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2024-05-11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精选12篇)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篇1

进入21世纪, 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掀起新一轮课程改革热潮。此次新课程改革倡导一种师生共建的课程文化, 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 力图通过这种参与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 使其掌握课程开发的技术, 重新认识自我, 进行新的职业角色定位, 最终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确实, 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参与是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 而教师的素质最终决定了新课程实施的走向与效率。基于此, 广州市越秀区大沙头小学 (以下简称“大沙头小学”) 着力开展了教师素质发展的实践与探究。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新课程改革在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同时, 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师素质提出了新挑战。诸如“课前需要准备什么”“课堂上应做什么”“应怎样给学生提供新的学习环境”等有关教学的问题都将被重新界定。这便意味着,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 教师应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呢?具体而言, 大致包括四方面。

1. 全新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基于对现行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以及对未来教育目标的期待而形成的, 它是指导教育行为的一种思想观念。有没有适合现代教育的全新的教育理念, 有没有对教育目标的理想追求, 有没有不断改进教育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是优秀教师和平庸教师的根本区别。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中, 教师必须以全新的观念实施教学, 否则无疑是“穿新鞋走老路”。

2. 丰富的文化修养

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进行了大幅调整, 强调课程的综合性, 既注重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和个性特征组织教学内容, 又注重学科之间的逻辑性与连贯性。因此,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实施者与责任者, 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知识、不断扩展知识面, 丰富自身内涵, 提升个人修养, 熟悉学生的学习情况, 满足学生的心理欲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终较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3. 无畏的创新精神

具备创新精神是21世纪高素质教师的一个显著特征, 即要求教师不仅要心中有数, 更要勇于探索。因此, 当前身处新课程改革浪潮中的教师, 应做好四件事:敢于拓展课程资源, 敢于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的课堂环境, 敢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活动, 敢于肯定学生“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总之, 教师应以无畏的创新精神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

4. 健全的心理素质

新课程的核心思想是关注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强调既要重视学生的自尊心和价值, 又要关注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因此, 教师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只有这样, 才能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与教育。此外, 新课程提出的课程综合化, 就需要教师之间进行合作, 而这种合作需要教师健全的心理素质来指导。总之, 学会合作与交流, 既是教师成功教学的有效途径, 又是教师感受工作快乐、减少工作压力的有效途径。

二、校本培训, 促进教师素质发展

教师的素质发展有赖于培训学习, 适当的培训学习可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新课程。因此, 教师的培训学习要根据教师的基本情况和需求, 实行多途径、多形式, 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其实, 面对新课程改革, 教师们普遍存在困惑, 主要表现为:新课程理念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体现;新教材难度大、知识广, 如何让所有学生共同进步;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需要, 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但面对学生的差异性, 如何做好相关的调整与协调工作;新课程改革给予教师很多发挥的空间, 但如何理解与设计课程、如何整合课程资源, 才能有效利用这些空间等。通过调查, 我们基本掌握了大沙头小学教师培训的目标和方向。为此, 我们针对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及教师的实际需求与困惑, 以按需培训为原则, 构建了校本培训体系。

1. 学习理论, 促进新教育理念的形成

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促进新教育理念的形成, 必须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为此, 大沙头小学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等纲领性文件及各科新课程标准, 进一步增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 以掌握新教育理念。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 学校邀请多位教育专家分别进行了“创新教育的有关理论”“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什么是创造力”“21世纪教育的发展信息”“研究性学习理论”“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及趋势”等专题讲座, 使教师们加深了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 逐步树立起新基础教育观, 理解了新世纪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提出了“新时代教师的劳动价值在于创造新一代精神生命”的观点。由此, 新教育理念得到了内化与升华。

2. 勤学技能, 促进专业素养的提高

在技能培训方面, 学校主要通过两方面进行。一是教学基本功培训, 二是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1) 教学基本功培训

正确使用普通话是每个教师必备的素质。为了让全体教师提高教学的语言艺术, 学校曾邀请著名话剧演员为全体教师举办有关语言艺术的讲座, 然后分年级开展朗诵比赛, 以便让教师重视提升自身的语言艺术修养。此外, 学校每年开展三笔字比赛、板书比赛、说课比赛等活动, 旨在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2)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为了更好地推进信息工程建设, 学校举办了五期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 普及现代教育技术。首先, 大沙头小学举行了三届以现代教学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为专题的比武活动, 要求全体任课教师亲自制作课件, 并合理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同时, 组织级组、科组教师在课件制作中互帮互学, 对课例互听互评, 共同进步。其次, 大沙头小学对全体教师进行网页制作培训, 并要求每个班主任根据自己班级的特色设计一个网页进行评比。就这样, 教师们纷纷行动, 互帮互学, 每个班的网页设计都别具特色。为了方便教师查阅资料, 学校还邀请了中山图书馆的专家给全体教师进行“如何利用网上图书馆”的培训。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活动, 有力推动了学校信息工程的发展, 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3. 交流观摩, 促进综合素质之间的互补

针对教师们对新课程理念的困惑, 学校组织各科组以优秀示范课为导航, 引领各科骨干教师带着自己的研究课题执教公开课, 科组内的教师听课、评课, 研讨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例如:教语文的李老师在教学《识字》4时, 把识字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又如:教自然的吕老师在教学《声音的科学》一课时,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此外, 为了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互补,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标, 学校还通过成果汇报、课题答辩等方式进行一系列的“问题解决”式培训和“案例交流”式培训。例如:学校举行“走进新课程实践交流”专题汇报, 使广大教师更加明确理念与教学的关系, 为在全校整体推进新课程改革奠定实践基础。学校通过观摩交流、课例带路、互动探讨, 使不同学科的教师互通有无, 教师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大沙头小学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 对教师的各项培训充分体现了全面实施新课程必须全面提升教师素质的要求。的确, 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是实现优质教育的保证。通过培训, 教师实现了由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的转变、由学生的管理者到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的转变, 形成了常反思、会合作的工作思路。更重要的是, 学校所有教师一鼓作气, 形成努力成为骨干教师、名教师的良好教学风气, 同时践行“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实施新课程的教育信念。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篇2

教师,是一个神圣而庄严的职业,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教师的职业素养、道德修养、自身涵养与下一代的成长、成才密切相关!所以,在新形势下,教师所应具备的品质,成了以个很重要的话题.我认为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人们教师,首先,应当以“爱”来作为出发点,如果社会缺少“爱”,就不会有温暖;如果没有老师对学生的爱,就不会设身处地的感受到学生的心声;如果没有学生对老师的爱,那学生工作将无法开展···

我认为主要应具有的品质有:

1、“师德”,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以行动为表率,以德行育英才。

2、“师能”,人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老师首先要有一桶水”,从中不难看出老师的职业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在新形势下,教师应多渠道、多方面、多步骤的加强自身职业能力水平,为个人的发展积蓄力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铺垫道路!

3、“师表”,老师的表率作用,在新课改当中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由于自身年龄限制,对事物的分辨能力还不完善,是一个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群体,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以及平时生活中应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时刻提醒自己为人师表所应具有的素养!

浅论新课程与语文教师的素质 篇3

一、语言充满智慧

语文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语言艺术。因为充满激情智慧的话语,能快速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娓娓道来的语言,能让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切;抑扬顿挫的语调,能够时刻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所以,语言艺术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大要素。

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语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你的语言引导下,就会始终保持最佳状态。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思考而又有趣味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新的知识;也可以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还可以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把学生不自觉地带入下一个学习内容。总之,教师的语言就像微机屏幕上的光标,每到一处都会自主地产生引人注意的亮光,引导孩子进入无限的遐想和思维的空间。

二、机智促进生成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中,教师应注重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让我们的课堂更多地出现一种开发与生成。名师的课堂和谐、融洽、自然,课堂始终保持着动态生成的活力,并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

怎样才能上出“精彩”的课堂呢?

1.教师要树立学生“无错”的理念

学生既然是受教育者,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教师要给每一个学生“改过”的机会。当学生的回答或做题出现失误或差错时,教师语言要诚恳,充满关心鼓励:慢慢想,再来一遍;别着急,想一想;请坐下来,注意聆听别人的发言,你一定会明白的。

2.教师要提高课堂应变能力

在实施预设教案的进程中,教师要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调整教学活动,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进教学不断生成和发展。

3.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结合,灵活运用,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从广度、深度两个方面来评价自己的课堂教学。而要达到这“两度”,教师除了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外,还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发掘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情感教学创设

语文教学说到底是情感教学。不管什么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都是作者用“情”写出来的。所不同的,只是情的成分多少而已。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抓住文章中的“情”点,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内容,获得思想启迪。具体的说,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下面几点做起:

1.示范朗读,充满感情

只有老师的朗读激情四溢,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2.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课堂演示情境

如对没有看过瀑布的学生,在学习“望庐山瀑布”时,可以抓住时机播放庐山瀑布视频片段,为学生再现瀑布的壮观景象,有利于学生理解诗中夸张手法的运用。

3.师生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效的师生合作,会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学生,师生在平等地交流。这样的学习环境宽松、和谐、民主,学生的学习没有压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如教师经常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在老师的鼓励、引导下,讨论的问题会更深入,更有意义。

四、资源有效利用

在现代教学环境下,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教科书、现代教育媒体组成。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必须因需而用,适时适度,恰到好处。要用在关键处,即: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物体形象化,立体的东西平面化”。名师使用多媒体课件不是为了时髦,而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能力的提高,可用可不用的则坚决不用。

窦桂梅老师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及时补充了下列资源:雨果的《致巴特莱的信》;有关圆明园的图片资料;《火烧圆明园》的影视片段。这些资源有韵律、有层次地聚集在一起,在老师与学生的调动下,一次次地闪烁,一层层地到来,给人以海浪起伏之感,大气磅礴,灵敏细腻。可以说教学资源的选择,出示的时机,运用的次数,达到的效果,都是十分成功。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要因地制宜开发自然资源,激发学生说和写的兴趣;合理利用“优生”资源,帮助和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性地使用课本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为课文“补白”,开展“小练笔”,即兴“创作”等。

总之,语言、情感、机智、资源,这四个方面是一名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与能力,它们是统一的整体。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主动自觉地朝上述四个方面努力学习实践,才能成为适应当前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

参考文献:

张文裕.浅谈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素养[J].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2011(5).

浅论新课程与语文教师的素质 篇4

一、语言充满智慧

语文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语言艺术。因为充满激情智慧的话语,能快速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娓娓道来的语言,能让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切;抑扬顿挫的语调,能够时刻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所以,语言艺术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大要素。

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语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你的语言引导下,就会始终保持最佳状态。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思考而又有趣味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新的知识;也可以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还可以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把学生不自觉地带入下一个学习内容。总之,教师的语言就像微机屏幕上的光标,每到一处都会自主地产生引人注意的亮光,引导孩子进入无限的遐想和思维的空间。

二、机智促进生成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中,教师应注重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让我们的课堂更多地出现一种开发与生成。名师的课堂和谐、融洽、自然,课堂始终保持着动态生成的活力,并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

怎样才能上出“精彩”的课堂呢?

1. 教师要树立学生“无错”的理念

学生既然是受教育者,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教师要给每一个学生“改过”的机会。当学生的回答或做题出现失误或差错时,教师语言要诚恳,充满关心鼓励:慢慢想,再来一遍;别着急,想一想;请坐下来,注意聆听别人的发言,你一定会明白的。

2. 教师要提高课堂应变能力

在实施预设教案的进程中,教师要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调整教学活动,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进教学不断生成和发展。

3. 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结合,灵活运用,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从广度、深度两个方面来评价自己的课堂教学。而要达到这“两度”,教师除了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外,还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发掘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情感教学创设

语文教学说到底是情感教学。不管什么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都是作者用“情”写出来的。所不同的,只是情的成分多少而已。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抓住文章中的“情”点,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内容,获得思想启迪。具体的说,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下面几点做起:

1. 示范朗读,充满感情

只有老师的朗读激情四溢,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2. 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课堂演示情境

如对没有看过瀑布的学生,在学习“望庐山瀑布”时,可以抓住时机播放庐山瀑布视频片段,为学生再现瀑布的壮观景象,有利于学生理解诗中夸张手法的运用。

3. 师生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效的师生合作,会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学生,师生在平等地交流。这样的学习环境宽松、和谐、民主,学生的学习没有压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如教师经常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在老师的鼓励、引导下,讨论的问题会更深入,更有意义。

四、资源有效利用

在现代教学环境下,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教科书、现代教育媒体组成。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必须因需而用,适时适度,恰到好处。要用在关键处,即: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物体形象化,立体的东西平面化”。名师使用多媒体课件不是为了时髦,而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能力的提高,可用可不用的则坚决不用。

窦桂梅老师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及时补充了下列资源:雨果的《致巴特莱的信》;有关圆明园的图片资料;《火烧圆明园》的影视片段。这些资源有韵律、有层次地聚集在一起,在老师与学生的调动下,一次次地闪烁,一层层地到来,给人以海浪起伏之感,大气磅礴,灵敏细腻。可以说教学资源的选择,出示的时机,运用的次数,达到的效果,都是十分成功。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要因地制宜开发自然资源,激发学生说和写的兴趣;合理利用“优生”资源,帮助和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性地使用课本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为课文“补白”,开展“小练笔”,即兴“创作”等。

总之,语言、情感、机智、资源,这四个方面是一名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与能力,它们是统一的整体。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主动自觉地朝上述四个方面努力学习实践,才能成为适应当前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

摘要:<正>与名师的课堂教学相比,我们的课堂教学常常出现下列情况: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缺少激情,没有生成点,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认为:这个法,那个法,没有良好的素质就没有法。不管你要体现什么理念,都离不开教师良好的素质。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需要我们学习的内容很多,但归纳起来,语文教师应具备四个方面的基本素质。一、语言充满智慧语文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语言艺术。因为充满激情智慧的

参考文献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篇5

新课程改革在我县全面启动已一年有余,广大教师的思想和理念正有着飞速的转变。教师的授课方式也正从传统的常规教学中教师主体讲授向新课程中的教师主导引领,学生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迈进。然而就像很多新事物的发展在开始时要受到阻碍一样,新课程改革在像我镇一样的广大农村中小学的推进过程中同样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和影响。

其原因主要有这样两方面:

一是新的课程理念一时还很难被一些教师接受。常听有些教师说,不管是新方式还是老传统,目的都是把学生教会,只要把学生教会了,怎么教还不是一样。

二是教师队伍年龄日趋老化,很多人观念陈旧,知识老化,难以胜任课堂教学。李岚清同志就曾在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涉及的问题很多,情况也比较复杂,„„”他提出要突出抓好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是四个方面,其中第四方面就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我镇为例,全镇教师188人中,51——60岁教师有87人,41——50岁的教师有67人,31——40岁教师29人,30岁以下教师只有5人。这样的年龄结构影响和制约了我镇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一些老教师,即使接受了新的理念和教学方法,但在一定时期内也还是很难驾驭,还会出现反复,甚至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毕竟传统的课堂教学影响了他们几十年。1

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我们觉得,应该加强对这些教师的培训,转变他们的思想,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尽快掌握新课程的理念和教学方式,成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和推进者。为此,我校就教师提高培训问题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探讨教师培训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我们认识到,校本培训是目前最符合学校实际的、最经济、最便捷、最富有实效的教师继续教育途径。所以,我镇加强了对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

首先,我们健全了培训机制。

1、建立领导组织。学校成立了由中心学校校长为组长,业务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各村校长为组员的培训机构。另外,教导主任和村校长分别为中学和各小学的培训组长,具体负责本校教师培训的组织、召集实施工作。

2、建立相应的培训制度。制定了“国富镇中心学校教师培训制度”、“国富镇中心学校教师校本培训计划’’,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制定了“国富镇中心学校教师提高培训的实施意见”、“国富镇中心学校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方案”等规章、计划。

其次,培训内容和形式的确定。

1、教师培训的内容。在培训的内容上,经过研究,我们确定为:现代的教学理论、教育思想;各科新课

程标准;有别于传统的现代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新

课程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

2、教师培训的方式和方法。主要有:

①积极选派业务骨干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新课程标准培训;新教材培训;新课堂新教法培训;信息技术培训等。这些培训教师回来之后,再对全镇教师进行二次培训。

②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交流。学校多次组织各科业务骨干,到其他新课改开展比较早比较好的学校,进行学习。如到拜泉第三中学、第二中学、第五中学、三道镇中学去听观摩课,到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参观学习,学习他们的集体备课方法,学习他们的新课堂教学。回来之后,这些教师都要根据参观学习所得准备示范课。另外,我们还由县进修学校牵头,请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师来给我校教师上示范课。

③多次举办短期培训。由中心学校选出各科业务骨干,对全镇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各科新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等。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及远程教育,利用这个平台我们教师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名师的授课,学到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开拓了事视野,提高了自身业务水平。

④组织教师经常研究教材教法,进行集体备课。全镇教师经常由各学科组长和学习组长组织进行教材教法研究,使他们在交流与合作中得到提高。同时号召全体教师经常写教学反思,反思自己在课改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得到的收获与喜悦等。我们也可以及时了解教师们的想法,及时帮

助他们。

⑤教师的自学。任何形式的培训都可能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我们号召全镇教师根据自身实际,经常进行各种理论知识、教学方法的自学。要写出学习笔记、学习收获及体会。中心学校设立相应的检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他们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并把检查结果记入教师考核档案。

⑥课题的带动、引领。每学年中心学校根据不同学科的实际,确立不同的研究课题。使每位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的同时,能够有研究的任务和方向,使他们逐渐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新课程改革挑战政治教师的软素质 篇6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政治教师 软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73-01

我国自古就崇尚柔韧之力,早在2500多年前的老子就说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认为柔弱的东西力量最强大。如今21世纪,在汹涌澎湃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面前,广大政治教师也迎来了软素质较量的时代。所谓教师的软素质是相比较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这个硬素质而言的,是由心性而产生的个性素质。如果把硬素质比作教师的钢筋和铁骨,那么软素质则是魂魄和生命。广大政治教师要融入时代,就必须在软素质方面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突破。

一、心态素质——微笑

新课程改革倡导新型师生情感关系,要求教师要以一种亲和的形象走向每个学生的内心,融入他们的情感世界。教师的亲和形象可以向学生传递好感、接纳、信任和温情,使师生之间心心相通,从而让课堂变得安详、和谐,远离严肃和紧张。教师亲和形象的法宝是微笑,微笑就是亲和最有力的名片。然而在现实中,尤其是政治课,由于它是对实践的高度概括和升华,使得它的大多数内容比较枯燥、抽象,学生要么不爱听,要么听不懂。学生的这些不良表现直接导致了一些心态浮躁的老师的情绪变得极其愤怒和沮丧。于是乎天天板着一副如同古墓般的面孔,带着一副冷冰冰的表情走进课堂,课堂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

政治教师怎样才能让微笑常驻课堂呢?拥有了好心态,才会拥有好心情。教师的微笑是成熟的心态、从容的洒脱和超然的境界的外化。因此要想让微笑承载着强大的感情亲和力,缩小心灵距离,形成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打造温馨课堂,政治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心态素质。学会守住平常心,淡看人生,做个开朗乐观的人,及时化解不快。如:笔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个昏昏欲睡的下午,听了同行的一节《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课后,我才惊奇的发现教师的心态素质原来有如此神奇的魅力。该教师面对睡眼朦胧的学生,竟能一次又一次的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缕缕沁人心脾的微笑。她的微笑饱含着亲切、温和、理解和激励,就是这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掩盖了整堂课的枯燥和乏味,创造了爱的奇迹。从此,笔者努力地改变自己,每当走进教室,都要预先调整好自身的不良心态,为的是送给我的学生们一缕非常真诚的微笑。在我的坚持下,我的课堂总是充满了阳光。

二、心胸素质——宽容

任何一门科学都具有它的历史性和局限性,需要不断的丰富、发展和完善,尤其是政治学科更是充满了浓烈的时代气息,因而它更容易遭到学生的批判和质疑。再加上政治学科又是一门思想性和教育性极强的学科,往往在教师进行正面引导的时候,学生喜欢侧面攻击。伴随着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话语权更加的膨胀。学生变得更爱“插嘴”,也更加地“胆大妄为”。这使得广大的政治教师极力掌控的课堂面临着更大的失控。

怎样才能把政治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敞开心扉,实现师生民主平等对话呢?显然,如果教师心胸狭窄,没有容纳之量,一味地强调“教师权威”和“师道尊严”,不愿意从“君临天下”的三尺讲台的神坛上走下来,那么自由民主将是无法实现的。要

想在新课程改革面前学生“插嘴”,老师不“掌嘴”,学生“放肆”,教师“悦纳”,这就必然要求教师要有宏大的气量、博大的胸怀。教师要学会忘记自己的权威,学会尊重他人的见解,做个谦逊、不计前嫌的宽容之人。如:笔者在讲述“商品的含义”时,一位学生突发奇想,“天山被拐卖的儿童也是商品”,顷刻间,同学们哄堂大笑。当笔者予以否定时,该生极力反驳,气势一度压过笔者。笔者明知这个问题有些“超标”,但为了不打击学生探求问题的热情,笔者不愠不怒,先对他回以赞赏的目光,再对他的质疑性予以高度的评价,然后组织学生来一个简单的讨论,最后和学生一起下结论:人及其名誉、良心等等不是物品,是不能买卖的。教学就在教师的豁达面前,学生的“怪想”中得到了深化。

三、心绪素质——激情

没有情感,知识就如同一杯白开水,无色无味。新课程改革倡导情感教育,“要求教育者通过自身的情感活动,运用一定的情感手段,充分挖掘教育过程、内容本身的情感因素来感染、影响受教育者”。但长期以来,在巨大的升学压力面前,许多政治教师淡化了情感,甚至授课时没有任何情感的融入,这就导致思想政治课总给人一种空洞无物、虚伪而又高调的感觉。在这种尴尬的现实面前,政治教师要想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情感目标,打造生命课堂,首要的任务是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心绪素质。

一个腔调唱到底,讲话有气无力、毫无感情,如同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样的教师,是无法打动他人的。唯有教师善于酝酿情绪,学会煽情,在课堂中才能心绪澎湃、激情奔放,讲话才能抑扬顿挫、铿锵有力,从而拨动他人的情感之弦,播撒活力的种子。如:笔者在讲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内容时,我首先满怀激情的朗读中华世纪坛序,“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在突出民族文化的光辉灿烂后,我又接着以高亢的语调,引用1988年世界各地诺贝尔奖得者在巴黎的呼吁“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思想”,给同学们继续升温。就在同学们充满自豪之情之际,我又以惊叹的语调称奇于美轮美奂的秦俑。就在学生们情绪高涨、激动万分之时,我话锋一转,又以悲愤的语调,深沉凝重地历数明清文化的愚昧和腐败。学生的惋惜、忧愁之情还未散去,我又声情并茂地大声引用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讲话“一个能够创造灿烂历史的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光辉的未来”,由此又引出“神舟十号”的成功发射,再次将学生的自豪情绪推向了高潮。教师“转轴拔弦三两声”,学生就对于我国“文化的辉煌——文化的衰落——文化的再度辉煌”产生了深切的情感认同。

四、心智素质——幽默

新课程改革强调愉快教育,快乐学习。打造愉悦课堂自然少不了教学幽默。教师若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诙谐的语言、滑稽的体态、搞笑的表情、夸张的动作等等进行授课,就会给课堂注入兴奋剂,让课堂弹奏出欢快的乐章。

人们常说“缺乏幽默是教师的悲哀”,那么政治教师缺乏幽默则是更大的悲哀。一个不善言谈,干巴巴说教的政治教师在纲纲条条的政治理论面前是很难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的,只会让学生感到疲惫和厌倦。然而,幽默是独具匠心的创造,是不能如法炮制的。它饱含情趣,隐藏机智,是高超智慧的外露。这就要求政治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更要有敏捷的思维,睿智的头脑。如:笔者在讲到“市场经济中的市场秩序”内容时,自编自导了一小品。贼眉鼠眼的商人一出现就使学生情趣盎然,商人使诈后的洋洋得意,又使得学生充满期待。戴着一幅厚重眼镜、满身书卷气的穷书生更是引得学生捧腹大笑。老奸巨猾的商人妙语连珠,穷书生自投罗网,识破骗局后的书生在蛮横的商人面前,有理说不清更是让学生大笑不止。工商执法人员的到来,商人的理屈词穷,书生的满腹经纶使得小品再次妙趣横生。这种集各种幽默于一体的小品,使学生深深的品尝到了学习的愉悦,它是教师巧妙智慧的全面展示。

总之,新课程改革亟须教师软素质的提高,广大政治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软素质,积聚职业正能量,才能在教学改革的沃土上打造魔力、磁力和张力课堂。

参考文献:

[1]周成平.外国优秀教师的教育特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赵国忠.优秀教师最重要的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篇7

根据高中物理教学总目标的要求, 教师的角色现在已经从“教会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 从“教书匠”向“创造者”转变。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 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焦点而不是给出现成结论的人。长期以来, 教师总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识记课堂传授的知识, 教师只关注教, 忽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 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在这种职责的驱使下教师只能是“教书匠”, 教师的任务就是把知识作为工作的主要对象, 知识成了中心, 而学生成了教育的边缘。教师必须成为教育活动的创造者, 因为教师的劳动不可能千篇一律, 教育时机的把握和教育矛盾、冲突的解决, 需要教师做出正确、及时的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行为予以解决。新课程强调,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 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 (方案) 的过程, 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 丰富课程的过程。随着角色的转变, 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 互相影响, 讨论, 激励, 了解, 鼓舞教育的对象。这些转变过程本身就是老师专业素质提升的过程。

二、具备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

长期以来,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别人编写成的, 甚至连教学参考书也备齐的教科书。

这既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也不能体现地方特色, 继承当地的优秀文化遗产。根据新课程的要求, 教师要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 要求教师不仅会“教”书, 还要会“编”书。校本课程的开发, 又成为当前课程开发的首要任务。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的主体, 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 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结构。校本课程开发把课程开发的权利赋予教师, 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物理教师在课程开发中要注重发展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 激发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愿望和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 以及人与文化的关系问题, 分析、比较、甄别各种价值观念, 逐步探讨并初步形成健全的价值观。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 可以使教师专业得到发展, 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学校的特色得到突显, 相比较而言, 校本课程开发更重视教师的发展。参与课程开发以后, 教师面临新的教学观念、材料和策略的挑战, 思考、应对这一新事物的过程, 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

三、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走进中学课堂, 不难发现, 以前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一种典型的接受式学习。我们长期以来忽视另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物理学科探究学习方式是指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 以问题为载体, 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 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 (或科学) 研究的情境,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 注重过程与方法, 获得知识与技能, 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从以人为本,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提出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探究性学习是实现三维物理目标最好的教学模式。强调探究性学习, 这无疑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广大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自然, 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 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它是一种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真正实施, 其决定性的影响是教师。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的专业水准及应变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的教育智慧, 直接决定了研究性学习的质量。和其他学科课程相比, 研究性学习的“载体”发生了变化, 即没有了教材。这给老师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 但更多的是增加了课程实施中的大量不确定因素:课程实施模式, 课题选择, 课题切入口, 课题推行步骤, 课题资料来源, 课题研究结果及呈现方式等等, 几乎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因地制宜, 因人而异, 因现存条件而决定。因此, 这门课程给教师、学生和学校都提出了挑战, 尤其是教师, 不仅要改变自己的作用和角色, 改变自己指导学生的思路和方式, 而且更要培养和施展自己的教学智慧。

摘要:教师必须依照特定的教育教学情境, 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与身心特点, 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的理念与要求, 在全面驾驭教科书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和编写意图的基础上, 合理地进行课程改造, 让学生成为物理课堂教学的主体, 而教师只是学生物理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篇8

长期以来, 关于教师素质的研究有很多, 这些研究以思辨形势存在居多, 以实证性研究存在较少。即便是实证性研究, 多数也仅限于教师素质结构模型的构建或构成要素的探讨, 而对于具体学科教学的物理教师提升专业素质需求情况的研究就显得不足。又由于新一轮物理教学改革对中学物理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学物理教师专业素质构成的某些内容也随着新课改的启动、实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新课程理念下, 物理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素质已成为当前人们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 我们在教育研究者对教师素质内涵和结构模型分类探讨的基础上, 结合教师专业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 提出了物理教师专业素质结构模型 (三维十六个要素) , 对模型内各项目内容进行编制问卷, 通过问卷调查, 研究新课改理念下中学物理教师提升专业素质的需求情况。

物理教师专业素质概述

1. 教师素质内涵

何谓教师素质?《教育大辞典》如是说:教师素质是教师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应具备的心理和行为品质的基本条件。[1]关于教师素质的内涵和外延, 目前教育界尚未达成共识。其中著名学者林崇德认为, 教师素质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 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2]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认为, 教师素质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 具有多层复合结构特征的知识结构, 具有发展新的多种能力的能力 (如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等) 。沃建中等人认为“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 其本质特点是教师自身的质量, 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总水平, 包括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3]等等, 尽管这些学者、教育家对教师素质的看法不同, 但都视教师素质为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必须具有的基本品质, 这和《教育大辞典》的定义相吻合。

2. 教师素质结构模型

关于教师素质结构模型目前有很多, 其中有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和系统说结构模型。三分法结构模型将教师素质划分为“高尚的师德、良好的智能、健康的身心”[4];四分法结构模型将教师素质分为“教师的观念结构素质、教师的知识结构素质、教师的能力结构素质、教师的身心结构素质”[5];五分法结构模型将教师素质分为“教师的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育观念、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行为和策略”[5];系统说结构模型将教师素质看成是一个系统而动态的体系。较典型的以夏宣玉等认为教师素质是由动力系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 (包括思想素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一定的政治素养,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等) , 知识系统——知识素质 (包括良好的知识结构等) , 能力系统——能力素质 (包括三个层次, 即认知能力、自学能力、审美能力、适应能力、自我修养能力、实践能力等) , 支撑系统——身体素质 (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审美修养等) 构成。【6】

3. 中学物理教师专业素质内涵及结构模型

根据上述对教师素质内涵和结构模型分类的探讨, 结合当前物理教育改革新理念和物理教学工作特点, 中学物理教师专业素质应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因此, 我们认为物理教师专业素质是指物理教师在其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决定其教育教学活动效果的教育品质总和, 是教育情意、教育知识、教育能力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其结构模型为三维十六个要素, 具体是:教育情意维度有敬业精神、健康人格、教育观、课程观四个要素;教育知识维度有物理学科知识、物理教学论知识、教育学知识、物理学史知识、数学知识、人文知识六个要素;教育能力维度有物理学科教学能力、科学探究及实验能力、教学监控及评价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整合能力六个要素。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1. 研究目的和内容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进一步深入探讨新课程理念下, 中学物理教师对提升专业素质的需求情况, 也可以说是研究如何培训师范生和在职物理教师提升专业素质的前期工作, 希望借助此次调查结果, 能了解在新课改理念下, 哪些教师专业素质项目需在将来师资培训实践中体现出来。

2. 研究方法

(1) 问卷的编制:参考有关文献资料, 针对前面提出的中学物理教师专业素质结构模型中的具体项目, 进行自行设计、编制调查问卷, 共32道题。

(2) 被试者的选择:选择有代表性的五所普通中学物理教师和三所县城中学物理教师。

(3) 研究程序:确定问卷, 实施测试, 数据收集, 数据分析。

(4) 数据采集:发放问卷54份, 收回问卷54份, 其中有效问卷52份。

调查数据结果的比较及分析

1. 数据结果比较

2. 综合分析

根据表1、表2和图1分析如下。

(1) 教学情意:教学情意的四项内容中有二项 (敬业精神、教育观) 的重要程度排在前列, 特别是敬业精神的重要性等级平均分是16个项目内容中最高的。说明多数中学物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事业心、责任感强, 热爱学生, 乐于奉献。同时, 新课改理念下要求中学物理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 建立建构主义新课程观, 实现学生是课程的主体, “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 学生的学习方式要由被动变为主动, 这都和调查数据结果相吻合。

(2) 重要程度居于第二位的是物理学科知识。被调查的教师普遍认为物理学科知识是中学物理教师的重要素质, 作为教师, 必须要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良好的学科知识素养, 才能科学的传授知识, 完成教学任务, 树立教师威信。在和教师交流中, 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很重视知识更新, 不断地继续学习, 说明中学物理教师的主体意识比较强烈。

(3) 科学探究及实验能力和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整合能力是针对物理教学工作特点和新课改理念而提出来的。它是一项能让教师改变传统观念, 注重学生发展, 让物理回归于生活、回归于社会、回归于自然, 而采取的把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整合, 创设情境, 实验探究, 学生参与其中, 教师启发引导,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结果显示, 科学探究及实验能力和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整合能力在教育能力维度中分别居于第二位和第三位。说明中学物理教师对科学探究及实验能力和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整合能力的重要性非常认可。

(4) 反思能力是中学物理教师提升专业素质, 实施新课改必须直面的核心问题。由于教学工作的个体性、独特性和复杂性, 使物理教师必须养成深思的习惯, 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处理好纷繁复杂的教学问题, 使自己成为具有渊博、机智、谦虚、风趣的专家性教师。从统计结果看, 教师对反思能力重要性的认可在16个项目内容中居于中游。其中有许多教师对反思能力的重要性十分认可, 但实际采取行动的人数却为数不多, 主要表现在反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不能从深层次、多视角、多方面反思教学问题。

(5) 教学监控及评价能力是中学物理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物理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成功, 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需不断采取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 从而优化教学过程,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从统计结果看, 教学监控及评价能力居于学科教学能力和反思能力之后。特别是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自评方面, 均有超过70%的教师认为比较重要或非常重要。但由于目前新评价的工具、方法研究还很不够成熟, 造成教师评定时信心不足, 出现了重要性等级分布分散现象。

(6) 过去很多中学教师认为教学研究是大学教师或专家学者的工作。新课程标准中无论要求物理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多样的个性化教学方式, 还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发课程资源等方面都对中学物理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统计数据中可看出, 教学研究已经引起中学物理教师的关注与重视, 但还需更进一步加强。

(7) 人文知识的重要性等级位于16个项目内容中的末位。说明中学物理教师知识面狭窄, 仅限于自己所教学科的内容性知识。在和老师交流中, 我们发现物理学科中的实质性知识、章法性知识及必要的教育教学知识和创新教育知识对中学物理教师来说都很欠缺, 更不用说带有综合性特别是跨学科的知识, 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中学物理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和教学实践水平, 需要在今后的继续教育中予以更新、拓展与补充。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 (卷2) [K].上海: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0.

[2]林崇德等.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 1996 (6) .

[3]刘荣.教师素质结构研究述评[J].教育探索, 2005 (4) .

[4]赵先寿.21世纪: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教师[J].湖北大学学报 (哲社科版) , 1998 (1) .

[5]冯颖.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J].辽宁教育, 1997 (5) .

新课程改革实施中教师素质之悟 篇9

一、思想是教师发展的灵魂

身为教师, 要不断充实自我, 终身学习, 以新鲜而丰富的知识滋润学生, 以健康而高尚的思想熏陶学生。

有人说, 教师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 一个没有思想的教师也就丧失了教书育人的灵魂。思想在哪里?无数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 书本里有思想, 反思中有思想, 研究中有思想。

1. 书本里有思想

经常阅读报刊、上网浏览, 能让人对世界保持一种新鲜感;经常阅读经典、欣赏名著, 能使人不停地思考, 提升品位, 富有人格魄力。潜心钻研古今中外有关教育理论的专著, 多了解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现代的教学模式, 取其精华, 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能帮助教师尽快实现由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转变。

2. 反思中有思想

教学反思, 即教师对教学实践活动有目的地进行审视, 然后做出理性的思考, 以指导之后的教学。一般而言, 大致可以做如下反思:教材是否合理, 教学情境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 教案设计是否恰当, 课堂提问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语言是否适合学生的思维方式, 等等。总之,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 是教师必做的功课。唯有经常反思, 才能更新观念。有了新思想, 才能有新实践。

3. 研究中有思想

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发现问题, 进行反思, 当反思积累到一定程度, 自然就要进行专题性的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一般来说, 教学研究可以包括如下内容:研究教材, 研究学生, 研究课堂以及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共性问题, 等等。

通过教学研究, 许多新理念接受检验, 诸多新思路逐渐形成, 多种新策略不断提出。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 教师在任务驱动下, 让自己多学习、多思考, 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逐步养成学习、思辨和研究的习惯, 不断提升的自己专业能力。

教师必须扎实地学习、深刻地反思和潜心地研究。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在反思中总结经验, 在研究中找到规律。

二、爱心是教师发展的基石

爱心是打开学生感情之门的钥匙。当学生感到你真诚地爱他们时, 其感情大门、智慧大门才会向你敞开。因此, 教师应该全身心地爱学生。

学生各有特点, 教师应该用真心去发现学生的需求和期望, 用爱心去化解学生的矛盾与痛苦。在日常生活中, 教师的爱心可以体现在点滴小事之中。例如, 拾起学生掉在地上的橡皮, 耐心回答学生的提问, 常与学生沟通、谈心, 等等。这一切都是能让学生感受到的关怀, 这样的关怀会化为无穷的力量, 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为人师者, 方可以德育德、以才培才、以学促学、以趣激趣、以情动情、以性养性、以行导行。师之灵魂, 体现在教师的言谈举止中, 不仅树立自己的形象, 又时时浸润学生的心田。

教师这份职业是美好的, 教师对学生诚挚的爱、对教育事业炽热的爱必须是发自内心的。

三、追求是教师发展的动力

在法国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看来, “人生最可怕的敌人, 就是没有明确的目标”。的确, 我们只有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 才能有意识地为之奋斗, 才能不断地挑战自我。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把一只跳蚤放在广口瓶中, 盖上透明的盖子。跳蚤在瓶子里不停地跳动, 并撞到盖子。数次过后, 跳蚤不再跳到足以撞到盖子的高度。于是, 实验人员拿掉盖子, 虽然跳蚤继续在跳, 但不会跳出广口瓶以外。因为跳蚤已经调节了自己跳的高度, 并且已适应这种情况, 不再改变。其实, 人也一样, 有怎样的目标就有怎样的人生。所以, 要把握好人生目标的定位。因此, 教师必须为自己设定有广阔发展空间的目标, 不能安于现状, 否则便丧失了努力奋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篇10

近几年, 国家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新课标指出:英语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基本任务的课程。英语课程的性质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高校的英语专业是培养未来中学英语教师的主战场, 是把基础英语教改落到实处的关键。高校英语教师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扩充新知识, 并针对毕业学生在中小学任教的实际, 学习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改革陈旧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做好大学英语教育与中学英语教育的衔接, 为此, 高校英语教师素质问题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创新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

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造就大批创造性人才是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而要实现这一艰巨任务, 关键就是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创新素质是指一个人以知识为基础, 在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及创新人格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品质与特征。教师的创新素质就是指教师能够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高校英语教师在树立创新的教学观念过程中, 首先要树立学习知识是基础、培养能力是关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目的的思想, 要有创新意识, 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 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 并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其次, 要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 把英语教学的重点由传授语言知识转变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上。同时, 教师要努力实现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到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 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的创新型教师角色的转变, 因材施教, 通过各种方式, 激励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精神, 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自身价值, 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过程的转变, 使学生变被动吸收为主动习得英语语言知识。

情感智力:创新型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

美国耶鲁大学的彼得·沙洛维教授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梅耶教授在1990年提出情感智商这一概念, 通过研究发现:情感智商包括情绪的知觉、评估和表达能力;思维过程中的情绪促进能力;理解与分析情绪, 可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对情绪进行调节的能力。当今高校英语教师的情感智力结构包括职业道德、理智、自我意识、乐观、诚信、宽容。首先, 良好的情感智力有助于激发并保持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情, 建立创新型教学理念, 形成创新型教学模式, 保证创新型教学顺利进行;其次, 良好的情感智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保证师生感情融洽, 并通过有效沟通, 帮助学生确立良好的学习心态, 形成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另外, 良好的情感智力能够帮助教师协调好家庭与工作的关系, 从而保证自身具有良好的积极的生活及工作心态, 进而保证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人文素质功底:提高教师人格魅力

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

目前国内教育界已经明确提出学校教育中外语教育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在人文性方面, 强调重视外语教育对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基本素养的培养作用, 强调外语在加强各国人民理解和沟通中的作用, 强调外语对于各国文化交流和国际文化的多样性作用。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需要教师人格魅力的感染和启迪。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落实外语教育的人文性特征, 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人文素质。通过教师自身的文化品位及审美情趣, 真正实现外语教学的艺术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终实现学生学习由“苦学”到“乐学”的升级。

学习力:创新型教师之必备素质

学习力是人们获取知识、分享知识、使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它由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新力等几个方面构成;是动态衡量一个组织和个人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强弱的真正尺度。首先, 学习力与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呈正相关关系。学习力越强越能提高个人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越高、心理素质越好, 越能产生好的学习力。因此, 只有当教师具有较强的学习力才能保证其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 从而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实现外语教学的人文性, 使学生在欣赏国外文化以及中西文化对比中去体味英语, 习得英语。其次, 学习力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自身情感智商。只有较强的学习力, 才能保证教师不断获取各方面的知识, 在知识的融会贯通中不断强化个人情感智商, 从而保证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心态及饱满的教学热情, 具有研究教学的兴趣, 从而真正实现艺术化教学。第三, 学习力能够帮助高校教师了解新信息、新知识, 有助于确立自身的创新意识, 促进实现创新型教学, 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最后, 学习力有利于提升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 不断推进高校外语教学的发展, 适应新的社会需求。

摘要:面对新课程改革, 为了使高校英语教师做好中、高校英语教学的衔接, 本文针对高校英语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质进行了研究, 提出高校英语教师应具备创新素质、情感智力、人文素质及学习力四项核心素质, 以促进高校英语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保证创新型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创新素质,情感智力,人文素质,学习力

参考文献

[1]顾晓叶.论高校教师素质中的情感智力[J].江苏高教, 2007 (5) .

[2]刘子林, 齐士博.浅谈创新型高校教师的素质[J].教育与职业, 2009 (9) .

[3]肖开勇.学习力:高校教师必备之素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6) .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篇11

一、政治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政治教师首要的基本素质。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决定了一个教师的整体素质,决定了其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态度。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决定了作为政治教师首先应具备为社会最高目标服务的价值观念和素养。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更需要政治教师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勇于坚持真理的品格,能较准确地把握党的大政方针。做到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国家的要求保持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晰,真正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二、政治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教育教学技能

人们常说,有才无德不能当人民教师,有德无才当不好人民教师。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政治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前提,而坚实、过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教育教学技能则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力保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新时期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更需要教师有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学技能。

1与旧课程相比,新课程在教学功能、结构、内容、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和突破,并由此对教师的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提出了新要求。新课程并不是对旧课程的全面否定,旧课程要求教师所具备的基本功。如:扎实的专业素养,漂亮的粉笔字,合理的板书设计。富有感染力、吸引力的语言表达能力等,仍然是新课程中教师教学必备的基本功。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对此产生了一种曲解或误解,简单地认为新课程教学就是要多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多讨论。认为上课时,多媒体一放,然后让学生讨论,课堂上热热闹闹,就是新课改。毋庸置疑,新课程教学强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也需要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教师基本功要求的降低,更不是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退场”。就拿最传统的教学基本功——板书来说,漂亮的粉笔字不仅给学生一种美感,而且合理的板书运用也是对教学内容的提炼和升华。它既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红线,也是对学生知识生成过程的记载,更具有不断翻页的多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功能。课堂上缺少必要的板书,会使人感觉课堂气氛虽然活跃,但缺乏理论支撑,缺乏点睛之笔。

2新课程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学设计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提高了解学生生活实际的能力。而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与学生的年龄差距会越拉越大,教师会自觉不自觉地渐渐远离学生的生活。从而妨碍对学生生活实际的了解。而要构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堂教学,教师就必须有意识地跨越这些障碍,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状况、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洞悉他们的所思所想。并把他们生活中关心、关注的问题引入课堂。

3新课程强调课程实施的生活性、时代性、实践性与开放性,重视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实践中获得真知、检验真知、发展真知。这一特点决定了新课程实施需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做支撑,从而对教师拓展课程资源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这需要教师处理好“教教材”与“用教材”的关系,结合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通过多种途径因地制宜地开发课程资源。比如:我在讲“保险”内容时,把一家保险公司推出的体验理财的游戏软件带到课堂上,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理财方式的特点、收益和风险,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总之,要做好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教师一定要做课程资源开发的有心人,善于捕捉、收集与课堂教学相关的鲜活的课程资源。

4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意味着任何一节课都应是预设性与非预设性的统一,而新课程的开放性更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非预设性因素。课堂上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随时都会产生事先无法预料的问题,从而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教材改革下地理教师素质的培养 篇12

一、勤学苦练, 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俗话说地理老师“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中学地理教材涵盖的内容确实非常多, 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作为一个优秀的地理教师, 不仅仅要有渊博的知识, 而且要有一手过硬的能写会画的本领。地理教材中涉及的地图比较多, 特别是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地球仪、经纬线经常会用到。如果你能随心所欲地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漂亮的圆圈, 一条直线, 一段圆弧, 甚至准确地画出中国地图和七大洲的轮廓图, 那么学生定会投来惊羡的目光, 同行也会对你倍加赞赏。可惜, 遗憾的是笔者所接触的许多地理教师这方面的基本功并不扎实, 画出的图形也令人不敢恭维。当然, 冰冻三尽, 非一日之寒, 要想达到能令人啧啧称奇的那种地步, 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做得到的, 需要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恒心、毅力。对新教师来说, 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显得尤为重要。

二、养成课后教学反思的习惯

养成课后反思这一点可能很多教师会觉得不以为然, 特别是许多老教师, 挂在嘴边的常常是对教材滚瓜烂熟, 甚至什么内容在第几页第几行倒背如流, 或许这些人确实是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如果一个老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 那么即使有“20年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

当前, 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创新和突破,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 而更多的应该是研究型学者, 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反思。我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林德就提出过:优秀老师=教学过程十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 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 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是, 如果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的反思, 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 又不对教学做认真的思考, 仅仅是做一个地道的“传道授业解惑者”, 又怎能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呢?笔者认为, 经常性教学反思至少有下面两个好处。

第一, 有助于教学研究的深入。

“教师即研究者”, 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 就是教师的对教学活动中的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 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行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 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第二, 有利于查缺补漏, 完善课堂教学。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每位教师也会有自己教学上优缺点, 通过反思, 尤其是对新教师而言, 认识到自己每一堂课的得失, 对好的地方继续发扬, 不足之处则及时改正, 加以完善, 课堂教学能力则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三、在教学中不断煅炼教师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新课程强调“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地理课堂上需要用的教具会比较多, 但大多数学校可能也就是几张《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或者《地形图》而已, 教学用具不足, 因此地理教师除了要利用好这些常规的用具之外, 在日常教学中还要不断制作各种地理教学用具;收集各种地理标本, 建设相关的设施等。在这些东西制作过程中个人认为, 一些较简单的学生也能制作的用具, 最好让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完成, 关键性的东西才由教师亲自制作。地理教学除了侧重于理论学习外, 实践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教师不能够光凭着嘴上功夫而眼高手低。一般来说作为一名地理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兴趣小组, 有自己的“粉丝”, 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 以身作则引领学生进入到地理的乐园中去。笔者组建了气象观测小组, 与学生一起每天测量各种气象要素, 观云识天气, 绘制天气变化图, 总结天气的变化规律, 师生受益匪浅。多年的坚持实践不仅提高了自已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也煅练了学生。

“创新是一个民族灵魂”。大到一个国家, 小到一门学科也是如此,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永远停滞不前。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实际上也就是向地理教师提出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 如果教师不去创新, 那么学生的创新又从何谈起呢?

所以, 教师要注重创新, 要有敢于突破传统的创新激情和强烈的探究质疑欲望。这种创新意识融于地理教学中, 就要求地理教师能迅速接受新课程开发理念并突破各种习惯思维的阻挠;能主动学习地理学科前沿专业知识, 提高专业文化素养;还要求地理教师勇于打破传统地理教学模式, 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比如新课程中提到的探究性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式, 给了教师很大的发挥空间。

四、掌握信息技术在现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以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 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 传统的地理教学也上升到了更高的阶段, 新课程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要求地理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供仿真性的探索情景, 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真实体验。它能实现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各种信息的交互传递, 如色彩能增加感染力, 音响和动画的结合能增加逼真效果, 从而能使抽象的理论生动化、形象化, 使教学内容更富吸引力。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能够熟练运用Powerpoint, photoshop, Flash等多媒体制作软件, 设计自己教学风格的课件, 加大课堂信息容量。笔者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了FLSAH动画的制作, 并把它应用到教学当中, 感觉效果很明显。

如在讲《天体的运行》这一章节当中, 因为里面涉及到地球的自转、公转以及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互绕转, 所以单纯靠在黑板上演示的话只能是静态的, 而且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限, 学生难以理解三者的相互运行过程, 这样的教学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困难, 而且使得本来生动有趣的内容变得枯燥乏味。我将这一章节的内容制作成动画后演示给学生看, 再加以适当的介绍, 使原本抽象难懂的内容轻松地就让学生消化掉了, 效果甚佳。

摘要:新形势下的地理教师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新课改要求地理教师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新课改, 而且更要从行动上实践新课改理念, 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 提升自身素质。本文就如何提高地理教师的个人素质谈谈自己的体会。

上一篇:风景区规划下一篇:初中音乐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