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发展现实思考论文

2024-09-22

审计发展现实思考论文(精选8篇)

审计发展现实思考论文 篇1

一、发展代价的哲学涵义

(一) 发展与代价的定义

发展是事物潜能的展开和实现过程, 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 同时也是事物不断走向圆满、完善的过程。

代价是指在发展实践中由于事物发展自身所包含的客观矛盾性而导致的付出和牺牲, 或由于客观与主观的原因而发生的与一定的发展目标相悖的种种后果。

(二) 发展与代价的基本关系

首先, 发展代价具有必然性。社会是在不断进步和不断付出代价中前进的, 没有代价付出, 就不可能有进步。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空间、食物、资源等生活和生产必需的物质资料, 但人与自然又始终处于矛盾之中。自然资源并不是无限的, 人类的生存和实践都是在自然中进行的, 必然要对自然界进行索取, 这个过程必然是要付出代价的。

其次, 发展代价具有可控性。我们承认发展代价的必然性并不意味着认可发展代价的不可控性。历史辩证法认为社会历史发展不是直线前进的, 而是在不断付出代价而又扬弃代价的起伏曲折中前进的。而人类在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人类在代价的历史必然性面前可以有所作为, 即对代价进行控制, 尽量减少代价对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人类可以通过运用各种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 对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调节、引导和管理, 从而对代价进行有效的控制。

最后, 发展与代价辩证关系。一是, 发展与代价的对立性。付出代价的过程就是对已有社会进步成果的消耗或否定的过程。这种消耗或否定, 相对于社会进步这种收获或肯定来说, 就是社会进步的对立面。发展表征着进步, 代价则是进步的反面。二是, 发展与代价的统一性。发展和代价相互依存, 二者不可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 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它们彼此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没有发展进步就没有代价, 代价要在发展实践中产生;没有代价也不会实现社会发展, 发展要通过代价的付出来取得。它们是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的。三是, 发展与代价可以相互转化。发展和代价的相互转化发展与代价间的关系不是静止不动、凝固不变的, 它们处在相互作用的变化之中, 发展与代价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从空间角度看, 付出代价是为了换取发展, 即一方面是某种代价的付出或发生, 而另一方面则是人的某种物质或精神需求的满足, 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从时间角度看, 前人的代价或以往历史阶段的代价往往会成为后人或未来发展阶段获得新的进步的契机。虽然在一定意义上, 代价是对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发展成果的折损, 但进一步的发展又是对这种代价的扬弃, 代价的克服就成为了进一步发展的目标。正是在发展与代价的相互转化、不断螺旋式矛盾运动之中, 人类才能历史才能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二、发展代价的产生基础及其表现形式

(一) 社会系统发展的复杂性

从人类社会总体发展来看, 人类在获得社会发展时付出一定的代价是不可避免的, 社会本身的复杂性和不平衡性是代价产生的重要原因。从发展的理想角度上看, 人们无疑应当追求全面发展的目标。但事实上, 人们只能首先追求其中一种主导的发展目标, 而不能使其他目标在同等意义同时实现。某一方面的突出发展必然会抑制和延缓其他方面的发展, 使发展系统失衡, 人和自然界也无法和谐相处。

正因为社会系统发展的复杂性, 导致了发展的目的片面性, 从而产生巨大的代价。当一种发展目的成一种主导目标时, 它的发展要以排斥、抑制和牺牲其他目标的发展为代价的。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为了摆脱贫穷落后状态,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可与此同时, 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多维度、多领域的发展代价。

(二) 实践主体自身的局限性

实践主体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产生的发展代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与发展无必然联系的主体历史局限性造成的某种发展损失;二是由于整个认识主体的主观局限性和由某些具体个人的失误所造成的损失。

恩格斯曾经指出:“从历史的观点来看, 这件事也许有某种意义: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 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 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说, 主体只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实践和认识。人类的认识局限性势必然导致人类对自然界的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认识上存在的偏差。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主观上把自然作为征服的对象, 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运用人类的智慧和技能对大自然进行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 破坏了大自然的内在平衡, 恶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在征服自然获得巨大成果的同时, 不得不为大自然的激烈报复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人们不仅仅受到历史的局限性的影响, 也受到个人主观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认知的影响。主体受认知水平、情绪情操、意志力等生理方面的影响, 有时会表现得很突出。历史上, 人类曾为自身的无知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 也常常为种种权力财富、得不偿失的社会行为付出惨重代价。这种个人决策失误, 在一些重要人物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他们可能为发展带来巨大的热情和动力, 也可能为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危害和毁灭性的打击。

(三) 客观条件的制约性

人类历史的现实性。每一代人所面对的生产力都是一种客观的现实,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他们的生产力。马克思指出:“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 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 是以往活动的产物。”从理论上讲, 我们更愿意选择更加发达的生产力, 运用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 加快我们的发展进程, 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然而, 历史条件的制约使我们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例如, 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更有利于人类的发展, 它不会产生污染, 而且也更便宜。但是, 我们还是在不断使用石油, 并把它视为工业的血液, 因为我们没有成熟的技术手段来支撑我们运用这样更加清洁、便宜的能源。我们要发展, 我们必须忍受石油、煤矿等能源对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和代价。

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性。人们的活动不仅要受到政治条件特别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政治环境宽松程度的制约, 也还受到思想条件如意识形态、思想观念与文化传统的制约。这些思想因素会直接影响历史活动主体的思维方式、认知结果等等。

三、当代发展代价的应有启示

(一) 认识发展代价的客观性

我们应该认识到, 虽然发展是要付出代价的, 但社会总体上是在发展和进步的。邓小平曾经指出, 改革开放搞活, 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同时也诱发出大量消极现象, 引发出许多罪恶。承认发展必然付出代价, 可以使人们正确认识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以冷静的态度和不懈的努力来对付各种突如其来的问题。

我们认识到代价的客观性, 是建立在对代价规律和代价现象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 它绝非是那种患得患失的徘徊意识, 而是主张付出必要的、合理的代价以换取社会的进步。这种代价就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浪费”, 而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的内在的东西。

(二) 理解发展代价的辩证性

发展代价的存在, 对社会的发展进程同时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某些因素造成的发展代价, 对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是消极的, 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但这类代价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主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付出的代价, 是人为某种发展目标的实现, 做出必要的牺牲, 这是人在社会发展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方面发挥主体能动作用的具体体现, 代表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人们自身发展的根本利益, 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整体作用是积极的、正面的。但也应该看到, 某些消极的发展代价虽然不是发展代价的主导, 但能够为新的发展提供借鉴。由于发展的局限性, 有可能在发展过程中丢失一些好的东西, 而滋长一些不好的东西, 同时发展本身是对旧有的秩序和模式的一种否定。我们要看到发展成果的历史性, 在其存在条件存在时, 它就是不合理的, 但当其存在的条件消失后, 消极发展的成果就可能走向它的反面, 也开始暴露出发展自身的问题, 从而可以为新的发展提供契机。

(三) 注重发展代价的可控性

发展必然付出代价, 但发展代价的付出不应是任意的, 而应被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任何发展都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追求和提高发展的积极的正面的效益即发展收益;二是减少投入、降低成本, 最大限度地防范消极后果的发生。而根据发展与代价之间良性的、合理的活动关系, 只有当代价的付出是适度的时候, 才能真正提高发展的收益。

一是自然环境的发展代价要控制。自然是一个由各种自然条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的生态系统。因此, 我们对自然的开发要进行控制, 保持适度的原则。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不应该以破坏自然环境作为代价。也就是说, 用合理性的标准规范人的实践活动, 尽可能减少人的实践活动的负面效应即代价, 以使人的实践活动趋于合理化, 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发展。

二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代价要控制。从宏观上讲, 社会制度的优劣牵涉及到代价付出的多少问题。越是优越的制度, 越能保证付出更少代价, 获得更大的成就;反之, 僵化的制度, 越能导致更多代价的付出。因此, 对于存在弊端的社会制度, 则应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 完善社会制度逐步加以解决。从微观上讲, 国家在政策的制定上也要考虑到对发展代价的是控制。如果国家政策产生代价影响的不超过甚至远远低于发展给社会民众带来的利益, 他们就会赞同、支持改革与发展;如果代价影响超过了社会民众的承受能力, 他们会怀疑、抵制甚至否定改革与发展。

因此, 对发展代价进行有效地控制, 是辩证地认识发展与代价关系的重要体现, 对我们树立科学发展思维, 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 对发展代价的哲学思考是对人类和社会的一种反思。其目的是为了唤醒这个社会的代价意识, 使人们能够正确的认识和处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只要我们遵循正确的价值取向, 我们的社会必将沿着健康和谐的道路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繁亮.《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石及其发生转换》.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8.12

[2]高燕宁, 卢萍.《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概论》.人民出版社, 2005.8

[3]叶泽雄.《当代社会发展观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11

[4]韩庆祥.《发展与代价》.人民出版社, 2002.6

[5]邱耕田.《低代价发展论》.人民出版社, 2006年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

[7]白臣.《社会发展代价理论及其现代价值》.前沿, 2010.8

审计发展现实思考论文 篇2

如果从劳教制度创立的政策依据──1955年8月25日党中央发出的〈关于彻底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算起,该项制度在中国已经有50多年的时间了,基本伴随著整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劳教制度随著国家的政治形势在发生著变化──不断完善的变化,并表现出极强的政策性和随意性。这项土生土长的制度非常具有中国本土性,其创立和发展过程展现了中国人的创造性和特有的政法观念。「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一大创举,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然而在依法治国的战略推进中,劳教制度的历史局限性及其造1成的弊端非常明显,在国际国内经常成为人们诟病的话题。尽管其在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至今为止没有一部法律作为其存在的支撑和显而易见的违反法律程式的事实,使得这项制度经常有「存、废、改」的争论,不得不面对几乎走到尽头的困境。根据最近的新闻报导,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把劳教立法列入立法规划,名称为《违法行为矫治法》,这一消息意味著这项制度最终将走向合法化。

一、超越法律的惩罚措施

劳教制度经过50多年的发展却成为几种相关法律冲突的焦点,包括与《立法法》、《行政处罚法》、《刑法》等,直至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在我国法制体系不断完善,党和国家提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今天,劳教却几乎成为法治进程中的一个难以攻克的堡垒。我们反思劳教制度发展的过程,50多年的时间为甚么会走到这样一个地步,尽管在不断完善。考虑到我国建国后前三十年的特殊情况,即使从改革开放算起也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为甚么劳教制度还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处境?造成今天这种情况的原因到底是甚么样的阻力,是不是反映了在高调法治建设的外表下,中国真正核心的东西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是否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惯性中的根深蒂固的本土性的传统的作用──这是法治化进程中最难改变的。但究竟是现代法治产生的西方背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区别的原因,还是革命的历史进程所造就的观念、政治制度与法治的本义之间的磨合过程,亦或两者兼而有之。不管怎样,在国际国内的批评声中,劳教制度还在有条不紊的运作著,在运作的过程中,有几个转折性的带有进步意义的变化。

1957 年国务院的〈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第二条规定,劳动教养,是对于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也是对他们安置就业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劳动教养不仅是一种强制性教育改造的措施,还是避免失业的措施。1982年国务院转发的公安部《劳动教养试行办法》规定,劳动教养,是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

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劳动教养不仅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改造措施,而且还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从而使劳动教养与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相区别。1991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中指出:劳动教养不是刑事处罚而是行政处罚,这一定性在1995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监狱和劳教工作的通知〉中得到确认,通知规定:劳动教养所是国家治安行政处罚的执行机关。

劳动教养制度在国务院、最高法院、公安部、司法部等部门下发的办法、决定、规定、通知等的依据下,但却进行著超过刑法规定的限制公民自由的处罚方式。尽管在劳教制度的定性问题上人们有很大的争论,这里我们不想过分拘泥于对其性质的争论,只是通过对劳教发展过程的梳理对这一制度发展进程中所蕴涵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本土资源包括正面、负面因素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为甚么劳教制度能够在长时间内「明目张胆」的在各种置疑和冲突中岿然不动呢?人们对其不足的分析不可谓不透彻,对劳教制度的改革的方法和方向其实并没有根本的分歧,关键问题是法律在与权力的较量中,其渗入高层关注的社会力量、特定群体和特殊事件等方面没有形成特定的情境。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在,其实是对现代宪政制度提出了一种挑战。宪法确立的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任意剥夺的条款,对公共权力机构剥夺人身自由所作的实体上的限制在劳动教养制度中都遭到了破坏。但比劳教制度更显而易见的问题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的被闲置更能引发人们的思考,即使有孙志刚这样的特定事件和有被称为「宪法诉讼」第一案的齐玉苓案,也并没有达到人们想要的目标,违宪审查程式并没有被启动,判决书中引用宪法条文也没有成为判例。所以,从这个问题上,再来理解劳教制度的问题,既然我们没有违宪审查的程式,宪法也没有司法化,那么劳教制度违反了宪法规定,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同其他法律有冲突,又能怎样呢?

劳教制度的发展过程从其最初的安置就业的目的到强制教育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再到九十年代的行政处罚的定性,政治的内涵不断减弱,法律性和规范性逐渐增强,但并没有完全纳入到法治的轨道。在这个过程中,曾经起主导作用的是政治斗争的需要、国家稳定、社会形势变化的需要,斗争的内容从国内秩序发展到国际人权斗争。这是因为作为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但又习惯以革命党姿态主宰国家与社会政治生活,将宪法与法律束之高阁,「自建自毁,导致说有却无、说无却有的法律虚无状态。」「任何革命都不可能增进对法律的尊重」 ,而且「革命可以对任何人实施任

23何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革命与法治是对立的。劳动教养制度作为阶级斗争与政治4运动的「革命」产物,在与宪法与法律冲突的情况下仍可以大行其道,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改革开放以后法治进程的加快使得劳教制度也逐步规范化,但劳教制度仍然在政

府的控制下,甚至成为个别领导人打击报复的工具,程维高和慕绥新把告他们的人关入劳教所,正是利用了劳教制度在范围、物件、程式、法律依据等方面的模糊性。

劳教机关作为国家的政法机关,与国家政权有著非常密切的关联度,而这牵涉到国家的稳定和核心权力的行使,这些领域的改革涉及到政治体制改革,劳教制度正处于改革的最后的堡垒──政治体制改革的大框架之内。

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来看,劳教制度中的法律法规更多的体现了一种国家对社会、公民的控制的功能。从劳教制度整个发展的过程来看,伴随著社会形势的变化,劳教的相关规则如劳教的范围、期限、自由度等都在随著形势在变化。劳教与其说是一项法律制度,其实不如说是逐渐成熟的一种处罚措施。是在法律不健全的情况下的一种对法律不完善的补充。

劳教制度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对自由的限制的法律依据与宪法和《立法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的矛盾以及程式上不符合司法理念,时间上的不确定,这些问题牵涉到人权、自由在一个国家的地位和所引起的社会反应。建国以后的革命传统和政治氛围,使人们已经非常习惯「积极的自由」。从政治经济体制和法治观念上没有一贯的连续性,在1958年8月召开的协作区主任会议上,毛泽东说,公安法院也在整风,法律这个东西没有也不行,但我们有我们这一套,还是马青天那一套好,调查研究,就地解决问题。毛泽东又说,不能靠法律治多数人。民法刑法那么多条谁记得了。宪法是我参加制定的,我也记不得。韩非子是讲法治的,后来儒家是讲人治的。我们的各种规章制度,大多数,百分之九十是司局搞的,我们基本上不靠那些,主要靠决议,开会,一年搞四次,不靠民法、刑法来维持秩序。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开会有他们那一套,我们还是靠我们那一套。刘少奇提出,到底是法治还是人治?看来实际靠人,法律只能作为办事的参考。

6目前来看,劳教制度更多的是受到学者们和一些人大代表的批评,并没有在社会上引起普遍的置疑,反对的声音较弱。这说明人们的权利意识和社会的声音并没有真正使这项制度达到不得不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而只有当这种危机可能会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中的形象和地位、合法性时,这样的问题才会像收容审查制度一样被取消。诚如伯尔曼所言:「法律既是从整个社会的结构和习惯自下而上发展的,又是从社会中的统治者们的政策和价值中自上而下移动。」国家与社会的互动缺一不可。但现实

7的问题是「一个人治与权力的文化要转向法治与人权的文化,而这一转变过程又必须依赖权力为主导,这似乎是一个悖论,其难度决不亚于中国古代的「蜀道」。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任务。」 8

二、夹缝中的生存──社会的需要与人性的复杂、体制的转型

劳教制度造成的我国事实上存在的三重处罚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立法的缺陷所造成的其他两种处罚体系的不足,同时它更多的是服从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不断进行修修补补。这种情况从根本上源于我国法治建设的不健全和社会习俗对法律的支撑的不足,是国家权力对社会的控制逐渐走向合法化的一种手段。在劳教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体现出现代的法治观念,而主要是如何更好的为国家不同时期的主要任务服务。我国的法治建设虽然有「建构论」和「本土资源论」的争论,但现实中更多的是自上而下的建构,而劳教制度显然更体现了这一点,它是国家权力支配下的一种本土化建构,现在又加入了一些西方法治化的观念和制度操作上的程式。尽管劳教制度在不断完善,然而,由于其自身存在的难以定性的尴尬局面,使得它的存在有很大的争议。其处罚对象从阶级斗争中没有敌对性但政治上又无用的人,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之间的顽劣分子,劳教的工作物件定位在一种拾遗补缺的地位,这种地位在人们的法制观念和意识还不强烈的政治社会,把那些被打击的人认为是敌人而没有任何疑义。但当今社会,人权、权利意识的增强,使得劳教制度的弊端无疑充分的暴露出来,而且还常常成为国际斗争中的一个把柄。虽然我国对此也做出了回应,但对劳教的行政处罚的定性进一步加剧了法律依据的混乱。国家并没有介入存废之争,但最近把劳教制度列入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说明劳教肯定不会废除,但改革是必然的。尽管人们对劳教制度的置疑声不断,然而,劳教的对社会稳定的作用仍然使得它有很强的生命力。

我国目前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社会矛盾比较尖锐,流动人口很多,犯罪率较高。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强盛需要给公民更多的自由以充分焕发公民的活力,但另一方面,我国从总体性社会转入国家和社会、公民分离的社会,而公民的自组织能力不强,这个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形势,特别是稳定的形势就成为重中之重,劳教就必然成为一个比较有价值的控制社会稳定的措施而存在。改革开放前,户籍制、行政制、单位制、身份制等制度把人们能够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生活小圈子里,但市场经济的逻辑所造成的广泛而充分的个人自由,使得人性中丑陋的、不道德的一面更多的暴露出来,而法律的不健全和滞后的现状、特点,使得社会上的失范行为非常普遍,改革开放过程中对社会稳定的需求和国家从全能型政府向法理型政府转型的过程中对社会的控制的需要使得劳教制度在时间、程式、手段等方面对处于社会、政治间隙中的对人的控制更便捷和易于操作。「国家用法律达到的核心目标是保障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因此,权力快捷有效的行使就是中国法律的精神。」公共安全在社会

9稳定中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当然更主要牵涉到党的群众基础的稳固和统治的合法性,所以,劳教主要就针对法律和制度、政策中对人性之恶难以控制的弊端,承担起维护基本社会秩序的作用。既然有这么显著的社会需要,那么其自身的缺陷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尽管学者们认为在客观损害程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裁轻重规格这一层面上,治安处罚与刑法处罚是相衔接的,其间并无空隙。劳教并不是在这一层面上介于它

们两者之间,而是另一层面的问题,即通过行为侧重反映行为人的劣根性(行为造成的客观损害虽不严重但从行为反映出行为人的主观恶习深重,对社会安宁构成威胁),注重对行为人的教养处遇。于是弥补了刑法的结构性缺损,劳教制度与刑法形成功能互补格局。10

劳教能不能作为第三种处罚手段,更多的应该从实际的后果和事实中的作用来看待。尽管国家把劳教定性为行政处罚,但劳教事实上是一种具有刑事处罚特征的行政处罚手段。强世功的研究表明,共产党在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为了统合社会,尤其是广大乡村社会,发明了一套全新的组织和动员技术──权力的组织网路。这个网路包括组织技术、民主动员技术、化解矛盾的技术等一套权力技术组合。在这种技术组合中,共产党政权的法律形成了自己的新传统。

我们目前的社会运行,并没有真正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上。因此,在治安处罚和刑事处罚之间或在事实的认定上有许多问题并不完全是法律所能决定的问题,在违法、犯罪与道德之间有著巨大的空间,即使有充分的法律依据,也有很大的躲避空间,人权、权利、公民意识特别是官民之间的关系、公与私的关系等这些法治运行的基础性的观念和文化并没有成为社会非常普遍的共识,人性化的措施和政治上的改革、法治的进步更多的是上层的主动与自觉以及与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互动,人们普遍的法律和权利意识并没有成为社会的决定性的力量,人们分散成无意识的社会群体在不自觉的履行著自己的社会责任,而且非常缺乏制度性的表达自身利益和要求的管道。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法治(而不是局部的和暂时的有序)只有在这个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转型并大致形成了秩序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法律本身并不能创造秩序,而是秩序创造法律。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下,劳教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1

2劳动教养的合理性根据必须从其产生的历史情境中去寻找。建国初期,国家试图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下的一元化的社会结构。当时,个人的一切都是由党和政府来安排的,清出政府机关的旧的社会成员,总要有所安排。在当时的镇压反革命的形势下,劳动教养更多的是一种体现共产党人道主义的策略。因此,具有历史的合理性。然而,劳动教养在执行方式上所具有的一些「人道」、「宽松」的特点,已经被其适用范围的恣意化、持续期限的长期化和适用程式的非正义性所掩盖。1957年后,劳动教养制度已完全沦为阶级斗争与政治运动的工具,沦为执政党推行政治强权的工具。虽然在具体安排上,还有就业安置的做法,但已不是此前针对社会特殊群体的保护性做法,实际上是对所谓阶级敌人、政治对手的政治与人身的双重迫害。

当前的社会状况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决定了党和政府不能也不应该控制一切资源和机会,国家和社会、公民相对分离,党和政府的权威更多的依赖于法律基础上的执政能力,所以,党和政府没有权力运用剥夺公民自由的强制性方法进行结构安排。如果这样作,对党和政府来说就是不正义的。而「现行劳动教养制度既已违反法律,又能

成为法外之「法」,一个重要原因是,该制度有助于扩张政府权力,有利于政府高效率地解决社会行政管理中的诸多实际问题。所以虽不够名正言顺,但仍能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 14

与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角色相似,劳教制度在维护权力运行和社会稳定方面,在法律不便于行使的地方充分展示其模糊性的特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两规』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满足现行体制下惩治腐败的需要。」「我不能毫无疑问说党内的『两规』不与宪法规范相冲突。由此可见,『两规』之措施确实包含著党纪高于法律、『党治』高于『法治』的因数。」党的地位和宗旨决定了党一直就

15拥有这样的权力,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合理的特权。正如罗素所言,「中国总是一切规律的例外。」在自由与秩序之间,当前乃至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更多的需16要秩序。所以,劳教制度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体现的是在政治与法律的缝隙中的一种现实合理性。

从劳动教养的「合法性」根据上看,其表现出极强的政策性,法律的限制性作用明显退缩在刑事政策之后。劳动教养可以定义为:严重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或者构成犯罪但不需要判处刑罚的人。就劳动教养物件范围而言,我国公安机关即人民政府拥有广泛的可以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强制性行政权力,几乎一切给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秩序和政府履行行政职能制造麻烦的人都可以被送往劳动教养。更本质的问题是,劳动教养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上的变化,体现了国家行政权力作用方式的变化,但是,行政权力的边界的不受限制性则基本上没有甚么变化。劳动教

17养与普通的行政处罚和刑事追究之间,并没有一条明显的法律界限,而处于随意游动的态势。更有甚者,一些因为证据不足而达不到逮捕条件或者被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的嫌疑人,都被公安机关以劳动教养的方式做出了「处理」。

长期以来,我国处理法律和政策之间的紧张关系的一般原则是,法律让位于政策、政策优先于法律。当然,毛泽东也曾经强调过,必须尊重革命的法制,理由在于两点:其一是保护劳动人民的利益,其二是维护革命秩序。我国长期以来不曾有过「法治」

19意义上的法律,法律是而且始终是政策的工具。因为在建国以后的历史上,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不仅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实际上,政治始终需要并且始终会「创造」新的敌人,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成为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敌人,是合乎政治逻辑的。邓小平当时针对打击不力的状况明确提出,「严打」就是要把严重刑事犯罪问题作为敌我矛盾来处理。「我们一直坚持对各种敌对势力、反革命分子、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刑事犯罪分子实行专政,决不对他们心慈手软。」由此可见,「严打」政策的另外一个重要意象

20是,「严打」意味著将严重刑事犯罪分子作为「敌人」对待,严重犯罪分子是而且始终是专政镇压的对象。既然严重刑事犯罪分子是专政的对象,是敌人,那么那些违反

社会治安,对社会具有危害倾向的人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人民内部矛盾,这也是在八十年代,劳教作为行政强制措施,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手段。既然整个社会强调的是秩序,那么国家政权的强制性就大于社会的权利和公民个人的自由,即使有法律的制约,法律的落实也会受到权力的暗中阻隔和因社会力量的不足而造成事实上的权利的失落。因此,从最宏观的角度来讲,在我国,劳教制度在连接政治与法律的道路上缓慢前行。

三、徘徊中的改革

劳教制度50多年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规范化的过程,其中前二十年主要是在一种阶级斗争的思路下,处理敌我矛盾中的一种体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的政策,文革后演变为一种法制化的惩罚措施。这和我国整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劳教制度的发展过程既体现了我国法治进程的成果,但同时也体现了我国法治进程的滞后和观念上、操作上的旧习惯。不能用严格意义上的现代法治来要求劳教制度,即使其他相对规范的司法部门及其相关的法律规范也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维以及革命文化和思维所造成的观念是法治进程中需要突破,但也是必须依赖的基础。从制度上说,建立在这两种文化和思维基础上的制度当然不可能很快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法治观念。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最根本的问题是实用和为了当前和以后时期的中心工作,至于措施的合法性并不是最重要的,所谓的 「良性违宪」就是这种社会形势下的生动写照。党和政府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起著决定性的作用,改革的深入使得权力的影响和社会、市场、企业、组织、公民的作用要有一个明确的划分,权力行使的规则朝著透明、有效、受到社会的制约的方向发展。但权力关系的调整无疑是改革最深层次的改革,牵涉到权力的行使和利益的关系。因此,劳教制度改革缓慢的背后无疑体现了权力与宪法、法律之间的较量,也反映了社会的力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环境的关系。「五十年间的中国国情,构成了此间中国立法的基本环境。……立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没有确定性,这一现象就与国情中的一些因素有直接而深刻的渊源关系,首先就是与国情因素中的人治因素相联的,就是国情中人治因素的一种表现。……人治的突出特色之一,在于它使国家活动具有不确定性、不稳定性。」

即使劳教制度的改革进入到有司法程式,但包括司法部门在内仍然处于政府的管制下。尽管司法独立的声音很高,但从政治上我们已经明确不照搬西方的制度,所以,这里的核心问题是权力的行使和社会形势的关系。劳教制度中权力的行使尽管不完全合法律的规定,但只要有党和政府的支持作依据,就有了远大于法律的合法性。而且,现实中部门、单位的档和规定往往高于法律,并直接牵涉到个人的前途和利益,因为我国没有违宪审查和抽象行政行为不能被起诉。进一步讲,无论是从政治环境还是从和其他法律的一些关联来看,劳教制度都有很大的生存余地,尽管它和其他的法律甚

至宪法都有冲突,但宪法、法律及其操作中的缺陷和不足其实足以让劳教制度不会受到甚么大的威胁。自晚清修律以来,行政和司法才从形式上实现分离。新中国创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司法和行政在体制上的区分沿袭下来了,但这种区分仅仅是功能性的。在整个国家体制中,司法只是高度集权的国家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法律运作的逻辑所服膺的是党政权力运作的逻辑。这种逻辑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90年代末以来有所减弱,但依然不可小觑。正如苏力所说,「一种制度得以长期且普遍地坚持,必定有其存在的理由,即具有语境化的合理性;因此首先应当得到后来者或外来者的尊重和理解。」 2

2尽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政府和立法机构已经制订和颁布了许许多多的有关市场运行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且法律档和及其文本的文字数量可能并不少于西方的一个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但当今中国还远远不是一个法治社会,或者简单说,中国社会从整体上还远远没有「入法」。

究竟是把法律视作为一种天地间之正义、人世间之公理的外在表现,还是仅把法律视作为主权者进行社会控制的一种工具,这不仅牵涉到对过去传统中国社会演化路径及其变迁张力的深层理解,也与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路径和走向密切相关。

不仅劳教制度如此,即使作为主要的司法部门的最高法院,在某一时期,会特别强调司法为民、保障人权、化解社会矛盾、保护弱势群体。这些决策往往试图从公共利益出发,以纠正市场失灵状态下资源错配而导致的非效率和分配的不公正,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决策往往并非最高法院的主动行为,而是与当时的意识形态要求相关。转型时期的最高法院是在传统政治体制和市场经济的双

23重压力下寻求权力运作的空间。一方面,它努力成为「法院」,在某种意义上要坚持法院独立、被动、中立的结构-功能主义原则;另一方面,它又带有强烈的政法体制色彩,是一个科层制式的能动性司法机关。[24]劳教制度和机构存在同样的问题。但在劳教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党和政府已经提出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目标,这意味著权力的行使将会更加精确和透明,因为以往因为政府权力的高度集中和对社会资源的垄断性,很多政策可能变得非常的模糊。实际上,政策越模糊,权力就越大。政府官员很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有时故意将政策制定得含糊不清,这样,官员的权力就会很大,越可以任意所为。现在的依法治国的方略尽管只是一个目标,但现实中政府权力的运行不能只当作一个目标,因为党和政府是否守法是取得合法性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在这种大背景下,随著意识形态和运动法治影响的削弱,劳教制度在这样的形势下,要取得自身的存在地位,这一行政性羁押措施都应被纳入司法裁判机制的控制之下,而不应再由员警机构或其他行政机关自行决定适用。既重实体又重程式,既重结果,又重过程,重视人权、人格,改变随意性,用一部成熟的法律作为工作的依据,这是劳教制度改进的必然趋势。

注释 2 3 夏宗素:《劳动教养制度改革问题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导论,页3。

徐显明:〈法治的真谛是人权──一种人权史的解释〉,《人民法院报》,2002.09.16。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97),页246。4 W.Ivor.詹宁斯著,龚祥瑞,侯建译著:《法与宪法》(北京:三联书店,1997),页89。5 张俊华:〈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检讨与现实评价〉,载《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5。6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页102。毛泽东此番讲话中所说的「马青天」,指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专员兼边区高等法院分庭庭长马锡武,他是根据地所实行的一套便利群众的巡回审判方式的创造者,群众称他为「马青天」,这一审判方式也被命名为「马锡武审判方式」。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页665。8 周永坤:〈社会的法律与国家的法律──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看中西法律的差异〉,文章来源:「法律思想网」2006/3/20。9 周永坤:〈社会的法律与国家的法律──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看中西法律的差异〉,文章来源:「法律思想网」2006/3/20。高轩:〈现行劳教程式的弊端及其司法化改造〉,载《广西社会科学》,2003.9.2。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页101以下。

审计发展现实思考论文 篇3

2008年, 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的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而我国经济自此也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本次金融危机来看, 我国一直以来所奉行的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其发展质量不高、效率低下、增长方式较为粗放, 单纯依靠资源投入、低人工成本、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饱受诟病, 这种畸形的发展模式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 为此必须从各方面入手加以改革。

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和特殊组成部分的烟草行业, 其一方面为国家财政税收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另一方面又由于其在产、供、销领域的全行业垄断状态, 从而造成了其效率长期低下的弊端。为此,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对国内烟草行业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不仅是出于顺应国内宏观政策趋向的考虑, 而更是为了使长期以来具有垄断性质的烟草行业更具效率, 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2 国内烟草行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 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及改革的深入, 趋于向好的经济形势也带动了烟草行业的迅猛发展;2009年, 全行业实现工商税利共计5131.13亿元, 较2008年增长12.23%, 而其中实现税费就占80%以上。与此同时, 在国家烟草专卖总局所提出的“严格控制、适度从紧”的烟叶工作方针下, 烟草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但是烟草的出口量却得以提高, 2009年共实现卷烟出口357万件, 同比增长12.9%, 出口总值8.74亿美元, 同比增长18.26%。另外, 烟草行业近年来通过业内兼并重组, 使生产企业的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各企业基本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 烟草专卖的流通体制不断完善, 烟草制品的物流体系基本建立, 以市场为导向配置资源的模式也已基本形成。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 烟草行业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却也越来越突出, 全行业的高度垄断以及高度计划的生产经营模式制约了其生产经营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而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烟草产业布局规划不合理, 产业集中度较低。就目前而言, 虽然烟草产业业内已经实行了并购整合, 但其行业集中度却依然较低, 占全球卷烟总产量1/3的同时其出口量却只占全球卷烟出口总量的1.8%, 而对比世界四大烟草公司 (Philip Morris、BAT、JT、TITC) 的年出口量就能更凸显出我国在此指标上的劣势, 上述公司超过70%卷烟产品用于出口, 英美公司甚至将所产生的全部产品都用于出口。由此可见, 国内烟草行业的进一步整合重组势在必行, 其幅度应更大、范围更广, 以此增加在国际市场中的话语权。

(2) 烟草产品技术含量低, 配送体系有待完善。首先, 目前国内各烟草生产企业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不够协调、统一, 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技术含量不匹配, 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缺乏协调;其次, 烟草生产的整体工艺流程不够顺畅, 先进设备的有效作业率较低, 而且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不够平衡,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最后, 虽然近年来烟草系统在自身物流体系建设及市场营销方面发展较快, 市一级专卖局基本都建立了相应的物流配送中心, 配套网点建设也初具规模, 但较之国外同行业企业而言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3) 烟草行业自身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从目前来看, 国内烟草专卖系统基本实现了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 确立了“数字烟草”这一发展目标和任务, 并明确了“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 这其中包括业务、数据、应用、技术、安全、治理等方面的企业信息架构, 电子商务网站平台的构建, 数据中心、人力资源、资金监管、综合监管、一体化协同系统的具体规划等。但是, 这些信息平台的建设也并非一日可以构建完毕的, 而且还需要必要的人力资源建设予以配套, 因此必然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

3 国内烟草行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策略

(1) 推行科技创新, 转变发展模式。

从长远来看, 由于烟草专卖制度在一定时间内长期存在, 缺乏市场机制约束, 因此烟草生产者和卷烟生产企业必然缺乏内在动力, 其并不会为提高经济效益而从事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的行为。为此, 政府应通过积极引导的方式, 从政策角度在烟草行业内推行科技创新, 提高产品质量, 促进结构升级, 由此来满足国内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2) 实施品牌延伸, 注重品牌定位。

由于烟草品牌的宣传通常会受到法律法规的种种限制, 因此其品牌的推广在这种状况下会遇到瓶颈。但是, 若采用变通的宣传方式, 如可通过其他行业产品的广告来增加烟草品牌本身的曝光率和接触面, 从而不断积累烟草品牌自身的品牌价值;此外, 烟草企业还可通过兼并非烟草企业的方式, 利用其附属产品展示其品牌和风格, 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

(3) 重塑行业格局, 完善企业制度。

尽管当前烟草行业内部已经实行了一系列的兼并重组, 其行业集中度不断增强, 但较国外同行业而言却还具有较大差距。就目前而言, 国内的卷烟生产企业依然比较分散, 企业单体产量不高, 市场结构不合理, 且存在严重的地域分割现象;为此, 上级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卷烟生产企业的重组力度, 提高市场集中度, 努力打造一批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创新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大型企业集团。而在内部管理上, 烟草企业也应通过完善和推进相关制度建设以及采用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 以此来提高业内的整体效率。

(4) 尝试多元化经营, 提高经济效益。

以全球烟草业第一巨头菲莫公司 (Philip Morris) 为例, 该公司在稳步发展烟草业的同时, 也将触角伸向了其他领域, 目前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包装公司以及第二大啤酒生产商, 其业务领域涵盖烟草业、食品业、啤酒业以及金融服务业。由此可见, 国内烟草企业也应通过对国外同行业的积极借鉴, 重拾多元化经营理念;目前, 国内烟草行业的领军企业中烟上海公司, 其经营范围已延伸至烟草储运、印刷等配套产业, 并已涉足商业、物流、宾馆酒店、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 其发展势头较猛, 在业内尤其值得关注。

4 结 论

鉴于烟草行业经营管理的特殊性, 世界各国对其基本都实行较为严格的管制, 因此其竞争机制很难被引入, 由此也造成了上述现状及其各类问题。但是, 政策的壁垒也为该行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较为有利的保护伞, 国内烟草行业应以此为契机, 通过创新技术工艺、实施品牌延伸、强化内部管理以及多元化经营来推动自身经营效率的提高, 经济效益的改善, 并以此缩小与全球知名烟草企业各方面的差距, 同时为海外市场的拓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本文从实际出发, 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 国内烟草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以及该行业实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具体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以期可对此有所借鉴或参考。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烟草行业,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徐传谌, 王健男, 刘凌波.中国烟草行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讨[J].知识经济, 2010 (15) .

[2]李汉洲.我国烟草产业未来发展模式的探讨[J].新闻三昧, 2007 (Z1) .

审计发展现实思考论文 篇4

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 其根据旅游目的、旅游地点、旅游吸引物来界定。目前, 国内外学术界对乡村旅游还没有完整统一的定义。国内较受统一认可的概念是指在乡村地区, 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这个概念包含2层意思:旅游活动发生在乡村地区, 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2 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 需要依托具有一定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农村, 特别是具有独特旅游资源优势的乡村, 以期通过旅游开发在较短时间内成为业内热点;乡村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 可以促使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产业结构优化、村容村貌改善、农民素质提高, 可以有力地推进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1 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

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是带动性很强的一个产业, 可以有效带动当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餐饮娱乐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手工艺品加工业等相关上下游产业, 这些产业发展速度快、消耗资源少、生机活力强, 既可迅速带来投资回报, 还可以安排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

2.2 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实现农村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乡村旅游能够让人们在亲近自然、接触自然的过程中, 加深对自然的了解和认识, 加深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 潜移默化地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乡村旅游以自然观光为主, 建设的基础旅游设施基本不会对当地自然环境和资源产生硬消耗, 也很少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污染, 因而环境成本极低, 有助于改变依靠传统粗放式生产实现经济增长的理念和方式, 以达到调整优化当地产业结构的目标, 最终实现既发展当地经济、又保护当地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目,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多赢”局面。

2.3 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提升农民道德文化素质

乡村旅游的主体多是都市人群。这一群体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 或是各行各业的精英, 或是久居都市、深受城市文化熏染的市民。他们文化程度高、思想观念新、掌握信息多, 虽然旅行短暂, 但是仍然可以为当地乡村的农民带去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 从而在与当地农民接触过程中润物无声地加以影响, 进而带动乡村向更文明、更进步的方向发展。

3 提升乡村旅游业品质的建议及措施

3.1 下大力保护好乡村环境

全面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打造环境秀美、空气清新、绿化硬化、适宜人居的乡村环境, 既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 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和保障。因此, 要牢固树立“环境兴游”、“生态兴游”的观念, 做好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要抓紧制定乡村环境保护条例, 建立健全乡村环境监测、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体系, 完善乡村污染处理规范;要抓好重点村街的污染预防和整治, 坚持取缔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严厉打击“十五小”行业和企业, 从源头上禁绝环境污染;要加强对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违法排污的监测, 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开发过程中的违法违章行为, 避免资源浪费和简单粗暴使用, 努力减少对乡村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开发。

3.2 要传承延续好农村文化

特色的农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吸引城市游客的根本, 必须保持和传承, 否则乡村旅游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3.2.1 要提高当地农民对保持农村文化的思想认识

引导他们认识到, 没有了农村文化特色, 就难以吸引到外来游客, 要坚持培育延续好纯朴、憨厚、直爽的乡风民风, 展现农民热情好客、豪爽大方的可贵品质。

3.2.2 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 切实增加文化建设投入

地方政府要把文化建设列入乡村旅游的总体规划, 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在资金上、在技术上对农村文化建设给予大力支持。保持好具有乡村特色的民居、民宅, 深入挖掘民间特色艺术, 培育民间艺术家, 并借助政府的影响力加大宣传推广, 以增强乡村旅游经济的吸引力。

3.2.3 要突出特色、打造文化品牌

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品牌建设思路,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发展特色品牌。可以推广独特风味饮食, 可以打造特色主题体验, 可以推介特殊田园风光。

3.3 注重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

要善于吸纳农民意见, 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农民的合理化建议、建设性意见要尊重和采纳, 并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给予必要体现。要强化引导, 鼓励他们参加各类教育活动, 提高适合乡村旅游开发的专业技能, 以此提高农民实力、增强农民自信, 推动他们更主动、更快速地融入乡村旅游开发。也要切实保障农民权益。注意协调好投资商、开发商与当地农民之间的权益关系, 在土地补偿、股份合作、金融创新等方面向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给予政策倾斜, 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农民收益, 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农民保障体系建设, 解决其后顾之忧, 争取他们支持和参与乡村旅游开发。

3.4 节约农村资源, 形成持续发展格局

珍贵的农村资源是农村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乡村旅游发展中, 应当避免出现不顾全局、遍地开花、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等现象。要针对当地实际情况, 结合全局发展纲要, 科学规划, 稳步推进;要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 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观光农业;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加大资源循环利用机制的探索力度, 推进“草-畜-沼-肥”、“菌-沼-肥-林”等模式建设, 提高农村资源利用的总体效率。

摘要: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抓好农民增收, 妥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则是做好农民工作的关键。发展乡村旅游经济, 既有利于农民增收, 也可为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 还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环境, 带动农村实现新型城镇化。为此, 本文在着重分析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对解决“三农”问题重要意义的基础上, 提出4项加快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措施, 以期对推动“三农”问题解决有所助益。

审计发展现实思考论文 篇5

通辽市辖内银行业有6家, 其中,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4家、城市商业银行2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3家、政策性银行1家、邮政储蓄银行1家。通辽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展相对落后, 但是,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银行业也得到了发展, 其资产规模、贷款质量、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明显增加, 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2012年末, 通辽市银行业实现收入82.08亿元, 其中利息收入60.27亿元, 占全部收入的73.43%, 非利息收入21.81亿元 , 占全部收入的26.57%;非利息收入中中间业务收入2.83亿元, 占全部收入的3.4%;通辽市银行业总支出65.82亿元, 其中利息支出24.67亿元, 占全部支出的37.48%。统计显示, 通辽市辖内银行业收入十年间增加了73.92亿元, 年均增长71.3%。通辽市银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 其收益情况呈现的主要特点有以下方面。

1.银行业收 入及利息收 入逐年增加 , 而且收入 中利息收入占主导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 银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收入逐年增加。通辽市银行业收入从2000年的7.71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82.08亿元 , 10余年间增长9.64倍。其中利息收入由2000年的5.8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60.27亿元 , 10余年间增长9.3倍。

2.利息收入占比有逐年递减的趋势。近年来, 随着发展, 银行业逐步摆脱了单纯依靠利息收入的局面, 利息收入逐年增长, 但其在总收入的比重却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2003年 , 通辽市银行业利息收入为6.66亿元, 占全部收 入的81.61%;2012年通辽市银行业利息收入为60.26亿元, 占全部收入的73.17%。通辽市银行业十年间, 虽然利息收入增加了10倍, 但其占比却比十年前降低了8个百分点。

3.非利息收入中金融机构往来收入占绝大部分。金融机构往来收入包括系统内往来收入、省辖往来收入、辖内往来收入和中央银行往来收入。 根据调查显示, 通辽市银行业非利息收入中金融机构往来收入占绝大部分, 2012年末, 金融机构往来收入达到17.39亿元, 占非利息收入的79.69%。金融机构往来收入中省辖往来收入、辖内往来收入占主要部分, 而且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非常明显。

4.中间业务收入逐渐壮大, 但占比较低。银行业中间业务是一项低风险、低成本、高收益的业务工作, 也是与银行业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并驾齐驱的三大支柱业务之一。通辽市银行业中间业务虽然得到了发展, 但是和发达地区银行业中间业务相比, 发展比较缓慢, 在收入中的占比较低。2012年, 通辽市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为2.83亿元, 较2000年增加2.82亿元。虽然增长幅度达282%, 但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仅为3.4%, 相比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较低。说明经济欠发达地区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发展比较缓慢, 同时说明可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5.实现收益路径演变银行间差异较大, 发展不协调。

(1) 通辽市辖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获得收益路径中依赖利差收入明显, 中间业务发展缓慢。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扶持下, 历史包袱逐渐减轻, 资产质量不断上升, 收益明显提升, 逐步成为支农主力军。然而, 通辽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间业务发展仍然缓慢, 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利息收入。

(2) 通辽市辖区国有控股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较快, 种类明显多于其他金融机构。同上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3种中间业务种类相比, 国有控股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较快。以通辽市建设银行为例, 中间业务品种就达到了27种。

二、收益路径视角下银行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利率市场 化背景下 , 经济欠发达 地区银行 业过度依 靠利差收入作为收入来源, 业务种类单一, 不利于银行业可持续发展。我国银行业, 特别是欠发达地区银行业, 经营品种比较单一, 实现收益路径狭窄, 经营不够灵活,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由于欠发达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相对落后, 银行业开放也较晚, 社会信用环境比较差、企业经营水平低、金融监管手段滞后, 而且缺乏高素质金融管理人才, 这都严重制约着非利息收入的增长。

2.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不协调, 效益差, 不利于银行业可持续发展。一是中间业务产品结构不合理, 市场覆盖面小, 效益差。虽然通辽市中间业务品种不少, 但有特色的产品相对较少, 已推行的品种大都局限于结算、银行卡和代理类等产品, 中间业务中的咨询业务、投资银行和资本市场业务及衍生金融工具等, 开展规模不大或基本没开展;二是中间业务品种制定大都集中于总行级, 有些品种因地域、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因素的限制很难在欠发达地区开展; 三是在新的中间业务品种上宣传力度不够, 有需要的客户无从得知新的中间业务品种, 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3.受信贷规模的控制, 贷款余额难以扩大, 资金使用效率低, 利息收入无法再增长, 不利于银行业可持续发展。一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受信贷规模控制, 贷款余额难以有效放大, 融资力度与自身经营效益均无法实现最大化, 资金有效运用率很低; 二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受软硬件环境条件的约束, 一般只能办理传统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金融业务, 以存贷利差保持利润的增长。电话银行、投资理财、担保咨询等新型业务受条件限制无法开办, 影响业务经营模式。

4.银行业涉 农贷款执行利 率偏高 , 偏离支持“三农 ”的初衷, 不利于银行业可持续发展。银行业中的涉农金融机构在实际执行涉农贷款中比较粗放, 大多数涉农贷款执行高浮动利率, 一般在基准利率的2倍左右。根据调查统计显示, 通辽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2012年发放的短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12.88%, 是基准利率的2.30倍, 这样势必会导致非常明显的负面后果。

三、对策建议

1.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有利于银行业可持续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银行业经营机制发生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标志。商业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是银行业 发展的总体目标。在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上,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构建相应的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 使银行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 合理界定银行的基本职能, 全面实现由行政管理向市场导向管理的转变, 推动银行业经营理念、经营策略、经营行为、经营方式创新, 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这有利于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银行业的 可持续发展需以 传统业务为 基础。目前 , 以“存、 放、汇” 为主的传统业务仍然是我国银行业的主体业务, 市场需求依然较大。为了稳固、扩大、优化已占有的金融市场份额, 银行业首先要巩固当前的传统业务, 同时充分认识到传统业务成本高、风险大的问题。在发展传统业务时, 突破传统业务运行模式, 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改造传统的“存、放、汇”业务, 实现传统业务效用的最大化。根据银行发展战略及服务对象特点, 银行业要大力创新业务品种, 重点拓展特色业务, 以弥补当前传统业务品种少、质量低的不足。银行业可根据实际情况推出一些创新存款、贷款、汇款等业务 品种。

3.大胆创新中间业务 , 提高非利息收 入占比 , 有利于银 行业可持续发展。依靠传统业务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银行业的生存、发展需要。 在激烈的竞争中, 便利化、多元化的中间业务发展迅猛, 成为现代银行业的重要业务领域和主要利润来源。在这种环境下, 欠发达地区银行业要抓住目前我国银行中间业务薄弱这一有利时机, 因地制宜, 分地区、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发特色中间业务, 使其成为欠发达地区银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摘要:本文以欠发达地区通辽市为例, 对辖内银行业近十年间的收益路径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拟提出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如何有效经营欠发达地区银行业, 拓宽经营渠道, 在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审计发展现实思考论文 篇6

(一) 从成本角度看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随着2012年1月1日起新会计制度的实行, 药品收入并入医疗收入, 其总收入由两大块构成:一是医疗收入, 二是财政基本补助收入。从A医院近三年的财务报表来看, 财政补助收入中除对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经费补助, 另一部分为项目经费补助, 2011年是269万元, 2010年143.8万元, 2009年123.5万元, 而近三年来A医院的总收入分别为2011年126980.2万元、2010年106794.9万元、2009年79050.4万元, 从中可以看出, 项目经费补助平均占总收入的比例只有百分之零点几, 可见这对于整个医院的发展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此外, 引进新的技术、项目和设备是医疗界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几年, A医院购进的万元以上设备715台, 总金额14241.67万元;50万元以上设备45台, 总金额9815万元, 其中包括2011年购入的SELENIA乳腺X线机385万元、2010年购入的PENTAX电子超声境系统448万元、Innova 3100-IQ全数字血管造影机712.3万元、3.0T磁共振1343.55万元、东芝Aquilion One 320排CT 2011.1万元, 这些都是用医院的自有资金购置的, 通过引进这些新的技术和新的设备, 有利于病人疾病的有效诊治, 极大的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益。为解决内科就诊难、住院难的问题, A医院在基建设施上也下足了功夫:首先, 建设了科技教学综合楼, 建筑面积7830万平方米, 一期工程已完工并交付使用, 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等已搬入该楼, 工程总共投资五千余万元;其次, 在拆除原内科危旧病房楼的基础上建设了总面积为6万平方米的内科医技大楼, 该大楼地上14层、地下2层, 总建筑面积59100平方米, 预计新增1080张床位并将于4月底投入使用, 能够有效缓解病床不足问题, 但这项总投资为2.6亿元的在建工程款现已挂账15000万元;最后, A医院所属一家分院于2011年举行了高规格奠基仪式, 该分院规划医疗用地150亩, 设置2000张床位, 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 分院在建工程款现已达14000万, 同内科医技大楼一样, 建设所需工程款目前均由医院向银行贷款筹得。

(二) 从收入角度看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最直接的反映是两大财务指标:即人均门诊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2011年A医院人均住院费用较2010年增长3.87%;人均门诊费用增长了1.99%, 2011年A医院所在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CPI) 平均上涨5.2%。从数据来看, 医院人均诊疗费用的上涨其实远远低于CPI上涨水平, 但病患依旧感觉“贵”, 这种贵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其原因是我国曾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代, 医疗费用由单位或国家承担, 医院长期以公益性及价格低廉的角色出现;在医疗价格逐步市场化的今天, 人们对于医疗价格的认知未作出及时调整, 导致心理预期与实际价格的错位, 从而产生经验认知上的“看病贵”。

此外, 欠费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首先是医保欠费:2011年底对部分医疗保险欠费和市离休人员欠费进行了核销, 核销掉的金额高达23483.6万元, 这部分医保欠费已证实无法收回, 对于A医院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损失。其次是私人欠费:到目前为止私人欠费已达2200余万元, 无主病人包括垫付一些减免看病费用的贫困病人的费用也有300余万元, 这部分款项因为各种原因能不能及时收回。大量欠费问题的直接后果是医院实际利润率的下滑, 继续下去甚至会产生入不敷出的现象。为了避免此类问题, 必然会利用医疗提升新进医疗费用的方式弥补已有亏损, 如此恶性循环, 致使医疗费用居高不下。

二、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一) 强化政府职能

作为公益事业单位, 医院应归类于公益事业单位并采用预算式管理, 然而显示情况是在国家拨款有限的情况下, 医院一般都是自负盈亏。要想扭转“看病难、看病贵”的局面, 政府就应该承担起所有者的责任, 对公立医院落实预算式管理, 各项基建费用均由政府承担;反之, 医院的各项收入也可全部上缴国库。如此才能使医院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为病患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此外应该扩大民间社会组织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影响, 许多经验表明在很多政府不便插手的事务上, 这类民间组织能起到很大作用。

(二) 完善医疗设施建设

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也是看病难的一大成因, 大量的医疗资源集中于城市及城市中的大医院, 而农村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却非常稀缺, 医疗技术有限, 致使病患大量涌入城市内的大医院, 而不愿就近就医, 产生好的医疗服务供不应求的局面。要解决此问题就要做到就医重心下沉, 使农民能够“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使市民在社区内就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对此, 要全面兴建基层医疗机构, 在加大硬件设施投入的过程中, 促进优秀医务工作者的流动和业务交流, 提升基层医疗水平, 使患者能够放心看病, 降低上级医院的就诊压力。

关于对农村公路养建资金短缺问题的思考

——以陕西为例

◎文/胡勇

摘要:农村公路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成为了我国经济热议的问题之一, 要使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必须有公路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 而目前农村公路的修建和维护资金短缺成为了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陕西省为西部地区的门户, 农业经济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从很大程度来讲受到了公路的制约。因此, 本文分析了农村公路养建资金短缺的原因并对养建资金的筹集和管理给出了笔者自己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建资金;问题;对策

一、农村公路存在的养建资金短缺问题

“要想富先修路”, 公路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越来越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 它是改变我国农业零散乱的基础, 更是完成我国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前提条件, 对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近几年, 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并随着四万亿的经济刺激措施, 使得我国经济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很快恢复了正常经济增长速度, 这时期我国大量的基建项目得到了中央部门的审批, 这也包括了我国农村公路项目的建设。那么大量的公路建设完成之后必然需要定期与不定期的对公路进行维护保养, 这就加强了对国家资金需求的压力。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这是造成农村公路养建工作之后的关键因素。因此, 农村公路养建资金短缺问题亟待解决。

二、农村公路养建资金短缺原因

(一) 公路体制原因对农村公路养建资金重视度不够

我国的公路部门属于事业性单位, 至今大部分还是实行计划管理模式, 市场经济的改革并没有给公路部门的管理能力带

(三) 要同时采用高新技术及传统医药, 降低医疗成本

大量高新技术及进口材料的使用是“看病贵”的直接诱因, 这是我国医疗环境发展不平衡所决定的:很多地区在无法保障基本医疗的时候就不计成本地盲目求新, 崇尚进口设备及材料的使用, 各种微创技术及其他高新技术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成本、增加了病患的负担;但却忽视了常用医疗技术的使用, 中医中药行业的逐步萎缩就是一个例子, 很多中医科的规模在二、三级医院中都在不断缩减。其实, 如果能够更加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及应用, 发挥其在防病治病中的优势, 那么现有的医疗费用将得到大幅缩减。所以, 善于平衡高新技术及中医药在医疗过程中的关系, 将促进我国“看病贵”问题的解决。

总之, 为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A医院依靠自身力量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目前经营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的同时, 严格实行各项收费制度, 使费用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最大程度地让患者满意。同时也希望政府能够来较大的改变。近年来, 随着我国农村公路的使用, 我们需要大量的资金对其进行维护保养, 但是由于目前受到农村公路体制政策的限制和我国财力物力水平的制约, 建设资金大都属于上级补助、地方配套性质, 而且地方配套资金极为有限, 政府不可能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建工作, 况且地方政府为了政绩, 大量的资金都安排到了国道、省道上面, 对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投入就明显缺乏积极性。再者, 在一些农村地区, 砂石路改建成水泥路和沥青路之后, 维护成本迅速提高, 使得本身紧缺的养路资金现状变得更加雪上加霜。

(二) 农村税费改革加大了农村公路维护成本的资金缺口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难点在农村, 重点也在农村。国家为了加快速度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在我国农村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 一度取消了农业税, 停止征收农业税不仅减少了农民的负担, 增加了农民的公民权利, 体现了现代税收中的“公平”原则, 同时还符合“工业反哺农业”的趋势。但是, 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 也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而农村公路的维护成本没有改变, 这使得财政资金缺口更加严重, 对农村公路的建设维护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 农村公路建设维护资金使用不规范

陕西省各级财政作为农村公路建设维护的主要出资人, 不断加快了建设开发速度, 但是对农村公路和其他公路的投资比例没有明文规定, 这就使得政府在投资时, 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利益。而陕西省经济还比较落后, 地方政府主要是依靠农业税收, 农业税的取消就使其失去了一项可靠的资金来源, 非农村公路的投资比例大大超过农村公路, 挤压着农村公路投资的资金, 就会更加阻碍农业的发展, 国家全面实现小康水平的目标就难以完成。

加大对医院的投入并解决医保及农保欠费问题, 完善我国的医疗体系, 从而使病患得到更为优质的就医环境。

参考文献

[1]寇宗来.“以药养医”与“看病贵、看病难”.世界经济, 2011-01-10.

[2]张录法, 黄丞.新医改能否短期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人口与经济, 2012-09-25.

[3]王勇, 弓宪文, 赵鹏.中国医疗费用过度上涨的信息经济学解释.重庆大学学报, 2012-04-30.

[4]姚中杰, 尹建中, 徐忠欣.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形成机理解析.山东社会科学, 2011-09-05.

审计发展现实思考论文 篇7

1 界定审计客体,明确法律责任

依据中国的国情和水库移民安置社会管理的属性,《水库移民条例》确立了“移民安置工作实行政府领导、分级负责、县为基础、项目法人参与的管理体制”。地方政府是水库移民安置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水库移民安置和扶持发展的责任主体;项目法人是水库移民安置的参与者、协调者、规划者,是水库移民安置的投资主体。两者在不同阶段履行不同的职责,完成相应的任务。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要求,可分为4个阶段:①水库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和安置规划编制阶段;②水库移民安置实施阶段;③水库移民安置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阶段;④水库移民安置后期扶持发展阶段。第1个阶段是以项目法人或项目主管部门为主体,会同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委托设计部门和设计成果报批;第2个阶段和第4个阶段则由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第3个阶段主要由项目法人根据实施计划完成情况,承担协调和申报工作,地方政府组织自验,接受国家移民管理机构或省级人民政府的验收。由此可见,水库移民安置的重点和关键在第2个阶段。《水库移民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项目法人以经济合同的形式将国家机关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和补偿投资承包给地方人民政府去实施,这种形式虽然对工作责任和经济责任进行了约定,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并没有改变项目法人对项目全过程实施管理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1]。按此推理,被审计的主体无疑是项目法人。可是,移民安置的实施主体、工作主体、责任主体是地方人民政府,移民安置规划的实施和移民安置资金,以及所有补偿投资全部集中在实施阶段,地方人民政府担负移民安置后的社会经济职责,因此,被审计的重点和内容集中在实施主体。基于以上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笔者认为,审计客体应当界定为项目法人,实施单位作为延伸审计客体应进行重点审计,项目法人和实施单位应分别独立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2 拓展审计范围,跟踪审计全程

水库移民安置审计目前普遍采取的是竣工前审计,即事后审计。审计的主要内容是移民安置计划执行情况、移民安置资金使用情况、移民管理单位执行财经法规政策情况。审计的主要方式是以内业为主、外业为辅。审计的主要手段是核查项目法人和实施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等财务相关资料,重点是对执行财经纪律、执行政策法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审计、调查、评价。但由于水库移民安置的复杂性、特殊性、专属性和广域性,仅以审计财务单项为主要内容的审计,是难以实现对水库移民安置审计的目标和任务的,必须进一步拓展审计范围,转变审计方式,全程跟踪审计,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真正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促进移民安置工作有序、规范进行。

a. 对水库淹没影响实物量进行复核、抽查审计。这是维护移民合法权益的基础,只要移民的淹没和影响的受损补偿实物量核实了、补偿了、到位了,移民的稳定发展就可靠了。

b. 对移民安置规划的审计。主要看移民安置规划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是否科学合理,补偿投资是否真实精确,移民安置后能否安居乐业。

c. 对资金的运行方式、收支状况进行审计。项目法人是否按实施计划、实际进度将国家批准的概算资金拨付到位,实施单位补偿移民个人的资金是否到人,单位补偿资金是否到位、专业复建项目资金是否到项,概算分项投资是否对号入座。有无挤占挪用现象。

d. 对移民安置效果进行审计。重点看移民安置是否到位,生活生产条件是否改善;移民逐步致富、和谐发展有无保障;后期扶持措施是否落实。

笔者认为,这种全过程、全方位的审计能有效防止和纠正在水库移民安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失察,推广水库移民安置实施中的经验和创新,充分发挥水库移民安置审计的监督管理作用,促进水库移民安置的健康发展。

3 整合审计资源,保证审计质量

水库移民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科学,涉及工程科学、社会科学、环境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多个领域、多个专业,特别是城镇、集镇、专业项目的复建、迁建和改建更为复杂,其中包括防护工程、公路桥梁工程、水利电力工程、市政工程、邮电通信、广播电视、文物水文、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等,要保证审计成果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可靠性,必须要有一批相关专业和复合型人才参与审计。在审计过程中,要按照相关专业组成若干专业组,对照规划设计和投资概算进行全面审核[2,3]:①对专业项目和迁改(复)建项目、移民安置效果进行全面评估;②对财务收支、补偿投资兑付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进行核定;③对招投标的程序、方式,合同的条款、执行状况进行评价;④对水库移民安置的阶段和竣工验收自验、初验、终验进行复查。笔者认为,在审计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好以上审计工作,这样才能为项目的移民安置的竣工结算提供一份高质量的审计报告。

摘要:水库移民安置是一项社会恢复重建活动,涉及的利益主体多、资金数量大、社会责任重。阐述水库移民安置审计监督的重要性,指出在水库移民安置审计实施中要界定被审计主体,全程跟踪审计,整合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监督效果。

关键词:水库移民,移民安置,审计

参考文献

[1]刘桂良,瞿友喜.现代审计学[M].西安:西安财政大学出版社,2002:27.

[2]潘良君.增强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4):42-45.

审计发展现实思考论文 篇8

一、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审计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但同时也对手工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处理和内部控制带来了变革,继而对审计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和实施审计程序时,应当考虑这些变化对审计产生的极大影响。但是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进行审计程序时,不应改变审计的总体目标。审计的总体目标仍然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审计线索的影响。

审计线索主要包括凭证、账簿和报表等,它能确保审计人员从原始凭证顺查至账簿,也可以反过来逆查。手工系统下,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及编制会计报表,每一步的审计线索都很清楚。但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账务处理全部由计算机按一定的程序完成,数据存储在磁盘介质中,而且现在很多会计软件的程序还不成熟,无法准确知晓何时由谁执行了哪些操作,难以留下审计线索。

2. 对审计过程和内容的影响。

计算机数据的可靠性取决于数据处理控制,但用户系统的内部控制措施,往往缺乏连贯性。审计人员必须评价计算机数据的可靠性,以确定使用计算机数据的风险。如果审计人员打算信赖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数据,就必须对其进行控制测试,以证实其处理的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及系统的可靠性。

3. 对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的影响。

手工系统中可采用顺查、逆差、审阅、分析、比较等方法进行审计。但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仅仅依靠这些还不足以实现审计目的。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下,人工的审查方法仍然有效,但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可能效率更高。

4. 对审计人员的影响。

在传统的手工系统中,审计人员主要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综合运用各种审计方法,进而达到审计目的。但是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下,由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比较复杂,审计对象也更加复杂,审计人员仅依靠以往的经验和知识难以达到要求,这就需要审计人员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会计、财务、审计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应当掌握相关计算机知识,所以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无疑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互联网+”时代审计行业如何发展的思考

1. 重新制定审计准则,提高电算化审计技术。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人们之前在审计工作中逐步建立起的一系列审计准则已不适应变化了的情形,而需要重新制定新的会计准则,由于我国电算化审计起步较晚,相关理论和技术都不成熟,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在考虑我们国情的基础上,制定出和我国审计行业发展相匹配的审计准则。现在我国市场上有很多会计系统软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使用的软件也不尽相同,而且注册会计师一般很难深入的进入到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工作中去,对软件的使用流程不是非常了解,由于这些系统的固有风险使得审计工作很容易产生纰漏,在“互联网+”时代,云计算、大数据崛起,云会计、云审计等新型技术也逐渐地在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中开始使用,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逐步完善审计软件质量。

2. 培养复合型的审计人才。

一方面,信息技术时代下,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转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数据的处理、存储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仅具备审计知识并不足以能够胜任审计工作也不符合未来时代的要求,还需具备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尤其是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除了要具备相应的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知识外,还需要了解相关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维护等计算机相关方面的知识,不仅要能够操作审计软件,还应当在审计软件出现问题时即时调试。另一方面,目前高校虽然开设会计电算化和审计等相关课程,但是理论性的知识较多,实践较少,很多同学并不能完全理解课本上的知识,更别提将它应用于实践了,建议高校日后在开设相关理论课程的同时结合以实践,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 实行事先审计。

为了保证系统的可行性,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阶段必须注意到审计的要求即可以让审计人员在信息系统开发阶段就参与进来,使得系统在处理时能留有可供追索的审计线索,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看出,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和审计都产生了深远得影响,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应用,对会计工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意义重大的,这种影响必将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同样,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也是巨大和深刻的,从互联网时代到现在的“互联网+”,我们的时代在飞速的发展,我们应该用发展的观点去分析研究技术的革新对会计以及审计的影响,而面对由此而带来的问题,关键是及时开发高质量的审计软件和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和计算机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于审计线索、审计过程和内容、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和审计人员的影响,从而得出在会计电算化的广泛应用下对我国审计行业如何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审计,电算化审计

参考文献

[1]李凤艳.会计信息系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胺碘酮联合缬沙坦下一篇: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