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传播学

2024-07-07

高校课程传播学(共11篇)

高校课程传播学 篇1

以美国、英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欧美新闻学和传播学高等教育与我国有明显区别。欧美将新闻学专业划至人文、艺术科学, 传播学专业划至社会科学, 认为二者不能融合。新闻专业多以培养新闻记者为目标, “重术轻学”, 理论课程相对较少;传播学专业教育多以培养适应社会多元需求的传媒服务、研究、管理和经营人才为目标, 技术操作类课程相对较少。欧美高校这两个专业的授课形式主要是:讲授、研讨、新闻实践,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思辨能力。但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强, 可能不利于学生系统性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对部分新知识的有效同化。

而我国高校的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一般设在一个学院, 本科教育阶段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多有重合。其中新闻传播理论课程经过整合后, 相对欧美仍比重较大, 授课形式多以课堂讲授为主, 自学研讨为辅, 教材和授课内容相对稳定, 重视对学生认知结构、专业素养和能力的系统性培养, 在学生理论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培养方面, 以及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方面, 效果有限。

综上所述, 我国高校要借鉴欧美高校相关专业培养学生求知欲、创造力和思辨能力的经验, 却不能照搬;还必须继续遵循系统性、专业化的教学理念。因此, 新闻传播理论课程在结构设置、授课方式和教育理念上需进行一系列改革, 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一、教学目标整合与教学过程模块化

目前, 我国新闻传播学相关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整合为通过理论基本概念、特点和研究方法的介绍和初步训练, 使学生能够通过新闻传播现实现象掌握本质规律。根据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新闻传播理论课程的学习, 可以分解成认识、理解、记忆、应用、掌握等几个阶段。学生认识、理解和记忆知识的阶段应该是以“学”为主的信息处理过程, 而应用和掌握阶段则是以“习”为主的技能训练和培养过程。因此, 新闻传播理论课程的教学也可以分解成认知结构建构和创新性应用两大模块。

认知结构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为“图式 (scheme, schma) ”, 在传播学中称为“基模”, 词的创造者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他认为“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这些动作在同样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迁移或概括。”[1]即图式就是主体对于某类活动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或认识结构。根据这一思想, 新闻传播理论类课程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能容纳各种新知识或者具有容纳各种新知识潜力的认知结构。因此, 认知结构构建模块应该是新闻传播理论类课程教学的基础模块, 其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 任课教师通过对知识点间联系和重点、难点的讲解, 让学生迅速建立比较完整而且同化和顺应能力强的认知结构。

创新性应用模块应该是新闻传播理论课程的提高模块或者是能力模块, 其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新闻传播现象,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 通过两个模块的系统学习, 学生能够掌握一整套理论课程的学习方法, 自学其他学科理论知识事半功倍, 适应社会多元化人才需求。此外, 创新性应用模块需要学生自组团队申报选题, 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研究方向和思路, 并通过改革评价体系和为学生提供展示成果的平台, 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求知欲、创新欲。

二、教学内容调整与教学方式高效化

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理论类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和知识点相对稳定, 这是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形成总体认知结构的基础。因为“基模的应用在个人层面上是一个自动的、无意识的过程。”[2]而学习却是主体有目的、有意识的可控行为。那么如何将无意识、自动化的心理结构外化成一种可感、可知、可控的思维工具, 就是专业教师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英国“记忆力之父”东尼·博赞 (Tony Buzan) 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方法, 即“思维导图” (Mind Map) 。思维导图主要由关联项和连接线构成, 模拟人的扩散思维习惯展开, 配以形象化辅助记忆图标, 是记忆、学习和思维的工具, 完全可以作为认知结构意识化的工具。

因此, 在认知结构构建模块中, 需要用5%~10%的课时量将思维导图和快速记忆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那么教师课堂教学只能讲授论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和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将自己预习中实际遇到的理解难点及时反馈给教师, 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 具体调整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如果传统的授课内容是大套餐, 那么调整过的授课内容就是小套餐加自助餐, 这样的授课形式倒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书、查资料自学, 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印证和评价自学成果;同时要求专业教师充分备课, 以应对学生反馈的问题。

此外, 在认知结构构建模块中, 至少需10%的课时量解释、强调、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回忆和整理认知结构, 并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这一学习过程是知识点内化的重要步骤, 主要依靠学生自主完成, 教师只起辅助作用。

三、小结

新闻传播理论课程改革研究涉及新闻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系统学等学科, 是课程群改革, 是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的系统性改革。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有效缩短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时间, 开拓专业视野, 激发学生理论课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性和独立性。

摘要:新闻传播理论课程是我国高校新闻学、传播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基础课程。本研究将原有的教学体系模块化和功能化, 引入记忆心理学原理和思维导图等快速记忆法和思维方法, 提高学生认知结构发展速度, 促进教学过程的规范化为适应社会对传媒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服务。

关键词:模块化,认知结构,快速记忆,思维导图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103.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第二版) [M].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67.

高校课程传播学 篇2

[摘要]随着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已经与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事业和全国新闻传媒业的生存与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本文从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入手,提出了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 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

新闻传播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和重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为新闻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直接与明显。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已成为联接新闻信息产业和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产业的桥梁,不仅有其经济效益,而且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给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契机。

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

1、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有较强的实用性质,但理论色彩较弱。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已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报,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各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以及广告、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的研究等等。

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等,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新传媒的研究发展迅速。

2、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各媒体不再仅仅是党的机关报或国家的广播电视台,也是经济实体和利益单元,报业和广电业的`集团化,传媒之间的竞争内地传媒与境外传媒的竞争,都要求各媒体的负责人懂得传媒经营。把受众接受传媒作为消费行为的研究,将传媒娱乐视为经营策略考察也纳入了传播经营的理念之中。

随着中国传播业近几年的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近几年,该研究扎实而有成效,涉及新闻官司的各个方面,从各种新闻侵权现象到著作权问题,从隐性采访到隐匿权、更正与答辩,就论证的范围而言已经相当全面而完善。

3、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变迁。20 世纪90 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包括卫星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有的学者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指出中国电视产业的三人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目前,舆论监督成为与新闻理论、新闻法治和职业道德相关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并涉及到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公民权利的研究等等。中国的新闻学从传统的党报理论转向一般新闻学理论,其背景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了变迁。

二、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

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与条件,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看问题,坚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办实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局面一定能够开创。

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研究当中,关于教育特色的研究最为重要。怎样形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特色呢?

首先,要充分依托自己学校的特色,根据自己学校的性质地位和特点来办专业。这样才能把专业和学校紧紧融合在一起,充分集中和整合学校的所有学科的优势,扬长避短,突出自己专业的特色。比如一所体育学院的新闻传播专业,就正好从体育上做文章,努力探索体育新闻办学的途径,着重在培养优秀的体育新闻从业人员上突出特色。

其次,要充分考虑自己学校所处地区、城市的特点,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区特点,在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上做文章,紧密与当地党政部门和新闻传媒单位结合,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如一些地方民族大学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就可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有优势,在民族新闻的教学与研究中独树一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做出有特色的突出贡献。

第三,要充分调动本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现与培育教师们有特点的教学与科研新经验、新成果,不断努力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某一方面、某一项目、某一课题上,做出新的突出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契机,不断培育出特色。

第四,突出特色,还要善于和勤于在办学中不断总结与积累经验,每学期、每学年都要认真回顾一下在办学中哪些事情是做得好的,哪些地方还有不足,师生们的反映如何,新闻传媒界和社会的反响如何,从而去发扬和推广好的办学方法、模式与经验,克服与改进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是一项正在蓬勃发展的事业,其前景十分广阔、光明。但同时,也面临着十分激烈的挑战与竞争。常有一句话叫“不进则退”,实际上现在的情况是,进步慢了,也是后退。因此,我们一定要以只争朝夕、争分夺秒的精神,努力发展新闻传播教育。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不断推进教学科研改革,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闻传媒人才,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高校形象宣传的传播学思考 篇3

从有形到无形的传播形式转变

早期的高校形象宣传活动主要是各大高校以投放媒体广告的形式有目的地进行信息传播。随着高校对形象宣传的重视,各高校陆续制作专业的形象宣传片,如招生宣传片、中文宣传片、国际宣传片等,以有形传播的方式将高校内涵展示给受众。这种直接以推广高校为目的的宣传针对性较强,但这种单一的传播方式,其宣传效果不佳。近几年,各大媒体有关高校形象的无形宣传越来越受到读者重视。媒体虽然没有对高校进行针对性的广告推广,但在新闻报道的同时向受众传递了有关高校的积极信息,进而塑造了高校形象。例如,《人民日报》在2012年12月7日刊登的《人才培养,也需“接地气”》一文,报道了北京交通大学面向大工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举措和取得的成绩。文章采访了数位教授,通过师生的故事和具体事例讲述了学校多年来为我国建设综合运输体系,特别是加快发展轨道交通方面作出的贡献,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探索与实践。因为文章与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密切相关,所以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应该说,媒体的跟进报道,为学校塑造了良好的形象。类似这样的信息传播通常带有“隐性宣传”的效果,通过对高校中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报道,受众在了解新闻信息的同时,潜移默化受到影响,无形中起到宣传高校的效果。

高校还可以利用举办大型活动的契机宣传学校形象,彰显学校实力,展示师生风采,如中国交通高层论坛、五所交大商界领袖峰会等都是借高校举办的特色活动,媒体参与并跟进报道高校动态和发展。这种形式集广告效应、新闻效应、名人效应、公共关系于一体,是当前多角度、全方位展示高校公共形象的有效途径和方式。高校既可在组织策划高水平学术会议、学科竞赛、文化和体育活动等大型活动中,将学校形象宣传充分考虑和设计进去,使活动成为形象推广的绝好载体,又可在精心打造反映学校形象的文化产品中显身手,如书籍、出版物、参与影视剧、电视广播节目等宣传高校形象。通过丰富的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手法,向受众传递高校历史文化、校园美景、校园故事等。除此之外,微博、微信、手机报等也是高校形象宣传的新手段。可以说,多种形态的传播方式,符合新时期受众的信息接受习惯,也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传播渠道和方式发生改变后的一种必然选择。

精选特色突出的传播内容

高校形象宣传首先要明确宣传什么,才能追问下一步如何宣传的问题,所以必须练好内功,即只有从最初的策划和挖掘入手,在校内营造“大宣传”氛围,举全校合力精心策划、精心组织,打造形象宣传精品,才能在大众媒体中占据重要版面,才能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真正提升形象宣传的影响力和实效性。

要实现上述目标,在具体工作层面,既要紧跟上情,又要找准下情,把握媒体、受众的需求和高校工作的结合点。紧跟上情,就是要把学校的形象宣传与国家、社会、高等教育发展高度对接、深度融合,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等中心工作,包括提高教育质量、规划纲要涉及的改革试点项目和形势发展的关注需求,强化形象宣传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聚焦工作重点。找准下情,就是要在了解学校全局工作的基础上,紧密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及时挖掘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做好下情上达,找准宣传适销对路的切入点。例如,北京交通大学在《中国教育报》发表《北京交通大学三个平台冒出“科研苗子”》的整版报道,就是结合学校的教育改革举措,挖掘了详实的数据、丰富的细节,把学校的改革思路和探索路径清晰展现,报道的可读性极强,发表后反响强烈,纷纷被其他媒体转载,教育部官网也在重要位置进行了转载。

要做好形象宣传,一定要创新角度,突出特色。当前,全媒体时代既对媒体自身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在全国数千所高校中脱颖而出,必须在宣传角度和特色上求新。要特别注意深刻分析和科学归纳学校特色与创新之处,注重挖掘与众不同的深层价值,从不同侧面,以新的视角努力挖掘题材,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使传播内容抢占先机,不可复制,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例如,北京交通大学是与国家轨道交通发展息息相关的“211工程”“985工程”和首批“2011计划”高校。 2010年年底,北京地铁亦庄线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CBTC系统(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成功投入运营,也标志着北京交通大学CBTC科研团队数十年磨一剑的努力终于圆梦。学校立即制定了时间跨度为两年的宣传方案,并与国家重点媒体积极沟通选题,从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国家和区域轨道交通发展方面策划选题,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社、《人民日报》《科学时报》、凤凰网等媒体做了大篇幅的宣传报道。成功塑造和宣传了北京交通大学在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大发展的背景下,不断提升实力、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

构建畅通的传播渠道

通过服务大众媒体影响媒体报道,是高校树立良好形象的有效做法。当前,高校在正确对待和运用大众媒体问题上,正经历着观念上的巨大转变,服务大众媒体的意识明显提高。高校要充分认识“媒体运用”在高校形象传播和宣传上的不可替代作用,认真研究和把握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新规律和新特点,正确掌握和综合运用多元传播方式,通过良好服务与大众媒体形成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

为此,高校必须整合现有的校园媒体资源,有效利用校内媒体,充分发挥校园网站、校报、广播电视等宣传窗口的作用,精心策划和组织,整体运作,形成合力,使校内的信息渠道畅通,为服务大众媒体打下基础。

高校与大众媒体要形成良性互动。日常应加强与大众媒体的沟通交流,定期提供采访线索、组织专题采访,帮助媒体记者了解学校动态,为记者进行专业化的深度报道提供方便;要主动建立交流机制,通过定期举办座谈会等方式,听取媒体记者的意见建议,掌握媒体记者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真诚服务建立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在涉及学校中心工作的重大会议和活动举办期间,需要在短时间内满足媒体大量多样性采访需求,对媒体服务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经验表明,由相关管理部门共同组成专题新闻中心,统筹负责媒体服务工作是一种有效的做法。

此外,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是与大众传媒形成良性互动的一个很好的途径。通过新闻发言人主动向社会公布学校办学理念、发展思路、教学成果、培养成就,建立权威信息发布渠道。校园公共事件突发后,应第一时间通过大众媒体发布权威信息,有效澄清事实,争取大众媒体和公众的认可和理解,消除负面影响,保持良好的公众形象,为事件处置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重大活动前后和重大事件突发后,要高度重视对大众媒体报道情况的收集整理,全面准确分析舆情,随时掌握大众媒体报道的总体态势。在日常大众媒体服务过程中,也要高度重视舆情分析研判,相关部门应建立固定联席机制,定期通报交流舆情信息,不断改进媒体服务和管理工作,才能不断提升高校形象宣传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秦启文.形象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杨丽娟.高校形象建设的CIS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4) .

[3]曹星.国内有关高校形象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0,(22).

[4]吴翔之.高校形象塑造与立体传播[J].新闻世界,2011,(9).

[5]聂晶晶.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策略探析[J].新闻界,2009,(2).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高校课程传播学 篇4

影视导演的专业课程《视听语言》旨在向学生讲授构成影视画面和声音的基本元素和其构成的基本语法, 为学生以后的拍摄实践打好基础。作为高校的艺术类专业, 面临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传媒从业人员。作为教师, 应该关注社会相关动态, 意识到这门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即传统的视听语言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加强教学的专业性, 时代性和创新性, 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中, 应该把启发学生思想, 开拓学生思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重要位置。

在对《视听语言》课程的教改探索中可以意识到, 对于教学来说,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要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 不能光从这两方面入手, 还要考虑到在这个知识传播过程中的其他环节。因此, 本文将引用传播学理论中的“5W”模式来阐述文章主要观点。

在传播学中, 有拉斯韦尔提出的著名的“5W”模式基本概括了信息传播中所涉及到的主要环节, 包括:传播者 (who) , 传播内容 (Say What) , 受众 (to Whom) , 传播渠道 (in which channel) 以及传播效果 (With What Effect) 。

一、传播者: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

作为教学信息的传播者, 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以及对自己教学任务的认识,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古人韩愈在《师说》里提出的观点, 至今可以作为我们参考的依据。在一线工作的教师, 面临的最多的是“授业”“解惑”, 即讲授本课程的专业知识, 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当前传播渠道的多样化, 使学生接触到大量的信息, 因此产生问题可能会远远超出单一课程的内容。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 作为教师, 必须要随时注意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一是夯实专业的深度, 即用课余时间钻研教学内容, 阅读国内外相关的学术书刊和杂志, 随时了解当前的学术动态和一些新的思想;二是拓宽专业的广度, 即关注当前社会文化发展的状况, 特别是和本专业相关的信息。影视类行业有其自身特色, 它和社会发展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课程的教学课程中, 多注意根据当前社会的一些热点举例, 有助于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 并能拓宽学生的思路, 以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效果。

此外, “传道”也是作为大学老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对于学生人格的教育也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特别是面对的学生以后要从事社会价值观引导的传媒工作, 因此, 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也应该给予足够重视。

作为教学信息的传播者, 教师任务重大, 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加深对教学工作的认识, 加强对学生, 对工作, 对学校, 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受众:学生分析

在传播学中, 受众处于传播链条的末端, 也就是接受信息的那一方。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对受众的状况进行分析, 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教学的调整, 也是非常重要的。总的来说, 艺术专业的学生有以下几个特点:从优势来说, 艺术类的学生思想比较活跃, 有想法, 学习专业课程的热情比较高;劣势是普遍的文化水平较低, 对文化的积累不重视;学习的热情不能持久, 思想浮躁, 急功近利, 通常表现为对基础课程的掌握只了解了一些皮毛, 就拒绝再深入地了解下去。在很多学生的想法中, 还是把观摩影片当成一种娱乐行为, 学习的思路没有转过来, 没有习惯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一个影片。因此, 要使这门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应对学生的基本素质有个整体把握, 因材施教。

三、传播的信息: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改革

《视听语言》是影视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对电影或者电视来说, 视, 则指视觉所接触到的画面;听, 指的是声音。如果说构建一篇文章需要文字以及其必须遵循的基本语法, 那么, 对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来说, 画面和声音就是其叙事的语言, 他们作为一部影视作品的元素, 也必须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 它们有自己的叙事逻辑和叙事结构, 和文学等其他叙事形式相比, 影视有相对独立的语言和语法。因此, 视听语言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用影视反映生活的的艺术思维方式, 学习影视的基本语言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基本语言进行创作。当前, 很多影视传媒专业院校都开设了《视听语言》这门课程。对影视专业的学生来说, 掌握好影视的视听语言, 有利于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前人的优秀作品, 为自己的深入学习打好基础。近几年, 各大影视传媒专业院校相关教材逐渐面世, 主要有《影视视听语言》 (陆邵阳,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3月1日第一版) , 《视听语言》 (刘立滨,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6年5月1日第一版) , 《影视视听语言》 (张菁,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年6月1日第一版) 等。这些教材对构成影视语言的基本元素及其表现方式和表现力都做出了比较详细的理论阐述, 并结合影片片段进行分析, 对这些基本元素体现出来的美学特征, 组接方法, 以及在影视中叙事和人物塑造中的作用都有不同程度的论述。这些专业教程的出版, 无论是对这门课程的专业老师还是学生来说, 都提供了参考的依据。把教材上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 是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

但是,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 人们每天接触大量的视听信息, 审美水平不断提高, 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影视传媒专业课程的教学, 如果仅仅满足于教材上的知识, 是不能跟上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的。因此, 在本课程的教学改革的探索中, 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

1. 提升课程的专业程度。

在《视听语言》的教学中, 要做到梳理和细化知识点, 把握好组成影像的各个细小元素, 对于学生容易忽视的一些细节, 多加引导和强调, 培养学生对细节之处的感悟力和处理能力。例如, 镜头是构成一部影片的基本单位, 而镜头的内容又可以分为”“人”, “景”“物”, “光”“色”和“声音”。一般来说, 能够从这几个方面去把握镜头, 基本能满足影视专业的教学要求。但是, 我们再把这些知识点往下细分, 或许又会有更多的见解。比如说, 镜头中的“人”, 可以分为“人脸”, “人手”“人的形体”以及“作为群体的人”。在影片中表达某人愤怒的情绪, 是通过“人脸”的扭曲来表达, 还是通过“人手”怒摔杯子来强调, 或者转身愤而离去的“形体”来完成, 有着不同的艺术感染力, 同时, 不同的表现方式又影响着光, 色, 景别等元素的运用。细节决定成败, 越是细致地把握影视视听语言的元素, 越容易处理好影片的细节, 真正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

2. 增加课程知识的广度。

《视听语言》课程中会介绍到许多电影的专业术语, 比如景别, 长镜头, 蒙太奇等。在传统的视听语言教学中, 要向学生介绍这些专业术语的概念和基本用法。电影技巧的发展, 和电影文化的发展以及人类视觉文化的发展紧密相关。视听语言发展到现在, 不仅要从电影技巧方面去讲解, 还应该了解背后蕴藏的文化背景。例如, 在介绍“蒙太奇”这个概念时, 除了讲述蒙太奇的概念和影视作品中常用的几种蒙太奇的用法之外, 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关于苏联“蒙太奇学派”, 蒙太奇的发展等等相关历史知识。通过课上的引导, 同学们对“蒙太奇”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不再仅把它当成一种常见的电影语言, 更能从文化上来认识它, 加深作品的深度。

3. 在课程中强化学生创新的意识。

在《视听语言》课程中,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要让课程内容和时代信息紧密联系。在课堂上用到的片例, 应该和当下影视发展的热点联系起来, 再与以前的经典影片做对比分析, 让学生系统地了解知识点, 并指导学生模仿经典影片进行拍摄练习, 并结合当前影视特色进行创作, 实践证明, 融汇贯通的知识结构更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传播方式: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对教学内容实现专业性, 创新性, 时代性的改革探索之后, 对于教学的方式, 也要不断总结经验, 进行改革。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 在教学过程中, 要采取各种方式, 调动他们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1. 充分利用课程特点, 提高教学PPT的质量。

影视视听语言本身就在用运用画面和声音来作用于人, 调动受众的视觉和听觉。在教学中, 充分运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 选取有时代性, 典型性, 可看性较大的片例链接在PPT里, 做到每个知识点的理论背后都有视听化的例证, 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尽快消化理论知识。

2. 从“传话教育”变成“对话教育, 增强师生的互动。

在具体的教学中, 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下次课程内容, 做成PPT, 上课时挑两组代表上台做演讲, 进行PK。在PK过程中, 教师可以随时找出他们PPT中出现的问题, 让其他同学参与讨论。最后再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课堂互动以及同学们学习的反馈来看,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个人预习会有一些应付性, 而以组为单位进行PK, 会激发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性;在小组预习讨论的过程中, 能增加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课上的小组演讲, 能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 而最后教师的总结, 能让大家对知识点有个总结性的认识, 并能结合之前的讨论举一反三。这样, 在轻松的教学气氛中, 较为完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3. 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

《视听语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但是, 仅仅理解各个概念是不够的,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进一步巩固知识。一个较好的方法是看学生能否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一部影片。同学们以往对影片的分析, 多是对剧情的分析, 这并不能满足影视导演专业的学习要求。因此, 要引导学生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去分析。常用的方法是让学生找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片段段落, 进行拉片分析。对于自己喜欢的影片段落, 同学们是有动力去反复观看, 并揣摩不同的视听元素, 如光, 色, 声音, 景别, 景物等在影片中的作用。最后, 通过截图, 写出分镜头台本, 画出机位图, 并从摄影, 光色, 表演等方面做出较为深入的文字分析, 影片分析的任务才算完成。另外, 课后的拍摄实践也尤其重要。通过拉片和拍摄实践, 学生能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掌握好这门课程的内容。

五、反馈:教学效果分析

在《视听语言》这门课程上, 从学生平时拍摄的作业, 可以看出教学所达到的效果, 其参考依据为: (1) 学生拍摄的短片思想上是否健康积极; (2) 短片的视听语言元素是否应用得当, 有无明显的错误; (3) 短片中的拍摄技巧是否有创新点。从这几个方面归纳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再进行相关调整, 以此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视听语言》作为高校影视导演专业的必修课程, 旨在向学生讲解构成影视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法, 为以后的拍摄实践打好基础。随着信息时代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依靠视觉和听觉来获取信息, 对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视听语言》教学思考中, 本文引用了传播学中著名的“5W”模式来阐述我对这门课程的教改所作的探索, 教学改革不是单对某个环节进行改革, 而是一个涉及到教学的主体、对象、内容、方法以及反馈的多方面的传播行为的改革, 试图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做一个综合性的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视听语言,“5W”模式,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郭英, 刘宪俊.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回归教育语言对话性的思考.[M].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2010 (8) .

[2]威尔伯施拉姆, 威廉波特合, 何道宽.传播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0) .

[3]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6) .

[4]张浩岚.视听语言[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5) .

[5]张菁.影视视听语言[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6) .

[6]张子照, 杨晓艳.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发展[M].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2010 (8) .

[7]陆邵阳.影视视听语言[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 .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品牌传播 篇5

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移动互联产业迅猛发展。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通过网络、卫星等渠道逐渐成为信息传播及扩散的主要通道。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传播关系,同时也改变了整个传播的话语环境,加上数字移动技术的广泛运用和电脑、手机等终端的普及,将大众传播带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出现为社会信息的传播和人们的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人们拥有了信息发布的主动权,使得传统的信息传播形态开始改变。这样的局面也为组织的品牌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不少高校也开始意识到,利用多种新媒体手段进行有效的品牌传播才是自身特色化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争夺生源的必然选择。

新媒体的定义及特点

新媒体指的就是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为基础,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其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从本质上来看,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最大的特点是数字化。这样就带来了数字媒体在信息传输量上无限的丰富性和信息形态上纷繁的多样性。在数字化传播时,时空障碍完全消失。新媒体信息基于数字化基础之上带来了信息的易存储和易复制性,而新媒体的数字化特性也是其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根本所在。

其二,从传播方式来看,新媒体信息的传播方式由传统媒体的单向说服性传播向交互传播转变。在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舆论的主体,既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和评论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与现实生活中人们身份的公开性和真实性不同,网民在互联网上一般无需显示真实的身份,这种“面具”特征降低了参与风险,因此,网民敢于在互联网上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和主张,敢于争论、指责和批判。这也使得信息传播由媒体导向向受众导向转变。

其三,从传播内容来看,新媒体传播内容具有前所未有的广泛性和多样性。这是基于新媒体交互性传播方式而言的。新媒体对媒体受众地位的提升,甚至在某个程度上的转化弱化了对传播信息发布前的规范和监管,使得新媒体传播内容不再像传统媒体那样需要经过层层过滤,参与传播的每一个个体都能即时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丰富了新媒体的传播内容。

其四,从传播范围来看,新媒体具有全球性传播的特点。与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相比,新媒体传播的范围更广,具有一种全球性。这种全球性,实际上也表明了新媒体的传播具有一种开放性的特征。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品牌传播

新媒体有着与传统媒体不一样的特性,这一特性要求高校必须重新调整品牌传播策略。

高校首先需要做好的就是自身网站建设。中国互联网中心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止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4.57亿,其中大学生网民所占的比重为23.2%。高校抓好网络阵地进行品牌建设和传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从本质上来看,高校网站的目的就是为来访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应该从来访者需要的角度来安排和设置网站板块,提供相应信息。

麦可思研究曾以普林斯顿大学和北京大学为例,对比中外大学网站特点(见一),结果发现:国外网站设计多走简洁路线,网站首页往往以图片为主,配以少量文字说明,竭力用最直观的方式让来访者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学校各方面的生活和信息;国外网站往往只将考生及家长最关心的几项罗列,如本校特色、申请入学、费用与资助、参观本校等,而各项教学成果、学校生活等均以展示的图片链接到相应的二、三级网站;在介绍本校之中,国外网站偏向以活泼轻快的口气向来访者讲述学校特点和优势,通过在校生、毕业生及教师个体访谈向来访者展示学院教学、生活等,各种数据都巧妙地融入内容之中,让来访者对该校产生兴趣。

在当前移动互联信息纷繁的局面下,长篇累牍的文字介绍已经远远不能吸引公众的注意,中心明确的图片和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的视频资料才是高校进行直接的自我展示和品牌传播的重要途径。

在建设好学校网站的同时,高校还要注重各大搜索引擎、门户网站及教育类网站的宣传投入。此外,高校要善于利用微博等信息发布平台进行学校品牌建设和宣传。作为近两年新兴的网络信息发布平台,微博在中国拥有广泛的使用人群,其用户使用数量、人群覆盖面以及信息发布量和信息传播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不少高校及内部院、系都开通了微博,并将其作为了对外新闻发布和意见反馈的重要平台。据统计,截止2012年11月29日,仅腾讯微博中高校微博认证账号数量已达16166个。通过对微博内容的管理和关系群的建立,高校能更有效地策划网络话题营销。同时,微博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聚集效应也能使高校在第一时间掌握负面信息的传播情况, 更好的预防和控制舆论危机。

在利用新媒体进行品牌传播的过程中,许多高校都甚少关注传播效果,不注重对传播效果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导致大众面对高校品牌传播的审美疲劳,造成高校投入大量物力和精力的品牌传播收效甚微。当前大多高校都有信息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他们采集一定时期内通过其它域名来访学校网站的数据,只要高校利用好这一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即能得知每天网站来访的主要时段、地区、以及主要域名,这些数据对高校自身来说都是最真实可靠的,可以成为高校选择品牌传播网络媒体的重要依据。

危机事件管理和舆论危机应对

新媒体的运用固然为高校的品牌传播提供了更好的方式和平台,然而,正是由于其信息传播新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危机信息的传播。公众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在各种论坛及社交网站上都能自主发布信息,这样被传播开来的信息首先就带有了发布者的个人主观情绪色彩,而经过不同个人的转发和传播后,信息内容的情绪化倾向可能会更加严重,造成互联网传播内容的不可控性;新媒体传播内容的不可控性使得负面信息也极易留存,即使媒体所揭露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负面信息却不易去除;而且由于互联网信息搜索的便捷性,致使这些信息很容易就被网民找出来,这样负面影响可能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对受影响方造成冲击。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高校建立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和舆论危机应对机制。endprint

高校的网络舆情监管主要是为了防止影响甚至损害高校品牌形象的事件和消息的出现,或者在此类事件或消息出现后进行及时的危机处理。从管理层面来说,学校需要安排专门部门和相关人员作为网络舆情管理团队,全面负责网络舆情管理和宣传工作。同时,建立校内信息通报和协调机制,以便及时整合资源,形成上下一致的对外口径,对舆论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高校需要构建“宣传部+二级单位+学生组织”的宣传人力组织模式,以及学校和二级单位双重管理机制,就能很好地对学校内外舆情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控制。

在新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讨论经常以各种论坛等群体讨论形式出现,这种讨论方式会因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而更容易导致群体的情绪化和极端化。尤其是公众通过新媒体手段通常只是进行文字沟通,对文字背后的真实情感并不了解,因此很容易获得某种想象的群体认同感,并在这种群体认同感的激励下走向极端,表现出较弱的推理和判断能力。而在高校发生突发事件时,这种公众的群体非理性状态很容易产生对高校不利的言论甚至行为,进而不断扩散,对高校品牌形象造成严重的冲击。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但并不意味着它不能被预测和预防。要把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就需要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人员做好网络舆情预警工作,对各大网站、论坛、微博等平台的信息进行过滤,时刻关注与高校切身相关的信息。针对高校内部发生事件,要具备对事件走向的预测能力,在事态恶化时就积极采取相关措施予以干预。宣传部门要坚持定时统计上报。同时设立专门的舆情发言人,从而做好舆情的监管和预警工作。

做好高校品牌建设中的舆论危机处理,一是危机发生时要控制负面信息的扩散;二是与公众进行积极而良好的沟通,从而消除负面信息在网络传播中可能产生的偏差,从而将损害降到最低;三是需要高校与主流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是因为主流媒体能凭借自身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在引导社会舆论走向上具有自身的优势;四是高校在危机事件处理时要树立积极主动的态度,通过在主流媒体以及自身网站上发表申明,澄清事实并驳斥不实言论,并在自身网站、微博、BBS等地设立对话平台,解答公众疑问,努力做到信息公开透明,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斐.大众传媒对高校形象的塑造、影响及应对策略[D].陕西师范大学,2007

[2]林慧.高校品牌传播路径与基本策略[J].世纪桥,2008(10)

[3]邱均平,苏金燕.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J]. 山东社会科学,2008(5)

[4]黄山,姚思聪.网络信息传播的总体特征分析[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8(5)

[5]罗烨,曹明香.关于高校品牌传播与推广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9(2)

[6]黄乃考.新媒体时代高校整合品牌传播的基本步骤[J].中国传媒科技,2012(10)

[7]李强.高校危机管理案例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2010

高校课程传播学 篇6

“交互”的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早已提出过。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的交互式教学模式, 已成为目前西方普遍采用和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我国, 还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同时,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 这种在西方得到重视并成效卓著的教学模式, 在中国教育实践中, 也还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实际问题, 以至于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还仅仅限于外语教学中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在课堂上偶尔运用。

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交互式传播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 不仅仅限于课堂教学, 还可以推广到课程设置等更宽泛的领域。这种模式如果运用到高校公共课程的传播实践中去, 在不影响传播速度的同时, 仍可以保障传播的质量, 必然大大提升传播效率。这是因为, 这种传播模式, 使“点”对“面”的大众传播模式, 又返回到“点”对“点”以及“多点互动”的人际传播模式;同时, 这种“返回”仍然是基于大众传播模式下信息的高速复制与传播的, 因此它同时拥有了大众传播模式在速度上的优势和人际传播模式在灵活的反馈机制上的优势, 从而达到更加高效率的传播效果。

基于交互式传播建立起来的教学模式, 需要将学习建立在师生的信息交流之上。在传统文化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下, 我国的教育界长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讲授者”而非“组织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而学生则作为“接受者”, 课程设置则是教育管理部门的事情, 学生与教师都少有参与。在这样的背景下, 要实现真正的“交流”, 尚有一定的困难, 而在大学公共课程中运用交互式教学模式, 较之在专业课程中运用这种教学模式, 更具有挑战性。

近年来, 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 对比其他国家先进的教育经验与成果, 可以说, 从制度上来讲, 目前我国的大学公共课程设置已较为完备。然而, 长期以来专门化、精细化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地影响着高校公共课程的设置与教学。不少学生认为高校里的公共课程属于“摊派任务”;更为严重的是甚至一些教师也认为公共课程的重要性远不及专业课程。这是大学公共课程在地位认知上的尴尬困境, 一定程度上, 这也是我国大学公共课程目前存在的其他困难的根源。

另一个突出的困难在于, 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形:相对较少的公共课教师与数量庞大的学生形成鲜明对比;与此同时, 相对重要的课程内容与学生漫不经心忽略公共课的学习态度形成强烈反差。而这个困境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前述公共课程地位认知上的尴尬造成的。

在这样的情形下, 我国的大学公共课程授课质量备受学生抨击。从教材的选用到教师的备课、授课情况, 以至学生的学习态度, 均不容乐观。200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 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中, 认为教师“管理不严格”的比例高达32.50%, 而认为教师“水平低, 管理松散”的竟也占到了16.67%;有15.3%的学生认为公共课程“内容偏窄, 不系统, 缺乏整体感”;在公共课程中“从不缺课”的学生只有31.68%, “很少上课”的则有17.36%, 甚至还有0.83%的学生“从不上课”;仅有8.86%的学生认为“必须好好上课, 认真复习才可以合格”, 超过20%的学生认为偶尔上课也可以蒙混过关, 而近57%的学生则认为上课与考试都能轻松过关”。[1]

由于上述实际存在的困境, 我国大学公共课程中运用交互式传播模式存在一些具体的实践难点, 真正在大学公共课程中运用好交互式传播模式并以之带动整个公共课程教学建设的良性发展, 是非常必要而迫切的。

难点一:提升教师的互动积极性

从学生反馈来看,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管理, 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影响较大。在交互式传播模式中, 教师作为课堂互动教学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很大程度上是要变身为“主持人”, 去激发学生的互动意愿。要在公共课程中真正看到交互式传播模式的效果, 提升教师的互动积极性是非常必要的。

这项工作, 应当作为高校教务部门的一个长期工作来抓, 以使教师对公共课程地位的歧见得以纠正。同时, 目前部分高校采取的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师采取区分薪酬、区分晋升优先级别的行为, 也必须得到纠正, 否则, 高校公共课程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将大受打击, 要其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不断将新的教学研究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 也就难以实现。

同时, 在课程设置中, 也应当更多地考虑一线教学人员的意见, 虽然专家意见看上去更加权威, 但实际上一线人员掌握的资讯很具有现实参考性。

难点二:提升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

在交互式传播模式下进行教学, 教师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课堂的管理能力。新的形势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能从事学术科研, 更应当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

在交互式传播模式下的课堂教学, 因为信息的传递是多方向的, 较之信息单向式传递的传统教学方法, 更加不易控制。源于重视学生个性、人格和潜能的自主性原则, 交互式模式下的课堂教学, 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环境, 并提供师生交流和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可能, 而要确保这种交流的有效性, 尤其是学生之间交流的有效性, 也增加了教师教学管理的难度。

针对此难点, 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控制教学班级人数。实践证明, 将一个教学班级的人数控制在20到40人左右, 在教学中采用交互式传播模式是较为理想的。

然而, 在如今的高校公共课程师资配置情况下, 大多数院校的师生比例还达不到这个要求, 这就使得许多公共课程教师要么超负荷地承担课时, 要么超负荷地面对更大的教学班编制——而这两种超负荷都必将影响教学质量。

难点三: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

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后, 就不断地有教师抱怨学生的素质不及从前——“现在的学生不好教了”。随着新思潮的风起云涌, 以及价值观的变化, 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也发生了一些改变。表现在选课上, 一方面驾驶、法律、会计等热门选修课门庭若市, 另一方面思想品德素质系列课程、哲学课程以及大学语文、大学数学等基础通识教育课程门可罗雀。在这类受到冷遇的公共课程的教学活动中, 要实现交互式传播异常困难。

一个解决途径是, 教师需要花更多的精力来增加课堂的吸引力。使课程充满探索性, 是增加课程吸引力的重要途径。

更重要而彻底的解决办法或许是, 教师还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致力于和教学管理部门商讨改进这类课程的考核体系。这类课程教学的目的, 往往在于要学生掌握某种思维方式, 或是形成某种信念、获得创造能力、传承某种文化, 等等。因此, 改进考核体系, 采用诸如小论文、读书报告、讨论会的形式, 来取代传统的闭卷考试, 能更加有效地将互动式传播模式的精神渗透进教学过程, 即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从而使他们实现自主管理。

高校课程传播学 篇7

“心理危机评估体系是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是确定心理危机干预对象的依据。据此, 可以确定重点关注、帮助、预防和干预的对象, 提高预防和干预的效能”[1]。近年来, 中国高校的各位研究者从不同立场和角度, 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认识程度越来越高, 大学生管理工作思路已经由最开始的简单化、粗放式向多维度、精细化方向转变, 原始的“棍棒教育”和“铁腕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教育需求, 所以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研究出现了两种较强势的倾向。

第一种, 将研究对象放置在特定的区域内, 在这种论域中进行侧重本土化的研究。近年来, 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设问题, 研究者更多选择以自己熟悉的或者工作的高校作为研究论域, 比如叶小东在硕士论文《四川建院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 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辅助从事在学生工作一线的教师队伍针对大学生在日常生活, 学业各个阶段产生的心理问题提供专业的信息集成平台, 从而及时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心理的规范指导”[2]。这种类型的研究还有很多期刊论文, 比如李景和闫翔《构建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实证研究———以某农业大学为例》,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进行了农业院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实践, 构建了包括心理危机预防体系、心理危机预警体系、心理危机应急处置体系、心理危机后期跟踪体系等心理危机干预体系”[3]。洪瑕和杨春城的《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以普洱学院为例》, 以普洱学院为参照, 解决“普洱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本身还存在来访学生人数较少、对大学生心理整体把握还有待提高、心理咨询专职人员缺乏等问题”[4]。

第二种, 侧重运用新的研究方法, 有意识引入跨学科理论, 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构进行研究。蓝李焰在《论藏传佛教心理调节功能与灾后心理危机干预》中, 运用藏传佛教的心理调节功能研究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提出:“作为一种理念文化的宗教, 是特定族群对待环境变化的传统心理防御机制。”[5]廖桂芳在《系统论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中运用系统论, “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 结合系统的基本特征, 从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 对该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6]。章周炎和汪丽华在《生命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策略》中选择生命教育作为时域, 认为“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策略应该是与危机当事人建立生命连接, 心理危机干预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当事人重建生命意义”[7]。强成文和钱婷婷的《从存在危机到意义澄明:文化语境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探究》, 选择从文化学角度切入, “从文化视角分析大学生价值自觉与意义世界, 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 应关注意义世界, 重视价值重塑对心理危机干预的作用”[8]。

二、文学课程对大学生心理预防机制的影响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具有语言教育的特性与价值功能;文学是审美的艺术, 具有审美教育的特性与价值功能;在最根本的意义上文学是人学, 具有人文教育的特性与价值功能”[9]。就像文学在具有自我审美品格的同时, 还会因为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现实需要旁生出政治宣传功能一样, 文学处于教育的需要自然也会具有教育的功效, 正如赵菁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文学教育研究》中所说:“试图探讨、认识与发掘文学教育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感染力和实效性, 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境界,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10]这是一种将文学教育的功效引导到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的尝试, 然后正是这种尝试从侧面说明了, 文学教育同样可以引导大学生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可以在管理和教育大学生领域发挥功效。同时, 这种文学教育又是一种深入人心的精神领域的教育, 一旦建构成功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在校期间处理危机问题的能力, 而且有助于学生走出大学校门之后正确自觉树立处理危机心理的防范意识, 而文学教育发生作用的媒介便是文学课程。所以, 要看文学教育的潜在影响, 就要借助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文学课程。

(一) 文学必修课与播音主持本科专业

播音主持专业是文传学院的特色专业, “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具有重视专业技能、文化基础薄弱, 敢于张扬个性、缺少团队意识, 心理敏感细腻、依赖专业教师等特点”[11]。为播音专业开设的主干文学课程《中国文学》, 之所以被纳入教学计划, 是因为看到了文学教育对确定心理危机干预对象的依据和大学生心理危机根源性因素具有的潜在影响。

这门文学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的同时, 还具有通识课的性质, 旨在通过分析作家作品、文学思潮和现象,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让学生借助现代文学语言、现代思维方式与文学形式, 感受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而这个过程, 对具有敏感心理、主张个性张扬, 但易冲动、易走极端的播音专业学生, 具有直接的情感疏导和意志指引的作用。“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 无论是自杀还是杀人, 当事人通常没有预谋, 做决定也是一时心血来潮、简单轻率, 不能控制自己的冲动, 不考虑后果, 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12]。而“意志是个体在面对困境和冲突时, 能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身的行动, 克服各种困难”[13]。而危机事件本身正是个体的自我认知与社会感受之间的冲突, 解决这一冲突的关键, 就是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而情感走向与意志选择都会直接影响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

所以, 从这一层面看, 对播音主持专业开设文学必修课, 不仅是播音专业人才培养教学目标的题中之意, 而且文学课程对学生感情、意志和情绪等潜在精神层面因素的教育, 都将反作用于他们面对危机事件时心理暗示的力度。一斑见豹, 文学教育对感情丰富、感受敏锐的艺术类学生具有潜在而又能量巨大的心理暗示作用, 这将直接影响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实际效能。

(二) 文学选修课与文秘专科专业

与播音主持专业大为不同的文秘专业, 是文传学院历史悠久的专业, 这个专业的学生普遍具有“看问题比较表面和消极;过分内向;做事瞻前顾后, 犹豫不决;情绪不稳定;自信心低”[14]的特点, 而“极少数学生不能解决这些心理问题, 经过长时间的积压, 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最终爆发极端心理危机事件”[15]。如果单纯借助文学教育的情感传染和暗示力量, 还不足以深入文秘专业学生的意识层, 那么, 面向这一专业开设的文学课程除了《中国文学》这门专业必修课之外, 还必须开设文学选修课。《文学经典作品导读》是为文秘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和重要文学现象为研究对象, 通过现代、当代诗文朗诵、影视鉴赏、论文写作与研讨等形式进行。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精读作品讲解或利用课余观看录像视频, 从文学知识传授的浅层入手对学生文化素养进行潜入式教育。

这种教育方式完全考虑到“价值自觉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意志的形成、情感的培养发挥着春风化雨般的导向功能”[16], 也考虑到文秘专业的学生和播音专业的学生相比, 多数具有理性往往大于感性的性格特点, 所以重在从潜意识层面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并有意识解决因家庭收入、经济消费和专业配置等不同而出现的“客观条件差心理不平衡”[17]。由此, 使本专业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文学史上具有自我情绪调节能力的作家及其史实, 借助具有正能量的文学作品, 切实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摒弃来自潜意识里的自卑感, 从而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从自身内部增强处理危机事件的心理调节能力。

三、结语

传播学概论课程案例教学法探析 篇8

1 案例教学研究相关理论

教学研究持续地关注于教学与学习的过程, 当教学研究深入评估现在施行的惯例, 验证好的惯例, 仔细省思教学, 并寻找学生如何成功学习时, 将最能体现其研究价值。 (2) 另外, 教学研究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而言, 是不可忽视的, 而应受到重视, 因为教学研究是教学管理的一种现实需要, 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战略需要。

而针对教育情境, 发现课程问题, 提出新课程发展的研究路径, 应该以案例教学法推展课程发展, 并提出系统化的主要程序步骤, 这包括: (3) (1) 通过案例陈述所关注的课程发展问题, 规划可解决问题的课程发展方案; (2)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寻求可能的课程发展行动研究合作伙伴, 实施课程发展方案; (3) 案例教学课程评鉴与回馈, 发表与呈现课程研究证据。

2 教学策略研究

新时代学习核心理念在于以学习者为中心, 重视学生积极建构知识反省行为, 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典范, 意味着教师、教材、媒体、教学、情境、活动均围绕着学生。可以看出, 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策略核心价值便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其具体特征包括: (4) (1) 由点及面——个体示范学习; (2) 小组协作学习; (3) 媒体技术的融入; (4) 衡量反思。增强学生使用远距教学资料库的机会, 提升学生个体学习的学习环境;而小组协作学习, 则有学生小组学习的教学设计。

传统教学评价中将学生智力和分数视为单纯的一种能力表现, 因此评价方式主要采取纸笔测验方法, 只重视学习结果, 而忽略学习历程, 当前许多教育学者纷纷提出正视智力结构多元的重要性。 (5) 因此, 教师在教学评价时, 应采取多元资料搜集方法, 从不同时间、不同方式、不同地点, 而有系统地搜集学生信息, 以了解学生学习全貌。以不同方式评价学生为例, 本课程着重于传播教育的改革方面, 因此, 较为偏重实际操作的方式, 然而, 由于课程评价也包含口头报告, 因此, 也涵盖口头发问方式, 此外, 以课程评量期末报告而论, 评量方式也包含论文式测验, 因此, 可称为多元评量。

为研究传播学概论的课程案例教学法, 在每学期平均有七次学生实际操作的环节, 针对不同产业新闻进行理论运用, 进而解读关键产业新闻作品课程平时报告, 其学生小组平时书面报告占30%, 小组期末书面报告则占20%, 个人及团体出缺席情况分占10%以及5%;个人网络学习及贡献则占10%;为避免大班教学中出现学生有Free Rider的现象, 每次学生分组口头报告时采取随机抽签方式, 进行学生个人口头报告成绩检验, 其占25%, 在每次学生的个人口头报告中, 老师可进行学生个别学习成果的深度检验。这样长时间、多样式地搜集学生学习表现的精神源自教育学者对于多样化智慧的重视, 重视学生智慧的充实, 不仅是对学生不同学习潜能的重视, 也能带给学生多样的学习经验, 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将活化教学。

3 对课程的思考与建议

传播学概论课程本身即存在具体操作难于理解、量化和实验的问题。加上大一同学初入大学校园, 尚不习惯自主性学习, 一方面不能预先读书, 结果听讲时要么听不懂、要么因思索而掉链子、要么课堂上热闹课后不知道学了什么……这些问题应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来解决。具体如下:首先, 增强此课程理论与产业现况分析、此课程与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关系训练过程, 以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误判此课程属于“过度理论”性课程, 而降低文学院学生学习此课程的动机与兴趣。其次, 传播是一个边缘学科, 它与目前大多数学科都形成了交叉领域, 因此此课程所设计的多样化、互动师生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复合式学习、修正式案例教学、小组写作等教学策略下, 具体学习传播基础理论、整合产业分析理论与现况、传播在广告学专业中的实际应用操作, 应该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学生原本的学习焦虑。该策略对学生学习习惯会产生良性冲击, 可协助刚脱离应试高中生活的大一新生更快适应大学教育学习方式。再次, 学生于课程结束前, 实践课程应用理论与生活传播现况相结合的研究, 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对于未来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针对此教学案例从一开始的学生对课程的忧虑, 到过程中的能力建构, 进而在期末产生正面回馈的学习经验, 此教学案例对其他“概论”式课程的调整和跨学科实验充满了期待。提出以下建议: (1) 设计新生入学焦虑问卷和新生新课的开课问卷调研, 更进一步掌握学生学习焦虑的原因, 并据此设计本学期的实践环节具体操作步骤。 (2) 设置反馈机制检测学生非常态学习态度的变化, 及时掌握学生状态, 为后续实际操作环节提供支持。 (3) 尽量采取互动性高的教学策略, 让学生在“学中做, 做中学”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4) 安排传播产业相关会议参观行程, 让学生更贴近产业现况, 从而在“产学研”发展体系中占据优势地位。 (5) 针对传播学的宽泛研究对象, 学生学习跨学科的课程整合及评估, 应特别重视学生是否将传播理论延伸到应用理论、从应用理论到实际操作。应学会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 (6) 教师应尽力在课程中,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重视学生意见以及不断强调学生问卷回馈绝对不影响学生成绩, 成绩也尽量在学期中逐渐公布, 以降低学生不敢真实反映意见的状况, 致使问卷回馈内容无法呈现多元意见。

注释

1左雪梅.高校新闻学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新探[J].当代教育论坛 (综合研究) , 2010 (11) .

2冯钢, 朱光宝.案例教学法——新闻学教育的当代发展趋向[J].新闻界, 2004 (3) .

3辛蔚峰.案例教学法的课堂应用策略研究——以传播学课程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 (36) .

4樊荣.浅谈案例教学——以新闻传播专业为例[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2009 (2) .

高校课程传播学 篇9

一些经典的传播学理论在网络传播时代同样适用, 而且得到了新的丰富与发展, 以下试从这些理论的视角研究高校网络舆论及其引导问题。

1 校园网络舆论中的传播学规律

网络舆论能够成为大学校园中的响亮声音, 对大多数学生产生影响, 在其影响机制上, 有以下几个传播规律值得关注。

1.1 校园网络舆论的“议程设置”效果

在高校校园网络上, 校园BBS的十大热门话题已经成为大学生关注校内外热点事件并了解针对事件的各种评论性信息的主要渠道。只要某个事件或者问题成为校园BBS十大热门话题, 就会在大学生中迅速传播, 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成为大学生在宿舍里、餐桌上、课间休息时讨论的中心话题, 从而成为大学校园内的主要议题。从校园BBS十大热门话题的形成过程来看, 一篇文章的回帖数量只要在有限时间内取得相对优势, 就能够登上十大热门话题版面。因此, 虽然一些话题只有少数学生参与, 但是只要在短时间内话题集中, 就比较容易登上BBS十大热门话题版面, 吸引多数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少数学生有目的有组织地在BBS上围绕某个话题展开讨论, 就可以通过营造校园BBS十大话题来吸引多数人的“眼球”, 左右校园的中心议题。这种效果就是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常提到的“议程设置”效果, 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 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方式, 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校园BBS十大热门话题对校园中心议题的设置作用是校园舆论“议程设置”效果的主要表现。

1.2 校园BBS所引发的“沉默的螺旋”

在由一些突发事件所引发的校园网络舆论中, 少数学生是消息发布和参与讨论者, 这些学生往往是与事件相关的当事人或者是校园BBS上公共信息版面的活跃成员。在事件发生后, 他们很快在网上发布事件经过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这些最先出现的消息和舆论成为他人了解事实、进行讨论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 那些持相同意见的人就会很快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随着帖子的不断增加, 这些意见就会在网上广泛传播, 逐渐形成网络空间的强势声音;而其他网络用户由于从众心理则容易把这些意见当作“多数”或者“优势”意见进行认知, 即使自己有不同意见也不会轻易发表, 只是作为旁观者而存在。因此, 占支配地位的或日益得到支持的意见就会更得势:看到这些趋势并相应地改变自己的观点的个人越多, 那么一派就显得更占优势, 另一派则更是每况愈下。这样, 一方表述而另一方沉默的倾向便开始了一个螺旋过程。由此形成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现象, 这个螺旋过程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的意见, 使得网上舆论被少数积极用户所主导。

1.3 校园网络典论造成的“刻板印象”效果

在校园BBS上经常出现关于学校某个部门的不满言论或者负面消息, 就会逐渐形成大学生对于这些部门的刻板印象, 造成潜在的不满和抵触情绪。在一些偶然事件的激发下, 就会引发网上激烈的批评浪潮, 甚至引发群体事件。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或者社会现象形成的过分简单化、滞后干现实变化的以及概括性的看法。刻板印象会使得大众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极端的看法。校园网络舆论对于“刻板印象”效果的形成能够产生强化作用, 不利于现实中矛盾和问题的有效解决。

1.4 校园热点话题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二级传播”效果

围绕校内外热点事件的评论类信息通过BBS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近似于一个二级传播的过程, 但又具有特殊性。其中第一级传播是在校园BBS上的活跃者群体中进行, 属于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过程。这一级传播发生在校园BBS舆论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 少数学生作为校园网上的活跃者群体, 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展开讨论和交流, 校园BBS上的“强势意见”得以形成;第二级传播是从校园BBS到广大学生的过程, 属于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过程。当第一级传播发生后, 校园BBS上所形成的“强势意见”就会通过BBS以大众传播的方式传递给那些只是浏览信息的“沉默者”用户, 从而对他们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正是由于BBS包含有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多种传播模式, 因而使得评论类信息传播具有了特殊的二级传播的特点, 为少数活跃者群体通过制造校园舆论影响多数学生提供了条件。

2 如何引导高校网络舆论

以下将从“议程设置”、“两面理”及“把关人”等理论的角度谈一下如何引导高校网络舆论。

2.1 做好“议程设置”, 把握热点话题的主动权

议程设置是媒介传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中的议程设置, 主要目的是形成多个网络舆论的兴奋点, 在设置过程中慢慢引导网络舆论改变原有状态, 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由于网络舆论自由度较大, 如果议程设置不当, 造成在一定的网络空间展开的议程设置招致反感, 网络使用者会转移空间展开网络舆论行为, 使得议程设置的效果适得其反。因此, 针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引导, 在使用议程设置方式时, 一定要有时机和度的准确把握, 用适当的方式展开, 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高校要做好议程设置, 对于热点问题的舆论导向要有所掌控。其一, 学校可以主动出击积极营造校园网上的热点信息, 引导校园热点话题的构建, 从而为大学生的网络言论设置一定的“议程”。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对校园网上热点话题的调控,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信息环境。其二, 在工作方式上要注重发挥学生骨干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校园网络热点话题的建构。校园网上的热点话题往往能引起大学生群体的共鸣, 仅仅依靠教育工作者很难达到对校园网络话题内容的有效影响, 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中先进分子的教育力量。

2.2 讲好“两面理”,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免疫力

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心理学家霍夫曼所作试验表明, 只说“一面理” (希望用以影响受传者接受的论点) 只能对那些本来就倾向于同意此一面理信息的人或者教育水平低的人有效, “两面理” (包括正、反两方面的道理) 都说则对本来倾向于反对此信息的论证或教育水平较高的人奏效。心理学家威廉·麦奎尔建立了“防疫论”。在思想实验中, 滋补法 (让一个人事先接触支持其基本信念的论证) 的效果没有接种法 (让一个人事先接触一种弱势的、为刺激其防卫的反面论证) 的效果好。

理论都证明了, 只对受传者进行一面理的宣传效果是弱的, 而长期接受一面理的受传者对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也是弱的。尤其是在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大学生群体中, 一面理的宣传策略难以奏效, 其宣传效果远远比不上“两面理”。但我们看到, 在高校传统舆论模式中, 对舆论主要是进行正面引导, 往往回避一些有争议、有矛盾的问题。在一些易引发矛盾的热点问题上, 只讲“一面理”, 使得大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在网络时代, “一面理”越发行不通了, 更多的时候是“两面理”, 甚至多面理。所以在进行舆论引导时, 要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 让大学生对“两面理”都有认识, 从而自己寻找到正确观点。不应回避一些负面消息, 如实披露, 不仅会赢得大学生对校方的信任, 更会如“防疫论”所述观点一样, 对学生进行思想免疫, 增强思想与道德的防御能力。

2.3 当好“把关人”, 确保网络舆论健康纯洁

心理学家列文首创“把关人”这一名词, 其后的研究者将这个论点发展成为新闻工具的把关人论。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的权利主要可分为两部分:传播信息和修改甚至删除信息。而在网络传播中, “把关人”的前一种权利几乎已经完全被大众所分享。后一种权利主要掌握在最主要的职业“把关人”-网络编辑、版主等人手中。因此较传统“把关人”而言, 双重把关人即职业把关人和网民把关人同时存在。

在高校网络中, “职业的把关人”包括学校主管部门、网站负责人、网站记者、编辑、网络各版块的管理员, 相对于“网民把关人”, 他们作用更大、责任更重。“职业把关人”应以真实、深度等为自己的追求, 另一方面还必须起到引导网络舆论的作用。首先, 要根据当前社会热点, 精心设计“新闻头条”和论坛的讨论主题, 引导网民对此话题发表意见、看法, 形成一定舆论氛围;其次, 邀请专家参与在线讨论, 以权威性争取更多大学生网民的支持;再次, 要培养论坛的“意见领袖”, 从而引导网上舆论。可将“意见领袖”的有见地、有代表性的发言加以强调, 以强化主流言论, 孤立非主流言论。最后, “职业把关人”还要采取信息过滤技术, 以维护网络纯洁及秩序。

保障高校网络舆论导向的正确同样需要“网民把关人”的“把关”。每一个普通的高校网民都要具有主人翁意识, 认真行使“把关”权力。首先, 要对自身进行自律约束, 不做损害网络安全与纯洁的不良行为;其次, 要积极举报不良信息和不良网民, 成为“职业把关人”的好助手;再次, 要敢于与网络上的不良分子和不健康行为作斗争, 通过言论对其进行舆论上的谴责。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2]陈力丹.舆论学——典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

[3]谢新周.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4]郭志新.论和谐校园建设中校园网络舆论及引导团, 理论界, 2006 (3) .

高校学生先进典型传播方式研究 篇10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先进典型;传播方式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党已经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整个社会要形成一种深化学习雷锋精神的良好氛围,使得社会宣传与学习精神文明先进典型常态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通过先进典型的树立、宣传来达到弘扬社会主义正气的目的。高校不仅是人才聚集的场所,也是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如何利用大学生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来引导与教育其他大学生是摆在学生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目前,学者对大学生先进典型的有关问题以及主要集中在先进典型培育的作用与意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以及工作路径等方面,这些研究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比如,刘志坚研究了选树宣传大学生先进典型的若干问题;姚春雷、侯蔚探讨了几种先进典型教育模式,并分析了他们各自的利弊;陈菊平等人探讨了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机制创新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现有的关于高校学生先进典型传播方式研究多数都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混杂在一起,而单独对高校学生先进典型传播方式研究却很少,正是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本文运用文献法研究与探讨了高校学生先进典型传播方式问题,以期待研究的结果对高校学生先进典型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一、高校学生先进典型传播方式的内涵及其意义

1.高校学生先进典型传播方式的内涵

在古代,“型,铸器之法也。”段玉裁注:“以木为之曰模,以竹曰范,以土曰型,引申之为典型。”由此可见,典型就是指同类人或事物中的模范或典范,它最具有代表性。凡事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典型同样可以分为先进与落后两种典型。其中,先进的典型就是指符合一定社会规范并在某领域中能起示范或导向作用的人或事物。典型来源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物,它一旦被挖掘出来,就会成为人们学习与效仿的对象,并对社会或人产生长期的影响。

高校是培养人的重要场所,它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由于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形成时期,他们的思想与行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通过先进典型事迹给予大学生以正面引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高校学生先进典型是指在大学学习与生活过程中,所涌现出的在思想、行为以及品质等方面的楷模。由于高校学生先进典型是在学生中选择树立的,因而它会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被学生所认可的大学生先进典型很容易成为大学生效仿的对象,从而对其他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形成良好的引导作用。因此,在高校,挖掘大学生先进典型并进行广泛宣传是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

简单地说,高校学生先进典型传播方式就是指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把先进典型宣传出去,并成为每个大学生心中非常熟悉的人或事。否则,即便是学生先进典型再具有代表性,十分值得大学生去学习,但由于大学生根本不知道或知道先进典型事迹甚少都不能达到教育与影响其他大学生的目的。由此可见,研究与探讨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宣传方式对提高先进典型对大学生影响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2.科学传播高校学生先进典型的意义

高校学生先进典型是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资源,是高校永远动力不竭的精神财富。高校的有关学生管理部门通过采取有效的科学传播方式,使得高校先进典型的模范事迹在全校范围内得以宣传,从而把局部的小范围先进典型的影响扩展到全校,达到资源共享。另外,高校的有关学生管理部门通过采取有效的科学传播方式,可以增强高校学生先进典型的权威性与可信度,从而真正发挥高校学生先进典型的教育意义。如果高校学生先进典型传播不畅或传播力度不够,都能造成高校学生先进典型的权威性和可信性下降,从而失去了高校学生先进典型教育的意义。

二、高校学生先进典型传播方式的现状

利用高校学生先进典型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教育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方式,但是,由于学校对学生先进典型传播方式重视不够,从而导致利用高校学生先进典型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处于一般的水平。目前,高校学生先进典型传播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宣传方式上,缺少学生先进典型传播方式的创新。比如,大多数高校首先是通过召开学生先进典型表彰会的形式来宣传大学生先进典型事迹;其次,学校利用广播站、校园网、校内电视、校报、校刊等媒体开辟人物专栏,介绍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实践证明,这些比较传统的学生先进典型传播方式对大学生先进典型事迹的传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传统学生先进典型传播方式对大学生先进典型事迹的传播毕竟是有限的,高校若想更好地利用大学生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还必须拓宽大学生先进典型传播渠道,从而增强大学生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的效果。

三、高校学生先进典型传播方式的创新

高校学生先进典型传播方式的创新主要应从加强传统的学生先进典型传播方式的力度、利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网络技术进行宣传以及利用文学艺术手段进行宣传等入手。

1.加强传统的学生先进典型传播方式的力度

高校学生先进典型的传播应在召开学生先进典型表彰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传统学生先进典型传播方式的力度。比如,将大学生先进典型的事迹印发成传单,然后深入到班级或宿舍发放给学生;或张贴大学生先进典型的事迹宣传画;可以利用板报、墙报、宣传栏等手段在教室、宿舍对大学生先进典型事迹进行宣传。

2.利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网络技术进行宣传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宣传大学生的先进事迹已经成为可能。目前,全国各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络,学生管理部门有自己的网站。他们可以凭借信息网络技术平台来宣传大学生先进典型事迹。比如,将大学生的先进典型事迹上传到校园网上,大学生可以通过浏览网页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先进典型的事迹。

3.利用文学艺术手段进行宣传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先进典型的传播一直都没有很好地利用文艺阵地。其实,利用文学艺术手段宣传大学生先进典型事迹是非常有效的传播手段。比如,将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实际编剧成具有一定艺术性的话剧、小品、情景剧以及舞蹈等形式,通过文艺演出的方式来宣传大学生先进典型事迹。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传播方式。在当前大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如果只通过说教的方式让大学生来接受教育者的思想是很难收到成效的。艺术也就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它能给人以愉悦的心情以及美好的情感,通过它来宣传大学生先进典型事迹,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的高度结合。它使得大学生在享受文艺愉悦的同时受到大学生先进典型事迹的感染与熏陶,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总之,高校的学生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大学生先进典型的传播力度,使大学生先进典型事跡成为教育大学生的重要资源与手段。

参考文献:

[1]刘志坚,石雪珺.选树宣传大学生先进典型的若干问题研究.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31-132.

[2]姚春雷,侯蔚.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模式的分析与比较.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7-90.

高校课程传播学 篇11

一、“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非新闻专业开设的“传播学概论”课程一般存在共性的问题, 没有针对性强的教材, 讲授课程的教师也往往是新闻传播专业毕业, 对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十分清楚, 课程学时也得不到保障。[1]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方面急需加强。防灾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传播学概论”课程也存在上述问题, 不能很好地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

1. 课程内容体系中传播学理论知识庞杂艰深, 与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不相符

“传播学概论”是一门带有普适性质的课程, 在很多非新闻传播专业都有开设。防灾科技学院作为一所新升本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对普适性课程进行专业化调整, 是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目前防灾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传播学概论”课程为32学时, 其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基本与新闻传播类专业中该课程的情形一致, 只是在学时分配上进行了削减。因汉语言文学专业只开此一门传播学课程, 所以还要增加必要的学科历史等方面的学习, 同时传播学知识量大, 理论抽象且层出不穷。庞大的传播学诞生的前期理论基础, 众说纷纭的传播的界定, 不同视角的传播结构和模式, 深奥另类的各种媒介理论, 目不暇接而又精彩纷呈的传播效果理论等等, 不一而足。[2]32学时的学习一般都停留在泛泛的大而全的介绍层面上, 学生学习目的模糊, 学习兴趣不高, 收获也不大。

2. 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的传播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不足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高校, 理论课程教学也要考虑人才培养的需求, 遵循实用的原则。防灾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只有“传播学概论”一门课程与传播相关, 所以应责无旁贷的承担培养学生传播技能的任务, 尤其是学生工作中涉及到的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网络传播等传播技能。但目前课程内容的设计还大多停留在理论讲授层面, 传播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在教学内容中少有体现。

二、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设计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防灾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 (文秘方向) 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 熟悉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 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语言运用和文学审美能力;具有较强的现代信息采集和处理能力;具有较强的秘书工作能力;能够从事语言文字、文化宣传、文秘等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和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别较大, 学习“传播学概论”课程主要是为了提高秘书工作能力中的沟通能力, 同时也为学生从事文化宣传工作打好基础, 所以课程目标的设置应与此紧密联系。

课程组在我院新闻传播类专业“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基础上, 根据汉语言文学 (文秘方向)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规划与设计, 在保持传播学理论体系脉络的的现时, 力图打造一门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传播学概论”课程。

1. 从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角度精选传播学理论知识

传播内容即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安排梳理得当才能做有效的传播。[3]本门课程在规划和设计教学内容时, 首先摒弃概论类课程要将理论知识介绍全面的思路, 在保证传播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基本完整的前提下, 从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角度精选传播学理论知识。其次任课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面对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 思考他们想从这门课程中获得什么知识来指导今后的工作。

课程组综合考虑了这两方面因素, 对传播学理论知识进行了精简, 对传播和传播学的历史发展、一些比较艰深的传播学理论知识、传播学研究等内容进行了大幅删减, 调整为以传播要素的学习和研究为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

2. 增加了部分传播实务内容, 强调对学生传播技能的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语言文字、文化宣传、文秘等相关工作, 其中文化宣传、文秘等工作都对传播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有一定的要求, 这也是对“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的要求之一。课程组打破了概论课程一般只介绍理论知识的惯例, 在课堂教学内容方面增加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网络传播实务等新闻传播实务方面的内容, 强调对学生传播技能的培养。在组织传播方面注重对组织形象建构与传播技能的训练、人际传播方面注重对传播技巧和方法的训练, 网络传播方面则加强学生对利用新媒体开展传播的训练。传播实务与传播理论的学习相辅相成,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训练加深了学生对传播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 增加了体现学院办学特点的灾害信息传播相关内容

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 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每个毕业于学院的学生都要打上明显的防灾减灾的烙印。在“传播学概论”课程内容设计中, 课程组加入了2学时的灾害信息传播的内容, 以介绍灾害信息传播的特性和研究现状为主, 让学生关注和思考在地震等特殊情况下开展信息传播应注意的问题。

三、探索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根据“传播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 结合教学内容的调整和变化, 选择了课堂纯理论教学、课堂理论教学与分散实训相结合两种教学形式, 如绪论、传播者等内容采用课堂纯理论教学的形式, 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等内容采用课堂理论教学与分散实训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传播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实训方式完成, 从而做到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有机结合。

“传播学概论”课程可以综合运用讲授、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对于传播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可以在讲授的基础上, 结合经典案例和时下的传播实例展开分析, 有助于理论的具体化和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对于人际传播、网络传播等传播实务中基本传播技能的教学, 则适宜采用情景模拟和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方法, 让学生在各种模拟传播活动中, 训练传播技能, 完成传播任务, 达到传播目的。

摘要:“传播学概论”课程是新闻传播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 目前在一些高校的非新闻传播类专业也有开设。课程组在分析目前我国非新闻传播专业该课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 以防灾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研究该课程的教学改革,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设计和优化了课程的教学内容, 实现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教学改革,传播学概论,课程建设,内容设计

参考文献

[1]徐占品.非新闻专业新闻课程的内容整合[J].东南传播, 2012 (10) :93

[2]曾庆香.案例教学法在《传播学概论》教学中的运用[J].青年记者, 2009 (5) :89

上一篇:家庭护理下一篇:广东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