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2024-12-10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精选8篇)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篇1

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是指在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中未发现冠状动脉存在明显病变,而远端血流灌注延迟的现象, 需排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的血栓栓塞、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痉挛、气体栓塞、心肌病变、心脏瓣膜病、结缔组织病等继发因素[1]。 目前关于CSF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 部分研究表明炎性反应在CSF中具有重要作用[2,3]。 白细胞 (WBC)计数及其分类是临床实践中便宜且容易检测的炎症指标,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其与冠心病患者的斑块不稳定化、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心血管事件复发及心源性死亡等密切相关,尤其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theneutrophil tolymphocyte ratio,NLR) 现已作为冠状动脉疾病的预测、危险分层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4,5]。 但有关NLR与CSF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CSF患者和正常对照者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探讨NLR与CSF关系,为CSF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因胸痛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行CAG, 显示有慢血流现象但冠脉无明显病变的患者40例作为CSF组,随机选取同期行CAG显示冠脉完全正常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 排除标准: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冠状动脉扩张、心肌桥、冠脉痉挛、溶栓治疗后、合并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结缔组织病、心功能Ⅲ级及以上、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

1.2 方法

1.2.1 CAG及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实验(TIMI)帧数使用标准的Judkins技术经桡动脉或股动脉行冠脉造影, 对冠脉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按Gibson等[6]描述方法测定TIMI帧数。 过程如下:CAG过程中,采用德国西门子ARTIS ZEE FLOOR导管机以30帧/s速度采集图像,记录造影剂从进入某支冠状动脉开始,直到充盈该支冠状动脉远端标记处所需帧数。第一帧规定为造影剂进入并充盈某支冠状动脉整个近端,最后一帧规定为造影剂充盈该冠状动脉的远端标记处。各支动脉远端标记处规定为:前降支为远端分叉处,一般为心尖部,如前降支包绕心尖,则选择最靠近心尖的分支; 回旋支为最远端的分叉处;右冠状动脉为后降支发出后外侧支的第一个分支。 记录每支动脉TIMI帧数并计算平均TIMI帧数[校正的前降支帧数(前降支所测帧数除以1.7) 与左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帧数的总和除以3]。 CSF诊断标准:平均TIMI帧数>27帧[6]。 由2名具有丰富经验的介入医生审查所有患者的血管造影和帧数计算结果。

1.2.2病史采集通过详细询问病史, 统计患者年龄、 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情况。 高血压、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及《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吸烟定义为连续或累计吸烟6个月及以上者;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定义为患者一级亲属发病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

1.2.3实验室指标测定对所有入选患者在冠脉造影术后第2天清晨空腹状态下取静脉血4 m L送检,用血液全自动分析仪进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同时抽取静脉血3 m L,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以下生化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糖 、总胆固醇 (total cholesterol,TC)、 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肌酐(creatinine,CR)、血尿酸(uric acid,UA)等。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行对数据进行分析, 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检验。 以平均TIMI帧数的分类结果为因变量, 对影响CSF的因素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 TIMI 血流帧数比较

CSF组患者均符合CSF诊断标准。 CSF组和对照组平均TIMI帧数分别为(43.7±6.8)和(18.6±7.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 = 14.3,P < 0.01)。

2.2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体重指数、高血压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血脂、血糖、血红蛋白(Hb)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CSF组吸烟率 、糖尿病病史 、 UA、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1。

2.3 两组炎症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CSF组患者血清血清Hs-CRP、 WBC、NLR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或P < 0.01)。 见表2。

注:CSF:冠状动脉慢血流;Hb:血红蛋白;PLT:血小板;CR:肌酐;TC: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UA:血尿酸

注:CSF:冠状动脉慢血流;hs-CPR:超敏 C 反应蛋白;WBC:白细胞; N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2.4 Logistic 分析

将表1、2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以平均TIMI帧数的分类结果为因变量,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在调整其他因素情况下吸烟 (OR=3.34,95%CI 1.06~8.62,P < 0.05)、hs-CRP水平升高(OR=1.42,95%CI 1.22~1.96,P < 0.01)、NLR水平升高 (OR=2.53,95%CI 1.42~3.61,P < 0.01)是CSF的独立危险因素。 见表3。

注:CSF:冠状动脉慢血流;CR:肌酐;UA:血尿酸;hs-CPR:超敏 C 反 应蛋白;WBC:白细胞;N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3 讨论

CSF现象在1972年由Tambe等[1]首次报道,此后, 随着CAG的广泛应用,CSF逐渐被临床医生认识,研究表明CSF在因胸痛行冠脉造影的患者中占1%~ 7%[7,8],尽管CSF患者通常预后良好,但仍有关于CSF患者发生恶性心脏事件如急性冠脉综合征、心源性猝死、心功能不全和致死性心律失常的病例报道[9,10,11]。 目前关于CSF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明。 既往研究大都认为微循环功能障碍和内皮细胞损 害是其主要因素[1,12], 近年来Turhan等[2]研究发现CSF患者与冠脉正常患者相比血浆中细胞间黏附分子、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E2-选择素水平明显升高;Li等[3]研究也发现CSF患者血浆中CRP和白介素-6 (interleukin-6,IL6)等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冠脉正常患者,表明炎性反应在CSF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NLR首次由Bass等[13]作为炎性反应的标志物提出。 既往研究大都认为NLR升高是机体对感染、各种创伤等刺激发生的应激反应。 近年来研究显示,NLR可以作为冠心病、心力衰竭、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预后的判断指标[14]。 Nacar等[5]发现NLR与冠脉慢性闭塞性病变患者侧支循环形成不良显著相关。 Wang等[15]Meta分析提示NLR水平与冠脉重建术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存在剂量相关性, 与最低水平NLR相比,最高水平NLR的患者全因死亡率增加2.33倍,心血管事件增加1.89倍。NLR升高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机制,研究表明其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1炎性反应引起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释放大量的中性蛋白水解酶及过氧化物、组织凝血活酶等物质引起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并参与抑制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生成等[14]。 2淋巴细胞数量减少 ,淋巴细胞在机体中具有抗感染、保护内皮作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失衡是炎性反应发生的基础,NLR越高代表炎性反应越剧烈[16]。 Horne等[17]报道与中性粒细胞计数、 淋巴细胞计数相比,NLR在预测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心源性死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本研究探讨NLR与CSF的关系,结果表明,CSF组患者血浆中NLR显著高于对照组,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性别、年龄、吸烟、白细胞计数、 Hs-CRP等因素后 ,NLR仍为CSF的独立危险因素 。 本研究结果与上述关于冠心病的文献结果相符,从一个角度来讲CSF可能是冠心病早期病变, 且CSF发病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炎性反应,炎性反应通过刺激中性粒细胞及炎症因子增加,造成内皮细胞损害甚至内皮功能障碍,导致冠状动脉血流缓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NLR作为CSF的独立危险因素, 临床上也可以将NLR作为CSF患者长期随访预后判断的指标。 也为通过寻找抗感染治疗靶点为治疗CSF提供新的思路。

本研究不足之处是,首先,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且例数较少,存在一定局限性;其次,未对CSF患者按NLR不同水平进行随访 ,以观察其临床预后 ,不能明确NRL对CSF的影响是否会影响临床预后。 未能检测其他的炎症标志物如肿瘤坏死因子-α、脂联素等, 不能明确在CSF发生过程中炎性反应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综上所述,NLR在CSF患者中升高,是诊断CSF的独立危险因素。 尚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摘要: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有慢血流现象但冠脉无明显病变的患者40例作为CSF组,并随机选取同期行CAG显示冠脉完全正常且血流正常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并计算NLR,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SF组NLR[(3.25±0.73)比(2.72±0.67)]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NLR(OR=2.53、95%CI 1.42~3.61,P<0.01)、hs-CRP(OR=1.42,95%CI 1.22~1.96,P<0.01)和吸烟(OR=3.34,95%CI 1.06~8.62,P<0.05)是CS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LR在CSF患者中升高,是CSF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慢血流,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篇2

对可疑的药物或其他致病因素,应立即停止接触。继发性减少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急性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等经过治疗病情缓解或控制后,粒细胞可以恢复正常。脾功能亢进者可考虑脾切除。

(二)防治感染

轻度减少者不需特别的预防措施。中度减少者感染率增加,应减少出入公共场所,并注意保持皮肤和口腔卫生,去除慢性感染病灶。粒细胞缺乏者应急诊收入院治疗,采取无菌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待病原和药敏结果出来后再调整用药

感染者应行血、尿、痰及感染病灶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及影像学检查,以明确感染类型和部位。在致病菌尚未明确之前,可经验性应用覆盖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的广谱抗生素治疗,待病原和药敏结果出来后再调整用药。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查2009年7月-2010年6月炎性感染患者187例作为感染组, 其中男95例, 女92例;年龄14~75岁, 中位年龄38岁;其中细菌感染108例 (细菌感染亚组) , 病毒感染36例 (病毒感染亚组) , 病毒合并细菌感染43例 (合并感染亚组) 。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54例, 女46例;年龄17~58岁, 中位年龄35岁。2组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及试剂 hs-CRP水平采用贝克曼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试剂盒由北京九强公司提供。WBC计数及NC分类采用迈瑞5500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 试剂用迈瑞公司配套试剂, NAP使用上海太阳公司生产的NAP细胞组化试剂。

1.3 方法 hs-CRP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 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设好各项反应参数、定标通过;WBC计数及NC分类计数采用EDTA-K2抗凝静脉血;用清洁玻片推制新鲜血膜, 快速晾干后再按严格说明书进行NAP细胞组化染色、计数。每项室内质控均在控方可进行标本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 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细菌感染亚组和合并感染亚组hs-CRPWBCN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1) , 病毒感染亚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且细菌感染亚组hs-CRPWBCNC水平最高, 合并感染亚组次之, 病毒感染亚组最低, 3亚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感染组NAPNAP积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且细菌感染亚组NAPNAP积分最高, 合并感染亚组次之, 病毒感染亚组最低, 3亚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 论

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或病毒合并细菌感染, 这些感染的临床表现都很相似, 给医师对患者的诊疗带来一定难度[1]。感染性疾病常用指标有hs-CRPWBCNCNAP及病原学检测等。hs-CRP因其检测灵敏度比传统的C反应蛋白更高而命名的, hs-CRP在肝脏内合成, 当人体组织受损有炎症时, 由肝细胞及活化巨噬细胞产生白介素-6 (IL-6) , 刺激机体产生hs-CRP, 可在6~12h检测到, 24~48h明显升高, 可高出正常值100~1000倍, 半衰期短, 炎症控制后可迅速下降[2]。因此, hs-CRP的高低与疾病的炎性反应程度及感染的种类密切相关[3], 而不同病因也与反应程度相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与细菌感染亚组比较, △P<0.05, ▲P<0.01;与病毒感染亚组比较, ☆P<0.05, ★P<0.01

关[2,4]。hs-CRP用于区分各种炎性感染 (如细菌、病毒) , 近年在临床中得到广泛使用。WBCNC分类是传统用于各类感染的监测指标, 至今仍被普遍应用[5]。本结果显示, 细菌感染亚组和合并感染亚组hs-CRPWBCN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1) , 病毒感染亚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且细菌感染亚组hs-CRPWBCNC水平提高, 合并感染亚组次之, 病毒感染亚组最低, 3亚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NAP存在于成熟中性粒细胞中, 它的增高和减低具有很重要的临床鉴别诊断意义。它常用于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及做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重要指标之一。它亦是鉴别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感染指标之一, 细菌感染NAP增高明显, 病毒合并细菌感染NAP亦增高但无细菌感染明显, 病毒感染则一般变化不明显或稍增高。本结果显示, 感染组NAPNAP积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且细菌感染亚组NAPNAP积分最高, 合并感染亚组次之, 病毒感染亚组最低, 3亚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本文还显示, 细菌感染亚组的hs-CRPWBCNCNAP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 但以hs-CRP升高最为显著, 其次为NAP, 因此认为hs-CRPNAP可作为早期鉴别细菌、病毒感染的敏感指标之一。如hs-CRP<10mg/l、病程>6h, 同时NAP增高不明显的基本可排除细菌感染;如hs-CRPNAP明显升高, 应考虑细菌感染或病毒合并细菌感染的可能。有关研究表明对NAP明显增高患者, 用抗生素治疗后疗效显著。因此hs-CRPNAP对早期鉴别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及对临床是否使用抗生素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总之, hs-CRPWBCNCNAP的检测, 都有助于感染病原学的鉴别诊断, 尤其是hs-CRPNAP, 它们在疾病早期诊断、鉴别及指导临床及时应用抗生素、降低病死率或避免抗生素滥用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NAP) 、白细胞 (WBC) 及中性粒细胞 (NC) 分类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187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感染组, 其中细菌感染108例 (细菌感染亚组) , 病毒感染36例 (病毒感染亚组) , 病毒合并细菌感染43例 (合并感染亚组) 。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组行hs-CRP、NAP、WBC及NC检测, 并比较分析。结果 细菌感染亚组和合并感染亚组hs-CRP、WBC及N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1) , 病毒感染亚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且细菌感染亚组hs-CRP、WBC及NC水平最高, 合并感染亚组次之, 病毒感染亚组最低, 3亚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感染组NAP及NAP积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且细菌感染亚组NAP及NAP积分最高, 合并感染亚组次之, 病毒感染亚组最低, 3亚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血清hs-CRP、NAP、WBC及NC分类检测是感染性疾病早期鉴别诊断快速有效的诊断指标之一。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分类,感染

参考文献

[1]金伟民.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乡村医药, 2008, 15 (5) :56.

[2]叶成林, 张伟民, 门琼, 等.CRP、NAP、WBC、DC的联合检测在中晚期肿瘤患者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5, 18 (3) :202-203.

[3]赵永新, 李倩, 张莉.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沉等指标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5, 2 (3) :282-283.

[4]Peltola H, Jaakkola M.C-reactive protein in earlydetection of bacteremic versus viral infections inimmunocompetent and compromised children[J].J Pediatr, 1988, 113 (4) :641-646.

血液分析仪检测中性粒细胞分析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采用深圳产迈瑞BC-5500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1.2 方法

152例标本均采集于我院住院患者, 其中男100例, 女52例。迈瑞BC-5500五分类仪检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50%~70%, 大于70%为增高。取血细胞仪提示NC不同程度增高的血标本, 混匀制片, 瑞氏染色, 由专门从事细胞学工作的人员在油镜下对每张血涂片做200个白细胞的分类计数, 并观察中毒性颗粒、空泡等变化, 含中毒性颗粒细胞>50%或含空泡细胞>10%定为阳性中毒性变。仪器指示幼稚细胞和疑有不成熟粒细胞。

2 结果

2.1 幼稚细胞的漏检情况

152例患者涂片中, 手工复片17.5%的患者出现中晚幼粒细胞 (中幼粒细胞7例, 晚幼粒细胞20例) , 出现晚幼红细胞4例占3%。而仪器提示不成熟粒细胞仅16例, 复片3例。

2.2 粒系的成熟度情况

随着NC比例升高粒系成熟障碍随之加重, 仪器法与手工复片之间粒系成熟度有着明显差距。此外, 有相当部分标本只有NC升高, 并没出现核左移 (粒系成熟度阴性) , 而部分标本虽然NC不高, 但有明显的粒系成熟障碍。

2.3 粒系的中毒性变化

NC增高患者中约38.5%出现明显中毒性颗粒或空泡变化, 并随着粒系百分比的升高有增多趋势, 尤其是迈瑞BC-5500血液分析仪提示NC正常或轻度增高患者的涂片, 3例患者也出现较明显的中毒性改变。

3 讨论

血液分析仪分类结果评价时, 对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增高等标本作出手工分类的选择尚能被接受。而对NC增高的标本, 多数操作者将其与感染挂钩, 默认仪器结果, 忽视仪器提示, 又因这类患者数量较多, 工作量大, 而放弃手工分类, 使不少阳性指标人为丢失。而对NC增高标本是否进行复片, 缺少完善资料论证。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NC增高的标本, 仪器提示复片比例较低, 本文152例标本约17.5%的患者有幼稚粒细胞释放, 3%的患者有幼红细胞出现;38.5%的患者有中毒改变;约48%的患者出现粒系成熟度变化。对有异常提示的患者也不是十分可靠, 尤其对少数患者和疑难患者需要有详细的病情跟踪资料时, 这种阳性指标的丢失十分可惜。血液分析仪检测速度快, 分析细胞多, 重复性好, 有异常报警、提示诊断方向等优点也助长了检验人员的仪器依赖性。可是血液分析仪虽有异常结果报警, 但不能准确识别细胞类别和病理变化, 只能做筛查, 故对于异常标本必须做显微镜法复查。目视显微镜法分类应是一种重要手段, 由于仪器识别能力有限, 因此不能取代显微镜检查[1]。实际工作中, 随着仪器指标大量增加, 不少仪器指标的临床意义不明确, 而许多有价值的手工操作不断丢失。因此, 建议实验室应在重视仪器操作的同时加强手工复检, 确保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阳性参数。对仪器检测中性粒细胞增高的标本, 建议涂片染色, 结合仪器进行油镜下筛选有无阳性参数变化, 若无意义或变化不大者, 按仪器结果报告, 若变化较大者, 可分别处理, 这样既可保证不丢失阳性结果, 又能节省时间。

综上所述, 血细胞分析仪法是当今技术趋势, 优点是速度快, 省时、省力, 重复性及稳定性较高, 但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为此, 国内专家多次提出[2], 在各种参数及图形均正常的情况下, 结合临床可以采取筛选手段, 对血液分析仪提示中性粒细胞增高的标本, 更有必要复片检查。坚决反对在使用血液分析仪后就一律不做镜下复检和分类的错误倾向, 尽可能每次标本涂1张血片, 以备必要时复检。

摘要:目的 研究血液分析仪检测出不同程度中性粒细胞增高阳性标本的处理及对策, 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治依据。方法 使用迈瑞BC-5500血液分析仪检测中性粒细胞不同程度增高的标本, 并与手工血涂片镜检结果比较。结果152例标本, 仪器提示复片为2%, 而手工复片发现17.5%的患者出现中晚幼粒细胞, 3%的患者出现幼红细胞;仪器提示的粒系成熟度改变明显低于手工复片, 38.5%的患者有粒系中毒性改变, 48%的患者出现粒系成熟度改变。结论 血液分析仪检测出中性粒细胞增高的阳性标本必须进行显微镜法复查。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血液分析仪,血细胞分类,显微镜检查

参考文献

[1]顾可梁.使用血液细胞分析仪有关问题解答[J].临床检验杂志, 2000, 18 (1) :58-59.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入住我院的ACS患者184例,年龄34~90岁,平均(66±10)岁。排除标准:(1)陈旧性心肌梗死;(2)其他心脏病如心肌病、瓣膜病等;(3)合并有肿瘤,急慢性感染,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疾病或肝肾功能异常;(4)近期服用过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1.2 诊断依据

ACS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诊断依据参照“2013ACCF/AHA急性STEMI的管理指南”[1]、“2014ACC/AHA NSTE-ACS患者管理指南”[2]。

1.3研究方法

将所有患者按NLR中位数分为NLR<50%中位数组(A组)和NLR>50%中位数组(B组),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有无高血压及糖尿病、收缩压、舒张压等基础资料及住院期间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发生率之间的差异。

1.4 实验室检查

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后即刻抽取静脉血,测定白细胞分类及分类计数、C反应蛋白(CRP)、入院即刻血糖及肌钙蛋白I(TNI)。入院第2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送检血脂。白细胞分类及分类计数应用日本SYSMEX XS-8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法测定;CRP应用芬兰QuikRead go仪器测定;血脂应用德国罗氏cobas 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TNI应用美国美艾利尔Triage Meter Pro荧光免疫分析仪测定。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2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

2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有无高血压及糖尿病、收缩压、舒张压、入院即刻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RP、TN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A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注:与A组比较,**P<0.01

2.2 2组患者住院期间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B组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猝死发生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A组比较,*P<0.05

2.3 NLR与ACS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

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有无高血压及糖尿病、收缩压、舒张压、入院即刻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LR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的关系,结果显示NLR是ACS临床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住院期间NLR升高与恶性心律失常[OR(95%CI)为1.97(1.09~3.57)]、心力衰竭[(OR(95%CI)为2.57(1.25~5.26)]、猝死[OR(95%CI)为8.67(1.06~70.77)]的发生有关。

3 讨论

NLR代表炎症激活因子中性粒细胞与炎症调节因子淋巴细胞之间的平衡状态,NLR越高则表明这种状态失衡越严重,炎症反应越强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越快。本研究资料显示,NLR较高的ACS患者其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较高,提示这些患者炎症反应更重,动脉粥样硬化更明显;并且NLR高的患者其TNI更高,提示心肌损伤较重,病情更重,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增加。

NLR整合了2种白细胞亚型的预测风险,使其成为比其他白细胞参数更加有效的独立预测因子[3],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全身炎症反应的有效反应指标。NLR升高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相互作用,可独立地预测稳定型冠心病的发生、进展及死亡[4,5,6]。Horne等[4]首次提出NLR在稳定型冠心病中的显著作用,在这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中,超过3000例未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随访>6年。用Cox回归评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计数对死亡或心肌梗死的预测能力,总的白细胞计数被证实是冠心病患者或高危患者发生死亡或心肌梗死的独立的预测因子,但是高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或低的淋巴细胞计数有更高的预测能力,最强的危险预测因子是NLR。

Tamhane等[7]随访观察了2833例ACS患者,发现NLR较高组的院内病死率(8.5%比1.8%)和6月病死率(11.5%比2.5%)明显高于NLR较低的组(P<0.001)。Duffy等[8]对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平均随访32月,发现NLR低的组(1.7±0.5)有较高的生存率,而NLR高(3.2±0.6)的患者中,病死率升高(P<0.0001)。我们的研究也提示ACS患者住院期间NLR较高组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猝死发生率明显高于NLR较低组。

NLR是中性粒细胞数目绝对值与淋巴细胞数目绝对值的比值,所以仅需要检测患者的血白细胞就可以得到。NLR作为简单的生物标志,为ACS患者提供了一定的危险分层依据,对ACS患者临床并发症有预测价值,可更好地指导临床医师对ACS患者的临床治疗决策。

摘要:目的 观察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率(NLR)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临床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184例ACS患者按NLR中位数分为A、B组,比较2组患者基础资料及住院期间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B组C反应蛋白(CRP)、肌钙蛋白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A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猝死发生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升高与恶性心律失常[OR(95%CI)为1.97(1.09~3.57)]、心力衰竭[(OR(95%CI)为2.57(1.25~5.26)]、猝死[OR(95%CI)为8.67(1.06~70.77)]的发生有关。结论 NLR对ACS患者临床并发症有预测价值。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率,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症

参考文献

[1]O'gara PT,Kushner FG,Ascheim DD,et al.2013 ACCF/AHA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Executive Summary: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J].Circulation,2013,127(4):529-555.

[2]Amsterdam EA,Wenger NK,Brindis RG,et al.2014 AHA/ACC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non-st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J].J Am Coll Cardiol,2014,64(24):e139-228.

[3]吴震中,金玲,刘东升.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外周血白细胞及分类计数的关系[J].实用老年医学,2014,28(5):371-373.

[4]Horne BD,Anderson JL,John JM,et al.Intermountain heart collaborative study group.Which white blood cell subtypes predict increased cardiovascular Risk?[J].J Am coll cardiol,2005,45(10):1638-1643.

[5]Kalay N,Dogdu o,Koc F,et al.Hematologic parameters and angiographic progression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J].Angiology,2012,63(3):213-217.

[6]Park BJ,shim JY,Lee HR,et al.Relationship of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with arterial stiffness and coronary calcium score[J].Clin Chim Acta,2011,412(11/12):925-929.

[7]Tamhane UU,Aneja S,Montgomery D,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admission 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and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Am J Cadiol,2008,102(6):653-657.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符合入选条件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STEAMI患者57例, 其中男性50例, 女性7例, 年龄32~72岁, 平均 (53.0±9.0) 岁。入选标准:年龄<75岁, 符合WHO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合并感染、肿瘤、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或肝肾功能异常, 近期服用过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将入选患者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溶栓或PCI治疗, 利用MCE作为判断再灌注治疗成功与否的标准, 将患者分为两组。无复流组11例, 男10例, 女1例, 年龄42~68岁, 平均 (55.0±8.0) 岁。复流组46例, 男40例, 女6例, 年龄32~72岁, 平均 (53.0±9.0) 岁。

1.2 研究方法

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数值, 根据分组结果, 将其进行组间比较, 从而判断N/L比值是否可作为评价再通治疗疗效的标准。

1.2.1 采血

患者入院后于治疗前常规采取血常规, 在溶栓或PCI术后第二天再次采血常规。记录治疗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数值。

1.2.2 MCE

由心脏超声专业医师行MCE检查。若MCE结果显示充盈缺损区域缩小或消失, 说明再灌注治疗成功;若梗死血管相关区域呈现大面积心肌充盈缺损, 则定义为无复流。

1.2.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连续变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正态分布连续变量资料组间比较, 方差齐行t检验, 方差不齐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MCE结果显示治疗后实现再灌注者46例, 发生无复流者11例。血液学检查结果表明, 与复流组相比, 无复流组具有更高的再通治疗后白细胞数, 中性粒细胞数以及N/L比值, 分别为 (11.56±1.83 vs 9.19±2.98, P=0.015) 、 (9.24±1.84 vs 7.00±2.40, P=0.005) 、 (5.27±2.27 vs 3.23±1.84, P=0.003) , 见表1。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大量证据表明, 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不同临床过程中, 炎症与其发生和发展的所有阶段有关[2]。促炎与抗炎系统的失衡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的核心所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 白细胞聚集明显增加, 从组织学上可见白细胞嵌顿、阻塞毛细血管, 加重心肌微循环障碍。正常灌注情况下, 每2433~3261μm长的毛细血管可发现一个白细胞, 而在缺血时增加10倍, 平均292μm长的毛细血管即有一个白细胞。此外, 梗死灶内的白细胞激活后可产生的多种炎性介质及氧自由基, 可进一步损伤微循环, 从而发生无复流, 这更加重了缺血心肌细胞的损伤[3]。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升高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因子[4]。研究表明, 发生心血管事件时, 机体处于应激状态, 肾上腺分泌皮质醇增多, 皮质醇具有调节血液中白细胞的功能, 其升高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升高而淋巴细胞却相对减少[5]。

研究发现, N/L比值与单纯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相比, 是判断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更好的独立预测因子。Ana[6]等对178例胸痛患者进行分析, 非心源性胸痛的患者N/L值较低 (n=45;3.0±1.6) ,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N/L值居中 (n=65;3.6±2.9)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L值最高 (n=35;6.9±5.7) , P<0.0001, 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说明N/L是判断心源性胸痛的敏感性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 与复流组相比, 再通治疗后, 无复流组具有更高的白细胞数, 中性粒细胞数以及N/L比值, 尤其是N/L更为敏感。说明N/L可作为STEAMI再通治疗后无复流现象发生的预测因子。

对心梗再通治疗后无复流现象及时、准确的判断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对于基层医院来说, 引入一种经济、简便、实用而又有效的方法来评估无复流尤为重要。血常规作为临床最简捷的检测方法, 利用其判断无复流无疑提供了实效的手段。

参考文献

[1]王岚峰, 修春红, 李丹, 等.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微循环障碍与炎症反应的关系[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8, 17 (8) :672-674.

[2]张立.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3, 24 (3) :260-261.

[3]Mehta JH, Nichols WW, Mehta P.Neutrophil as potential participants in 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relevance to reperfusion[J].J Am Coll Cardiol, 1988, 11 (6) :1309-1316.

[4]Sweetnam P, Thomas H, Yarnell J, et al.Total and differential leukocyte counts as predictors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the Caerphilly and Speedwell studies[J].Am J Epidemiol, 1997, 145 (5) :416-421.

[5]Naito Y, Fukata J, Tamai S, et al.Biphasic changes in hypothalamo pituitary adrenal function during the early recovery period after major abdominal surgery[J].J Clin Endocrinal Metab, 1991, 73 (1) :111-117.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篇7

关键词:视黄醇结合蛋白4,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2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据统计,2013 年全世界约3.82 亿人患有糖尿病,中国拥有9 800 万20~79 岁的糖尿病患者,其中DR的患病率为24.7%~37.5%[1]。其中大约10%的患者存在视力障碍,2%的患者失明,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预计到2030 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人数将增加一倍[2]。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由于DR过程中出现多种炎症反应因素的参与,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DR可能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反应过程[2]。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是一种廉价、简单、实用的炎性标记物,研究证明NLR是癌症和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危险因素[3,4],脂肪因子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由肝脏合成,参与炎症活动,促进胰岛素抵抗[5]。有研究提示慢性炎症与胰岛素抵抗有关[6],可加速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进展。因此,RBP4 与NLR可能相关且与DR有密切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11 月-2015 年3 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63 人。其中,男性88 例,女性75 例,年龄45~77 岁,平均(55.07±9.611)岁,分为单纯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 组41 人,非增生性2 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 组40人,增生性2 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组42 人;同时,选取40 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NC)。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 年WHO世界卫生组织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依据2002 年国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对DR患者分期。排除①患有感染性疾病、肝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疾病;②伴有1 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外伤等疾病的患者;③1 月内服用过影响血液流变学药物、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等药物。

1.2 指标测定

所有视网膜病变患者均初次就诊且未应用药物治疗,询问并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测量其身高、体重、血压,均禁食10 h后次日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日本希森美康公司生产XE-2100 仪器测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计算NLR= 中性粒细胞数/ 淋巴细胞数。日立全自动7600 生化仪器检验空腹静脉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PG)、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胆固醇(cholesterol,CHO)、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 血尿酸(uric acid;UA)、同型半胱氨酸(homocyteine,HCY)。电化学发光法( 德国罗氏电化学发光仪Cobas6000-E601)测定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mmol/L)×空腹胰岛素(m IU/L)/22.5。日本爱科莱HA8180 型仪器测量Hb A1C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RBP4 (上海酶联免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试剂盒),批内差异<6%,批间差异<10%。近2 个月使用二甲双胍250 mg/d以上为二甲双胍使用阳性。(本位研究对象为初发视网膜病变患者研究其发病机制,未对患者治疗效果追查,因此对治疗效果未进行分析,以后会对本部分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再做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ShapiroWilk检验资料是否符合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非正态分布资料经对数转换,转换后仍为非正态以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表示;方差齐性检验采用Levene检验,方差齐的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比较采用q检验;方差不齐多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H检验,两两比较采用Nemenyi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视网膜病变是否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基本资料比较

4 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随着病情加重4 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呈升高趋势(均P <0.05),见表1。

2.2 各组生化指标比较

随着病情加重4组Hb A1C、FBG、FINS、HOMA-IR、TG、CHO、UA、Hcy呈升高趋势,高密度脂蛋白呈下降趋势(均P <0.05)。与NC组比较,DM组、NPDR组、PDR组RBP4、NLR显著升高(RBP4 q值分别为3.088、5.768、4.870,NLR q值分别为0.47、1.03、1.83,均P <0.05)。与NPDR组比较PDR组RBP4 显著升高(q值分别为30.291,P <0.05),与DM组比较NPDR组、PDR组NLR显著升高(q值分别为0.64、1.41,均P <0.05),见表2。

2.3 Pearson相关分析

收缩压、 舒张压、FBG、HOMA-IR、TG、CHO、Hcy、NLR与RBP4 呈正相关(r分别为0.235、0.200、0.336、0.428、0.172、0.242、0.900、0.268,P <0.05),与HDL呈负相关(r =-0.406,P <0.05)。

注:1)与NC组比较,P <0.05;2)与T2DM组比较,P <0.05;3)与NPDR组比较,P <0.05

注:1)与NC组比较,P <0.05;2)与T2DM组比较,P <0.05;3)与NPDR组比较,P <0.05

2.4 Logistic回归分析

将所有患者按照有无DR分组后以病程、收缩压、舒张压、FBG、HDL、TG、CHO、RBP4、NLR为协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FBG、RBP4、NLR、CHO、HOMA-IR是DR患者的危险因素,见表3。

3 讨论

DR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病变之一,其病变过程包括白细胞黏附、聚集和移行,血管渗透性增加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但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因此,对DR的发病机制、早期筛查及治疗方法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认为的发病机制是高血糖、多元醇- 肌醇代谢异常、血流动力学障碍、凝血机制异常、蛋白质非酶促糖基化、氧自由基形成及血管增生因子等多种因素的协同作用[1]。RBP4 是血液中唯一转运视黄醇的蛋白,主要在肝脏合成,脂肪组织是第2 来源。NLR一种廉价的反应炎症的指标,可预测糖尿病肾病恶化程度[7]。本研究结果提示,血清RBP4值随着DR的加重而增加,原因可能是RBP4 能够通过某些促炎机制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功能障碍进而促进DR的发展。Farjo等[8]研究发现RBP4 通过视黄醇特有的膜受体STRA6 及部分激活NADPH氧化酶刺激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细胞间黏附分子-1、E- 选择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和白细胞介素-6,进而促使白细胞聚集和黏附到内皮细胞,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加速DR进程。Du等[9]研究发现RBP4通过视黄醇独有机制驱动炎症反应促进DR的进展,具体表现为视网膜白细胞介素-18 (IL-18)的m RNA及活化(裂解)的IL-18 蛋白表达增多。有研究发现RBP4 可以抑制内皮细胞的胰岛素活性,导致血管舒张依赖的一氧化氮水平减弱,促进血管内皮功能的紊乱[10]。研究发现PDR组及NPDR组较T2DM组NLR值明显升高,其原因可能归因于高糖对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的作用。有报道,血糖控制较差的2 型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氧化性DNA损伤增加[11],淋巴细胞凋亡增多[12];与此相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减少,受损中性粒细胞清除时间延长,连延至慢性炎症[13],慢性炎症反过来又增加胰岛素抵抗,加速高糖毒性,同时本文得出PDR组及NPDR组FBG及HOMA-IR较T2DM组明显升高,与上述结论相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BP4和NLR是DR的危险因素,因此,2 型糖尿病患者RBP4 和NLR增高提示DR病情加重。

本研究发现RBP4 与NLR正相关,但两者之间的具体影响机制尚不清楚。猜测NLR与RBP4 都与炎症有关,都能促使白细胞聚集黏附,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进而在DR的进程中起到协同作用。

本研究发现RBP4 与HOMA-IR正相关,胰岛素抵抗可引起糖、脂类、蛋白代谢异常,增加DR的发生。同时,得出RBP4 与CHO、TG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Wu等[14]研究显示在血脂异常患者中血清RBP4 促进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合成增多,高血脂可通过多元醇及非酶促糖基化促进组织氧化,同时高脂增加血液黏度,减慢血流速度,增加视网膜血管缺氧,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使DR加重。Hcy为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本研究得出RBP4 与Hcy正相关,具体机制国内尚未相关报道。可能的机制是Hcy可减少一氧化氮的释放,促进血小板聚集,损害血管内皮,在损伤血管上机制与RBP4 相似。本文得出DR患者UA较正常人升高,国内研究UA>212 mmol/L,DR发生率及发病风险增加[15]。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选择2013 年10 月至2014 年12 月我科因感染性疾病住院患儿并诊断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共168 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肺炎50 例 ( 29. 8 % ) 、急性支气管炎35 例 ( 20. 8 % ) 、幼儿急诊29 例 ( 17. 3 % ) 、上呼吸道感染25 例 ( 14. 9 % ) 、轮状病毒感染21 例 ( 12. 5 % ) 、EB病毒感染8 例 ( 4. 8% )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儿科学 ( 第七版) 生后2 周至1 岁婴儿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1. 0 × 109/ L, 儿童及成人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1. 5 × 109/ L时即可诊断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所有患儿均无粒细胞减少病史, 均未用过退热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降血糖药、抗结核药、抗甲状腺药物, 无化疗药物使用史, 无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无脾功能亢进, 无频繁放射线接触史。

1. 2 方法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治疗, EB病毒感染者给予更昔洛韦治疗10 ~ 14 d, 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给予阿奇霉素5 d, 其它病毒给予利巴伟林或单磷酸阿糖腺苷7 ~10 d, 所有患儿均给予口服鲨肝醇升粒细胞治疗。

1. 2. 1血常规检测患儿入院后次日及出院前查血常规, 用日本希森美康株式社生产的全血细胞分析仪 ( XE—5000) 测定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

1. 2. 2病原体抗体Ig M检测检测呼吸道病原体血清学抗体包括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以及嗜肺军团菌、柯萨奇病毒型A、B型和埃可病毒。检查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严格按照试剂盒 ( 德国欧蒙医学实验诊断股份公司) 操作步骤进行。先配PBS吐温暖冲液, 再进行加样, 温育、冲洗 ( 两次) 最后封片, 进行结果判断。EB病毒血清学Ig M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按照试剂盒 ( 深圳博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操作步骤进行。

1. 2. 3 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取粪便于6 h内用杭州艾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试剂盒 ( 乳胶法) 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

1. 3 观察项目对患儿年龄、性别、病原体、临床表现、治疗情况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1. 4 统计学方法对168 例患儿病例资料用描述性分析, 以百分率表示。

2 结果

2. 1 一般情况168 例中性粒细胞减少患儿中位数为22 个月 ( 1 个月~ 14 岁) , < 1 岁患儿31. 5 % ( 53 /168) 、1~ 3 岁患儿46. 4 % ( 78 /168 ) 、> 3 岁患儿22. 0 % ( 37 /168) ; 男性患儿69. 6 % ( 117 /168 ) 、女性患儿30. 4 % ( 51 /168) 。用鲨肝醇治疗1 周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恢复至正常占78. 6 % ( 132 /168) , 2 周时恢复至正常占18. 5 % ( 31 /168 ) , 3 周时恢复正常占7. 9 % ( 5 /168) , 3 周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恢复至正常。

2. 2病原体血清学Ig M检测及轮状病毒抗原检测168 例患儿病原体检测, 其中流感病毒B检出28 例 ( 16. 7 % ) 、流感病毒A检出17 例 ( 10. 1 % ) , EB病毒8 例 ( 4. 8 % ) , 肺炎支原体5 例 ( 3. 0 % ) , 轮状病毒5 例 ( 3. 0 % ) , 呼吸道合胞病毒3 例 ( 1. 8 % ) , 腺病毒2 例 ( 1. 2 % ) , 其中7 例 ( 4. 2 % ) 患儿同时≥2 种病毒抗体阳性。

2. 3 临床表现168 例患儿中发热143 例 ( 85. 1 % ) , 咳嗽131 例 ( 78. 0 % ) , 皮疹37 例 ( 22. 0 % ) , 腹泻21 例 ( 12. 5 % ) , 肺炎50 例 ( 29. 8 % ) , 支气管炎35 例 ( 20. 8 % ) , 幼儿急疹29 例 ( 17. 3 % ) , 上呼吸道感染25 例 ( 14. 9 % ) 。

3 讨论

中性粒细胞减少是指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1. 0 × 109/ L ( 婴儿期) 或< 1. 5 × 109/ L ( 儿童期) 。病理生理机制可分为骨髓区异常 ( 骨髓损伤、成熟缺陷) 、末梢血区异常、血管外区异常[1],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由多种原因引起, 多以后天获得性为主。获得性粒细胞减少症可因感染、免疫、药物等导致, 感染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最常见病因。感染引起粒细胞减少可通过以下机制引起, 感染时产生造血负调控因子作用于骨髓, 使粒细胞增殖或成熟障碍, 引起中性粒细胞生产减少; 感染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在血液或炎症部位聚集, 外周血粒细胞破坏过多造成粒细胞减少[2]。据国内外文献报道感染中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主要为病毒感染包括流感病毒、EB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B19 病毒、肠道病毒和人疱疹病毒6 型等。其原因可能是病毒的直接作用或者诱导粒细胞产生自身抗体导致粒细胞破坏, 也可能由于粒细胞在血管壁上附着增多, 本组资料病原体检测以病毒感染为主, 其中以流感病毒B、A为最多, 依次为EB病毒、轮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感染, 其次为肠道感染, 其中肺炎占29. 8 % , 支气管炎20. 8 % , 此两种粒细胞减少症最多, 与文献报道一致。

本组资料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 ~ 3 岁患儿占46. 4 % , < 1 岁患儿占31. 5 % , > 3 岁患儿占22. 0 % , 以1 ~ 3 岁最多, < 3 岁占77. 9 % , 提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以婴幼儿多见, 与文献报道相符, 原因考虑婴幼儿免疫功能不健全, 易发生感染; 婴幼儿外周血白细胞中细胞比例以淋巴细胞占优势[3]。本组资料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中发热143 例 ( 85. 1 % ) 最多, 其次咳嗽131 例 ( 78. 0 % ) , 皮疹37 例 ( 22. 0 % ) , 出皮疹均为幼儿急疹和EB病毒感染所致, 腹泻21 例 ( 12. 5 % ) 均为轮状病毒感染, 临床表现与疾病相一致。本组168 例病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均给予鲨肝醇口服升粒细胞治疗, 1 周内中性粒细胞恢复至正常132 例 ( 78. 6 % ) , 3 周内均恢复至正常, 说明中性粒细胞减少在短时期内恢复至正常, 为良性经过, 未发生严重感染。通过对感染相关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68 例儿童研究发现, 儿童感染相关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以婴幼儿多见, 男性为多, 多数由病毒感染所致, 以呼吸道感染为主, 经口服鲨肝醇治疗, 在短时期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恢复至正常, 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王彩丽, 张景荣, 杨莹, 等.感染相关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22例临床分析[J].贵阳医学院报, 2014, 39 (1) :111-112.

[2]郭俊英, 潘小亚.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97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 2012, 41 (7) :861-863.

上一篇:地质勘察下水利工程下一篇:小学英语互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