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共12篇)
医学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篇1
医学是兼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双重属性的一门科学,医学专业学生不仅应该具备医学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应该提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完整知识结构。在人文精神日益凸显的时代,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出的应是既有人文素养也有科学知识的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的研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学生第二课堂中探寻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路径更具有现实意义。
1 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可以简单地表述为:在教育过程中,个体将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1],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各种理性意识、理论阐述和实践规范,包括对人的立身处世的现实规范,也包括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的理论升华。人文素质是大学生诸多素质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品质,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它强调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本,对医学专业学生的发展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1.1 加强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世界医学教育的客观要求
几十年来,我国的医科院校大多数是单独办学。在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中,人文社科课程短缺,专业课程繁重,使得医学专业学生片面追求生物医学的知识、理论和技能,忽视了生物医学的伦理、社会和审美价值,严重制约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2]。这与国际医学教育是脱节的。国际上,高水平的医学院基本上都在综合性大学内,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都设有医学院。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而国外医学院校医学课程基本上是由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医学3大类组成,其中人文医学类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以美国、德国为多,达20%~25%,英国、日本约为10%~15%[3]。
1.2 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提出的内在要求
1977年,美国学者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现代医学模式。这一医学模式要求医生不但要注意和理解疾病,而且同时要注意理解病人。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改变我国医学教育“重专业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实现由“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的转变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近年来,社会医学、行为医学、心身医学、环境医学的出现,就反映了这种新的思维方式,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在更高层次上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从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及人文学等诸多方面来考察人类的健康和疾病,认识医学的功能和潜能。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生的任务也不再仅仅是治疗个体的病人,还要包括初级卫生保健,关心社会人群的健康,开展健康教育,进行有关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医学的发展基于各门自然科学、技术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对医学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提高医生的技术素质,而且要求提高医生的人文素质,要求医生不仅能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医学问题,还能运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法来解决医学问题和健康服务问题。由此可见,加强人文学科建设,提高人文素质,顺应了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教育模式转变的要求。加强医学院校人文社会医学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和病人的必修课程,是全面掌握现代医学、克服生物医学模式缺陷与不足的迫切需要。
1.3 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外在诉求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和奋斗目标,充分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社会对就医环境及医生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医院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出现了“收红包”“吃回扣”“非法转介病人”等不良现象,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医院存在不和谐现象根本的原因是人的不和谐。当前的医疗改革举步维艰,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没有明显改观,纵然国家制定各种相关规章制度,其效果还是不显著,外在的制度约束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据权威部门统计,医疗纠纷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投诉的12大热点之一。而在引起医疗纠纷的因素中,病人认为医务人员态度不好、责任心不强占近49.3%,医务人员岗位责任执行不严占57.7%[4]。因此,促进医患和谐关系建立要求医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得到“和谐的教育”。即,医学教育必须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按著名的中科院士杨叔子的说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才是“绿色的教育”。加强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传授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从而为思想政治方向的选择和价值取向打下文化基础和审美基础[5]。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问题。显然,加强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2 第二课堂在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第二课堂是指大学生课余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以外,吸引广大学生自愿参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如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文化娱乐等活动。第二课堂是课程教学活动的延续、补充和深化,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以新的形式不断深化和拓展,是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趣味性、知识性、自主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
2.1 医学专业学生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理想平台
全面发展指的是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当代医学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正是基于人才培养和个体成才的要求而进行的。首先,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医学专业学生可以对客观事物获得最直观的认识,理论性的东西也可以在实践中得以佐证。其次,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活动,是获取新知、完善人格的途径。在实践中,他们可以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缺陷,找出差距,对自身不断补充、完善、提高,从而实现对自己的修正和再造。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医学专业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2.2 培养医学专业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
创新素质的基本结构主要包含3个层面: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我们说一个人具有创新力,就是指他在内在的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的基础上产生了实际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又恰恰会在实践中不断得以提高。因此,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现代高科技研究成果展览,聆听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的最新知识讲座,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活动以及社会服务等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新知识。
2.3 有利于医学专业学生德育教育,增强自我认同感
第二课堂活动寓教于乐,对医学专业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一种“春风化雨”式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课堂活动又始终贯穿着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主旋律,因此,对于培养学生的“三义”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是创造者、实践者、受益者,他们积极主动地在舞台上充分展现自己的风采,这对其情商的培养大有裨益,能让其认识到自身的潜能,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在第二课堂的活动中,医学专业学生通过互相沟通、取长补短、相互协作解决困难,增进了友谊,学会关心他人,形成团队精神等事业成功必不可少的素养。
通过第二课堂与文艺界交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品味。第二课堂活动不要局限在校园范围内,应经常加强与社会的交流,开展高雅艺术走进校园的活动。例如:举办京剧团、交响乐团、话剧团等专业艺术团体的校园演出,著名书画家、摄影家的作品展等。这些活动在开阔学生眼界的同时,能提高他们对高雅艺术的感受力和鉴赏力。
第二课堂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发挥他们的专长,增强他们的信心,为他们充分发展和完善个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此,应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宿舍文化活动等为学生创造出宽松的人际交往氛围和有序的竞争环境;通过组织学生广泛参与活动及寓教于乐的多种途径,充分发挥医学专业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心理互助能力,使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身心素质水平。
3 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第二课堂的路径探寻
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者无不例外地提到在医学院校增设人文课程,然而这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对此,我们呼吁“无为”,在第二课堂中积极探寻培养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更好路径。
3.1 校园文化陶冶医学专业学生人文情操
人的素质包括多方面,有认知方面,也有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任何单一的教育都不可能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6]。而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直接环境,能起到示范、教化和熏陶的作用。因此,在加强人文社科类课程建设的同时,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融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于校园文化环境之中。如,修建内涵丰富、新颖别致的校园建筑,设计、修建校园人文景观,力求赋予校园的物质设施以浓浓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受到耳濡目染的教化作用。校训和校标是学校精神的象征,是校园文化的精髓,应力求主题明确、意境深远,要使之对学生起到提高文化素养的作用,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学生追求真理、崇尚科学,使学生学到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信息,拓宽知识和视野,从而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芝加哥大学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其的名气不仅在于学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许多名人留下的文化足迹。因此,要大力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融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于校园文化环境之中。
3.2 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
如果说专业学习有赖于专业实践,那么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塑造、综合素质的提高则有赖于积极的生活积累和行为养成[7]。学校应当进一步改革和更新教育方法、教育思维,探讨如何以更加生动的形式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将人文素质教育与当前的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学校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社区,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使学生能够在耳闻目睹中亲身感受和体验人文精神,提高社区工作能力,掌握处理社区卫生问题的技能,达到“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的目的。我国的部分农村和贫困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及缺医少药,人们患病后不能得到有效治疗,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健康。通过到上述地区开展医疗扶贫、义诊活动,医学专业学生可以更加了解老百姓生活的艰辛和不愿就医的窘况,树立同情病人、为病人着想、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利人主义,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这种实践活动使医学专业学生得到既生动深刻又触及心灵的教育,是培养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讲,来自社会实践的人文素质教育,与校园中单向传输的教育效果相比较,前者更富深刻性、持久性和丰富性。为此,医学院校应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访贫问苦,送医送药,进行社会医疗实践,打造学生的爱心和职业道德的平台,逐渐强化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让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培养服务病人的责任心和爱心,在服务社会中感悟和实践医学的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真正成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保护神。
3.3 学生社团活动增强医学专业学生人文情怀
承载人文精神的不只是大学中分门别类的专业知识,还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首先,要调动各个社团的积极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名著导读、名画名曲欣赏、演讲、辩论赛、文艺汇演等,以陶冶医学专业学生的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其次,要有组织有领导地举办人文讲座。人文讲座是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比课堂教学更能切入社会热点,内容更广泛、更新颖,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能够有效地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有利于医学专业学生的成长。
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是全面的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必须重视第二课堂在培养人文素质方面的作用,要求学生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社会的统一,并以此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准则。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有效补充,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医学院校的第二课堂应该体现医学院校的个性和特色,并借助充满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文化氛围发挥出“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医学专业学生感受到医学特有的人文气息,从而逐渐培育出医学的人文精神。
摘要: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国际医学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医学模式转变提出的内在要求,是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外在诉求。第二课堂是实现医学专业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理想平台,是培养医学专业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医学专业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增强自我认同感。为此有必要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等第二课堂中,积极探寻培养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更好路径。
关键词: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社团活动
参考文献
[1]荀渊.博士笔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新探[J].江苏高教,2003 (3):41.
[2]张芳林,叶传忠.对新医学模式下我国医学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1):31-32.
[3]李鲁,郭永松,施卫星,等.以医学人文课程为基础的全程医德教育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6):25-28.
[4]孙英梅,岩磊,张甦,等.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7).
[5]杨书子.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M].第2卷.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6]郭永松,吕世亭.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改革研究报告[J].医学与哲学,2000(5):51-54.
[7]郭永松,吕世亭.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改革研究报告[J].医学与哲学,2000(5):51-54.
医学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篇2
1本科教育中的医学人文
自1990年起,日本医学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的医学院校开设了综合课程、问题式学习辅导以及临床参与学习⑴。其中有一些标志性事件。
1.11991年大学设置基准大纲化
1991年日本大学设置基准大纲化的改革引发了所有大学和学院的一般教育或教养教育的改变。就医学教育而言,这些改变包括:1)取消了一般教育的部门;(2)扩大了专业化课程;(3)增加了早期接触项目。
曰本医学教育未来面临的三个重大挑战是:1)寻求如何教导思考的方式而非医学相关的课程,包括医学科学;(2)建立一个适应青年人变化的教育体系;(3)建立能够全面组织和管理一般教育的部门。在减少了一般教育的情况下,一般教育的模式似乎己经转向了教养教育的模式,后者强调医生的品格或人性的发展,我们通常称之为“医学人文模式”。
1.2-些报告或文件中关于一般教育的建议
虽然1991年日本大学设置基准大纲化规定减少了大学教育中的一般教育,下面4个与医学教育相关的报告或官方文件却建议将一般教育作为医生教育的最基本课程:1)大学委员会的报告,21世纪日本大学的梦想与未来改革的原则();(2)21世纪医学会议的第四次报告()(3)中央教育委员会,新世纪的教养教育();(4)医学和口腔教育的研宄委员会,医学教育的核心总课程模式(),由文部科学省发布。
例如,在文部省(MEXT,主管教育、文化、体育、科学和技术)的监督下,由医学和口腔教育研宄委员会提出的医学教育的核心总课程模式,列出了本科生医学教育的核心结构,包括1218条详细的行动目标[4J.分为7个部分:(1)医学概论;(2)一般医学;(3)身体各系统的标准结构、功能、病理生理学、诊断和治疗;(4)系统的生理反应、病理生理学、诊断和治疗;(5)基本的临床检查;(6)医学与社会;(7)临床实践。
医学教育的核心总课程模式包括一些与医学人文相关的目标。如,在(1)部分中,有4个小部分:①医学的原则;②医疗实践的安全与风险管理;③沟通与团体医疗;④任务分析、问题解决以及逻辑思考。在“医学的原则”中,学生必须学习以下内容:①医学伦理和生命伦理;②病人权利;③医生的义务和责任;④知情同意。在“沟通与团体医疗”中,学生必须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包括病人及其家属,以及如何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
除了(1)部分外,在(4)部分中有一个小部分,是“人的死亡”。要求医学生学会从社会的和医学的角度去理解死亡,整体地看待死亡。学生必须知道有尊严地死亡与安乐死的区别,以及如何对家属的悲痛进行安慰。日本的所有医学院校都被要求现有的70%的授课时间用于贯彻核心总课程模式,只留下30%的授课时间用于学校的具体课程目标[|]。虽然与医学人文相关的课程非常之少,但是医学总课程却不能忽视医学人文领域。
1.3日本医学教育人员的观点
全国医学部长病院长会议每隔两年以白皮书的形式发布关于医学教育的全国调查结果,即日本大学医学部(医科大学)白皮书。最新的版中,提到了一些关于一般教育总课程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调查提及,“一般教育中最重要方面的是什么77%以上的医学院校,包括40%(31/76)认为主要是一般教育。一般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在人文方面培养医学生,如提升人的尊严感和医疗实践中的道德情感。在其他选项中,有8所大学认为,一般教育或教养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能够提供更好的沟通。
1.4现状
根据对日本医学院校的全国调查的白皮书,92%的大学(73/79)以不同的方式贯彻了医学人文教育。其中还有两所院校正准备贯彻[5J。约有80%的医学院校第一年就开始了医学人文的教学。40%以上的院校在第二年和第四年也开始贯彻。如前面提到的,在日本本科医学教育中,一般教育或教养教育通常在前两年中进行,而后面的几年则是专业医学教育和临床教育。然而,有两个大学(信州大学和横滨市立大学)在整个6年中都有,还有一个大学(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则是5年都有在这些学校设置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的院校有29所,设置医患沟通课程的有14所,设置文学与医学、医学人类学、医师职业道德、医生与病人关系课程的有11所。
除了20对于日本医学院校的全国调查的白皮书之外,曰本生命伦理协会进行了第一次具体关注日本医学院校的医学伦理教育的全国调查,并于11月在第20届年会上作了报告。根据报告,49所医学院校(所有被调查的院校)都在其总课程中安排了医学伦理学课程,但讲授的方式和频率略有不同。分析认为,“受到高度评价的”或“优秀的”课程包括:①由一个或多个教学成员系统组织的,并在医学院校中从第一年持续到临床阶段(第五或第六年)的课程;②与其他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包括护理、口腔、药学等专业的学生合作,学习团队的医疗实践。另一方面,报告者们发现,“需要改进的”课程是那些只在第一年提供的以及只作为选修而非必修的课程。报告者们得出的结论是,日本医学院校普遍的医学伦理学课程的模式大都是在第一年和第二年提供基本的伦理学课程,而在第三年和第四年只提供一门或两门伦理课程,这个阶段学生主要学习医学科学,而在临床阶段很少学习伦理学[
从教育体系来看,生命伦理学教育在医学院校流行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正如前面提到的,生命伦理学或医学伦理学是核心总课程模式所要求的。因此,医学教学人员应当认识到生命伦理学教育的重要性。第二,生命伦理的概念和问题都是医学生在未来的实践中可能碰到的,而且全国医师资格考试对此有所要求。如,总的条款要求掌握的问题包括医学伦理和病人权利,以及社会与医学。在‘医学伦理和病人权利’一条中,学生可能会被问到作为医生应具有的职业素质或社会责任、病人的权利、病人的自主权、知情同意权、保密与公开以及对病人意见的尊重。在“社会与医学’一条中,学生可能会被问到研宄伦理的指南,包括人类基因组和基因研宄,认知论研宄,等等。学生同样可能会被问到临床试验的伦理问题。除了被要求的问题之外,一般的问题包括临终问题,如死亡的概念、有尊严的死亡、安乐死、或生存意愿等[7]。无论学生愿意与否,他们都必须学习医学伦理或研宄伦理,以通过考试。
“沟通’是日本医学人文课程中第二热门的课程。在14个学校的一般教育中,各种与沟通相关的课程被提供以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医学教育人员们认识到,医学生对病人及其家属传达医疗信息的行为或态度,知情同意的过程以及告知真相的伦理问题等都是日本医学课程设置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医学概论’是日本医学人文课程中第三热门的课程。这个学科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庞杂,广泛地包括了医学哲学、医学史、医学伦理学、职业精神以及医学社会学。
医学概论30年前在日本医学院校中就流行起来。据曰本的该学科创立者泽久敬,日本90%以上的医学院校自1971年以来就开始开设了这门课。近来组成医学概论的各个主题被作为独立的学科分别讲授。然而,即使教学内容有所改变,医学院校开设的这门课依旧非常受欢迎。
其他学科,如文学与医学、医学人类学、医学职业的人文精神等,在日本的医学本科教育中都有所设置,但非常少。
总之,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了一般教育对于培养未来医生的重要性。根据日本政府的官方和日本的专业组织的建议,医日本医学人文教育一足立智孝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02月第30卷第2期总第374期
学人文教育应当被置于医学总课程的核心位置,特别是在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目前看来,几乎日本所有的医学院校都在总课程中提供了某些医学人文的课程。然而,笔者并不认为曰本医学教育中的医学人文教育发展得很好。
第一,日本现在缺乏对于什么是医学人文的认识,没有在理论上对医学人文进行全面阐释的书籍。日本医学教育者知道医学人文这个词,但他们看起来并不理解它的具体含义,包括它的概念、目标、教学方法以及外国所进行的.一些项目。
第二,医学人文教育项目的不平衡或落后。如在日本医学人文教育现状中所言,“医学伦理学”是日本医学人文教育中最受欢迎的课程。“医学伦理学”是一个很好的学科,能够帮助医学生去认识和理解医学中的伦理问题,并从伦理上分析这个问题。即是说,医学伦理学能够很好地教育学生去发展认知能力,但对发展情感能力却不是必需的。
第三,课程紧,以至一般教育或医学人文教育被医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教育抛了出去,只能在医学教育中处于边缘位置。
第四,缺乏人力资源。日本学习过医学人文的教育人员非常少。虽然医学院校的学者们从事一般教育,然而他们大都只教授本专业,并不会试图将其专业知识与医学或健康问题联系起来。如,几年前笔者在日本一个教学医院为住院医进行医学人文教育,讲授“文学与医学”的时候,一个住院医告诉笔者她在大学的文学课上学习过‘伊索寓言”。而她那个学校的文学教授根本没有打算将他的学术兴趣与医学问题联系起来。笔者认为那个教授并没有提供医学人文教育,而只是教养或一般教育。这是日本医学教育中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这个问题可能与第一个问题,即对医学人文教育缺乏认识有很大关系。
2研究生教育中的医学人文
2.1新的研宄生临床训练系统
在“开业医师法”修改之后,厚生劳动省在12月11曰颁布了第158号部门法令,规定了新的研宄生临床训练要求。这项法令的第二条对研宄生临床训练新体系的基本观点进行了如下阐述:研宄生临床训练必须为住院医提供这样的教育机会,以培养他或她作为一个专业医生的品德,使他或她对医学的社会角色有很好的认识而无论其将来的专业如何,并具备在一般医疗实践中处理病人普通伤害或疾病的基本临床能力(AlanTeo认为日本的住院医项目实际上与美国医学研宄生的实习阶段更类似,但日本毕业后临床培训中为期两年的临床实践通常被称为shoki-kenshu通常译作“初级住院医”。因此,我们通常将毕业后临床培训的学生叫做“住院医”,而不是“实习生”,在本文中,笔者将沿用这样的习惯).
该项条款规定了两个关键的概念:培养作为医生职业精神的品德的人格,以及要求广泛的基本医疗技能。这也是厚生劳动省颁发的“研宄生临床训练目标”的基本观点。
基本观点的具体内容可以总结为两方面:行为目标和经验目标。行为目标要求培养作为专业医生所应有的态度,即要具备技术技巧并在医疗实践中经历各种类型的病人。行为目标的具体描述有6个范畴:(1)医患关系;(2)团体医疗实践;(3)问题解决能力;(4)安全管理;(5)病例报告;(6)医学的社会化。经验目标有3个方面的经验是住院医所必须有的:1)诊断方法、临床测试以及一些具体的技能,如书写病例;(2)症状、健康状况和疾病;具体环境的医学,包括急诊医学、预防医学、公众卫生、围产医学、儿科医学、心理健康和姑息治疗[11]。
在研宄生临床训练的目标中,发现一些与医疗实践的人文方面相关的描述。在行为目标中第一项,即病人一医生关系中,必须学习以下内容以整体地理解病人,并与病人及其家人建立良好的关系。需要学习如何从生理、心理、社会角度等方面去理解病人及其家人的需求;学习如何在让专业医生、病人及其家人都满意的情况下获得知情同意;学习如何处理保密和隐私问题。第二项团体医疗实践中,住院医必须对其作为一个医疗团队中的一员有清楚的认识,并能够与不同专业的医疗相关人员合作,包括护士、药剂师、社会工作者以及营养学家。他们还必须学会如何与其他成员进行沟通。第六项医学的社会化中,必须理解医学的社会角色以及医学如何对社会有所贡献。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需要学习医学伦理学和/或生命伦理学,并适当地学习相关的内容。
在经验目标中,作为一项临床的专业技能,住院医必须学会如何进行医患对话,需要理解与病人及其家属,还有其他医护专业人员进行沟通的重要性。他们需要知道,医患对话是与病人及其家属建立信任关系并为治疗而获取病人必要信息的大好机会。在特殊的临床情境中,如姑息或临终医疗照顾,住院医必须学会从心理和社会以及医学或身体各种角度来关照病人。他们需要了解临终问题,包括告知真相的伦理问题,以及考虑病人的宗教信仰或对死亡的哲学态度等。
2.2现状
为了评价毕业后临床训练中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现状,Nori-koNagao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研宄,这是自引入新的毕业后临床训练系统以来首次开展的此类研宄。
研宄者首先向640所正式拥有毕业后临床住院医项目的医院的负责人发出了匿名的自填式问卷。共258所医院回复了问卷(应答率为40.3%)在做出应答的医院中,只有69所医院(26.7%)拥有伦理学项目,其余189所(73.3%)均没有。研宄内容包括应答医院伦理教育项目,医院为住院医开设伦理学课程的情况等。在开设伦理学的医院中,132所(69.8%)由住院医的导师开设,34所(18%)采取医院负责人做讲座的形式,14所(7.4%)没有,8所(4.2%)由其他医院完成。在做出应答并开设伦理项目的医院中,大约一半医院是在毕业后培训开始时由资深医生为学生做一次伦理学方面讲座,其中包括院长、副院长、毕业后临床培训的项目负责人或医院伦理委员会主席。其他伦理学教育项目包括每个临床科室每月举办一次讲座,以及邀请其他专家来院做讲座。尽管在新的毕业后临床培训的公文中提到医学实践人文方面的行为目标,但做出应答的医院中仍然有70%以上还没有完全开设伦理项目。即使在毕业后培训中开设了伦理课程,但似乎也不是一个综合性的或者系统性的项目。
在和新的毕业后临床培训系统出现之前,日本也曾经开展过这种有关临床住院医伦理教育情况的研宄。总共有114名住院医参与研宄(应答率为79%)在这些应答者中,28%曾接受过一个月以上的伦理学教育;24%只是在照顾病人中碰到伦理学问题时才会被要求提供这方面的教育;18%称获得伦理学教育的机会非常少。共有85名住院医(75%)希望能够在临床培训中获得更加全面的伦理学教育。
比较这两项研宄,笔者认为,现在的情况与那时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尽管毕业后临床培训的教育体系自己经开始执行了。也就是说,很少有教学医院拥有系统、全面的伦理学教育项目。在伦理教育项目中,大多数是一次性的讲座,而不是系统、全面的系列讲座。根据美国的研宄,在临床背景下开展全面和持续的伦理教育是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而种教育形式都是有效可取的,包括会议形式、针对特殊的伦理案例召开小型讨论会以及讲座的形式等。一次性讲座在毕业后临床培训中
似乎不足以成为一种有效的伦理教育模式。
在曰本新的毕业后临床培训体系下,我们需要组织和采取一些有关医学实践人文学方面的项目。与人文方面有关的行为目标包括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有效的关系,如何与他人交流,如何处理伦理学问题(例如知情同意、隐私和保密)以及临终问题。我们应该认真考虑医学实践的人文方面,从而保证毕业后临床培训项目的效果。
2.3龟田综合医院的医学人文项目
~,笔者和足立朋子有幸被厚生劳动省派往千叶县鸭川市龟田综合医院(KMC),为年轻的医务人员组织了多次医学人文项目(龟田综合医院建立于1948年,目前由拥有862个床位的住院部和拥有19个床位独立的综合门诊部组成该院于1987年被日本厚生劳动省批准为教学医院)[15],我们组织的医学人文项目所参照的是新泽西伯斯安布伊拉里潭医疗中心(RaritanBayMedicalCenterRBMC)的做法[16]。除了为临床住院医提供伦理学教育以外,该项目的目标是还要帮助他们知道如何发现伦理学问题,如何从多个视角看待这些问题,并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同情心来思考。每次会议的组织都要涉及几个重要的生命伦理学原则:尊重自主权原则、不伤害原则、行善原则和公正原则(这四大主要原则是由Beauchamp和Childress在1979年出版的《生命伦理学的原则》一书中提出,该书在20己出版第6版,其中该书第3版在由永安幸正和立木教夫翻译成日本并出版--《生命医学伦理》,因此这四大原则在曰本己广泛传播)[17]。每次会上围绕这几个重要的原则选取一些主题,并对其进行讨论。如有关尊重自主权的伦理原则、知情同意的问题。我们会用生命伦理学领域一些经典的案例以及曰常实践中可能碰到的案例进行讨论。对于尊重自主权原则和知情同意原则,我们引用了塔斯基吉梅毒研宄的案例。并围绕案例展开讨论,如该研宄在对待受试者方面有哪些不好的表现,以及患者的自主决策是如何被剥夺的。我们希望学员能够了解知情同意是如何防止这种悲剧的发生。
每次课结束时,每个学员需要阅读一篇由病人或医务人员撰写的文章,可以选择发表在日本某报纸上名为“我难忘的医学”的获奖文章或者是美国医学会杂志《心灵点滴》文集中的文章。我们还节选了伦理学会议以及叙事/人文会议上的一份案例研宄的一部分作为课上的阅读材料。
根据在KMC教授医学人文的经验,笔者认为,对于年轻的医务人员来说这样的项目是一个很重要的机会,他们可以由此:
(1)反思自己每天的实践;(2)与其他同事和医务人员讨论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困难;(3)学习别人不同的观点或看法。
不过,由KMC的医学人文教育,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有些学员抱怨各讲座之间的间隔太长;由于时间过久(2或4个月),他们感觉自己会忘记上一次课所讨论的材料;第二,学员的参与率并不是很高。住院医有时会因为工作繁忙而无法参与到项目中;第三,对于项目的内容方面,没有时间对住院医在自身临床实践中所碰到的伦理案例一一进行讨论;第四,由于项目的时间紧迫,在用四原则法分析某些特殊的案例时,我们没能在课上有针对性地阅读某些文献材料。
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 篇3
关键词:人文素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4—0194—02
进入21世纪,医学模式将由传统的生物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生既要具备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服务艺术,又要善于从心理、社会、生物等方面综合观察和分析病人的情况。然而,在我国还存在广大群众对医疗服务满意度低、医患关系紧张、行医环境不良等现象。究其原因,同我国医学人文主义思想缺失不无关系。在医学活动中,医学人员大多将患者看成一部生病的生物机器,只关注纯粹的自然科学技术—医疗技术,漠视所服务对象极其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思想、个人兴趣、价值观和尊严[1]。同时,在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计划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比例偏低。在国外,医学院校课程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三部分组成,其中人文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以美国、德国为多(约20%~25%),英国、日本次之(约为10%~15%);而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学时只占总学时的8%左右[2]。并且课程体系偏窄、内容单一。因此,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培育医学生的人文主义思想成为了医学院校的迫切之举。
从2006年秋季开始,全国普通高校已开始实施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教学方案。新增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从历史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功能。它的开设,在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培育医学生的人文主义思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根据近年来教学的切身体验,本文认为医学院校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时,应针对医学生的特点,着重培育医学生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思维能力、以生动的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责任感并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可以培育学生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思维能力
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其职业的特殊性不仅需要从业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应具备严谨的思维能力和科学分析问题的方法。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3]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一课程,在日常的教学中凭借有限的内容教会学生无限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以外的东西,到达培养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和科学分析问题的目的。这样,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便能将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思维能力自觉地、自如地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以提高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
1.培育学生历史性思维。历史性思维就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要求对每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要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评价,任何超越时代背景,以今人的标准去衡量、评价历史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例如,中法战争的讲解便是如此。中法战争的结果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表面看起来不可思议,明明战胜的清政府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但如果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分析,就会看到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之间有着相互利用的一面,再结合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对外政策一贯地妥协、退让,这就不难理解了。
2.培育学生辩证性思维。辩证性思维就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摒弃个人的爱憎和喜恶,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上的许多人物、事件、现象的作用,都不是绝对的,都需要我们用辩证的眼光去分析辨别。例如对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评价就是如此。洋务派主要代表如曾国藩、李鸿章的手上都粘满了太平天国将士的鲜血,但他们却在兴办近代企业和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方面做了不少贡献,开创了中国近代化之先河,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新式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医学是一门“仁学”,直接面对的是身患疾病的病患。中国自古便提出了“医乃仁术”,西方医学奠基者希波克拉底则强调“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在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镌刻着特鲁多医生的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坦言了医学的局限性,医学不能治愈一切疾病,也不能治愈每一个病人,但医生的职责就是帮助、温暖病人。这样的职责需要从业者具有大爱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3]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一课程,展现一百多年来中国人的苦难和不屈不饶的抗争,以激发学生的大爱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
1.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激发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最好教材。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和奋斗史,尤其在近代史上,中华民族遭遇了空前的外敌入侵,几乎所有西方的资本——帝国主义国家都曾经侵略过我们。他们凭借科技的进步和军事的实力,以战争开路,强迫晚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攫取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特权,加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衰弱,延缓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并直接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贫穷与落后。一百年来的屈辱,无法忘怀;一百年来的抗争,时时铭记。通过对这段历史形象生动地讲述,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国家、民族的热爱是一种大爱,学生一旦拥有了这种大爱的胸怀和精神,他们才能形成对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帮助并温暖患者,才能在临床中做到“以人为本”,尊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和知情权,尊重患者的根本利益,才能更好地与患者沟通,造就良好地医患关系,以显示医学人文关怀的强大魅力。
2.增强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中国历史跨入近代,是以悲剧形式开场的。这一延续了上百年的悲怆历史使人愤怒、压抑,并进而沉思、奋起,这是激发当代大学生历史责任感的一个独特元素。通观中国近现代历史,可以看到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无数仁人志士或离家别舍或抛洒热血。他们以“我以我血荐轩辕”、“去留肝胆两昆仑”、“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悲慨壮歌书写丹青。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代代的中国人以强烈的责任感为实现中华的复兴进行了不断奋斗。通过对这段历史的讲述,可以加强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关注度,以提高其历史责任感。学生只有对国家和民族具有了强烈的责任感,才能在临床工作中形成高度的责任心,减少和降低临床的失误,真正得到广大患者的信任和支持。
三、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医学是一门“人学”,直接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生命。其职业的特殊性需要从业者必须有正确的人生观和高于常人的道德需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授的时间跨度从1840年鸦片战争一直延续到21世纪初的中国,涵盖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各个历史时期。课程中不仅反映治国安邦的道理、外交军事的谋略、科技的创新与发明,思想、文学和艺术的创见,还反映历史人物个人成长的历程,这些都可以给后人以智慧的启迪。如林则徐、鲁迅、毛泽东、周恩来等,近百年来的无数爱国志士、共产党人的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高尚道德风范,都是宝贵的德育财富,这些同样可以给后人以生动具体的崇高理想和人格的教化。这些史学知识的教育能够帮助医学生在多种文化的学习中,获得人文精神力量的支撑,最后内化为献身医学事业的高尚道德情操,构建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树立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抱负[4],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为物喜,不为己悲,从而逐渐达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
总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开设,对于目前仍然重视科技教育而轻视人文教育的医药院校来说,意义非同一般,具有十分独特作用。它不仅可以弥补学生历史知识和人文知识的欠缺,而且可以培育医学生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责任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2]刘昕.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5.
[3]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
医学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篇4
关键词:物理诊断学,人文素质,医学教育
21世纪以来,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医学事业的进步, 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其出发点就是一切以人为本。传统的医学教育因此而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医学教育不仅要重视科学教育, 更要重视人文教育。另外, 在现阶段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也起了一部分作用。由此可见, 将人文素质的培养融入到医学教育中势在必行。物理诊断学是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 是学员接触病人的第一步, 学员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将掌握如何对病人进行问诊、查体。问诊过程若缺少了人文医学素质, 则难以取得病人的信任, 还会漏掉很多重要信息。查体过程若缺少了人文医学素质, 则不仅会遗漏重要体征, 造成疾病的误诊漏诊, 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 也会有可能因查体方法不正确而给病人造成医源性损伤, 加重病人的痛苦。故如何在物理诊断学教学中培养学员的人文医学素质在整个医学教育中就显得尤为关键。
1 人文医学素质的内涵
人文素质教育是相对科学教育而言的。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 是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心人, 以人为本, 重视人的价值。医学是一个科学系统, 医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是一个科学过程, 医学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然而, 医学工作者面对的不仅仅是疾病, 而是患疾病的人。从事医学工作的人在具备科学精神的同时, 还要具备人文精神[1]。人文医学精神从古至今源远流长。我国古代将医学称为“仁术”, 医生被称为“仁爱之士”。“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在《誓词》中也曾经说过:“无论何时登堂入室, 我都将以患者安危为念, 远避不善之举”[2]。在现代,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出发点就是一切为了人, 为了人的健康和生命[3]。这种模式的提出, 已使医学从在生物学因素方面探寻疾病原因和治疗倾向, 向立体化、网络化、多维度地审视健康和疾病问题转向。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 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生物机械论的局限性和人整体有机联系。医学涌动着回归人、回归社会、回归人文的思潮, 强调医学目的是以人为本, 医学不仅只是对疾病治疗, 而且更需要对病人关怀和照料。
2 加强物理诊断学中人文医学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精神的核心既然是以人为本, 重视人的价值, 那么人文关怀就不只是一句空话, 而是一种态度, 一种精神, 是每个医务工作者需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理念和行医准则。
从医患关系角度看, 在医学伦理学中有三个最基本的伦理学原则:病人利益第一、尊重病人、公正。病人利益第一这个原则要求医务人员不仅在主观上、动机上, 而且在客观上、行动效果上对病人确有助益, 又不伤害病人, 即有义务不去有意地或因疏忽大意而伤害病人。但医疗行动难免会给病人或与之相关的第三者带来有害的后果。这就从根本上要求医疗领域从业者必须具备人文精神素养。另外, 公正原则指在形式上要求对在有关方面相同的人要同样对待, 对在有关方面不同的人应该不同对待。这些有关方面可以是个人的需要、能力、已经取得的成就, 或已经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对社会可能作出的潜在贡献等。公正原则在讨论医疗卫生资源的宏观分配和微观分配时十分重要。这些细节处理所要求的人文精神素质更显出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从学员角度看, 首先, 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疗从业者, 当然需具备最基本的职业操守——以人为本, 关注人, 爱护人。在医学教育实践中, 不仅仅是学习毕业后从事的相关专业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 培养良好的人文科学素质的涵养, 从而延伸到临床实习和毕业后岗位上去关怀病人、尊重病人、理解病人, 从细微中发现隐患,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由此可见, 人文医学素质教育不仅是认识人的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工具, 也是医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 医学生如果没有人文医学精神, 就等于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了灵魂。其次, 在物理诊断学学习中, 由于学习的大多是理论知识和查体手法, 与病人接触少, 所以更要抓住在本学科临床见习过程中与病人面对面的机会, 全面感受病人全身性的表现所带来的客观冲击, 从而能够全面评估疾病的严重性, 做到诊断既准确又完整。
从教员角度看, 首先教员面对的是一群学生, 不是简单地去传授知识却不管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掌握程度, 以人为本、因人施教也要体现在教员的教学过程中。另外在物理诊断学教学中, 学员所接触的仅仅是些抽象的体征, 而这些都仅仅只是些个体概念, 最根本的一点是——体征背后其实是活生生的人, 他或 (她) 现在正受疾病所折磨、正为身体某种不适而感到痛苦, 倘若把这种关系人为的强行断开, 在教学中片面地去强调体征, 就显得顾此失彼, 就体征论教反映的是一种机械、呆板的教学态度, 与医学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背道而驰。所以教员应该把握住“人”的因素, 在教学当中穿插同一疾病不同人的体征表现以及同一体征不同的疾病特点, 做到客观、理性, 从全方位体现“人”的价值, 体现以人为本的态度。
3 教学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及相关解决方案
在医学院校学业压力大、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 学员往往只注重考试成绩, 考试前死记硬背, 对所学知识没有融会贯通、全面理解, 考试结束后大部分知识又还给了教师。所以学员今后面对病人就会面临无所适从的尴尬局面。他们常常会出现这些问题:把接诊病人当做一项任务, 思想不积极;问诊态度生硬, 不知从何问起, 抓不住重点、内容不全面;体格检查顺序错误、遗漏重要项目或手法错误。若出现这些情况, 学员对掌握疾病诊断所需的基本资料都不能搜集全面, 更别提对病人进行人文关怀了。因此, 作为物理诊断学的教员, 应从以下几方面解决这些问题。
3.1 加强人文医学素质的书面教育
医学院校学员在学习诊断学之前接触的都是基础理论知识, 实验课面对的都是动物。诊断学是联系临床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桥梁课, 尤其是物理诊断学, 是教会学员如何问病史、查体, 学员接触的都是一个个期待康复的生命。如果不强调人文医学素质的教育, 学员走向临床后很可能只会用一颗生硬、冷冰的心去面对一个鲜活的生命。因此, 在接触病人之前给学员灌输对病人进行人文关怀的意识非常重要, 要让学员明白只有怀着一颗关心、仁爱、同情之心才是迈向医学殿堂的第一步。
3.2 加强人文医学素质的实践教育
俗话说, “言传不如身教”, 教员更应做好“身教”工作。在带领学员进行小班课见习的过程中, 教员自身要与病人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 要有应付诸如患者不配合教学工作等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从而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到医患沟通技巧。教员还可以结合具体病人向学员讲解与病人拉进距离的技巧、向病人解释病情的技能、应对病人的艺术等等。
3.3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爱伤观念
现阶段临床工作中出现的医患矛盾, 除了因医患沟通技巧不得当引发外, 还有一部分是因临床医生自身爱伤观念不足引起的。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时刻强调对病人的关心爱护。比如, 天气寒冷时体格检查只暴露需要检查的部位, 不要过长时间让病人暴露, 防止受凉;进行肝、脾、肾区叩击痛检查时要由轻到重叩击, 在进行肛门指诊检查时要涂润滑剂、缓缓插入, 在进行腹部触诊时手法要轻重得当, 在全身体检过程中尽量不要来回改变病人体位, 这些都是减轻病人痛苦的方法。
3.4 强调体格检查的重要性及方法、技巧
日前, 随着科技的进步, 先进的医疗检查技术和仪器的不断问世, 越来越多的医生只注重实验室检查而越来越忽视物理检查。这不仅会使医生自身的专业水平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同时也没有体现对病人的人文医学关怀。首先, 病人面临着看病贵、看病难的难题。通过仔细的物理检查往往可以发现病人的某些病症, 从而避免因过多辅助检查而加重病人经济负担。其次, 体格检查不熟练, 影响病人对医生的第一印象, 使病人难以建立对医生的信任。因此, 在学员学习过程中, 教员要做到放手不放眼, 放手中严格实行有指导、有把关、循序渐进的原则, 对于较难的操作, 反复示教, 直到学员学会为止。
3.5 强调教员对学员的人文医学关怀
教员在教学过程中对学员也应体现出人文医学关怀。教员应走进学员的个人世界, 寻找个体学员知识的盲点和薄弱点, 引导学员完善其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发现个体学员的理想和追求, 提升其应有的价值理念;针对个体学员未来发展的需要, 明确主体教学的发展策略[4]。
总之, 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时代背景下, 将人文医学素质教育融入到物理诊断学教学中是时代的召唤。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是同生、互补的, 追求人文与科技的和谐发展, 才是科学发展观在医学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1]。只要我们在物理诊断学教学当中重视对学员的人文医学素质的培养, 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 因人施教, 提高学员理论、实践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 我们相信, 这样的教学模式必然会推动医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倩, 朱永香.人文素质教育与生理学教学的结合[J].医学信息, 2010, 23 (1) :44-45.
[2]希波克拉底著, 赵洪均, 武鹏.希波克拉底文集.流行病论一[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38, 43-44.
[3]雷凯荣.超声诊断过程中的人文思想和人文关怀[J].卫生职业教育, 2005, 23 (3) :114.
医学人文教育的文学的论文 篇5
1.中美医学院校英语文学教育的比较
1.1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据美国医学院协会统计,被调查的125所医学院校中,有106所开设了人文学课程,至少59所将某种形式的文学或叙事医学作为必修课,北美大部分高校已把叙事医学纳入医学院的核心课程,文学研讨班课、医学交谈课、医学写作课、医患关系等课程进入众多医学院的课程体系。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关联性和实用性,紧密结合医学知识,相互渗透,注重对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现培养具有人道主义的医生这一目标上富有成效。但国内绝大多数医学院校讲究实用主义,许多学校的英语教学只停留在基础阶段和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上。且文学课程的设置随意性大,无系统性和连贯性。“重中轻英”现象严重,优先考虑中国文学、无视英语文学。以笔者所在的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后面简称遵医)为例,开设的文学课程仅《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欣赏》,后以学时紧张,学生不缺学分为由已被取消。此外,多数学校只着眼于独立课程的开设,缺乏综合课程或跨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未能与医学专业融合;重理论轻行为,对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效果甚微。
1.2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效果,美国医学院校的课上采取讨论、问题、案例、阅读、写作、情景表演等教学方法,形式灵活多样。考核方式也多样化,主要有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反观我国,教学方法单一,仍以讲授和灌输为主。老师讲授大量的理论,学生被动做笔记;教学模式机械、难以调动学生主动性,效果差强人意,无法达到教学目的。考核方式也单一,主要是理论考试。
1.3师资队伍
根据美国的经验,学校一般会选派知识结构全面的教师担任文学课程的主讲讲师,既要掌握医学知识,又要具备文学修养。在被一条大街劈为两半的印第安纳大学校园里,人文学者和医生倡导“过街”(Crossingthestreet)精神,既穿越街道进行跨学科交流,它是医学和人文学科横断性的隐喻。国内医学院校教师大多知识结构单一:医学专业教师的文学知识欠缺、文学教师的医学知识浅薄。加上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轻视,学校资金投入往往不足,不能有针对性地聘用和培养教师,多数学校都是根据现有师资开设课程,老师能讲什么就开什么,而不是根据开什么课程选什么老师,这就往往无法保证教育质量。
1.4校园人文环境
美国高校一贯重视校园文化熏陶对于学生培养的不可替代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或第二课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人文素质。在哈佛医学院,无论走在哪里,人与人都是亲切点头示意或面带微笑打招呼,气氛轻松自然。纽约大学医学院的文学、艺术与医学素材库是一个集散文、诗歌、电影、视频和艺术于一体的多媒体资源库,为该校的人文教育提供便利和丰富的教学、科研资源;也帮助师生提高自我素质如文学修养提供重要资源。在中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环境一向不够浓厚,以遵医为例,由于重医轻文导致该校图书馆的人文资源成为严重缺口,46.8%的学生认为学校在英语书籍和资料方面比较稀缺;48.7%的学生希望学校提供更多英语文学方面的书籍和报纸杂志;51.3%的学生回答他们所在的学校每学年举办英语文学讲座0次,78.9%的学生在校内听过关于英语文学的讲座0次;46.5%的.学生希望学校邀请英语文学方面的专家来做讲座;虽然该校每年举办的第二课堂活动有配音、演讲等比赛,但内容与医学结合甚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
2.对我国医学院校英语文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2.1转变教育理念
英语文学教育能否在医学院校人文教育中占一足之地,关键在于教育理念。在我国,从事医学专业教育的教师多是在“重医轻文”理念的熏陶下培养出来的,本身对人文素质欠缺足够重视,可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学校应上至领导管理层,下至一线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充分认识文学在实现医学生人才培养目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摒弃传统的片面追求专业教育的培养方式,以“英语文学和医学融通”的教育理念为核心,加强学生文学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2.2设置综合通识课程和教学内容
21世纪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开始走向综合,通识课程不仅是各种非专业课程,而且是有目的地将专业知识和通识课程有机结合,形成综合化的通识课程,实现学科交叉和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调查结果发现,在医学与文学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上,66%的学生认为它可以提高综合能力,45.3%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专业技能,31.7%的学生认为可以改善医患关系,31.4%的学生觉得可以提高医德水平,并且66.2%的学生希望开设英语文学尤其是医学文学方面的课程。这一认识在访谈中得到高年级学生的进一步证实。因此在借鉴美国通识教育模式上,根据我国地方医学院校培养目标的要求,采取综合通识课程模式,把文学知识与医学教育融为一体,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2.3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在调查中,64.7%的学生认为首当其冲要改革教学方式,以使课堂气氛更轻松,讲课内容更易于接受,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手段应该多种,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写论文、课外阅读、学术研讨、甚至参与教学等。尤其借鉴PBL(学习基于问题)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中提出一个临床主题,然后围绕它展开相关的阅读、讨论、表演或写作。如美国石溪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和西北大学医学院请一年级的学生写出有关他们的“第一位病人”设想生活的记叙文或关于尸体解剖的记叙文。这样不仅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临床的能力,而且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驱动力,由此促进教学相长,形成良性循环。摒弃以理论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对于医学生来说,学习英语文学的主要目的不是掌握该门课程的相关理论,而是侧重学会将学到的文学知识与医学实践结合起来用英语表达出来,达到提高个人的整体素质。改革考试或考核方式以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这也是相当部分学生的期望。成绩考核通过一篇3000字左右的小论文来进行,再综合考虑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作最终的评定。
2.4重视“复合型英语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综合通识课程教学的成败密切相关,既懂英语又懂医学和文学的复合型人才能更好满足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复合型英语教师——英语专业知识(英美文学)+教学知识+相关医学专业背景(跨学科知识),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医学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当学习印第安纳大学的学者与医生的“过街”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采取引进、送出去培养、自主学习和定期集中培训的四大途径,各途径可独立也可结合,互为补充互为促进。
2.5营造医学与人文相融的校园文化环境
医学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篇6
关键词:医学教育 措施 医学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5(a)-0162-02
医学从来就不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而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统一的一门科学,医学的发展蕴涵着人文精神的滋养和培育,没有人文精神的医学不能称为医学[1]。为了能够更好地加强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提升人文教育对于医学生以及日后临床医学的重要性,该文对医学教育的带教老师以及学生进行随访询问,并对询问的结果进行记录,对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改革,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为后期临床医学工作中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人才,并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效果,现将结果如下报告。
1 临床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经对医学教育的带教老师以及学生进行随访询问,并对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发现,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模式落后是医学教育中存在的最关键问题,随着现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今的社会要求,课堂教学的主体仍是以老师为主,且总是以照本宣读的方式进行授课。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积极性低下;(2)教学管理体制不完善:虽然许多医学院校都有制定自身的教学管理体系,但大多的教育管理体系都不够合理和规范,不具有严格的考核标准,使得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3)缺乏人文精神的培养:缺乏人文精神的培养是现今许多医学院校教育中所存在的极为重要的问题,在医学教育中太过注重专业知识的提升,对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太过忽视;以至于许多医学生的医学人文价值缺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提升;(4)师生关系不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医学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非常重要,在调查中发现,一些老师由于在平时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师生关系紧张,而导致一些误会产生,进而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不进行主动配合,给教学工作带来许多麻烦,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文精神的培养;(5)教育目标模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要求也在逐渐变高,不仅仅只是要求专业知识水平达标,还要求医学生的自身综合水平达标,具有较强的文人精神,而在以往的医学教育中并不注重全能型人才的培养,过于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以及综合素质提升。
2 教学模式优化改革措施
2.1 更新带教模式
为了适应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以及临床医疗人员需求,应该对传统的带教模式进行更新,从以往的以老师为学习主体到以学生自身为主体,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主动性。多为学生安排一些相关实验和社会公益性活动,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战相结合,同时多与社会需要关爱的群体接触,从而更好地进行知识巩固,增强对社会需要关爱群体的责任心,从而提升自身的医学人文精神。
2.2 完善教学管理体制
根据综合教学情况,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定期对医学教学老师以及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考核,并建立合理规范的教育管理体制,使得教学质量和人文精神得到有效提升。
2.3 注重人文價值培养
医学价值的终极体现应是医学人文价值,医学是关于人的生命的科学,对人的全面关怀是医学的目的,关爱生命、敬畏生命是医学的终极目的,因此,需要注重对医学生人文价值培养[2]。
2.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是与学生进行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及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前提,医学教育老师不仅要做到在课堂带教中,对学生所提到的问题进行耐心讲解外,也应该适当地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素质提升,尽量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给予学生最大的帮助,提高在学生心目中的亲和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得在学习中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对学习及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进行相互促进学习,以身作则地影响学生的人文观、价值观。
2.5 明确教育目标
由于传统的带教模式过于单一,教育目标过于模糊不清,不能使得学生进行全面发展,进一步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人文精神普遍低下,故此应该明确教育目标,尽量让学生向全面型人才发展,多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强调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重要性[3]。让学生提高自主参与意识,多融入社会实际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中,加强自身的人文价值培养。
3 结语
随着现今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也在随之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对医疗水平以及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而要使得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最根本的还是需要通过医科学生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全面培养,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教学质量普遍低下,不利于学生在走向临床实战中的自身工作发展,故此对于临床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探讨,并制定相应的对策进行优化改革,从而有效地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就显得极为重要。
经过该文对医学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对医科学生及教师进行询问调查后发现,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教学模式落后、教学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人文精神的培养、师生关系不融洽以及教育目标模糊几个方面。而从现今的医学院校人才培养需求出发,医科学生专业知识能力、临床基本技能以及人文素质三方面应共同发展不可或缺[4]。故此制定了更新带教模式、完善教学管理体制、注重人文价值培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明确教学目标等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改革,本着从人文关怀精神的方面和综合素质方面对医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从而有利于提升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为后期医学临床工作中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宏亮,姜兰姝,宫福清,等.青年医生培养中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及措施[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6):797-799.
[2]宋欣阳,王群.挖掘中医药文化教育资源,服务医学人文精神教育[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6(4):100-103.
[3]王海平.生命教育: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维度[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2):60-62.
医学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篇7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教育体系,医患矛盾
近年来, 医生受到人身伤害的恶性事件频发, 昭示着医患之间的矛盾已异常尖锐。人们开始反思, 是什么让本是“同盟军”的医生和患者同室操戈?医疗有时是治愈, 经常是帮助, 却总是抚慰。唯有在医学教育中深植人文精神, 手术刀才会闪出温暖的光芒。医学的结构就如“人”字一样, 一边是技术的医学, 一边是人文的医学。目前, 设置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医学院校数量较少, 通晓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医学人才缺乏, 不少医学生对人文社科类课程不重视, 更显示出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迫切性。医学人文教育由此成为医学界和教育界最关注的问题。
1 医学人文教育的内涵
医学的本质是使患者减轻痛苦、增加快乐。医学面对的是有生命、有情感的人。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医生不仅要治疗患者各种身体上的疾病, 还要关注其精神健康, 减轻其心灵痛苦。医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 能够深入研究社会的需要、个人的要求, 领悟生命的真谛与价值, 正确理解人与社会、生理与心理、医生与患者等各方面的关系, 在医学实践中更好地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关心患者、帮助患者, 以此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目标。无论技术如何发展, 人道原则、人本立场、人性光辉永远是医学的价值皈依与职业操守。人文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做人”, 其内涵包括3方面: (1) 传授人文科学知识, 包括文、史、哲、艺术等, 起着陶冶情操、培养生活情趣、促进科学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这是形成人文素质的基础。 (2) 加强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责任意识教育[1]。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才能关心世界、关心人类、关心社会, 才能爱国家、民族和人民。 (3) 培养高尚的人格。人文教育是人格养成的基础。高层次人才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 以“实行革命人道主义”为宗旨的医学人才更应如此。医学人文教育是一般人文教育在医学这一特殊领域中的应用。一方面, 它不可能游离于一般人文教育的本质内涵之外而独立存在;另一方面, 由于医学的特殊性, 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领域中的作用比在其他领域更加重要。因此, 我们所理解的医学人文教育就是在一般人文教育的基础上, 在将医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基础上, 将人文精神与医学相结合。其核心是尊重一切与医疗有关的人的价值。
2 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
不能否认, 在医学院校和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 医学人文教育在专业建设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从总体上看并不乐观。尤其是从我国医疗行业现状来看, 医学人文教育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医学人文学科薄弱与医疗行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之间的矛盾、医学人文教育发展滞后与社会对医学人才要求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两对基本矛盾引发的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2.1 只重视专业教育, 忽视人文教育
有些院校仅以就业为导向, 认为只要把专业知识教好, 学生就可以顺利就业, 而人文教育则是可有可无的。
2.2 医学人文学术研究缺少深度
目前, 医学人文学术研究很少有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 因而难以对医疗行业的发展产生大的影响, 进入操作层面的更少。同样, 医学人文教育更多的是纸上谈兵, 理论脱离实际。在现今使用的教材中, 我们可以发现两种倾向, 一种是只讲大道理、唱高调, 不考虑实际情况, 让人望而生畏;另一种是只谈所谓国际关注的重大医学伦理问题, 忽视了我国基本国情, 脱离实际。
2.3 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
研究表明, 与实际需要相比, 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科类课程仍然偏少, 且大部分还是选修课。虽然根据有关规定各校都开设了政治理论课程, 但从全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满足21世纪需要的医学人才角度来看, 这些课程大多存在如下问题: (1) 主要以政治教育的形式出现, 虽然课时不少, 但属于意识形态的内容较多, 教学效果有限。 (2) 课程缺乏系统性或只考虑学科的系统性而忽视了课程的整体性, 与专业教育缺少必要的联系。 (3) 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式为主, 理论联系实际不够, 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4) 课程设置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只强调政治教育和导向功能, 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和对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 课程设置面过窄, 内容过于单一[2]。 (5) 大多数医学院校对人文社科类课程不够重视, 教学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人文社科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最小等。凡此种种都削弱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也有违医疗卫生事业和医学科学发展的要求。
2.4 医学人文教育脱离临床
一段时间以来, 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与医院临床实际严重脱节。在不少医生和医学生眼中, 医德教育在实际医疗工作中作用不大。于是, 学生不爱学, 教师也不爱教。
3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 医学生接受的是学校教师传授的知识、技术和价值观。学校环境塑造了学生, 强调专业能力与临床技巧而忽视人文素质, 背离了医学的目的。具体表现为:在课堂教学中, 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 忽视人文教育, 致使学生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课程设置中, 人文社科课程门类偏少、学时比重偏低;在教学过程中, 忽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熏陶, 致使学生缺少对医学本质的理解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体验;忽视校园文化建设, 缺乏良好的人文环境。
3.1 加强人文教育是实现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
人在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 不仅要学习、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还应当注重社会人文知识的学习, 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否则, 将不可能全面发展。对于医学生来讲, 要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 实现自己的追求和梦想, 就需要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前提下, 加强人文素质修养, 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感, 以此为将来从事工作与实现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基础。
3.2 加强人文教育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
近年来, 我国发生了多起患者或其家属打砸医院、殴打甚至杀害医务人员的恶性事件。2005年10月1日, 新华社报道称:医患关系紧张主因在医务人员。其中所说的根本措施———解决“看病难, 看病贵”问题属于制度因素, 但是良好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医患之间的沟通是每个医生能够做到而未做到的。提高医务人员人文素质需要从源头上抓起, 从医学生人文教育抓起[3]。医学人文教育就是培养医学生对人性、情谊的感知, 让他们能够以了解人的整体性、尊重人的尊严及追求人的完整性作为基点来解除患者痛苦。唯有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才能使其在将来的医疗实践中主动关注患者的生存质量、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关心患者的生活环境, 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 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患者, 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3.3 加强人文教育是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
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人才培养由培养只懂医学专业知识的单一型医生向培养掌握治疗、康复、保健等卫生服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转化。要求医学生 (医生) 不仅懂得医学知识, 而且掌握社会、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不仅掌握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 还有对人性的关怀、对他人的同情心等人文情怀;不仅关注疾病, 而且关注有思想感情的患者, 充满爱心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医学教育必须重视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使其既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又有高尚的医德修养和美的情感, 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 实现医学的最大价值, 满足患者需要。让医学科学充满人文关怀, 这才是我们应当遵循的医学教育理念。
4 提高医学人文教育水平的策略
4.1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1) 积极探索医学人文教育形式, 构建与专业教育相适应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 加强医学人文社科类课程建设, 建立开放式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在课程建设中要注重内涵而不是一味地增加课时, 要借鉴医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 结合自身特点尝试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医学人文课程教学模式, 对相关课程进行整合。要将人文教育的内容与专业课程和各个阶段的实践相结合,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2) 学校应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将人文课程纳入医学教育体系中,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应包括3个层面: (1) 以学科构建的人文社科类课程, 主要有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美术、心理学等。 (2) 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 主要有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卫生法学等。 (3) 由多学科融合形成的综合课程, 主要有社区卫生保健、医院管理、人口学、运筹学等。3个层面课程相互联系, 第一层约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50%~60%, 主要是让医学生树立对人、社会、自然和自身的正确态度, 树立科学世界观, 培养道德情操和人文品位。第二层约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20%~25%, 使学生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方法探讨与医学有关的若干问题, 引导其重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第三层约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10%~15%[4], 融人文素质培养于医学实践中, 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要从工具性转向人文性, 课堂应该是体现人格尊严并不断提升人格尊严内涵的地方, 是实现人之自由的场所, 是学生在认知、交往和审美等活动中丰富自己生命意义的地方。
(3) 要根据21世纪对医学人才的高要求,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做到“三结合”, 即师生结合、教学科研结合、课堂与社会实际结合。具体要求是在教学活动中做到师生互动,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在教学内容上结合研究成果, 理论联系实际, 同时关注各种与医学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有关的社会问题, 使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容既脚踏实地又有前瞻创新性, 既探索研究又解决现实问题, 克服过去医学人文教育内容教条化和意识形态化的弊病。
4.2 积极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研究
要以科学求真的精神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研究。医学人文教育同医学教育一样, 有许多问题要研究, 如教育的形式与效果、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课程如何设置、如何把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等, 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研究以找到其中的规律。
4.3 发挥校园文化的渗透作用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独特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 具有物质和精神两种形态。具体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学校传统、校风、学风、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对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主要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 对医学生人文素质产生作用。具体表现在: (1) 校园文化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人文知识不会被束之高阁, 而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生存土壤, 从而得到应用与发展。课堂知识与校园文化相通融合, 两者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 进而达到良好的人文教育效果。 (2) 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直接参与到人文活动中来, 学校举办的艺术活动以及学生社团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 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加深了对人文知识的理解, 特别是一些艺术活动, 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提高审美能力。
4.4 发挥教学医院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医院是医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 临床带教教师的人文素质直接影响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道德水平。因为临床教学不是课堂上的理论的教学, 而是在病床边的具有感性、形象等特征的教学, 临床带教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医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力。近年来, 部分教学医院只重视专业技能培养, 没有把人文教育列入教育计划, 临床带教教师忙于医疗工作, 无暇顾及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此外, 医生对检查设备的过度依赖, 淡化了医患接触, 对患者重疾病治疗、轻人文关怀, 从而损害了医生队伍的整体形象, 也对医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5]。在这种情况下, 首先, 教学医院的管理者要真正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不断创新和完善管理规定, 变制度约束为习惯养成, 使制度管理体现高层次人文关怀。其次, 医生作为医院的核心与支柱, 全身心投入工作, 医院管理者应给予其人文关怀。再次, 临床带教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 时刻牢记自己的教师职责, 处处体现对患者、对学生的人文关怀[6]。
参考文献
[1]杨晓煜, 黄燕芳.医学教育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交融[J].医学与社会, 2002 (5) :56-57.
[2]张培林.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改革与发展[J].医学与社会, 1999 (4) :47-50.
[3]张大庆.制约我国医学人文学科发展原因的探究[J].医学与哲学, 2001 (8) :10-13.
[4]吴萍, 王晨, 张欢, 等.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现况调查和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9) :1-3.
[5]郭永松, 吕世亭.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改革研究报告[J].医学与哲学, 2000 (5) :51-54.
医学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篇8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医学模式
一、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的内在要求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社会化的加速, 要求医生从生物、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综合观察分析病人、疾病和健康人群, 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与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问题以及医学自身的问题。医学虽然具有极为鲜明的专业性与技术性, 但作为一门人类生命的学科, 与社会是密切联系的, 人文社会色彩突出, 因为在医学领域, 无论是从健康、疾病的概念、临床决策的过程, 还是从对患者的关怀, 都蕴涵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医学学科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已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能否将人文素质课程融入医学专业教学, 成为培养高素质的卫生人才的关键, 成为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另外, 随着大量科学技术手段渗入医学, 导致了医学的非人格化和医患关系的物化。这些医学本身的内在要求和产生的问题, 决定了在医学人才培养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
二、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缺失及成因分析
目前, 医学专业院校大部分学生对于专业以外的人文课程、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较差, 人文素质缺陷是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1. 医学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误区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 医学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医学技能型人才, 其人才培养规格具有鲜明的实用性、职业性和社会性。因此, 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 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 有些教育者认为,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只要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在未来的岗位上能胜任工作就达到了教育目的, 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3年的学制, 增加了在校期间专业教育的难度, 一些院校偏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学习和提高, 挤压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空间和时间。一些学生也受使用主义思想的影响, 认为到高职高专院校就是学习专业知识, 没有必要学习其他知识。因此上专业课时认真听讲、完成作业, 而在人文素质课上多采取应付态度。因此, 片面强调“就业教育”会使学校工作偏离了人才培养这个重心, 并导致学生创新能力缺失、适应职业需要的能力差。
2. 医学高职高专院校课程设置和教育理念滞后
医学高职学生重视的是专业技能学习, 过分的职业化教育导致人文教育旁落, 人文素质的培养被边缘化甚至削减。从课程设置来看, 目前, 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差强人意, 且以意识形态教育类的课程为主, 只强调其工具性、政治教育和导向功能, 忽视了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的影响。许多院校对人文课程的设置原则上重视, 实际上轻视或忽视, 教学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普遍存在人文素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学时偏少、分量偏轻的问题。教学内容也缺乏与医学教育、实践的结合, 教育理念相对滞后, 师资力量相对匮乏, 特别是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的教师较少, 大部分教师上课缺乏知识性、趣味性, 人文精神缺乏和淡薄, 教学评价单一。加之教育周期短, 大多数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突出专业技能训练, 在课程设置上出现“专业一边倒”的现象, 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失衡”以及人文素养的低下, 使医学生难以适应社会, 难以适应时代。
三、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实现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
在医学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必要的。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可以弥补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
1. 构建新的医学教育模式
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 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深入研究教育模式的创新问题, 在课程体系改革与调整上突破、削减课程中不必要的重复内容, 加强实践技能训练, 加强医学前沿理论和人文选修课设置。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使学生在成才中成人, 把“就业”与“做人”有机结合起来, 旗帜鲜明地倡导职业人文教育。
2. 完善医学人文课程
要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 有必要对目前的课程体系加以完善。课程结构应涵盖文化基础、人文、医学科学等类型。同时医学人文课程的开设, 有助于医学生了解医学的社会内涵, 学会客观评价某种医学技术和某些医学现象的价值。在完善医学人文课程中将人文素质培养运用于医学实践中, 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了医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 有助于医学生真正做到“精医术、懂人文”。
3. 提升教师人文精神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阶段, 有着很强的向师性, 老师的言行修养极大地影响着年轻的一代。加强职业人文教育, 关键在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这里包括传授医学专业知识的教师和传授人文知识及传播人文精神的教师。因此, 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要求教师转变观念, 树立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哲学观。一要不断夯实专业教师自身的人文功底; 二要求人文课程教师多学习和了解医学知识, 寻求更多的医学和人文的契合点, 从而推动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4. 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环境
(1) 加强人文方面图书的建设, 规范经典文化教育
向全校师生推荐经典文化教育书目, 包括《诗经》《论语》《孟子》《庄子》等典籍, 以及《史记》《汉书》《楚辞》《全唐诗》《红楼梦》等传世之作。同时, 结合世界读书日活动, 积极开展大学生读书节和书香校园等活动, 从而营造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氛围, 形成优良的学风、教风和校风, 促使医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修养、品行道德、职业气质。
(2) 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专题讲座
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人文素养方面的讲座, 探讨人文素养、人际交往等的内涵。结合现实生活, 以国学与人文的内涵为切入点, 以经典的诗文为依托, 结合现实生活, 通俗生动地为广大师生诠释了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真谛, 使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活动站在学术的平台之上。
(3) 利用网络和校报开辟交流平台
随着大学业务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在校报和校园网上为广大师生开辟“读书圈”和“读书论坛”等专栏, 定期举办经典导读和好书推荐活动, 交流研讨、整理回复论坛中的问题。同时, 鼓励师生进行有关经典文化教育的研究活动, 为师生的研究成果提供发表的平台, 为师生学习、诵读、欣赏、研讨经典文化提供有效的帮助。
(4) 开展校园社团活动
把医学人文精神融入医学教育 篇9
1 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教育的现状
各医学院校虽开设了比例不等的人文社科类课程, 但总体来说, 各医学院校大都“重专业、轻人文”, 没有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
1.1 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足
主要体现在医学人文学科建设投入太少, 课时比例小, 且大多为选修课。学生感觉专业课课业负担重, 而选择一些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修得学分, 整个课程结束后, 学生收获甚少。医学院校未能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人文学科的重要性, 合理安排人文课程体系。
1.2 人文课程师资力量薄弱, 教育教学方法单一, 重形式, 轻实效
医学院校的教学重点始终是专业课, 都较为重视和强调专业教师的重要性, 而忽视对人文学科师资的扶持和培养, 故人文学科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另一方面, 人文社科专业的教师对医学知识的掌握太少, 使他们授课时无法结合使学生感兴趣的医学, 故教师们的教学效果较差。
2 医学人文精神对医学院校的重要性
医学生将来面对的是“患者”, 医学生将来在工作时的工作作风, 医德水平, 与工作对象——患者的良好沟通与和谐相处, 都离不开人文素养。
2.1 医学与人文并重
医学的本源在于解决患者的身心痛苦, 医学知识、技能的提高只能解决医生能否做到治疗某种疾病的问题, 而不能解决医生为了减除患者的身心痛苦需要做什么的问题。医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培养必须与人文紧密结合, 医学的发展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 真正造福社会, 造福人类。
2.2 人文素养是高尚医德的基础
深厚的人文底蕴能够促使医生形成对患者强烈的同情心、责任感和自愿承担社会赋予的使命, 同情心、责任感又是促使医生对医学技术进行刻苦学习、钻研的原动力, 这是医生高尚医德的基础。医学院校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应是培养既有雄厚的专业理论知识、高超的医疗专业技能, 又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医德医风的全科医学生。
2.3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需要人文精神
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重视心理和社会因素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将近代机械主义还原论的生物医学上升到系统化、整体化和回归人文关怀的现代医学, 意味着对健康与疾病认识哲学思维方式的改变[1]。因此, 医学教育必须包含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和人文素质, 即具备关注人类价值与精神的能力, 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教育[2]。医学里讲人文实际是倡导生命的个体价值, 以患者为中心, 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 对生命敬畏才会平等对待生命, 才能做到以人为本, 处处以患者为中心, 从而实现健康公平, 达到医患之间的关系和谐。
3 医学人文精神的重塑
医学院校大学生在求学期间人文素质的缺陷导致他们成为医生后缺乏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与患者沟通不畅, 病历书写字迹潦草, 语句不通。对医学生加强人文素养培育, 就是学生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 在社会责任、人格修养、文化自觉等精神层面上实现相应提高, 这些提高对他们将来从事医护工作时的影响是深远的。
3.1 更新观念, 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医学院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实现医学生的可持续、全面发展为目标, 树立医学与人文并重, 知识能力素质与人文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 明确人文素养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战略的高度完善学校的文化设施, 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将人文素质与医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紧密结合起来。
3.2 加强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修养
深入贯彻全员育人, 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 加强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修养, 提高人文课程教师的医学专业知识。教师不仅仅是授课者, 更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 只有教师的水平提高了, 学生的能力才能相应地提高。现阶段医学院校医学专业课教师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故在授课时, 不能很好地将人文知识融入到所授医学专业课程中, 而人文专业教师对医学知识的掌握不够, 故在人文课程的讲授时不能将人文精神与医学很好地结合, 故加强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与提高人文课程教师的医学知识迫在眉睫。医学院校可挑选一些能够提高教师相应知识的课程, 鼓励医学专业教师与人文课程教师相互听课, 既交流了授课技巧, 又增长了相应的知识, 从而达到医学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形成全员育人, 全方位育人的大环境。
3.3 合理设置人文课程, 加大人文课程比重
据调查, 国内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学时占总学时约8%, 西方发达国家, 美、德达20%~25%, 英、日为10%~15%[3]。我国医学院校招收的学生均是高中时期文理分科中的理科生, 人文素质先天不足, 在大学时期更需要加强对人文课程的学习[4]。现在医学院校人文课程学时比例偏少, 不能满足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需要, 因此, 各院校要在保证医学专业课程学习的前提下, 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 多开设人文学科课程, 加大人文课程的比重, 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3.4 结合医学专业课程各阶段的特点, 将医学专业课与人文精神融合
医学专业课的学习可分为基础理论学习、专业理论学习及临床实践。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的学习在课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 既可通过人文课程提高人文修养, 又可通过专业课教学中融入的医学人文知识提高人文修养。在专业课教学中贯穿人文素质的精神是使文化素质教育得以持续、深化和提高的重要一环[5]。在专业课程中蕴含有许多潜在而十分宝贵的人文精神内容, 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启发, 让学生领悟到他们不是在简单地学习专业知识, 更是在学习如何领悟生命, 与生命对话。教师心灵的流露, 感情的交流, 让学生在以后成为医生后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如何处理各种关系等问题有所思, 有所悟, 从而树立自己的人生准则和价值观。后期的临床见习和实习是医学生正式接触患者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 对带教老师 (医生) 而言, 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加强对见、实习学生的人文精神渗透, 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诊疗疾患, 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对待患者, 如何将中华民族的“仁心仁术”、“大医至善”的医德医风发扬光大。同时, 见、实习学生要积极参加服务社会的各项实践活动, 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调查和义诊等活动, 在活动中提升对生命的理解和思考, 在实践中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 将课堂上所学和人文教育活动“内化为”人文精神[6]。
参考文献
[1]秦泗河.医生、医术与人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7.
[2]杨宝峰, 孙福川, 朱慧全.再议医学人文教育[J].医学与哲学, 2005, 26 (4) :32-34.
[3]张国芳, 茅晓延, 胡斯隆, 等.22所医学院校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社科课程设置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9, (2) :1-3.
[4]黄云剑, 王军平, 张静波, 等.人文素质教育在诊断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 (6) :101.
[5]金家贵, 夏保京, 孙云, 等.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7, 20 (3) :101-102.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综述 篇10
关键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路径,综述
目前, 国内医学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尚缺乏统一的认识, 而国外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比较成熟, 积累了可借鉴的经验。本文以大量现有的国内外文献研究为基础, 在综合国内外专家观点的基础上, 探索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从4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本内涵界定;第二部分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路径研究;第四部分是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进展及方向。
1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本内涵界定
在西方, “人文”一词源于拉丁文“humanitas”, 原意是“人性”、“人情”、“万物之灵”, 古希腊人将人文与科学结合在一起, 认为人文包括理想人性的观念以及为达成这一理想人性而采用的教育和培养方式。到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则侧重于反神权, 重视人自身的价值和权利。由此可见, 人们对“人文”含义的认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同。在我国,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古籍《周易》。《周易·贲卦·彖辞》中说:“刚柔交错, 天文也。文明以止, 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中国《辞海》中的解释为: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由于学术背景、文化根基及认识差异, 导致人们对这一词语的理解千差万别。目前, 我国研究界普遍认为它至少应包括四重含义:人文精神、人文主义、人文学科和人文价值。
对于医学与人文的关系, 国外学者Edmund D Pellegrino[1]认为:“医学是最人文的科学、最经验的艺术, 并且是最科学的人文。”K Danner Clouser曾把医学与人文的关系比喻成奶酪与孔洞的关系, “这些孔洞弥漫地遍布在奶酪中, 因此它们不能被排除在奶酪整体之外。正是由于医学的人文属性, 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在论及“医学人文”这一概念时, 我国学者张大庆[2]认为, 它实际上包含了两层含义, 一是指“人道的”医学, 一是指人类的终极关怀与人性的提升。王一方[3]认为, 作为一种理念, 它倡导对人的关怀, 主张以人为中心的医学价值观。然而无论是作为一种概念还是一种理念, 医学人文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这一术语, 国外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David J Newell从实践和教学的角度认为,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涉及不同人文学科所开展的教学活动。Greaves David[4]认为, 若以课程为基础进行分析,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需要两个不同的教学理念:补充和整合。目前, 我国许多学者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已经基本达成共识, 只是表述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 即他们均认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展现, 通过专门课程的教育、临床实践等媒介, 达到培养和塑造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的。
2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国外学者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医学面临的困境。现代医学家奥斯勒曾敏锐地指出近代医学的三大困境[5]:一是历史洞察的缺乏, 二是科学与人文的断裂, 三是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
第二, 社会模式的转变。1977年, 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 (G.L.Engei) 在科学杂志上呼吁创立一种超越生物医学模式的新模式, 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新的医学模式提出:医学不应只关心患者的躯体, 还应从心理和社会方面关注患者的需求, 医学开始呼吁人文精神的回归。
第三, 医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Jane Macnaughton指出, 未来的医生需要专业训练和教育活动, 综合医学委员会 (GMC) 认为后者经常被忽略, 通过在医学课程中渗透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知识, 可以促使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感知世界, 有助于他们养成批判、质疑的态度, 并提高判断力。
我国学者大多从医学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 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归结为医学的本质要求、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缓解医患关系的需要。此外, 王志中等[6]从政府角度出发, 认为医疗改革的深化也突出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总之, 相比国外学者, 我国学者大多从外部原因去探讨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而忽略了从医学生这一内在原因去探究。
3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路径研究
3.1 国外教育路径研究
第一, 注重情感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医学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学者足立智孝在研究美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历史和理论的基础上指出,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两个目标:提高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的情感能力和认知能力。由此, Halpern Jodi[7]认为应在临床实践中培养情感能力。Johanna Shapiro[8]认为在医学训练中培养认知能力, 医学生和医学从业者必须具备判断决策、解释可疑数据、寻找证据和做出推断的能力。
第二, 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医学专业教育。Ronald Carson认为, 医学院校要开设有关疾病、痛苦、衰老、死亡等方面的文学课, 帮助学生在步入职业生涯之前就认识到医学的本质是以人为本。Joanne Trautmann Banks提出在医学教育中讲授文学的审美路径, Robert Coles提出关注文本内容的伦理学路径。
第三,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美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先驱之一Donnie Self[9]基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两个目标提出了经典情感培养法、认知培养法两大教学方法。
第四, 注重课堂与实践的结合。国外专家学者特别强调社会实践, 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医学院经常开展关爱生命的实践活动。
3.2 我国教育路径的研究
(1) 两大课堂划分法。许多专家学者在路径的选择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韦波等学者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划分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 或称课堂内和课堂外, 即除去课堂内的教育活动, 其他均为课堂外。虽然大多数专家未明确提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划分方法, 但在路径的选择上却符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划分要求。
(2) 三大课堂划分法。张宏斌[10]在《中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中提到, 华中科技大学将主课堂划分为第一课堂、将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划分为第二课堂、将社会大课堂即社会实践活动划分为第三课堂。邹苏[11]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创新》中提出了另外一种三大课堂划分方法:将医学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划分为第一课堂;将校园文化氛围建设、社会实践和学生社团等划分为第二课堂;将网络学习划分为第三课堂。此外, 张苏和魏新华[12]提出构建立体式的教学方法, 由传统的平面教学模式发展成三维即“课堂+实践+网络”的立体教学模式。他们开拓了当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领域的新路径, 即网络教育路径。
(3) 五大课堂划分法。门瑞雪、王娜在探讨医学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中明确提出了“五位一体”实践教学, 即将课堂实践教学划分为第一课堂;将校园实践教学划分为第二课堂;将社会实践教学划分为第三课堂;将除去第一、第二、第三课堂以外, 与同学、朋友、家人交往和社会接触的自由生活空间划分为第四课堂;将网络实践教学划分为第五课堂。总体来讲, 此种划分方法较前两种划分方法更为细致, 适应了现代医学教育的需要, 体现了现代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时代性和进步性。
虽然划分的方法不同, 但是大部分专家学者在教育改革方向上具有一致性, 将教育改革方向主要归结为:更新教育观念, 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建立健全监督评估体系;营造良好的医学人文校园环境;开展务实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临床实践中各个环节的人文精神渗透。
4 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进展及方向
4.1 目前的研究进展
我国一些专家学者在借鉴前人和国外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第一, 多视角的研究。陈云华[13]从医务人员心理问题的角度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研究;肖松舒等[14]从患者角度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研究;毛国庆[15]则从和谐社会视角下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研究;王恬[16]以全球化为背景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研究。此外, 张湘富等[17]将生命教育作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正是由于各个专家学者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领域多视角的研究, 推动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第二,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李熠等[18]提出构建立体化、网络信息化的教学平台, 建设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和实施创新性、立体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周润[19]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在最近的研究中, 王志中等[6]开展了以“医学人文周”促进医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精神教育的实践, 通过借鉴山西医科大学开展“医学人文周”的方式, 探索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新方法。
第三, 重视医患沟通等人文技能的提升。梁栋等[20]基于当前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 对医患沟通教学现状展开调查, 提出了对医学生医患沟通知识缺失的对策, 强调要重视加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培养;杨杰[21]在借鉴英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性开设医患沟通及临床语言技巧和非语言技巧等新型课程;赵邦等[22]也从医学生人文技能培训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指出了仍有待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由重视理论培养开始转向关注人文技能的提升。
4.2 研究的局限性
我国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仍存在局限性。
第一, 医学人文学科建设问题有待研究。学者张大庆指出:目前医学人文学科归属与划分尚未确定, 我国医学人文学科队伍建设及医学人文学科的原创性研究有待加强。
第二, 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认识不清。蔡志刚等[23]指出, 许多学者承认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但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到底应该教什么”、“医学人文困境的根源在哪里”等问题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第三,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国大多数专家学者普遍强调学校、教师的作用, 而忽视了学生这一主体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那么无论医学教育如何改革, 都无法收到实际效果。
第四, 理论应用性不强。虽然众多专家学者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发展方面给出了许多建议, 但很多建议在当前的医学院校并未落实或根本行不通。
第五, 缺乏量化的考核评价体系。目前, 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的研究, 大部分都是定性化的, 这使得目前的研究不够科学和完善。
4.3 研究方向
综合以上研究可以发现, 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有待进一步发展, 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
第一, 明确教育目标和内容。明确的教育目标是开展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 鉴于众多专家学者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目标认识的模糊化, 首先要开展教育目标的研究。
第二, 探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结合学生自身特点, 因材施教, 激发学生兴趣, 挖掘学生潜力,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使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真正达到“内化于心, 外用于行”的效果。
第三, 理论研究要从宏观深入到微观。理论措施的提出要结合医学院校的实际进行评估反馈, 使理论真正应用到实际中去。
医学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篇11
【关键词】高校医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C-0019-02
医学与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之间联系密切,且医学与实践之间紧密相连。这些都要求学生在学习医学时不仅要关注技术,还应注重道德的培养和提高。这也是现代医学教学中关注最多和亟须改善的问题。控制医疗事故的发生,实现医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这些都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医生的观念。在大学教学阶段,这也是医学教师的主要任务。专业素质过硬且人文素质高的学生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我国高校医学专业人文素质的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高校提出了这一观念,也认识到了其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本文试针对现代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思考如何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人文素质的提高。
一、我国现代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在现代医学专业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人文素质缺失的问题。这与社会风气、学校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的综合素质等因素有关。现代医学教学往往更重视专业知识的培养,当然这一点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在重视技术的同时如果没有人文素质的培养,学生就无法体会到医生的重要责任,也不能够从根本上对患者进行关心。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是关键,这一点主要体现在高校教学与医学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所聘用的教师要么不懂医学,要么不懂教育,因此无法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人文思想,造成其人文素质降低。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由于课程设置比较枯燥,因此兴趣降低,不但人文素质没有得到培养,就连相关技术也不够精准。这些都是现代人文素质教学在医学中缺失所造成的,也是我国医学教学的现状。课程设置不合理,理论体系和教学设备等多个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总之,医学教学中无法实现学生对病人的关心,也就无法实现人文素质的提高和整个医疗体系改革的实现。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加强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加强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可行性措施
(一)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人文素质培养环境
现代医学教学已经习惯了人文素质的缺失,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都没有关注人文教育。医学专业学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往往会形成以个人利益为中心,过分追求物质等现象。这样很容易在医学实践中出现医疗事故。伦理道德的缺失也使其对医生职责的认知不明确,医学作为与多个学科之间存在联系的学科,其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但是受环境的影响,学生不能够及时了解医学历史、文化等,这使得其在人际交往甚至医学技术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此,为学生创设更加良好的人文素质环境十分重要。
首先,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孔子为首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对道德的、人文素质方面的最好诠释。弘扬传统文化能够为学生建立良好的人文素质环境,丰富其知识文化水平和自身修养。当然继承并不代表要完全生搬硬套,而是要根据现代医学的特点进行具体的创新,使医生和患者融为一体,医生不再以个人的利益作为重点,才是其人文素质提高的表现。
其次,加强对人文素质的宣传,可以通过海报、讲座、论坛交流以及微信等形式实现。尤其是大型的人文讲座,可以聘请同时掌握医学和人文教育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重要性的传导,这样从整体上建立良好的人文素质氛围,具有课堂教学无法实现的结果。也使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能够关注医学热点,关注社会和“人”本身。
最后,为学生营造好的人文素质培养环境还包括校园文化的建立,好的校园文化和校园氛围是学生了解个提高人文素质的关键,这是由于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这一范围内,其行为和思想都会受到整体氛围的影响,因此校园是除了课堂以往,学生人文素质教学的又一个重要基地。如何建立独特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已经成为现代高校重视的问题。
(二)加强医学专家教师的综合素质
医学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这是由于医学虽然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却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医生在从医过程中要具有医德,这就有要求高校在医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增加对医生伦理道德的培养,开设这一课程。同时,医学历史、医学心理学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医学教师中,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存在着不足。因此,培养知识专业技能过硬且素质较高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是关键,而要实现这一点,应加强对医学专业教师的在职培训,为其提供留学、成人教育等机会,使其掌握更多的医学边缘专业。同时,应建立长效的人文素质培养机制,缺乏相应的机制是高校人文素质培养无法进行的关键,也是学生无法认识医生责任的重要原因。因此,要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革。不得不承认,医学人文素质教学的提出时间尚短,因此其发展也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医学教师和相关人员不断探索并提供宝贵意见,使其从边缘学科真正成为高校医学教学中的重点。为了加强其与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在医学教学课程基础上增设适当的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教师素质这一问题,使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提高成为现实。
(三)实现医学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存在问题,使学生无法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也使其对医学教学失去兴趣。因此实现教学方法改革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方法。人文素质与人文知识不同,需要长期不断的培养,而其最终目的则是相同的,也就是实现医生对病人的真正关怀。当然实现这一过程需要对现代医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仔细的探究,下文我们将推荐几种使用的方法仅供参考。
首先,实现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医学比较发达的国家已经被广泛应用,我国近年来也接纳和采用了这一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种教学方法其优势在于能够与人文科学的特点以及医学教学实践相适应,并找到两者之间的共通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实践能力,也使其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其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的教学方法。在医学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较为明显,通过对一些临床病症的实践,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强,对医学病症的认识更加深刻。而在人文素质这一重要环节上,却很少使用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方案。相关参考资料以及具体案例也较少。实际上,通过案例分析,学生的兴趣以及其对医生责任的认识才会得到提高,其解决医学问题的能力也能够得到提高。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对其进行合理的应用和推广。
最后,增加医学人文电影欣赏。在现代医学教学中,教学实践过程往往是与解剖、临床实验有关。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依然要面对大量的病患,这样长期采用一种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或者疲惫心理。因此对于医学教学应进行改革,可以增加关于医学人文电影的欣赏环节。这样,不但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通过电影中医生的形象,也可以影响到学生,这种影响是长期且不容易改变的。在现代医学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的医学电影是关键,教师应在电影的选择上起到积极作用。这样学生通过电影情节,更加直观地体会医学人文素质,将其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其人文素质就会得到提高。并且可以就解决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对一些概念无法更好地解释的问题。
三、结语
当然,关于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等。医学专业具有特殊性,尤其是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要长期面对病患,因此医德十分重要。大学阶段作为其学习技术和培养道德水平的重要阶段,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医学教学中,以人文教育为主题的教学内容必不可少,目前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也将人文素质的培养列入医学教学的重点,当然在实现过程中,由于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将这种思想有效地传达给医学专业的学生是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这对高校医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他们不断探索更加合理的人文素质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更多关心病患、以人为本的好医生。
【参考文献】
[1]曹永福.将人文溶入医学:发展医学人文学科的一种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
[2]廖虎,杜亮,廖邦华,等.加强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医学教育探索,2009(3)
[3]曹永福.王云岭论案例教学与医学伦理思维能力的培养[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v版),2007(3)
【作者简介】徐维,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讲师。
医学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篇12
1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提升的必要性
人文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人文素质包含人文知识、人文能力和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素质指通过医学人文知识积累和医学人文精神修养, 内化于医者个体身心,形成医者特有的思想、修养、品格和气质,体现为医者对患者的价值、生命与健康、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关怀和尊重,它更加强调尊重人性和职业道德的特定状态下的人文素质,包括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能力、方法、道德理性等方面。
个体素质与文化有紧密的联系。当知识被个体所掌握,并且内化为能力和习惯,就成为具有个体特征的文化。文化内化为一个人稳定的生理、心理特征,并影响其行为,就成为素质。[1]而教育是促使文化传承并内化为个体素质的非常重要的手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成为十分必要和紧迫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医学本身的人文属性决定了从业者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医学的最高目的在于治病救人, 解除病人痛苦,维护人类健康。医学对象的人文性、致病因素的社会性、医学研究工具的人文性都决定了医学的人文性。医学的对象是人,人的本质属性规定了医学的本质是人学。作为医学作用对象的人类存在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其健康与疾病、自然和社会环境有着间接或直接的关系。人类健康的影响因素包含了生物和非生物、自然和社会等错综交杂的因素,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背景下,人类健康也更多地受到人类行为方式、自然环境、卫生保健以及生活节奏等社会因素的制约。因此,医学不仅要治疗人的生理疾病,要关照人的心理健康,而且要注重二者互相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
第二,医疗技术及医学模式的发展需要医务人员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由于大量科学技术物质手段的渗透,导致了医学的非人格化和医患关系的异化,这引起了医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医学专业分科越来越细,医务者专业范围越来越小,容易造成医务者将患者看做医疗技术适用的对象,当成工作流水线上的“产品”,只关心疾病的发生发展,而不关心患者的切身感受,把“病”与“人”分割看待。出现过于关注和强调疾病的生物学属性,对患者的人性不关注和尊严不维护等现象,间接导致了医患之间的冷漠。医疗高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引发新的社会问题,比如人工授精、器官移植、安乐死等,这些医学技术的道德评价和价值选择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如果没有医学人文精神的引导,我们面对这些问题将无所适从。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压力不断增加,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促使医学对人文社会因素对疾病和健康的重要作用重新审视。目前,医学模式已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要求现代医学不能仅把患者当作自然个体看待,而且要从社会角度、患者的心理因素和生活环境等方面来分析疾病产生的原因,因而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医学人文修养显得更加重要。
第三,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医务人员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整体医疗卫生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尤其是全民医保体制的建立,使得人们的健康保障水平得到提高。但由于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和三级以上医院,因而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加之国家对公立医院拨付经费不足,使得医院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对公益性的关注不足,一些医务人员的过度医疗、开大药方、拿医药回扣等现象,也损害了医者与患者的关系,从而使医患矛盾成为影响我国医疗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有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这也迫切需要医学生在学习阶段打下深厚的医学人文基础,才能逐步成长为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的良医。
第四,在我国目前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亟需改进。 医学人文教育是提升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首先,医学人文教育有助于推动医学生个体理性精神与价值判断的和谐统一,促使更好地运用医疗技术,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其次,医学人文教育有助于彰显医学生个体“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意义。
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弱化造成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不容乐观,医学院校重医疗技术传授、轻医学人文培养的现象比较普遍,表现为:师资队伍匮乏、 教育方式单一和教学创新力度匮乏等。医学人文研究相对偏弱,研究深度不够,学科发展乏力,对医学人文教育实践起不到很好的支撑与引导作用。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国内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最高9.3%,最低4.6%,多数院校占7%-8%,平均占7.45%[2],据麦可思公司对某医学院校毕业生调查数 据显示,2014届医学类专业毕业 生中,分别有63%、61%的人认为,大学帮助自己在“积极努力、追求上进”、“人生的乐观态度”方面得到提升较多,而提升较少的方面为“人文美学”(占22%)。济宁医学院“儒家文化与医德教育”课题组对济宁医学院等山东省四所医学院校的1 200名医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分别有65.8%和24.1%的医学生认为高等医学院校进一步加强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 “很有必要”和 “有点必要”,二者之和达到89.9%,但受访者并不认同当前的医德教育内容和形式等,有45.2%的医学生认为当前医德教育的“教育形式枯燥、内容陈旧,缺乏活力”,有23.7%的医学生认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多注重“对书本内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将来从事医疗工作的医学生医德的要求,其余的受访者则表示医学生“平时到医院实践太少,带教教师对于医德的要求不高”。这些都表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2中华传统文化含有丰富的医学人文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几千年历史传承的,以儒家文化为主,儒、道、释三家思想交融而成的文明形态,自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显学、官学,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传统文化中拥有丰富的医学文化,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医学人文精神。
第一,儒家“仁”的思想,为医者仁术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体现了浓厚的“人本”情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的医德宗旨是医乃仁术,“仁”是中医的 总原则,医乃仁术 是 “仁”的思想在医学中的体现,是儒家仁爱思想的延伸。 “古之用医,必选明良,其德能仁恕博爱”,医学的最高目的在于治病救人,解除病人痛苦,维护人类健康。因此,“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
第二,儒家“礼”的观念为医德的追求、优良医患关系的确立设定了目标和规范。“礼”是孔子及儒家非常重视的处理人际关系乃至社会政治的道德标准。孔子认为人应当“立于礼”。孔子所谓的“礼”指周礼,“礼” 与“仁”密不可分,“仁”是向内求,靠内在的 自觉性, “礼”是向外求,有外在的约束性。“礼”来自于对人性欲望的节制,是人们要遵守的社会规范。中医提炼出学医习业规范、行医施治规范、医患关系规范、医际关系规范、著述道德规范等条文,并强调医患信和、同道谦和,这些引导了中华医学几千年的健康发展。
第三,道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为医学“整体思维、辩证施治”奠定了基础。中医拥有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和的健康观、调和致中的治疗观,追求既治标又治本、手段和目标的统一,充分体现了对人整体生命的尊重,对人的情感与情绪的关照,与西方医学有时过分关注细节、忽略整体有根本的不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以“天人合一”、“天人相应”、 “治病先治人”和“一是语言、二是药物”等朴素唯物论的观点为指导思想,认为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非孤立,而是与人们的性格、生活方式、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认识和防治疾病上,既注重躯体又考虑精神,既重视机体本身又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发展无不渗透着人文精神的光辉。
第四,在我国传统医学发展中,积淀了深厚的医学人文思想。中国自古注重的人文精神培养,在医学中体现的更为明显。周朝建立了病案、医事考核等制度, 为中国古代医学人文教育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学说促进了古代医学人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扁鹊提出 “济命扶危者,医也”,《论语》 等著作问世促进了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秦汉时期的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为中国古代医学人文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认为“生命乃至重之器”,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大医精诚》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系统论述医德的一篇重要的文献。明代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开篇即言“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以卫生, 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是我国古代医学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3]。
3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路径
第一,确立科学的医学教育理念,构建较完善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医学是兼具科学与人文属性的学科,医疗卫生事业是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我国新医改方案指出,要把医疗服务作为公共物品向全国人民提供,充分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我们应在继承中华传统医学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学习借鉴欧美等国家医学人文教育的经验,应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现代人本主义理论”、“文化自觉理论”为指导,坚持医学教育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融合,本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医学生为主旨,坚持在医学生培养及医学文人精神培育中的以人为本,引导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从医理念,从尊重生命的角度去关怀患者。同时在医学人文教育中注重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目前,医学教育应构建“全程化、内省式、全维度” 的医学生人文教育体系。“全程化”指医学人文教育贯穿医学生入校至毕业,包含本科、硕士、博士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并延续至其从医生涯;“内省式”指将医学人文知识通过课程、讲座等显性教育,以及感悟、体验等隐性教育的成份,内化为医学生为自身的人文素质; “全维度”指从医学生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以及师资建设和校园文化等各方面入手,构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
第二,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医学人文精神。“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们对文化的“自知之明”,即明白其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以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4]。
中国经历了对中华传统文化两次大的反思,第一次反思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代表,以科学与民主反对中国以“三纲”为代表的政治儒学,所崇尚的西方的自由也主要是政治层面上的,将当时中国落后的根源较多地归结为中华传统文化因素。新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对儒学传承带来较大的打击,尽管当时的新儒学打着“复兴儒学”的旗帜,对儒学的现代转化做了一些研究,但由于与实践相脱离,使儒学的优良传统未能得到继承。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第二次反思,经过与西方文化更进一步的交流碰撞,使我们更全面、理性地看待自身的传统文化,也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持久魅力。
我们应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医学人文精神。将“大医精诚”、“医者怀仁”的仁爱情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和的健康观、调和致中、“天人相应”、“治病先治人”的治疗观,贯穿落实于医学生培养之中,从而提升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应深入解读新医改精神,培养医学生科学的价值取向和强烈的社会担当,把医学人文精神注入到医学教学工作中,教导学生把救治生命和维护健康作为最高宗旨,主动抨击医疗服务领域中的各种丑陋现象,自觉抵制医疗服务领域中的各种不正之风。
第三,将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融入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注重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医学人文内涵。各国在医学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富有各自特色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美国注重医学和文学、艺术、社科等人文社会学科 融合,普遍开设 “了解患者”,“临终关怀”、“行为科学”、“医患沟通的艺术”等交叉课程。英国以“课程群”方式建立合理人文知识结构,一类以文史哲、艺术为代表的“医学相关人文课程群”,一类是以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行为医学为核心课程的“医学与人文交叉学科课程群”,还开设了“医患沟通”,“医生与患者相处的能力”等课程, 人文类课程占所有课程总课时的15%。我国医学人文课程包括了医学伦理学等课程,医学院校的思政课承担了部分医学人文教育的职能,但总体看来,我国医学人文课程体系还不健全。建议将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融入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可以开设一些诸如《中华传统文化概论》、《中华医古文》、《儒医文化》、《道家与医学》等课程,以限选课或公选课的方式,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融入医学人文教育,提升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
第四,加强医学人文师资建设,促进形成合理的教师结构。从美国、英国等国家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来看,医学人文教师队伍中,既有文人社科专业背景的教师,也有内科、外科、神经科等医学背景的教师,这样从教师本身学科结构上形成了医学与人文的融合交叉, 有利于传授给学生较全面的医学人文理念。我国目前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师资主要是具有文学、哲学、伦理学等背景的教师,他们的医学知识较浅薄,较难将人文课程与医学有机融合,而医学专业的教师人文底蕴不雄厚,而且由于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他们也不愿意承担在短期很难见效的医学人文课程。建议让医学专业的教师通过参加文化沙龙、人文课程培训等方式提升人文素养,适当吸收有医学背景的教师讲授《医患沟通》、《医生职业精神》等医学人文课程,同时可以通过让人文社科背景的教师到医院见习、多接触医生与患者、学习基本的公共卫生与医学管理知识等方式,使其达到医学与人文知识的兼具,从而形成合理的师资结构,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五,注重环境育人,建设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元素的校园文化。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体现医学特色,而这其中最主要的是医学人文特色,并且要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元素有机融合。在硬件建设中,学校的教学楼、科研楼、科学馆等建筑和道路的命名可以体现对中华医学大家的纪念,如扁雀楼、 华佗路、仲景路等。在学校的文化软件建设中,如校歌、校训等,既要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厚德、至善,又要融入医学的求真、求精、求是、博学等特色。学校的宣传栏、校报等更要成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的主要阵地。可以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语录制作成标语牌、横幅、宣传画等,悬挂于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走廊等,或将儒家思想凝练成警语等。制作成校园道路中的路牌或镌刻于校园景观中,让学生生活于其中,耳濡目染。通过大学校园的特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医院文化,传播人文情怀、熏陶健康情感,促进医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养成。
第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提升医学人文素质。任何教育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实践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并让学生在反复体验中加深理解、增强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医学院校可通过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更深刻地理解医学人文的内涵与要求,并通过不断地实践来养成优秀的从医行为习惯。将传统文化与医学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可以打造学校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教育方面的品牌活动,如邀请著名的学者到校为医学生做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讲座、报告会,或举办有关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的文化月、文化周等,或开展中华传统医学人文经典诵读活动,“良好医患关系的形成”、“我与患者”、“我心目中的好医生”等征文、辩论赛,使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的教育和熏陶。另一方面,注重医学生的社会实践,通过到社区医院、乡镇医院、敬老院、社会福利院等单位的见习、实习,使医学生多接触患者,了解基层群众的健康需求,了解患者的心理,将更有助于培养医学生对患者的感情与职业责任感,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提高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慧星,卿涛.对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5(2):21.
[2]李芳,李义庭,刘芳.医学教育的本质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J].医学教育新思维,2009(10):66-68.
[3]孙鹏.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博士论文,2012:35-37.
【医学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推荐阅读:
医学生人文教育07-29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06-22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08-19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建议12-20
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05-09
医学院人文素质教育11-04
医学教育与人文素养11-02
医学微生物学人文教育11-24
人文教育下的临床医学10-30
人文医学路径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