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审计发展趋势研究

2024-05-21

高校审计发展趋势研究(精选12篇)

高校审计发展趋势研究 篇1

内部审计是高校的重要管理部门,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内部审计队伍已经初具规模,业务水平也日益精进。但是由于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是在摸索中发展的,内审部门在高校的职能定位还不明晰,因此,高校内审工作前进的步伐还比较缓慢。

一、高校内部审计的意义

1.高校内部管理的需要。高校内部审计,是高校建立健全信息化内部管理体系和监督制约机制的重要环节,高校内部审计从体系上讲就是要服务于学校的科研、教学、管理等核心工作,服务意识贯穿于内部审计信息监督、评价、控制的全过程,因此对内部审计的质量、效率和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2.提高内部监控职能的需要。高校内部审计的最初目标是查错防弊,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随着内审工作向深度和广度的发展,内审职能已经涉及到经营管理、内部控制、风险防范等领域。中国高校近十几年来的信息化建设,使现代审计能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内部审计人员的丰富经验,达到规避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3.降低管理风险的需要。在信息化环境下,高校的内部管理风险主要在于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过高,一旦发生变故,如系统失灵、信息失窃,将会造成巨额的损失。内部审计系统在数据、网络、应用等方面综合运用各种安全保密技术,建立起一个严密的保密系统。

二、高校内部审计的研究背景

国内外学者对高校内部审计的研究主要从这几方面展开:

1.内部审计外部化(Outsourcing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的理论基础——劳动分工理论。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认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原因在于:(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2)分工可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专门的作业,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3)分工有利于发明创新和改进工具。亚当·斯密分工论提出后的大量实践证明,这种工作安排确实提高了产量,降低了成本,对大规模生产标准化产品的企业来说收效甚大。

2.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理论基础——审计信息系统论。李国明(2006)认为审计是以经济活动的委托责任关系为基础,利用取证核实的资料,经过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三个基本阶段,最终达到提供客观公正信息的目的的一个信息系统。审计从本质上讲是一个信息系统,审计的本质目标在于客观公正地为受托责任关系双方提供判断是否继续这种关系的信息依据。为了达到此目标,审计信息应具有相应的质量特征。

3.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形式。杨荣美认为所谓“内部审计外部化”就是企业从外部聘请专业人员履行内部审计职能。其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与外部会计师协调和配合,共同完成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另一种是企业不设内部审计机构,而是与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合格机构签约,由其提供职业内部审计服务。

4.信息化的发展为内部审计外部化创造了条件。姚靠华(2005)结合计算机审计自身的特点,认为应以审计环境为起点构建计算机审计理论体系,同时也认为计算机技术的最大贡献就是对会计数据的处理实现高度集中化、自动化,对于数据处理的一致性、完整性、准确性提供了较高程度的保证,从而提高远程审计与外包审计的质量。

总的来说,学术界对于审计信息化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对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研究成果也颇丰。但是,目前的研究很少涉及到中国这个特殊体制下的高校内部审计,在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校内部审计如何发挥其应有的效用,成为既有高效率又有好效果的管理工作,还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三、高校内部审计的历史

20 世纪80 年代,审计署发布报告《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提出建立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单位内部监督。1985 年,国务院发布《内部审计暂行办法》,成为教育部成立审计室,开展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律依据。

中国高校内部审计制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到90 年代中期,这是起步阶段.在政府的推动下,颁布了一系列的高校内审制度规范,如:1990 年教育部颁布《教育系统内审规定》、1996 年颁布《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初步建立了高校内部审计制度,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拓展教育系统内部的审计工作领域。这些规章制度成为后来高校内部审计制度进一步发展健全的基石。高校也开始树立起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这时高校的内部审计要接受审计署和高校的双重领导。

第二阶段自20 世纪90 年代中期至20 世纪初,这是发展阶段。国家政府机构进入了深化体制改革的时期,审计署撤走了派驻在各系统、各部门的审计局,高校内部审计不再接受审计署和教育系统的双重领导,而是由各个部门自己领导。

第三阶段从20 世纪初至今,这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一时期,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环境日益复杂,高校内部的经济活动也不再单一,开始多样化。内部审计作为高校的重要监督管理部门,任务日趋繁重,显得力不从心。为从制度上解决这一困境,2004 年教育部又颁布《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重新定位教育系统内部审计的定义、性质、目标、职能等。

四、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内部审计在组织形式、审计范围、技术方法等方面也得以快速发展。内部审计在高校内部控制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高校的重大经济业务活动,内部审计人员都以领导参谋的身份参与监督管理,在经济业务的事前、事中、事后的过程中,都充分发挥着服务的作用。高校内部审计从合法性财务审计,发展到综合管理审计,从单一的查错揭弊,发展到包括财务事项与非财务事项的多元化活动。但由于受制于传统的思维模式与落后的技术条件,审计质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表面上看,审计人员好像是全盘参与了高校所有重大的经济业务活动,但参与其中又没发挥应有的作用,结果是貌似参与了,但又不彻底,复杂的环境带来了极大的风险。解决这个问题,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开展计算机审计,提高审计的效率与质量。

中国的计算机审计与会计信息化一样,起步于20 世纪80 年代末,但由于受到环境、人才、硬件、软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发展远远落后于会计信息化。高校的财务部门基本上采用会计电算化软件,业务部门采用信息管理系统,这些信息技术比较成熟,更新升级的速度快。目前高校审计部门主要采用手工审计,计算机起到辅助作用,并没有一个成熟的审计软件能赶得上审计对象的变化。少数高校也采用审计软件,但事实证明实用性不强,使用效果不理想。

刘家义审计长曾经指出:审计信息化建设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审计实施信息化,二是审计管理信息化。目前高校审计软件的研发,侧重于审计实施软件,忽视了审计管理软件,在内部审计中只是起着辅助备查的作用,功能比较单一,不能提供全面有效的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计算机审计的发展。

五、高校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高职院校近年来有一部分项目采用了外包的形式,经了解,大多是基建工程的审计项目,这不失为一种在当前条件下高职院校提高内部审计效率与效果的好办法。内部审计外包是外包业务的一部分,一方面能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论专业知识和执业能力,一般内审部门是不能与会计师事务所相提并论的。随着近年来中国高校规模的快速扩张,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在不久的将来,也必将顺应内部审计外部化这一全球化趋势。

笔者认为,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审计方式还将长期存在,传统的审计内容仍然是高校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高校多元化经济业务发展的需要,内部审计的地位逐步提高,审计任务将越来越重,传统的审计技术手段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实现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是高校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要:高校内部审计是高校的重要职能部门,发挥着监督与服务的作用。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对高校内审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高校内审部门的现实情况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要突破当前的困境,实现高校内部审计的信息化与外部化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内部审计,外部化,信息化,高校

高校审计发展趋势研究 篇2

论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档案信息的数字化为档案有效保护、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我们不仅要积极地推进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开展,还要应对档案数字化建设中出现的.新的问题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创新管理和服务理念,促进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健康发展.

作 者:苏梅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1刊 名:文教资料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年,卷(期):2009“”(15)分类号:G47关键词: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 现状 发展趋势 对策研究

高校财务管理发展趋势研究 篇3

【关键词】高校 财务管理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C-0115-02

自20世纪末开始,我国政府加快了改革高等教育的步伐,高校办学的自主权得到进一步的扩大,我国高校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招生人数及办学规模迅速扩张,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呈多样化,高校财务管理效率要求随之提高。研究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对于提高高校办学的效率和效果,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确保高校长期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更加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信息技术已经引起了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财务管理环境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高校必须主动地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广泛采用信息技术,以适应现代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现今高校财务工作中,已经开始运用了较多的信息化技术,如校园一卡通作为一种非现金流动方式已经被广泛采用,校园内的交易步骤更为简化;手工记账方式也早已被会计电算化取代,财务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网上支付结算方式,也使得缴纳学费、支付各类款项等工作更为方便、快捷;财务管理信息发布与查询网络平台的使用,让师生们可以便捷地查询到所关注的报销流程、学生收费情况等财务信息。

网络安全问题和数据保全问题是采用信息技术时不可回避的两大问题,部分关键财务信息具有很强的保密性,是不能够被泄漏和丢失的。高校可通过自主开发或者外购等方式,使用防火墙、杀毒软件等网络防护系统和加密技术,确保高校重要财务信息的安全。高校财务会计电算化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可以通过聘请一些电算化的专业人士,针对外购的财务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财务信息的准确性。采用更多的信息技术,如电子文档处理系统,远程抄表系统等,在不断推进校园信息化的同时,也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运用精细化管理思想,进一步实现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大多数高校落后的财务管理水平严重制约了改革的进行和高校的发展。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是一种更加规范、更加科学的管理方式,财务精细化管理通过对高校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细化和分解,能够充分挖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实现高校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

为了实现精细化财务管理,首先是要树立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理念,不仅仅让高校管理层和财务工作人员意识到精细化工作的重要性,更要让整个学校及下属各系、部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培养出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这样才能真正地落实精细化管理。其次,精细化管理需要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加以规范,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财务制度、办事流程、岗位职责进行补充修订,让财务工作人员以及来办理相关事项的非财务人员能够做到有理可依。最后,现代信息技术为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可行性,多种财务软件及办公软件的应用,使财务人员从繁琐的收集原始财务数据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能够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更好地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通过精细化作业流程收集而来的财务数据,更真实可靠,对于高校管理层制定本校中长期发展规划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三、不断健全高校财务监督机制,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督力度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业务更加复杂,多样化的资金来源和使用方式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高校经费不仅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校办企业的经营性业务收入和捐赠收入等也成为高校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资金不仅在传统的基本设施建设、相关设备的采购、科研及教学等多方面进行使用,也有相当金额的资金投入到创办校属企业、进行各种投资等经济活动中。为了保证巨额资金的筹集和使用能够有序地进行,防范舞弊行为的发生,降低高校财务风险,需要加强对高校财务活动的内外部监督力度。

从内部监管的角度来看,不同于企业会计,高校会计不需要核算成本,进行成本核算工作,这就使得高校内部控制意识薄弱,不能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直接导致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监督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改变这一状况,从高校的决策层开始,就要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观念,重视内部监督工作。同时,高校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并通过不断总结实际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及时对相关制度进行补充调整,以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在我国高校中,内部审计部门主要是以辅助机构的形式存在,大多数高校甚至没有设立单独的审计部门。高校应当给予内部审计部门应有的权力和独立性,以保证其职能得到正常的发挥,并重视其提供的审计结果。

外部监督主要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现阶段,只有主管政府部门能够对高校财务管理实行监督,社会监督根本无法发挥作用。但是,作为仅有的外部监督方式,政府监督也存在着立法滞后、监管部门之间不协调、监管效率低下、监督力度不足等诸多问题。为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借鉴发达国家高校相关经验,我国高校应当引入会计师事务所、专业的评估机构等中介组织定期对高校的财务管理活动进行监督。

四、进一步公开高校财务信息,逐步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的透明化

新实施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明确规定了高校应当建立健全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依法公开财务信息。财务信息披露是财务监督的一项重要手段,高校财务信息常态性地进行披露,有利于每项财务活动的每一步骤都透明化,实现对财务活动的过程的监督作用。

在《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实施之前,就已经有《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作为高校财务信息披露的指导性文件,但是由于高校财务信息的高敏感性,高校并不是十分主动地公开财务信息。在进行财务信息披露时,高校往往只会考虑上级部门的需求,极少考虑到其他财务信息需求者的需要,所披露的财务信息不够全面。财务信息披露机制包含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和财务信息公开体制,关于这两方面,目前都没有一项文件做出具体的相关规定,财务信息披露机制的缺乏,使得高校财务信息披露工作不能有效地开展,影响了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效率。

为了改变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主动性较差的现状,一方面,高校自身应该深刻认识到财务信息公开化的重要性,更加主动地公开财务信息;另一方面,相关的政府部门也应该尽快颁布相关的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对信息公开的督促力度,以形成高校主动公开财务信息的氛围。在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财务报表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增加了财务报表附注来披露重要的表外信息。但是现金流量表仍旧没有纳入高校财务报表体系中,作为会计报表使用者全面分析报表提供者的投资和筹资活动的重要工具,现金流量表在将来很有可能也会加入到高校财务报表体系中。高校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实施细则以及建立高校财务信息披露长效机制等方式来建立财务信息披露机制。

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财务队伍专业水平

任何工作,都是由相关人员开展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也同样如此。高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精细化、透明化的发展趋势,需要财务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而内外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更是对高校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科学技术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需要财务人员去学习相应的软件操作流程,熟练使用相关软硬件设施。而精细化、透明化、内部控制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是高校决策层以及财务人员了解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观念。这些都需要相关人员不断地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认识水平。除了坚持提高高校原有的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之外,还可以招聘具有相关财务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直接补充到财务工作队伍中来,以提高整个工作队伍的能力。

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的颁布和实施,对于高校财务管理产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影响。在当前高校财会工作处于新旧制度交替时期的前提条件下,通过研究高校财务管理发展趋势,探索和发现新制度实施存在的普遍性、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不但能够提高高校运用新财务制度的能力,也有利于实现高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勤.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5)

[2]念家建.浅谈信息化技术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4)

[3]田芝萍.基于学校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4(2)

[4]马福云.高校财务信息披露研究[J].经济师,2014(1)

高校审计发展趋势研究 篇4

1. 受托责任关系复杂化

杨时展(1997)指出,受托责任是“一切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受托责任系统的变化和发展直接影响了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企业规模的扩大,组织内部受托责任结构和内容日益复杂。例如,受托责任参与主体变化,促使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从公司的管理层扩展到包括董事会、各经营管理层的企业组织的各个层次。风险管理渗透至受托责任履行的过程中,内部审计的服务领域又扩展至风险管理、公司治理。

外部受托责任对内部审计发展同样具有深远影响。例如,股权结构的变化引起组织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受托责任关系的变化,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也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性质。随着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受托责任的环境、参与者、内容都在不断变化,作为受托责任控制机制的内部审计也作出相应的调整。

2. 重大经济事件及相关法律的影响

“南海公司事件”、“1929年纽约股市崩溃”、“安然、世通事件”都引发了一系列重要法案的颁布,如:英国1844年的公司法、美国1933年的《证券法》、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1977年的《国外反贪污行贿法》(FCPA),以及《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等。虽然这些法案不一定直接对内部审计作出规范,但由于它们强烈撼动了组织的受托责任系统,进而对内部审计也产生了影响。

例如,在安然、世通事件中,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誉严重受损,公司的内部审计职能得以加强。由于安然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对账外负债业务的揭示以及世通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对3 815亿美元费用违规列入资本支出项目的揭示,内部审计的作用得到了公众和监管部门的肯定。同时,这两大公司的财务丑闻充分暴露出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外部审计三位一体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一是由高级管理层聘请外部审计,使外部审计的利益与公司高级管理层密切相关;二是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内部审计缺乏相对的独立性。在安然和世通公司财务丑闻爆发之前,许多公司是由内部审计机构向公司高级管理层报告工作,审计的内容、范围和结果报告受到严重限制,从而导致董事会难以全面了解公司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萨奥法案的颁布弥补了美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它将审计委员会提升为公司必须设立的法定审计监管机构,要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并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对其内部审计职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出具相关证明。显然,该法案推动了四位一体的公司治理结构的进行,刺激了内部审计的发展。

3. 其他学科的发展影响了内部审计性质的演变

理论方面,受托责任理论受到了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影响,深刻影响了理论界对内部审计性质的探讨;实务方面,内部审计也深受管理理论及实务的影响,从19世纪麦卡勒姆、巴比奇的早期管理思想与实践,到科学管理、一般管理理论的广泛接受,再到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这些学科对内部审计的职能范围和对象的变化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现代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1. 重新介入内部控制

2003年9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简称IIA)总部前执行副主席理查德·钱伯斯先生(Richard F.Chambers)在北京举办的国际内部审计高级研讨班演讲的专题之一《国际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中提到了三大发展趋势:一是重新介入内部控制;二是推动更有效的公司治理;三是对内部审计师的期望在改变。2004年6月,时任IIA理事会主席的鲍伯·麦克唐纳先生(Bob Mc Donald)为中国内部审计师演讲的内容中再次提到了上述三大趋势,可见这一趋势的重要性。

萨奥法案明确要求上市公司的年报应包括内部控制的评价部分,并有多项条款强调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这是因为人们已经认识到内部控制在组织目标实现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状况越来越受到外部相关人士的关注。

近年来,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内部控制制度评审方法,它将实施和维持内部控制的主要责任赋予管理层。内部审计人员不再仅仅是独立的问题发现者,而成为公司改革的推动者,从以前消极的以发现和评价为主向积极防范和解决问题的方向转变,从事后发现内部控制薄弱环节转向事前防范;从单纯强调内部控制转向重视利用各种方法改善公司经营业绩。内部审计人员广泛接触各部门人员,建立经营伙伴关系,有利于共同采取措施加强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防范各种风险的产生。

2. 介入风险控制、公司治理

从1991年开始,世界许多大公司开始了兼并、重组和公司治理的过程,企业面临的风险普遍增大。主要原因是:企业实施多样化经营,进入了众多以前从未涉及的领域;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控制链大大延长;信息技术在经营管理中广泛应用,计算机犯罪增加。鉴于此,企业开始注重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也从以制度基础审计转向风险导向审计。

2002年,IIA在对美国国会的建议中指出:一个健全的治理结构是建立在有效治理体系的四个主要条件的协同之上的,这四个主要条件是:董事会、执行管理层、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可见,有效的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形成权力制衡机制并促使其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是公司治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强化公司治理方面,国际内部审计已逐渐形成三种职能趋势:强化报告关系、协助董事会完成其职责和评价整个组织的道德环境。

3. 内部审计目标转向企业价值增值

从IIA定义的变化可以看出,内部审计的目标从“协助管理成员履行他们的职责”变为“增加组织价值,帮助组织实现目标”。比尔·贝克特在其所著的《内审职能体系》中指出:价值问题将会取代独立性来支配内部审计工作。传统的内部审计服务限于管理层,而现代内部审计定位在服务于股东及利益相关者。内部审计将其目标与组织的目标联系到一起,开始关注组织的战略方向,评估和改善组织的风险控制,帮助组织减少风险,有助于组织保存价值。

4. 内部审计职能拓展

内部审计的职能不再限于评价,而是确认和咨询并行。内部审计的业务范围扩展到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领域,并且呈现出扩张趋势,凡是能为组织增加价值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内部审计都积极地开展。同时,现代管理强调战略管理,为适应企业竞争形势的变化和管理当局的要求,内部审计更应当把重点放在充分建设性的职能作用上,以提升企业价值为目的为管理当局提供服务。

5. 从检查过去到着眼未来

传统的内部审计通常是对已有控制或已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检查和评价,并提出合理建议,以改进组织工作绩效。但现代内部审计的目标开始转向企业的价值增值,不仅在事后对组织控制作出评价,而且在事前就要考虑组织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对组织机构设置中的弱点、经营政策不够科学、控制制度存在缺陷、业绩标准不够恰当等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方面提出建议和咨询,并在事中判断组织是否采取了适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然后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将内部审计在时间上贯穿于企业价值创造的全过程。

6. 从说服转向协商

由于当前内部审计以提升企业价值为目的,管理当局通过协商可以既考虑管理当局的目标,又考虑内审人员利用其职业技能和专业判断对组织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等的评价,来获取对组织最佳的结果,使职能经理与内部审计工作的合作更加广泛,在决策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参与式审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客户抱以信任态度,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2)征求客户意见,寻求他们的合作。(3)及时与当事人讨论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探讨改进的可行措施。(4)向客户报告期中审计结果,以便及时就地解决和改正存在的问题,避免发生更大的损失。(5)提出最终审计报告时,采用建设性的语调,重点放在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影响、改进的措施等方面。

审计目标向为组织的价值增值转变,被审计部门对内部审计的态度也呈现由被动接收审计变为主动邀请的趋势。内部审计面临的一个严竣考验就是如何营销自己,正如Break Spear(1988)所说:“我们必须学会营销自己,以及营销我们的技能和产品”,“如果能进行成功的营销,我们将会为组织增加价值,拓展我们的业务,并将分享其中的快乐”,他强调“这一战略对内部审计而言可谓生死攸关”。

7. 审计人员知识的拓展

如前所述,IIA将对内部审计师期望的改变作为国际内部审计发展的第三个趋势。以往的内部审计师在公司里往往都保持一种“低姿态”,处在幕后的位置,“SOX法案”的出台,促使内部审计人员从后台走到“前台”。内审队伍的构成应从单纯的财务人员向具有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多元化高素质人才的组织结构发展。随着内部审计由财务领域向经营和管理领域扩展,审计机构不仅要具备懂得会计实务及审计技术的人才,还应配备精通企业各项相关业务的专门人才,选择有经验丰富和业务水平高的人员加入内审部门,使内审机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王佳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也不断适应着社会的需求,不断发展变化。从受托责任关系复杂化、重要事件和其他学科发展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内部审计发展的动因,得出现代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的七个表现。

关键词:内部审计,价值增值,受托责任

参考文献

[1]张玉.后安然时代国际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综述[J].审计研究,2005,(5).

[2]唐阳玲.论国外内部审计发展理念对我国内审的影响[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0).

[3]王光远.现代内部审计十大理念[J].审计研究,2007,(2).

[4]关媛媛.基于公司治理的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D].四川大学,2007.

[5]齐兴利,剧杰,袁新.从内部审计历史演变透视现代内部审计发展态势[J].广东审计,2003,(1).

高校审计发展趋势研究 篇5

当前,我国银行业改革正在纵深推进,建立健全公司治理已成为银行业有效控制风险、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和关键。作为银行内部重要的控制管理环节,内部审计在银行内部发挥着重要的监督和制约作用,因而成为现代银行业公司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巴塞尔委员会即认为独立、有效的内部审计对实现公司治理的目标必不可少,并在一系列文件中对完善银行业内部审计作出了规定。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当前我国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对银行完善公司治理运行机制、提高公司治理及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内部审计的历史演进及最新发展

从上世纪初以来,内部审计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内部审计经历了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到经营审计,再到管理审计和风险导向的增值型审计发展和演进。发展到现在,内部审计内涵已得到极大的丰富。现代意义上的内部审计已是一个涵盖监督、评价、咨询和服务等多领域的综合性控制管理体系。

为促进内部审计在增强银行业公司治理和风险控制方面的作用,巴塞尔委员会于2001年8月发布了《银行内部审计及监管当局与内外审的关系》,对银行业内部审计的定义、目标和任务、原则、运作以及监管当局与银行内部审计的关系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特别是明确指出,银行业内部审计应当遵循持续性原则、独立性原则、权威性原则、公正性原则、专业性原则和广泛性原则。银行业内部审计的范围除银行评价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以及开展财务审计的工作逐渐被外部审计承担,遵循法律和监管要求逐步由独立的法律和合规职能部门进行评价外,其他包括检查和评价内控体系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审查风险管理流程和风险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审查管理和电子信息系统和电子银行业务;审查妥善保管资产的措施;审查与预期风险相关的银行资本评估系统;评价业务活动的经济性和效率;测试各种交易及其内控程序的运行情况;审查应合规要求和政策程序执行要求而建立的各项制度;监测向监管当局提交报告的可靠性和及时性;执行特别调查等。

二、健全银行业内部审计需要协调的关系

现代内部审计具有特定的理念、原则、特点和方法,其融入银行内部管理体系将牵涉到许多复杂的内外部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些关系有助于增强银行内部审计制度规范性和有效性。

(一)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本质上属于控制和监督的范畴,但由于其目标定位于银行价值最大化,其职责更是属于内部组织机构之间的权力制衡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内部审计就与公司治理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独立有效的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良好运作的重要保证,完善的公司治理也为内部审计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制度环境。巴塞尔委员会《银行内部审计及监管当局与内外审的关系》明确指出,“强有力的内部控制(包括内部审计和独立的外部审计)是良好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它能促进银行管理层与银行监管当局之间形成高效协作的工作关系”,该文件中关于银行业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有效履行内部审计职责、建立清晰有效的内部审计报告机制、建立垂直独立的审计体系以及加强对经营管理层监督等规定,本身也属于公司治理的内容。[!--empirenews.page--]

(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独立性和权威性是巴塞尔委员会关于内部审计的两项重要原则。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主要包括目标独立、机构独立、业务独立、个人客观性以及独立考评等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内审部门能够不受任何干涉地履行职责。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内部审计的独立不是孤立,更不是置身事外,而是要与树立审计权威有机结合起来,唯此才能提高内部审计的有效性。树立审计权威要求银行明确内部审计的地位,赋予内审部门相应的职权。一般来看,既然内部审计的目标是银行价值最大化,内审部门可以通过首席审计官直接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目前,美国花旗银行、大通曼哈顿银行等国际先进银行以及国内上市商业银行均在董事会下设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直接负责领导和组织全行的审计工作,以此实现内部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的有机结合。

(三)风险审计与合规审计

如前所述,现代内部审计特别强调风险审计的理念,要求内部审计关注组织风险控制状况,帮助发现并评价重要的风险因素,促进改进风险管理体系,进而满足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信息交流、监督制约等多方面的要求。但应当指出的是,引入风险审计理念并不等于放弃合规审计,关注合规控制仍然是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这一点对于银行业显得更为重要。实践中,合规控制问题的确常常是银行业风险的根源,实践中许多银行风险和损失都直接是违规操作造成的。如在巴林银行事件中,表面上巴林银行是因期货市场走势的非预期变化(市场风险)而发生了巨额亏损,但事实上,期货交易主管里森非法累积巨额日经指数期货敞口、擅自开设结算账户以及伪造客户交易掩盖期货交易的巨额亏损则是英国这家老牌银行最终破产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合规控制也应当是银行业内部审计的重要对象。

(四)内部审计与外部监管

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管本质上都是银行内部控制质量的评价方法,有效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合理使用控制资源十分重要。巴塞尔委员会《银行内部审计及监管当局与内外审的关系》指出,有效的内部审计是银行监管当局有价值的内控质量信息来源;监管当局应当对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应定期同银行内审部门共同讨论识别风险的领域、已采用的措施等问题;内部审计人员离开审计岗位时,银行管理层应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监管当局,监管当局要与审计部门负责人座谈。除巴塞尔委员会外,许多国家也对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管之间的关系作出了规定。如:美国监管当局规定,监管人员有权对银行内审部门进行全面检查,检查人员应评价内审部门的工作质量和工作范围;德国联邦银行监管局规定,银行应至少每年一次向监管部门报告内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其相应的整改措施,内部审计发现的重大缺陷更要立即向监管部门报告。

(五)内部审计的自查与外包

尽管内部审计在银行公司治理和风险控制方面非常重要,但并非所有的内部审计工作都一定要银行自查。巴塞尔委员会和各国监管当局都规定,对于规模和风险程度较小的银行,如果内部审计工作委托给全职内审部门不经济,则可以外包给外部审计师;对于大型银行和从事复杂业务的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则应由常设的内审部门来完成。内部审计外包一方面可以使银行获得缺乏的特殊专业技术和知识,使银行完成其不能胜任的审计工作;但另一方面,外包也可能给银行带来失去对审计活动的控制、信息泄露、成本增加等负面作用,同时也可能会减弱监管当局对审计工作的监管。因此,在处理内部审计自查与外包关系时需要掌握好“度”的原则。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内部审计工作是否外包,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都应对确保内部控制体系和内部审计适当、高效运行负有最终责任。另外,即使在内部审计全部外包的情况下,监管当局所有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仍然是适用的。[!--empirenews.page--]

(六)审计效果与审计资源

审计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资源,包括高素质的审计人员、规范的审计制度等。现代银行业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具备良好职业素质和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去完成,特别是具备IT、资金运营、金融衍生产品等知识的专业化审计人才,以及综合素质较高、银行业务全面的复合型审计人才。实践中,国际先进银行都非常重视审计人才建设,并通过从业准入、培训或后续教育、内部岗位轮换等多种方式保证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根据美国银行业的抽样调查资料,银行业内部审计人员中,有50%以上的人员获得注册会计师、注册内部审计师、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或硕士学位,有90%的人员获得至少一个大学学位,每年计划交流12%~18%的审计人员到银行其他部门工作。另外,提高内部审计有效性还需要建立规范的审计质量保证、评价与改进制度,这一保证制度体系应覆盖银行全部的审计活动。

三、对建立健全我国银行业内部审计的思考

我国银行业的内部审计是在传统体制下建立发展起来的。比照国际先进银行的经验,我国银行业内部审计在理念、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去年以来开展的银行业案件专项治理中暴露出的大量问题,也表明银行业内部审计还未起到应有的控制和监督作用。在此情况下,借鉴国际先进理念进一步完善我国银行业内部审计制度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一)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内部审计的组织体系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都加大了内部审计制度的改革力度,但内部审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没有完全得到保证,银行内部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内部审计体系。从国际上看,各大银行都采取了董事会领导下的集权化的内部审计组织模式,建立了独立的内部审计体系,而这也是我国银行业未来改革的方向。但就目前情况看,我国银行业特别是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风险控制和管理水平还比较低,内部审计对银行内控体系还不能实现高效的监督、评价和治理,总的有效的审计力量不足,因而内部审计组织体系改革不能够一蹴而就,应分步稳健推进,确保业务和人员平稳过渡,在确保审计独立性的同时,充分实现审计的有效性,以提高审计的权威性。当前应加强合规职能建设,防范操作风险。

(二)加强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监控,进一步完善合规审计从

目前情况看,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还没有充分重视和利用内部审计在风险控制和为银行增加价值方面的作用,内部审计还是查错纠弊的真实性审计和对照制度检查的合规性审计为主。银行的风险管理离不开高效的内部控制系统,高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又是通过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职能来维护的。为此,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树立风险审计的理念,增强内部审计的风险控制评估职能,通过对银行管理行为、资产风险的分析和评估,在全面把握被审计主体风险状况的基础上确定审计重点和频率,集中力量对高风险领域进行控制和管理,促进银行提高管理水平。另外,内部审计还要对新政策、新程序、新系统在风险控制方面的应用进行评估,以确保它们在内部控制系统内的合理性和有效性。[!--empirenews.page--]

(三)明确内部审计的范围和方法,确保审计成果的有效利用

我国银行业应借鉴国际最新发展,拓展内部审计的范围,在健全事后检查的基础之上加强风险的事前分析和事中监控,充分履行内部审计的咨询和服务职能。内部审计要确保银行内部的高效运作,保证业务记录的准确性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力争实现符合银行法规和内部政策与程序的内部控制总体要求,提高审计评估机构设置与业务运作的有效性,并突出授权的控制、分类的控制、陈述和评估控制、保护资产和信息的控制以及业务处理的控制等。

(四)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建立审计人员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高校审计发展趋势研究 篇6

摘 要 在世界足球迅速发展的今天,普及提高群众足球运动和高校足球水平,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仍然是我国要急需解决的问题。而高校体育正是开展群众足球运动和培养足球人才的一片沃土,五人制足球运动在高校体育中的发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技战术能力和欣赏比赛的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积极参与的体育意识。但是,目前多数高校体育活动场所严重不足,大学生足球爱好者活动空间越来越少。在此背景下,高校大力发展推广五人制足球运动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高校 五人制足球 发展趋势

一、五人制足球的运动特点

(一)触球的机会多

由于五人制足球場地小和队员人数少,使每名参赛队员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球。而队员相互之间距离小,双方争夺的更加激烈,攻守转换的速度更快、技战术更灵活,所以脚尖踢球、脚底停球、快速的短传和低传配合及个人运控球技术运用的较多,对提高球员的实战能力大有好处。

(二)射门多,比分高

五人制足球比赛,每场比赛,每队可以射门26次以上,进球一般比11人制高出一倍以上,射门的方式主要是传切突破射、个人带球突破射、边路传中包抄射、补射等等。所以不得争夺激烈,要求技术细致快速,而且进球多。因此,既有良好的观赏性,又有利于培养队员的射门能力。

(三)攻守转换的节奏快

由于比赛的场地小、人数少,双方队员相互之间的距离较近,防守时主要采用紧逼盯人断球反击战术,进攻队员运用突然起动,假动作等突破对方防守,攻守双方常处在短兵相接的拼抢状态,攻守转换次数多、频率快、强度大。这种快节奏的攻守战术灵活多变,对球员的速度耐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场上队员必须保持充沛的体力。

(四)实战能力要求较高,竞争性强

比赛中队员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提高球员的比赛能力非常适宜。五人制比赛由于场地小,队员的密度大,防守时采用人盯人战术,能鼓励队员利用比赛场地的宽度和深度,拉开空档,通过横传为了实现向前传,通过向前传之后的回传或横传,使对手的位置错乱,获得射门的时间和空间,对磨练、培养球员快速细巧的技战术的运用能力,提高战术意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郑州市高校五人制足球开展现状

(一)开设五人制足球选修课情况

在调查的5所高校中开设五人制足球选修课的学校没有,但有业余五人制足球队的学校有2所。其原因在于上述院校开设了11人制足球课程,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以5—7人的小场进行教学比赛,再加上开设新的课程需要撰写教学大纲,重写教案、重新安排教学进度等,任课老师认为没有必要开设新的五人制足球选修课。

(二)教师对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的态度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一些未建立五人制足球队的高校教师,很希望组建五人制球队,并且认为是可行的,他们认为高校组建五人制足球队能推动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能培养更多的五人制足球爱好者参与这项运动,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与其他高校进行交流,提高学校知名度。

三、学校开展五人制足球的前景及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大学生情感丰富,爱好广泛,但注意力较难持久,难以长期从事某一活动。而五人制足球赛场地小,时间短,赛中学生接触球的次数多,双方争夺球的机会多,攻防转换速度快,动作更快速灵活的技术特点适合他们的心理需求,从中他们能得到适当的刺激,产生满足感。可以使他们在愉快的比赛中积极主动的学与练,在对抗激烈的比赛中不知不觉地喜欢上足球运动。

(二)为大学生展现自我的才能提供舞台

大学生的身心基本发育成熟,其显著的特点是好胜、自我表现欲强烈。这使他们渴望更大更多的空间来张扬个性,表现自我,从而得到别人的肯定。而五人制足球赛的快速攻防转换要求给了他们这个空间。从中他们可以充分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技战术,不断体验成功的感觉,从而不断促进学生自信心的不断提高。

(三)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团队意识

体育比赛的魅力在于表现人勇敢、果断、不断攀登人体极限的高峰,在于团结拼搏的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五人制足球赛需要参与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将5个人的最大能量充分发挥与对手对抗并获得比赛胜利。其中更多的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参与者在长期比赛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会养成与队友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习惯,同时认识到团队、集体的力量,有利于培养他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团队精神,比赛中也可以锻炼他们勇往直前、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结论与建议

(一)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运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有利于推动高校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应该转变观念,加强推广力度,正确认识五人制足球在整个高校体育的发展和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二)五人制足球赛的运动强度高于十一人制足球赛的运动强度,而运动量则小于十一人制足球赛的运动量,所以五人制足球赛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很好的方式。高校应快速发展五人制足球运动,使之成为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

(三)五人制足球要求的场地是十一人制足球场地的1/4左右,对高校扩招后,缓解高校体育活动场所供需矛盾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可在高校大力推广五人制足球运动。在实际的教学和比赛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改变场地和球门的大小、增加或减少比赛人数、取消守门员等,使五人制足球比赛成为一种灵活多样的比赛形式。

(四)五人制足球赛更要求运动员的基本功扎实,技术更全面,战术意识更强。所以合理地、科学地组织五人制足球比赛,能够积极推动高校足球运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远航.现代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研究[J].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2012.17.

[2] 吴楠.五人制足球特点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1.6.

世界语言类高校发展趋势研究 篇7

就各国主要的语言类高校数量来看, 目前中国有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近20所语言类高校;日本有东京外国语大学、京都外国语大学、 神户市外国语大学等9所语言类高校;韩国有韩国外国语大学、釜山外国语大学等5所语言类高校;俄罗斯有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皮亚季戈尔斯克国立语言大学等10余所语言类高校;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缅甸、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也有各自的语言类高校。

除这些地区之外, 在西欧和其他区域也有少量的语言类高校分布。 如西欧的法国和德国各有1所, 分别是法国的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1795年建立) 和德国的慕尼黑应用语言学院 (1997年建立) 。 但此类语言类高校更多是出于西方国家研究东西方语言文化而建立的, 属于特殊情况, 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一、世界语言类高校的建立和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 20世纪以前:世界语言类高校的萌芽期

19世纪下半叶, 西方国家向外发起了殖民侵略运动。这时的亚洲各国要么完全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 要么不断地被西方国家入侵, 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这些被殖民的国家开始建立了第一批语言学习机构。 如这一时期在江户幕府统治下的日本被资本主义国家强迫开关, 出于与列强“打交道”的需要, 于1856年设立了“蕃书调所”, 这是日本历史上最早学习和研究外国语言的机构, 同时也是政府的翻译中心。 中国清政府自1862年始, 先后设立了京师同文馆 (1862年) 、 上海广方言馆 (1863年) 和广州同文馆 (1864年) , 这些均是早期培养与国外沟通所需翻译人才的机构。 如上海广方言馆的办学目的是培养“既知书明理又精通外语的翻译人才”[1]。 这是中国第一批外国语专科学校。 严格来讲, 这一时期的语言机构还不是语言类高校, 只能算作语言类高校的萌芽。 以后的很多高校和语言类高校正是由这些语言学习机构演化而来。如日本的“蕃书调所”最后演变成为东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的京师同文馆后来并入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又发展成为北京大学。

(二) 20世纪初到二战前:世界语言类高校的起步期

这一时期, 出于革命斗争和国内经济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 很多国家的语言类高校开始真正建立起来。 前苏联国家 (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传统西方国家落后, 又处于东西方沟通交流的桥梁地带, 出于与东西方交流学习的需要, 开始建立了一批语言类高校。 尤其是十月革命胜利后, 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领导下, 苏俄的语言类高校发展迅速:1917年, 下诺夫哥罗德外国语言与外国文学高级培训班成立, 后发展成为下诺夫哥罗德国立语言大学;1930年, 莫斯科新语言学院成立, 后发展成为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1939年成立皮亚季戈尔斯克国立师范学院, 后发展成为皮亚季戈尔斯克国立语言大学。 而在亚洲, 1921年, 日本大阪的实业家林蝶子女士捐资建立了大阪外国语学校, 目的在于“培育国际型人才”, 该所学校后来演变成为著名的大阪外国语大学1。这一时期成立的高校, 后来大都发展成为各自国内著名的公立语言类高校。

(三) 二战后的15年:世界语言类高校的发展期

这一时期成立的语言类高校数量最多, 这与当时不断急剧变化的世界政治格局有关。 二战后, 日本成为战败国, 出于国内经济复苏、维持国内秩序、学习西方的需要, 日本在随后的几年建立了一批外国语学校:1945年, 关西外国语学校成立, 后发展成为关西外国语大学;同年, 长崎外国语学校成立, 后来成为长崎外国语大学;1946年, 创办了“神户市外事专门学校”, 后发展成为神户市外国语大学;1947年, 京都外国语学校成立, 后发展成为京都外国语大学。 韩国语言类高校的建立起源于朝鲜战争之后, 分别是1954年建立的韩国外国语大学、1959年建立的圣昌学园 (后发展成为釜山外国语大学) 。 前苏联时期, 1948年白俄罗斯明斯克国立外语师范学院成立, 后发展成为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同年, 乌克兰国家外国语师范学院成立, 后来发展成为基辅国立语言大学。 这时的中国也分别于1941年设立了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大队 (后发展成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1949年设立了上海俄文学校 (后发展成为上海外国语大学) 、 1950年设立了西南军区军政大学俄文训练团 (后发展成为四川外国语大学) 和1952年设立了西北俄文专科学校 (后发展成为西安外国语大学) 。 20世纪50年代, 南亚、东南亚各国的语言类高校也纷纷建立, 并多少带有战争的印记。 1955年, 刚刚取得抗法战争胜利的越南, 建立了越南学社外语学校 (后发展成为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语大学) ;1959年又成立了越南河内外语大学 (后发展成为越南河内大学) 。 1958年, 印度建立了英语中心研究所, 后发展成为印度中央外国语大学。

(四) 20世纪60年代至今:世界语言类高校的繁荣期

20世纪60年代以后, 出于国内外经济发展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的需要, 世界各国语言类高校的建立和发展进入了繁荣期。 中国在这个时候, 集中建立了一批语言类高校:1962年6月, 建立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 (后发展成为北京语言大学) ; 1964年, 建立了大连日语专科学校 (后发展成为大连外国语大学) 、秦皇岛外语专科学校 (后发展成为天津外国语大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965年7月, 建立了广州外国语学院 (1995年6月, 与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合并组建成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这一时期外语类高校密集成立的现象, 反映了新中国外交事业与国内经济发展对外语人才的迫切需求。 20世纪70年代, 巴基斯坦在1970年创办了国立现代语言学院, 主要为军队、外交部门等国家重要机构培养特殊语言人才, 后来发展成为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 1973年, 前苏联的普希金俄语学院成立, 后来发展成为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 1987年, 日本的神田外国语大学建立;1988年, 日本的名古屋外国语大学建立。 1994年, 越南的胡志明市外语与计算机大学建立。 1996年, 俄罗斯的涅瓦语言与文化学院建立。 2000年, 韩国的大邱外国语大学建立;2005年, 韩国的庆北外国语大学建立。 此时的中国, 除了传统语言类高校纷纷升格更名为大学之外, 还新建了一批语言类高校, 如浙江外国语学院 (2010年) 、安徽外国语学院 (2011年) 、广西外国语学院 (2011年) 等。

二、世界语言类高校的发展特征分析

(一) 语言专业数量不断增加, 开设的语种范围不断扩大

经过一百多年的建立和发展, 世界语言类高校的语言专业数量不断增加, 开设的语种范围不断扩大大多数高校已经由刚成立时的几个语言专业, 增加到了现在的几十个语言专业, 涵盖了世界上的大多数主要语种。 如中国的语言类高校中, 北京外国语大学开设了58个语言专业, 上海外国语大学开设25个语言专业, 其他语言类高校开设的语言专业一般在10余个。 日本的语言类高校中, 开设语言专业最多的是东京外国语大学和大阪外国语大学, 均为25个。韩国的韩国外国语大学开设有27个语言专业, 釜山外国语大学开设有16个语言专业。越南河内大学 (原河内外语大学) 有17个语言专业, 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语大学有10个语言专业。 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有27个语言专业。 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开设了17个欧洲语言和亚洲语言专业, 而且还开设了一些独联体国家语言和波罗的海国家的语言课程。白俄罗斯的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有16个语言专业。 乌克兰的基辅国立语言大学有17个语言专业, 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欧洲语言以及6种东方语言:汉语、日语、韩语、土耳其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可以说, 这些主要的语言类大学所开设的语言专业, 基本已经涵盖了世界上的主要语种, 覆盖的范围相当大。而且, 不少语言类高校还建立了各种语言资源库和战略人才储备库, 培养的人才除了满足各自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之外, 大多是为国家培养各类非通用语人才, 属于国家人才战略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除语言专业外语, 非语言专业数量不断增加

语言类高校的学科布局仍以语言文学为传统优势学科, 但顺应世界各国发展战略和国际经济形势需要, 语言类高校在不断增加语言专业数量的同时, 也不断开设了一系列非语言专业。世界范围内的语言类高校所开设的非语言专业主要集中在经济、 法律、外交、国际关系、翻译、新闻等专业。 如中国的北外和上外除了语言专业外, 均开设了法学、外交、新闻、翻译、 经贸、金融等专业;韩国的韩国外国语大学和釜山外国语大学均开设了法学、外交学、经济学等专业;俄罗斯的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和白俄罗斯的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也都开设了经济、法学、国际关系等专业。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国的语言类高校也大抵如此。总的来说, 语言类高校开设的非语言专业大都有如下特征:一是非语言专业是语言专业的有机延伸, 如翻译、 商务英语等专业;二是新建专业与语言专业有密切联系, 如传播学、外交学、国际关系等专业;三是新建专业虽然与语言关系不大, 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会突出语言能力培养特色, 如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 都可以融入语言培养特色。如乌克兰的基辅国立语言大学要求法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2门外语;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在应用经济学、世界经济、国际关系与国际法领域也远近闻名, 实现了非语言学科与语言学科的良好结合。

(三)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首先, 从学生数量上来看, 中国的语言类高校除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之外, 其他的语言类高校基本上都已经超过了万人规模。韩国的韩国外国语大学在校学生人数是1.8万人, 釜山外国语大学也接近万人。 越南河内大学 (原河内外语大学) 更是达到了2.2万名学生的规模。 俄罗斯的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乌克兰的基辅国立语言大学等高校, 也有数千人的学生规模。 但总的来讲, 外语类高校的学生规模与其他类型的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相比, 还是偏小的。其次, 从专业类别和数量来看, 语言类高校的专业类别大都早已突破了语言类专业的局限, 语言专业和非语言专业共同发展, 语言类高校开设的专业数量是相当可观的。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开设71个本科专业, 上海外国语大学共开设38个本科专业。 韩国外国语大学的首尔校区就有30多个本科专业。 巴基斯坦现代国立语言大学有近40个本科专业。可见, 语言类高校的专业数量都已经相当丰富。最后, 从学校空间规模上看, 语言类高校也在不断扩大空间规模。如国内的语言类高校大都有新校区, 为学校未来扩大办学规模提供了空间。 韩国外国语大学的规模庞大, 拥有首尔和龙仁两个校区, 开始了语言类高校在两个城市办学的实践。 印度中央外国语大学拥有海德拉巴、勒克瑙和西隆三个校区, 而且未来还计划在印度各地建立5个新校区。其他语言类高校的办学规模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

(四) 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定位不断提高

纵观历史发展, 世界范围内语言类高校的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定位都在不断提高。 首先, 从办学层次来看, 语言类高校在最开始阶段都是比较基础的办学层次, 大多数都是培养外语沟通和翻译人才的专科性质的学校。后来随着学科数量的增加和学生数量的增多, 逐渐发展成为教学型高校。再往后, 语言类高校就逐渐开始承担部分研究功能, 尤其是外语学科及其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 部分语言类高校发展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 总的来讲, 当前的语言类高校中教学研究型大学居多, 如中国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 都已经建设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 印度的中央外国语大学、俄罗斯的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和皮亚季戈尔斯克国立语言大学等高校, 也已经建设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其次, 从人才培养定位来看, 语言类高校培养的人才, 刚开始时基本是培养工具性的翻译人才, 现在逐渐发展成为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复语型的高端国际化人才。 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培养“有国际视野, 通晓国际规则, 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有社会责任感的国际化人才”。 韩国的釜山外国语大学注重培养“德才兼备、兼具探索精神和良好专业素养的国际性人才”等。

三、世界语言类高校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 建设多学科大学, 甚至是综合性大学, 是语言类高校的发展方向

多科性大学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语言类高校的一种常态分布。 一般而言, 多科性大学至少覆盖3个以上的学科门类, 并且能在这些覆盖的门类中授予学士学位, 优势学科还可以授予硕士、博士学位。除日本的关西外国语大学、神田外国语大学, 俄罗斯的下诺夫哥罗德国立语言大学等少数高校外, 世界范围内的语言类高校大都已经建设成为多科性大学。值得注意的是, 部分语言类高校的学科门类已经相当齐全, 而且已经覆盖了大多数学科门类, 拥有人文社科类专业和自然科学类专业。这一类高校已经开始建设成为综合性大学。如创立于1954年的韩国外国语大学, 成立之初仅有英、法、德、汉、俄等5个系,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 该校以语言学科为辐射源, 不断增设管理学、 经济学、法学等学科, 1980年, 又强化了理工科专业学科体系。如今, 韩国外国语大学的专业覆盖了人文、 社科、自然、工程各个领域, 是一所名副其实的综合性大学, 被认为是韩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学之一。 东京外国语大学也努力朝着综合性大学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不断拓宽领域, 积极引进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方面的优秀人才”[2]。 但总体而言, 很多语言类高校还不具备建设成为综合性大学的条件。不可否认, 未来一段时期内, 会有个别语言类高校, 通过新建学科专业, 或者通过院校合并的方式, 发展成为新的综合性大学。

(二) 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 甚至研究型大学, 是语言类高校的办学层次需要

如前所述, 从办学层次而言,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语言类高校大多处在教学研究型大学阶段。多数语言类高校都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 强调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并举, 强调发挥传统学科的优势和新建学科的特色。很多语言类高校开始将研究功能放在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全世界范围内, 部分语言类高校的科研能力很强, 如中国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日本的东京外国语大学和大阪外国语大学, 韩国的韩国外国语大学和釜山外国语大学, 印度的中央外国语大学, 俄罗斯的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等高校, 在语言、外国文学、外交学、国际关系等研究领域, 均处在各自国内的领先水平, 培养的研究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研究型大学应以研究为导向, 以培养研究生为主, 建有研究生院, 拥有的博士点不少于20个, 并且一级学科博士点不应少于10个, 每年授予博士学位不应少于100人等[3]。 目前世界上的大多数语言类高校距离这一标准还有差距。虽然大多数语言类高校仍将建设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 但可以肯定的是, 在不久的将来, 语言类高校中的佼佼者有可能建设成为研究型大学。

(三) 坚持办学特色是语言类高校的立校之本

作为特色型大学的一种, 办学特色是语言类高校的立校之本。越是在高等教育和语言类高校蓬勃发展的时代, 强化办学特色就变得愈加重要。 当前高校中有一种同质化的办学趋势, 很多高校都朝着大而全的方向发展,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办学目标整齐划一。在这个过程中, 很容易丧失学校原有的特色。 语言类高校主要依靠语言类学科的语言优势特色, 将拓展的新学科和语言学科紧密联系, 突出新学科人才培养中的外语特色。同时, 除培养传统语言人才外, 继续加大非通用语人才培养, 加大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等对语言类高校而言, 特色化的办学方向只能加强, 要将办学特色作为语言类高校的招牌。纵观世界范围内发展态势较好的语言类高校, 无论是多科性的语言类高校, 还是已经成为综合性大学的语言类高校, 都将特色化办学作为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如在日本的语言类高校中, 东京外国语大学以亚洲语言方面的综合实力突出著称, 而大阪外国语大学则更专注北欧及非洲语言学科。国内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都突出非通用语语种群和非通用语平台建设, 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致力打造国内最强的外语学科与经贸学科融合体系。

(四) 新建语言类高校不断涌现, 是语言类高校不断壮大的新生力量

近年来, 世界范围内新建立的外语类高校不断增加, 尤其是进入到21世纪以来, 这种趋势愈发明显。 如中国很多新的语言类高校都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建立或升格而成的, 主要有以下7所: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2003年)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2008年) 、浙江外国语学院 (2010年) 、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2011年) 、 安徽外国语学院 (2011年) 、 广西外国语学院 (2011年) 、河北外国语学院 (2012年) 。国外新建立的语言类高校包括前文中提到的韩国的大邱外国语大学 (2000年) 和庆北外国语大学 (2005年) , 都是近些年建立的, 且发展都比较快。 如庆北外国语大学紧跟韩国经济社会需求, 已经开设了本科、硕士、博士等专业课程。可以说, 语言类高校未来的发展, 主要任务是强化特色、提高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 新建立的语言类高校则要立足学科发展, 创新特色, 不断积累自身发展经验和参与高校竞争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李娅玲.中国外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79.

[2]杨学义.世界语言类高校纵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183.

广东高校龙舟运动发展趋势研究 篇8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分析法

查阅了有关高校龙舟发展的资料及论文30余篇,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

1.2 调查访问法

调查访问了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海洋大学等高校,针对高校龙舟运动情况进行调查。

1.3 对比分析法

针对国内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状况与广东高校龙舟运动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龙舟运动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据调查,有58.2%的男大学生喜欢龙舟这项体育运动。国内高校经常参加国际、全国、省市及各种龙舟邀请赛的高校已达6 0多所,例如:广东的中山大学、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湛江海洋学院和国内的北京体育大学、聊城大学、天津体院、天津工业大学、北华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九江学院等。有些高校开展龙舟运动已经有6~1 0年的历史。

2.1 龙舟运动在广东的发展

2 0 0 4年起广州市政府对全市1 0条河涌,即猎德涌、马涌、司马涌、沙河涌、新河浦涌、荔湾涌、沙基涌、赤岗涌、庙头涌和车陂涌等进行综合整治,取得了良好效果。石井河也在2011年6月19日下午举行了广州市白云区“恒大杯”龙舟赛,石井河中断了25年的大型龙舟竞渡重返人们的视线。天河、番禺、海珠、黄埔、白云等各区民间龙舟赛事热火朝天。以广州地区为例,龙船分为珠江东江水系“鸡公头”以及西江水系“大头狗”,石楼“大乌龙”,沙亭“龙船乸”,南海盐步“盐步老龙”猎德“花龙”瀛洲“飞龙”珠村“乌龙公”等。

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是继1995年以来至今已举行了18届龙舟赛。每届都有多支来自国内和国外的队伍参加传统龙舟赛和国际标准龙比赛。例如:2 0 1 0年端午节期间,广州市共有龙舟竞渡活动点160多个,其中竞赛点18个,共有800多艘、2 3 0 0余艘次龙舟参加竞渡活动。整个龙舟赛期间,预计观众将有46万余人次。2010年端午节期间,从6月12至19日,番禺龙舟赛将持续登场。2 0 1 0年韶关市“中国移动杯”龙舟赛在韶关市区浈江河举行,2 2艘龙舟同场竞技,上万群众到场观看。龙舟赛已经在韶关连续举办17年。2011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约有1 0万名群众在珠江两岸呐喊助威。共有1 1 1支队伍参赛和表演,参加队伍创历史之最。这一记录彰显了赛事的国际化特征,标志着广州市委、市政府在举办国际大赛中更注重标准化、国际化、人性化。2012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决赛,有来自广州、佛山、肇庆、清远、港澳台及海外的82支代表队、4000余名运动员参加龙舟邀请赛。近年来,各种项目的龙舟比赛此起彼伏,龙舟竞渡在粤的水面上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2.2 广东高校是龙舟运动发展的沃土

高校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主要场所。“龙舟”作为一项运动,在高等院校开展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已有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院、天津医科大学、聊城大学、长江大学、北华大学、澳门大学等50余所高等学府成立了龙舟队并参加每年一度的国内国际大学生比赛。广东高校的中山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海洋大学等高校都有校龙舟队。每年的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彰显了龙舟这一民族传统项目的魅力,使得广东大多数高校组建龙舟队的信心。

中国江南多水,溪流湖泊遍布江南水乡,这为广东高校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比赛条件。传承2000多年的中国灿烂文化,龙舟竞渡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已成为世界大学生相互学习与交流队伍桥梁和纽带。实现了“以舟为媒、以舟会友、以舟促贸”的目的。通过龙舟竞赛,增进了各国人民各民族之间的友谊,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使古老的中国龙舟竞渡焕发了新的生机。

2012年6月17日,广东省龙舟协会的成立与全国少数民族传统龙舟赛孕育了广东高校龙舟运动的发展壮大。雷于蓝希望省龙舟协会以成立为新起点,秉承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龙舟精神,积极打造项目品牌,广泛吸引各界群众参与,努力促进我省体育、经贸、旅游、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为推广民族文化,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广东高校大学生对龙舟运动参与意识十分积极。据问卷调查显示:36.2%的大学生经常去现场观看;15.7%的大学生偶尔去现场观看;48.1%的大学生看电视转播。大学生喜欢龙舟比赛热闹非凡的气氛,提高了参与意识和积极投入这项运动的迫切感。

广东高校开展龙舟运动的基本条件。龙舟运动需要在水面宽广、水质良好、风力适中的条件下进行[2],广东高校的地理位置正是开展龙舟运动的理想之地。大学生正处在年富力强的阶段,是从事这项运动项目的最佳时期,高校又有龙舟教练,学生又有充裕的课外训练时间,便于组队和训练,另外,广东还有许多高校开设龙舟运动课,便于任课老师发现和选拔较高水平的运动员。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广东高校龙舟运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参赛队数逐年递增,龙舟竞技水平不断提高,高校龙舟运动已发展成为集体育、文化、娱乐、旅游、经贸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3],实现“以舟为媒、以舟会友、以舟促贸”的目的,龙舟——世界各国大学生相互学习与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它正在向国际化、规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4]。

3.2 建议

高校龙舟运动要加强自身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珠江、海边),建设适合广东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的龙舟训练基地,资金应与各市共建、私企赞助、校友资助等,建设龙舟训练基地。

龙舟运动是竞赛项目中上场比赛人数最多的项目之一,需要投入较多的经费,高校应加大该项目经费的投入,把龙舟运动项目经费列入年度计划经费中,为龙舟运动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打造广东高校品牌。通过龙舟这个舞台,展现高校的办学特色,扩大高校的社会知名度,例如: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泰唔士河上进行的“亨利皇家划船比赛”到随后在哈佛大学与斯坦福大学之间进行的比赛,证实了龙舟运动的无穷魅力。

广东高校龙舟运动要采取省市共建、企业赞助、高校协助的模式。充分发挥广东经济建设的大好局势,把当地政府有限的经费分出一部分投入高校,企业赞助一部分,高校有相对固定的教练和大学生(运动员),实现共建共赢的效果,这无疑是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的出路之一。

高校龙舟运动高水平教练和运动员缺乏。高校的龙舟运动还不普及、还没有纳入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中,即使有多数高校成立了龙舟队,由于地方性比赛尚不规范,参加比赛的队员也是有比赛才短时间集训参加比赛,队员的配合不默契,一定程度上影响比赛的成绩。建议在广州体育学院和华南师范大学,定期开展龙舟运动教练、裁判培训班和龙舟运动研讨会,以提高高校龙舟教练水平,为推动高校龙舟运动较快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世平.析龙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7(1):59.

[2]王洪元.岳阳市开展龙舟运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3):78~80.

[3]蔡华.航海院校龙舟运动发展趋势研究[J].运动精品,2011(4):22.

高校本科生就业压力发展趋势研究 篇9

关键词:高校,本科生,就业压力

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讨论的热门话题和各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用人单位求贤若渴, 招聘广告铺天盖地, 大学毕业生也是人头攒动, 但似乎供需双方很难如愿以偿。究其原因因素众多, 如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够协调统一、理论培养与生产实践未能有效接轨等因素。就本文而言, 笔者认为, 高校本科毕业生如何应对就业压力当属解决心理问题的重中之重。

一、压力的内涵

传统意义上对压力的定义是物体所承受的与其表面垂直的作用力, 很显然, 这是一个从物体本身出发的物理学概念, 力图说明压力的原始特点。现代意义上压力更多是指制伏人的某种力量, 由此可见, 现在对压力的研究由没有生命体征的物体换成了活生生的人。国际压力研究大师塞利曾经这样描述人们对压力的认识:“压力, 就像相对论一样, 是一个广为人知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的概念。”[1]许多心理学家从20世纪30年代不约而同地开始对压力给予了广泛的关注, 在心理学上, 一般把压力翻译成应激。

有的学者认为压力是个体与他认为超出自身资源并损害其健康的环境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的产物[2]。也有人指出, 压力就本质而言, 是人与环境双向互动的结果, 是有机体的内在反应, 是一定程度上对心理和生理上的有效唤醒。有人把压力与个体所处的外部环境和个体自身的情绪、心理特征相联系[3]。也有人将压力定义为当个体资源无法有效应付环境时, 环境、外部因素与个体内部特征之间互动的结果[4]。

二、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心灵之殇

(一) 就业压力的概念

早在19世纪20年代, 坎农提出了“应急反应模型”[5]。这一模型指出了有机体在遭遇到强烈的压力源时表现出来清晰的生理反应。当人类遇到外在胁迫时, 机体所有的系统都会在瞬间将其内在潜能爆发出来, 诸如增加血流量供给需要导致心跳急剧加速, 增加气体交换导致呼吸急促。所有的生理反应目的都是为了快速提升身体反应的灵敏度。但遗憾的是, 这些反应保持时间不会太久, 原因是虽然它提高了身体的反应能力, 与此同时也加速了身体资源的耗竭[6]。笔者在借鉴前人对心理压力界定的基础上, 将就业压力定义为:个体在面对就业情境时, 由各种环境刺激因素与个体本身因素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心理紧张现象。

(二) 就业压力研究现状

一般情况下, 我们可以从压力源和压力分布特点来研究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现状。上述研究需要研究者编制压力量表。相对应的在心理学范畴下的研究则主要通过问卷量表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来源、影响因素、群体分布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

当前针对就业压力的研究, 大部分问卷量表都是研究者自行编制的就业压力量表。这种量表一般基于应激认知交互作用模型[Lazarus (1984) 提出]。相关研究表明, 国外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体现在学习、收入和福利等方面。而就业、学业、经济等压力则是困扰国内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有研究指出, 诸如学习压力、情感压力、竞争压力等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要校园压力源, 其中就业压力排在首位, 学习压力紧随其后。研究者进一步研究发现,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既有来自外部环境的“外因性压力源”, 又包括来自自身的“内因性压力源”。对就业压力的研究还发现, 就业压力存在着诸如性别、院校类型、家庭经济状况、地域等各种差异。下面对就业压力的研究成果作详细的梳理。

1. 就业压力源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压力的研究很大程度集中在对压力源的研究上, 研究表明, 当前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之一即是就业压力。研究者们认为, 不仅毕业生存在就业压力, 大一学生同样也存在就业压力, 但是程度相对于毕业生明显有所降低。曹鸣歧 (2001) 调查发现, 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来源包括择业压力、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生活压力和恋爱问题[7]。另有一项对大学生压力源的调查表明, 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 达到96.5%, 其次是学业压力49.5%, 经济压力40.2%和恋爱压力38.8%[8]。

在对大学生就业压力来源的研究上, 结合林梅等 (2004) 对大学生压力感进行的调查, 陈宇红等 (2009) 自编的就业压力问卷所得结论, 李胜强等 (2011) 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类型进行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就业竞争、工作地点、薪水福利、专业素质、自我意识在大学生就业压力源中排名靠前。

2. 就业压力的形成原因。

从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出, “外因性压力源”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大于“内因性压力源”。现就当前“外因性压力源”的成因作以简要分析。 (1) 高校扩招与市场对人才需求量的矛盾。高校的广泛扩招使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 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有限, 这就造成了供求矛盾。尤其毕业生大多想留在大中城市, 使就业压力加大。 (2) 大学毕业生能力与市场所需岗位要求之间的偏差。这种偏差的产生一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程度较低, 与市场需求出现了错位, 进而培养不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大学生, 有时导致社会求贤若渴, 而高校则无能为力。二是部分大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并未达到专业要求, 从而进入工作岗位后明显力不从心。于是紧张焦虑, 抑或职业倦怠层出不穷, 严重地影响了用人单位与高校之间的信任关系。

3. 就业压力的群体分布状况。

(1) 就业压力的性别差异。研究者分别在专业供求、自我意识和压力定位方面对不同性别进行研究考察。结果发现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性别差异的表现不同。专业供求方面, 学生干部中, 女干部压力最大, 男干部压力最小;在自我意识和压力定位方面, 非学生干部中, 男生压力最大。 (2) 就业压力的院校类型差异。医学院校在四类院校中供求矛盾压力最低, 理工类次之。师范类院校则表现为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的供求矛盾压力相差明显, 财经类院校近年逐渐形成供过于求的局面, 供求矛盾压力也偏高。 (3) 就业压力的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就业压力较小, 经济条件中等的学生由于就业期望值较高, 因此表现为压力较大。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就业压力比经济中等的学生小, 原因可能是他们的就业期望值相对较低, 只想找一份工作而不会好高骛远。

4. 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目前已经有大量研究十分确切地论证了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以及应对方式存在着密切相关联系。有研究者认为, 良好的社会支持在因生活事件引起的心理压力中, 不仅减轻了个体的压力, 个体的应对能力在这个过程中, 也有明显的增强。而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相关。良好的社会支持对于个体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起着增强的作用。本研究也认为, 高水平的社会支持会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即良好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起到缓解的作用, 并且, 社会支持水平高的大学生会较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来降低自身的就业压力。

另外, 国内研究就业压力的相关学者普遍认为, 自尊感在公办学校学生中显著高于民办高校的学生, 在这种差异下。自尊感高的公办高校中, 学生的个体压力水平比较低, 而自尊感低的民办高校中个体压力水平就比较高, 这形成了一种清晰可见的反比例关系。这种自尊感的高低直接影响个体选择问题的解决方式和应对方式。自尊感比较高的公办高校中的学生倾向于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 而自尊感较低的民办高校学生则倾向于选择退避、自责、幻想等消极的应对方式。

5. 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建议。

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配合。 (1) 政府宏观调控。虽然扩招带来了一定的就业压力, 但是就世界范围来看, 我国高校扩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制定扩招政策时, 也要考虑市场需求, 把扩招控制在合理的规模。

(2) 高校办学及政策调整。首先, 学校保证教育质量。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 提高师资素质, 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尤其是在在职培训上下工夫。其次, 高校在扩招的同时, 要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和录取规模。再次, 企业需要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 高校应提供实践教学和实习机会,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大学生自我调整, 作好就业准备。加强社会实践, 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提高社会适应性。正确认识社会, 了解社会所需人才类型, 以此作为培养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依据, 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

参考文献

[1]selye.Hans.TheStressoflife[M].NewYork:MeGrawHill, 1956:l.

[2]Lazarrus R.S.&Folkman S.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1984.

[3]Boyle G.J., Borg M.G., Falzon J.M., Baglioni A.J., A structural model of the dimensions of teacher stress, Br J Educ Psychol, 1995 Mar;65 (Pt1) :49-67.

[4]C.Kyriacou, J.Sutcliffe.Teacher Stress:Prevalence, Sources and Symptom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78.

[5][美]phillip L.Riee;胡佩诚等译.健康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212-225.

[6]梁宝勇等.精神压力、应对与健康——应激与应对的临床心理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48-51.

[7]曹鸣歧.大学生心理压力探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5) .

高校审计发展趋势研究 篇10

关键词:高校,科研,二级管理

科研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的、 能动的科研管理工作能够提高在整个高校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高校的科研管理模式主要是指高等院校在对科研工作的管理中所采用的基本思路和方式,是针对高校各级别项目、课题的具体化管理。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高校管理逐渐形成校、院二级管理体系,实现高校科研管理的多元化和专业化。

1高校实施科研二级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促进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

随着国家对高校科研支持与投入的增加, 各大高校也纷纷重点发展学校科研水平,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的科研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绩。 高校科研氛围逐渐浓厚,科研项目数量也不断增多,但是科研管理队伍建设还不完善,科研管理人员缺失,高校现有科研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科研活动。 因此,科研管理并不仅仅是高校的工作, 高校中各个学院也需要参与至科研管理工作中, 高校科研管理模式逐渐由校管理部门全权管理转变为各个学院为管理主体的模式, 科研二级管理模式的形成促进高校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的主动性

在科研项目的申报、 审查等过程中, 科研项目的具体可行性、创新性、合理性等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科研二级管理模式的实施,使高校各个学院的教师深入科研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调动学院科研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 各个学院科研教师对本学院、本专业的学科方向、专业领域等情况深刻了解,能够在科研选题、内容、科研方法、技术路线上保持科学性和创新性,并且熟悉本院的教师和本院各个学科的优势及特色, 能够及时抓住科研的重点发展方向, 运用学院的资源更好的调动科研教师的积极性和配合度,形成全新的科研二级管理团队。

1.3 有利于理清科研管理的责、权、利关系

传统以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为主的科研管理模式中,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掌握整个学校科研管理的权利, 管理部门将科研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传达至各个学院科研工作团队中, 限制了各个学院科研工作的主动性, 不利于充分调动各个学院科研教师的积极性。 在高校科研考核制度中,学校与各个学院承担的科研权利与义务没有完全理清,在科研工作中易造成职权不分的情况。科研二级管理制度明确划分了学校和各个院校在科研管理工作的职责和权利,理顺各项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增强科研教师的责任意识,形成新的科研考核机制。

2完善高校科研二级管理模式的思考

2.1 转变管理理念

高校科研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专业人才的培养, 面对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增高,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应转变管理理念,将发展教育与人才培养作为科研工作的最终目标,不断完善高校二级科研管理模式。 科研二级管理模式的实施,首先要解放高校科研的管理权力, 将各个学院科研管理工作转变为自主经营、自主发展的管理模式;各个学院要加大办学改革力度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和科研管理水平; 高校还应制定各个院校的专业规划和建设,制定学院科研管理的培训,提高各个学院职能部门的管理水平。

2.2 转变机关职能

高校各个二级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与层级化管理相一致,配合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总体规划, 同时充分发挥学院的优势与特色;学校和学院职能部门要转变职能理念,树立服务理念,实现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人才机制, 为学院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建立高校和学院职能部门的评价机制,确保职能部门的工作与科研工作保持一致、同步进行;加强高校领导与各个院校科研人员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二级科研管理体制的民主性。

2.3 完善学院科研管理规章制度

科研二级管理模式注重学院的自主经营, 建立并完善学院科研管理的规章制度, 确保各个学院科研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时效性。 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学院行使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运用规章制度合理整顿各个学院的资源,制定学院科研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和运行机制,促进各个学院科研环境的规范性。

2.4 协调二级学院之间的关系

高校科研二级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利于防止各个学科专业研究的交叉现象,防止资源的重复浪费,因此各个学院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协调好各学院的关系,共同完成学院之间资源的整合和科研的顺利进行; 完善各个学院科研资源共享和交流的平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科研工作的效率,促进高校科研二级管理模式的现代化。

3结语

高校审计发展趋势研究 篇11

关键词:泛在知识环境 泛在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G2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6-0065-04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从最初的古代藏书楼到现代图书馆,都有其特有的时代烙印和文化色调。同时,图书馆也因时代所赋予它的重任而发挥其自身所具备的功能,为它所处的社会服务贡献。在重藏轻用的古代藏书楼时期,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是收藏图书,到了近代社会,由于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图书馆开始发挥其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积极为社会大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而到了现代社会,图书馆的传播功能开始被人认识。如今,随着泛在知识时代的到来,在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已表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厘清泛在知识环境下的信息服务特征与发展趋势,对主要为在校师生提供知识服务的高校图书馆来说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在概述泛在知识环境的基础上,重点对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列举分析,并对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对策。

1 泛在知识环境的发展与特征

1.1 泛在知识环境的提出与发展

2001年2月, 美国总统信息技术咨询委员会数字图书馆研究小组( PITAC/ DL) 向布什总统提交了“数字图书馆:普遍访问人类知识”的发展报告[1],提出“任何公民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利用任何与因特网相联结的数字设备来检索所有人类知识”。虽然这一报告并未真正的提出“泛在知识环境”,但也为“泛在知识环境”思想的形成与概念提出奠定了基础。2003年6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召开了“未来的浪潮:NSF后数字图书馆的未来研讨会”,并发表了著名的《知识在信息中迷失》研究报告,提出“把数字图书馆的普及所创造的信息环境称为‘信息以太’(information ether),数字图书馆应该定位于提供泛在知识环境,如同无所不在的ether(以太)一样,成为未来生活、学术、研究和教育的须臾不可或缺的公用设施”[2]。自此,“泛在知识环境”被首次正式提出。

1.2 泛在知识环境的内涵与特征

“泛在”(Ubiquitous)源自拉丁语,意为“广泛存在”、“无所不在”的意思,泛在知识环境(Ubiquitous knowledge Environments,UKEs)一般是指由网络、软硬件、信息资源与人等有机组成的新一代主要实现知识计算、通信与存储的科技知识基础结构,是一个使人、数据、信息、工具、设备等资源能够更为完全彻底地发挥作用的有机动态系统与知识环境,是未来知识型社会的一种综合的全面的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3]。可以看出,泛在知识环境有别于我们目前所处的数字化信息环境,具有一定的特点:

(1)以用户为中心。泛在知识环境更强调用户的体验与感受及需求,其所实现的功能与服务也都从用户出发,进而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提供优异的个性化、专业化服务。

(2)网络泛在化。泛在知识环境下,计算机和网络普遍存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终端来进行学习与生活。

(3)社交生活无处不在,且交互特征明显。泛在社会,人们的社交生活丰富多彩,网络空间、虚拟空间都成为社交活动开展的场所,且随着Web2.0等技术工具的出现而呈现出紧密的交互特征。

(4)服务的发生具有即时性与统一性。泛在知识环境下,知识资源尽管分散分布于社会的各个行业,但相互关联,高度共享,具备良好的操作性,并能通过知识发现系统的整理、关联、组织与分析与应用,进而实现知识服务的一站式获取。

1.3 泛在知识环境与图书馆

泛在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对泛在时代的各个行业产生巨大的变革与推动作用,对以提供社会知识存储、组织、分析与应用服务的图书馆来说更是影响深刻,因为泛在知识环境下的泛在化信息服务将改变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将图书馆信息服务带入到泛在知识服务的环境之中,于是,“泛在图书馆”的概念应运而生。但如何理解“泛在图书馆”的内涵,“泛在图书馆”又包含了哪些内容?“泛在图书馆”的服务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也都是近年来的学术研究热点问题。从笔者的理解来看,“泛在图书馆”将具有几个明显特征:首先,“泛在图书馆”的服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图书馆将服务延伸到了任何时间与任何地点,人们获取图书馆的知识信息服务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方便快捷,真正实现图书馆一直追求的读者第一、用户至上的目标;其次,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图书馆即“泛在图书馆”是无所不包并且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社会知识库,图书馆不再是读者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而成为了集知识的产生、组织、开发、利用服务为一体的“知识社区”[4];再次,“泛在图书馆”不只是一座物理图书馆,也是一个集文化交流、陶冶情操、社交活动等为一体的休闲空间,即目前一些学者提出的“第三空间”。

2 泛在知识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

2.1 学术功能日益凸显

根据2002年国家教育部通过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版)》描述,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随着知识社会的发展与泛在知识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在高校的教学科研中扮演的角色开始发生了变化,高校图书馆已不仅仅是以前那种只从事图书借还阅览的地方,而是成了信息和知识交流的集散地和现代知识的创造利用平台。图书馆的各项业务也走上了专业化、技术化和数字化的轨道。具体表现在:

(1)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最早是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后期提出,随后在图书馆开始推行实施学科馆员制度。而我国提出并实施是在20世纪末,最早由清华大学推出。推出这项制度就在于让图书馆适应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学科馆员与一般的图书馆馆员相比,不仅需要有图书馆方面的专业知识背景,还需要掌握其他专业方面的学科背景,了解某一学科的前沿动态;既要有扎实的图书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要有广博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与获取该学科信息的能力。这项制度的推出和实施使得图书馆的专业地位由此而得到更大认可。

nlc202309040859

(2)加强图书馆技术队伍建设。网络计算机时代,图书馆的技术含量越来越丰富,层次和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在以往基本技术继续保留的基础上,接纳和融入了许多新的技术。比如数据库的维护与管理、学术不端的检测、学术文献的传递、专业文献的查找等等。这些新技术的引入需要有一支专业性较强的人才队伍支撑,否则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将无法展开。

(3)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1997年7月,“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项目”由文化部向国家计委立项,由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6家公共图书馆参与,该项目的实施是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开始的标志。目前,除了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数据库和数据库商家以外,各个有能力的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都在进行自建特色数据库,以此来加快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这种专业化、技术化和数字化的自建工作提升了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图书馆在高校教学科研过程中开展的查新服务、文献传递服务以及学术不端检测服务,是学校任何部门都不能替代的、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一定科研水平的服务。这种服务凸显了目前高校图书馆所具有的学术功能[5]。

2.2 休闲功能开始出现

近年来,“第三空间”成为了图书馆界热烈讨论的一个话题,但具体分析会发现,“第三空间”主要指公共图书馆提供诸如休闲等功能服务[6]。但不可否认的是,高校图书馆馆舍的增大与公共图书馆休闲服务所迎合的用户服务需求认可,功能的延伸,休闲服务也成为了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在泛在知识环境下的一大延伸服务内容,除了自身的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日渐凸现外,它所具有的休闲娱乐特点也开始被人们所认识。我们知道,进入网络社会以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前的大学生几乎是由网络伴随成长,他们更习惯于这种开放性、自由性和虚拟性。网络成了他们学习、交友、出门旅游、银行支付以及娱乐的又一种方式。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本科生图书馆,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到图书馆,图书馆提供有本科生娱乐的网游碟片和资料,国外许多大学图书馆也都有提供咖啡饮料和图书杂志阅览的场地。现在国内不少的大学图书馆里也开始出现书吧和咖啡吧现象,并受到了师生的欢迎。图书馆里幽静的环境,浓郁的学习氛围再加上有茶水、咖啡提供,逐渐成了学生老师学习交流和文化休闲的场所。他们在学习中享受娱乐,在快乐中体验学习。成为了集学习阅读、讨论交流和文化休闲娱乐的场所[7]。

2.3 资源建设呈现共建分享趋势

最近几年,我们可以经常听到或看到‘信息共享’、‘知识共享’和‘学习共享’这样的词。所谓信息共享就是指不同部门、不同人群以及不同层次之间,信息和信息产品的交流与共用,让信息这一种在互连网时代十分重要的资源与其他人共同分享,以便更加合理地达到资源配置,节约社会成本,创造更多的财富。而知识共享、学习共享也正是在信息共享的背景下被人们所认识。如今,在图书馆界尤其是在大学图书馆,人们已经开始从理论探讨走向实践操作。不少高校图书馆在建设各自的数字图书馆同时,也在努力建设自己的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并称之为学习共享空间。这是一种经过特别设计、确保开放存取的一站式服务设施和协作学习环境,它整合网络、计算机软硬件设施,以及内容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包括印刷型、数字化和多媒体等各种形式,在技能熟练的图书馆参考咨询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和指导教师的共同支持下,培育读者信息素养,促进读者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这种新型的学习共享空间在发达的西方国家的高校图书馆比较普遍,而在我们国内正在兴起[8]。比较成功的有上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大学等高校图书馆,这种新型服务方式推出后很受学生欢迎。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已经成为各个高校图书馆一项新形势下重塑自我的形象工程,一项全新推出的服务内容。同时也是高校图书馆功能拓展的一项内容。

2.4 数字服务成为主要服务方式

网络技术使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将原先现实面对的交流变成了虚拟远程的交流。以前,学生老师要借书查询必须到学校图书馆,向各部门的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要求。而现在,他们无需亲自跑到图书馆去办理此类事情。他们只要通过学校图书馆网络,在网络上来完成这些事情,比如借还书、预约图书以及参考咨询等等。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会根据他们的需求,通过网络就可以提供相应的服务。这些服务跟读者到图书馆去办理没有两样。此外,由于图书馆采用计算机网络管理,整个图书馆所有馆藏资源,只要通过计算机鼠标点击都能找到。读者不用去图书馆不同部门查找或咨询所需的问题,完全可以实行跨库查找图书资料。不同校区存放的文献资料也可通过计算机进行跨库查找。另外,随着我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推进,各省高校建立数字图书馆共享项目,可以进行联网检索。只要是省内的各个高校,都能分享这些网上数字资源。不仅如此,各高校图书馆还在此基础上开始向移动图书馆迈进,不断延伸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改变长期以来面对面的读者服务方式,尝试图书馆远程的网上服务模式。这样一来,高校图书馆的远程服务方式就成为了一种趋势。

3 结语

泛在知识环境的形成与发展,使得高校图书馆不得不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做出发展与业务重组。本文所述的学术化趋势、资源共享化趋势、服务休闲化趋势及服务数字化趋势都只是这些趋势中的主要趋势,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技术的发展,都还将对泛在知识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催生出新的变革力量,高校图书馆也将在这场技术发展的推动浪潮下呈现诸多的新的发展趋势,也将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应该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审时度势,认真进行探讨和规划。首先,需更新理念,积极面对挑战。对泛在图书馆的内涵、特点进行研究,真正认识到泛在知识环境下的用户服务需求与特征,从理念上对泛在图书馆进行重新认识,进而实现高校图书馆业务重组的顶层设计、系统协调、资源配置、硬件建设、软件配套等工作;其次,建设一支专业背景多元、业务素质较高的员工队伍。通过专业培训、在职学习等途径,培养一支专业背景多元、业务素质较高的员工队伍,以适应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学科服务、嵌入式服务、移动服务、数据分析服务等专业化、个性化与移动化服务人才需求,为图书馆的业务发展与建设提供专业人才保障;再次,健全管理机制,推行知识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机制,通过制定知识管理制度来推行知识管理,以提升高校图书馆在高校机构与社会中的地位,即使图书馆从教育、服务的幕后支持、“第二课堂”走向教学与科研的组织者、参与者,实现图书馆服务与用户需求的真正无缝联接,在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中通过知识发现等服务来体现举足轻重的作用。

nlc202309040859

参考文献:

[1]Digital Library Panel Presiden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visory Committee (PITAC). Panel on Digital Libraries,Report to the President Digital Libraries: Universal Access to Human Knowledge[R].2001.

[2]Chatham M A. Knowledge lost in information. Report of the NSF workshop on Research Directions for Digital Library[EB/OL].[2013-05-20].http://www.sis.pitt.edu/~dlwkshop/report.pdf.

[3]Atkins, Daniel E. Revolutioniz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rough Cyberinfrastructure: Report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Blue Ribbon Advisory Panel on Cyberinfrastructure[EB/OL].[2013-05-20].http://www.communitytechnology.org/nsf-ci-report.

[4]陈维军,李亚坤.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2006,(09):4-5.

[5]如何提升高校图书馆的软实力[EB/OL].[2013-05-20].http://www.jyb.cn/xwzx/gdjy/plfx/t20080414_154760.htm.

[6]吴小林.图书馆成为“第三空间”[N].人民日报,2009-09-02(02).

[7]喻丽.高校图书馆咖啡厅功能定位分析——基于学习功能性空间的角度[EB/OL].[2013-05-20]. http://www.docin.com/p-598769037.html.

[8]汪萍.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区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以江苏省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保障体系为例[J].图书馆,2007,(1):

作者简介:李彩虹,女,浙江传媒学院 图书馆馆员。

高校审计发展趋势研究 篇12

关键词:篮球运动,健身,大学生,发展趋势

篮球运动由众多技术动作组成, 可以全面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 使参与者得到最直观的身体上的改变。其独特的心理体验, 使参与者心理上直接受益。最终, 让参与者达到“身心两健”的目的。该文在对高校篮球运动健身项目价值分析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其发展趋势, 明确了篮球运动健身存在的现实意义, 以求探索篮球运动健身项目新的发展思路与方法。

1 大学生健身篮球运动的特点

1.1 运动形式多样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参与, 综合性强, 围绕地、空进行立体型攻守对抗的活动性游戏, 是我国非常流行、很受欢迎的体育项目[1]。它是由跑、跳、投等人体的基本技术动作以及战术组合而成, 在速度极快、复杂多变、极易发生剧烈对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活动, 可以全面地强健体魄、增强体质[2]。

作为健身项目来看, 运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客观条件选择不同的篮球运动形式。群众广泛参与篮球运动导致了多种比赛形式的出现, 常见的形式有:半场2对2、3对3、4对4等等, 其主要表现在比赛人数和攻防区域的变化。多种运动形式的出现, 客观上扩大了篮球运动的适用范围, 降低了篮球运动的参与难度, 增加了篮球运动的自身魅力。篮球比赛的一般规律就是参与攻防的人数越少, 攻防区域越大, 越利于进攻。比赛人数的减少和攻防区域的扩大及其一系列的变化, 包括技战术运用的简单化、规则的宽泛化, 都降低了比赛的难度, 从而使之更加迎合大众的健身需要。从运动负荷来看, 随着运动场地的缩小化, 运动负荷也随之减小, 使运动者有了更多的休息时间, 保证了参与者能够较长时间地进行运动, 体验运动过程, 达到健身的目的。

1.2 运动行为自如

在健身篮球运动中, 参与者的运动行为主要表现为规范与随意相结合。作为健身项目, 首先, 它的规则与国际篮联制定的规则有所不同, 但同样是一个相对统一, 被运动者所广泛承认, 约定俗成的规则, 与篮球运动的一般规律相契合。其次, 运动者的技术动作也有较强的随意性, 不再追求动作的标准化。相较于竞技篮球, 健身篮球并不注重动作的规范性, 运动者在规则允许范围内可以相对随意地发挥, 只需在其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 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即可。在健身运动中, 运动行为的规范和随意一直同时存在着, 最重要的还是在于运动者本身的目的与动机。

2 篮球运动对大学生健身价值

篮球运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协作精神, 调节其心理状态, 愉悦身心, 达到“身心两健”的目标。让更多的同学参加体育活动, 通过篮球运动使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精神都达到最佳状态, 是篮球运动的目的。篮球运动在健身功能的开发利用方面的优势是能够在全面提高人民身体素质的同时, 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增强人的心理素质。作为集体性项目, 篮球运动还能成为良好的交流平台, 作为施放压力的有效途径, 使参与者在运动中忘记烦恼, 增进友谊, 愉悦身心。

2.1 提升人体机能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非周期性的运动, 技术动作是复杂多变的, 可以全面提高人的身体素质, 还可以提高人体感觉器官的功能, 提高集中和分配注意力的能力、对时空的感觉能力以及定向能力,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 以及调配各肌肉、组织、器官的能力。当今社会, 这些能力的运用与发展愈发广泛和重要, 一些精密仪器的操作以及精细活动的进行都需要这些能力的参与。

提升人体机能是人体对一定强度的运动负荷不断适应的过程。作为一项健身运动, 肯定需要有较为广泛的适应面, 所以要求其运动负荷具有可控性。调节运动负荷可以通过不同的运动形式进行, 运动者亦可依据自身的状况选择不同的运动形式。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篮球运动属于有氧运动, 在比赛中剧烈的大强度运动的时间不会出现很多, 所以, 对于健身项目来说, 篮球运动是项简单易学, 适宜大多数人群参与的体育运动。

2.2 促进心理健康

从事篮球运动的过程与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状态等有所不同。篮球运动为在不与人们公认的道德标准相违背的前提下 (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 发挥个人智慧提供了机会, 例如假动作、摆脱、抢断、传球、跑位等等。在篮球运动中, 运动者表现出具有观赏性、灵巧优雅且具有实效性的技术动作的能力被称为是篮球智商。从本质上看, 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 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 这一般很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得到满足, 而篮球运动正可以在这方面满足人的心理需要。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越来越受到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 进行篮球运动的时候, 也会遇到竞争, 和对方身体进行接触产生摩擦, 甚至发生冲突, 这就需要用一种良好的性格去看待去解决, 同样的问题解决方法得当就能产生好的效果, 这时候个性就会发挥主导作用, 而篮球运动对于大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发展起着推进作用。

2.3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篮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激烈战术变化多端的运动项目, 它不单单是锻炼身体, 更注重的是训练意志品质。在进行组织比赛过程中, 紧张的身体对抗, 在不断变化的战术中要求学生做出复杂的战术动作积极配合, 与对方进行争斗, 这样可以培养大学生勇敢顽强不怕吃苦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同时通过篮球运动的激烈竞赛, 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

2.4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是一个微型的社会, 在其中拥有与真实社会相似的学习、工作压力以及人际关系。篮球运动对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有着积极影响。只有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相互协助、默契配合, 一切为集体, 一切为大局, 才能保证比赛的胜利。学生通过与同伴一起训练合作, 共同完成技、战术的学习, 共同体验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 有助于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 营造良好的群体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减少学习和工作上的压力。同时, 也为进入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3 大学生健身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3.1 独立于竞技篮球运动的趋势

职业化篮球运动已成为极具观赏性的运动竞赛项目, 但毕竟竞技篮球是属于少数人 (专业运动员) 的运动, 不适用于普通群众, 而健身篮球面对的主体是大众, 服务于大众才是健身篮球存在的意义。当今社会,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 人们越发追求健康舒适的生活, 越发注重自己身体的状态, 加之篮球运动在国内的普及程度和受欢迎程度, 健身篮球运动的发展成为了必然趋势。健身篮球与竞技篮球显然不能同步发展, 两者间的差异随着参与群体维度的增加而越来越明显。

3.2 多元化发展趋势

作为竞技运动项目, 全场之间的攻守对抗是唯一的比赛形式, 而在大学生篮球运动中, 运动形式从全场对抗到半场对抗, 从五人制到四人制到三人制再到二人制, 甚至到1对1“斗牛”, 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运动者之间的对抗甚至可以不用攻守的形式进行竞赛, 如单纯的投篮比赛、技巧比拼以及街头篮球游戏中许多动作成为了运动技能的主体。篮球运动的游戏性质决定了其活动形式、内容和方法上的多元性, 这种运动内容与形式上的多样化也为篮球运动在健身功能上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前景。

3.3 社会化发展趋势

健身篮球运动的社会化表现在社会因素的大量参与, 其中以冠名、赞助两种为主要参与形式, 在健身篮球运动的发展中提供了必要的人力与物资帮助。这种商业渗透的现象必将会影响此项运动的发展形式、组织、趋向, 从而引起社会对高校篮球运动的普遍关注。大学生是潜在的体育消费群体, 他们具有独立的消费意识与能力, 在商品经济的大潮推动下, 健身篮球运动的社会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3.4 俱乐部形式趋于完善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 体育文化的传播以及终身体育思想的初步形成, 全国各地普通高校先后建立了篮球俱乐部, 对高校篮球运动的教学和训练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篮球俱乐部将成为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 它的出现迎合了素质教育的需要, 为大学生篮球文化的发展以及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提供了组织基础。高校篮球俱乐部的发展将更为健全, 市场开发更加广阔。

4 结语

篮球运动是为中国学生所热衷的一项运动, 具有很高的健身价值。它的健身功能源于游戏, 健身目标是发展体能和愉悦身心[3]。当然, 要完成健身目标就必须自己参与运动。在参与运动的过程, 也是培养参与者的集体意识、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的过程, 同样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健身篮球运动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此项运动充满了魅力和活力, 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其中, 篮球的健身功能才能得到广泛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博.石家庄市高校大学生课外篮球活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09.

[2]赵萍.篮球运动对大学生健身价值的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 12 (2) :113-114.

上一篇:学分制下教学管理下一篇:红色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