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审计的思考与探索

2024-06-07

效益审计的思考与探索(共8篇)

效益审计的思考与探索 篇1

关于开展基建项目投资效益审计的实践与思考

去年,我们对某市某中心综合楼项目进行了项目投资效益审计。经审计后,挤掉工程计价“水分”132.9万元,社会和经济效益明显。现结合这个项目的实践,就如何开展基建项目投资效益审计略做探讨。

一、开展项目投资效益审计的做法

(一)做好审前调查,精心制定审计方案,为实施审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顺利开展审计工作,审计组在审计前进行了前期调查,掌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1、摸清立项程序,包括审查该项目是否执行国家投资、基建管理政策的有关规定,为审查项目决策立项的程序作准备。

2、摸清工程招投标情况,包括对投标单位资质的审查,熟悉招标文件的内容,工程的施工方法。

3、摸清施工合同内容,包括合同中约定的承包范围、结算方法。

4、摸清结算资料编制情况,包括工程计量、设计变更及签证手续是否齐全,竣工图纸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善。

5、深入现场实地,与相关人员座谈,了解工程建设情况等。

做好审前调查,熟悉该项目的前期工作,对于我们选择审计重点,抓住问题的要害,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无疑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

(二)理清思路,突出审计重点,把握好审计实施的关键。

该中心综合楼是当地批准的一个建设项目,计划投资30万元,建筑面积700平方米,资金来源由地方财政解决。该项工程于2003年12月动工,2004年6月竣工验收,建筑面积为922平方米(五层),施工方送审的建筑工程结算书反映总造价为292.1万元。

审计组针对掌握的情况,突出了以下审计重点:

1、建设项目管理审计。一是发现该项目在建设资金未有到位的情况下,就与施工方签订了综合楼建设合同价55.5万元。急于上马,形成“钩鱼”工程,造成工程项目起初的预算编制过粗,加上边施工、边修改图纸,失去了控制造价的作用,给项目建设埋下很多隐患;二是发现该项目严重超计划规模,建筑面积超出计划222平方米。该项工程最初签订合同工程价为55.5万元,施工中边更改图纸,边增加工程量,比如新增无计划建设道路、花坛等附属工程。施工方送审的建筑工程结算书总造价达到292.1万元,超过最初签订工程合同价236.6万元;三是主管基建领导更换频繁,有些人从未接触建设工程,形成边干、边学、边管理局面,偏重进度和“政绩”,忽视了管理。随意改变工程设计,提高装修档次,盲目追求高标准,不计工程成本,增加工程造价,加大了财政支出。

2、资金管理审计。该项工程从批准立项开始,到工程竣工验收,地方财政资金一分钱未到位,建设单位东拼西凑,已付工程款123.7万元。审计查处挪用有关专项资金近100万元,开支不合理费用1.85万元。

3、竣工决算审计。审计查出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施工单位采取高套定额子目,多报工程量,多计材料用量,虚增工程成本,造成工程造价不实。仅土方工程就核减工程造价14.2万元,道路、花坛等工程核减工程造价46.6万元;二是从工程取费标准发现,施工单位报送的结算书取费标准与施工合同约定不符,仅此项核减造价近9万元。三是材料损失浪费较大,比如共有四层走道地面已铺设好花岗岩材料,由于管理基建的负责人不满意颜色,三次更换材料,造成材料损失浪费3.5万元。二至四层14套房间的墙壁已做好钢化涂料,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感觉标准不高,又要求重新铺贴墙纸,增加工程造价2万多元。四是有些项目按照建设方要求在施工中已减下来,由于未办理好签证手续,施工方在办理竣工结算时,又将这些项目计入到工程造价中。

二、本次效益审计得到的启示

(一)通过对工程造价审计,核减工程造价132.9万元,占该工程初步结算价292.1万元的45.5%,为国家节约了建设资金。

(二)我们在提交的审计报告中,既注重了对查出问题的原因分析,又对该项工程实事求是的作出了评价。

1、该项目在资金没有到位情况下,该项目领导只求“政绩”急于开工,挪用有关专项资金近100万元,严重违犯财经纪律,有关部门对专项资金管理也存在监管不力。

2、该项目批准投资只有30万元,实际建设投资达到159.2万元,其中:综合楼超计划投资75.3万元,新增道路、花坛等项目投资53.9万元。增加了财政压力,无疑影响了对其他见效快、直接效益大的领域的投资。

3、这个项目重投入轻效益,钱花得不值。特别是在施工中,提高装修档次,新增一些不必要的项目,钱没有花到刀刃上,使有限的财政资金造成严重浪费损失,纵容了花钱大手大脚的歪风。

(三)我们克服“就审计论审计”的观念,在严肃处理问题的同时,从制度和机制上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意见。还从效益评价的角度向计划、财政等部门提出建议,今后凡利用财政性资金安排的工程建设项目,应把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和效益评价贯穿于工程项目始终,切实做到工程项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财力可行,不能批准无效益的项目开工。还应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对违规操作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任人必须追究其责任,对违规单位给予曝光。审计建议引起了该市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办法,对主要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要求有关部门严肃查处。同时要求财政、审计部门尽快出台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和监督办法,今后对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建设项目,财政、审计部门要提前介入,前移监督关口。

(四)纪检监察部门已成立专班对该项工程超计划规模、挪用有关专项资金问题进行立案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清责任,处理到人。

(五)建设单位对审计部门提出的意见表示诚恳接受,及时提交了书面整改报告,拿出了具体整改措施。

三、开展投资效益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投资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难定,操作难度较大。财务审计已经有一套评价财务收支真实合法的会计准则,效益审计却没有统一的可评价的标准。投资效益审计的中心是效益,关键在评价,由于没有相应的标准和衡量指标,有些内容是不能准确评价和不好评价的。要尽快制定比较系统、操作性较强的投资效益审计准则,对投资效益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审计程序、审计报告形式等作出明确规定,以指导和规范投资效益审计行为。要建立统一的、普遍适用的投资效益审计评价体系,为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开展提供科学的评价依据。

(二)基层审计机关缺乏投资效益审计专业人员。投资效益审计既要查处问题,又要宏观分析问题;既要审查合法性、合规性,又要评价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需具备宏观经济学、工程设计、概算、施工财会、工程预决算等相关知识,做到这一点,需要高素质的审计人员。现有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难于胜任此项工作,缺乏造价师、工程师、经济师、计算机等专业人员,这给开展投资效益审计带来了难题,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审计手段有待加强,计算机辅助审计作为现代审计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提高投资效益审计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这项工作涉及到专业性强,还没有一个规范、统一的审计软件。

效益审计的思考与探索 篇2

关键词: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实践,探索

1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现状

目前,政府审计部门开展的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范围较小,虽然在部分领域已经有所成效,但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整体。如何全面有效地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分析。从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一是审计资源不足; 二是审计环境还不够良好; 三是审计主体素质有待提高; 四是审计观念落后; 五是工作评价体系需要健全; 六是审计方法措施要先进; 七是要有效利用审计结果。

面对以上现状,我们应该如何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下面笔者就个人的思考做出简单的论述。

2 有效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路径

2. 1 合理利用企业内审的力量解决审计资源不足和审计主体素质的问题

要想做好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必须具备足够的经济知识,同时还要有生产、技术等与企业效益相挂钩的知识。由此可见,这项工作必须由政府审计部门工作人员和内审人员共同协作才能完成。例如: 对于那些下属分支机构比较多的单位进行审计时,由于审计资料量大,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漏洞,这时,可以让内审人员对其进行协助、把好关,这样将大大提高企业经济审计的工作效率。

2. 2 参考社会审计的成果,减少审计环境的不利影响

虽然部分社会审计结果受到质疑,但有些还是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此我们要合理利用。例如: 在某企业的审计报告中显示: 其应收账款数额较大、同时比例偏高。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审计人员可以进一步地去分析,经过分析我们发现: 应收款项重要集中于某个业务员所负责的某个区域,涉及的业务单位大多是破产倒闭或查无下落的情况。经过深入的调查,最终得出个别业务员贪污、挪用公款等,将其移交检察机关进行处理,从而为企业挽回了损失。

2. 3 选择同行业的历史数据作为评价标准

虽然政府财政部门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有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也制定了具体的评价细则,但由于企业的多样性,它不能满足所有企业效益审计评价的需求,因此在审计实践工作中,我们可以对国家的评价体系做一下微调,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服务。同时,我们可以选择同行业的历史数据资料作为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的标准,根据企业管理特点,测算出同行业、同规模的评价标准值。同时为了正确评价企业经营业绩,需要了解企业历史发展变化情况,以上年的经济效益指标和历史最好指标为标准,进行近期与前期对比,找出引起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原因,正确评价。

2. 4 确定具体的审计内容,改进审计方法

2. 4. 1 业务经营审计

第一,我们要审查业务经营的具体计划,对他们的计划进行分析,同时更要审查他们对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结果反馈。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审计方法,对业务经营的计划要进行全面的分析,例如: 计划的制订、计划的执行、成果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我们便会得出某个企业对市场调研是否准确,是否有长期而有远见的预测,费用是否控制在计划之中等。

第二,我们要审查业务经营的产供销三大环节,找出经营中的优缺点。经营决策时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贯穿在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决策的科学性会直接影响到产供销三大环节。例如,有的企业在之前注重产品更新和技术改造,效益较好,之后便不思进取,几年过后效益大大不如从前,甚至出现大量亏损,最后导致企业无法生存下去。

第三,分析各要素的利用情况。主要是劳动力、资金两大方面。某些企业人力过多,人浮于事,管理层人员占企业的30% 以上,工资高,造成生产率低的现象; 在资金利用方面来看,有负债率高、周转速度慢、设备老化、利用率低等现象。

2. 4. 2 管理审计

第一,要侧重分析领导机能和组织机能。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企业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构成是我们调查分析的重点方面。他们共同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领导机能,更是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方面之一。重点了解领导层是否秉公办事、原则至上、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等,对于官僚主义、任人唯亲等不良现象要给予排查。对于人浮于事、管理经费高、浪费无度等众多不良现象都要进行深入的调查,以为企业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第二,分析控制机能。控制机能的完善与否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方面,控制机能的作用能否发挥出来,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根据测试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完善企业内部制约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比如有的企业虽然已通过了ISO9000 标准质量体系认证,但各项内控制度未被严格、有效执行。在供应口,各项原材物料未严格进行招标或比价采购,有的材料配件未进行严格质量检验,导致出现大量产品质量纠纷。销售方面制定的销售政策不尽合理,对销售人员没有约束力,造成应收账款损失较大等。

第三,注重投资决策审计。企业不能得到良性可持续的发展,大多是因为决策失误造成的。我们在审计投资决策时,应该从决策是否民主、决策是否符合企业自身的优势、决策是否有前瞻性、决策是否有市场前景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第四,开展合同审计。这项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合同是否合法、是否公开透明、是否按程序进行的、是否有相关部门严格把关了、合同价格是否合理、合同变更是否经过审批、合同内容是否严谨等。

第五,审计资金筹措的不规范性。这一点关乎群众的切身经济利益,因此,我们要认真执行,从而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

第六,审查企业有无违规担保以及担保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有些企业出于某些原因,为其他企业违规担保,从而造成重大损失等情况。对于这点,我们也要严格审查。

2. 5 提高审计成果的利用率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结果是企业改善和发展的重要依据,企业各级部门应该充分利用审计结果,解决企业正常运转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

综上所述,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一项复杂而有意义的工作,为了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我们要想方设法做好此项工作,在实践中总结方法和经验,找出不足之处并及时给予解决。审计人员在积极地进行经济效益审计的探索过程中,要强化效益意识和服务意识,从而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作用下,让我国的经济能持续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张爱荣.武钢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实践与探索[J].审计与理财,2014(7).

[2]李珊.关于企业内部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4(19).

[3]张琳.经济效益审计浅论[J].铜陵学院学报,2006(3).

[4]吴春平.经济效益审计的探索和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11).

[5]徐小军.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相结合的探索和实践[J].现代经济信息,2012(7).

效益审计的思考与探索 篇3

一、加强效益审计和环境审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各项任务,这对新时期的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具体体现为必须加强效益审计和环境审计。十届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建议将环保纳入政府绩效评估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十一五”规划纲要把提高资源效益和加强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国家战略位置上,这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环保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踏上了新的征程。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必须要求加强效益审计和环境审计。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必须做到至少七个坚持,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以人为本。所有这些“坚持”结合起来意味着要求我国的整体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都必须得到极大的提高。为此,加强效益审计和环境审计已成为我们国家整个审计工作的重要战略选择,同时也是历史和现实的选择。

二、我国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现状分析

我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国内生产总值连续20多年保持较高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在整个“十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更是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人均GDP不断攀升、就业目标超额完成、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经济结构日益优化,但唯独环境指标完成得很不理想,资源利用率较低、生态环境恶化日趋严重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一)资源利用效率极其低下,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相当紧迫

据有关报道,我国目前的资源利用效率极其低下,具体表现为:

1.资源产出率低。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GDP约占世界的4%,但重要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很高,石油为7.4%、原煤31%、钢铁27%、氧化铝25%、水泥40%。我国用水总量与美国相当,但GDP仅为美国的八分之一;消耗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2.资源利用效率低。2000年,冶金、有色、电力、化工等8个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出40%以上。机动车百公里油耗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比美国高10%;载货汽车百吨公里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倍以上。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至3倍。2002年我国每万元GDP取水量为537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足6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至25个百分点;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仅为世界先进水平的二分之一;多数城市供水管网跑冒滴漏损失率高达20%以上。

3.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为35%左右。煤系共生、伴生20多种矿产,绝大多数没有利用。一些超大型复杂多金属矿床的尾矿利用率仅为10%。我国木材综合利用率约为60%,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80%以上。

4.再生资源回收率低。2003年我国钢铁工业年废钢材利用量为5800多万吨,占粗钢产量的比例为26%,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3%;再生铜产量93万吨,占铜产量的22%,而世界平均水平为37%;再生铝产量145万吨,占铝产量的21%,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0%。此外,我国每年还有大量的废旧家电和电子产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中国科学院于2006年2月28日发布了《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选取一次能源、淡水、水泥、钢材和常用有色金属等五种资源原材料消耗量来计算节约指数,对世界59个主要国家的资源绩效水平进行了排序(部分排名见表1)。结果表明,丹麦是资源绩效最好的国家,而我国五种资源的单位GDP消耗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9倍,因此我国仅排在第56位,位于资源绩效最差的国家之列。这说明,我国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资源能源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绩效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刻不容缓

据有关调查发现,我国目前的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还很大,污染程度仍处在相当高的水平,一些地区的环境质量仍在恶化。生态恶化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甚至还在加剧,具体表现为:

1.土地退化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积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扬尘、浮尘和沙尘暴频繁发生。

2.水生态系统失衡。旱涝灾害频发,河流断流现象加剧,不少湖泊萎缩,天然绿洲消失,现有水库蓄水量减少。湿地破坏严重。一些地区由于严重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大面积漏斗区。

3.农村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已有1.5亿亩农田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畜禽粪便、水产养殖和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污染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容忽视。乡镇企业污染较为普遍,小城镇环保基础设施缺乏,农村饮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4.生物多样性锐减。野生动植物丰富区面积不断减少,栖息地环境恶化,乱捕滥猎和乱挖滥采现象屡禁不止,野生动植物数量和种类骤减,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在瑞士达沃斯2005年度世界经济论坛上,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环境专家根据事先确定的6大环境政策16项指数(标准值100分),发布了评估世界各国(地区)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芬兰位居第一,列第二到第五的国家分别是挪威、乌拉圭、瑞典和冰岛。位居倒数前5位的国家或地区分别是:朝鲜、中国台湾、土库曼斯坦、伊拉克和乌兹别克斯坦。我国得分为56.2分,低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的平均水平(67.2分),排在第133位,居全球倒数第14位(部分排名见表2)。这表明我国的环境问题还相当严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影响我国战略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效益审计和环境审计是受托经济责任内容拓展的内在要求,是现代审计发展的明显趋势

基本审计理论学说认为,受托经济责任内容的不断拓展是推动审计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内在依据。受托经济责任(Accountability)是指按照特定要求或原则经管受托经济资源并报告其经管状况的义务;受托经济责任内容的实质即是指经管和报告行为必须按照特定的要求或原则行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特定的要求或原则在不断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保全性、合法性、经济节约性、效率性、效果性、社会性、环保性和控制性等。与之相对应,形成受托经济责任的具体重要内容,包括保全责任、遵纪守法责任、经济节约责任、效率责任、效果责任、社会责任、环保责任和控制责任等。任何审计活动都是以特定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为前提的。审计之本质目标在于促进特定主体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特定种类的审计是适应监控特定的受托经济责任内容而产生的。

财务审计(Financial audit)和法纪审计(Compliance audit)注重于保全责任和遵纪守法责任;效益审计(Performance audit)注重于节约责任、效率责任和效果责任;社会责任审计(Social responsibility audit)注重于特定主体的社会责任;而环境审计则注重于特定主体的环保责任。

事实上,20世纪60年代后,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在其国家审计领域,效益审计已成为一种国际趋势,成为审计发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比如,美国国家审计署,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财务审计一般只占15%以下,而效益审计却占到了85%以上;在英国,20世纪80年代后,效益审计日益重要,几乎占到了整个国家审计资源的35%;在澳大利亚,20世纪90年代中期,效益审计已占到整个国家工作的50%;在加拿大,这一数字早已超过60%。

而环境审计,自上世纪60年代出现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美国审计总署早在1969年就对水污染控制项目进行了审计;英国、加拿大等国也相继开展了环境审计。我国审计署曾于1985年和1993年两次对兰州、广州、重庆等20个城市开展了环境审计。从1998年开始,审计署就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了环境审计的探索,包括对部分城市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重点城市排污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试点工作等多种形式的环境审计。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如果拿出国民生产总值的1.5%作为环境保护投入,大体上可以控制住经济增长造成的环境污染,环境质量能够得到改善。而美国早在1993年,环境保护投入就占GDP的1.8%,目前发达国家每年环境保护投入占GDP的2%~5%,我国的环保投入也约占GDP的1%,且呈上升趋势。

因此,理论上,不管是效益审计,还是环境审计,都是促进受托经济责任中的效益责任(包括经济节约责任、效率责任和效果责任等)和环境责任(包括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责任等)得到全面有效履行的一种控制机制。

四、努力探索中国特色效益审计和环境审计的新路子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效益审计和环境审计,必须要求我们努力实现审计理论、方法和模式的创新,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效益审计和环境审计新路子。

(一)中国特色效益审计的新路子

1.效益审计的理解和运用应该广义化。这里所讨论的效益审计,在西方国家一般称为绩效审计(Performance audit),其内容已经历了从“2E”到“3E”再到“5E”的发展。第一个“E”即经济性(Economy),主要强调对资源的节约使用和控制,要求努力降低活动的资源消耗系数;第二个“E”即效率性(Efficiency),主要是指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要求努力提高活动的投入产出比;第三个“E”即效果性(Effectiveness),主要针对目标(计划、预算)的实现和完成程度,要求努力促进活动按既定的目标来进行;第四个“E”即环保性(Environment),主要关注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维护情况,要求特定主体的行为活动必须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第五个“E”即权益性或公平性(Equity),则主要着重于审计特定主体(包括政府活动)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包括所产生的利润分配和再分配的公平性以及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因此,我国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再也不能局限于狭隘的经济效益的范围,而应与时俱进,跟上效益审计发展的国际潮流与步伐。

2.应建立并实施利润目标导向和投资报酬率导向相结合的新型效益审计模式,促进企业树立起在注重资金使用效率和质量的前提下追求利润、提高效益的新型经营观念;应建立并实施综合目标导向效益审计模式,促进运用公共资金的政府及其部门的活动在法律、制度和政策框架内有效运行;应加强绩效衡量和绩效会计的研究,为效益审计的开展提供理论、制度和实务前提;应建立政府主导的多维效益审计监控体系,促进效益审计全面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效益审计的功能和作用。

(二)中国特色环境审计的新路子

1.环境审计模式应该多元化。笔者认为,环境审计模式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环境审计主体的多元化,不能仅局限于国家审计,还应拓展到内部审计,甚至社会审计;二是环境审计对象的多元化,环境审计对象不仅包含环境会计所提供的环境会计报告,而且包含环境管理系统或环境活动等;三是环境审计人员的多元化,环境审计人员不能仅仅限于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还应该将具备环境经济学、环境科学,甚至工程学、生物学等知识的专业人员囊括到环境审计的队伍中来;四是环境审计披露模式的多元化,针对环境会计报告的环境审计,可以环境审计报告的模式来发表环境审计意见,而针对环境管理系统或环境活动等的审计,可以出具环境认证报告。

基层开展效益审计认识与实践 篇4

首先,提高认知程度是推进效益审计的基础。效益审计也是所谓的绩效审计,在国外普遍盛行,甚至成为国家审计的核心。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效益审计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大。效益审计已成为现代审计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审计自身发展在现阶段内在规律的基本要求,同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与国际接轨的发展方向。但是,基层审计干部对效益审计的认知程度仍然囿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初级阶段”。有的自身素质不适应效益审计的需要,对效益审计存有畏难情绪,总想“绕道走”。有的对效益审计的理解过于简单化,认为效益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区别不大,是一种“换汤不换药”的审计,极易走过场,表面化。有的不能面对效益审计的挑战,心存等靠思想,等上级出路子,靠别人拿模式,仍处于“按兵未动”态势。还有的认为审计范围在缩小,审计对象实行财务集中核算,效益审计可有可无等等。当然,各地情况不同,效益审计进展不快的因素也会各种各样。

人们常说,理念决定观念,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国家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和起点上,制定了“*”规划,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基层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必须在理念、观念、思路上尽可转变。这个基础打不好,就不会加快速度,也难以大面积推进,审计本身的效益也就发挥不出来。所以,基层审计本身要在上级审计机关指导下,从转变观念入手,以创新观念推动效益审计的创新。

其次,扩张审计手段是推进效益审计的前提,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人们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种和谐在一定程度上要通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反映出来。新形势下的效益审计,不再是“一大二公”时代生产队收益分配与工厂企业剩余价值“2-1”式的简单核算,也不可能是财务收支中收入扣除支出的简要表述。效益在新形势下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和包含着不同意义的范畴。效益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既有短期效益,又有长期效益;既有显性效益,又有隐性效益;既有建设项目的效益,又有公共服务和管理的效益;既要体现效益,又要衡量效率。效益审计必须围绕这些内涵和范畴去进行,去适应社会需求,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效益最大化。因此,原有的审计手段已明显跟不上形势的需要,必须在审计方式方法上创新,在审计手段上扩张,效益审计虽然处在“摸着石头过河”和渐进发展阶段,没有统一模式和统一技术方法不等于不搞或慢搞,奢望走捷径和一蹴而就是没有发展的。形势对基层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立足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在较变观念的同时,勇于实践,善于探索,抓住抓实扩张审计手段这个前提,选择适应技术和方法,并从实际出发,逐步深化,有序实施。即使上级有了统一方案和模式,也要与当地实际相结合,达到有所创新,总结经验教训,典型引路和幅射,效益审计才会加快进程,实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目标。

效益审计的思考与探索 篇5

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村级集体财务管理成为农村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实行村级财务审计监督,管好农村财务,对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黄岩区自2001年开始农村财务审计以来,共审计了1651村(次),审计总额238617万元,查出违纪违规金额2483.18万元,处理责任人24人。

农村审计工作的作用

1.1 摸清被审计村的资产家底,为村干部的工作业绩提供客观依据

通过农村审计,核实了集体资产的存量,清理了债权债务,解决了集体资金被长期拖欠、无偿使用等问题。特别是对村干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其任期内的财务管理和相关经济活动,作出中肯的评价,并对存在的问题予以揭示和提出改正意见,从而为村干部的工作业绩提供了客观依据。

1.2 有利于整治农村财务的混乱,推进农村财务公开

通过农村财务审计,对被审计对象的财经法纪的遵守和执行情况进行了监督,对审计出来的乱账、错账、不入账等问题采取边审边改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对不合格的财务人员建议给予撤换,同时督促制定完善村级财务制度。加强村财务监督小组的监督力度,理顺财务关系,为农村财务的公开和规范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农村审计可以提高农村财务的透明度,增强广大干群民主理财的意识。特别是对审计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进行处理,清除了某些村不敢公开、假公开的障碍。

1.3 提高村干部的财经法纪观念

通过农村审计,对财经法纪的遵守情况进行监督,对贪污舞弊,侵吞集体财产和其他违法乱纪行为的村干部进行教育和必要的惩戒。同时农村审计过程也是宣传相关财经法纪知识的过程,从而增强了村干部学习和遵守财经法纪的紧迫性和自觉性,提高了他们的财经法纪观念。

1.4 有效地化解干群矛盾,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

当前,导致农村信访的主因是反映财务不清、管理混乱。农村财务问题成了农村工作的敏感问

题,严重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审计,对农村财务实行即时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给群众以明白,还干部以清白,消除了群众的种种疑虑,从而有效化解干群矛盾。同时通过农村审计,有利于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完善民主议事制度,加强监督,双向沟通,以“群言堂”代替“一言堂”,从而有利于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因素

2.1 农村审计队伍力量薄弱

一是农村财务审计人员数量不足,机构不健全,区、乡两级无专职的审计人员。以黄岩区为例,全区有556个村,19个乡镇街道,乡镇一级没有农村审计机构。区一级虽成立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所,但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所与农村经营管理站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全部在岗人员只有6人,肩负着农村经营管理的“三大管理”和“三项指导”的工作任务,尽管农村财务审计也是其中的一项内容,但因目前农村经济呈多元化发展的势头迅猛,涉及农民负担监督和土地流转及财务体制改革等工作任务繁重,使农村审计工作方面往往有重点的对部分村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无法开展常规性农村财务收支审计。二是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有规范的操作程序,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熟悉审计专业知识。以前农经工作人员对村级财务监督偏重于财务检查和清理,现在要进行财务审计,业务知识存在一定差距。

2.2 审计主体职能偏差

根据农业部的农村审计暂行规定,农村审计工作由县级以上农村经营管理部门承担,浙江省经管处是行政单位人员为公务员序列,而市县的农经机构则较混乱,有的为行政单位,有的属事业单位,黄岩区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在单位性质上属于事业单位,隶属于农业局,事业单位从法律意义上讲只能做事务性或业务性的工作,无行政执法权。审计职能的性质要求其机构有行政执法权,具有相对独立性。而机构性质归属的混乱导致了农村审计机构与其职能要求发生偏差。目前农村财务审计一般归类于内部审计,审计操作也基本以事后审计为主。审计过程中往往只停留于查清事实,出具审计意见书,很难对被审单位审计意见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特别是对非党员村干部的经济责任,很难进行有效处理。审计力度远不及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

2.3 村级财务管理仍较混乱

黄岩区村级财务现在虽然已全面实行乡镇委托代理制,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但村级财务仍然存在不规范现象。一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财务工作职责不分,有关会计资料分散在村长、书记、会计手里。有的村无出纳日记账,无村集体资产台账、档案,村干部人人都有现金控制权,村集体收入谁收谁支。二是项目支出繁多,无法准确核实。有的用款单位的支出仅凭自制的领款单作为项目支出,大量的白条使资金真正用于项目的可信度大打折扣。三是村级财务人员不稳定。受农村三年一次换届选举的影响,有的村存在“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使用自己信得过的人管理村级财务,频繁更换村级财务人员,让不懂账的人管账,他们在报账过程中不能准确地填写财务收支中资金来源性质、开支渠道,造成会计核算不准确,而且部分村因村换届造成财务人员变动后,由于前后任矛盾,被撤换者拒不交清相关的财务资料,造成村级财务资料不连贯,使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产生的审计风险不可避免。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的对策及建议

3.1 健全农村审计组织体系

一是完善农村财务审计机构,强化农村审计的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县、乡镇两级村级财务审计组织,明确县级农村审计部门的职责,统一规范其部门归属。各乡镇建立相应的农村财务审计小组,对本乡镇的村级财务开展经常性的三年一轮审。村级以村民主理财小组为依托,行使本村内部审计监督职能。二是要提高农村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通过各种途径吸收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的人员,逐步提高农村审计队伍的专职化程度。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培训,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现有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政策理论水平。

3.2 要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审计制度

建立和完善农村审计制度是搞好农村审计工作的当务之急。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建立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法、农村审计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村委会组织法、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增加对村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的认定、处罚等相关内容的硬性规定,明确对有经济责任问题的非党员干部的处置措施。二是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方面的规章,要以国家和各级有关政策法规为依据修订村级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制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重点项目招投标、村级债权债务、农村财务管理责任追究等制度。三是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控制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依据上级的规定,根据本组织具体情况,建立货币资金、财产物资、债权债务等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四是建立农村审计评价体系,确立审计指标的评价标准,使审计部门对被审计单位或人作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如对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参照国家审计,在集体财务指标完成情况、资产保值增值情况、投资决策及其效果情况、发展能力状况、财经法规制度的执行情况等方面建立审计指标体系。

3.3 把握农村财务审计的重点

农村财务审计要确立由“惩治于既然”向“防患于未然”转变的工作思路,要结合当前实际,突出重点做好审计工作。一是围绕村账乡镇委托代理、会计集中核算搞好财务收支审计,要从村级收入来源入手,审查村级各项经济收入是否纳入代理中心统一核算,有无截留挪用和私设“小金库”、“账外账”等违规行为的发生,审查各村是否建立健全支出的预算和审批制度,各项支出的内容是否真实、合法,支出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二是围绕村干部监督,搞好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现“四个必审”,即干部离任必审、干部调整必审、任职三年必审、村级换届必审,逐步实现审计的事后监督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立体式监督转变,做到干部权力行使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踪到哪里。三是围绕维护基层政权稳定,搞好重大事项决策审计,通过审查村集体资产出租和转让、征地补偿金发放、村公益事业兴建等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客观公正地评价各项事件的执行情况。

3.4 要及时处理审计发现的问题

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的研究 篇6

——基于我市财政效益审计实践

摘要: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是对一级政府、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在一个财政年中的全部财政活动进行综合审计。目前,我国财政效益审计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专项资金上,触及宏观服务型效益分析的非常少。本文在总结我市近几年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探索实践基础上,从审计过程和程序、审计目标、审计的范围、审计对象、审计内容、评价标准体系以及技术方法等方面对其基本模式进行了全面研究;揭示了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的一些独有特征;进而讨论了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与科学发展观、专项资金效益审计、政府绩效评估以及宏观经济等新时期普遍关注的话题的相互关系。

主题词:宏观服务型、财政审计、效益审计

一、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概况

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是通过对一级政府、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在一个财政年中的全部财政活动进行宏观综合分析,以评价其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总体成效,可分为政府级的综合效益审计、部门财政支出效益审计、单位财政支出效益审计以及活动(一项活动,如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包含若干个专项资金)财政支出效益审计等类型。政府级的综合效益审计分全国性和地方性宏观综合效益审计,其中地方性宏观综合效益审计又可细分为省、地(市)、县等综合效益审计。近年来,我国财政资金效益审计有了一定的进展,但绝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单个专项资金的效益评价上,而针对一级政府或一个部门某段时期全部财政活动的宏观服务型综合分析触及较少。2006年以来,我市一直坚持开展全市财政资金宏观服务型综合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的宏观服务型效益审计经验,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完成的。

本文所提的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类似于西方国家的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考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兴起,西方国家在实践中纷纷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府财政管理改革,如英国的“效率稽核”,美国的“政府再造”,新西兰的“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改革”,澳大利亚的“财政管理改进计划”

1等等。20多年来,西方国家通过实行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考评制度,在促进政府提高管理效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能,改进政府形象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具体评价过程中,各个国家考评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如澳大利亚公共支出绩效考评的范围侧重于政府部门,即该部门一个财政所有财政资金的总体效益状况;美国公共支出绩效考评的范围侧重于活动,而不是单个项目;西班牙公共支出绩效考评的范围侧重于单个项目和专项资金。澳大利亚公共支出绩效考评工作的具体实施步骤主要有:一是制定部门事业发展目标。部门事业发展目标是编制部门预算和绩效计划的重要依据,由政府内阁、财政部和政府各部门共同制定。二是编制绩效计划,设计绩效考评指标,绩效计划与部门预算紧密联系。三是编制公共支出绩效考评报告。在一个财政结束后,政府各部门都要编写并提交本部门的公共支出绩效考评报告,以提供绩效考评的基本信息。四是开展绩效考评,评估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先由财政部对各部门提交的绩效考评报告进行考核,再报议会审议通过。五是绩效审计。绩效审计是由审计部门对政府各部门工作和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经常性的审计监督。

二、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基本模式

宏观服务型的财政效益审计与传统审计一样,要遵从审计法、各项审计法规和文件的规定。其模式与传统财政审计和一般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类似,但又有自身特点。本文从审计过程和程序、审计目标、审计的范围、审计对象、审计内容、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以及技术方法等几个方面对其审计模式进行说明。

1、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程序

宏观服务型的财政效益审计阶段和程序与一般专项资金审计基本相同,也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和整改阶段。但它毕竟不同于专项资金效益审计,每一阶段仍有其自身的特点。(1)准备阶段:要对被审计机构的基本情况和有关人员、文件进行初步调查,确定审计方案;还要制定宏观目标,准备大量宏观的、微观的评价指标和标准。(2)实施阶段:根据宏观目标收集证据;总结、评价和分析全部证据。(3)报告阶段:根据审计证据提出审计结论,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加强和改进管理的建议,形成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结果报告并向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编写宏观服务型的财政效益审计工作报告并向本级政府、人大报告,同时公告审计结果,以便公众对审计结果和建议的认可。(4)整改阶段:跟踪调查,促进

报告建议的有效落实。

2、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目标

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审计,揭露管理不善造成的效益差、效率低问题,揭露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促进改进管理,从整体上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更好地为实现政府的绩效目标服务。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揭示的是效率的总体状况、重大决策的总体情况以及财政资金、国有资产管理的总体水平,而不会拘泥于单个专项资金的效益好坏。当然,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同样要分析单个专项资金,只不过是从统计学的观点来分析若干个专项资金中效益好和坏的比例,以及此类问题形成的原因和相关管理漏洞。

3、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的范围

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主要从整体上和全局上去看问题,既包括经济效益,又包括与此相联系的社会效益。其范围包括对政府组织、项目、活动或职能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客观和系统检查,可以确定为以下几方面:对政府制定的政策和决策进行评估;对政府公共管理活动,包括经济、社会、市场监管等方面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评价;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评价;对国有资产管理、行政效率、廉洁自律状况等方面的状况进行评价评估;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评估。

4、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的对象

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的主体是政府审计机关,审计的客体即审计对象与一般财政审计有所不同,包括:公共政策和公共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者、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活动执行者、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者、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的管理者等。

5、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

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需要对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各个效益要素进行审计,包括:政府宏观决策的总体水平;政府政策和重大决策的执行力度;政府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行政效率总体水平,国有资产和经营收益管理水平以及政府现行项目中哪些风险比较大,哪些容易产生腐败,哪些是低效的或无效的等等。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应围绕上述活动全面延伸。

6、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

国家人事部的《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课题组,设计了一套评估体系,用3

3个指标来评估政府的绩效。这套标准体系对于我们开展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在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考虑建立不同层次的指标体系,如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有些指标可能会适应于性质和业务相似的部门,有的指标可能只适用于某个单位或部门。指标中还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在相当多的部门,非财务指标所占的比例可能会更大一些。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评价指标比较宏观,如财政管理方面的指标就可能包括:财政预算目标的执行情况;财政资金管理情况;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财政收入总体情况和质量状况;财政支出结构状况;财政收支的平衡状况;政府债权、债务总体情况;政府各部门财务收支和工作绩效情况等等。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评价指标的建立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可能会决定评价工作的实际意义到底有多大,而且指标会因部门而异,因单位而异,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庞大的指标库。对于那些可比性指标,将来也可能需要建立标准值数据库。评价指标的确定将会是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的重点和难点。

7、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技术和方法

由于评价对象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在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项目中通常要运用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包括管理学、计算机技术、工程项目管理、统计学、经济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除了需要财务审计中常见的技术和方法外,还需运用调查研究、统计分析和经济分析。(1)调查研究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的工具,它可以用来调查事实、收集信息,也可以用来收集对特定问题的不同观点。调查有面谈调查、电话调查和函证调查。(2)统计分析也是财政效益审计中的常用方法。在评价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时,可以应用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假设检验等统计分析的方法,找出因果关系、差距及影响原因。(3)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还要运用经济分析技术方法进行测评,要分析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以及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进行总体评价。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采用哪一种技术和方法,把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三、开展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应把握的几点

开展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建立财政资金的问效和问责制度,是对公共经济管理的保驾护航。它在促进政府改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建立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具体实践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宏观服务型的财政效益审计工作,大力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宏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服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这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新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决定》中专门对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了明确要求。一定要把宏观服务型的财政效益审计工作和《决定》的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促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全面支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矛盾和问题;同时,宏观服务型的财政效益审计工作还要突出从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入手,以规范化为原则,以公共化为取向,以均等化为主线,促进加快完善公共财政制度,用改革的办法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二是切实推进宏观服务型的财政效益审计与专项资金效益审计有机结合。宏观服务型的财政效益审计所评价的资金往往包含若干个专项资金,专项资金效益评价的成果是宏观服务型评价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因此,要从评价一般的专项资金效益入手,以揭露效益上存在的问题为主,综合运用对比分析、因素分析、趋势分析和比率分析等方法将若干个专项资金效益评价成果有机统一到宏观服务型的财政效益分析中。

三要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把宏观服务型的财政效益审计与政府的绩效评估有机结合。宏观服务型的财政效益审计与公共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审计是实现公共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公共管理为审计提供了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审计离不开公共管理大环境,并受其影响和制约,但审计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公共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把钱用在刀刃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主要目标,也是政府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目标。宏观服务型的财政效益审计是政府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政府绩效评估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四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宏观服务型财政效益审计成果的作用。审计结束后,应对财政资金总体效益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出审计建议,对违法违纪问题还应做出审计处理处罚决定。财政效益审计工作报告应上报本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并受本级政府委托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同时应依法实行审计公告,财政效益审计报告应该在公共媒体上公布。

参考文献

关于高校实施效益审计的初步思考 篇7

关键词:高校,效益审计

效益审计 (Performance Auditing) 又称经济效益审计, 是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 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 对照一定的标准来评定经济效益的现状和潜力, 提出提高效益的建议, 促进其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一种审计活动。效益审计以经济 (Economy) 、效率 (Efficiency) 和效果 (Effectiveness) 为核心, 在美国被称为“三E审计”。效益审计按照审计的内容可划分为业务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两类:业务经营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人、财、物等经济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审计, 挖掘潜力、改进资源配置及谋求最大限度地使用现有资源, 促进业务经营工作, 提高经济效益。管理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活动效率、效果进行审计, 找出管理上的薄弱环节,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此提高被审计单位的管理素质、管理水平, 进而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一、高校开展效益审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 外部社会环境

国家审计署在《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要求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全面推进绩效审计, 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 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责任追究制。按照审计署“五年规划”要求, 近年来, 全国各级审计机关积极开展了绩效审计,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都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二) 内部审计氛围

从我国内部审计协会给出的我国内部审计定义及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的教育内部审计定义来看, 效益性也都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近年来, 为在竞争中求发展, 高校的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意识不断强化, 高校领导对学校如何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提高办学效益、规避宏观决策风险也有一定的关注。

(三) 高校健康、持续发展的真正需求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扩大, 高校基本建设、学科建设等投资也日益俱增, 但是由于高校某些管理制度仍然不够规范和完善, 执行政策的力度和效果较差, 导致高校在预决算管理、财务收支管理、银行贷款与投资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隐患与风险, 急需加强内部管理, 有效防范各种风险。效益审计作为评价和考核经济活动经济效益性和经济活动决策科学性的有效手段, 将在促进高校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控制各种风险, 提高管理水平和资源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因此开展效益审计逐渐成为高校健康、持续发展的真正需求。

二、高校开展效益审计所面临的难点与问题

由于我国效益审计起步较晚, 理论研究总体较为零散, 深度不够, 对实践指导不足, 更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框架和规范的操作指南。虽然高等学校目前效益审计内容已逐渐渗入到传统审计中, 但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较为薄弱, 甚至在许多领域仍处于空白状态。效益审计的法律支持、制度建设、认识缺位、资源受限、评价标准、责任界定以及人员素质等, 都是效益审计亟待解决的问题, 都可能制约效益审计的发展。

(一) 高校的效益审计环境尚待形成

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内部审计机构, 是应上级要求建立起来的, 带有明显的外部压力倾向, 在审计职能和工作重心上也较多地强调监督, 而对内部审计的根本目的———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改善营运强调不够。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内审机构与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 这种组织结构强化了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 但客观上淡化了其评价和服务的职能。

此外, 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晚, 虽然已经出台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等法规, 但其规定还是以粗线条为主, 尚未结合不同类型的内部审计进行细化。相对于大型企业单位, 我国高校的效益审计工作起步更迟, 在审计内容上也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有较大区别, 在制定法规、制度时不能完全照搬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经验, 如何制定有针对性的高校效益审计规范, 尚处在探索阶段。

(二) 缺乏系统的审计评价标准和完善的评价体系

由于高校经济活动的多样化, 各被审计对象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 而绩效审计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决定了每项审计所涉及的资料、环节、事项、范围很广, 而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法规体系, 审计必须的标准、指南尚未制订规范性的要求, 已出台的法律、法规中涉及绩效审计的内容较少。此外, 高校绩效审计标准相对复杂。绩效审计标准是评价审计对象效益状况的判断尺度, 是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依据。目前我国尚未制定权威的高校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事实上要制定这样的标准也比较困难, 因此绩效审计难以形成统一的可操作的审计规范和评价标准。在这种情况下, 这造成了对效益的评价无据可依, 就无疑会影响高校效益审计的质量和审计结论的可信度。

(三) 缺乏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才

我国许多高校的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 内部审计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 内部审计人员缺乏系统的现代化管理、工程技术和电子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风险意识不强。许多高校审计人员还形成了一些习惯性思维, 对学校整体办学、宏观决策及各项具体的管理活动缺乏应有的热心与关注, 而仅仅将工作重心放在对有关会计资料及经济活动合规性的监督上, 无法顺利地完成从财务审计向效益审计转型的任务。同时, 由于内审机构与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 审计人员还承担纪检方面的一些工作任务, 审计人员精力分散, 更难以有效开展效益审计。

(四) 审计技术手段相对落后

目前, 大部分高校的内部审计技术还是以账项导向审计和系统导向审计为主, 而开展高校效益审计存在着较大的审计风险, 迫切需要在审计中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技术。同时,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会计电算化的普及, 要求审计方法和手段也相应改变。近年来, 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研究已取得较大的进展, 一些高校的审计人员也参加了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培训, 但基于审计成本、习惯思维和技术配套等各种原因, 许多高校的内审工作还停留在传统手工查账的阶段, 计算机在很大程度上只被用于简单的数据汇总或者文字和表格处理, 而利用计算机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测试和检验, 对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等更高层次方面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尚未在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全面铺开。高校内部审计技术手段相对落后, 将影响审计效率和效果, 加大审计风险, 难以适应开展效益审计的需要。

三、对加强高校效益审计的几点思考

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内部审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效益和管理, 最后落实到提高效益, 提高管理水平。管理加效益的定位, 为内部审计从传统的财务审计逐步向效益审计过渡提供了依据。高校效益审计是一项崭新的工作, 目前, 还没有现成的经验, 无论从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有待进一步探讨和完善。从目前情况看, 要搞好高校效益审计工作, 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 加强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

高等院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积极行动起来, 在研究国内外审计理论成果的基础上, 借鉴政府效益审计的经验, 积极开展高校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工作, 建立符合高校特点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提出开展高校效益审计工作的新思路、新观点, 为效益审计在高校的普遍推开提供理论指导。

(二) 加强宣传和沟通, 增进各方对效益审计的了解

针对高校部分高层领导和教职工对内部审计工作了解不够的现状, 内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不能消极等待, 而应抓住机会, 积极宣传内部审计的宗旨和作用, 并主动就内审制度、内审计划、重大审计事项以及学校的管理和效益等情况经常向校领导汇报, 使领导加深对内审工作特别是效益审计的了解, 取得他们的支持。同时, 要加强与校内其他部门的沟通, 使他们了解到, 进行效益审计主要是为了促进被审计单位改进管理、提高效益, 而不是为了查他们的错误, 以便在审计过程中得到他们的配合。

(三) 建立科学可行的审计指标评价标准和完善的评价体系

绩效审计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 工作量大, 技术性强。高校组织开展这项工作, 要分析具体情况, 根据具体目标制定科学规范的审计指标和公正合理的评价标准, 这是开展绩效审计的有效措施。由于经济管理活动的多样化, 决定了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幅度的区间性及货币计量以外的尺度性等特点。审计指标体系应是多层次的, 由法律法规、定额标准、工作目标和程序、预算组成。而且该体系应是动态的, 随着高校工作重心的变化和师生价值观的改变而调整。指标内容应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评价, 同时注意定性和定量指标的有效结合。

(四) 双管齐下, 提高高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开展效益审计需要一支具有较高工作技能和审计理论水平、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理论与方法、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的审计队伍, 优化高校内审队伍的专业构成, 加强审计人员的管理与培训是当务之急。一方面, 要采取措施, 把具有较高思想素质, 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必要的工程技术, 懂计算机应用, 并有较强的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吸收到审计队伍中;另一方面, 要利用各种途径加强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 使他们能够经常更新财务会计、经济管理、审计规范、职业道德以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鼓励审计人员参加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 (CIA) 的资格考试, 使他们在内审观念上与国际接轨, 不断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以适应开展高校效益审计的需要。

(五) 注重后续审计, 检查内审工作成果

高校效益审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审计, 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建议, 充分挖掘潜力, 提高高校及其下属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被审计单位有无采纳审计建议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对实现审计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所以, 高校内审机构应加强后续审计工作, 在审计报告发布一段时间后, 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回访, 检查了解审计建议的落实情况和被审计单位针对审计揭露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同时, 要重视在后续审计中检验审计结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及时修正审计意见和建议中的不恰当之处, 使效益审计的目的得以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何建.高校资金效益审计的特点与意义[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5 (5) .

[2].何莉.从效益审计角度构建节约型高校的思考[J].科学咨询 (决策管理) , 2009 (8) .

[3].刘家义.关于绩效审计的初步思考[J].审计研究, 2004 (6) .

[4].李小娟.高校资金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审计, 2008 (2) .

效益审计的思考与探索 篇8

效益审计是审计人员受财产所有者的委托,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被审计单位(项目)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性、内控制度的科学有效性、经营战略的正确潜在性以及可能产生的政治效益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以促进其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宏观调控,为社会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多作贡献的一种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一、目前开展效益审计存在的困难

1、社会(包括地方审计机关)对效益审计的认识和理解不够。

效益审计可以说是与国际接轨的产物。效益审计是建立在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定阶段,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达到一定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的。经过近几年的审计风暴和二十多年的审计实践,目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知。但效益审计这个名词相信没有几个普通老百姓能说出个所以然,可见效益审计在社会上的认知度不高,这给地方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当然,地方审计机关领导对效益审计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逐步提高,对效益审计的巨大潜力和作用还没有完整的感性认识,认为只要做深做好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扩大审计影响就行了。还有,在目前状况下,从事审计工作的一线人员,思想上对开展效益审计信心不足,认为条件不是很成熟,把效益审计看成可望而不可及的审计类型。

2、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难以确定。

效益审计最关键也是最难的是评价,目前,效益审计没有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技术,评价难度大,对隐性效益的评价更难,所以评价标准难以确定一直是制约效益审计有效开展的技术因素。而对公共资源使用效益保持客观、公正的评价是效益审计的灵魂,直接关系到领导责任的追究,社会各界的反应。如政府部门的活动范围主要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而且提供的服务一般是无形的、非赢利性的,这就给效益审计的评价造成很大的困难。因为对政府活动产生效益的评价,不仅要考虑直接的和有形的效益,而且还要考虑间接的和隐形的效益。而对于后者的评价,往往无法直接量化,且其估算的标准和方法会随着效益审计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此外,不同的审计人员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与判断,从而得出不同的评价。

3、暂时难以解决审计队伍的专业胜任问题。

地方审计机关由于受机关编制有限的影响,多年来人员超编、年龄偏大,很少引进相关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复合型人才和干部队伍年轻化难以实现。而效益审计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要求审计时具备各种知识结构的人员参与,如工程技术人员、数学、生物、医疗等各类人才。而现今的审计人员大部分是经济、管理及少量的法律人才,这种人才结构,对效益审计的有效开展,还有些力不从心。

4、效益审计需要较长的时间且风险较大。

当前,我国财经领域的虚假行为还较为严重,特别是会计资料的失真行为,有一定的普遍性,这在地方上尤为明显。众所周知,效益审计是建立在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事项的真实、合法上,或对不真实、不合法事项重新进行调整的前提下进行的。而在这样虚假行为较为普遍的财经环境下开展效益审计,往往先要进行财务收支审计,这与国外相比,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同时,对公共资源使用的合法性也很难把握,因为当前通讯的发达,互联网的广泛使用,被审计对象的许多交易都在账外,由于审计手段有限,很难完整地把公共资源使用的违法事项全面查出,存在比较大的审计风险。

5、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实际操作的不规范,影响了地方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的效果。

效益审计需要从被审计对象经济活动(项目)涉及的各个层面进行调查、取证,审计时,有属于审计机关管辖的审计对象,也有不属于审计机关管辖的审计对象。现行的法律法规仅规定了审计机关进行调查、取证时,有权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有关证明材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协助审计机关工作,如实向审计机关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证明材料。但对不配合审计机关调查、不提供资料的,现行的法律法规未规定相应后果及接受调查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所以,在审计实践中,遇到不配合的单位或个人,经常会使审计机关对有些问题无法查清,难以准确定性处理,只好放弃在审计报告中揭露反映,直接影响了效益审计的最终效果。此外,单独针对效益审计的具体操作规范还没有,如对效益审计的目标、范围及内容的确定、审计方法等具体的指导意见还不明确。总之,我国目前开展效益审计的法律、法规依据还不充分,操作还不够规范。

二、应采取的对策

1、大力宣传,扩大认知;加强培训,提高技能。

一方面,审计机关应组织对效益审计的宣传,使相关知识得到普及,让效益审计的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除加快从社会上引进各类专业人才之外,重点应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效益审计的培训。首先审计机关要提高广大审计工作者本身对效益审计的认识,还要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对外宣传效益审计,比如研讨会、专业刊物、新闻媒体以及审计公告等。其次,要使审计人员尽快掌握效益审计的本领,至少要培养一部分效益审计的骨干力量。培训时,不仅要对国内外效益审计理论进行研究学习,而且重点要突出效益审计实务的学习培训,提高实际操作的技能,如可以选派一些审计人员到效益审计搞得好的地方去学习,具体体会效益审计的操作,积累实战的经验。

2、尽快建立效益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首先,要完善效益审计的法规体系。依法审计是审计的基本原则,法律依据是开展效益审计的关键,只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把效益审计确定下来,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才有法可依。这些年来有关审计的法律、法规出台不少,影响较大的有《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等,但其中论及效益审计的篇幅很少。完善效益审计法规体系既是对效益审计工作的规范,也是深化和拓宽效益审计的保证。其次,要认真总结经济责任和专项资金审计中取得的经验,结合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准则,制定比较系统、操作性较强的效益审计准则。在准则中要对效益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审计程序、审计报告形式等作出规定。最后,尽快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指标评价体系。效益衡量标准体系是审计人员对效益的高低优劣进行评价或判断的参照系,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和计量性等特点。效益审计指标内容应包括对经济效益的评价和对社会效益的评价。经济效益的评价可以参考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评价而定,对社会效益的评价可以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内容而定。社会效益很难用定量指标来衡量,而定性指标有时难以保证公平,在制定社会效益评价指标时,可以给出一些原则性较强的定性规定。针对弹性较大、容易使公平性受到损害的项目或领域,要通过认真总结经验后再做一些补充性的规定来不断完善。

3、尽力转移审计风险。由于审计报告具有很强的从属性,审计的评价方法自始至终都是依附于其它学科评价方法,所以其他学科或政府部门先行使用的调查研究、评价鉴证的方法都可以应用在效益审计中。所以在开展效益审计过程中,要加强与有关部门联系和沟通,审计证据及有关资料一定要获得有关部门的签字和盖章,以便转移审计风险。如:开展市长和书记的经济责任审计,一定要获得统计、财政、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使我们的审计证据获得有关部门的确认(签字盖章),以便转移审计风险,确保效益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4、开展效益审计的试点项目。开始时,选择那些规模小的项目,然后再选择一两个跨部门的项目作试点,为效益审计的全面开展摸索方法、积累经验,如选择公共财政、投资等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对资金投入量大、政策性强及社会关注程度高的焦点等项目,积极开展效益审计。其次,要合理选择开展效益审计最佳切入点。选择效益审计切入点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因素:一是难易程度。不能选择审计人员难以胜任的项目,应选择在人员素质、工作基础、审计资源等条件下能够做好的项目来试点;二是被审计单位的接受程度。开展效益审计,需要被审计单位积极配合,如果所审内容与现有工作跨度太大,转型过快,被审计单位可能难以接受,审计难度会加大,审计结论也不容易被接受,也达不到促使被审计单位提高效益的目的。三是社会的需要。要选择那些政府、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项目和领域去开展效益审计,这样才会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审计结果才能受到重视,审计成果才能发挥作用。

上一篇:所有机床安全操作规程下一篇:宁条梁镇卫生院创建无烟卫生院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