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细胞

2024-06-20

单核细胞(共12篇)

单核细胞 篇1

巨噬细胞(Macrophage)能吞噬感染异物并诱导T细胞活化,启动免疫应答[1],在机体损伤修复、抵抗病原入侵[2]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是机体先天免疫的重要部分[3]。巨噬细胞属于无颗粒白细胞的一种,是由单核细胞(Monocyte)分化而来的。单核细胞来源于骨髓,成熟后释放进入血液并随外周血循环进入组织,分化成为巨噬细胞发挥相应的功能[4]。研究者可以对人外周血进行分离,获取单核细胞后进行体外分化,分化得到的巨噬细胞可用于进行各种功能研究。

目前常用的获取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方法是密度梯度离心法。基于Ficoll-Hypaque的单次密度梯度离心可以将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以及单个核细胞逐层分开。其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进一步对PBMC离心清洗并用贴壁方法去除悬浮细胞后,可得到单核细胞[5]。但该方法对于液层吸取操作要求较高,获得的单核细胞中会存在较多淋巴细胞,粒细胞以及血小板的污染。通常的解决方法是用抗体标记结合免疫磁珠对PBMC中的单核细胞进行纯化富集。然而不论基于抗体阴选还是阳选的方法,都不可避免对单核细胞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刺激或者机械损伤;分选操作过程较长,在实验过程中要对细胞进行反复洗涤离心等操作,也会造成目的细胞的遗失,对于少量的临床样品难以操作。另外也可以选择基于Percoll分层液的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可以直接将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红细胞、粒细胞分层,但是操作繁琐,耗时较长,对试剂的消耗量也比较大。因此,寻找一种简便、快捷而又高效的单核细胞分离方式对于单核-巨噬细胞相关研究的开展至关重要。

单核细胞是体积最大的白细胞,其内容物的颗粒形状与淋巴细胞以及粒细胞等具有显著的差别。本文中尝试对外周血白细胞直接进行流式细胞分选,根据细胞组分的分群特征,直接获得其中的单核细胞,并通过单核细胞表面标志物CD14染色进行验证,该方法对于单核细胞的分选效率能达到85%以上,可以简单快捷的获得纯度较高的单核细胞用于实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人外周血白细胞成分血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输血科。红细胞裂解液(10×,#420301)购自Biolegend公司。人CD14抗体(130—091—242)购自Miltenyi Biotec公司。流式细胞分离管购自BD公司。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SCF购自R&D公司。RPMI1640 培养液(C11875),进口胎牛血清,购于 Invitrogen 公司。

1.2 红细胞裂解

人外周血白细胞成分血中仍含有大量红细胞,在流式分选前需要进行红细胞裂解处理。将白细胞成分血与稀释为1×的红细胞裂解液按照1∶10的比例混合,避光室温裂解15 min,300 g 离心10 min,PBS洗涤一次。细胞计数,将细胞用流式缓冲液重悬(1×107细胞用500 μL缓冲液重悬)。

流式缓冲液:高压灭菌的PBS,pH值为7.2,加入0.5%的牛血清白蛋白以及 2 mol EDTA。

1.3 流式抗体标记

取1×106细胞,即50 μL上述细胞悬液,加入1 μL CD14-PE抗体,避光冰上标记10 min,向离心管中加入1 mL流式缓冲液终止染色,迅速离心去除上清后将细胞重新用100 μL 流式缓冲液悬起,通过细胞滤网后进行流式细胞分析。其余经红细胞裂解处理的细胞按照细胞计数结果直接用流式缓冲液重悬,通过细胞滤网后放置于冰上,准备进行流式分选。

1.4 流式细胞仪分选

本室购置的流式细胞仪为BD FACS AriaTMII 。根据外周血各个成分细胞的分群,确定单核细胞在流式细胞仪中的大小以及颗粒度等特征,限定分选条件,获取单核细胞。同时对CD14-PE抗体标记的细胞进行流式分析,确定单核细胞分群中CD14阳性的细胞所占比率。

1.5 单核细胞体外培养分化

上述分选得到的单核细胞经300 g离心后用含有10%进口胎牛血清以及双抗的RPMI—1640培养基重悬,种于细胞培养皿中,加入10 ng/mL GM-CSF 共培养(5~7)d,镜下观察分选得到的单核细胞体外分化的巨噬细胞形态。

2 实验结果

2.1人外周血流流式细胞检测分群以及CD14抗体预染分析

外周血白细胞成分血经过红细胞裂解处理并进行CD14抗体预染,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见图1,左图为样品直接流式分群结果,其中左上角为粒细胞群,中间圈定细胞群(P1)为单核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8%左右;居中偏下的为淋巴细胞群。右图为CD14抗体阳性细胞(P2),该阳性细胞群占左图中单核细胞分群(P1)的85%~90%左右。结果证明,根据目的细胞群的大小以及颗粒度的差异通过流式细胞分群方式可以分离并获取单核细胞。

2.2流式细胞仪直接分选得到的单核细胞CD14抗体标记分析

将其余的外周血白细胞成分血根据细胞分群直接选择单核细胞群进行分选。将分选得到的单核细胞进行CD14抗体标记后,再次进行流式分析。结果如图2,左图为分选后细胞经流式细胞仪直接分析,R1即分选得到单核细胞;右图显示该群单核细胞分选后CD14抗体标记的结果, CD14阳性的细胞占分选获得所有细胞的比例为85%左右。如在后期实验中进一步优化条件,预期可以获得纯度更高的单核细胞。

2.3流式细胞仪分选得到的单核细胞体外培养分化

上述流式分选得到的单核细胞经过体外分化培养7 d,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与文献报道一致[6]。证明基于流式细胞分选得到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化正常,可以用于对巨噬细胞进一步的功能研究。

3 讨论

单核巨噬细胞的相关研究是当前免疫学研究的热点,2011年底,免疫学国际顶级期刊《Nature.Reviews Immunology》对近年来单核巨噬细胞的的相关研究进行专刊评述,对巨噬细胞的极化过程[7],巨噬细胞与感染和免疫[8]、巨噬细胞与机体保护和致病[9]以及巨噬细胞与重要疾病[10]的关系等列为免疫学的前沿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述评。

传统方法对于单核细胞的分离过程需要反复离心清洗,会造成大量细胞在操作过程中的遗失,而且操作时需要对抗凝血作适当稀释,在血量较多时要分成数管进行离心,对于分离试剂的需求较大。如需获取纯度较高的单核细胞进行实验操作,则需要进一步利用抗体以及磁珠等技术方法加以纯化,增加了实验成本,而且获得的单核细胞容易被激活而给实验结果带来影响。

基于流式细胞仪的功能,根据细胞的大小以及颗粒度等特征,对白细胞直接进行分选获取人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的方法,避免了多次重复离心,节省了梯度离心的试剂。经重复验证,本方法能够分选得到纯度在80%~90%之间的单核细胞用于实验。该方法可以用于在少量临床血液样本中获取高纯度的单核细胞,为深入研究单核-巨噬细胞与疾病之间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

参考文献

[1] Gordon S,Taylor P R.Monocyte and macrophage heterogeneity.NatRev Immunol,2005;5:953—964

[2] Mantovani A,Sozzani S,Locati M,et al..Macrophage polarization: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as a paradigm for polarized M2 mono-nuclear phagocytes.Trends Immunol,2002;23:549—555

[3] Gordon S.Alternative activation of macrophages.Nat Rev Immunol,2003;3:23—35

[4] Van Furth R,Cohn Z A.The origin and kinetics of mononuclearphagocytes.J Exp Med,1968;128:415—435

[5] Berthold F.Isolation of human monocytes by ficoll density gradientcentrifugation.Annals of Hematology,2004;43:367—371

[6] Li T,Morgan M J,Choksi S,et al.MicroRNAs modulate the nonca-nonical transcription factor NF-kappaB pathway by regulating expres-sion of the kinase IKKalpha during macrophage differentiation.NatImmunol,2010;11(9):799—805

[7] Lawrence T,Natoli G.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macrophage po-larization:enabling diversity with identity.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2011;11:750—761

[8] Shi C,Pamer E G.Monocyte recruitment during infection and inflam-mation.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2011;11:762—774

[9] Murray P J,Wynn T A.Protective and pathogenic functions of macro-phage subsets.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2,011;11:723—737

[10] Chawla A,Nguyen K D,Goh Y P S.Macrophage-mediated inflam-mation in metabolic disease.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2011;11:738—749

单核细胞 篇2

温热内蕴:多为溶血发作期,可见皮肤巩膜黄染、尿色红绛或呈酱油色、倦怠气短、舌淡胖苔赋。治以清热利湿,方用茵陈蒿汤或茵陈五苓散加减。

脾肾阳虚:面黄、头晕、心悸气短、腰痠腿软、或腹胀、浮肿、舌淡齿痕苔白、治予温补脾肾、益气养血。方用补中益气汤、大菟丝子饮、归脾汤或八珍汤加减。

瘀血阻络:本病迁延难愈,久病多瘀,多有黄疸、腰痛、尿色黑赤,易合并血栓形成,符合中医血瘀范畴,应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活血化瘀法,选用活血药(木香、当归、赤芍、川芎、益母草、鸡血藤、丹参等)。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 篇3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性疾病,病程常具自限性。只要经口密切接触而传播,也可飞沫传播,多见于儿童和少年,6岁以下幼儿多呈隐性感染或轻症感染,发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主要临床特征为不规则发热,咽痛,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液中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嗜异性疑集实验阳性,血清中可测的抗EBV的抗体。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7月~2013年4月共收治5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男性3例,女性两例,年龄4岁至10岁,患儿入院时均有发热,体温38.1C~39.4C不等,患儿均有明显淋巴结肿大,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直径0.8~3.5cm,呈中等硬度,无明显压痛,两侧不对称,2名患儿肝脾轻度肿大,1名患儿出现皮疹,呈片状,消退后不留痕迹,3名患儿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

1.2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WBC)9.8-19,异型淋巴细胞(ALY)0.8-1.0,血小板计数(PLT)稍有减少,嗜异性凝集实验3名患儿呈阳性。

1.3 治疗 本病多为自阻性。主要为对症治疗,抗菌药物对本病无效,仅用于咽或扁桃体继发链球菌感染时,一般采用青霉素G,疗程7-10天,忌用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早期应用阿糖腺苷,阿昔洛韦,干扰素等抗病毒制剂亦有一定治疗作用。

1.4 治疗效果 患儿住院8~16天,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全部治愈。

2护理

2.1 消毒隔离 急性期应呼吸道隔离,呼吸道分泌物宜用健之素500mg/l浸泡消毒,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定时开窗通风,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温度适宜。

2.2 一般护理 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变化及时报告医生,根据病情对症处理,防止并发症。高热时嘱患儿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慎用解热镇痛药,可采用物理降温,用冰袋置于腋下,腹股沟等处,并及時更换冰袋,待体温降至正常撤去冰袋,注意保暖,及时更换被汗浸湿的内衣裤,以防感冒。

2.3 饮食护理 鼓励患儿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宜少食多餐,尽量做到食物多样化,忌食辛辣及油腻等刺激性强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4 心里护理 患者多为儿童,入院后易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因此,护士要经常巡视病房,多与患儿及家属沟通,讲解疾病的发病原因,解释和介绍治疗情况,增强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2.5 出院指导 嘱家属勿带患儿到人口密集且不通风的场所去,并注意家长个人卫生,切勿共用一套餐具进食,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饮食。保持皮肤清洁,勤剪指甲,勤洗澡,生活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时间,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以提高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免疫力。

3小结

本病起病急缓不一,症状多样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预后大多良好,所以,我们应采取行之有效的观察和护理,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治疗,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 篇4

患者男性, 18岁, 因发现颈部肿块10d, 咽痛7d, 加重伴发热3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0d无意中发现颈部肿块, 无特殊不适症状, 7d前出现咽痛, 吞咽时明显加重, 3d前出现发热, 体温最高达38.6℃, 当地医院予抗炎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缓解不明显, 出现耳痛、闷塞感, 就诊于我院, 查血常规:WBC20×109/L, N80%, L10%;颈部彩超:双侧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颈部多发性淋巴结肿大”收入院。查体:T38.7℃双侧颈部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 最大约4cm×2cm×1cm, 两耳廓无畸形, 外耳道干燥, 鼓膜边缘及松弛部充血明显, 未见穿孔, 咽后壁充血明显, 双侧软腭及腭舌弓轻度充血, 双侧扁桃体Ⅱ°肿大, 充血明显, 附着脓苔, 不易拭去, 悬雍垂居中。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入院时诊断: (1)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2) 颈部多发性淋巴结肿大; (3) 急性中耳炎。经抗炎、激素等对症治疗2d, 患者体温下降, 诉偶有憋气、咽部阻塞感, 查喉部未见异常, 淋巴结肿大明显, 锁骨上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肝功、心肌酶:GPT213U/L, LDH378U/L, AST544U/L。腹部彩超:脾稍大, 复查血浑规:WBC17.17×109/L, N12.9%, L67.4%。入院后3d, 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颈部淋巴结肿大较入院时无明显变化。查异型淋巴细胞>20%;嗜异性凝集试验:1:64 (+) 。修正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查甲、丙、丁、戊型肝炎抗体 (-) , 巨细胞病毒抗体 (-) 。经抗病毒、保肝、降酶等对症治疗, 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扁桃体查体无充血、脓苔, 淋巴结明显减小, 痊愈出院。

2讨论

单核细胞百分比偏低的原因 篇5

4.凡白细胞减少的人,宜食用以下食物,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

蜂王浆

具有滋补、强壮、健脾的功效,尤其适宜癌症病人治疗后白细胞减少者食用。

灵芝

《神农本草经》中载:灵芝“益精气,坚筋骨”。《本草纲目》认为灵芝能“疗虚劳”。

紫河车

有很好的补益强壮作用,能补气、养血、益精。《本草蒙筌》说它“疗诸虚百损。”《本草再新》认为紫河车“大补元气。”白细胞减少症是属传统医学中的“虚损”症范畴,常食紫河车,对提高白细胞数,颇有效益。可用新鲜紫河车1个,去膜洗净,慢火烘干,研末后装入空心胶囊,早晚饭前空腹吃3~5粒。

羊骨髓

羊的脊髓或骨髓,能补阴补髓,对虚劳羸弱之人可以起到食疗食养的作用。现代还有用以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者。生羊胫骨(即羊四肢的长骨)1~2根,敲碎,加红枣10~20个,糯米适量,同煮稀粥,1日2~3次分服,15天为1疗程。用同样的食法,也适宜白细胞减少症者眼食。

大枣

有补脾、益气、养血的功效,凡血虚、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者,均宜食用。对肿瘤病人经放疗或化疗后引起白细胞减少者,民间习惯用红枣同赤小豆、糯米煮粥服食。

香菇

据报道,从人工栽培的鲜香菇中提取的多糖类,对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疗效。民间对白细胞减少症,可用鲜香菇适量煮食或作菜常食。香菇还有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用来增强恶性肿瘤病人的化疗放疗效果,预防和治疗化疗、放疗所致的白细胞下降等免疫功能低下症。

黄芪

有补中益气、治虚弱病症的作用。历代医家认为,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是以有耆之称。《本经逢原》载:“黄芪能补五脏诸虚”。《日华子本草》说它:“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白细胞减少症多属中医气虚症候,近代有些医家创立了“补气升白汤”,即从补气人手来达到升高白细胞的目的。黄芪为补气之最,故白细胞减少者宜食之。

能大补元气、强壮身体,对白细胞减少症表现为气虚,及阳气不足、体虚气短、怕冷乏力者尤为适宜。

党参

有补气、健脾胃、养气血的作用,为气虚之人常用之品。据药理实验报道,党参给正常兔连续服用后,可使嗜中性白细胞比例增多,党参对因放射线疗法及化学治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能使其升高。

小茴香

性温,味辛,为民间常用的五香调味品。《伤寒蕴要》中说它“暖丹田”。元代名医李杲认为茴香“补命门不足”,这都说明它有补肾气的作用。现代研究认为,小茴香中所含的茴香醚有升高白细胞的功效,所以,对于白细胞减少症,包括因放射治疗和抗癌药化疗而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以之作为调味佐料,尤为适宜。

丁香

为常用的五香调味品之一。性温,味辛,有温中暖肾之功。《医林纂要》中还说它能“补肝,润命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丁香内服吸收入血后,能刺激中枢神经使之兴奋,心跳加快,并能使白细胞增加。因此,对白细胞减少症患者来说,吃些丁香等五香粉,也颇适宜。

牛髓

能补肾益髓。《神农本草经》中即有记载,说它“补中,填骨髓,久服增年”。白细胞减少症多属中医精血亏损,虚劳之病,因此,常食颇宜,可收到补虚劳,益精血的功效。---

牛肉

能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韩氏医通》认为:“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医林纂要》中还说:“牛肉味甘,专补脾土,脾胃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则无不补矣。”因此,白细胞减少症者,多属中医脾气虚弱,多食牛肉则补气健脾,故常食颇宜。

羊肉

为温补性食物,能益气补虚,有补益强壮作用。元代医家李杲曾说:“羊肉,甘热,能补血之虚。”尤其是白细胞减少症兼有阳虚怕冷者,食之尤宜。

狗肉

能补中益气,温肾助阳。唐代食医孟诜认为狗肉“补血脉,填精髓”。白细胞减少症可属中医“虚劳”范畴,狗肉有补脾气,益肾气的作用,因此,对白细胞减少之人兼有脾肾两虚,无力腿软,四肢欠温者,食之最宜。

鹿肉

性温,味甘,能补五脏、调血脉,中医常用以治疗虚劳羸瘦之人。《别录》谓:“补中,强五脏,益气力。”《医林纂要》亦说:“补脾胃,益气血,补助命火,壮阳益精。”凡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兼有脾肾两亏,阳气不足之人,食之最为适宜。

鹿胎

为鹿的胎盘和胎兽,能益肾壮阳,补虚生精。《本经逢原》中说:“鹿性补阳益精,男子真元不足者宜之。”故凡肾精亏虚,元阳不足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宜食之。

鹿茸

能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明·李时珍认为它“治一切虚损”。现代也有报道,单用鹿茸治疗白细胞减少症5例,血象进步者3例,临床症状改善者2例。也有用以治血小板、白细胞减少症15例,结果有7例血象和症状均有改善。凡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又兼阳虚怕冷之人,颇为适宜。鹿角胶也有同等功效,故也适宜服用。

单核细胞 篇6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 儿童 临床特点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急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主要由EB病毒(EBV)感染所致。该病以不规则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咽峡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10%。近年来该病有逐年增多趋势,不典型病例多,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容易误诊延误治疗。为了加深对本病临床特征的认识,收治IM患儿89例,分成0~3岁、4~6岁、7~14岁3组,进行临床及实验室特点的分析。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5月收治IM患儿89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IM诊断标准[1]。其中男56例(62.9%),女33例(37.1%),男女性别比例1.7:1;发病年龄8个月~14岁,平均4.63±2.71岁,其中0~3岁组35例(39.3%)、4~6岁33例(37.1%)、7~14岁21例(23.6%)。发病季节:春季(3~5月)发病35例(39.3%),夏季(6~8月)19例(21.3%),秋季(9~11月)24例(27%),冬季(12~2月)11例(12.4%)。

临床表现与体征:①发热86例(96.6%),热型不规则,体温波动于37.2~40.3℃,热程3~12天。>40℃ 5例(5.8%),39~40℃ 32例(37.2%),<39℃ 49例(57%);②咽峡炎79例(88.8%),扁桃体肿大81例(91.0%),其中70例(86.4%)可见白色分泌物或假膜覆盖;③浅表淋巴结肿大69例(77.5%),多以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主,肿大淋巴结活动无明显压痛;④肝脏肿大21例(23.6%),质地中等,无压痛;⑤脾脏肿大10例(11.2%);⑥皮疹32例(36.0%),皮疹可分布于全身,躯干部为主,多呈斑丘疹、猩红热样皮疹、多形性皮疹;⑦眼睑浮肿13例(14.6%)。

实验室检查:所有病例均行EB病毒衣壳抗原IgM(VCA-IgM)检测,81例阳性(91.0%);血常规:WBC(3.2~29.8)×109/L,<4×109/L 9例(10.1%),>10.0×109/L 63例(70.7%)。白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淋巴细胞百分比>50% 81例(91.0%),异常淋巴细胞>10% 21例(23.6%)。粒细胞减少5例,少数患儿伴有轻度贫血,血小板减少2例不伴有出血倾向;肝功异常(AST、ALT增高)31例(34.8%),心肌酶谱异常(CK CK-MB增高)13例(14.6%);腹部B超提示肝脏或脾脏增大18例(20.2%);胸片结果:支气管炎17例(19.1%),支气管肺炎5例(5.6%)。

治療:所有IM患儿均予以更昔洛韦5mg/(kg·次),2次/日静滴抗病毒治疗,疗程7~10天。病情较重,使用抗病毒治疗3天仍发热不退者予以静脉丙种球蛋白400mg/(kg·日)静滴,连用3~5天。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合并有肝功损害及心肌损害者,予以保肝及营养心肌治疗。予以退热,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静脉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

结 果

住院10~15天,2例患儿来院时已出现全身多脏器损害死亡,其余病例均临床治愈,门诊随访1个月,检测血常规及生化、胸片、肝脾B超均恢复正常。

讨 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感染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包括肝、脾、淋巴结、心脏、肺、肾脏,但以网状内皮系统为主。病程具有自限性,若无并发症大多预后良好。少数患儿出现多系统并发症,发展为重症IM,而重症IM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92.3%[2]。EBV感染与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发达国家IM多见于青少年,发展中国家IM发病高峰在2~6岁,收集患儿在0~6岁68例(76.4%),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3],这可能与发展中国家卫生状况较差且人口密度较大,该年龄段儿童免疫功能较低有关。

IM临床表现多样,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三联征是本病常见症状,临床易诊断。但对不典型病例很容易误诊、漏诊。发热、扁桃体有白色分泌物,易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颈部淋巴结肿大易误诊为单纯淋巴结炎;发热、咽红、皮疹易误诊为猩红热。通常EB病毒感染后3天才出现异型淋巴细胞,2~3周时比例最高,可持续6~7周,而大多数患儿就诊时间早于异型淋巴细胞出现时间,故异型淋巴细胞阳性率较低,收集病例中异型淋巴细胞>10% 21例(23.6%),因此,对疑似IM的患儿必须反复多次行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查,还要行EB病毒衣壳抗原IgM(VCA-IgM)检测,避免漏诊。EB病毒衣壳抗原IgM反映EBV近期感染,急性期阳性率高、特异性强,对IM诊断有重要意义,本文可见EB病毒衣壳抗原IgM(VCA-IgM)检测81例阳性(91.0%)。

单核细胞 篇7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RPMI 1640培养基为GIBCO公司产品;ox-LDL购自羽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胎牛血清购自杭州四季青科技有限公司;MDA、SOD、T-AOC和GSH-PX试剂盒为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产品;牛血清白蛋白、佛波酯(PMA)、油红O等均为Sigma公司产品;实验过程中所用水均为去离子三蒸水;枸杞多糖由宁夏乐杞生物科技公司提供。

1.2 方法

1.2.1 细胞培养及分组

THP-1单核细胞用含100 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及10%小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于37℃、5%CO2的培养箱中静置培养。将培养好的细胞用PBS洗涤3次,每次于37℃水浴箱中震荡10 min,然后以含0.2%BSA的无胎牛血清RPMI1640培养液稀释细胞密度为1×106/ml继续培养,并分为三组:(1)对照组:对细胞没有任何干预;(2)ox-LDL+PMA组:培养细胞中加入终浓度为0.5mg/L的PMA、100mg/L的ox-LDL;(3)枸杞多糖低剂量组:培养细胞中加入终浓度为0.5mg/L的PMA,100mg/L的ox-LDL,500mg/L枸杞多糖;(3)枸杞多糖低剂量组:培养细胞中加入终浓度为0.5mg/L的PMA,100mg/L的ox-LDL,500mg/L枸杞多糖;(4)枸杞多糖高剂量组:培养细胞中加入终浓度为0.5mg/L的PMA,100mg/L的ox-LDL,1000mg/L枸杞多糖;各组继续培养72h。

1.2.2 油红O染色和泡沫细胞的半定量

用橡皮刮子刮下培养的细胞,低速离心制成细胞悬液,涂于干净的被有1%明胶的玻片上,自然晾干,2.5%戊二醛固定3 h,然后2.5%重铬酸钾处理16 h,新鲜配制的1%油红O染色20 min,苏木素染2 min,1%HCl分色及返蓝,各步骤间均用双蒸水冲洗干净。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脂质呈红色、细胞核呈蓝色的为泡沫细胞。400倍光镜下非重复计数100个细胞,计出泡沫细胞所占的百分比。

1.2.3 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含量的分析

用橡皮刮子刮下培养的细胞,PBS洗涤3次,重悬于0.5 ml磷酸钠缓冲液(pH 7.4,0.1 M)中,超声波裂解细胞1 min,按试剂盒要求用亚硝酸盐生成抑制法测定血浆的SOD、T-AOC活性[4],按夏奕明等方法测定GSH-PX活性[5],按TBA法测定MDA的含量[6]。

1.2.4 细胞内胆固醇积聚的分析

按文献[7]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各样品的胆固醇浓度,测定游离胆固醇时,反应液中省去胆固醇酯酶,胆固醇酯的含量用总胆固醇与游离胆固醇的差值获得。

1.3 统计学方法

各样本测值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定量资料行方差分析(ANOVA)及多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LSD);定性资料行χ2检验分析。以统计学软件SPSS 11.0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枸杞多糖对泡沫细胞中SOD、MDA、T-AOC及GSH-Px活性的影响

对照组和枸杞多糖低、高剂量组中MDA含量明显低于ox-LDL+PMA组,而SOD、T-AOC、GSH-Px活性又显著高于ox-LDL+PMA组(P<0.05),提示LBP在泡沫细胞形成中能显著增强抗氧化能力。

2.2 枸杞多糖对单核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数量变化的影响

THP-1单核细胞与ox-LDL培养过程中,当被PMA激活时,油红O染色阳性的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达到3倍以上。但是当培养过程中加入枸杞多糖时,泡沫细胞的油红O染色阳性率降低,表明枸杞多糖有抑制了细胞泡沫化形成的作用,见表2。

注:*P<0.05 vs对照组;#P<0.05;##P<0.05 vs ox-LDL+PMA组

2.3 枸杞多糖对单核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积聚的影响

经ox-LDL处理后单核细胞内TC、FC、CE含量均增加(P<0.05),枸杞多糖低、高剂量组可减少ox-LDL+PMA所致的单核细胞内TC、FC、CE的含量的增加(P<0.05),见表3。

注:*P<0.05;**P<0.001 vs对照组;#P<0.05;##P<0.05 vs ox-LDL+PMA组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性基础病变泡沫细胞的形成是AS发生的早期事件和关键环节[8],在AS过程中大部分泡沫细胞来自血液循环中迁移进入的巨噬细胞,中后期病变则以泡沫细胞为主要病理细胞成分,脂质在活性氧分子的作用下LDL被氧化形成ox-LDL,ox-LDL可被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的清道夫受体摄取,促使细胞内胆固醇酯的积聚,最终导致泡沫细胞的形成[9]。本实验发现LBP可抑制或减轻泡沫细胞对胆固醇酯的积聚,同时,LBP可显著增加泡沫细胞的脂质过氧化程度,显著提高泡沫细胞中SOD、T-AOC、GSH-Px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维持机体氧化及抗氧化系统的动态平衡,从而使泡沫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侵害,表明LBP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本文的初步研究表明,LBP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且其机制涉及降低血脂、清除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等,但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对THP-1单核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和胆固醇脂流出的影响。方法 将THP-1单核细胞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佛波酯(PMA)、枸杞多糖共同培养,油红O染色检测泡沫细胞的形成,同时测定泡沫细胞中SOD、GSH-Px、T-AOC活性和MDA的含量,并检测枸杞多糖对单核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脂流出的影响,观察枸杞多糖对THP-1单核细胞泡沫化形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结果 枸杞多糖抑制了ox-LDL和PMA激活的THP-1单核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的产生、胆固醇脂的积聚和泡沫细胞的形成。结论 枸杞多糖对泡沫细胞的形成和胆固醇脂流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抗氧化作用是重要机制之一。

关键词:枸杞多糖,泡沫细胞,动脉粥样硬化

参考文献

[1]耿长山,丁雁.枸杞子有效成分LBP对小鼠T淋巴细胞的免疫增强作用[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7,8(6):476~480.

[2]曹广文,杜平.枸杞多糖和白细胞介素-2对12月龄小鼠两种LAK细胞抗肿瘤活性调节作用[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2,12(6):390~392.

[3]孙涛,郑竹虚.氧化应激与心血管疾病[J].四川医学,2006,27(6):580~582.

[4]王俊学,王国俊.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肝脏,2000,l5(2):116~117.

[5]Zeng X K,Dai J,Wang X,et al.Homocysteine mediated expression and secretion of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and interleukin-8in human monocytes[J].Circulation Research,2003,9(3):311~321.

[6]王宗仁,郑瑾,马爱玲,等.中药芪丹通脉片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及PAI21表达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14):1290~1293.

[7]蒋佩,严鹏科,莫中成,等.促进细胞内胆固醇流出抑制单核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凋亡[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5,21(6):1041~1045.

[8]Plenz GAP.Differential Modulation of Caveolin-1Expression in Cells of the Vasculature by Statins[J].Circulation,2004,109(35):e7~e8.

隐匿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一例 篇8

资料:患者男, 71岁。在就诊前两天因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疼痛不适, 为持续性胀痛。并伴发向右肩胛部放射, 偶有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量少。在个体诊所给予输液治疗 (用药及剂量不详) , 疗效不佳。来我院就诊, 经B超检查提示:“胆囊炎伴结石”。于2011年12月6日以“胆囊炎伴结石”入院。体检:体温37C。血压140/90mm Hg。心率88/min。皮肤巩膜无黄染苍白,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自述高血压史30余年。备行胆囊切除术, 于当日查血常规:WBC42.8×109/L, 淋巴细胞0.754, 中间细胞0.019, 中性粒细胞0.227, RBC:4.0×1012/L, Hb:134g/L, PLT:111×109/L。12月8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36.3×109/L淋巴细胞0.72, 中间细胞0.036, 中性粒细胞0.244, 红细胞3.76×1012/L, 血红蛋白124g/L, 血小板110×109/L。外周血涂片:中性粒细胞0.22。淋巴细胞0.73。单核细胞0.05, 未见幼淋巴细胞。另一份送武威市人民医院血液科的骨髓涂片结果为:淋巴细胞0.57, 异淋0.055。经对胆囊对症消失治疗一周后, 再无不适。于12月13日出院。经定期随访获悉:12月18日在其他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3 3.5×1 09/L, 淋巴细胞0.683, 嗜异性凝集实验阴性, EBV抗体阳性。12月29日血常规结果:白细胞30.7×109L, 淋巴细胞0.625, 其它无变化。2012年1月22日再次查血常规, 白细胞22.3×109/L, 淋巴细胞0.477, 其它无变化。以后在2012年2月14日、6月15日、9月28日共查三次血常规, 所有指标均正常, 身体无任何不适。

讨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EB病毒感染机体后, 病毒在淋巴组织内复制而导致淋巴细胞大量增殖, 使多部位淋巴结肿大, 临床表现多样化, 属自限性疾病, 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35岁以上患者少见。该患者综合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骨髓涂片、EBV抗体检查结果以及10个月的跟踪随访, 可排除血液系统疾病, 并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但该病例有以下特征: (1) 患者年龄大, 属实罕见。 (2) 无发热、类似感冒、全身不适等症状。 (3) 多次多部位触摸浅表淋巴结始终不肿大。 (4) 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持续时间长, 达两个多月。 (5) 异型淋巴细胞小于10%。见于以上特征, 我们认为是隐匿性的感染, 其原因可能与患者年龄大, 对该病毒感染后的反应能力差相关, 出现与常见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许多不同之处。提示此类病例应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前期和其他病毒感染诱导的淋巴细胞增高相鉴别。

单核细胞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1) 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M) 症状和体征:发热、咽峡炎、肝脾大、淋巴结大、皮疹等; (2) 外周血变异淋巴细胞 (AL) >0.10; (3) EB病毒抗衣壳抗原抗体 (EBV-VCA-IgM) 阳性。如具备临床表现中的任何三条, 同时具有 (2) 、 (3) 中任一项即可诊断[1]。

1.2 一般资料

38例IM儿童中男22例, 女16例, 年龄4个月~12岁, <1岁4例 (10.52%) , 1岁~3岁16例 (42.10%) , 4岁~7岁12例 (31.57%) , 8岁~12岁6例 (15.78%) 。病程最长者32 d, 最短者8 d.

1.3 临床表现

89%的患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其他首发症状包括咳嗽、咽痛、眼睑水肿及颈部包块等。38例患者中34例 (89.47%) 有发热及咽峡炎, 扁桃体有分泌物或假膜形成16例 (42.10%) ;淋巴结肿大32例 (84.21%) , 明显压痛5例, 有2例伴有腹腔淋巴结肿大;肝肿大21例 (55.26%) ;脾肿大20例 (52.63%) ;皮疹11例 (28.94%) ;眼睑水肿12例 (31.57%) ;鼻塞14例 (36.84%) 。

1.4 实验室检查

特异性血清抗体检查:38例中EBV-VCA-IgM阳性30例 (78.94%) , VCA-IgG阳性5例 (16.66%) , VCA-IgM及VCA-IgG均阳性3例 (10%) 。血常规+变异淋巴细胞 (异淋) :WBC>10.0×109/L 28例 (76.31%) , <4.0×109/L 5例 (16.66%) , 4.0×109~10.0×109/L 3例 (7.89%) ;异淋>50%2例 (5.26%) , 30%~50%7例 (18.42%) , 10%~30%29例 (78.31%) ;Hb<110 g/L 7例 (18.42%) ;PLT<100×109/L5例 (16.66%) 。血生化检查:AST、ALT升高22例 (57.86%) , 伴TB升高8例 (21.05%) ;CK、CK-MB升高18例 (47.36%) , CRP升高8例 (20.05%) 。

1.5 并发症

粒细胞减少5例 (16.66%) , 贫血7例 (18.42%) ;血小板减少5例 (16.66%) ;肺炎10例 (26.31%) ;肝功能受损22例 (57.86%) , 心肌受损18例 (47.36%) , 肾炎4例 (10.52%) , 脑炎1例 (2.63%) , 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2.63%) 。

2 治疗及转归

所有病例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抗炎、抗病毒、护肝、营养心肌、降温等措施, 严重咽峡炎伴持续高热或并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有2例) 加用激素治疗, 抗病毒药物用干扰素、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 干扰素疗程3 d~5 d, 后两种药物疗程10 d~14 d.住院时间最短8 d, 最长32 d, 平均14 d;治愈30例 (78.94%) , 好转6例 (15.78%) , 未愈2例 (5.26%) , 此2例中1例出院2个月后在外院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另1例未愈自动出院。

3 讨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疾病, 其主要病因是EB病毒感染, 全年均有散发病例, 也可形成流行, 本组病例发病高峰在秋季 (9月—11月) , 发病年龄则以幼儿期及学龄前儿童为主, 小于7岁发病率占84.21% (32例) , 与文献报告多见于年长儿及青少年不同[2], 其原因不明,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上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皮疹为其特征, 本组38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4例 (89.47%) , 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其次为颈部包块、咳嗽、咽痛、鼻塞、眼睑水肿等;咽峡炎中扁桃体有分泌物或假膜形成16例 (42.10%) , 提示其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一个重要特征;淋巴结肿大32例, 占84.21%, 以颈部、颌下淋巴结为主, 有2例合并腹腔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分别占55.26%, 52.63%;眼睑水肿及鼻塞分别占31.57%, 36.84%;而出现皮疹病例相对较少, 仅占28.94%, 提示眼睑水肿及鼻塞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重要的临床特征, 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有重要意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自限性疾病, 预后与并发症密切相关, 其并发症累及多器官系统, 本组38例中以肝脏、心肌受累最多, 分别占57.86%, 47.36%;其次为血液系统, 主要表现为贫血及粒细胞减少, 分别占18.42%, 16.66%, 5例血小板减少中2例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并治愈出院, 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24 d好转出院;呼吸系统受累主要表现为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 肺部损害体征不明显, 而以影像学检查为依据;而肝脏、心肌、血液系统损害除2例ITP及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外也无明显症状, 主要以实验室指标改变为主。本组病例治愈好转率达94.73%, 仅1例住院2周复查异型淋巴细胞仍高达30%以上, 出院2个月后在外院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提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恶性变可能。本组无1例发生国外文献报道的气管阻塞及脾破裂。

本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没有特异性, 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急性白血病等, 误诊原因主要为该病初期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出现扁桃体肿大, 表面覆盖白色假膜, 而其他症状较轻或主要症状偏少, 且本病外周血的特征性表现为异常淋巴细胞升高, 一般发病4 d~5 d才升高, 2周~3周达高峰, 故要确诊儿童IM须多次检查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 而不能单靠一次异型淋巴细胞<10%而否定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提示在诊断婴幼儿的化脓性扁桃体炎时, 血常规中淋巴细胞升高者应查异常淋巴细胞计数, 有条件时查嗜异性凝集试验及EB病毒抗体, 必要时行骨髓穿刺及淋巴结穿刺活检, 以资鉴别。

EBV属疱疹病毒, 其人体宿主细胞主要为B淋巴细胞。EBV感染的B淋巴细胞可表达一系列EBV特异性抗原分子, 使后者具有高度免疫原性, 诱导机体免疫反应, 刺激CD4、T淋巴细胞产生Th1型的细胞因子, 从而激活自然杀伤细胞 (NK) 和CD8+T淋巴细胞, 产生EBV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 , 从而吞噬和消灭EBV感染的B淋巴细胞, 使IM的临床表现逐渐消退。正因如此, 绝大多数IM呈良性自限性临床经过。本组患儿以轻症为主, 预后较好。张雅欧[3]追踪91例IM患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继发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恶性组织增生症明显增加, 提示对IM患儿须长期追踪其病情变化。

参考文献

[1]廖清奎.临床儿科学[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753-754.

[2]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821-827.

单核细胞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6月我院共收治IM患儿63例, 其中男39例, 女24例, 男∶女为1.6∶1;发病年龄:9个月~1岁5例 (8%) , 1岁~3岁10例 (16%) , 3岁~7岁36例 (57%) , >7岁12例 (19%) , 年龄最小9个月, 最大10岁。

1.2 诊断标准

具备典型的临床表现:发热、咽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10%, EBV特异性抗体Ig M、Ig G检测阳性, 血嗜异凝集反应阳性[2]。

1.3 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表现多样。本组63例中发热57例 (90.4%) , 热程2 d~13 d;体温最高达40.6℃, 热型不规则。有咽峡炎60例 (95%) , 表现为咽部充血, 扁桃体Ⅰ~Ⅱ度肿大, 有疱疹12例, 出血点者5例, 扁桃体上可见灰白色分泌物者32例。63例 (100%) 颈部淋巴结肿大, 表现为单个或成串淋巴结肿大, 局部不红, 直径1.0 cm~3.0 cm, 47例在颌下或腹股沟可及肿大淋巴结。肝脾肿大30例 (47%) , 肝大小在右肋下2 cm~4.5 cm, 质软至质中等, 无1例发生黄疸;脾肿大在腋前线上肋下刚触及至肋下5.0 cm, 质软至质中等;1例腹部膨隆, 移动性浊音阳性。皮疹18例 (29%) , 婴幼儿多见, 皮疹多为红色斑丘疹, 分布于全身, 疹间皮肤正常, 不搔抓;1例类似猩红热样皮疹, 皮疹多发在发病2 d~4 d, 均在1周内消退。眼睑水肿7例 (11%) 。合并肺炎14例 (22%) , 心肌损害32例 (50.8%) , 腹泻16例 (25%) 。1例就诊太晚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 IC) 死亡。

1.4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3.4×109/L~20.1×109/L, 其中<4.0×109/L 6例, 4.0×109/L~10.0×109/L 15例, >10×109/L 42例。血涂片细胞学检查:淋巴细胞0.42~0.84, 异型淋巴细胞均>0.10, 最高达0.65.血红蛋白<110 g/L 12例, 血小板<100×109/L 7例。C反应蛋白增高28例, 多为轻度增高, 最高达57 m g/L.红细胞沉降率增高32例, 最高达51 m m/1h.凝血五项检查8例, 2例异常。

1.5 血清学检查

63例患儿有56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EBV衣壳抗原抗体Ig M, 其中36例阳性 (70%) 。嗜异性抗体 (玻片凝集法) 检测16例, 阳性3例。

1.6 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异常23例, 丙氨酸转氨酶41~451 U/L、天冬氨酸转氨酶41~447 U/L, 总胆红素增高 (22~33.4μm ol/L) 19例, 白蛋白降低2例, 总胆汁酸增高 (11~46.32μm ol/L) 12例。心肌酶检查:异常28例, 乳酸脱氢酶352~698 U/L, 肌酸激酶259~3 172 U/L, 肌酸激酶同工酶26~136 U/L, α-羟丁酸脱氢酶210~531 U/L.30例受检者肾功能正常, 63例行尿常规检查, 无蛋白尿、血尿。血脂测定30例, 2例甘油三酯增高, 分别为3.1 m m ol/L和3.3 m m ol/L.

1.7 骨髓象检查

检查5例, 均为感染性骨髓象, 其中1例骨髓内异型淋巴细胞0.54.

1.8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52例, 肺炎改变14例。B超检查35例, 5例可见胆囊壁呈双环状, 提示胆囊壁增厚。5例胸腔积液, 多为单侧, 6例腹水。

1.9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10 m g/ (kg·d) , q 12 h静脉滴注。病情较重, 合并脏器损害者加用干扰素30万~100万U/d肌注, 共3 d~5 d, 或丙种球蛋白400 m g/ (kg·d) 静脉滴注, 连用3 d~5 d.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 合并肝脏、心肌损害, 予保肝、营养心肌治疗。

2 结果

1例患儿因就诊太晚, 入院时已出现出血, 合并D IC死亡, 其余病例均临床治愈。

3 讨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感染性疾病, 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 包括肝、脾、淋巴结、心脏、肺、肾脏, 但以网状内皮系统为主。临床表现多变, 病情轻重不一, 可出现典型的IM或其他复杂的临床表现。病程常具有自限性, 预后良好。但儿童期还有两种较为严重的EBV感染性疾病, 即EBV相关嗜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Epstein-Barrvirus-related hem ophagocytic lym phohistiocytosis syndrom e, EBV-H LH) 、慢性活动性EBV感染 (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 CA EBV) , 此两种疾病预后不良[3], 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EBV感染与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发达国家IM多见于青少年, 发展中国家IM发病高峰在2岁~6岁, 本组患儿1岁~7岁发病46例, 占73%, 3岁~7岁36例, 占57%, 这可能与该年龄段儿童免疫功能较低, 在家庭、幼儿园、学校中通过唾液飞沫更易感染有关。

IM首发症状不一, 对不典型病例很容易误诊、漏诊。发热、扁桃体有白色分泌物, 易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仅有颈淋巴结肿大易诊为淋巴结炎;发热、咽红、皮疹者易误诊为病毒感染。通常EB病毒感染后3 d才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第1周逐渐增多。因此, 对疑似IM的患儿必须反复多次检查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 不能单靠一次检查而否定诊断。值得注意的是异型淋巴细胞在其他病毒感染及肺炎支原体感染也可增高, 需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本组病例中肝脏损害23例, 主要以肝酶增高为主, 部分患儿总胆汁酸、总胆红素增高, 白蛋白降低。因此, 肝功能异常也是本病的重要表现。经保肝、降酶治疗, 10 d~14 d恢复正常, 这可能与肝脏病理改变较轻, 仅表现为肝门区渗出, 大量单核细胞浸润, 胆管轻度肿胀, 而少有肝实质坏死有关。本组患儿5例出现胆囊壁水肿增厚, 可能系肝功能损害后门静脉周围淋巴结肿胀, 淋巴回流障碍或EB病毒直接侵犯胆囊壁所致[4]。

本组患儿有外周血两系同时减少者3例, 甘油三酯增高2例, 5例可见胆囊壁呈双环状、壁厚。5例胸腔积液, 6例腹水, 提示要警惕EBV-H LH、CA EBV的存在。要重视对重症患者的治疗。

机体免疫系统对EB病毒感染的控制作用, 主要通过细胞免疫来实现, B淋巴细胞是EB病毒原发感染的靶细胞, 当B淋巴细胞受到EB病毒攻击后发生抗原性改变, 引起T细胞的强烈免疫应答而转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 (主要是CD8+T细胞、Tc细胞) , Tc细胞在免疫病理损伤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杀伤感染EB病毒的B细胞, 另一方面侵犯许多组织器官而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故在临床上应用免疫调节剂干扰素, 对清除EB病毒及EB病毒感染的细胞, 免疫球蛋白中和细胞外病毒, 加快疾病恢复具有一定作用。

本组患儿除1例就诊太晚, 合并D IC死亡外, 其余患儿经综合治疗均临床治愈, 但要警惕EBV-H LH、CA EBV的存在。

参考文献

[1]肖智辉, 文飞球.病毒相关性肿瘤疾病[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0, 17 (2) :113.

[2]沈晓明, 王卫平.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98.

[3]申昆玲.加强儿童EB病毒感染疾病的相关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0, 25 (8) :577.

单核细胞 篇11

【摘 要】 目的:银杏黄酮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是临床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首选天然药物。通过观察银杏黄酮对人单核细胞THP-1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探讨银杏黄酮对人单核细胞THP-1泡沫化形成的机制。方法: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THP-1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模型,通过油红O染色观察银杏黄酮对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细胞内总胆固醇蓄积情况。结果:利用ox-LDL能使人单核细胞THP-1形成稳定的泡沫细胞模型,用银杏黄酮干预后,泡沫细胞中总胆固醇的含量显著减少。结论:银杏黄酮能抑制 THP-1 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并减少 THP-1 源性泡沫细胞内脂质含量。

【关键词】 银杏黄酮;THP-1源性巨噬细胞;泡沫细胞;胆固醇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021-02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由 AS所致的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银杏在我国中药应用中有悠久的历史,药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的活性成分为银杏黄酮及内酯类。其中,银杏黄酮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是较好的天然抗氧剂,能清除生物体内过剩的自由基,阻止体内脂质过快氧化,改善神经调节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抑制细胞凋亡,抗肿瘤、抗衰老等,是临床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首选天然药物[1]。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早期事件和关键环节是胆固醇酯的沉积和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2-4],减少细胞外胆固醇流入细胞内,将有利于防止泡沫细胞形成,进而达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研究以THP- 1源性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银杏黄酮对巨噬细胞泡沫化形成的影响,探讨银杏黄酮在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中的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和试剂

1.1.1 细胞株 THP-1细胞购自武汉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1.1.2 主要试剂 银杏黄酮(中国药品食品检验检疫所);胎牛血清、 PRMI 1640 培养基(美国 Hyclone 公司);ox-LDL、PMA (Sigma公司);胆固醇试剂盒(北京普利莱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1.1.3 仪器 二氧化碳培养箱、离心机(美国 Thermo 公司);全自动酶标仪(Bio-Rad公司)。

1.2 方法

1.2.1 药物制备 精确称取银杏黄酮10mg溶解在1ml的DMSO,使用前用培养基稀释至终浓度400 mg/L、200 mg/L、100mg/L。

1.2.2 细胞培养 将THP-1细胞置于含10%胎牛血清和5%青链霉素混合液的RPMI1640培养基中,于 37°、5%CO2培养箱静置培养,细胞浓度控制在 1×108~9×108个/ml,每两天换液一次,每四天传代一次,传至2~3代用于实验。

1.2.3 泡沫细胞模型的建立 取对数生长期的THP-1细胞,用终浓度为160mmol/L的PMA孵育24h,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后加入终浓度为60mg/L的ox-LDL共培养48h,即得泡沫细胞。

1.2.4 实验分组 将人THP-1单核细胞经上述方法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后,调节细胞浓度为1×108~9×108个/ml,接种于96孔板,随机分为六组:空白对照组:用RPMI 1640完全培养基培养48h;泡沫细胞模型组:用终浓度为60mg/L的ox-LDL共同培养48h;银杏黄酮高浓度组:加入60mg/L的ox-LDL预孵24h,再加入400mg/L的银杏黄酮刺激24h;银杏黄酮中浓度组:加入60mg/L的ox-LDL预孵24h,再加入200mg/L的银杏黄酮刺激24h;银杏黄酮低浓度组:加入60mg/L的ox-LDL预孵24h,再加入100mg/L的银杏黄酮刺激24h;DMSO对照组:加入60mg/L的ox-LDL预孵24h,再加入20ml/L的DMSO培养24h。细胞培养终止后,用油红O染色鉴定泡沫细胞模型,用胆固醇氧化酶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含量。

1.2.5 油红O染色[5] 细胞培养终止后,倒去培养液,用PBS轻缓漂洗三次,用冰冻的4%多聚甲醛固定5min,PBS洗一次,加入0.5%油红O丙二醇溶液,置于60℃烤箱染色30min,用60%丙二醇冲洗5min,再用PBS洗三次,置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

1.2.6 细胞内总胆固醇测定 细胞培养终止后,将各组细胞吸去上清液,用PBS洗3遍,避免影响细胞内胆固醇测定。按比例每106个细胞加0.1ml裂解液,混匀吹打细胞,静置10min,使细胞充分裂解。随后取500ul细胞裂解液转移到1.5ml离心管里,室温2000rpm离心5min,收集上清液用于酶学测定。取 190 μl 工作溶液加入96孔板,在各工作液中,分别加入10 μl标准品、DMSO(空白对照)及各组待测样品。 37℃反应 20 min然后进行测定,将96孔板置于酶标仪中,调节测定波长570nm开始测定各孔OD值。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均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析。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 模型组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体积增大,胞浆疏松化,细胞浆内有大量红色脂滴存在,符合泡沫细胞的形态学特点(见图1a)。银杏黄酮高浓度组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散在分布,胞浆疏松,胞浆内未见明显脂滴(见图1b);银杏黄酮中浓度组细胞数量较高浓度组较多,细胞体积较模型组小,细胞内脂滴少见,可见培养基内散在红色脂滴(见图1c);银杏黄酮低浓度组细胞较多,散在分布,细胞体积较小,可见细胞周围散在红色脂滴(见图1d)。

2.2 银杏黄酮对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总胆固醇含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银杏黄酮高、中、低剂量组总胆固醇含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随着药物作用浓度的增大效果越明显。见表1。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变化的关键环节是巨噬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泡沫细胞的形成主要由单核细胞在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时通过内皮间隙,在内膜下分化为巨噬细胞,巨噬细胞通过A型清道受体吞噬大量ox-LDL,导致细胞内脂质大量堆积,形成泡沫细胞[6]。泡沫细胞胞质中含有脂质空泡,其内脂滴存在的主要脂质是胆固醇酯。研究用人THP-1单核细胞,与终浓度为160mmol/L的PMA孵育24h。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后加入终浓度为60mg/L的ox-LDL共培养48h,采用油红0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体积增大,胞浆疏松化,细胞浆内有大量红色脂滴存在,符合泡沫细胞的形态学特点,细胞内总胆固醇含量也较空白对照组多,说明已建立THP-1源性泡沫细胞模型。

银杏叶的药用历史悠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对其有详细记载。现代研究证明,银杏叶富含的黄酮类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症等。临床观察证明,银杏黄酮具有防止动脉硬化的功效,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发现在诱导THP-1细胞泡沫化的过程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银杏黄酮作用后,细胞内红色脂滴减少,细胞内总胆固醇含量减少,且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表明银杏黄酮可以减少巨噬细胞中胆固醇的蓄积,减缓泡沫细胞形成。总胆固醇的蓄积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总胆固醇含量过高,会引起粥样斑块的沉积,因此减轻细胞内的脂质负荷量,可能是银杏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但具体通过何种途径减缓泡沫细胞形成、抑制泡沫细胞内的脂质蓄积,仍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荣怀,李源,王晓明,等.银杏黄酮昔对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保护作用[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9):1714-1716.

[2] Ross R. Atherosclerosis-an inflammatory disease[J]. N Engl J Med, 1999, 340(2): 115-126.

[3] Tiwari RL, Singh V, Barthwal MK. Macrophages: an elusive yet emerging therapeutic target of atherosclerosis[ J]. Med Res Rev,2008, 28(4): 483-544.

[4]Schmitz G, Grandl M.Lipid homeostasis in macrophages-implications for atherosclerosis[J]. Rev Physiol Biochem Pharmaco,2008, 160: 93-125.

[5] 唐朝克,王佐,易光辉,等.Rolipram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和ABCA1表达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19(10):1177-1182.

[6]Hansson GK. Inflammationatherosclerosis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N Engl J Med,2005,352(16):1685-1695.

[7]彭道泉,赵水平,聂赛,等.载脂蛋白E与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Y基因多态性的相互作用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6):351-355.

单核细胞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6例病例中, 女14例, 男12例, 年龄8个月~9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11d。

1.2 临床表现

(1) 发热为主要表现:19例均有发热, 呈不规则发热, 体温波动在37.5~40℃, 热程5~14d。 (2) 咽峡炎:26例有咽部充血, 15例双侧扁桃体Ⅰ°~Ⅲ°肿大, 其中6例扁桃体有白色渗出。 (3) 淋巴结肿大: 26例中, 除1例8个月婴儿未发现有明显淋巴结肿大, 其余25例均有浅表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 其中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为明显, 其次为颌下淋巴结肿大, 均无局部触痛及疼痛。 (4) 皮疹:6例, 表现为散在红色粟粒大小充血疹, 或荨麻疹样皮疹, 既往均无过敏性疾病史。 (5) 眼睑、肢浮肿: 6例有双眼睑浮肿, 2例四肢皮肤浮肿, 无少尿、血尿。 (6) 肝脾肿大7例, 无腹痛、黄疸、肝炎病史及出血等血液系统症状。同一病例有上述一种或多种表现, 或在病程中症状先后出现。

1.3 误诊情况

误诊为: (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0例。 (2)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6例。 (3) 支气管炎、肺炎各1例。 (4) 沙门氏菌属感染2例。 (5) 败血症1例。 (6) 淋巴结炎3例。 (7) 川崎病1例。 (8) 肾炎1例。

1.4 诊治经过

26例病例在我院门诊或外院拟以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淋巴结炎等就诊, 行抗感染对症治疗, 症状无缓解收入院, 或在治疗过程中, 相继出现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 多次行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 异常淋巴细胞>10%, EBV-VCA IgM阳性, 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误诊时间4~14d。本组病例均以更昔洛韦治疗, 病情得到控制。

2 讨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所致的全身性疾病, 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 临床表现多样, 症状轻重不一, 首发症状各不相同, 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小于2岁者肝脾淋巴结肿大及一般症状均不明显。典型病例症状多在发病1周后出现。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缺乏特异性, 常为误诊的原因之一。回顾本组26例在确诊前, 62%于门诊拟诊上呼吸道感染, 可见发病早期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其次缺乏对该病的认识, 以及诊断思维的局限, 未认真分析病史, 仔细体格检查, 特别是忽略淋巴结、肝脾的查体。再次, 未及时做相关实验室检查, 或1次外周血常规检查未发现有异常淋巴细胞>10%而放弃对该病的诊断, 忽略了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变化的特点。对于早期疑似病例, 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是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指标之一, 异常淋巴细胞一般在3d出现, 1周内可达10%, 2~3周可高达10%~35%, 3周后逐渐降低, 持续时间约7周[2], 故要确诊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应多次检查外周血异淋细胞, 不能单靠一次异淋细胞<10%而否定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对不典型病例, EB病毒抗体阳性对诊断有很大意义。另外, 一些基层医院, 无条件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虽疑似该病, 但缺乏诊断该病的依据。因此, 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仔细的体格检查, 反复多次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动态的观察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及临床体征是减少误诊、漏诊的关键。

摘要:目的:提高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认识, 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0月-2010年11月我科2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和误诊情况。结果:误诊时间4~14d, 经多次实验室检查确诊。结论:提高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认识, 仔细的体格检查, 反复多次的相关实验室检查, 动态的观察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及临床体征, 是减少误诊、漏诊的关键。

关键词: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误诊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等, 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821.

上一篇:政治课中的案例教学下一篇:沈阳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