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人文教育

2024-11-24

医学微生物学人文教育(精选12篇)

医学微生物学人文教育 篇1

摘要:目前医患矛盾异常突出, 究其根源, 主要是医学人文教育缺失。医学院校应从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研究、发挥校园文化的渗透作用、发挥教学医院的引导和促进作用等方面构建医学人文教育体系。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教育体系,医患矛盾

近年来, 医生受到人身伤害的恶性事件频发, 昭示着医患之间的矛盾已异常尖锐。人们开始反思, 是什么让本是“同盟军”的医生和患者同室操戈?医疗有时是治愈, 经常是帮助, 却总是抚慰。唯有在医学教育中深植人文精神, 手术刀才会闪出温暖的光芒。医学的结构就如“人”字一样, 一边是技术的医学, 一边是人文的医学。目前, 设置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医学院校数量较少, 通晓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医学人才缺乏, 不少医学生对人文社科类课程不重视, 更显示出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迫切性。医学人文教育由此成为医学界和教育界最关注的问题。

1 医学人文教育的内涵

医学的本质是使患者减轻痛苦、增加快乐。医学面对的是有生命、有情感的人。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医生不仅要治疗患者各种身体上的疾病, 还要关注其精神健康, 减轻其心灵痛苦。医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 能够深入研究社会的需要、个人的要求, 领悟生命的真谛与价值, 正确理解人与社会、生理与心理、医生与患者等各方面的关系, 在医学实践中更好地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关心患者、帮助患者, 以此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目标。无论技术如何发展, 人道原则、人本立场、人性光辉永远是医学的价值皈依与职业操守。人文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做人”, 其内涵包括3方面: (1) 传授人文科学知识, 包括文、史、哲、艺术等, 起着陶冶情操、培养生活情趣、促进科学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这是形成人文素质的基础。 (2) 加强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责任意识教育[1]。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才能关心世界、关心人类、关心社会, 才能爱国家、民族和人民。 (3) 培养高尚的人格。人文教育是人格养成的基础。高层次人才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 以“实行革命人道主义”为宗旨的医学人才更应如此。医学人文教育是一般人文教育在医学这一特殊领域中的应用。一方面, 它不可能游离于一般人文教育的本质内涵之外而独立存在;另一方面, 由于医学的特殊性, 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领域中的作用比在其他领域更加重要。因此, 我们所理解的医学人文教育就是在一般人文教育的基础上, 在将医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基础上, 将人文精神与医学相结合。其核心是尊重一切与医疗有关的人的价值。

2 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

不能否认, 在医学院校和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 医学人文教育在专业建设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从总体上看并不乐观。尤其是从我国医疗行业现状来看, 医学人文教育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医学人文学科薄弱与医疗行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之间的矛盾、医学人文教育发展滞后与社会对医学人才要求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两对基本矛盾引发的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2.1 只重视专业教育, 忽视人文教育

有些院校仅以就业为导向, 认为只要把专业知识教好, 学生就可以顺利就业, 而人文教育则是可有可无的。

2.2 医学人文学术研究缺少深度

目前, 医学人文学术研究很少有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 因而难以对医疗行业的发展产生大的影响, 进入操作层面的更少。同样, 医学人文教育更多的是纸上谈兵, 理论脱离实际。在现今使用的教材中, 我们可以发现两种倾向, 一种是只讲大道理、唱高调, 不考虑实际情况, 让人望而生畏;另一种是只谈所谓国际关注的重大医学伦理问题, 忽视了我国基本国情, 脱离实际。

2.3 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

研究表明, 与实际需要相比, 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科类课程仍然偏少, 且大部分还是选修课。虽然根据有关规定各校都开设了政治理论课程, 但从全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满足21世纪需要的医学人才角度来看, 这些课程大多存在如下问题: (1) 主要以政治教育的形式出现, 虽然课时不少, 但属于意识形态的内容较多, 教学效果有限。 (2) 课程缺乏系统性或只考虑学科的系统性而忽视了课程的整体性, 与专业教育缺少必要的联系。 (3) 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式为主, 理论联系实际不够, 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4) 课程设置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只强调政治教育和导向功能, 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和对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 课程设置面过窄, 内容过于单一[2]。 (5) 大多数医学院校对人文社科类课程不够重视, 教学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人文社科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最小等。凡此种种都削弱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也有违医疗卫生事业和医学科学发展的要求。

2.4 医学人文教育脱离临床

一段时间以来, 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与医院临床实际严重脱节。在不少医生和医学生眼中, 医德教育在实际医疗工作中作用不大。于是, 学生不爱学, 教师也不爱教。

3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 医学生接受的是学校教师传授的知识、技术和价值观。学校环境塑造了学生, 强调专业能力与临床技巧而忽视人文素质, 背离了医学的目的。具体表现为:在课堂教学中, 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 忽视人文教育, 致使学生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课程设置中, 人文社科课程门类偏少、学时比重偏低;在教学过程中, 忽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熏陶, 致使学生缺少对医学本质的理解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体验;忽视校园文化建设, 缺乏良好的人文环境。

3.1 加强人文教育是实现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

人在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 不仅要学习、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还应当注重社会人文知识的学习, 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否则, 将不可能全面发展。对于医学生来讲, 要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 实现自己的追求和梦想, 就需要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前提下, 加强人文素质修养, 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感, 以此为将来从事工作与实现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基础。

3.2 加强人文教育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

近年来, 我国发生了多起患者或其家属打砸医院、殴打甚至杀害医务人员的恶性事件。2005年10月1日, 新华社报道称:医患关系紧张主因在医务人员。其中所说的根本措施———解决“看病难, 看病贵”问题属于制度因素, 但是良好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医患之间的沟通是每个医生能够做到而未做到的。提高医务人员人文素质需要从源头上抓起, 从医学生人文教育抓起[3]。医学人文教育就是培养医学生对人性、情谊的感知, 让他们能够以了解人的整体性、尊重人的尊严及追求人的完整性作为基点来解除患者痛苦。唯有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才能使其在将来的医疗实践中主动关注患者的生存质量、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关心患者的生活环境, 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 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患者, 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3.3 加强人文教育是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

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人才培养由培养只懂医学专业知识的单一型医生向培养掌握治疗、康复、保健等卫生服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转化。要求医学生 (医生) 不仅懂得医学知识, 而且掌握社会、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不仅掌握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 还有对人性的关怀、对他人的同情心等人文情怀;不仅关注疾病, 而且关注有思想感情的患者, 充满爱心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医学教育必须重视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使其既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又有高尚的医德修养和美的情感, 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 实现医学的最大价值, 满足患者需要。让医学科学充满人文关怀, 这才是我们应当遵循的医学教育理念。

4 提高医学人文教育水平的策略

4.1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1) 积极探索医学人文教育形式, 构建与专业教育相适应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 加强医学人文社科类课程建设, 建立开放式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在课程建设中要注重内涵而不是一味地增加课时, 要借鉴医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 结合自身特点尝试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医学人文课程教学模式, 对相关课程进行整合。要将人文教育的内容与专业课程和各个阶段的实践相结合,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2) 学校应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将人文课程纳入医学教育体系中,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应包括3个层面: (1) 以学科构建的人文社科类课程, 主要有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美术、心理学等。 (2) 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 主要有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卫生法学等。 (3) 由多学科融合形成的综合课程, 主要有社区卫生保健、医院管理、人口学、运筹学等。3个层面课程相互联系, 第一层约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50%~60%, 主要是让医学生树立对人、社会、自然和自身的正确态度, 树立科学世界观, 培养道德情操和人文品位。第二层约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20%~25%, 使学生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方法探讨与医学有关的若干问题, 引导其重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第三层约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10%~15%[4], 融人文素质培养于医学实践中, 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要从工具性转向人文性, 课堂应该是体现人格尊严并不断提升人格尊严内涵的地方, 是实现人之自由的场所, 是学生在认知、交往和审美等活动中丰富自己生命意义的地方。

(3) 要根据21世纪对医学人才的高要求,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做到“三结合”, 即师生结合、教学科研结合、课堂与社会实际结合。具体要求是在教学活动中做到师生互动,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在教学内容上结合研究成果, 理论联系实际, 同时关注各种与医学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有关的社会问题, 使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容既脚踏实地又有前瞻创新性, 既探索研究又解决现实问题, 克服过去医学人文教育内容教条化和意识形态化的弊病。

4.2 积极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研究

要以科学求真的精神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研究。医学人文教育同医学教育一样, 有许多问题要研究, 如教育的形式与效果、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课程如何设置、如何把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等, 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研究以找到其中的规律。

4.3 发挥校园文化的渗透作用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独特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 具有物质和精神两种形态。具体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学校传统、校风、学风、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对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主要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 对医学生人文素质产生作用。具体表现在: (1) 校园文化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人文知识不会被束之高阁, 而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生存土壤, 从而得到应用与发展。课堂知识与校园文化相通融合, 两者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 进而达到良好的人文教育效果。 (2) 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直接参与到人文活动中来, 学校举办的艺术活动以及学生社团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 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加深了对人文知识的理解, 特别是一些艺术活动, 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提高审美能力。

4.4 发挥教学医院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医院是医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 临床带教教师的人文素质直接影响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道德水平。因为临床教学不是课堂上的理论的教学, 而是在病床边的具有感性、形象等特征的教学, 临床带教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医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力。近年来, 部分教学医院只重视专业技能培养, 没有把人文教育列入教育计划, 临床带教教师忙于医疗工作, 无暇顾及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此外, 医生对检查设备的过度依赖, 淡化了医患接触, 对患者重疾病治疗、轻人文关怀, 从而损害了医生队伍的整体形象, 也对医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5]。在这种情况下, 首先, 教学医院的管理者要真正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不断创新和完善管理规定, 变制度约束为习惯养成, 使制度管理体现高层次人文关怀。其次, 医生作为医院的核心与支柱, 全身心投入工作, 医院管理者应给予其人文关怀。再次, 临床带教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 时刻牢记自己的教师职责, 处处体现对患者、对学生的人文关怀[6]。

参考文献

[1]杨晓煜, 黄燕芳.医学教育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交融[J].医学与社会, 2002 (5) :56-57.

[2]张培林.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改革与发展[J].医学与社会, 1999 (4) :47-50.

[3]张大庆.制约我国医学人文学科发展原因的探究[J].医学与哲学, 2001 (8) :10-13.

[4]吴萍, 王晨, 张欢, 等.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现况调查和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9) :1-3.

[5]郭永松, 吕世亭.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改革研究报告[J].医学与哲学, 2000 (5) :51-54.

[6]崔新萍, 刘西平, 汤先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研[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9) :8-13.

医学微生物学人文教育 篇2

1.中美医学院校英语文学教育的比较

1.1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据美国医学院协会统计,被调查的125所医学院校中,有106所开设了人文学课程,至少59所将某种形式的文学或叙事医学作为必修课,北美大部分高校已把叙事医学纳入医学院的核心课程,文学研讨班课、医学交谈课、医学写作课、医患关系等课程进入众多医学院的课程体系。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关联性和实用性,紧密结合医学知识,相互渗透,注重对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现培养具有人道主义的医生这一目标上富有成效。但国内绝大多数医学院校讲究实用主义,许多学校的英语教学只停留在基础阶段和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上。且文学课程的设置随意性大,无系统性和连贯性。“重中轻英”现象严重,优先考虑中国文学、无视英语文学。以笔者所在的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后面简称遵医)为例,开设的文学课程仅《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欣赏》,后以学时紧张,学生不缺学分为由已被取消。此外,多数学校只着眼于独立课程的开设,缺乏综合课程或跨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未能与医学专业融合;重理论轻行为,对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效果甚微。

1.2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效果,美国医学院校的课上采取讨论、问题、案例、阅读、写作、情景表演等教学方法,形式灵活多样。考核方式也多样化,主要有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反观我国,教学方法单一,仍以讲授和灌输为主。老师讲授大量的理论,学生被动做笔记;教学模式机械、难以调动学生主动性,效果差强人意,无法达到教学目的。考核方式也单一,主要是理论考试。

1.3师资队伍

根据美国的经验,学校一般会选派知识结构全面的教师担任文学课程的主讲讲师,既要掌握医学知识,又要具备文学修养。在被一条大街劈为两半的印第安纳大学校园里,人文学者和医生倡导“过街”(Crossingthestreet)精神,既穿越街道进行跨学科交流,它是医学和人文学科横断性的隐喻。国内医学院校教师大多知识结构单一:医学专业教师的文学知识欠缺、文学教师的医学知识浅薄。加上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轻视,学校资金投入往往不足,不能有针对性地聘用和培养教师,多数学校都是根据现有师资开设课程,老师能讲什么就开什么,而不是根据开什么课程选什么老师,这就往往无法保证教育质量。

1.4校园人文环境

美国高校一贯重视校园文化熏陶对于学生培养的不可替代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或第二课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人文素质。在哈佛医学院,无论走在哪里,人与人都是亲切点头示意或面带微笑打招呼,气氛轻松自然。纽约大学医学院的文学、艺术与医学素材库是一个集散文、诗歌、电影、视频和艺术于一体的多媒体资源库,为该校的人文教育提供便利和丰富的教学、科研资源;也帮助师生提高自我素质如文学修养提供重要资源。在中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环境一向不够浓厚,以遵医为例,由于重医轻文导致该校图书馆的人文资源成为严重缺口,46.8%的学生认为学校在英语书籍和资料方面比较稀缺;48.7%的学生希望学校提供更多英语文学方面的书籍和报纸杂志;51.3%的学生回答他们所在的学校每学年举办英语文学讲座0次,78.9%的学生在校内听过关于英语文学的讲座0次;46.5%的.学生希望学校邀请英语文学方面的专家来做讲座;虽然该校每年举办的第二课堂活动有配音、演讲等比赛,但内容与医学结合甚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

2.对我国医学院校英语文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2.1转变教育理念

英语文学教育能否在医学院校人文教育中占一足之地,关键在于教育理念。在我国,从事医学专业教育的教师多是在“重医轻文”理念的熏陶下培养出来的,本身对人文素质欠缺足够重视,可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学校应上至领导管理层,下至一线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充分认识文学在实现医学生人才培养目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摒弃传统的片面追求专业教育的培养方式,以“英语文学和医学融通”的教育理念为核心,加强学生文学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2.2设置综合通识课程和教学内容

21世纪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开始走向综合,通识课程不仅是各种非专业课程,而且是有目的地将专业知识和通识课程有机结合,形成综合化的通识课程,实现学科交叉和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调查结果发现,在医学与文学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上,66%的学生认为它可以提高综合能力,45.3%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专业技能,31.7%的学生认为可以改善医患关系,31.4%的学生觉得可以提高医德水平,并且66.2%的学生希望开设英语文学尤其是医学文学方面的课程。这一认识在访谈中得到高年级学生的进一步证实。因此在借鉴美国通识教育模式上,根据我国地方医学院校培养目标的要求,采取综合通识课程模式,把文学知识与医学教育融为一体,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2.3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在调查中,64.7%的学生认为首当其冲要改革教学方式,以使课堂气氛更轻松,讲课内容更易于接受,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手段应该多种,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写论文、课外阅读、学术研讨、甚至参与教学等。尤其借鉴PBL(学习基于问题)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中提出一个临床主题,然后围绕它展开相关的阅读、讨论、表演或写作。如美国石溪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和西北大学医学院请一年级的学生写出有关他们的“第一位病人”设想生活的记叙文或关于尸体解剖的记叙文。这样不仅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临床的能力,而且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驱动力,由此促进教学相长,形成良性循环。摒弃以理论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对于医学生来说,学习英语文学的主要目的不是掌握该门课程的相关理论,而是侧重学会将学到的文学知识与医学实践结合起来用英语表达出来,达到提高个人的整体素质。改革考试或考核方式以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这也是相当部分学生的期望。成绩考核通过一篇3000字左右的小论文来进行,再综合考虑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作最终的评定。

2.4重视“复合型英语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综合通识课程教学的成败密切相关,既懂英语又懂医学和文学的复合型人才能更好满足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复合型英语教师——英语专业知识(英美文学)+教学知识+相关医学专业背景(跨学科知识),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医学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当学习印第安纳大学的学者与医生的“过街”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采取引进、送出去培养、自主学习和定期集中培训的四大途径,各途径可独立也可结合,互为补充互为促进。

2.5营造医学与人文相融的校园文化环境

医学微生物学人文教育 篇3

关键词: 医学生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G641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社科联、省经团联调研课题:医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与思考。编号: SKL—2014— 1955。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医学人才的关键,是提高医学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基本要求,对医学研究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是医学院校面临的一项重大的任务。

一、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缺失

进入医学院校后,局限于繁重的医学专业课程、相关的自然科学和外语学习,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普遍忽视和厌倦,导致医学生人文素质普遍不高。尽管很多院校都已经提出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案,但由于随意性比较大,缺乏系统性,因此学生们对人文素质更深层次的意义仍旧缺乏足够的认识,而且由于目前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投入的不足,效果不理想,在教学实践中,仍旧缺乏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和方法,很多医学院校还是停留在口号上,没有真正从根本上改变。

2.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薄弱

现有的医学教育中,人文课程的比例偏低,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相比之下,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偏少。我国医学院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庞杂散乱,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重视医学的专业知识教育,忽略医学的人文精神教育的倾向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3.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单一

医学科学教育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内涵,需要行为模式的示范、素质教育的陶冶。而我们现有的医学教育方式基本沿用了中学生的应试教育方式,课堂上以教师主讲为主,教学中往往是偏重名词概念的解释,基本原理的灌输,达不到该有的人文素质教育结果。与此同时还存在人文社会科学教师和医学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文社会科学教师不懂医学知识,而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知识欠缺。因此,由于教师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必然会影响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

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的方法

(一)更新医学人文教育理念,树立科学与人文素质协调发展的生态观

1.教育观念的转变:科学与人文并重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长期以来,实行生物模式的教育,虽然为中国的医学界培养了大批的实用性人才,但也暴露出了其弊端:最明显的表现是单科性医学院校的学科面窄、基础教育单薄、学术气氛不浓,使学生难以具备较高的人文精神。因此教育界要在观念上,关注科学与人文的最佳结合点――价值的相通性,并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实现科学与人文的并重,尤其是要把人文精神培育的意识贯穿在医学科学知识的传授与整个的医学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医学模式的真正改变,使得医学教育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2.人才观念的转变: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科技人才

高等医学教育培养的人才,除了要有科學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尤其需要具有对人的关爱和尊重的高尚情操、崇高精神素养,具有正确的人文价值取向。不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不论知识经济如何受到人们的关注,人永远不会物化到失去自己的思维和感情。21 世纪要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必须下决心对此来一番改变,在整个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育,成为具有人文精神的医学科技人才。

(二)建立有医学特色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加强学科建设

1.促进“两课”与其他人文课程的整合互补

“两课”:马列主义理论与政治思想教育是高校进行人文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但是“两课”和其他人文课程在教学中常常处于割裂状态、各自为战的局面。

因此要对“两课”和人文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使两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促进的良胜发展态势。

2.加强显性课程模块建设,以规范管理提升课程品位

显性课程建设应从教学质量控制、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核心课程建设等关键环节入手,不断增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学术基础,提升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品位,从而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控制教学质量。

3.规划隐性课程模块建设,以内化机制提升教育效果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隐性课程应围绕所开展的一些活动,事先有意识地进行规划设计。通过建立“三高体系”,即:举办高水平的人文素质讲座、组织高品位的校园人文活动、开展高格调的人文社会实践活动等提升人文素养,升华人文精神。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环境的主题充满人文教育的人文品位,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

(三)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医学院校教师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直接影响着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校内、校外两大资源,既要充分利用好本校已有的人文社科方面的师资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教师的教育观念的更新、知识结构的完善、教学技能的提高、演讲与口才的锻炼和理论素养的提升,又要面向社会,聘请一批有社会影响、学有建树、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为学生开设医学人文讲座,以活跃学术氛围,开阔学生眼界,培育人文精神。

(四)改进和完善医学人文教育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既要传授医术又要传授医德,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参考文献

【1】医学生人文教育体系构建研究.孙鹏,2012年博士论文;

【2】对我国医学人文教育模式的探讨.方铁红.《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1,2;

医学微生物学人文教育 篇4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实验教学

作为一门基础课程,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内容体系庞大, 致力于病原微生物学的研究, 涉及方面较多, 如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免疫性、致病性、预防、诊断及治疗等内容, 是学习《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入门课。然而, 这门课程的学习是十分困难的, 庞大的内容体系往往令老师和学生倍感压力, 教与学之间困难重重。基于该研究者多年的教学经验, 今总结教学感想如下, 浅知拙见, 望有益于课堂教学, 为以后之研究提供借鉴。

1 千里之积, 始于初课

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必须要从第一堂课开始抓起。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做好课堂准备工作, 在精通教学内容的前提下, 构建教学框架, 做好教学计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从开始就设定学习的目标, 明确了解课堂学习的重要性, 为什么学、怎么学。以绪论课为例, 首先教师做好备课工作, 明晰讲授内容, 然后在讲课过程中, 穿插名人故事, 例如, 巴氏消毒法的创建、青霉素的提取、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的故事等;又或者在讲课过程中, 联系实际, 讲授学生们身边的疾病事件。让学生们在名人的鼓励中、疾病的惶惑中, 感受疾病的危害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帮助他们尽早树立正确的目标。

2 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的课程资源只是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 接受现代科技熏陶的学生们, 很难长期对此感兴趣。而在现代教学中, 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 直观、形象、具体、生动, 学生们被活化的课堂所吸引, 提升了学习的兴趣, 更容易获得知识, 把以往的难点进行消化吸收。在《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的学习中, 涉及很多的细菌体、病毒等, 它们无法用肉眼直观感知, 而且个体很小, 结构简单。这时, 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切实感受这些微小生物, 生动可感。例如, 在讲授“动物源性微生物”时,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影片, 借助学生的好玩和好奇心理让学生了解知识;在讲授“病毒的复制增殖”课程时, 把病毒复制增殖这一过程通过动态图进行演示, 在直观地画面中强化记忆, 可加深对病毒形态、结构、构成、复制的理解。

3 重寓教于乐, 使课堂生动活跃

寓教于乐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真理学说, 对于课堂的讲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实际的课堂中, 寓教于乐指的是教师利用多种方式,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从而让学生快乐学习。比如, 在讲授免疫系统时, 为了避免枯燥的阐述T、B两类淋巴细胞对免疫应答的重要性, 教师进行了如下的形象改编:T细胞的源头胸腺成为了“公安学校”, T细胞是“公安战士”;B细胞的源头骨髓成为了“军事院校”, B细胞是“军事干部”。但无论是战士, 还是干部, 其职责均是保卫安全, 正好与T、B两类细胞的免疫保护工作相对应。在讲授鞭毛的结构和运动机制时, 教师给学生展示鞭毛的电镜图片, 同时播放一个鞭毛结构和装配的动画, 这个内容就不显得那么空洞了, 变得形象生动, 易于学生的理解。

4 教学实践训练, 提高操作技能

俗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教授学生基本知识, 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方法。《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 作为高等教育, 培养学生的专业运用技能和动手操作技能也是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学习理论, 从而熟悉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培养方式, 学习无菌相关知识。比如在学习细菌的接种方法“分区划线法”时, 可以先组织学生观看视频, 并提出一些问题:“接种环如何正确灭菌?”“接种环在使用前后为什么都必须进行灭菌?”“如何正确拿接种针 (环)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 观看录像时就会有目的性。在视频观看后,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 更好地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 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学生的问题得到了及时的解决,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技能。

5 重复习方法, 联系归纳

良好的复习方法对于《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的学习十分重要, 而复习方法的关键则在于联系归纳法。在遵循章节顺序的同时, 还可以把有关内容从不同角度联系起来。比如:哪些病原体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创伤等途径进行传播?哪些病原体会导致人畜共患疾病?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总结归纳,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在联系比较中强化知识体系, 从而系统把握知识内容。此外, 运用图形和表格等形式对知识点进行归纳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等四大类微生物的繁殖条件以及其菌落特征的比较、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比较、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的比较等。在对比联系中, 学生的知识不断强化。

现今社会正处于一个大数据时代, 纷繁的信息体系正在不断膨胀, 新旧更替, 日益变化。在时代面前, 教师也要与时俱进, 改变传统教学理念,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育模式, 通过多样探索和多样方式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雷世鑫.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甘肃科技, 2011 (3) :155-156.

[2]董开忠, 曹永春.浅谈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03 (3) :24-25.

医学微生物学人文教育 篇5

医学中的人文内涵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影响下,现代医护工作者必须从“只关心病、不关心人”向“既关心病、又关心人”转变。因此培养出具有更高人文精神和良好人文素养的医学人才是当代医学教育的真谛所在。教育部、卫生部印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一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教高]9号)指出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是为卫生保健机构培养完成医学基本训练,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其中“终生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蕴含着医学生的基本人文素质要求。并规定心理学是“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模块中的一门必修课程。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科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既是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临床应用学科。医学心理学涉及了几乎所有心理学科中各个分支学科以及人类学、社会学等众多人文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蕴涵丰富人文知识。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1.医学人文教育现状分析及与医学心理学的关系

1.1 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足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学时占专业总学时的比例低,我国的医学院校大约占总课时的8%,美国、德国为20%~25%,英国、法国、日本为10%~15%。基于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人文教育在“渗透”上下功夫,挖掘授课内容中蕴含的人文素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人文精神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医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蕴涵丰富人文知识的医学心理学课程是弥补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足的有效途径。

1.2 知识结构单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国医学院校学生主要以理科生为主,理科知识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占绝对优势;另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历来注重医学专业教育,人文类课程多作为辅助课程或者选修课程开设。从而导致医学生总体人文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单表现为道德修养欠缺、沟通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力较差等。而医学心理学包含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对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医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状态、良好的人际沟通和社会适应能力。

1.3 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心理学的关系

当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仍单纯以讲授式为主,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不利于大学生素质的拓展及各种人文知识的培养。医学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如案例分析、心理剧表演、现场心理咨询、心理学专题讲座、心理学影视赏析、团体心理咨询等方法向学生传授心理学和人文知识,弥补其他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

2.医学心理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2.1 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对医学生人格的影响学习心理学知识有利于医学生确立辩证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心理现象是人世间最复杂的现象之一,心理学科学地揭示了这种现象的生理机制,探讨了大脑反映客观世界的各种形式,并揭示了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列宁曾经提出:心理学提供的一些原理已使人们不得不拒绝主观主义而接受唯物主义。心理学对于心理现象的研究,对于意识的起源、发生和发展的研究,对于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的研究,都能进一步和具体地论证意识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的产物,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等哲学命题,从而有助于我们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因此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通过心理学理论的学习,首先可以帮助医学生正确地认识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次有助于医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如对心理学基础理论和心理测量的学习,可以帮助医学生了解自己的人格特点,有利于他们辩证地看待人生,进而使他们能够有的放矢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2.2 心理学基本理论中包含丰富人文精神

心理学的—些理论体系本身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如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等心理学派强调对人本性的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实现人的自身潜能、关怀人的现实生活等思想行为反映了人文精神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达这方面的知识,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和谐、沟通的师生关系,在开放、平等参与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发挥其能力的自由环境,让学生体验到人文关怀;二是在教学中通过介绍有关心理学理论流派知识、进行案例分析以及组织心理学电影赏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学中的人文精神,并与生活实践、心理咨询治疗和医学临床相结合,让学生切实感悟到人文精神的内涵,并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提高其人文素养。

2.3 医学心理学有利于增进医学生对病人的人文关怀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不仅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但是由于我们受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迄今为止,大多临床医护人员都还没有把人文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与人的健康和疾病联系在一起,在临床上往往是把人当作一个有生命的机器,只见病、不见人,缺乏人文关怀。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通过对医学生进行有关现代医学模式、心理健康、心理应激和心身疾病等方面知识的学习,结合实际病例和疾病进行讲解,使学生们真正了解到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为今后走向临床实践后,能够从多角度综合考虑影响病人的人文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增加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打下基础。

2.4 医学心理学有助于提高医学生人际关系的能力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中的医患沟通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而作为将来的医务工作者的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人际关系可以说是人的人文素质和心理行为的综合表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学业的成功。因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医学生的人生重要课题,也是医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处理好医疗工作中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但有关调查显示医学生的人际关系不容乐观,人际困扰的检出率较综合院校大学生高3。医学心理学课程具有丰富的人际关系教学的知识,如在病人心理与医患关系的教学中,可以将“医患关系”进行扩展,由特殊到一般,以换位思考的方式,由体验病人心理到体验人际交往中一般人的心理,向学生系统介绍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学习心理咨询过程中人际沟通的一些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有关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使他们学会有效的人际沟通,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5 医学心理学有助于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在医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医学职业的特殊性又使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相关研究表明,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我国医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人际交往障碍、情绪控制力差、学习障碍、生理与心理成熟不协调、社会适应能力差、自我意识不健全。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包括德育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应能够帮助医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学会积极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培养乐观进取、不畏艰难、自信自律、诚实守信、友善合群、开拓创新的健全人格。

医学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科,涉及的心理学内容非常广泛,但大部分内容都与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研究显示,在《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成效的。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开始上课前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授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结合医学心理学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教授心理健康知识,传授调节和维护心理健康的原理和方法;课后可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将个别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相结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总之,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其实用性,又提高了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改善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医学微生物学人文教育 篇6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R-4

1江西省医学院医学人文现状和原因分析

1.1江西省医学院医学人文教育现状

江西省医学院在进行医学人文教育的时候采用的课程体系为“四元一体”,即将专业课程、个性课程、学科基础和通识课结合起来,具体设置如图1所示。“四元一体”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很大的改善,传统的三位一体教学体系是以核心专业学科为基础,辅之选修课和通识课,而“四元一体”课程体系则对其进行了改变。例如医学人文课程方面除了传统的“马列思想”以外,还增加了多门学科例如卫生护理学、医学伦理与道德以及医患沟通等,还开设了人文社科选修课程例如《生命的奥秘》等。虽然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比较完善,但是学生在选修课程的时候比较盲目,没有专业的教师来进行专业指导,所以很多学生选修课程的时候都会选择难度小、学分高的,具有比较强的功利性。

1.2江西省医学院的医学人文教育现状的表现

首先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思政教育。在进行医学人才培养的时候,选择统一的教材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帮助学生提高其政治觉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课程设置上有一定问题,课程相互交叉并且融合性不足,除了人文社科课程以外都是选修课程而没有必修课程,这样设置的课程在学生人文精神、人文内涵和文化素养的培育方面会比较薄弱。

其次是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灌输式讲授法。虽然我国绝大多数的医学专业都有人文教育内容课程的开设,但是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来讲学生听这种灌输式的方法,虽然对于学生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具有一定帮助,但是并没有将人文教育的特点体现出来,更没有体现出医生这个职业中的人文特色。这种僵化、缺乏新意和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了很大破坏,学生很难认识到在医学专业发展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程度。人文素质教育本来就是一种综合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是很有效的,会造成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严重脱节。

最后是考评机制以结果性评结合理论考核为主。理论考试是主要的医学人文素质课程考评的方式,论文写作和理论知识是主要的考试内容。虽然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基础知识,但是实操能力却十分堪忧,学生没有实际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没有一个特定的人文素质教育绩效考核标准,教师在进行控制的时候都是以自己的下心态来决定的,这样对教学水平会造成很大影响,并且严重的影响学生在医学人文知识学习上的兴趣。

2江西省医学院医学人文教育的影响因素

2.1重视培养医学专业素质和技能,忽视了人文教育

虽然江西省已经在逐步完善管理模式和办学理念等方面,不断引入医学人文教育并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但是没有全面而系统的医患沟通、生命尊重以及思想品德等,人文和医德两方面的教育没有得到充分的融合,对于整体的医学人文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在江西医学院中培养较多的还是医学专业素质以及专业技能,素质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的课时很短,相比起欧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这种不合理的人文课程设置损害了整个学院的医学人文精神氛围。

2.2教育目标理想化,教育内容知识化

教育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单纯的将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定位成培养出善良的学生,但是培养一个人的品德是一种持续性的过程,喜欢树立典型模范人物并且捧在很高的位置上,掩盖了模范人物的生活性质,并且忽视了我们身边常常发生的与人为善的小事。虽然这种典型模范人物具有一定的榜样作用,但是和生活脱离开了不容易引起共鸣,在人文素质教育上的效果也不够良好。而教育内容知识化就是认为学生只要了解了理论知识就可以理解思想政治的深层含义,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来宣讲理论知识,却对学生起身的情感体验和认知规律不够重视,非但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还会使学生变得满嘴大道理,知而不行。

2.3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需求不相符合

江西医学院采取的教学理念仍然是比较落后的,占据主要地位的仍然是“教师、教材、课堂”这种三点一线的模式,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没有足够的创新,使用的都还是旧的案例,跟不上如今的时代形势。江西医学院校没有完全的将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认清楚,不敢尝试新的方法和理念,在培养人才方面存在闭门造车的情况,对学生人才培养没有起到推动的作用。同时这种传统的教师主导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伤害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

结束语

医学和其它的自然学科一样,拥有自己的人文特性和文化素养,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生命医理技术,还要将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关联找出来,传承良好的医学传统。人文素质和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医学院大学生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责任,更要做好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如今培养医学院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可谓任重道远,首先要不断完善人文教育体系,然后调整教育的模式、内容以及方法,凸显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和生活化特征,建立起积极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杨杰. 国际视阈下中医药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重塑——借鉴英国医学人文教育的成功经验[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03:261-262.

[2]刘东梅,雷红艳,范菲菲,侯艳. 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06:795-796.

[3]蔡胜. 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相结合研究[J].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會科学版),2013,04:109-111.

医学微生物学人文教育 篇7

一、微生物有没有“宅文化”

信息化和服务型社会的建立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同时, 人又时常面对着外界各种形式的压力。为此, 很多人都有宅在家里的经验, 足不出户享受着各种社会服务或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中。微生物世界中有没有类似的“宅文化”呢?学生刚接触这个问题时, 首先引导他们思考:微生物有家吗?什么是微生物的家?对于像风餐露宿的地衣和随波逐流的水生菌等微生物而言, 家也许只是个虚无的概念, 但对于寄生菌而言, 就具体很多。它们可以寄生在任何生物的体内、组织中, 甚至细胞内。这类微生物从寄主中源源不断获取营养, 规避着外界不利的环境, 最终往往导致寄主的衰亡, 从而失去了“家”。

事物都有两面性, 宅文化也是, 微生物里有没有益的宅文化呢?相信此时, 很多学生都会有答案。当然, 课堂讨论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 只有活跃的思维, 没有最终的答案, 往往会步入到更深的知识领域。就像讨论“宅”的微生物, 我们都知道享受宅文化的人也不一定一直宅在家里, 微生物是不是也这样呢?答案自然是是, 不少兼性营养的微生物就是如此, 腐生和寄生状态时而切换, 有些寄生真菌还产生了典型的二型现象, 这些知识点往往是微生物学相关课程如真菌学和植物病理学中才会介绍到的。再比如, 我们都知道宅文化不是自闭的, 人们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与外界社会保持联系, 那么, 宅在寄主内的微生物与外界环境有联系吗?当然有, 一些昆虫病原真菌在杀死寄主的过程中, 会根据某些与寄主种群波动有密切联系的环境因子, 如温度, 来判断是否进入到休眠阶段, 以此规避可能来临的寄主匮乏期。但它们又是通过何种手段感知外界的环境呢?这就牵涉到细胞生物学、流行学等相关的课程, 而且往往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热点问题。知识就是这样一环接一环, 有些专业的学生有时候就不了解微生物学与自身专业有何关联。通过这些看似无关的课堂讨论, 他们至少可以体悟到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

二、微生物世界的“机器人文化”

乍一看, 是否有些科幻?其实不然, 机器人文化早已在我们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生产车间里的各种机械臂、家居中的扫地机、跳舞机器人, 再如开发中的陪宇航员聊天的人形机器人等。它们是人类能力的延伸, 是改善生活品质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助手, 另外, 还是人们“懒文化”的一种体现。学生可能会问, 机器人文化是人类高度文明的智慧结晶, 如此微小、如此低等的微生物会有吗?请大家发挥想象力, 试问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有何不同?如何进化而来?真核微生物中有各种的细胞器, 如线粒体、叶绿体等, 这些细胞器对于真核微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 提供着通用能源ATP、各种养分和中间代谢产物等。说到这, 可能有人不认同, 细胞器不像人体里的各种器官吗, 怎么会是微生物创造的“机器人”?让我们回想一下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诞生, 它们是如何成为微生物结构的一部分的。简单而言, 就是在距今二三十亿年前的地球上, 某些个体较大的原核生物将具有有氧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的小型微生物细胞吞入体内, 通过长期驯化将其功能化为细胞器来提高自身的生存竞争力。这个细胞器的演化发生在遥远的前寒武纪, 但至今还可以找到诸多证据, 包括细胞器膜结构、核糖体结构和基因等来证明其合理性。说到这, 是不是对微生物有了肃然起敬之感, 这么简单的生物就懂得将那些关键功能“包工”给“机器人”。如此说来, 人类的“懒文化”不是我们独有的, 而是来源于“老祖宗”———原始微生物。另外, 微生物当中有没有作恶的机器人呢?从某个角度来看, 病毒就是如此。病毒从严格意义上讲不能算是一种生命形态, 有科学家推测病毒的核心就是从原始生命基因组中剥离的一小段基因所构成的, 如果把病毒理解为微生物无意间制造的微生物“机器人”, 是不是更形象一些。

讨论到这里, 有没有产生一种想法:原始微生物可以将小型微生物“机器化”, 我们人类可不可以这样做?其实, 人们早就开始利用各种微生物降解环境污染物、产生各种能源物质等, 但微生物毕竟是生物, 它要生存, 就要消耗营养, 产生代谢物, 扩增种群, 这些必要的生命活动都大大降低了人们安排给它干“正事”的工作效率。可不可以构建微生物“机器人”, 让它只做人们设计好的工作呢?这一想法在前几年由海洋微生物学家Craig Venter提出, 不过他说的不是微生物机器人, 而是“合成”新生物。但由于牵涉到伦理学的问题, 此想法应该还处于凝聚共识的阶段。不知这位科学家的想法如何形成, 不过这一研究设想可行性是存在的。原始微生物早就在几十亿年将这一想法付诸实施, 且获得了成功, 也为之后高等生物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当然, 伦理上的研究讨论有其必要性, 我们这里就不再展开讨论了。

三、微生物世界的角色分工

人类关系社会化后, 角色分工越发明显, 每个人在不同时空中都处于特定角色。每个人清楚地认知和执行特定时空背景下的社会角色, 对于社会稳定尤为重要。就如学生在大学中做好学习者的角色, 在家里为子女的角色, 在社团活动中为组织者、参与者等角色。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当然也存在着“角色分工”。通常理解,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分解者的角色。学过微生物的学生自然了解微生物中还有扮演生产者的蓝细菌和显微藻类, 它们的重要性一点都不亚于陆地上的植被。当然, 作为消费者的微生物也同样重要, 要知道从原始生命诞生之后的20亿年时间里, 微生物在地球生命系统中扮演着所有的角色。

如今社会职业角色日趋多样化, 新型职业不断涌现, 每个人都向社会的其他人提供着某种服务, 享受着他人提供的服务, 这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微生物有没有这般细化的分工呢?人类社会提供的各种服务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需求, 微生物需要什么呢?各种各样的营养物、稳定安全的生存空间等。这些微生物的需求都有相应的微生物类群提供着, 如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提供碳源、固氮菌提供着氮源、产酸菌溶解矿物质释放矿质元素等。这些微生物提供的“服务”, 也早已被人类加以利用, 例子随处可见。

角色特征是不是就只有人类独享了, 有的稳重、有的急躁、有的投机、有的无私。万千世界充满着各种可能, 微生物身上自然有这些特征的影子。例如, 土壤中分解腐殖质的土生性微生物常年种群密度稳定, 而土壤中的发酵性微生物种群就“急躁”地大起大落;偏利共生关系中总能找到无私的一方, 而混居在一起的微生物中不乏机会主义者“抢食”其他分解菌通过胞外酶分解的有机营养物。讲到这, 有没有找到跟自己有点像的微生物呢?

四、结语

思考力和想象力是各类社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大学除了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外, 还要锻炼其思考力, 扩展其想象力, 培养其创造力。本文介绍了笔者近年教学中一堂课堂讨论的内容, 借由微生物来启迪学生的思考和想象。由于笔者有限的学识, 本中引喻如有不妥, 大家可以探讨, 同时, 分享其中孕育的教学思路才是本文写作的初衷。

参考文献

[1]林海萍, 张立钦, 张昕, 等.几种讨论式方法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 2010, 37 (7) :1054-1057.

[2]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刑来君, 李明春, 魏东盛.普通真菌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4]Zhou X, Feng MG.Biotic and abiotic regulation of resting spore formation in vivo of obligate aphid pathogen Pandora nouryi:modeling analysis and biological implication[J].Journal of Invertebrate Pathology, 2010, 103 (2) :83-88.

[5]Prescott L, Harley J, Klein D.Microbiology (5th Edition) [M].Mc Graw-Hill Publishing Co, 2002.

[6]Purves W, Sadava D, Orians C, et al.Life:The Science of Biology (7th Edition) [M].Sinauer Associates and W.H.Freeman, 2003.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综述 篇8

关键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路径,综述

目前, 国内医学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尚缺乏统一的认识, 而国外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比较成熟, 积累了可借鉴的经验。本文以大量现有的国内外文献研究为基础, 在综合国内外专家观点的基础上, 探索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从4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本内涵界定;第二部分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路径研究;第四部分是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进展及方向。

1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本内涵界定

在西方, “人文”一词源于拉丁文“humanitas”, 原意是“人性”、“人情”、“万物之灵”, 古希腊人将人文与科学结合在一起, 认为人文包括理想人性的观念以及为达成这一理想人性而采用的教育和培养方式。到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则侧重于反神权, 重视人自身的价值和权利。由此可见, 人们对“人文”含义的认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同。在我国,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古籍《周易》。《周易·贲卦·彖辞》中说:“刚柔交错, 天文也。文明以止, 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中国《辞海》中的解释为: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由于学术背景、文化根基及认识差异, 导致人们对这一词语的理解千差万别。目前, 我国研究界普遍认为它至少应包括四重含义:人文精神、人文主义、人文学科和人文价值。

对于医学与人文的关系, 国外学者Edmund D Pellegrino[1]认为:“医学是最人文的科学、最经验的艺术, 并且是最科学的人文。”K Danner Clouser曾把医学与人文的关系比喻成奶酪与孔洞的关系, “这些孔洞弥漫地遍布在奶酪中, 因此它们不能被排除在奶酪整体之外。正是由于医学的人文属性, 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在论及“医学人文”这一概念时, 我国学者张大庆[2]认为, 它实际上包含了两层含义, 一是指“人道的”医学, 一是指人类的终极关怀与人性的提升。王一方[3]认为, 作为一种理念, 它倡导对人的关怀, 主张以人为中心的医学价值观。然而无论是作为一种概念还是一种理念, 医学人文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这一术语, 国外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David J Newell从实践和教学的角度认为,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涉及不同人文学科所开展的教学活动。Greaves David[4]认为, 若以课程为基础进行分析,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需要两个不同的教学理念:补充和整合。目前, 我国许多学者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已经基本达成共识, 只是表述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 即他们均认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展现, 通过专门课程的教育、临床实践等媒介, 达到培养和塑造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的。

2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国外学者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医学面临的困境。现代医学家奥斯勒曾敏锐地指出近代医学的三大困境[5]:一是历史洞察的缺乏, 二是科学与人文的断裂, 三是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

第二, 社会模式的转变。1977年, 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 (G.L.Engei) 在科学杂志上呼吁创立一种超越生物医学模式的新模式, 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新的医学模式提出:医学不应只关心患者的躯体, 还应从心理和社会方面关注患者的需求, 医学开始呼吁人文精神的回归。

第三, 医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Jane Macnaughton指出, 未来的医生需要专业训练和教育活动, 综合医学委员会 (GMC) 认为后者经常被忽略, 通过在医学课程中渗透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知识, 可以促使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感知世界, 有助于他们养成批判、质疑的态度, 并提高判断力。

我国学者大多从医学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 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归结为医学的本质要求、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缓解医患关系的需要。此外, 王志中等[6]从政府角度出发, 认为医疗改革的深化也突出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总之, 相比国外学者, 我国学者大多从外部原因去探讨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而忽略了从医学生这一内在原因去探究。

3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路径研究

3.1 国外教育路径研究

第一, 注重情感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医学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学者足立智孝在研究美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历史和理论的基础上指出,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两个目标:提高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的情感能力和认知能力。由此, Halpern Jodi[7]认为应在临床实践中培养情感能力。Johanna Shapiro[8]认为在医学训练中培养认知能力, 医学生和医学从业者必须具备判断决策、解释可疑数据、寻找证据和做出推断的能力。

第二, 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医学专业教育。Ronald Carson认为, 医学院校要开设有关疾病、痛苦、衰老、死亡等方面的文学课, 帮助学生在步入职业生涯之前就认识到医学的本质是以人为本。Joanne Trautmann Banks提出在医学教育中讲授文学的审美路径, Robert Coles提出关注文本内容的伦理学路径。

第三,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美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先驱之一Donnie Self[9]基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两个目标提出了经典情感培养法、认知培养法两大教学方法。

第四, 注重课堂与实践的结合。国外专家学者特别强调社会实践, 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医学院经常开展关爱生命的实践活动。

3.2 我国教育路径的研究

(1) 两大课堂划分法。许多专家学者在路径的选择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韦波等学者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划分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 或称课堂内和课堂外, 即除去课堂内的教育活动, 其他均为课堂外。虽然大多数专家未明确提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划分方法, 但在路径的选择上却符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划分要求。

(2) 三大课堂划分法。张宏斌[10]在《中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中提到, 华中科技大学将主课堂划分为第一课堂、将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划分为第二课堂、将社会大课堂即社会实践活动划分为第三课堂。邹苏[11]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创新》中提出了另外一种三大课堂划分方法:将医学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划分为第一课堂;将校园文化氛围建设、社会实践和学生社团等划分为第二课堂;将网络学习划分为第三课堂。此外, 张苏和魏新华[12]提出构建立体式的教学方法, 由传统的平面教学模式发展成三维即“课堂+实践+网络”的立体教学模式。他们开拓了当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领域的新路径, 即网络教育路径。

(3) 五大课堂划分法。门瑞雪、王娜在探讨医学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中明确提出了“五位一体”实践教学, 即将课堂实践教学划分为第一课堂;将校园实践教学划分为第二课堂;将社会实践教学划分为第三课堂;将除去第一、第二、第三课堂以外, 与同学、朋友、家人交往和社会接触的自由生活空间划分为第四课堂;将网络实践教学划分为第五课堂。总体来讲, 此种划分方法较前两种划分方法更为细致, 适应了现代医学教育的需要, 体现了现代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时代性和进步性。

虽然划分的方法不同, 但是大部分专家学者在教育改革方向上具有一致性, 将教育改革方向主要归结为:更新教育观念, 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建立健全监督评估体系;营造良好的医学人文校园环境;开展务实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临床实践中各个环节的人文精神渗透。

4 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进展及方向

4.1 目前的研究进展

我国一些专家学者在借鉴前人和国外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第一, 多视角的研究。陈云华[13]从医务人员心理问题的角度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研究;肖松舒等[14]从患者角度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研究;毛国庆[15]则从和谐社会视角下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研究;王恬[16]以全球化为背景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研究。此外, 张湘富等[17]将生命教育作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正是由于各个专家学者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领域多视角的研究, 推动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第二,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李熠等[18]提出构建立体化、网络信息化的教学平台, 建设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和实施创新性、立体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周润[19]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在最近的研究中, 王志中等[6]开展了以“医学人文周”促进医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精神教育的实践, 通过借鉴山西医科大学开展“医学人文周”的方式, 探索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新方法。

第三, 重视医患沟通等人文技能的提升。梁栋等[20]基于当前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 对医患沟通教学现状展开调查, 提出了对医学生医患沟通知识缺失的对策, 强调要重视加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培养;杨杰[21]在借鉴英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性开设医患沟通及临床语言技巧和非语言技巧等新型课程;赵邦等[22]也从医学生人文技能培训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指出了仍有待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由重视理论培养开始转向关注人文技能的提升。

4.2 研究的局限性

我国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仍存在局限性。

第一, 医学人文学科建设问题有待研究。学者张大庆指出:目前医学人文学科归属与划分尚未确定, 我国医学人文学科队伍建设及医学人文学科的原创性研究有待加强。

第二, 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认识不清。蔡志刚等[23]指出, 许多学者承认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但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到底应该教什么”、“医学人文困境的根源在哪里”等问题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第三,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国大多数专家学者普遍强调学校、教师的作用, 而忽视了学生这一主体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那么无论医学教育如何改革, 都无法收到实际效果。

第四, 理论应用性不强。虽然众多专家学者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发展方面给出了许多建议, 但很多建议在当前的医学院校并未落实或根本行不通。

第五, 缺乏量化的考核评价体系。目前, 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的研究, 大部分都是定性化的, 这使得目前的研究不够科学和完善。

4.3 研究方向

综合以上研究可以发现, 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有待进一步发展, 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

第一, 明确教育目标和内容。明确的教育目标是开展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 鉴于众多专家学者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目标认识的模糊化, 首先要开展教育目标的研究。

第二, 探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结合学生自身特点, 因材施教, 激发学生兴趣, 挖掘学生潜力,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使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真正达到“内化于心, 外用于行”的效果。

第三, 理论研究要从宏观深入到微观。理论措施的提出要结合医学院校的实际进行评估反馈, 使理论真正应用到实际中去。

医学微生物学人文教育 篇9

一、中外医学教育标准以及比较

1. 中外主要医学教育标准

目前, 在世界上比较重要的医学教育标准有《IIME标准》《WHO西太区标准》《WFME标准》《和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1) 《IIME标准》。《IIME标准》的全称是《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 制定于2001年, 内容涉及总结性个人评估并以保证医学毕业生的质量为目的。

(2) 《WHO西太区标准》。其于2001年制定, 包括促使医学院进行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等内容。

(3) 《WFME标准》。其于1999年制定, 其内容涉及培养高素质毕业生、提升教育质量和完善教育改革等。

(4)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我国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内容主要涉及对医学毕业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等方面。

2. 中外医学教育标准在人文教育方面的比较

基于不同的国情和思想意识形态, 中外医学标准在人文教育方面有着较大差异。

(1) 知识目标上的差异。国外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 均强调了建立社会医疗体系的重要性和医疗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照顾。在其标准中, 毕业生必须掌握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特点, 并学习如何公平有效利用社会公共卫生资源以及掌握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方法与态度。而在国内, 我们对这些尚无关注。实践证明, 现在的医疗已经不仅仅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解决身体上的病痛, 更涉及对社会和心理等诸多问题的重视。在构建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之时, 应更注重其过程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公益性。

(2) 技能目标上的差异。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 西方在医学上的理念就开始发生变化, 他们认为在医疗体系之内的人应作为消费者而不应是患者, 医生是为其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之人, 双方在关系上是平等的, 双方在相互探讨中商讨医疗方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 沟通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就变成了医学技能培养中的重要内容。沟通包含着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两者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正确获得当前情况并为之做好准备;第二层次是医生与社会媒体之间的沟通, 两者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医疗方的情况快速被社会所知并能获得社会上各方面的支持;第三层次是医生之间的沟通, 两者之间的沟通有利于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并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批判性思维也有着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疾病的研究复杂多变, 在治疗时应考虑各种情况而不盲从权威;另一方面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 作为医生必须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并能够终身学习。

(3) 职业价值观上的差异。在国际标准中, 个人情感、人文思想和文化背景都是被尊重的, 医生在行医过程中应有着负责、正直、严谨的科学探索精神。虽然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各种疑难杂症也逐渐被攻破, 但技术的进步与人们对健康的永恒追求比起来, 其中的差距还是较为明显。在医学教育中必须体现出人文关怀的作用, 明确医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 更是一种体验与关切。然而此种内容却未能在我国得到具体体现。

二、标准比较对我国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启示

我国在医学院校人文领域的建设中, 应结合国外的先进文化与先进理念, 以人为本, 注重对“人”的关怀。

1. 加强对医学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医生是一门崇高的职业, 在从业过程中, 应充分尊重个人文化和背景的差异, 以自己的专业能力最大限度地为患者减轻伤痛, 在治疗中保持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在国外的医学院校当中, 人文教育是独立学科, 人文教育的意义是使得医生从人而非简单从病出发看待病患, 注重身心协调, 在从业时能够有效与患者沟通, 其临床的行为能够符合伦理道德标准。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应该与医学的发展、文化背景的变化以及社会的卫生需求相适应。

2. 加强对沟通能力的培养

希波克拉底说过, 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和手术刀。语言排在第一位, 彰显了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 不仅需要得到治疗与照顾, 更需要被尊重, 而能够与患者沟通并理解其在病痛中的感受也是医生的职责之一。此外, 在医学教育中, 教师应培养学生与同行之间的沟通能力, 从而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应培养学生与卫生管理机构之间的沟通能力, 以了解政策法规的最新动向并能提升自己相应的职业技能。

3. 丰富医学人文教育和社会体验、志愿服务类课程

医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是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因此, 医学生的课程设置可以根据国情, 考虑以传统文化、生死教育等课程丰富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内涵, 以医院志愿者服务和各类社会实践和活动带动学生参与到临终关怀、敬老孝老等社会体验中, 以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的情怀。

当前我国医患关系较为紧张, 医学人文教育需要更多的实践和突破, 以带动未来医生群体人文素养的提升, 这改善对于医患关系, 创设一个公平、有序、有责任感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威, 谢长勇, 潘晨, 等.中美高等医学教育比较与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 (1) .

[2]彭丽, 冉素娟.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5) .

[3]黄丹华, 纪泽泉, 吴少巧, 等.新形势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与建议[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2) .

[4]何亚平, 刘立萍.从中外医学教育标准的差异看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J].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 2008, (1) .

医学微生物学人文教育 篇10

1 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医学人文教育是旨在适应21世纪医学发展,实现医学人文价值和实现医学根本宗旨,以培养医学人才人文素质、人文精神,提高医学人才整体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达到促进医学教育从单纯强调科学教育到实现科学与人文相互融合的教育。(1)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知识和能力的总汇,是医学生其他素质提高的基础。(2)医学生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高层次的人才后备军,其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医学院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医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是否能够被充分利用,能否具备较好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空间,与自身人文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如果缺乏人文教育,医学生的人文精神会表现的相当薄弱。

对于医学生来说,无论其专业要求还是对以后的就业来说,都要求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绝大多数医学生毕业后不是当医生,就是在医疗机构、医疗院校做科研当讲师,他们都是未来医学事业的中坚力量。当今众多的学术大师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人羡慕的学术成就,就在于他们能够很好地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起来。如果仅具有医学技术而不具备人文精神,不仅不能保证将医学技术用于造福人类,反而有可能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危害。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迫切需要提高其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的卫生教育事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高素质人才,才能避免在行医过程中发生不守医德的行为,可以充分贯彻救死扶伤的精神。

2 医学机构人文教育的现状

2.1 高校医学教育方面

在教育目标上,虽然可以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这个方面的教育没有一个固定的量化标,而且对于医学类院校来说,人文类学科都是边缘学科,其相关知识的学习就显得有些可有可无。医学院校普遍以培养具备医学知识的人才为主,学生的成绩也主要是依靠学生的医学专业成绩和科研成果为主要标准,从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由于医学专业课程安排的限制,大多数院校除了外语、政治基础课程外,减少或者根本就不设置音乐、美术、心理咨询等科目的课时数,忽视对人文素质类必修课和选修课程的建设和教学要求。

2.2 医学生就业方面

许多医学院校事实证明,人文素质较高的医学生在毕业后的求职面试和工作能力的发挥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一个人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充分运用,能否具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和较大的发展潜能,也与自身人文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现在部分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医德差,对病人缺乏同情心,收取病人的红包等等,都是医学生没有充分掌握人文精神的内涵。

2.3 医院方面

临床医疗实践也缺乏人文教育,临床工作繁杂,临床医师往往只重视对学生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很不到位。

3 开展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

人文素质的养成不仅仅需要学生的学习、思考和实践,也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和校园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3)

3.1 扭转现今的教育观念

医学院校一般都是重医学轻人文,把人文素质教育也仅仅定位于拓展学生与就业相关的专业知识教育。人文传统教育被削弱,医学科技教育取代了人文教育,专业教育基本取代了人格教育,这是现今医学院普遍存在的现实。事实上,医学教育作为培养医学人才重要途径,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医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学会如何尊重人、关爱人,这是医学教育的本质要求。只有充分意识到人文素养在医学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价值,才能真正摒弃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培养健全人格的医学生。

3.2 增设人文专业课程

课程学习是医学生在学期间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在兼顾培养目标和国家政策的条件下,规定人文专业课程在医学生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以实用性为主,适当增加人文类的选修课,将人文教育纳入学分制管理的范畴,加大文理融合、文理渗透的力度。当然,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培养本身就是一个渐进性的熏陶过程,如果仅仅通过几门人文课程的学习,就想要具备人文思想、人文精神那是不可能的,医学生必须要主动的学习人文知识,将其整合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才能真正掌握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精神。

3.3 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校园文化的营造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对提高研究生人文素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会时刻提醒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深刻影响着医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医学院校人文专业较少,因此更应加大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教学科研设施、校园人文景观建设等等,以充分体现大学理念和人文精神。要充分利用校园的时间和空间,利用橱窗、校报、广播等校园文化宣传设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使校园环境充满人文教育的文化氛围,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高效实施提供优良的育人环境。第一,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社科类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可以邀请外面的专家来校开设针对性的人文方面的讲座,增加管理层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并使学生享受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第二,鼓励学生成立独立的学术和文体社团如书法绘画、舞蹈社、摄影协会等,是医学生可以不囿于专业全方位发展。第三,正确引导医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一些知名的网络论坛的人文资源,或者在网络上开设多种形式的人文教育版块,使学生加深认识、陶冶情操。

3.4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三下乡”活动、社区服务、街头义诊或者鼓励医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活动等形式,让医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与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提高与他人的沟通能力。这对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5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医学院校的专业教师也多是在传统的医学模式教育中培养出来的,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仅仅重视医学技能的训练,不能有效的把医学知识中的人文因素挖掘并整合起来。我们知道导师的言行举止、道德品质将对医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他们是学校人文精神的传播者和体现者。所以,要提高研究生们的人文素养,首先要提高导师自身的素质,在提高教师人文素养上,以定期举办一些人文知识讲座,向教师推荐有价值的书籍,加强教师与其他院校的学术交流,多角度开拓教学视角。

3.6 加强医学生自我修养的能力

医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医学人文教育对于自身素质提高的重要性,这两者是相铺相成的。在人文知识的学习方面,医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发的获取课外信息,拓宽知识视野,不断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

当然,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并不等于忽视和代替专业教育,而是要达到医学科学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素质的教化,要在人才素质构成各要素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为社会输送专业技能过硬,又有良好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的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

摘要:本文剖析了医学院校中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以及在医学生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从教学机构、医学生本身以及教师三方面探讨了如何正确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医学生,医学机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蒋敏,黄泽智,曾铁功,等.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及其实施途径的探讨[J].热带医学杂志,2008.8(10):1107-1108.

[2]王千红.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新探[J].检验医学教育,2008.15(1):4-6.

医学微生物学人文教育 篇11

【关键词】仪式教育 人文教育 医学教育 应用价值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249-01

仪式是一种庄严肃穆的典礼,在参与仪式的过程中,对进行一些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其主要作用就是保留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者某一职业的传统文化与精神,医学人文教育也是一种关于精神文化的教育,它们之间有许多的共通支之处。

一、在医学人文教育中实施仪式教育的作用

(一)身份认同作用

身份认同是一种对仪式参与者自身人份的描述和认定,在医学的仪式教育中,身份认同主要存在于关于专业服饰的穿配仪式当中,通过实施这样一个仪式让仪式参与者认知自己的身份,并理解自己的职业,提升其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仪式的根本目的上来,是使个体从一个明确的社会地位到达另一个社会地位。上述“白袍宣誓”仪式、“授帽仪式”旨在以“通过仪式”的形式达到医学生身份认同的目标,帮助其修正目标,增强其职业使命感与责任感。仪式教学有利有弊,但是国内,关于这方面的仪式教育尚未发现不妥之处,可见仪式教育的其中一个作用就是提升学生的身份认同感,从此让学生对自己的身份肩负起责任和使命。

(二)情感凝聚作用

对于一个尚身为学生的医学生来说,对于医生这一职业可能并不存在深刻的向往情感。学生选择医学专业的原因各有差异,一些可能是迫于父母压力、一些则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和经济问题,有一些感情则是短暂的,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就职生涯中或多或少的被消磨了一些。但是,仪式教学的开展能够通过白袍仪式或其它仪式可以起到情感凝聚的作用,再一次刺激学生的心灵,持续性的调动学生的情况,时刻保持学生对医务人员这一职业的新鲜感和崇拜感。

(三)价值传导作用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当中,医生一直被视为非常高尚的职业,他们具有救死扶桑、无私奉献的精神,但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各类文化和医闹事件的发生使得很多医学对自己职业的价值认知有所偏差,这样的价值观念也逐渐在消逝。价值通过仪式的内容来传导,与诸多公共仪式相似,医学人文教育中的各类仪式也趋于“形式化”、“套路化”。医学人文教育者例行公事地安排各项环节,过分追求美观性,却未深人挖掘仪式教育的精神内涵,缺乏创新力。

(四)文化传承作用

医生这一职业上下流传的几千年之久,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职业文化,在古代的医生职业中有一些非常怪异的文化,例如非死不救、非贫非贱不久等等,当然,这些在现代的医生职业中是不可取的,文明社会提倡人人平等,弘扬人性文化和人文精神等等,在大灾大难面前应当勇于前进和非凡的智慧,钻研谨慎、创新精神、风险精神等等,这些都是现代医生职业的相关文化。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这些优秀的文化逐渐被淡漠和掩藏,通过实施仪式教育,可以重新唤起这些被压在心底的文化精神,并将这些文化持续性的流传下去、传承开来。

二、仪式教育在医学人文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实施去形式化的仪式教育

在现代的仪式教育中,人们过分的追求仪式的形式感、规模感,要知道,仪式并不等同于正式,正如在战争时期,几个仅存的士兵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一般,而后向敌军冲击,这样一个非正式的仪式却给与他们很大的鼓舞和精神动力,这亦是一种身份认同和价值传导。所以,在实施仪式教育的过程中,不应当过分重视它的形式化和正式化,排场都是表面功夫,需要更加重视这场仪式所带来的效果、能否达到仪式进行的目的。具体策略如下:第一,仪式教育应当以医学生真正欢迎并需要的内容为主题。医学人文教育者应当努力丰富仪式的精神内容,将其与医学生生活中的细节结合起来,应具备针对性,使学生更乐于接受;第二,医学人文教育者必须深人挖掘仪式背后的深刻意义。仪式形式可以简化,但仪式精神必须深化。唯有从细节中挖掘出寄意,方可达到传导价值观与传承精神的目的;第三,还要重视设计仪式的环节管理和情境性,仪式的实施必须要有情感渲染力和情景带入作用,注意每个环节的情感衔接,很多仪式正式因为在环节上,没有做好的情感的衔接,结果导致学生直接抽出仪式情景当中,后续的仪式也再起不到对应的作用。

(二)实施个性化的仪式教育

仪式教育既面向整体,又关注个体,既有统一要求,又要针对医学生的个性特色,既要追求身份认同、情绪体验的同一性,又要兼顾个体的差异性。仪式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必须要研究当代医学生的个性特征,使其在仪式中强烈感受到特定的精神文化和内心深处自我要求的召唤,让医学生个体进人自我价值观念与社会价值观念的对照、反思与探索,使其在主动的体验中获得特定精神营养。

(三)实施系统化的仪式教育

有时过于强调“仪式性”,未能将医学生的信仰、生存环境、个人性格纳人考虑范围,无法做到系统化教育。仪式的时间是短暂的,因此,很多人在参与仪式的过程中即使表现的热情澎拜,但仪式过后,这种情况难免有所减持,所以仪式的方式和实施的频率控制很重要,过多则让人麻木,过少则则起不到持续性作用。在执行仪式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宜表象迷失了内涵,有时一个简单的宣誓、小群体誓词就可以起到价值传导作用,而不是一定要大费周章的展开校园宣誓大会之类的活动。

三、结束语

医学教育中的仪式教育主要是一些职业服饰穿戴仪式、对死者以及医学捐献者致敬的有关仪式,还包括关于这一职业传承下来的传统仪式等。在实施仪式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明确的提出此次仪式的目的,注意措辞,一定要让学生对仪式的目的和讲述话语和有认同感,能够引起共鸣,在仪式开展前,还应当让学生去了解仪式和医学历史,可以起到增强情感渲染和价值共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晓兰; 杨全; 张翱; 吴春蓉.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J].中国校外教育,2012(10):152-153.

[2]唐海红; 张速勤; 郑宏良.医学人文教育在耳鼻喉科临床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30):422-423.

医学微生物学人文教育 篇12

1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提升的必要性

人文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人文素质包含人文知识、人文能力和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素质指通过医学人文知识积累和医学人文精神修养, 内化于医者个体身心,形成医者特有的思想、修养、品格和气质,体现为医者对患者的价值、生命与健康、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关怀和尊重,它更加强调尊重人性和职业道德的特定状态下的人文素质,包括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能力、方法、道德理性等方面。

个体素质与文化有紧密的联系。当知识被个体所掌握,并且内化为能力和习惯,就成为具有个体特征的文化。文化内化为一个人稳定的生理、心理特征,并影响其行为,就成为素质。[1]而教育是促使文化传承并内化为个体素质的非常重要的手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成为十分必要和紧迫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医学本身的人文属性决定了从业者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医学的最高目的在于治病救人, 解除病人痛苦,维护人类健康。医学对象的人文性、致病因素的社会性、医学研究工具的人文性都决定了医学的人文性。医学的对象是人,人的本质属性规定了医学的本质是人学。作为医学作用对象的人类存在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其健康与疾病、自然和社会环境有着间接或直接的关系。人类健康的影响因素包含了生物和非生物、自然和社会等错综交杂的因素,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背景下,人类健康也更多地受到人类行为方式、自然环境、卫生保健以及生活节奏等社会因素的制约。因此,医学不仅要治疗人的生理疾病,要关照人的心理健康,而且要注重二者互相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

第二,医疗技术及医学模式的发展需要医务人员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由于大量科学技术物质手段的渗透,导致了医学的非人格化和医患关系的异化,这引起了医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医学专业分科越来越细,医务者专业范围越来越小,容易造成医务者将患者看做医疗技术适用的对象,当成工作流水线上的“产品”,只关心疾病的发生发展,而不关心患者的切身感受,把“病”与“人”分割看待。出现过于关注和强调疾病的生物学属性,对患者的人性不关注和尊严不维护等现象,间接导致了医患之间的冷漠。医疗高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引发新的社会问题,比如人工授精、器官移植、安乐死等,这些医学技术的道德评价和价值选择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如果没有医学人文精神的引导,我们面对这些问题将无所适从。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压力不断增加,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促使医学对人文社会因素对疾病和健康的重要作用重新审视。目前,医学模式已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要求现代医学不能仅把患者当作自然个体看待,而且要从社会角度、患者的心理因素和生活环境等方面来分析疾病产生的原因,因而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医学人文修养显得更加重要。

第三,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医务人员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整体医疗卫生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尤其是全民医保体制的建立,使得人们的健康保障水平得到提高。但由于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和三级以上医院,因而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加之国家对公立医院拨付经费不足,使得医院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对公益性的关注不足,一些医务人员的过度医疗、开大药方、拿医药回扣等现象,也损害了医者与患者的关系,从而使医患矛盾成为影响我国医疗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有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这也迫切需要医学生在学习阶段打下深厚的医学人文基础,才能逐步成长为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的良医。

第四,在我国目前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亟需改进。 医学人文教育是提升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首先,医学人文教育有助于推动医学生个体理性精神与价值判断的和谐统一,促使更好地运用医疗技术,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其次,医学人文教育有助于彰显医学生个体“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意义。

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弱化造成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不容乐观,医学院校重医疗技术传授、轻医学人文培养的现象比较普遍,表现为:师资队伍匮乏、 教育方式单一和教学创新力度匮乏等。医学人文研究相对偏弱,研究深度不够,学科发展乏力,对医学人文教育实践起不到很好的支撑与引导作用。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国内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最高9.3%,最低4.6%,多数院校占7%-8%,平均占7.45%[2],据麦可思公司对某医学院校毕业生调查数 据显示,2014届医学类专业毕业 生中,分别有63%、61%的人认为,大学帮助自己在“积极努力、追求上进”、“人生的乐观态度”方面得到提升较多,而提升较少的方面为“人文美学”(占22%)。济宁医学院“儒家文化与医德教育”课题组对济宁医学院等山东省四所医学院校的1 200名医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分别有65.8%和24.1%的医学生认为高等医学院校进一步加强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 “很有必要”和 “有点必要”,二者之和达到89.9%,但受访者并不认同当前的医德教育内容和形式等,有45.2%的医学生认为当前医德教育的“教育形式枯燥、内容陈旧,缺乏活力”,有23.7%的医学生认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多注重“对书本内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将来从事医疗工作的医学生医德的要求,其余的受访者则表示医学生“平时到医院实践太少,带教教师对于医德的要求不高”。这些都表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2中华传统文化含有丰富的医学人文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几千年历史传承的,以儒家文化为主,儒、道、释三家思想交融而成的文明形态,自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显学、官学,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传统文化中拥有丰富的医学文化,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医学人文精神。

第一,儒家“仁”的思想,为医者仁术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体现了浓厚的“人本”情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的医德宗旨是医乃仁术,“仁”是中医的 总原则,医乃仁术 是 “仁”的思想在医学中的体现,是儒家仁爱思想的延伸。 “古之用医,必选明良,其德能仁恕博爱”,医学的最高目的在于治病救人,解除病人痛苦,维护人类健康。因此,“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

第二,儒家“礼”的观念为医德的追求、优良医患关系的确立设定了目标和规范。“礼”是孔子及儒家非常重视的处理人际关系乃至社会政治的道德标准。孔子认为人应当“立于礼”。孔子所谓的“礼”指周礼,“礼” 与“仁”密不可分,“仁”是向内求,靠内在的 自觉性, “礼”是向外求,有外在的约束性。“礼”来自于对人性欲望的节制,是人们要遵守的社会规范。中医提炼出学医习业规范、行医施治规范、医患关系规范、医际关系规范、著述道德规范等条文,并强调医患信和、同道谦和,这些引导了中华医学几千年的健康发展。

第三,道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为医学“整体思维、辩证施治”奠定了基础。中医拥有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和的健康观、调和致中的治疗观,追求既治标又治本、手段和目标的统一,充分体现了对人整体生命的尊重,对人的情感与情绪的关照,与西方医学有时过分关注细节、忽略整体有根本的不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以“天人合一”、“天人相应”、 “治病先治人”和“一是语言、二是药物”等朴素唯物论的观点为指导思想,认为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非孤立,而是与人们的性格、生活方式、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认识和防治疾病上,既注重躯体又考虑精神,既重视机体本身又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发展无不渗透着人文精神的光辉。

第四,在我国传统医学发展中,积淀了深厚的医学人文思想。中国自古注重的人文精神培养,在医学中体现的更为明显。周朝建立了病案、医事考核等制度, 为中国古代医学人文教育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学说促进了古代医学人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扁鹊提出 “济命扶危者,医也”,《论语》 等著作问世促进了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秦汉时期的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为中国古代医学人文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认为“生命乃至重之器”,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大医精诚》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系统论述医德的一篇重要的文献。明代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开篇即言“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以卫生, 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是我国古代医学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3]。

3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路径

第一,确立科学的医学教育理念,构建较完善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医学是兼具科学与人文属性的学科,医疗卫生事业是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我国新医改方案指出,要把医疗服务作为公共物品向全国人民提供,充分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我们应在继承中华传统医学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学习借鉴欧美等国家医学人文教育的经验,应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现代人本主义理论”、“文化自觉理论”为指导,坚持医学教育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融合,本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医学生为主旨,坚持在医学生培养及医学文人精神培育中的以人为本,引导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从医理念,从尊重生命的角度去关怀患者。同时在医学人文教育中注重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目前,医学教育应构建“全程化、内省式、全维度” 的医学生人文教育体系。“全程化”指医学人文教育贯穿医学生入校至毕业,包含本科、硕士、博士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并延续至其从医生涯;“内省式”指将医学人文知识通过课程、讲座等显性教育,以及感悟、体验等隐性教育的成份,内化为医学生为自身的人文素质; “全维度”指从医学生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以及师资建设和校园文化等各方面入手,构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

第二,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医学人文精神。“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们对文化的“自知之明”,即明白其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以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4]。

中国经历了对中华传统文化两次大的反思,第一次反思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代表,以科学与民主反对中国以“三纲”为代表的政治儒学,所崇尚的西方的自由也主要是政治层面上的,将当时中国落后的根源较多地归结为中华传统文化因素。新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对儒学传承带来较大的打击,尽管当时的新儒学打着“复兴儒学”的旗帜,对儒学的现代转化做了一些研究,但由于与实践相脱离,使儒学的优良传统未能得到继承。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第二次反思,经过与西方文化更进一步的交流碰撞,使我们更全面、理性地看待自身的传统文化,也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持久魅力。

我们应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医学人文精神。将“大医精诚”、“医者怀仁”的仁爱情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和的健康观、调和致中、“天人相应”、“治病先治人”的治疗观,贯穿落实于医学生培养之中,从而提升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应深入解读新医改精神,培养医学生科学的价值取向和强烈的社会担当,把医学人文精神注入到医学教学工作中,教导学生把救治生命和维护健康作为最高宗旨,主动抨击医疗服务领域中的各种丑陋现象,自觉抵制医疗服务领域中的各种不正之风。

第三,将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融入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注重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医学人文内涵。各国在医学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富有各自特色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美国注重医学和文学、艺术、社科等人文社会学科 融合,普遍开设 “了解患者”,“临终关怀”、“行为科学”、“医患沟通的艺术”等交叉课程。英国以“课程群”方式建立合理人文知识结构,一类以文史哲、艺术为代表的“医学相关人文课程群”,一类是以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行为医学为核心课程的“医学与人文交叉学科课程群”,还开设了“医患沟通”,“医生与患者相处的能力”等课程, 人文类课程占所有课程总课时的15%。我国医学人文课程包括了医学伦理学等课程,医学院校的思政课承担了部分医学人文教育的职能,但总体看来,我国医学人文课程体系还不健全。建议将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融入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可以开设一些诸如《中华传统文化概论》、《中华医古文》、《儒医文化》、《道家与医学》等课程,以限选课或公选课的方式,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融入医学人文教育,提升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

第四,加强医学人文师资建设,促进形成合理的教师结构。从美国、英国等国家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来看,医学人文教师队伍中,既有文人社科专业背景的教师,也有内科、外科、神经科等医学背景的教师,这样从教师本身学科结构上形成了医学与人文的融合交叉, 有利于传授给学生较全面的医学人文理念。我国目前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师资主要是具有文学、哲学、伦理学等背景的教师,他们的医学知识较浅薄,较难将人文课程与医学有机融合,而医学专业的教师人文底蕴不雄厚,而且由于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他们也不愿意承担在短期很难见效的医学人文课程。建议让医学专业的教师通过参加文化沙龙、人文课程培训等方式提升人文素养,适当吸收有医学背景的教师讲授《医患沟通》、《医生职业精神》等医学人文课程,同时可以通过让人文社科背景的教师到医院见习、多接触医生与患者、学习基本的公共卫生与医学管理知识等方式,使其达到医学与人文知识的兼具,从而形成合理的师资结构,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五,注重环境育人,建设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元素的校园文化。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体现医学特色,而这其中最主要的是医学人文特色,并且要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元素有机融合。在硬件建设中,学校的教学楼、科研楼、科学馆等建筑和道路的命名可以体现对中华医学大家的纪念,如扁雀楼、 华佗路、仲景路等。在学校的文化软件建设中,如校歌、校训等,既要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厚德、至善,又要融入医学的求真、求精、求是、博学等特色。学校的宣传栏、校报等更要成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的主要阵地。可以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语录制作成标语牌、横幅、宣传画等,悬挂于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走廊等,或将儒家思想凝练成警语等。制作成校园道路中的路牌或镌刻于校园景观中,让学生生活于其中,耳濡目染。通过大学校园的特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医院文化,传播人文情怀、熏陶健康情感,促进医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养成。

第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提升医学人文素质。任何教育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实践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并让学生在反复体验中加深理解、增强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医学院校可通过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更深刻地理解医学人文的内涵与要求,并通过不断地实践来养成优秀的从医行为习惯。将传统文化与医学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可以打造学校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教育方面的品牌活动,如邀请著名的学者到校为医学生做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讲座、报告会,或举办有关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的文化月、文化周等,或开展中华传统医学人文经典诵读活动,“良好医患关系的形成”、“我与患者”、“我心目中的好医生”等征文、辩论赛,使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的教育和熏陶。另一方面,注重医学生的社会实践,通过到社区医院、乡镇医院、敬老院、社会福利院等单位的见习、实习,使医学生多接触患者,了解基层群众的健康需求,了解患者的心理,将更有助于培养医学生对患者的感情与职业责任感,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提高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慧星,卿涛.对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5(2):21.

[2]李芳,李义庭,刘芳.医学教育的本质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J].医学教育新思维,2009(10):66-68.

[3]孙鹏.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博士论文,2012:35-37.

上一篇:自杀危机下一篇:不动产登记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