形成开放、平和、包容的文化心态。

(二) 弘扬民族精神

传统音乐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它与本民族的文化思想, 民俗习惯等有着密切联系。弘扬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 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审美观, 民族意识和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进行传统音乐教育是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振奋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在基础音乐教育阶段立足于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 让学生受到民族文化的浸润, 这对于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及民族精神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 丰富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价值内涵

地方高校对本土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 是音乐教育质量提升的有益探索。专家认为, 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和运用水平, 决定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开发本土音乐课程资源, 不仅是对文本教材局限性的主动弥补, 而且是对地方音乐艺术资源闲置、浪费的能动克服, 最终有助于地方高校音乐教学实效性的改进。

三、河北省地方院校音乐教育传承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方式

(一) 我省把优秀地方民间音乐作品引入课程, 构建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教学体系开办了特色课程

按照立足师范、面向社会、强化多能的人才培养思路, 对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必要的充实调整。把地方民间音乐纳入教学的重要内容, 并开设辅助课程:如地方民族民间音乐史论、本地民歌演唱、本地传统戏曲表演、本地民族器乐等。结合专业教学改革, 聘请民间音乐师和地方艺术团体的表演艺术家作为客座教师, 充分发挥他们作为传承民族文化“活性资源”的作用。

(二) 创建特色校园文化

校园音乐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资源。利用学校电视台、广播电台、计算机网络等媒体中的地方音乐资源, 省内许多院校选择其中适合学生的校园音乐, 进行整合、录制、传播, 开辟音乐教育节目。如“每周一歌”、“每日一曲”、“点歌台”等活动, 充分开发、利用学校音乐阵地资源,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三) 积极开展校园本土音乐艺术活动

学校教室、礼堂、体育馆等公共场所是音乐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我省各大院校利用这些设施举办有关地方音乐的“歌咏比赛”、“音乐会”、“艺术节”、“音乐讲座”等活动, 与此同时, 组建学校艺术团如合唱、舞蹈、铜管、打击乐、民乐队等学生团体, 不断吸纳新生参与, 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 提高学生学习包括本土音乐的艺术情趣。

立足传统音乐文化、彰显地域特色是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综观河北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只有充分调动各方资源, 置学生于一个具有浓厚传统音乐文化氛围之中, 传统音乐的教学才能卓有成效。然而, 在基础音乐教育中开展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任重而道远。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才能使学校成为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传承基地, 从而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

此论文是2008年石家庄学院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成果

摘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沉淀,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已积聚了丰富的内涵, 从民间歌曲到舞蹈音乐, 从曲艺音乐到戏曲音乐, 从民族民间器乐到各种乐种, 内容纷繁多样。灿烂的文明造就了厚重的音乐文化。面对这丰厚的音乐文化遗产, 将传统音乐融入于音乐教育中, 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延续中华文脉, 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音乐教育,传承和发展,地方传统音乐

参考文献

[1]周青青.中国民间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地方音乐文化 篇9

一、桂西北刘三姐歌谣文化

刘三姐歌谣指的是在桂西北地区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这项民间艺术已经纳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 与广西区的柳州山歌同属一源。刘三姐歌谣也叫山歌, 即柳州话的山歌, 其中包括了众多的表演艺术、生活习俗以及口头文学等等, 是生活在桂中地区的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刘三姐歌谣体现了广西桂中地区人们的生活风貌和审美情趣。这些歌谣经过了岁月的打磨和沉淀一直保留到了如今, 也充分说明了刘三姐歌谣的审美情趣和桂中地区人民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认可。这些歌谣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艺术创造素材和艺术技巧, 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也是我国文化艺术研究的重要部分。

生活在广西桂中地区的壮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了无数优秀的艺术文明, 刘三姐歌谣不仅包含着壮族精神价值与文化意识, 同时还反映了壮族人民的思维方式, 在丰富我国民族文化资源库的同时, 又弘扬了本民族文化的精神。这一文化形式理应得到更好的传承, 使其成为青少年日常学习中的一部分, 以此促进和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激发其对音乐艺术美丽的探寻之心。

二、桂西北刘三姐歌谣文化引入地方高校音乐教学的意义

(一) 引导学生学会辨析刘三姐歌谣的艺术特色及文化价值

教师可以对学生讲解刘三姐歌谣的发展历史以及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变化, 使学生能够掌握歌谣的基本规律以及基础表现手法、技巧, 并能够对歌谣的一些经典曲调有所认识, 懂得山歌的竟唱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对刘三姐歌谣中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同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歌谣编写的基本规律, 培养学生口头创作能力。在经过歌谣的相关学习后, 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的要求:学会利用多种方式对歌谣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 学会用基本的调查方法提高自身报告撰写能力, 以及充分挖掘自身口语表达能力、创作能力以及演唱能力等。教师将刘三姐歌谣引入音乐教学中, 能够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 从而激起其自觉承担家乡建设的责任感。教师将刘三姐歌谣中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部分带入课堂, 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 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同时也会本土文化留下更多的人才, 以此维持地方文化的发展, 促进广西桂中地区民间艺术的进步。

(二) 培养学生唱与情的高度统一

歌唱艺术的灵魂是唱出感情, 为了更好地推动高校音乐教学的发展, 教师应当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注重给学生唱与情统一的培养。培养学生民族唱情法, 既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水平, 又能够使民族文化得到弘扬与流传。刘三姐歌谣是壮族民歌的经典, 也是壮族人民真情实感的最佳体现。“情”是刘三姐民谣的基础, 演唱者所唱的都是自己所见所想, 来源于生活并反映生活, 唱的人动情, 无论是歌唱者还是聆听者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如刘三姐歌谣中的爱情歌谣, 无论是见面唱还是定情唱, 这些情歌都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做到情景交融, 以歌传情, 使听者的心绪也随着歌声而起伏变化。这一唱与情的高度统一的方式完全可以运用到高校的音乐教学环节中来, 让学生学会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培养学生唱与情结合, 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三) 传承歌谣文化与民族精神

广西壮族人民从年少时就开始学习唱歌, 到了青年到山上对歌, 老了就教后辈唱歌, 这一传统在壮族人民中流传了千百年, 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歌者。这些歌者就是壮族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者。歌者要想传承歌谣文化, 首先就要做到成为本民族文化的代表人物和创造者。因此,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 教师应当将传承歌谣文化的重要性纳入教学范围之内, 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神。如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活动, 利用歌会的形式为学生培养一个良好的歌谣学习氛围,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歌谣教学中来, 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动力。从而利用刘三姐歌谣的教育手段来丰富学生的音乐教学, 使学生能够对本民族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和了解, 从而更好地弘扬本民族精神。

总之, 刘三姐歌谣是我国壮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部分, 其沉淀了珍格格壮族历史发展的经验, 也反映了我国壮族人民生存的智慧, 使我们能够通过歌谣更好的了解壮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以及审美情趣。刘三姐歌谣这种特有的文化应当融入地方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中去, 在促进高校特色教学发展的同时, 丰富和扩大民族歌谣文化的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罗相巧.刘三姐歌谣的审美文化内涵[J].贵州大学学报 (艺术版) , 2012 (1) .

地方音乐文化 篇10

关键词:高等教育,地方文化,苏南音乐,创新人才,艺术实践,实践基地

高等教育为“中等教育阶段以上的专业教育。”“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为大学、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1]“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2]高校作为高素质研究型、应用型人才的孵化器,不仅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和行业工作者的职责,更承担了接续人类文明,弘扬民族传统,融合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文明和科技进步,服务地方建设的重任。因而在我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快速发展、转型的阶段,高校应如何主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则成了当前现实要务。

一、音乐专业主动接轨地方文化的创新实践

我国高校皆有为属地培养人才的使命。但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生态、人文资源和民族、地区方言、文化因素的作用却促成了区域社会发展差异。因此,高校如欲顺应地区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培养受属地社会欢迎的全面发展人才,就应使教育紧扣多元民族、民间、区域文化根脉,构建地方人才创新实践培养机制,为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据此,教育部在高教音乐专业教改中特设了民族、民间、地方课程模块,为高校服务地方的创新教育提供了全新思路,更为音乐专业接轨区域民族民间音乐,维护地方音乐文化多样性,亲近本土文化教育的创新实践提供了保障。

苏州科技大学地处东部发达地区,该地自3600年前泰伯、仲雍率部南徙始建勾吴国至今,不仅创建了繁衍至今的吴语方言文化,孕育了难以计数的吴地民间非遗文化,更造就了江南音乐文明的繁盛。我校音乐学院自创办以来,坚持扎根吴语文化沃土,主动亲近吴地民间音乐,开设了吴歌、评弹、昆曲等地方音乐课程,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和文化传承效果,还在民间非遗艺术研究、传承、普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们以积极融入地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办学态度,实践服务属地两个文明建设的宗旨,由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文联批复成立了“苏州市苏南地方音乐文化艺术研究所”,创办了《苏南地方音乐文化艺术研究》杂志,组建了江南吴歌、评弹、昆曲、丝竹、吹打等多个研究团队,发表非遗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3部,立项国家、省、市项目20余项,产出了一批学生项目及论文。我们的大学生实践团队还创作、排练了一批苏南音乐、戏曲、曲艺节目,并屡获大艺展和各类比赛奖项,并师生联手参与全国明星城市、中国山花节、寒山寺听钟、虎丘曲社、印象苏南等大型演出。学院还聘请非遗传承人和研究者担任苏南音乐教师,与评弹学校、白茆山歌馆、河阳山歌馆、太仓江南丝竹研究会、胜浦三宝纪念馆、白杨湾镇政府,及江浙沪著名江南音乐艺术家、教育家长期协作,签约组建地方音乐教育实践基地,为接轨地方音乐教育提供有力支持。2012年我院四位教授联合申报了“苏南地方音乐文化研究及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以下简作“基地”)项目,获财政部专项200万元和等额地方、学院配套资金,开启了地方音乐创新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实践模式的探索,为我院深化地方音乐文化教育和科研实践创新,构建高校服务地方建设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基地结构模块

该“基地”是为配合苏南地方音乐教育、研究而设计。我院通过内部机构、组织、团队整合,构筑了课程教学、课题研究、团队建设、艺术实践、情报建设等基地模块,利用专项经费优化设施、器材、设备,实现基地模块的功能互补,以突出强化创新、实践课堂教学延伸,对实践教学与非遗研究双重补强,引导师生投身苏南非遗传承、保护、研究;借地方音乐教学、训练、实践帮助学生感受、亲近、理解地方文化,提升创新、创造、融合能力,助力科研、才艺、文化素质整体提升。为此,我们共设计了六大基地模块:

(一)苏南地方音乐文化艺术研究所

“苏州市苏南地方音乐文化艺术研究所”为基地第一模块,以借助研究所带动院内苏南音乐团队建设,引领地方非遗研究和科研训练。实践中,我们利用外联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协作,参与地方、民间非遗保护、传播、研究;完善人员配备,改善办公、设备条件,构筑教师科研平台;组建吴歌、评弹、昆曲、丝竹、吹打等科研团队;沟通苏南高校与民间人士协作;助推市、省、国家级立项和高质量成果;举办各类苏南音乐学术活动等。研究所还组织师生开展田野调查和专题采风,引导“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取得十余项省级学生课题立项,达成师生理论实践创新训练及科研能力培养之双赢。

(二)苏南地方音乐采编工作室

“苏南地方音乐采编工作室”为第二模块,意在服务师生,面向社会,承担民间音乐采风和声像、音响采集、编辑、研究、实训工作,以通过苏南音乐、戏曲、曲艺的声像、音响、数字技术,协助采集、整理、改编、创作,引导实践、研究、训练。如利用暑期实践,组织师生到古里、芦墟、白杨湾、相城湖镇、胜浦镇等地采风学习,结合音像、声讯、乐谱、文字采编,积累原始民间音乐、文字、乐谱资料,为师生的教学、科研、创作、实践、竞赛积累素材;协同吴歌、评弹、昆曲节目排练,为民间音乐转化教学成果和参与大艺展竞赛提供理论、实践、训练支撑。我们还通过落实计划、选题,组织师生赴基层采编集训,开展校外田野调查并请传承人来工作室采风、采录,进行后期编辑、制作、创作,配合师生的研究、实践为苏南地方音乐的传承、保护服务。

(三)苏南地方音乐教学研究视听室

“苏南地方音乐教学研究视听室”模块服务苏南音乐研究和地方音乐教学,面向师生及社会提供教学、研究、备课、鉴赏苏南音乐的视听场所。它既是学院音响、影像、声讯资料的搜集、分类、收藏、管理中心,又是其检索、视听、鉴赏、研究的中心,可承担校内外人员的地方音乐检索服务和声讯资料采录、拷贝、复制工作。该室在地方音乐教学、鉴赏训练中亦有重要作用,内容覆盖昆曲、苏剧、锡剧、沪剧、评弹、滩簧、吴歌、古琴、丝竹、十番锣鼓、江南吹打、堂名、宣卷、道教教音乐、佛教梵呗吟诵唱腔等各类江南非遗门类。

(四)苏南地方音乐实训基地

“苏南地方音乐实训基地”模块侧重地方课程衍生训练,承担技能融合训练功能。学院为此装备了全套苏南音乐乐器,购置了相关服饰道具。实训由院内、外聘、境外教师主持师生苏南音乐、合唱、民乐、舞蹈的实训、排练、舞台实践,并将训练纳入平时或暑期实践周计划。我们还为演出、比赛、交流落实苏南声歌、器乐、戏曲、曲艺、舞蹈学习、排练、演出,以通过实训整体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拓展学生的音乐专业技能,并将所有学生依据专长编入不同团队完成规定的训练内容。

(五)苏南地方音乐文化艺术情报中心

“苏南地方音乐文化艺术情报中心”的组建,是为保障研究所、内刊及学院地方非遗科研,承担苏南音乐文化的文献、情报资料的搜集、整理、汇编、采录、检索、复制工作,协助开展对外文化学术和情报交流,服务苏南非遗音乐研究和学生科研训练的机构。中心还是校院学生科研技能训练和课题研究的文献资料库,为苏南音乐研究提供文献、资料、文件的调阅、检索、研究支持,同时也为教师科研的对外交流提供平台。中心由研究所引领、指导运作,并辅助大学生开展学术研究和科研实训。

(六)苏南地方音乐教育校外实践基地

“苏南地方音乐教育校外实践基地”为我院与基层民间文化机构签约共建,作为师生开展民间田野工作的实践场所,为考察、调查、研究原生环境中的非遗艺术样本,寻访民间艺人、传承人,征集、搜集音乐素材,开展音乐采风等提供帮助。基地运作与教师科研和学生实践紧密关联,由骨干教师带领学生结合项目展开创新实践。我们还在基地聘请文化干部和传承人担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田野实践,为师生的基地实践提供帮助,方便师生接触乡野、民间、民俗、非遗音乐文化,熟悉活态非遗艺术的生存环境、场景。专题校外实践多安排在暑期或大四学年。

三、结语

本“基地”建设体现了我院契合教育部课改的创新实践突破。建设中我们紧扣高校教育与地方文化渗透结合的主题,突出了强化创新教育和实践训练的育人宗旨,注重师生共同探索本土民间艺术理论研究及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使音乐技能教学、训练与地方音乐教育和非遗艺术研究紧密融合,并在教育教学实践和地方人才培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既往运作中各基地模块与地方课程交融合作,相关教育、教学、科研、实训有序展开。近年来,我们还利用海外招聘与接轨地方的协作,实现了吴地民间音乐与世界音乐的交流融合,其合唱、民乐、理论团队不仅荣获金钟奖金奖等国内外大奖、亦实现了国际国内演出交流和国家艺术、社科基金等重大突破,使吴地非遗文明传承在高校音乐教育理论实践创新中发挥了作用。而由师生共同参与的诸多苏南非遗音乐活动更是全面提升了我们的办学质量和创新实践效益。因此,我们认为地方高校应主动放低身架,积极投身地方文化的弘扬、传承、实践、研究,以维系好中华传统民间文化的根脉,保障民族民间艺术的文化多样性,进而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创新教育和实践育人,将接轨、亲近、传承本土音乐文化做到实处。我们深信这样的实践定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收益,同时我们也期待我院的创新实践探索能在国内得到推广,进而为高等教育融入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提供可资借鉴的成功范本。

参考文献

[1]辞海编撰委员会.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音乐节已成为地方名片 篇11

张北举办摇滚音乐节,开始很多人不理解,现在虽然已不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把摇滚乐视为洪水猛兽,但还是在观念上把它定位为西方文化生活方式的一种,由地方政府出面举办摇滚音乐节是否合适的争论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劝县委书记李雪荣放弃这个音乐节。李雪荣急了,他拍着桌子说:“我就不信37万张北人,还搞不好一个音乐节!”事实证明,张北开放的胸怀不但成就了这场中国最大规模的摇滚音乐节,也为张北赢得了发展的机会。3天20万人次,张北人头一回看到这么多新鲜面孔。音乐节带给张北人的是一场思想洗礼。

易县音乐节

首届易县露营音乐节是由易县县政府牵头主办,亦在推动当地旅游事业发展。易县隶属河北保定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家在欣赏摇滚乐的同时也沉醉于湖光山色,让前来的观众得到真正的赏心悦目。为区别以往的大型音乐节,他们还打出国内首个露营音乐节的口号,让到场歌迷与自然融合在一起。同时也提供了一连串服务,横跨“行、住、食、游、购、娱”等各个领域。另外,还别出心裁地推出野外实战游戏和全地型极速赛车,为组团前来的乐迷提供了丰富的娱乐项目。

成都热波音乐节

要在成都举办热波音乐节,成都市委宣传部从一开始就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他们欢迎这样的活动来成都举办,并将音乐节列入成都市“5•12周年纪念系列活动”的开篇。在宣传推广上也提供了很多便利,并通过和成都市交委的协商,开通了临时公交线路,而且每条公交线路都以音乐节的时间为节点。

迷笛音乐节

地方音乐文化 篇12

关键词:黔东南,地方高校,保护,特色音乐文化

贵州是一个“音乐文化千岛”,在地域的千差万别和多民族聚集的大背景下,这里的音乐文化更是展现出了绚烂多彩的特征。凯里学院正是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市经济开发区,它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全日制教育部批准的地方高等院校,至今以发展有15个分院,在校师生有1万多人,在这个少数民族高度聚集的地区,除了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合格人才外,凯里学院当中的音乐学院还承担起了保护和传承本地特色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对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起到了重大作用,本文就以其中一个分院音乐学院为例展开论述。

在贵州省政府的支持下,黔东南州政府拨款以凯里学院为平台,开始了民族传承教育进校园的合作模式,在几年的教学中,这些传承班的同学不断活跃于国内国际的舞台上,取得了很多可喜成果。除此之外,她们还经常受邀出访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区进行演出,并获得好评可谓是名声在外。

一、音乐教育硬件投入的不足,缺乏可持续性教育,凯里学院音乐文化传承班的很多学生在学校期间有着一个良好的学习熏陶环境,整天可以放松学习并且有很多机会得到锻炼演唱,可是她们一旦毕业踏入社会,往往就因为工作、生活等琐碎事情荒废所学之长。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也有义务为培养的人才联系适合自己发展环境,让她们将自己的所学之长有用武之地。

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

1.学校可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学生读书的五年中间对他们进行音乐文化的补充和知识的健全;

2.各方面深度培养提高学历,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机会,为同学们更好的由专科升入本科做好准备;

二、社会为本地区音乐传播搭建的平台不够多,贵州的苗侗音乐有着自己所独有的特色,在文化知识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市场的需求对于本地音乐的宣传和发展是一种很好的助推剂,当地政府和学校因为能力有限,他们为这种宝贵文化的传播所给予的平台不够宽阔,有很多时候仅仅局限于接待或者是受邀演出而已,并没有积极主动的以市场需求为方向标,向市场迈进的思路和政策并不明朗,对于这种现象从学校层面来看,他们可以自身创造很多机会,例如专门成立一个演出队伍,主动联系演出单位,为同学们创造演出机会,既让同学们得到了锻炼实践,又让传承在实践中得以在广大社会上积极传播;

三、地方院校的音乐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后备力量严重缺乏,受地域限制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外界是不会有很多专业型的人才来本地区常年执教的,只有本土自己培养的才是最专业的也是最持久最具有生命力的。

笔者认为,地方学校应该有计划的进行师资队伍的建设,例如:

1.在民族传承班中选择整体表现优异的学员,校方安排教师进行更加系统的培养,待毕业后以特殊人才留校任教,并继续让其深造学习让她们学有所用,在这个重要的平台上发挥更有意义的力量;

2.选择一些具备潜力的专业音乐教师,规律性的对本地音乐文化加以学习,形成一个教学梯队,让现在的民族音乐传承人进行系统的培养,这样也许能够在接近源头的地方弥补很多不足;

四、学校的正规音乐传承教材严重不足,当今社会已经不再是老传统下的口传心授,在这个尚有规模的传承班中,同学们手头几乎没有一本像样的民族文化传承的专业书籍,这让学生在课下练习会增加很多难度。对于这种情况是完全可以解决的,学校借靠自己这个平台完全有实力集中现有的教师资源,循序渐进的进行教材的采风、收集、整理并出版教科书,这样子就对学校平台的传承在教学工具上给予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持,也为民族文化的推广铺开了道路。

上一篇:迭代方法下一篇:品牌情感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