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比例(共7篇)
中性粒细胞比例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与中性粒细胞比例的相关性及二者联合在炎症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90例不同的全血hs-CRP浓度的临床病例和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hs-CRP、中性粒细胞比例同步检测, 做t检验和相关性比较。结果 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组和显著增高组的hs-CRP均明显高于正常组, P<0.05;hs-CRP值与中性粒细胞比例的相关性比较, 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组和显著增高组的NEU%与全血hs-CRP有良好相关性 (r=0.62, P<0.05) , 而中中性粒细胞正常组的NEU%与hs-CRP相关性较小 (r=0.15, P>0.05) 。结论 hs-CRP作为急性反应蛋白与中性粒细胞比例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当hs-CRP>50mg/L时, 能够说明炎症的存在, 特别是细菌性感染。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比例,炎症
C反应蛋白 (CRP) 是一个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在健康人体中浓度很低。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是临床实验室采用了超敏感检测技术, 能准确的检测低浓度C反应蛋白, 提高了试验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能够区分低水平的炎症。任何伴有侵袭性细菌感染、炎症或者组织受损的疾病情况下, 患者血清中都会伴有CRP浓度的升高。CRP增高非常迅速, 并且在炎症开始后的6~10小时中就可以检出CRP升高的情况[1], 随着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采用全血标本, 快速定量的方法, 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已报道[2]CRP浓度的定量检测是监测抗生素疗效、细菌感染的随访和术后感染监控的一项敏感指标, 这与传统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有相同的意义。本文就全血hs-CRP和中性粒细胞比例作对比, 探讨两者的相关性, 以说明两者联合检测对炎症诊断的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3月~4月的住院患者90例, 其中男47例, 女43例, 年龄3~78岁。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病例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 年龄23~62岁。
1.2 仪器与试剂
全血hs-CRP采用芬兰Orion诊断公司生产的Quick Read go CRP检测仪及配套试剂盒, 中性粒细胞分类采用SYSMEX4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 所有操作均按照仪器操作说明书进行。
1.3 方法
采用1管EDTA-K2抗凝血, 分别做血常规和全血hs-CRP, 并按照Neu%分为中性粒细胞正常组 (50%≤Neu≤70%) 、升高组 (70%<Neu<80%) 、显著升高组 (Neu≥80%) , 健康对照组Neu%均在正常范围内。所有室内质控在控。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数据用 (±SD) 表示, 统计数据用统计软件采用SPSS 10.0系统, 两比较组采用t检验, 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相关系数用Pearson’s相关分析计算。
2 结果
2.1 全血hs-CRP检测结果
见表1。
2.2 hs-CRP检测与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关系
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组的hs-CRP比升高组、正常组都要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中性粒细胞升高组的hs-CRP比健康对照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中性粒细胞正常组hs-CRP比健康对照组偏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hs-CRP值与中性粒细胞比例的相关性比较, 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组和显著增高组的NEU%与全血hs-CRP有良好相关性 (r=0.62, P<0.05) , 而中性粒细胞正常组的NEU%与hs-CRP相关性较小 (r=0.15, P>0.05) 。
3 讨论
C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能激活补体系统参与炎症反应。急性炎症时其浓度升高和降低都很快, 几个小时可见迅速升高, 随着药物的治疗, 大约1周恢复正常, 且不受生理、免疫状态、药物治疗等影响[3]。而中性粒细胞易受年龄、性别、环境、免疫状态等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 随着中性粒细胞比率的增加, 全血hs-CRP浓度也是逐渐增加的, 但不是绝对的, 升高的程度和一致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个别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的患者, 全血hs-CRP反而正常, 分析可能由于患者处于炎症感染的初期, 炎性刺激物刺激边缘池的白细胞迅速释放到循环池, 而hs-CRP需要6~10h才升高。而在部分中性粒细胞比率正常, 全血hs-CRP升高的患者, 可能是由于应用了抗菌药物。中性粒细胞比率对炎症及组织损伤诊断和病情评估有一定的价值, 因此, 将两者结合检测, 结果更可靠, 对病情更有帮助。
另外, 全血hs-CRP检测操作简便, 速度快, 标本用量只需20μl, 不需要离心, 可与血常规共用一管血, 减少了临床抽血管数, 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特别适合门诊急诊检验。
综上所述, 全血hs-CRP作为非特异性炎性标志物, 在炎症及组织损伤性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它与中性粒细胞比率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但hs-CRP在疾病过程中反应更迅速、更敏感, 而且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小, 结果更稳定。建议将全血hs-CRP与血常规一起作为常规检验, 以达到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与支持。
参考文献
[1]巫向前.临床检验结果评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2005:450-451.
[2]曾惠泽, 洪国才.C反应蛋白对儿科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07, 14 (3) :256.
[3]王凡, 蒋红君.C反应蛋白的检测与临床应用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8 (14) :1761.
血液分析仪检测中性粒细胞分析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采用深圳产迈瑞BC-5500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1.2 方法
152例标本均采集于我院住院患者, 其中男100例, 女52例。迈瑞BC-5500五分类仪检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50%~70%, 大于70%为增高。取血细胞仪提示NC不同程度增高的血标本, 混匀制片, 瑞氏染色, 由专门从事细胞学工作的人员在油镜下对每张血涂片做200个白细胞的分类计数, 并观察中毒性颗粒、空泡等变化, 含中毒性颗粒细胞>50%或含空泡细胞>10%定为阳性中毒性变。仪器指示幼稚细胞和疑有不成熟粒细胞。
2 结果
2.1 幼稚细胞的漏检情况
152例患者涂片中, 手工复片17.5%的患者出现中晚幼粒细胞 (中幼粒细胞7例, 晚幼粒细胞20例) , 出现晚幼红细胞4例占3%。而仪器提示不成熟粒细胞仅16例, 复片3例。
2.2 粒系的成熟度情况
随着NC比例升高粒系成熟障碍随之加重, 仪器法与手工复片之间粒系成熟度有着明显差距。此外, 有相当部分标本只有NC升高, 并没出现核左移 (粒系成熟度阴性) , 而部分标本虽然NC不高, 但有明显的粒系成熟障碍。
2.3 粒系的中毒性变化
NC增高患者中约38.5%出现明显中毒性颗粒或空泡变化, 并随着粒系百分比的升高有增多趋势, 尤其是迈瑞BC-5500血液分析仪提示NC正常或轻度增高患者的涂片, 3例患者也出现较明显的中毒性改变。
3 讨论
血液分析仪分类结果评价时, 对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增高等标本作出手工分类的选择尚能被接受。而对NC增高的标本, 多数操作者将其与感染挂钩, 默认仪器结果, 忽视仪器提示, 又因这类患者数量较多, 工作量大, 而放弃手工分类, 使不少阳性指标人为丢失。而对NC增高标本是否进行复片, 缺少完善资料论证。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NC增高的标本, 仪器提示复片比例较低, 本文152例标本约17.5%的患者有幼稚粒细胞释放, 3%的患者有幼红细胞出现;38.5%的患者有中毒改变;约48%的患者出现粒系成熟度变化。对有异常提示的患者也不是十分可靠, 尤其对少数患者和疑难患者需要有详细的病情跟踪资料时, 这种阳性指标的丢失十分可惜。血液分析仪检测速度快, 分析细胞多, 重复性好, 有异常报警、提示诊断方向等优点也助长了检验人员的仪器依赖性。可是血液分析仪虽有异常结果报警, 但不能准确识别细胞类别和病理变化, 只能做筛查, 故对于异常标本必须做显微镜法复查。目视显微镜法分类应是一种重要手段, 由于仪器识别能力有限, 因此不能取代显微镜检查[1]。实际工作中, 随着仪器指标大量增加, 不少仪器指标的临床意义不明确, 而许多有价值的手工操作不断丢失。因此, 建议实验室应在重视仪器操作的同时加强手工复检, 确保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阳性参数。对仪器检测中性粒细胞增高的标本, 建议涂片染色, 结合仪器进行油镜下筛选有无阳性参数变化, 若无意义或变化不大者, 按仪器结果报告, 若变化较大者, 可分别处理, 这样既可保证不丢失阳性结果, 又能节省时间。
综上所述, 血细胞分析仪法是当今技术趋势, 优点是速度快, 省时、省力, 重复性及稳定性较高, 但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为此, 国内专家多次提出[2], 在各种参数及图形均正常的情况下, 结合临床可以采取筛选手段, 对血液分析仪提示中性粒细胞增高的标本, 更有必要复片检查。坚决反对在使用血液分析仪后就一律不做镜下复检和分类的错误倾向, 尽可能每次标本涂1张血片, 以备必要时复检。
摘要:目的 研究血液分析仪检测出不同程度中性粒细胞增高阳性标本的处理及对策, 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治依据。方法 使用迈瑞BC-5500血液分析仪检测中性粒细胞不同程度增高的标本, 并与手工血涂片镜检结果比较。结果152例标本, 仪器提示复片为2%, 而手工复片发现17.5%的患者出现中晚幼粒细胞, 3%的患者出现幼红细胞;仪器提示的粒系成熟度改变明显低于手工复片, 38.5%的患者有粒系中毒性改变, 48%的患者出现粒系成熟度改变。结论 血液分析仪检测出中性粒细胞增高的阳性标本必须进行显微镜法复查。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血液分析仪,血细胞分类,显微镜检查
参考文献
[1]顾可梁.使用血液细胞分析仪有关问题解答[J].临床检验杂志, 2000, 18 (1) :58-59.
中性粒细胞比例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7~2008年住院人数213例, 男109例 (51.2%) , 女104例 (48.8%) , 年龄1~89岁, 平均 (48.4) 岁, 对照组500例。
1.2 方法
偶氮偶联法, NAP (大连医科大学二院, 王永才主编《最新血液骨髓诊断学多媒体图谱》人民军医出版社) 。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用SPSS专业统计软件中t检验表示。
2 结果
详见表1。结果表明, 球菌感染包括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链球菌等及类白血病反应, NAP活性明显升高, 明显高于杆菌、病毒、结核、寄生虫、真菌、立克次体感染和正常对照组, P<0.01;各种病毒感染, NAP活性均明显减低;其次, 为结核杆菌感染;杆菌感染如:伤寒、痢疾感染, 较立克次体、真菌减低;相互之间经统计学处理, P>0.05, 因此该项指标对各种菌群, 及病毒、立克次体、寄生虫感染均有重要识别价值。
本文除了对各种感染发热病人NAP检测外, 还对900多例, 50多种疾病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进行NAP活性检测, 结果表明, AA、PV、MF、MM、PCL、HCL所致的发热, NAP均呈强阳性反应;白血病、MDS, NAP活性明显减低, MH病人高热NAP活性消失为零, 上述疾病血象、骨髓象有特殊异常病理改变, 可对NAP增高有明显鉴别诊断价值。
3 讨论
不明原因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病理表现, 临床有高热和低热之分。只有弄清发热病因, 才能有效的控制和消除发热, 有时临床常出现数10天用各种方法及手段都无法弄清发热原因, 病人持久高热或低热, 各种药物治疗均无效, 使病人衰竭而死亡。因此寻求积极有效的检测方法和诊断指标是当务之急[1~5]。
本文多年对发热病人除做血象、骨髓象、细菌培养、病毒、立克次体、真菌、结核相关检查外, 对一些非典型病人, 都做NAP活性检测, 使许多病人得到及时的诊断和准确的治疗, 已经成我院常规的不明原因发热必检方法[1~4]。
3.1 NAP可为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真菌、寄生虫感染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和依据
各种化脓性球菌感染, 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 NAP活性>90%, 阳性指数>300分;而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 而NAP活性明显减低<5%, 阳性指数<10分;结核病人NAP虽然较病毒感染略偏高, 但与其他感染相比仍呈低水平, 如果结核合并化脓性感染, NAP出现增高反应。
杆菌、寄生虫感染, NAP都处于正常或降低水平, NAP活性<50%, 阳性指数<100分;立克次体、真菌感染较球菌感染低, 而明显高于病毒、杆菌、寄生虫感染, 处于中间状态, NAP活性<90%, 阳性指数>150<200分, 因此NAP可对不同菌群、病毒、立克次体的感染, 都能提供明确的诊断, 因此NAP可对不明发热原因的病人, 做出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 4~5]。
3.2 NAP对血液病引起的发热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对AA与其他全血细胞减少症的鉴别都有重要帮助, AA病人有独特的NAP剧增反应, 不管是病程的进展期或缓解期都居高不下NAP活性100%强阳性, 阳性指数高达350分以上;PV与一过性、继发性和相对性红细胞增多不同, NAP持续强阳性反映, 其活性高达100%, 阳性指数高达300分以上, 成为该病诊断的金标准;MF由于NAP持续增高, 可排除混血和其他病症的鉴别诊断;MM、PCL、HCL因NAP持续增高, 其活性>90%, 阳性指数>250%分, 有助于与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相区别;MH NAP持续减低或消失为零, 成为MH与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鉴别诊断的方法;类白血病样反应NAP活性剧增, 而与白血病和MDS不同。总之, NAP对不明原因的高热所引起的血象、骨髓象的异常变化, 能够做出明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感染发热病人种类及诊断、鉴别诊断指标应用临床。方法应用偶氮偶联法对1103例、50多种不同疾病, 其中213例感染、发热病人进行中性粒细胞碱磷酶 (NAP) 活性和阳性指数测定, 并与相关疾病发热疾病、正常对照组比对, 找出相关性。结果球菌感染明显高于杆菌、结核、病毒、立克次体及正常对照组, 二者有明显差异, P<0.01。结论NAP可做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寄生虫等感发、热染重要诊断及鉴别诊断指标。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碱磷酶 (NAP) ,感染,发热
参考文献
[1]王永才.最新血液骨髓细胞诊断学多媒体图谱[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
[2]石青武.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在血液病诊断中的应用[J].青海医学院学报, 2001, 2 (1) :15~16.
[3]陈发枢,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对慢性中毒的诊断价值[J].预防医学, 2002, 3 (6) :44~48.
[4]王永才.血液病确诊化验检查[M].大连:大连出版社, 1991.
[5]乔丽津, 李淑萍, 肖云生, 等.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儿童长期发热鉴别诊断中的意义[J].Tianjin med November, 2000, V1:28~011.
中性粒细胞比例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选择2013 年10 月至2014 年12 月我科因感染性疾病住院患儿并诊断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共168 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肺炎50 例 ( 29. 8 % ) 、急性支气管炎35 例 ( 20. 8 % ) 、幼儿急诊29 例 ( 17. 3 % ) 、上呼吸道感染25 例 ( 14. 9 % ) 、轮状病毒感染21 例 ( 12. 5 % ) 、EB病毒感染8 例 ( 4. 8% )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儿科学 ( 第七版) 生后2 周至1 岁婴儿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1. 0 × 109/ L, 儿童及成人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1. 5 × 109/ L时即可诊断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所有患儿均无粒细胞减少病史, 均未用过退热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降血糖药、抗结核药、抗甲状腺药物, 无化疗药物使用史, 无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无脾功能亢进, 无频繁放射线接触史。
1. 2 方法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治疗, EB病毒感染者给予更昔洛韦治疗10 ~ 14 d, 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给予阿奇霉素5 d, 其它病毒给予利巴伟林或单磷酸阿糖腺苷7 ~10 d, 所有患儿均给予口服鲨肝醇升粒细胞治疗。
1. 2. 1血常规检测患儿入院后次日及出院前查血常规, 用日本希森美康株式社生产的全血细胞分析仪 ( XE—5000) 测定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
1. 2. 2病原体抗体Ig M检测检测呼吸道病原体血清学抗体包括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以及嗜肺军团菌、柯萨奇病毒型A、B型和埃可病毒。检查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严格按照试剂盒 ( 德国欧蒙医学实验诊断股份公司) 操作步骤进行。先配PBS吐温暖冲液, 再进行加样, 温育、冲洗 ( 两次) 最后封片, 进行结果判断。EB病毒血清学Ig M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按照试剂盒 ( 深圳博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操作步骤进行。
1. 2. 3 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取粪便于6 h内用杭州艾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试剂盒 ( 乳胶法) 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
1. 3 观察项目对患儿年龄、性别、病原体、临床表现、治疗情况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1. 4 统计学方法对168 例患儿病例资料用描述性分析, 以百分率表示。
2 结果
2. 1 一般情况168 例中性粒细胞减少患儿中位数为22 个月 ( 1 个月~ 14 岁) , < 1 岁患儿31. 5 % ( 53 /168) 、1~ 3 岁患儿46. 4 % ( 78 /168 ) 、> 3 岁患儿22. 0 % ( 37 /168) ; 男性患儿69. 6 % ( 117 /168 ) 、女性患儿30. 4 % ( 51 /168) 。用鲨肝醇治疗1 周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恢复至正常占78. 6 % ( 132 /168) , 2 周时恢复至正常占18. 5 % ( 31 /168 ) , 3 周时恢复正常占7. 9 % ( 5 /168) , 3 周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恢复至正常。
2. 2病原体血清学Ig M检测及轮状病毒抗原检测168 例患儿病原体检测, 其中流感病毒B检出28 例 ( 16. 7 % ) 、流感病毒A检出17 例 ( 10. 1 % ) , EB病毒8 例 ( 4. 8 % ) , 肺炎支原体5 例 ( 3. 0 % ) , 轮状病毒5 例 ( 3. 0 % ) , 呼吸道合胞病毒3 例 ( 1. 8 % ) , 腺病毒2 例 ( 1. 2 % ) , 其中7 例 ( 4. 2 % ) 患儿同时≥2 种病毒抗体阳性。
2. 3 临床表现168 例患儿中发热143 例 ( 85. 1 % ) , 咳嗽131 例 ( 78. 0 % ) , 皮疹37 例 ( 22. 0 % ) , 腹泻21 例 ( 12. 5 % ) , 肺炎50 例 ( 29. 8 % ) , 支气管炎35 例 ( 20. 8 % ) , 幼儿急疹29 例 ( 17. 3 % ) , 上呼吸道感染25 例 ( 14. 9 % ) 。
3 讨论
中性粒细胞减少是指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1. 0 × 109/ L ( 婴儿期) 或< 1. 5 × 109/ L ( 儿童期) 。病理生理机制可分为骨髓区异常 ( 骨髓损伤、成熟缺陷) 、末梢血区异常、血管外区异常[1],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由多种原因引起, 多以后天获得性为主。获得性粒细胞减少症可因感染、免疫、药物等导致, 感染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最常见病因。感染引起粒细胞减少可通过以下机制引起, 感染时产生造血负调控因子作用于骨髓, 使粒细胞增殖或成熟障碍, 引起中性粒细胞生产减少; 感染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在血液或炎症部位聚集, 外周血粒细胞破坏过多造成粒细胞减少[2]。据国内外文献报道感染中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主要为病毒感染包括流感病毒、EB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B19 病毒、肠道病毒和人疱疹病毒6 型等。其原因可能是病毒的直接作用或者诱导粒细胞产生自身抗体导致粒细胞破坏, 也可能由于粒细胞在血管壁上附着增多, 本组资料病原体检测以病毒感染为主, 其中以流感病毒B、A为最多, 依次为EB病毒、轮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感染, 其次为肠道感染, 其中肺炎占29. 8 % , 支气管炎20. 8 % , 此两种粒细胞减少症最多, 与文献报道一致。
本组资料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 ~ 3 岁患儿占46. 4 % , < 1 岁患儿占31. 5 % , > 3 岁患儿占22. 0 % , 以1 ~ 3 岁最多, < 3 岁占77. 9 % , 提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以婴幼儿多见, 与文献报道相符, 原因考虑婴幼儿免疫功能不健全, 易发生感染; 婴幼儿外周血白细胞中细胞比例以淋巴细胞占优势[3]。本组资料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中发热143 例 ( 85. 1 % ) 最多, 其次咳嗽131 例 ( 78. 0 % ) , 皮疹37 例 ( 22. 0 % ) , 出皮疹均为幼儿急疹和EB病毒感染所致, 腹泻21 例 ( 12. 5 % ) 均为轮状病毒感染, 临床表现与疾病相一致。本组168 例病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均给予鲨肝醇口服升粒细胞治疗, 1 周内中性粒细胞恢复至正常132 例 ( 78. 6 % ) , 3 周内均恢复至正常, 说明中性粒细胞减少在短时期内恢复至正常, 为良性经过, 未发生严重感染。通过对感染相关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68 例儿童研究发现, 儿童感染相关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以婴幼儿多见, 男性为多, 多数由病毒感染所致, 以呼吸道感染为主, 经口服鲨肝醇治疗, 在短时期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恢复至正常, 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王彩丽, 张景荣, 杨莹, 等.感染相关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22例临床分析[J].贵阳医学院报, 2014, 39 (1) :111-112.
[2]郭俊英, 潘小亚.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97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 2012, 41 (7) :861-863.
中性粒细胞比例 篇5
1 一般资料
患者, 男, 39岁, 于2009年10月21日因高处坠落摔伤头部5 h伴意识障碍入院, 查体:GCS评分为8分, 意识昏迷, 呼吸正常,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3 mm, 光反射敏感, 左侧枕部头皮血肿, 刺痛四肢能回缩。头颅CT:右侧额叶脑挫伤伴右侧额部硬膜下血肿、右侧顶叶脑挫伤、头皮血肿。X线片:肋骨及腰椎未见明显骨折。10月21日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 (WBC) :14.30×109/L, 中性粒细百分比 (N) :94.6%。入院后全麻下行右侧额部硬膜下血肿及脑挫伤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 术后行气管切开、给予头孢吡圬、神经节苷脂、氨溴索等药物。术后体温38℃左右, 11月1日患者体温最高40℃, 11月2日加用青霉素, 并给予腰穿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未见异常。11月6日加用去甲万古霉素0.4 g, 静脉滴注, 2次/d, WBC:3.49×109/L, N:63.4%。11月7日, WBC:4.10×109/L, N:37.6%。11月10日, WBC:1.72×109/L, N:25.8%。11月12日骨髓检查提示:骨髓增生低下、目前髓象中单核细胞比例增高, 并偶见分类不明细胞。外周血提示:白细胞减少, 分类中单核细胞比例增高。11月12日停用去甲万古霉素。11月13日, WBC:2.20×109/L, N:27.8%。11月15日, WBC:1.67×109/L, N:5.9%。11月16日, WBC:8.65×109/L, N:47.9%。病程中分别于11月7日、11月8日、11月11日、11月12日、11月13日、11月14日给予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00 g皮下注射, 1次/d。11月17日, WBC:27.69×109/L, N:88.1%;11月19日, WBC:25.62×109/L, N:78.9%;11月26日体温正常, 给予出院。
2 讨论
去甲万古霉素和万古霉索是化学结构相近的糖肽类抗生素, 作用相似, 抗菌机制:以高亲和力结合到敏感细菌细胞壁前体肽聚末端的丙氨酰丙氨酸, 阻断构成细菌细胞壁的高分子肽聚糖合成, 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而杀灭细菌。此外它也可能改变细菌细胞膜渗透性, 并选择性地抑制RNA合成。去甲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临床常见: (1) 肾毒性; (2) 耳毒性; (3) 过敏反应, 如皮肤瘙痒、药物热、过敏性休克、剥脱性皮炎; (4) 局部反应, 如注射部位疼痛及血栓性静脉炎; (5) 其他:快速大剂量静脉滴药少数患者可出现红颈综合征, 少数患者可出现一过性白细胞减少、血清转氨酶升高[1]。
查阅文献发现2005年逯震芳等[2]关于1例万古霉索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报道。万古霉素引起白细胞减少症, 通常出现在治疗1周或数周后, 总剂量>25 g, 而发热是万古霉素引起白细胞减少的主要症状。药源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药物热均被视为有免疫系统介导, 或与骨髓的直接抑制有关。其特点为发病晚, 发生可逆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停药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2~5 d可恢复正常。万古霉素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 发生率约为2%, 有报道发生率更高, 约18%的患者白细胞计数<4.0×109/L, 8%的患者出现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 (<1.0×109/L) [3]。
去甲万古霉素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例报道较少, 胡涛等[4]报道2例去甲万古霉素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例。目前去甲万古霉素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当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时, 须停用去甲万古霉素。本例患者停药后第4天, 加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可以迅速恢复正常。可见去甲万古霉素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降低是可逆性的, 具体机制不详。临床报道较少, 需要进一步临床观察, 希望临床运用时要注意随访血常规, 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停药更改抗生素, 并且加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可以迅速纠正中性粒细胞减少。
参考文献
[1]张象麟.药物临床信息参考[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 2007:194.
[2]逯震芳, 余春晓.万古霉素致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报告[J].北京医学, 2005, 27 (2) :91.
[3]罗鹏.万古霉素可能引起药物热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中国医学论坛报, 1999-09-09 (10) .
中性粒细胞比例 篇6
1 临床资料
所选对象均系我院内科门诊 (2010-2012年) 就诊的中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 (12.0~16.0) ×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0%~84.0%]妊娠期患者共168例, 其中有感染症状者107例, 无症状者61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标准[白细胞 (12.0~18.2) ×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0%~86.0%], 两组在血象方面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168例患者均进行血C-反应蛋白 (CRP) 检查, C-反应蛋白标准值是≥10mg/L提示感染存在, 机体存在炎症反应。
3 结果
症状组107例CRP增高105例 (98.13%) , CRP无增高2例 (1.87%) 。无症状组61例CRP轻度增高1例 (1.64%) , CRP无增高60例 (98.36%) 。两组相比症状组CRP增高显著高于无症状组 (P<0.05) 。见表1。
4 结论
在妊娠期存在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均常规查血C-反应蛋白, 有感染症状且查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患者均进行抗感染治疗, 使炎症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恢复正常, 减少炎症反应对母体及胎儿的影响。无感染症状且C-反应蛋白无升高,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孕妇, 因存在孕期生理性的粒细胞增多, 禁用抗感染治疗, 以免抗生素的副作用对胎儿及母体造成影响, 定期复查血常规, 监测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变化。
摘要:目的:C-反应蛋白检测在妊娠期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分类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入选的妊娠期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分为感染与非感染两组, 均常规查C-反应蛋白, 反映机体炎症反应严重程度。结果:有感染症状组C-反应蛋白检测值显著高于非感染无症状组 (P<0.05) 。结论:有感染症状组C-反应蛋白升高患者积极抗感染治疗, 非感染无症状组C-反应蛋白无升高患者禁用抗生素, 定期复查血常规。
中性粒细胞比例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呼吸科2009年9月~2012年3月收治并确诊的病例共369例, 其中男性共212例, 女性157例, 年龄范围21~89岁, 平均年龄57.3岁。其中感染病人共249例, 恶性肿瘤病人78例, 良性肿瘤患者9例, 其他疾病33例。感染病人按照感染病原菌分为四类:球菌感染组77例, 杆菌感染组140例, 病毒感染组13例, 其他病原菌组19例;按照疾病进程急缓分为急性感染组96例, 慢性感染组153例。恶性肿瘤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化疗组 (使用CSF后) 42例, 手术治疗组23例, 终末期对症治疗组13例。另外随机选取我院健康体检病人50例做为对照组。
1.2 实验方法
1.2.1 试剂
碱性磷酸酶试剂盒套装:由上海虹桥乐翔医用试剂公司提供, 货号HQ-002。组成试剂为:固定液、缓冲液、底物、二甲基甲酰胺、固紫B。0.3%甲绿:由本实验室自行配制。
1.2.2 方法。
取病人全血EDTA-K3抗凝, 半小时内推片干燥, 加固定液1min, 流水冲洗晾干;配制工作液:用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底物后, 倒入缓冲液中, 再加入固紫B混匀;把固定后的玻片加入工作液约2ml, 置37℃水温箱45min, 流水冲洗;加0.3%甲绿复染30min, 流水冲洗晾干, 直接油镜观片。
1.3 结果判断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NAP) 阳性反应标准为胞质中出现亮红色颗粒, 反应程度分为5级, 即: “-”“1+”“2+”“3+”“4+”, (-) 细胞胞浆未着色; (1+) 细胞胞浆面积1/4呈亮红色颗粒或呈均匀浅红色; (2+) 细胞胞浆面积1/2呈亮红色颗粒或呈均匀红色; (3+) 细胞胞浆面积3/4充满致密的红色颗粒, 或者胞浆内充满红色颗粒且颗粒间有间隙; (4+) 整个细胞充满红色团块。连续观察100个成熟中性粒细胞, 按以上标准评分, 算出阳性率及积分。阳性反应细胞所占百分率即为阳性率, 对阳性反应细胞逐个按反应强度分级, 将各级所占百分率乘以级数再相加得出NAP积分值。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所有数据处理均以SPSS13.0数据包进行处理, 结果以均值±标准差undefined表示。
2 结果
感染组NAP阳性率及NAP积分值明显增高, 与健康体检组相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p<0.05) ;以病原菌分类, 球菌感染组、杆菌感染组NAP阳性率及NAP积分值较健康体检组明显升高, 球菌感染组升高更为明显;病毒感染组NAP阳性率及NAP积分值较健康体检组降低 (p<0.05) 。按照疾病进程分类, 急性感染组及慢性感染组NAP阳性率及NAP积分值较健康体检组明显升高 (p<0.05) , 其中急性感染组升高更为明显 (见表1) 。
恶性肿瘤组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三组, 即化疗组、手术组、终末期对症治疗组。化疗组 (使用CSF后) 及手术治疗组NAP阳性率及NAP积分值较健康体检组增高 (p<0.05) , 终末期对症治疗组NAP阳性率及NAP积分值较健康体检组明显降低 (p<0.05) (见表1) 。
良性肿瘤组及其他疾病组NAP阳性率及NAP积分值与健康体检组相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1) 。
*:与健康体检组相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 ;△与健康体检组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
3 讨论
NAP是一种能水解磷酸酯的水解酶, 由中性粒细胞的成熟颗粒所释放, 随着细胞的成熟其活性逐渐增强, 其活性的强弱往往做为提示中性粒细胞数目及吞噬功能的标志。临床中通常用它区分细菌性与病毒性感染, 并作为各种血液疾病的鉴别和疗效观察的指标。NAP无性别、年龄差异, 经研究表明NAP的活性与成熟颗粒多少、成熟程度、结构、功能及酶的释放有关;与感染程度及细菌种类、病毒、立克次体相关;与免疫、过敏、中毒、创伤有关;与内分泌功能、激素有关;与机体应激反应有关。呼吸疾病种类相对较多, 其中以感染及肿瘤发病率相对较高, 上述5种NAP活性相关因素与呼吸科临床实践均紧密相关, 具有较高研究价值。
细菌感染可刺激骨髓储存池内的粒细胞大量释放, 导致外周血白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吞噬杀菌功能增强, NAP活性增高, 其NAP阳性率及NAP积分值明显高于病毒感染 (p<0.05) 。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急性感染患者NAP阳性率及NAP积分值明显高于慢性细菌感染患者 (p<0.05) 。因此NAP活性检查有助于病原菌类型的区分及疾病进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CSF可以作用于中性粒细胞的前驱细胞, 促进其成熟及分化, 并激活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吞噬能力。恶性肿瘤化疗后为应对WBC降低往往需要注射CSF来提高血液内中性粒细胞数量以防止感染发生。化疗并注射CSF后NAP活性较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明显增高 (p<0.05) 。因此NAP活性可以监测机体对CSF的治疗反应, 做为CSF治疗有效的标志。手术后由于机体的应激反应及术后组织的广泛坏死、缺氧, 同样可刺激骨髓储存池内的中性粒细胞释放并成熟导致NAP活性增高。终末期病人因机体长期处于缺氧、中毒状态加之化疗药物的作用, 免疫力相对较低下, 显微镜下可见大量衰老细胞、凋亡小体及细胞碎片, NAP活性明显降低。
良性肿瘤患者因肿瘤生长限于局部, 往往不能引起全身反应, 其NAP活性与正常体检病人无明显差异。
总之, NAP活性检查对于呼吸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治疗效果监测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金钗, 杨毅茹.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对风湿性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17) :87-88.
[2]王永才.血液病确诊化验诊断[M].大连出版社, 1994.
[3]姚尔固.特殊血液病诊断与治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
[4]李勤, 齐振华, 谭柏林.长沙地区443例少儿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测定[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0, l0 (12) :99-100.
[5]王永才, 王忠利, 赵成艳, 等.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NPA) 染色对不明热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 11 (12) :1611-1614.
【中性粒细胞比例】推荐阅读: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12-10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10-08
中性化服装06-15
中性点保护08-06
中性点间隙08-27
电网中性点09-12
低压中性点11-17
中性点运行方式10-14
中性点接地方式05-18
中性化服饰兴起与发展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