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细胞生物学题库

2024-06-08

医学细胞生物学题库(精选8篇)

医学细胞生物学题库 篇1

1.细胞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指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互关联、由单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和分泌泡等。

2、细胞质基质(Cytoplasmic Matrix):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除去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质

3、线粒体(mitochondrion):真核细胞内一种高效地将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转换为细胞生命活动直接能源ATP的细胞器,普遍存在于各类真核细胞中,主要是封闭的双层单位膜结构,且内膜经过折叠演化为表面极大扩增的内膜特化系统。

4、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ER):是真核细胞中内膜系统的组成之一,由封闭的管状或扁平囊状膜系统及其包被的腔形成的互相沟通的三维网状结构。有糙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两种基本类型。合成细胞内除核酸以外一系列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5、高尔基体(Golgi Body):亦称高尔基复合体、高尔基器。是真核细胞中内膜系统的组成之一。是由光面膜组成的囊泡系统,它由扁平膜囊(saccules)、大囊泡(vacuoles)、小囊泡(vesicles)三个基本成分组成

6、溶酶体(Lysosome):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为单层膜包被的囊状结构;内含多种水解酶,专为分解各种外源和内源的大分子物质

7、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是一种具有异质性的细胞器,在不同生物及不同发育阶段有所不同。特点是内含一至多种依赖黄素(flavin)的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标志酶)

8、蛋白质分选(Protein sorting):由于蛋白质发挥结构与功能的部位几乎遍布细胞的各种膜区与组分,因此,必然存在不同的机制确保蛋白质分选,转运在细胞的特定部位,组装成结构域功能复合体,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这一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定向转运或蛋白质分选

9、信号肽(signal sequence或signal peptide):引导蛋白质定向转移的线性序列,通常15-60个氨基酸残基,对所引导的蛋白质没有特异性要求

10、导肽(Leader Peptide):前体蛋白N端的一段信号序列称为导肽或引肽,完成转运后被酶切除,成为成熟蛋白,这种现象称后转译

11、脂筏:脂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分子排列有序的、较为紧密的、流动性较低的质膜微区结构,富含鞘脂和胆固醇,在细胞的信息传递和物质运输等很多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12、红细胞血影:红细胞经低渗处理破裂释放出内容物,留下一个保持原形的空壳

13、流动镶嵌模型:是1972年提出的一种生物膜的结构模型,主要强调以下两点:1)膜的流动性,膜蛋白和膜脂均可以侧向运动2)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有的镶在膜表面,有的嵌入或者横跨脂双分子层。

14、MTOC(课件,细胞外基质细胞骨架的运动,72页):即微管组织中心,在体内,微管的成核和组织过程与一些特异结构相关,这些结构被称为微管组织中心

15、核孔复合体:由内、外核膜在一定距离处融合而成的环状孔,主要由胞质环、核质环、辐、栓构成。是一种特殊的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并且是双功能双向性的亲水性核质交换通道。(书p230)

16、核定位信号:亲核蛋白含有特殊的具有定位作用的氨基酸序列,这些特殊的短肽保证了整个蛋白质通过核孔复合体被转运到细胞核内。

17、成体干细胞:指存在于一种已经分化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这种细胞能够自我更新并且能够特化形成组成该类型组织的细胞。18:细胞周期检查点:是细胞周期(cell cycle)中的一套保证DNA复制和染色体(chromosome)分配质量的检查机制。是一类负反馈调节机制。当细胞周期进程中出现异常事件,如DNA损伤或DNA复制受阻时,这类调节机制就被激活,及时地中断细胞周期的运行。待细胞修复或排除故障后,细胞周期才能恢复运转

19细胞同步化(细胞增殖课件24页):在自然过程中发生或经人工处理造成的细胞周期呈现同步化生长的情况,包括自然同步化和人为同步化 20、CDK激酶:是与周期蛋白结合并活化,使靶蛋白磷酸化、调控细胞周期进程的激酶。与cdc2一样,含有一端类似的氨基酸序列,可以与周期蛋白结合,并将周期蛋白作为其调节亚单位,进而表现出蛋白激酶活性。CDK激酶是细胞周期调控中的重要因素,是细胞周期运行的引擎分子。目前发现,哺乳动物细胞内至少存在12种CDK激酶,即CDK1至DK12。一般情况下,CDK激酶至少含有2个亚基,即周期蛋白和CDK蛋白。细胞内部的CDK激酶并不是一旦结合到周期蛋白上就具有激酶的活性,还需要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才能具有激酶的活性,使得细胞由分裂间期向分裂期转化,或者分裂间期内部转化。

21、成熟促进因子:即MPF,是一种使多种底物蛋白磷酸化的一种蛋白激酶,在细胞从G2期进入到M期时起着重要作用

22、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期,中期染色体排列所处的平面,即纺锤体中部垂直于两极连线的平面。

23、受体:能与细胞外专一信号分子(配体)结合引起细胞反应的蛋白质。

24、分子开关:是指通过激活机制或失活机制精确控制细胞内一系列信号传递的级联反应的蛋白质。

25、第二信使:指细胞内产生的小分子,其浓度变化(增加或减少)应答于细胞外信号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并在细胞信号转导中行使功能。目前公认的有:cAMP、cGMP、Ca2+、二酰甘油(DAG)、1,4,5-肌醇三磷酸(IP3)等。

26、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它与端粒结合蛋白一起构成了特殊的“帽子”结构,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

27、复制性衰老:细胞衰老一般的含义是复制衰老,指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经过有限次数的分裂后,停止分裂,细胞形态和生理代谢活动发生显著改变的现象。

28、程序性细胞死亡:又称为细胞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性的死亡,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因而是具有生理性和选择性的。

29、癌基因:通常表示原癌基因(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正常基因)的突变体,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使细胞的生长失去控制,并转变成癌细胞,故称癌基因。30、原癌基因:是一种正常的基因家族,其所编码的蛋白质参与细胞的生长调控,可以通过突变、染色体重排、基因增殖所激活。这种基因可增加易感细胞的癌变几率。

31、抑癌基因:是正常细胞增殖过程中的负调控因子,它编码的蛋白往往在细胞周期的检验点上起阻止周期进程的作用,如p53、Rb等,它的缺失可以导致癌症的发生。32.侵袭:是指直接由肿瘤细胞迁移和渗透到邻近的组织(细胞恶性转化---下 第24页)

33.转移:(细胞恶性转化-2014-下.pptx 第24页):是指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侵入淋巴管、血管,然后侵袭机体其它部位正常组织的能力。

34、肿瘤抗原:泛指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新出现或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可以分为:1)肿瘤特异性抗原 是肿瘤细胞特有的或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新抗原。2)肿瘤相关抗原:是指非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正常细胞和其他组织上也存在的抗原,只是其含量在细胞癌变时明显增高。

35、巨噬细胞(来源于ROITT《免疫学基础》):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是大的吞噬细胞。起抗原提呈细胞的作用,能介导ADCC效应。36浆细胞(来源于ROITT《免疫学基础》):活化后能分泌大量抗体的细胞,是B细胞分化的终末阶段

37、Th17:辅助性T细胞17,一种能够分泌白介素17的T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和机体防御反应中具有重要意义。

38、ILC:先天淋巴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在先天免疫抵御病原体的过程中具有核心作用,它通过释放细胞因子调节对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早期免疫反应,能够帮助机体对抗感染和阻止癌症的发展

1、线粒体的功能有哪些?

答:·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三羧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线粒体是细胞中氧自由基(ROS)的生成的主要场所,调节细胞氧化还原和信号转导。·调控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细胞内多种离子的跨膜转运及电解质稳态平衡等有关。

2、简述内质网的功能。

答: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与脂质合成的基地,几乎全部的脂质和多种重要的蛋白质都在内质网合成。其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蛋白质合成(外分泌蛋白、膜整合蛋白、可溶性驻留蛋白、需要修饰的蛋白如糖蛋白)。②蛋白质的修饰与加工(如糖基化、乙酰化、羟基化)③新生肽链的折叠、组装和运输(分子伴侣家族蛋白帮助正确折叠、防止蛋白质错误折叠)④内质网的其它作用包括:·合成细胞所需要的包括磷脂和胆固醇在内的几乎全部的膜脂。·解毒·参与甾体类激素的合成。·储存钙离子,作为胞内信号物质,如肌质网。·提供酶附着的位点和机械支撑作用。

3、简述高尔基体的功能。

答:高尔基体是细胞内大分子运输的一个主要交通枢纽。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是:①将内质网合成的多种蛋白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然后分门别类的运送到细胞特定的部位或分泌到细胞外。②内质网上合成的部分脂质也要通过高尔基体向细胞质膜和溶酶体膜部位运输③高尔基体是细胞内糖类合成的工厂,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具体功能为: ①参与细胞分泌活动②O-连接的糖基化③进行膜的转化功能:ER合成膜脂转移至高尔基体,经过修饰和加工,形成运输泡与质膜融合。④将蛋白水解为活性物质⑤参与形成溶酶体

4、简述溶酶体的功能:(课件线粒体、内膜系统与蛋白质的分选 42页)

答:自体吞噬:清除无用生物大分子,衰老细胞、细胞器、个体发育中多余的细胞。防御作用:如巨噬细胞。细胞内消化:如从LDL释放胆固醇,单细胞真核生物籍其消化食物。参与分泌过程的调节:如将甲状腺球蛋白降解成有活性的甲状腺素。形成精子的顶体。

5、简述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的差异。

6、简述蛋白质的分选的主要途径。

①翻译后转运途径:在细胞质基质游离核糖体上完成多肽链的合成,然后转运至膜围绕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及细胞核,或者成为细胞质基质的可溶性驻留蛋白和支架蛋白。②共翻译转运途径:蛋白质合成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之后由信号肽引导至糙面内质网,然后新生肽边合成边进入内质网中,再经高尔基体包装运至溶酶体,细胞胞质膜或分泌到细胞外,内质网与高尔基体本身的蛋白质分选也是通过这一途径完成的。

Ps:①信号假说:分泌性蛋白N端序列作为信号肽,指导分泌性蛋白到内质网膜上合成,然后在信号肽引导下蛋白质边合成边通过易位子蛋白复合体进入内质网腔,在蛋白质合成结束之前信号肽被切除。②蛋白质分选信号:信号肽、信号斑

7、简述蛋白质的运输类型。

①门控运输(gated transport):如通过核孔复合体的运输。

②跨膜运输(transmembrane transport):蛋白质通过跨膜通道进入目的细胞器。

③膜泡运输(vesicular transport):蛋白质在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中被包装成衣被小泡,选择性地运输到靶细胞器。④细胞质基质中蛋白质的转运,与细胞骨架相关,具体过程尚不清楚。

8、简述膜泡运输的类型及特点。

① COP II有被小泡介导细胞内顺向运输:

负责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形成于内质网出口位点,沿细胞骨架运动;多数跨膜蛋白直接与COP II结合 ② COPⅠ有被小泡介导细胞内膜泡逆向运输:

负责从顺面高尔基体网状区到内质网膜泡转运。包括·循环的膜脂双层·某些蛋白质如v-SNAREs·回收错误分选的内质网逃逸蛋白返回内质网。

回收信号:Lys-Asp-Glu-Leu(KDEL)。

③ 网格蛋白有被小泡介导的运输:·蛋白质从高尔基体TNG向质膜、胞内体、溶酶体或植物液泡运输。·在受体介导的细胞胞吞途径中也负责将物质从质膜运往细胞质,以及从胞内体到溶酶体的运输。

9、描述纤连蛋白的概念、结构、功能及其作用

答:概念:纤连蛋白是一种泛存在于动物组织和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糖蛋白,是胞外基质中的非胶原蛋白。提供了胞外基质中其他大分子和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位点。

结构:含糖4.5%-9.5%,含有5-7个特定功能的结构域。存在20多种亚单位(同一基因编码,转录后拼接不同,形成异型分子),分为血浆纤连蛋白和细胞纤连蛋白两种。

功能:①FN上的RGD(Arg-Gly-Asp)序列可与细胞表面的整合素结合,介导细胞黏着。②维持细胞形态,涉及细胞癌变与迁徙过程。③有助于血液凝固和创伤修复。

10、描述微丝的装配过程以及影响其组装的因素。

答:✔ 成核期:成核作用发生在质膜下,由 ARP2/3 复合物催化,是微丝组装的限速过程,刚形成的二聚体易水解,形成三聚体核心才稳定。✔ 聚合期/延长期:球状肌动蛋白快速地在核心两端聚合;正端是快速增长端,负端是缓慢增长端。一端添加单体速率是另一端的5~10倍。✔平衡期:肌动蛋白-ATP 亚基倾向于添加到纤维的正端,而肌动蛋白-ADP 倾向于 离开纤维的负端;聚合与解聚达到动态平衡。

(2)微丝组装的踏车模型和非稳态动力学模型:肌动蛋白-ATP 亚基添加到纤维的正端(+),而肌动蛋白-ADP 离开纤维的负端(-),微丝两端聚合与解聚达到平衡。

(3)影响微丝组装的因素:①肌动蛋白单体的临界浓度③离子浓度:有 Mg2+存在,Na+, K+浓度很高的溶液中,G-actin 组装成微丝;有 Ca2+存在,Na+, K+浓度很低的溶液中,微丝解聚成 G-actin④药物: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 B):抑制组装。鬼笔环肽(phalloidin):促进组装②ATP。

11、简述骨骼肌肌纤维中肌节的结构及其在收缩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答:肌节由粗、细肌丝组成。粗肌丝主要由肌凝蛋白构成。肌凝蛋白分子可分球头部和杆状部。杆状部聚合成粗肌丝的主干,球头部伸出粗肌丝的表面。形成横桥。细肌丝则由肌动蛋白、原肌凝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组成。

肌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原肌球蛋白遮盖肌球蛋白上与横桥结合的位点,横桥无法与位点结合。当肌纤维兴奋时,终池内的Ca↑(2+)进入肌浆,致使肌浆中Ca↑(2+)浓度升高,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引起肌钙蛋白构型发生改变,牵拉原肌球蛋白移位,将肌动蛋白上与横桥结合的位点暴露出来,引发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横桥一旦与肌动蛋白结合,便激活横桥上的ATP酶,使ATP分解释放能量,使横桥发生扭动,牵拉细肌丝向M线肌节中心方向滑行(图2-9),结果是肌节缩短,肌纤维收缩。当肌浆中Ca↑(2+)浓度降低时,肌钙蛋白与Ca↑(2+)分离,原肌球蛋白又回归原位将肌动蛋白上的结合点掩盖起来。横桥停止扭动,与肌动蛋白脱离,细肌丝滑出,肌节恢复原长度,表现为肌纤维舒张。

12、简述影响细胞分化的主要因素。

答:A.细胞外微环境信号对细胞分化的影响:细胞因子、磷脂分子、激素等信号分子;细胞、细胞相互作用;细胞基质分子。

B.细胞记忆与细胞决定——‘决定’早于‘分化’。·细胞将外界分化因素的短暂刺激作用储存起来并形成长时间的记忆。·在细胞命运抉择之前,就有了一个预先保证细胞怎样变化的时期,这一阶段称为细胞决定。·细胞决定与细胞记忆有关,具有稳定性和遗传性。C.细胞质的不均一性:对称分裂与不对称分裂;卵母细胞的胞质、mRNA。D.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与位置效应:·胚胎诱导: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细胞分化与器官构建。·位置效应:改变细胞所处的位置可导致细胞分化方向的改变。

E.细胞染色质变化与基因重排对细胞分化影响:基因重排是细胞分化的一种特殊方式。如B细胞抗体产生。

13、细胞核的功能

答: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内最大、最重要的细胞器,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最显著的标志之一,由核被膜、核孔、染质及核仁组成。

功能:细胞核是遗传信心的储存场所,进行基因复制、转录和转录初产物的加工过程,从而控制细胞的遗传与代谢活动。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4、干细胞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答:特征:①自我更新: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增殖)②分化发育潜能:干细胞是原始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不同的细胞、组织、器官。分类:①发育学——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②分化功能分类:全能干细胞、万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专一性干细胞。

15、说明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答:①前期(prophase):·染色质浓缩、螺旋花、折叠、包装、变短变粗形成染色体。·分裂极确立、纺锤体开始形成。·核仁解体。②前中期(prometaphase):·核膜破裂,标志着前中期的开始。·核纤层解聚、核骨架剧烈变化。·染色体进一步凝集浓缩变粗变短,形成明显的X型结构,散乱排列。③中期(metaphase):·纺锤体呈典型纺锤体样。·染色体形态 数目清晰 整齐分布在赤道板附近。④后期(anaphase):·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标志着后期的开始。·细胞两极之间的距离拉长。⑤末期(telophase):·染色单体到达两极。·纺锤体、染色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RNA合成功能恢复。

16、人胚胎干细胞的含义及细胞周期特点

答:具有分化成人类机体全部类型细胞的能力,也称为全能干细胞。

细胞周期特点:①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体积较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②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机体任何一种组织细胞。③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胚胎干细胞可不断增殖而不发生分化,可进行冷冻保存,也可进行某些遗传改造。

17、简述细胞膜蛋白的分类及其在物质跨膜运输中的作用

答:细胞膜又称细胞质膜,是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膜蛋白与膜脂构成的生物膜。①膜脂包括磷脂,糖脂,胆固醇。②膜蛋白根据分离的难易程度及其与脂分子的结合方式可分为:·外在膜蛋白(外周膜蛋白):依靠离子键或者其他非共价相互作用与膜表面的蛋白质或者脂分子相连。作用:其可以增加膜的强度,或者作为酶起某种特定的反应,或是参与信号分子的识别与信号转导。·内在膜蛋白(整合膜蛋白):以非极性氨基酸与脂双分子层的非极性疏水区相互作用而结合在质膜上。作用:水孔蛋白是内在膜蛋白的一个家族,提供了水分子快速跨膜运动的通道。·脂锚定膜蛋白:通过共价键的方式同脂双分子结合,位于脂双层的外侧。③细胞膜蛋白在物质跨膜运输中的作用

几乎所有小的有机分子和带电荷的无机离子的跨膜转运,都需要膜转运蛋白的参与,膜转运蛋白可分为·载体蛋白:每种载体蛋白能与特定的溶质分子结合,通过一系列的构象改变介导溶质分子的跨膜转运。可协助葡萄糖的主动、被动输入;主动输出Ca+、Na+,主动输入K+。·通道蛋白:它形成跨膜的离子选择性通道,对离子的选择性依赖于离子通道的直径和形状、通道内带电荷氨基酸的分布。可协助无机离子的转运。

18、细胞受体的种类。(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第三版 221页)

答:受体(receptor)是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绝大多数已经鉴定的受体都是蛋白质且多为糖蛋白,少数受体是糖脂,有的受体是糖蛋白和糖脂组成的复合物。①细胞内受体(intracellular receptor):位于细胞质基质或核基质中,主要识别和结合小的脂溶性信号分子,如甾醇激素,甲状腺素、维生素D。②细胞表面受体(cell-surface receptor),主要识别和结合亲水性信号分子,包括分泌型信号分子或膜结合型信号分子。根据信号转导机制或受体蛋白类型的不同,细胞表面受体又可分为·离子通道偶联受体(ion-channel-coupled receptor)·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酶连受体(enzyme-linked receptor)

19、简介常见的第二信使及其介导的激酶活化?【《细胞生物学(第四版)》第160页图9-4】

答:目前公认的第二信使包括:cAMP、cGMP、Ca2+、二酰甘油(DAG)、肌醇-1,4,5-三磷酸(IP3)和3,4,5-三磷酸磷脂酰肌醇(PIP3)等。其中,NO被认为是非经典的第二信使。·cAMP激活PKA ·cGMP激活PKG和开启视杆细胞中的阳离子通道 ·对于Ca2+,钙调蛋白CaM可以通过与Ca2+的结合与解离而处于活化或失活的状态·IP3可以开启内质网膜上的钙离子通道·DAG可以激活PKC ·NO通过提高细胞内cGMP的浓度间接地激活PKG。所有这些蛋白激酶的激活使底物蛋白磷酸化,产生各种生物学变化,包括基因表达的调节。

补充帮助理解:第二信使可直接作用于效应蛋白如离子通道,产生相应的细胞生物学效应;也可活化相应的蛋白激酶。事实上,每一种受体被活化后通常导致多种第二信使的生成;另一方面,不同种类的受体也可以刺激或抑制产生同一种第二信使。

举例:NO在导致血管平滑肌舒张中的作用:血管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G蛋白偶联受体并激活磷脂酶C,通过第二信使IP3导致细胞质Ca2+水平升高。当Ca2+结合钙调蛋白后,刺激NO合酶催化精氨酸氧化形成瓜氨酸并释放NO,NO通过扩散进入临近平滑肌细胞,激活具有鸟苷酸环化酶活性的NO受体,刺激生成cGMP。而cGMP通过cGMP依赖的蛋白激酶G的活化,抑制肌动-肌球蛋白复合物信号通路,导致血管平滑肌舒张。20、简述G蛋白偶联受体的组成及G蛋白的循环。

答: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是一大类膜蛋白受体的统称。这类受体的共同点是其立体结构中都有七个跨膜α螺旋,且其肽链的C端和连接第5和第6个跨膜螺旋的胞内环上都有G蛋白(鸟苷酸结合蛋白)的结合位点。

G蛋白偶联型受体的信号转导途径中的第一个信号传递分子是G蛋白,其活化过程称为G蛋白循环。

G蛋白能够以两种不同的状态结合在细胞质膜上。一种是静息状态,即三体状态,此时的α亚基上结合的是GDP;另一种是活性状态,此时的α亚基上结合的是GTP,并且α亚基已与Gβγ亚基分开,而同某一特异蛋白结合在一起,引起信号转导。如果GTP被水解成GDP,则G蛋白又恢复成三体的静息状态,因为此时在α亚基上结合的是GDP而非GTP。G蛋白由非活性状态转变成活性状态,尔后又恢复到非活性状态的过程称为G蛋白循环。

21、G蛋白调控的主要下游信号通路有哪些?

答:①激活离子通道的G蛋白偶联受体;②激活或抑制腺苷酸环化酶,调节以cAMP为第二信使的信号通路;A、腺苷酸环化酶:跨膜12次,在Mg2+或Mn2+的存在下,催化ATP生成cAMP。B、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由两个催化亚基和两个调节亚基组成。cAMP与调节亚基结合,使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解离,释放出催化亚基,激活蛋白激酶A的活性。C、快反应:促进糖原降解,抑制糖原合成。

慢反应→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基因转录。D、信号的终止: 环腺苷酸磷酸二酯酶(PDE):降解cAMP生成5’-AMP,终止信号。③激活以IP3和DAG作为双信使的信号通路:a、信号分子活化G蛋白偶联受体,Gα-GTP亚基随即激活质膜上的磷脂酶C(PLC-β),后者使4,5-二磷酸磷脂酰肌醇(PIP2)水解成IP3和DAG。b、三磷酸肌醇(IP3)-Ca++信号通路IP3与内质网上的IP3配体门钙通道结合,开启钙通道,使胞内Ca2+浓度升高。激活各类依赖钙离子的蛋白。c、二酰甘油(DAG)-PKC 信号通路。d、蛋白激酶C(PKC)PKC是一类Ca2+和磷脂依赖的蛋白丝/苏氨酸激酶,参与膜受体聚集、转录调控、免疫应答以及细胞生长等过程。e、信号的终止:IP3信号:去磷酸化为IP2;磷酸化为IP4。Ca2+信号:被钙泵和Na+-Ca2+交换器抽出细胞,或被泵回内质网。sDAG信号:被DAG激酶磷酸化为磷脂酸;或被DAG酯酶水解成单酯酰甘油。

22、以EGF为配体,简述激活MAPK信号通路的过程?

答:受体酪氨酸激酶被EGF激活,为应答蛋白Grb2提供结合位点,Grb2随即将Sos蛋白定位于质膜上。Sos通过GTP与GDP的交换激活Ras蛋白。Ras-GTP直接与Raf相结合,形成一个短暂的膜锚定信号。活化的Raf激酶磷酸化一个双重特异性激酶MEK。MEK1结合ERK,磷酸化一个丝氨酸或者酪氨酸残基,然后二者解离。单磷酸化的ERK再结合一个激活的MEK1,二次磷酸化最终达到完全活化。活化的MEK磷酸化MAPK。最后入核进行调控表达。

23、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类型有几种?各有何特征性形态学改变?

答:细胞程序性死亡是生物体发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是一个由基因决定的细胞主动的有序的死亡方式。

I 型:凋亡 :见于单个散在细胞,细胞体积固缩变小,细胞膜保持完整,一直到形成凋亡小体,染色质凝聚在核膜下呈半月状,细胞器无明显变化,凋亡小体最后被邻近细胞或巨噬细胞吞噬掉。II 型:自噬性细胞死亡:① 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膨胀;② 胞质无定形,核碎断、固缩;③形成大量吞噬泡(由粗面内质网包围将要被吞噬的底物,随后与初级溶酶体结合形成);④ 细胞质膜失去特化,可能发生细胞膜出泡现象。III 型:坏死:一,细胞核变化: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二,细胞浆改变:细胞坏死时,胞浆内的核糖体逐渐减少,嗜碱性减弱,胞浆与酸性伊红的结合能力增强而呈嗜酸性.三,间质的改变:坏死的细胞和崩解的间质融合成一片模糊的颗粒状,无结构的红染物质.24、简述死亡受体及线粒体介导的Caspase活化通路

答:死亡受体介导的Caspase活化通路:Caspase酶类通过水解天冬氨酸残疾C末端的肽键(P1残基)激活caspase酶或分解细胞内相关的底物蛋白,导致细胞结构和代谢的改变,最后引起细胞凋亡

线粒体介导的Caspase活化通路:由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凋亡通路是哺乳动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主要途径。

从线粒体接受一系列的凋亡应激原开始而启动凋亡。凋亡应激原包括生长因子的去除、活性氧的生产、钙离子的内流、化疗药物、电离辐射、DNA损伤等。整个过程被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C所介导,涉及Caspase-9的激活。其多形成的重要条件由细胞色素C、Caspsa-9前体、Apaf-

1、dATP和ATP共同组成。其过程为凋亡刺激→死亡促进因子(DPF),包括细胞色素C、凋亡诱导因子(AIF)、促死亡蛋白→Caspase酶原的释放→dATP、ATP存在下得活化Caspase→细胞凋亡。

25、检测细胞凋亡的方法有哪些?(细胞死亡课件105页,可参考课本,较详细)

答:①形态学观测:观测凋亡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如:染色质固索、趋边、凋亡小体的形成,是否有细胞膜外翻。②检验细胞DNA是否发生改变:凋亡小体、亚G1 峰、DNA ladder、TUNEL染色阳性。③对Caspases活化的检验。④TUNEL测定法(DNA断裂的原位末端标记法)。⑤彗星电泳法、流式细胞分析。

26、简述重要的Bcl-2家族成员及其在凋亡调节中的作用。

答:在细胞凋亡过程中,Bcl-2家族成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cl-2家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抑制凋亡的,主要有Bcl-

2、Bcl-XL、Bcl-W等,另一类是促细胞死亡的,主要包括Bax、Bak等。

关于Bcl-2家族调控线粒体外膜通透性的机制,假说之一是,细胞接受凋亡信号后促凋亡因子Bax和Bak发生寡聚化,从细胞质中转移到线粒体外膜上,并与膜上的电压依赖阴离子通道相互作用,使通道开放到足以使线粒体内的凋亡因子如细胞色素c等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引起细胞死亡。

27、恶性肿瘤细胞有哪些生物学特性(PPT:细胞恶性转化(下),第3页)

答:①自给自足的生长信号;②对生长抑制信号不敏感;③逃避细胞凋亡;④无限的细胞分裂、增殖能力;⑤持续的血管生成能力;⑥侵袭和转移能力。

28、原癌基因的产物依其功能特点分为哪几类?

答:·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受体·胞浆蛋白激酶·促进细胞周期的蛋白·抗细胞凋亡蛋白·转录因子

29、简述克隆选择学说的内容和意义。

答:x,或称无性繁殖系选择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动物体内存在着许多免疫活性细胞克隆,不同克隆的细胞具有不同的表面受体,能与相对应的抗原决定簇发生互补结合。一旦某种抗原进入体内与相应克隆的受体发生结合后便选择性地激活了这一克隆,使它扩增并产生大量抗体(即免疫球蛋白),抗体分子的特异性与被选择的细胞的表面受体相同。克隆选择学说的核心论点是:①带有各种受体的免疫活性细胞克隆早已存在,抗原的作用只是选择并激活相应的克隆;②细胞受体和该细胞后代所分泌的产物(抗体)具有相同的特异性。此学说对免疫学中的根本问题——自我识别有了比较满意的解释,对免疫学中的其他重要问题,诸如免疫记忆、免疫耐受性、自身免疫性等现象也能作出恰当的说明,因此被人们广为接受,成为现代免疫学的理论基础。

30、简述T细胞的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的过程和作用。

答:①阳性选择:过程:双阳性T细胞TCR同胸腺上皮细胞表达的自身MHC分子以适当亲和力结合,分化为单阳性细胞;不能结合或高亲和力结合的细胞发生凋亡。作用:获得MHC限制性;DP细胞分化成SP细胞。②阴性选择:过程:单阳性T细胞与AIRE + mTEC表面的自身抗原肽-MHCⅡ或I分子结合,清除自身反应性T细胞不能识别自身抗原的T细胞发育成熟。作用:清除自身反应性T细胞,保留多样性的抗原反应性T细胞,以维持T细胞的中枢免疫耐受。T细胞的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能够清除自身反应性T细胞,保留多样性的抗原反应性T细胞,以维持T细胞的中枢免疫耐受。

31、简述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差别。

答:

1、天然免疫也叫非特异性免疫,是与生俱来的;获得性免疫也叫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机体与外来微生物的接触后获得的。

2、天然免疫缺乏特异性,即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细菌或病毒,对任何外来入侵的微生物,反应方式都相似。相比之下,获得性免疫具有特异性,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的微生物而产生。

3、天然免疫由于生来就有,所以,反应方式有限。获得性免疫反应可以针对入侵微生物的不同,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免疫反应,针对特定的微生物,所以,具有多样性。

4、获得性免疫有记忆功能,而天然免疫反应则没有。

5、参与的免疫细胞不同。参与天然免疫反应的细胞主要是吞噬细胞,包括我们听说过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还有自然杀伤细胞(也叫NK细胞)。参与获得性免疫反应的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32、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活化与杀伤机制。

答:把肿瘤病人的T细胞活化后回输给病人,利用这些活化的T细胞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免疫学家就从患者自身血液收集T细胞,收集之后对T细胞进行基因工程处理,从而在其表面表达能够识别特异性肿瘤抗原的特殊受体,这种受体被称为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同时在受体的胞内段加上引起T细胞活化的信号传递区域。CAR是一种蛋白质受体,可使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质(抗原),表达CAR的T细胞可识别并结合肿瘤抗原,进而攻击肿瘤细胞。这种表达CAR的T细胞被称为CAR-T。经过设计的CAR-T细胞可在实验室培养生长,达到数十亿之多将扩增后的CAR-T细胞注入到患者体内,注入之后的T细胞也会在患者体内增殖,并杀死具有相应特异性抗原的肿瘤细胞。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级研究生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胡曼东制,仅供参考

/ 8

医学细胞生物学题库 篇2

关键词:医学专业,试题库建设,考试管理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信息化社会中, 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来管理医学院校的考试题库是医学院校的考试管理走向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必然途径。我校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的优势, 建立临床医学专业系列试题库, 目的在于形成一种网络化的试题库系统, 最大限度地利用兄弟院校已有的宝贵考试资源, 帮助教学管理人员实现教考分离, 以促进医学院校教育测量水平的提高。

1 试题库建设的原则

1.1 以教育测量学的理论为基本原则

我院对如何建立试题库、如何从宏观上保证试题库质量进行了深入探讨[1], 根据本院特色、优势品牌专业以及国家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相关要求, 制订了医学院校建立试题库的原则、方法和实施方案, 制订了各门课程的考试大纲。由于制订了系统的试题库建设方案, 从而保证了我院的试题库具有较高的内容质量和结构效度。

1.2 深入研究题型功能和命题技术基本理论

按照题型结构将试题分为共用备选答案型选择题、独立备选答案型选择题和串联型三大类主要试题, 以主观题为辅。通过数据库结构的巧妙设计, 较好地解决了不同题型在题库中的应用问题, 使通用题库系统不再受题型的困扰, 从而优化了试题类型的组合。

2 试题库的建立

在上述建库原则的指导下, 我院完成了题库的建设与实测工作。试题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试题测试紧密围绕教学大纲

众所周知, 一份具有较高质量的试卷, 其试题的内容、范围、重点、难点必须与教学大纲的要求高度一致, 要在总体上把握题库中的试题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试题内容大部分应该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 要避免怪题和偏题的出现, 从而保证考试的质量。

2.2 试题测试内容在认知领域方面的分类

高质量的试题必须保证测试内容在回忆、解释和运用3个认知领域方面进行合理分布, 这样才能正确发挥考试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在读书期间培养自身的科学思维。

2.3 试题的难易程度适中

试题的难易程度主要取决于试题测试的内容在教学大纲中规定掌握的程度, 测试内容在认知领域方面的分类和试题本身的结构是最难判断的参数。为合理地判断试题的难易程度, 测试内容要以“三基”知识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为重点, 占试题内容的60%, 综合性题目占试题内容的25%, 较高难度和深度题目占试题内容的15%, 以保证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2]。要使试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考试的有效性, 提高考试效果。

2.4 题型种类合理丰富

我院按照每学时15至25道题的题量, 建立了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系列试题库, 覆盖了临床医学专业的普通基础课程、基础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和预防医学课程。各门课程的题型以客观题为主, 主观题为辅。其中客观题型主要包括选择题 (A型、B型、X型多选题) 、填空题、是非判断题;主观题主要有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计算题等。由各学科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确定题型, 如药理学采用了名词解释题、选择题、论述题以及临床用药分析题型。由于对题型没有任何限制, 各门课程的题库都能较好地满足考试的需要。每道试题还具有题目编码 (定位试题所代表的知识点) 、题型、知识类别、适应的教学层次、各教学层次的教学要求度、应答时间、标准 (参考) 答案等齐全的参数, 便于合理组卷和选题。

3 试题库实测研究与评价

为提高试题库的质量, 从2005年开始, 我院对临床医学专业试题库进行了长期、系统的实测研究。实测试卷主要由多选题组成, 将多选题的数量控制在100道左右, 并辅以少量的主观性试题。测试在每个年级的临床医学专业进行, 每次200人, 共测试了12次, 涉及10门课程, 同时将试题库测试成绩与非试题库测试成绩进行比较。针对医学试题的特殊性, 参照兄弟院校[3]对试题库实测研究的结果, 在试题库成绩比较中采取的评价标准见表1。

结果用统计软件 (SPSS13.0) 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 同一年级学生 (学生生源素质无显著性差别) 在使用非试题库试卷测试时, 各学科成绩波动较大, 甚至个别学科出现区分度显著下降的现象;而使用试题库测试时, 同一年级学生各学科成绩基本无显著性差异, 较好地反映了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从测试情况看, 自建题库的试卷质量与非试题库的试卷质量相比存在明显差异, 这说明我院建立的临床医学专业系列课程试题库的质量是可以信任的。目前, 我院的题库系统建设已初具规模, 题库管理、组卷和试卷分析等基本功能齐全, 并已开始进行试运行。当然, 建立临床医学专业系列试题库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程, 同时为保持其生命周期, 需要不断地持续更新, 因此, 建设高质量的试题库需要医学教育同仁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胡中锋.教育测量与评价[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金寒洁, 俞守义.建流行病学试题库实施教考分离[J].南方医学教育, 2007 (4) :20-21.

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篇3

【摘要】为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学质量,针对我校医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与方法,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医学细胞生物学 教学 体会

【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建设点项目(陕教高[2010]13号-37);延安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YDJG-ZD2013-02)。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39-01

细胞生物学既是生命科学领域中的一门综合性前沿学科,又与医学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现代医学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等领域的迅速发展,细胞生物学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以人体细胞为研究对象的细胞生物学,是医学专业学生的第一门基础课程,是引导医学生逐渐踏入殿堂的启蒙课程。该课程内容抽象、理论性强,难以理解,课时又少,加之学生对大学的学习尚处于适应阶段,这些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细胞生物学与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其他基础医学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具有内容更新快、综合性强、知识抽象难于理解等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该课程的教学需要。为此,近些年我们就细胞生物学理论课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多元化教学的改革和探索。现介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1.课程多,但本课程课时少

医学生在校学习课程非常多,学习任务重,而课程课时安排就显得很少。我们学校的《医学细胞生物学》的理论课时24-30,实验课时12-20。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将该课程的特色与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内容作为重点进行详细讲解。比如“细胞的基本特征”、“真核细胞的结构”两章内容,是细胞生物学中的独有的,也是重点的内容,同时也是《组织学》、《病理学》的基础,利用较多的时间进行讲解。还有许多内容与《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相关,着重进行讲授。

2.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

针对本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强、较为抽象的特点,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以其画面生动、图片清晰直观等特点[1,2],在课堂教学中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医学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细胞的显微和超显微世界,既有静态的形态结构,又有动态的功能表达 。多媒体技术可以使细胞生物学教学由“静态”转为“动态”,由“微观”变为“宏观”,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用多媒体教学代替传统的黑板教学,既能解决课时数少、学生人数多的矛盾,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更加生动,而且可以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同时结合传统教学法,减慢授课速度,学生多了自己的思考空间。同时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活跃了学习气氛。

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是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授课模式。如在“细胞分化”一章的教学中,既要讲解分化的基本概念、特点,还应讲解新进展及其医学应用。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再结合多媒体技术,将相关图片呈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细胞生命现象,大大的丰富了学生对本章内容的掌握。

教学方法使用的是否合适,决定着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在上课前,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师引领下,围绕不同内容而提出问题,学生不断思考,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

细胞生物学教学要体现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相关性,而细胞的结构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肉眼根本无法观察到,这就增加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度,学生更是无法把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联系起来。应用多媒体教学法和讨论手段,教师可以在屏幕上直接展示和讲解细胞的显微结构,进而引出生理功能,学生也能一目了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打破过去呆板的教学模式[3,4],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能积极思考和探究知识的奥秘。如在讲解“Na-K泵运输物质”的过程时,如果只用文字讲解,很难理解,可以记住多媒体图片和flash动态演示来解释,这样就很容易理解。另可设计一些题目供学生课后思考,引导学生把知识理解透彻[5]。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细胞生物学与其他基础医学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并且知识涵盖面广,理论性强,知识抽象难于理解等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该课程的教学需要。我们就细胞生物学理论课教学进行的多元化教学改革和探索,得到了学生们的好评。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改革,引导学生深入掌握本学科知识。

参考文献:

[1]马朋,曹同涛,刘乃国,等.细胞生物学教学中PBL结合LBL的实践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28.

[2]许莉,高涵,孙超,等.科学使用多媒体CAI课件提高医学教学质量[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5):604-605.

[3]赵芳芳,刘勇,刘婷婷,等.传统教学法与PBL教学相结合在医学生物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9):864-865.

[4]张小萍,魏玲,孙丽娜.《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8):205-207.

[5]王宏梅.医学生物学教学习题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4):53-54.

作者简介:

法医学试题题库 篇4

一、填空题

1、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______________中有关_______问题的一门医学科学。

2、法医学的应用包括司法上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法医学学科分支包括法医病理学、___________、法医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______、法医物证学。

4、法医学研究的内容是现场勘验、尸体检验、_________、物证检验、________。

5、法医学鉴定是________人按照法律程序,根据司法、公安机关的___________或_________,对现场、人身、尸体、物证进 行检验;对文证进行审查,做出科学结论的过程。

6、法医学鉴定人是指具有________知识和实践经验,并接受司法机关的指派或聘请,解决__________、_________案件中有 关法医学问题的人。

7、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法医学著作是我国伟大的法医学家__________编著的___________,共五卷,出版于1247年。8、1930年__________教授在此平大学医这院首建法医学教室,并于1932年在_________建立我国第一个法医研究所。1934年 创办我国第一部法医学杂志《___________》,后改为《法医季刊》。

9、补充鉴定是在委托单位认为___________的内容不够完善、证据没被充分利用、结论根据不充分或发现______等情况时,将原鉴定和新发现的材料送请原鉴定人进行复查,称为补充鉴定。

10、重新鉴定是在委托单位认为__________有疑点、几个鉴定人意见有分歧或因案情特别复杂和重大等情况下,另行委托 ________法医鉴定人进行鉴定,称重新鉴定。

11、鉴定书的文字部分包括绪言、________、分析说明、_________、鉴定人和鉴定日期。

12、法医学鉴定可分为________、检验、_______三个步骤。

13、心脏死亡是指_________先于_________停止所引起的死亡。

14、肺脏死亡是指_________先于________停止所引起的死亡。

15、脑死亡是指包括大脑、_________和脑干在内的脑功能________,并发生不可逆的改变,亦可称为全脑死亡。

16、死亡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暴力性死亡按照案件性质的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尸体现象是指个体死亡后,尸体受___________而发生一系列__________。

19、个体死亡之后,某些器官、组织、细胞还保持__________,并能对__________刺激产生反应的现象,称为超生反应。20、人死后,人体_________消失,出现肢体___________等现象,称为肌肉松驰或肌肉弛缓。

21、死后体内_________停止,而体表热的________在继续进行,尸体温度继续下降(等于或低于环境温度),称为尸冷。

22、死后血液循环___________,心血管内的血液基于___________而下沉,坠积于尸体__________部位未受压迫的_______,并透过皮肤显现出边缘不清的暗紫红色斑痕,称为尸斑。

23、尸斑的发展过程分为___________、扩散期、___________三个时期。

24、人死后全身肌肉经过一段时间的松驰,便逐渐___________变硬,将尸体__________成一定姿势,称为尸僵。

25、在死亡发生的瞬间,肌肉没有经过___________立即发生强直,并保持着临死的动作、___________,称为尸体痉挛。

26、机械性损伤形成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在机械性损伤的形成过程中,__________是造成机械性损伤的关键因素。

28、致伤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头部所处的状态对于脑挫伤形成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有密切关系。

30、出血的后果主要决定于出血量及__________。

31、头部的条状挫裂创,创口裂开小,创缘不整齐,双侧有典型的“镶边状挫伤带”。推断致伤物为_________。

32、斧背偏击人体形成的直线形挫裂创,反映斧背的_________。

33、三角形损伤反映致伤物________的_________。

34、圆弧形挫裂创反映了圆形锤面___________着力。

35、锤面打击头部弧形部位常出现____________形或__________状挫裂创。

36、某女,被人用擀面杖打击头部多次,尸检见死者颅盖骨粉碎性骨折,呈龟壳状,身体其它部位未见严重损伤,分析赵某 的死亡机制是_____________。

37、颅骨大面积的粉碎性凹陷骨折,反映砖石伤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特点。

38、自杀切创的深度多_____________。

39、自杀切创一侧创角出现的鱼尾状切痕,又称__________。40、被害人衣服或内脏的刺破口可准确地反映刺器__________的特征。

41、刺创创口长度不短于刺器的__________。

42、弹头穿过扁平骨时留下的“喇叭口”状骨质缺损,其扩大端指示_________的方向。

43、椭圆形射入口,挫伤轮较宽的一侧指示_________的方向。

44、射出口有硬物衬垫时,创口周围可有_________。

45、射创管一端如有组织碎块,对认定____意义重大。

46、在提取交通肇事车辆和尸体衣服上的法医物证时,应注意____提取能证明和否定其行为的有责和无责物证。

47、新陈代谢中,导致组织细胞缺氧和_____,引起组织细胞功能障碍,_称为窒息。

48、由于______作用引起呼吸障碍,影响气体交换,导致的窒息,_称为机械性窒息。

49、压迫颈部所致的窒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0、压迫胸腹部所致的窒息,如____、_____等。

51、闭塞呼吸孔道所致窒息死,如同时压迫____引起的闷死。

52、异物_____呼吸道所致窒息,常见的有固体异物和液化异物。

53、机械性窒息尸体,由于血内缺氧,血红蛋白_________,尸斑呈暗紫红色。

54、发绀是窒息的共同表现,其中以_____、_________、___处为明显。

55、机械性窒息尸体,窒息时多发生惊厥,产热多致__故尸冷缓慢。

56、塔雕氏斑是确定_____的重要特征之一。

57、机械性窒息的一般尸体征象并不是_____死者所特有,_也可见于其他类型的窒息。

58、判定机械性窒息死,必须结合各种机械性窒息死的_____征象及_____综合分析判定。

59、由于缢绳着力部位不同,缢死方式可以归纳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种。

60、由于缢绳_____不同,缢死方式可以归纳为前位、侧位和后位三种。

61、缢索按其质地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种。62、缢死绳套根据绳结的固定与否,可分为_____和_____。63、在对缢死尸体现场勘验时,要将_____完整的保存,严禁破坏。

64、缢沟的位置和方向因_____而有差异。

65、缢沟的形状多呈“马蹄状”或“_____”字型,完全水平的缢沟极为罕见。

66、索沟处皮肤容易干燥形成_____。

7 67、缢死尸体的舌尖是否露出齿外,与缢索压迫_____有关。68、缢死尸体的缢索压迫致颌下腺等腺体分泌增多,故有_____现象。

69、缢死尸体由于发生阵发性痉挛和身体摆动,与附近硬物碰撞可形成_____或_____。

70、颈动脉损伤系指颈总动脉内膜发生的1-2条_____,并伴有_____。

71、勒死尸体中,自勒者多打_____,他勒者大多打死结,______极为少见。

72、勒死尸体,颈部勒绳下如有衬垫物,勒沟应有_____。73、勒沟为_____方向走行,完全环绕颈项部,呈_____形式,宛如“_____”字形。

74、勒沟的上下边缘可见_____出血,有时还可见_____产生。75、勒死尸体,因绞绳常位于_____因而舌尖常露出_____之外。76、扼死尸体,由于手的力量不足,受害人_____过程较长,死亡时间较_____,故窒息征象表现充分、显著。77、颈部的_____是扼死最重要的外部征象。

8 78、颈部扼痕需经_____小时表现显著,必要时可用______擦拭颈项部,可使皮下出血尽早显现。

79、扼死尸体支气管内充满_____,可从口鼻腔涌出。80、在检验扼死尸体现场时,要注意发现并提取受害人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异物做为侦查物证。81、长时间把_上肢与胸部过紧的捆绑在一起,胸部呼吸运动严重受限,也可窒息死,即常说的_______。

82、有些学者将溺死者区分为_____溺死和_____溺死两类。83、非典型溺死的死亡原因为_______和________。84、生前溺死尸体,手中抓有泥沙等异物系____所形成。85、水性肺气肿是_____尸体的征象之一。86、肺泡壁破裂出血并溶血形成_____。

87、水性肺气肿时,肺体积膨大,充满胸腔,肺表面有_____。88、死后抛尸入水者,若水压较大时,可有少量溺液进入胃和直肠,但不能进入_____。

89、生前入水溺死者,在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能发现溺液中的硅藻。

9 90、生前入水溺死者,尸体出水面后,体内溺液外渗体外,但进入内脏的_______残留体内而不会外渗。

91、性窒息死亡者是由于采用的缺氧措施失控,_________导致机械性窒息死亡。

92、性窒息死者采用的窒息方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用各种绳索、长袜、围巾、衣物等进行__________。93、性窒息死亡现场一般_________和_________。

94、性窒息死亡者,以未婚男性为多见,死者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多有_____________。

95、压迫胸腹部窒息死多发生于_________或_________中。96、水中尸体因男女骨盆解剖学上的差异,男性浮尸多呈_________,女性浮尸呈___________。

97、鉴别烧死与死后焚尸,是火场内尸体鉴定的_________。98、皮肤有烧伤的______是生前烧死的特征之一。99、电烙印的形状对推断导体的___________有重要意义。100、雷击花纹是雷击伤的____________花纹。

10 101、猝死是指平素____或貌似“健康”者因潜在性疾病或_____而突然出乎意料的非暴力死亡者。

102、猝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103、猝死的死因必须是______或______。

104、常见的诱因包括_____、_____、外伤或感染及其他因素。105、猝死的法医学鉴定步骤包括_____、_____、尸体检查。106、各种血液成份的遗传多态性标记,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血型。107、血型是人类血液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8、血型在法医鉴定中可用于________和_________。109、ABO血型系统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110、红细胞上含有________,其血清中含有__________者,其血型为A型。

111、红细胞上含有B凝集原,其血清中含有__________者,其血型为_______。

11 112、红细胞上含有________,其血清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者,其血型为O型。

113、细胞上含有__________,其血清中没有抗A和抗B凝集素者,其血型为_____。

114、根据人的分泌液中,是否分泌A、B、H血型物质而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15、验血型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和_____的方法。

116、血液的ABO血型检验,其方法是用抗A和抗B两种凝集素检测受检者红细胞上的凝集原,称为____________;也可用已知A 型和B型红细胞检测受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称为____________。

117、血痕检验的顺序一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他检验。

118、血痕的形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9、血痕预试验的特异性较差,阴性结果______________,阳性结果_____________。

12 120、血痕确证试验的特异性较好,但灵敏度较低,阳性结果表明_________,阴性结果_____________。

121、抗人血红蛋白血清,不仅具有种属特异性,而且还具有脏器特异性,故既可用于血痕的________,也可用于血痕的 _________,从而可省略_________。

122、血痕的种属试验的沉淀反应的主要方_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血痕ABO血型检验的凝集原检验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4、血痕的性别检验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5、精(液)斑的确证试验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6、精(液)斑免疫学检验方法既有种属特异性和器官特异性,故既可用于精(液)斑的_______,也可用于精(液)斑的 ________,并且不受于精(液)斑中有无____的影响。127、唾液斑确定常采用淀粉消化试验,将少许淀粉液与检材浸出液作用后,再加碘液,若不显蓝色,表明检材__________,13 若显蓝色,表明检材___________。

128、毛发检验的内容主要有毛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法医学

2、法医学鉴定

3、法医学鉴定人

4、补充鉴定

5、重新鉴定

6、检验

7、鉴定书

8、检验报告

9、鉴定意见书

10、“会诊”和“复核

11、心脏死

12、肺脏死

13、脑死亡

14、临床死亡期

15、生物学死亡期

16、主要死因

17、直接死因

18、联合死因

19、超生反应

20、尸冷

21、尸僵

22、尸斑

23、尸体痉挛

24、角膜混浊

25、皮革样化 26自溶

27、尸体腐败

28、腐败静脉网

29、腐败巨人观 30、白骨 化

31、机械性损伤

32、表皮剥脱

33、皮下出血

34、中空性皮下出血

35、挫伤

36、创

37、肢体断离

38、挫裂创

39、挥鞭样损伤

40、钝器伤

41、锐器伤

42、切创

43、刺创

44、枪弹创

45、霰弹创

46、防卫伤

14

47、抵抗伤

48、致命伤

49、非致命伤 50、生活反应

51、窒息

52、机械性窒息

53、塔雕氏斑

54、缢死

55、兜住点

56、典型缢死

57、非典型缢死

58、完全性缢死

59、不完全性缢死 60、缢沟 61、白缢死 62、青缢死 63、内部索沟 64、勒死 65、勒沟 66、扼死 67、扼痕 68、扼死面容 69、溺死 70、典型溺死 71、非典型溺死 72、蕈形泡沫 73、水性肺气肿 74、帕氏斑 75、捂死 76、噎死

77、捆缚死

78、性窒息

79、烧死

80、电流斑 81、皮肤金属化 82、雷击花纹

83、冻死 84、重伤 85、轻伤 86、轻微伤 87、诈病 88、造作伤 89、法医物 90、血型 91、血型物质 92、分泌型 93、分泌型 94、同功酶 95、抗原—抗体结合反应 96、DNA指纹

97、DNA探针 98.PCR技术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表皮剥脱的描述错误的是()。A、多发生在钝器打击、坠落、交通事故等情况 B、剥脱处呈点、片状,露出湿润的真皮 C、剥脱处亦可形成皮革样化

15 D、剥脱处皮屑翻卷的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背

2、皮下出血的颜色变化为()。A、1-3日呈绿色 B、3-6日变为黄色 C、6-9日转为青红色

D、经过一段时间,可同时见到紫红、绿、黄等颜色

3、挫伤的形成是由于()。A、致伤物坚硬

B、致伤物不太坚硬 C、致伤物作用面较窄 D、软组织较薄

4、下列有关挫裂创叙述错误的是()。A、常伴有表皮剥脱、皮下出血 B、创壁光滑、整齐 C、创腔常见组织间桥 D、常伴有骨折

5、造成颅底纵行骨折的外力来自()。A、额枕方向 B、两颞方向 C、头顶方向 D、脊柱方向

6、发生在颅骨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称为()。A、硬膜外血肿 B、硬膜内血肿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内血肿

7、圆柱形棍棒打击头部,不易形成()。A、颅骨线状骨折 B、颅骨粉碎性骨折

16 C、颅骨凹陷性骨折 D、颅骨孔状骨折

8、木质棍棒伤的特点()。A、皮下出血界限清 B、创缘整齐

C、创腔少见组织间桥

D、粉碎性骨折碎片少而大

9、钝器创的特点()。A、创缘整齐

B、创壁有压扁的毛发 C、创腔无组织间桥 D、创底平坦

10、切创的特征有()。A、创缘常伴皮下出血。

B、创壁光滑,有时可见瓣状创。C、创腔呈囊状

D、创壁常见组织间桥

11、下列哪些描述不符合切创特征()。A、创口长度超过接触刃口的长度 B、创口长度不超过接触刃口的长度 C、创底多短于创口

D、创的深度多从角向中心逐渐加深

12、对推断斧背伤具有特殊意义的是()。A、斧背的打击方向

B、斧背的新旧程度、有无缺损 C、斧的种类

D、斧的大小规格

13、他杀切创部位的特点()。

17 A、自己的手能触及的部位 B、身体的任何部位 C、身体易受伤的部位 D、第二性征及关节部位

14、下列哪些特点符合自杀切创()。A、单个致命伤,常裸露局部身体 B、单个致命伤,常伤及衣服 C、多个致命伤,可有毁容伤口 D、多个伤口,哆开不明显

15、刺剪创的特点()。

A、创口呈大小一致、距离相等两两相对的瓜子形 B、创口呈“S”状

C、创口呈两个略错位的半圆形 D、创口呈条状或“V”字形

16、近距离射击射入口的特点()。A、创口呈星盲状 B、创口呈不规则形

C、创口周围呈樱红色环状改变 D、创口周围有烟晕及火药颗粒

17、两米远距离霰弹射击时射入口特点()。A、创口呈不规则状 B、创口呈圆形 C、创口呈星芒状 D、创口呈类圆形

18、判断生前伤与死后伤的依据()。A、超生反应 B、生活反应

18 C、损伤的部位 D、损伤的轻重程度

19、压迫性窒息死系指()。

A.缢死

B.捂死

C.噎死

D.逆呕吐

20、阻塞性窒息死系指()。

A.勒死

B.活埋

C.捂死

D.扼死

21、压迫性窒息死系指()。

A.扼死

B.噎死

C.捂死

D.逆呕吐

22、阻塞性窒息死系指()。

A.捂死

B.扼死

C.勒死

D.活埋

23、机械性窒息的一般尸体外部征象系指()。

A.尸斑出现早且显著

B.血液暗红色、流动状

C.内脏淤血

D.肺气肿、水肿

24、机械性窒息的一般尸体外部征象系指()。

A.颜面肿胀发绀

B.肺气肿、水肿

C.塔雕氏斑

D.内脏淤血

25、机械性窒息的一般尸体内部征象系指()。

A.血液呈暗红色,流动状

B.尸冷缓慢

C.颜面肿胀发绀

D.流涎、流涕,二便失禁

26、机械性窒息的一般尸体内部征象系指()。

A.内脏淤血

B.流涎、流涕,二便失禁

C.面部皮肤及粘膜下出血点 D.颜面肿胀发绀

19

27、缢死的死亡性质应判定为()。

A.自杀

B.意外

C.他杀

D.三种情况均有

28、勒死的死亡性质应判定为()。

A.自杀

B.他杀

C.意外

D.三种情况均有

29、扼死的死亡性质应判定为()。

A.自杀

B.他杀

C.意外

D.三种情况均有

30、缢死的方式包括有前位、()和后位缢死。

A.悬位

B.侧位

C.坐位

D.卧位

31、缢死的方式包括有前位、侧位和()缢死。

A.立位

B.蹲位

C.后位

D.跪位

32、缢死的法医学鉴定,主要依据是()。

A.缢死姿势

B.舌尖露出齿外

C.绳索质地

D.缢沟的组织学形态特点

33、生前入水溺死尸体的肺部可见()。

A.巩膜黑斑

B.电流斑

C.帕氏斑

D.维湿涅夫斯基氏斑

34、烧伤按轻重程度分为四度,其中Ⅲ度烧伤又称为()。A、坏死期 B、水泡期 C、炭化期 D、红斑期

35、若尸体检验时在心脏或大动脉的血液内含有()以上的炭氧血红蛋白是生前烧死的证据。

20 A、70%

B、50% C、20%

D、5%

36、以下哪项不是烧死的原因(): A、休克致死

B、火场窒息 C、中毒致死

D、大出血致死

37、电流斑又称为():

A、电流烧伤

B、电烙印 C、金属化现象

D、电流标记

38、法医物证检验的对象是()。

A、物理学物证;B、生物学物证;C化学物证;D、其它特殊物证。

39、在红细胞上含有A凝集原,在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其血型为()。

A、O型;B、A型;C、B型;D、AB型。

40、在红细胞上含有B凝集原,在血清中含有抗A凝集素,其血型为()。

A、O型;B、A型;C、B型;D、AB型。

41、在红细胞上含有A和B凝集原,在血清中无抗A和抗B凝集素,其血型为()。

A、O型;B、A型;C、A型;D、AB型。

42、在红细胞上无A和B凝集原,在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其血型为()。

A、O型;B、A型;C、A型;D、AB型。

21

43、在一个人的唾液中检测出A和H型血型物质,其血型为()。A、H型;B、A型分泌型;C、A型;D、AH型。

44、在一个人的唾液中检测出B和H型血型物质,其血型为()。A、H型;B、B型分泌型;C、B型;D、BH型。

45、在一个人的唾液中检测出H型血型物质,其血型为()。A、H型;B、分泌型;C、O型;D、O型分泌型。

46、流柱状血痕可表明伤者受伤时的()

A、姿势和位置;B、行走的方向;C、出血量;D、受打击的部位。

47、椭圆形点状血痕可表明伤者受伤时的()。

A、姿势和位置;B、行走的方向;C、出血量;D、受打击的部位。

48、血痕的预试验阳性结果表明检材()。

A、肯定含有血;B、可能含有血;C、含有人血;D、含有动物血。

49、血痕的确证试验阳性结果表明检材()。

A、肯定含有血;B、可能含有血;C、含有人血;D、含有动物血。

50、用抗人血红蛋白血清检验呈阳性结果表明检材()。

A、肯定含有血;B、可能含有血;C、含有人血;D、含有人的蛋白质。

51、血痕的ABO血型凝集素检验法,A型红细胞发生凝集而B型红细胞未发生凝集,血痕检材判断为()。A、B型;B、AB型;C、O型;D、A型。

22

52、血痕的ABO血型凝集素检验法,B型红细胞发生凝集而A型红细胞未发生凝集,血痕检材判断为()。A、B型;B、AB型;C、O型;D、A型。

53、血痕的ABO血型凝集素检验法,A型和B型红细胞均发生凝集,血痕检材判断为()。

A、B型;B、AB型;C、O型;D、A型。

54、血痕的ABO血型凝集素检验法,A型和B型红细胞均未发生凝集,血痕检材判断为()。

A、B型;B、AB型;C、O型;D、A型。

55、血痕的ABO血型解离试验,加入的A型红细胞发生凝集而B型红细胞未发生凝集,血痕检材判断为()。A、B型;B、AB型;C、O型;D、A型。

56、血痕的ABO血型解离试验,加入的B型红细胞发生凝集而A型红细胞未发生凝集,血痕检材判断为()。A、B型;B、AB型;C、O型;D、A型。

57、血痕的ABO血型解离试验,加入的A型和B型红细胞均未发生凝集,血痕检材判断为()。

A、B型;B、AB型;C、O型;D、A型。

58、血痕的ABO血型解离试验,加入的A型和B型红细胞均发生凝集,血痕检材判断为()。

A、B型;B、AB型;C、O型;D、A型。

59、酸性磷酸酶试验阳性结果表明检材()。

23 A、肯定含有精(液)斑;B、可能含有精(液)斑;C、含有人的精(液)斑;D、含有动物精(液)斑。

60、输精管结扎者或精子缺乏症者的精(液)斑的确证试验,只能采用()。

A、精子检验;B、肉眼观察;C、乳酸脱氢酶X检验;D、免疫学检验。

61、在强奸案中,被害人阴道内提取的检材,检验出的ABO血型物质是()。

A、被害人的;B、嫌疑人的;C、被害人和嫌疑人的;D、既不是被害人的,也不是嫌疑人的。

62、淀粉消化试验的阳性反应,表明检材()。

A、含有唾液斑;B、没有唾液斑;C、有人的唾液斑;D、有动物的唾液斑。

63、根据人的毛发鉴定不能确定的个体特征是()。A、种族;B、血型;C、性别;D、身长。

64、根据骨化点出现和骨骺愈合推断年龄主要适合()。A、青少年;B、成人;C、中年;D、老年。

65、根据骨骼推断身长,如骨骼不完整则按长骨的长度乘一定的系数,再加上()。

A、5cm;B、10cm;C、3cm;D、15cm。

66、根据牙齿萌出时间推断年龄主要适用于()。A、老年人;B、中年人;C、成人;D、少年儿童。

24

67、能对个体进行同一认定的是()。

A、血型检验;B性别鉴定;C、DNA分析;年龄鉴定。

四、多项选择题

1、皮下出血的特点()A、可发生在任何受损部位 B、范围局限、边界较清 C、颜色较浅呈淡紫红色 D、表面无异常

2、挫伤的法医学意义()A、可证明外力作用 B、可推断致伤物的种类 C、可判明生前伤 D、可认定致伤物

3、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形成是()A、大脑皮质静脉破裂 B、软脑膜挫伤 C、血管异常

D、脑底动脉瘤破裂

4、内脏破裂常见的情况()A、拳击脚踢 B、锐器穿刺 C、高空坠落 D、交通事故

5、锐器创的特点()A、创壁光滑 B、创缘整齐

C、创腔有组织间桥 D、创底平坦

25

6、棍棒打击人体可形成()A、中空性皮下出血 B、条状挫裂创 C、内脏碎裂

D、颅骨的线状或舟状骨折

7、圆形棍棒伤的特点()A、创缘双侧有典型的“镶边状”挫伤带 B、创缘内侧有条片状挫伤带 C、皮下出血与凶器宽度一致 D、皮下出血小于凶器直径

8、下列哪些头面部损伤是斧背直击所致()A、弧形部位的类圆形表皮剥脱、皮下出血 B、平坦处类长方形的皮下出血 C、平坦处窄条形挫裂创 D、平坦处直线和瓣状挫裂创

9、下列哪些特征符合圆形锤面伤()A、皮下组织丰满处的出血稍小于锤面直径 B、皮下组织丰满处的出血稍大于锤面直径 C、骨质衬垫处的出血稍小于锤面直径 D、骨质衬垫处的出血稍大于锤面直径

10、挤压伤的主要死亡原因()A、胸腹腔主要脏器功能障碍 B、内脏破裂大出血

C、反射性抑制或阻碍呼吸功能 D、大面积的软组织挫伤

11、影响坠落伤形成的因素有()A、高度 B、速度 C、地面状况 D、被害人年龄

26

12、斧类砍创的特点是()A、创口哆开明显 B、垂直砍击呈梭形 C、一端着力呈楔形

D、斜砍时,钝角缘挫伤明显

13、枪弹创的成伤机理()A、穿透 B、高温 C、炸裂 D、高压

14、下列有关枪弹创描述正确的是()A、近距离射击时,射入口小于射出口 B、远距离射击时,射入口小于射出口

C、近距离射击时,射入口周围能检出火药颗粒 D、射入口可检见挫伤轮

15、霰弹创基本特征()A、创口多、损伤面大

B、创口中心密集、周边疏散 C、创口周围无挫伤带 D、多无射出口

16、道路交通事故常见的损伤特征()A、轮胎碾压伤 B、车体撞击伤 C、挥鞭样损伤 D、摔跌伤

17、机械性损伤常见的合并症()A、休克 B、失血 C、感染

27 D、脑震荡

18、区别生前损伤与死后损伤的依据是()A、损伤处是否有血痂形成 B、损伤处是否有炎症反应 C、损伤有无皮革样化 D、损伤处是否有血凝块

19、下列有关他杀损伤描述正确的是()A、可发生在伤者不易或难以形成损伤的部位 B、重伤多,致命伤可有多处 C、分布范围广,排列多紊乱 D、无抵抗伤或防卫伤

20、机械性窒息尸体的一般尸表征象为()。

A.颜面肿胀发绀

B.脏器出现塔雕氏斑

C.流涎、流涕,二便失禁

D.皮肤出现鸡皮现象

E.尸斑出现早而著

21、机械性窒息尸体的一般尸表征象为()。

A.尸冷缓慢

B.流涎、流涕,二便失禁

C.颜面肿胀发绀

D.内脏淤血

E.痉笑面容

22、机械性窒息尸体的一般内部征象为()。

A.血液暗红色,流动状

B.内脏淤血

C.颜面肿胀发绀

D.尸冷缓慢

E.肺气肿、水肿

23、机械性窒息尸体的一般内部征象为()。

A.浆膜及粘膜下点状出血

B.出现鹅掌纹

28

C.内脏淤血

D.肺气肿、水肿

E.颜面肿胀发绀

24、缢死的死亡机制为()。

A.呼吸道的压迫

B.颈部血管的压迫

C.颈部神经的压迫

D.颈椎脱位或骨折

E.感染及并发症

25、缢死的死亡机制为()。

A.呼吸道的压迫

B.血中含有超量的一氧化碳

C.颈部血管的压迫

D.颈部神经的压迫

E.全身淋巴结肿大

26、缢死的方式为()。

A.前位

B.悬位

C.侧位

D.立位

E.后位

27、缢死的方式为()。

A.坐位

B.前位

C.跪位

D.后位

E.卧位

28、缢死的姿势为()。

A.侧位

B.悬位

C.立位

D.后位

E.蹲位

29、缢沟的特点应为()。

A.兜住点最深

B.有提空现象

C.深度均匀一致

D.颈动脉内膜有损伤

E.形状为环形

30、勒沟的特点应为()。

A.水平方向走行,呈闭索形式

B.深度均匀一致

C.颈动脉内膜可见损伤

D.多呈马蹄状

29

31、生前入水溺死尸体外部征象有()。

A.尸斑浅淡、出现缓慢

B.手中抓有异物

C.肺气肿、水肿

D.消化道见溺液

E.口鼻围见白色蕈形泡沫

32、生前入水溺死尸体外部征象有()。

A.肺气肿、水肿

B.手中抓有异物

C.内脏器官见浮游生物

D.尸斑浅淡、出现缓慢

E.口鼻围见白色蕈形泡沫

33、生前入水溺死尸体的内部征象有()。

A.肺呈水性肺气肿

B.消化道有溺液

C.尸斑浅谈、出现缓慢

D.手中抓有异物

E.左心血冰点下降

34、生前入水溺死尸体内部征象有()。

A.手中抓有异物

B.消化道内有溺液

C.尸斑浅淡、出现缓慢

D.肺呈大理石样改变

E.内脏器官见浮游生物

35、属于机械性窒息死亡的种类有()。

A.缢死

B.电击死

C.勒死

D.烧死

E.噎死

36、属于机械性窒息死亡的种类有()。

A.性窒息

B.雷击死

C.扼死

D.压死

E.冻死

37、扼死尸体的法医学鉴定要点为()。

A.颈部扼痕

B.帕氏斑

C.出现扼死面容

D.舌骨,甲状、环状软骨常见骨折

E.肺呈大理石样改变

30

38、扼死尸体的法医学鉴定要点为()。

A.颈动脉内膜损伤

B.出现扼死面容

C.颈部肌肉出现内部索沟

D.颈部扼痕

E.舌骨,甲状、环状软骨骨折

39、扼死尸体的法医学鉴定要点为()。

A.维湿涅夫斯基氏斑

B.颈部扼痕

C.口鼻围出现蕈形泡沫

D.出现扼死面容

E.舌骨,甲状、环状软骨骨折

40、烧死的内部征象有(): A、热作用呼吸道综合征

B、闭眼征象

C、血液内有炭氧血红蛋白 D、胃内有炭末 E、硬脑膜外热血肿

41、电击伤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取决于以下因素(): A、人的性别 B、电流强度 C、电压

D、通电持续时间 E、触电的部位和方式

42、电击死的尸体征象有(): A、电流斑 B、电流烧伤 C、电烙印 D、电击花纹

E、皮肤金属化现象

31

43、生前烧死与死后焚尸的鉴别要点在于死后焚尸()。A、无皮肤烧伤的生活反应 B、呼吸道内有炭末

C、呼吸道无“热作用综合征” D、血中碳氧血红蛋白不增高 E、有其他致死原因

44、液体检材提取时,可采用的提取方法为()。

A、吸取法;B、局部提取法;C、载体提取法;D、转移提取法。

45、未干燥的法医物证检材,在包装保存前应()。

A、阳光下曝晒干;B、高温烘干;C、自然晾干;D、冰箱内冷藏。

46、O型血液中含有()。

A、B凝集原;B、抗A和抗B凝集素;C、H凝集原;D、A凝集原。

47、A型血液中含有()。

A、B凝集原;B、抗A凝集素;C、抗B凝集素;D、A凝集原。

48、B型血液中含有()。

A、B凝集原;B、抗A凝集素;C、抗B凝集素;D、A凝集原。

49、AB型血液中含有()。

A、B凝集原;B、抗A凝集素;C、抗B凝集素;D、A凝集原。

50、O型分泌型人的唾液中可检测出血型物质()。A、H型;B、A型;C、B型;D、AB型。

32

51、A型分泌型人的唾液中可检测出血型物质()。A、H型;B、A型;C、B型;D、A和B型。

52、B型分泌型人的唾液中可检测出血型物质()。A、H型;B、A型;C、B型;D、AB型。

53、AB型分泌型人的唾液中可检测出血型物质()。A、H型;B、A型;C、B型;D、AB型。

54、血液的ABO血型凝集原检验法,确定为A型者检验时表现为()。

A、抗A凝集素与被检红细胞发生凝集;B、抗B凝集素与被检红细胞不发生凝集;C、抗H凝集素与被检红细胞发生凝集;D、抗A、抗B、抗H凝集素均不与被检红细胞发生凝集。

55、血液的ABO血型凝集原检验法,确定为B型者检验时表现为()。

A、抗A凝集素与被检红细胞发生凝集;B、抗B凝集素与被检红细胞发生凝集;C、抗H凝集素与被检红细胞发生凝集;D、抗A、抗B、抗H凝集素均不与被检红细胞发生凝集。

56、血液的ABO血型凝集原检验法,确定为AB型者检验时表现为()。

A、抗A凝集素与被检红细胞发生凝集;B、抗B凝集素与被检红细胞发生凝集;C、抗H凝集素与被检红细胞发生凝集;D、抗A、抗B、抗H凝集素均不与被检红细胞发生凝集。

57、血液的ABO血型凝集原检验法,确定为O型者检验时表现为()。

A、抗A凝集素与被检红细胞不发生凝集;B、抗B凝集素与被检

33 红细胞发生凝集;C、抗H凝集素与被检红细胞发生凝集;D、抗A、抗B、抗H凝集素均不与被检红细胞发生凝集。

58、确定血痕的性别可检测()。

A、性染色体;B、性激素;C、Y染色体的DNA片段;D、细胞的形态。

59、免疫学方法检验精(液)斑,()。

A、能确定人类的精(液)斑;B、不能确定无精子人的精(液)斑;C、不能确定精(液)斑;D、能确定无精子人的精(液)斑。

五、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自杀是暴力性死亡。()

2、咬伤属于锐器伤。()

3、斧背打击眶部可形成环形或弧形挫裂创。()

4、斧背直击头部平坦处出形成的类长方形凹陷骨折,反映斧背接触面的形状。()

5、砖石伤的致伤方式是以一定距离投射而成。()

6、多角形锤面形成的挫裂创有夹角。()7头皮或颅骨的梳齿状擦伤,其梳齿的指向是砖块飞来的方向。()

8、砖块所致的局限性凹陷骨折较少见。()

9、乱石打击,多在一次打击下形成大小相等、深浅一致的散在表皮擦伤、皮下出血或挫裂创。()

10、卵石球面打击头部,形成边缘不清的“月晕”状皮下出血。()

34

11、挤压伤多当场死亡。()

12、收刀角处的鱼尾状拖刀痕是他杀切创的特点。()

13、砍创的创长与刃长一致或较长。()

14、斜形砍击人体时,钝角缘挫伤明显。()

15、垂直砍击人体,创缘无挫伤带。()

16、刺创创口可大于刺器的宽度。()

17、刺创创腔的深度一定与刺器的长度一致。()

18、枪弹射入口的皮肤组织有缺损,而射出口皮肤无缺损。()

19、飞行事故的死亡原因就是广泛性损伤。()20、火车损伤严重,出血一定多。()

21、机械性窒息的一般尸体征象是机械性窒息死者所特有。()

22、只有身体悬空的缢吊才能致死,身体不悬空的缢吊不会致死。()

23、机械性窒息的一般尸体征象形成并不是机械性窒息死者所特有。()

24、尸体悬空形成完全性缢死,尸体未悬空可以形成不完全性缢死。()

25、缢沟多呈“马蹄状”或“V”字形,兜住弧斜行向上,最后互相接近或提空。整个缢沟兜住点最 深,两侧逐渐变浅,甚至消失。()

26、缢死者一般多见于他杀,亦见于自杀或灾害事故。()

27、绳结的性质对于判定勒死的性质很重要,自勒者多打活结,他勒者大多打死结,不打结者极为少见。()

35

28、勒沟为水平方向走行,呈闭锁式,如“O”字形,深度均匀一致。()

29、勒死尸体,因绞绳常位于甲状软骨处或其下方,因而舌尖常含在口内。()30、勒死尸体,颈部勒沟深部颈总动脉内膜常见横裂及内膜出血。()

31、扼死是指仅能用手(单手或双手)扼压颈部引起窒息死亡。()

32、颈部扼痕需经12-24小时表现显著,如果酒精棉球擦试颈部,可使扼痕尽早显现。()

33、在醉酒或癫痫发作时,不能移动体位,仅其口鼻孔同时浸在水盆、水坑内不可能溺死。()

34、咸水中溺死者,因盐分较高,引起肺水肿,血液浓缩致呼吸衰竭死亡。()

35、淡水中溺死者,溺液使红细胞溶血,释放出大量钾离子,使心窒颤动或停搏而死亡。()

36、声门痉挛系指溺液使机体迷走神经被抑制,引起心脏骤停死亡。()

37、水中休克系指寒冷溺液刺激声门,闭塞呼吸道窒息死亡。()

38、溺水死者在死前垂死挣扎,手中常抓有异物,是尸体痉挛的表现,为生前溺水征象。()

39、死后抛尸入水者,若水压较大时,可有少量溺液进入小肠。()40、生前入水溺死者,在心、肝、肾、脾、骨髓、牙齿均能发现溺液中的硅藻。()

41、水中尸体易于腐败,面目全非,个人识别对于案情性质的推断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6

42、生前入水尸体尸斑出现早而著。()

43、性窒息是一种变态性行为,其死亡原因是由于采用的缺氧措施失控,意外地窒息死亡。()

44、电击死的法医学鉴定,是将现场勘验和全面的尸体检验结合起来,综合分析作出的判断。()

45、硬脑膜外热血肿只在生前烧死的尸体上发生。()

46、火场窒息是烧死的原因之一。()

47、电流强度是影响电流损伤最重要的因素。()

48、法医物证是指依法收集与案件有联系,通过科学鉴定能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类物质。()

49、法医物证是生物类的物质多易腐败发霉变质,因此,尚未干燥的物证检材可曝晒或高温烘干后保存。()

50、液体检材应放在冰箱内冷藏或用干净纱布沾附后晾干保存。()

51、红细胞上含有A凝集原,其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者,其血型为AB型。()

52、红细胞上含有B凝集原,其血清中含有抗A凝集素者,其血型为B型。()

53、红细胞上含有H凝集原,其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者,其血型为O型。()

54、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者,其血型为AB型。()

55、红细胞上含有A和B凝集原,其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者,其血型为AB型。()

56、泌液中分泌有与ABO血型一致的血型物质者,称为分泌型。()

37

57、含有A凝集原的红细胞与含有抗A凝集素的血清相遇可发生红细胞凝集。()

58、含有A凝集原的红细胞与含有抗B凝集素的血清相遇可发生红细胞凝集。()

59、血泊所在处一般都是受伤的原始现场。()

60、血液从动脉喷溅出落在物体上,形成点状血痕。()61、尸体上的流柱状血痕可表明伤者受伤时的姿势和位置。()62、尸体上的流柱状血痕可表明伤者受伤时,行走的方向。()63、受伤者行走时,滴落的血滴多呈椭圆形,行走方向的一端呈星芒状。()

64、受伤者行走时,滴落的血滴多呈圆形,行走方向的一端呈星芒状。()

65、血痕预试验的特异性较差,阴性结果可否定血的存在,阳性结果表明可能是血,而不能肯定是血。()

66、血痕预试验的特异性好,阴性结果可否定血的存在,阳性结果表明肯定是血。()

67、血痕的确证试验的特异性差,阴性结果可否定血的存在,阳性结果表明可能是血,但不能肯定是血。()

68、抗人血红蛋白血清,不仅具有种属特异性,而且还具有脏器特异性,故既可用于血痕的种属检验,也可用于血痕的确证检验,从而可省略确证试验。()69、抗人血清蛋白血清则具有种属特异性和脏器特异性,可用于血痕的种属检验和确证试验。()

70、凝集素检验是用已知抗原去检测血痕中未知抗体,判定血型。()

38 71、凝集原检验法是用已知抗原检测血痕中的未知抗体,判定血型。()

72、凡在血痕中检测出男性激素,便可判定为男性血。()73、由于男女都有X染色体,故不能通过检测X染色体来确定性别。()

74、出血部位检验的方法主要根据血痕所含组织细胞成份来确定出血部位。()

75、出血部位检验的方法主要根据血痕的形态来确定出血部位。()

76、输精管结扎者或精子缺乏症患者的精液中无精子,需用免疫学检验方法检验其精(液)斑。()

77、凡在物证检材中未检验出精子,便可否定检材中含有精(液)斑。()

78、强奸案中在被害人的阴道内提取的内容物中,检出的血型就是犯罪嫌疑人所留下的精液血型。()

79、唾液斑确定常采用淀粉消化试验,将少许淀粉液与检材浸出液作用后,再加碘液,若显蓝色,为阳性反应,表明检材含 有唾液斑。()

80、唾液斑确定常采用淀粉消化试验,将少许淀粉液与检材浸出液作用后,再加碘液,立即呈蓝色,为阴性反应,表明检材 不含唾液斑。()

81、鉴别毛发与其它纤维的最好的方法是火烧法。()82、毛发检验可推断致伤物。()83、毛发中不能检验出血型。()

84、根据骨化点出现和骨骺愈合推断年龄对中老年人最准确。()

39 85、在没有找全一个人的全身骨骼时,是无法推断其身长的。()86、颅像重合是利用死者的颅骨与嫌疑死者的照片进行重合照相,识别死者的一种方法。()

87、颅骨复容是利用死者的颅骨与嫌疑死者的照片进行重合照相,识别死者的一种方法。()

88、根据牙齿的磨损程度可推断人的年龄。()

89、根据牙齿的形态、排列、牙病及治疗情况和假牙的形态、质量、工艺等可作个体识别。()

90、DNA具有遗传性和体差异性,故可用于亲子鉴定和个人识别。()

91、一个人不同器官组织的DNA是不一样的。()

92、因DNA上的与指纹一样的纹线,故称为DNA指纹。()93、PCR技术是一种快速的特定DNA片段在体外扩增的技术。()

六、简答题

1、法医是如何分科的?

2、法医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3、法医学尸体检验的目的是什么?

4、法医学活体检验的内容有哪些?

5、法医学的任务有哪些?

6、何谓心脏死?

7、何谓肺脏死?

40

8、脑死亡的诊断依据?

9、死亡的过程分哪几期?各有何特点?

10、假死的概念及特点?

11、安乐死的概念及条件?

12、何为超生反应?

13、尸斑的法医学意义?

14、角膜混浊的发展过程?

15、尸僵的法医学意义?

16、影响尸体腐败的因素有哪些?

17、死亡时间的推断方法?

18、早期尸体现象和晚期尸体现象包括哪些改变?

19、如何利用尸体现象判断死亡时间? 20、创的基本结构

21、内脏易破裂的器官

22、钝器伤及其分类

23、常见的颅盖骨骨折

24、拳脚伤的基本性状

25、咬伤的形态特点

26、棍棒伤的基本性状

27、斧背伤的性状

28、锤类伤的性状

41

29、砖石伤的性状 30、挤压伤的特点

31、影响坠落伤形成的因素

32、高坠伤的特点

33、切创的基本性状

34、砍创的性状

35、刺创的性状

36、剪创的性状

37、枪弹创及枪弹创的分类

38、枪弹射入口的特点

39、枪弹射出口的特点 40、颅骨枪弹创的特点

41、枪弹创的确定

42、简述机械性窒息的种类

43、简述机械性窒息的一般尸体外表征象

44、简述机械性窒息的一般尸体内部征象

45、简述缢死的机制

46、简述缢死的方式及其特点

47、简述缢沟的外部形态特点

48、简述缢沟的内部组织学改变

49、简述缢死尸体的颜面部改变

42 50、简述正确判定缢吊尸体的性质

51、简述勒沟的外部形态特点

52、简述勒沟的内部组织学改变

53、简述扼死的方式

54、简述扼死尸体扼痕的形态学特点及发现方法

55、简述扼死的颜面部改变

56、简述扼死尸体的内部征象

57、简述扼死尸体法医学鉴定中注意的问题

58、简述溺死的机理

59、简述生前溺死尸体的外部征象 60、简述生前溺死尸体的内部征象 61、简述性窒息死的法医学鉴定 62、烧死的尸体外部征象有哪些? 63、烧死的内部征象有哪些? 64、烧死的原因与机理有哪些? 65、电击死的尸体征象有哪些? 66、猝死的概念及特点? 67、猝死的法医学鉴定步骤? 68、猝死的常见诱因? 69、论猝死的法医学鉴定意义? 70、损伤程度鉴定的依据?

43 71、损伤程度的鉴定方法? 72、确定重伤的基本原则? 73、轻伤与轻微伤的鉴定原则? 74、诈病的特点? 75、造作伤(病)的特点? 76、造作伤(病)的鉴定方法? 77、性法医学鉴定时应注意的事项? 78、法医物证检验有何意义?

79、物证提取方法主要有哪些?各适合哪些种类物证检材的提取?

80、法医物证发现、提取、包装、送检时应注意什么? 81、什么叫抗原、抗体、免疫? 82、ABO血型是怎样分型的? 83、血痕的预试验基本原理是什么?

84、血痕的确证试验有何意义?主要的方法有哪些? 85、什么是血痕的种属试验?其基本原理?

86、为何用抗人血红蛋白血清既可确定血痕,又确定是人血痕? 87、如何检测血液的ABO血型?

88、血痕ABO血型凝集素检验方法是怎样的? 89、血痕的ABO血型检验吸收试验原理? 90、血痕的ABO血型检验解离试验原理?

44 91、血痕的ABO血型检验红细胞粘连试验原理? 92、怎样检测血痕的性别? 93、对血痕的出血部位怎样判定? 94、怎样根据血痕测定出血量的多少? 95、怎样测定血痕形成时间?

96、精(液)斑酸性磷酸酶显色法原理? 97、精斑的确证检验方法有哪些? 98、唾液斑的确定检验方? 99、毛发检验有哪些内容?

100、如何通过牙齿检验进行个识别? 101、DNA指纹有何特点?

102、检测DNA指纹的萨森印迹杂交技术主要程序有哪些? 103、PCR技术的原理?

七、论述题

1、论公安专业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法医学?

2、试述法医学鉴定程序?

3、试述死亡的发生过程?

4、如何分析死亡原因

5、论述死亡的分类

6、论早期尸体现象和晚期尸体现象

45

7、可利用哪些条件推断死亡时间?

8、如何利用胃内容物推断死亡时间?

9、如何利用蛆蝇生长发育推断死亡时间?

10、表皮剥脱的形成、性状及法医学意义

11、皮下出血的形成、性状及法医学意义

12、挫伤的形成、基本形态及法医学意义

13、外伤作用力方向的判定

14、交叉损伤形成先后顺序的判定

15、砍伤与切创的鉴别

16、钝器伤与锐器伤的鉴别

17、木制棍棒伤与金属棍棒伤的鉴别

18、生前伤与死后伤的鉴别

19、自杀伤与他杀伤的鉴别

20、根据刺入口的形态推断致伤物的横断面

21、射击距离的判定

22、射击方向的判定

23、根据骨裂线判断力的中心、骨裂的方向及骨裂的先后顺序

24、举例说明颅骨的局部变形损伤机制

25、脑膜出血的种类及特点

26、脑振荡的形成及病变特点

27、机械性损伤检验的程序及应注意的情况

46

28、判定损伤的打击次数及打击方向

29、什么情况下可以认定凶器 30、根据损伤判定死亡原因

31、试述机械性窒息的一般尸体外部征象及其成因

32、试述机械性窒息的一般尸体内部征象及其成因

33、试述缢死的姿势

34、试述缢沟和勒沟的鉴别

35、试述自勒和他勒的鉴别

36、试述扼死的主要外部尸体征象

37、试述生前入水的尸体征象

38、试述生前入水尸体外部征象及其成因

39、试述烧死与死后焚尸的鉴别要点? 40、试述电击死的法医学鉴定要点?

41、试述性犯罪案件的法医学鉴定

42、如何鉴定诈病、造作伤(病)

43、论述根据现场中血痕的形态可提示哪些案件息信。

44、论述精(液)斑与其他体液、分泌物混合斑的个人识别鉴定。

45、论述如何根据毛发检验进行个人识别?

46、论述如何根据骨骼检验进行个人识别?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题库 篇5

1、A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下列属于酸性染料的是 A.亚甲蓝 B.天青 C.硫堇 D.伊红 E.苏木精

2、用于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理想的抗凝剂是 A.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 B.草酸盐 C.肝素 D.枸橼酸盐 E.以上都不是

3、关于细胞成分的特性,正确的说法是 A.嗜酸性颗粒为酸性物质 B.中性颗粒为酸性物质 C.细胞核蛋白为碱性物质 D.Hb为碱性物质

E.淋巴细胞胞质为嗜酸性物质

4、关于双草酸盐抗凝剂,错误的说法是 A.草酸钾可使红细胞缩小 B.草酸铵可使红细胞胀大 C.不可用于血细胞比容测定 D.可用于凝血象测定 E.目前应用较少

5、EDTA盐抗凝剂不宜用于 A.红细胞计数 B.白细胞计数 C.血小板计数 D.白细胞分类计数

E.凝血象检查和血小板功能试验

6、血清与血浆的区别是 A.血清缺少某些凝血因子 B.血浆缺少某些凝血因子 C.血清缺少凝血酶 D.血浆缺少凝血酶 E.血清缺少纤维蛋白

7、有关静脉采血步骤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穿刺时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

B.扎止血带-穿刺,见回血后-解除止血带-抽血

C.抽血完毕后,立即将血液通过针头沿管壁缓缓注入容器中 D.注射器中最后带有血泡的血不宜进入 E.肘正中静脉采血时,肘关节应伸直

8、关于全血、血浆和血清的概念叙述,错误的是

A.血清是血液离体后血块收缩所分离出的微黄色透明液体 B.血浆是不含纤维蛋白原的抗凝血 C.抗凝血一般是指血液加抗凝剂后的全血

D.脱纤维蛋白全血指用物理方法促进全部纤维蛋白缠绕于玻珠上而得到的血液 E.血清不含纤维蛋白原

9、血细胞计数仪计数血细胞时,抗凝剂应选用 A.草酸钠 B.肝素 C.EDTA-KD.草酸钾 E.枸橼酸钠

10、关于真空采血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实验要求选择相应的真空采血管 B.采血量由真空负压严格控制 C.为封闭式采血技术 D.可避免对医护人员的感染 E.容易发生溶血现象

11、肝素的抗凝原理是 A.加强AT-Ⅲ灭活作用 B.与血液中钙离子形成螯合物 C.除去球蛋白 D.除去纤维蛋白原 E.除去白蛋白

12、关于耳垂采血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获得较多血量 B.痛感较轻 C.检查结果恒定 D.与静脉血差异小 E.适合婴幼儿

13、关于血细胞染色,正确的叙述是 A.瑞氏染色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B.瑞氏染色法对细胞质染色的效果不及吉姆萨染色法 C.瑞氏染色液中的伊红为碱性染料,亚甲蓝为酸性染料 D.吉姆萨染色法对细胞核和寄生虫着色较差 E.吉姆萨染色法为最常用的染色方法

14、血液的生理功能 A.运输功能 B.协调功能 C.维护机体内环境 D.防御功能 E.以上都是

15、正常人血量约占体重的 A.4%~6% B.6%~8% C.8%~10% D.6%~10% E.4%~8%

16、瑞氏染色法中缓冲液的最主要作用是 A.稀释染液以防着色太深

B.不改变细胞所带电荷,促进染色进行 C.增加细胞对染料的亲和力

D.保证细胞受色时恒定最佳的pH条件 E.以上都是

17、枸橼酸钠的抗凝原理是 A.阻止凝血酶的形成 B.阻止血小板聚集 C.除去球蛋白

D.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螯合物 E.除去纤维蛋白原

18、关于瑞氏染色,错误的说法是 A.室温越高,染色时间越短 B.染液浓度越高,染色时间越短 C.细胞数量越多,染色时间越长 D.先倒去染液,再用流水冲洗 E.用缓慢的流水冲去染液

19、成人静脉采血时,通常采血的部位是 A.手背静脉 B.肘部静脉 C.颈外静脉 D.内踝静脉 E.股静脉

20、关于瑞氏染色后细胞着色情况,错误的叙述是 A.中性颗粒为淡紫红色 B.淋巴细胞胞质为蓝色 C.嗜碱性颗粒为紫红色 D.嗜酸性颗粒为粉红色 E.单核细胞胞质为灰蓝色

21、标本溶血可使下列哪些指标的测定结果偏低 A.AST B.ALT C.K

D.葡萄糖 E.胆红素

22、抑制凝血酶作用的抗凝剂是 A.枸橼酸钠 B.EDTA-K C.肝素 D.草酸盐 E.EDTA-Na

23、瑞氏染色时,如果pH偏碱,红细胞将会出现 A.粉红色 B.蓝色 C.橙色 D.黄色 E.棕色

24、标本溶血可使下列哪些指标的测定结果偏高 A.乳酸脱氢酶 B.血钾 C.AST D.ALT E.以上均是

25、下列关于瑞氏染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瑞氏染色的最适pH值为6.4~6.8 B.瑞氏染料中含碱性染料亚甲蓝和酸性染料伊红

C.染液配制后须在室温或37℃贮存一定时间,待亚甲蓝逐渐转化为天青B后方能使用 D.缓冲液pH偏高,血涂片颜色会偏蓝 E.以上都是

26、对瑞氏染色的介绍,正确的说法是 A.偏酸性环境中染色偏蓝 B.偏碱性环境中染色偏蓝 C.偏酸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 D.偏碱性环境中正电荷增多 E.偏碱性环境中易与伊红结合

27、吉姆萨染色法较瑞氏染色法的优点在于 A.新配制的染液可立即使用 B.标本染色艳丽 C.染料渗透性强 D.对细胞核着色较好 E.对胞质和中性颗粒着色较好

28、在静脉采血法时,为了避免血小板激活,常使用 A.塑料注射器和硅化处理后的试管或塑料试管 B.塑料注射器和普通试管 C.玻璃注射器和硅化处理后的试管 D.玻璃注射器和玻璃试管 E.玻璃注射器和塑料试管

29、血液粘度与下到哪项有关 A.血细胞比容 B.血浆中纤维蛋白原 C.血浆中球蛋白

D.血管内壁和血流动力学因素 E.以上都是

30、关于草酸钠抗凝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草酸钙沉淀 B.通常与血液按1:4比例使用 C.对自动凝血仪的使用有影响 D.对凝血因子Ⅴ保护功能差 E.目前凝血象检查不宜选用

31、毛细血管和静脉血之间无论细胞成分或化学组成都存在 A.无明显差异 B.明显差异 C.程度不同差异 D.完全相同 E.基本相同

32、静脉采血时,错误的操作是 A.从内向外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B.进针时使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 C.见回血后松开压脉带

D.未拔针头而直接将血液打入容器 E.如需抗凝应轻轻混匀

3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血液pH正常参考范围为7.35~7.45 B.血浆占全血的55%呈淡黄色,主要是胆红素所致 C.正常血液量为体重的8%左右 D.血清不含纤维蛋白原

E.血浆是复杂的胶体溶液,但成分非常恒定,其中固体成分占8%~9%,水分占91%~92%

34、关于抗凝剂,错误的叙述是 A.EDTA-Na溶解度大于EDTA-K

B.EDTA盐与血浆中钙离子形成螯合物 C.肝素作为抗凝血酶Ⅲ的辅因子而发挥抗凝作用 D.枸橼酸钠可用于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E.枸橼酸钠可用于血液保养液

35、肝素抗凝主要是加强哪种抗凝血酶的作用 A.抗凝血酶Ⅰ B.抗凝血酶Ⅱ C.抗凝血酶Ⅲ D.抗凝血酶Ⅳ E.抗凝血酶Ⅴ

36、适用于血细胞比容、网织红细胞计数,不适用于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检查的抗凝剂是

A.乙二胺四乙酸盐 B.双草酸盐 C.肝素 D.枸橼酸盐 E.以上都不是

37、新生儿作血常规检查,多在下列哪个部位采血 A.颈静脉 B.耳垂 C.足跟 D.肘部静脉 E.头皮血管

38、ICSH建议,血细胞计数时首选抗凝剂是 A.EDTA-KB.EDIA C.EDTA-Na D.肝素 E.枸橼酸钠

39、可用于血液保养液的抗凝剂是 A.EDTA-KB.枸橼酸钠 C.草酸钠 D.双草酸盐 E.草酸钾

40、用自动分析仪首选的抗凝剂是 A.枸橼酸钠 B.EDTA-KC.肝素 D.草酸盐 E.双草抗凝剂

41、瑞氏染液的成熟指数(rA)下降到多少时方可使用 A.0.9±0.1 B.1.1±0.1 C.1.3±0.1 D.1.5±0.1 E.1.7±0.1

42、肝素或双草酸盐抗凝血都适用于 A.红细胞计数 B.白细胞分类计数 C.血红蛋白测定 D.血细胞比容测定 E.红细胞形态检查

43、瑞氏染色法的染色作用是 A.物理吸附 B.化学亲和

C.物理吸附和化学亲和 D.化学结合 E.物理性结合

44、枸橼酸钠用于血沉检查,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是 A.1:2 B.1:4 C.1:6 D.1:8 E.1:9

45、循环血红细胞更替周期是 A.80天 B.100天 C.120天 D.130天 E.140天

46、血液有形成分是指 A.血液所有成分 B.血清 C.细胞 D.纤维蛋白原 E.纤维蛋白

47、凝血象检查时,抗凝剂最好用 A.EDTA-K

B.38g/dl枸橼酸钠 C.109mmol/L枸橼酸钠 D.肝素 E.草酸钠

48、关于毛细血管采血法,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般用三棱针或专用采血针 B.宜一人一针一管

C.针刺人皮肤深度以2~3cm为宜 D.如血流不畅可在刺处周围用力挤压 E.用消毒棉球擦去第一滴血

49、对草酸盐抗凝剂,错误的叙述是 A.草酸铵可使血细胞膨胀 B.双草酸盐可用于血细胞比容测定 C.对V因子保护差 D.可用于凝血象检查

E.可干扰血浆中钾、钠和氯的测定 50、关于瑞氏染色,正确的叙述是 A.偏碱性环境中易与伊红结合 B.偏碱性环境中染色偏红 C.偏酸性环境中染色偏红 D.偏碱性环境中正电荷增多 E.偏酸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

2、B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嗜酸性颗粒 B.淋巴细胞胞质 C.嗜碱性颗粒 D.中性颗粒

E.原始红细胞胞质

1、属于嗜酸性物质的是

2、既能与伊红结合,又能与亚甲蓝结合的是

A.瑞氏染色 B.吉姆萨染色 C.巴氏染色 D.HE染色

E.瑞-吉复合染色

3、可用于观察妇女激素水平的是

4、最适用于痰液涂片作癌细胞检查的是

5、《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推荐的血细胞染色法是

6、最常用的血细胞染色法是

A.亚甲蓝 B.伊红 C.沙黄 D.甲醇 E.甘油

7、瑞氏染液中的酸性染料是

8、瑞氏染液中起固定作用的是 A.EDTA-KB.枸椽酸钠 C.肝素

D.双草酸盐 E.钠

9、适合血细胞计数用的抗凝剂是

10、适合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用的抗凝剂是

A.抗凝剂 B.促凝剂 C.防腐剂 D.溶血剂 E.分离胶

11、需要使用全血检测的标本,应使用含有什么成分的真空采血管

12、为更好的分离血清,应使用含有什么成分的真空采血管

13、为加快血清分离的速度,应使用含有什么成分的真空采血管

A.EDTA盐 B.枸橼酸钠 C.草酸钠 D.双草酸盐 E.肝素

14、止凝血试验中常用的抗凝剂是

15、用于血细胞分析仪的抗凝剂是

16、生化检查中常用的抗凝剂是

1、A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可见到的异常红细胞是 A.镰形红细胞 B.球形红细胞 C.椭圆形红细胞 D.泪滴形红细胞 E.靶形红细胞

2、关于血细胞比容的概念,错误的叙述是 A.是指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百分比 B.红细胞比容是一项相对值 C.其高低与红细胞数量及大小有关 D.常用来诊断贫血并判断其严重程度 E.还可用来推断贫血疗效观察

3、下列关联组合中,错误的叙述是 A.巨幼红细胞增多见于恶性贫血 B.网织红细胞增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C.有核红细胞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

D.红细胞易形成缗钱状排列见于高胆固醇血症 E.正常红细胞性贫血见于急性失血

4、影响血沉测定的因素不包括 A.温度 B.血沉管内径 C.血沉管垂直竖立与否 D.血沉管是否干净 E.枸橼酸钠抗凝剂

5、骨髓被异常细胞或组织浸润所致贫血是 A.多发性骨髓瘤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E.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6、有关红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00天 B.正常成人红细胞来自骨髓和脾脏 C.衰老的红细胞主要在肝脏破坏 D.正常红细胞膜表面带正电荷 E.晚幼红细胞已丧失分裂能力

7、关于RDW,错误的描述是

A.应用MCH/RDW进行贫血形态学分类,可以替代一切贫血分类法 B.RDW可用于缺铁性贫血的筛选诊断 C.RDW正常,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很小 D.可用于缺铁性贫血与轻型地中海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E.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RDW正常

8、患者红细胞平均指数为:MCV78fl,MCH26pg,MCHC333g/L,该患者贫血可能是 A.正常红细胞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大红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D.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单纯小红细胞性贫血

9、被ICSH推荐为Hb测定的参考方法是 A.AHDB.沙利法 C.SLS法 D.HiCN法 E.HiN法 测定法

10、不符合缺铁性贫血检查结果的是 A.Hb浓度正常 B.MCV降低 C.MCH降低 D.MCHC降低 E.RDW升高

11、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平均指数为 A.MCV>正常,MCH正常,MCHC正常 B.MCV<正常,MCH<正常,MCHC正常 C.MCV>正常,MCH>正常,MCHC正常 D.MCV<正常,MCH正常,MCHC正常 E.MCV<正常,MCH<正常,MCHC正常

12、有关缺铁性贫血,错误的叙述是 A.以小红细胞为主 B.以低色素性红细胞为主 C.可见环形红细胞 D.红细胞大小不一 E.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消失

13、采用Miller窥盘计数网织红细胞时,如计数10个视野小方格中的红细胞总数为120个,同时计数到大方格中的网织红细胞总数为16个,则网织红细胞百分率应报告为 A.1.2% B.0.148% C.1.48% D.0.83% E.0.16%

14、若计数5个中方格中红细胞总数为350个,按法定计量单位,应报告为 A.350万/mmB.350万/μl C.3.5×10D.3.5×10E.3.5×10/L /L /L

15、引起生理性红细胞增多的因素不包括 A.妊娠中期 B.多汗 C.冷水刺激 D.恐惧 E.新生儿

16、HiCN转化液应置于 A.无色玻璃瓶内 B.无色有机玻璃瓶内 C.棕色有塞玻璃瓶内 D.白色塑料容器 E.棕色塑料容器

17、下列关联组合中,错误的叙述是 A.镰形红细胞见于镰形红细胞性贫血 B.球形红细胞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红细胞缗钱状排列见于低球蛋白血症 D.裂红细胞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E.红细胞形态不齐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18、引起红细胞绝对性增多的因素不包括 A.慢性肺心病 B.法洛四联症 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D.新生儿 E.大面积烧伤

19、HiCN法最大的缺点是 A.对环境造成公害 B.高白细胞血可致浑浊 C.高球蛋白可致浑浊 D.对HbCO的转化慢 E.不能测定SHb 20、属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失血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早期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

21、关于RDW,错误的说法是

A.RDW升高与红细胞直方图基底变宽意义相同 B.是反映外周血中红细胞体积差异的参数 C.可定量表示红细胞体积分布的离散程度 D.是由血细胞分析仪直接测定而得 E.可用于新的贫血形态学分类

22、红细胞直径大于15μm常见于 A.溶血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叶酸或VitB

缺乏所致贫血

23、患者红细胞平均指数为:MCV75fl,MCH22pg,MCHC293g/L,最可能是 A.急性失血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溶血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尿毒症

24、患者MCV、MCH、MCHC均小于正常,最可能是 A.慢性肝病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慢性失血性贫血 D.急性失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25、Hayem稀释液中,硫酸钠的主要作用是 A.调节渗透压

B.提高比密防止细胞粘连 C.防腐 D.抗凝

E.防止血小板聚集

26、符合大细胞性贫血的是 A.恶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27、温氏法测定血细胞比容,离心后应读取到 A.血小板层 B.白细胞层 C.有核红细胞层 D.还原红细胞层 E.带氧红细胞层

28、外周血中有核红细胞增加最明显的疾病是 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 B.急性溶血性贫血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尿毒症

29、SDS-Hb的吸收波峰位于 A.500nm B.504nm C.538nm D.544nm E.548nm 30、新生儿红细胞计数的参考值为 A.(4.0~5.0)×10B.(5.0~6.0)×10C.(6.0~7.0)×10D.(7.0~7.5)×10E.(7.5~8.0)×10

/L /L /L /L /L

31、造血干细胞和造血微环境的损害所致的贫血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32、外周血涂片中靶形红细胞增多常见于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 C.恶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HbS病

33、大细胞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涂片中易见到 A.小红细胞 B.椭圆形红细胞 C.镰形红细胞 D.口形红细胞 E.裂片红细胞

34、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红细胞染色较浅,中央淡染区扩大,这种情况称为 A.正常染色 B.Hb含量低,着色浅 C.Hb含量高,着色深 D.Hb含量高,着色不均 E.Hb含量低,着色不均

35、关于网织红细胞计数,正确的描述有 A.高倍镜下计数100个红细胞所占的百分数 B.试管法染色,血液与染液比例以1:2为宜 C.玻片法染色时间为5~10min D.试管法染色时间为15~20min E.国内多用新亚甲蓝染液染色

36、HiCN法测定Hb后,废液处理时常用 A.次氯酸钠 B.过氧乙酸 C.去污粉 D.甲醛 E.新洁尔灭

37、患者红细胞计数为2.3×10/L,白细胞计数为180×10果应报告为 A.2.0×10/L B.2.1×10/L C.2.12×10/L D.2.25×10/L E.2.3×10/L

38、缺铁性贫血患者经铁剂治疗有效,首先观察到的是 A.网织红细胞无变化,RBC和Hb升高 B.网织红细胞、RBC和Hb都无变化 C.RBC和Hb先升高,随后网织红细胞升高 D.网织红细胞先升高,随后RBC和Hb升高 E.网织红细胞先下降,随后RBC和Hb升高

39、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不会出现 A.幼稚红细胞

L,其红细胞计数结

/B.网织红细胞减少 C.MCHC正常 D.MCV正常 E.MCH正常

40、患者外周血检查结果中,不符合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是 A.MCV>92fl B.MCH>31pg C.MCHC为320~360g/L D.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 E.RDW为18.5%

41、红细胞对血沉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红细胞直径越大,血沉越快 B.球形红细胞使血沉加快 C.镰形红细胞使血沉加快 D.贫血对血沉无影响 E.红细胞增多症可见血沉加快

42、红细胞结构异常不包括 A.染色质小体 B.卡波环 C.嗜多色性红细胞 D.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E.寄生虫

43、典型的缺铁性贫血,红细胞与Hb浓度间的关系为 A.红细胞数量与Hb浓度平行减少 B.红细胞数量减少比Hb浓度减少更明显 C.红细胞数量减少,而Hb浓度在正常范围内 D.Hb浓度减少比红细胞数量减少更明显 E.Hb浓度升高,红细胞数量降低

44、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升高最明显的是 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 B.急性溶血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缺铁性贫血

45、铅中毒时外周血涂片中易见 A.小红细胞 B.球形红细胞 C.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D.嗜多色性红细胞 E.有核红细胞

46、使用Miller窥盘计数网织红细胞,错误的说法是

A.Miller窥盘有2个方格,其小方格的面积是大方格面积的1/9 B.计数前要将Miller窥盘装入目镜筒 C.选择涂片上红细胞分布均匀的部位计数

D.计数大方格内所有红细胞,计数小方格内的网织红细胞 E.Miller窥盘可将网织红细胞计数的CV值控制在10%左右

47、关于魏氏法测定血沉,正确描述的是 A.枸橼酸钠按1:9比例抗凝血液 B.应于37℃条件下测定

C.室温(25℃)测定结果需进行温度校正 D.需用专用的魏氏血沉管,内径为2.5mm E.血沉管用后经水冲洗即可再次使用

48、红细胞酶缺陷所致的贫血是 A.臣幼细胞性贫血 B.Hb病

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E.缺铁性贫血

49、常用于网织红细胞的活体染色方法是 A.瑞氏染色 B.普鲁士蓝染色 C.吉姆萨染色 D.新亚甲基蓝染色 E.糖原染色

50、某贫血患者外周血检查结果:RBC3.5×10红细胞绝对值应为

/L,网织红细胞百分率15%。其网织A.525/L B.5.25×10C.5.25×10D.525×10E.52.5×1051、叶酸及维生素B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E.急性溶血

52、与巨幼细胞性贫血检查结果无关的是 A.RDW<15% B.MCV>92fl C.MCH>31pg D.MCHC为320~360g/L E.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

53、按贫血的MCV/RDW分类法,缺铁性贫血属于 A.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B.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C.正常细胞均一性贫血 D.大细胞均一性贫血 E.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54、关于有核红细胞,正确的说法是 A.正常成人外周血中偶见

B.刚出生一周以内的新生儿外周血涂片可见到少量 C.外周血中出现常表示红系增生降低 D.骨髓纤维化患者的外周血涂片中不会见到 E.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涂片中不会见到

55、关于嗜碱性点彩红细胞,错误的说法是 A.属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L /L /L /L

缺乏所致贫血是 B.常用新亚甲基蓝染液染色

C.正常人血涂片中罕见(约占0.01%)D.胞质内可见大小和数量不一的黑蓝色颗粒 E.可作为铅中毒的诊断筛查指标

56、关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错误的描述是

A.RDW比Price-Jones曲线更准确地反映红细胞大小不等的程度 B.95%以上的缺铁性贫血RDW正常 C.RDW可作为缺铁性贫血的筛选指标

D.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RDW基本正常 E.RDW结合MCV可以进行新的贫血形态学分类

57、被WHO推荐为HCT测定的首选常规方法是 A.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 B.温氏(Wintrobe)法 C.比重测定法 D.微量高速离心法 E.放射性核素法

58、对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用VitBA.RBC升高 B.Hb升高 C.网织红细胞升高 D.血小板升高 E.杆状核粒细胞升高

59、微量高速离心法测血细胞比容的优点不包括 A.标本用量少 B.简便 C.快速 D.准确

E.红细胞间无残余血浆

60、患者MCV、MCH均升高,而MCHC却正常,最可能是 A.急性失血性贫血 B.慢性失血性贫血 C.急性溶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治疗有效后,外周血中最先观察到的是 E.巨幼细胞性贫血 61、Howell-Jolly小体最常见于 A.脾切除后 B.缺铁性贫血 C.红白血病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62、Hayem稀释液中,氯化钠的主要作用是 A.防腐 B.提高相对比密 C.防止细胞粘连 D.固定红细胞 E.调节渗透压

63、关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血红蛋白测定法,正确的叙述是 A.能用吸光度“A”值直接计算Hb浓度 B.突出优点是简便

C.不能用于同时测定白细胞计数和Hb测定的血细胞分析仪 D.十二烷基硫酸钠不破坏WBC E.是Hb测定的参考方法

64、外周血片中不会出现幼稚红细胞的疾病是 A.溶血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类白血病反应 D.红白血病 E.白血病

65、下列哪项不是使ESR增高的物质 A.纤维蛋白原 B.球蛋白 C.胆固醇 D.甘油三酯 E.糖蛋白

66、关于巨幼细胞性贫血,错误的说法是 A.VitB是DNA合成所必需的 B.叶酸也是DNA合成所必需的 C.DNA是细胞增殖的基本物质条件 D.红细胞发育过程中,胞质发育落后于胞核 E.红细胞大小不均

67、关于血液的理化性质,错误的叙述是 A.成人全身血量约为3~4L B.约占成人体重的7%~9%

C.血液的比重主要取决于所含红细胞的百分比 D.健康人血液pH值为7.35~7.45 E.血浆渗量为290~310mOsm/kg·H

O 68、成熟红细胞的形态异常与疾病的关系中,错误的叙述是 A.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提示铅中毒 B.棘形红细胞提示β-脂蛋白缺乏症 C.裂红细胞提示DIC D.靶形红细胞提示HbS增高 E.镰形红细胞提示HbS增高 69、慢性失血性贫血的红细胞形态是 A.大细胞性贫血 B.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C.正常细胞性贫血 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E.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70、血细胞比容降低见于 A.大面积烧伤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严重腹泻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E.慢性心肺疾患

71、确定有无贫血的最佳指标为 A.MCV、MCH、MCHC B.RBC、Hb C.网织红细胞计数 D.RDW E.血沉

72、准确度和精密度都较差的Hb测定方法是 A.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血红蛋白法 B.碱羟血红蛋白法(AHDC.叠氮高铁血红蛋白法(HiNE.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HicN)73、有关Hb的正确描述是 A.HbA由αB.HbAC.HbF由α由αβγ

δ

珠蛋白肽链组成

珠蛋白肽链组成 珠蛋白肽链组成))D.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CTAB)血红蛋白法

D.正常成人的HbA占70%

E.新生儿和婴儿的HbF含量显著低于成人 74、有关网织红细胞,错误的说法是

A.网织红细胞百分率是指油镜下计数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所占的百分数 B.胞质中含有DNA等嗜碱性物质经新亚甲蓝活体染色后可见到网状结构 C.通常比成熟红细胞大 D.可用网织红细胞百分率表示 E.也可用网织红细胞绝对值表示 75、嗜多色性红细胞实质上就是 A.染色质小体红细胞 B.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C.有核红细胞 D.网织红细胞 E.衰老红细胞

76、不会引起红细胞生理性增多的因素是 A.兴奋 B.恐惧 C.高气压 D.剧烈体力劳动 E.冷水浴 77、不易见到靶形红细胞的疾病是 A.缺铁性贫血

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HbS病 D.阻塞性黄疸 E.脾切除后

78、外周血涂片中嗜多色性红细胞减少见于 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白血病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79、关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错误的叙述是 A.正常人的参考范围是320~360g/L B.巨幼细胞性贫血时升高 C.正常细胞性贫血时正常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降低 E.单纯小红细胞性贫血时正常 80、关于染色质小体,错误的说法是

A.可能是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异常染色质 B.可与卡波环同时存在

C.可能是核碎裂或核溶解后所剩的残余部分 D.可出现在成熟或幼稚红细胞胞质中 E.一至数个不等

81、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降低见于 A.溶血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以后,造血恢复时 82、成人外周血检查结果,属病理现象的是 A.嗜多色性红细胞占1% B.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占0.01% C.裂红细胞>2% D.椭圆形红细胞占1% E.口形红细胞<4%

83、关于红细胞平均指数,正确的叙述是 A.MCH是指平均每升RBC所含的Hb浓度 B.MCV是指每个RBC的平均体积 C.MCHC是指每个RBC的平均Hb量 D.MCHC单位为Pg/fl E.红细胞的三个平均指数都是直接测定出来的 84、HiCN的吸收波峰位于 A.504nm B.572nm C.540nm D.578nm E.634nm 85、瑞氏染色下,红细胞中的嗜碱性点彩颗粒为 A.胞质内出现大小不

一、数量不等的紫色颗粒 B.胞质内出现大小不

一、数量不等的红色颗粒 C.胞质内出现大小不

一、数量不等的蓝黑色点状物 D.胞质内出现大小和数量相等的蓝黑色颗粒 E.胞质内出现大小和数量相等的紫色颗粒 86、正常红细胞的平均直径为 A.6.0μm B.6.2μm C.7.2μm D.8.2μm E.9.0μm

87、正常成人外周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不能见到的是 A.口形红细胞 B.裂红细胞 C.嗜多色性红细胞 D.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E.有核红细胞 88、有关网织红细胞计数临床意义,错误的叙述是 A.反映了骨髓的造红细胞功能 B.可作为贫血治疗的疗效观察指标 C.贫血治疗有效后,网织红细胞一直升高 D.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E.可作为贫血病情观察的指标 89、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是用于描述 A.红细胞数量的多少 B.血细胞比容的大小 C.Hb浓度异质性 D.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E.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

90、患者外周血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缺铁性贫血的是 A.MCV<80fl B.MCH<27pg C.MCHC340g/L D.Hb95g/L E.RBC3.5×10

/L 91、关于嗜多色性红细胞,错误的叙述是 A.属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B.胞体较成熟的红细胞大

C.胞质内出现大小和数量相同的深蓝色颗粒 D.增多提示骨髓造红细胞功能活跃 E.溶血性贫血时最为多见

92、患者外周血涂片示红细胞较小、中心淡染,RDW为18.6%,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93、微量高速离心法测定血细胞比容,其相对离心力(RCF)要求为 A.≥5000g B.≥7500g C.≥10000g D.≥12000g E.≥15000g

94、单纯小细胞性贫血的病因不包括 A.慢性肝炎 B.慢性肾小球肾炎 C.尿毒症 D.慢性失血 E.肾病综合征

95、外周血涂片中嗜多色性红细胞明显增多常见于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骨髓纤维化 D.多发性骨髓瘤 E.急性失血性贫血 96、与VitB和叶酸缺乏无关的红细胞改变是

A.细胞分裂增殖减慢 B.红细胞体积增大 C.MCHC增高 D.红细胞大小不均

E.红细胞中央淡染区缩小甚至消失

97、外周血中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造红细胞功能 A.增生正常 B.增生活跃 C.恶性变 D.增生低下 E.增生重度低下

98、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Hb主要为 A.还原Hb B.高铁Hb C.硫化Hb D.碳氧Hb E.氧合Hb 99、成人RDW的参考值范围为 A.≤11.6% B.0%~12.6% C.0%~14.6% D.11.6%~14.6% E.>14.6%

100、红细胞大小明显不均常见于 A.缺铁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失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1、A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不属于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是 A.断裂 B.数目畸变 C.易位 D.缺失 E.重复

2、下列哪项不符合染色体结构和形态

A.每一中期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通过着丝粒联结 B.着丝粒的位置位于或接近染色体中央,称中着丝粒染色体 C.着丝粒偏于一端,称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D.着丝粒接近一端,称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E.有些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可见随体,每个人每个细胞都同时出现

3、不属于染色体异常的是 A.倒位 B.易位 C.随体 D.多倍体 E.脆性位点

4、慢粒时最多见的异常核型是 A.t(15:17)B.t(9:22)C.t(8:14)D.t(2:8)E.t(14:18)

5、染色体检查时常用的有丝分裂原是 A.ConA B.美洲商陆A C.PHA D.秋水仙素 E.秋水仙胺

6、染色体核型中缩写符号“inv”表示 A.倒位 B.易位 C.插入 D.断裂 E.缺失

7、Burkitt淋巴瘤最多见的异常核型是 A.t(15:17)B.t(9:22)C.t(8:14)D.t(2:8)E.t(8:22)

8、男性17号染色体长臂等臂染色体可表示为 A.46,XY,i(17p)B.46,XY,i(17q)C.46,XY,+17q D.46,XY,del17q E.46,XY,ins17p

9、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3型的遗传性标志是 A.t(8;21)B.t(15;17)C.t(11;19)D.t(9;22)E.t(6;9)

10、Burkitt淋巴瘤的特异标记染色体是 A.t(8;14)B.t(15;17)C.t(11;19)D.t(9;22)E.t(6;9)

1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异标记染色体是 A.t(8;14)B.t(15;17)C.t(11;19)D.t(9;22)E.t(6;9)

12、MIC组命名的AML-M2标志染色体畸变是 A.t(9;22)B.t(15;17)C.t(8;21)D.t(8;22)E.t(1;19)

13、染色体核型46,XY,del6q表示 A.6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 B.6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 C.多一条6号染色体长臂 D.6号染色体长臂易位 E.6号染色体短臂倒位

14、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的是 A.缺失 B.嵌合体 C.环状染色体 D.等臂染色体 E.脆性位点

1、A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多发性骨髓瘤 A.高钙血症 B.高粘滞血症 C.高尿酸血症 D.高白蛋白血症 E.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2、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生化检验常会出现下列哪一项异常 A.血清乳酸脱氢酶下降 B.β-微球蛋白下降

C.血清磷下降 D.血清钙增加 E.血清钾增加

3、下列哪一项是多发性骨髓瘤的突出症状 A.骨骼疼痛 B.病理性骨折 C.广泛性出血 D.反复感染 E.贫血

4、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检查是 A.骨髓穿刺涂片形态学检查 B.外周血涂片检查 C.血沉测定

D.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测定 E.以上都对

5、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M”蛋白含量低,不易在电泳中发现,常出现本周蛋白质,高血钙,肾功能损害及淀粉样变属于免疫学分型的哪一型 A.IgA B.IgD C.轻链型 D.不分泌型 E.IgG

6、临床上IgG型多发性骨髓瘤约占百分数为 A.90% B.70% C.50% D.40% E.30%

7、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尿液中有较大诊断价值的是 A.白蛋白 B.球蛋白 C.纤维蛋白 D.清蛋白 E.本周蛋白

8、红细胞缗钱状形成特别是在(?)尤为突出,常可为诊断提供线索 A.白血病 B.多发性骨髓瘤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高血压 E.心脏病

9、下列哪一项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有重要意义 A.蛋白尿和血尿

B.血肌酐及尿素氮测定异常 C.尿中检出本周蛋白 D.血尿酸升高 E.以上都对

10、对于多发性骨髓瘤具有决定性诊断意义的是 A.血沉加快

B.骨髓内有大量浆细胞 C.血清钙增高

D.X线示广泛骨质疏松 E.血清中出现异常免疫球蛋白

11、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中出现大量本周蛋白,而血清中无“M”蛋白,瘤细胞生长迅速,病情进展快,常有骨损害,而出现肾功能不全,属于免疫学分型的哪一型 A.IgA B.IgG C.IgD D.轻链型 E.IgE

12、下列哪种说法符合多发性骨髓瘤 A.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明显增多 B.小于40岁患者也较易见 C.常伴有肾功能异常 D.外周血中骨髓瘤细胞增多 E.常有淋巴结肿大

13、下列哪种说法符合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检查

A.一次骨髓穿刺未找到骨髓瘤细胞可排除多发性骨髓瘤可能性 B.骨髓增生程度常为增生极度活跃 C.无M蛋白不能排除多发性骨髓瘤可能性 D.骨髓瘤细胞POx染色呈弱阳性 E.骨髓中骨髓瘤细胞必须>5%

14、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主要原因是 A.血液中钙离子增加 B.血膜涂片偏厚 C.严重脱水 D.纤维蛋白原增加 E.M蛋白增加

15、女性,48岁,因“肾功能衰竭伴发热”收住肾内科。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量85g/L,白细胞数2.4×10/L,血小板数78×10/L,血沉112mm/h,血清总蛋白为118g/L,血涂片中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你首先考虑下列哪一种疾病 A.慢性肾炎

B.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C.恶性淋巴瘤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多发性骨髓瘤

16、患者男性,60岁,贫血伴逐渐加剧的腰痛半年余,肝、脾不大,Hb85g/L,白细胞3.6×10/L,血小板80×10

/L,血沉120mm/h,尿蛋白(++),BUN15mmol/L,总蛋白90g/L,白蛋白15g/L,球蛋白75g/L,IgG32g/,L,IgA3.6g/L,蛋白电泳在α区出现一异常的球蛋白峰,骨髓中异常浆细胞占32%,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哪一种疾病

A.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B.多发性骨髓瘤 C.浆细胞白血病 D.尿毒症 E.肾炎

17、下列哪种说法符合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象特点 A.血红蛋白量及红细胞常正常 B.血小板常明显下降 C.白细胞正常或增加 D.血沉明显增加

E.骨髓瘤细胞常可见,约>5%

18、下列哪一项是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实验室检查的最主要特征 A.血涂片中出现浆细胞 B.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 C.Ig增多

D.骨髓中淋巴样浆细胞增多 E.骨髓中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加

2、B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异常浆细胞 B.副蛋白 C.免疫球蛋白

D.骨髓转移癌细胞 E.凝溶蛋白

1、骨髓瘤细胞又称为

2、本周蛋白又称为

3、M蛋白又称为

3、A3型题

三、A3型题

1、首先考虑下列哪种疾病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骨髓转移癌 C.多发性骨髓瘤 D.骨质疏松症 E.恶性淋巴瘤

2、对诊断该病最有重要价值的检查是哪一项 A.蛋白电泳

B.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C.血钙测定 D.细胞化学染色 E.骨髓检查

检测

1、A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肾病综合征时,可出现()A.尿蛋白阴性

B.血浆γ-球蛋白相对升高 C.血浆清蛋白下降 D.血浆总蛋白正常 E.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

2、下列血脂项目哪项生物学变异最大()A.总胆固醇 B.甘油三酯 C.载脂蛋白A D.载脂蛋白B E.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3、肾血浆流量通过肾小球成为原尿的百分数是()A.10% B.20% C.30% D.40% E.50%

4、患者,主诉腹泻、粪便恶臭,无急腹痛发作。按要求收集3天粪便测定粪脂肪和抽空腹血测定血脂:TG4.9mmol/L,YC8.1mmol/L,HDL-C0.8mmol/L,LDL-C5.2mmol/L,粪便脂肪酸32mmol/24h(参考值<18)。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肠梗阻 B.胆道梗塞 C.病毒性肝炎

D.慢性胰腺炎继发混合型高脂血症 E.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5、载脂蛋白CⅡ激活()A.脂蛋白脂肪酶 B.ACA C.LCAT D.肝脂酶 E.胰脂酶

6、下列哪种元素不是微量元素()A.铜 B.钾 C.铬 D.锌 E.碘

7、能活化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的载脂蛋白是()A.ApoAⅠ B.ApoCⅡ C.ApoA D.ApoB E.ApoD

8、APOB100一般不存在于下列哪种脂蛋白()A.LpA B.HDL C.VLDL D.IDL E.LDL

9、脂蛋白电泳时向正极迁移速度最快的是()A.CM B.VLDL C.LDL D.IDL E.HDL

10、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的参考方法是()A.肌酐清除率 B.尿素清除率 C.Na清除率

D.菊粉清除率 E.对氨基马尿酸清除率

11、苯丙酮酸尿症是由于患者体内缺乏下列哪种酶所致()A.精氨酸酶 B.组氨酸酶 C.胱硫醚β合成酶 D.尿黑酸氧化酶 E.苯丙氨酸羟化酶

12、盐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A.使蛋白质电荷发生改变 B.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沉淀 C.破坏蛋白质水化膜而改变溶解度 D.破坏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E.破坏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13、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脂蛋白,最合适的琼脂糖凝胶浓度为()A.0.5% B.1.0% C.1.5% D.2.0% E.2.5%

14、胆固醇可转变成下列化合物,但除外()A.雄激素 B.胆汁酸 C.维生素D1 D.胆固醇酯 E.胎盘促性腺激素

15、用紫外法测尿酸时在尿酸酶的催化下,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发生()A.生成尿素 B.尿酸被分解 C.磷钨酸被还原 D.可用血清直接测定 E.292nm波长处吸光值下降

16、目前国内外对于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患者开始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的LDL-C水平为()A.≥2.59mmol/L B.≥3.36mmol/ C.≥4.14mmol/L D.≥4.92mmol/L E.≥5.17mmol/L

17、下列哪种疾病血清总蛋白水平降低()A.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浓缩 B.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多发性骨髓瘤 E.慢性肝硬化

18、下面关于血清载脂蛋白的说法错误的是()A.ApoAⅠ一般可以反映HDL的含量 B.ApoB100是VLDL的主要结构蛋白 C.ApoAI是HDL的主要结构蛋白 D.ApoB100一般可以反映LDL的含量

E.临床上常用ApoAⅠ和ApoB100的比值作为冠心病的危险指标

19、某病人的血标本检查结果为:TG3.78mmol/L,CH04.91mmol/L,前β脂蛋白增高,β-脂蛋白正常,乳糜微粒阴性,血清乳状化,其高脂蛋白血症分型为()A.Ⅰ型高脂蛋白血症 B.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 C.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 D.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E.Ⅲ型高脂蛋白血症

20、有关1型糖尿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常检出自身抗体 B.胰岛素绝对不足 C.胰岛β细胞的破坏 D.常见于青少年 E.胰岛素抵抗

21、当血糖浓度下降时,肝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需要哪种酶的催化作用()A.葡萄糖-6-磷酸酶 B.己糖激酶 C.氨基酸脱氨酶 D.单胺氧化酶 E.乳酸脱氢酶

22、清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最主要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急性肾小球肾炎 B.肾病综合征 C.急性肝炎 D.肝硬化 E.胆囊炎

23、毒物、药物、激素等进行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在()A.肝 B.胆 C.脾 D.肾 E.胃肠道

24、血清钙测定通常是指血清中()A.非扩散性钙(与血浆蛋白结合)B.血清游离CaC.血清非游离钙 D.游离CaE.总钙

和非游离Ca

25、调节血糖最主要的器官是()A.脑 B.心脏 C.肝脏 D.肾脏 E.胰腺

26、能活化脂蛋白脂肪酶(LPL)的载脂蛋白是()A.ApoAⅠ B.ApoA C.ApoCⅡ D.ApoD E.ApoB

27、下列关于钙离子功能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激活磷酸化酶或移位酶 B.升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C.是参与凝血过程的必须物质

D.维持心肌及其传导系统的兴奋性和节律性 E.参与肌肉的收缩及正常的传导神经冲动功能

28、镁主要通过什么途径排泄()A.肝脏 B.肾脏 C.唾液腺 D.消化道 E.皮肤汗腺

29、患者,女性,52岁,10年前患乳腺癌做过乳房切除术和放射治疗,现因背部疼痛就诊,实验室检查血钙浓度显著升高,有重度高钙血症。引起该病人高钙血症的病因最有可能为()A.维生素A摄入过量 B.维生素D摄入过量 C.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D.恶性肿瘤 E.甲状腺功能亢进

30、能催化CM和VLDL核心中的TG水解的酶是()A.HLN B.LPL C.LCAT D.CETP E.HMGCoA还原酶

31、血清蛋白电泳时出现M带的疾病为()A.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B.病毒性肝炎 C.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多发性骨髓瘤 E.急性心肌梗死

32、降钙素对钙磷代谢的影响是()A.使尿磷增加,血磷降低 B.促进溶骨作用 C.使尿磷减少,血磷升高 D.使尿钙减少,血钙升高

E.生理浓度即可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

33、下列何者不是先天性代谢病()A.同型半胱氨酸尿症 B.苯丙酮酸尿症 C.酪氨酸血症 D.糖原累积病 E.脚气病

34、关于游离胆固醇在调节细胞胆固醇代谢上的作用,错误的是()A.激活ACAT,使游离胆固醇在胞质内酯化为胆固醇酯 B.抑制HMGCoA还原酶,减少细胞本身胆固醇的合成 C.减少LDL的摄取 D.增加LDL受体的合成 E.抑制LDL受体基因的表达

35、下列哪种疾病状态下的TRH兴奋试验常为强阳性()A.Graves病 B.垂体性甲减 C.甲状腺腺样瘤 D.异源性TSH综合征 E.甲状腺性甲减

36、下列哪种蛋白质浓度的下降可对血浆渗透压产生较大影响()A.α酸性糖蛋白

B.C-反应蛋白 C.清蛋白 D.纤维蛋白原 E.免疫球蛋白

37、COOHCH2C(OH)CH3CH2CO-SCoA是下列哪一化合物的前体()A.丙二酰CoA B.不饱和脂肪酸 C.谷氨酸 D.胆碱 E.胆固醇

38、最能反映肾功能损害程度的试验是()A.稀释试验 B.清除试验 C.浓缩试验 D.染料排泄试验 E.血肌酐测定

39、清蛋白含量明显减低可见于()A.自身免疫病 B.急性肝炎 C.严重肝硬化 D.糖尿病 E.贫血

40、目前认为HDL有下列作用,但除外()A.激活脂蛋白脂酶 B.促进血浆胆固醇酯化 C.促进脂质通过肠壁的运输

D.输送肝细胞外的过量胆固醇进入肝脏后排泄 E.限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41、表示尿蛋白选择性系数的常用公式是()A.(尿IgG/血Tf)/(尿Tf/血IgG)B.(尿IgG/血IgG)/(尿Tf/血Tf)C.(尿Tf/尿IgG)/(血Tf/血IgG)D.(尿IgG/血IgG)/(血Tf/尿Tf)E.(血IgG/尿IgG)/(血Tf/尿Tf)

42、血浆蛋白的特征下述错误的是()A.清蛋白仅由肝细胞合成

B.清蛋白是血浆蛋白质分子量最小的蛋白质 C.清蛋白是机体维持胶体渗透压的主要蛋白质 D.清蛋白是非专一性的转运蛋白质 E.清蛋白是水溶性蛋白

43、Ⅰ型高脂蛋白血症的血清检查特点是()A.冰箱放置过夜后,血清透明,胆固醇正常,甘油三酯稍高

B.冰箱放置过夜后,血清上为奶油层,下清澈,胆固醇正常或稍高,甘油三酯明显增加

C.冰箱放置过夜后,血清上为奶油层,下乳白,胆固醇稍高,甘油三酯增高 D.冰箱放置过夜后,血清透明,胆固醇明显增加,甘油三酯正常 E.冰箱放置过夜后,血清乳白,胆固醇正常,甘油三酯稍高

44、下列哪项疾病可有血液清蛋白量明显降低()A.甲状腺功能亢进 B.急性肝炎 C.糖尿病 D.高血压 E.肾病综合征

45、血清甘油三酯酶法的第一步反应是()A.用皂化反应分离甘油

B.将胆固醇酯用胆固醇酯酶水解掉 C.先用毛地黄皂苷沉淀游离胆固醇 D.用脂蛋白脂肪酶将甘油三酯水解 E.用有机溶剂抽提纯化脂质

46、胰岛素由何种细胞分泌()A.胰岛α细胞和β细胞 B.胰岛β细胞 C.胰岛α细胞 D.胰腺δ细胞 E.以上皆不是

47、Ⅴ型高脂蛋白血症是指空腹血浆()A.VLDL升高 B.LDL升高 C.HDL升高 D.CM升高

E.CM及VLDI同时升高

48、肾小管病变疾患早期,尿中下列物质最早出现变化的是()A.IgG B.β-微球蛋白

C.清蛋白

D.急时相反应蛋白 E.转铁蛋白

49、脂肪大量动员时,肝内生成的乙酰CoA,主要转变为()A.草酰乙酸 B.葡萄糖 C.胆固醇 D.酮体 E.脂肪酸

50、正常代谢中肾小管对糖的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A.近曲小管 B.远曲小管 C.集合管 D.髓襻 E.肾盂

51、正常代谢中肾小管对HCO3-重吸收的主要部分是在()A.远曲小管 B.近曲小管 C.肾盂 D.髓襻 E.集合管

52、高选择性蛋白尿中不存在的是()A.清蛋白 B.前清蛋白 C.溶菌酶 D.αE.β-巨球蛋白 -微球蛋白

53、下列哪种疾病发生时血钙浓度没有降低()A.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B.慢性肾炎 C.乳糜泻 D.佝偻病

E.维生素D过多症

54、人体血浆低密度脂蛋白的来源是()A.TG和胆固醇转变而来 B.由CM或VLDL转化而来 C.HDL转化而来 D.LDL转化而来 E.肝脏分泌

55、下列各项物质哪项与酶法(CHOD-PAP法)测定血清胆固醇无关()A.甘油激酶 B.辣根过氧化物酶 C.4-氨基安替比林 D.胆固醇酯酶 E.胆固醇氧化酶

56、在用邻甲苯胺法测定葡萄糖时,掺入部分甘露醇而导致结果偏离,这种现象说明该实验方法()A.工作曲线不标准 B.线性不够 C.专一性差 D.灵敏度高 E.试剂使用不当

57、正常成人血浆钙磷浓度积为mmol/L(mg/dl)()A.6.25~7.50(25~30)B.8.75~10(35~40)C.11.25~12.50(45~50)D.13.75~15(55~60)E.16.25~17.50(65~70)

58、清道夫受体结构的C-端侧特异域富含()A.亮氨酸 B.精氨酸 C.苯丙氨酸 D.半胱氨酸 E.赖氨酸

59、从血清蛋白电泳区别出脂蛋白的方法是用()A.不同等电点 B.特殊染色方法 C.蛋白区带位置 D.特殊缓冲液 E.不同支持介质

60、正常情况下,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的物质是()A.KB.尿酸 C.尿素 D.葡萄糖 E.肌酐

61、下列哪一组元素属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氟、铁、硒、铅、碘 B.硅、钒、铅、锌、碘 C.铁、铬、硒、钙、铜 D.铁、锰、氟、锌、碘 E.铬、汞、锌、铜、碘

62、血液中的钙有43%~47%的钙与蛋白质结合,其中最主要与哪种蛋白质结合()A.白蛋白 B.钙调蛋白 C.转铁蛋白 D.免疫球蛋白 E.C-反应蛋白

63、几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是()A.尿素 B.肌酸 C.肌酐 D.谷胱甘肽 E.氨基酸

64、影响肠道钙吸收的最主要因素是()A.食物性质 B.肠腔内pH C.食物含钙量 D.肠道草酸盐含量

E.体内1,25-(0H)2-D3含量

65、患者,男性,44岁,因急性腹痛伴呕吐入院,血压110/60mmHg,脉搏86次/分。在上腹部周围肠鸣音活跃,有反跳触痛。实验室检查:血清外观浑浊,胆固醇8.9mmol/L,甘油三酯17.2mmol/L,淀粉酶550U/L(参考值30~110U/L),血钾4.8mmol/L,钠128mmol/L,钙2.0mmol/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心肌梗死

B.急性胰腺炎继发高甘油三酯血症 C.胆结石 D.胆道梗阻 E.急性胃溃疡

66、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首先引起()A.尿比重偏低 B.尿比重偏高 C.高钠血症氮质血症 D.高钾血症或代谢性酸中毒 E.血肌酐升高

67、下列何种疾病会引起血清蛋白l浓度上升()A.营养不良 B.炎症性肠病 C.肝病 D.肾病 E.脱水

68、下列关于镁的叙述,哪项不正确()A.镁的量占人体阳离子的第4位,占细胞内液阳离子浓度的第二位,仅次于钾离子 B.在调节血液镁的水平中,甲状旁腺素起一定的作用 C.镁是许多种酶的辅助因子 D.可以与白蛋白结合

E.可以采用EDTA抗凝的血浆来测定血镁 69、肾小管重吸收受损可检出的标志物不包括()A.βB.α-微球蛋白 -巨球蛋白

C.α-微球蛋白 D.尿蛋白 E.溶菌酶

70、某物质完全由肾小球滤过,由肾小管全部重吸收的物质清除率是()A.0% B.1% C.5% D.75% E.100%

71、关于脂蛋白A(LpA)测定的临床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急性心肌梗死可使LpA水平上升 B.LpA水平受饮食影响大 C.LpA水平主要取决于遗传 D.严重肝病时LpA水平可见下降 E.LpA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72、磷在体内最主要的存在形式为()A.骨骼中的羟基磷灰石 B.血液内的磷 C.细胞膜表面的有机磷 D.细胞外液中的无机磷 E.细胞核内的含磷有机化合物

医学影像诊断学考试题库 篇6

1、下列哪项不是骨肿瘤的基本x线征象。()A.骨质破坏 B.软骨破坏 C.椎旁脓肿 D.瘤骨和瘤软骨 E.肿瘤的反应骨

2、患者30岁,述膝关节间歇性隐痛,肿胀半年多,查胫骨上端内侧肿胀,触之有乒乓球感,在x片上胫骨上端内侧呈膨胀性皂泡样骨质破坏,横径大于纵径,诊断为:()A.骨囊肿 B.动脉瘤样骨囊肿 C.软骨母细胞瘤 D.熔骨型骨肉瘤 E.骨巨细胞瘤

3、骨巨细胞瘤的典型x线征象。()

A.位于干骺端的膨胀性偏心性囊性骨质破坏,内有 皂泡样骨间隔。

B.远距骨干骺端的偏心性囊性骨质破坏,边缘硬化。

C.骨端的囊性破坏区,其透亮区模糊,皮质变薄。

D.近距骨干骺端的中心性囊性骨质破坏,常伴有病理性骨折。E.位于骨骺处多发性骨质破坏,内有钙化。

4、非骨化纤维瘤的好发部位是()A.胫骨近端及股骨远端。

B.胫骨远端及股骨近端。

C.肱骨近端。D.颅顶骨。E.脊柱骨。

5、骨肉瘤的好发年龄是()A.15岁以下。

B.15-25岁之间。

C.20-40岁之间。D.婴幼儿。E.40岁以上。

6、从骨髓瘤的x线表现中,找出错误的()A.好发于颅骨,脊柱,骨盆,肋骨等部位。

B.骨质普遍稀疏。

C.颅骨呈多发性穿凿状骨质破坏。D.脊柱侵蚀常破坏椎弓根。

E.肋骨呈膨胀性分房状骨质破坏。

7、下述哪个肿瘤来源于骨髓及造血组织()A.骨巨细胞瘤 B.骨样骨瘤。

C.骨软骨瘤。D.尤文氏瘤

E.动脉瘤样骨囊肿。

8、骨肉瘤的最主要的x线征象()A.骨质破坏

B.软组织肿块。

C.codman氏三角。D.软骨破坏 E.骨肿瘤骨。

9、下列哪项临床表现对诊断骨髓瘤最有价值:()A.50岁以上的男性

B.全身性疼痛

C.尿中出现本周蛋白

D.进行性贫血

E.血清钙及球蛋白升高

10、X线表现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无明显临床症状不相称,为下述何种肿瘤骨转移之特征

A.乳癌骨转移

B.甲状腺癌骨转移

C.前列腺癌骨转移

D.鼻烟癌骨转移

E.肾癌骨转移 11.骨瘤好发部位是

A.颅骨及颜面骨

B.长骨

C.短骨

D.髂骨

E.椎骨

12.男性,12岁,主诉发热头痛半月,右小腿胀痛20天,X线片示右小腿软组织肿胀,内有网状阴影,层次不清,胫骨上端骨质疏松,骨小梁模糊,似有斑点状透亮区,第1个诊断是

A.右膝关节结核

B.尤文肉瘤

C.急性化浓性骨髓炎

D.骨肉瘤

E.内风湿性关节炎

13.原发恶性骨肿瘤的X线表现是

A.边缘清楚,骨质有破坏,骨膜反应明显

B.边缘模糊,骨质有破坏,骨膜反应不明显

C.边缘模糊,骨膜破坏,无骨膜反应

D.边缘模糊,骨质有破坏,骨膜反应明显

E.边缘清楚,骨膜有破坏,无骨膜反应 14.有关尤文肉瘤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病变好发于长骨的骨干或干骺端 B.髓腔内出现斑片状骨质破坏 C.骨膜呈葱皮样改变 D,对放射治疗相当敏感

E.破坏区周围骨质常无反应性骨硬化

15.有关脊索瘤好发部位和X线主要特点的描述中,你认为哪项不妥;A.肿瘤好发于脊椎两端,于中线部位

B.常为膨胀性溶骨性破坏,其中可残存碎骨片或小梁间隔 C.病变周围可出现软组织块影 D.50%患者可有钙化

E.绝大多数患者可有骨增生性反应

16.X线片示:膝关节髁间凹变深增宽,肘关节尺骨切迹增宽,此征象对于血友病何部位出血有价值: A.关节内出血 B.骨内出血

C.骨骺和干骺端出血 D.骨膜下出血 E.假肿瘤表现

17.组织来源未定的肿瘤为: A.脊索瘤 B.骨巨细胞瘤 C.骨髓瘤 D.尤文肉瘤 E.纤维肉瘤

18.骨良性肿瘤中,以哪种发病率最高: A.骨软骨瘤 B.骨巨细胞瘤 C.软骨瘤 D.骨瘤

E.成骨细胞瘤

19.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从发高到低的次序为: A.骨肉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瘤,骨髓瘤,尤文肉瘤 B.尤文肉瘤.骨髓瘤.纤维肉瘤.,软骨肉瘤.骨肉瘤, C.骨肉瘤,纤维肉瘤.软骨肉瘤.尤文肉瘤.骨髓瘤.D.软骨肉瘤.纤维肉瘤.骨肉瘤,骨髓瘤.尤文肉瘤.E.骨肉瘤,尤文肉瘤.纤维肉瘤.软骨肉瘤 20.属于骨恶性肿瘤者: A.脊索瘤 B.脂肪瘤

C.神经节细胞瘤 D.骨黄色纤维瘤 E.皮质旁软骨瘤

21.起源于脉管组织的恶性肿瘤(相对恶性)为: A.血管瘤 B.血管球瘤 C.血管内皮瘤 D.淋巴管瘤 E.骨血管瘤病

22.骨样骨瘤瘤巢直径一般不超过: A.0.5CM B.1.0CM C.1.5CM D.2.0CM E.2.5CM 23.骨样骨瘤偶见于: A.胫骨 B.股骨 C.腓骨 D.脊椎 E,颅骨

24.骨样骨瘤的MRI表现中,哪项错误;A.肿瘤的未钙化部分在T1W2上呈低到高中等信号,T2W1上呈高信号 B.肿瘤的钙化部分在T1W2和T2W1上均呈高信号 C.瘤巢周围骨质硬化在T1W2和T2W1上均呈低信号 D.肿瘤周围的骨髓和软组织呈长T1,长T2信号 E.部分肿瘤甚至伴有邻近关节积液和滑膜炎症 25.成骨细胞瘤的X线表现中,哪项欠妥;A.肿瘤大小为2-10CM不等 B.多位类圆形膨胀性骨破坏

C.边缘不清楚,周围常无骨增生硬化 D.可有少量骨膜反应

E.肿瘤周围的软组织可有局部肿胀

26.成骨细胞瘤的MRI影响中,哪项错误()

A.肿瘤内的钙化,骨化部分在T1WI上为低到中等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 B.肿瘤内的骨化,钙化部分在各扫描序列上均呈低信号。

C.病灶周围的骨髓和软组织内出现反应性充血水肿,表现为短T1短T2信号.D.可清楚显示骨壳中断和局部软组织肿胀。

E.发生于脊椎的病变如向椎管内扩展,可显示硬膜外肿块和脊髓受压。

27、骨肉瘤的5种病理类型中,以哪种类型较少见()A.骨母细胞型。B.软骨母细胞型。C.成纤维细胞型。D.血管扩张型。E.混合型。

28、骨肉瘤主要转移途径()A.血行转移。B.淋巴转移。C.跳跃性。D.种植播散。E.消化道转移。

29、骨肉瘤最早发生转移的部位多为()A.肺 B.骨。

C.心包。D.肝

E.淋巴结。

30、骨肉瘤的CT影像特点中,哪项错误()A.松质骨的斑片状缺损和皮质内表面的侵蚀。

B.骨皮质全层的虫蚀状,斑片状缺损甚至大片的缺损。

C.骨质增生表现为松质骨内不规则斑片状高密度影和骨皮质增厚。D.瘤骨分布在骨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内,密度与平片相似。E.软组织肿块常偏于病骨一则或围绕病骨生长。

31、下述均为多发性骨软瘤恶变征象()A.肿瘤生长缓慢或突然生长停止 B.软骨帽增厚

C.钙化软骨帽密度变淡,边界不清 D.瘤体内出现透亮区 E.远处出现转移性病灶

32、单发性内生软骨瘤多发于()A.股骨 B.肋骨

C.胫骨 D.足骨

E.手掌指骨。

33、下属哪项不是成软骨细胞瘤的X线特点()A.肿瘤多位于干骺愈合前的骨骺。

B.发生于关节面下的可突破骨端进入关节。C.病灶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局限性骨破坏区。D.病灶边界模糊,可见大量骨膜反应

E.病变可穿破骨皮质形成局限的软组织肿块。

34、尤文氏肉瘤的X线表现中哪项不符合()

A.骨干中心型病灶位于骨干中段髓腔内,呈弥漫性骨质疏松及斑点状,虫蚀样破坏。B.骨干周围型其皮质外缘常呈蝶形破坏,肿瘤多呈卵圆形或分叶状向外扩展。

C.干骺中心型位于干骺端中央,骨硬化与骨破坏同时出现。D.干骺周围型位于干骺端边缘,多呈膨胀性骨破坏。

E.发生于骨外者表现为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

35、下述关于骨髓瘤的说法哪项错误()A.对骨破坏出现之前的改变不能显示 B.对检出病变,确定范围非常敏感 C.骨破坏在T1WI呈边界清楚的低信号 D.病变弥漫时为多发散在点状低信号 E.STIR序列病灶高信号较T2WI更明显

36、骨纤维肉瘤中央型的主要X线表现()A.边缘模糊的溶骨性破坏,周围呈筛孔样改变

B.多骨多发性溶骨性骨破坏,同时可伴有内脏和软组织的多发肿瘤 C.骨旁软组织肿块和邻近部位的骨皮质毛躁,压迫性缺损。D.瘤区内无明显骨化及钙化,一般无骨膜反应。

E.生长缓慢着破坏区可见囊状,甚至膨胀性骨破坏。

37、下列哪种为厌骨性肿瘤()A.前列腺癌 B.子宫癌 C.肾癌。D.甲癌。E.乳癌。

38、除哪项外均为亲骨性肿瘤()A.鼻咽癌 B.肺癌 C.乳癌。D.肾癌。E.皮肤癌。

39、转移性骨肿瘤溶骨性转移的CT表现中,哪种不对()A.松质骨或(和)皮质骨的密度缺损区。B.病灶边缘较清楚。C.病灶边缘无硬化。D.常有软组织肿块。E.常有骨膜反应。

40、发现哪种征象即可确诊为畸形性骨炎()A.镶嵌状结构

B.骨纤维结构不良

C.骨内膜下骨吸收 D.骨外膜新骨形成 E.骨内膜新骨形成

41、动脉瘤样骨囊肿CT检查一般不会出现()A.病变多呈囊状膨胀性骨破坏。B.病变多呈溶骨性骨破坏。

C.破坏区内一般可见多个含液囊腔。D.破坏区与正常骨交界区可有硬化。

E.囊腔间隔为软组织密度,并可见钙化或骨化。

42、骨囊肿的X线表现中,哪项除外()A.囊肿一般单发,很少多发者。

B.病灶大多为卵圆形,长径与骨长径一致。

C.囊肿向外膨胀性生长。

D.膨胀的程度一般不超过干骺端的宽度。E.囊可见明显骨嵴。

43、下列良性肿瘤,哪项不会恶变:()A。软骨母细胞瘤

B.骨软骨瘤 C.骨脂肪瘤

D.骨母细胞瘤

E。骨巨细胞瘤

44、脊柱骨软骨瘤多发生于()A.锥体。B.椎弓。C.小关节突。D.横突。E.棘突。

45、骨巨细胞瘤典型影像特点()A.溶骨性或成骨性改变。B.皂泡样改变。

C.好发于长骨干骺端。D.新骨生成和骨膜反应。

E.病变与邻近正常组织分界不清。

46、骨恶性肿瘤最常见的骨膜反应()A.条状骨膜反应。B.葱皮状骨膜反应。C.放射状骨膜反应。D.三角形骨膜反应。E.花边状骨膜反应。【多选题】

47、骨附属组织发生的肿瘤,是指起源于()A.血管。B.神经。C.脂肪。D.骨髓。E.骨。

48、骨基本组织发生的良性肿瘤,是()A.骨瘤。B.骨旁骨瘤。C.骨样骨瘤。D.成骨细胞瘤。E.髓性骨肉瘤。

49、软骨组织发生的良性肿瘤,是()A.成骨细胞瘤。B.甲下骨瘤。C.皮质旁软骨瘤。D.成软骨细胞瘤 E.骨软骨瘤

50、组织来历不明的恶性肿瘤,是()A.骨巨细胞瘤。B.恶性骨巨细胞瘤。C.长骨造釉细胞瘤。D.长骨牙骨质瘤 E.腺泡状肉瘤

51、在观蔡骨肿瘤的影像时,应注意()A.发病部位。B.病变数目。C.骨质改变。D.骨膜增生

E.周围软组织变化。

52、骨肉瘤的主要成分是()A.肿瘤性成骨细胞。B.肿瘤性骨样组织。C.肿瘤骨。

D.肿瘤性软骨组织 E.肿瘤性纤维组织

53、骨肉瘤的基本x线征象。()A.骨质破坏

B.肿 瘤骨

C.肿瘤软骨钙化 D.软组织肿块

E.骨膜增生和Codman三角

54、多发性骨软骨瘤出现哪些情况应高度怀疑恶变。()A.30岁以上的患者肿瘤体积突发性增大 B.软骨帽增厚,发生于长骨者超过1cm C.钙化软骨帽密度变淡,边界不清 D.远处出现转移性病灶 E.瘤体内出现透亮区

55、骨髓瘤的好发部位是()A.颅骨。

B.脊柱。

C.肋骨。D.骨盆。E.胸骨。

56、骨髓瘤的x线表现()A.广泛性骨质疏松。

B.多发性骨质破坏。

C.骨质硬化。D.软组织肿块。

E.骨质破坏,骨质硬化并存。

57、非骨化性纤维瘤应与哪些肿瘤或肿瘤样病变鉴别()A.骨样骨瘤。

B.骨巨细胞瘤。

C.纤维性骨皮质缺损。D.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E.良性间叶瘤。

58、骨巨细胞瘤的典型CT征象。()

A.大多数肿瘤的骨壳并不完整连续,但无包壳外的软组织肿块啊? B.骨壳内面凹凸不平,肿瘤内并无真正的 骨性间隔。

C.肿瘤内密度不均,有时可见液平。

D.肿瘤与松质骨交界多清楚,但无骨质增生硬化。

E.显示肿瘤周围的软组织情况及于周围神经,血管的关系。

59、厌骨性肿瘤是指下述哪些()A.皮肤癌 B.子宫癌 C.食道癌。D.乳癌。E.鼻咽癌。

60、骨肿瘤样病变包括下述哪些()A.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B.畸形性骨炎 C.骨囊肿

D.动脉瘤样骨囊肿 E.非骨化性纤维瘤。

61、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四肢躯干骨病变的x线表现()A.囊状膨胀性改变 B.磨玻璃样改变 C.丝瓜绒改变 D.虫蚀样改变 E.溶骨样改变。

62、Albright综合征包括下述哪些()A.皮肤色素沉着。B.软组织肿物。C.血管瘤。D.性早熟。E.内分泌紊乱。

63、全身哪些骨发生骨转移的机会最多见()A.骨盆 B.膝以下 C.脊柱。D.肘以下。E.颅骨。

64、成骨型转移少见与下述哪些疾病()A.前列腺癌 B.乳癌 C.鼻咽癌。D.肺癌。E.膀胱癌。

65、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特点为()A.多见于6-15岁的儿童 B.有家族发病倾向。C.病变常多发,对称。D.呈囊状或片状皮质缺损区 E.多于2-4年内自行消失。

66、纤维性骨质缺损的CT征象有()

A.皮质内囊状或不规则,无膨胀性的骨质缺损区 B.皮质内囊状或不规则,膨胀性的骨质缺损区 C.病灶边缘清楚,外侧骨壳可完整或缺损。D.邻近可有轻度软组织肿胀 E.常无骨膜反应。

67、成软骨细胞肿瘤应与下列那些疾病鉴别()A.骨巨细胞瘤 B.内生软骨瘤。C.骨骺,干骺结核 D.软骨粘液样纤维瘤 E.多发性骨软骨瘤

68、成骨性肿瘤包括()A.骨瘤 B.骨样骨瘤 C.成骨细胞瘤。D.骨肉瘤

E.骨旁骨肉瘤。

69、成软骨性肿瘤包括()A.单发性骨软骨瘤 B.多发性骨软骨瘤 C.单发性内生软骨瘤。D.多发性软骨瘤 E.成软骨细胞瘤。【简述题】

1。骨肿瘤与瘤样病变的USG特点有哪些? 2。对骨肿瘤影像诊断的要求有哪些?

答:1判断骨病变是否为肿瘤;2如是肿瘤,判断是良性还是恶性,事原发性还是转移性肿瘤;3肿瘤的侵犯范围;4推断肿瘤的组织学类型,重点在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如属恶性肿瘤,应及时治疗以提高生存率.3。骨样骨瘤的CT表现有哪些?

答:瘤巢所在的骨破坏区为类圆形低密度灶,其中央可见瘤巢的不规则钙化和骨化影,周边密度较低为肿瘤未钙化的部分,骨破坏区周围不同程度的硬化环,皮质增厚和骨膜反应.4。骨肉瘤的基本X线表现?

答:1骨质破坏:多始于干骺端中央或边缘部分,松质骨呈小斑片骨质破坏,皮质边缘示小而密集的虫蚀样破坏区在皮质内表现为哈氏管扩张而呈筛孔状破坏;

2肿瘤骨:骨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快内的肿瘤骨是骨肉瘤本来的表现,也是影象诊断的重要依据.瘤骨的形态可分为云絮状,斑块状和针状

3肿瘤软骨钙化:肿瘤性软骨组织发生钙化后 则表现为小点状,弧形或环形钙化影:

4软组织肿块:表现肿瘤已侵犯骨外软组织,肿块多呈圆形或半圆形,境界多不清楚:

5骨膜增生和Codman三角:骨肉瘤可引起各种形态的骨膜新生骨和Codman三角,两者虽是骨肉瘤常见而重要的征象,但并非特异. 5。软骨肉瘤的MRI表现有哪些? 6。骨髓瘤的CT表现有哪些? 7。骨巨细胞瘤的X线表现?

答:肿瘤好发于干骺愈合的骨端,多呈膨胀性多层性偏心性骨破坏.骨壳较薄,其轮廓一般完整,其内可见纤维骨嵴,构成分层状.有的肿瘤膨胀可很明显甚至将关节对侧的另医骨端包绕起来,这是该瘤的特征之一.肿瘤常直达骨性关节面下,以至骨性关节面是肿瘤的部分骨性包壳,此亦为其特征之一.肿瘤有膨胀的倾向,其最大径线常与骨干垂直.骨破坏区与正常骨交界清楚但并不锐利,无硬化边.骨破坏区内无钙化和骨化影,一般无骨膜反应.

细胞生物学与医学的关系综述 篇7

如2003年的危害全球的疾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该病是由一种人类从未发现过的新型冠状病毒所导致的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疾病。WHO已将该病原体命名为SARS冠状病毒 (SARS Coronavirus SARS-CoV) 。该病突出特点是来势凶猛, 可爆发流行, 传染性强, 病死率较高的非典型肺炎。SARS病毒是有包膜的正链RNA病毒, 主要侵害人的肺部细胞, 使人发生呼吸困难而死亡。S蛋白是SARS冠状病毒的主要膜蛋白, 通过与宿主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介导病毒的侵入, 被认为与病毒侵犯宿主免疫系统有关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中, 释放大量的细胞/趋化因子, 一方面这些因子可以参与抗病毒的反应, 另一方面也能造成细胞的损伤和组织功能障碍[1,2]。总结病毒的结构, 简单来说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核酸组成的核心构成,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 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贮存的遗传信息, 利用细胞内的物质, 制造新的病毒, 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 就不再表现生命现象。这就是病毒的生活和繁殖[3]。再如艾滋病 (acquired unodefciency syndrome, AIDS)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感染人体免疫力系统的淋巴细胞所致, 主要侵犯CD4+T细胞, 淋巴细胞被大量的破坏, 艾滋病病毒以核糖核酸 (RNA) 为其遗传方式, 而人类细胞是以脱氧核糖核酸 (DNA) 为遗传方式。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 在一种逆转录酶的作用下, 它可以融合于人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中, 并进行复制, 分裂繁殖, 也可以按它自己特有的遗传方式来复制, 最终导致细胞的死亡。还可以在受其感染的细胞体内长期潜伏, 暂时不发病。它能引起终身感染, 随时可以在受感染的人身上引起疾病[4,5]。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 发生各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恶性肿瘤, 最终患者大多死亡。非典型肺炎和艾滋病的发病是因为它们的原体进入人体细胞而造成的。说明了人体的某些特定细胞的受损, 会影响人的生命活动。可见, 人体的稳态的维持离不开细胞。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从最小的细胞开始, 到最大的系统生物圈, 尽管生命系统复杂多样, 大小不同, 但它们层层相依, 紧密联系, 都离不开细胞这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 细胞生物学推动医学的发展

细胞生物学能有效的解决当今重大疑难疾病治疗的世界性难题。如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对癌症的防治是目前医学科学提出的非常重要的课题。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必需结构, 具有保护染色体维持基因组稳定的作用。端粒酶是一种有逆转录酶活性的核糖核蛋白酶复合体, 可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6]。端粒及端粒酶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及其与细胞衰老、永生的关系一直是衰老相关疾病和肿瘤防治研究的热点。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中具有端粒酶活性, 提示端粒酶的活化是以上各变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端粒酶已被视为广谱的恶性肿瘤标志物之一, 端粒酶抑制剂在癌症治疗中已显示出良好前景[7,8,9]。细胞生物学的科学已经在医学发展中起到的发展作用。如著名法国生物化学家路易斯德 (Louis Pasteur, 1822~1895) 首先对葡萄酒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 第一次分离出了酵母菌, 并且发明了巴氏消毒法。他发现当温度升高到62℃达30min, 或瞬间加热到更高的温度不到1min, 就可以杀死细菌。当巴斯德证明了微生物存在于空气中, 而不是自发产生时, 他意识到自己不仅发现了发酵和腐烂的原因, 而且也发现了一种新原因。牛奶中含有引起结核和伤寒的微生物, 巴斯德发现如果牛奶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并持续一定时间, 其中的微生物就会全被杀死。这个过程被称为“巴氏消毒法”, 在今天这种方法仍然被用于牛奶的消毒和食物罐装前的处理。在巴氏消毒法之前许多外科患者因感染而死亡, 但在巴氏消毒法发现之后因感染而死亡的患者明显减少。再如青霉素的发现者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 1928年, 弗莱明在检查培养皿时发现, 在培养皿中的葡萄球菌由于被污染而长了一大团霉, 而且霉团周围的葡萄球菌被杀死了, 只有在离霉团较远的地方才有葡萄球菌生长。他把这种霉团接种到无菌的琼脂培养基和肉汤培养基上, 结果发现在肉汤里, 这种霉菌生长很快, 形成一个又一个白中透绿和暗绿色的霉团。通过鉴定, 弗莱明知道了这种霉菌属于青霉菌的一种, 于是, 他把经过过滤所得的含有这种霉菌分泌物的液体叫做“青霉素”。接着弗莱明又把这种霉菌接种到各种细菌的培养皿中, 发现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白喉杆菌等都能被它抑制。这极大地鼓舞了正急于找到一种治疗化脓性感染药物的弗莱明。经过一系列试验和研究, 弗莱明认为青霉素可能成为一种可以全身应用的抗菌药物[10,11]。二战期间, 青霉素的研制和生产转移到了美国, 霉素的大量生产, 拯救了千百万伤病员,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原子弹、雷达并列的三大发明之一。

3 医学要到细胞生物学中寻找。

现代医学的每一项重大成就, 其直接根源常常是来自于对某个问题的生物学上的认识的深化。以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为例, 早年的研究集中在比较正常细胞与癌细胞在结构与功能上的区别, 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 但还不能从本质上说明肿瘤发生与发展的机制。随着近代细胞生物学的进展, 当前在肿瘤研究中有3个重要领域:一是研究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和肿瘤发生与发展的关系;二是研究肿瘤细胞中跨膜信号转导系统和胞内信号转导途径的特点, 以期找到逆转细胞癌变的新途径;三是从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三者的关系来研究肿瘤的发生与发展。细胞的增殖是通过细胞周期来实现的, 所以研究细胞增殖的基本规律及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是研究细胞癌变发生及控制的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肿瘤是细胞的无限增殖及分化障碍的结果。如能了解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的分子机制, 就能设计新的肿瘤治疗方案——抑制增殖, 促进分化与加速凋亡, 可望大大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12,13]。又如细胞工程 (cell engineering) 是指在细胞水平上进行遗传操作 (如细胞融合、核质移植、染色体或基因移植等) , 按照人们的意愿改造细胞的某些生物特性, 从而造福于人类。其中“转染色体工程”将是“基因工程”之后的又一次生物技术革命。“转染色体工程”是对基因群体进行设计和工程改造的一种综合性技术。人体有3~4万个基因, 特定的基因控制特定的生命活动的某一环节。基因组序列在细胞内的载体是染色体。如果将染色体片段进行重新组合, 构成新的染色体, 就称为“人工染色体”。如果将这种人工染色体转移到其他物种的细胞内, 培养成的生物体就称为“转染色体生物”。因此, 如能将人的一群相关基因转移到其他生物体内, 该生物就能产生具有人体特征的生物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 从人源化生物的身上就可获得人可接受移植 (不被排斥) 的血细胞、肌肉细胞、神经细胞甚至可得到心脏、肝脏等器官, 当然也能获得用于药物生产的人的抗体、血清白蛋白和胰岛素等。这样通过“转染色体工程”, 人类就能为自己建立起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生产基地”[14,15]。大量医学重大前沿课题的攻克, 诸如思维与记忆的奥秘、生殖与胚胎发育、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器官移植、新药研制与开发, 直至延年益寿与提高人类素质等都离不开细胞生物学的研究, 近代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已经为整个医学科学的理论与实践开拓出以前无法想象的广阔前景。

摘要:医学是以人体为对象研究人体生老病死的机制, 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规律, 从而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 以达到增强人体健康。它是综合的学科, 必须吸收或利用其他各种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服务, 使之不断提高和发展。而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 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各项成果、课题当然与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密切相关。

医学细胞生物学题库 篇8

关键词:实验教学创新能力管理

1.引言

实验教学是医学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关键。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式单一、验证性实验偏多,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较少等问题,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形势存在一定距离。因此,深化高校实验教学改革,顺应当代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是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实验教学应当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吸取新知识与新方法,及时调整实验项目与实验内容,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重,并加强实验内容与实际工程问题的联系。例如染色体的识别在遗传学部分的实验教学中是一个难点,要求学生在几节课的时间内把46条染色体全部识别出来十分困难。在学生辨认染色体时,我们会编一套容易记忆的与染色体形态相关的形象的口诀,结合多媒体显微镜互动系统,制作清晰的多媒体课件,用于染色体的识别不但改变了原来时间长,效率低的讲课方式,也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大提高。通过这一过程,增进了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的兴趣明显提高,由以前的茫然不知所云到可以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并加以思考。

3.注重实验预习

实验预习对学生全盘掌握实验内容、顺利完成实验是很有好处的,预习还可以找到疑点、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实验得到解答。

我们建议学生在每次实验前都要预习并有实验预习报告。笔者发现课前预习虽然能取得一定效果,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有一部分同学为了应付老师,只是将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抄写一遍,根本没有自己的观点,有的同学甚至相互抄袭预习报告,达不到预习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第二阶段采用课前预习再课间预习10分钟的方式,课堂上先让学生在实验前自己迅速浏览实验指导书,对实验内容有一个初步印象,然后由学生当回“小老师”,请他上讲台自己讲述实验内容,同时可以提出问题与建议,让他们带着问题有目的性地做实验。请学生上讲台一般不事先确定学生名单,可以采取课堂上随机抽取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紧迫感和责任感。这一过程既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锻炼,也是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的锻炼,能达到较好的实验预习效果,为实验任务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逐步推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是常规实验教学方式的延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地完成任务到有目的、有步骤地独立设计与完成实验,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使实验室现有的场地与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提升了实验教学的含金量。

对开放性实验我们提出以下改革建议:

(1)实验室与学校教务处协商,对学生申报的开放性实验项目应当和其它选修课一样给予适当学分,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量化了考核标准。

(2)已预约的同学马上到实验室了解相关情况,初步确定设计方案、仪器设备的选取、实施进度和预期效果,并备好预习报告。实验老师认真审查,把好选题关,根据预约情况将不同的开放项目分成若干实验小组。

(3)实验当中指导老师尽量少讲,但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指导,由学生自己提供测试方法或设计方案,独立完成实验项目并提交结题报告。结题报告中应包含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心得体会、不足之处及改进建议等内容。项目答辩结题后,老师根据学生独立完成情况和项目创新性予以评分。

5.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

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实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它有利于实验教师的统筹安排、实验教学的协调衔接、实验经费的统筹调配和仪器设备的有效利用,从而改善实验教学手段,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

(1) 建立健全的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

实验室档案既是对以往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教学规范,也是今后工作的参考,为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提供了方向,为实验教学评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验室档案包括实验人员的基本情况、实验室物资设备情况、实验室的运行情况、实验项目卡、实验教材与改进、实验教学教案、实验室工作日志、仪器设备使用维修记录、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等多项内容。

(2) 提高实验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6.结语

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教学观念、教学体制、实验教材、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教学经验的积累,我们的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但改革有一个探索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功夫,我们将不断努力,为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开拓创新人才而奋斗。

参考文献:

[1]陈竺.医学遗传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刘艳平.医用生物学实验指导.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孙俊三.教育原理.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

[4]石谋军,杜祥培.跨世纪人才素质的养成.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上一篇:液压技术发展趋势下一篇:拾起责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