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早幼粒细胞

2024-07-18

急性早幼粒细胞(共7篇)

急性早幼粒细胞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及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的临床资料, 治疗方案及长期生存缓解因素。方法 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收治49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的全反式维甲酸 (ATRA) 、亚呻酸或三氧化二砷 (As2O3) 以及强化治疗时运用DA (柔红霉素与阿糖胞苷联合) 、MA (米托蒽醌与阿糖胞苷联合) 或者HA (高三尖松酯碱与阿糖胞苷联合) 进行的联合治疗, 并对此方案的效果进行详细分析。结果 除由于进院初期因白细胞过高, 颅内出血死亡的4例患者外, 其余患者中虽有反复病情发生, 但通过具体方案调整都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采用全反式维甲酸 (ATRA) 、亚呻酸或三氧化二砷 (As2O3) 以及强化治疗时运用的DA/MA/HA联合治疗方案具有良好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治疗结果,疗效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收治49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患者, 其中男性22例, 女性27例;15岁以下患者6例, 15~30岁患者16例, 30~45岁患者18例, 45~60岁患者6例, 60岁以上患者3例, 平均年龄为32岁。

1.2 治疗方案

1.2.1 诱导缓解治疗:

49例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患者全部采用全反式维甲酸 (ATRA) 、三氧化二砷 (As2O3) 或亚砷酸及复方黄黛片联合药物治疗。首先, 采用含量为0.1%的10 m L三氧化二呻 (As2O3) 加入6%的葡萄糖溶液进行静脉滴注, 一般每次滴注在2 h内完成, 连续使用28~54 d, 直至症状得以缓解。同时配合口服计量为30~40 mg/ (m2·d) 全反式维甲酸 (ATRA) , 若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使用ATRA时发现不能耐受者, 可以适当服用复方黄黛片。观察患者各项指标反映, 若发现有患者的白细胞值>25×109/L时, 可加用1.0 g的羟基脲或者是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 同时配合化疗、血小板悬液等治疗, 并根据白细胞数量来决定药物的使用时间。2~3 d后重新检查血常规, 每周检查肾脏、肝脏功能以及血凝功能是否出现异常现象, 并根据具体情况, 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1.2.2 强化治疗:

通过一段时间的缓解治疗, 当病情有所缓解时, 便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巩固治疗, 可以采用DA (柔红霉素与阿糖胞苷联合) 、MA (米托蒽醌与阿糖胞苷联合) 或者HA (高三尖松酯碱与阿糖胞苷联合) 作为巩固治疗的药剂, 病情进一步缓解后, 以后的每2个月可以重复1次上述治疗方案。通过骨髓象检查, 观察患者的恢复状况, 对于髓内发病的现象, 可采用三氧化二砷 (As2O3) 进行缓解治疗, 如果治疗过程中出现中枢神经白血病可以采用鞘内注药 (甲氨蝶呤、阿糖胞苷和地塞米松混合) 进行补助缓解治疗。

1.3 疗效及回访:

根据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所提出的完全缓解 (CR) 、无事件生存期 (EFS) 以及无病生存期 (DFS) 的标准:记录完全缓解 (CR) 即自诊断确诊起至随访日期的各项指标。若出现失访者, 也要对无事件生存期 (EFS) 详细分析, 无事件生存期 (EFS) 指自诊断到临床复发或末次回访时的各项指标的数据;同时也要保存无病生存期 (DFS) , 无病生存期 (DFS) 即CR至复发或在CR中末次回访或死亡的记录。最后, 总结并分析治疗过程中取得的新的成果或失误, 以及复发甚至死亡的原因。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利用全反式维甲酸 (ATRA) 、三氧化二砷 (As2O3) 为基础的联合诱导缓解治疗的49例患者中, 其中4例患者在入院检查时就发现白细胞量>10×109/L, 并于采取出其缓解治疗的第1周时, 发生严重出血, 甚至出现颅内出血, 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其余45例均得到缓解。诊断初期出现的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 在两周的治疗后, 症状都有所缓解, 92%的患者的白细胞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升高, 部分患者外周血中早幼粒细胞也成增长趋势。而治疗前白细胞>10×109/L, 甚至是>50×109/L的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

2.2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24例患者出现头疼、呕吐、高颅内压综合征及持续发热症状, 其中18例经对症处理后, 都有所好转, 另外6例效果不佳;运用全反式维甲酸 (ATRA) 和三氧化二砷 (As2O3) 联合治疗的过程中, 也出现3例对三氧化二砷 (As2O3) 产生了乏力、皮疹、浮肿等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若遇出现肝脏功能损伤的患者, 立刻选择停止使用三氧化二砷 (As2O3) , 单独利用全反式维甲酸 (ATRA) 减少对肝脏造成损伤, 诊疗2~3周后根据骨髓象检查结果可以看出肝脏功能得到恢复。

2.3 针对病情反复的患者治疗:

通过缓解治疗, 全部患者中有6例患者出现严重的病情复发的现象, 甚至还出现多处器官衰竭, 此时可以采用三氧化二砷 (As2O3) 加黄黛片重复进行缓解治疗。再通过强化治疗, 改善复发患者的病情, 解决缓解治疗时所出现的其他并发症。

2.4 基因的变化:

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白细胞值以及定期坚持检查基因融合状况, 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 随根据治疗过程中基因变化的具体情况更改所用药物剂量, 变更具体治疗方案, 从而缓解患者的病情。

3 讨论

早在20世纪80年代, 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的有效药物癌灵一号中就含有三氧化二砷 (As2O3) , 根据一段时间的治疗分析, 肯定了三氧化二砷 (As2O3) 治疗效果, 直至20世纪90年代开始采用全反式维甲酸 (ATRA) 和三氧化二砷 (As2O3) 开始应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治疗大大缩短了缓解治疗的时间, 同时使治疗过程中骨髓不被抑制[2], 因此, 它成为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的首选药物。但单独使用ATRA或ATRA+进行化疗的缓解率不是很高, 因而需要选择药物进行配合治疗。三氧化二砷 (As2O3) 的作用机制与全反式维甲酸 (ATRA) 的不同, 它可以使白血病细胞凋亡, 并且不良反应少, 疗效好。

缓解治疗后采取的巩固治疗方案[3]是延长生存的重点, 而且由于白血病细胞对呻剂与维甲酸的机制不同, 联合使用可以减少抗药性的发生;呻剂和维甲酸交替使用, 从而有利于恢复白血病细胞对呻剂以及维甲酸的敏感性。

4 结论

我院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9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发现缓解治疗期通过运用全反式维甲酸 (ATRA) 和三氧化二砷 (As2O3) 联合治疗的患者病情得到很好的恢复, 出现腹胀、轻度腹泻、头痛等症状都能对症处理, 除4例在入院检查时就检查出白细胞值过大, 后又因颅内出血 (DIC) 导致死亡外, 余下的45例患者虽然在缓解期治疗过程中, 都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再根据随访记录, 病情暂时缓解后, 出现复发的患者, 均已采用再次联合药物化疗, 并服用黄黛片的方案, 进行重复治疗, 最终取得病情完全缓解。

应用全反式维甲酸 (ATRA) 、亚呻酸或三氧化二砷 (As2O3) 以及强化治疗时运用的DA/MA/HA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在临床上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无严重的副作用, 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对心、肝等器官起到保护作用, 同时可以防止颅内出血 (DIC) 、鼻腔或皮肤出血的现象, 也相应的提高了治疗后的完全缓解率。这一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的方案, 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之南, 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174.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 (上、下册) [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318.

[3]吴天勤, 蒋复高, 仇红霞, 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后巩固治疗方案的初步探讨[J].中华内科杂志, 2002, 41 (10) :701-703.

急性早幼粒细胞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90例, 其中65例患者并发DIC, 25例患者无DIC。男54例, 女36例, 年龄为12~75岁。本文所选择的这些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方面存在的差异,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9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DIC的临床特征。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15.0进行统计学方面的分析, 所有组间数据应用χ2检验, 相关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DIC患者体内白细胞、外周血幼稚细胞、骨髓幼稚细胞明显多于无DIC患者, 但血小板明显少于无DIC患者,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如表1所示。皮肤黏膜出血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DIC的主要临床表现。DIC是导致出血的主要原因, 可通过注入凝血因子、肝素或血小板等抗DIC治疗来降低患者的早期出血量, 减少死亡率。

3讨论

在白血病的几种类型中,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DIC是患病机率最高的一种。由于大量的促凝血类物质存在于白血病细胞中, 若该物质进入血液当中, 即会造成血管内凝血。此外, 血管也会遭到白血病细胞的入侵, 破坏血管壁, 或伤害到血管内皮的细胞组织, 激活胶原纤维中的因子, 从而引发DIC。肝、淋巴结、骨髓等组织器官也会受到白血病细胞的入侵, 损害到单核-巨噬系统, 影响到清除功能, 这也是引发血凝过程的因素之一, 从而诱发DIC[4]。

不管是高凝期患者还是纤溶亢进期患者, 只要有并发DIC情况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需马上输注肝素。肝素有抑制促凝物质的作用, 使DIC的进程减缓, 但要注意使用小剂量肝素进行治疗。有研究表明[5], 皮下注射小剂量或者低分子的肝素对治疗抗凝更为有效, 这是因为:①抗凝物质是由患者本身具有的抗凝酶与注入的肝素相结合的产物, 是一种复合物质, 其中肝素在整个灭活的过程中只是起到催化抗凝酶的作用。并发DIC的患者体内抗凝酶的活性通常低于40%或50%, 若注射大剂量容易导致出血量加大。②患者体内的血小板的数量越少, 肝素抗凝的活性就会越强, 由于并发DIC时血小板数量显著减少, 因此, 肝素会起到很好的抗凝作用。③并发DIC患者体内的凝血因子被灭活后, 剩余肝素可能会引发肝素出血并发症, 因此, 注入小剂量肝素也能够避免这种现象发生, 而且皮下注射对肝素的吸收更加稳定, 不但与静脉注射有同等功效, 而且还具有更好的恒定抗凝功用。此外, 静脉注入大量的肝素可能会导致肝素水平不平稳, 从而引发出血等一系列不良反应[6]。

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DIC的原则为, 以原发病的治疗为主, 在此基础上进行抗DIC治疗, 然而由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时间相对较长, 所以治疗DIC就显得更加重要。

如果出现并发DIC的情况, 对其进行治疗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替代疗法。DIC时会使患者体内的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 及早的应用替代疗法, 能够对凝血因子进行补充, 使患者的机体凝血机制得到提高, 最常用的有冷沉淀或者新鲜冰冻血浆及机采血小板。另外, 还可以输注纤维蛋白原浓缩物、浓缩红细胞以及AT-III浓缩物等。但我们主张进行肝素化输血, 即一旦出现并发DIC, 在进行成份血输注之前, 均需首先进行肝素化。此外, 小剂量的巴米尔、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能够阻止血小板的聚集与粘附, 避免形成微血栓, 以减缓DIC的发展。

由于白血病细胞的大量存在以及严重感染极易引发DIC, 因此预防出血与病原菌感染十分重要, 护理时要动作轻柔, 以免伤害到患者的皮肤黏膜, 食物要柔软, 并使用软毛牙刷, 避免划伤口腔, 还要注意保持鼻腔的湿润, 以免干裂出血。及时给患者服用药物, 并观察疗效。此外, 还要预防感冒、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并发DIC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皮肤黏膜及其他组织器官出血, 其中最危险的就是颅内出血, 若患者一旦出现这种情况, 在抢救时要注意:①尽可能使患者的凝血功能得到改善, 减少出血量, 降低颅内压, 以免发生脑疝。②在最短的时间内输注凝血因子及血小板, 使患者基本符合血液学缓解, 血小板数量的增多能够有效减少出血量, 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马军, 王建祥, 邵宗鸿, 黄晓军.造血系统疾病临床诊疗规范.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9:146-147.

[2]许贞书, 战榕, 付丹晖, 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出血的临床分析.白血病·淋巴瘤, 2009, 11 (3) :143-145.

[3]仇倩瑶, 沈志祥.急性白血病出血机理的研究.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分册, 2009, 19 (3) :166-167.

[4]沈迪, 宋善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第1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12-13.

[5]Bergqvist D.Low molecular weitht heparins.J intern Med, 2009, 240 (1) :63-72.

急性早幼粒细胞 篇3

关键词: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急性,免疫表型,早期死亡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一种特殊类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主要特点为大量的白血病细胞阻滞在早幼粒细胞分化阶段,形态学上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染色体t(15;17)(q22;q12)易位形成PML/RARα融合基因,早期常伴有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而危及生命。FAB分型将APL分二亚型:典型粗颗粒型M3,嗜苯胺蓝颗粒粗大,密集甚或融合;细颗粒型M3v,嗜苯胺蓝颗粒密集而细小。APL免疫表型特点为CD13+、CD33+和CD14-。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反式维甲酸(ATRA)已成功用于治疗伴t(15;17)的APL。目前以ARTA联合蒽环类为基础的化疗,使初治APL患者完全缓解(CR)率达90%~95%,早期死亡率明显下降,CR后巩固强化及维持治疗(6- 巯基嘌呤+甲氨喋呤+ATRA/亚砷酸交替)使得APL复发率明显下降,生存期明显延长。WANG等[1,2]报道,标危组APL其6年无病生存达86%。尽管大多数APL经过上述治疗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仍有少部分APL患者表现了非常差的临床过程,出现早期死亡。我们收治的63例APL患者中13例发生早期死亡。现将13例早期死亡的APL患者形态学、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点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3例早期死亡的APL患者来自2003年5月至2010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11~79岁,中位年龄40岁。APL的诊断均经临床、血像、骨髓像及组织化学染色、免疫分型、染色体检查确诊,10例患者行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部分患者的遗传学资料和融合基因检测由江苏省血液病研究所完成)。常规显微镜检及细胞化学染色鉴别FAB分型,其中4例M3,9例M3v。

1.2 治疗方案

确诊APL后予以口服ATRA(45 mg·m-2·d-1)诱导分化治疗,或者ATRA(45 mg·m-2·d-1)联合亚砷酸10 mg·d-1×28 d双诱导分化治疗,并常规输注血小板及血浆补充凝血因子,输注红细胞纠正贫血,对症抗感染及支持治疗,如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则加用小剂量肝素抗凝治疗,隔日监测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如外周血白细胞大于30×109 L-1,则加用小剂量阿糖胞苷和(或)小剂量高三尖杉酯化疗,直到获得CR。获得CR后,行4~6个疗程的巩固化疗(柔红霉素米托蒽醌高三尖杉酯碱/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及两个疗程的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予以ATRA、6- 巯基嘌呤+甲氨喋呤或三氧化二砷维持治疗2年。

1.3 疗效评估标准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CR和复发标准参见文献[3],极早期死亡为确诊5 d内死亡,早期死亡为确诊后6~15 d内死亡。

1.4 实验主要试剂和材料

FITC- (或PE- )标记的鼠抗人CD2、CD3、CD4、CD5、CD7、CD8、CD10、CD13、CD14、CD15、CD16、CD19、CD20、CD22、CD33、CD34、CD45、CD56、CD34、HLA- DR等单抗(mAb)及同型对照购自美国BD公司。流式细胞仪(FACScabilur型)为BD公司产品。TRIzol总RNA提取液购自美国Gibco BRL公司,逆转录酶M- MLV购自美国Promega公司,Taq DNA聚合酶购自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5 免疫表型分析

采用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以PE或FITC标记的各种单抗检测EDTA抗凝APL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淋系抗原CD2、CD3、CD4、CD5、CD7、CD8、CD10、CD19、CD20、CD22,髓系抗原CD13、CD14、CD15、CD33,干细胞抗原CD34、HLA- DR和NK细胞CD16、CD56等的表达。采用Cellquest软件采集分析数据,每次至少分析1×104个细胞。以大于20%的白血病细胞表达荧光定为阳性。对于CD34抗原,根据文献[4],将大于10%的白血病细胞表达荧光,定为CD34+。

1.6 RT- PCR检测PML- RARα融合基因表达

常规抽取患者骨髓液2~5 ml,肝素抗凝,用淋巴细胞分离液(Ficoll分离液)分离单个核细胞,计数(5~10)×106细胞加TRIzol总RNA提取液1 ml,TRIzol一步法提取骨髓单个核细胞总RNA,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OD260、OD280吸光值,计算RNA含量。逆转录反应体积为40 μl,包括标本RNA 2 μg,六随机引物100 ng,5×逆转录buffer 5 μl,10 mmol·L-1 dNTP 1.25 μl,RNAsin 25 U,逆转录酶200 U。37 ℃ 45 min,95 ℃ 5 min,-20 ℃保存备用。参考文献[8]合成引物,ABI 9600 PCR扩增仪行多重RT- PCR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不同亚型(BCR1、BCR2和BCR3),PCR产物溴乙锭染色,1.5%琼脂糖凝胶电泳成像观察结果。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各组数据以undefined表示,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或Mann- Whitney test各组数据间差异,离散变量采用卡方检验各组数据间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13例早期死亡AP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检查结果

13例早期死亡APL中,极早期死亡7例,早期死亡6例。早期死亡组起病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6.9(3.9~67.8)×109 L-1,较非早期死亡组明显升高,其中7例起病时外周血白细胞大于10×109 L-1,为高白细胞性APL;9例形态学上表现为M3v,8例为CD34+,8例CD2+,9例PML/RARα融合基因BCR3亚型,与非早期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助于APL的临床预后判断,见表1。

BMLP%:骨髓中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占骨髓单个核细胞百分比

2.2 死亡原因分析

1例死于维甲酸综合征,该例患者起病时外周血白细胞低于10×109 L-1,行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过程中,外周血白细胞进行性上升至87×109 L-1,出现典型维甲酸综合征,抢救无效死亡。其余12例均死于颅内出血,其中1例11岁儿童患者起病时颅内多发浸润灶伴颅内出血死亡。1例为Rh阴性血型,因未能及时输注血小板替代治疗而死于颅内出血。2例患者以颅内出血起病。可见,颅内出血为APL最主要死亡原因。7例患者为周末急诊入院,均延迟输注血小板而出血致死。

3 讨 论

全反式维甲酸成功用于诱导分化治疗伴t(15;17)APL,使得APL预后明显改善,成为AML预后最好的类型,但仍有少数患者死于本病早期。APL具有典型的临床特点如凝血功能障碍、染色体t(15;17)(q22;q12)易位形成PML/RARα融合基因,然而其在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和免疫表型水平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早期死亡是影响急性白血病缓解率及长期生存期的重要因素,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严重出血主要由于APL患者存在高凝状态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所致,往往在诊断及治疗前即发生[4,5]。本组发现APL患者早期死亡率达20.63%,略高于文献报道。这与本组存在Rh阴性患者及老年患者有关,可见临床上并不少见。

通过对本组早期死亡APL患者的实验检查分析显示,外周血高白细胞,形态学M3v、CD34+和PML/RARα融合基因BCR3亚型APL早期死亡率极高,临床预后差。王瑛等[6]认为需尽早应用三氧化二砷、DAV等方案联合化疗配合ATRA治疗,并及时处理高白细胞,积极处理DIC,包括应用冰冻血浆、血小板,应保证血小板在(30~50)×109 L-1以上,预防危及生命的颅内出血,才能预防APL患者的早期死亡,降低早期死亡率。各级临床血液科医师需足够重视APL早期出血,经验性诊断及治疗往往可以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避免早期死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WANG Z Y,CHENZ.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fromhighlyfatal to highly curable[J].Blood,2008,111(5):2505-2515.

[2]AD S L,SANZ MA,CHEVRETS,et al.Treatment of newlydiagnosed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a comparisonof French-Belgian-Swiss and PETHEMA results[J].Blood,2008,111(3):1078-1084.

[3]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06-115.

[4]SANZ M A,MONTESINOS P.Open issues on bleeding andthrombosis in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J].Thromb Res,2010,125(Suppl 2):S51-54.

[5]YANADAM,MATSUSHITAT,ASOUN,et al.Severe hem-orrhagic complications during remission induction therapy for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incidence,risk factors,and in-fluence on outcome[J].Eur J Haematol,2007,78(3):213-219.

急性早幼粒细胞 篇4

MRD的检测始于上世纪70年代, 关键是能否区分正常造血细胞, 进而检出混杂其中的残留白血病细胞, 使患者达到分子水平上的缓解, 这就要求MRD检测的灵敏度能够达到1/10细胞。综上所述, MRD在APL的研究及治疗上起着重要作用, 对MRD的深入研究必将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本文对MRD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作如下综述。

1MRD检测的方法

1.1免疫荧光技术

PML-RAR融合基因检测是目前公认检测MRD最敏感的指标[3]。Dyck等[4]及Weis等[5] (学者研究) 发现, 由于APL细胞中表达PML/RARA融合基因, PML蛋白单克隆抗体PG-M3能与PML蛋白的N-端 (37位氨基酸到51位氨基酸) 结合[6], 用PML抗体做免疫荧光染色后, APL细胞荧光表现明显不同于非APL细胞, 正常PML蛋白特征性荧光染色模式为大斑点型, 而APL患者由于PML-RAR融合蛋白的PML部分缺少PML蛋白磷酸化位点和C-端, PML蛋白位置和功能受到影响, 进而使NBs相关蛋白脱离其正常位置到异常核亚区域, 破坏NBs结构和功能, NBs形态由大斑点型变为微小颗粒型, 这就是PML-RARα融合蛋白特征性荧光染色微小颗粒模式[7,8]。经过ATRA作用后, 尽管依然存在融合基因, 但为降解后的PML-RARα融合蛋白, 恢复NBs正常结构, 呈现出正常PML染色斑点模型, 蛋白表达的荧光变化由小荧光信号变为大荧光信号。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 (MRC) [9]及Dyck等[10]通过观察认为APL抗体免疫荧光法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等特点。

1.2流式细胞术 (FCM)

白血病是某一类型的造血细胞恶性增殖形成“优势”克隆的结果, 白血病细胞往往停滞在某一分化阶段。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作为其中的一种特殊亚型其表面可表达多种分化抗原。LoCoc等[11]认为典型APL的免疫表型为CD13+, CD33+, CD34-, HLA-DR-。FCM通过检测在正常骨髓或外周血细胞上不表达或低表达而在白血病细胞上表达或高表达的白血病相关抗原表 (LAIP) 来定量研究MRD[12]。因LAIP有抗原不同步表达、抗原交叉表达、抗原过表达、抗原缺失、抗原异位表达等特点, 临床上易出现假阴性结果, 应该同时采用多种不同的免疫表型以使这种影响降至最低。

1.3细胞遗传学方法

1.3.1 染色体核型分析

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 (conventional cytogenetics, CG) 就是先进行骨髓培养、染色体制备, 收获后进行显带核型分析, 参照《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 (ISCN) 1985》[13]有关规定, 进行分析及描述照相。但由于白血病细胞分裂指数低, 染色体形态短小, 常显带不清, 使得一些结构复杂或细小的改变难以准确识别, 且此法难于发现小于5MB的染色体DNA结构和数目的畸变。

1.3.2 中期荧光原位杂交 (FISH)

在上世纪80年代初, 基于Southern blot原理, 单色中期荧光原位杂交 (FISH) 技术随之出现。这种技术利用非同位素物质如生物素、地高辛或异硫氰酸荧光素 (FITC) 标记的全染色体涂染探针 (WCP) , 借助核酸杂交再通过免疫细胞化学过程连接上荧光素标记物, 最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杂交信号, 从而对中期分裂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异常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分析的一种分子细胞遗传学新技术。它可以检测到CG难以检出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 反映的是处于增殖期的单个白血病细胞的状况, 通过定期检测可以动态地观察体内白血病细胞负荷的消长, 可预测白血病复发, 具有直观、准确、且不受染色体质量影响的优点。Temperani[14]等应用WCP17为探针的M-FISH对伴有t (15;17) 易位的APL患者CR后的MRD进行了检测, 结果认为M-FISH是检测MRD的有效方法, 但其检测灵敏度较低, 且方法复杂, 故在MRD检测中应用较少。Rifai等[15]研究认为应用高浓度秋水仙酰胺长时间处理白血病细胞可以获得较高的有丝分裂指数, 随着分析细胞数由几十个增加到数百个, M-FISH检测MRD的敏感性也有望提高。

1.4组织培养法

用组织培养法来检测MRD的原理是在某种条件下使具有克隆能力的白血病细胞优先生长, 而大多数正常祖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但大多数白血病祖细胞在体外增殖能力有限, 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且生长缓慢, 最终导致阴性结果。因此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实用性十分有限, 目前已较少应用。

1.5多聚酶链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tion, PCR)

常规RT-PCR的检测是行琼脂糖电泳或聚丙烯酰胺电泳, 根据DNA Marker估计产物分子量, 用阳性及阴性对照判断产物是否为特异性产物条带。此方法简便易行, 价格相对低廉, 灵敏度较高, 但易污染需时长且不能定量[17]。巢式PCR虽敏感性高可以用竞争或内源性参比法作基因半定量, 但是这种定量法属于终点检测法, 不同循环次数和达到平台期的时间不同可致使产量相差很大, 很难准确定量, 耗时长, 重复性差, 定量标准不统一[17]。2001年Gader教授报道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可以对样本进行精确而完善的定量检测, 是最近出现的精确基因定量技术, 使患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检测的结果有可比性。有学者[16]认为此法是检测PML/MRD的首选方法。

RQ-PCR综合生物学、酶学和荧光化学于一体, 从扩增到结果分析均在PCR反应管封闭状态下进行, 解决了PCR产物污染而导致假阳性的问题, 同时也提高了灵敏度, 实现对PCR产物的准确定量, 便于不同的实验室之间进行比较[18]。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TaqMan技术, 是依据目的基因设计能与扩增产物特异性杂交。PCR扩增时, 引物与特异探针同时结合到模板上, 探针结合的位置位于上下游引物之间。当扩增延伸到探针结合的位置时, TaqDNA聚合酶利用5′-3′外切酶活性, 将探针水解, 释放荧光基团并发出荧光, 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 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19], 其显著的优越性已受到很多学者关注。目前, 已经开发了SYBR Green 染料法、双杂交探针 (荧光谐振能量传递) 技术、分子信标技术等RQ-PCR技术。

2结论与展望

急性早幼粒细胞 篇5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7月我院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 (第3版) 的诊断标准[2]。研究对象剔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史、不愿参与本研究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 A组患者42例, 年龄13~57岁, 平均年龄 (36.23±6.62) 岁;体重33~78kg, 平均体重 (58.05±5.74) kg;其中男性患者28例, 女性患者14例。B组患者42例, 年龄14~60岁, 平均年龄 (36.73±6.58) 岁;体重35~80kg, 平均体重 (58.62±5.47) kg;其中男性患者30例, 女性患者12例。对比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等一般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蒽环类药物联合阿糖胞苷化疗, 蒽环类药物包括柔红霉素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批号:2010-08-19) 40~50mg/d、米托蒽醌 (浙江瑞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批号:2010-07-23) 8~10mg/d、去甲氧柔红霉素 (广东利玮医药有限公司, 产品批号:2010-04-09) 10mg/d、吡柔比星 (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批号:2010-06-15) 30~40mg/d, 连续用药3d;阿糖胞苷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批号:2010-05-12) 100~200mg/d, 连续用药7d[3]。B组患者同时接受三氧化二砷 (哈尔滨伊达药业有限公司, 产品批号:2010-05-04) 静脉注射治疗, 剂量为10mg/d[4]。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合并感染者给予抗感染治疗。血红蛋白<60g/L时输注红细胞;血小板计数<20×109/L时输注血小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时加用羟基脲或者高三尖杉酯碱;出现严重肝功能异常者停用三氧化二砷并进行保肝治疗, 待肝功能恢复正常后继续治疗;出现血糖升高者停用三氧化二砷并进行降糖治疗, 待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后继续治疗[5]。

1.3 评价指标

参考R E C I S T标准进行疗效评价, 即完全缓解 (CR) 、部分缓解 (PR) 、疾病稳定 (SD) 、疾病进展 (PD) [6]。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发现, B组患者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数据见表1。

注:与A组比较, *P<0.05

2.2 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其中B组患者高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数据见表2。

注:与A组比较, *P<0.05

3 讨论

三氧化二砷是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 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常用于瘰疬瘿瘤 (即现代医学之恶性肿瘤) 的治疗,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将三氧化二砷注射剂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可诱导异常早幼粒细胞部分分化和凋亡[7]。

本研究中患者均接受蒽环类药物联合阿糖胞苷化疗, 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者完全缓解率高达90.86%, 明显高于单纯化疗者, 提示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8]。治疗期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 以消化道反应、发热、口干、肝功能异常等较为常见。其中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者发生高血糖9例, 单纯化疗者未出现高血糖, 提示三氧化二砷治疗后可引起血糖升高[9]。这可能与砷的毒性有关, 砷是一种类金属元素, 在机体三磷酸腺苷形成过程中, 砷酸盐代替磷酸盐中介物减慢葡萄糖的正常代谢, 打断能量的生成, 干扰胰岛素分泌。砷对精确的胰岛素信号传导和葡萄糖平衡调节产生不利影响, 影响胰岛素的靶器官利用率, 从而诱发胰岛素抵抗, 导致血糖升高[10]。

本研究结果表明: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但治疗期间可引起患者血糖升高,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摘要:目的:分析三氧化二砷联合化学治疗 (化疗) 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 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7月我院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组, 均接受化疗, B组同时接受三氧化二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发现, B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其中B组高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但治疗期间可引起患者血糖升高,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化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祝洪明, 李军民.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进展[J].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2;20 (4) :277~284

[2] 张之南, 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06 ~116

[3] 梁虹, 姚福生, 张林, 等.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联合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J].安徽医学, 2011;32 (4) :441~444

[4] 马向娟, 任汉云, 岑溪南, 等.化疗、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砷剂序贯治疗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0;31 (5) :328~331

[5] 徐斌, 高清平, 姚春.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与疗效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8;21 (11) :572~574

[6] Mathews V, George B, Chendamarai E, et al.Singleagent arsenic trioxide in the treatment of newly diagnosed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longterm follow-up data[J].J Clin Oncol, 2010;28 (24) :3866~3871

[7] 刘霁辉.亚砷酸注射液不良反应及对策[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9;25 (7) :687 ~688

[8] 张冰荫, 慕晓玲.砷引发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17 (19) :3378~3380

[9] 王荷花, 许多荣, 张婧, 等.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缓解后三氧化二砷和常规化疗巩固治疗疗效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 , 2011;32 (4) :485 ~490

急性早幼粒细胞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无心、肺、肝、肾功能损伤。1.2标本采集处理方法在清晨,使受检者保持空腹,采集受检者的静脉血,剂量为2 ml,采集完成后,在3.2%的枸橼酸钠抗凝管真空抗凝管内加入静脉血,然后将血液与枸橼酸钠溶液混匀,转速要保证为每分钟3000 r,混匀后检测受检者血液中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检测仪器为自动血凝仪[2]。

1.3 方法

采取免疫比浊法测定受检者血液中的D-二聚体含量,具体操作程序、方法等,要严格按照试剂及仪器中的说明书进行操作[2]。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见表1。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D-二聚体含量明显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与治疗前比较, P<0.05

2.2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D-二聚体的检测诊断效果治疗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有17例血浆D-二聚体含量超出正常范围,特异度为85%;11例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55.0%。

3 讨论

急性白血病属于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该病的主要特点为体内大量增生异常的恶性白血病细胞,同时,恶性白血病细胞进入患者的外周血液中,抑制血液中的正常血细胞分化,还造成正常血细胞异常凋亡;在年轻人中,该病的发病率非常高,是影响年轻人健康的一种恶性急性,至今,关于该病的病因还没有准确的定论,临床学者大多数认为是患者体内出现病毒导致发病的,除此之外,化学毒物(笨等)、放射、遗传因素等,均有可能导致患病。

白血病细胞在人体血液中能够表达各种细胞因子,但是,临床治疗中,给予患者化疗,严重损害这些细胞因子,引发内皮细胞将纤溶物质释放出来,从而导致出现纤溶功能及凝血障碍;血浆D-二聚体属于特异性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主要是在纤溶酶的作用下,人体内的交联纤维蛋白产生出的产物。如果血浆D-二聚体在人体内的含量上升,说明人体的纤溶系统及溶血系统均被激活,这两个指标,是诊断继发性纤溶亢进敏感的重要指标,也是诊断其是否出现特异性的指标[3]。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化疗药物及支持治疗等的研究也不断发展,更新速度快,在治疗中,也可以采用更多的有效方法进行治疗,所以,近年来,白血病治疗中,由于感染死亡的概率明显下降,同时,由于肿瘤相关性的病死率也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由于患者出血导致死亡的报道却不断增多,尤其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给予患者化疗的工程中,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本文中,检测经治疗缓解后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与化疗前相比较,明显下降,但是,缓解后的D-二聚体含量依然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充分说明,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纤溶紊乱及凝血方面进行判断,患者血浆D-二聚体对此的敏感性更高,并且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能够更加准确反映患者体内的纤溶亢进状态及凝血系统激活情况。

另外,患者体内的D-二聚体含量变化,与患者的病情、预后有着密切的关注,因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诊断中,可以将D-二聚体含量作为临床诊断指标,并且,该指标对于预防发生并发症也能够起到有效的参考价值[3]。

总而言之,D-二聚体的临床检验价值较高,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预后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将其作为诊断指标。

摘要:目的:分析D-二聚体检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 同时选取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水平, 检验仪器选用自动血凝仪。结果:化疗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化疗后, 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明显下降, 虽然未下降至正常范围, 但与化疗前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体内, 存在着纤溶系统及凝血的激活, 并且, 还具备严重程度不一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但是, 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 这些症状均会逐渐改善。所以, 用于白血病检测的指标之一, 就是人体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 同时, 也是病情进展、治疗效果及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急性早幼粒细胞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观察组31例病例均为2005年1月-2009年8月在我院初诊APL患者。男18例, 女13例。年龄7~75岁, 中位年龄45岁。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2版的诊断标准。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31名, 年龄6~78岁, 中位年龄46岁。2组除外感染、肝、肾及心脑疾病等影响, 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均于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3~5ml于真空干燥管, 3000r/min离心10min, 取上层血清于德国罗氏Modular PP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分别检测LDH、HBDH、GGT及URIC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LDHHBDH高于对照组, URIC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组GG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APL是急性髓系白血病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类型, 具有相对独特的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及特异的分子遗传学特征。骨髓细胞形态学主要以骨髓中含有颗粒异常增多的早幼粒细胞异常增生为特点, 可见Auer小体。分子遗传学特征为APL细胞存在t (15;17) 染色体易位及易位形成的PML/RARa融合基因, 表达PML/RARa融合蛋白, 该蛋白通过一系列信号途径, 使造血干细胞分化阻断在早幼粒阶段而发生白血病转化。近年来由于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和砷剂诱导凋亡的应用, APL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有了明显的提高。LDH是一种糖酵解酶, 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中, 由于组织中浓度比血浆中高500倍, 即使组织轻微受损也将导致血清活性显著增加[2]。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 LDH值升高, 有研究提示血清LDH及其同工酶的变化与肿瘤的生长、浸润明显相关, 且可作为肿瘤标志, 以估计其预后, 监测疗效[3]。本研究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LDH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观察组LD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与杨小燕等[3]的研究结果相同。在正常组织或细胞恶变后, 由于肿瘤细胞中基因控制失调, LDH合成增多, 通过细胞损伤及能量代谢障碍的机制, 肿瘤细胞内LDH释放增多, 血清中LDH活性相应增高。故血清LDH水平对于APL的诊断有着显著的临床意义。研究表明:在APL患者, 血清HBDH水平升高, 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血清HBDH活性代表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和LDH2活性, HBDHLDH活力的间接反映, 其活力变化与LDH总活力相平行[4]。因APL患者血清LDH活性增高, 故HBDH活性亦增高。

URIC是人机体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检测URIC常用于多种肾病以及代谢性疾病, 包括肾功能衰竭、痛风、白血病、牛皮癣、饥饿或其他消耗性疾病, 以及接受细胞毒药物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的监视。但本研究提示:APL患者血清URI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这可能是样本例数过少的原因。此外, 也不排除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健康正常人摄取嘌呤类食物增多, 使正常对照组URIC水平整体上提, 导致和APL组之间产生显著差异, 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人体各器官中GGT含量按下列顺序排列:肾、前列腺、胰、肝、盲肠和脑。在肾脏、胰腺和肝脏中, 此酶含量之比约为100∶8∶4 。GGT主要用于诊断肝胆疾病。原发性肝癌、膜腺癌和乏特壶腹癌时, 血清GGT 活力显著升高, 特别在诊断恶性肿瘤患者有无肝转移和肝癌术后有无复发时, 阳性率可达90%。本研究却提示:观察组血清GG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即表明GGT水平对APL的诊断无临床意义。是否因标本量较少导致, 笔者将继续作相关研究。

综上所述, APL患者血清LDHHBD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相反的, 血清URIC水平却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而血清GGT水平却和正常人无明显差异。说明LDHHBDH高表达与APL疾病本身有关, 从另一角度揭示了此二项指标与APL患者的诊断关系密切。而URIC的低表达有待进一步研究方能明确其与疾病的关系。目前白血病主要通过骨髓细胞学检查、免疫分型及染色体等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指标, 由于条件所限, 免疫分型及染色体等特殊检查在基层医院较少开展, 而骨髓细胞学检查尽管诊断准确性高, 但由于骨髓穿刺是创伤性诊断技术, 存在患者的恐惧、顾虑并可能造成出血、感染等不足。因此, 联合检测血清LDHHBDH水平可在临床上对APL具有早期辅助诊断的临床意义, 值得临床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乳酸脱氢酶 (LDH) 、丁酸脱氢酶 (HBDH) 、γ-谷氨酰转肽酶 (GGT) 及尿酸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APL患者31例 (观察组) 和健康体检者31名 (对照组) , 采用德国罗氏ModularPP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分别检测2组LDH、HBDH、GGT及尿酸 (URIC) 水平。结果 观察组LDH、HB-DH高于对照组, URIC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GGT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联合检测LDH、HBDH及URIC水平可在临床上对APL具有早期辅助诊断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乳酸脱氢酶,丁酸脱氢酶,尿酸,γ-谷氨酰转肽酶,意义

参考文献

[1]甘茂周, 张晋琳, 王晓冬, 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及临床意义[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6, 3 (3) :24-25.

[2]胡明均, 胡瑞, 李红, 等.LDH在中老年恶性血液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8, 6 (3) :23-24.

[3]杨小燕, 黄承斌, 吴泳泳.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电泳技术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8, 18 (8) :1577-1578.

上一篇:班主任管理下班级管理下一篇:青年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