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素质拓展课程

2024-08-09

高校素质拓展课程(共12篇)

高校素质拓展课程 篇1

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是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能够帮助学生拓展知识、拓宽思路、开阔视野, 是大学生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的重要渠道。一直以来, 高校的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受课程结构和内容、教师授课质量等因素的制约, 课程开设质量并不如人意, 不能达到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预期的作用。

网络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能够打破学科、校际间的界限, 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高水平的网络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 对于促进校内课堂教学改革,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高校使用网络视频公共选修课现状的分析, 提出网络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与传统的公共选修课相比存在着优势, 也对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以期为高校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的建设提供参考。

一、传统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存在的瓶颈问题

高校为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的学科领域, 培养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的多科性、复合型人才, 积极致力于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的建设。公共选修课, 能够打破学生校内专业限制, 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学分要求等自主选择本专业或其他专业领域的所有课程, 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受课程、教师、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也出现了一些瓶颈问题。

(一) 课程开课门类不均衡, 课源量不足

公共选修课按照课程体系一般可分为四大类:人文科学类公共选修课、社会科学类公共选修课、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艺术教育类公共选修课。高校的学科门类影响着高校教师的专业结构, 这种局限性使教师在开设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时, 课程门类体现出一定的不均衡性。同时, 开设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的教师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教学准备, 再加上选课人数较多、课堂教学不好组织等原因, 有的教师对公共选修课开设的积极性不高。有的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教师, 也因为必修课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繁重, 没有时间去开设公共选修课, 从而导致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课源量不足。

(二) 课程结构不够完善、合理

一些高校开设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没有计划性, 教师提出开课申请就批准开课, 不对课程内容、结构进行把关, 因人设课的现象严重。随着高校对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认识的提高, 一些高校已经对全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的课程组成进行严格审核、讨论, 认证后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教师开课按照人才培养计划严格执行。但是因为某些教师教学任务重和开课自主性的原因, 每个学期申请开课的课程大体一致, 课程结构不够完善, 影响学生的选课余地, 不能多样化、多层次、最大化合理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 课程质量参差不齐, 不尽人意

高校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 开课教师之间缺乏竞争。同时开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差异较大, 授课质量参差不齐。此外受过专、过细专业设置的影响, 缺乏开设跨学科、跨专业课程的师资。[1]所以高校开设跨学科门类、综合性强的公共选修课数量较少。这样长时间的恶性循环, 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动力不足, 影响了素质拓展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四) 冷、热门课程选课人数受限, 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选课需求

在高校开设的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中, 人文社科、艺术类的课程选课比较集中, 但是由于受教室资源、组织课堂教学人数的限制, 有的课程学生想选择某门课程, 但是名额已满。一些理论性较强、专业性强的课程成为冷门课程, 选课人数较少, 因为开课人数过少、人数不足开设下限要求、课程需取消开课资格, 不能满足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网络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开设的背景

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因受诸多教学资源的制约, 存在着一些瓶颈问题, 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高校教学工作者和管理者提出了聘请专家讲课和跨校选课的模式。例如海南大学聘请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的教授或学者来校授课, 推动了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建设。同时, 在北京和上海等地, 在一些比邻的高校中联合开设校际互选课, 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选课范围和机会, 也实现了学校间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不失为一种成功的解决方案。[2]但是, 对于有些高校这种跨校选课的方式受学校类别、上课地点等条件的制约, 实现跨校选课有些困难。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活动的总和, 它是指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育支撑环境。[3]本文所提及到的网络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实际上是拥有网络课程的一些特点, 它拥有网络支撑环境, 通过网络实施教学活动, 但是没有课程教学内容的演示或动态图解等。这种利用网络视频教学的方式引进知名学者的网络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也成为解决传统公共选修课突出问题的一个渠道。由此, 高校开始开设网络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

三、网络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的优势

网络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是传统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开设网络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公共选修课所遇到的难题。

(一) 借助网络平台, 改善校内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的课程结构

为了更好地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全国多所高校引进了网络视频课程软件。仅以选用超星尔雅视频课程平台的学校, 就有包括中央民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延边大学、长春师范学院、长春工业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湖南大众传媒学院等近120所高校。以尔雅视频课程平台为例, 目前平台里面汇集了“中华文化传承”“自然、科学与科技”“社会与文化”及“自我与人生”四个范畴, 近30门名师主讲的如“明史十讲”,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 “从“愚昧”到“科学”, “科学技术简史”, “魅力科学”, “追寻幸福:西方伦理史视角”, “美学原理”, “西方哲学智慧”, “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 “现代自然地理学”等课程。采用这种通识课视频教学平台, 高校可以根据学生选课的意愿和课程门类的要求, 按照每学期或学年较合理的课程结构进行开课, 实现了网络课程的资源共享。明年, 尔雅视频教学平台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 又将新增“经济与管理思维”“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两个范畴、29门视频教学课程。由此, 网络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程的开设既解决了公共选修课课源的问题, 充实了课程数量, 又改善了公共选修课课程门类和结构。

(二) 通过网络学习、领略名师风采, 提高了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课程质量, 促进了校内课堂教学改革

仍以尔雅通识视频课程为例, 网络视频平台上借鉴了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 目前汇集国内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的56位通识教育学者的视频课程。明年又将要新增40位教师的精彩课程, 课程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学生选课后只需通过登录网络平台的网址, 输入学生账号、密码, 不出校园就可以感受到其他名校、名师的风采。这些综合性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程的开设, 有效地提高了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质量。同时, 每一门网络课程设置一名校内负责教师, 教师在网络平台上也要进行视频学习。学生可在平台上交流学习经验、心得和提出问题, 教师对选课学生进行答疑解惑。视频学习平台不仅为学生构建了多学科、宽口径的知识结构平台, 也使相关学科的教师开拓了视野、开阔了眼界, 提高了教师相关领域知识掌握程度和自身素质, 推动了校内课堂教学改革, 促进了校内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的建设。

(三) 网络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不受选课人数限制, 最大化满足学生选课需求

网络视频学习不受时间和教室的限制, 无论是人数较多或较少都能给学生提供网络学习的机会, 学生可以按自己的课程安排和时间随时完成网络课程学习。这样使学生选择网络课程时不能出现喜欢的课程选不上和有意向选择的课堂已满被迫改选其他课程的情况, 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 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化的学习环境。

四、网络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存在的不足和解决对策

网络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能够引进不同学科门类的优质课程, 充分满足学生选课的空间和学习的自由度, 有着传统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所没有的优势,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需要完善、改进之处。

(一) 网络视频课程学习受网速、浏览器等条件的制约, 学习过程有时不顺畅

学生学习网络视频课程, 需要上网、通过登录平台进行在线学习, 由于各高校网速和每种视频课程软件都有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与某种浏览器兼容方面的问题, 视频学习有时不能特别顺畅的进行, 这样势必会影响听课效果。所以, 开设网络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的高校就要加强对校园网络的建设, 同时也要联系软件公司积极投入到网络平台的测试和建设中。以尔雅视频课程平台为例, 目前它使用CDN网络, 利用CDN全国500多个机房带宽的技术, 自动将视频课程缓存到各地500多个机房, 学生视频学习时能够自动判断链接到最近的机房。视频学习时, 学生可以选择校园网或公网, 如果默认的高校校内网络网速过慢时, 学生便可选择公网进行学习, 从而提高课程学习的浏览速度和课程教学质量。

(二) 教师不能直接监督学生网络视频学习, 听课效果不好把握

高校的网络课程管理者通过软件的数据统计, 可以随时知晓在线听课人数、掌握每门课程学生的听课进度, 并根据听课进度、作业情况给出平时成绩, 对听课进度不符合要求的学生给予取消考试资格处理, 不允许参加考试, 以此种方法来加强学生课程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 也因为网络视频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教师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课堂听课效果和听课质量。

五、结语

高校通过采用网络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校传统的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课程来源、学科门类、课程数量、教师授课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但是网络视频教学的使用也存在着一些弊端。高校只有致力于这些问题的研究, 采取提高校内网速、完善视频学习软件功能、加大平时作业和考核力度等方式, 才能扬长避短, 发挥其效用。高校通过开设网络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 能够带动校内教师讲授公共选修课的积极性, 引导教师学习知名专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开阔专业视野, 拓宽授课思路, 促进校内课堂教学改革。同时, 高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要一并建立校际互选课程平台, 让高等学校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实现“校园文化互补”“课程资源联通”“智力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4]

摘要:高校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因受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师授课质量等因素的影响, 课程的教学质量不高。网络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能够打破学科、校际间的界限, 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通过对几所高校开设网络视频公共选修课现状的分析, 以期为高等学校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共选修课,网络视频教学,优势

参考文献

[1]汪海琴.浅析当前高校公共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研究, 2011, 24:145-146.

[2]陈文贵, 刚永.高校选修课存在的问题与质量管理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11, 21:138-139.

[3]王永华.高校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软件导刊, 2011, 10 (7) :178-179.

[4]虞海珍, 钟声.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及管理问题的研究[J].江西教育, 2011, 4:8.

高校素质拓展课程 篇2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21世纪人才素质包括完善的人格、顽强的毅力、合理的知识结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团队合作的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独特的创造思维等。但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以灌输式为主,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不注重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但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方式。不难看出,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同时开发以实践性的素质教育实施方式势在必行。因此,学校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设置完善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增设学校课程体系中普遍缺少的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实践课程,将拓展训练课程引入高校体育教学必将使高校课程设置更加合理。

高校素质拓展课程 篇3

摘要尽管众多学者们对高校开展户外运动能够带给大学生身体和精神方面的诸多好处进行了定性的研究,在高校教学实践过程中仍旧需要建立一个符合国情、满足高校实际需要的科学完整的户外拓展课程内容体系,突出户外拓展课程存在的价值和特点,为其在高校这个特殊的环境里顺利的成长、壮大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高校户外拓展课程内容设计

高校户外拓展课是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是新生事物。为此,众多学者围绕如何将户外拓展课引入高校进行可行性分析,并且称其可以带给高校大学生诸多益处。童丽珍的《对高校体育课程引入户外运动的探讨》认为户外拓展课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有众多天然优势;周云等《高校开设户外运动课程的必要性研究》则认为户外拓展课符合现代学校体育教学理念,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梁夫生《高校开设户外运动课程研究》认为满足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是这一课程存在的客观原因之一;赵瑞晔《高校开展户外运动价值功效探究》则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等角度强调户外运动的价值所在;邓文红《高校如何进行户外体育课程教学》则认为开展户外教学可以缓解教学场地紧张的压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周云等《高校设置户外课程的研究》认为户外课程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周光明《高校学生户外训练的探讨》认为开展户外运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应变和适应能力;王勇《户外拓展训练对大学新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认为开展户外运动可针对性的提高大一新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诚然,上述学者对高校开展户外运动可以给大学生带来身体和精神方面的诸多好处进行了定性的研究,但是在高校教学实践过程中还需要建立一个符合国情、满足高校实际需要的科学完整的户外拓展课程内容体系,突出户外拓展课程存在的价值和特点,为其在高校这个特殊的环境里顺利的成长、壮大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一、户外拓展课程特点

设计贴近学生实际,满足大学生心理、生理需求的课程内容势必要充分发掘该课程的特点,围绕该课程的特点进行内容的设计定会使该课程充满生机与活力,并且能够保证户外拓展课程在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参与户外拓展活动是以健康的身心为基本前提,以保持身心健康为基本目标

“体育者,养生之道也”——高校户外拓展课程既然是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自然离不开“养生”的范畴,对于尚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来说,他们身体的发育已经接近成人,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基本都处在健康状态,但是“盖生而强者,滥用其强,不戒于种种嗜欲,以渐戕贼其身”,户外拓展课正是通过适当的身体锻炼保持甚至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此應为拓展课程“养”的内涵。

(二)户外拓展课程内容的设计旨在促使学生身体均衡发展

户外拓展课程内容的设计吸收了以往传统体育项目的优点,同时也有目的的避开了传统体育项目的某些缺点,比如中长跑的强度较大,心脏负担较重(心率为130-150次∕分),不适合大多数非体育生;而同场竞技的球类运动技术动作较复杂,比赛时身体接触较频繁,对抗激烈,大多数非体育生一朝一夕也很难掌握,户外拓展课程内容的设计则“抑其过而救其所不及”,旨在“使身体平均发达”。

(三)户外拓展活动的最终目地是体会某些精神实质

“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以此看来,户外运动课程的实质是通过具体的身体锻炼,达到增长知识、增进情感和增强意志的目的。“意志也者,固人生事业之先躯也”,学生若能够通过户外拓展课体会到这样的精神实质的话,以后的人生和事业的成功则指日可待。同时,达到了这样目的也就实现了体育的德育教育的功能。

(四)形式简单多样、寓教于乐是户外拓展课程的基本特点

户外拓展课程内容的设计兼顾“学与玩”,“学与乐”并且达到了学、玩、乐的平衡。经典的拓展课内容之一,如“信任背摔”、“抢钱游戏”基本是靠徒手组织进行的,但是从实施的效果上看,大多数同学还是非常乐意接受的且一提到户外拓展课,这两个内容是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此外还有“穿越雷区”“电网逃生”等内容则借助少量器材进行,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很不错。上述特点的顺利体现能够创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要素之一。

二、户外拓展课程内容设计所兼顾的目标

遵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需要给户外拓展课程设置一定的目标,使之能够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户外拓展课程这一独特形式完成某些特定的教育任务。

(一)运动参与目标

达到这一目标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参与,并把这一要求理解为积极、主动参与户外拓展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切身体验课程内容涉及的有关体育运动的方方面面的基础知识,初步形成对体育运动的欣赏能力。没有积极、主动参与则无法掌握这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强迫的、被动的参与最终会与这门课程的基本目标背道而驰,也更无法真正的实现这一目标,会对参与者心理带来负面影响。这一目标最基础也最重要,应该是户外拓展这门课程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二)心理健康目标

心理健康目标要达到两个层次的要求就能够很好的诠释这一课程的独特之处以及它带给学生的独特感受。其一是基本目标: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户外拓展课程的设置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因而有着广泛的适应性,这样能够保证课程的正常开展,此外同一个内容不同的难度级别可用于区分不同学生的运动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完成同一内容的课程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既可以浅尝辄止,也可以轻松胜任,更可以全力挑战更高的目标。而每个难度级别对于那些能胜任的学生来讲都是一次愉快的体验,就个体而言,根据自身能力大小完成的不同学习目标都能够带给学生本人成功的感觉。而少数学生会试着挑战更高难度以求体验更大的成就感。虽然只有少数学生会这样做,但是这丝毫不会影响完成心理健康第二目标的质量。第二个目标的建立恰恰是为少数学生设立的。对于那些敢于挑战更高难度的学生来讲,这一目标的设立除了能让他们体验更大的成就感之外,同时也可以带给他们更大的挫折感,在摆脱困扰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对少数学生的意志力莫大的考验。完成这一目标能够带来两个直接的结果,其一对于那些能挑战成功的学生来讲,他们就是这个团队的精英分子了,对于教师来讲,通过这一手段即可筛选出具有良好意志品质的学生来。恰恰是这一点最能够体现体育活动的德育功能。

(三)社会适应目标

社会适应目标之于拓展课程就是培养团队精神。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核心是协同合作。户外拓展课程所提到的团队精神是通过完整的实践全部课程内容后所要领悟的最高精神境界,它贯穿于拓展课程的始终,引导学生由自发运用向自觉运用过渡,并且以拓展课程为起点不断扩大团队精神的运用广度和深度,最终跳出拓展课程的束缚,推己及人的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个体。为学生进入社会从事社会服务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使之成为受用终生的精神财富之一。拓展课倡导的团队精神着重强调两方面的作用,其一是激励作用,其二是凝聚作用。激励作用体现在找到办法解决遇到的困难之前,队员个体之间相互协调时所表现出的勇气和毅力;而凝聚作用则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同的分工促使每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不断强化每个角色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拓展课程内容的每一次成功实施都能够让学生愈加深刻地体会这两种精神作用。

三、正确选择体现戶外拓展课程内容设计主旨的活动形式

毋庸置疑,户外拓展这个名词是个地道的舶来品,欲使户外拓展课程更好的为当代中国大学生服务,这就不免让人思考如何设计使之适合中国国情这个问题,从而避免出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局面。

(一)要考虑拓展课程适用的对象和适用的范围的不同

如果不考虑这点的话,那么再好的课程内容对于身份完全不同的人群来讲未必都能产生预期的效果。不得不承认户外拓展培训在国外公司的广泛影响力,作为岗位培训的拓展课程实际上是一种职业教育,其主要受众是公司新职员而非在校大学生,旨在通过学习拓展课程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打破新员工间的情感隔阂,尽快融入工作中去。可见这种培训有很强的职业色彩,有明确的职业定位。而作为在校大学生的选修课的户外拓展立意更高,影响更深远非企业培训所能企及。

(二)要考虑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性

东西方迥异的文化背景要求我们必须对户外拓展培训内容加以改造使其更适合东方人特别是中国大学生的需求。比如说,拓展课程的设计要尊重义利兼顾的传统价值观,摒弃西方那种重利轻义的价值观;尊重个性,重视集体而非只重视个性忽视集体。对于拓展课程内容的设计应该持批判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要考虑中国国情的特殊性

清醒认识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那么如何设计高校拓展课程内容也就有清晰的框架了,对于西方拓展课程内容的取舍也就有据可依了。要让拓展课程这一新兴事物在中国茁壮成长就不能够完全照搬西方的拓展培训课程内容。要从国情出发,注重课程内容的教育功能符合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四)要考虑高校的实际情况

适者生存,即拓展课程的设计要适合高校的实际,与高校校风校训相吻合,和学校的文化气质相吻合,和学校倡导的人文精神相吻合。这些都是拓展课程赖以生存的土壤。充分考虑高校的实际情况会使拓展课程的设计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使其融入高校的课程体系当中去,带有鲜明的本地特色为不同地域的不同层次的大学生们服务。

总之,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户外拓展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取舍,既要考虑拓展课自身的特点,更要考虑如何设计使之能够在中国高校这块平台上生存、发展。避免发生“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样的情况。保证这一新鲜事物能够将其自身的价值最大化,完美的达到所有教学目标,造福于当今的中国大学生。就要求我们既要避免照搬西方拓展培训课程的全部,又要避免闭门造车的盲目做法。不断挖掘拓展课程的内在价值和特点,使之适合当今国情,符合高校客观实际。这才是拓展课程能够在高校生存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拓展课程这个新生事物能够在高校生存发展,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 童丽珍.对高校体育课程引入户外运动的探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2] 周云.高校开设户外运动课程的必要性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5.

[3] 梁夫生.高校开设户外运动课程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1.3.

[4] 赵瑞晔.高校开展户外运动价值功效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1.5.

[5] 邓文红.高校如何进行户外体育课程教学[J].安顺学院学报.2009.1.

[6] 周光明.高校学生户外训练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0.

[7] 王勇.户外拓展训练对大学新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1.

[8] 毛泽东.体育之研究[J].新青年.1917.3.

[9]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M].教体艺.2002.13.

高校素质拓展课程 篇4

拓展训练最早起源于二战时期, 是由军队的海事培训发展而来。1995年, 拓展训练第一次被引入北京, 1998年中国地质大学首开拓展课程之后, 从此开始了其在中国大地上的快速普及与发展。 特别是2002年大学沈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 目前已有100多所高校开设了一系列拓展课程。高校素质拓展课程的开展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准绳的, 开设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自己, 超越自己”, 从而在步入社会后, 更加具备竞争力。

2、素质拓展工作在高校开展过程中的问题

2.1、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素质拓展工作有利于优化学校的教学结构, 并能够建立健全学校的科学育人体系, 提高育人质量, 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但是, 不容忽视的是, 现在有很多学校对高校素质拓展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并没有给与相应的重视, 甚至有些学校只是将其作为课余活动的一部分, 将其与学校教育教学相隔离, 而没有积极的参与进去, 合力不足也影响了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 而且这也对学生的积极性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2.2、创新性略显不足

高校素质拓展工作的实效性不强导致了其在部分高校中的认同度和影响力均处于较低水平。 究其原因, 首先就是素质拓展工作在开展的形式上过于老套, 缺乏创新性, 这些就造成了素质拓展工作在高校中开展的举步维艰, 学生并没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只是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 有了“一本拓展证书”而已。

2.3、成果的认可和采纳缺乏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至今已有十二年的历史, 有很多高校将其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规划中去, 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 这无疑推动了学校素质拓展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实施。 但是, 我们也发现也有很多高校只是将素质拓展工作作为课外活动的一部分或者校园文化的辅助部分并没有对其可以取得的成果加以评定和认同。学生参与了素质拓展课程的学习, 学校却并没有在学分上、综合素质测评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明示, 这对学生的积极性和学校素质拓展工作的开展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3、素质拓展工作实施的有效路径

3.1、学校要提高重视, 为素质拓展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环境

学校要重视 、 学生要参与 、 社会要认同是素质拓展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和实施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 一切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高校首先应该对素质拓展工作的开展引起相应的重视, 无论是在理论、制度还是在工作方法方面, 都要进行不断创新, 使其能够进一步的推动高校的素质教育水平。高校要将素质拓展工作纳入到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规划中来, 并可以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来对其进行保障, 例如, 加大其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比重, 开展素质拓展教育的学分制度建设等, 对学生形成吸引力, 吸引其积极的参与到这一课程中来, 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3.2、创新拓展载体形式, 以提升学生的满意度

创新学校素质拓展工作的载体形式首先可以通过改革学分制来进行。 将高校素质拓展工作进行课程化的管理, 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此课程开展过程中的随意性, 但是要对学生的吸引力足够强, 除了要在组织形式上加以创新之外, 重要的是将其纳入到学分制的认定中来。 再加上丰富多彩的组织形式, 学生必然会对其产生高度的兴趣, 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 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3.3、优化组织结构, 努力提升工作水平

将高校素质拓展工作纳入到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规划中去并不是全部, 如何对其进一步优化, 以提升其竞争力也是学校素质拓展工作开展的重点。 优化素质拓展工作实施的组织结构, 打造出一条由校———院系———班级———学生共同参与的工作链, 层层推进, 有利于素质教育以学校拓展课程体系为载体在学校当中的发展。学校可以将素质拓展工作纳入到学校的组织、管理和学生的就业推荐体系中来, 这样可以进一步调动生参与的积极性, 从而使素质拓展工作得到科学化的最终开展, 学生的素质教育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从而达到教育“育人”的根本目的。

摘要:素质拓展, 又被称为体验式培训, 作为一种学生自我学习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在中国已经开展了十几年, 尤其是全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在2002年的颁布实施, 更为素质拓展教学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到如今已经成为了素质教育在高校中得到贯彻实施的重要阵地。高校开展素质拓展课程的方式有很多, 一般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锻炼等方式来进行的,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素质教育在高校中的发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至今, 纵然发展迅速, 但也有很多问题不容忽视, 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并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有效路径, 将对高校的素质教育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高校,素质拓展课程体系,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肖旭.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背景下的高校体育管理机制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 (08) .

[2]乔慧.浅论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德的应用[J].学理论, 2010, (19) .

高校素质拓展课程 篇5

摘 要:与其它学科相比,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非常强,这也就增加了数学教学的难度,也使得学生学习数学时易枯燥、疲惫。本文的写作,针对数学教学的这些基本特征,提出了新时期做好数学工作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338-01

一、拓拓展训练背景

拓展训练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的欧洲,拓展训练英文为Outward Development,又称外

展训练(Outward 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去战胜一个个困难。拓展训练通常利用崇山峻岭、瀚海大川等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

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的大学生户外体育运动是以教育部颁布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精神,学校拓展训练”以《纲要》确定的五大教学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作为依据,充分体现了体育多元化的价值、功能和文化内涵。我国许多地区的高校都相继开设了此类课程,但对于学校拓展训练起步较晚的河南省来说,如何将拓展运动引进高校体育教学则是全新的课题,也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课题。因此,对河南省高校拓展训练课程建设开展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通过本研究丰富我国高校拓展训练教学大纲方面的理论研究(主要围绕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为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进行拓展训练课程教学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有理论转向实践研究提供借鉴。促进我国高校普遍开始拓展训练课程的进程,加快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规范高校开设拓展训练课,将部分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院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梳理,发现各自的优点与缺点,促进各高校间拓展训练课程方面的学术交流,建立更为完善的拓展训练项目的分类体系。使拓展训练课程教学朝着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

二、拓展训练课程设置的目的与意义

依据学校体育教育的根本精神,以及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要求所在,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以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能力、沟通意识、感恩奉献、野外生存等的能力为目的,学生通过户外体育运动的亲身参与与经历,能够加强学生团队内部的沟通、交流与协作,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学生之间更加互信与互知,对于增加学生之间的凝聚力、执行力、创新协作的精神具有重要的实践性意义。在大学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意义:在竞争日趋激烈,团队协作越来越重要的当今社会中,能使大学生在拓展训练中更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通过针对性的锻炼自身各种机能,能够更好的融入陌生集体与社会。

拓展训练开展的形式:体验式培训致力于一个不同于说教式的学习训练。体验式培训拥有不同的质量与特质,在于它牵涉到参与者本身是否准备好在各方面来投入整个学习过程。当我们早期的学习影响被有效地重新评估时,我们在智力上、情绪上及行为层面的整合上都会有所学习,成果将显示在我们实际的态度与行为改变上。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关于拓展训练概念、定义方面的研究。拓展训练起源于西方,早期用于海员求生技能和求生意识的训练,直译成中文为“外展训练(outword-bound)”在引入中国后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被业内人士定义为“拓展训练”。目前在学术界对拓展训练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其中唐红明在《论拓展训练的理论基础》指出拓展训练是西方的一种教育方式,它以体能活动为引导,以心理挑战为重点,以人格完善的目的。除了以户外运动作为它的可直观行为外,人们也将拓展训练与其他的学科联系在一起,诸如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

2、关于高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内容的研究。这部分主要是对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具体的内容设置和教学方式进行系统的分析,具体有张振伟的《我国部分高校拓展训练教学大纲研究》,付慧丽的《北京市普通高校户外运动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等研究,付慧丽在文章中指出教学方法在户外运动中的应用是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以直接感知觉为主、以身体练习为主、以情景和竞赛活动和探究性为主的教学方法特征。张振伟在文章中表明拓展训练的教学内容一般为各种精心设计的拓展项目,在学生参加项目的基础上,有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享回顾、引起反思、总结提升等。所以教学内容的安排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一个拓展训练项目都有它所蕴含的项目特点和训练价值。

3、关于高校拓展训练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这部分主要是对高校拓展训练课教学的开展模式进行研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找寻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具体有张志明的《拓展训练与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模式整合研究》,张传新的《高校体育教学实施拓展训练模式的可行性分析》等30余篇文章。

教学方法的概念在教学理论各个概念中是最复杂的一个,不同的学者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在教学中应用的体育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毛振明将体育教学方法定义为:“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

四、讨论与思考

户外运动项目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作为新时期高校体育课程的一部分,这还是比较新颖的一个课程,普通学校的设施方面还有师资的配备都不尽完善;通过对国内外户外运动的开展经验下,用来指引我国普通高校在户外运动项目的设置跟制定上提供依据,通过趣味的活动项目来引导学生加入户外运动中来。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唐红明 论拓展训练的理论基础[J].中国校外教育,2010(14)

[2] 尚 悦 北京市普通高校拓展训练的课程设计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

[3] 钱永健 北京大学拓展训练课程设置与开展效果的分析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0)

[4] 张振伟 我国部分高校拓展训练教学大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4

高校素质拓展课程 篇6

[关键词] 网络; 艺术教育课程资源; 西北历史遗存; 美术资源

[中图分类号] G434[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王丹玲(1971—),女,甘肃会宁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艺术理论的教学和研究。E-mail::danling.33@163.com。

在网络时代环境下,高校艺术教育资源日益呈现开放性的特征,教师拥有的知识相对于学生而言,已没有必然的优势,学生学习的途径变得愈来愈丰富、更具选择性。因此,信息化也就成为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对现行教育体系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效率正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基于网络、多媒体、数据库等教育信息化手段的课堂教学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资源的设计、组织成为日常教学准备的基础工作。不断拓展艺术教育的课程资源,将丰富、生动的地域美术资源引入课堂,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地域美术资源的开发相结合,创新学习方式,突破公共艺术教育一成不变的内容、直线式美术史知识灌输的积弊,已成为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究的课题之一。作为西北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遗存美术资源,其传承历史悠久、形式丰富多彩、民族特色浓郁,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实施高校艺术教育的最佳资源之一。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是极具潜在价值的教育基点,具备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优越条件,应当在当前的艺术教育课程中给予足够重视,并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将那些蕴涵了丰富的美术学科知识、具有艺术教育价值的地域资源进行整合、梳理,并逐步转换成基于网络进行存储、传输的数字形态,完成其信息化构建,以有助于艺术教育学科内容的拓展和网络化学习方式的转变。本文仅以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为例,探讨网络环境下高校艺术教育课程资源拓展和应用的途径。

一、 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体系的构成

西北地区是中国美术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彩陶、壁画、石窟、岩画等均是中国原创艺术的载体和宝库,也是西北各民族在历史、文化、民俗形成等方面的宝贵纪录。合理利用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这一宝库,将其引入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首先应该梳理这些珍贵资源的基本内容,并按照不同的类型特征来归纳,初步构建资源体系的框架。以类型属性和艺术特征来概括,这些独特的历史遗存美术资源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 石窟艺术资源群

作为佛教文化传播的主要通道和桥梁,西北地区石窟艺术的遗存,有着比内地、沿海地区更加广泛的资源分布,而且体系完整、衔接紧密,保存相对较好,具有系统性、多元性和原生态性特征。石窟艺术带自东向西知名度较高的有庆阳的南石窟、北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敦煌莫高窟、榆林窟,新疆库木吐拉千佛洞、克孜尔千佛洞等,形成了从北魏到明清时期近千余石窟窟龛和雕塑,壁画达6万多平方米。这些石窟在从关中、陇东到河西走廊、新疆绵延数千公里地域中,构成了跨越了1000余年时间的石窟艺术带资源群,犹如一条源远流长的石窟艺术长廊,真实地记录了西北地区宗教建筑、雕塑、壁画艺术以及宗教、民族文化交流的历史面貌,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

2. 美术文物和考古资源群

西北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又是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汇集之地,数千年间留下了大量文化遗址和珍贵的美术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物如武威的铜奔马、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等,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美术文物类资源中较突出的有莫高窟藏经洞文献和彩陶艺术。陕、甘、宁、青的仰韶、马家窑、齐家、半山文化彩陶,分布广泛,延续时间长,记载了中华文明初始期的经济生活、宗教文化、审美观念等方面的信息,同时也是中国象形文字的起源,从制作工艺、艺术成就、历史价值等诸多因素看,都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1]美术考古类资源中较著名的历史遗迹有横贯东西的岩画艺术带和星罗棋布的各种历史遗存。闻名遐迩的岩画艺术带由新疆的阿尔泰山岩画、天山岩画、昆仑山岩画、嘉峪关黑山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等组成,其他的古代遗存如关中地区的历代皇室墓葬、大地湾地画、河西地区的汉、魏、晋墓壁画及画像砖、嘉峪关、阳关城址、高昌古城、交河古城以及各地的长城、峰火台等等,都是西北得天独厚的美术资源宝库。

3. 工艺美术资源群

工艺美术“通过与其物质功能相适应的抽象物态和形式组合来概括地反映生活,从而侧重于表现从现实生活中得来的主观感受和情感”,[2]是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应用性艺术,与所在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审美观念息息相关。西北是多民族、多文化交汇的地区,历史上曾是手工艺最先发展、繁荣的地区,工艺美术种类繁多,其中很多项目现在都已纳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西北地区的工艺美术资源可以包含实用工艺品和装饰工艺品两大类,实用工艺品是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必需品,如少数民族的服饰、器皿、腰刀、编织等;装饰工艺品是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的手工制品,如雕漆、洮砚、剪纸、皮影、刺绣、面具、砖雕、各类草编、鼓艺、各种石艺、布艺、毡艺和藏族的堆绣、酥油花等。这些工艺美术资源风格独特,历史悠久,颇负盛名,共同汇聚成繁花似锦的西北“工艺美术资源群”,许多品种已形成了新兴的传统工艺产业,成为一方文化和经济的象征。

二、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的信息化构建

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的信息化构建是一个多元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职能部门、高校和教师的共同参与,发挥各自的不同作用。政府职能部门,通过制定长远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区域性共享的网络资源库系统,健全相关的管理体制并接入校园网,使资源库得以在高校内顺畅地运行,在艺术教育课程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各高校要加强地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在确保指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在立项资金、专业协调、学科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和任课教师的参与热情。同时对任课教师进行学科专业资源库建设有关知识技能的培训,让教师了解本资源库的设计框架、功能及工作流程;任课教师要深刻认识和理解地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对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重大意义,积极探索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途径,尝试具有创意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把生动、丰富的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引入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根据数据库的运行、管理要求和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特点,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实现信息化转换,资源的采集是关键的环节,首先需要明确采集的种类和分工合作方式。根据教育部在2000年制定的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构建完整的基于网络的专题资源数据库,其在高校的应用部分包含系统管理、教师教学和学习资源三大模块,由政府牵头,各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旅游、博物馆、高校科研机构和教师共同进行分类资源采集,并进行权限分级管理,以确保资源库能够顺畅地运用到课程教学活动中。[3]

1. 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对本系统的安全管理和用户管理,以保障资源库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及对并发访问的控制。对于非特定的用户访问,可采取限定IP地址的方法,控制访问本资源库系统的用户数量,而资源库的特定用户组,则按照类别赋予其不同的访问权限,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上传信息的质量。

2. 教师教学模块:这个模块包括资源管理平台和交互式教学平台,由二级管理员和教师管理员共同维护。资源管理平台可以使教师用户实现教学资源信息的浏览、下载、查询、更新,上传信息的审核、入库、分类,保证应用过程中信息内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统计分析资源的使用率。交互式教学平台可以提供虚拟课堂教学、讨论式教学和研究式教学等模式,选用网络教材、电子教案或教学视频、共享桌面、共享白板、常见问题解答、BBS进行教学,教师在这里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双边和多边的专题研讨,还可以通过作业组件、解答问题组件、测验组件和教学效果分析组件来开展教学工作。

3. 学习资源模块:本模块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导航平台和丰富的学习内容链接。学习导航平台包括艺术教育课程知识体系索引、地域美术资源分类明细、搜索引擎、个性收藏等。学习内容链接涵盖的内容很广,主要有教师教学资料和相关资源信息。学生可以查看授课教师的网络教材、课件、电子教案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视频、演示和案例等,在线学习、做笔记,也可以直接查看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的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内容,深入理解课程知识点,或根据网址资源库提供的相关链接,展开拓展型的学习。

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数据库系统最大的特点在于从综合的角度去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政府部门、文化系统和各高校的资源进行优势互补,使之不断得以充实和更新,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相应的地域美术资源尽管范围很广,但是只有那些具有教育价值和意义的资源才具备研究和利用的价值,需要围绕课程目标选择能够把学生的校内学习与社会生活、理论认识与实践体验结合起来的内容,使学生学会整体地感知艺术与生活,增强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学习效率的能力。

三、信息化历史遗存美术课程资源的优越性

高校艺术教育的内容不仅限于艺术作品和艺术家,还应体现出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艺术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因此,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艺术教育,是对传统教学方式和内容的一种超越。网络的虚拟性与多元性特征,带来了丰富多样的资讯传播形态,打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克服了文本语言无法超越的障碍,建立了全新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而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1.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基于网络环境的地域美术课程资源,不受地域、时间限制,信息容量大、更新快,学生具有更大的选择性,“既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艺术信息,也可以进行长时间深入细致的研究,例如用超级链接来仔细观察、研究一幅画或一座雕像的细节”,[4]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营造生动的情境学习环境。网络艺术教育课程能够有效创造情境学习的氛围,充分调动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传媒手段来讲授课程知识,易于被学生接受和使用。[5]例如关于敦煌艺术的内容,可以引入敦煌研究院与美国梅隆基金会合作实施的“数字敦煌”项目成果,即梅隆基金会在国际上率先开发的基于ArtStor艺术数据库的“梅隆国际敦煌档案”, 主要内容是22个莫高窟典型洞窟的数字化资料,以及42个洞窟的虚拟漫游,使学生们在校园内就能获得高质量的数字图像和身临其境的视觉震撼。

3. 开拓全新的师生互动渠道。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艺术教育课程还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能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尊重个性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师的课程提纲、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考核计划都放在网页上,可供学生随时参考,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通过电子邮件和开辟BBS讨论区,教师则可以更及时、更方便地进行网上交流、辅导、考核,获取反馈意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也很方便易行。

四、信息化历史遗存美术课程

资源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把丰富的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引入高等教育,不断拓展课程资源,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予以实施:

1.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先进艺术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借鉴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科学地制定历史遗存美术资源引入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确立短期和长远的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合理地进入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各个环节,并进一步推广到美术学、艺术设计等专业的相关理论课教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 对西北地域美术资源布局与内容进行全面、详尽的调研和分析整理,完善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的框架体系。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采集第一手的文字、数据、照片、影像、实物等原始素材,充实西北地域美术资源的内容,并不断更新,尤其是及时补充那些因工艺、材料或其他原因濒临流失的民间传统艺术品种、新的美术文物考古发现以及近代美术的精华部分。

3. 适应信息化教学的时代特点,充分运用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建立健全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体系。开发专题数据库,尽快建立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的专业网站或网页,使各资源所在地、各院校、专家学者拥有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得以存储、展示,并与专业研究机构、博物馆等链接,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地区间、校际间、教师间教育成果的交流。利用国际互联网真正让西北的历史遗存美术资源进入更为普及的教育领域,从而扩大西北地域美术资源的影响,开启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新窗口。

4.高校艺术教育中引入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的内容。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必须选编与之相配套的教材并提升教师的网络技能水平。教材的选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三大美术资源群的内容纳入课程范畴,使学生既能学到全国统编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知识,又能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从而适应西北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教师在精通学科内容的同时,要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学会网络的建设与管理,学会WebQuest、Blog等基于网络的教学设计和组织技术,并自如地驾驭网络平台,汇集专题资源,高效地组织教学。

结 语

由三个资源群为框架构建的西北地域美术课程资源体系是西北的瑰宝,也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瑰宝,更是艺术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借助于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把丰富的地域美术资源引入高等教育,有助于艺术教育学科内容的拓展和网络化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是地域美术资源进入主体教育的过程,也是教育资源的整合过程,更是一个对地域文化和生存智慧的认知过程。

[参考文献]

[1] 蒋书庆.彩陶艺术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12~15.

[2] 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49.

[3] 陈思慧.构建基于网络的学科专业资源库的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2):62~65.

[4] 徐建融,钱初熹,胡知凡.美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05.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拓展的理论分析 篇7

一、我国体育课程开展的现状

1.体育课程对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分析

体育课程目标是一个全方位、综合性的体系。我国设定体育课程目标的依据是, 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调查体育课程对课程目标实现的情况, 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表1。

教师对体育课程的目标及其实现的整体表现基本满意;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满意度相对比较分散。这说明, 学生对体育课程目标缺乏足够的了解, 其选择有一定盲目性;而教师对课程的满意度向两端集中, 其中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分别占41.3%和32.6%。进一步调查发现, 满意的多为年龄相对较大的教师, 而对课程目标的实现非常不满意的多为学历相对较高的年青教师。体育课程的目标需要进一步深化。大量文献证明, 虽然目前学生的体育意识普遍增强, 但其运动能力、技术技能、体质等却普遍下降。在整体素质与体质技能的相互博弈中, 体育课程的目标实现有所偏离。

由于我国体育课程正处于变革时期, 体育教学思想还处在分化阶段, 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目标的实现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 全面实现体育课程目标也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但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 体育最终将充分发挥其对学生全面发展所应该起到的作用。

2.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

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两部分。内容体系既是实现体育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 又是师生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作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与任务而选用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 内容体系集中反映在体育教学大纲和教学教材中。

调查表明, 学生对现行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相对比较满意, 与对教师调查的结果基本相似。由于运动和专业理论水平上的差异, 教师相对学生而言, 对课程内容体系的把握更深刻, 因此, 教师对课程内容不满意的人数相对更多, 达到31.7%。此外, 教师教育决定权的缺失也是可能的原因之一。我国由于体制的原因, 教育的决定权掌握在教育权威和教育机构的手上。教师决定权的缺失, 导致体育课程内容难以最快、最直接地反应体育运动的变革和学生的需要。虽然这些年体育课程有所改革, 但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内容的老化, 传统意识和观念的存在, 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与方法、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目标的实现。

3.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实施研究

教学实施是课程的实现方式。教学实施和课程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好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可使课程内容更精彩, 好的教学内容又有助于教学的开展。

首先, 教学的组织形式。体育课程的内容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实践课程统一在体育场进行, 而理论课程的讲解却不尽相同, 有的在室内进行集中讲解;有的则是在室外将技术讲解与理论讲解相结合;有的采取在室内放映教学片与理论讲解同时进行的形式。

对理论课组织形式的调查 (见表3) 显示, 体育理论教学主要是在室内集中讲解, 其次是室内外相结合, 教学片与讲解相结合的只占14.2%。调查还显示, 体育课程理论教学存在内容浅显、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问题。目前仅停留在对体育这一项目的基本了解上, 对体育运动的原理、方法、组织管理、评价、保健等内容涉及不多。只有真正学习体育运动的基础理论, 掌握体育运动的科学原理、方法、原则, 才能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欣赏的能力, 使之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从而提高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因此, 需要进一步深化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改革, 让学生真正理解体育运动的文化内涵、价值、特点, 以及科学原理、方法和原则, 使他们在走出校门后能够自觉进行科学锻炼、健身, 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其次, 教学手段、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 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工作的成败。在体育实践课教学中, 传统的教学法如讲授、讲解、示范、练习、纠错等仍占主导地位, 一些具有时代特点的教学方法, 如情景法、发现法、竞赛激励法、游戏法等, 虽已被应用, 但使用的频率相对偏低。

从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认同度调查 (见图2) 可知, 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不是很高。这说明, 教师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上存在欠缺, 学生对体育课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兴趣不大。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系统性教学下, 体育课一般会被分成这样几段:先是慢跑几圈, 接下来就是徒手操练习, 然后是基础部分的练习, 最后是分组比赛、素质练习。从学期的开始到结束, 学生在同一个节奏下上自己选择的体育课。在强调“健康第一”的新课程改革时期, 我们应该倡导教学方法多样化, 不局限于技术动作、身体素质的专门性的练习, 要更多地满足学生对体育课的真正需求。在技术教学上可以采用多种练习手段;在战术演练上多采取比赛的方式;采取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 努力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 努力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 即驾驭课堂的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传授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为人师表的能力。

4.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学习评价

当前的体育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即技能、理论、素质、平时成绩 (见表4) 。这种从出勤率、态度、技术、理论及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体育成绩的方法, 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中心, 以“达标”、“技评”为手段, 忽视了体育意识、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情意非认知因素的发展。随着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这种绝对的评价方法正面临严峻的考验与冲击。此外, 课外体育活动以其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自主选择体育项目活动、提高体育技能、养成主动参加体育活动习惯等方面的重要性, 正成为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体育课程评价内容更加全面, 应将学生的体育态度、情感、价值观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评价的范围, 改变以往体育课程评价内容单一, 忽略情感学习目标的现象。

二、体育课程的拓展

1.体育课程理念的拓展

随着2002年新的《纲要》的颁布实施, 学校体育课程已经发生并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新兴项目课程的兴起对传统体育课程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体育课程改革通过实施新《纲要》带给人们的新的体育观, 使体育课程能够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 即培养社会所需的新型人才。传统课程由于其思维方式仍停留在技术技能教学上, 无法满足由于现代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对体育的新需求。学生之所以对体育课程满意度不高, 除由于教师教学、场地器材等原因外, 现有体育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作用有限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这一点从对教师的“对体育课程目标的满意程度”调查中也可以得到证实。

从理论、思想和思维模式上对体育课程进行拓展十分必要。虽然《纲要》强调体育课程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但体育课程仍以技术技能和体质为主要目标, 忽视了新时期所要求的对人的团队精神、合作与沟通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体育课程拓展主要应针对这些被忽视的目标, 通过借鉴新兴课程的培养方式、方法对自身进行调整和改造, 以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新时期体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对体育课程松绑。新《纲要》给了基层自行编写体育教学大纲和自由设定课程内容的权利。因此体育课程拓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在实践上, 要针对传统体育课程在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方面的薄弱环节, 即结合体育专项如何实现对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这就要求体育专项教师在思想上重视新时期对体育的新需求, 同时结合体育内容, 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突破传统思维的禁锢, 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良好契合。

2.体育制度的拓展

体育课程拓展的实践者是体育教师。教师的努力研究, 对保证体育课程充分落实体育课程目标至关重要。长期以来, 我国一直实行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学内容和进度, 基层教师只是执行者, 没有话语权。由于对教育部的体育课程放权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 一些体育教师显得手足无措。在新《纲要》颁布实施后的几年中, 许多学校的教学大纲没有及时更新修订, 或只是在形式上进行了文字的改变而没有得到实质的改观。教育主管部门面对这种局面应对不力, 缺乏指导和激励机制。更重要的是, 正是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对心理、社会适应等目标的实现没有可行的评价措施, 才导致基层积极性不高、结果无法评定的尴尬局面的出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 必须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措施, 在制度上加以规范, 如此才能调动和激励教师的创新能力, 使广大教师勇于创新、敢于创新、乐于创新。

3.实践层面的拓展

首先, 改革体育课的课程设置。高校体育的主导目标, 不仅要求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而且要求大学生具备终身健康的体育意识, 以及设计、选择锻炼手段和方法的能力。教学内容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也是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 要调整和改革体育课程设置, 深化和完善体育课程内容的建设, 纠正过去从小学到大学都相似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既要考虑大学生获得运动能力的远期效应, 又要兼顾大学生获得运动能力的短期效应。应从学生的能力、兴趣出发, 设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课程。在学生自主选择体育课程内容的情况下, 力求做到以科学的内容训练学生, 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达到发展大学生智能的可能性和主动性。

其次, 体育课程内容拓展。体育课程内容拓展应立足于社会的需求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适应体育运动社会化、产业化发展趋向,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 完善和调整课程内容;打破学科之间独立分割的状态, 消除单一学科的局限, 突出体育课程中的关键性内容, 消除某些无用的重复, 增加课程内容的灵活性, 引进和应用新知识, 使体育课程内容逐渐多元化。顺应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体育教师应转变培养观念, 重新定位体育课程目标, 拓展体育课程内容;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 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 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完善考核评价内容,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及体系, 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完善课程体系, 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

再次, 改进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大学体育理论课程对大学生体育基本能力的完善和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在体育理论教学中, 应以发展基本能力为主, 特别是发展记忆、想象、思维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使大学生通过事物的外在属性认识其内在联系进而揭示本质, 培养出富有创造性的人才。因此, 体育理论的教学应提倡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 注重体育理论结构体系的逻辑性, 以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教学为主, 把讲授与自学结合起来, 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强调应用性, 提高培养学生的体育基本常识、自我保护、裁判规则、体育比赛组织管理等体育基本能力的效果。体育实践课程的教学切忌“满堂灌”, 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 但也不是“军训课”、“身体素质训练课”, 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答疑的时间。培养大学生运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欣赏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同时拓展训练课程, 运用情景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与沟通能力,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最后, 改革和完善大学生体育课的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考核和评价是整个教育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是能否顺利完成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符合教育目标、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考评内容、方法和标准, 在很大程度上对实现教学目标起导向性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科学的发展, 教育界已普遍认识到考评的目的不仅在于检查受教育者知识的掌握, 还在于考评受教育者分析、运用和综合等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当前, 大学体育课程的考评仍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如体育理论考评中知识性的内容多, 分析和应用的内容少;体育运动技术考评中纯技术性内容多, 运动和评价方法内容少等等, 这与大学生体育课程培养目标不符。为改变大学生体育课程考评中忽视能力考评的倾向, 应制定出符合大学生体育培养目标的考评内容、方法和标准。在内容上多选择以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在方法上以口试和笔试相结合、闭卷和开卷相结合为主;在评定标准中以检查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实际操作和动作规范性为主。

三、结论和建议

为适应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才竞争以及全面健康观的需要, 体育课程必须在理论、制度、实践层面进行拓展;在充分调动和激励教师积极性的基础上, 使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良好契合, 从而最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体育课程的拓展为体育课程健康发展和全面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提供保证。

体育课程拓展, 理念是关键, 制度是保障, 实践是重点。有些因素是制约体育课程拓展成败的瓶颈, 在进行体育课程拓展过程中, 必须引起注意。

首先, 大力发展、完善学校体育活动团体。高校学生思想积极, 充满活力, 在走入社会之前, 他们对各类有意义的活动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体育活动能有效地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 让他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体育锻炼, 使其既强健体魄、陶冶情操, 又加强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其次,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体育场馆设施是学生体育行为的发生和养成的必要保证, 因此要加大体育投入, 加强体育场馆设施、教学设备的建设。现在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 而高校体育场馆、器材等却普遍严重缺乏, 导致很大部分学生体育运动激情受挫, 同时, 也影响了体育课教学的质量, 不利于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最后, 抓好教师队伍素质的建设。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 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教师得到的, 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的讲课艺术、组织训练能力、传授知识的准确性和深度, 决定了学生接受信息的范围和层次。因此体育课程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 体育课程教师队伍的健全, 是提高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关键。

摘要: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拓展分为体育课程理念、制度和课程实践三个层次。在体育课程理念上, 积极落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和自行编写教学大纲、自由设定课程内容的权利;在制度上, 积极调动和鼓励教师创新;在实践层面, 从学生的能力、兴趣出发, 设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程, 突出体育课程的关键内容, 增加课程内容的灵活性, 提倡启发式和讲座式教学, 使之更适合当前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体育课程,现状,理论拓展

参考文献

[1]张细谦.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J].体育与科学, 2007, (2) :29-31.

[2]段健芝, 等.中国学校体育改革路向思考——卢元镇教授访谈录[J].体育学刊, 2007, (8) :1-4.

[3]高瞻, 刘晓华.我国篮球教学理论的发展与特征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 (3) :61-63.

高校开设家政素质教育课程的意义 篇8

关键词:高校,家政素质教育,意义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造就一代新人的必要条件。学校教育是主体, 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外部环境, 是学校教育的继续和扩展, 而家庭教育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作为人的第一所也是终身学校, 家庭在人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校中开展家政素质教育, 不仅对个人、家庭, 或是对社会都有积极影响和重要意义。

一、在高校中开展家政素质教育是贯彻以人为本, 提高个人素质的基础

以人为本, 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培育人和塑造人的事业, 现代中国所提出的素质教育, 其实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其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懂得生活、会学习、会做人、会发展的人。在高校中开展家政素质教育, 可以把高等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活观、幸福观联系起来, 以人文精神培养现代人, 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一) 开展家政素质教育有助于独生子女大学生能力培养

20世纪70年代末, 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诞生了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群体。被称为“独生子女”的青年是真正跨世纪的一代, 他们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成长, 身上没有留下特殊年代的历史痕迹, 由于身处的优越环境和较为鲜明的整体特色, 也常被人形容为“温室的花朵”或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一代。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 “独生子女”已经成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几乎在同一个时间段, 以成批的形式迈入大学校门。独生子女身上有与其长辈相比的特殊优势, 他们在优生优育的环境下出生, 在宽裕的经济条件下成长, 他们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和教育, 有机会接触多方面的知识, 拓宽视野, 培养出了更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这让他们能更好地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但与此同时, 远离父母后的他们也表现出生活能力和适应能力上的较大缺陷。据调查, 入学后, 有36.5%的独生子女新生不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能适应”的仅占14.8%, 而非独生子女“不能适应”的占16.5%, “能适应”的占30.2%, 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非独生子女是独生子女人数的两倍多。

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尽呵护和宠爱, 对他人依赖心强、独立性差, 生存能力、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合作能力较差。这就需要高校开展合理教育, 从各方面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全国妇联在2008年召开的全国人大和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递交提案, 主张将我国家庭教育法列入新一届全国人大立法计划, 确认家庭教育的法律地位和原则, 规范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权利义务等。因此, 高等学校中开展家政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

高校开展家政素质教育, 一方面可从细微处着手, 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动手能力。高校家政素质教育的许多课程, 如家庭管理学、家庭营养学、烹饪基础等, 都是对学生生活能力的指导与锻炼。另一方面, 在高校开展家政素质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对于家庭关系、家庭责任和人生目标的思考, 引导健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的养成, 帮助大学生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怪圈, 培养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和对家庭、社会的责任心。

(二) 开展家政素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 大学生走出校园后要面临的挑战很多, 为了更好地适应即将到来的纷繁复杂的工作和家庭生活, 必须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人的素质具有多重的、复杂的结构, 综合素质应包括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创新素质等各个方面。近年来素质教育被多方面重点强调, 它对培养大学生独立完整的人格, 提高大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具有重要意义。而科学生活的素质应该是大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构件。家政素质教育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家庭生活的整体素质, 有助于大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生活观念, 有助于其未来家庭生活走向科学, 进而改善他们在社会中的生活面貌, 从而构筑大学生社会化的基础, 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在高校中开展家政素质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 并将它提到了理论和战略上的重要高度, 教育事业应该服务于这一战略。

(一) 开展家政素质教育有利于创建幸福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 家庭受社会制度、规范和环境的影响发生变化, 同时, 家庭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巩固与发展。

进入20世纪末后, 我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原本儿孙满堂的家族渐渐向简单化的小型家庭发展, 随着独生子女第一代延续到第二代, 产生了许多“421”倒金字塔型家庭。这样简单型的家庭, 对成员个人素质要求更高, 男女平等, 相互扶持, 共同负担家庭开支, 操持家务, 一起养育子女。同时, 家庭结构日趋多元化, 出现了单亲家庭、流动家庭、留守家庭等多种类型的家庭。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青少年问题日渐突出, 孩子生活在单调孤僻的环境, 与父母缺乏沟通交流, 青少年自闭、抑郁的现象增加, 青少年犯罪问题也愈加严重。要解决这些家庭问题, 除需政府和法律的干预外, 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处理家庭关系的方法和艺术, 其钥匙, 就是家政素质教育。在高校普及家政素质教育, 开设家政课程或家政专业, 可以使大学生系统掌握家政学知识, 为提高未来家庭生活质量奠定文化基础;可以使未来家庭成员掌握调节人际关系的技巧, 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 更好地发挥好家庭的教育功能。

当大学生这一“准社会”群体走出校门跨入社会时,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符合法定的婚恋年龄, 他们就是未来的家长, 未来的父母, 对他们进行家政素质教育, 有助于他们形成科学的家庭观念, 正确的婚姻观念和文明的生活观念, 以创造和谐家庭、和谐婚姻的幸福生活, 并以此促进社会文明程度。

(二) 开展家政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不断发展, 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人们的消费观念随着消费能力和生活要求而发生变化, 消费层次也相应提升, 在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的同时, 人们对精神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剧的社会变化、社会流动和阶层分化, 使个人面临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沉重的精神压力。许多人面对突如其来的身份转换、利益重组, 需要重新调适, 每个人都力图选择更加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人们在家政素质教育的指导下, 可以更好地安排生活, 科学地规划未来。过去的家政素质教育, 侧重于女性。然而, 社会不断进步, 绝大部分职业已不再受性别局限, 男女平等、同工同酬等许多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社会和谐需要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 尤其是家庭中的夫妻, 因此, 对男女两性大学生进行家政素质教育均有重大意义。创建和谐社会应该从校园做起。同时, 接受家政素质教育的学生具备了更强的能力和更全面的素质, 他们可以拥有更多的就业优势。

三、在高校中开设家政素质教育课程是对高校素质教育的补充和完善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迎接21世纪挑战, 提高国民素质, 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而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充分调动每个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尽可能使个人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一致。在高校中开展家政素质教育, 是对素质教育的补充和完善, 有利于弥补应试教育的缺陷。

(一) 开展家政素质教育有利于丰富高校学科建设

有学者提出将现在的家政素质教育划分为两方面内容:一是作为素质教育的家政教育;二是作为职业教育的家政素质教育。当前, 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是被广泛强调的观点, 家政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环节, 如果能在高校中得到关注和推广, 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落实全面发展观都将起到推动作用。职业教育也是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些家庭迫切需要更为专业的家政人才, 在职业院校中开设家政课程, 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家政人才。一些数据统计表明, 许多沿海等较发达城市家政业人才需求很大, 在职业院校中开设家政专业, 不仅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同时也对拉动社会就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 开展家政素质教育有利于迈向国际化教育

素质教育在国外历来受到普遍重视。西方的各类学校都注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家政素质教育作为提高人素质的重要环节, 在西方也受到普遍关注。在“教育即社会”、“学校即社会”等教育信条的影响下, 家政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其贴近社会生活的功能, 地位日益重要。从1873年美国大学开始设立家事专业, 到1943年有165所美国大学设有家事学学士学位课程, 再到现阶段有一千多所大学设有家政系, 并拥有家政学硕士、博士等学位, 家政学在美国已得到全面系统的发展, 涉及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生态等各个领域。二战后的日本, 在大学开设家政学课程, 由先前的选修变成后来的必修课。前苏联和东欧各国也都重视家政素质教育。西方国家近百年来的家政素质教育实践证明, 家政素质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我国的家政素质教育虽有较长历史, 但以前多是在女子院校中展开, 面对的仅是少部分人群, 所设课程单调狭隘, 进入高校系统化研究的时间也较为短暂, 人们对家政行业的观念比较陈旧, 不论是理论或是实践, 家政素质教育受到的关注力度都不够。如果能更加系统地开展家政素质教育, 让家政知识普及到大学校园, 将使我们能更好地迈向国际化教育。

(作者易银珍系湖南女子职业大学党委书记、研究员, 龚展系该校艺术设计系辅导员, 湖南长沙410004)

参考文献

[1]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225.

[2]叶松庆.第一代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活状况与特点[J].青年研究, 1998 (06) .

[3]郭文安, 王道俊.试论有关青少年形式素质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 1994 (04) .

拓展训练课程在高校开展的探讨 篇9

一、拓展训练的概念

拓展训练将体育、心理与社会适应等多种学习目标, 设计在“游戏”活动中变为有针对性的“项目”, 通过“挑战自我, 熔炼团队”的学习, 让学生从中感悟游戏内外的道理, 并启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顿悟之后的喜悦与激动让内心充满无以言状的满足, 正如我们常说的那样:“小游戏, 大道理。”将游戏变大就是生活, 将道理变小就是真谛, 拓展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在单个游戏之中, 而是寻找游戏之外和其相近的真实生活, 将游戏中所学运用其中, 正所谓“功夫在诗外”, 拓展训练就是这样的。

二、拓展训练课与传统体育课教学模式对比 (表1)

(一) 学习主体。传统体育课教学是以教师为主,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拓展训练课则是以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 (二) 教学方法。传统体育课教学是教师示范, 学生跟着做, 而拓展训练课则是教师不示范, 让学生讨论和研究; (三) 学习内容。体统体育课以现有教材为准, 而拓展训练课具有随机性, 没有固定教材; (四) 学习环境。传统课教学环境比较固定, 而拓展训练课则无具体限制; (五) 学习特色。传统体育课具有标准化、理论化特点, 而拓展训练课则是注重个性化、创造性特点; (六) 学习过程。

传统体育课教学过程是讲授、练习、考核, 而拓展训练课则是体验、交流、回顾、总结; (七) 学习效果。传统体育课联系实际较少而拓展训练课则是注重学以致用、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八) 习者状态。传统体育课学生消极应对, 效果不佳, 而拓展训练课则是学生积极主动挑战困难。

三、心理拓展训练在高校开展的必要性

1、心理拓展训练体现现代教育理念

2000年, 国家教育初步形成了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和标准, 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推行新的评价制度、开展教师培训和启动新课程的实验。目前, 高校体育教学存在以下问题:教学思想上忽视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 只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不考虑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强调大而统一而忽视学生主体性;教学方法过分突出模式化;教学重点依然强调运动技术、技能传授和身体健康的培养, 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育理念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主要体现在参与、合作、尊重差异、体验成功等几个方面。其中, 参与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面向全体学生, 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合作是指教学中的合作是培养人的社会性活动, 当今社会是合作学习的年代, 如何让学生学会合作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体现;再次, 尊重差异。尊重差异首先是承认差异。其次是区别对待, 尊重差异最终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体性是指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总和, 它是人的全面发展核心;最后, 是体验成功。成功体验可以使人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增强人的自信心。拓展训练课程强调挑战性、终身性和实用性, 突出学生学习的主性, 具有途径多、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等特点, 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 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2、拓展训练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和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 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还要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素质教育尊重学生人格, 承认学生个体差异, 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心理拓展训练课程设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自我教育, 充分尊重受训者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角色表现在教师是教学任务的领导者, 教学目标的制定者, 教学过程的组织者, 科学知识的传递者, 学生求知的启发者。心理拓展训练这种教育方式符合当前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对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3、拓展训练课程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当前, 大学生缺乏团队意识, 不能积极主动地与他人沟通合作, 并且缺乏自信心, 遇到困难就退缩,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拓展训练课程在高校中的开展, 正适合现代学生需要学习的能力与特点, 改变自我, 重塑自我。达到“磨炼意志, 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越来越注重实际能力, 不便要掌握丰富的知识, 更重要的要有综合能力, 沟通意识, 合作意识, 克服困难的勇气与自信心显得越来越重要, 而拓展训练课程则正是应运而生, 符合现代学生发展的需要。拓展训练作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 它是对高校教育和教学识的一种创新, 是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一种新方向。

四、拓展训练课程在高校开展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设计和组织教学的理论, 是在教学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高于具体经验的理论, 这种理论比“教学论”要具体, 有着程序、结构、方式、策略、要领等丰富的内涵, 是经验与理论转换之间的中介。

拓展训练教学模式的结构可以分为五个基本环节:第一,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上课场地与相关器材布置任务, 讲述规则, 通过讲解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心理与精神状态上全面做好准备。特点是要做好克服困难, 挑战挫折的勇气与信心;第二, 活动体验。布置完任务与要求, 学生开始进入体验活动, 教师严格执行规则, 并注意安全监控。学生在活动表现出各种不同反应, 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 记住各种亮点, 以备总结;第三, 归纳总结。活动结束后, 教师组织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活动的感受, 对活动完成的满意度, 教师作为旁观者, 告诉学生活动过程中的团队表现, 包括好的和不好的。进行情感激发与理性启发, 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感染, 最后归纳出该项活动的教学要点。第四, 分享交流。教师例举经典案例, 通过启发引出团队、沟通、合作的讨论, 让学生自己总结团队的概念, 分享一个优秀团队需要的各种要素, 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最后, 教学的最终目的。通过在活动完成过程的体验, 教师将学生获得的各种体验和感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正确有效地运用于实践中。

随着体育课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 人们对体育课的认识也会从简单的提高身体素质的训练逐渐转变为身体与心理共同的提高的训练, 体育课教学目标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全面化, 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社会适应”、“心理健康”新领域。拓展训练课程不但具有传统体育课的身体教育功能, 而且还具有培养学生心理健康能力, 让学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做到身体与心理共同和谐地发展, 从而能很好的体现和满足体育多元化教育目标, 在高校有广阔的开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李萍美、谢恩杰:《野外拓展训练中师生地位的探究》, 《浙江体育科学》, 2005年第4期。

[2]金平:《高校拓展训练式体育课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9期。

[3]于振峰、王晨宇:《关于将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的理论研究》,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9期。

[4]杨晶:《如何在学校开展新兴体育运动项目》, 《科体育师友》, 2005年第1期。

[5]钱永健:《从拓展训练到体验式学习》, 《山野》, 2007年第5期。

高校素质拓展课程 篇10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21世纪人才素质包括完善的人格、顽强的毅力、合理的知识结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团队合作的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独特的创造思维等。但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以灌输式为主,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不注重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但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方式。不难看出,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同时开发以实践性的素质教育实施方式势在必行。因此,学校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设置完善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增设学校课程体系中普遍缺少的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实践课程,将拓展训练课程引入高校体育教学必将使高校课程设置更加合理。

2 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的可行性

2.1 大学生追求个人全面发展是开展拓展训练的重要前提

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幻想,对那些娱乐性强、挑战性较强的体育活动尤为偏爱,但是传统体育教学组织方法单一、枯燥,以及课程内容设置以教师为主体,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爱好,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

2.2 拓展训练自身的特点是其在高校开展的基础

拓展训练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它具有综合活动性、挑战极限、培养团体意识与个性、高峰体验和自我教育的显著特点。拓展训练是为实现特定目的而可以预先设计的活动,它内容充实,形式灵活多样,拓展训练所需的场地、器材和设施要求不高,训练项目可以根据学校的条件来设计,很多项目基本上不用器材,而且为达到一个目标可有多种设计可供选择。

2.3 拓展训练迎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各方面素养的教育。其基本要求有三点:一是全面发展;二是面向全体学生;三是发展个性。基本特征是:强调因势诱导地开发人的智能,优化完善人的个性。拓展训练不仅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还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2.4 高校体育资源能满足拓展训练的需求

师资力量和场地设施是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必备条件。高校拥有结构合理的体育师资队伍,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随着高等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教师队伍不断扩大,以适应快速变革的社会对体育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理论水平,这一优势为拓展训练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同时,高校具有比较完备的体育设施和相对广阔的校园空间。拓展训练项目所需场地比较简单,方式灵活多变,有利于在校园开展,一个篮球场地就可以进行训练,遇上恶劣天气可以选择在体育馆内进行。拓展训练所需的器材大致有各种锁具、模具、教学设备等,这些器材容易买到且便宜,有些可以自制。有些项目基本上不用器材,比如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增强大家相互信任的卧式传递项目,并且同一个培训目标有多个项目可选择。拓展训练所用器械与其它体育器械相比较,不仅简洁,而且功能强大、节省空间,加上场地设施的适应性强,便于各种场地上快捷安装,将大大节省购买体育器材费用的开支。

2.5 学生家长的共鸣为高校开展拓展训练提供了动力支持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鸣。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在未来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们不仅希望子女学业成绩优秀,更重要的通过高等教育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做一名真正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当家长了解拓展训练这种体验式学习的目的后,必将予以大力的支持。这就要求学校拓展训练机构家加强宣传力度,在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搭起拓展训练交流平台,让三者充分了解开展拓展训练的意义。同时,学校拓展训练机构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训练项目,让家长亲身体验拓展训练的价值,引起家长的共鸣,从而更加主动地支持学校开展拓展训练。

3 高校拓展训练教学内容、程序与学习方法

3.1 高校体育拓展训练课程的内容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大致可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种,同时进行一些相关的课外体育活动和比赛。这些教学内容都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开展的,所有的教学大纲和课堂时间安排与分配全部由教师主控,而且对于每一届不同的学生所运用的教学大纲却基本相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瞬息万变的社会需求。高校拓展训练课程作为体育课程的补充而言,其开展内容应以实践课为主,理论课为辅,同时以户外运动为基础进行一些相关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在项目的选择上应主要以室内项目和设施简单的场地项目为主,同时穿插适当的野外项目为辅,项目不拘一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学习专业﹑个性发展的具体情况具体设置。

3.2 拓展训练课程项目分类

随着近几年拓展训练在国内的飞速发展,许多拓展项目也应运而生,名称各不相同,分类更加细致,根据团队情况可分为3类:(1)个人挑战类:本着心理挑战最大,体能冒险最小的原则设计,每项活动对受训者的心理承受力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真正的敌人是“自己”这一人生真谛,将使受训者刻骨铭心。(2)分组挑战类:竞争积分制项目有助于增加学员的参与性,改善受训者的合作意识,促进小组内成员间的相互信任,理解,交流,配合,建立相互合作的友好人际关系。(3)集体挑战类:以复杂性,艰巨性为特征。良好的团队气氛,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支持是集体活动成功的关键。集体项目对于受训集体的团队精神有很强的针对性。

3.3 高校体育教学拓展训练项目的筛选原则

3.3.1 筛选要有针对性

(1)针对大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筛选。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进行一些有利于发展和完善个人性格的项目,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提高信任能力的“信任背摔”﹑提高沟通能力的“变形虫寻宝”等。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适当安排进行一些高空挑战项目。(2)针对大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筛选。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进行专门的项目筛选。如:管理方面专业的学生开展“孤岛求生”﹑“盲人方阵”等项目着重提高学生的管理﹑分工﹑组织﹑协调等能力。(3)针对高校的特点进行筛选。各个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如:地质类院校应多选择户外项目开展以发展学生的野外生存能力;公安类院校应多选择挑战类项目以发展学生的勇敢﹑果断等能力。(4)针对现有场地、器材设施,始终贯穿“安全第一”原则。针对各个高校的场地、设施、师资力量选择适合自己进行的项目。如:湖南大学坐落于岳麓山旁,对于“花样定向”则是其最好的训练项目选择,但是一定要对场地提前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

3.3.2 筛选应具备全面性

(1)拓展训练项目应适合每一个参训学生,使其都能达到积极参与﹑勇于拼搏﹑团结奋进﹑乐观果敢的目的,发扬“不抛弃不放弃”的团队精神,同时进步﹑全面发展。(2)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应该是对每个参训学生的个人和团队能力的综合训练,不能顾此失彼。(3)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应该着重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但也不能忽视了体育课程———身体锻炼的基本目的。

3.3.3 筛选要有适应性

(1)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应适合高校自身的设施﹑器材和师资情况,同时兼顾学生的自身特点。(2)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应适应社会时事的发展,使每次课程都能保持与时俱进的特点和标新立异的风格。(3)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应适合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如:现在的拓展训练课程应根据80后的特点进行设置和创新。

3.4 拓展训练课程的学习程序

引导———在思想上使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引导分成两个部分,近似于传统体育课程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在每个项目开始前,通过对项目的规则等的解释来引导学员进入特设的情景,让每个学生如身临其境;在每个项目结束后,通过对拓展训练以往的经验和项目进行时的观察,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联系实际,分享更多的内心感触并发现自己的盲点。

体验———在训练过程实践中感受项目的新奇与完成后的成功与喜悦。学生带着好奇和疑问投入到活动实践中,体验活动带来刺激的同时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优点和价值,帮助学员创造“奇迹”。

感悟———在训练过程中察觉事实背后的真相。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价值的同时更加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和团队力量的伟大。

总结———项目结束后的总体评价和想法。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培训师以提问和鼓励的方式帮助学员剖析自己,进而提升个人、熔炼团队。

4 结语

总之,体育学理论在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的理论构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拓展训练进入高校是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延续;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尝试;是对体育课程的开发;也是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补充。通过理论分析、探究和逻辑推理得出:拓展训练课程开发是可行的;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必将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进一步拓展了体育课程的空间,增强了体育课程的实用性、趣味性,拓展了体育课程的功能,而且对大学生增强体质、培养健康的心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张小青.拓展训练在北京高校开展情况及其部分练习效果的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

[2]王文利.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的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3]钱俊伟.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高校素质拓展课程 篇11

关键词:知识;能力;素质;高等教育;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1—0298—0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随之发生变化,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重要的是看其是否具有迅速学习掌握新识识的本领和进行创新的能力及良好的素质修养。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的培养目标。而考试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正确地开展考试活动,能有效地了解教学现状,及时改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高校原有的考试模式,对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起着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对人才考核的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需要重新审视人才评价的原则与标准,应当认真分析当前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一套新的考试模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目的性,促进学生的才能和潜能的充分发挥,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当前高校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1.考试内容覆盖面窄,只重视书本知识。大学课程学习一般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二是綜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目前高校的许多课程考试中,一般只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检测,对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检测涉及较少,而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往往被忽视。许多课程的考试内容涵盖面窄,且只局限于教材内容。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使得教材本身无法完全适应。实际情况仍然是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命题,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试前印笔记,考时背笔记,考完扔笔记;考试时再照本宣科地在年复一年、似曾相识的主客观题型上重复记忆那不以能力培养为主旨的概念和笔记。教什么,考什么,已成为普遍现象,高校变成知识传播的阵地,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和培养。

2.考试题型固定化、标准化。目前高校考试试卷中考试题型以填空、选择、改错、简答、名词解释为主,论述、案例分析为辅,主观性试题比重太低,限制了学生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标准化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有效性,但是标准化考试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且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考试,使学生不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不能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不能形成自己的学术风格。

3.考试形式单一,缺乏科学性。目前高校的考试方式也在不断革新,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习惯于闭卷笔试。长期以来这种单一的考试方式,导致学生学习单调、惧考,考试时只注重标准答案的记忆,只求与书本内容和老师所讲的知识相同,没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能很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本应在研究生阶段之前,但由于考试制度不是以推动学生研究能力的发展为中心,从而使学生的研究能力与研究生阶段的素质要求出现错位。单一化的考试制度能够较为高效地促进为数较少的高素质人才在绝对值上的增加,但对从模仿、遵循的教育模式中一路成长起来的学生在整体上却难以适应信息时代对创新能力的要求,而且这种只重视效率而不重视效益的、以单一教育考试方式“批发”生产的“人才”,与社会发展真正需求的人才不符合。

4.考核成绩计算片面。目前许多单科课程的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与卷面成绩两大部分构成。但是卷面成绩占的比例较大,一般在70%~80%,平时成绩包括课程论文、论文报告、课堂讨论、课程作业等,一般在20%~30%。由于考试成绩的高低不仅与奖学金、评优评先挂钩,还关系到学生的升级、毕业与学位的获得,因此为了取得高分,学生过分地看重期末的卷面成绩,许多学生在考前突击或考试时投机取巧,而平时不努力学习,这样很多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而看的书,考完后则完全忘记或根本不知道学了些什么。也有很多学生考前想法设法从老师口中套试题,考试时投机取巧,冒着受处分的风险,在考场上作弊。这种以分数为依据的做法夸大了考试成绩的作用,使学生只重分数不重能力。

二、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考核方式探索

1.创新考试内容,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考试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积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考试内容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都应避免过分侧重对知识机械的记忆与再现。命题应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进行解答,并以创新性作为衡量学生大体的重要指标。因此,考试内容应以综合性的命题为主,命题侧重于对知识和某些社会问题的深层理解、分析比较以及相关学科间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时,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而在教学实践中,许多高校必修课要求必须进行闭卷考试,因此在高校必修课中可以对考试内容加以创新,以书本知识为基础,注重内容与社会现实、实践及应用相连,有意识地通过考试引导学生扩大知识面及锻炼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应用型科目,可以尽量减少笔试内容,通过实践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卷面的评定,应不以事先书本的条条框框来圈定自己的评分依据,在重视知识掌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质疑问难和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改革考试方式方法,体现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考试方式应能综合地体现出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因此,能够根据课程性质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是很必要的。对一些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或者是实践、实验课程,如计算机课程、程序设计课程;财经类的实务等课程,需着重考察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所学的理论能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所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了实际应用,就能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及创造能力。对于一些与社会联系较紧密的课程,如管理类课程和新闻类课程,需强调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和组织能力,并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考核,在考察时会考虑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社会及他人的综合评价。对于一些经济学课程可采用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口试可以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许多选修课采用小论文、小报告,这需要学生大量收集资料,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等。一些课程也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即将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团队,分别负责一个主题,团队成员根据所选主题进行分工合作,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思想比较严重,而现代社会是一个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学会与人共处,培养团队精神显得尤其重要。同时,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科技文化活动等活动过程中的成绩、表现也将纳入学生能力评价的范围之中,并计入学分,给予奖励。当然对于一门课程的考核,不应局限于一种考核方式,为了能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采用多种考核方式。

3.改变成绩计算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一是关于成绩构成。改变过去“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加强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在一些课程中适当地调整平时成绩与卷面成绩的比例,可以使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另外,在一些课程中可以采取“平时成绩+阶段考试+期末考试”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注重考查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包括课堂表现、课堂纪律、作业完成情况等;阶段考试成绩是指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灵活运用提问、讨论、作业、小论文、单元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情况,获取教学信息,指导教学更好地开展。这样,可激发学生持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投入整个教学过程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使得那些平时不努力、考前再突击的学生难以得到好成绩。二是关于成绩评定。可以采取“等级+特长”的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等级评价,采用“优良达标待达标”四个级别,对学生进行模糊性评价,学生的专业创作成果也可以酌情加分。这样,百分制的精确性被淡化,也淡化了分数的作用。从而消除一两分之差而引起过度竞争给学生身心造成的伤害。同时,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科技文化活动等活动过程中的成绩、表现也将纳入学生能力评价的范围之中,并计入学分,给予奖励。成绩计算方法的改变,不仅能激发学生平时学习的兴趣,也能促进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锻炼其创新能力,增强其素质修养。

总之,随着高校的培养模式发生转变,高校的考核方式也应随着进行转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及素质修养,才能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鹏,王天佑.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结构体系探析[J].黑龙江教育,2008,(6).

[2]彭志琼.改革大学考试,培养创新人才[J].继续教育研究,2008,(10).

[3]周志淼.高校考试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2007,(9).

高校素质拓展课程 篇12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拓展,课程

拓展训练是一种新的学习和训练方法。这不是体育和娱乐的简单叠加,其实质是一种项目活动为一体的现代化教育模式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拓展训练是体育的社会功能的集中体现和功能扩展[1]。这不仅符合对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也凸显了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团体的地位的教育理念。高校体育课程引入拓展训练项目是通过各种新的项目活动为基础培训课程,以使用有效、有趣的体验方式让学生感受不同程度的困难和考验,使大学生在高峰体验的过程中磨练顽强的毅力,加强团结的精神,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课程目标。在高等教育中融入拓展训练的内容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一个很好的补充,而且还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 高校公共体育拓展训练课程的特点及功能

1 . 1 高校公共体育拓展训练课程的特点

1. 1. 1 灵活性和适应性

高校公共体育拓展训练课程与其他体育课程方式是不一样的,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室内、室外均可进行,主要依靠自然环境,而仅仅是为了保证设备和防护装备的安全性,采用不同的方案来设计不同场景的项目,时间、场地及设施都很灵活,许多新研发的项目可以借助自然环境来建立。拓展训练项目是非常广泛的,适合所有年龄和人群的性质,完全可以对各种不同的对象进行相应的拓展训练项目的培训。

1. 1. 2 刺激性和挑战性

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学生通过挑战项目的各种临时性的,应急处理能不能经历通常身临其境的体验,高海拔的挑战,危险的条件,如具有刺激性和挑战性。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参加培训的成员都将全力以赴,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克服恐惧,超越极限,挑战自我,建立自信,从而实现突破的目标。

1. 1. 3 趣味性和开放性

高校公共体育发展还具有良好的乐趣和开放性,在很短的时间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归属感的集体意识、共同要面对的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思路非常清晰,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在体验中获得知识。[2]

1 . 2 高校拓展训练课程的功能

高校公共体育拓展课程可以培养人们的沟通、执行、信任他人的能力和去帮助别人的意愿,而这些都是当今体育教学中其他项目无法实现的。因此,拓展训练的作用是:向内挖掘潜能,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拓展训练的主要目是把人的身心能力中最优秀的部分上升到峰值。其具体的功能为:培养个人树立明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个人敢于挑战自我、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培养热爱大自然和服务社会的精神。

通过拓展训练课程,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将会显著改善:自我评价和认识,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增强意志力去克服困难,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团队的作用,增强集体荣誉感和个人归属感,改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地与群体合作。[3]

2 高校公共体育特色拓展课程的理论基础

2 . 1 高校公共体育拓展课的心理学依据

高校公共体育拓展课的心理学依据就是体验式的学习,凡是先行而后知的学习模式就是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模式是:开始于体验,再反省,然后讨论,最后再分析和评估体验。这种体验学习的前提是困难的,因为我们从体验中学习,处理我们的体验,除非符合他们离开的方向、目标、理想、抱负和期望的意义,即这一过程中,新思想、新发现和新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也产生。反射和分享的过程中,使得许多思考的片段得以拼装组合,而体验的意义在于其他相关的经验形成一个链接。然后,通过思维、感知、分析、分类,从而搜索体验的过程,并最终被概念化、同化,内置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2 . 2 高校公共体育拓展课的教育学依据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使用了几十年,大部分的体育工作者已经习惯了这种形式的教学。这种模式的教育在体育教学领域是各个年龄段的学生接受体育教育。这种模式的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训练系统工程。许多代人的不懈努力,总结体育工作者的声音,并被证明是有效的。尽管如此,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新思维、新模式的行为在当今不断变化,原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已不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可以从小学到大学来说,持续10年教学模式引起了人们的意识的疲劳,当然,教学效果必然会大大降低。近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有许多新的体育教学内容,比如跆拳道、健身操、滑冰、荷兰球等项目的出现。但一般来说,是教学内容的变化远多于教学方法的变化。然而,拓展训练的出现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拓展训练的理论是基于经验学习,拓展培训的实施过程实际是一种户外运动。所以,拓展训练实际上是体验学习和户外运动的结合体,它不仅涵盖了户外运动时尚的集成思想,还描述了体验式学习的本质。拓展训练的出现,给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带来了新方法、新思路。它使得人们不再一味的讲究体能、技术的掌握,而是更多地注重个人心智的开发以及行为模式的改变。

2 . 3 高校公共体育拓展课对学生自我全面发展的本体论

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受重视的是“成就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往往被忽略。但在近年来“体验性活动”“体验性学习”“体验性课程”“体验性目标”这类术语出现的越来越多。学校体育课程不再被认为是静态的“跑道”,而被认为是“人生的阅历”。不少高校将体育课程的“体验”立足于学生的精神世界,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模式不再局限于“目标—成就—评价”的模式,而倾向于“活动—体验—表现”的模式。拓展训练对于大学生心理层面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3 构建高校特色拓展课程的体系

3 . 1 高校公共体育多元化拓展课程的内容

特色拓展课程内容主要以团队协作项目为主,包括渡河、电网、雷阵、信任背摔、七巧板、齐眉棍、翻叶子、罐头鞋、盲人方阵、齐心协力、毕业墙、信息传递、孤岛求生等拓展项目。心理特色拓展课程的教学内容突出以个人挑战项目为主。如速降、攀岩、高空断桥、天梯、空中单杠、合力过桥等,并以部分体验沟通、思考、协作的拓展游戏为辅,如雷阵、信任背摔、电网等。户外特色拓展课程内容主要以速降、攀岩、空中单杠、平衡木、高空断桥等高空项目的体验和保护技术的学习,以及宿营、穿越、取火、取水、伤病处理等野外生活和生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4]。

3 . 2 高校公共体育多元化拓展课程课程的目标

大学公共体育的发展历程就是让体育回归自然,服务生活,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简单的“教”,变换成以学生通过各种拓展项目主动性在体验的过程中“学”,使学生学习各种技能,掌握了一套增强和保持健康的科学方法,并形成持久性的习惯,以“生活的体育”引导他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这就是拓展训练的精髓,也能达到“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课程目标的要求,尤其是在社会适应和心理在这两个目标的影响健康是其他课程所无法比拟的。

3. 2. 1 理论课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结合不同高校的实际条件,按单个教学班级或合班进行理论教学。主要讲授拓展训练基础理论与拓展训练的课程体系。

3. 2. 2 课堂教学实践课

教师应当根据学期教学大纲,依据不同的拓展项目对学生进行分组,团队建设。学生自选出一名队长,队长应该是有担当有责任的学生,并实行队长负责制,同时采取互动式教学方式。

3. 2. 3 综合教学实践课

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不同,采用场地拓展、室内拓展、户外拓展或采用多种拓展训练项目组合的方式进行训练。

3 . 3 高校公共体育多元化拓展课程的评价

高校公共体育多元化拓展课程与传统的体育课程的评价标准是不一样的。拓展训练课程体现了项目布置—项目操作—团队分享—理念升华的教学过程,在学期结束时的评价也应与之相对应,评价可分为:个人表现分、团队表现分、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及平时成绩5个部分。教师应客观的对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详细的记录,对每一个团队进行挑战时的效率及效果做出评定,同时理论考核及实践考核时要认真准备试卷和器材,公平准确的评价每一名学生的拓展课程。

4 结语

上一篇:改造意义下一篇:以德治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