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2024-11-25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共4篇)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篇1

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阴性的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收治腹痛患者18例,通过临床症状、胃镜活检及病理明确诊断。结果:在18例患者中,2例(11.1%)合并肠梗阻,8例(44.4%)有恶心、呕吐症状,16例(88.8%)黏膜层型,2例(11.1%)肌层型。内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片状糜烂、浅溃疡,病理发现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8例患者均因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外周血阴性的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更容易误诊、漏诊,当遇到不明原因反复发作腹痛时,排除其他因素,要考虑此病,需要行胃镜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关键词:外周血阴性,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胃镜,病理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G)是以嗜酸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胃和小肠为特征,临床表现为腹痛的一种胃肠炎类型,患者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可阳性、可阴性,因此临床误诊率高[1,2]。尤其是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正常,内镜下无明显特异性表现时更容易误诊,2010-2015年收治外周血阴性的EG患者18例,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2015年收治EG患者18例,均通过内镜病理确诊[3]。其中女8例(44.4%),男10例(55.6%),年龄15~46岁,平均(29±7.8)岁,病程2~6年。18例患者均有胃肠道症状,表现有腹痛等,5例既往有药物过敏史(青霉素、头孢、磺胺),无明显食物过敏史,排除继发性胃肠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患者。血常规检查: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比例正常。

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常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生化检查、心电图、彩超、免疫功能、腹部平片、大便常规、寄生虫虫卵检查、骨髓检查(部分)、内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等。

结果

临床表现:均以反复发作腹痛(100%)为主要表现入院。腹痛位于上腹部及脐周,餐后症状明显加重,腹痛呈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重,给予抑酸剂及解痉剂后症状无明显缓解。8例(44.4%)合并恶心、呕吐症状;2例(11.1%)腹部平片提示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5.6%)症状较重,误诊为结缔组织病;8例有明显的腹泻症状,成稀糊样及稀水样便,3~4次/d,部分伴黏液,无脓血及黑便。

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白细胞(5.6~2.7)×109/L,所有患者嗜酸性粒细胞0.8%~4.6%,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08~0.46)×109/L,均在正常范围;②18例患者,3例行骨髓检查示:1例(5.6%)嗜酸性粒细胞增多,2例正常;③18例患者大便常规及培养未见异常。④血沉正常,CRP波动于7~26 mg/L。

内镜检查:6例(33.3%)患者胃镜检查显示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12例(66.7%)患者有胃窦、胃角、胃体或胃低体交界处糜烂,浅溃疡;5例(27.8%)患者合并十二指肠糜烂、浅溃疡形成。7例(38.9%)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

病理学检查:18例患者均给予内镜下多点活检(至少6点)后提示:病理检查示局灶或弥漫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至少>20个/高倍视野)。

诊断结果:16例黏膜型,2例肌型。

治疗结果及随访:18例患者诊断明确后均给予泼尼松(30~40 mg/d)晨起顿服,5 d后症状明显改善,腹痛、恶心、呕吐症状缓解。2例肠梗阻患者给予禁食水,并给予胃肠减压及清洁灌肠,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30 mg/d口服后,症状明显改善。症状完全缓解后(4~8周),每周减5~10 mg,继续维持口服4周停药。随诊6个月~4年,2例因自行较快停用激素后复发,其余均未发作。

讨论

EG是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率较低[4]。但目前有发病率上升的趋势,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5],病理以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因此可通过内镜或病理检查确诊[6,7]。本研究中,18例患者均以反复发作的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症状可自行缓解,但随着发作次数增多,发作时间延长,症状无法缓解后就医,并给予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及解痉药均不能缓解。另外,本次研究的病例16例黏膜型,2例肌型,反复发作腹痛,给予药物后症状无缓解,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及计数正常,胃镜无明显特异性表现,可能见到黏膜皱襞粗大、充血、糜烂、溃疡。通过黏膜活检可明确是否存在嗜酸粒细胞浸润现象。内镜下可选择多点活检,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每高倍下计数>20个有助于诊断。但此类病例因外周血阴性,容易出现误诊及漏诊。

综上所述,EG患者症状上缺乏特异性表现,而内镜下发现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不能直接诊断,部分患者由于其他疾病的感染可表现有假阳性,部分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阴性表现但不能排除疾病。因此,在临床上对于慢性消化道症状患者,应考虑EG的可能。在治疗上,目前激素治疗仍是首选,此外,EG有一定的自限性,不进行激素治疗的患者复发率较高,若对无激素禁忌证的EG患者,应常规使用激素短程治疗。

参考文献

[1]Kinoshita Y,Furuta K,Ishimaura N,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Japanese patients with 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and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J].J Gastroenterol,2013,48(3):333-339.

[2]Zhang L,Duan L,Ding S,et al.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42 patients[J].Scand J Gastroenterol,2011,46(9):1074-1080.

[3]张安忠,杨崇美,崔屹,等.嗜酸细胞学胃肠炎的临床和内镜特点[J].中华内镜杂志,2007,13(6):602-604.

[4]王任之,杨柯,谢本江,等.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30):3816-3818.

[5]魏玮,张晓红,张真.嗜酸性胃肠炎临床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113-115.

[6]Kalantar SJ,Marks R,Lambert JR,et al.Dyspepsia due toe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J].Dig Dis Sci,1997,42(11):2327-2332.

[7]Takaishi S,Okumura T,W ang TC.Gastric cancer stem cells[J].Clin Oncol,2008,26:2876-2882.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篇2

患者男性, 53岁, 因“头痛、发热11d”入院。患者于2012年1月24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前额部胀痛伴低热, 有恶心、呕吐、视物重影, 曾在外院行脑脊液检查示:压力480mmH2O, 白细胞480×106/L, 蛋白924mg/L, 糖氯未见异常, 脑脊液培养出棒状杆菌, 拟“化脓性脑膜炎”予脱水、头孢他啶抗感染治疗无效, 遂转入我院。患者既往病史无特殊, 多年前曾以蛤蟆皮敷皮肤疮面。入院查体:体温36.7℃, 脉搏80次/分, 呼吸18次/分, 血压:120/80mmHg, 意识清楚,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 心肺腹查体无特殊。颈抵抗, 颏胸3.5横指, 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初步诊断考虑颅内感染, 予美罗培南抗感染辅以甘露醇脱水治疗, 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入院后多次腰穿见颅内压增高 (240-270mmH2O) , 脑脊液白细胞数明显增多 (340×106/L~1040×106/L) , 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65%~80%) , 蛋白升高, 糖氯轻度减低, 病原学检查阴性。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计数1.69~3.53g/L, 比例12.1%~46.1%) , 尿便常规、血生化、术前四项无异常, PPD试验及血培养阴性, 外周血查疟原虫阴性, 胸部CT、心脏及腹部彩超无特殊, 外院寄生虫全套相关抗体阴性。骨髓穿刺涂片见骨髓增生活跃, 嗜酸性粒细胞占16.5%比例增高, 碱性磷酸酶阴性。2月19日头颅磁共振检查见双侧顶叶和额叶皮层下、右侧中脑、双侧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长T1长T2异常信号, FLAIR为高信号, DWI呈略高信号, 增强未见明显强化。2月22日我院寄生虫实验室回报血和脑脊液广州管圆线虫抗体阳性。考虑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引起的嗜酸粒细胞性脑膜脑炎, 予阿苯达唑0.4g bid联合激素治疗, 患者症状逐渐好转, 3月9日带药出院, 定期门诊复查无复发。

2 讨论

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炎指脑脊液显示以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为特征的炎性反应, 病因以寄生虫感染为主, 特别是管圆线虫[1]。广州管圆线虫病是少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多因生食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淡水螺肉后感染, 幼虫寄生在中枢神经系统而致病。蛙、蟾蜍等可作为幼虫的转续宿主, 本例患者有蛤蟆皮敷皮肤疮面病史, 考虑与蛙类接触可以为另一感染途径[2]。儿童患者病情一般较重, 常见发热、抽搐、肌力减退、甚至意识障碍, 而成人病情较轻, 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颈抵抗[3]。磁共振成像是发现脑部和脊髓病变的首选, MRI通常表现为局灶性长T1、长T2信号, 单发或多发, 弥漫或散在分布, 可出现以结节为主的多种强化形态, 也可无强化[4]。本例患者最后确诊为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炎 (广州管圆线虫感染) , 其诊断要点包括: (1) 以头痛为首发症状, 查体发现颈抵抗; (2) 血与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3) 血清及脑脊液幼虫抗体阳性; (4) 排除肿瘤和血液系统疾病; (5) 抗生素治疗无效; (6) 有可疑接触史。该病例确诊的周期还是较长, 其干扰诊断的要点包括: (1) 颅内压明显增高; (2) 外院寄生虫全套相关抗体阴性; (3) MRI表现缺乏特异性; (4) 外院脑脊液培养出棒状杆菌。广州管圆线虫病较罕见, 症状与影像学表现不典型, 确诊需找到病原学证据, 但检出率又极低, 因此诊断困难, 极易造成误诊及漏诊。因此, 若出现不明原因头痛, 检查发现血和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应考虑该病的可能。

关键词:管圆线虫,嗜酸性粒细胞,颅内感染,磁共振成像,信号异常

参考文献

[1]靳二虎, 马大庆, 梁宇婷, 等.广州管圆线虫病中枢神经系统受侵的磁共振影像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1, 35 (2) :121-124.

[2]谭丽梅, 苏嬿莉.广州管圆线虫病1例误诊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0, 15 (9) :569-569.

[3]韩剑虹, 吉维忠, 朱榆红.广州管圆线虫病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 2005, 11 (7) :628-629.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篇3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收集我院住院部呼吸科患者14例, 其中男性9例, 女性5例, 年龄21~77岁, 平均49岁。

1.2标本收集

痰液:嘱托患者起床后刷牙, 漱口 (用3%H2O2及清水漱口3次) , 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真正呼吸道分泌物于带盖的无菌塑料盒中, 勿混入唾液及鼻咽分泌物;细胞学检查应收集新鲜痰, 应尽量送脓性痰液;也可采集肺泡灌洗液或纤支洗液。幼儿痰液收集困难时, 可用消毒棉拭子刺激喉部引起咳嗽反射, 用棉拭子采取标本或抽吸痰。

1.3制作涂片:

1.3.1痰液涂片

肉眼观察痰液性状, 采用压片法:第一步用竹签或接种环挑取脓性、干酪样或带血部分的痰液, 放置于洁净的玻片中央, 第二步用另一张玻片交叉压片, 第三步将上端的玻片来回研磨, 第四步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端, 固定及杀菌, 第五步移去上端玻片, 完成涂片操作, 每份标本需制作3~4张涂片, 厚薄均匀, 放置室温中干燥。

1.3.2抽吸痰、肺泡灌洗液和纤支镜洗液

均采用离心沉淀法 (3000转) , 弃去上清液, 取沉淀物涂片。

1.4染色与计数

待涂片干燥后, 行瑞吉染色液, 染色10~15min, 用水冲干净, 干后, 先用低倍镜扫视全片, 查找可疑部位, 再换油镜鉴定, 计数100个白细胞, 报告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

2结果

2.1痰嗜酸细胞检查阳性

14例患者痰液均为下呼吸道标本 (白细胞>25/低倍镜下, 鳞状上皮细胞<10/低倍镜下) , 痰嗜酸细胞检查阳性为2例 (6%和25%) , 阳性率为14.29%, 其中男性和女性各1例。如图1所示。

2.2血象、血中嗜酸细胞的计数与痰液嗜酸细胞结果

14例患者的血象、血中嗜酸细胞的计数与痰液嗜酸细胞的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 14例患者中, 男性9例, 女性5例, 2例阳性, 且阳性患者血象均正常, 说明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患者血象可以正常或者与血象高低无关。

3讨论

2例阳性患者, 因受凉患了肺炎, 此后一直断断续续地咳嗽, 夜里常常咳得无法入睡。痰培养、胸透、肺功能、CT, 该做的检查全做了, 就是找不到原因, 各种对症治疗也效果不佳。后送痰查嗜酸细胞, 发现涂片中有较多的嗜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寄居在组织中而不是血液, 正常人痰液和支气管洗液和肺泡灌洗液 (BALF) 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低于1%[2], 而这两例患者痰中嗜酸细胞计数分别是16%和25%, 表明咳嗽很可能是由过敏导致的, 明确诊断,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相应抗过敏药物后, 终于患者治愈出院。

14例患者中, 2例患者痰嗜酸细胞检查阳性, 阳性率为14.29%, 阳性率较高, 说明痰液嗜酸细胞计数对嗜酸细胞性肺炎的诊断有很大的诊断价值。在未开展此项检查之前, 仅有周围血液嗜酸细胞计数, 是不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的。2例痰嗜酸细胞阳性的患者血象 (白细胞计数) 均在正常范围内, 其中1例血中嗜酸细胞计数正常, 而另一例血中嗜酸细胞计数较高, 嗜酸性细胞性肺炎是一组病因明确或尚未明确, 以嗜酸性细胞浸润为特点, 常伴周围血嗜酸细胞增多的疾病。有时称为嗜酸性细胞增多性肺浸润 (PIE) 综合征。但周围血嗜酸粒细胞缺乏也不能排除该病[3]。因此, 开展痰液嗜酸细胞计数检查, 可以为嗜酸粒细胞性肺部疾病提供特异的诊断信息。

嗜酸性细胞性肺炎可为自限性, 呈良性, 可不需治疗。如症状严重, 使用皮质类固醇常有极好效果;对于急性嗜酸性细胞肺炎和特发性慢性嗜酸性肺炎者该治疗可挽救生命。目前, 用于诊断此类疾病检查嗜酸性粒细胞的方法有3种: (1)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2) 肺组织活检, 查嗜酸性粒细胞; (3) 痰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查嗜酸性粒细胞。

综上所述, 痰液取材简易方便, 病人无创伤无痛苦, 易于反复留取标本, 只要留取标本的方法得当, 涂片制作优良, 镜下观察细致, 可显著提高嗜酸性粒细胞的检出率。痰涂片查找嗜酸性粒细胞同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同为辅助临床诊断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的重要依据。病人痰标本的采集、痰液的质量、痰涂片的整体观察和局部鉴定等整个过程, 都是不可忽视的,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 才能提高痰液嗜酸性粒细胞检查的阳性率和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何权瀛.肺炎的诊治进展嗜酸细胞性肺炎[J].医师进修杂志 (内科版) , 2004, 2, 27 (2) :1-2.

[2]徐亚军.宋新平.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细胞检测在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诊断中的作用[J].海南医学, 2010, 21 (21) :53-54.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检索全文数据库(CHKD)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录文献,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嗜酸性胃肠炎”为篇名进行检索,逐篇阅读命中相关文献,剔除患者年龄在16周岁以下及重复病例,筛选出以上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不具有以下腹部疼痛、腹泻及便秘为主)且临床资料较完整的EG报道文献,共计19篇,患者19例。

1.2 方法

对上述19篇文献进行归纳,分析一般资料、临床特点、临床诊断情况及误诊的情况。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19例患者中,男14例,女5例;年龄16~71岁;有过敏史4例(21.1%),胃病史2例(10.5%),既有过敏史又有胃病史1例;1例并发急性胰腺炎,1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从开始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最短9 d,最长1年,1个月内就诊17例,占89.5%。

2.2 主要临床表现

19例中18例有腹痛症状,占94.7%,1例以上腹部胀满为主。13例(68.4%)表现为上腹部疼痛,5例未描述部位但伴有上消化道的其他症状,其中,3例伴恶心呕吐,1例伴恶心呕吐黑便,1例伴反酸烧心。腹痛呈隐痛、绞痛、胀痛;间断性疼痛5例,阵发性腹痛5例,持续性腹痛2例,未描述疼痛状态6例,夜间疼痛3例。伴随症状:伴腹胀5例(26.3%),伴恶心呕吐9例(47.4%),伴反酸、嗳气、上腹部烧灼感5例(26.3%),伴黑便3例(15.8%),伴发热1例(5.3%)。13例(68.4%)提及常规处置后症状不缓解。体征:腹部压痛13例,无压痛6例,腹水征8例。

2.3 实验室检查情况

外周血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12例,不升高2例,未提及5例。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或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19例,即全部患者均升高。

2.4 影像学筛查诊断情况

19例患者中14例进行了影像学检查。19例患者影像学检查分布及诊断情况见表1。

有腹水的8例患者中,1例腹部CT检查但未提及腹水,1例未进行腹部超声及CT检查,均根据腹水征确定腹水。

注:腹部超声为肝胆脾胰双肾超声检查;腹部CT包括平扫及增强;“-”表示未进行相关检查

2.5 病理阳性检查诊断方式

19例患者病理阳性的检查方式分布见表2。8例有腹水的病例中,腹水检查支持诊断的有5例,3例未提及腹水检查情况。

注:“+”表示阳性;“-0”表示未取病理;“-1”表示取病理结果阴性

2.6 确诊情况

19例患者就诊次数及胃肠镜、病理检查次数诊断情况见表3。术后确诊的2例中其中1例术前胃镜病理及术中病理均未确诊,另1例术前胃镜检查未取材。

注:“-”为不观察项目

2.7 临床分型

19例患者中部分病理报告中已明确分型,对没有明确分型的按Klein分型标准进行分型。19例中黏膜型7例(36.8%),肌层型4例(21.1%),浆膜型4例(21.1%),黏膜型+浆膜型2例(10.5%),肌层型+浆膜型(10.5%)2例。见表1。6例肌层型及肌层型+浆膜型患者均表现为不同部位的梗阻,诊断情况见表4。

2.8 诊断及误漏诊情况

19例患者中提出诊断2例(10.5%),误漏诊17例,误漏诊率为89.5%(17/19)。误诊包括错误诊断、延误诊断,其中,错误诊断9例(47.4%),延误诊断7例(36.8%),漏诊1例(5.3%)。

诊断病例:2例诊断为EG,2例均有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明显升高,胃肠镜检查见弥漫性嗜酸粒细胞浸润。

错误诊断病例:9例错误诊断,其中,3例误诊为急、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炎;1例误诊为慢性胃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例误诊为急性胰腺炎;1例误诊为急性胆囊炎、急性胃炎;1例误诊为胆总管肿瘤;1例误诊为十二指肠乳头瘤;1例先误诊为阑尾炎、消化性溃疡穿孔,后误诊为肠梗阻,小肠肿瘤。

漏诊病例:1例并发急性胰腺炎漏诊EG。

手术情况:1例为漏诊病例,并发急性胰腺炎,忽略了嗜酸粒细胞浸润的病因诊断,由于胰腺炎反复发作,进行了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引流;1例误诊为肠梗阻、小肠肿瘤,行剖腹探查术,术中病理确诊为EG;1例误诊为胆总管肿瘤和1例误诊为十二指肠乳头瘤,均行剖腹探查,术中行胰十二指肠等脏器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EG。

3 讨论

本研究以上消化道症状为主EG的临床特点为:(1)起病多数在1个月以内,少数病史1年以上,其中1个月以内者占89.5%。(2)过敏史在本组患者中占比不大,19例中仅4例有过敏史,占比21.1%,低于文献报道[1]。(3)可具有上消化道疾病的各种症状,如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反酸、嗳气、上腹部烧灼感及黑便等症状。腹痛以上腹部为主,并可有夜间疼痛。本研究有3例便潜血阳性,考虑可能与嗜酸粒细胞浸润造成组织损伤有关[2]。(4)常规抑酸、解痉治疗症状不缓解。(5)嗜酸粒细胞升高达100%。有文献报道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异常者占90.5%[3],而本研究较高。(6)本研究在临床分型中3种分型均有,其中黏膜型居多。提示在临床工作中不能因仅有上消化道症状就只考虑黏膜病变,而且还要考虑肌层及浆膜病变的存在。(7)有下消化道的黏膜浸润,结肠也可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部分仅有结肠浸润。本研究病例中,有7例有结肠浸润,其中2例仅有结肠浸润而胃镜检查阴性,可见虽然表现为上消化道症状,但不能排除结肠浸润,故建议疑诊EG时,应常规行结肠镜检查。

误诊情况分析:(1)误诊特点:(1)误诊率较高。国内报道EG误诊率可达40%以上[4]。本组以上消化道症状为主,易干扰诊断思路,更易导致误诊。(2)本组部分错误诊断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有的进行了手术,甚至有的盲目地进行了脏器切除。(3)误诊为慢性胃病和胰胆疾病的占比较高。大部分误诊上消化道的常见病,如胃病,而另一部分误诊为胆道疾病,如胰腺炎、十二指肠肿瘤等。(2)误诊的原因:(1)对EG的认识不足。EG发病率低,若仅表现为上消化道症状,医生在分析病情时仅考虑上消化道或上腹部常见病,往往因症状缺乏特异性和严重性常被误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溃疡病及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5]。嗜酸粒细胞浸润导致胃及十二指肠肠壁水肿,十二指肠流出道梗阻继发胰胆管梗阻和扩张[6]而致胰腺炎时易漏诊病因;当病变累及十二指肠降段时,可有梗阻性黄疸,易误诊为十二指肠肿瘤。当嗜酸粒细胞浸润肌层时,表现为胃或小肠肌层显著增厚,幽门梗阻或小肠梗阻,易误诊为肿瘤。(2)忽略升高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本组8例提及嗜酸粒细胞升高被忽略以至误诊。(3)胃镜检查未予病理取材或多点取材以及未于十二指肠取材是漏诊的最直接原因。EG往往在十二指肠阳性率高,而十二指肠不是胃镜常规取材部位,因而遗漏病变部位。(4)病理医师认识不足,病理科医师可能仅将重点放在黏膜炎症、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癌变等常见的慢性胃炎病理改变[7],而易忽略嗜酸细胞的检查。本组1例术中病理未检出嗜酸性粒细胞,术后病理才发现嗜酸粒细胞浸润。

本研究大部分患者经多次就诊、多次胃镜检查方确诊,诊断较困难。诊断困难的原因:(1)内镜学无特异性,内镜观察EG的胃肠黏膜炎症和溃疡与普通炎症和溃疡无区别,易被临床医师忽视[8]。(2)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病理特征以黏膜深层和黏膜下层浸润为主[9],活检不充分,深度不够[10],易遗漏病变。(3)本病往往呈灶状分布[11],部分嗜酸粒细胞浸润部位内镜表现可完全正常[9],而在进行胃镜检查时往往仅对病变黏膜进行活检,故遗漏病变。(4)仅有肌层病变的,胃肠镜下病理检查难以实现。

上一篇:水力失调下一篇:电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