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发展趋势(精选12篇)
高校课程发展趋势 篇1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 高校对公共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带来的巨大的竞争压力, 高校逐步致力于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 而强健的体魄和优秀的体育成绩也是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另外, 为了贯彻落实我国“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高校也要将公共体育课程的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只有深刻认识到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 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出改进, 推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科学发展。
一、高校设立公共体育课程的意义
高校需要面向全体学生, 结合体育课程的特点, 开设种类齐全的公共体育课程, 以满足各种体育水平、各种体育爱好的学生的需求。设立体育课程的意义, 不仅在于个人, 也在于国家。
一方面, 在高校开展公共体育教学, 能够响应国家“以人为本”的号召, 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 增强青年人的体魄, 培养青年人终身运动的好习惯。人们常说,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青年人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必须加强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 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
青年人必须认识到,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青年人来说, 只有从各方面全面提高自身的能力, 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因此, 青年人必须在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中努力学习体育知识, 加强锻炼, 进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另一方面, 少年强则中国强。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永远占有一席之地, 要想永远摆脱“东亚病夫”的耻辱, 必须让高校和学生重视体育教育。合理、科学的体育课程不仅不会影响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阳光、积极的精神面貌, 使国民素质得到提升, 进而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健康、强韧的形象, 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
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现状
( 一) 学校的体育设施不齐全
由于场地、资金等因素的限制, 很多高校无法为一些特殊体育项目准备专业设施, 没有游泳馆、没有滑冰场甚至没有足够的篮球场, 是很多高校目前正面临的问题。体育运动设施不齐全给体育课程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 二) 体育课程的项目少、课时不足
目前, 大多数高校开设的体育课仍然是一些传统的项目, 对于时下热门的体育运动没有涉及, 如游泳、拳击、滑冰等。学生无法在体育课上接受与时俱进的教育, 自然无法培养这些专业技能。另外, 高校对专业课的重视导致对体育课的课时安排不足, 多数高校体育课频率是每周一节课, 且有的年纪的学生不需要参加体育课。体育课时间少, 从根本上决定了体育课的效果差。
( 三) 学生的体育基础差、兴趣不足
大多数学生在中小学教育中并没有积累任何的体育专项技能, 导致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大学体育课程的技能学习, 进而使他们在有限的体育课上无法真正提高自身的体育成绩。体育成绩不佳以及学生过分重视专业课的学习, 导师他们对体育课程逐渐丧失兴趣, 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不高。
三、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
( 一) 高校兴建体育设施
体育设施建设是开展体育课程的基础。为了加强学生的体育教育, 各高校会将大量资金投入到体育涌动设施的建设中去, 兴建专业化的体育馆、游泳池、溜冰场, 购买剑术和拳击装备等。未来的高校体育教育将逐步走向先进化和专业化。
( 二) 体育课程设置逐渐完善
一方面, 随着体育基础设施的完备, 体育课程的项目也将逐渐增多, 以满足更多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同时挖掘学生在各种体育项目上的潜力。另一方面, 随着社会各界对体育教育的重视, 体育课程在课时安排上也将有所变化。学校和学生愿意分配更多的时间在体育课程上, 因此, 体育课程与专业课程一样, 也会变成常规课程, 学生每周的体育课时数可能会由原来的两课时变成六课时。
( 三) 重视学生体育基础教育, 以培养兴趣为主
高校的体育教育会更加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而不是通过考核逼迫学生去学习某项体育运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兴趣,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体育课程教育的效率和效果。同时, 老师们在意识到大多数学生体育基础薄弱之后, 会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强化体育基础练习, 为后期的专业技能学习打好基础。
四、结论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高校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在完善高校教育的同时也在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推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 既是增强学生体魄、强身健体的重要途径, 也是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有效手段。只有充分认识到当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才能在不断改进中完成我国体育教育的建设, 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彭国强, 项贤林, 张成一等.近十年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状况[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0 (1) :78-79.
[2]宋德海.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价值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 2013 (1) :26-29.
[3]黄健武.体育课程改革理念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的影响[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0 (1) :69-72.
高校课程发展趋势 篇2
[摘要] 随着经济的腾飞, 我国体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作为体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 只有把握经济形势, 运用科学的管理办法, 才能取得发展。本文根据体育发展的社会心理基础, 指出未来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特点, 分析了高校体育教育的整体战略思想, 结合高校体育的特点, 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体育;发展特点;发展趋势;建议
体育的繁荣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也是经济文化发展的必要特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体育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和领域。体育活动, 因其能满足人类对身体活动这一基本的需要, 符合人类娱乐活动的规律, 体现了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 吻合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成为人类重要的社会化活动之一。因此, 探讨未来社会体育的发展变化, 把握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向, 意义重大。
一、未来社会体育的发展特点
1.国际化。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推动下, 竞技体育的国际规模日益扩大。在竞技体育国际化的过程中, 运动成绩大幅度提高, 国际竞赛竞争加剧,实力水平发展不平衡, 导致国际体育学术交流日益加强, 国际体育学术活动日趋频繁。一些主要学科, 如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哲学、体育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教育学、体育情报学和比较体育学等均有国际组织。一方面, 体育国际化表现为大众体育的国际化。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 在经济发达国家, 大众体育已成为国际潮流, 与竞技体育的发展有并驾齐驱之势, 国际上已成立大众体育组织和残疾人体育组织机构。另一方面, 体育全球化成为主流。
2.社会化———未来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体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又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体育的社会功能已大大超出增强人民体质的范围, 成为改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体育活动在现代社会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所必需。日常健身必不可少的运动场, 作为社会的缩影, 成为人们社交的场所。形形色色的人聚集在这里, 除健身强体外, 青少年从中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平等参与意识、公平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成年人则为共同利益或兴趣, 在运动中结交朋友, 融洽关系, 商谈业务, 显示社会地位;老年人健身防病,消除孤独, 激发活力, 颐享天年。
3.科学化———体育科学化是未来体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未来体育必然在一切领域广泛采用科学技术的理论与方法, 其中包括体育的决策、管理、教学、训练和科研。体育管理的科学化主要体现在领导决策方法的科学化和运用现代利学理论方法制定政策, 进行体育各项工作的管理。体育教学的科学化在于教学思想的科学化。在群众性体育锻炼方面, 现代科学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运动处方”来指导群众体育锻炼。现代科学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可以认为, 在当今竞技水平已经很高的情况下, 运动场上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未来社会公民的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 对于体育学科的认识, 对于动作技能的掌握, 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人们树立了终生体育的观点, 能主动吸收各种信息, 模仿、创造学习动作技能, 自觉确定运动目标与运动体育的方案, 寻求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
4.素质化———高校体育教育将由强调“健身”转为“全面育人”。学校体育是现代化体育的基础, 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生长发育, 培养坚强意志和进取精神, 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物质基础;同时为终身从事体育锻炼创造前提和培养兴趣。
二、未来社会体育战略思想及发展趋势 未来体育的整体战略思想是: 以身心和谐为前提、终生体育为方向、快乐体育为主体, 进行健康教育, 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按照这个要求, 未来体育的发展呈现如下六大趋势: 国际间竞争更加激烈;体育的社会功能增强;体育向身心和谐方向发展;健心健脑的新型运动项目出现;体育的形式多样化;主动模仿、主动学习成为未来体育学习的重要方式。例如: 未来社会的快节奏、高时效、高技术密集型的生活方式, 使人们心理紧张加剧,体力耗能降低, 体脑倒置。为弥补这种偏差, 缓解脑力紧张,“体育向身心和谐方向发展”成为体育活动的主流。人们不仅要求体育活动能锻炼肌肉, 更希望其能训练心脏, 增强心力, 消除心脑紧张。因此, 体育的趣味性增加, 体育的艺术性提高, 快乐体育成为主流,人们可以从身体活动中得到美感, 享受身体的愉悦;体育的自然性增强, 出于对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 人们渴望回归自然, 返朴归真。古老的、随意的、简单的户外活动如爬山、林间间漫步等形式愈加受到人们喜好;同时体育的冒险性加大, 在大自然中尽情展示自己, 既享受自然的旖旎风光, 又体验战胜自然的快感, 在大自然中炼就机体、陶治性情, 新型的运动项目不断出现,如江河漂流、攀岩等。
三、高校体育教育发展趋势及建议
我国高校体育随着经济建设的步伐, 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目前, 在大力推行全民健身运动和提高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要求下, 高校体育发展有以下趋势。①高校体育教育目标向多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终身体育是目标的最大归宿。教学大纲的科学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对高校体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学思想的研究, 主要围绕培养体育能力、体质教育、整体效益、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成功体育等几种思想观点进行探讨。体育教学目标体系的开发研究, 认为体育教学目标应向多元化、多目标方向发展。
②高校体育课程结构更为合理、科学, 向课内外的一体化、整体结构化方向发展。高校体育追求阶段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 促进身心协调全面发展, 强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③高校体育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发展。教学内容呈现多样化、娱乐化及健身性、兴趣性与文化性等特点。各种体育教学模式、方法、手段被广泛采用。如“发现学习”、“程序教学”、“掌握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引进体育教学领域, 打破了以往主要以特殊认识过程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及三段式常规结构, 深化了人们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多种认识。④高校体育科研将有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并带动指导实践的进步, 突破口将以体育教学领域为焦点, 以体育教学模式、课程改革等为内容。高校体育是一个具有多功能、多层次的开放系统;在继续强调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 开始重视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为竞技体育培养人才, 为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服务。
⑤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呈现新趋势。体育教学思想提出以育人为最高目标, 以知识技能为主导, 培养能力为重点, 身心发展相协调, 终身体育为方向。体育教材内容向竞技、娱乐、健身等方向转变, 并重视发挥高校体育的文化价值作用。体育教学方法、手段的实验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果, 重视教师的“导法”和学生“学法”的结合, 关注整体化教学方法手段。体育教学评价的突起并逐步规范化。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教师质量有明显提高。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促进了高校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的接轨, 并对体育教学产生了全面积极的影响。未来社会体育的发展, 对高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挑战。以学生身心和谐为前提, 终生体育为方向, 快乐体育为主体, 进行学生人格的健康教育, 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 发展高校体育的具体措施是: 2 适应形势, 培养学生未来社会意识。面对国际化的社会形势, 学校体育必须与时俱进, 通过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的平等参与意识、公平竞争意识、创新应变意识, 培养竞争能力与拼博精神及应变能力与创造能力。②加强并实施系统体育学习。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形成运动习惯, 学习人体基础知识, 普修各项体育运动, 学习体育基本的实用知识, 掌握基本技能, 着力培养相关的体育素质,树立终生体育的观点。并逐步系统学习体育知识, 注重体育的基本技巧, 初步掌握“怎样进行健康(体力、心理)诊断;怎样制定运动处方;怎样实施身体锻炼”的基本技能。组织学生体育小团体, 培养共同兴趣。③顺应科技潮流, 加强高校体育的科研工作。
高校课程发展趋势 篇3
关键词:MOOC 课程建设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知识经济、科学技术、国力竞争的挑战日益严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已成为各大高校奋斗的共同目标,要完成这一目标的根本出发点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就涉及到师资队伍、教材课件、教学方法和管理手段等方方面面,他们整体决定了课程建设的好坏。因而大力加强课程建设,已成为各大高校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共识。
一、明确大学课程建设的含义
大学课程建设是指大学按照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确定的各个学科的核心知识内容,并形成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知识传授及能力培养体系。课程是通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案教材等有机组合来具体体现的教学活动,它既包括系统的完整的科学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也包括必需的教学条件和相应的教学管理措施[1]。
那么什么是MOOC?MOOC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是整合多种社交网络工具和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形成的多元化的学习工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它突破传统课程时空上的限制,依托互联网使得全球的学习者在家即可学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课程,突破传统课程人数限制,能够同一时间满足大规模学习者,同时拥有较高的入学率和较高的辍学率,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2]。
MOOC的出现引导了课程建设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正是契合了社会改革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课程建设的构成,以此为立足点,站在国际化视野的角度上,探讨大学课程建设的影响因素,寻求改革推进的根本办法。
二、MOOC时代的大学课程建设发展趋势
2012年MOOC元年的到来,社会进入全面普及信息化时代,对知识的需求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知识搬运和应用,更迫切需要的是知识的创造和革新。高等教育必须要紧抓社会变革,及时做出敏锐的反应,持续改革课程的结构体系,超速更新课程的先进内容,引领新的教育课程改革,从MOOC的风靡来看,有以下几个明显的发展趋势。
(1)因材施教,凸显学生的个性化和可持续发展
尽管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存在较大差异,但在大学教育方面都应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共同的目标。在引导学生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的同时,更需要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人生态度等方方面面负责;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因人而异的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强调个人的发展的同时,兼顾到个人与社会健康和谐的融合;保证学生在学校阶段的培养,同时更进持续改进,关注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
(2)引进高层次人才,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是教师,主要依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因此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需要的是他们开发新知识、建设新课程的能力。为此,各国普遍重视高水平师资引进与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如1983年,美国发表《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随之提出了影响较大的几大职前教师教育改革报告,即《明日之教师》、《改革师范教育的呼吁》;自九十年代开始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运动以来,美国真正认识到学术素养对培养高质量学生的重要性,加快了教师教育的步伐,颁布了《明天的学校——建立PDS学校的原则》(1990)、《头等大事:为美国的未来而教育》(1996)、《科学教师师范教育改革建议》(1998)等教师教育改革文献,积极开展教师培训[3]。
(3)改进课程管理制度,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对课程进行管理的基础和前提,要求各大高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善和优化课程管理制度,给课程教学提供无忧的条件保障和制度保证。教育评价方面,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都在致力于建立公平、公正、有效、科学的现代教育评价体系,深入评价反馈,持续改进的理念,真正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过去重考查的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学业成绩评定,如英国开始在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实施全国统一的考试与评价,其目的是加强对教育质量的跟踪监控
(4)革新授课方式,整合教学资源,培养国际化通用人才
2012年MOOC元年席卷全球的态势迅速成长壮大,现已有220多个国家600多万名参与学习者,动摇了沿袭数百年的高等教育模式。基于MOOC的教育改革亮点在于,它通过一个共同的主题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交集起来,对学习者没有特别的要求,任何求知者,只要是对此方面感兴趣,都可以免费参学。
三、开展MOOC建设,深化课程改革
课程作为直接面向学生的基础的培养载体,它的质量充分表现了学校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学术层次的好坏。从而真正的提高教学质量。结合MOOC建设,更新教学内容,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和教育模式,同时带动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运用信息时代的互联网平台,糅合全球精品课程,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对高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宣传展示学校实力,提升社会影响力。通过MOOC的推广,高校可以在开放的网络平台上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展示学校的教学特色,增强社会影响力,提升学校知名度。
(2)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利用建设网络课程的机会推动教学资源整合与建设,完善课程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与无缝连接。
(3)借鉴国内外建设经验,改善提高本校教学质量。通过对国内外其他高校优质课程资源的学习借鉴,完善和提升我校教学资源,进一步改善课程模式。
(4)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与评价体系。通过对网络课程的管理,监督学生课程学习统计数据,为教学建设、教学政策提供可靠改进依据。
参考文献:
[1]周岭.大学课程建设及其发展趋势[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163-165.
[2]张小帆.基于MOOC理念的高校就业指导课模式初探[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18):55-58.
高校课程发展趋势 篇4
社会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人民体质的增强、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是现代社会文明、健康、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现代生产方式和人文环境等客观条件将对社会体育的性质、内容、范围、形式、对象及时空关系产生巨大影响。
1. 经济是社会体育的基础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社会体育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必然要以经济为基础,其发展规模和模式都要受到经济的制约。当前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农业包括第三产业都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日趋成熟,经济状况与社会体育、社会体育和个体的体育行为、经济状况与个人体育行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经济水平最重要的指标就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GDP) ,它不仅反映综合国力的经济总量,而且反映按人口平均物质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在某一时期新创造的价值。根据《1996—2010年中国社会全面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魏礼群主编,1996) 所预测的人均GDP可知,在过去10年中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每年8%—9%的速度递增,这一高速度在本世纪末还将继续保持下去。但是由于基数的不断变大,再保持8%左右的高速度恐难以实现,但其发展速度可望仍将保持在6%左右。可见,未来几十年中我国经济实力还将不断增强,这必将为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物质条件,为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国家的重视是社会体育发展的前提
现阶段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党和国家大力倡导社会体育。1982年,5届人大5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体育任务用根本大法确定下来,成为全国人民必须努力实现的法定目标,国家“六五”、“七五”规划也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它从面向21世纪提高民族素质的战略高度出发,对今后若干年直到下世纪初我国全民健身的目标、任务、措施提出了新的明确的要求。《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是新中国体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将实现一次新的飞跃。随着1995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的权利,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得到了充分的法律保障。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使我国社会体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2007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以及“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动,为社会体育又注入了新生力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完美闭幕把我国社会体育推向了一个高潮。
3. 人口是社会体育发展的主体
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体育发展的主体。社会体育的发展不仅和经济有关系,而且和人口增多有直接关系。社会体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我国未来人口的数量息息相关。按照12‰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中线) 估算,到2000年,我国人口为12.89亿;到2010年,按9‰的中线标准估算,人口将达到14.10亿 (魏礼群主编,《1996—2010年中国社会全面发展战略研究报告》,1996) 。未来几十年中基数不断增大、增长速率减少,但总体人口数还是呈上升趋势。
从现阶段我国人口状况来看,体育人口可分成4个层次。第一,25—35岁之间。这部分人口刚从大学走向社会,从学校学习的体育技能还没有忘记,依然有着在学校体育的激情,大部分人的父母和子女还不需要用过多的时间去赡养和抚养,经济状况对他们是最大的挑战。根据近几年的高中和大学入学情况,2008年是最高峰,所以他们是未来几年里社会体育的一批新生力量。这部分人的体育人口百分比为40%左右。第二,35-45岁之间这部分人的社会负担系数最大,既要赡养老人,抚养孩子,又有繁重的职业工作,即使有兴趣参加体育活动,也力不从心。这部分人的体育人口百分比为10%左右。第三,45—55岁之间。这部分人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社会地位比较稳定,子女和老人的负担较小。这个阶段的体育人口的百分比为25%左右。第四,55—75岁之间。这部分人增长速度从我国年龄结构来看是最快的,他们刚刚离开工作岗位,生活富裕、闲暇时间多,对健康的渴望程度也是最高的,这个阶段的体育人口百分比为45%左右。
4. 发展趋势的归纳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经济条件允许,社会人群对健康不断追求。我们不难看出个体的体育行为促使社会体育未来将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出现,“健康第一”“体育强身”的观念也将会深入人心,社会体育与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也将融为一体,既有娱乐、健身、休闲,又有竞技。人群中个体的科学锻炼意识也会普遍化,锻炼手段会更加多元化。各层次的管理体系也会进一步完善并走向规范化、市场化、法制化。
二、社会体育与高校体育学科
1. 社会体育唯一的可操控性
未来社会体育发展趋势的明朗,对我们高校体育学科的改革和建设提出了一个新的考验。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科改革和建设都是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的目的而进行的。高校体育学科也是如此。虽然社会体育是宏观的、不可操控的,但是它的主体却可以个体化。我们把社会体育主体个体化以后就会发现,高校体育学科的的发展趋势其实就是培养出社会体育人口所需要的人才。这也是社会体育唯一的可操控性。
2. 高校体育人才的多元化培养
从未来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看出:个体的体育行为促使社会体育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按性质可分为:收费和不收费;按内容可分为:竞技运动、健身运动和休闲娱乐;按形式可分为:有组织和无组织。它的范围很广,是多元化的,但目的却是单一的,就是怎样更好地增进健康。也就是说我们未来高校体育学科的发展培养出组织、管理、科学的指导手段、全面的技能项目等与一身的多元化人才才是最重要的趋势。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国力日趋强盛的条件下,我国的社会体育也有了更好的发展,在社会体育中起主体作用的人群在个体体育行为的促进下形成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多元化的要求给未来高校体育学科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从唯一可操控的个体体育行为入手研究,未来高校的体育学科的发展趋势必将以培养多元化人才为方向,不能走多分专业和划分类别的路子,应把同学科、相近学科和一些辅助学科集中起来,划分多个班级教学,构建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共同进步的教学体系,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体育的发展方向。
摘要:目前我国对未来社会体育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论文很多, 对高校体育学科发展或体育学科改革加以探讨的文章也很多, 但根据未来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来谈高校体育学科的发展方向的却寥寥无几。本文作者对近十几年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归纳, 并放眼我国未来社会的体育发展, 分析了高校体育学科对未来社会体育的直接影响关系, 理性地探讨了我国高校体育学科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未来社会体育,发展趋势,高校体育学科
参考文献
[1]田雨普.21世纪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1.1
[2]周爱光.论我国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999.1.
高校课程发展趋势 篇5
我国微课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李巧芳 杨文美
摘 要 对当前微课程的相关文章进行内容分析,总结我国微课程的研究现状,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微课程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 微课程;移动学习;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0-0012-03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日益普及,先前的移动学习方式和网络教育资源已不能满足当前学习者的需求。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应运而生,其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以新颖活泼的形式吸引学习者的眼球,让学习者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充分利用零碎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思考。因此,对微课程进行现状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展望,将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变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微课程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本文研究的主要文献是发表在“中国学术网络出版总库”上研究微课程的文章。具体抽样方法: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内容检索条件为“篇名”,分别在“篇名”中输入“微课程”或含“微课”,共得到64篇文章(表1)。检索的截止时间为2013年8月5日。
我国微课程的相关研究从2011年开始,2012年、2013年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通过对所得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可知,最早发表的与微课程相关的文章是2011年关中客的《微课程》,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微课程”概念的源,并批判性地指出:微课程不可能适用所有的课程,适用哪些课程哪些教学内容,需要通过实践检验。此后微课程逐渐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大家开始对微课程进行解读,研究其概念、含义、特征等。
我国对微课程研究比较深入的两位学者是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主任李玉平。胡铁生围绕开发“微课”资源库展开,发文4篇。其基于当前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下的状况,提出建设微课程资源库将是当前网络时代背景下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新趋势,通过建设佛山市“微课”资源库,总结了“微课”资源库开发的步骤和途径,主要包括“需求调研;平台开发;内容规划;技术培训;微课建设;共享、交流、应用”等环节。
李玉平认为微课程是在“三小研究”背景下产生的,是从“三小研究”到“三微研究”的转化,标志着一种新的研究范式的形成。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探索,总结微课程的分类包括“策略微课程;小现象微课程;小故事微课程”。
微课程研究内容统计分析
由于我国微课程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当前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微课程的概念、含义、特征等浅层次的探讨,对微课程的设计、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少。以下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从微课程的含义特征、设计开发、应用领域三方面展开综述(表2)。
2.1 微课程的含义特征
目前很多学者对微课程进行了定义和解读,其核心和理念是一致的,但是还没形成统一的概念界定。胡铁生从系统观的角度首次提出了微课程的概念,认为“微课程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他还提出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学点评等教学资源是构成微课程教学资源生态系统的要素,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营造了一个微课程资源生态系统。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程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课程。同时他还指出“微视频”并非等同于“微课程”,其只有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否则它只是一个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
从以上阐释可知,微课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不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截屏,而是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后开展的教学活动。微课程包括课堂教学的全部因素(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师生互动、教学资源等),将这些教学因素以高度凝练的方式融合形成短小精悍的视频即形成微课程。
胡铁生通过对微课程资源库的设计开发以及一系列的实践研究,总结微课程的特征包括:“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景真实;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半结构化,易于扩充”。国内微课程领航人李玉平关注的却是微课程的视频呈现,认为微课程视频长度在5分钟左右,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这种生动活泼、短小精悍的视频形式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引发思考,让学习者在繁忙的生活中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实现“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
从以上众多学者的理解可知,微课程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以视频为呈现方式;二是凸显微课程的“微”。这里的“微”是微小、碎片化,能让学习者借助移动技术和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
“微”是微课程的灵魂,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1)教学内容含量小,每集只针对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具体问题;
2)微课程视频时间短小,一般在3~8分钟,这种视频时长符合学生的视频驻留规律和学习认知特点,能让学生在短暂的零碎时间中高效完成学习任务而不会感到疲劳和注意力分散;
3)微课程视频形式生动活泼,趣味性强,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微课程切入课题迅速,讲授线索清晰,总结收尾快捷。
2.2 微课程的设计开发研究
微课程是网络时代的新型学习资源,高质量的微课程不但能满足学生的个性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化学习需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因此,设计开发高质量的微课程将是当前的重点问题。
通过统计分析可知,介绍微课程设计开发的文章一共12篇,占总篇数的18.8%。胡铁生是我国微课资源库的开发者,他认为微课程的开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对现有的优秀完整课例或视频课例进行加工改造完成;二是原创开发,即设计开发一节全新的微课程。一节新的微课程的开发过程包括:合理选题,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撰写视频字幕,拓展其他资源。江苏省苏州市电化教育馆的金陵认为,微课程是对原有课程的再开发,在原有课程分解到课时教学的基础上,再把课时教学继续分解成若干个微小课程。李玉平认为,微课程的设计制作实质是精细观察和深度思考,是从一个个小细节中发现亮点,通过不断追问,将看似价值不大的叙述开发成策略、梳理成故事,通过后期制作形成。
以上学者阐述了微课程的内容设计来源以及制作过程。梁乐明等在《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一文中,通过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微课程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进行比较分析,构建了能有效促进学习的微课程设计模式,包括前端分析、微课程要素与设计、评价与反馈等环节。这一设计模式的提出为设计制作微课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黄建军等在《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一文中阐述了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选题设计、时间设计、教学过程结构设计、资源设计和教学语言设计等。
以上阐述表明我国对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型的研究较少。今后微课程的设计制作将更多由一线教师根据教学需求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制作一节全新的微课程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需要加强教师的各项设计操作技能培训,以提高微课程的质量。
2.3 微课程的应用研究
通过内容分析可知,当前文献主要研究微课程在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面的应用。微课程是网络时代的新型教育资源,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给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了发展契机。因此,微课程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胡铁生认为,微课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微课程进行听评课、教研活动的方式突破了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变革教师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将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学生而言,微课程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不但能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强化巩固知识,而且能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通过微课程的学习和反思,分享到的不仅是丰富的教学资源,更是各自的教学智慧,这种研修方式更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刘静波认为,教师通过制作微课程,不断深入反思,归纳总结,借助微课程这一工具,可以将隐性成果显性化、显性成果标准化、研究成果传媒化、科研门槛草根化,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以上学者分别是从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化学习角度阐述微课程的应用。微课程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点凝练,讲解清晰易懂,形式活泼新颖,因此每一节微课程都是一个丰富的学习资源。如何将这种教学资源整合到具体学科的常规课堂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借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
目前微课程与具体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应用研究较少,主要有刘文忠的《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微课程提高课堂的有效性》、顾柳敏的《基于微课程理论的地理合作课堂初探》、钱柳云的《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微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刘文忠的研究表明,微课程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但此研究没有选取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制作微课程并在教学中进行实施,检验教学效果,因此结论有待考证。顾柳敏选取“地球的自转”为教学内容,利用微课程资源以翻转课堂的方式教学,这种探究是在微课程理念下对新的学习模式的一种探索和尝试。
以上研究表明,一线教师已在课堂教学中将微课程与具体的科目相结合进行实践研究,目前这种研究的层次比较浅,微课程是否适用于所有的课程,适用于哪些课程哪些教学内容,还需进一步实践检验。
微课程发展趋势分析
3.1 微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
微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应具有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目前还没有极具说服力的实例研究如何设计、开发与实施微课程。可在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基础上参考借鉴,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设计要抓住微课程的核心理念,凸显微课程的“微”特征,通过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总结得出。今后微课程的实证研究将更多关注具体科目、具体内容的微课程设计,并将其充分运用于常规课堂教学中,以检验微课程的应用范围和效果。
3.2 教师的微课程制作技能培训
目前微课程的数量不断增多,但是质量远不达标,利用率较低。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领军人,掌握学生的水平情况以及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一线教师创作微课程不但能保证微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能有效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目前很多教师没能把握微课程的基本核心理念以及制作技能,应对教师进行微课程的创作技能培训,使微课程成为每个教师都能创作的教学资源。
3.3 拓展微课程的应用领域
目前微课程在教育领域的研究初见成效,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需拓展。今后将更多关注其“与不同的学科、不同群体进行整合,有效促进学生的正式与非正式学习”。微课程是一种教学资源也是一种社会资源,今后将更多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采用微课程的方式向大众传播某种绿色环保理念,或通过微课程进行某一生活技能的学习等。拓展微课程的应用领域将对教育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机遇。
参考文献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2]胡铁生.区域性优质微课资源的开发与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育,2013(4):19-22.[3]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4]胡铁生.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2(11):65-69.[5]夏仲文.利用微课程促进学科教学的应用研究与反思[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3-14.[6]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7]李玉平.如何开发微课程:基于一篇文章的八集微课程的开发过程[J].基础教育课程,2013(1):96-99.[8]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5-19.[9]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5-18.[10]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1]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12]顾柳敏.基于“微课程”理论的地理合作课堂初探: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球的自转为例”[J].地理教学,2013(5):
高校财务管理发展趋势研究 篇6
【关键词】高校 财务管理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C-0115-02
自20世纪末开始,我国政府加快了改革高等教育的步伐,高校办学的自主权得到进一步的扩大,我国高校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招生人数及办学规模迅速扩张,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呈多样化,高校财务管理效率要求随之提高。研究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对于提高高校办学的效率和效果,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确保高校长期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更加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信息技术已经引起了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财务管理环境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高校必须主动地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广泛采用信息技术,以适应现代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现今高校财务工作中,已经开始运用了较多的信息化技术,如校园一卡通作为一种非现金流动方式已经被广泛采用,校园内的交易步骤更为简化;手工记账方式也早已被会计电算化取代,财务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网上支付结算方式,也使得缴纳学费、支付各类款项等工作更为方便、快捷;财务管理信息发布与查询网络平台的使用,让师生们可以便捷地查询到所关注的报销流程、学生收费情况等财务信息。
网络安全问题和数据保全问题是采用信息技术时不可回避的两大问题,部分关键财务信息具有很强的保密性,是不能够被泄漏和丢失的。高校可通过自主开发或者外购等方式,使用防火墙、杀毒软件等网络防护系统和加密技术,确保高校重要财务信息的安全。高校财务会计电算化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可以通过聘请一些电算化的专业人士,针对外购的财务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财务信息的准确性。采用更多的信息技术,如电子文档处理系统,远程抄表系统等,在不断推进校园信息化的同时,也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运用精细化管理思想,进一步实现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大多数高校落后的财务管理水平严重制约了改革的进行和高校的发展。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是一种更加规范、更加科学的管理方式,财务精细化管理通过对高校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细化和分解,能够充分挖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实现高校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
为了实现精细化财务管理,首先是要树立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理念,不仅仅让高校管理层和财务工作人员意识到精细化工作的重要性,更要让整个学校及下属各系、部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培养出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这样才能真正地落实精细化管理。其次,精细化管理需要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加以规范,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财务制度、办事流程、岗位职责进行补充修订,让财务工作人员以及来办理相关事项的非财务人员能够做到有理可依。最后,现代信息技术为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可行性,多种财务软件及办公软件的应用,使财务人员从繁琐的收集原始财务数据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能够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更好地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通过精细化作业流程收集而来的财务数据,更真实可靠,对于高校管理层制定本校中长期发展规划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三、不断健全高校财务监督机制,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督力度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业务更加复杂,多样化的资金来源和使用方式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高校经费不仅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校办企业的经营性业务收入和捐赠收入等也成为高校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资金不仅在传统的基本设施建设、相关设备的采购、科研及教学等多方面进行使用,也有相当金额的资金投入到创办校属企业、进行各种投资等经济活动中。为了保证巨额资金的筹集和使用能够有序地进行,防范舞弊行为的发生,降低高校财务风险,需要加强对高校财务活动的内外部监督力度。
从内部监管的角度来看,不同于企业会计,高校会计不需要核算成本,进行成本核算工作,这就使得高校内部控制意识薄弱,不能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直接导致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监督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改变这一状况,从高校的决策层开始,就要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观念,重视内部监督工作。同时,高校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并通过不断总结实际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及时对相关制度进行补充调整,以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在我国高校中,内部审计部门主要是以辅助机构的形式存在,大多数高校甚至没有设立单独的审计部门。高校应当给予内部审计部门应有的权力和独立性,以保证其职能得到正常的发挥,并重视其提供的审计结果。
外部监督主要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现阶段,只有主管政府部门能够对高校财务管理实行监督,社会监督根本无法发挥作用。但是,作为仅有的外部监督方式,政府监督也存在着立法滞后、监管部门之间不协调、监管效率低下、监督力度不足等诸多问题。为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借鉴发达国家高校相关经验,我国高校应当引入会计师事务所、专业的评估机构等中介组织定期对高校的财务管理活动进行监督。
四、进一步公开高校财务信息,逐步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的透明化
新实施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明确规定了高校应当建立健全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依法公开财务信息。财务信息披露是财务监督的一项重要手段,高校财务信息常态性地进行披露,有利于每项财务活动的每一步骤都透明化,实现对财务活动的过程的监督作用。
在《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实施之前,就已经有《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作为高校财务信息披露的指导性文件,但是由于高校财务信息的高敏感性,高校并不是十分主动地公开财务信息。在进行财务信息披露时,高校往往只会考虑上级部门的需求,极少考虑到其他财务信息需求者的需要,所披露的财务信息不够全面。财务信息披露机制包含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和财务信息公开体制,关于这两方面,目前都没有一项文件做出具体的相关规定,财务信息披露机制的缺乏,使得高校财务信息披露工作不能有效地开展,影响了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效率。
为了改变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主动性较差的现状,一方面,高校自身应该深刻认识到财务信息公开化的重要性,更加主动地公开财务信息;另一方面,相关的政府部门也应该尽快颁布相关的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对信息公开的督促力度,以形成高校主动公开财务信息的氛围。在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财务报表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增加了财务报表附注来披露重要的表外信息。但是现金流量表仍旧没有纳入高校财务报表体系中,作为会计报表使用者全面分析报表提供者的投资和筹资活动的重要工具,现金流量表在将来很有可能也会加入到高校财务报表体系中。高校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实施细则以及建立高校财务信息披露长效机制等方式来建立财务信息披露机制。
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财务队伍专业水平
任何工作,都是由相关人员开展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也同样如此。高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精细化、透明化的发展趋势,需要财务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而内外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更是对高校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科学技术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需要财务人员去学习相应的软件操作流程,熟练使用相关软硬件设施。而精细化、透明化、内部控制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是高校决策层以及财务人员了解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观念。这些都需要相关人员不断地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认识水平。除了坚持提高高校原有的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之外,还可以招聘具有相关财务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直接补充到财务工作队伍中来,以提高整个工作队伍的能力。
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的颁布和实施,对于高校财务管理产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影响。在当前高校财会工作处于新旧制度交替时期的前提条件下,通过研究高校财务管理发展趋势,探索和发现新制度实施存在的普遍性、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不但能够提高高校运用新财务制度的能力,也有利于实现高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勤.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5)
[2]念家建.浅谈信息化技术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4)
[3]田芝萍.基于学校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4(2)
[4]马福云.高校财务信息披露研究[J].经济师,2014(1)
高校课程发展趋势 篇7
1 当前高校毽球教学现状
毽球运动随着社会发展而得到迅速推广,毽球体育课在全国许多高校开设起来,各种毽球协会和组织也在高校中相继成立。部分高校的招生部门也特招了高水平的毽球运动员进入高校学习,对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毽球运动十分有益,并有利于形成良性的体教结合路线,有利于毽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当前高校毽球教学的开展抛开师资、场地原因不谈,技术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大部分课程仅围绕比赛毽球技术教学展开,教学对象的身体素质条件受限较大,不仅未能很好地推广普及毽球运动和全面反映我国古老的毽球文化,反而间接扼杀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毽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视比赛毽球而忽视传统花样毽球教学,重视竞赛成绩而忽视学生个性发展,一味的循规蹈矩而忽视技术教学创新,造成这一短视的原因,与传统毽球分类在体育教学中形成的固有思维定式不无关系。
2 高校体育课程新趋势
学校体育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为“全民健身”战略服务,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结合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教学内容、方法得以更新与改进,体育教学质量也得到了较大提高。
传统体育课教学类型过于单一,与未来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终身教育思想不相适应。高校未来的体育课程是始终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所以课的类型和结构等都将产生很大改变。传统体育课类型的分类方法是以技术教学论的思想为基础的,在设置课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时,视角总是集中在技术的传授方面,而其他的目的和任务却无法进行考核与评价。未来的体育课程实施趋势,课程标准实际已转变为目标管理,不仅会提出课程总目标,而且还会提出领域目标、水平目标,体育教学课的类型会直接针对新目标体系而构建。[2]
未来的体育课程的教学课类型大致如表1所示。
围绕体育课程未来教学课类型的新趋势,从不同教学培养目标出发,针对不同学生人群,结合毽球运动新的科学分类,对高校毽球课程教学进行创新研究,以使其适应人群更广,针对性更强,更科学合理,易操作,能量化,可评价。
3 毽球课程中的因材分层分项教学研究
3.1 因材分组教学
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所谓因材,即在安排毽球课程时因人而异,因培养的目标需要而开展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之间的性格、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差异,从学生自身的承受能力和学习需求出发,运用因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活动或练习小组,充分利用毽球运动各分类项目练习形式、难易程度和培养目标的不同,使每一名学生都能体验到毽球学习和活动的成功感。不仅使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吃的饱”,素质一般的学生“吃的好”,也能使弱势群体学生“吃的下”,有效调动各个能力层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参与者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优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良好的毽球终身运动意识。
3.2 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又称分级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根据其教育对象不同的基础或不同的接受能力而对进度和目标进行适时地调整。在我国,大学生的体育教育状况很不平衡,教育起点和教育接受能力有很大差异,很有必要进行分级教学[3]。
在当前大学阶段的体育教育,学生的基础差异性非常显著,在同一起点、进度、目标的班级授课不能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而分级分班教学则能够整合班级授课和个性化教学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尽最大可能让每个学生接受到与自己相适宜的体育教育。
如表2内容,毽球教学可根据学生差异,设立初级、提高甚至高级的不同水平分级班,在活动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能,使其“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3 . 3按新分类分项教学
毽球运动新分类中的三个分项因其活动方式、毽球样式、规则以及对参与者的身体要求等方面表现的内涵不同,各自具有其不同的项目特点,将毽球这项“方便体育运动”从低到高,由易到难,再到个性展示、团队竞赛、合作交流等全方位的宽泛的表现了出来。
毽球运动各分项要素对比如表3所示:花毽是中国传统“踢毽子”踢法的继承和发展,与网毽不属于同一种表现形式,突出个人表现,其难度仅次于网毽。它对踢毽者的速度、柔韧性、灵敏性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动作精确到位、技术娴熟细腻、套路衔接自然、配合熟练默契等。动作花样完成得好,人们的表演欲望得以实现,从而获得成功感、认同感和满足感;网毽技术难度最大,它是以花毽个人表现为基础,通过统一规则的设定,使集体竞争性、对抗性得以增强,对踢毽者要求也最高。其竞赛之激烈,攻防节奏之快,进攻技术之高难,随着比赛的级别和水平的提高,对踢毽者的能力要求就越高,越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及意识;大众毽揉合了花毽和网毽踢毽内容,它没有场地、器材、人数、规则等的制约,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随意选择适宜自己的踢法,因而在当前群众体育健身活动中开展较普及。它能寓健身活动于游戏之中,健身和娱乐效果明显,踢毽者亦能在活动中找到成功的感觉、竞争的场面、集体的沟通和精神的满足。
综合毽球运动各分项的不同培养属性和特点,在高校毽球教学中可按毽球运动不同分项来开设毽球课程,以充分满足不同性格和目标人群的需求。
4 结语
体育教学要紧密的与课余体育有机联系起来。毽球课程教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不同运动能力层次的学生,通过课程教学全面了解毽球运动的历史积淀和丰富内涵,有效掌握该项目基本运动技能和规律,体验运动乐趣,形成运动习惯,并在课余健身锻炼中长期实践运用,真正“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娱乐自我,强健身心”,最终实现让学生通过高校课程体系学习达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技能和健康意识。
摘要:毽球运动的新发展,形成了以毽球不同运动形式为特征的新的分类。这一分类以体育的社会化发展为契机,有利于推动毽球运动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开展。该研究建立在毽球运动新分类和高校毽球不同类型课程的分项目教学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毽球课程的因材分层分项构建,以期通过本研究,使高校毽球教学与体育课程未来发展趋势保持同步,更好地满足培养多种人才的需求。
世界语言类高校发展趋势研究 篇8
就各国主要的语言类高校数量来看, 目前中国有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近20所语言类高校;日本有东京外国语大学、京都外国语大学、 神户市外国语大学等9所语言类高校;韩国有韩国外国语大学、釜山外国语大学等5所语言类高校;俄罗斯有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皮亚季戈尔斯克国立语言大学等10余所语言类高校;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缅甸、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也有各自的语言类高校。
除这些地区之外, 在西欧和其他区域也有少量的语言类高校分布。 如西欧的法国和德国各有1所, 分别是法国的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1795年建立) 和德国的慕尼黑应用语言学院 (1997年建立) 。 但此类语言类高校更多是出于西方国家研究东西方语言文化而建立的, 属于特殊情况, 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一、世界语言类高校的建立和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 20世纪以前:世界语言类高校的萌芽期
19世纪下半叶, 西方国家向外发起了殖民侵略运动。这时的亚洲各国要么完全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 要么不断地被西方国家入侵, 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这些被殖民的国家开始建立了第一批语言学习机构。 如这一时期在江户幕府统治下的日本被资本主义国家强迫开关, 出于与列强“打交道”的需要, 于1856年设立了“蕃书调所”, 这是日本历史上最早学习和研究外国语言的机构, 同时也是政府的翻译中心。 中国清政府自1862年始, 先后设立了京师同文馆 (1862年) 、 上海广方言馆 (1863年) 和广州同文馆 (1864年) , 这些均是早期培养与国外沟通所需翻译人才的机构。 如上海广方言馆的办学目的是培养“既知书明理又精通外语的翻译人才”[1]。 这是中国第一批外国语专科学校。 严格来讲, 这一时期的语言机构还不是语言类高校, 只能算作语言类高校的萌芽。 以后的很多高校和语言类高校正是由这些语言学习机构演化而来。如日本的“蕃书调所”最后演变成为东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的京师同文馆后来并入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又发展成为北京大学。
(二) 20世纪初到二战前:世界语言类高校的起步期
这一时期, 出于革命斗争和国内经济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 很多国家的语言类高校开始真正建立起来。 前苏联国家 (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传统西方国家落后, 又处于东西方沟通交流的桥梁地带, 出于与东西方交流学习的需要, 开始建立了一批语言类高校。 尤其是十月革命胜利后, 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领导下, 苏俄的语言类高校发展迅速:1917年, 下诺夫哥罗德外国语言与外国文学高级培训班成立, 后发展成为下诺夫哥罗德国立语言大学;1930年, 莫斯科新语言学院成立, 后发展成为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1939年成立皮亚季戈尔斯克国立师范学院, 后发展成为皮亚季戈尔斯克国立语言大学。 而在亚洲, 1921年, 日本大阪的实业家林蝶子女士捐资建立了大阪外国语学校, 目的在于“培育国际型人才”, 该所学校后来演变成为著名的大阪外国语大学1。这一时期成立的高校, 后来大都发展成为各自国内著名的公立语言类高校。
(三) 二战后的15年:世界语言类高校的发展期
这一时期成立的语言类高校数量最多, 这与当时不断急剧变化的世界政治格局有关。 二战后, 日本成为战败国, 出于国内经济复苏、维持国内秩序、学习西方的需要, 日本在随后的几年建立了一批外国语学校:1945年, 关西外国语学校成立, 后发展成为关西外国语大学;同年, 长崎外国语学校成立, 后来成为长崎外国语大学;1946年, 创办了“神户市外事专门学校”, 后发展成为神户市外国语大学;1947年, 京都外国语学校成立, 后发展成为京都外国语大学。 韩国语言类高校的建立起源于朝鲜战争之后, 分别是1954年建立的韩国外国语大学、1959年建立的圣昌学园 (后发展成为釜山外国语大学) 。 前苏联时期, 1948年白俄罗斯明斯克国立外语师范学院成立, 后发展成为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同年, 乌克兰国家外国语师范学院成立, 后来发展成为基辅国立语言大学。 这时的中国也分别于1941年设立了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大队 (后发展成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1949年设立了上海俄文学校 (后发展成为上海外国语大学) 、 1950年设立了西南军区军政大学俄文训练团 (后发展成为四川外国语大学) 和1952年设立了西北俄文专科学校 (后发展成为西安外国语大学) 。 20世纪50年代, 南亚、东南亚各国的语言类高校也纷纷建立, 并多少带有战争的印记。 1955年, 刚刚取得抗法战争胜利的越南, 建立了越南学社外语学校 (后发展成为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语大学) ;1959年又成立了越南河内外语大学 (后发展成为越南河内大学) 。 1958年, 印度建立了英语中心研究所, 后发展成为印度中央外国语大学。
(四) 20世纪60年代至今:世界语言类高校的繁荣期
20世纪60年代以后, 出于国内外经济发展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的需要, 世界各国语言类高校的建立和发展进入了繁荣期。 中国在这个时候, 集中建立了一批语言类高校:1962年6月, 建立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 (后发展成为北京语言大学) ; 1964年, 建立了大连日语专科学校 (后发展成为大连外国语大学) 、秦皇岛外语专科学校 (后发展成为天津外国语大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965年7月, 建立了广州外国语学院 (1995年6月, 与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合并组建成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这一时期外语类高校密集成立的现象, 反映了新中国外交事业与国内经济发展对外语人才的迫切需求。 20世纪70年代, 巴基斯坦在1970年创办了国立现代语言学院, 主要为军队、外交部门等国家重要机构培养特殊语言人才, 后来发展成为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 1973年, 前苏联的普希金俄语学院成立, 后来发展成为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 1987年, 日本的神田外国语大学建立;1988年, 日本的名古屋外国语大学建立。 1994年, 越南的胡志明市外语与计算机大学建立。 1996年, 俄罗斯的涅瓦语言与文化学院建立。 2000年, 韩国的大邱外国语大学建立;2005年, 韩国的庆北外国语大学建立。 此时的中国, 除了传统语言类高校纷纷升格更名为大学之外, 还新建了一批语言类高校, 如浙江外国语学院 (2010年) 、安徽外国语学院 (2011年) 、广西外国语学院 (2011年) 等。
二、世界语言类高校的发展特征分析
(一) 语言专业数量不断增加, 开设的语种范围不断扩大
经过一百多年的建立和发展, 世界语言类高校的语言专业数量不断增加, 开设的语种范围不断扩大大多数高校已经由刚成立时的几个语言专业, 增加到了现在的几十个语言专业, 涵盖了世界上的大多数主要语种。 如中国的语言类高校中, 北京外国语大学开设了58个语言专业, 上海外国语大学开设25个语言专业, 其他语言类高校开设的语言专业一般在10余个。 日本的语言类高校中, 开设语言专业最多的是东京外国语大学和大阪外国语大学, 均为25个。韩国的韩国外国语大学开设有27个语言专业, 釜山外国语大学开设有16个语言专业。越南河内大学 (原河内外语大学) 有17个语言专业, 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语大学有10个语言专业。 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有27个语言专业。 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开设了17个欧洲语言和亚洲语言专业, 而且还开设了一些独联体国家语言和波罗的海国家的语言课程。白俄罗斯的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有16个语言专业。 乌克兰的基辅国立语言大学有17个语言专业, 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欧洲语言以及6种东方语言:汉语、日语、韩语、土耳其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可以说, 这些主要的语言类大学所开设的语言专业, 基本已经涵盖了世界上的主要语种, 覆盖的范围相当大。而且, 不少语言类高校还建立了各种语言资源库和战略人才储备库, 培养的人才除了满足各自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之外, 大多是为国家培养各类非通用语人才, 属于国家人才战略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除语言专业外语, 非语言专业数量不断增加
语言类高校的学科布局仍以语言文学为传统优势学科, 但顺应世界各国发展战略和国际经济形势需要, 语言类高校在不断增加语言专业数量的同时, 也不断开设了一系列非语言专业。世界范围内的语言类高校所开设的非语言专业主要集中在经济、 法律、外交、国际关系、翻译、新闻等专业。 如中国的北外和上外除了语言专业外, 均开设了法学、外交、新闻、翻译、 经贸、金融等专业;韩国的韩国外国语大学和釜山外国语大学均开设了法学、外交学、经济学等专业;俄罗斯的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和白俄罗斯的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也都开设了经济、法学、国际关系等专业。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国的语言类高校也大抵如此。总的来说, 语言类高校开设的非语言专业大都有如下特征:一是非语言专业是语言专业的有机延伸, 如翻译、 商务英语等专业;二是新建专业与语言专业有密切联系, 如传播学、外交学、国际关系等专业;三是新建专业虽然与语言关系不大, 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会突出语言能力培养特色, 如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 都可以融入语言培养特色。如乌克兰的基辅国立语言大学要求法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2门外语;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在应用经济学、世界经济、国际关系与国际法领域也远近闻名, 实现了非语言学科与语言学科的良好结合。
(三)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首先, 从学生数量上来看, 中国的语言类高校除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之外, 其他的语言类高校基本上都已经超过了万人规模。韩国的韩国外国语大学在校学生人数是1.8万人, 釜山外国语大学也接近万人。 越南河内大学 (原河内外语大学) 更是达到了2.2万名学生的规模。 俄罗斯的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乌克兰的基辅国立语言大学等高校, 也有数千人的学生规模。 但总的来讲, 外语类高校的学生规模与其他类型的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相比, 还是偏小的。其次, 从专业类别和数量来看, 语言类高校的专业类别大都早已突破了语言类专业的局限, 语言专业和非语言专业共同发展, 语言类高校开设的专业数量是相当可观的。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开设71个本科专业, 上海外国语大学共开设38个本科专业。 韩国外国语大学的首尔校区就有30多个本科专业。 巴基斯坦现代国立语言大学有近40个本科专业。可见, 语言类高校的专业数量都已经相当丰富。最后, 从学校空间规模上看, 语言类高校也在不断扩大空间规模。如国内的语言类高校大都有新校区, 为学校未来扩大办学规模提供了空间。 韩国外国语大学的规模庞大, 拥有首尔和龙仁两个校区, 开始了语言类高校在两个城市办学的实践。 印度中央外国语大学拥有海德拉巴、勒克瑙和西隆三个校区, 而且未来还计划在印度各地建立5个新校区。其他语言类高校的办学规模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
(四) 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定位不断提高
纵观历史发展, 世界范围内语言类高校的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定位都在不断提高。 首先, 从办学层次来看, 语言类高校在最开始阶段都是比较基础的办学层次, 大多数都是培养外语沟通和翻译人才的专科性质的学校。后来随着学科数量的增加和学生数量的增多, 逐渐发展成为教学型高校。再往后, 语言类高校就逐渐开始承担部分研究功能, 尤其是外语学科及其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 部分语言类高校发展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 总的来讲, 当前的语言类高校中教学研究型大学居多, 如中国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 都已经建设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 印度的中央外国语大学、俄罗斯的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和皮亚季戈尔斯克国立语言大学等高校, 也已经建设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其次, 从人才培养定位来看, 语言类高校培养的人才, 刚开始时基本是培养工具性的翻译人才, 现在逐渐发展成为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复语型的高端国际化人才。 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培养“有国际视野, 通晓国际规则, 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有社会责任感的国际化人才”。 韩国的釜山外国语大学注重培养“德才兼备、兼具探索精神和良好专业素养的国际性人才”等。
三、世界语言类高校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 建设多学科大学, 甚至是综合性大学, 是语言类高校的发展方向
多科性大学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语言类高校的一种常态分布。 一般而言, 多科性大学至少覆盖3个以上的学科门类, 并且能在这些覆盖的门类中授予学士学位, 优势学科还可以授予硕士、博士学位。除日本的关西外国语大学、神田外国语大学, 俄罗斯的下诺夫哥罗德国立语言大学等少数高校外, 世界范围内的语言类高校大都已经建设成为多科性大学。值得注意的是, 部分语言类高校的学科门类已经相当齐全, 而且已经覆盖了大多数学科门类, 拥有人文社科类专业和自然科学类专业。这一类高校已经开始建设成为综合性大学。如创立于1954年的韩国外国语大学, 成立之初仅有英、法、德、汉、俄等5个系,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 该校以语言学科为辐射源, 不断增设管理学、 经济学、法学等学科, 1980年, 又强化了理工科专业学科体系。如今, 韩国外国语大学的专业覆盖了人文、 社科、自然、工程各个领域, 是一所名副其实的综合性大学, 被认为是韩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学之一。 东京外国语大学也努力朝着综合性大学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不断拓宽领域, 积极引进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方面的优秀人才”[2]。 但总体而言, 很多语言类高校还不具备建设成为综合性大学的条件。不可否认, 未来一段时期内, 会有个别语言类高校, 通过新建学科专业, 或者通过院校合并的方式, 发展成为新的综合性大学。
(二) 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 甚至研究型大学, 是语言类高校的办学层次需要
如前所述, 从办学层次而言,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语言类高校大多处在教学研究型大学阶段。多数语言类高校都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 强调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并举, 强调发挥传统学科的优势和新建学科的特色。很多语言类高校开始将研究功能放在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全世界范围内, 部分语言类高校的科研能力很强, 如中国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日本的东京外国语大学和大阪外国语大学, 韩国的韩国外国语大学和釜山外国语大学, 印度的中央外国语大学, 俄罗斯的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等高校, 在语言、外国文学、外交学、国际关系等研究领域, 均处在各自国内的领先水平, 培养的研究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研究型大学应以研究为导向, 以培养研究生为主, 建有研究生院, 拥有的博士点不少于20个, 并且一级学科博士点不应少于10个, 每年授予博士学位不应少于100人等[3]。 目前世界上的大多数语言类高校距离这一标准还有差距。虽然大多数语言类高校仍将建设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 但可以肯定的是, 在不久的将来, 语言类高校中的佼佼者有可能建设成为研究型大学。
(三) 坚持办学特色是语言类高校的立校之本
作为特色型大学的一种, 办学特色是语言类高校的立校之本。越是在高等教育和语言类高校蓬勃发展的时代, 强化办学特色就变得愈加重要。 当前高校中有一种同质化的办学趋势, 很多高校都朝着大而全的方向发展,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办学目标整齐划一。在这个过程中, 很容易丧失学校原有的特色。 语言类高校主要依靠语言类学科的语言优势特色, 将拓展的新学科和语言学科紧密联系, 突出新学科人才培养中的外语特色。同时, 除培养传统语言人才外, 继续加大非通用语人才培养, 加大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等对语言类高校而言, 特色化的办学方向只能加强, 要将办学特色作为语言类高校的招牌。纵观世界范围内发展态势较好的语言类高校, 无论是多科性的语言类高校, 还是已经成为综合性大学的语言类高校, 都将特色化办学作为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如在日本的语言类高校中, 东京外国语大学以亚洲语言方面的综合实力突出著称, 而大阪外国语大学则更专注北欧及非洲语言学科。国内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都突出非通用语语种群和非通用语平台建设, 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致力打造国内最强的外语学科与经贸学科融合体系。
(四) 新建语言类高校不断涌现, 是语言类高校不断壮大的新生力量
近年来, 世界范围内新建立的外语类高校不断增加, 尤其是进入到21世纪以来, 这种趋势愈发明显。 如中国很多新的语言类高校都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建立或升格而成的, 主要有以下7所: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2003年)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2008年) 、浙江外国语学院 (2010年) 、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2011年) 、 安徽外国语学院 (2011年) 、 广西外国语学院 (2011年) 、河北外国语学院 (2012年) 。国外新建立的语言类高校包括前文中提到的韩国的大邱外国语大学 (2000年) 和庆北外国语大学 (2005年) , 都是近些年建立的, 且发展都比较快。 如庆北外国语大学紧跟韩国经济社会需求, 已经开设了本科、硕士、博士等专业课程。可以说, 语言类高校未来的发展, 主要任务是强化特色、提高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 新建立的语言类高校则要立足学科发展, 创新特色, 不断积累自身发展经验和参与高校竞争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李娅玲.中国外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79.
[2]杨学义.世界语言类高校纵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183.
高校课程发展趋势 篇9
美国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处于世界前列,美国政府在2012年8月颁布了《政府文件管理指令》,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条:明确十年内发展计划和时间表,提出了“2016和2019数字强制规定”,建立高级文件官员制度,建立跨部门利益共同体,建立文件管理职业系列、将档案管理需求嵌入云基础设施和其他联邦IT系统及商用产品中等。其中“2016与2019数字强制规定”中的“2016”是指,2016年12月31日前,联邦机构要以可访问的电子形式管理永久和短期电子邮件公文。“2019”是指,2019年12月31日前,联邦机构所有的永久电子文件要最大限度地以电子形式管理,并以电子形式最终移交到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从成立至今也只有几百年历史,但是档案领域无论是法律体系、技术发展、数字化成果、信息开放程度还是用户参与度都值得我国参考学习。
一、发展现状
1.美国高校档案工作的窗口———档案网站。(1)美国高校档案网站运营方式。美国高校档案网站由于社会背景和学科发展趋势等原因都呈现出图书档案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因此,美国高校档案网站运营方式大多分为三种,一种是有独立的档案网站,如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一种是档案网站不独立存在而是嵌入在学校图书馆网站内,作为图书馆网站的一个模块,如曼彻斯特大学、美国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还有一种并没有档案网站,只能通过检索平台检索其档案信息,如康奈尔大学。(2)美国高校档案网站内容丰富。作为档案馆的“门面”美国高校档案网站一般都经过精心设计,简洁大方,功能齐全。档案馆网站布局美观,排版清晰,各个模块划分严密,用语精确,使用方便。除了网站页面设计美观,导航设置合理外,网站提供的信息也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美国高校档案网站提供的档案信息除了本校的人事档案、科研档案、行政文件等基本档案信息外,还有各种各样特色鲜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档案信息。哈佛大学档案网站就收录展示了美国革命、美国南北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等方面的档案资料以满足不同阶层不同需求的用户。美国高校档案网站更新速度很快,使得访问次数多,信息利用率高。其次,档案网站展示的档案形式多样,除了常见的文本档案外,还有很多图片档案、视频档案、音频档案等不同形式的档案。(3) 美国高校档案网站服务对象。美国档案馆采用图书、资料、文档一体化管理的管理模式,建立统一的检索平台。因此,美国高校档案网站的服务是面向全社会的,甚至是面向全世界的,世界各地用户都可以通过访问美国高校档案网站获取所需信息。用户访问美国档案网站无需注册授权,美国档案网站提供统一的检索平台。当然,美国高校也十分注意电子档案的信息保护。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每一条档案检索结果前会有红绿灯的图样表示权限限制。“绿灯”表示该档案向所有人开放“,黄灯”“、红灯”则表示需要授权才能下载使用或暂时不对外开放。(4)美国高校档案馆服务方式。美国档案馆采取图书、 档案一体化管理,因此很多档案网站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内嵌在图书馆网站之中,档案网站服务模式也会与图书馆网站服务功能相互渗透。美国高校档案网站通常都包含以下版块:操作指南、档案检索、 特色馆藏展示、人工服务、FAQ(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相关链接等。1网站指南。在档案网站的主页上一般会提供一个MANU菜单,在菜单下会列出学校及网站简介、检索途径及检索方法介绍、网站账户管理、相关问题等不同的类别。每个类别里又有详细的子类,在开始浏览网站之前可以通过网站指南了解自己所需信息的位置用最有效的方法获得所需档案。2档案检索。美国高校档案网站提供的是多途径多种类的检索方法,除了可以按关键字、按主题、按地址等检索档案,更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网站经常用A-Z标引方法对档案索引,因此可以通过字母顺序查找档案。其次,档案网站也会提供文章、书籍、多媒体等不同种类的档案检索。3特色馆藏展示。高校档案网站会通过展示特色馆藏体现不同学校的历史和文化。如美国大学提供数字化档案展示主要有:数据库和数据集合展示;收集的手稿展示,包括美国大学校友、教师和国际事务组织的记录、新闻、音乐、研究、公共服务和宗教方面的手稿;艺术表演档案展示,包括从20世纪初到现在伦敦、纽约、华盛顿的芭蕾、管弦乐、 歌剧等档案;罕见的书籍档案等特色展出等。4人工服务和FAQ。 当用户遇到困难或疑问时,可以通过人工服务获得帮助。美国大学档案网站页面导航栏上会有“Ask a Librarian”一项,点击后会进入到人工服务页面,网站会给出人工服务的在线时间、日期,用户在正确的时间和日期内可以直接通过在线与一位档案馆员交流的模式获得所需信息。人工服务离线时,也可以通过打电话、发邮件、留言等方式交流互动。由于网站信息量大,网站链接多,用户在进行检索时可能会分心,甚至忘记自己检索目标,因此大部分美国档案网站设置了“FAQ”一栏,即常见问题解答。网站将用户遇到的常见问题的解答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方便用户查找。“FAQ”和人工服务相结合既考虑到用户的普遍性要求又考虑到其特殊性需求,大大提升了服务效率。5相关链接。在美国高校档案馆网站底部都会设有Facebook、Goolg+、Twitter、You Tube、Blogs等社交媒体的链接。档案馆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信息发布、整理、接收及宣传。用户通过社交媒体能快速掌握档案馆最新动态,同时可以分享档案信息到社交网站中,使更多用户了解档案信息。用户与网站直接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交流,社交媒体在用户与档案馆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2.美国高校档案馆档案管理。(1)档案收集。美国档案馆是被视作社会记忆的保管地,无论是国家、州级档案馆还是高校档案馆馆藏资源都非常丰富,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军事等多个维度。档案收集手段也是多种多样,一部分是由文件中心移交的档案,一部分是通过社会募捐、主动捐赠、有偿捐赠等多种形式收集的,还有些特殊档案会成立专门的项目小组来收集。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于2014年收购了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私人档案, 包括马尔克斯作品的手稿、私人电脑、私人信件、打字机和相册等, 这些档案将会有档案人员进行编目以便利用。耶鲁大学收藏了二战期间经过纳粹屠杀后幸存者的口述资料。耶鲁大学通过现场录制的方式,幸存者口述档案达4400个,语言多达22种。(2)档案鉴定。美国高校档案鉴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鉴定工作一般先经由文件形成机构进行一次鉴定,首先需要为文件建立《文件调查统计表》。 《文件调查统计表》详细记录了文件状态、基本信息和处理过程。然后根据《文件调查统计表》判断文件价值,确定保管期限。其次是档案馆对收到的档案进行二次鉴定,做出“批准、不批准、修改调整、暂不授权处置”等鉴定结论,并形成处置方案。美国档案鉴定一定程度上会考虑到保管档案产生的费用问题。档案馆将档案的价值与保管档案产生的费用做比较以此决定是否保存该档案。实际上美国档案馆永久保存的档案始终控制在2%———5%以内。(3)档案利用。在美国只要是年满14周岁的美国人和外国人都可利用已公开的档案,档案查找、利用手续简单。其次,在美国提倡“休闲利用”,高校档案馆不止是提供档案的地方,也是文化传播中心,类似博物馆、展览馆等供人们休闲时间参观研讨的地方。不少美国高校档案馆环境优雅并设有休息接待室和活动室等,经常举办档案展览、报告会等吸引用户。
3.美国高校档案馆的公共服务。(1)档案公开范围。在美国,美国档案开放率达90%。根据《信息自由法》,除了处于保密期的国家安全信息、司法文件、商业机密等九类信息不予公开,其他信息理论上都对公民开放。公民有权要求档案部门提供档案信息,若是不能提供,档案部门必需做出解释。除了《信息自由法》外还有《版权法》、《联邦登记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档案的开放利用做出了具体的要求。 其次,政府财政拨款与档案馆公共服务密切相联。档案馆提供有价值的档案越多、档案利用率越高,档案馆获得的财政拨款越多。(2)高校档案馆公开服务理念。美国高校档案馆馆藏丰富且具有特色,丰富的馆藏为展开公共服务提供了有效资源。几乎每个高校都建设有档案网站,以便提供档案数据检索、利用,网站是向社会开放的,更加方便了档案信息公开。美国也十分重视档案工作者的公开服务理念,规定了每个档案工作者的公共服务量。(3)公民普遍的利用档案意识。美国公民受到法律、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对开放档案的利用意识十分强烈。在档案馆查询资料的用户的不局限在研究人员而是涵盖了社会大众,用户去档案馆查询档案可能不是为了调查研究,而是单纯出于兴趣。特别要说明的是,美国国家档案馆推出公民档案管理员 (Citizen Archivist)鼓励公民管理档案,对档案添加关键词和标签, 为其他用户检索利用提供更详细系统的信息。而社交媒体的发展也使公民能更多地参与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提升了公民档案利用意识。
二、发展趋势
1.纵横捭阖,合纵发展。2012年,美国在第76届档案工作年会上提出的主题是“超越界限”(beyond Borders),即改变传统的独立运行的工作模式,打破行业壁垒,借助不同地域或不同行业的优势, 更好的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共赢。(1)“连横”———图书、情报、档案工作一体化发展趋势。美国不少学者认为图书、情报与档案工作之间存在很多相同之处。美国档案学者谢伦伯格认为这三者处理的材料在利用过程中往往是互通的,三者的目标都是提高利用效率。美国密歇根大学下属的本特利历史图书馆开设了档案现代化管理培训, 系统学习美国档案工作史、美国机构组织史、档案管理基础知识、电子档案管理相关知识并进行现场操作学习。学生除了学习到档案知识外,也吸收了图书与情报有关知识。美国俄亥俄州大学早于1994年就实现了图书馆、情报中心、档案馆三者自动化联网,使全州图书、情报、档案相互联系,资源共享。图书、情报、档案工作的一体化发展使馆际交流更加频繁,馆际互借简单方便,不同馆之间通过传真、邮寄、网上传递等方式即可互通有无。(2)“合纵”———跨领域合作。美国向来十分重视档案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同时也非常重视档案机构与不同领域的合作。档案作为一种凭证和历史记录与历史、文学、图书等行业密不可分。除此之外,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 档案与新媒体、新技术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寻求技术与商业合作是美国档案馆档案开发利用的趋势。高校档案馆利用与技术机构的合作将更有利于实现档案的数字化战略,既节省时间又能得到优质资源。美国国家档案馆就与NHD (National History Day)、USA Freedom Corps等机构合作建成“Our Documents”项目,将一百份具有重要意义的数字档案在网站上进行滚动播出。高校档案馆同时也与网上银行等商业型机构合作,开发了网上购买档案馆出版物,如微缩胶卷、珍贵档案拓本、档案复制件、档案馆纪念册等。除此之外,与竞争对手即商业性质的文件中心的合作也是势在必行。商业性质的文件中心与美国高校档案馆运营目的不同,各有所长。商业性质的文件中心收集的文件完全按照利益标准,指向性更强。两者的合作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2. 档案工作与社交媒体的无缝连接。社交媒体能提供信息编辑、信息浏览、信息共享的平台,满足人们获取、编辑、管理信息的需求。在社交媒体的应用中,每天都产生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否是档案管理的对象?是否能收录管理?如何管理?怎么辨别真伪和价值?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这一系列问题都是美国高校档案馆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在2010年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NARA)就公布了社交媒体战略,并且于2011年出台了《Web2.0背景下社交媒体平台文件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将社交媒体分为网站发布型、社交网络型、文件共享存储型并对在社交媒体环境下“联邦档案”的鉴定提出了指导性建议。美国国家档案馆目前根据社交媒体平台的不同类型分别注册了账号,开辟了专题档案栏目,并且提供订阅服务,可以根据用户浏览过的信息了解用户兴趣,提供用户可能感兴趣的消息,并将用户喜欢的、想知道的信息第一时间送达。美国高校档案馆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利用“博客”“、维基”、“推特”等社交媒体软件对任意内容编辑,实现档案馆与用户的直接交流,同时也可以开发网上预约、查询、培训等项目。
3.档案工作越来越“大”。(1)大档案。要了解大档案首先得先了解一下大数据。有一组名为“互联网的一天”的数据可以给我们直观的感受,一天之中,互联网产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刻满1.68亿张DVD;发出的邮件有2940亿封之多;发出的社区帖子达200万个; 卖出的手机为37.8万台,高于全球每天出生的婴儿数量37.1万。大档案就是基于大数据的基础上,当档案馆收集的数据达到一定量后,档案馆必须建有能处理大数据的数据库,在数量庞大、类目繁多的数据集合中提取有用的知识和观点,提供决策支持。就目前来看, 走在世界前列的美国高校档案馆仍在为如何保管海量数据,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实现成熟的大数据管理模式而努力。(2)大技术。传统的手工管理主要依赖人工,耗时耗力,而在大数据时代主要采取云技术进行云计算。美国高校档案馆通过引进云技术可以有效处理大量数据,包括大规模并行处理(MPP)数据库、数据挖掘电网、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的存储系统。大数据的核心技术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将数据库中数据的潜在价值挖掘出来。数据挖掘技术是通过人工智能、统计学、模式识别、可视化技术等,通过分析数据规律表达规律的技术。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彻底改变传统档案管理中的弊端,实现智能检索、信息定制、信息推送、提供决策支持。这种“大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美国高校档案馆对大量数据进行快速处理,智能化管理, 从而充分挖掘档案价值实现档案服务最优化的目标。
美国高校档案馆强调信息公开和用户获取信息权利,并且重视档案的开发利用。这些与美国自由、开放的风气密切联系,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美国在档案工作中取得的成就与政府扶持、法律约束、公民支持密不可分。档案工作的发展并不是仅靠档案馆的一己之力就可以实现,档案馆是沟通档案与用户的桥梁,档案工作的发展靠的是社会整体的力量。美国高校档案馆这种创新、合作、开放的意识值得我国高校档案馆学习借鉴。
摘要:美国档案工作信息公开范围广,体系建设完备,信息化程度高,值得我国借鉴。本文从美国高校档案的网站建设、档案管理、公共服务这几个方面介绍了美国高校档案工作现状,提出了档案工作跨领域合作、大档案大数据管理的发展趋势。
高校校报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篇10
校报是作为党的喉舌出现的, 从党组织的立场、视角出发去传达声音。可是, 大多校报的新闻表现形式过于单调, 多以公文式的新闻报道或直接生搬硬套会议稿为主, 腔调居高临下, 僵硬而缺乏生机。内容上的单调、报道方式的贫乏和读者意识的缺位等因素制约着校报向更高档次和品位迈进。此外, 校报从依靠党委变成依赖党委;从接触公文变成依赖公文;从依靠校内资源, 变成自闭新闻眼, 新闻视野局限在狭小的校园;从习惯于小的版面和版数, 变成习惯了较低水平的制作。
任何媒体的生命力都是受众, 报纸之于读者, 广播之于听众, 电视之于观众。争取读者, 获得读者认同才是校报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校报的受众一方面来自校行政部门, 另一方面来自在校师生。受众所关心的问题, 才是校报最应该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 在大学党政工作繁杂, 领导关注和指导有限的现实情况下, 应当使管理层“被动”重视校报, 做好校报, 体现自身价值。以下笔者将从三个角度谈一下校报存在的问题和本人的一些建议:
校内新闻
由于多年来形成的旧习惯、旧观念的影响, 现在仍有不少人认为校报只是学校领导和机关作批示后“上情下达”的工具, 是一种公开的“红头文件”, 在这样一种思想的支配下, 校报上读者普遍关心的事自然难见, 而一些没有多少新闻价值的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的报道, 则占据了较大的版面。难道此类报道真的值得大写特写吗?要办好校报, 真正赢得受众, 首先要破除这种片面理解机关报的旧观念, 把校报看成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报纸, 遵循新闻工作的客观规律, 把一张真正吸引人并且能够吸引不同的人的报纸奉献给读者。
新闻是人类生命鲜活的本真状态的呈现;是心灵沟通的有效手段;是现在进行时态的“史记”;是一种社会批判工具。从这个层次上诠释新闻是相当准确的。“真、善、美”受到人类的共同追求, 新闻的本质也在于此。受众阅读新闻, 正是对“真、善、美”的渴求和辨析, 对“假、恶、丑”的鄙视和设防。校报的受众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和大学生, 他们对“真、善、美”的渴求尤为迫切。无论是学校的行政部门, 还是在校师生, 他们也是受众, 也希望了解到真实的、积极的、健康的新闻及权威的评析。正是基于这种传统的意识形态, 才影响了新闻作为一种社会批判工具的职能的发挥。真正的知识分子是在不断地批判自己的学科并改进和创新的人。正是由于一代代的智者负责任的对社会永不停歇的质疑和批判, 我们的社会才得以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而据笔者了解, 大多数校报上的新闻并不涉及批判, 反面的、消极的事实不为人知、凤毛麟角、不让“出头”, 一些“假、恶、丑”的“隐瞒”, 使得高校的问题得不到发现, 更别谈如何解决了。可这种“孤芳自赏”式的新闻报道是有可能成为高校发展隐患的。校园虽是一片净土, 但是由于各种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共存, 所以净土上也难免有污点。笔者认为要建立和谐文明的校园, 校报任重而道远, 在传承优秀校园文化的同时, 要敢于揭短。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现在的新闻就是将来的史鉴。校园新闻不但书写着现在, 更重要的是为未来提供经验教训。
我们还经常看到, 校报上的新闻往往只是对有价值的事实的捕捉, 而对隐藏在事物表象深处的本质和规律的挖掘是极少的。新闻事业不是发布新闻公告, 不是罗列互不相干的各类事件, 新闻事业是要把一些事物的相互联系告诉读者, 记述过去事, 预见将来事, 否则新闻报道便成了对各种事实的简单复述, 那样的话, 全世界有一家媒体就足够了。在新闻实践中, 成熟的媒体都重视对新闻事实的本质和规律的挖掘。这主要体现在新闻言论上。一篇言简意赅、入木三分的言论对读者的引导和教育意义远大于只对表象报道的新闻。所以各高校校报要重视言论新闻, 力求以言论指导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 乃至高校办学的定位及理念。
文艺副刊
校报文艺副刊板块主要由文学和书画作品组成。在征稿时, 对作品的基本要求是思想内容积极、健康、向上, 这点毋庸置疑。但是大多数人把它简化为“家乡情结、校园美德”。作品千篇一律, 少有创新。而且还有不少文章保持着“高考作文”的风格, 可读性较差。马克思指出, 创作主体“有权利表露自己的精神面貌”。创作主体不同, 其作品便会存在着方式上和本质上的差异, 或豪情奔放, 或婉转细腻, 或悲伤无奈, 或雍容华贵。创作主体有责任通过文艺创作和文学评论, 振奋民族精神, 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推动历史的全面进步和人的道德情操与思想文化素质的不断优化。
高校是文化家园, 校内可谓藏龙卧虎, 人才济济。我们的报纸要为德才兼备的人提供展示自身研究成果和生活学习心得的平台, 让思想成果和科研成果尽快授之于众。这方面的工作量实际上是很大的, 需要细心观察搞调研, 要视野开阔, 更要主动联络能人, 接近他们。我们轻工业学院校报在这方面是不遗余力的。我们不但结合每一时期的宣传工作要点, 而且对每一时期的科研成果、教学成果、德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大力宣传。特别是对科研和教学方面工作的进展和深入的报道是不惜版面的。
对校报主体的分析
上面是就校报的具体内容分析, 即对校报客体的分析。同时笔者认为, 办好校报, 必须对校报主体, 即校报记者这一特殊群体进行深入分析。
高校校报记者直接影响到高校校报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对于新时期办好高校校报, 更好地为高校办学服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高校校报记者学历水平相对偏低, 学历层次不高, 加之多数为“半路出家”, 队伍中很少有新闻专业毕业生, 他们信息技术掌握不够, 与现代传媒的高效化、数字化不相适应。此外, 高校校报本来就人员少、任务重、工作繁杂, 全国1000多家校报, 全部工作人员只有5000人左右 (包括兼职) , 平均每家校报只有不到5名记者 (编辑) , 绝大多数校报记者集采、编、校、发行于一身, 一个记者 (编辑) 要负责从规划、选题、采访、组稿、编辑、画版, 直到校对、发行、发稿费等全部事务, 工作繁忙压力大, 学习和研究的时间自然减少, 这样一来其业务水平很难提高。这严重影响了高校校报新闻工作的规范、提高与未来的发展。
据了解, 不少校报针对这种现状, 在学校成立了校报记者团或通讯组, 其中的成员由在校学生组成。新鲜血液的注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校报任务繁重、工作复杂的问题, 而且在文字采编方面日趋丰富, 信息也多元化而且对学生的需求有了深入的了解。但又不得不看到记者团或通讯组成员的新闻、文化、艺术修养与实际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 他们缺乏专业的知识理论, 进入校报只是基于自身的文字兴趣, 或只为圆自己的“记者梦”, 所以往往不具备一名新闻记者的职业责任感和基本素质。
笔者认为, 校报在选拔人才时, 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其次要对入选人员进行专业的不定期的培训, 增强他们的理论知识和道德修养;而后在实践工作中, 学校应多关照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改善他们的待遇, 提高校报工作者的积极性。在看到校报存在的一些问题时, 同时也不能否认校报的优点。校报有明显的优点:不以盈利为目的, 没有虚假新闻、低俗新闻、有偿新闻和广告, 危害新闻界的“四大害”在校报界不见踪迹;目标受众明确, 内容贴近受众生活, 易于接受;人文和学术气息较为浓重, 能拓展受众的知识面。
夯实基础, 比肩前沿。新时期高校校报仍要以扬弃的姿态对待办报;以学生易于接受和消化的方法引导舆论;从传播和接纳信息双方最需求的点去深化沟通;通过宣传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知识, 进一步提高师生素质;从实际出发, 真实地展示学校形象。
参考文献
[1].李希光:《新闻学的核心》,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2年4月版。
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 篇11
关键词:高校体育;社会体育;发展趋势;主要特征
中图分类号:G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17-0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体育观念正在不断更新,“健康第一”、“花钱买健康”的健身意识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社会对体育的需求不断增加,一个内容多元化的社会体育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在这种新的情形下,面向新世纪,我国的社会体育和高校体育应当向何处发展,如何正确认识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关系及其在未来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便成为每个体育学者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1、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关系
在探讨新世纪我国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时,有必要首先明确“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两个概念的含义及其关系,这是深入探讨这一问题的前提条件。
简单地说,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是在高等学校中进行的体育。社会体育是在构成社会整体的各个社会群体中进行的体育,通常是指在企业、机关、学校等群体中进行的体育。
由于学校体育本身的特点,在我国一般把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看作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同一层次上的概念。然而,这是不妥的。因为学校作为社会整体中的一部分,学校体育理所当然地应当被包括在社会体育之中。这并不是要否定学校体育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具有其学科的特殊性,而只是想说明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是两个不同层次上的概念。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说。社会体育概念的外延包含了学校体育概念的外延,前者是后者的属概念,而后者则是前者的种概念,两者之间存有属种关系。因此,学校体育必然会受到社会体育的制约,同时学校体育的实践也会影响社会体育发展。明确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关系,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部分与社会体育的关系也就一目了然了。所以,展望新世纪我国高校体育的发展前景时,应当把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总趋势和未来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作为考虑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2、新世纪我国社会体育的几种主要类型
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基本条件决定了新世纪社会体育将会以多元的方式迅猛发展,从其内容上来看,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
2.1健身型
健身型的体育活动是指人们参加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健康水平。参加者没有任何功利思想,也不追求大运动量,他们把运动作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并能持之以恒地坚持锻炼,以达到增强体质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2.2娱乐型
娱乐型的体育活动是指参加者为了消除日常生活中的精神压力,调节情绪,获得欢乐而参加的体育活动。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这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造成了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因此,摆脱_丁作和日常生活中的重压,到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娱乐已成为现代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在未来社会中以娱乐为主要目的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会逐渐增多,娱乐型的体育活动将作为社会体育的主要类型之一得到不断的发展。
2.3职业型
职业型的体育活动是指以夺标为主要目的的高水平的竞技运动。以奥运会为代表的各种世界大赛的存在,决定了职业竞技运动的存在和发展。随着“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和竞技运动职业进程的加快,职业型竞技运动在我国未来社会中将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并构成社会体育的重要内容。
3、新世纪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主要特征
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体育人才,而高校体育又是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因此,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体育人才则是高校体育的首要任务。从高校体育必须适应社会体育发展的角度展望新世纪我国高校体育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3.1培养学生的生涯健身意识,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
评价一个国家社会体育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体育人口的百分率,而高校体育则是为社会培养体育人口的重要一环。经过高校体育的培养,使大多数学生养成健身意识和习惯,不仅可以达到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的目的,还可以使整个社会的体育人口得到增加。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使学生养成终身参加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未来的高校体育将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在体育教学中将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更多的运动项目,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学生提供选择运动项目的机会,以便使他们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
3.2体育经费的大量投入将使高校的体育环境发生根本性好转
高新技术和先进仪器设备的导人将使体育教学更加科学化,体育场馆的建设将使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选择运动项目的机会大大增加。通过高校体育,大学生尤其是体育院系的学生将在掌握多种运动项目的前提下,至少在1-2个运动项目上有特长,做到“一专多能”。这样,当学生走出校门后就会在社会体育中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从而促进社会体育的开展。
3.3素质教育贯穿于高校体育之中,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得到明显提高
未来社会的高校体育作为培养体育人才的场所,将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不仅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三基”的能力,同时还重视培养学生的组织指导能力、防止运动中伤害事故的能力、处理运动中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多种健身方法的能力,使学生成为“会自己运动”、“会指导他人运动”、“会科学的运动”的i会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体育的需要。
3.4高校体育将在培养高水平竞技运动人才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随着我国竞技运动职业化的推进,社会体育客观上需要高水平的竞技运动人才,高校体育尤其是体育院校将会更多地担负起培养竞技运动人才的重任。在未来社会中,目前单纯运动学校和专业运动队的种种弊端,如教学质量低,文化学习效果差;管理水平不够,道德水准低下;没有文凭运动员退役后择业范围窄等将被克服,多种形式、多层次的高校竞技运动俱乐部或代表队将得到完善,竞技与教育相结合将成为培养高水平竞技运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方面,我国体育类院校已有开设社会体育教育学专业。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文献:
1.“互动式”教学模式探析,吴秀云,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6
2.面向21世纪大众体育发展趋势-兼谈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臧连明福建体育科技1998年15-19
3.新世纪我国体育的功能与作用,田雨普,体育学刊,2007,6
4.国际大众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倪同云,体育科学1998年
高校校园舞蹈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篇12
一、当前普通高校校园舞蹈的现状
现阶段, 校园舞蹈中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 归结起来,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参与面的局限。这是校园舞蹈中最大的问题。对于舞蹈而言, 应该是不论是哪一个阶段的学生, 不论其生活背景、健康残疾与否、天赋如何, 只要由衷地热爱舞蹈, 都可以积极地参与到舞蹈中来。但现阶段的高校舞蹈, 却只是针对极为有舞蹈天赋、身材修长的人设立的, 很多高校的舞蹈团队在招学员的时候, 都会进行严格的选择, 只是选择一些有天赋、身材有利的学员, 而忽略了其他想学习舞蹈的学生, 这样的挑选方式极大地阻碍了很多学生想学习舞蹈的热情。第二, 专业化的倾向极为严重。在高校的舞蹈中, 对于参与舞蹈的学生都是进行严格的训练, 在教学中多侧重于技能的训练, 从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心理健康的教育。对于舞蹈学员的教育, 重点在于关注他们的腰有多软、腿有多高、舞姿有多优美, 没有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高校对学员的要求极为苛刻, 让很多学生对于舞蹈的学习失去兴趣, 有一部分还产生了一定的抵触和厌倦心理, 通过这种畸形的教育, 大部分的舞蹈学生对困难失去了信心, 一直都在重复一些机械反复的动作, 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和心理健康。第三, 缺乏原创性。在高校舞蹈中, 缺乏原创性是目前校园舞蹈创作中的另一个缺陷。比如说, 很多学生为了争取名利, 很多舞蹈队伍参与比赛时, 都是克隆其他人的作品, 并不管这些作品是不是适合自己的演出, 也不管这些作品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其实, 很多参赛的舞蹈作品是极为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和内涵的, 这种专业化方向的迷失让高校的校园舞蹈失去了方向, 制约了校园舞蹈的健康发展。
二、普通高校校园舞蹈的发展趋势
(一) 高校校园舞蹈的目标发展趋势。
未来高校舞蹈的发展目标将会发生极大的变化。其目标不仅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发生, 针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年龄特征来定, 并且这种目标的制定还要适应迅猛发展的形势和千变万化的世界, 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作为主要的目标。在未来的高校舞蹈中, 必须重点培养舞蹈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有利特征, 将校园的舞蹈创作、编排与学生的特点充分结合起来, 让他们能够在舞蹈中将自己的个性、情感融入其中, 提高自身舞蹈动作的表现力, 用校园舞蹈提高学生对于舞蹈文化的理解。丰富校园舞蹈的多样化, 创新校园舞蹈的立意, 朝着校园舞蹈技术技巧、风格韵律等方面都呈现出积极向上、和谐优美的特点发展。还要杜绝那种不符合校园舞蹈发展规律的、底气不足的舞蹈进入校园。除此之外, 校园舞蹈的目标设定还要符合校园的文化特点, 要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向着能够反映当代学生对社会、人生和自我认识的目标发展。
(二) 校园舞蹈的舞种定位趋势。
一般说来, 高校舞蹈教育与舞蹈专业演员的目标是不相同的。专业的舞蹈演员的培养目标在于让他们掌握极为丰富的表演技能, 在舞台上可以十分准确地确定舞蹈演员的形象和气质。但是, 对于高校的舞蹈教育而言, 并不是要着力培养能够掌握高难度表演动作的舞蹈演员, 而是要全面开发舞蹈学院的智力, 全面提高他们的舞蹈情趣和艺术修养。因此, 在未来的高校舞蹈中, 高校舞蹈大部分会以现代舞为主, 现代舞不仅能够表达出舞蹈爱好者活泼好动、积极向上、充满激情的性格特征, 而且还附有十分鲜明的时代感, 有利于学生开放思维能力的形成。现代化的舞蹈在一定意义上来讲, 具有十分深刻的创新意识, 以这种舞蹈为主要舞种, 符合青年舞蹈学生不怕困难、不甘于束缚的性格特征, 因此, 这种舞蹈将会在未来的高校舞蹈中占据极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 虽然以现代舞为主, 但传统的优美舞蹈也会在高校舞蹈中得以保存和流传。传统的舞蹈较为含蓄、是新型舞蹈的启蒙, 具有一定的意义, 因此, 在未来高校的舞蹈中, 将极有可能会是这样的舞种定位格局。
(三) 未来高校的舞蹈必定具有足够的创新力, 并富有生活气息。
当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经济全球化也日益明显, 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一切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舞蹈人才也不例外。如果一直沿用传统的舞蹈节目和动作, 那中国舞蹈的发展将会止步不前。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们已经处在一个信息空前丰富的时代, 这个时代要求每一位舞蹈人员必须懂得现代思想, 极具创新能力。青年舞蹈者热情奔放, 必定会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将具有创新性的舞蹈动作、思想、内涵都引入到新时代的舞蹈中来。另一方面, 舞蹈来源于生活, 同时也归结于生活, 是对生活热爱的一种强有力的表现形式。具有生活意义、创新性的舞蹈将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 未来的高校舞蹈的发展, 除了具有创新意识之外, 还会在生活的基础之上进行创造性的创作, 让校园舞蹈朝着富有创新力和生活气息的方向发展。
(四) 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多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运用, 信息技术运用于高校舞蹈中并不是不可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舞蹈的教学可以突破由器材、设备等带来的问题和不便, 利用本身的优势应用于舞蹈教学。另一方面, 运用多媒体技术, 可以使舞蹈与自然、生活、地理结合起来, 可以使舞蹈更加贴近生活, 同时对于学生来说, 教师可以合理地利用多媒体将生活中有关舞蹈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在课堂中表现出来。利用多媒体资源还可以考虑发展数字舞蹈。没有舞蹈教师, 让舞蹈的传播通过网络进行, 打破舞蹈教学的时间、地域的限制。进行舞蹈创作的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舞蹈, 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借助网络舞蹈表达出来, 让舞蹈的信息量变得更加充足, 让舞蹈的韵味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总之, 不论是舞蹈学员还是高校的舞蹈教师, 都要认识到高校舞蹈中存在的问题, 并让高校舞蹈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露生.江南风格起, 参差有异色——两晋南北朝浙江汉、胡舞蹈寻踪[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3
[2] .杨庆新.以舞蹈教学推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3
[3] .江源.论舞蹈剧目赏析在大学舞蹈教育中开展的必要性[J].剑南文学 (经典教苑) , 2013
[4] .王峰.向前一步, 再向前一步——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评委笔记[J].舞蹈, 2008
【高校课程发展趋势】推荐阅读:
新课程理念下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向论文06-02
高校审计发展趋势研究05-21
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09-05
高校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10-02
高校武术课程07-16
高校体育课程10-18
高校翻译课程05-31
高校数学课程08-25
高校排球课程09-13
高校课程考试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