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

2024-07-03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精选12篇)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 篇1

传统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 按照学科内容自成体系, 课程之间缺乏沟通, 中高职课程之间缺乏层级性。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必须改变传统学科式建构模式, 按照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要求, 以工作任务分析为线索,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 进行职业化方向、模块化建构。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衔接正体现了这一理念。

一、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的教育目标

“教育实践是以课程为轴心展开的”[1], 人文素质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起点和关键是课程目标。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把握未来社会发展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参考幼儿教师职业标准确定。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职业精神的职业人”和“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人”的统一。学前教育专业既有职业教育的共性, 又有教师教育的特性, 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 其人文素质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教师职业精神和健全人格, 把未来的幼儿教师培养成既具备教师职业核心能力, 又有良知、智慧、美好情感、温暖情怀和健康人格的人。

二、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内容建构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教育目标, 结合工作岗位———幼儿教师的工作内容分析, 把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分解为人文通识素质、人文专识素质和人文特识素质三大模块。按照学前专业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阶段性培养目标, 将三个模块的内容进行层递化设计, 最后形成学前专业中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一) 人文通识模块———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人文通识素质模块着力于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 旨在关注学生心灵成长和精神发展,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 以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旨归。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社会与人生, 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等人文学科, 目的在于浸润文化传统, 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素养。第一, 文学是最具有人文性的学科。饱读诗书的教师具有儒雅的气质、人性的光辉, 学生受益良多。第二, 历史从本质上讲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教师不仅要关注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 而且要关注人在历史进程中的推动作用, 更要关注人类文明成果的接续。第三, 哲学是研究人对待世界、对待自身的学问。教育要把人的解放当做理想的目标, 正确引导学生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第四, 美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化, 审美教育让学生与世俗人生保持适度距离, 生活得有情致、有活力、有价值。

第二部分为沟通与表达, 内容涉及自我心理素质、人际沟通和合作、信息采集与处理、演讲与口才, 设置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第一,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 是与他人沟通合作的前提, 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素质。第二, 人的根本属性在于其社会性, 人际沟通和合作能力是社会人必备的素质, 是教师教育儿童的先决条件。第三, 信息采集、筛选和整合的技术与技巧是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 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

第三部分是形象与礼仪, 内容包括自我形象管理、礼仪与人际交往、职业道德、职业形象。高职学生未来的岗位形象取决于在校形象的塑造。大学生形象内涵的三大基石是道德、学识和健康的心理。道德是大学生形象的第一块基石, 是最基本的基石, 包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礼仪是形象的外延, 是形象塑造的关键要素。大学生以自我形象塑造为基础, 成就未来职业形象。

(二) 人文专识模块———提升学生教师的职业理念和职业精神。

根据教师教育专业的特性, 进一步设置与教师教育专业相关的人文专识模块, 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以通识模块为基础进行职业核心能力的实践演练。学生以未来教师的身份, 从教师角度进行演习, 强化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人际沟通和合作部分, 注重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的角色演练。演讲与口才部分, 强化教师口语的学习与训练和教学语言的应用实践。形象与礼仪部分, 重点训练教师礼仪, 塑造未来教师形象。

第二部分着重教师职业理念和人文精神的塑造。人文精神是教师人文素养的核心要素, 包括以下内容:第一, 对学生的关爱情怀。人文意义上的爱是对“人”的尊重与珍视, 是教师发自心灵深处的、指向终极的关爱。第二, 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拥有教育理想才能立足现实、改造现实。第三, 以学生生存和发展为本。教师要提升教育质量, 让学生在现实学校生活中积极勤奋, 心灵充实, 为未来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 有浓烈的生命意识。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是生命的和谐、充盈与完满, 教师既尊重学生, 又关注自身, 师生共同享有完整的、发展的、健康的生命教育过程。

(三) 人文特识模块———改进学生学前教育人文方法。

特识模块将幼儿教师的文化素质要求及人文精神内涵引入人文素质课程, 为学生将来尽快适应和融入幼儿教师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部分继续以通识模块为基础进行职业核心能力的实践演练。与专识模块着重教师人文素质不同, 人文特识模块将幼儿教育理念、幼儿园日常管理规范引进课堂, 模拟幼儿教育现场情境, 引领学生认知、熟悉幼儿教育。人际沟通和合作、演讲与口才、形象与礼仪部分, 则重点加强与幼儿教师直接相关的各项能力的训练。特识模块的设置, 使学生高仿真地生活在幼儿园文化中。

第二部分着重培养人文主义的思想方法。人文方法是教师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得以实现的手段。在模拟的幼儿园教育情境中, 培养未来幼儿教师三方面的人文方法:第一, 直觉。对幼儿状况和幼儿教育进行直接觉察, 培养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敏感性、解决问题的流畅性和灵活性。第二, 体验。既从教师角度体会、品味、觉察未来职业的意义和价值, 从幼儿角度出发感受、经历幼儿的学习与成长过程。第三, 内省。省察自己的师德修养、敬业精神和职业习惯, 反省自己是否符合幼儿教师规范和标准, 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应用效果。

三、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人文素质模块化课程衔接的实现

(一) 通识———专识———特识, 人文素质职业化衔接。

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构成金字塔式模块课程体系。底部是人文通识模块, 针对职业教育, 主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提升社会文化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中部是人文专识模块, 主要针对教师职业, 培养幼儿教师需要的精神及文化素质, 提升学生的教师职业理念和职业精神;上层是人文特识模块, 针对幼儿教师职业, 提升学生学前教育人文方法。三层模块课程由普遍职业到教师职业, 再到幼儿教师职业, 实现人文素质课程的职业化衔接。

(二) 能力基础———初级能力———中级能力, 人文能力提升式衔接。

模块化课程内部根据中高职学生知识和能力基础, 设置层级化能力标准, 逐步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与能力。以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我心理素质为例, 其总体目标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发展学生优良个性, 健全学生人格。根据中高职学生的年级不同, 将中职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能力、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及初步的情感调节能力;高职一二年级在巩固自理能力的基础上, 重在培养活动能力、情感调节能力;高职三年级重在培养社会化心理和工作能力。

(三) 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方法, 人文内涵递进式衔接。

教师的人文素质包含递进式的三部分内容, 即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方法, 其中, 人文知识是基本组成材料, 人文精神是核心要素, 人文方法是人文精神得以实现的手段。学生人文素质只有经历知识习得、精神涵养和方法演练, 才能真正实现由外在规范到内在价值的转变, 内化为个体生命的内容。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的模块化建构正是基于这一思考。中职阶段主要积累人文知识, 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高职一二年级重在涵养学生人文精神, 潜移默化地渗透人文方法;高职三年级训练人文方法的同时, 结合专业教育不断强化学生人文精神。

学前教育专业兼具职业教育和教师教育的双重特性, 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以职业化方向、模块化设置和人文精神与方法的目标定位, 建构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将在培养优秀的学前教育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 (新版)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3.

[2]武怀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启示[J].职教论坛, 2005 (7) .

[3]高宝立.职业人文教育论——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特殊性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5) .课程与教材120.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 篇2

大学语文课程目前在许多高校中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困境.这种困境的造成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大学语文教育自身的原因.对大学语文教育重新进行审视,合理定位,并深入开展课程自身的改革,是摆脱困境的唯一途径.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探究教学改革新途径,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到大学语文教学的主平地位,创新教学改革新思维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过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作 者:刘拥儒 张丽梅 许庭艳  作者单位:刘拥儒,张丽梅(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许庭艳(五大连池市第二小学,黑龙江,五大连池,164500)

刊 名:农业与技术 英文刊名:AGRICULTURE & TECHNOLOGY 年,卷(期): “”(5) 分类号:H09 关键词:大学语文   定位   改革与探索   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 篇3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模块 设计原则

[作者简介]李向荣(1956-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课程改革。(江苏 盐城 224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课程综合化模块的设计与教学实施的研究”(项目编号:28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2-0094-02

课程模块设计是课程模块系统总体设计的重要内容,为了使所设计的模块系统具有合理的结构、精辟的内涵和良好的维护性,并能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模块设计必须遵循以下九大原则:

一、知识体系基础性和时代性相统一

卫生高等职业教育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应该把突出基础与反映时代先进水平相结合。基础教育是关键,学校要通过基础课程教学把最基本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强调基础并非一味地墨守成规,相反,要剔除那些与时代发展脱节的过时的东西。职业教育强调的基础是那些紧扣时代脉搏、具有时代感的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当在保持课程总体稳定的同时,力求课程结构的开放,不失时机地将最具时代性的新知识、新技能纳入开放的课程内容中,渗透在总体的课程体系之中。

二、课程体系灵活性与整体性相统一

整体性既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体性,也包括课程结构各要素的整体性和课程体系各环节的整体性。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课程体系的构建、运作和评价等,都应该强调整体功能的发挥。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职业门类的频繁更替以及受教育者兴趣和需要的广泛多样,卫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必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所以,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块结构体系应具备自我调节机制。这就要求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结构性调整或根本性变革。灵活的结构体系能够以较小的代价换得较为顺利的调整,以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需要。课程体系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课程开发、审核和评价上。设立课程开发委员会,由卫生界和教育界人士共同参与,负责开发、审核和评价专业课程的实施情况。其中,对课程的开发不仅是针对某一阶段或特定阶段的学习者,而且应面向从业人员的任何阶段。在专业和课程的取舍或更新方面,应该严格按照职业群体或卫生行业的特点与需要来确定,并根据社会变革对人的知识、技能以及品质的要求进行调整,为不同层次的学习者提供更为灵活的职业教育服务。

加强整体性兼顾灵活性的同时,还需强调结构体系的整体性,以保证学生各方面素质都得到提高。因此,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在课程结构体系中,既要有占主体地位的学科课程,也要有相当比重的活动课程,还要有一定的环境课程,注重素质培养,拓宽基础,扩大知识面,淡化专业,加强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同时,在保证整体性的前提下,课程体系应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也就是说,可以根据具体的教育目标、学生的特征以及不同的教育时段进行灵活重组,而且教育的内容也可以随时调整。既要有一定的必修课,也要有相当的选修课,在重视社会需要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个人兴趣和需要,从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灵活性和整体性的统一。

三、理论体系结构性和实用性相统一

传统课程在注意知识的理论体系结构时,相对忽略了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这使得课程总是围绕着理论知识的掌握来安排,很少考虑教育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功能,实际上造成了学非所用的消极后果。因此,卫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必须在增强实用性的同时,强调实践性,把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作为编制课程模块必须遵守的一条原则,注重知识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尽可能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实用的知识,从而增强能力,提高素质。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上,不仅要开设一定的专门的实践课程,而且还要在非实践课程中设置专门的实践环节,以巩固、运用所学知识。

四、课程设计开放性与优化性相统一

开放性是指卫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所传达的信息与外界信息之间的交流程度,包括能否及时地将现代科技引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是否具备信息交流的现代化手段和机制,以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高等学校之间文化与亚文化的相互吸收和融合程度。

从宏观上讲,整体优化是指课程设计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优化课程各部分组合的基础上,形成最佳的课程结构,充分发挥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总之,课程设计最优化的核心思想是把人的个性发展置于课程设计的中心,加强与现代科技的联系,积极发展和发挥人的真实价值,促使学生成为有价值的人。

五、课程设置专业性与通识性相统一

当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已成为卫生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未来社会、适应未来社会中人的發展的必然选择,也成为其教育宗旨和办学思想。通识教育的最大挑战是社会的高度分工以及知识的爆炸增长。人们需要学专门知识,获得一技之长,以取得谋生的手段。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接受非专业的教育,培养自身具有广泛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因此,开设的课程应分为一般教养课程与专业课程,并相对加重前者的学分。课程设置要实现多样化,从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法律到医学伦理学、医学逻辑学、医学社会学等课程系列;课程类型也要实现多样化,使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有机匹配,必修课与选修课协调互补,以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总之,通识教育的根本,首先在于能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相关课程和教学方式,如果在课程和教学方式上无法落实通识教育的理念,那么其他方面的改革未必有太大意义;反之,如果课程和教学方面能够体现通识教育理念,那么其他外在形式方面未必一定要进行大规模的变动,可以力求寻找一条代价较小的渐进式改革道路。

六、模块内容高内聚与精分解相统一

所谓高内聚,指的是模块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高联系程度。模块的聚合程度越高,其独立性也就越高。修改执行独立功能的内聚性模块,对总体模块中其他功能模块的影响很小,甚至根本没有影响。相反地,如果模块需要完成许多功能或连接许多不同的处理过程,那么其内聚性就低,产生错误的机会就会增加。因此,模块设计时应尽可能使用高内聚,避免使用低内聚。模块的分解是指把一个模块分解成若干个从属于它的“子模块”和“孙模块”。这种做法主要是使得模块系统更容易被人理解,更容易修改和维护。如果一个模块大,那么它的内部组成部分必定比较复杂,或者它与其他模块之间的联系程度可能比较高,因此,对于这样一个较大的模块应该采取分解的方法,尽可能分解成若干个功能单一的较小的模块,模块分解时既要考虑模块的聚合度,又要考虑模块之间的耦合程度。

七、模块之间低耦合与易分解相统一

系统模块之间的相互联系程度叫耦合。模块耦合程度越低,说明模块之间的联系越少,相互间的影响也越小,产生连锁反应的概率就越低,在对一个模块进行修改和维护时,对其他模块的影响程度就越少,系统可修改性就越高。模块之间的联系越多,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就越高,如果对其中某一模块进行修改则必将影响到其他模块,系统的独立性就越低。模块之间的耦合程度低,说明系统分解得好,这样将有助于消除系统内各种不必要的关系,加强必要的联系,减少系统的复杂性,使系统尽量简单,易于理解。影响模块之间的耦合程度的主要因素是模块的接口复杂度和模块间的耦合形式。模块的接口复杂度是用进入或访问一个模块的入口点个数和通过接口的数据多少来衡量的。进入一个模块的入口点个数越多,通过接口的数据越多,则模块的接口复杂度越大。

八、上下模块高扇入与低扇出相统一

模块的扇入表达了一个模块与其直属上级模块的关系。模块的扇入系数是指其直属上级模块的个数。模块的扇入系数越大,表明它要被多个上级模块所调用,其公用性很强,说明模块分解得较好,在模块维护时能够减少对同一功能的修改。因此,要尽量提高模块的扇入系数。在模块设计增加模块功能时,应先检查系统中是否已经有了能完成该功能的模块。如果有,应利用已经存在的模块。模块的扇出表达了一个模块对它的直属下级模块的控制范围。模块的扇出系数是指其直属下级模块的个数。模块的直属下级模块越多,表明它要控制许多模块,所要做的事情也就越多,它的聚合度越低。所以,要尽量把一个模块的直属下级模块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即模块的扇出系数不要太大。通常高内聚、低耦合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高扇入、低扇出却经常被忽略,我们应该尽量使用低层次上给定的类,每个类应该尽量少使用其他的类。当高扇入、低扇出取极限即最佳状态时,就要遵循下面的规则:如果a系统用到b,b又用到c,那么c就不要再用到a了。系统各个级别的设计结构应该是无环图,这是课程模块体系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九、规则集中化和设计分散化相统一

为了保证模块能够构成一个和谐、完整的系统,每个模块的设计必须遵照某些共同的设计规则。一旦设计规则以集中式的、自上而下的方法得以说明时,每个模块只要遵守共同的设计规则,其内部的设计就能以分散化的方式相互独立。这就使得每一个模块能够同时以多种方式进行设计,然后从中选择最好的设计构成最终的产品系统。可以说,“模块化设计创造了选择权”。尽管这种设计机制增加了每个模块多样化设计的成本,但如果每个模块化设计本身是复杂的,而且设计结果也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模块化设计就可能是有益的。这一过程是从设计规则的集中化到模块化设计的分散化,从课程的集中化到课程的松散化。

当然,构建模块课程体系除要遵循以上一些原则之外,还要遵循课程设置的其他一些原则,如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和可行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差异性原则、特殊性原则等。只有这样,模块教育课程才能真正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曼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1998(1).

[2]章新胜.加入世贸组织与我国高等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2(2).

[3]王生洪.正视利弊 主动应对:中国高等教育“入世”策略纵横谈[J].教育发展研究,2002(1).

[4]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J].读书,2006(4).

[5]盛红梅,陈入云.试论师范院校的职业技能课程设置[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

[6]刘德华,欧阳荣华.美国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特點与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6(11).

[7]王勇.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实现途径新探[J].煤炭高等教育,2007(1).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 篇4

《职业人文基础》作为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肩负着增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艰巨任务。经过多年的探索, 高职院校《职业人文基础》经历了不断的改革, 既注意到基本的职业人文素质修养的学习, 又强调职业通用能力的培养训练, 既有人文基础知识的传授, 又与职业需求紧密结合。同时, 课程内容也随之进行了模块化的改革和设计, 通过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演讲、辩论等等这些模块让教学内容更具可操作性, 更加强调知行合一, 注重能力培养和素养养成。

然而, 当我们的教学设计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丰富的同时, 关于《职业人文基础》课程的考核和评价却依然保留传统的方式。我们不禁要思考, 时代在进步, 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越来越凸显他们身上特有的品性和特质, 传统的考核方式, 能否真正客观地评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能否真实地反映学生的人文素养?经过讨论研究, 笔者认为目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在目标上, 以课程的结果性评价为核心, 重知识、轻能力, 重相对评价、轻绝对评价;二是在方法上, 以单一量化排序为手段, 重排序的结果、分数等, 重现阶段评价, 忽视在纵向上考虑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变化, 更无法为下一阶段甚至学生长远的人生规划提供借鉴和指导;三是在内容上, 绝大多数还是以本课程、教材和课内知识为主, 忽视了人文课堂外巨大的空间和舞台, 没有考虑到人文学科的特殊性。这种评价体系很难在评价活动中凸显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更不能客观地反映每个学生的人文素养, 无法对学生人文综合素养的培养起到激励作用。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 笔者对高职院校《职业人文基础》课程的评价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认为模块化的评价更有利于客观反映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更有利于科学地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考核。

一、模块化大学生人文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构建科学的《职业人文基础》课程评价体系, 其根本目的在于使高职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考核, 更好地为推进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服务, 不断完善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因此, 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 给予大学生发展明确的导向指引。

《职业人文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内容和各项指标的权重赋值以及评价结果的合理运用, 都会对大学生产生明显的导向作用。因此, 设计评价内容时, 必须考虑是否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和新形势下的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 是否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学校特有的办学思想。

(二) 评价要灵活多样、易于操作。

由于大学生人文素质内涵相当丰富, 所以, 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 必须把庞大复杂的评价体系进行分类即划分为几个模块, 然后对模块进行细化分解。同时, 评价手段应该灵活多样、简便易行, 如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自评和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等等, 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 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个体差异。

“90后”大学生在诸多方面表现出其特有的个性, 如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个性相对独立、自我意识较强, 但由于成长环境不同、成长经历不同, 学生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个性化指的就是评价体系的构建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通过评价能更好地凸显和鼓励其某一方面的特长、优势和个性, 避免评价结果千人一面。

(四) 评价要具有代表性、全面性。

要全面性地评价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评价指标就应尽可能体现人文素质教育整体目标和涉及的重要内容, 能从多层面、多视角反映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如大学生的文化素质、身心健康、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 如怎么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而形成稳定的情感、理性和意志。我们在构建指标体系时, 在突出重要指标的同时, 必须考虑评价内容的代表性、全面性。

二、《职业人文基础》课程模块化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

根据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素质要求, 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以及模块化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我们认为高职院校《职业人文基础》可以从以下四个模块进行考察与评价。

(一) 爱的肯定———思想素养模块。

人文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做人的教育, 要使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素养得到锤炼和提高, 必须让学生在无比开阔的人文教育课堂中学会爱与感恩。在学生将要面临的工作与生活中, 对于生命主题、命运主题、人性主题、苦难主题、母爱主题、英雄主题、爱情主题等的正确理解, 将会构成大学生思想素养的重要内容, 为其树立健康积极的观念、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二) 能力的锤炼———能力素养模块。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专门技能型人才, 这就要求学生们更需要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交际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实用写作能力、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是大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为社会服务的主要本领, 也是评价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 情趣的培养———人文知识模块。

人文素养指大学生专业素质之外的文化底蕴、艺术修养、审美情趣以及关心社会、关心人类的态度和精神。文学的熏陶、历史的感悟、哲学的智慧、艺术的审美、生活的味道都是形成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 学习和掌握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 是人的全面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四) 健康的自我———身心素养模块。

作为一个现代大学生, 走上社会和工作岗位后, 必须面临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压力。从这点而言, 要成为一个健全的现代人, 就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适能力, 这是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基础。

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人文课作为一门做人教育的课程, 它的实践应该无时不在, 无处不在。模块化大学生人文素养评价体系,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评价方式的缺陷, 评价结果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并且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浩, 陶虎, 王晓辉.高校模块化教学模式及其效果评价方法[J].科技信息, 2010

[2] .龙建成, 杨军诚, 陈峰.构建大学生全面素质模块化评价体系的研究[J].高教研究, 2000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 篇5

“人文素质”近年来是一个热门名词,在高等院校更是一个众人皆知的名词。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即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努力方向,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根本措施,而人文素质教育是高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杨叔子院士认为,人文教育追求善,对求真的科学具有导向作用,人文素质不仅影响人的价值观,还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有益于人的精神世界的解放,激发创造灵感。[1]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渗透到可能的方面和领域。在高师教学中,教育学课程就是一个可以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的平台。

一、加强师范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人文素质,一般指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为什么要加强师范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笔者认为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有利于师范生承担起传播和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重任。

师范生将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教育人、培养人,担负的是人类知识文化的传递、传播方面的任务。人类知识包含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因此它要求师范生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包括文、史、哲方面的社会科学知识,音、体、美等艺术方面知识、技能和审美的能力,具有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当然,师范生学习的时间和水平有限,不可能在这些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但至少应具有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承担起传播和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重任。

2.有利于师范生形成良好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师范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是教师,工作性质是复杂而又繁重的脑力劳动,教师主体的人格是教育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为了陶冶学生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往往通过师生人际关系,通过心灵之间的交流、撞击、情感的交融、教师人格的感染来实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不好的。如果教师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质,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探求,而且可以此为载体,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从而最大限度地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成长施加影响。正如俄罗斯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3.有利于师范生形成优良品德,提高竞争能力。

“人文科学可以使人们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人对社会的责任。”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如此评价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2]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引导学生有选择地吸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真正懂得人的价值与意义,正确思考人生、修炼人生。而且人文素质教育往往带有寓教于美、潜移默化的特点,学生比较乐于接受,有利于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而且在人力资源供求日益富裕和能够充分实现自由流动的今天,要想找到一份好工作,大学生必须调整思路,不但要以知识、技能武装自己,而且要以道德、修养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试想,哪一个单位愿意招聘一个学富五车却自私自利、心胸狭窄的人呢?

二、教育学课程教学独特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1.教育学课程具有人文性的基本特质。

建国以后,我国全面学习前苏联,高师教育类课程精简为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法三门,教材的教条化比较明显,教学逐渐形成了以讲授为主的单一模式。为此,改革开放以来,华中师大等五所院校开始对教育学教材进行改革,之后又有人本着实用的宗旨,编写实用教育学。20世纪90年代初,微格教学理论传入我国,教育界开始关注教学技能,出现了知识课程和技能课程并重的势头。尽管教育学课程向技能性偏重,但我们仍应看到教育学课程还是具有人文性的,因为教育学教学对于师范生的精神成长是举足轻重的。教育学课程教学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提升个人价值的活动,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活动。教育学课程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备课、上课、了解学生心理等基本教育能力,还应对他们进行审美欣赏、心理健康、道德完美等更加丰富健全的人格教育。也就是说,教育学课程教学的内容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还有人文精神、道德人格、艺术品质的培养,教育学课程教学的“人文性”主张教育不是为了社会功利的目的,而是为了受教育者个人在人性、理智、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把他们培养成自由、完善、和谐发展的个人。

2.教育学课程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民族精神。

师范生正处在人格健全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期,通过教育学课程独特的学科体系和丰富的人文知识内涵,对其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增强其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们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方向,抵御不良思想、行为的侵蚀,不仅把学习当作个人的事情,而且当作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事业来努力。

3.教育学课程可以提高师范生的审美能力。

一名全面发展的师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素质。学生通过教育学课程对相关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人文知识的获取和充实,能够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使他们懂得真、善、美的真谛,净化和美化其心灵、言语和形象,努力追求高品位的生活、高境界的人生。而且教育类课程中所蕴含的辩证法思想、传统文化的精髓、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崇高精神等都能不断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使他们获得一种美的享受,也使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逐步提高。

4.教育类课程能够正确引导师范生的行为方向。

从高中进入大学这个“小社会”,学生需要逐渐具备自我选择、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能力。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而且成长在各种思想的“前沿阵地”——大学校园中的大学生又处于成人化的转变期,很容易迷失自己,所以教育类课程所内含的全面发展教育,优秀教师的榜样作用及教育家们的光辉思想,都有利于师范生不断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以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来鞭策自己,做一名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三、教育学课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

1.挖掘教育学课程内容,彰显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目前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实际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教育学课程的人文认知功能,从而使教学的整体功能失效。因此,彰显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深入挖掘人文教育资源,是提高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教育学》是师范院校的一门教师教育类基础必修课程,以往的课程教学没有处理好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关系,往往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其应有的人文精神教育作用。事实上,教育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无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学说,还是教育的起源、教育的本质、教师的素质等,都贯穿着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些理论富有深厚的人文魅力,都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宝贵人文教育资源。例如,我们在讲到教师道德素养内容之一——教师的教育责任感时,让学生观看音像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的故事。徐本禹是华中农业大学2003届毕业生,毕业那年去贵州的一个贫困山区去支教,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学生们看完后无不被其感动,再一次深刻意识到社会和国家把培养下一代的光荣任务教给自己,这是一项重大的历史责任。再例如,讲授孔子的教育思想时,笔者结合《论语》、《孟子》等篇章谈儒家理想人格的修养、儒家学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等,让学生理解那些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为什么要发表联合宣言回到2500年前的孔子的思想里去,引导学生从历代优秀教育思想中汲取营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对这种立足于教材中的内容,有目的地扩充信息量的做法,学生反映不错。有一位同学写道:“老师对教材中的教育理论进行分析,同时引出许多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知识、事实,不仅使我从整体上了解了教育现象、教育规律,而且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审美品位,让我更爱教育这一神圣的职业了。”

当代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素养,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敢于创新。只有闪烁着人文光辉的教育理论,才更能使大学生通过对自我价值的追求,逐步认识到社会价值的意义,从而超越自我。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不断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大学生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创新教育理论的内容,大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育理论中的人文教育资源,使教育学成为富有魅力并令人期待的学科。

2.搭建师生交流平台,给予人文关怀。

在高校,有部分教师在教学目标上常把学生当成工具和“匠人”来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在教育对象上,把学生当成接收器,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当成产品来加工,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更有甚者,有极个别教师对有障碍的学生或心理有疾病的学生,不是给予真诚的师爱,去爱护和帮助他们,而是歧视和厌恶他们,使这部分学生感到孤独无援,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以致于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对他人、学校和社会产生仇恨的心理。人文关怀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把满足学生的多方面兴趣和要求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把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价值和自由作为教育的目的,一切为人的发展服务。美国学者柯尔伯格(L.Kohlberg)和班杜拉(A.Bandura)等人曾提出自由主义教育理论,他们认为,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同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没有束缚、没有压力的状态下接受教育。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教育情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问答式等方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在启发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教师适当点拨启迪,辅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温和的表情、宽容的态度评价学生,通过评价给予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自信心,促使他们以愉快、高涨的情绪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笔者还通过课前演讲来搭起一个思想感情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师生相互鼓励、共同成长。开始的时候,有些学生还很腼腆,有些怯场,我们鼓励其大声、大方、大胆地表达。“要想明天讲得棒,别怕今天出洋相”,口才不像人的相貌一样难以改变,它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得到提高。一轮下来,同学们体会到“多上台一次,胆子就大三分”的道理,逐渐的,大家上台积极了、踊跃了,演讲的话题更多了,演讲的水平也日益提高了。同学们在一起谈学习、谈生活,谈理想、谈抱负,谈亲情、谈友情;读散文、吟诗歌、讲故事,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乡土人情;不少同学还能结合教育知识谈对身边发生的教育现象的看法,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包罗万象。学生的演讲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经常异彩纷呈,高潮迭起。当一部分学生还在为进入大学没有目标而迷茫时,有学生则以“校荣我荣,校衰我耻”为题,宣誓“师专将因为我们而辉煌”,令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学生们在课堂上尽情挥洒,展示出无比的自信与豪迈。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通过课前演讲,不仅提高师范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彼此间交流的是思想和感情,我们在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相互鼓励,共同成长。

3.围绕人文素质教育,不断改进教学手段。

传统的“一块黑板、二支粉笔、三寸不烂之舌”的落后教学手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忽视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功能。要提高教育学课程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文本、图形、图像及音频、视频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人文素质。如结合教材“五育”内容可播放《百家讲坛》中国人民大学袁济喜教授所讲的专题《“硫酸泼熊”引发的思考》,从轰动全国的清华学子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谈到传统美育再到当代人格建设,让学生在震撼中感悟;学习“教师素质”内容时可放映电影《美丽的大脚》、《凤凰琴》,让学生在感动中沉思;讲授“学校教学”内容时可放映优质课录像,等等。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学生能够看到、听到不易直接看到、听到的事物、现象和过程,从而大大丰富教材内容,同时还可以使教材内容变得形象、生动、直观、有声有色,从而提升课程的艺术性、欣赏性和教育性。

总之,师范生人文素质的培育不是仅靠一门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所能完成的,它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影响,需要学校、社会一起努力,共同营造有利于师范生人文素质形成的良好氛围。但可以肯定地说,教育学课程在师范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是大有可为的。教师们应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 篇6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模块化;模块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一、课程模块化设计的特点

(一)课程模块须做到相关性、系统性和递进性

课程模块须做到相关性、系统性和递进性,这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模块总体框架搭建的基本原则。相关性指所有模块安排均与岗位职能相关。系统性是指课程模块总体应体现履行全部岗位职能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的综合。递进性是指课程模块层级随气候预测培训子目标的层级性而呈现层级展开。

(二)课程模块设置应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

课程模块设置应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不以学科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从业务实际需要出发来组织培训课程内容,强调能力本位和知识的必需和够用。气候预测岗位工作实务性强,在教育培训中解决部分实践性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三)课程模块应具搭配性和可更新性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实践环节子目标,实践子模块与理论子模块的配套性相当重要。这是在课程模块总体框架搭建之后,子模块安排的基本原则。子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子模块的子目标也相对独立,但具有巧妙的内在联系。每个子模块代表一项知识、技能,同一个一级模块下,子模块的选择代表了技能或专业知识的搭配。因此,模块的不同选择可以代表不同层次的气候预测业务能力需求。课程模块也应具有可更新性,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

二、课程模块化设置的优势

(一)课程模块化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目前,在学历教育中,高校对短期气候预测这门课程设置的学时安排跨度较长,学生学完课程不能及时应用到工作中,这也说明了短期气候预测课程的学历教育教学效率不高,呈现出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浪费。然而,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时,对要做些什么、如何做等都有个重新学习和认识的过程。本研究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而探讨课程模块化设置,认为课程模块化对于人才能力的培养是注重实践性的,加大了实践性和感性认识,避免了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状况。

(二)课程结构模块化能够体现核心课程理念

一方面,课程模块化的设置体现了核心课程的理念,它不但能及时体现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大大增强培训内容的适用性,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不同学习基础、发展需求各异的学员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培训内容取舍的依据是岗位的实际需求,因此绝大多数模块都以某一知识或技能的形成为主线,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每个模块几乎都是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综合化的典范。

(三)课程模块化能够与岗位层次衔接起来

模块化思想起源于工业生产,目的在于简化设计和制造工作,缩短产品和设备研制时间。培训课程模块化设置能提升学习效率,加快专业人员岗位适应和胜任速度;对于已从事业务工作一段时间的人员来说,培训课程模块化设置能够有效节约培训时间,做到有的放矢;对于已处于专业技术高级岗位的业务人员来说,通过对新技术、新方法及专题研讨的培训课程模块的学习,能够有效提高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三、课程模块化设置方法

(一)设置原则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应该对不同层次的业务人员分别进行岗位胜任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描述。事实上,各岗位层次间的能力、技能必然按层次呈现出递进关系,而这一关系将为课程模块化与岗位层次的衔接奠定基础并搭建框架。

对于新上岗的业务人员来说,课程的模块化设置强调拓宽知识面,增强综合分析能力,以够用、实践为主;对于已工作一段时间,需参加岗位培训的业务人员来说,课程的模块化设置强调培训有效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内容;对于已处于气候预测高级岗位的业务人员来说,需要强调对新理论、新方法以及专题研讨方面的培训。

(二)设置结构

根据不同岗位层次培养目标和专业发展需求,可将课程分成基础理论、技术方法、专题研讨和学科前沿信息三类模块。基础理论模块是对所有与课程理论有关的内容进行选择压缩,设置最基础、最主要、最实用的内容,同时应强调理论讲解与个例分析紧密结合,剩余其他有关理论内容可以留给学员自学。该模块也是短期气候预测研究领域的坚固基石。技术方法模块是基于基础理论模块,应成为学历后专业技术培训的重点模块,是体现核心培训课程理念的模块,强调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而待学员在培训结束之后将培训所学应用到本地化工作当中,做到学以致用,真正对短期气候预测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有所提高。专题研讨和学科前沿信息模块是基于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模块,通过对气候预测专题的研讨以及对短期气候预测学科前沿的最新信息的介绍,让学员领悟渗透在这些信息中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目的不是介绍理论知识,而是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课程模块的分类

(一)基础理论模块

基础理论模块是最基础、最主要、最实用的课程内容,以短期气候预测课程为例,它包括气候系统及其变化和预测、大气环流基本状况、大气低频变化及遥相关、海气相互作用和陆面过程对气候的影响5个子模块(详见图1)。其中,气候系统及其变化和预测子模块最基础的理论模块内容,大气环流基本状况、大气低频变化及遥相关、海气相互作用和陆面过程对气候的影响4个子模块是短期气候气候预测最主要、最实用的理论模块内容。

(二)技术方法模块

技术方法模块是体现核心培训课程理念的模块,以短期气候预测课程为例,主要梳理了目前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中常用的短期气候预测技术方法和国内外常用的气候预测业务质量评估方法,该模块包括物理统计预测方法、气候动力数值模式预测方法、动力与统计相结合预测技术和气候预测业务质量评估方法这4个子模块(详见图2)。

(三)专题研讨和学科前沿信息模块

专题研讨和学科前沿信息模块的目的是为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以短期气候预测课程为例,专题研讨和学科前沿信息模块包括专题气候预测研讨和短期气候预测学科前沿信息两个子模块。专题气候预测研讨子模块包括气温、降水、ENSO、台风数量、冷空气频次、沙尘频数、农业生产条件等短期气候预测专题。短期气候预测学科前沿信息子模块主要介绍短期气候预测学科前沿的最新信息。

五、结语

本文对课程模块化的研究,还停留在概念层面,深层次的研究成果还需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实践中继续研究。另一方面,短期气候预测目前仍面临很多科学难题,传统的气候预测理论和方法需要及时更新认识和应用,因此对短期气候预测培训课程模块的设置也应及时做出适当调整,这对丰富和发展气候预测培训教学研究和实践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宇.“模块化”与“能力本位”:国外职教课程的早期印象及其影响[J].职教通讯,2011(11).

[2]贾凡.开放大学成人模块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职教论坛,2014,(12).

[3]刘建中.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模块化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 篇7

然而,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却存在着许多不如人意之处,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 以下问题经常发生在一些职业学校实习生身上。主要问题有:缺乏钻研精神;缺乏奉献之心;缺乏责任意识;缺乏吃苦品质;缺乏文明礼貌;缺乏走向社会的心理准备, 对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差;缺乏自制能力等等。

企业方面要求中职毕业生能“零距离”就业, 但从现实来看, 由于人文素养教育的缺失不少职校毕业生还远不能达到这种要求。因此,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人文教育课程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已是势在必行。本课题小组以河北银行学校学生、课程体系为范本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果。

一、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人文教育的现状

调查表明, 现在的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普遍存在技术教育为绝对主体的功利倾向。以我省而言, 在许多的职业学校里只是单纯注重操作技能训练, 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 仅满足让学生得到从事职业所需的技能,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 培养其树立独立人格和健全心理方面, 明显重视不够, 对于其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的教育与培养不能给予特别的重视, 有比较严重的边缘化人文教育倾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在学校整体教学规划设计中列入人文教育课程。学校的教育管理层面对人文教育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把人文教育课程设置作为与技能培养相对立的“软任务”看待, 基本上采取可有可无的态度, 不能投入足够的人力、精力去抓, 使人文教育课程逐步被弱化。在问卷调查中, 反映出此问题十分突出。在回答“您认为职业教育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时, 教师们普遍认为, 突出的问题表现为“无整体计划”“无针对性”和“教育观念滞后”。在问及“目前职业教育开展人文教育课程应注重什么”时, 82%的教师回答是要“强化考核激励机制”, 71%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应首先提高认识”。

2.职业教育在校学生的人文素质亟待提高。课题研究小组以诚信、自信、创新、责任感、合作能力、敬业精神等人文品质作为调查项展开调查, 发现:只有26%的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素养———创新意识;有55%的学生不能认同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的社会价值, 缺乏自信心。学生“认为同学抽烟是闲极无聊”的占50.62%;“认为校园里恋人公开的亲密行为与己无关”的占60.92%。学生正处于思想的半成熟期, 思想变化非常之大、非常之快, 多数学生明显表现出知与行的严重脱节、观念与行为的不一致, 只注意从大处着眼, 不注重从小事做起。目前, 在职业学校读书的学生, 大部分为独生子女, “四二一”家庭结构使得这代孩子成长于众星捧月的背景之下, 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 缺少吃苦的意识。大工业化时代所必需的合作意识在这代学生身上表现得相对较弱, 只有37%的学生表示出较强的合作能力, 46%的学生有较强的责任感, 39%的学生表现出有敬业精神。而这些人文素养的缺失必将成为制约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3.现有人文教育课程内容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调查中有近九成学生认为“开设人文教育课程”非常必要。这个结果有些出乎调查者的意料。这个结果表明, 职校学生不是对人文教育类课程不感兴趣, 相反有着很高的期望值, 这与我们现在职业学校中比较普遍存在的开展人文教育不够, 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的实际情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通过问卷, 得到的结果是:接近五成的教师、学生认为, 所在学校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的比例不足或者非常不足。从细的方面说, 认为不足的学生, 一年级占40%, 二年级占49%, 到了三年级就超过了50%。这三组数字对比表明, 随着年龄的增长, 社会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 学生对人文领域的知识要求, 重要性的认识就越来越高。换个角度也表明, 年级的增高也预示着专业课课时量的增加, 留给人文教育课程的空间就越来越小。

职业学校人文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能适应需要。问卷情况表明, 52%的教师和51%的学生对人文课程教学内容不满意或特别不满意。学生方面, 二、三年级学生的满意度低于一年级学生。53%的学生对教学方式不满意或特别不满意。文科专业的学生不满意率接近55%, 较之工科专业的学生差异显著。

4.职业学校的人文教育课程不能突出职业特色。许多的职业学校单纯仿照一般学校的做法, 对教材不做筛选与整合, 甚至按照普通高校的体系安排人文教育课程。这样, 一方面现有的人文教育课程在量上就与专业教学产生了时间上的冲突;另一方面, 这样的人文教育内容势必脱离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接受能力, 不可能被职业学校的学生喜欢和肯定, 教学效果比较差。尤其是许多学校不能针对学生专业实际、面向其未来工作岗位开展相应内容的人文素质教育。问卷情况表明, 74%的学生认为教师不能在专业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诚信、责任、创业、敬业等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 只是单纯传授技能;84%的学生反映, 学校也不能经常对学生进行与职业相关的系统的法律法规教育。

5.教师本身的人文教育教学能力限制。问卷显示, 95%的教师认为在职业学校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是必要和非常必要的。存在的问题是, 专业课教师本身存在人文素质知识和能力欠缺的情况。调查中, 有27%的教师反映, 专业课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难度较大。另外, 对于什么是职业学校需要的人文素质以及如何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许多教师甚至学校领导还不能给予正确的理解, 也没有较为系统的教学计划进行实施。此外, 缺少鼓励教师进行人文教育课程的研究、创新的激励机制。在访谈中我们发现, 学校领导的观念是以专业教学为教学重点, 教师视专业课为最主要的课程, 把占用课时进行人文素质课程, 参与人文教育课程教学工作视为时间和精力上的负担。这也就是人文教育课程成为被忽视环节的原因所在。

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整合的思路及方法

人文教育课程是职业学校使被教育者个性成长、道德完善的重要课程。人文教育不仅让学生更有创造精神, 还可以使学生有能力认识世界、认识真善美, 在未来生活、工作的过程中更好地关心别人、热爱生活, 以利于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为国家和大众服务。许多相关的数据都一再表明, 现在的各类企业都越来越看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因此, 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者在课程设计上, 除了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外, 必须全盘考虑学生人文素养对其未来发展的影响。在教学中, 教师应利用课程设置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学生人格完善所应该起到的关键作用。这样系统地利用人文课程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 除了帮助学生就业和满足现代企业的用工需求外, 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获得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教育者尊重教育对象的表现。

人文教育课程涵盖的学科比较宽泛, 包括了十分丰富的内容, 理想、价值观、精神健康、家庭伦理、责任教育、艺术欣赏能力、礼仪规范等都可以归入人文课程体系的范围。人文课程设置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完成, 课堂教学可以作为知识类传授的主体, 实践型的内容可以通过组织主题活动、社会体验等方式完成。教学内容应有效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提升其道德素养、人文修养和职业素质, 实现其全面健康的个性成长, 使之具备在未来职业实践中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人文教育应通过课内和课外两种渠道开展。课堂是人文教育的主渠道, 课外活动是人文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

1.建立统一的各专业必修的人文科学课程体系。学校应加强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教学改革, 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加大人文科学课程比重, 文理交叉互相渗透, 建立统一的各专业必修的人文科学课程体系。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 (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形势与政策”课。这些课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 与一般的人文素质选修课不同, 其内容体现着支配国家、社会和政治生活的主流意识形态, 在素质教育体系中起着核心、骨干和主导的作用, 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灵魂。

2.挖掘文化基础课程中的人文教育因素。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文化基础课非常有限, 大多数学校主要开设了语文、英语、数学、政治、体育, 但这些课程中包含着丰富的、潜在的人文内容,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把它们充分挖掘出来, 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构建健全人格。语文教材中人文素材相当丰富, 职业学校由于没有高考指挥棒的指挥, 教师对字、词、句、篇的讲解可不作为重点, 而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文章的内涵, 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人文思想。

3.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精神。在职业学校中, 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占据了他们在校时间中的大部分, 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有充裕的时间和机会接受专门的人文知识教育。虽然专业课主要传授专业知识, 进行技能训练, 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是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以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作保证完成的, 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本身就属于人文精神, 我们将这些人文因素和人文精神有意识地挖掘出来, 传授给学生, 同样能达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目的。

4.开设人文选修课。不同的学生对人文知识方面的兴趣是不同的, 如果硬性要求每个学生接受同一内容的人文知识学习, 有的学生可能会因不感兴趣而采用应付的态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开设一些不受班级、年级限制的人文选修课, 如《修身养性》《道德经》《心理健康》《诗词赏析》《演讲与口才》等。全校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每学期选择一门, 实行走班上课。由于是学生自己选择课程, 都能够认真地、主动地学习。这些课程的教材可以由老师们自行编写, 形成校本教材, 也可以结合本校实际使用比较成熟的教材。

5.课外活动是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渠道。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课外活动, 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不自觉地接受人文教育, 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们可以组织校园艺术节、校园体育节等课外活动。艺术节内容丰富, 有演讲、诗歌朗诵、美术、音乐、舞蹈、书法等十几项比赛, 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艺术熏陶和美的教育;学校体育节不同于田径运动会, 可以设计一些集体项目, 让参与的学生更多, 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如集体跳绳比赛、班级拔河比赛、篮球赛等项目。这样做既可以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也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与喜爱。

随着我省职业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学校既要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学习训练, 又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这样才能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处, 才能为我省的经济建设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郝丽华.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初探[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8) .

[2]姚和平.大学生艺术素养缺失对科学素养的影响及对策[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 (11) .

[3]梁燕.谈艺术教育对高职学生素质的影响作用[J].辽宁高职学报, 2007 (12) .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模块设计 篇8

一、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模块功能

(一)合理设计,规范新生入学教育

目前我国高校进行的新生入学教育问题颇多。主要表现在入学教育时间短,实施模式单一,内容形式单一,而且普遍采用新生入学教育周的模式,以讲座的形式采用院系集中或分专业对新生开展以校史校况介绍、校纪校规教育、专业和课程介绍、环境认知适应和职业规划等为内容进行为期1~2周的入学教育,之后,便没有了下文。新生入学教育未能形成规范化、课程化、系统化体系,甚至简单把新生入学教育划归学生管理工作范畴,是辅导员的事,缺乏全校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教育教学分离脱节。以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建设为主线,构建完备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体系,将教育时间扩展为半个学期甚至更长时间,教育内容设置若干课程模块,且纳入总体教育教学环节,实行学分制,考核评价指标规范、标准,使新生入学教育不应付差事、不走过场。

(二)夯实基础,提高高校育人质量

新生入学教育质量的好坏将影响学生们的整个大学生活,乃至他们的一生。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学会一个人走路,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梦想等等。新生入学教育针对新生的诸多“第一次”,按照课程模块内容,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种种困惑,塑造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坚持质量是高校生命线的理念,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强化新生入学教育的教学计划、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考核评价等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高校的总体功能,努力把学生造就成为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三)德能并重,实现高校育人目标

高等院校以“育人”为中心,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曾几何时,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和教学管理部门分工变得十分明晰,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出现“偏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要求未能得到彻底地贯彻落实。牢固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将新生入学教育贯课程模块化,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的一切工作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新生入学教育三大课程模块

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高度重视新生入学教育,为提高入学教育的效果,学院将新生入学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列为实践体验与创新课,共2学分,8次课,与专业见习课中的《职业与专业认知见习》课程相配套,建立了校级专业教授、专业教师、教学助理和学工助理的教学团队,采用课堂讲授和院级分工领导讲座相结合、校外实践、开卷考试等方式,实现“加快新生入学适应”的教学目标,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打下良好基础。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模块:

(一)集中教育

1. 学院改革与发展教育。

开展的时间一般是在新生报到结束后正式开课前通过讲座的形式来完成。学院改革与发展教育目的是激发学生爱校爱院的热情,是培养学生爱院情结的重要方式。通过开展本讲座,不断加强新生对学校学院发展历程的了解,进而增强学生的学院荣誉感和自豪感。同时,各教学部结合学院改革与发展教育的内容,充分挖掘资源,开展富有本教学部特色的教育,增进学生集体荣誉感。

2. 学籍管理制度教育。

开展的时间一般是在新生报到结束后正式开课前通过讲座的形式来完成。为了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保证学院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必须加强学院学生的学籍管理制度。通过对学籍管理制度的教育,坚持健全管理制度同加强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鼓励先进,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得到全面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3. 实践教学专题教育。

开展的时间一般是在新生报到结束后正式开课前通过讲座的形式来完成。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学院的实践教学以新时期的人才培养规格为目标,构建适应新形势,符合新要求,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时代特点和学院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推动学院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入。

4. 国家化培养教育。

学院在本科人才培养上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突出实践创新能力训练,注重本科生国际化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近年来我院与英国、新西兰、泰国、台湾等多所大学联合开展国际双学位、游学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培养本科生的国际竞争力。

(二)深入教育

1. 专业认知篇。

新生入学初对专业不了解,若要减少其专业迷茫,稳定专业理想,激发专业学习兴趣,进行专业认知教育必不可少。本模块由学院会计专业负责人从专业的起源、应用、发展、地位、前言、实践应用、就业定位、从业前景等方面介绍,激发新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提高其认同感和归属感,为今后专业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将专业认知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使新生全面了解所选专业的基本情况与就业前景,合理规划大学生涯。专业认知教育由专业教授授课(共3次课)加之学生期末到与专业相同或相近厂企认知见习的形式相结合,效果斐然。

2. 教学工作篇。

以“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本模块由财会部教学助理(共1次课)从学制、考勤、成绩绩点计算、重修、缓考、专业分流、双学位、学生选课、考试等方面的教学管理进行介绍,让学生充分了解每个环节的相关规定,做到教师、教学助理、学生心中有数。

3. 学生工作篇。

本模块由财会部学工助理(共1次课)从安全教育和社会实践与服务进行介绍。大一新生刚入校,在陌生的环境下,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欠缺,防范能力不足,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识,容易发生各类安全问题。通过开展基本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防范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防范和处理安全事故,为顺利平安度过大学生活打下坚实基础。社会实践与服务主要涵盖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几个方面,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利用周末或假期进行,亦可与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们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服务大众、回馈社会。

4. 专业考证篇。

职业规划教育是大学生们的必修课。把它列入新生入学教育体系,可以提高学生的成才意识,增强其对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自我认知与评价、社会认知与就业环境分析、个人职业规划设计的理解和认识。本模块由专业教师(共3次课)通过一个问题:如何读大学?引导学生去思考怎么度过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大学生活。让学生提前思考四年后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思考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提前制定短期、长期目标。毕业时自己在专业方面拥有什么硬件?了解社会职业需求及职业环境;了解现代企业的用人标准和要求;了解未来将要从事的目标职业或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从业要求和标准,使学生初步建立对职业世界的感性认识,转变角色,把自己当做一个“准职业人”看待,明确自己的专业学习目标和任务,增强学习积极性,对大学学习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从而有目标、有计划地学习,清楚财会类学生的就业方向,考证是职场加速器。针对财会类专业学生可考的专业技术资格证进行详细的解读,让学生了解每种技术资格证的作用、报名时间、报名方式、报名条件、考试科目、考试时间、考试方式、考试题型、报名费用,提前做好思想准备。

(三)后续教育

后续教育一直贯穿在整个大学四年生活学习过程中,通过每周周日的班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及其他方面的班会主题教育。

三、完善当前入学教育工作的建议

要切实完善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必须从入学教育的内容、形式和制度三方面入手。

(一)构建全面的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与时俱进,是入学教育工作成功的基础

高等职业教育正在试点,我们可以尝试为刚入校的新生提供各种教育活动和服务,帮助他们更快适应环境,很快实现角色的转变。新生的成长成才教育更重要的指的是职业素养教育,培育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二)创新入学教育形式,符合学生需求,是入学教育工作成功的抓手

网络已经成为当前95后学生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通过网络平台,入学教育的内容可以走近学生,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交流和讨论。网络平台突破了传统入学教育的时空限制,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和讨论;学生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和需要的内容,做到因人而异,因专业而异。

(三)加强教材建设,规范严谨,是入学教育课堂教学效果的保障

以就业为导向的财会专业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材的衔接。高职院校可以组织相关专家编制财会专业学生新生入学教育的教材。一方面给学生往高职本科过渡提供一个衔接的桥梁,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应培养规格的新知识、新技术,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 篇9

高职教育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育教学理念上较多地突出了技能教育和就业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相对比较薄弱。蔡元培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 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 完成他的人格, 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因此, 教育应回归本身的价值追求即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及其融入高职体育课程的必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 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 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 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因此,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完备的知识和技能, 还要有足够的社会适应能力, 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强调“做人”与“做事”相结合。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学校的学生要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深化教育改革, 办出高职特色, 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主旋律。高职教育在服务地方与区域经济发展、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正努力构建由思想品德、文化修养、职业技能、身心健康等构成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并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学术讲座等第一课堂形式和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等第二课堂形式, 全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工程。

高职体育课程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体育主要有育人功能、健身功能、娱乐功能。但是因为种种原因, 重视体能和技能培养长期占据着体育领域的核心地位, 而严重忽视了文化素质方面的提高, 体育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和全面的彰显。高职体育课程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康和谐的人格, 陶冶其高尚的情操, 拓宽其国际视野, 提高其品质修养。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国际性和民族性, 增进学生的爱国精神, 提高其道德水准,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3) 帮助学生适当地释放与控制其情感, 学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提高学生的情志品质。 (4) 提高学生使用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素质教育着眼于教育的长效性,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人的素质可大致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 现代素质教育不仅深入到素质的生理与心理层面, 而且扩展到社会文化层面。在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内容安排和教材选用上都需要适当增加人文类通识教育的覆盖面。职业人的基本素质结构要求如图1所示。

高职体育课程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完善体育课程体系教育实践是以课程为轴心展开的。根据广义的大课程概念, 体育课程应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课余体育参与和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三大部分, 应该是课内外一体化的充满人文气息的课程。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及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开展了以“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为主题的体育课程改革, 积极探索具有高职体育特色的课程设置体系和教育模式, 加强体育课程的优化整合, 强化体育课程教学的职业面向功能和人文功能, 将体育文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入现代高职体育教学中, 构建了复合型体育课程设置体系 (见图2) , 较好地体现了高职体育的课程特色。秉承“厚德崇商”的校训和勇于拼搏、敢为人先的浙商精神, 学院利用体育载体, 构建了体育健康教育、体育技能教育与职业素质提升有机结合的大平台, 构建了商贸体育特色课程。即在一年级实施两学期、两个体育项目选项课的基础上, 二年级实行商贸体育课程, 如图3所示。课程充分考虑了国际贸易、财务会计、酒店管理、文秘、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及电子商务等专业学生的职业特点, 也考虑了学生性别、体质条件及兴趣爱好方面的个体差异, 尽可能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使每个学生都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体育课, 使学生充分实现“学习体育、学会体育和会学体育”的发展目标, 使体育成为能帮助学生在今后的职场和生活中左右逢源的重要素质。

拓宽体育教师自身的人文视野体育教师是体育知识和人文知识的传播者, 其自身知识结构直接影响到人文素质教育在体育课程中的开展。因此, 体育工作者应从多方面拓展人文知识面。首先, 要博览群书, 多读体育文化、体育经济、体育史、体育地理、体育养生、体育哲学等方面的书籍, 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不断丰富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 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其次, 要关注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足球赛、NBA等重大体育活动, 关注国内外体育明星, 关注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 提高精神文化素质, 丰富自身的文化生活, 从而使师生的精神文化相互融合, 产生共鸣, 以此活跃体育教学气氛。

优化体育课堂人文教育环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 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要有目的、有选择地融入文学、历史、地理、哲学、艺术等学科的内容, 使学生的人文知识得到拓宽。对学生而言, 学会以探究—思考的方式解决问题, 是一种非常必要的修养, 或将成为终身受用的素质。譬如, 在体育选项课教学中, 可以小组为单位, 让学生策划一场小型球赛, 包括制定规程、确立赛制、配备裁判、现场组织等。通过这种学习, 使学生在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 体验成功与失败、欢乐与辛酸, 在团队合作中感悟种种具有现代人文精神和管理内涵的道理。人文修养的教育和广博文化知识的滋补有利于高职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 具有良好文化素质的人往往善于选择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比较中更具鉴别力。

充分发挥校园体育文化的渗透作用良好的校园环境和体育文化氛围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应, 是提升学生文化境界和修养层次的重要一环。学校是一种社会教育机构, 文化精神决定着它的品质, 大学校园的雕塑、标志性建筑物 (图书馆、体育馆) 和整洁美观的校园是文化底蕴突显的场所。它能让学生禁不住驻足吟诵, 神游物外, 会感到有一种如沐春风般的欢快和自然, 此时无声胜有声。在课堂教学中, 悬挂几幅体育明星图片、介绍几句体育励志名言、播放几首激情飞扬的体育歌曲, 都有利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的精髓, 感悟生活, 思考人生, 培养浓厚的人文精神。

通过举办适合高职教育的体育知名人士演讲或人文讲座、文化艺术节、各类体育竞赛、早锻炼、俱乐部等活动吸引学生主动而广泛地参与, 营造生动而健康的人文氛围, 开阔学生的视野, 可以使人文素质教育更为丰富和生动。同时, 应鼓励学生发展体育社团组织, 通过参加社团活动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其感受团结的力量, 互爱、互助的快乐, 感受体育、人文与科学的结合。当然, 除了在硬件上融入人文气息, 在活动中夯实人文底蕴之外, 还要特别重视构建网络上的体育人文精神家园, 当代大学生都是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 校园体育网络环境的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尤西林.人文精神与现代性[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6.

[2]赵孟雄.浅议古典文学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30 (3) :130-130.

[3]翁惠根.职业实用体育课程改革与建设[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4]应菊英.职业素质拓展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5]崔满明.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 2010, 9 (2) :68-70.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 篇10

一、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尚需改进的问题

近几年, 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对加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 从宏观上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如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9]4号) 中指出:“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同时, 国内医学院校从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些专家学者,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也从不同角度对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这都对加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缺乏全国统一的整体性思路和具体的指导意见。由国家硬性规定的医学人文学科课程仅有医学伦理学一门, 多数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 且有些课程的开设是依据学校或教师的兴趣而定的, 没有可操作的教学大纲, 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设的门数, 各个院校参差不齐, 致使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不平衡。从总体情况看, 有关研究表明, 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时间大概只占总学时的8%。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学时相对较少, 而且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学分情况选修, 这就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由于高中阶段文理分科造成的医学生原本人文知识匮乏的状况。总的来说, 虽然教育部、卫生部对加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提出了政策指导, 但截至目前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散乱, 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二、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依据

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依据时代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 依据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 把医学教育和人文知识教育相结合, 形成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一是坚持与现代医学实际相结合, 是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现实依据。医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医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 除了要掌握常用的医疗技术外, 还要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知识。现代医学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医学应以情感和交往为支撑, 既要有技术的功底, 又要有一定的内在人文伦理价值的张力。培养医学生不仅要懂得医学知识, 还要掌握社会、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二是国际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 是构建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参照依据。2001年6月,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执行委员会通过并发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此后, 我国在将“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本土化”的过程中, 由教育部、卫生部于2008年发布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 (试行) 》 (教高{2008}9号) , 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参照国际医学标准办学, 提出了政策性的指导意见。1982年美国医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会在“医学教育的未来方向”的报告中, 明确提出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1982年美国医学院协会在其“为21世纪培养医生”的报告中指出:“缺乏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学生在医学生源中往往会丧失智力挑战的能力和应答这种挑战的能力。”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 美国的130多所医学院校已有100多所把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等学科列为必修课。日本也针对这一国际趋势, 提出实施“全人的医学教育”, 日本各医学院规定, 每一学生必须修完多达60多学分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课程。三是着眼于医学生未来职业胜任力的客观要求, 是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依据。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 尤其是在传统的理工农医为强势学科的院校, 开始逐渐地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认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功能为传播价值理念, “包括共同的政治、经济态度、共同的语言和对未来前景的共同构想等。”而这些价值理念也正是作为一名未来的职业医生所必须具备的。在近年来我国医生的评价体系中, 也把人文素质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 把人文素质等相关内容纳入到考核中。

三、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框架的设想

根据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医学生未来职业胜任力对人文素质结构的整体要求, 确定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列入教学计划, 制订相应的规范管理措施和保护政策, 保证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的稳定性。人类社会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带动医学各个领域的发展, 医学模式也从原来的纯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的模式。适应未来职业胜任力的要求, 医学生必须充实完善人文素质结构, 具体内容是具有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素质。对病人施以理解、关怀和体贴, 实行医学人道主义;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掌握与人沟通的艺术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乐于向他人学习, 善于与他人合作。伴随人类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医学生未来职业胜任力中人文素质结构的整体要求,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医学人才的人文素养, 造就一批专业技术过硬、道德情操高尚、自我价值受到社会认同的复合性医学人才。由此出发, 医学人文课程体系作为未实现课程整合的、内部相对独立的学科群可分为三个子系统:人文基础系统、交叉学科系统、操作技能系统。第一层面是人文基础系统, 涵盖了具有普适性的课程。第二层面是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系统, 应该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第三层面是操作技能系统。上述三个层面子系统课程群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发挥着培养医学人才综合人文素养的整体功能。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 篇11

由于教育体制本身的种种问题,由于揠苗助长式的幼儿教育、小中学教育片面地膨胀技术知识与过早的分科,使大学教育对象的东西方人文素养十分薄弱,特别是传统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之修养十分欠缺。中学文理分科太早,病患尤大,目前文、理、工、医、农科的大学生与研究生中,人文与科学素养双重贫乏,特别是使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的生源的水平下降了很多。从中学到大学,长期累层叠加的分科式教育与灌输的方法,使大学生的素养更加贫弱化或单面化,尤其是变得不会思考,没有思想和反思的本领与能力。这当然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养的国民,或平民化的公众知识分子。

这种贫弱化或单面化与目前各大学、各专业、各院系的课程设置密切相关,而课程设置的毛病根源于教育体制,根源于专业设置及校、院、系的规制。所以,单纯地谈课程设置的改革,是改不下去的。当然,改良一下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素养亦非完全无用。

多年以来,人文学科各系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最受欢迎。这些公选课不久被叫做素质教育课,现在又被叫做通识教育课。通识教育是舶来品,与目前我国大陆大学教育的目标设计颇不相侔。一则求通才,一则要专才。为了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养,当然不妨提倡之。但今天有的大学开出二三百门通识课程,可谓丰富多彩。但其毛病是通论、概论之类的课程太多,东西方原著经典导读的课程太少。我们的学生理应从小开始,就应逐渐地了解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古埃及、古波斯的文明,前现代各族群的文化传统与哲学、宗教、艺术、道德、伦理经典,这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活水。当然,应按照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施教。

二○○四年底,我应邀在我校理工科二○○四级硕士生近三百人的政治课中讲了一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我在讲孔子、老子的思想时,引用最基本、最有代表性的孔子、老子的话,在我看来应当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却没有得到回应与共鸣。这使我大感意外,因为我在为我校本科生演讲时,引起的呼应、对话、回响与共鸣虽也不尽如人意,却好于这些硕士生。后来我了解了一下,原因一是理工科学生历来就没有受到系统的人文教育,二是从一些地方院校考进来的硕士生太多,他们过去念的大学基本上没有人文氛围,人文演讲也少得可怜。相对而言,由于生源素养的原因,武大的硕士生不如本科生整齐,据说哈佛、耶鲁、北大、清华亦然。

大学通识教育中的人文教育面临来自现代化、全球化、功利化的时风的挑战与压力。我们目前的大学人文教育,再怎么努力,也难以弥补我们的学生从儿童到青年理当受到的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与文明的教育。在西化日甚一日的背景下,本土化的人文资源的发掘、传承、参与、创造、转化的工作尤显重要。中国小、中、大学生理应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起码的教育,例如修习《四书》、《老子》、《庄子》(选)、《史记》(选)、《汉书》(选)、《诗经》(选)等等。《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理当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教材,是中国人的信念、信仰与做人、做事的最基本的依据,是立身行世之本。但是,几十年以来,中国大陆的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中,缺乏国学基本知识和传统道德的教育,近十年来虽有所好转,但仍然不令人满意。就取得全社会普遍的族群认同与伦理共识而言,就和谐社会的建构与可持续发展而言,幼儿与中小学教育中的中国文化教育是基础的基础。因此,全社会都应当重视对幼儿、小学生和中学生加强中华民族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教育。不然,大学人文教育就根本没有办法做好。

从公民的文化教养与民族文明的健康发展来看,应当有法律严格禁止中学生的文理分科。同样的,我国应当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承传立法,或者说,应当在法律上规定,必须对幼儿与中小学生进行传统语言与文化的教育,维护民族语言与文化的纯洁与尊严。必须改变目前青少年学英语的时间、精力大大超过学习国语的状况。在大学里,适度有点汉英双语教学是可以的,但大量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盲目提倡全英语教学,却值得警惕,如同美国所谓大片在我国电影市场横行无忌一样,长此下去,会使我们丧失民族文化与教育的主体性。

大学生的必修课中,六或七门政治课共十四或十六学分(据说即将并为四门,但学分变化不大),计算机基础与应用一门课六学分,共二十或二十二学分。以上课程的实际效果甚差(计算机只要会用就行了,学生们可无师自通),建议从以上课中匀出十或十二个必修学分,用来上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通识教育的课不是开得越多越好,在诸多通识课中,要形成核心课程,建议学习“四书”等数种中国文化的基本经典和一种西方文化的经典并作为核心课程(绝不要用中西文化概论之类的课程来代替)。傅斯年先生当台湾大学校长时,全校学生在大一时必上一个学期的《孟子》,一个学期的《史记》(选),增强历史感,培育健全人格与浩然正气,这个经验值得借鉴。否则,光靠选修几门比较泛一点的人文通识课或听几场人文演讲,仍不能弥补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的缺憾。

大学人文教育的另一个问题是人文学科自身的课程体系的缺陷。一定要改变概论(原理)加通史(专史)的模式,使之变成以研读中外古今之原著经典为主的方式。几十年来受苏联影响,大学人文学科本身的教学工作最大的弊病是,课程体系成为概论加通史的模式。对此,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学生们学一点概论、原理、通论、导论、通史、专史、断代史是有必要的,但如果所有课程统统如此,不直接读一些东西方文学、史学、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领域里的原创性经典,那就有很大的缺憾,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原创力的人才。概论加通史的模式,是以否定东西方人文传统和不相信师生们能读懂、能分析与理解原著经典为前提的(就像今天所谓大学教学评估,是以不相信教师能讲好课为前提的)。概论、通论、原理、通史、专史等是一些专家们嚼过的馍,以此硬性地、填鸭式地喂养学生,养成学生学习的被动、怠惰,特别是思想的懒惰。长此以往,就丧失了思想的能力,只会人云亦云。我国大学人文学科的教育,往往变成背诵无聊教条的过程,学生所获益的甚少、甚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无关身心修养与国计民生。

二○○一年,在武汉大学校方及高级研究中心及其主任邹恒甫先生与文、史、哲各系的诸多老师们的鼎力支持下,我们创办了国学试验班、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创设这两个试验班的初衷,就是要改变时下我国大学文科教育不重视原著经典的状况,创造文科教学的新模式。在教学模式上,参酌中国古代书院和牛津、剑桥导师指导阅读及讨论的方法;在教材选用上,力求直接采用原典原著;在考核方法上采用闭卷考试与课程论文写作相结合的形式。

国学试验班与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的生源是从已进入我校读本科的文、理、工、医的学生中挑选的。在一年级学生读完一学期时,我们通过在校园张贴或在网上发广告等方式,欢迎各院系同学自愿报名学习国学或哲学。在放弃原专业(甚至热门专业),改学国学或哲学专业的过程中,同学们及其家长当然有很多犹豫与疑惑,每届约有百十名同学报名国学班,七十多名同学报名中西比较哲学班,通过笔试与面试的筛选,再通过试读,真正进入并坚持读下来的学生并不多。

四届国学班学生的人数:二○○一级十六人,二○○二级十七人,二○○三级十八人,二○○四级十八人。第一届国学班的学生已经于二○○五年七月毕业,确有读古书的好苗子,有九人被推荐免试或考入本校国学硕士班深造,有三人被推荐免试或考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中文或历史系深造,有四人就业(一位因其在国学班中有学习古汉语与日语的基础,被一家软件公司录用,另三位或考上公务员,或到报社等单位工作)。

国学当然包括传统学术的各方面,例如包括古代的天学、地学、农学、医学、数学与数术方技等,也包括歌舞、戏剧、书法等,但作为文科大学生或研究生的国学班,当然只能以经、史、子、集为主。国学的修习当以小学为工具,经学为核心。我还是认同晚清“穷治语言文字以通经学”的学风。学习国学更重要的是把握中华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了解中华文化可大可久的所以然,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中国人。

国学试验班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矢志研究国学,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掌握古汉语、古文献等基础知识、基本典籍和治学门径,掌握两门外国语,了解国外汉学的基本走向的文史哲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对国学班单独开课,对学生的训练,主要是小学(即古文字、音韵、训诂,这还有待加强)与古文献,古文献方面的课程是导读“四书”、《老子》全书及《诗经》、《楚辞》、《周易》、《左传》、《庄子》、《荀子》、《史记》、《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的选本等等。另外我们利用暑假给他们加强外语,或开第二第三外语。我们请文、史、哲各系优秀的教师及不少海内外专家来给国学班上课或演讲。同学们的视野比较开阔。我们讲“四书” 不仅讲训诂,而且讲义理,不仅讲知识,而且讲价值,讲为人为学之道,讲孔仁孟义的现代意义。

我们创办的国学班并非所谓“文科综合班”。文科综合班的课程往往变成文、史、哲现有课程之杂烩或拼盘。至于有小报说我们企图培养所谓“国学大师”,那更是无稽之谈,我们不会无知到那种地步。我们当然知道“国学大师”是培养不出来的,“读书种子”是很难寻觅的。我们创办的国学试验班可以说是国学入门班,就是通过古文字与古文献的初步学习,让学生背诵、准确理解一点经典,掌握读古书的方法,使同学们步入国学的门坎。培育国学本科生的方式并不是让他们进入研究,而是打基础。打好了基础,他们中有人日后有能力研究经学,有人有能力研究子学、史学或集部。有了这样的做学问的基础与方法训练垫底,即使不读硕士,出去就业照样能做好别的事业。其实很多事都是一通百通的,学哲学、学国学的同学毕业后就业,做什么工作都行,可能上手慢一点,但后劲足,潜力大。

需要说明的是,国学本科班培养的仍是人文学的通才,而不是国学专才。这一试验是为人文学的课程设置探索原典教学的路子。办国学班是一种尝试,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适时调整培养方案。从国学硕士班开始,即可以说是培养国学专才的初步。我校首届国学硕士班已于二○○五年九月开班,有十一位硕士生,由文学院负责,挂靠在古代汉语硕士点。教师仍来自文、史、哲三院。每一位国学硕士生由两三位导师组成的小组负责,如主导师是中文系的,副导师则是历史系或哲学系的,反之亦然。国学硕士班有必修基础课“国学基础”、“国学研究方法”等,以上课程或以段注《说文》或以余嘉锡的《古书通例》或以王国维、陈寅恪等人的论文为范文或读本。另有选修课“甲骨金文研究”、“尚书研究”、“三礼研究”、“出土简帛文献选读”、“儒家哲学”、“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汉唐史学”、“宋明理学”、“明清哲学”、“海外汉学”等,这些课仍以导读文献为主。如果有可能,我们还拟办国学的博士班。教育部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尚没有“国学”这个专业的名称、代码与编号,目前国学本科生与研究生招生只能挂靠在别的专业上。

四年多以来,我们把国学本科班定位为“国学初步”、“国学入门”,是比较适当的。国学硕士班还刚刚起步。草鞋无样,边打边像。人文学的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都要靠积累。积以时日,我校一定会培养出肯坐冷板凳、有一定学养的传承国学的人才。当然,由于管理体制和时风的原因及就业压力,目前办国学班还非常艰难。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 篇12

一、充分利用时政教育的感动性, 丰富德育模块化课程内容建设, 捕捉瞬间对学生进行德育模块化教育——道德修养的教育。

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是德育课程模块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似乎是一个冰雪消融、涓涓细流的过程, 一个积累、酝酿、沉淀的过程。对学生道德素养的教育不是非要学生做“挟泰山以越北海”的惊天动地的大事, 而在于帮助学生以点滴汇聚成江海的行为积累。

时事是突发的, 但其真实性让人感到没有丝毫的造作。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能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将时事中出现的让人感动的人、事、物作为教学的内容, 与学生的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 那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人生观的影响、世界观的形成就不再是空洞的说教了。比如, 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难。面对灾难, 我国人民显示出空前的团结。抓住此时的时政新闻, 是对学生道德修养教育的一个很好的机会:3岁的郎铮被埋十多个小时被救后, 胳膊骨折, 满脸血污, 却想到了敬礼致谢, 这个事例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感恩, 学会知恩图报;最坚强的警察蒋敏虽有十多位亲人或遇难或受伤, 但她的忠于职守、爱岗敬业, 可以帮助学生重新认识新时期职业道德的内涵。

真实的教学内容离学生很近, 学生可以亲耳听到, 可以亲眼看到, 感受自然也就十分深刻。这样的教学也使教师的道德教育真实不空洞, 现实不说教, 对学生心灵的冲击与洗涤是巨大的, 其效果也是其它教学方式难以达到的。

二、充分利用时政教育整合现代教育资源, 改变教学方式, 增强德育模块化教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性。

爱国主义是每个公民最起码的品德, 它表达的是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充分利用时事的时效性、感应性, 将突发、偶然的新鲜事、典型事引入到爱国主义教学中来, 不仅使爱国主义———这一德育模块化教学内容时代感强, 生活化显著, 还可以改变爱国主义教学的方式,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强德育模块的现实性。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广泛掌握网络技术的特点, 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对时政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学习和主动建构。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 学生通过专题研讨、热点评论, 发挥主观能动性, 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积极性。师生对话, 同伴对话, 共同讨论, 共同争辩, 比起教师的强行灌输, 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要深远得多。比如“多难兴邦”专题研讨会上, 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感受到正因为祖国的强大, 我们才有能力和信心战胜灾难;面对藏独分裂分子的厚颜无耻, 只有使我们的祖国更强大才是最好的爱国方式。学生通过专题研讨, 锻炼了自己, 锻炼了语言表达、综合分析的能力;培养了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的思辨能力。

叶圣陶老先生说:“让政治课活起来。”寓爱国主义教育于视听等实际感触之中, 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之中, 对于促进学生接受教育、主动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培养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整个知识信息“活”起来, 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 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 也更有冲击力、号召力。

三、充分利用时政教育的多样性, 丰富教学方法, 拓展德育模块化——社会公德教学情感性。

社会公德又称“社会公共生活准则”, 是人类在社会公共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的。传统的社会公德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 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封闭了师生间沟通的渠道, 学生的整个知识系统不活跃, 师生沟通单向。

时事每天发生, 偶然性中却有强大的吸引力、说服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时事资料组织进行相关教学, 将时事资料中的漫画、图片、新闻、故事穿插于教育, 可以让学生在看中学;引导学生对时事进行叙述、辩论和讨论, 可以让学生在议中学;对资料的整理、资料与课本的整合, 可以让学生在找中学。教师指导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为学生提供信息, 启发思路, 补充知识。在教师的带领下, 学生化抽象为具体, 化枯燥为生动。师生双向交流, 避免了社会公德教学流于形式, 做到了经常化;学生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实现了感性化, 达到了学与用、知与行的辩证统一。

上一篇: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下一篇:化学教学与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