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细胞性腺瘤

2024-05-31

嗜酸性细胞性腺瘤(共4篇)

嗜酸性细胞性腺瘤 篇1

嗜酸性细胞增多性皮炎是由不同的异质性细胞增多产生的一种疾病,嗜酸性细胞增多性皮炎在诊断的时候不容易发现病因,会因为不能正确地分析出发病机制,导致误诊的问题[1]。为探究嗜酸性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该院把收治的70例患有嗜酸性细胞增多性皮炎的病人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该院治疗的70例患有嗜酸性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将其纳入该研究的观察组;另外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符合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诊断的诊断标准: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肤与内脏受累证据,临床表现为皮肤症;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加,绝对计数超过1500×10/L,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除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其他疾病;患者体内的器官受到不良的影响。

1.2 方法

1.2.1 对比项目

①统计两组患者的性别分布情况、年龄;②统计两组病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③了解观察组治疗效果及预后[2]。

1.2.2 治疗方法

视患者病情为其选择临床药物,包括第一、二代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环孢素、波尼松、沙利度胺、甲氨蝶吟、羟基脲、环磷酰胺等。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同规格采用SPSS10.0软件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性别、起病年龄、病程、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比较两组性别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蛋白血症、血沉增快、肝脏增大、脾脏增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皮肤损害系数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白细胞的数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入选病例临床表现统计

观察组35例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瘙痒、大面积皮肤损害,且在损害皮肤处,出现红色斑点、疱疹等,较为严重的患者,出现出血及结痂现象。

对照组35例患者,消化道功能均出现了紊乱症状,其中23例发生了消化道疾病、5例皮异常、4例发烧、3例发生其他不良症状。

2.3 入选病例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统计

观察组70例患者均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进行基础治疗,病情不能控制者给予免疫抑制剂,应用免疫抑制剂后,病情仍不能控制者,加用激素治疗。全部病例治疗16~72 d之后。皮损明显好转,瘙痒症状显著减轻,均康复出现,后期随访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皮肤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情况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且伴有外周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一种是原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多性皮病,比如Well’病。在临床上,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病,采用的排除方法,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皮疹,通常不累及或很少累计其他器官,血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且真皮血管周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3,4]。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会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所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可以分为骨髓增生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淋巴细胞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等。骨髓增生性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是人体内的染色体发生病变导致的,淋巴细胞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提示的白介素异常,下降比较快,导致T淋巴细胞出现紊乱。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发生病变时主要呈现在皮肤上,会出现红斑和疱疹等现象[5]。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男性患者居多,几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中80%都是男性患者,而且患病的人以中年人和老年人居多。该研究就中,观察组男性患者占60.0%,少于其他参考资料,认为与纳入病例较少相关[6]。

通过对观察组的探究可以发现,患者的症状以皮肤红斑和疱疹为主,这种现象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证据。在观察组的患者中,绝大多数患者都出现了皮肤瘙痒的症状[7]。

在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采用激素治疗,提高患者的免疫力,能够有效地抑制嗜酸性细胞的增多,但是,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患病原因不同,就出现了不同的反应,有些药物在患者体内出现了排斥的现象,在观察组的患者中,仅仅有50%的患者采用激素治疗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还有一半的患者没有起到治疗的效果,患者需要再使用其他的药物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8]。该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70例患均给予了抗组胺药物,并配合激素治疗,均收获了满意的疗效。

对于骨髓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患者通常会采用络氨酸激酶来治疗,这种药物对绝大多数患者都能起到积极的效果,但是,由于患者体质的差异,会导致患者中服用药物时会产生排斥,这时将干扰素X联合应用,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9]。

综上所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中男性患者居多,近70%的患者都是老年人,患者以皮肤瘙痒为主要的症状,其发病仅仅呈现在皮肤上,不会对患者的器官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景龙,谢艳飞.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11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15(3):175-176.

[2]冯雪梅,王宝涛.嗜酸性细胞增多性皮炎21例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2(6):1088-1090.

[3]杨建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16例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 3,12(6):114-115.

[4]苏飞,曾跃平,晋红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21例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2013,23(11):911-913.

[5]赵庆利,张莉,刘小勇,等.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9例临床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3,20(8):672-674..

[6]赵莉蓉,叶庆佾.嗜酸性细胞增多性皮炎1例报告[J].皮肤病与性病,2012,22(4):23-24.

[7]于长平,周盛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研究进展[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18(5):449-451.

[8]曲彤.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15例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4(7):943-944.

[9]陈学林,万秀,乔丽.中西医结合治疗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36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2,12(5):22-23.

甲状腺嗜酸细胞性腺瘤一例 篇2

讨论甲状腺嗜酸性粒细胞腺瘤, 又称Hǔrthle细胞腺瘤。较少见, 瘤细胞大而多角形, 核小, 胞浆丰富嗜酸性, 内含嗜酸性颗粒, 电镜下见嗜酸粒细胞内有丰富的线粒体, 即Hǔrthle细胞。该病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肿瘤, 占甲状腺腺瘤的11.6%, 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4.6%[1]。

该病早期的明显症状以甲状腺压痛性结节为主, 可伴有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其中约1/3的患者曾有过非恶性甲状腺疾病, 包括甲状腺炎、毒性甲状腺肿、滤泡状肿瘤及其他肿瘤, 约1/2的患者曾有过颈部低剂量放射史, 10%~15%的患者发生了转移, 最主要的部位是肺和骨骼, 而颈部淋巴结转移少见。

因缺乏特异性诊断手段, 故术前诊断极为困难, 针吸活检有助于甲状腺嗜酸性结节的诊断, 但存在较多的假阴性, 同时也无法判断肿瘤良恶性, 故临床应用较少。手术切除是甲状腺肿瘤的首选治疗方式。应结合临床及病理学结果采取个体化原则治疗, 采取次全切除术、全切术、或者根治术。术后常规口服甲状腺素片治疗, 对术后病检明确甲状腺嗜酸性粒细胞腺瘤患者 (无论良恶性) 均应建立长期随访, 早期发现复发和转移, 早期治疗[2]。

参考文献

[1]Vodanovic S, Crepinko I, Smoje J.Morphologic diagnosis of H:1rthle cell tumors of the thyroid gland[J].Acta Cytol, 1993, 37 (3) :317~322.

嗜酸性细胞性腺瘤 篇3

女,42岁。主诉:左眼视物模糊伴眼球胀满不适4个月。 体格检查:左眼轻微外突,周围皮肤肿胀,无红肿、压痛、 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影像学表现见(图1A~E)。术中见左侧眼眶球后占位肿块,呈灰红色、质软,包膜完整,表面光滑,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显微镜下左侧眼眶球后占位切除。病理: 瘤组织由淡嗜伊红染色的类圆形细胞构成。瘤细胞排列成腺泡样、腺管样。免疫组化检查:CK8(+),CK7(+),CK5/6 ( 肌上皮+),p63( 肌上皮+),Ki-67(2%+),( 图1F~I)。 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未见肿瘤复发。病理诊断:异位泪腺嗜酸细胞性腺瘤。

图1 MRI示左眼眶球后肌锥内见一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大小约1.6 cm×1.6 cm×1.5 cm,边界较清,呈等低T1稍高T2信号(箭,A、B),DWI呈低信号(C);冠状位增强扫描示病灶呈明显强化(D);轴位增强扫描示病灶呈明显强化(箭)与左侧泪腺窝内泪腺不相连(箭头,E);病理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含丰富嗜酸性胞质(箭,HE,×400,F);CK-7免疫组化染色示柱形上皮细胞,胞核深染,呈椭圆形,位于基部(箭,×400,G);镜下见CK5-6免疫组化染色示腺泡周围梭形肌上皮细胞(箭,×400,H);Ki-67免疫组化染色示Ki-67细胞核阳性表达的肿瘤细胞约为2+%(箭,×400,I)

2讨论

嗜酸性腺瘤又称为嗜酸细胞腺瘤、嗜酸细胞瘤、大嗜酸颗粒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上皮性肿瘤,可发生于全身腺体组织,包括甲状腺、甲状旁腺、涎腺、肾上腺、肾脏、 胰腺、肝脏等[1],发生于唾液腺约占所有涎腺嗜酸性腺瘤的0.4%~1%[2]。1959年Beskid等[3]首次报道了泪腺嗜酸性腺瘤, 以往研究报道泪腺的嗜酸性腺瘤多发生于眼睑、内眦、泪腺窝及鼻泪管内。本病多发于60岁以上妇女,眼部肿块或眼球外突,伴有眼痛或头痛,发展缓慢,易复发。Hamperl[4]提出嗜酸性腺瘤是由腺上皮细胞转化而来的,其胞质含有丰富的嗜酸性颗粒。电镜下观察嗜酸细胞瘤界限清晰,呈圆形或多边形,有完整包膜或假包膜,细胞质充满大小不同、形状不规则的线粒体和少量其他细胞器[5]。线粒体增加是细胞功能异常的代偿性改变[6]。线粒体DNA呼吸链复合体I基因突变是嗜酸性腺瘤的遗传标志[5,6]。嗜酸性腺瘤虽然是良性肿瘤,但含有大量嗜酸性细胞质的上皮细胞,有转化为嗜酸性腺癌的组织病理学特点,Ki-67免疫组化可作为鉴别诊断的方法[5]。

球后肌锥内的泪腺嗜酸性腺瘤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海绵状血管瘤:是成人眼眶内常见的良性肿瘤,多位于眶内肌锥内,生长缓慢。MRI示肿瘤与眼外肌相比呈低或等信号,T2呈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渐进性强化”,肿瘤呈明显均匀强化,这是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异征象。 2眼眶神经鞘瘤:起源于眼眶感觉神经,尤其是三叉神经的施万细胞。病灶可位于肌锥内或肌锥外,多呈椭圆形,长轴与眼轴一致,边界清楚。其特点为同一病变内有实性细胞区(Antoni A型)和疏松黏液样组织区(Antoni B型)。MRI呈略长T1略长T2信号,信号不均匀,大多数肿瘤内可见片状较长T1较长T2信号,增强扫描后稍长T2信号部分(Antoni A区)明显强化,较长T2信号部分不强化,手术证实为囊变坏死、陈旧性出血及Antoni B细胞区。3蝶骨脑膜瘤:好发于45~55岁人群,多发生于蝶骨嵴,其次为蝶骨大、小翼。 肿瘤与眼外肌相比呈高密度,密度不均匀,明显强化,眼眶外壁、上壁有骨质增生,骨壁肥厚隆起。MRI示病灶T1WI、 T2WI均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4炎性假瘤:肿块型炎性假瘤需与球后肌锥内的泪腺嗜酸性腺瘤鉴别。炎性假瘤为边界清晰的软组织肿块,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呈轻、 中度强化。临床表现为眼周不适或疼痛、眼球突出、转动受限, 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睑皮肤红肿、视力下降等。

泪腺嗜酸性细胞瘤影像学表现报道较少,于文玲等[7]报道1例泪腺窝嗜酸性细胞瘤,CT表现为肿瘤呈类圆形,密度不均匀,中央密度较低,泪腺窝骨质受压、变薄,与良性混合瘤表现相似。由于泪腺嗜酸性腺瘤的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 诊断主要依靠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完全切除是根治性治疗方法[8]。

参考文献

[1]Limb RJ,Rosenfeld JV,Mclean C.Giant orbital oncocytoma.Asian J Neurosurg,2013,8(4):192-194.

[2]Gómez-García S,Marcuello-Melendo B,Torres-Gómez FJ.Oncocytoma of the caruncle:a case report.Arch Soc Esp Oftalmol,2013,88(7):276-278.

[3]Beskid M,Zarzycka M.A case of onkocytoma of the lacrimal gland.Klin Oczna,1959,29:311-335.

[4]Hamperl H.Onkocytes and onkocytoma.Virchows Arch Pathol Anat Physiol Klin Med,1961,45(35):227-229.

[5]Jones EK,Lozeau DF,Lee JB.Oncocytoma of the lacrimal caruncle and its relevancy to dermatopathology.J Cutan Pathol,2016,43(3):298-300.

[6]Wobser M,Haferkamp S,Roth SA,et al.Periocular cutaneous oncocytoma with signs of disrupted oxygen metabolism.J Cutan Pathol,2013,40(12):1054-1058.

[7]于文玲,王振常,李彬,等.泪腺良性上皮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影像学分析.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8):962-965.

嗜酸性细胞性腺瘤 篇4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收集我院住院部呼吸科患者14例, 其中男性9例, 女性5例, 年龄21~77岁, 平均49岁。

1.2标本收集

痰液:嘱托患者起床后刷牙, 漱口 (用3%H2O2及清水漱口3次) , 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真正呼吸道分泌物于带盖的无菌塑料盒中, 勿混入唾液及鼻咽分泌物;细胞学检查应收集新鲜痰, 应尽量送脓性痰液;也可采集肺泡灌洗液或纤支洗液。幼儿痰液收集困难时, 可用消毒棉拭子刺激喉部引起咳嗽反射, 用棉拭子采取标本或抽吸痰。

1.3制作涂片:

1.3.1痰液涂片

肉眼观察痰液性状, 采用压片法:第一步用竹签或接种环挑取脓性、干酪样或带血部分的痰液, 放置于洁净的玻片中央, 第二步用另一张玻片交叉压片, 第三步将上端的玻片来回研磨, 第四步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端, 固定及杀菌, 第五步移去上端玻片, 完成涂片操作, 每份标本需制作3~4张涂片, 厚薄均匀, 放置室温中干燥。

1.3.2抽吸痰、肺泡灌洗液和纤支镜洗液

均采用离心沉淀法 (3000转) , 弃去上清液, 取沉淀物涂片。

1.4染色与计数

待涂片干燥后, 行瑞吉染色液, 染色10~15min, 用水冲干净, 干后, 先用低倍镜扫视全片, 查找可疑部位, 再换油镜鉴定, 计数100个白细胞, 报告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

2结果

2.1痰嗜酸细胞检查阳性

14例患者痰液均为下呼吸道标本 (白细胞>25/低倍镜下, 鳞状上皮细胞<10/低倍镜下) , 痰嗜酸细胞检查阳性为2例 (6%和25%) , 阳性率为14.29%, 其中男性和女性各1例。如图1所示。

2.2血象、血中嗜酸细胞的计数与痰液嗜酸细胞结果

14例患者的血象、血中嗜酸细胞的计数与痰液嗜酸细胞的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 14例患者中, 男性9例, 女性5例, 2例阳性, 且阳性患者血象均正常, 说明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患者血象可以正常或者与血象高低无关。

3讨论

2例阳性患者, 因受凉患了肺炎, 此后一直断断续续地咳嗽, 夜里常常咳得无法入睡。痰培养、胸透、肺功能、CT, 该做的检查全做了, 就是找不到原因, 各种对症治疗也效果不佳。后送痰查嗜酸细胞, 发现涂片中有较多的嗜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寄居在组织中而不是血液, 正常人痰液和支气管洗液和肺泡灌洗液 (BALF) 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低于1%[2], 而这两例患者痰中嗜酸细胞计数分别是16%和25%, 表明咳嗽很可能是由过敏导致的, 明确诊断,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相应抗过敏药物后, 终于患者治愈出院。

14例患者中, 2例患者痰嗜酸细胞检查阳性, 阳性率为14.29%, 阳性率较高, 说明痰液嗜酸细胞计数对嗜酸细胞性肺炎的诊断有很大的诊断价值。在未开展此项检查之前, 仅有周围血液嗜酸细胞计数, 是不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的。2例痰嗜酸细胞阳性的患者血象 (白细胞计数) 均在正常范围内, 其中1例血中嗜酸细胞计数正常, 而另一例血中嗜酸细胞计数较高, 嗜酸性细胞性肺炎是一组病因明确或尚未明确, 以嗜酸性细胞浸润为特点, 常伴周围血嗜酸细胞增多的疾病。有时称为嗜酸性细胞增多性肺浸润 (PIE) 综合征。但周围血嗜酸粒细胞缺乏也不能排除该病[3]。因此, 开展痰液嗜酸细胞计数检查, 可以为嗜酸粒细胞性肺部疾病提供特异的诊断信息。

嗜酸性细胞性肺炎可为自限性, 呈良性, 可不需治疗。如症状严重, 使用皮质类固醇常有极好效果;对于急性嗜酸性细胞肺炎和特发性慢性嗜酸性肺炎者该治疗可挽救生命。目前, 用于诊断此类疾病检查嗜酸性粒细胞的方法有3种: (1)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2) 肺组织活检, 查嗜酸性粒细胞; (3) 痰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查嗜酸性粒细胞。

综上所述, 痰液取材简易方便, 病人无创伤无痛苦, 易于反复留取标本, 只要留取标本的方法得当, 涂片制作优良, 镜下观察细致, 可显著提高嗜酸性粒细胞的检出率。痰涂片查找嗜酸性粒细胞同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同为辅助临床诊断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的重要依据。病人痰标本的采集、痰液的质量、痰涂片的整体观察和局部鉴定等整个过程, 都是不可忽视的,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 才能提高痰液嗜酸性粒细胞检查的阳性率和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何权瀛.肺炎的诊治进展嗜酸细胞性肺炎[J].医师进修杂志 (内科版) , 2004, 2, 27 (2) :1-2.

[2]徐亚军.宋新平.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细胞检测在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诊断中的作用[J].海南医学, 2010, 21 (21) :53-54.

上一篇:电力机车构架下一篇:节能节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