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策

2024-07-26

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策(精选7篇)

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策 篇1

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策略

首先,鉴于当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社交能力、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实践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社会现象洞察力低下等情况,高校急需采取相应的素质教育措施,加强学生整体的社会素质。,高校当前需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在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布置等方面适当地增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尤其是企业的商务实践,并将实践心得和收获及实践表现作为期末课程考核的主要标准、其次,除了需要加强学生的社会素质外,高校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为了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高校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关的心理课程,聘请专业的心理指导教师通过商业工作场合突发状况等实际情景的模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辅导,同时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和心理活动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师,并举办相关的心理训练和心理学知识方面的课余活动等等,培养学生坚忍的毅力和处变不惊的应变心理。

再次,高校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还需要大力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目。高校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中应该安排相关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不仅教导学生各国的文化知识,也传授学生在外贸场合中所需的跨文化交际技能。由于跨文化知识所涉及的内容较广,包括各国不同的价值观、时间观、审美观和思维方式等,所以在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面应该采用常年累积的方法,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与外商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将所学的跨文化知识付诸实践。在礼仪教学方面,“商务英语教学一定要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沉闷局面,展现商务英语的交际特性,教学方法体现灵活性、趣味性和多样性”,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教学优势。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众多的用人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综合素质重视程度的日益提升,高校当务之急需要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进行深入的改革,大力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包括社会素质、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培养。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在加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方针的同时,可以适当地兼顾应试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应试教育为辅,达到两种教育模式的优势互补,从而使高校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企业的现实要求。

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策 篇2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1、管理观念过于传统。一直以来, 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在高校发展中都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 虽然学校领导部门对其给予了高度重视,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重要程度却大打折扣, 在部门高校在此方面的教育和管理仍然沿袭了传统的管理理念, 教育重点往往只局限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 不能够将高校的整体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无法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除此之外, 在主体关系方面, 存在着被动施教的观念,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 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学生很多思想和行为都由教师控制, 教师说做, 学生就做, 教师不说, 学生就不做。

2、管理体制存在滞后性。目前, 高校在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方面采取的管理体制主要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单线垂直形式, 该形式下的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主要由党委部门全权负责, 从实施到管理, 全部工作都是由党委部门开展, 其他部门不会参与其中; 另一种是相互分割形式, 该形式下的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主要由党委统一领导, 由学校相关部门, 如行政部门、管理部门、后勤部门来具体实施各项工作。然而无论哪一种管理体制, 都存在诸多问题, 比如说, 单线垂直管理体制很容易导致德育教育和智育教育相分离的现象, 无法实现协调统一,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而相互分割管理体制虽然有多个部门参与其中, 但实际开展工作的时候却相互独立, 在协调和配合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3、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所呈现出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比如说时效性高、互动性强等, 对促进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就目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对网络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 却并没有做到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虽然在某些管理工作中加入了网络技术, 但由于管理方法缺乏完善性, 从而使得无法起到思想教育管理作用, 不仅浪费了资源, 而且对教育目标也没有促进意义。

二、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水平的措施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问题, 高校必须对其给予高度重视,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以下措施将问题有效解决, 以此来为思想教育管理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1、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全新的管理理念是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在新形势下, 学生思想行为呈现出了新的趋势, 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树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理念。首先, 要树立 “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以学生为核心, 将传统的 “管理学生”转变为 “服务学生”, 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 要树立 “依法治校”理念, 高校除了要让学生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之外, 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对学生的合法权益予以维护, 尤其是针对学生的各项决定, 要做到程序正当、利用充足、处理恰当。

2、构建合理的管理体制。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离不开健全的管理体制, 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也不例外。由于高校对于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管理是多个方面的, 而且在管理工作的开展中涉及了多个部门, 所以, 只有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才能够有效应对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 “坐地日行八万里”的网络世界里, 各种思潮扑面而来。引导学生远离不健康因素并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是学生思想教育管理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大学四年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3、充分利用网络技术, 开辟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更好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高校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的现状, 加大对校内网的建设力度, 并在校内网络中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 网站的设计与内容的选择需要贴近学生实际学习与生活, 突出特色, 办出水平, 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站进行实时更新与维护, 提高网站的针对性和艺术性。比如说, 在网站中举办有奖征文比赛、读书文化节、校园文化节等大型活动, 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之余, 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 还可以将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上传到网站中, 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 选择最佳的教学内容, 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通过学生对教育内容的选择, 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全面进行的了解, 进而更好的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三、结语:

在全新的教学理念背景下, 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本文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 这种挑战是多方面的, 因此, 这就需要高校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树立全心的管理理念,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健全的体制和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 切实提高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水平, 进而促进学生思想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摘要:文章首先对我国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形势下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要求, 探讨如何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水平, 以此来为日后此方面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小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纵横, 2011 (10) .

[2]杨君火.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和对策浅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 (06) .

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策 篇3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内涵及发展前景,探讨高校本科商务英语校企合作教育四种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外贸经济发展对应用型高素质的商贸英语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商务英语;合作教育;“2+1+1”;工学交替;信息技术;项目驱动

一、高校商务英语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背景

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世界语言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日益受到重视。在商务领域中,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不断涌现,国内外的企业之间广泛的经贸合作,使国内企业需要高素质实用型的商务英语人才。而商务英语专业坚持“重基础、重实践、重创新、重文化”的人才培养思想,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丰富的国际商务管理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能熟练使用商务英语从事经贸、管理、金融、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商务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据劳动人事部统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各专业中居于前10位。即使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多数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仍然保持90%以上,就业前景乐观. 据调查,到2020年我国将有外贸出口公司36万家以上。这就意味着至少我国还需要180万的外贸方面人才为这些公司服务,当中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所占的比例很大。由此可见,研究校企合作教育才培养模式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指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这就为高校商贸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方向—???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国内外校企合作教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在国外,19世纪末德国的“双元制”中等职业教育模式是最早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而高职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产生于20世纪初美国的“合作教育”。 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新加坡的“教学工厂”、英国的“工读交替式”、俄罗斯的“教学生产联合体”和日本的“产学合作”,也都是合作教育在国外的具体体现。在国内,校企合作的萌芽出现于清朝洋务运动时期的“洋务学堂”,20世纪中期出现办工办读,20世纪末高校开始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二、高校校企合作教育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一)“2+1+1”式合作教育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2+1+1”模式也叫“三明治”模式,是一种学校和企业双向参与,“理论-实践-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先在大学读两年,然后由学校联系或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单位带薪实习一年,返回学校后根据实习单位需要和个人情况再自主学习一年。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在学校系统地学习商业英语的基本知识,在企业能得到一定收入和工作经验,而后再针对性的学习提高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很受学生欢迎。学校能够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动态,改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与时俱进。企业通过实习期间对学生的考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人才。

(二)工学交替式合作教育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交替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与“2+1+1”模式本质上相似,都是“理论-实践-理论”过程,但在形式上有所不同。工学交替模式中,学习和工作实践时期不是集中、一次性的,而是多次循环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安排多次实习,是学习和工作实践交替循环进行。这种模式符合商务英语积累、应用型学科的特点,学生可以把在学校学到的商务英语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并在工作中巩固所学知识,两者多次轮换,相互促进,提高学习效果。

(三)信息技术式合作教育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与多媒体教学在高校的普及,商务英语合作教育人才培养也面临着信息技术化的趋势,即利用计算机技术组织管理教学和实习。信息技术式合作教育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商务英语教学上,利用计算机建立虚拟贸易场景模拟实训室,利用QQ、MSN、和微信等软件进行互动,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了时空束缚。在实习上,工作实践完全在校内进行,学生在多媒体教室通过网络平台参与校企合作项目,这使校企合作的范围扩大到全国乃至全球,符合信息技术化的时代特征。

(四)项目驱动式合作教育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学者张剑林对项目驱动式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为“以项目为载体,以双赢为前提,培养人数和培养成本上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在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下,依据社会需要和外贸形势,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围绕项目进行,在校内外建立实训基地,学生实习活动不定期开展—有项目实习,没有项目学习,并依照合作项目的要求驱动进行。项目驱动式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项目”是多层次的,指的是企业的实际项目,围绕实际项目优选的学校教学项目以及相關的学校教师的科研项目。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节省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成本,保证企业的工作人群,;另一方面,促进学校商务英语教学体系改革,帮助学生掌握外贸技能,帮助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和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应届毕业生网. 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

http://www.yjbys.com/news/176808.html,2014-10-10

[2]职业规划. 2014年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前景与就业方向.

http://www.wang1314.com/doc/topic-408459-1.html,2014-08-29

[3]张剑林、江锦祥. 高职产学研结合的探索与实践—“项目驱动式”培养模式[J].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7(1):38

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策 篇4

目录  入户条件  申报材料  实施办法

入户条件

(一)符合以下基本条件,且人才引进积分分值达到100分的,可以申请办理人才引进手续:

1.年龄在18周岁以上,48周岁以下; 2.身体健康;

3.已在我市办理居住证和缴纳社保;(说明:

1、申报人员须在本单位有社保缴交记录,且当前为正常缴交状态;

2、居住证为当前有效状态);

4.符合《深圳经济特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 5.未参加国家禁止的组织及活动,无刑事犯罪记录

重要提示:所有积分入户各项指标分值的计算截止时间以申报单位在人才引进业务系统提交信息成功日为截止时间。

申报材料

(一)《深圳市人才引进呈报表(积分入户)》表一,此表在人才引进业务申报系统填报信息并提交成功后自动生成,表中所填内容须真实准确,拟积分入户人员在“本人承诺”处签名,并由在深工作单位法人代表(负责人)、人事经办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及呈报单位法人代表(负责人)和人事经办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已婚人员配偶信息须如实填写,如届时配偶入户深圳,系统会自动校对已有信息。

(二)《深圳市人才引进呈报表(积分入户)》表二:申报积分入户人员积分明细

此表在人才引进业务申报系统填报信息并提交成功后自动生成,由本人在总积分“本人签名”处签名,呈报单位法人代表(负责人)和人事经办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三)《深圳市人才引进审查表(积分入户)》

此表在人才引进业务系统填报信息并提交成功后自动生成,须由在深工作单位、户籍地乡镇政府、居委会或调出审批(主管)部门法人代表(负责人)、人事经办人签名并加盖公章。此表一式三份,一份存入原户籍所在地乡镇政府或居委会或原工作单位,一份存入个人档案,一份报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四)学历证书及验证证明(验原件,收复印件)

1.最高学历为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的,须提供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出具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2、最高学历为中专学历的,需提供广东省教育厅出具的《学历证书鉴定证明》;

3.境外学历的须提供中国教育部出具的《境外高等教育文凭验证书》。(深圳验证地点:深圳市深南中路1025号新城大厦东座一楼外国专家局业务受理窗口)

4.持有高级技工学校毕业证书的,用人单位应向其毕业学校发函核实学历并提供其毕业学校出具的《关于核实高级技工学校学历的复函》。(样式详见2012年人才引进业务指南汇编第七部分)

5.高中毕业证书遗失的,可提供由其毕业学校和当地县级以上(含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出具的高中毕业证明。

注:1、2、4项须同时报送学籍档案

(五)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执业)资格证书(验原件,收证书照片页和等级页复印件)

1.持有专业技术资格属于以下情况的还须提供:

(1)全国统考取得专业技术资格人员,须提供含发证审批部门意见的考试合格人员发证登记表(验原件,不收复印件)。

(2)持有广东省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人员,须提供含资格审批部门意见的档案材料(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专业技术资格呈报表或专业技术资格认定通知等)(验原件,不收复印件)。

(3)持有广东省外非全国统考取得的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应提供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局或各区人力资源部门出具的专业技术资格审核证明;持有广东省外非全国统考取得的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应提供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局出具的专业技术资格审核证明(验原件,收复印件)。

2.在市外考试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须通过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相应职业技能鉴定等级的综合水平测试。

3.持有全国统考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执业)资格证书的,须提供专业资格考试报名登记表(验原件,不收复印件)。

(六)投资纳税引进人员材料

1、企业营业执照副本(验原件,收复印件)

2、注册登记信息查询单(收原件)。可在深圳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网上办事——信息查询——市场主体信息查询。打印注册登记相关信息查询界面,加盖用人单位公章。

3、本市税务机关出具的近三年(2011-2013年)纳税证明(验原件,收复印件)。

(七)近五年(2009-2013年)技能竞赛文件及相关获奖荣誉证书(验原件,收复印件)

以上所述技能竞赛文件及相关获奖荣誉证书指在国家级一、二类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或在广东省、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或其与有关行业联合举办的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的。

(八)近五年(2009-2013年)国家部委及以上单位、广东省委、省政府或深圳市委市政府表彰、嘉奖或授予荣誉称号的荣誉证书(验原件,收复印件)

以上所述荣誉证书,不包括国家部委、广东省委、省政府或深圳市委市政府下属组成部门授予的表彰或证书。

(九)在专利有效期内的国家专利证书(验原件,收复印件)

以上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

参考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十)深圳市房地产权利证书(验原件,收复印件)

本人或配偶为深圳市房地产权利证书记载的权利人之一。房地产权利正在设立抵押的,提供房地产权利证书复印件并加盖抵押银行的公章及银行出具的抵押证明。

深圳市房地产权利证书是指由深圳市政府房地产登记管理部门颁发的证书(包括红本,绿本两种)。

(十一)近五年内(2009-2013年)在深圳市献血的证明(收原件)

此证明须由深圳市血液中心于2012出具。(详见附件《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无偿献血积分证明办理指引》)

(十二)近五年内(2009-2013年)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义工服务积分证明(收原件)

此证明须由深圳市义工联、各区义工组织或区级团委组织出具。(详见附件《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义工服务证明办理指引》)。

(十三)广东省接受社会捐赠专用收据(验原件,收复印件)

此证明须由可合法使用《广东省接受社会捐赠专用收据》的慈善组织出具。(详见附件《深圳市具备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确认名单》)

(十四)《个人信用报告(入户审核专用)》(收原件)

须提供由鹏元征信有限公司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系统数据库出具的个人信用报告,当有效。(详见附件《2012年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操作指南》)

(十五)本人户口簿及身份证

1.户口簿(验原件,收首页及相关人员信息页复印件);

2.属集体户且无法取出原件的,须提供集体户口簿中相应户口页复印件(须加盖公安部门公章),或提供其户籍地所在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证明(验原件、复印件)(具体样式详见2012年人才引进业务指南汇编第七部分:人才引进相关业务办理指引及其它)。

3.如果户口簿上的身份证号码与身份证上的号码不一致的,须提供其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户籍证明须说明出现两个不同身份证号的原因,并须明确一个有效身份证号。

4.属非正常升位的身份证号码变更,须先到深圳市社保部门更正参保身份证号码,再进行网上申报信息。

5、如配偶为外籍或者香港、澳门、台湾人士,须提供配偶的护照或其他身份证明(验原件,不收复印件)。

(十六)随迁子女证明材料

根据市公安部门入户规定,抚养权归属本人的18周岁以下子女(大中专院校在校生除外),或者年龄在20周岁以下且仍在中学就读的子女可申请随迁,随迁子女户籍须与本人在同一户口簿上。

具备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可办理异地子女随迁。

所有随迁子女均须提供户口簿(含首页)(验原件,收复印件);随迁年龄在16—20周岁仍在中学就读的子女须提供在校学生证明书(收原件);异地子女随迁须提供出生医学证明(验原件,留复印件)。

(十七)婚姻及计划生育证明材料

1.已婚人员须提供结婚证,离异人员须提供离婚证、离婚协议书或离婚判决书、离婚调解书(验原件,收复印件)。如夫妻双方有前次婚姻的,需提供前次婚姻的离婚证和离婚协议书或离婚判决书(验原件,收复印件);

2.未婚、未孕、未曾生育人员须提供《拟引进人员计划生育情况调查表》(收原件);已孕、已生育人员须提供《深圳市计划生育证明》(收原件)。

注:《拟引进人员计划生育情况调查表》、《深圳市计划生育证明》有效期6个月。详见2012年人才引进业务指南汇编第七部分《迁户过程中计划生育审核须知》。

(十八)近一年内《深圳市人才引进入户体检表》(原件)

申请人须到指定的体检医院体检,体检表须贴本人照片,并有体检结果,医生签名和体检医院盖章。体检表一年内有效。详见《深圳市人才引进入户体检指引》。

注:无须附各项检验结果单。

(十九)《深圳市人才引进信息校核表》(积分入户)(收复印件)

此表在人才引进业务系统填报信息并提交成功后自动生成,本人及呈报单位认真校核填报信息及积分明细,并按要求签字盖章。

(二十)委托代理协议(收复印件,不验原件)

单位委托代理机构申办的积分入户业务,须提供单位与代理机构签署的代理协议复印件,协议应包含委托代理积分入户人员名单,由呈报单位在复印件上加盖与原件相符的公章。

重要提示:本积分入户申办过程中不对个人档案进行审核(学籍材料除外),如需办理个人档案接转,待取得《深圳市积分入户通知》后,可通过工作单位或人力资源代理机构自行商调档案。

实施办法

2013年深圳市积分入户实施办法总则如下:

第一条:为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改革和完善本市 人才引进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关于加强和 完善人口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及五个配套文件的通知》(深府 〔2005〕125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引进积分入户工作按照取消干部工人身份引 进界限,综合评价、量化标准、公开透明、程序规范的原则,为 产业升级转型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才保障。

第三条:引进市外人才入户本市,包括从市外调入干部和招 调工人入户本市的,适用本办法。但接收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 业生以及接收境外人才和留学人员业务的除外。

第四条:积分入户是指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量化指标体系,对申请引进的市外人才进行多元评价、综合打分。当拟引进人才 计分指标累计达到一定分值时,可依程序申请办理引进入户。

第五条:人才引进积分入户工作实行全市统一政策、统一审 核标准、统一信息管理。

第六条: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本市引进人才积分入户政策 的指导、协调和检查,并将人才引进积分入户计划指标统一纳入 全市户籍人口机械增长计划内管理。

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负责本市人才引进积分入户工作的政 策制定和统筹协调,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区人力资源部门(以 下简称“市、区人力资源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具体实施。

市公安部门负责办理经审批同意积分入户人员的入户手续,协助审核拟入户人员的守法情况。

市卫生人口计生部门负责协助审核拟入户人员的计划生育 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

市规划国土部门负责协助审核拟入户人员的房地产权登记 信息。市税务部门负责协助审核拟入户人员的纳税情况。

我为学校教育献计策 篇5

黄山实验小学张静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作良好社会环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德育为先。为加强我校的德育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营造学校教书育人、服务于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机制,联系学校实际,我想就学校德育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全体教职员工要与时俱进,提高认识,始终坚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把培育人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站在民族的未来与发展、培育“四有”新人的高度来认识学校德育工作。深刻认识到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育“四有”新人。因此,全体教职员工必须牢固树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的意识,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而不仅仅把学校的德育工作当成是学校德育部门的事。在学校形成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德育机制。

具体工作中,班主任、辅导员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德育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和环节实施德育。校长和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应努力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所有工作要落实德育要求,努力做到教书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应当完善德育评价,改变德育评价过分注重认知的弊端,建立学生社会服务和实践经历的德育评价机制。学校应重视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要积极争取社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为德育工作的健康开展创造条件,净化教育环境,完善社区公共活动设施,开放德育活动场所,开办家长学校等,以形成德育的社会合力。

二、成立学校年级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开展育人工作

各年级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年级德育工作计划,落实班级育人小组及后进生的转化等工作。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德育,做到德育目标自主化。每学期开学,第一节班会课,让学生展开以学期德育活动为主题的大讨论,先查找班级存在的问题,然后再看学生自己的德育水平,再最终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共同决策制定出本学期的班级德育活动计划。由于这些活动都是学生自己制定,自己参与

组织策划,同学们往往都能自觉执行,从而达到德育自主化。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制订个人自主管理目标,先让同学写出自己的优点,然后写出自己的弱点,再让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写出自己的本学期德育目标,每个人给自己制定的这些小而具体的自我管理目标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同学们都能自主执行。德育内容生活化。就是要把学生的日常生活,创造性、多元化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在生活中提升自己的德育素养。如学生在路上不下自行车,或装着没看见,针对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懂得礼貌的真正意义。

三、成立以班主任为核心,科任教师参与的全员育人小组

各年级根据班级和科任教师的实际,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科任教师为成员的全员育人小组。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德育新机制。育人小组成员要积极配合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定期召开全员育人工作例会,分析班级学生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情况和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研究对策,有针对性的加强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

具体工作中,要积极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组织活动;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和班主任工作座谈会;狠抓学生生活这一薄弱环节,建立家长、生活老师和班主任的联系桥梁;严格学生纪律管理,完善卫生承包制度;搞好各学科、各年级的协作,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思想;成立以德育主任为首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层层落实德育责任;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政治方向德育和以养成德育为

核心的行为习惯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旋律常抓不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召开各种类型的家长会、学生座谈会,征求对学校、年级的意见,改进工作,相互沟通,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结合日常操行评定,加强养成教育。

四、班级育人实行德育导师制

德育导师制是指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教师身上,“导师”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管理教师群的一种班级管理新模式,也是一种亲情化、个性化德育模式。教师与学生交往过程中,教师的智慧,为人师表的举止,对学生所起的示范作用,从而使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敬仰、崇拜乃至模仿行为;优秀学生对其他同学的榜样激励,使同学暗暗地使劲追赶;社会实践和劳动过程中体验到的自豪感和满足感;在帮助他人过程中所获得的快乐等等都是一种十分积极的自我教育和十分有效的人生观实践活动。

五、坚持教书育人,把德育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学科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学生的道德品质、信念、意志、爱心,都是在教师的教学与生活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传给学生的。德育工作与教学相结合,在服务于教学并在教学为中心的前提下,努力拓宽学校德育工作的空间,是做好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因此,各科任教师要把德育作为课程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根据本学科特点在教学全过程中实施德

育。实施学科德育要把增知明理、陶冶情操、立志厉行作为关键环节。教师要将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写进教案,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全校的教职工要担负起教书、管理、服务的工作责任,以自身的政治立场、治学态度、言谈举止、思想品德来潜移默化学生,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根据学科的内容和科学,适当地选择德育内容,有机地加以渗透,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受到教育。管理育人,要求党务、行政管理部门和人员所制定的各种条例、规定、办法有利于德育目标和贯彻落实。服务育人,要求服务工作做到物资供应及时,环境条件优化,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使学生受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良好品德的感染和教育。

六、加强团队组织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 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学校团委、少先队要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校实际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各种生动活泼,特色鲜明的团队活动。团队活动必须主题明确,在活动组织上,坚持发挥教师指导作用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相结合;在教育对象上,坚持面向组织成员与面向全体学生相结合;在活动内容上,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在活动特点上,坚持教育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在面向全体未成年人开展工作的同时,把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特殊青少年群体,展开更有针对性的工作。面向困难单亲家庭子女,建立“低保家庭助学制度”、开展“一帮

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策 篇6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探讨了我国高等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以及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通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性.

作 者:樊洁 作者单位: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0044刊 名:科技创业月刊英文刊名:PIONEERING WITH SCIENCE & TECHNOLOGY MONTHLY年,卷(期):23(7)分类号:G647关键词:大学生 素质教育 创新团队

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策 篇7

关键词:英语人才;教育目标;中原经济区;适应性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对英语人才的需求

当前,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加快了实施步伐,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纳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河南的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和平台,是明晰定位、整合优势、凝聚合力的载体和平台,是河南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载体和平台。《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力求实现改革开放新突破,对外合作领域和空间不断拓展,外贸进出口和利用外资水平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

F·Vaillancourt 指出,如同通过工作经验或通过诸如数学和历史学科正规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一样,语言本身也是一种人力资本。语言这种人力资本又不同于知识和技能,它既有先习得的母语也有后习得的第二语言。语言作为人力资本之一,能使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这表明语言就是人力资本生产的一种经济投资,成为获得其他人力资本(知识和技能) 的资本。这是语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之一。就外向型企业而言,不使用英语就无法实现同世界交流,更无法走到世界前列。因此,从语言经济学角度说,英语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推进,河南省与其他国家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也日益频繁,与英语专业有关的行业如外贸、外交、海关、旅游、管理等涉外工作部门,需要运用到英语的农业技术、钢铁、汽车、环保等行业的高端部门都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使得区域内对英语人才的综合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将成为大学公共英语及行业英语的教学模式调整和发展的契机。这使得区域内的高校英语教育目标与中原经济区建设英语人才需求的对接尤为重要。

二、区域英语人才需求对高校英语教育的反观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推进,多区域合作的不断深入,河南对诸如翻译、外经外贸、会展、涉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英语人才的需求迅速提升。掌握一定的英语同时又熟悉外贸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持续走红,熟悉外国法律、金融,具备市场分析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成为外贸企业争夺的焦点。

然而,目前河南英语人才现状不尽如人意。英语人才总体数量不足,人才队伍整体实力较弱,缺乏熟悉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缺乏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管理水平、熟悉和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管理人才。比如,由于翻译人员的数量不足,目前大多数翻译工作由各高校英语院系毕业生或大学英语教师来完成。这些翻译人才在英语知识方面堪称优秀,但因欠缺翻译工作中所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造成单科性翻译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而且地区分布不均匀,这严重制约了河南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速度、深度和广度。这说明,河南的英语人才已经难以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

1998年,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过去那种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小。然而,高校外语专业教育仍然未能在人才培养方面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2006年3月,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外语教学法国际研讨会”上指出,我国外语教学长期存在费时低效等问题,不少学生外语能力还停留在中低端水平,同声传译人才和书面翻译人才等高端外语人才仍然严重缺乏,某些小语种人才仍然稀缺。2007年3月2日,《光明日报》发表张炳阳的《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外语人才》一文,该文指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表现出三个趋势:对高端外语人才(如同声传译和书面语翻译)的需求,对既有专业又懂外语的“双料”人才的需求,对小语种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这三类外语人才正是经济社会发展所严重缺乏的,因而成为社会外语人才需求的迫切目标。

对大学生而言,其学习英语的收益分为直接收益和预期收益。直接收益为非货币收益,体现在英语学习给他们的学业、精神生活带来明显的变化,如通过各种考试或通过语言的学习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与英语国家人士进行交流等。预期收益是与经济价值联系在一起的,其经济价值表现在:人们在语言的帮助下完成某项工作,从而取得经济效益;人们依靠语言从事某项职业或参与某种活动,从而取得经济效益;语言在劳务市场中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取得经济效益。作为一种人力资本,英语能力的提高对人们的就业及收入将产生重要影响,这便不难理解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因此,英语不仅在对外合作交流以及学习借鉴国外信息和成果方面,而且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工具性和应用性功能越来越凸显。然而,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没有足够的课程供学生选择以提高其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大部分高校仍采用分级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结果,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只能在低水平的必修课程里重复学习,这种内容的重复引起部分学生自满、懈怠, 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学习效果较差。传统的英语专业教学,只是强调专业性,学生技能相对单一,而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虽然部分院校已在本科阶段对英语专业划分了如国际贸易、旅游等不同侧重的专业方向,但很多都是流于形式,只是简单地增加几门相关方向的课程而已,缺乏系统的教学管理和实践应用。

三、河南高校英语教育目标的适应性调整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无论是传统的第一产业农业,还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第二产业工业,或是第三产业的广阔领域,生态农业技术、高精尖工业技术、环境污染治理、生态发展模式的建立与维持,旅游、文化、商务服务、公共卫生的内外交互式发展等,英语教育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改革课程体系,强化课程体系的人文性和复合性,坚持“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为主、金融和商务专业知识为辅”的原则,尝试对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做相应调整:一是改造现有的英语技能课程;二是增加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加强课程体系的人文性;三是改造金融商务类课程,强化课程体系的复合性。对其他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与其主专业相关的英语课程或双语教学,而第二外语的选修也应在所有专业中进行推广,而不是仅限于英语专业学生。师资力量不足的学校可以采取与他校合作,多个学校共享教学资源。同时,为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应在进行分级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教学。以中原工学院为例,新生入学后根据英语成绩,编入三个不同级别的英语起点班进行大学英语学习,同时还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设了外教口语、英语视听、涉外礼仪、英美文化、基础英语翻译、多学科背景下的英语翻译、新闻英语及其翻译、语言与文化等五级、六级选修课和第二专业商务英语等一系列课程。这样,既保证了大学英语学习的延续性,也满足了学生的需求,能够真正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

另外,建立特色专业的培养机制、开展社会公共英语服务、加强校企合作也是重要的应对举措。在现有专业基础上,增加对中原经济区建设有针对性意义的专业,特别是理工科和管理类专业,采取一门专业加一门外语的培养模式,搭建职业发展平台,提供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为防止人才流失,作为特殊人才给予优厚待遇,并采用阶梯竞争化任用。一方面,中国加入WTO后,社会的各个行业都越来越多地需要英语人才;另一方面,部分高校资源富余,但被闭锁在“象牙塔”内,公益性的团体和个人的英语需求得不到满足。根据这一现状,可由政府规划,在高校中设立独立的英语咨询服务部门和公益性的培训机构,为公共行业的对外发展和社会民众英语素养的提高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同时也为各行业储备了人才。高校在培养英语人才时,要努力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精通英语、外贸和商务的复合型人才。

高校应积极开展校企联合,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和区域资源。从市场人才需求状况看,无论需要何种人才,英语能力都成为应聘者必备的条件。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努力开展高校与各类大、中、小型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和区域资源。第一,高校与企业间开展的项目交流合作可以促使高校根据本区域的现状和发展需求有的放矢地培养区域英语人才,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针对性,同时也加强了英语学习在市场运用中的具体性和实用性;第二,这种合作可以为学生开辟更多的英语交际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基地,避免学生在寻找实习场所时的盲目性和无组织性;第三,参与企业合作项目可以使学生从不同层次学习体会市场运作机制,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所学知识的市场运用效果。高校也可聘请企业界人士担任校内学生导师,与当地的企业合作设立实训基地,安排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习,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实现“零”距离上岗。

四、研究意义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曾指出,要大力开发人才资源,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人才培养最终应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建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英语与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英语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并且往多语化方向发展。作为人才战略的一部分,英语人才的培养可称得上是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拥有高水平的英语人才队伍不仅是河南整体对外形象的一个缩影,而且影响了河南在对外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因此,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英语人才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的迫切需要。 笔者基于建设区域国际化的发展目标,从高校英语教育的角度进行分析,探索了如何利用本省高校培养大批适应和服务河南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高等英语人才。河南省高等院校英语教育需要审时度势,着力反思与改革,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积极探索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努力为实现中原经济区的战略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N].河南日报,2011—10—09.

[2]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3]唐庆华.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若干问题探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4]石芸.语言经济学角度下的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J].语文学刊,2010,(9).

上一篇:新华培训心得下一篇:专业见习总结 (5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