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发展:思考(精选12篇)
文化发展:思考 篇1
摘要:大学生个性发展是我国高校教育的内在要求, 创造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有利条件, 是高教改革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要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以良好的校园环境完善大学生个性发展。在发展个性的同时, 也要注意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 要进一步改进我国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方式;积极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加强课外创新活动体系和高校创业教育机制建设,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辩证关系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给青年学生提出了三点希望, 引起热烈反响。其中总书记强调在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要保持个性、彰显本色, 给全国青年学子极大的鼓舞。“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 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 包含着厚重的时代内涵和丰富的人生哲理, 彰显出个性在人才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保持个性发展是时代的要求
1. 大学生保持个性发展的原因。
个性, 是指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行和情感方式等。千人千面, 每人原本都应具有鲜明的个性。大千世界如果人人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一样面孔, 一个腔调, 一种思维, 这样的世界必定是无趣的, 也是毫无生机的。然而, 如果青年学子将其作为自己特立独行的“尚方宝剑”, 而遑论个人与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则对总书记的这个要求理解是片面的, 行为是有害的。如果个性张扬失去控制, 发展到出格, 就会变成放任。君不见, 不少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 不良个性学生数量上升, 不少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薄弱, 很多人只关心自己、不关心社会。保持个性的前提, 是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离开这个前提, 所谓的保持个性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离开这个前提而形成的“个性”, 是一种无根基的个性, 只能是一种不受欢迎的“个性”, 甚至是一种被世人唾弃的“个性”, 这种“个性”越彰显, 对社会和个人的危害就越大。
2. 如何助推大学生个性发展。
(1) 把助推大学生个性发展列入高校教育改革的内容, 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学生是各具个性的活生生的培养对象, 他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学校不能只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而忽视了他们的个性特质。大学教育改革就是要始终把学生发展作为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真正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 以社会需要、学生发展为基点, 以德育为核心, 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保护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积极引导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天赋, 着力提高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主动发展个性的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切实改变那种“以分取人”的单一人才培养思想, 努力实现“不求人人高才, 但求人人成才”的教育培养新目标。 (2) 要着力提高高校师资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的素质。当前, 也许是我们高校的教师自身存在着缺乏个性化教育的素质, 因而在发现、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多样化的人才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为此, 高校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 教师应该站在振兴中华的新起点高度去认识培养个体性、特色性人才的意义, 适应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 更新自己知识结构, 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
二、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前面我们讲到要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发挥其创新能力, 但是, 在这个竞争的时代, 在这个浮躁与功利的时代, 只是一味地强调个性发展是不行的, 还要培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的人才资源。社会主义事业要求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等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把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放在首位, 努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人才竞争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之中。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进行, 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 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强势。全世界卖出两台电脑就有一台是中国制造, 但是其硬件核心却是英特尔的芯片, 运行的软件平台是微软的视窗。核心技术是美国的, 产权是美国的。就像十七大报告新讲的, 要成为一个资源、人才大国, 要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 这个任务是当代大学生的。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显得无比重要。复合型、知识面宽、全面发展的人才深受社会的欢迎。对大学生而言, 其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这几种素质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相互联系、彼此渗透、相辅相成, 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指这几种素质的协调发展。现在社会也强烈的要求大学生朝着几个方面发展。
三、大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明, 人的全面发展是和一定的物质基础相联系的, 只有在物质条件达到一定水平的条件下, 人才能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离开最基本的社会环境、社会条件去搞自我发展, 势必走向自我毁灭。所以, 我们必须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个性发展是以全面发展为前提的。人的个性无论如何突出, 总是带有很大的社会性的, 总是与当时的大的社会背景相联系的, 不可能孤立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应该是在坚持当今社会最基本的原则和拥有当今社会最基本的理想的基础上发展的, 而并非随心所欲。否则, 即使再美好的个性也没有其成长的土壤。教育的全面发展其实质应追求个性和谐的发展。个性发展其实是以全面发展为前提, 借助于自身的独特条件努力探索、不断建构社会所允许的品质, 在社会大融合的背景下逐步完成自主、自律的过程。这正是全面发展所追求的目的。在当今社会中, 大学生不仅要注重发展个性, 还要意识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不仅是青年学子成长的价值准绳, 也是高校教书育人的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这不仅是对青年学生个体提出的方向, 更是对整个教育领域提出的新要求。当今社会已进入数字化的生存状态, 交互性的网络特点, 这就更要求当代大学生拥有适应这种生存状态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就应在教育的过程中多让学生参与、选择, 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收获乐趣、找到动力。同时, 也不应忽视全面发展, 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 真正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所在,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共产党宣言》中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尊重个人的价值, 是社会进步的前提和基础。“今天的中国, 科学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条件。”从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即:全面发展教育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反过来, 只有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全面发展的要求才能逐步达到。所以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必须紧密结合, 有机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讲话[Z].2011-04-25.
[2]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必须适应个性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31) .
[3]论大学生个性发展与创新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 .
[4]王清娟.从人的全面发展看当代中国的素质教育[J].金卡工程 (经济与法) , 2011, (1) .
[5]贺伟朝.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对策研究[J].金卡工程 (经济与法) , 2011, (1) .
文化发展:思考 篇2
文化发展趋向的历史思考
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显现,文化发展趋向研究已成为当前学界的`热点.文章批判了近代社会长期存在、至今仍有流风余韵的文化复古主义和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两种错误倾向,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在经济全球化中中国文化的发展路向,指出了文化建设中应该加以特别注意的五个问题.
作 者:李文海 LI Wen-hai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北京,100872刊 名: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ERN YANGTZE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5(2)分类号:G0关键词:文化 发展趋向 经济全球化 全盘西化 民族文化传统 历史经验教训
关于中国动画文化发展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动画文化;受众需求;动画市场
1926年《大闹画室》无声动画影片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动画的开始,《铁血公主》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的动画上升到一个新的高潮。六七十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事业形成了自己比较卓越的部门。当中国的动画产业蒸蒸日上之时,日本海处于启蒙阶段。1963年《铁壁阿童木》的问世标志着日本动画产业已经遥遥领先于中国,中国动画的落伍究竟应该归咎于观念的陈旧,政治文化的导向抑或人才的缺乏?共同的关联:我国没有自己独立完善的动画文化艺术的构建。没有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文化营运环境。
1 中国动画文化的发展基奠
动画艺术已经从诞生初期的纯艺术表现形式,发展成为具有自己完善系统和价值的,充满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的大众文化形式。观众对动画艺术心理的需求,科技技术对动画艺术的完善以及推广是其重要的基础和因素。
首先是心理层面的基础,心理基础是观众对于动画电影本身发自内心的需求渴望,它有力地推动了动画艺术与技术创作的发展。追溯动画艺术发展的源头,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就形成了强烈的动画意识,试图用静态的画面表达动态的视觉感受,并将这种意识转化为最初的动画雏形。阿尔塔米拉洞穴中奔跑的野猪,马家窑彩绘舞蹈纹盆的设计图案,手足舞蹈的人形。这些质朴的创作反映出人们对于运动和生命关系的探索,象征着人类以符号为载体,以画面为本质对生活的诠释。从原始社会衍变而今人类一直在追求着欲望和满足。这种欲望萌发于世界万物外在的刺激与感受引起的思维层面的想象与抽象意识。一次获得精神的满足和心理的安慰。在我国,从人们对动画的消费倾向就可以知晓受众对动画的心理诉求。动画舶来品占领中国市场深层意义上在于给中国动画人始料不及的影响。外国动画片不仅仅占领了中国的市场,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改变了中国观众对动画需求的倾向性,外国动画编排模式和明星形象深深的给中国受众留下了烙印。并逐渐改变着中国受众记忆结构。导致国人的文化审美也在瞧瞧的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于是形成了中国受众动画需求的怪圈。
技术背景支撑方面,人们对于动画的需求既簇生了动画原画艺术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动画艺术的发展。从走马灯到现代大规模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动画技术在不断地更新着动画艺术的发展潮流。这种技术发展趋势不仅仅拓展了人们的思维空间,创造出逼真的完美动画形象,甚至可以和电影艺术一决高下。可以说动画技术催生了动画艺术的发展。
单独从技术层面来分析,中国的动画技术和发达国家相比,没有太多差别,甚至在某些方面领先于国外。例如,以中国山水水墨画为寄出的水墨动画,以皮影戏为基础的折纸动画艺术,以木偶为载体的动画艺术形式等等屡屡在国外各大影视动画赛事获得大奖。如今,高新科技的发展又为动画艺术的前进注入了新鲜活力。为人们呈送了一场鬼魅的视觉大餐。然而事实证明技术因素并非是观众衡量一部动画好坏的唯一标准。二更关注影片的整体感受,动画内容的编排,音乐配置等形成的综合性效果更为重要。从这一角度来说,技术是承载动画符号的工具,而动画人背后的创造理念和思维过程才是动画成功的关键。市场层面的基础,市场基础包括动画创作与消费两个层面的行为方式元素。二者的紧密融合共同架构了动画文化的产业链条。以美国的米老鼠为例,其形象衍生的关联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收益就超过500亿,动画市场就像一座金矿,完美的市场运作是推动动画艺术向动画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而我国的动画产业每年有将高达200亿元的市场。
2 中国动画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
动画市场的巨大为动画发展开拓了巨大的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动画文化的提升提供了可能,观众的心理需求造成了动画行业姣好的发展前景,这些都构成了中国动画艺术发展的综合条件。然而具备条件不等于就能发展良好,是什么制约了中国动画的发展让我们错失良好的发展前景。
首先是动画发展过程中概念定义的偏差发展。长久以来,国人对动画的概念理解是偏误的,概念是实物本质的属性,是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概括而成的,许多电影艺術工作者不愿意拿出主要精力对动画艺术进行研制开发,也不关注动画市场以及电影在国际影视行业的特殊地位,更不会投入精力进行动画文化和理论的研究。使得我们坐失动画发展的良机,动画概念的偏差理解直接导致动画创作思维的走偏,最终导致了动画的创作者思维跟不上观众思维的改变。障碍了动画艺术的发展,这些失误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其次是思维方面定位的不准确性。动画属于美术设计的范畴,长久以来国人从事动画设计的工作者多以美术出生为主,因而其设计思维更侧重于美术绘画的思维导向,使得动画属于影视制作的范畴演变为活动的绘画艺术。动画是一门融美术与电影于一体的综合性的艺术学科,既不简单的属于美术与电影的范畴,同时具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定式,这些都是由电影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一般的电影创作是由摄影设备直观的记录客观现实,具有强大的生命性和逼真的特性。因此虚拟现实与虚拟非现实并非是动画思维的基本点,实拍电影区别于动画电影的本质在于对现实生活的记录和捕捉,电影的本性在于对现实物质世界的复原,动画电影的本性是物质现实的变形,而这种变形正是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假定性完美的呈现,日本的动画电影制作与美国的电影制作具有很大的不同,重点不在于宏大规模的制作,而是更侧重于把完美的蒙太奇制作手段运用到动画制作的蒙太奇之中,镜头语言的360度转换,加快场面切换角度,强化光影印象效果的造型手段,以观众的心理需求作为出发点,不仅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功,而且也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润。政治因素在动画发展中的制约作用,在中国,动画片的制作多少与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联系在了一起,把过多的艺术概念融入动画创作中。因此造就了国人动画政治性意味国强,从而影片的娱乐因素和趣味性显得有些单调,从而限制了动画产业本身的发展,长久以来国内动画产业发展始终打上严肃的政治色彩,使得原本属于娱乐形式的动画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限制。继而阻碍整个动画产业的发展。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否认动画产业所具有的强大的说教功能,这是所有的艺术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以迪士尼为例,当我们细细品味他们给观众呈现的所有梦想的时候,几乎每个梦想都有教育的意味深深融在其中,而他们更擅长于将美国人的人文价值内涵与潜意识中的思维定式巧妙地融入其中,让人于一种轻松状态中获得精神和心理的满足,最终收获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满足。本土乡情文化的影响。中国动画行业曾经取得的辉煌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为国内外同行所感叹,然而除了自豪之外我们也应为今天中国动画行业的现状而思考:当我们把世界优秀动画作品放在一起细细考究发现,用于开拓,创新思维是现代动画创作的生命价值所在。动画世界的发展也越来越呈现出国际化和跨行业发展的特点。跳出本土乡情概念的束缚,走向国际才是动画发展比较明智的选择。
3 结语
对桂林建筑文化发展的思考 篇4
1.1 山水文化背景
喀斯特地貌形成了桂林奇特的山水景观,它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千百年来,经过地形地貌的演变、先人的创造,积淀了深厚的山水文化底蕴,如以灵渠为代表的水利文化,以摩崖石刻和山水诗文为代表的山水文化。桂林的山水形成人与景、景与园、人与园的和谐环境,建筑与独特的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形成了“城在景中、景在城内”的城市特色,使桂林成为国家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及中国四大旅游热点之一。
1.2 地域民族文化背景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桂林吸引来了不同民族的居民,他们的饮食起居、节庆、服饰、婚丧、建筑、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各具千秋,构成了一幅浓郁而又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图画,形成了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域文化城市。
据历史记载,桂林处于荆楚之地与百越之地的交汇处,成为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结合部,是中原文化、儒家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交融之地。千百年来,不同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包括以甑皮岩遗址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靖江王府为代表的明藩王文化,以红军血战湘江界首为代表的长征文化等。这些文化内涵丰富而独特,个性鲜明突出,是桂林特有的文化现象。而历史名人留下的许多精美诗词和大量碑刻,更为桂林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一些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畅游桂林时的题词、留言和观感谈话,更使桂林文化名传全球。
1.3 古建筑文化
桂林至今仍保存着众多历史悠久、精巧绝伦的古建筑。桂林江河上曾经有完美的桥梁,风格独具,流芳后世,与山水相映成趣。花桥是建筑作品“天人合一”的代表作,是桂林人文景观的主要标志之一(见图1)。该桥初建于南宋,是造型完美、极富壮族特色的多拱桥。在芙蓉石前的桥亭,其桥身、桥台、桥栏、桥饰形成独特的中式色彩,装饰在古榕、修竹、桂花之中,赏心悦目。还有桂北的风雨桥、桂东的龙隐桥、桂西的灵隐桥,这些桥无论是在造型特点还是在结构形式、内涵上都可以说是独具风貌,成为时代的杰作。
此外,明代靖江王府的支阶玉陛、靖江王墓群的石作仪仗、唐代的木龙石塔、宋代的曲水流觞石作、明清的构件雕饰等也无一不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靖江王府为明代众王府中规制最特殊的王府(见图2)。王府城呈长方形,内外均以巨型石灰岩长方石砌筑,浇灌灰浆,中填夯土,辟南北东西4门,序名端礼、广智、体仁、遵义,城门为方石砌壁,青砖券拱。端礼门为正门,系3券拱石门。城内为王府,中轴线上布局有承运门、承运殿、寝宫及御花园月牙池,前三大建筑均耸立于须弥石座之上,等级森严。围绕宫殿等主体建筑,还广建楼堂厅馆、亭客轩室及宗庙社稷,构成了红墙碧瓦、金碧辉煌的建筑群,使中国皇家建筑风格更为突出。
靖江王墓群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当属十一陵的地表石刻仪仗,现存334尊。它不仅在数量上属全国藩王陵中所少见,且时代上基本与明朝伊始同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创造了一组组具有南方雕刻艺术特色的庞大石刻群,把十一座王陵装饰得格外雄伟、庄严。
木龙古塔属于唐代喇嘛式圆形古塔,不同于元明石塔的粗壮,又有别于清石塔的小巧,鼓壁有蝉翼纹和仰覆莲花纹浅浮雕。塔身形同宝瓶,四面有拱形浅龛,东西龛内刻佛像,南北龛内刻菩萨,均结跏坐于莲花形须弥座上。塔刹为12重相轮,上覆六角伞盖,盖上冠以葫芦形宝珠刹顶。六角伞形盖均有穿孔,原为悬挂铜铁风铃之用,当时为佛所建,但未能供奉舍利。石塔古朴雅致,与山景、江景相映成趣。
2 当前桂林建筑风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今桂林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建筑水平有了新的发展,但新建城区的城市风貌还是显得单调和呆板,缺乏个性和动感,未能与桂林的自然山水很好地融合。
模仿是学习吸收的一种方法,但要看环境,即使是好的建筑,要是建在不合适的环境,给人的印象也是格格不入。目前,桂林城市风貌的缺陷之一,就是一些建筑盲目模仿。桂林是一个山水城市和历史名城,具有丰富的地域特色。如果不综合考虑建筑自身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只是单纯地模仿,势必会背离桂林山水的精神。还有一些与周围山水景观不协调的建筑,损害了城市的风景视廊;一些建筑的布局过于集中,使原本开阔的景区景点显得过于压抑;漓江边上一些路段乱建摆摊点,更是切断了沿江绿带的自然伸展,破坏了将山水景观引入城市的视线空间和人们接近风景园林的游憩通道,从而影响了游人对桂林山水城市特征的第一认识。
3 桂林建筑文化发展的思考
3.1 桂林建筑应该尊重山水文化
每个城市的形成与发展,都有特殊的自然环境、鲜明的地方特色。桂林既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山水城市,不能像别的经济特区城市那样重视追求经济的增长,其发展要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我们要把这个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流传下去并发扬光大,要保护山水的自然风景,即从文化角度研究城市的规划与发展,再将其融入自然山水,将桂林建设成为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山水城市。
山、水、城交融,水中映照青山,青山绿水点缀城市,就是桂林特色。桂林建筑诞生于桂林的山水文化中,自然会受到山水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桂林山水是一个按照严格等级和秩序构成的多层次系统,分为环形结构圆心(独秀峰)及媚秀(两江四湖)、婉秀(塔山、象鼻山、隐山、宝积山)、俊秀(屏风山、七星山、穿山、南溪山、西山、鹦鹉山)、雄秀(尧山和桂林其他方向)诸圈,依次构成了桂林市区山水的五个层次。媚秀圈内的建筑以亭、阁、廊、桥为主,亭、阁、廊、桥是中国园林中供人休息和欣赏风景的小型景观建筑,在各景区起着点缀的作用;婉秀圈内应主要以低强度开发为主;俊秀圈内宜以中低强度开发为主;雄秀圈内山比较高,自然景观比较开阔,开发强度可以适当提高。
在桂林山水城市中,自然景观是主体部分,起主导作用,而桂林建筑处于从属地位,是次要部分,主要起补充、点缀、强化桂林山水之美的作用。因此,桂林建筑的布局、式样、大小、高低、色彩等必须服从桂林自然景观的需要。
3.2 桂林建筑要体现历史文脉
自现代建筑“国际式”风格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并成为一种潮流后,在城市中即表现为现代与历史的对立。受此影响,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地退缩,城市形态上的地方性与历史性逐步丧失,取而代之的是城市面貌的千篇一律、千城一面。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的信息化加快了全球的一体化,桂林的建筑也面临着全球化、国际化的问题。
为了保持一个原汁原味的老桂林,首要是保护古城风貌,但绝不意味着原封不动。在保护历史文化古城面貌的基础上,应承续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新建筑。如王城今后的维修建设必须保护原有文物,新建仿古建筑要突出古代建筑艺术特色,景点及御花园建筑必须同其文化背景结合起来。古代桂林城市标志建筑应该予以适当的恢复。例如,明代阳桥北岸“尽括一城之胜”的谯楼、南门宁远门、西南门泽门、东江门等城门的名称应在相应位置恢复使用;整修西面与南面的护城河,使之联为一体;北面朝宗渠亦应在条件允许时予以恢复。
3.3 桂林建筑要满足适用性、综合性、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首先,设计思路需要转变。应该充分考虑什么样的作品能够为建设方带来更多的综合利益,而非简单的经济效益,这是市场化的结果。如景观设计、地产产业链的搭建、人性化空间及细节等都要逐步转变。
其次,建筑设计应该具备综合适用性。孤立地设计建筑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应更多地考虑整个区域建筑群和每座建筑的关系,甚至是城市和单体建筑的关系,要更多地关心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对区域和建筑的影响。
最后,建筑设计要具备前瞻性。原来规定建筑的寿命是50年,但后来很多建筑才建成20多年就拆掉了,因为发现原建筑因所处的位置等原因,影响到城市的发展。此问题症结就在于城市本身缺乏系统的发展计划,也就是缺少“生长”的眼光。“后现代主义”的观点认为城市是漂移的,建筑是可变的,也就是说建筑的寿命应该是长久的,要能适应城市的发展。
4 结语
桂林市最新的发展战略提出了要“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这为桂林的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运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深化对城市资源的认识,通过疏解老城,提升老城的品位,是桂林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可让桂林的山水得到充分的体现。充分尊重桂林山水文化、历史文化,可更好地体现桂林的建筑文化,展示桂林的城市风貌。
摘要:通过分析桂林建筑中的山水文化、地域民族文化和古建筑文化背景,指出当前桂林建筑风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桂林的建筑应尊重山水文化,体现历史文脉,并满足适用性、综合性、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山水文化,城市文化,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董光器.城市总体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对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思考 篇5
存在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除了历史的原因以外,主要是工作上的原因。对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在一些部门和乡镇领导中存在以下“论点”:
一是代替论,即经济发展代替文化发展的论点。认为只要把经济发展了,让农民增收、生活富裕就行了,文化发展好坏与否关系不大,认为这既不影响农民致富奔小康,又不影响干部的政绩。
二是无力论,即认为无财力、物力投资建设文化设施。如现在的场镇建设大都实行业主开发,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的项目业主不愿干,而政府除了土地、政策,哪有财力投资文化设施建设?以我县为例,综观全县的小城镇建设,除条件稍好点的丰禾、九龙等乡镇修建了几尊雕塑,显露出了那么一点儿文化气息外,均没有影剧院、广场等稍微象样点的文化设施。
三是无法论,即认为现在农民分户经营,青壮年多外出打工,剩下的是“993861部队”,即老年、妇女、儿童,要开一次会尚且不易,根本没有办法举行什么文化活动。加之现在干群关系比较紧张,群众常把干部的话当耳边风,干部为催收税费就被搞得焦头烂额,哪还有什么精力去发展农村文化?
四是放任论,有的干部对农村出现的落后、腐朽文化现象,如封建迷信、赌博等活动,大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自流,不闻不问;有的干部甚至下乡“与民同乐”:围观或参与大操大办红白喜事、参与“小赌”等,对吵架斗殴、忤逆不孝等事件也借口由司法机关处理,一推了事。
针对农村文化的现状和实际,笔者认为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培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新型农民。下面笔者就如何发展农村先进文化谈一些浅见。
一、抓根本——提高认识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意义、方向、根本任务、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铺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文化建设作为从现在起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三大目标之一,要求坚持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所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是整个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要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使经济与文化同步、协调发展。2001年,党中央制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使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任务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因此,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乡镇党委、政府要以党中央的《决定》和《纲要》为指针,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断增强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信心,把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任务落到实处。
二、抓机制——形成合力
乡镇党委要进一步加强对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领导,做到年初有工作计划、有考核目标,年底有总结奖惩。党委、政府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宣传委员具体抓。要充分发挥乡镇工、青、妇组织和文化站、广播站、计生站、中小学校、卫生院等部门和单位在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中的积极作用,齐抓共管,互相支持配合,把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各项措施、活动落到实处,取得成效。村(居)党支部、村(居)委会要把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按照乡镇党政的安排,充分发挥共青团、妇代会、民兵、村小学校的作用,把农村各项文化活动开展得更加活跃。要注意解决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所需场地、劳力等问题,解决建立图书室、文化活动室所需房屋及必要的设施;引导农民在操办红白喜事时新事新办,勤俭节约;组织群众开展自娱自乐性的文体活动,反对赌博等不良行为;要大张旗鼓地表彰好人好事,开展评选“好孝子”、“好媳妇”、“好邻居”等活动。
三、抓建设——夯实基础
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硬件建设是基础。虽然随着广播电视“村村通”和程控电话“村村通”的基本实现,满足了人民群众看电视、沟通情况和信息的需要,一些乡镇有了文化站、村也有了图书室、文化活动室、民乐队等,但总的来讲目前农村文化设施严重不足。为此,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按照有关部门提出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目标任务,加强资金筹措,加大投入,努力实现五化(即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畅化);三通(即村村通公路、院院通预制板路或石板路、社社通电话);三有(即村村有规范图书室、有文化活动室、有广播室);三改(即改水、改灶、改厕)的目标,确保三效(即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发展,相得益彰。同时要帮助农民群众添置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设施,如小型乐器、道具等等。各乡镇在规划小城镇及农民新村建设时,要做好广场、广播室、文化活动室、绿化等场所的规划,留出土地,创造条件逐步兴建、完善文化娱乐设施。
四、抓骨干——壮大队伍
任何工作都需要得力的人去组织、实施,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同样需要多才多艺的骨干、实力雄厚的队伍。要通过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社团、社区等组织,组织广大青年、妇女、民兵积极开展各项文化活动。要帮助他们提高技艺,为他们提供演出机会,使他们做到“以文养文”,不断发展;对农村、乡镇机关涌现出的文化活动骨干,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艺,发挥其骨干作用,带动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要鼓励农民自办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引导、帮助他们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允许他们组织合理的收入,促进图书室、文化活动室不断发展;要组织回乡知识青年包括寒暑假回乡休息的青年学生,采取教唱歌曲,介绍外地情况、异域风情,指导提高球类、棋牌技术等方法,帮助农民提高技艺,增强兴趣,接受新观点、新事物,从而把农村先进文化事业推上新的档次和台阶。
五、抓载体——开展活动
思考:电大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考 篇6
关键词:电大发展 考风考纪 办学理念
空前严峻的办学环境使部分基层电大在教学与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如考风考纪松懈、办学理念商业化、办学行为短期化、教师进修培训边缘化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尽早引起重视与警觉,必将为电大今后的发展埋下隐患。
一、当前电大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电大(特别是基层电大)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考风考纪有所松弛。在电大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从上到下考试纪律都极其严格。严格的考风考纪不仅保证了优良的教学质量,也为电大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提高了电大的知名度。为电大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但近年来一些基层电大考风考纪出现了日渐松懈的趋势。①作弊现象普遍化。在一些基层电大,考试作弊已经不再是少数考生遮遮掩掩的行为,而是普遍化、公开化。几乎每场每科考试都存在作弊现象,真正能遵守考试纪律的反而是凤毛麟角。②作弊手段多样化。既有替考、夹带、飞卷、传纸条、对答案、换座号等传统的作弊手段,也有收发信息等“高科技”作弊方式。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办学理念商业化。由于很多基层电大都属于当地的差额预算单位,绝大部分经费都需要自行筹措,生存压力极大,迫使其把经济利益当作最重要的目标,当作一切工作的重心。商业化倾向日趋明显。
3.师资力量薄弱。师资力量薄弱是许多基层电大普遍存在的问题。①现有师资的学历与职称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是本科以下学历、中级以下职称。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及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所占比例极低。②教师鲜有进修与培训的机会。现有教师大多是十几或二十几年前大学毕业的,专业知识普遍陈旧落后,理应经常参加进修与培训。但目前的电大既缺乏常规的教师进修与培训机制,也没有相应的经费支持,再加上教学任务的繁重,许多教师长期得不到进修与培训的机会。也很少有上下级电大间的教学研讨等相互交流的机会。许多教师都是靠自学来延缓知识老化的速度与程度,专业知识得不到应有的常规性、系统性补充。在当前这个知识飞速更新的时代,很难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③专业知识与理论功底不够精深。现有的专业教师与不断增设的专业之间严重失衡。专业界限不清,许多教师都成了一专多能、身兼数科的“万金油”。非专业人员从事专业学科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所教学科都是泛而不精,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与理论功底。
4.办学行为短期化。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必然会促使一些基层电大办学行为短期化。为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放松考风考纪;为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忽视教学质量;为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牺牲电大的长远利益与发展。
二、对电大发展的消极影响
1.考风考纪松懈严重损害了电大的声誉。一些电大考风考纪混乱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一方面给电大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严重败坏了电大历经几十年树立起来的良好声誉,降低了电大学历的含金量;另一方面也损害了电大学员的声誉。在一些地方,有的单位或明或暗排斥电大学历,影响了电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
2.冲击严谨治学的理念。严师才能出高徒。古今中外,凡一流学府,无不以严谨治学作为立校之本。但目前几近失控的考风考纪,商业化的办学思路,短视的办学行为,正在与传统严谨的办学理念渐行渐远。长此以往,必将干扰电大的治学方向,侵蚀电大今后发展的基础。
3.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由于考风考纪松懈,学生不用刻苦,不用努力,不用听课,不用看书,只要作弊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成绩合格了,但却没有真正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4.不利于树立学生的诚信意识。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负有思想品德教育的责任。尤其是现阶段进入电大学习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他(她)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还需要正确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学校有责任对他(她)们进行思想品德和人生观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最起码的“诚信”意识。而今一些基层电大放任作弊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在鼓励学生弄虚作假、投机取巧。不仅不利于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反而会产生极为负面的影响。
三、几点思考
对于目前存在的问题,如果听之任之,必然给电大今后的生存与发展留下无穷的后患。因此,尽快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消除影响电大长远发展的种种负面因素,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谨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与思考:
1.坚决整顿考风考纪。古今中外,没有一所知名大学不是靠严谨的学风而闻名于世,也没有一所院校能依赖涣散的考风考纪而长期存在。如果企图靠放松考风考纪来吸引学生、增加生源,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绝不是长久之计。电大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认真权衡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既要兼顾眼前,更要放眼未来。考风考纪关系到学风的好坏,关系到我们能否为社会培养真正品学兼优的建设人才,关系到电大办学的根本宗旨能否实现,关系到电大所有学校及学员的声誉,也关系到整个电大系统今后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下决心整顿考风考纪,树立良好的学风,塑造电大的新形象,已成为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2.加强电大的规范化建设。电大是一所高等院校。既然是高等院校,就应有高等院校的内涵与风范。电大应加强规范化建设,把电大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中心、教育中心、科研中心。①强化硬件及软件建设。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与学习环境,营造浓厚的学习与学术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学者来电大学习、交流。②应当考虑实行奖学金制度。由省级以上电大制订相关条例、标准,并负责统筹。为品学兼优的学员提供诸如单科、全科、学期、学年乃至全部学费等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在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来电大就读的同时,鼓励学员发奋学习,逐步提高电大的教学质量。③重视科研工作。科研能力也是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而且,科研工作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与教学水平。
3.加强对基层电大的业务管理。中央电大与省级电大应强化对基层电大的教学业务领导与管理,统一规划对包括基层电大在内的教师、教辅人员、教学管理人员的常规性业务培训与考核,逐步提高电大的整体教学水平与管理水平。
4.加强基层电大师资队伍建设。不少基层电大师资力量十分薄弱。学历及职称层次偏低,知识老化,已很难适应高校教学的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①鼓励现有教职员工通过脱产进修、在职学习等途径提高学历层次,更新知识体系;同时,逐步提高新进教师的准入门槛。以提高基层电大教师的总体学历水平、职称水平与业务水平。②中央电大与省级电大应统筹设立专项基金,统一规划,对基层电大教师进行常规性培训。③鼓励省级以上电大的专家、教授(教师)在不影响其本身教学与科研任务的前提下,以任教兼课、专题讲学、学术交流等形式到基层电大进行教学与科研指导。既能为基层电大广大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与时俱进,继往开来
当今的电大,既不以广播、电视作教学媒体,也未设置广播、电视传媒方面的专业。虽名为“广播电视大学”,却与广播、电视没有任何关联。在这种情况下,还仍然将其冠名为“广播电视大学”,不仅会引起一部分人的误解,而且也有名不副实之嫌。现有名称既不能准确反映当今电大的内涵与特点,也不利于今后电大的定位与发展。因此,应与时俱进,放眼未来,冠以更能反映电大教育实质与特色,更符合电大长远发展需要的名称。如“开放教育大学”,“继续教育大学”,“远程教育大学”等等,或其他更具代表性的名称。更名后的学校教育层次也应作相应的调整,使之更加多样化,以满足不同求学人群的需要。既包括在职业余教育,也包括脱产乃至普通高等教育;既包括学历、学位教育,也包括各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既包括大中专教育,也包括本科及研究生教育;既包括国内教育,也可以包括省级以上学校开办海外留学生教育。
强化我国农村文化发展的思考 篇7
一、我国农村文化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 从空间上看, 农村文化投入和发展水平与城市差距大。
改革开放以来, 中央和地方文化事业投入不断增加, 但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通过对部分地区的调查发现, 文化事业发展经费中, 大部分县域城市约占70%, 而农村文化只占30%;农村人均文化事业费仅为2~3元, 远远低于国际标准, 也低于全国水平。经费不足、设施老化、公共文化资源偏少、文化机构运转困难等现象依然困扰着广大农村。像样的文化设施、优秀的文化人才、良好的文化资源和多数文化活动几乎都聚集在城市。如果不高度注重农村文化的建设, 就会形成农民素质走低———农村发展变慢———农村社会落后的恶性循环, “三农”问题也难根本解决。
(二) 从主体上讲, 农民、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在文化生活上差别大。
农民、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在文化生活上比较, 在文化消费水平上, 市民比农民高;在消费内容和消费结构上, 市民比农民更为丰富和合理。目前, 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的文化供给比较单一, 看电视基本成为广大农民的唯一文化体验, 很多地区通过“斗地主”、打麻将等进行赌博, 信神拜鬼现象普遍存在, 大多数农村地区没有实现电视的有线化、数字化, 仅有限的电视频道、针对性差的电视节目, 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另外, 我国有一亿多的进城农民工, 虽然他们身处城市之中, 但大部分隔绝在城市生活之外, 处于“文化孤岛”状态。农民工工作地点偏远, 工作时间较长, 工资收入微薄, 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融入城市文明。大多数农民工享受不到不断拓展的城市公共文化生活空间, 群体封闭, 生活单一化。据抽样调查, 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中, 精神文化生活贫乏, 六成以上的人从不看电影、上公园或参加文体活动, 他们大多靠打扑克、看街景、坐在床头想家人打发工余时间。统计显示, 近60%的农民工对目前自己的文化生活“不满意”和“很不满意”, 他们渴望像城里人那样, 不仅天天有电视, 而且常常看电影, 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享受多彩文化生活。
二、强化我国农村文化发展的对策
(一) 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发展与城市文化发展的统筹。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农村人口众多, 如果不尽快改变农村文化建设落后、农民文化生活贫乏的状况, 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就难以提高, 全面小康也难以保证。因此, 要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1]、打好农村地区发展基础, 必须缩小城乡文化差距, 充分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劳动者接受继续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必须加强宣传, 提高农村文化的阵地意识;加强活动引导, 提高农村文化的品位水准;加强建章立制, 提高农村文化管理的水平;加强机制探索, 提高发展农村文化的持续能力;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农村文化管理人员的素质动力。在制定本地区文化发展战略与规划时, 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到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全局之中, 纳入农村奔小康的总体目标之中, 统一规划[2], 统一要求, 统一检查, 切实解决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总量偏少、比例偏低的问题。要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3], 把村级文化建设作为工作着力点, 实现工作重点、文化资源、文化服务的下移, 切实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 健康、协调、有序地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二) 认真以文化下乡为重点促进农村文化发展。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是在一些地区还存在领导不够重视、参与主体单一、活动形式和内容不够丰富、与农民需求脱节等问题。因此, 要丰富“三下乡”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真正以文化下乡为重点, 注意发挥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作用, 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让“三下乡”有主题、有活动、有实效。要做好图书下乡、电影下乡、文艺下乡、法律下乡、科技下乡和健康下乡、观念下乡以及专家下乡、 (企业) “老板”下乡、 (科技) “大王”下乡, 认真办好乡村文化节、乡镇文化馆 (站) , 使文化下乡不只是“文化输血”, 更是“文化造血”。要倡导文明新风、重视文化学习、依靠科技知识, 增强健康、卫生、环保、科技、文化和文明意识。
(三) 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村文化发展。
农村文化设施是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 农村文化发展要真正得到强化, 就要大力完善文化基础设施。要加快县、乡、村三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重点建设好乡镇文化馆 (站) 、图书室、电影放映队、教育培训基地、文化中心等农村文化设施, 切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要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拓展“村村通”的范围, 增加“村村通”的收视频道, 提高“村村通”的水平, 把先进的科学文化更多更好更快地传入千万农家;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对城乡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 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尽快开通有线电视、数字电视、互联网络, 拓展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 缓解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电视难和学习难的问题, 缓解农民信息少、慢、旧的问题, 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开阔农民的眼界。
(四) 要积极形成农村文化建设多元投入机制。
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过少的根本原因不仅在于乡镇政府重经济、重基础设施而轻文化, 也在于乡镇财政状况的紧张, 因此, 农村文化建设不仅应高度重视、统筹规划, 在资金投入上向农村倾斜, 而且要不断拓宽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渠道, 多渠道集资, 在确保国家对农村文化投入的同时, 鼓励乡镇企业、社会各界以及个人投资兴建乡村文化活动设施, 经营文化娱乐场所, 赞助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活动, 逐步建立国家、集体、个人、社会相结合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多渠道投入体系。
(五) 要努力促进城市文化产业发挥辐射作用。
有研究表明, 农村文化受城市文化影响大。离城市越近, 文化消费水平越高, 农村文化因而以城市为中心呈现出明显的圈层分布。发展农村文化, 就要努力促进城市文化产业发挥辐射作用, 充分利用城市文化的优势, 主动进行城市-集镇-乡村的梯次辐射, 带动农村文化的强劲发展。同时, 农村和乡镇也要主动与城市文化接轨, 积极接受城市的文化辐射, 不失时机地发展本地的个性文化[4]。
(六) 要努力发掘农村文化资源推陈出新。
我国广大农村本身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充分挖掘、推陈出新, 不仅满足农民自身需求, 还可以实现城乡文化的互动与交融。农村文化资源主要是民俗文化, 由于这类文化活动总要伴随歌舞音乐和艺术表演, 因而颇能吸引村民参与或参观;分布在广大农村的山水风光、自然景观和生态园区、历史文化遗产等也独具魅力, 要科学规划、合理配置、综合利用这些文化资源, 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有益的文化活动, 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三、结语
农村文化的发展关系重大, 要实现健康、快速、高效的发展, 还有很多很艰巨的建设性工作要做, 如积极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减少文化骨干、专业人才的流失, 改变文化工作人员老化状况, 避免民间艺人的绝技失传等, 还有转变农民小农意识、封建意识, 解决农民工文化生活“孤岛化”等问题, 都有待更加重视和认真积极的探讨。
摘要:强化我国农村文化发展, 推动和谐农村社会和全面小康的建设进程, 要更加重视和认真积极地探讨农村文化发展现状与问题, 提出并落实农村文化发展战略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文化,农民素质,文化下乡
参考文献
[1] .王红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发展论析[J].农业考古, 2009, 3
[2] .方亮.我国农村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 3
[3] .于纪伟, 梁丹.浅谈城市周边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戏剧文学, 2003, 12
关于当代社区音乐文化发展的思考 篇8
一、音乐生产在社区音乐文化活动中的价值
音乐生产不仅仅是指音乐创作、曲目的选择等, 更是涉及音乐生产的各个环节。音乐社会学一般将社会音乐生产划分为:创作生产、唱奏生产、传播生产与伺服生产, 它们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2) 可以说, 若没有社会音乐生产的繁荣, 社区音乐的发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一) 激励普通社区居民参与音乐创作
音乐创作生产, 除了包括职业音乐家的原创生产外, 还有很多其他形式, 例如非职业作者的“玩票”、音乐的改编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富有艺术感染力地反映百姓的心声, 这样的音乐作品才可能受到百姓的长久喜爱。“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创造了一个在某些方面具有独特性的世界, 也创造了一种联合, 亦即将大量传统惯例中的材料和一些具有革命性的材料联合起来。没有前者, 作品将变得难以理解, 没有后者, 作品则令人厌倦而毫无特色。” (1)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社区音乐文化要在反映社会需求、时代特征的同时, 让百姓易于接受并满足内心的需求。笔者在多次与社区音乐演出的观众沟通后发现, 不少观众对于音乐的旋律、歌词、情感等方面都具有较为准确的判断和表达。这些看似感性、琐碎、非职业的观点和看法, 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 其价值也应该得以充分发挥。试想, 在社区音乐教育等其他环节的配合下, 重视、鼓励普通社区居民参与音乐创作, 逐渐追求在社区音乐中更好地表达普通百姓的所想、所思、所感, 我国社区音乐文化的发展水平也就更上一层楼了。笔者在今后的研究中, 也将会进一步尝试引导社区居民逐渐参与到音乐作品的创作 (改编) 中去。
(二) 推动音乐表演的强化与创新
社区音乐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音乐活动, 而音乐表演的强化与创新对音乐活动有时具有决定性的价值, 因为这可能直接关系到社区音乐能否吸引百姓参与, 并且接受、喜爱。对音乐表演的强化与创新, 主要要求在音乐唱奏生产和音乐传播生产环节上下功夫。
现在, 已经有一些社区音乐会将高雅音乐和电声乐队相融合, 在曲目的选择上兼顾多种风格类型, 在唱法上综合了美声、民族和通俗等, 让不少观众觉得耳目一新。电声乐队的出现迅速拉近了部分观众 (特别是青年观众) 与表演者的心理距离, 使其情绪迅速被调动起来, 在电声这种相对熟悉的配器元素陪衬下, 即使是西方歌剧的选段也显得不像原来那样“遥远”了。
此外, 相较于大众媒介中的音乐文化产品而言, 音乐传播 (生产) 的透明性是社区音乐文化自身的优势, 更应该得到充分的发扬和凸显。近距离、面对面的“透明性的传播, 能使传播者准确地洞察、了解到受传者的心理状态, 并根据自身的储备和能力水平, 以最小的心理距离传播 (创造) 出受传者所需要的音乐信息。……传播者在处理这些音乐信息的同时, 在启动另一种情感机制。……音乐传播的本质, 是传、受双方共同对音乐形象的塑造和认可, 并充分显示出人的创造性智慧和成功后共同获得的喜悦感。……传播者能迅速、充分地摄取到受传者的反馈信息并根据这些反馈 (如现场情绪的热冷、共鸣指数的高低或共同参与的热烈度等) 对传播进行修正或强化”。 (2)
(三) 利于音乐活动的延续与观众审美的提升
社区音乐文化不仅包含音乐活动, 还包含社区音乐教育以及音乐评论等内容。这里说的“音乐评论”可以更宽泛地来理解, 它可以是关于社会某些音乐现象的看法、关于某些音乐作品的评价、对于某次音乐演出的体会、普通百姓的音乐感受交流等, 它是社区音乐活动的延续, 并且增加了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当然, 社区音乐文化的发展, 绝不是一味地迎合百姓的喜好和需求, 更有对音乐欣赏进行的引导, 追求社区群众的音乐审美水准提升。在现实媒介语境下, 整个社会是被各种音乐元素包裹着的, 不少人都几乎是被动地夹裹于其间, 被动地受其影响, 没有从中体味到真正属于音乐的愉悦和审美快感。甚至有些粗制滥造、格调低俗的音乐作品, 给群众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以音乐评论为代表的音乐伺服生产, 要对纷繁复杂的音乐现象、作品加以辨析, 对普通受众的认识、理解、接受做出指导。此外, 目前在我国的社区音乐文化中, 古典音乐与普通听众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心理距离。作为经典音乐作品, 其中的意蕴和审美价值, 需要音乐伺服生产来加以解读和开掘, 进而才能引导更多的人逐渐理解、接受、喜爱。
二、“三位一体”协调艺术论的启示
我国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究竟应该以一个怎样的整体形态呈现于社区居民面前呢?笔者认为, 这里所谓“形态”, 已经超越了音乐表演形式 (形态) 的范畴, 甚至可以被视为我国社区音乐文化活动整体上的样态。通过前期调研与在某次社区音乐会的观察, 笔者认为, 音乐、舞蹈、戏剧 (诗歌) 三位一体乃是我国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的形态发展方向。朱光潜先生的“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混合艺术”论和玛克斯·德索的“戏剧、舞蹈、音乐三位一体协调艺术”论等, 都能为我国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的这种复合形态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一) 乐、舞、诗的历史同源性
无论是西方的戏剧还是我国的戏曲, 均起源于祭祀仪式。《吕氏春秋·古乐》载:“昔葛天氏之乐, 三人操牛尾, 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 二曰玄鸟, 三曰遂草木, 四曰奋五谷, 五曰敬天常, 六曰达帝功, 七曰依地德, 八曰总禽兽之极。”这段文字记载非常生动地描绘了我国原始先民进行音乐活动 (祭祀活动) 时手执牛尾, 踏着有节律性的舞步唱歌的情景。从中不难发现, 这不是单纯的某种艺术形式, 而是一种复合的形态, 即音乐、舞蹈、戏剧 (诗歌) “三位一体”。
莱辛在《拉奥孔》中论及诗、乐、舞的结合时说:“诉诸听觉的先后承续的人为符号和诉诸听觉的先后承续的自然符号的结合, 在一切可能的结合之中, 无疑是最完善的, 特别是在这两种符号不仅涉及同一感觉, 而且可以同时用同一感觉器官去接受和复现。诗与音乐的结合就属于这一种……随着诗与音乐的这种最完善的结合之后, 就是诉诸听觉的先后承续的人为的符号与诉诸视觉的先后承续的人为的符号二者的结合, 这就是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诗与舞蹈的结合以及原已结合的音乐和诗再与舞蹈的结合。” (1)
我国社区音乐文化能够明确音乐、舞蹈、戏剧 (诗歌) “三位一体”的发展方向, 可以说是一次具有深刻意义的回归。
(二) 乐、舞、诗在表现上的互补性
音乐、舞蹈、戏剧 (诗歌) 在艺术表现上具有互补性。《诗·大序》言:“诗者, 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 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 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具有自身的特性, 这既决定了它独一无二的优势, 也造成了某种局限。社会生活万千变化, 人类情感也是复杂多样的, 音乐、舞蹈、戏剧 (诗歌) 多种艺术体裁相互补充, 才能更好地完成艺术表现的使命。
同时, 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当下的媒介语境, 对社区音乐文化建设也提出了这样的迫切要求。一方面, “视觉文化”、“读图时代”等词语描绘出了当下的文化消费方式及大众审美习惯;另一方面, 技术的飞跃式发展, 已经将以3D为代表的革命性技术带入了更多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这样的发展方向看来没有放慢脚步的趋势。在这样的现实下, 让我国的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真正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和内心中去, 依然是应做的选择。而将音乐、舞蹈、戏剧 (诗歌) 综合表现, 可以给人们以可听、可视、可感的、具有良好互动和参与性的社区音乐文化活动。例如, 在社区音乐会的设计上, 可以着重强调舞蹈元素和故事情境的营造。
三、高雅音乐价值的再认识与开掘
我国社区音乐文化要吸引更多百姓参与进来, 但这绝不意味着在音乐类型上局限于通俗音乐。通俗音乐与高雅音乐彼此不可替代, 我国社区音乐文化必须兼容并蓄, 将它们全都涵盖其中。目前, 面对我国社区音乐文化的某些发展困境, 对高雅音乐价值的认识与开掘显得十分迫切。
(一) 通俗音乐与高雅音乐关系的再认识
有些人简单地认为, 通俗音乐与高雅音乐泾渭分明、特质对立, 因此难以共融。高雅音乐和通俗音乐各自的“粉丝”们还经常以自身的主观标准来评价乃至批评对方。这样的情况具有一定代表性, 它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社区音乐文化的发展。所以, 有理由对通俗音乐与高雅音乐的关系做出深入的再认识。
可以说, 这两个概念从产生的时候起就注定了彼此难以分割。“高雅音乐”一词的出现时间, 较为公认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 当时, 这个词是为了与以流行音乐和轻音乐为代表音乐类型区分而创造的。很显然, 与高雅音乐相对应, 以流行音乐和轻音乐为代表的音乐便被冠以“通俗音乐”之称。二者乃是按照某种外在的特征对音乐进行的人为分类而已。
可见, 倘若以“高雅音乐”的标准来评价、批评通俗音乐, 或者以“通俗音乐”的眼光来看待高雅音乐, 显然会产生不少缺乏实际意义的观点。但是, 这样的情形却现实地存在于我国的社区音乐文化内容设置中。有人认为, 我国社区音乐乃是社区基层的百姓音乐活动, 因此极力推崇通俗音乐, 而高雅音乐则是“曲高和寡”的音乐厅的专利产品;相反, 一些较为专业的人士则认为, 目前我国社区音乐文化格调不高, 需要加以引导提升。这样的观念“冲突”不化解, 我国社区音乐文化想要充分发展也会面对思路上的悖论。笔者认为, 我们要明确通俗音乐与高雅音乐的区别究竟止于哪个程度上。就音乐形态而言, 通俗音乐较为简单, 表现在:所用音级较少, 力度变化较少, 转调、离调等相对复杂的手法较少, 结构偏简单, 节奏型常出现循环重复等。高雅音乐则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 因此需要听众更加专注, 甚至需要听众有某些音乐基础知识学习和听觉认知练习的经验。
由此看来, 通俗音乐和高雅音乐的不同特性决定了它们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种类的需求。通俗音乐相对简单、易于欣赏和参与, 更有利于缓解情绪、放松精神;高雅音乐相对复杂, 更利于引发内心深层次的触动和思考。也许, 可以把通俗音乐比作“小吃”, 味道简单、直接, 迅速带来满足感, 高雅音乐则是“大餐”, 复杂而精美, 可以细细品鉴, 回味无穷。
(二) 高雅音乐的价值典范与审美意蕴
我国社区音乐文化的建设目标不仅仅是为百姓提供茶余饭后的娱乐, 更有通过文化活动的过程让社区成员形成精神上的认同感、归属感, 对整个时代、社会的主旋律有所感知, 审美情趣得以提升等等。从上述的通俗音乐与高雅音乐的区别来看, 这些目标的达成还是需要高雅音乐来更多地发挥价值。
艺术创作不可能脱离时代而孤立地存在。但是, 透过这些时代的特征, 优秀的艺术创作还能够折射出一定的内容来最终决定其长久乃至永恒的价值。结构和技术上更为复杂的音乐, 有能力透过对时代的表现, 实现艺术作品对于人性、灵魂、生命、爱、价值等的思考。这些问题是超越时代、国界、民族、阶级等一切的基本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也更能彰显出价值典范的力量。正如李斯特曾经说的:“真正的艺术作品, 它们将永远保持着生命力, 世世代代地流传下去。由于这些艺术作品里贯注着人类心灵的重要本质, 它们将能经受住一切革命的考验。” (1)
尽管美的判断标准具有个体的差异性, 但是就社会整体而言, 依然存在着较为明确的常见审美价值判断标准。爱德华·汉斯立克曾说:“这是一种不依附, 不需要外来的内容的美, 它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优美悦耳的音响之间的巧妙关系, 它们之间的协调和对抗、追逐和偶合、飞跃和消逝, 这些东西以自由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直观的心灵面前, 并且使我们感到美的愉快。” (2) 无疑, 高雅音乐的审美意蕴得以释放, 会引领欣赏者的审美情趣逐渐提升。
(三) 高雅音乐文化与大众文化
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 当下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几乎不可能完全逃离大众文化的包围圈。大众文化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甚至将其影响一步步扩展到人们的思维方式。因此, 必须认真思考我国社区音乐文化究竟应该怎样置身于大众文化的氛围之中, 简言之, 即是高雅音乐如何面对大众文化。
很显然, 高雅音乐文化明显不满足于简单地、平面化地展现生活本身, 而是力图用理性的、反思的、批判性的眼光来看待生活的状况、价值和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高雅音乐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仅仅是简单的对抗。笔者通过对多次社区音乐会的前期设计、现场观察和分析, 认为以下三点做法会有利于高雅音乐文化与大众文化相得益彰。首先, 将高雅音乐引入我国社区音乐文化活动中的顺序要有一定的讲究。例如, 同为高雅音乐, 一些古典作曲家的圆舞曲 (带有重复性的三拍子律动) 就会显得通俗化成分更多一些 (事实上这些作品在当时的年代几乎就是“通俗音乐”) , 大众也更容易接受。随后, 逐渐引入较为复杂的作品, 如此循序渐进, 利于逐步接受。其次, 是高雅音乐的呈现方式要有创新。例如大胆使用电声乐队成分, 通过电声化的配器、速度均匀的节拍律动、多元互动的演出方式, 把高雅音乐适当进行平面化的展示, 整体呈现出类似于通俗音乐的亲近感。最后, 回溯音乐史, 所谓“通俗古典音乐”作品也能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启示。通过改编古典曲目, 使之结构简单, 旋律优美, 通俗易懂;缩小乐队建制, 以凸显特色乐器与演奏风格;重视舞台美术、灯光、服装等, 来强化视觉感受, 增进全方位体验。相信这些策略将为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 乃至我国社区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关于社会实验的思考
社区音乐文化属于音乐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音乐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重点问题。在方法论上, 音乐社会学沿袭了社会学的一整套思路和脉络, 即统计调查、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和社会实验等。其中, 社会实验经常会被忽视。因此笔者在此要对社会实验及其特殊性略作说明。
社会实验即在一定的人为设置的环境下, 依照计划, 人为地改变某些社会因素或条件 (自变量) , 进而观察随之改变的社会现象 (因变量) , 从而考察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力图揭示社会现象变化发展的规律。
作为音乐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区音乐文化的研究中已经大力地引入了实证精神和方法, 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就社会实验这一研究方法而言, 出现得依然相对较少。社区音乐文化这一研究课题, 其渊源便是基层的生活实际, 也就是说有很多实践层面的问题和困惑亟待解决。可以说, 社区音乐文化研究对于社会实验这一研究方法有着现实、迫切的需求。
追究这种局面的根源, 恐怕还是在于对社会实验的科学性存在怀疑。应该说, 社会实验和自然科学实验是一脉相承的。13世纪, 哲学家罗吉尔·培根最早提出只有通过感觉验证的知识才是可靠的, 而感觉的验证不仅是感官的自然感觉, 更重要的是要用仪器进行科学实验, 只有实验科学才是认识真理的真正道路。 (3) 这对于自然科学而言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正因如此, 自然科学才真正得以从哲学的母体中剥离出来, 获得独立。而在社会科学领域, 最早明确提出实证方法主张的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他于19世纪30年代提出, 研究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是一样的, 都应该采取观察、实验和比较等实证方法。 (1)
在社会实验的研究逻辑上, 应该坚持“理论先行”的原则。面对社区音乐文化研究中的现实问题和困惑, 应该沿着这样的方法和路径, 依据已知理论, 大胆提出方法和判断 (研究假设) , 最终通过扎实的社会实验设计及其实施来检验。
当然, 社会实验也有着一定局限性。笔者曾经通过在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厅组织实验音乐会, 对社会实验的特殊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社会实验所面对的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世界, 任何因素都会导致实验结果的改变, 例如“霍桑效应”。 (笔者的实验音乐会中, 不排除观众知悉研究活动的可能性。这也许影响了部分观众对于音乐会本身的评价以及对问卷的作答情况。) 若想规避这样的问题, 就要向参与者隐瞒实验的事实, 但这又会在道德、伦理上留下值得商榷之处。又如, 研究者也容易更关注自己希望看到的现象和事物, 即“期望效应”。此外, 社会实验的实施过程难以摆脱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 很难如自然科学实验一般排除一切其他因素干扰, 在“真空中”观察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社会实验的实施过程中, 即便是实验对象的心理、情绪 (可能由当时或此前的某件琐事导致) 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而且这样的影响都是在悄无声息中发生的, 实验实施者通常难以察觉。
当然, 从笔者的实验音乐会以及其他多场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的现场来看, 观众的热情总体是高涨的。音乐的心灵感召价值得以凸显, 也反映出了普通百姓对于音乐文化的需求。同时, 也有学者、普通观众等为笔者积极提供了不少反馈意见, 这些都将成为笔者进一步研究的宝贵资料。
摘要:社区音乐文化的积极建设与良好发展, 从理论层面上讲, 应建立在音乐创作生产、唱奏生产、传播生产、伺服生产诸环节充分繁荣, 乐、舞、诗艺术形式协调一体, 经典音乐作品的价值被充分理解与接受并与大众通俗音乐灵活融合的基础上。为此应该积极进行实证研究, 开展社区音乐演出实验, 但同时又要注意社会实验特殊性的影响。
关键词:社区音乐文化,音乐生产,三位一体,高雅音乐,社会实验
注释
1曾遂今著《音乐社会学概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第107页。
2曾遂今著《音乐社会学》,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第162页。
3[美]彼得·约翰·马丁著《音乐与社会学观察——艺术世界与文化产品》, 柯扬译,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 第144页。
4曾遂今著《音乐社会学》,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第260-261页。
5[德]莱辛著《拉奥孔》, 朱光潜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第190 、192页。
6[匈]李斯特著《李斯特论柏辽兹与舒曼》, 张洪岛等译, 音乐出版社1962年版, 第43页。
7[奥]汉斯立克著《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 杨业治译,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版, 第49页。
8陈修斋著《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第47页。
对发展陇南文化产业的思考 篇9
关键词:陇南文化产业,优势,劣势
国运昌则文运兴,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 文化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也越来越多地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产业是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 文化和经济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产业, 它是一个涵盖教育、旅游、新闻出版、影视音像、娱乐演出和版权业的庞大产业体系。河南省郑州歌舞剧院创作的《风中少林》一经推出便引来了非同寻常的目光。从2006年7月起在美国演出两年, 约800场, 演出收入达800万美元。广西利用自身优势, 大力开发利用民歌资源, 精心策划了《印象·刘三姐》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节目, 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 票房收入3600多万元, 迅速带动了旅游、餐饮、土地、房产、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安排了大批人员就业。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的创意来自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目前已经成为河南省一个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76万人, 年收入2300万元, 税后利润539万元。这样的例子在国内还很多, 但对于象陇南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来说, 如何克服经济阻碍, 发挥文化资源优势, 找到适合其发展文化产业的道路, 对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陇南市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
(一) 地理优势
陇南地处甘肃省东南部, 东连陕西, 南接四川, 素有“秦陇锁钥, 巴蜀咽喉”之说, 地处秦巴山地与岷山山脉、黄土高原交汇地带, 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地区。毗邻川、陕两省, 是甘肃省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生态差异明显, 有“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之说。境内气候温和, 资源丰富, 素有“陇上江南”之美称。加上已开工兴建的兰渝铁路和高速公路, 陇南境内交通运输网络将实现质的变化。这种地理上的优势一方面为直接发展文化旅游业、会展业等文化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 地理上的优势, 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有利于吸引各种各样的文化人才到陇南来创业, 这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间接创造了条件。
(二) 文化文物资源优势
陇南有着先秦文化、汉代文化、三国文化、氐羌文化、巴蜀文化、红色文化等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所表现的原始性、独特性、神秘性, 形成了强大的人文资源优势。境内有先秦西垂陵园、《西峡颂》磨崖石刻、祁山诸葛武候祠、西和仇池国遗址、宕昌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等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文化资源是宝贵的历史资源, 如果开发挖掘充分, 将为陇南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 经济后发优势
陇南是甘肃省经济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在未来的区域经济开发和社会和谐发展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 制约陇南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将得到解决。加上国家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 为陇南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从区内市场看, 陇南拥有比较丰富的矿产、水力、特色农产品资源, 而且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这将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极好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推动力。
(四) 政策推动和思想统一优势
对新兴产业的思想观念是否统一和是否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陇南市在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转换的同时, 提出了建设旅游大市和文化陇南的战略构想, 整合旅游和文化资源,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全市上下对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 建设旅游文化大市已经形成普遍共识, 从而为文化陇南的发展提供了思想统一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弘扬了多元的陇南文化, 逐步形成品牌和规模效应, 初步形成了以旅游为龙头、以文化服务为主体的文化产业体系。
二、陇南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劣势
(一) 产业意识比较淡薄
长期以来, 计划经济思想一直主导文化行业的发展, 过于强调文化的事业属性, 忽视了文化的产业属性, 不能充分认识到文化只有形成一种产业, 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道理。由于理论研究不充分, 对文化产业的性质、地位、特点、规律缺乏研究, 对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不是很清楚, 许多文化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得不到有效指导。一些文化创作生产单位和个人在精神文化产品生产中, 缺乏对市场经济规律的了解, 往往对经济效益关注不足, 不能创造理想的经济效益, 严重滞缓了文化成为产业并进入市场的步伐。
(二) 市场主体规模偏小, 缺乏竞争力
陇南的文化产业就整体发展水平而言, 文化产业的企业主体规模较小, 经济效益低, 产品竞争力缺乏。文化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 产业规模不大。规模化、集团化经营是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面对国际和国内的竞争, 陇南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明显偏小, 产业链不长, 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结不密切, 产业群体没有很好地形成, 产品的规模优势没有得到发挥。文化旅游业、新闻传媒业、广告业、竞技体育业、影视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商品制造业等文化产业领域, 企业无论在规模上还是产品的市场势力方面, 在国内都没有相应的市场影响力。此外, 陇南文化产业领域的民营经济力量较弱。其竞争力在市场上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相当多的文化品牌创立了, 但支撑这些文化品牌发展的主要是政府主体在推动, 没有相应的商业化运作公司, 或这些公司还不具有市场运营能力。
(三) 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缺乏
一是文化体制改革滞后。特别是计划经济的巨大惯性, 在文化领域的体现仍比较明显, 使得主要的文化产业领域仍然不能引进外资或允许民营企业进入, 制约和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是陇南的对外开放水平较低。近年来陇南经济发展不断加速, 招商引资规模不断加大, 但相对而言, 文化产业发展比较低, 招商引资项目投向文化产业建设的较少。三是环境政策亟待优化。发展陇南文化产业的大政方针已经确定, 现在急需出台具体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发展文化产业的支持政策, 急需落实国家在此方面的有关配套措施和政策, 真正塑造出一个文化产业发展的宽松政策环境。
(四) 人才与科技制约明显
陇南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十分匮乏, 不能适应文化产业新发展的要求, 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在文化系统, 经营管理人才比较少, 特别是高层次的经营管理和科技人才更是稀缺, 远远满足不了文化产业领域高科技迅速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文化产品生产从总体上说还是以传统工艺技术为主, 创新能力不强和技术水平低的问题比较突出, 特别是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引入文化产业还十分有限, 从而导致产品质量档次、科技含量不高, 经济效益不明显, 在国内外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三、发展陇南文化产业的对策
(一) 确定文化产业总体布局
文化产业的范围很广, 内容丰富, 应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来确定发展方向。陇南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将文化产业的所有方向作为发展重点。支柱产业的选择标准一方面是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 另一方面要从产业关联角度, 选择对产业带动作用大的产业。因此, 陇南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应以旅游为载体, 在旅游文化建设上开展具有民族民俗特色的文艺表演活动, 丰富旅游内容, 把发展文化产业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 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才能成为产业, 才具有活力。
(二) 走文化创意产业之路
创意文化产业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个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 是以当代大众的媒介生存、数字生存和全球互联网生存为前提的市场化的文化科技内容产业, 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创意产业所包含的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游戏与网络游戏、动漫、DV、FLASH、短信、手机增值业务、网络视频等, 无不强烈地依托于新的创意、新的设计。它推动新兴数字技术支持的新媒体信息产业走向内容创新、文化创新和产品创新。从新兴的创意内容产业等高端产业入手, 以数字化等高新技术促进文化的产业化, 改造传统文化生产流通方式, 将带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面发展和提升。陇南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因此, 建议设立“陇南创意文化产业园区”, 依托有关企业、高校将陇南的资源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出去, 同时将国内知名文化企业、人士“请进来”, 策划制作一批有影响力的影视作品, 从而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调整经济结构思维, 以拉动文化经济和科技文化事业发展, 提高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 塑造良好的陇南文化形象。
(三) 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发展:思考 篇10
一、“文化惠民”的提出是我们党建国后数十年文化建设实践在文化理念上的深刻转变, 为基层文化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文化建设在建国以后的社会实践中屡经曲折, 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几经更迭和多方调整。文化建设尽管在国家宏观发展框架内一直予以强调, 但由于对发展文化的客观规律未能准确把握, 于是对发展文化的具体路径在很长的时间里并不明朗。更重要的是, 文化建设的主体——民众, 体现在基层, 受益在基层, 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长期处于被忽视状态。这是一个重要的缺失。回顾建国后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历程, 即可认识“文化惠民”被提上文化发展的议事日程, 实属来之不易。 其中包括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和电视进万家工程等重点项目。 这也是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获得了长足的提高以后, 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由“量变”向“质变”的方面的提高, 相应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有明显的、大幅的和多元化的诉求, 这是一个社会文化建设中不得不予以重视的现象。我国的基层文化建设始终步履蹒跚, 不尽如人意, 而且在文化体制上也左右掣肘。使得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迫在眉睫, 从而体现文化惠民为基层文化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关键在文化惠民, 为文化惠民提供坚固载体
基层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题, 以自娱自乐为主要内容形式, 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下, 在文明城市的大环境下, 基层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 活跃人民群众健康向上的文娱生活, 也是提高全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措施之一。与此同时, 基层文化建设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又一重要方面, 是全民建设小康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是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一个人没有文化, 那就好比一张白纸, 缺乏辨别能力, 往往这样的人, 很容易走上歪路。这不但造成个别家庭的破碎, 也会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 加剧社会矛盾。所以说:文化从本质上讲还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 没有这个基础, 就无从谈起文化。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一个重要手段, 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一个重要途径, 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下由于我们农村缺乏健康的文化生活, 造成一些地方乡土低俗文化不断侵蚀农民的思想。例如乡村赌博、“脱衣舞”的表演等。这些低俗的文化活动, 不但浪费广大群众的金钱, 也使我们基层文化的精粹受到污染, 更甚者还会让未成年人染上这些陋习, 破坏我们基层文化的优良风气, 是社会矛盾加剧。所以我们政府应加强对基层文化的重视。可通过资金、措施的投入, 各部门联合走访督促文化事业落实工作措施。满足群众, 设置文化活动的专管人员, 使文化建设走群众路线并注重思路、内容、形式等的创新, 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 带动群众的参与性。还可以成立监管部门, 抵制低俗文化, 注重文艺人员的培训, 提高表演者的素质。
基层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也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组成部分, 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近些来, 政府各有关部门对基层文化的惠民的力度不断加大, 优惠的政策不断出台, 文化惠民与基层文化建设也更加密切, 基层文化的资源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配置下得到较好的开发与利用, 为文化惠民提高坚固的载体。
摘要:随着国家文化惠民、文化育民等一系列重大文化发展问题的提出, 以及基层文化发展的现状, “文化惠民”为基层文化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基层文化建设为文化惠民提供坚固载体, 本文针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仅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惠民,基层文化发展,坚实保障,坚固载体
参考文献
县域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思考 篇11
一、原阳县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
(一)遗迹文化。据史料记载,公元前671年到公元前515年的一百五十多年中,中原各诸侯国在此会盟达15次之多,比较著名的有“践土之盟”、“衡雍之盟”、“扈地之盟”等。目前,全县共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处。
(二)名人文化。原阳自秦汉至唐宋,曾出过12位官居宰相之职的历史名人。这些宰相级人物有汉代的“张陈二周”,即:张苍、陈平、周勃、周亚夫。有唐宋的“韦娄李杨”,即:韦氏一门三相(韦思谦、韦承庆、韦嗣立)、娄师德、李恽、李穆、杨再思,还有宋代谋害岳飞的万俟高。此外,原阳还是毛遂故里,毛泽东祖籍之故乡。
(三)民俗文化。原阳县的民俗文化也独树一帜。原阳盘鼓始盛于唐,女皇武则天曾亲封原阳盘鼓为“大得胜”。全县现有盘鼓队108支,演职员工3500人,演出足迹遍布北京、安徽、山东、湖北、福建、陕西等省市,先后荣获国家、省、市级几十项大奖。书画艺术也是原阳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初步形成了“龙头+基地+书画家”的书画产业发展格局。
(四)餐饮文化。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引黄改稻,昔日盐碱地上产出了享誉华夏的“中国第一米”。原阳烩面堪称一绝。全县大大小小的烩面馆就有上百家。此外,原阳凉粉、龙王庙粉皮、白庙黑王食品、原阳烧鸡、牛肉等名优食品和风味小吃久负盛名。
二、制约原阳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
(一)认识上的不到位,导致思想解放不够。一些领导认识不到位,总认为文化建设是赔钱的事儿,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工作中不要,致使文化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在创意产业方面只有为数极少的婚庆中心、婚纱影楼:广告策划始于起步,内容产业、动漫产业均无一家。280家文化产业经营单位,固定资产超过50万元的只有15家,且大多都是“作坊式”生产,经营能力弱,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龙头企业。
(二)投入上的严重不足,导致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极低。由于原阳县是省级贫困县,财政紧张,加之社会力量办文化的氛围没有形成,致使这些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如夏家院、玲珑塔、谷堆文化遗址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几年的维修保护投入几乎为零。更有甚者,目前全县文化系统二级机构中,影剧院、电影公司等经营性事业单位。几乎处于倒闭状态,正常功能得不到发挥。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性事业单位,由于缺乏购书经费,文化活动已无法正常开展。
(三)人才的严重匮乏,导致文化产业的发展后劲不足。据摸底调查,全县各类文化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600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仅40多人。特别是文化馆,本该是文化专业人才聚集的地方,但随着年龄大的专业人才离退休,新鲜血液输不进来,有专长的人被堵在门外。图书馆、文管所、豫剧团等单位也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三、发展原阳县文化产业的基本思路
坚持体制创新,努力在关键环节上实现突破:坚持艺术创新,努力在增强艺术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上取得突破:坚持运行迎新,努力在文化产品的市场化、产业化、品牌化上取得突破。要通过重点项目带动、文化设施推动和投资拉动,千方百计增强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大力发展文艺演出、文化旅游等为代表的主导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网络服务业、网络游戏业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娱乐业、艺术培训业和艺术品业等为代表的社会文化业。经过努力,发展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形成一批文化名牌,培养一批文化名人,建立一批具有地域优势的文化产业基地,着力构建地域特色鲜明、产业优势明显、发展重点突出、总体实力不断增强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把文化产业打造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四、发展文化产业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一)要加强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建立党委、政府牵头的文化工作协调组织,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公共服务和市场运作四个体系,认真研究文化事业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协调、落实文化工作的重大决策,帮助解决文化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突出困难,使文化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要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选用总体规划和同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将文化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和标志性文化工程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二)要加大对文化事业的财政支持力度。要切实增加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保证重大群众文化活动和文化项目的经费投入,保证图书馆有一定数量的购书经费。要加大对转制文化单位、文化发展项目在财政税收、投融资、资产处置、社会保障、项目用地、规费减免和拆迁安置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三)要加快文化单位体制和机制创新。对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继续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增强自身活力。对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组织部、宣传部、人事部、文化部《关于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人发[2003]14号)有关政策,及省、市已出台的相关政策,搞好人事制度改革。
(四)要实施人才战略,注重培养和引进人才。要认真落实豫发[2004]9号文件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解决文化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聚集能力不强,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外向型文化人才短缺问题。各类职业学校要积极调整专业结构,着力培养文化创意、动漫、网络、电子出版等新兴技术人才和生产销售人才,尤其是策划、经营管理人才。建立健全文化产业人才激励机制,对文化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吸引省内外优秀文化人才加盟到县文化产业创业活动中。
(五)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演艺娱乐等文化产业。要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完善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有文化服务中心的目标。要以创建先进文化县、先进文化乡镇、先进文化大院为载体,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积极引导举办各种形式、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活动,不断探索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的新形式、新方法,着力开发农村文化消费市场,提供与农民生活方式、欣赏品位、经济收入相适应的文化产品的服务,切实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以盘鼓协会为依托,整合全县鼓舞艺术资源,使之做强做大,进一步突出鼓艺特色,进行市场化运作,真正在全省及全国打响自己的品牌。
(六)要整合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一要积极推进原阳县文化旅游带开发、汉唐博物馆、原阳历史大观园、毛氏祖根大观园、秦汉文化城等项目建设,打造原阳古文化旅游区。二要拉长文化旅游链条。在旅游饮食上,大力开发原阳本地特色饮食。做大做强原阳烩面、原阳凉粉、原阳烧鸡、原阳大米等旅游餐饮名品,培育地方名吃店。在旅游商品上,扶持一批集旅游商品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重点企业,建成一批经营规范、信誉良好的旅游购物场所。在旅游娱乐上,大力开发原阳本土娱乐项目,发展豫剧、舞狮、高跷、盘鼓等富有原阳特色和游客喜闻乐见的节目。三要加大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力度,组织好“老字号”、“古民居”、“民间文化传承人”的认定、命名工作,使文化遗产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在发展中得到保护。
大埔县文化事业发展的思考 篇12
一、大埔县文化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施省人大议案,全县文化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遗留问题较多。
(一)遗留问题还较多
部分镇级新扩建文化站因市、县、镇三级承担的建设资金拖欠而无法进行室内装修;大部分文化站因人员、经费问题制约,难以开展正常的活动。戏剧走下坡路,观众断层。观众断层是阻碍发展大埔广东汉剧的主要因素。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文艺走向多元化,年轻一代逐步对我们自身的特色文化品牌逐渐疏远,没有切实树立起传承发展本地特色文化建设的观念。专业水平不高,缺乏拔尖人才。目前虽有本单位以及部分业余爱好者在维持着广东汉剧及客家山歌的传承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发展目标、专业的角度相比,依然还存着较大的差距。拔尖人才,编导和重要行当相对缺乏。
(二)发展还很不平衡
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发展不平衡,一些镇文化站文化工作滞后,每年年终考核处于后进。整个文化队伍业务素质较低,骨干专业力量严重不足,科学的用人机制无法形成。人才数量少结构不合理,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上历届大中专毕业生回原藉就业的还不多,特别是少得可怜的一线技术人员,即使回来的也还有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
(三)文化事业专项经费缺乏
如文艺创作、文艺下乡、文物保护等经费难以列入县财政预算,因此,开展文化工作困难重重。因经费不足造成硬件基础设施落后,从而导致文化市场范围狭窄,跟不上时代科技发展要求。
(四)文化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没有充分利用好现有文化资源,来推动大埔县文化事业的发展。大埔是人文秀区,文化底蕴深厚,名人、名史、名居众多,为促进全县旅游业的发展,文化部门只推出了花萼楼、泰安楼、张弼士故居、孙中山纪念堂等文化文物景点。
二、大埔县文化事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造成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各级党政领导对文化工作思想上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一手硬一手软。没有建立新型的科学的用人机制,进人不当,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在岗人员的业务培训、考核、晋升、辞退的新机制还无法执行。
(二)文化体制性障碍
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难以实行。比如:县直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因受经费不足制约,以及用人机制的束缚,无法有大的发展;镇文化站活动经济成为两不管、两难管,县文广新局无法争取县财政列入预算,镇政府又因财政困难而不能解决。
(三)经费制约成为“瓶颈”
因经费不足造成硬件基础设施落后,从而导致文化市场范围狭窄,跟不上时代科技发展要求。文化事业经费严重不足,文化事业经费与县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远远达不到省人大的要求,经费问题成为制约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大埔县是贫困山区县,经济发展缓慢,县、镇两级财政困难加上不少单位、企业经费困难,虽然改革开放,面貌有所改观,但因经济基础总量小、底子薄、造成了文化事业发展经费严重不足。
(四)文化市场整顿力度不够
文化政策难以落实,大埔县文化行政部门根据文化市场出现的网吧及书刊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组织专业队伍,对网吧市场存在的无证经营、变相经营和违规经营的现象和书刊市场的无证经营,销售非法出版物等社会反映强烈热点问题进行了清查、处理了一批违法违规经营户,整肃了文化市场的经营秩序,也取得了一些的效益,但离大埔县社会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还有差距。
三、大埔县文化事业发展的思路
党的十八大对文化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文化工作者积极性,为完成文化事业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深化改革,建立新型的用人机制
1. 实行政事分开。
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要在经济上完全独立,成为干事、创业上的完全法人单位。镇级文化站的建制归属各镇人民政府,镇文化站只在业务上接受县文广新局的指导。大埔县汉剧团转为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属事业一类拨款单位,然后和市场相结合,逐渐成为文化产业。
2. 建立新型的人才机制。
首先是要严把进人关,通过用人单位严格考核后聘用。其次是建立在岗人员业务培训、考核、晋升和辞退的新机制,激励人才脱颖而出,实行择优评聘。
(二)弘扬客家文化,打造人文品牌
1. 挖掘、整理、创新展示民间艺术。茶阳镇在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的基础上,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民间艺术花环龙之乡。我县又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汉乐之乡,使大埔拥有了花环龙和广东汉这两项知名品牌。继续做好“广东汉剧”“鲤鱼灯”“仔狮灯”“黑蛟灯”“五鬼弄金狮”一个地方戏剧,四个民间舞蹈申报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工作,从而形成大埔民间艺术系列知名品牌。
2. 发挥大埔人文资源的优势,着力打造大埔文化旅游品牌,充分利用大埔丰富的名人、名居、名史、名产的人文资源,着力打造好客家文化特色旅游品牌。
(三)挖掘整合资源,建立文化网络
1. 建立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艺创作、公共图书阅览、文化市场、城镇文化广场活动等网络。
以十四个镇文化站和社区居委会为网点,组织开展广场文化、节日文化、社区文化、老年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活动,并以此为基点,向村落文化、家庭文化延伸,从而形成全县性的群众文化活动网络。
2. 运用文艺展演的形式,举行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和美术书法、摄影展览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同时,县文广新局会同县委宣传部贯彻好上级精神,坚持搞好文艺下乡活动。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
(四)运用产业政策,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1. 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引导和扶持县内外各类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文化市场的经营活动。
发展和壮大传媒业、旅游业、出版业、美术王艺业、艺术培训业等,形成以县城为龙头,镇、场为骨干的社会文化产业群。
2. 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做强做大成为支柱性的文化产业。
利用大埔海外华侨众多的优势,把大埔的汉剧、汉乐、花环龙、鲤鱼灯、仔狮灯等民间艺术推介到东南亚、港、澳、台等客家人比较集中的国家和地区,拓展海外演出市场。
【文化发展:思考】推荐阅读: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思考10-08
对边远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思考07-21
发展及思考07-28
发展的思考07-31
稳健发展的思考08-13
司法改革文化思考07-25
教师阅读的文化思考08-01
税务文化建设思考08-11
电视节目文化思考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