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学实验

2024-06-09

医学生物学实验(精选12篇)

医学生物学实验 篇1

摘要:为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对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报告的考核等方面实施了改革, 取得了满意效果。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医学病原生物学是医学基础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为学生学习临床各科传染性疾病、超敏反应性疾病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而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对病原生物学又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实验教学不仅可以验证理论, 还要学习一些基本操作技术等。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必须着重学生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力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独立操作能力, 敏锐的观察能力及科学的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培养出高素质人才。这是实验教学的最根本的目的所在。为了适应这种教学的需要, 在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以期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并可合理地评定学生综合实验能力。

1改革实验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必须对过去的试验进行改革和调整。

过去, 传统的实验内容多属于验证性, 即以验证已知的基本理论为主。例如:培养基制备、分段画线、细菌的基本形态观察、消毒灭菌、革兰氏染色、细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等等。内容分散, 每个试验之间似乎都没有联系, 而孤立存在。学生对这样的实验不感兴趣, 激发不出学习热情。

现在将这几个实验综合设计为病原性球菌和病原性肠道杆菌系列试验。从制备培养基开始, 用标本 (如脓汁和粪便) 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 革兰氏染色, 药物敏感性试验等。将其中原本分开单独进行的消毒灭菌、培养基制备、分段画线接种及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细菌的基本形态观察、细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等实验紧密地结合成一个系列试验。实验开设的时间可稍靠后进行, 以保证其能与细菌各论的理论学习的协调, 以及系列试验的连续性。先将教学班分成几个实验小组, 由教师给出这一系列试验的流程、时间安排、实验目的等, 每个实验小组在教师指导下据此制定相应的试验计划。完成实验的时间除了实验课也可以灵活利用课余时间, 按学生事先制定的试验计划进行。当然, 这要求实验室及有关人员尽一切可能创造条件, 保证材料和标本的供应,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操作, 自己观察试验结果。这样就大大地增强了实验的系统性、趣味性、实用性, 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能动性、自主性等, 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微生物学试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还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独立操作、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改革实验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实验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 过去的传统做法:上课时, 教师首先把试验内容、方法、步骤全写在黑板上, 然后再给学生联系理论课内容详详细细地来一次小讲课, 有的还要做操作示教, 等教师讲完了, 实验课的时间也过去了一大半, 这时学生机械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做一遍试验。试验结果是千篇一律。学生根本不需要预习, 也不需要去对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结果及可能出现问题等, 进行思考、分析、归纳和总结。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 造成学生做试验、完成实验报告不认真。留在头脑中真正的东西太少了, 结果上几次实验课后, 学生仍不能独立操作和分析试验结果, 更不能进行相关实验的设计, 客观上限制了学生主动猎取知识的积极性, 激发不出学生学习的兴趣, 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针对存在的问题, 实验课取消了小讲课, 采取启发式教学, 要求学生在每次实验课前要进行预习, 学生必须做到胸中有数, 上实验课时, 教师首先提问学生, 让学生自己讲出试验的原理和目的。然后教师把试验的重点及注意事项告诉学生, 或以提出疑问的方式提出学生本次试验课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最后学生以讨论的方式分析、总结自己的试验结果。这样, 学生每次试验都积极主动参与, 感受到实验的乐趣, 会非常认真地准备、思考、操作。

有关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 过去是采取教师做示教, 几十名学生全围在教师身边看, 要看清楚教师的正规操作方法是很困难的。现在利用实验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 基本操作方法通过多媒体重复演示, 学生看得非常清楚。另外,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染色性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屏幕展示出来, 既生动又形象, 教学效果非常好, 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3改革实验报告的考核

最后完成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的一个主要环节, 是学生展开思维活动、理论联系实际的反映。它不仅是对学生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一种训练, 而且是一种教学反馈。因此, 每次实验后要求学生对该实验的目的、原理、材料与方法、结果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总结实验成功的经验与实验失败的原因, 写成书面形式的报告。对每次的实验结果要先让每个实验小组充分讨论, 查找相关资料, 不管是正确的结果还是有失误的结果, 都对其给出合理的解释。然后教师应利用相关的实验结果, 对试验操作进行讲评, 这一过程中要有意识加强对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实验结果不正确的, 要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并纠正错误。例如:病原生物学实验中, 对细菌的接种纯培时, 因学生“无菌操作”观念树立的不牢, 无菌技术不过关, 试验材料很容易出现被空气中的杂菌等污染, 很难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教师不仅要及时纠正错误的操作方法, 而且还利用这一试验结果, 结合实验室和临床无菌技术的要求来阐明无菌观念、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最后按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对实验报告的考核不依实验结果的正确与否作为惟一标准, 对因实验失误导致实验失败的同学, 只要能仔细分析、找出失败原因, 仍应给予肯定。主要应考核学生能否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验过程中的问题, 有无全面系统地分析整个实验过程。这样, 在病原生物学实验课中, 将传授知识与学生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紧密结合起来, 拓展了学生的思路, 引导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增强学习兴趣, 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愿意动手操作, 积极参加实验课, 学习态度也认真起来了, 同时学生逐渐养成了严谨的科学作风。

总之, 如何搞好医学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培养综合素质人才, 是医学病原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将以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 进一步探索完善实验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把实验教学改革深入下去。

医学生物学实验 篇2

实验课的开设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我们将虚拟实验教学、在线教学(e-learning)融入到生化实验教学中,成为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补充。

本文主要阐述了实验教学改革中不同教学方法的优点及不足。

关键词: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虚拟实验教学;e-learning平台

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原理及方法来研究生命现象,阐明生命现象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在医学院校所开设的生物化学课程在内容上和理工科院校的有较大的不同,增加了许多医学内容,与其他医学课程内容紧密联系,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医学生物化学的内容较深,涉及范围广,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单纯只局限于书本知识的话,学生很难透彻理解所学内容。

在现今社会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学生们除了学习医学理论知识以外,还必须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开设,给了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全过程的机会,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结果分析能力及严谨的科研作风,加强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视野,并为将来从事科研实践活动打下基础[1]。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也需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改革更新。

一、课堂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医学生的动手能力必不可少

现今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已经不单纯是掌握好书本知识,更多的是需要如何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生产中。

医学生物学实验 篇3

[关键词]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主要是从分子的水平型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性,主要是研究化学反应与人体内部的物质分子的基础性生物课程,是生物科学行业当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门医学学科,其技术与理论已经逐渐普及到各个生命科学领域当中,是生物学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共同语言。实验属于一门学科,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当中生物化学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保障实验教育质量便能够有效巩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一、从学校方面改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

学校应当提高对实验教学的认识。实验教学是医学院校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以及科学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在美国教育中,能力远大于知识,能力并不来源于知识,而知识却可以来源于能力,能力的来源在于“参与”,在于“做”。对于医学院校而言,则必须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强化实验课、实践课的同时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医学院校可以从三个方面强化对实验教学的认识:1.在教学实验室当中提供必要的仪器设备,从教学硬件设备上保障教学目的得以实现;2.在资金方面上,加大对实验室设备、先进实验室的建设投入,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符合社会需求;3.在教学计划方面需要不断的审视实验室教学的重要性,不断的优化实验性教育。

传统的医学基础教学实验课是属于理論课的,其实验课都归属于教研室管理,没有独立的实验室,其教研室又被划分得比较细,其规模较小,教学仪器设备普遍较为单一、分散,对于教育而言有着极大程度的阻碍性。对此,医学院校就应当根据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需求,统一性调配实验教学的管理,做好真正的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教学仪器的教学作用。

二、从教师方面改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

改善教学方式,保障教学方式能够与时俱进[3]。教师不能因循守旧,应当与世界接轨,及时的了解学科的教学新技术,掌握科学的教育方式,并引导教师学会如何学习,如何获取最新的科学知识动态,从而实现搞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

承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保障课堂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能够获取相关知识、技能内容。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必须要对实验课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改善,在布置实验课的方式上、实验课的步骤上。应当保障每一个实验都能够吸引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熟悉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巧以及引发学生的思考。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实验性课堂当中显然不适用,尤其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这样创新性非常强的课程,其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许多教师会在实验前帮助学生准备好实验中所可能用到的物品,并梳理好实验中的步骤,让学生按照教师的知识去完成实验,这样的方式从根本上就剥夺了学生的独立操作,从而导致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不理想。

三、从学生方面改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

生物化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目,高校学生应当对实验性课程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以及同等的重视程度,在实验当中学生不仅仅需要在培养实践技能,更多的是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4]。学生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当中首先应当重视实验课,并杜绝实验课不重要的意识,强化自身在实验课当中所获取的技能、知识的渴望与认识。在课堂开展之前,学生应当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基本了解实验原理以及步骤,在进入实验室时必须有相应的心理准备,做好相关的实验准备。通过这样的做法,能够基本杜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盲目性,帮助学生提升对实验课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也消除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改善以往被动式的学习现象。例如,在做蛋白质印迹实验之前,学生应当先了解并熟悉其抗体特异性的结构特征,并基本了解整个实验步骤,其中主要包含配胶、上样、电泳、电转、结合抗体以及显色等。因为聚丙烯酰胺的凝胶时间比较长,普遍在实验课开始之前教师便已经开始配置,所以如果在课前学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很难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医学院校的教学最终目标在于给予社会提供更多实用性、高技术人才,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育必须要依据社会、行业的需求进行创新,通过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促使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得以稳固提升。

参考文献:

[1]文朝阳,马惠苹,孙林,等.研究生担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助教的实践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2,9(11):72-74.

[2]刘湘新,苏建明,刘进辉,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4):197-198.

[3]白慧玲,刘瑞敏,刘峰涛,等.融合免疫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探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2(3):238-239.

[4]庞敏,张菡菡,孔丽君,等.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5):203-203.

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探索 篇4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医学专业的实验室条件一般, 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验需要, 加上多数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 而进入高职院校后医学专业课的课时编排较少, 学生没有学习压力, 学习状态比较松散, 导致学生基础学习效果不佳, 学校要想在基础薄弱、课时不多的前提下让学生掌握实验内容、方法, 为社会提供综合性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对当前的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过去的生物学实验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所有实验材料准备、实验内容、实验过程都是由老师一手包办, 学生不用思考和动手操作, 教师会将所有材料试剂准备齐全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步骤演示, 学生就会看到预定的实验结果, 整个实验过程毫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言, 在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下, 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可能得到提高, 实验课变成了观摩课, 学生不用自主思考和操作就能得到预想的效果。另外, 传统实验课的课堂内容多是课本已经描写了基本原理、内容、方式、结果, 实验只是一个验证已知的过程, 只是理论的辅助工具, 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

2. 生物学实验内容的改革

医学生物学由于受学习课时的限制, 教师必须要精心挑选实验内容, 选择最符合学生需求, 符合时代发展的实验内容。实验内容的改革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 实验内容不能偏离理论学习的轨道, 实验是检验理论的过程, 要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巩固理论知识。第二, 要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设备, 将有限的资源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让他们对医学生物学感兴趣, 愿意学。第三, 实验内容的安排要以能保证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和过程为目的。第四, 重视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关系。依据这四条原则, 我尝试删除了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动植物细胞观察, 增加了稍有难度的动手制作的内容, 如有丝分裂标本制作、减数分裂标本制作、人类正常性状的调查报告、人类皮肤纹理的观察与分析、遗传病录像等内容。而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动植物细胞观察实验则留给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经历了实验内容的改革, 传统的实验课变成了综合性的实验课, 在传统简单的实验内容中提升了难度, 既能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 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自主思考的能力。

3. 生物学教学方式的改革

第一, 调查研究教学。在有限的教学时数里, 有些内容是无法完成的。如人类皮肤纹理的观察与分析、遗传病和生理缺陷的调查报告等, 而这些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组织以“科研兴趣小组”等形式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在教师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以上调查内容。通过这种方法, 很多学生撰写了内容充实的调查报告, 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生对此活动都积极参与。

第二, 开放式教学。学校应当将实验室开放, 让学生能自主的利用业余时间去探索去实践, 这样既能克服上课时由于学生多仪器少出现多数学生操作不到的情况, 也能避免因为课时少出现学生基础掌握不牢固的情况, 让学生更有机会亲自动手实践, 锻炼了独立操作的能力, 并且学生还可以去实验室开展创新实验研究, 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还能促使血学生查阅资料拓展视野。

4. 生物学教学手段的改革

传统医学生物学的教学手段依靠的是教师的讲和板书,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逐渐走进了课堂, 对于医学生物学的实验教学, 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整理成幻灯片课件, 配上主观的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 也可以将实验的内容和过程通过幻灯片播放出来, 即能直观的演示出来, 又不耽误学生的动手操作, 教学片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一个比对作用。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学习内容, 教师就可以采用丰富的图片和动画, 让抽象知识变得生动易于理解, 比如讲授人的染色体标本制作和DNA的提取方式时, 单纯的描述学生是很难理解的, 但是通过幻灯片的演示, 学生就会感觉知识变得生动多了, 不仅能提升学习兴趣, 还能帮助学生牢固记忆。而对于一些很难理解的内容或者实验方案, 教师就可以反复播放让学生观看, 不仅比老师口述要清晰省力的多, 节约讲课时间, 也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5. 实验考核的改革

传统的医学生物学实验考核成绩是实验报告+期末实验考试, 二者各占一半的比例共同计入实验总分。但传统的考核模式存在不科学的因素, 不能全面反映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真实水平。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将原来实验考核成绩改为随堂测试+课堂表现+期末实验考试 (课堂表现包括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课堂实验报告、认真回答课堂提问, 并参加教学活动) , 三者按30%、40%、30%的比例共同计入实验总分。对于实验报告的填写除了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认真分析外, 还要自行填写清楚实验的原理、目的、实验过程、结果等, 再由教师进行评阅,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实验理论, 并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科学的实验作风。

参考文献

[1]张小莉, 梅雪, 江华.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科学素养的培育[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1, 10:943-945.

[2]侯燕芝, 文朝阳, 马惠苹, 陈曦, 王庆松.深化改革建设医学生物学实验精品课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 03:133-135.

医学生物学实验 篇5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不同生物安全防护级别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和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5章以及6.1和6.2是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基础要求,需要时,适用于更高防护水平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以及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针对与感染动物饲养相关的实验室活动,本标准规定了对实验室内动物饲养设施和环境的基本要求。需要时,6.3和6.4适用于相应防护水平的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本标准适用于涉及生物因子操作的实验室。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气溶胶aerosols

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0.001μm~100μm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2.2

事故

accident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以及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2.3

气锁

air

lock

具备机械送排风系统、整体消毒灭菌条件、化学喷淋(适用时)和压力可监控的气密室,其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2.4

生物因子biological

agents

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2.5

生物安全柜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BSC

具备气流控制及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的操作柜,可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溶胶对操作者和环境的危害。

2.6

缓冲间

buffer

room

设置在被污染概率不同的实验室区域间的密闭室,需要时,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其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2.7

定向气流directional

airflow

特指从污染概率小区域流向污染概率大区域的受控制的气流。

2.8

危险

hazard

可能导致死亡、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2.9

危险识别

hazard

identification

识别存在的危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2.10

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过滤器)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

通常以0.3μm

微粒为测试物,在规定的条件下滤除效率高于99.97%的空气过滤器。

2.11

事件

incident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2.12

实验室

laboratory

涉及生物因子操作的实验室。

2.13

实验室生物安全

laboratory

biosafety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不低于容许水平,可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及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等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

2.14

实验室防护区

laboratory

containment

area

实验室的物理分区,该区域内生物风险相对较大,需对实验室的平面设计、围护结构的密闭性、气流,以及人员进入、个体防护等进行控制的区域。

2.15

材料安全数据单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MSDS

详细提供某材料的危险性和使用注意事项等信息的技术通报。

2.16

个体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

防止人员个体受到生物性、化学性或物理性等危险因子伤害的器材和用品。

2.17

风险risk

危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严重性的综合。

2.18

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

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是否可接受的全过程。

2.19

风险控制

risk

control

为降低风险而采取的综合措施。

3 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3.1 实验室应建立并维持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识别、风险评估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实验室需要考虑的内容包括:

3.1.1

当实验室活动涉及致病性生物因子时,实验室应进行生物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应考虑(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a)生物因子已知或未知的特性,如生物因子的种类、来源、传染性、传播途径、易感性、潜伏期、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致病性(包括急性与远期效应)、变异性、在环境中的稳定性、与其他生物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相关实验数据、流行病学资料、预防和治疗方案等;

b)适用时,实验室本身或相关实验室已发生的事故分析;

c)实验室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过程中的风险(不限于生物因素),包括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和可能涉及的人员(如:合同方人员)的活动;

d)设施、设备等相关的风险;

e)适用时,实验动物相关的风险;

f)人员相关的风险,如身体状况、能力、可能影响工作的压力等;

g)意外事件、事故带来的风险;

h)被误用和恶意使用的风险;

i)风险的范围、性质和时限性;

j)危险发生的概率评估;

k)可能产生的危害及后果分析;

l)确定可接受的风险;

m)适用时,消除、减少或控制风险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及采取措施后残余风险或新带来风险的评估;

n)适用时,运行经验和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适应程度评估;

o)适用时,应急措施及预期效果评估;

p)适用时,为确定设施设备要求、识别培训需求、开展运行控制提供的输入信息;

q)适用时,降低风险和控制危害所需资料、资源(包括外部资源)的评估;

r)对风险、需求、资源、可行性、适用性等的综合评估。

3.1.2

应事先对所有拟从事活动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对化学、物理、辐射、电气、水灾、火灾、自然灾害等的风险进行评估。

3.1.3

风险评估应由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不限于本机构内部的人员)进行。

3.1.4

应记录风险评估过程,风险评估报告应注明评估时间、编审人员和所依据的法规、标准、研究报告、权威资料、数据等。

3.1.5

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或对风险评估报告复审,评估的周期应根据实验室活动和风险特征而确定。

3.1.6

开展新的实验室活动或欲改变经评估过的实验室活动(包括相关的设施、设备、人员、活动范围、管理等),应事先或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3.1.7

操作超常规量或从事特殊活动时,实验室应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其生物安全防护要求,适用时,应经过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

3.1.8

当发生事件、事故等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3.1.9

当相关政策、法规、标准等发生改变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3.1.10

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时宜首先考虑消除危险源(如果可行),然后再考虑降低风险(降低潜在伤害发生的可能性或严重程度),最后考虑采用个体防护装备。

3.1.11

危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过程不仅适用于实验室、设施设备的常规运行,而且适用于对实验室、设施设备进行清洁、维护或关停期间。

3.1.12

除考虑实验室自身活动的风险外,还应考虑外部人员活动、使用外部提供的物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风险。

3.1.13

实验室应有机制监控其所要求的活动,以确保相关要求及时并有效地得以实施。

3.2实验室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活动的复杂程度决定于实验室所存在危险的特性,适用时,实验室不一定需要复杂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活动。

3.3风险评估报告应是实验室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的依据。

3.4风险评估所依据的数据及拟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安全操作规程等应以国家主管部门和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机构或行业权威机构发布的指南、标准等为依据;任何新技术在使用前应经过充分验证,适用时,应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

3.5风险评估报告应得到实验室所在机构生物安全主管部门的批准;对未列入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生物因子的风险评估报告,适用时,应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

4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级

4.1

根据对所操作生物因子采取的防护措施,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防护水平最低,四级防护水平最高。依据国家相关规定:

a)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一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b)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二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c)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三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d)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四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4.2

以BSL-1、BSL-2、BSL-3、BSL-4(bio-safety

level,BSL)表示仅从事体外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4.3

以ABSL-1、ABSL-2、ABSL-3、ABSL-4(animal

bio-safety

level,ABSL)表示包括从事动物活体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4.4

根据实验活动的差异、采用的个体防护装备和基础隔离设施的不同,实验室分以下情况:

4.4.1

操作通常认为非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

4.4.2

可有效利用安全隔离装置(如:生物安全柜)操作常规量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

4.4.3

不能有效利用安全隔离装置操作常规量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

4.4.4

利用具有生命支持系统的正压服操作常规量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实验室。

4.5应依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实验室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

5.1

实验室选址、设计和建造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和建设主管部门等的规定和要求。

5.2

实验室的防火和安全通道设置应符合国家的消防规定和要求,同时应考虑生物安全的特殊要求;必要时,应事先征询消防主管部门的建议。

5.3

实验室的安全保卫应符合国家相关部门对该类设施的安全管理规定和要求。

5.4

实验室的建筑材料和设备等应符合国家相关部门对该类产品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规定和要求。

5.5

实验室的设计应保证对生物、化学、辐射和物理等危险源的防护水平控制在经过评估的可接受程度,为关联的办公区和邻近的公共空间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及防止危害环境。

5.6

实验室的走廊和通道应不妨碍人员和物品通过。

5.7

应设计紧急撤离路线,紧急出口应有明显的标识。

5.8

房间的门根据需要安装门锁,门锁应便于内部快速打开。

5.9

需要时(如:正当操作危险材料时),房间的入口处应有警示和进入限制。

5.10应评估生物材料、样本、药品、化学品和机密资料等被误用、被偷盗和被不正当使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物理防范措施。

5.11应有专门设计以确保存储、转运、收集、处理和处置危险物料的安全。

5.12

实验室内温度、湿度、照度、噪声和洁净度等室内环境参数应符合工作要求和卫生等相关要求。

5.13

实验室设计还应考虑节能、环保及舒适性要求,应符合职业卫生要求和人机工效学要求。

5.14

实验室应有防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进入的措施。

5.15

动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设施还应考虑对动物呼吸、排泄、毛发、抓咬、挣扎、逃逸、动物实验(如:染毒、医学检查、取样、解剖、检验等)、动物饲养、动物尸体及排泄物的处置等过程产生的潜在生物危险的防护。

5.16

应根据动物的种类、身体大小、生活习性、实验目的等选择具有适当防护水平的、适用于动物的饲养设施、实验设施、消毒灭菌设施和清洗设施等。

5.17

不得循环使用动物实验室排出的空气。

5.18

动物实验室的设计,如:空间、进出通道、解剖室、笼具等应考虑动物实验及动物福利的要求。

5.19

适用时,动物实验室还应符合国家实验动物饲养设施标准的要求。

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要求

6.1

BSL-1实验室

6.1.1

实验室的门应有可视窗并可锁闭,门锁及门的开启方向应不妨碍室内人员逃生。

6.1.2

应设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实验室的出口处。

6.1.3

在实验室门口处应设存衣或挂衣装置,可将个人服装与实验室工作服分开放置。

6.1.4

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灭菌剂的腐蚀。地面应平整、防滑,不应铺设地毯。

6.1.5

实验室台柜和座椅等应稳固,边角应圆滑。

6.1.6

实验室台柜等和其摆放应便于清洁,实验台面应防水、耐腐蚀、耐热和坚固。

6.1.7

实验室应有足够的空间和台柜等摆放实验室设备和物品。

6.1.8

应根据工作性质和流程合理摆放实验室设备、台柜、物品等,避免相互干扰、交叉污染,并应不妨碍逃生和急救。

6.1.9

实验室可以利用自然通风。如果采用机械通风,应避免交叉污染。

6.1.10

如果有可开启的窗户,应安装可防蚊虫的纱窗。

6.1.11

实验室内应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强光。

6.1.12

若操作刺激或腐蚀性物质,应在30m

内设洗眼装置,必要时应设紧急喷淋装置。

6.1.13

若操作有毒、刺激性、放射性挥发物质,应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配备适当的负压排风柜。

6.1.14

若使用高毒性、放射性等物质,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设备和个体防护装备,应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6.1.15

若使用高压气体和可燃气体,应有安全措施,应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6.1.16

应设应急照明装置。

6.1.17

应有足够的电力供应。

6.1.18

应有足够的固定电源插座,避免多台设备使用共同的电源插座。应有可靠的接地系统,应在关键节点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或监测报警装置。

6.1.19

供水和排水管道系统应不渗漏,下水应有防回流设计。

6.1.20

应配备适用的应急器材,如消防器材、意外事故处理器材、急救器材等。

6.1.21

应配备适用的通讯设备。

6.1.22

必要时,应配备适当的消毒灭菌设备。

6.2

BSL-2实验室

6.2.1

适用时,应符合6.1的要求。

6.2.2

实验室主入口的门、放置生物安全柜实验间的门应可自动关闭;实验室主入口的门应有进入控制措施。

6.2.3

实验室工作区域外应有存放备用物品的条件。

6.2.4

应在实验室工作区配备洗眼装置。

6.2.5

应在实验室或其所在的建筑内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或其他适当的消毒灭菌设备,所配备的消毒灭菌设备应以风险评估为依据。

6.2.6

应在操作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实验间内配备生物安全柜。

6.2.7

应按产品的设计要求安装和使用生物安全柜。如果生物安全柜的排风在室内循环,室内应具备通风换气的条件;如果使用需要管道排风的生物安全柜,应通过独立于建筑物其他公共通风系统的管道排出。

6.2.8

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必要时,重要设备(如: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冰箱等)应配置备用电源。

6.3

BSL-3实验室

6.3.1

平面布局

6.3.1.1

实验室应明确区分辅助工作区和防护区,应在建筑物中自成隔离区或为独立建筑物,应有出入控制。

6.3.1.2

防护区中直接从事高风险操作的工作间为核心工作间,人员应通过缓冲间进入核心工作间。

6.3.1.3

适用于4.4.1的实验室辅助工作区应至少包括监控室和清洁衣物更换间;防护区应至少包括缓冲间(可兼作脱防护服间)及核心工作间。

6.3.1.4

适用于4.4.2的实验室辅助工作区应至少包括监控室、清洁衣物更换间和淋浴间;防护区应至少包括防护服更换间、缓冲间及核心工作间。

6.3.1.5

适用于4.4.2的实验室核心工作间不宜直接与其他公共区域相邻。

6.3.1.6

如果安装传递窗,其结构承压力及密闭性应符合所在区域的要求,并具备对传递窗内物品进行消毒灭菌的条件。必要时,应设置具备送排风或自净化功能的传递窗,排风应经HEPA过滤器过滤后排出。

6.3.2

围护结构

6.3.2.1

围护结构(包括墙体)应符合国家对该类建筑的抗震要求和防火要求。

6.3.2.2天花板、地板、墙间的交角应易清洁和消毒灭菌。

6.3.2.3实验室防护区内围护结构的所有缝隙和贯穿处的接缝都应可靠密封。

6.3.2.4

实验室防护区内围护结构的内表面应光滑、耐腐蚀、防水,以易于清洁和消毒灭菌。

6.3.2.5

实验室防护区内的地面应防渗漏、完整、光洁、防滑、耐腐蚀、不起尘。

6.3.2.6

实验室内所有的门应可自动关闭,需要时,应设观察窗;门的开启方向不应妨碍逃生。

6.3.2.7

实验室内所有窗户应为密闭窗,玻璃应耐撞击、防破碎。

6.3.2.8

实验室及设备间的高度应满足设备的安装要求,应有维修和清洁空间。

6.3.2.9

在通风空调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采用烟雾测试等目视方法检查实验室防护区内围护结构的严密性时,所有缝隙应无可见泄漏(参见附录A)。

6.3.3

通风空调系统

6.3.3.1

应安装独立的实验室送排风系统,应确保在实验室运行时气流由低风险区向高风险区流动,同时确保实验室空气只能通过HEPA过滤器过滤后经专用的排风管道排出。

6.3.3.2

实验室防护区房间内送风口和排风口的布置应符合定向气流的原则,利于减少房间内的涡流和气流死角;送排风应不影响其他设备(如:

II级生物安全柜)的正常功能。

6.3.3.3

不得循环使用实验室防护区排出的空气。

6.3.3.4

应按产品的设计要求安装生物安全柜和其排风管道,可以将生物安全柜排出的空气排入实验室的排风管道系统。

6.3.3.5

实验室的送风应经过HEPA过滤器过滤,宜同时安装初效和中效过滤器。

6.3.3.6

实验室的外部排风口应设置在主导风的下风向(相对于送风口),与送风口的直线距离应大于12

m,应至少高出本实验室所在建筑的顶部2

m,应有防风、防雨、防鼠、防虫设计,但不应影响气体向上空排放。

6.3.3.7

HEPA过滤器的安装位置应尽可能靠近送风管道在实验室内的送风口端和排风管道在实验室内的排风口端。

6.3.3.8

应可以在原位对排风HEPA过滤器进行消毒灭菌和检漏(参见附录A)。

6.3.3.9

如在实验室防护区外使用高效过滤器单元,其结构应牢固,应能承受2500

Pa的压力;高效过滤器单元的整体密封性应达到在关闭所有通路并维持腔室内的温度在设计范围上限的条件下,若使空气压力维持在1000

Pa时,腔室内每分钟泄漏的空气量应不超过腔室净容积的0.1%。

6.3.3.10

应在实验室防护区送风和排风管道的关键节点安装生物型密闭阀,必要时,可完全关闭。应在实验室送风和排风总管道的关键节点安装生物型密闭阀,必要时,可完全关闭。

6.3.3.11

生物型密闭阀与实验室防护区相通的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应牢固、易消毒灭菌、耐腐蚀、抗老化,宜使用不锈钢管道;管道的密封性应达到在关闭所有通路并维持管道内的温度在设计范围上限的条件下,若使空气压力维持在500

Pa时,管道内每分钟泄漏的空气量应不超过管道内净容积的0.2%。

6.3.3.12

应有备用排风机。应尽可能减少排风机后排风管道正压段的长度,该段管道不应穿过其他房间。

6.3.3.13

不应在实验室防护区内安装分体空调。

6.3.4

供水与供气系统

6.3.4.1

应在实验室防护区内的实验间的靠近出口处设置非手动洗手设施;如果实验室不具备供水条件,则应设非手动手消毒灭菌装置。

6.3.4.2

应在实验室的给水与市政给水系统之间设防回流装置。

6.3.4.3

进出实验室的液体和气体管道系统应牢固、不渗漏、防锈、耐压、耐温(冷或热)、耐腐蚀。应有足够的空间清洁、维护和维修实验室内暴露的管道,应在关键节点安装截止阀、防回流装置或HEPA过滤器等。

6.3.4.4

如果有供气(液)罐等,应放在实验室防护区外易更换和维护的位置,安装牢固,不应将不相容的气体或液体放在一起。

6.3.4.5

如果有真空装置,应有防止真空装置的内部被污染的措施;不应将真空装置安装在实验场所之外。

6.3.5

污物处理及消毒灭菌系统

6.3.5.1

应在实验室防护区内设置生物安全型高压蒸汽灭菌器。宜安装专用的双扉高压灭菌器,其主体应安装在易维护的位置,与围护结构的连接之处应可靠密封。

6.3.5.2

对实验室防护区内不能高压灭菌的物品应有其他消毒灭菌措施。

6.3.5.3

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安装位置不应影响生物安全柜等安全隔离装置的气流。

6.3.5.4

如果设置传递物品的渡槽,应使用强度符合要求的耐腐蚀性材料,并方便更换消毒灭菌液。

6.3.5.5

淋浴间或缓冲间的地面液体收集系统应有防液体回流的装置。

6.3.5.6

实验室防护区内如果有下水系统,应与建筑物的下水系统完全隔离;下水应直接通向本实验室专用的消毒灭菌系统。

6.3.5.7

所有下水管道应有足够的倾斜度和排量,确保管道内不存水;管道的关键节点应按需要安装防回流装置、存水弯(深度应适用于空气压差的变化)或密闭阀门等;下水系统应符合相应的耐压、耐热、耐化学腐蚀的要求,安装牢固,无泄漏,便于维护、清洁和检查。

6.3.5.8

应使用可靠的方式处理处置污水(包括污物),并应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以确保达到排放要求。

6.3.5.9

应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适当处理实验室辅助区的污水,并应监测,以确保排放到市政管网之前达到排放要求。

6.3.5.10

可以在实验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或其他适用的消毒灭菌装置。

6.3.5.11

应具备对实验室防护区及与其直接相通的管道进行消毒灭菌的条件。

6.3.5.12

应具备对实验室设备和安全隔离装置(包括与其直接相通的管道)进行消毒灭菌的条件。

6.3.5.13

应在实验室防护区内的关键部位配备便携的局部消毒灭菌装置(如:消毒喷雾器等),并备有足够的适用消毒灭菌剂。

6.3.6

电力供应系统

6.3.6.1

电力供应应满足实验室的所有用电要求,并应有冗余。

6.3.6.2

生物安全柜、送风机和排风机、照明、自控系统、监视和报警系统等应配备不间断备用电源,电力供应应至少维持30

min。

6.3.6.3

应在安全的位置设置专用配电箱。

6.3.7

照明系统

6.3.7.1

实验室核心工作间的照度应不低于350

lx,其他区域的照度应不低于200

lx,宜采用吸顶式防水洁净照明灯。

6.3.7.2

应避免过强的光线和光反射。

6.3.7.3

应设不少于30min的应急照明系统。

6.3.8

自控、监视与报警系统

6.3.8.1

进入实验室的门应有门禁系统,应保证只有获得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实验室。

6.3.8.2

需要时,应可立即解除实验室门的互锁;应在互锁门的附近设置紧急手动解除互锁开关。

6.3.8.3

核心工作间的缓冲间的入口处应有指示核心工作间工作状态的装置(如:文字显示或指示灯),必要时,应同时设置限制进入核心工作间的连锁机制。

6.3.8.4

启动实验室通风系统时,应先启动实验室排风,后启动实验室送风;关停时,应先关闭生物安全柜等安全隔离装置和排风支管密闭阀,再关实验室送风及密闭阀,后关实验室排风及密闭阀。

6.3.8.5

当排风系统出现故障时,应有机制避免实验室出现正压和影响定向气流。

6.3.8.6

当送风系统出现故障时,应有机制避免实验室内的负压影响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影响生物安全柜等安全隔离装置的正常功能和围护结构的完整性。

6.3.8.7

应通过对可能造成实验室压力波动的设备和装置实行连锁控制等措施,确保生物安全柜、负压排风柜(罩)等局部排风设备与实验室送排风系统之间的压力关系和必要的稳定性,并应在启动、运行和关停过程中保持有序的压力梯度。

6.3.8.8

应设装置连续监测送排风系统HEPA过滤器的阻力,需要时,及时更换HEPA过滤器。

6.3.8.9

应在有负压控制要求的房间入口的显著位置,安装显示房间负压状况的压力显示装置和控制区间提示。

6.3.8.10

中央控制系统应可以实时监控、记录和存储实验室防护区内有控制要求的参数、关键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应能监控、记录和存储故障的现象、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应可以随时查看历史记录。

6.3.8.11

中央控制系统的信号采集间隔时间应不超过1min,各参数应易于区分和识别。

6.3.8.12

中央控制系统应能对所有故障和控制指标进行报警,报警应区分一般报警和紧急报警。

6.3.8.13

紧急报警应为声光同时报警,应可以向实验室内外人员同时发出紧急警报;应在实验室核心工作间内设置紧急报警按钮。

6.3.8.14

应在实验室的关键部位设置监视器,需要时,可实时监视并录制实验室活动情况和实验室周围情况。监视设备应有足够的分辨率,影像存储介质应有足够的数据存储容量。

6.3.9

实验室通讯系统

6.3.9.1实验室防护区内应设置向外部传输资料和数据的传真机或其他电子设备。

6.3.9.2

监控室和实验室内应安装语音通讯系统。如果安装对讲系统,宜采用向内通话受控、向外通话非受控的选择性通话方式。

6.3.9.3

通讯系统的复杂性应与实验室的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

6.3.10

参数要求

6.3.10.1

实验室的围护结构应能承受送风机或排风机异常时导致的空气压力载荷。

6.3.10.2

适用于4.4.1的实验室核心工作间的气压(负压)与室外大气压的压差值应不小于30Pa,与相邻区域的压差(负压)应不小于10Pa;适用于4.4.2的实验室的核心工作间的气压(负压)与室外大气压的压差值应不小于40Pa,与相邻区域的压差(负压)应不小于15Pa。

6.3.10.3

实验室防护区各房间的最小换气次数应不小于12次/h

6.3.10.4

实验室的温度宜控制在18℃~26℃范围内。

6.3.10.5

正常情况下,实验室的相对湿度宜控制在30%~70%范围内;消毒状态下,实验室的相对湿度应能满足消毒灭菌的技术要求。

6.3.10.6

在安全柜开启情况下,核心工作间的噪声应不大于68dB(A)。

6.3.10.7

实验室防护区的静态洁净度应不低于8级水平。

6.4

BSL-4实验室

6.4.1

适用时,应符合6.3的要求。

6.4.2

实验室应建造在独立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物中独立的隔离区域内。应有严格限制进入实验室的门禁措施,应记录进入人员的个人资料、进出时间、授权活动区域等信息;对与实验室运行相关的关键区域也应有严格和可靠的安保措施,避免非授权进入。

6.4.3

实验室的辅助工作区应至少包括监控室和清洁衣物更换间。适用于4.4.2的实验室防护区应至少包括防护走廊、内防护服更换间、淋浴间、外防护服更换间和核心工作间,外防护服更换间应为气锁。

6.4.4

适用于4.4.4的实验室的防护区应包括防护走廊、内防护服更换间、淋浴间、外防护服更换间、化学淋浴间和核心工作间。化学淋浴间应为气锁,具备对专用防护服或传递物品的表面进行清洁和消毒灭菌的条件,具备使用生命支持供气系统的条件。

6.4.5

实验室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应尽量远离建筑外墙;实验室的核心工作间应尽可能设置在防护区的中部。

6.4.6

应在实验室的核心工作间内配备生物安全型高压灭菌器;如果配备双扉高压灭菌器,其主体所在房间的室内气压应为负压,并应设在实验室防护区内易更换和维护的位置。

6.4.7

如果安装传递窗,其结构承压力及密闭性应符合所在区域的要求;需要时,应配备符合气锁要求的并具备消毒灭菌条件的传递窗。

6.4.8

实验室防护区围护结构的气密性应达到在关闭受测房间所有通路并维持房间内的温度在设计范围上限的条件下,当房间内的空气压力上升到500Pa后,20

min内自然衰减的气压小于250Pa。

6.4.9

符合4.4.4要求的实验室应同时配备紧急支援气罐,紧急支援气罐的供气时间应不少于60min/人。

6.4.10

生命支持供气系统应有自动启动的不间断备用电源供应,供电时间应不少于60min。

6.4.11

供呼吸使用的气体的压力、流量、含氧量、温度、湿度、有害物质的含量等应符合职业安全的要求。

6.4.12

生命支持系统应具备必要的报警装置。

6.4.13

实验室防护区内所有区域的室内气压应为负压,实验室核心工作间的气压(负压)与室外大气压的压差值应不小于60Pa,与相邻区域的压差(负压)应不小于25Pa。

6.4.14

适用于4.4.2的实验室,应在Ⅲ级生物安全柜或相当的安全隔离装置内操作致病性生物因子;同时应具备与安全隔离装置配套的物品传递设备以及生物安全型高压蒸汽灭菌器。

6.4.15

实验室的排风应经过两级HEPA过滤器处理后排放。

6.4.16

应可以在原位对送风HEPA过滤器进行消毒灭菌和检漏。

6.4.17

实验室防护区内所有需要运出实验室的物品或其包装的表面应经过可靠消毒灭菌。

6.4.18

化学淋浴消毒灭菌装置应在无电力供应的情况下仍可以使用,消毒灭菌剂储存器的容量应满足所有情况下对消毒灭菌剂使用量的需求。

6.5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6.5.1

ABSL-1实验室

6.5.1.1

动物饲养间应与建筑物内的其他区域隔离。

6.5.1.2

动物饲养间的门应有可视窗,向里开;打开的门应能够自动关闭,需要时,可以锁上。

6.5.1.3

动物饲养间的工作表面应防水和易于消毒灭菌。

6.5.1.4

不宜安装窗户。如果安装窗户,所有窗户应密闭;需要时,窗户外部应装防护网。

6.5.1.5

围护结构的强度应与所饲养的动物种类相适应。

6.5.1.6

如果有地面液体收集系统,应设防液体回流装置,存水弯应有足够的深度。

6.5.1.7

不得循环使用动物实验室排出的空气。

6.5.1.8

应设置洗手池或手部清洁装置,宜设置在出口处。

6.5.1.9

宜将动物饲养间的室内气压控制为负压。

6.5.1.10

应可以对动物笼具清洗和消毒灭菌。

6.5.1.11

应设置实验动物饲养笼具或护栏,除考虑安全要求外还应考虑对动物福利的要求。

6.5.1.12

动物尸体及相关废物的处置设施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

6.5.2

ABSL-2实验室

6.5.2.1

适用时,应符合6.5.1的要求。

6.5.2.2

动物饲养间应在出入口处设置缓冲间。

6.5.2.3

应设置非手动洗手池或手部清洁装置,宜设置在出口处。

6.5.2.4

应在邻近区域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

6.5.2.5

适用时,应在安全隔离装置内从事可能产生有害气溶胶的活动;排气应经HEPA过滤器的过滤后排出。

6.5.2.6

应将动物饲养间的室内气压控制为负压,气体应直接排放到其所在的建筑物外。

6.5.2.7

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是否需要使用HEPA过滤器过滤动物饲养间排出的气体。

6.5.2.8

当不能满足6.5.2.5时,应使用HEPA过滤器过滤动物饲养间排出的气体。

6.5.2.9

实验室的外部排风口应至少高出本实验室所在建筑的顶部2

m,应有防风、防雨、防鼠、防虫设计,但不应影响气体向上空排放。

6.5.2.10

污水(包括污物)应消毒灭菌处理,并应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以确保达到排放要求。

6.5.3

ABSL-3实验室

6.5.3.1

适用时,应符合6.5.2的要求。

6.5.3.2

应在实验室防护区内设淋浴间,需要时,应设置强制淋浴装置。

6.5.3.3

动物饲养间属于核心工作间,如果有入口和出口,均应设置缓冲间。

6.5.3.4

动物饲养间应尽可能设在整个实验室的中心部位,不应直接与其他公共区域相邻。

6.5.3.5

适用于4.4.1实验室的防护区应至少包括淋浴间、防护服更换间、缓冲间及核心工作间。

当不能有效利用安全隔离装置饲养动物时,应根据进一步的风险评估确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

6.5.3.6

适用于4.4.3的动物饲养间的缓冲间应为气锁,并具备对动物饲养间的防护服或传递物品的表面进行消毒灭菌的条件。

6.5.3.7

适用于4.4.3的动物饲养间,应有严格限制进入动物饲养间的门禁措施(如:个人密码和生物学识别技术等)。

6.5.3.8

动物饲养间内应安装监视设备和通讯设备。

6.5.3.9

动物饲养间内应配备便携式局部消毒灭菌装置(如:消毒喷雾器等),并应备有足够的适用消毒灭菌剂。

6.5.3.10

应有装置和技术对动物尸体和废物进行可靠消毒灭菌。

6.5.3.11

应有装置和技术对动物笼具进行清洁和可靠消毒灭菌。

6.5.3.12

需要时,应有装置和技术对所有物品或其包装的表面在运出动物饲养间前进行清洁和可靠消毒灭菌。

6.5.3.13

应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适当处理防护区内淋浴间的污水,并应对灭菌效果进行监测,以确保达到排放要求。

6.5.3.14

适用于4.4.3的动物饲养间,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其排出的气体是否需要经过两级HEPA过滤器的过滤后排出。

6.5.3.15

适用于4.4.3的动物饲养间,应可以在原位对送风HEPA过滤器进行消毒灭菌和检漏。

6.5.3.16

适用于4.4.1和4.4.2的动物饲养间的气压(负压)与室外大气压的压差值应不小于60Pa,与相邻区域的压差(负压)应不小于15Pa。

6.5.3.17

适用于4.4.3的动物饲养间的气压(负压)与室外大气压的压差值应不小于80Pa,与相邻区域的压差(负压)应不小于25Pa。

6.5.3.18

适用于4.4.3的动物饲养间及其缓冲间的气密性应达到在关闭受测房间所有通路并维持房间内的温度在设计范围上限的条件下,若使空气压力维持在250Pa时,房间内每小时泄漏的空气量应不超过受测房间净容积的10%。

6.5.3.19

在适用于4.4.3的动物饲养间从事可传染人的病原微生物活动时,应根据进一步的风险评估确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适用时,应经过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

6.5.4

ABSL-4实验室

6.5.4.1

适用时,应符合6.5.3的要求。

6.5.4.2

淋浴间应设置强制淋浴装置。

6.5.4.3

动物饲养间的缓冲间应为气锁。

6.5.4.4

应有严格限制进入动物饲养间的门禁措施。

6.5.4.5

动物饲养间的气压(负压)与室外大气压的压差值应不小于100Pa;与相邻区域的压差(负压)应不小于25Pa。

6.5.4.6

动物饲养间及其缓冲间的气密性应达到在关闭受测房间所有通路并维持房间内的温度在设计范围上限的条件下,当房间内的空气压力上升到500Pa后,20

min内自然衰减的气压小于250Pa。

6.5.4.7

应有装置和技术对所有物品或其包装的表面在运出动物饲养间前进行清洁和可靠消毒灭菌。

6.5.5

对从事无脊椎动物操作实验室设施的要求

6.5.5.1

该类动物设施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应根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规定和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

6.5.5.2

如果从事某些节肢动物(特别是可飞行、快爬或跳跃的昆虫)的实验活动,应采取以下适用的措施(但不限于):

a)应通过缓冲间进入动物饲养间,缓冲间内应安装适用的捕虫器,并应在门上安装防节肢动物逃逸的纱网;

b)应在所有关键的可开启的门窗上安装防节肢动物逃逸的纱网;

c)应在所有通风管道的关键节点安装防节肢动物逃逸的纱网;应具备分房间饲养已感染和未感染节肢动物的条件;

d)应具备密闭和进行整体消毒灭菌的条件;

e)应设喷雾式杀虫装置;

f)应设制冷装置,需要时,可以及时降低动物的活动能力;

g)应有机制确保水槽和存水弯管内的液体或消毒灭菌液不干涸;

h)只要可行,应对所有废物高压灭菌;

i)应有机制监测和记录会飞、爬、跳跃的节肢动物幼虫和成虫的数量;

j)应配备适用于放置装蜱螨容器的油碟;

k)应具备带双层网的笼具以饲养或观察已感染或潜在感染的逃逸能力强的节肢动物;

l)应具备适用的生物安全柜或相当的安全隔离装置以操作已感染或潜在感染的节肢动物;

m)应具备操作已感染或潜在感染的节肢动物的低温盘;

n)需要时,应设置监视器和通讯设备。

6.5.5.3

是否需要其他措施,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

7 管理要求

7.1 组织和管理

7.1.1

实验室或其母体组织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和从事相关活动的资格。

7.1.2

实验室所在的机构应设立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咨询、指导、评估、监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相关事宜。实验室负责人应至少是所在机构生物安全委员会有职权的成员。

7.1.3

实验室管理层应负责安全管理体系的设计、实施、维持和改进,应负责:

a)为实验室所有人员提供履行其职责所需的适当权力和资源;

b)建立机制以避免管理层和实验室人员受任何不利于其工作质量的压力或影响(如:财务、人事或其他方面的),或卷入任何可能降低其公正性、判断力和能力的活动;

c)制定保护机密信息的政策和程序;

d)明确实验室的组织和管理结构,包括与其他相关机构的关系;

e)规定所有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

f)安排有能力的人员,依据实验室人员的经验和职责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监督;

g)指定一名安全负责人,赋予其监督所有活动的职责和权力,包括制定、维持、监督实验室安全计划的责任,阻止不安全行为或活动的权力,直接向决定实验室政策和资源的管理层报告的权力;

h)指定负责技术运作的技术管理层,并提供可以确保满足实验室规定的安全要求和技术要求的资源;

i)指定每项活动的项目负责人,其负责制定并向实验室管理层提交活动计划、风险评估报告、安全及应急措施、项目组人员培训及健康监督计划、安全保障及资源要求;

j)指定所有关键职位的代理人。

7.1.4

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应与实验室规模、实验室活动的复杂程度和风险相适应。

7.1.5

政策、过程、计划、程序和指导书等应文件化并传达至所有相关人员。实验室管理层应保证这些文件易于理解并可以实施。

7.1.6

安全管理体系文件通常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说明及操作规程、记录等文件,应有供现场工作人员快速使用的安全手册。

7.1.7

应指导所有人员使用和应用与其相关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及其实施要求,并评估其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7.2 管理责任

7.2.1

实验室管理层应对所有员工、来访者、合同方、社区和环境的安全负责。

7.2.2

应制定明确的准入政策并主动告知所有员工、来访者、合同方可能面临的风险。

7.2.3

应尊重员工的个人权利和隐私。

7.2.4

应为员工提供持续培训及继续教育的机会,保证员工可以胜任所分配的工作。

7.2.5

应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免疫计划、定期的健康检查和医疗保障。

7.2.6

应保证实验室设施、设备、个体防护装备、材料等符合国家有关的安全要求,并定期检查、维护、更新,确保不降低其设计性能。

7.2.7

应为员工提供符合要求的适用防护用品和器材。

7.2.8

应为员工提供符合要求的适用实验物品和器材。

7.2.9

应保证员工不疲劳工作和不从事风险不可控制的或国家禁止的工作。

7.3 个人责任

7.3.1

应充分认识和理解所从事工作的风险。

7.3.2

应自觉遵守实验室的管理规定和要求。

7.3.3

在身体,状态许可的情况下,应接受实验室的免疫计划和其他的健康管理规定。

7.3.4

应按规定正确使用设施、设备和个体防护装备。

7.3.5

应主动报告可能不适于从事特定任务的个人状态。

7.3.6

不应因人事、经济等任何压力而违反管理规定。

7.3.7

有责任和义务避免因个人原因造成生物安全事件或事故。

7.3.8

如果怀疑个人受到感染,应立即报告。

7.3.9

应主动识别任何危险和不符合规定的工作,并立即报告。

7.4 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7.4.1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方针和目标

7.4.1.1在安全管理手册中应明确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方针和目标。安全管理的方针应简明扼要,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实验室遵守国家以及地方相关法规和标准的承诺;

b)实验室遵守良好职业规范、安全管理体系的承诺;

c)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宗旨。

7.4.1.2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目标应包括实验室的工作范围、对管理活动和技术活动制定的安全指标,应明确、可考核。

7.4.1.3

应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安全管理目标,并根据实验室活动的复杂性和风险程度定期评审安全管理目标和制定监督检查计划。

7.4.2

安全管理手册

7.4.2.1

应对组织结构、人员岗位及职责、安全及安保要求、安全管理体系、体系文件架构等进行规定和描述。安全要求不能低于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及标准的要求。

7.4.2.2

应明确规定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包括保证其所管人员遵守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责任。

7.4.2.3

应规定涉及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程应以国家主管部门和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机构或行业权威机构发布的指南或标准等为依据,并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任何新技术在使用前应经过充分验证,适用时,应得到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

7.4.3

程序文件

7.4.3.1

应明确规定实施具体安全要求的责任部门、责任范围、工作流程及责任人、任务安排及对操作人员能力的要求、与其他责任部门的关系、应使用的工作文件等。

7.4.3.2

应满足实验室实施所有的安全要求和管理要求的需要,工作流程清晰,各项职责得到落实。

7.4.4

说明及操作规程

7.4.4.1

应详细说明使用者的权限及资格要求、潜在危险、设施设备的功能、活动目的和具体操作步骤、防护和安全操作方法、应急措施、文件制定的依据等。

7.4.4.2

实验室应维持并合理使用实验室涉及的所有材料的最新安全数据单。

7.4.5

安全手册

7.4.5.1

应以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为依据,制定实验室安全手册(快速阅读文件);应要求所有员工阅读安全手册并在工作区随时可供使用;安全手册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紧急电话、联系人;

b)实验室平面图、紧急出口、撤离路线;

c)实验室标识系统;

d)生物危险;

e)化学品安全;

f)辐射;

g)机械安全;

h)电气安全;

i)低温、高热;

j)消防;

k)个体防护;

l)危险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m)事件、事故处理的规定和程序;

n)从工作区撤离的规定和程序。

7.4.5.2

安全手册应简明、易懂、易读,实验室管理层应至少每年对安全手册评审和更新。

7.4.6

记录

7.4.6.1

应明确规定对实验室活动进行记录的要求,至少应包括:记录的内容、记录的要求、记录的档案管理、记录使用的权限、记录的安全、记录的保存期限等。保存期限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法规或标准的要求。

7.4.6.2

实验室应建立对实验室活动记录进行识别、收集、索引、访问、存放、维护及安全处置的程序。

7.4.6.3

原始记录应真实并可以提供足够的信息,保证可追溯性。

7.4.6.4

对原始记录的任何更改均不应影响识别被修改的内容,修改人应签字和注明日期。

7.4.6.5

所有记录应易于阅读,便于检索。

7.4.6.6

记录可存储于任何适当的媒介,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规或标准的要求。

7.4.6.7

应具备适宜的记录存放条件,以防损坏、变质、丢失或未经授权的进入。

7.4.7

标识系统

7.4.7.1

实验室用于标示危险区、警示、指示、证明等的图文标识是管理体系文件的一部分,包括用于特殊情况下的临时标识,如“污染”、“消毒中”、“设备检修”等。

7.4.7.2

标识应明确、醒目和易区分。只要可行,应使用国际、国家规定的通用标识。

7.4.7.3

应系统而清晰地标示出危险区,且应适用于相关的危险。在某些情况下,宜同时使用标识和物理屏障标示出危险区。

7.4.7.4

应清楚地标示出具体的危险材料、危险,包括:生物危险、有毒有害、腐蚀性、辐射、刺伤、电击、易燃、易爆、高温、低温、强光、振动、噪声、动物咬伤、砸伤等;需要时,应同时提示必要的防护措施。

7.4.7.5

应在须验证或校准的实验室设备的明显位置注明设备的可用状态、验证周期、下次验证或校准的时间等信息。

7.4.7.6

实验室入口处应有标识,明确说明生物防护级别、操作的致病性生物因子、实验室负责人姓名、紧急联络方式和国际通用的生物危险符号;适用时,应同时注明其他危险。

7.4.7.7

实验室所有房间的出口和紧急撤离路线应有在无照明的情况下也可清楚识别的标识。

7.4.7.8

实验室的所有管道和线路应有明确、醒目和易区分的标识。

7.4.7.9

所有操作开关应有明确的功能指示标识,必要时,还应采取防止误操作或恶意操作的措施。

7.4.7.10

实验室管理层应负责定期(至少每12个月一次)评审实验室标识系统,需要时及时更新,以确保其适用现有的危险。

7.5 文件控制

7.5.1

实验室应对所有管理体系文件进行控制,制定和维持文件控制程序,确保实验室人员使用现行有效的文件。

7.5.2

应将受控文件备份存档,并规定其保存期限。文件可以用任何适当的媒介保存,不限定为纸张。

7.5.3

应有相应的程序以保证:

a)管理体系所有的文件应在发布前经过授权人员的审核与批准;

b)动态维持文件清单控制记录,并可以识别现行有效的文件版本及发放情况;

c)在相关场所只有现行有效的文件可供使用;

d)定期评审文件,需要修订的文件经授权人员审核与批准后及时发布;

e)及时撤掉无效或已废止的文件,或可以确保不误用;

f)适当标注存留或归档的已废止文件,以防误用。

7.5.4

如果实验室的文件控制制度允许在换版之前对文件手写修改,应规定修改程序和权限。修改之处应有清晰的标注、签署并注明日期。被修改的文件应按程序及时发布。

7.5.5

应制定程序规定如何更改和控制保存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

7.5.6

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具备唯一识别性,文件中应包括以下信息:

a)标题;

b)文件编号、版本号、修订号;

c)页数;

d)生效日期;

e)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

f)参考文献或编制依据。

7.6 安全计划

7.6.1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应负责制定安全计划,安全计划应经过管理层的审核与批准。需要时,实验室安全计划应包括(不限于):

a)实验室工作安排的说明和介绍;

b)安全和健康管理目标;

c)风险评估计划;

d)程序文件与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与定期评审计划;

e)人员教育、培训及能力评估计划;

f)实验室活动计划;

g)设施设备校准、验证和维护计划;

h)危险物品使用计划;

i)消毒灭菌计划;

j)废物处置计划;

k)设备淘汰、购置、更新计划;

l)演习计划(包括泄漏处理、人员意外伤害、设施设备失效、消防、应急预案等);

m)监督及安全检查计划(包括核查表);

n)人员健康监督及免疫计划;

o)审核与评审计划;

p)持续改进计划;

q)外部供应与服务计划;

r)行业最新进展跟踪计划;

s)与生物安全委员会相关的活动计划。

7.7 安全检查

7.7.1

实验室管理层应负责实施安全检查,每年应至少根据管理体系的要求系统性地检查一次,对关键控制点可根据风险评估报告适当增加检查频率,以保证:

a)设施设备的功能和状态正常;

b)警报系统的功能和状态正常;

c)应急装备的功能及状态正常;

d)消防装备的功能及状态正常;

e)危险物品的使用及存放安全;

f)废物处理及处置的安全;

g)人员能力及健康状态符合工作要求;

h)安全计划实施正常;

i)实验室活动的运行状态正常;

j)不符合规定的工作及时得到纠正;

k)所需资源满足工作要求。

7.7.2为保证检查工作的质量,应依据事先制定的适用于不同工作领域的核查表实施检查。

7.7.3当发现不符合规定的工作、发生事件或事故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并评估后果;必要时,停止工作。

7.7.4生物安全委员会应参与安全检查。

7.7.5外部的评审活动不能代替实验室的自我安全检查。

7.8 不符合项的识别和控制

7.8.1 当发现有任何不符合实验室所制定的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时,实验室管理层应按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不限于):

a)将解决问题的责任落实到个人;

b)明确规定应采取的措施;

c)只要发现很有可能造成感染事件或其他损害,立即终止实验室活动并报告;

d)立即评估危害并采取应急措施;

e)分析产生不符合项的原因和影响范围,只要适用,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f)进行新的风险评估;

g)采取纠正措施并验证有效;

h)明确规定恢复工作的授权人及责任;

i)记录每一不符合项及其处理的过程并形成文件;

7.8.2 实验室管理层应按规定的周期评审不符合项报告,以发现趋势并采取预防措施。

7.9 纠正措施

7.9.1

纠正措施程序中应包括识别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的调查程序。纠正措施应与问题的严重性及风险的程度相适应。只要适用,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7.9.2

实验室管理层应将因纠正措施所致的管理体系的任何改变文件化并实施。

7.9.3

实验室管理层应负责监督和检查所采取纠正措施的效果,以确保这些措施已有效解决了识别出的问题。

7.10 预防措施

7.10.1

应识别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体系方面的不符合项来源和所需的改进,定期进行趋势分析和风险分析,包括对外部评价的分析。如果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应制定行动计划、监督和检查实施效果,以减少类似不符合项发生的可能性并借机改进。

7.10.2

预防措施程序应包括对预防措施的评价,以确保其有效性。

7.11 持续改进

7.11.1

实验室管理层应定期系统地评审管理体系,以识别所有潜在的不符合项来源、识别对管理体系或技术的改进机会。适用时,应及时改进识别出的需改进之处,应制定改进方案,文件化、实施并监督。

7.11.2

实验室管理层应设置可以系统地监测、评价实验室活动风险的客观指标。

7.11.3

如果采取措施,实验室管理层还应通过重点评审或审核相关范围的方式评价其效果。

7.11.4

需要时,实验室管理层应及时将因改进措施所致的管理体系的任何改变文件化并实施。

7.11.5

实验室管理层应有机制保证所有员工积极参加改进活动,并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机会。

7.12 内部审核

7.12.1

应根据安全管理体系的规定对所有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定期进行内部审核,以证实管理体系的运作持续符合要求。

7.12.2

应由安全负责人负责策划、组织并实施审核。

7.12.3

应明确内部审核程序并文件化,应包括审核范围、频次、方法及所需的文件。如果发现不足或改进机会,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并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

7.12.4

正常情况下,应按不大于12个月的周期对管理体系的每个要素进行内部审核。

7.12.5

员工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

7.12.6

应将内部审核的结果提交实验室管理层评审。

7.13 管理评审

7.13.1

实验室管理层应对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及其全部活动进行评审,包括设施设备的状态、人员状态、实验室相关的活动、变更、事件、事故等。

7.13.2

需要时,管理评审应考虑以下内容(不限于):

a)前次管理评审输出的落实情况;

b)所采取纠正措施的状态和所需的预防措施;

c)管理或监督人员的报告;

d)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

e)安全检查报告;

f)适用时,外部机构的评价报告;

g)任何变化、变更情况的报告;

h)设施设备的状态报告;

i)管理职责的落实情况;

j)人员状态、培训、能力评估报告;

k)员工健康状况报告;

l)不符合项、事件、事故及其调查报告;

m)实验室工作报告;

n)风险评估报告;

o)持续改进情况报告;

p)对服务供应商的评价报告;

q)国际、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的更新与维持情况;

r)安全管理方针及目标;

s)管理体系的更新与维持;

t)安全计划的落实情况、安全计划及所需资源。

7.13.3

只要可行,应以客观方式监测和评价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7.13.4

应记录管理评审的发现及提出的措施,应将评审发现和作为评审输出的决定列入含目的、目标和措施的工作计划中,并告知实验室人员。实验室管理层应确保所提出的措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7.13.5

正常情况下,应按不大于12个月的周期进行管理评审。

7.14 实验室人员管理

7.14.1

必要时,实验室负责人应指定若干适当的人员承担实验室安全相关的管理职责。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应:

a)具备专业教育背景;

b)熟悉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标准;

c)熟悉所负责的工作,有相关的工作经历或专业培训;

d)熟悉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

e)定期参加相关的培训或继续教育。

7.14.2

实验室或其所在机构应有明确的人事政策和安排,并可供所有员工查阅。

7.14.3

应对所有岗位提供职责说明,包括人员的责任和任务,教育、培训和专业资格要求,应提供给相应岗位的每位员工。

7.14.4

应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承担实验室所提供服务范围内的工作以及承担管理体系涉及的工作。

7.14.5

如果实验室聘用临时工作人员,应确保其有能力胜任所承担的工作,了解并遵守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要求。

7.14.6

员工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安排不应影响实验室活动的质量和员工的健康,符合国家法规要求。

7.14.7

在有规定的领域,实验室人员在从事相关的实验室活动时,应有相应的资格。

7.14.8

应培训员工独立工作的能力。

7.14.9

应定期评价员工可以胜任其工作任务的能力。

7.14.10

应按工作的复杂程度定期评价所有员工的表现,应至少每12个月评价一次。

7.14.11

人员培训计划应包括(不限于):

a)上岗培训,包括对较长期离岗或下岗人员的再上岗培训;

b)实验室管理体系培训;

c)安全知识及技能培训;

d)实验室设施设备(包括个体防护装备)的安全使用;

e)应急措施与现场救治;

f)定期培训与继续教育;

g)人员能力的考核与评估。

7.14.12

实验室或其所在机构应维持每个员工的人事资料,可靠保存并保护隐私权。人事档案应包括(不限于):

a)员工的岗位职责说明;

b)岗位风险说明及员工的知情同意证明;

c)教育背景和专业资格证明;

d)培训记录,应有员工与培训者的签字及日期;

e)员工的免疫、健康检查、职业禁忌症等资料;

f)内部和外部的继续教育记录及成绩;

g)与工作安全相关的意外事件、事故报告;

h)有关确认员工能力的证据,应有能力评价的日期和承认该员工能力的日期或期限;

i)员工表现评价。

7.15 实验室材料管理

7.15.1

实验室应有选择、购买、采集、接收、查验、使用、处置和存储实验室材料(包括外部服务)的政策和程序,以保证安全。

7.15.2

应确保所有与安全相关的实验室材料只有在经检查或证实其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之后投入使用,应保存相关活动的记录。

7.15.3

应评价重要消耗品、供应品和服务的供应商,保存评价记录和允许使用的供应商名单。

7.15.4

应对所有危险材料建立清单,包括来源、接收、使用、处置、存放、转移、使用权限、时间和数量等内容,相关记录安全保存,保存期限不少于20年。

7.15.5

应有可靠的物理措施和管理程序确保实验室危险材料的安全和安保。

7.15.6

应按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使用和管理实验室危险材料。

7.16 实验室活动管理

7.16.1

实验室应有计划、申请、批准、实施、监督和评估实验室活动的政策和程序。

7.16.2

实验室负责人应指定每项实验室活动的项目负责人,同时见7.1.3

i)。

7.16.3

在开展活动前,应了解实验室活动涉及的任何危险,掌握良好工作行为(参见附录B);为实验人员提供如何在风险最小情况下进行工作的详细指导,包括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7.16.4

涉及微生物的实验室活动操作规程应利用良好微生物标准操作要求和(或)特殊操作要求。

7.16.5

实验室应有针对未知风险材料操作的政策和程序。

7.17 实验室内务管理

7.17.1

实验室应有对内务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包括内务工作所用清洁剂和消毒灭菌剂的选择、配制、效期、使用方法、有效成分检测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等政策和程序,应评估和避免消毒灭菌剂本身的风险。

7.17.2

不应在工作面放置过多的实验室耗材。

7.17.3

应时刻保持工作区整洁有序。

7.17.4

应指定专人使用经核准的方法和个体防护装备进行内务工作。

7.17.5

不应混用不同风险区的内务程序和装备。

7.17.6

应在安全处置后对被污染的区域和可能被污染的区域进行内务工作。

7.17.7

应制定日常清洁(包括消毒灭菌)计划和清场消毒灭菌计划,包括对实验室设备和工作表面的消毒灭菌和清洁。

7.17.8

应指定专人监督内务工作,应定期评价内务工作的质量。

7.17.9

实验室的内务规程和所用材料发生改变时应通知实验室负责人。

7.17.10

实验室规程、工作习惯或材料的改变可能对内务人员有潜在危险时,应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并书面告知内务管理负责人。

7.17.11

发生危险材料溢洒时,应启用应急处理程序。

7.18 实验室设施设备管理

7.18.1

实验室应有对设施设备(包括个体防护装备)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包括设施设备的完好性监控指标、巡检计划、使用前核查、安全操作、使用限制、授权操作、消毒灭菌、禁止事项、定期校准或检定,定期维护、安全处置、运输、存放等。

7.18.2

应制定在发生事故或溢洒(包括生物、化学或放射性危险材料)时,对设施设备去污染、清洁和消毒灭菌的专用方案(参见附录C)。

7.18.3

设施设备维护、修理、报废或被移出实验室前应先去污染、清洁和消毒灭菌;但应意识到,可能仍然需要要求维护人员穿戴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

7.18.4

应明确标示出设施设备中存在危险的部位。

7.18.5

在投入使用前应核查并确认设施设备的性能可满足实验室的安全要求和相关标准。

7.18.6

每次使用前或使用中应根据监控指标确认设施设备的性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记录。

7.18.7

如果使用个体呼吸保护装置,应做个体适配性测试,每次使用前核查并确认符合佩戴要求。

7.18.8

设施设备应由经过授权的人员操作和维护,现行有效的使用和维护说明书应便于有关人员使用。

7.18.9

应依据制造商的建议使用和维护实验室设施设备。

7.18.10

应在设施设备的显著部位标示出其唯一编号、校准或验证日期、下次校准或验证日期、准用或停用状态。

7.18.11

应停止使用并安全处置性能已显示出缺陷或超出规定限度的设施设备。

7.18.12

无论什么原因,如果设备脱离了实验室的直接控制,待该设备返回后,应在使用前对其性能进行确认并记录。

7.18.13

应维持设施设备的档案,适用时,内容应至少包括(不限于):

a)制造商名称、型式标识、系列号或其他唯一性标识;

b)验收标准及验收记录;

c)接收日期和启用日期;

d)接收时的状态(新品、使用过、修复过);

e)当前位置;

f)制造商的使用说明或其存放处;

g)维护记录和维护计划;

h)校准(验证)记录和校准(验证)计划;

i)任何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记录;

j)服务合同;

k)预计更换日期或使用寿命;

l)安全检查记录。

7.19 废物处置

7.19.1

实验室危险废物处理和处置的管理应符合国家或地方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应征询相关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7.19.2

应遵循以下原则处理和处置危险废物:

a)

将操作、收集、运输、处理及处置废物的危险减至最小;

b)

将其对环境的有害作用减至最小;

c)只可使用被承认的技术和方法处理和处置危险废物;

d)排放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和标准的要求。

7.19.3

应有措施和能力安全处理和处置实验室危险废物。

7.19.4

应有对危险废物处理和处置的政策和程序,包括对排放标准及监测的规定。

7.19.5

应评估和避免危险废物处理和处置方法本身的风险。

7.19.6

应根据危险废物的性质和危险性按相关标准分类处理和处置废物。

7.19.7

危险废物应弃置于专门设计的、专用的和有标识的用于处置危险废物的容器内,装量不能超过建议的装载容量。

7.19.8

锐器(包括针头、小刀、金属和玻璃等)应直接弃置于耐扎的容器内。

7.19.9

应由经过培训的人员处理危险废物,并应穿戴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

7.19.10

不应积存垃圾和实验室废物。在消毒灭菌或最终处置之前,应存放在指定的安全地方。

7.19.11

不应从实验室取走或排放不符合相关运输或排放要求的实验室废物。

7.19.12

应在实验室内消毒灭菌含活性高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废物。

7.19.13

如果法规许可,只要包装和运输方式符合危险废物的运输要求,可以运送未处理的危险废物到指定机构处理。

7.20 危险材料运输

7.20.1

应制定对危险材料运输的政策和程序,包括危险材料在实验室内、实验室所在机构内及机构外部的运输,应符合国家和国际规定的要求。

7.20.2

应建立并维持危险材料接收和运出清单,至少包括危险材料的性质、数量、交接时包装的状态、交接人、收发时间和地点等,确保危险材料出入的可追溯性。

7.20.3

实验室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员应负责向为实验室送交危险材料的所有部门提供适当的运输指南和说明。

7.20.4

应以防止污染人员或环境的方式运输危险材料,并有可靠的安保措施。

7.20.5

危险材料应置于被批准的本质安全的防漏容器中运输。

7.20.6

国际和国家关于道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运输危险材料的公约、法规和标准适用,应按国家或国际现行的规定和标准,包装、标示所运输的物品并提供文件资料。

7.21 应急措施

7.21.1

应制定应急措施的政策和程序,包括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放射性等紧急情况和火灾、水灾、冰冻、地震、人为破坏等任何意外紧急情况,还应包括使留下的空建筑物处于尽可能安全状态的措施,应征询相关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7.21.2

应急程序应至少包括负责人、组织、应急通讯、报告内容、个体防护和应对程序、应急设备、撤离计划和路线、污染源隔离和消毒灭菌、人员隔离和救治、现场隔离和控制、风险沟通等内容。

7.21.3

实验室应负责使所有人员(包括来访者)熟悉应急行动计划、撤离路线和紧急撤离的集合地点。

7.21.4

每年应至少组织所有实验室人员进行一次演习。

7.22 消防安全

7.22.1

应有消防相关的政策和程序,并使所有人员理解,以确保人员安全和防止实验室内的危险扩散。

7.22.2

应制定消防计划,内容至少包括(不限于):

a)对实验室人员的消防指导和培训,内容至少包括火险的识别和判断、减少火险的良好操作规程、失火时应采取的全部行动;

b)实验室消防设施设备和报警系统状态的检查;

c)消防安全定期检查计划;

d)消防演习(每年至少一次)。

7.22.3

在实验室内应尽量减少可燃气体和液体的存放量。

7.22.4

应在适用的排风罩或排风柜中操作可燃气体或液体。

7.22.5

应将可燃气体或液体放置在远离热源或打火源之处,避免阳光直射。

7.22.6

输送可燃气体或液体的管道应安装紧急关闭阀。

7.22.7

应配备控制可燃物少量泄漏的工具包。如果发生明显泄漏,应立即寻求消防部门的援助。

7.22.8

可燃气体或液体应存放在经批准的贮藏柜或库中。贮存量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规定和标准。

7.22.9

需要冷藏的可燃液体应存放在防爆(无火花)的冰箱中。

7.22.10

需要时,实验室应使用防爆电器。

7.22.11

应配备适当的设备,需要时用于扑灭可控制的火情及帮助人员从火场撤离。

7.22.12

应依据实验室可能失火的类型配置适当的灭火器材并定期维护,应符合消防主管部门的要求。

7.22.13

如果发生火警,应立即寻求消防部门的援助,并告知实验室内存在的危险。

7.23 事故报告

7.23.1

实验室应有报告实验室事件、伤害、事故、职业相关疾病以及潜在危险的政策和程序,符合国家和地方对事故报告的规定要求。

7.23.2

所有事故报告应形成书面文件并存档(包括所有相关活动的记录和证据等文件)。适用时,报告应包括事实的详细描述、原因分析、影响范围、后果评估、采取的措施、所采取措施有效性的追踪、预防类似事件发生的建议及改进措施等。

7.23.3

事故报告(包括采取的任何措施)应提交实验室管理层和安全委员会评审,适用时,还应提交更高管理层评审。

7.23.4

医学生物学实验 篇6

关键词:生物化学 实验 改革

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的必修基础课。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已渗透到医学学科的各个领域,成为诊断、治疗、预防疾病以及临床实验研究的重要手段。因此提高生化实验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改革就是生化实验教育工作者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目前,生化实验多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具有直接明了的优势,但在一定程度上不能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效果受影响。为此,本教研室结合新兴医学院校的特点,对生化实验的教学进行了一定探索并总结以下几点体会。

一、优化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重点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内容、学会分析、研究和排除实验中出现的故障、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结合实验室现有条件,设立综合性实验项目如: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及其含量测定;质粒DNA酶切、连接、转化及重组体筛选等。内容包括了电泳、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质粒的制备等。这些实验内容难度中等,一般涉及多个知识点,相互有联系的实验重新整合成综合性实验,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在一个实验中系统连贯的体现出来。同时,减少了重复学时,也可节省实验耗材,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开展设计性实验时,可向学生布置实验题目,学生通过查阅文献,细化实验方案。教师审阅后,学生即可展开实验。从溶液的配制到具体的各项操作,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对实验所涉及的理论、操作方法和出现的错误进行讨论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样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明确实验目的,严格要求学生

实验课是理论的延伸,同时又是巩固运用知识、锻炼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的一个重要途径。有的学生懒散随意,在实验操作时不按要求操作,严重影响了实验课堂秩序和实验教学质量。因此,要端正学习态度,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规范实验操作,提高学习意识。

(一)要求学生进行实验预习

课前预习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学生不仅要预习实验的各项内容,更要预习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教师通过课前提问帮助学生回顾知识点,使学生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再做实验,就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规范示范操作,提高学生实验技能

规范的操作,是一个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为了提高教师的实验操作能力,教研室在每次实验前都要进行预讲预做。对整个实验过程从讲授开始到实验操作,完全按照上课流程演习一遍,这样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试剂的纯度、仪器的使用温度、操作熟练程度等。通过预实验,及早发现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了解实验的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并给予解决。

在第一次生化实验时就应使学生学习规范的基本操作方法。如玻璃仪器的清洗、刻度吸量管及微量加样器的正确量取、溶液的混匀法等,然后学生再通过大量的时间进行实践。同时,每次实验教师进行巡查指导,纠正学生错误操作,为今后的实验及科研打好基础。

(三)及时小结,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每次实验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中的现象及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对实验结果,实事求是的记录,对不成功的结果启发学生分析,剖析失败的原因,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研室为各实验室都配备了一本记录本,记录实验课及实验报告中学生出现的相关问题,在本次或下次课前针对这些问题给予解答,通过及时的进行反馈进一步将提高教学质量落到实处。

三、改进考核制度,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改进评分制度,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教研室将实验成绩以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并入学科总成绩。实验成绩由课堂操作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实验考试成绩构成。课堂操作成绩是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中听课情况、动手积极与否、操作有无错误以及结果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也可在课堂上抽查学生做某一项实验操作,考察学生对实验技术的熟悉及掌握情况。在本次课后结合出勤,对每位学生评分。学生在实验完成后,以实验报告的形式对本次实验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记录并总结,教师再对其点评、计分。对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及实验报告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进行记录,并在下一次实验授课前进行统一反馈。最后,在本期实验课程结束后,组织实验现场考核,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四、开放实验室

在实验室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提供实验平台,如场地、试剂、仪器设备等,配备教师进行全程指导,内容为现阶段所讲授的实验内容及其拓展与延伸。实施时,采取学生自愿报名,可以选择实验室提供的实验项目,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项目进行相关的研究。通过开放实验室,弥补部分专业实验学时有限的缺陷,实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

总之,通过以上方法的实施,不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为医学基础教育改革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了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贾连群、柳春、王艳杰等.《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

[2]刘美玲、刘立鹏、田智等.医学生生物化学实验兴趣的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

[3]梁亦龙、谢永芳、舒坤贤等.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实验室科学,2008(1).

作者简介:

王琳(1986— ),女,硕士,研究方向:生物化学教学与研究。

医学生物学实验 篇7

1 加强技能训练, 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病原生物学》的大部分实验课都需要利用显微镜, 特别是如何正确使用油镜, 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效果和最终结论的得出。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时间过久, 会感到头晕、视物不清等表现, 久之会出现厌烦实验课等心理变化, 影响实验效果。所以, 实验课教师必须指导并教会学生使用显微镜油镜的正确方法和技巧以及正确认识所观察的实验标本, 形成并积极建立学生的形象思维, 使之能正确观察实验标本的基本特点, 加深对实验标本的正确认识, 从而在实验中掌握和获得医学基本理论知识。

同时, 应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和保护方法以及工作原理, 针对学生使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及时进行个体化或全体性的纠正。比如, 在观察标本片时, 教师为学生奋发标本片后, 要先讲清标本中应该看到的形态和结构的基本特点, 不该看什么, 让学生心中有数, 以有的放矢地进一步掌握理论知识, 同时也锻炼了自己操作和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技能。对于少数学生, 如果观察细菌标本时认识不清而又不能做出正确结论, 此时实验指导教师必须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 反复训练, 直至学生能熟练掌握认识为止, 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和认识能力, 从而从感性和理性方面真正掌握医学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谦虚和诚实的品格, 切实提高医学教学和教育质量, 为将来的临床实际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 精选实验项目,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在设计实验课时, 我们本着以培养和开发学生智能的目的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 按照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病原生物学》的学科教学大纲,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就地取材, 完成实验教学计划, 达到实验目的和学科教学目标。

如在革兰染色法实验教学时, 我们可以不用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 而利用学生自己口腔中的牙垢或其他部位的生物材料, 进行实验操作。这样, 学生们既能验证口腔及其他部位中的细菌分布情况, 又能掌握革兰染色法的基本操作过程和临床意义所在, 同时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们明白了口腔内或其他部位中都有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明白了同一种生物材料为什么会存在多种细菌, 为什么在有多种细菌的前提下而不生病的缘由所在。这加深了学生对正常菌群概念的正确理解和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提高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学习兴趣。

再如, 在做粪便的直接涂片、饱和盐水漂浮法查虫卵实验中, 要求学生各自取自己的大便作为生物标本进行实验, 对查出有寄生虫感染的学生进行系统驱虫治疗。通过学生自测检查, 激发了学生实验课的兴趣, 验证了理论知识, 同时还起到对肠道寄生虫病的筛查、诊治作用, 可谓一举多得。

众所周知, 微生物不仅在肉眼下不能看见, 而且在镜下观察仍不易辨认, 当有其他干扰因素共同存在时, 物象可能难以观察甚或消失, 影响到实验结果。因此, 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 加深学生对物体形象的识记, 我们根据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 自己动手制作了一批模拟病原生物标本, 由于形象逼真,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样, 在学生观察模拟标本的同时, 再结合观察实物标本, 提高了学生在镜下观察标本的能力。

3 带着问题学习, 提高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

试想, 在《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中, 如果教师示教过多或仅观看多媒体录像, 学生独立操作的机会必然减少, 达不到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 更不能达到实验的根本目的。为此, 必须通过积极大胆的实验教学改革, 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和基本程序, 同步讲授实验课和理论课, 对实验课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及讲授, 使每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都能在实验指导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独立操作完成, 并真正实现独立操作。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实验前, 在黑板上或使用多媒体课件写明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及其注意事项, 并提出一环扣一环的适当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操作-讨论-问答-归纳等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 独立完成实验内容。在此过程中, 教师只起到辅导、启发等主导作用, 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独立操作和工作的能力。

如在“细菌接种法”实验教学时, 实验教师首先提出细菌生长繁殖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人工培养的方法是怎样的, 有何临床意义等相关联的实际问题, 之后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积极自觉地进行讨论, 提出一些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教师应解答和指导学生提出的共性或关键的问题, 力求做到有问有答, 有问必答或与学生共同探讨, 使之初步掌握细菌接种技术, 之后通过无菌操作技术的训练, 逐步使学生树立无菌操作观念。可以看出, 通过实验教学, 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 使之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

要做到以上要求, 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 掌握过硬的基本功和基本操作技能, 在任何情况下, 必须按实验规则规范化操作, 操作中讲求条理性、准确性、严格性, 养成严格和细微的教风。更重要的是, 学生的实际操作必做到须规范化、程序化, 必须以第一次实验课为起点, 一开始就要严格地抓起来。尤其是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要随时纠正, 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下课前要当堂总结, 以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 逐渐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风。这样, 有了良好的学风和教风, 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基本功和基本操作能力,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4 重视实验考核, 增强学生对实践技能的认识

实验教学作为《病原生物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应避免单凭理论考核确定学生成绩的做法, 应根据学科的特点, 合理确定实验考核占学科考试成绩的比例, 以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正确认识, 以免影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实验考核应通过实验操作过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报告书写等方面进行, 以达到预期目的。书写实验报告时, 要求学生画图清晰、数据可靠、卷面清洁, 对结果判断正确, 并说明判断的理论依据;要独立思考, 用自己的语言分析, 得出自己的正确结论;文字精练朴素, 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应始终注意报告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医学生物学实验 篇8

1 因材施教, 做好学科教学计划工作

根据学校教学资源、每届学生的状况, 因材施教, 与实验教师共同制订切实可行的理论、实验授课计划 (见表1) , 达成理论、实验并重的共识。

2 明确目标, 做好学科前期教学工作

医学生物学是首先开设的医学专业基础学科, 也是首先开设的专业实验课学科。教师要特别注重对这2个“首次课”的教学工作, 因为它不仅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能为学生学习后继专业基础、临床学科打下坚实的理论、实践基础。

2.1 加强首次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

应充分发挥首次课的“首轮效应”, 让学生明白教师已经对其学科基础知识有所了解。教师对学科理论授课计划、安排、深浅、层次等的介绍与处理, 可以增强学生对学科的认识、兴趣;教师对课堂纪律的调控、要求等, 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师要适时导入医学生物学的教学目标, 这对尽快地转换学生的专业角色, 明确其作为医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理论素质与技能, 明确其作为掌握学科知识、技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等, 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注:第三章细胞;第六章遗传变异与疾病;第七章单基因遗传与单基因病;第八章多基因遗传与多基因病;第九章人类染色体与染色体病

2.2 加强首次实验课教育教学工作

对首次身穿白大褂走进实验室的医学生, 应注重发挥“首轮效应”, 让学生能从中获得专业角色的确立, 并提高职业意识;通过了解实验室规则, 让学生知道该做什么和怎样做。由于多数学生从未做过实验, 所以教师应作好对分组、座位、显微镜的安排工作;明确班干部的职责;做好实验用品的领取、归还工作;强调实验课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规范职业行为等。此外教师还有必要讲解怎样完成实验报告;交待并强调实验课的收尾工作等。让学生从教师的整体调配上, 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责任意识, 树立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的科学实验态度, 为以后实验课的有序进行打下牢固基础。

3 有机结合, 做好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教学工作

教师应相互交流、听课, 了解彼此的教学方法、重难点的设置以及在相关知识点上理论与实践的衔接等, 这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巩固。

3.1 理论教学注重对相关知识点与学科技能的渗透

第九章节是教材的重、难点内容。理论教学中, 应充分结合细胞学基础知识, 讲解人类染色体及其畸变、疾病, 并结合染色体制作技术等知识, 让学生形成理论知识———实验分析———临床疾病等相关知识结构, 从而使学生在学科的有机结合中产生学科兴趣。这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重要一环, 也为人类非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的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3.2 实验教学注重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巩固与渗透

人类非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是教材遗传学部分的一个重要实验。

实验目的:观察正常人体细胞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分组特征;掌握核型分析法等。

实验报告:人类核型分析。

为了使第九章 (人类染色体与染色体病) 理论知识与相关技能 (人类核型分析) 有机结合, 巩固知识,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素养, 特对本实验的方法和形式进行了改进, 并更好地达到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效果。

实验前准备:学生分组 (8人一大组, 2人一小组) ;照片“处理” (对下发染色体照片中的部分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数目、结构进行“破坏”, 并标示出染色体号、畸变类型, 其余为正常染色体照片) ;随机下发 (2人一张, 并共同完成一份核型分析) 。

操作前达成教学目标:在实验教学设计上, 应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并增强核型分析与临床染色体疾病诊断关系的认识, 从而达成DNA─基因─染色体─性状 (疾病) 之间的逻辑思维和必要的知识渗透与结合, 使学生更加明确实验的目的与意义。

操作中达成技能目的:学生结合人类正常体细胞中46条染色体的形态、结构、类型、分组、染色体畸变与疾病等知识, 积极投入“照片”分析。体现大、小组间的充分合作、交流, 使学生勇于发现问题、表达观点, 并营造出积极、认真、互助的实验氛围和规范、有序的实验秩序。

实验教学效果:学生能结合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 认真分析, 准确判断, 这充分展示了理论与实验的有机结合, 一改过去“依样画葫芦”机械性地剪、粘、贴实验活动形式。正确书写核型:46, XY (正常男性) ;47, XX (XY) , +21 (先天愚型) ;45, X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 等, 再也没有“千篇一律” (正常男性:46, XY;正常女性:46, XX) 的核型报告。从学生的角度看, 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增强了职业技能与道德素养;提高了观察分析、动手操作、思考归纳、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从教师的角度看, 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目的性的能力有所增强。

4 相互兼顾, 作好学科终结性评价工作

学科考试, 是教、学的评价形式。对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进行考评, 不能顾此失彼。尤其是显微镜操作技能, 这对后期的学科 (解剖、组胚、微寄、病理等) 学习尤为重要。

4.1 在学科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中, 体现理论、技能并重的理念

我校在学科单元测试中, 要求理论与技能考题比例大致为7:3 (分别渗透于名词解释、填空、是非、选择、综合分析题型中) 。通过测试, 即时给予评价与补救, 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综合判断分析能力, 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学科终结性评价:以60%理论成绩+20%技能操作成绩+20%态度成绩为参照, 进行综合考核, 成绩在60分以上为学科达标。

4.2 注重对显微镜操作基本技能的考核

考核目的:主要了解学生对一般光学显微镜的低、高倍镜的使用情况;了解学生对精密仪器的爱护及使用注意事项等学科知识、态度与技能。

考核方法:实验桌上相对放置数台显微镜 (注意间隔距离) , 准备好考核观察标本片 (洋葱根尖切片或血涂片等) , 每人1台显微镜。考核前分发考核表 (见表2) 并介绍规定, 限时3分钟 (完成操作后举手示意) 。考核中, 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 在考核表上作好记录。

考核评价:对成绩低于60分的学生, 应择时进行辅导、补考, 争取做到人人过关 (本成绩与其他实验成绩, 共占学科终结性评价的20%) 。

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初探 篇9

1 做好课前准备, 激发学生兴趣

实验动物学是随着医学、生物学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融生物学、医学、畜牧兽医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新兴交叉学科。其教学内容多, 涉及面广, 包括生物学、兽医学、营养学、医学及建筑学、环境净化学、管理学等内容。各章节之间相互独立, 缺乏系统性、逻辑性, 导致许多学生对理论课学习不感兴趣, 实验课时手忙脚乱。因此,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理论课教学的重中之重。

1.1 依教学对象不同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不同专业、学历层次的授课对象实施不同教学方法, 做到教学内容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以优化授课内容,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对于硕士研究生和七年制本科生, 应将课程重点放在与动物实验关系密切的各章节, 着重讲述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动物实验一般操作技术、实验动物的选择及应用、动物模型复制技术以及影响动物实验效果的因素等内容, 从而使学生合理利用标准的实验动物进行实验设计, 提高开展动物实验的能力。而对于医学本科生而言, 既要介绍实验动物学的基本知识, 还要介绍实验动物育种学、繁殖学以及实验动物营养学、实验动物环境卫生学、实验动物质量监控与质量监测等内容, 但介绍时需注意重点突出。

1.2 坚持教材革新, 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进入21世纪后, 生物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成为生命科学的主导技术。克隆、转基因、基因敲除、基因诊断、组织和器官的再造、胚胎干细胞的定向诱导与分化等新技术、新方法均与实验动物学有关联, 这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既是实验动物学内容的扩充和延伸[3], 又促使实验动物学学科体系不断完善, 而原有教材已逐渐不能满足新的教学需要[4]。因此, 需要授课教师适时将该学科涌现的最新信息、新技术以及新动向融入授课内容, 让学生掌握实验动物学发展的前沿知识, 从而系统、全面地了解实验动物学。

2 实验动物学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借助不同的教学方法, 授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具备技能、技巧, 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实验动物学教学内容多为描述性[5], 为加深学生理解、强化学生记忆, 授课教师需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 演示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通过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声像资料, 将所讲授内容形象化, 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认识、理解、记忆知识, 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实验动物技能操作、转基因技术等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 会加深印象, 生动有趣[6]。 (2) 引导法。如讲述动物疾病模型时, 可根据人类发病机制, 模拟制作动物模型, 依据医学知识, 讲述模型制作完成后相关的症状、体征, 既复习了相关医学知识, 又加深了学生对模型制作方法及模型制作注意事项的了解和记忆。另外, 结合学生的专业及课题研究方向, 给他们提供诸如科研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做模型, 模型制备时应注意些什么, 不同的制备方法所得模型的发病机制是否一致等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 (3) 参观法。根据教学目的, 组织学生到现场参观。如实验动物环境控制这一部分内容, 涉及温湿度调节系统, 通风净化系统, 消毒隔离系统, 录像监控系统, 屏障系统中的人流、物流、动物流等, 在课堂上讲解既抽象又枯燥, 如能让学生边参观边学习, 将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4) 实验法。首先, 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利用相应的动物实验技术, 锻炼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前教师要认真制订实验计划, 做好实验前准备工作, 明确实验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其次, 教师应先进行示教, 边示教边讲解, 消除学生对实验动物的恐惧心理, 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前对实验步骤做到心中有数;再次, 示教结束后教师应对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 避免学生在实验操作时出现类似错误;最后, 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书写实验报告, 讨论实验结果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 改革考核模式, 完善评价体系

实验动物学教学的目的, 不仅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培养其实践能力和科研素质。为此, 我们建议取消以往单纯根据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评定的办法, 制定能全面反映学生能力的综合评估指标, 即平时考核 (成绩占5%) 、理论考核 (成绩占65%) 、操作技能考核 (成绩占15%) 、实验报告考核 (成绩占15%) [8]。其中平时考核主要针对学生出勤率、课堂纪律、劳动卫生、团结合作情况等方面综合打分。理论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操作技能考核主要包括是否正确和熟练, 是否敢于操作, 遇到设备故障时是否善于判断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实验结果的满意程度, 完成实验的时间。实验报告考核主要针对实验报告进行打分, 批阅重点放在学生对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及结论部分。实验报告是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后分析思考问题、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 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过程。只有采用这种评价体系, 才能真实反映教学效果。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 教师的学历层次、治学态度、授课艺术、实践经验以及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和效果。实验动物学由于整合了众多学科的相关内容, 涉及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前沿领域, 教学难度较大, 需要多学科知识做基础。如实验教学, 一定要安排经验丰富, 有实际工作经历的教师进行讲解和辅导。讲解要清楚, 动作要规范, 示范要准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解答或共同探讨, 特别是一些示范更要有充分的准备。如大鼠的抓取固定, 必须要准确、大胆, 小鼠的尾静脉给药, 一定要熟练, 豚鼠、兔的心脏采血要做到一针见血等, 给学生留下认真、严谨的良好印象[9]。所以, 必须有一支结构合理、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精湛的教师队伍, 才能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

5 总结

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在实验动物教学中, 除了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深入研究实验动物学, 增强以学生为本的人文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外, 还要优化课堂内、外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 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转变教学理念, 才能讲授好医学实验动物学这门课程, 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摘要:探讨如何在实验动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实验动物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验动物学,教学方法,考核模式

参考文献

[1]崔淑芳.实验动物学[M].第3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7.

[2]邵义祥, 朱顺星.浅谈实验动物学教学[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2002, 22 (2) :121~124.

[3]袁进, 顾为望.如何上好一堂实验动物学课[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7, 9 (2) :155~159.

[4]汤球, 孙伟, 崔淑芳, 等.实验动物科学的教学改革与效果[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7, 27 (1) :60~64.

[5]宋国华, 刘田福, 王锐利.关于实验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2, 4 (2) :155~158.

[6]寇冰, 陈朝阳, 宋国华.实验动物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7, 9 (3) :339~342.

[7]崔淑芳, 蔡丽萍, 袁卫, 等.错位教学法在《实验动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 2008, 16 (4) :723~725.

[8]王敏, 周明正, 张天礼.医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12) :71~72.

医学生物学实验 篇10

1 更新观念, 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技能水平

长期以来, 人们认为教学工作是主要的, 实验准备工作是次要的, 对实验技术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 只有更新观念, 提高认识, 才能开拓进取。在实验准备过程中, 要充分认识到微生物学实验标本是活生生的病原微生物, 有一定危险性, 必须树立安全意识, 严格操作规程。如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标本的培养和采集, 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规程进行实验准备, 结核分枝杆菌的抗酸染色, 我们用BCG代替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加入痰液中, 确保学生实验安全。同时, 不同的微生物生长有其自身特点, 需要准确把握最佳生长期进行实验[2], 如革兰染色法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本, 取对数生长期, 学生实验皆能取得良好的结果, 形态典型, 染色效果较佳。随着实验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 实验教师必须加强学习, 发扬刻苦钻研的精神, 不断提高仪器的管理、维护能力及使用水平和专业知识, 不断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以保证实验准备工作高质量地完成。如细菌质粒DNA抽提, 涉及到高速离心机、凝胶成像等高级仪器, 实验教师必须事先掌握仪器的性能, 便于进行仪器的维护和技术指导。

2 精心计划, 合理安排

每学期开学前, 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应根据实验教学大纲确定具体实验内容、制定实验教学进度表。实验教师制订出实验准备的具体计划, 包括预实验时间、学生实验时间和所用实验器材、试剂、仪器等。在准备本次实验的同时, 还应注意后续实验的内容和日期, 使必须提前准备的实验不会耽误。如做细菌的动力学检查实验时, 要在学生实验前8~12 h进行接种;而真菌的培养, 则需在学生实验前4~5 d进行等。我们在每学期开学第一周根据计划把一学期使用的器材、试剂全部领出, 并一一核对, 避免中途短缺再领时由于厂家、批号不同而影响实验结果。实验用的仪器多, 如恒温干燥箱、细菌培养箱、离心机、荧光显微镜等, 开课前要严格按照仪器设备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认真检查调试, 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待维修和待报废的仪器设备要及时上报有关部门进行维修和添置, 以免影响实验教学的进程。

3 认真做好预实验

预实验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 对实验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3]。通过预实验, 可深入理解实验内容及准备工作的要求, 充分了解实验的难点、疑点和注意事项, 做到心中有数。通过预实验不仅能加强自身的技能训练、熟悉实验操作过程, 还能发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为学生实验操作提供借鉴, 提高学生实验的准确率和成功率。通过预实验, 对本次学生实验需要使用的仪器、器材及菌种要求等更加明确, 使准备更加充分。

预实验前教师要认真阅读实验指导, 复习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 以便指导学生进行实验。预实验应由有教学经验的实验教师或主讲教师负责, 在预实验过程中认真操作并仔细记录实验过程。预实验完毕后, 应做好以下几点: (1) 集体讨论, 分析比较实验结果。对不符合预期实验结果的实验内容进行重点讨论, 找出导致错误结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并及时记录、总结。 (2) 听取任课教师意见及其对实验准备的要求, 共同做好实验准备工作。 (3) 寻找预实验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并一一解决。 (4) 改进不当的实验操作方法, 如抗酸染色预实验, 有的染色片分枝杆菌标本不多, 甚至没有, 有的染色片分枝杆菌标本较多且较典型。分析发现:标本不多的染色片是取样时没有搅匀痰液 (BCG在痰液中易成束聚集) 。在2008级学生做抗酸染色实验时, 我们强调了这一关键操作步骤, 并与2007级学生抗酸染色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2008级抗酸染色实验的阳性率明显提高 (见表1) 。

注:两组阳性实验结果比较, χ2=35.56, P<0.01

对首次开设的新实验, 要求全体教师和实验教师参加预实验。如细菌质粒DNA抽提, 我们采用碱变性法, 实验时, 全体教师和实验教师参加, 在明确实验原理的基础上, 搞懂实验试剂 (如solutionⅠ悬浮细菌, solutionⅡ裂解细菌, solutionⅢ沉淀细菌染色体及蛋白质) 及每个实验操作步骤的含义, 以便寻找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加以解决。

实践证明, 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精心计划、合理安排实验准备工作, 认真做好预实验, 是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王宁萍, 王琦, 王大军, 等.浅谈实验准备在医学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中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06, 24 (23) :116~117.

[2]李红花, 魏成淑, 李英信, 等.充分的实验准备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保证[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5, 28 (1) :62.

医学生物学实验 篇11

关键词:教学改革;开放式实验;实验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09)17-0114-0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实验教学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综合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学如何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适应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是当今广大医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问题。

医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两门课程为医学院校的基础课程,其教学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实验教学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本校医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实验教学内容主要为验证性实验,教学方式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校领导特别重视加强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建设。近年来,本校教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因此,本教研室在院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教研室全体的共同努力下,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1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实验室承担着全校4个层次多个专业学生的实验课,在教学计划中,两门课程实验课学时数仅各有10学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学习掌握更多的内容,真正发挥实验课教学的作用,必须从教学内容上入手。

实验指导是实验课的依据和准则,是实验教学实践的基础。为适应实验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教研室编写了《医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实验指导》。在实验项目的选择上,我们既保留经典的实验内容,又增加现代的实验技术。比如,Feulgen反应,它是1924年就发明一直沿用至今的非常经典的实验,可特异的显示细胞内的DNA,是我们实验教学中一直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细胞的分裂》这个实验是细胞生物学学习过程中非常实用的一个内容,学生们通过观察就可以很容易地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一目了然。然而,同学们反映,这个实验部分同学已经在大学以前的阶段就学习掌握了,不必在大学课程中重复。因此,我们增加《细胞骨架的显示》这一实验内容,使学生在显微镜下就可以观察到细胞内的骨架纤维结构,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随着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多媒体教学已被广泛应用到教学活动中。2006年本校投入大量经费改善实验室教学条件,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完善了硬件设施,有效地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优化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表现形式丰富,能直观地展现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将整个实验直观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能较好地解决示教中的一些难点;节约时间,增强课堂信息量,拓展了教学内容,充分提高了教学效率,真正做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式教学。

3 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医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两门课程实验课时数少,且学生人数多,实验条件有限,因此,学生观察学习到的知识范围较窄,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有计划地进行开放性实验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对课堂教学的延续、扩展、加深和补充,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相关学科知识;也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

3.1 教学的组织实施

2006年,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实验室作为山西医科大学第一批开放实验室对本科生全面开放。每学期实验室对在校生开设为期1~2个月的开放性实验教学,多选择在星期六、日,由本教研室的教师和实验师联合管理和带教。

开放实验项目都为综合性实验,将科研工作的思想、目的、内容和手段融合进实验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点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设计实验思路,初步养成他们独立思考、严肃认真、综合运用知识、求真务实的科研素质。

3.2 教学的作用与效果

(1)开放式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在我们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探索实践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整个实验过程并撰写了心得体会。学生普遍反映,开放式实验是自己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的实验,他们对待实验的心态发生了根本变化,由以前的应付了事、漫不经心、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到现在的积极主动、认真细致、乐于思考、勤于分析、总结。他们的实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互帮互助合作克服困难的能力、统筹安排实验的能力得到了提升,科研素养得到了较好的熏陶。

实践证实,这种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有效激发了独立思考、灵活运用和勇于创新的能力,更好地达到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的。

(2)开放式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升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教师要承担好“设计师”的角色。在开放式实验项目的设计中,我们把教师科研课题中适宜学生做的内容,设计成了专题实验,如“小鼠精子畸形检测”。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根据实验内容,提出了进一步的实验设想,这也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拓展了思维空间,使教师和学生达到了很好的双向交流,实现了共赢。

同时,教师要承担好“引导员”的角色,在开放实验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恰当的引导,而不是放任学生盲目实验,同时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由发挥的积极性,保护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探索精神。因此,这种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非常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4 加强实验室硬件设施的建设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要不断拓展实验室建设经费渠道,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步伐和力度。为了更好地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和效果,一方面,教师和实验室人员积极动手改造、研制实验材料,比如,在实验标本制作过程中,我们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标本清晰完整,学生能够观察到更直观形象的标本材料;另一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更新购买实验设备。如:为了进行《细胞显微测量》实验,实验室购买了与显微镜配套使用的测微尺。这些设备的购置,不仅增强了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同时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学会使用一些精密仪器,了解到学科发展的前沿,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5 结束语

在今后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改革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传统教学模式与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相结合,开展灵活的实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高校的一名青年教师,只有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不断更新和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端正态度,才能使实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日臻完善,推进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The Attempt 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of Medical Cell Biology and Genetics

Zhang Juan

Abstract:Medical cell biology and genetics carried out a preliminary attempt 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which include the following four areas: experimental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experimental model and laboratory building.

医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管理 篇12

1国内外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

早在1974年,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CDC/ NIH) 就出版了《基于危害程度的病原微生物分类》一书, 并首次对可供人类研究的病原微生物和开展相应的实验室活动按不同危险类别分为4级。WHO1983年就出版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1版。该手册鼓励各国接受和执行生物安全的基本概念, 并鼓励针对本国实验室如何安全处理致病微生物制订操作规范。自2002年以来, 我国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监督工作, 并采取了相应防范措施。卫生部于2002年12月3日颁布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WS233-2002) , 该标准规定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实验室的分级、各级实验室的基本要求, 适用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保健、科研机构。特别是2003年SARS疫情过后, 我国加强了对实验室安全的管理力度。2004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19489-2004) , 进一步规范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实验室的建设原则, 以及规范生物安全分级、实验室设施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等方面内容, 它标志着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工作步入了科学规范和发展的新阶段。

2医学实验室中存在的生物安全问题

近年来, 随着禽流感、疯牛病、艾滋病、SARS事件、甲流疫情等疾病的出现和蔓延, 以及炭疽病毒等生物恐怖事件引起的恐慌,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加坡、我国台湾以及北京的实验室相继发生的病毒泄漏造成工作人员感染的事件, 使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隐患变成了现实损害[2]。这些隐患不仅是实验室的局部问题, 而且已经涉及到环境安全 (如危害物的泄漏、排放等) 和社会安全 (如危险品的逸出、丢失等) , 给各级各类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的安全防护问题敲响了警钟, 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3]。因此, 实验室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如果防范措施不力, 轻则造成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 重则因传染性微生物外泄, 殃及社会, 造成大范围传染病的流行, 甚至可能导致某些生物灾难的发生。

3医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的预防及管理

3.1 成立管理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组织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最高管理者是实验室所在单位的法定代表人, 负责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应有的资源 (人、财、物等) , 并根据实验室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实现生物安全的目标以及持续改进的有效措施, 也要制定出有关的激励措施, 以保证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成立生物安全委员会, 对生物安全的具体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 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组织管理和监督实施工作。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环节较多, 因此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实验室主任是实施生物安全具体管理工作的第一负责人, 另设实验室生物安全专门负责人, 负责监督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4]。

3.2 建立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 并严格执行

除严格执行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 2007修订版) 中的各项规定外, 每一个实验室还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具体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程, 包括标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针对不同的微生物及其毒素应补充规定的相应特殊安全操作规程, 建立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并在运行中不断完善。实验室应编制生物安全手册, 方便实验室工作人员参考使用, 规范实验技术、操作规程和相关记录等。

3.3 加强与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相配套的硬件建设

配备洗手场所及必要的急救设施, 强调个人物理防护。实验室的各种标识应规范、清晰, 以保证其时效性和警示作用。明显处应张贴事故处理流程, 紧急情况下的联系电话等, 以便于工作人员参考, 知道发生问题找谁处理。井然有序的实验室环境及管理体系对初入实验室者是最好的示范, 并有很强的警示作用, 让其了解研究工作必须按照一定程序开展。在实验中如需使用危险性物质, 必须由系里的负责人签字才能到专门的存放处领取, 还要标明用量多少, 这些危险物品都在集中的地方保存。

3.4 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加强生物安全具体操作技术培训

强化实验室的内部管理, 针对实验室人员开展生物安全知识宣传与普及教育, 通过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强化实验室的自身管理, 增强生物安全防范意识, 做到思想上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同时, 还必须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 包括来实验室进修的人员和开展实验、实习、实训的学生等, 在进入实验室前必须接受有关生物安全知识的培训教育, 掌握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识与操作规程, 并在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严格监管与指导下开展相关活动, 做到万无一失。另外, 也可以针对实验内容, 进行具体操作技术的培训, 如转基因技术、病毒分离、培养技术, 以及含病原体的血液、体液的操作技术等。对常用实验操作, 实验室应提供建立好的标准操作文件 (SOP) , 供受训者参考;对特殊实验尚需建立方法的, 则应由培训者帮助被培训人制定出SOP, 供日后参考。

3.5 坚持完善各种监督管理及考核制度

由于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常常是隐性的, 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建立有效的预警体系, 防患于未然。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及研究生的生物安全知识定期考核, 以保证生物安全培训的效果。此外, 实验室负责人或其他指定负责人要做好日常监督, 包括对实验室规章制度和SOP文件执行的监督, 以及可能存在的错误操作的监督, 以保证实验室生物安全, 从而保证全体进入实验室人员的安全。

4结语

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既要满足国际国内生物安全相关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又要符合实验室的实际情况, 更重要的是要有效运行。实验室只有使建立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得到充分而有效的运行, 在实践中持续改进, 并在不断改进中加以完善, 才能使实验活动符合生物安全相关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才能规范实验活动, 起到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应有的作用, 防止和避免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祁国明, 主编.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2]苏虹.关注实验室生物安全 (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08, 12 (5) :476-477.

[3]Guo YL, Shiao J, Chuang Y, et al.Needlestick and sharps inju-ries among health care workers in taiwan (J) .Epidermal Infect, 1999, 122 (2) :259.

上一篇:LTE干扰下一篇:草原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