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中的案例教学

2024-06-20

政治课中的案例教学(精选12篇)

政治课中的案例教学 篇1

我省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八个年头了, 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很多仍是以教师的灌输、讲述为主, 师讲生听, 师写生记, 师生间交流少, 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学生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重结论轻过程, 重记忆轻思考, 对于思想政治课普遍不感兴趣;评价机制过于单一, 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 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在教学过中, 较少让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学生少有独立思考、亲身实践的机会, 教学内容与实际联系不紧密或者生搬硬套, 教学有效性得不到提高。而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启发式、互动式的现代教学方法, 给传统教学注入了新活力,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被广泛运用。思想政治课堂使用案例教学, 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 通过选择教学案例, 引导学生参与活动, 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探索,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方法。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 对于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有积极意义。

为了在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 我从2013年9月开始, 在高二学生中进行了《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问卷调查》, 为的是探讨案例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是否足够完善, 是否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有效地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调查结果显示, 90%的同学喜欢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 认为对于进一步理解课本知识有很大帮助、提高了概括和分析能力、扩大了知识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能使学生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而且大部分学生表示愿意积极参与。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对案例教学持无所谓态度, 足以说明我们的教学案例没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枯燥、乏味、不新颖, 缺乏吸引力, 没有启发学生思维。面对这种情况, 如何在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呢?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如何让学生在分析案例中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更大帮助?如何让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呢?

一、精心挑选教学案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 案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强弱。所选案例中要隐含深刻的道理, 能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在思想政治教学中, 教材中各个模块都提供了许多经典案例。例如, 每课都有多个综合探究的内容, 可以充分利用。当然, 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不可拘泥其中, 可以自行设计案例, 但选择的案例应符合以下特点。

一是案例选择要广而不滥。选择的案例时间和空间范围要广。简言之, 古今中外的事例, 所选内容要多样, 表现形式要多彩, 而且必须具有针对性、典型性与趣味性。如我在教学《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框时, 选择了第一季《中国达人秀China’s Got Talent》总冠军, 2012年2月3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奖者并获得“隐形翅膀”称号的刘伟的事例, 设了三问:刘伟的人生经历是一帆风顺的吗?刘伟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吗?刘伟的成功是上天对他的照顾吗?通过这三问贯穿整节课, 刘伟的经历告诉学生: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在顺利成功时, 我们应当居安思危, 准备走曲折的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 我们要坚信光明的前途, 不悲观, 不动摇。他每天至少练7个小时的钢琴, 腿都抬不起来, 脚也起泡了, 一年后, 钢琴达到手弹钢琴7级水平, 到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 告诉学生量变与质变的重要性及二者关系。刘伟说:活着就是幸福, 就是希望。努力就有可能, 相信自己。告诉学生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对来自家人的支持和老师的指导, 应告诉学生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通过这一案例的学习, 学生不仅掌握了书本知识, 而且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到了升华。

二是案例选择要新而不偏。所选案例应力求新颖, 时代感强, 是发生不久的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 必须与教材内容贴切, 不能偏离所学理论, 并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如我在教学《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这一目时, 我选择了《手机的变迁历程》, 从体积很大的移动无线电话, 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真正可以移动的电话—“板砖”—2G—3G—4G—手机的未来发展, 说明手机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 其实质就是“扬弃”。

三是案例选择要巧而不深。所举案例既要适应所要说明的理论观点, 又要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易于理解, 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必须具有可接受性, 同时注意以正面事例为主。如在教学“价值观”这一目时, 我在课堂导入上进行这样的设置:“在金钱、地位、知识、友情、生命、道德等面前, 你会怎样选择呢?请同学们依次列出。”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会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有的学生选择金钱, 有的选择地位, 有的选择知识……在这有趣味的案例教学中, 活跃了课堂氛围, 学生积极思索、讨论, 学生在讨论中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 不知不觉中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精心组织案例讨论,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组织案例讨论, 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 也是关键的一步。而这一环节的关键是通过师生互动, 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将案例联系起来, 教会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由于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大小有差异, 学习的知识、思考的能力也不尽相同, 有的学生只看到表面现象, 有的则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和规律。因此, 在分析讨论阶段, 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差异。在讨论过程中, 还要注意学生讨论的动态变化, 适时引导和调整。在讨论过程中如果学生情绪过于激昂, 教师就适时提醒;如果讨论气氛过于沉闷, 教师就适当活跃气氛;如果学生过于偏激, 教师就加强引导。如在教学《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这一框时, 我引用了“白马非马”的著名哲学命题, 在学生阅读之后, 适时地引入问题, 形成讨论环节。提问:“假如你是那位守关的士兵, 你能阻止公孙龙牵马出关吗?”有些学生说可以, 有些学生说不可以。如果可以, 则进一步问:“那你应该怎么说?”通过案例分析, 形成了一个有效的讨论环节, 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被有效地调动起来, 那些抽象的概念、理论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使课堂教学活了起来。同时, 借助这样的案例运用, 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框的知识点, 我再继续提问:“还有哪些例子与这个案例相类似?”学生思考之后, 有的学生想到了教材中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谈到“相异律”时说的“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的命题, 有的学生想到了孔乙己的“窃书不算偷”。

三、以例说理以理释例, 激发学生发散思维

由案例到理论, 是教师引导学生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 透过事物的现象, 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得出理性的结论, 即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要求学生真正领会理论观点的精神实质, 彻底克服原来死记硬背理论观点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提高提问艺术的修养, 力求有效提问, 必须做到所设计的问题具有“广、新、巧”的特点。还要善于抓住时机,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用以解决教师设问之不足。

由理论到释例, 这是政治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为政治课不能只给学生一些具体的理论知识, 还要让学生懂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初学者也要用, 这是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认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突出特点是培养学生能力, 提高学生觉悟, 体现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性与教育性。这一过程能否达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觉悟的教学目标, 关键是教师所设计问题的质量。教师要善于联系社会热点、焦点, 即当代中学生所密切关注的问题和学生自身实际, 提出多种设问或创设各种联系实际的形式。如调查汇报、提合理化建议、角色扮演、集体辩论、写小论文等,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充分发挥政治案例教学的功能。

四、精心总结评述案例,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 有的同学观点正确, 有的观点错误, 有的观点片面, 有的不合题意, 这就要求教师在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做总结评述, 即教师要对学生讨论的情况做总结归纳, 认真分析学生观点好的方面和不足之处, 进行分析归纳补充性评述, 让学生对讨论案例有更深刻的认识。案例教学的落脚点和归宿就是使学生在讨论中分清是非, 让学生明确如何评价一个案例, 哪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哪些是我们要在这个案例中得到启示的;也可以对学生在分析、讨论中进行弥补性、提高性讲解;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分析问题的能力升华;也可以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使学生视野更加开阔、视角更深远。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应始终体现师生互动要求, 教师在这起着主导作用, 并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摘要:文章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探讨一种能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案例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精心挑选教学案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组织案例讨论,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例说理以理释例, 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精心总结评述案例,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孙军业.案例教学[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4.3.1.

[2]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6.

[3]靳玉乐, 宋乃庆.案例教学原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9.

[4]王山林.案例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3.7-8.

[5]曹阳.把案例教学法引入思想政治课堂[J].思想政治课教学, 2004.4.

[6]邓云洲.案例教学[J].教育发展研究, 2001.12.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 .2004.3.

政治课中的案例教学 篇2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广泛,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具体运用,精心准备。

关 键 字】:案例案例教学法 教学改革 师生互动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需要教师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方法上进行一定的改革,要打破以往高中政治教学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要使师生关系为单纯的兽首关系转变为合作探究的关系充分利用各种生动具体的案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中可以说案例教学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也是对以往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同时,案例教学法又是发展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不断推动其发展。

案例教学法的思想起源于古代哲学家,教育家的实践和思考。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学记》中就有“罕譬而喻”的教学思想,即通过讲解、分析例子,让学生明白一定的道理。在西方,案例教学法课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启发式问答法”,把自己比喻成是“助产婆”通过举例和提问,促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的能力。总的来说,高中政治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课分以下四步:设计筛选案例,表达呈现案例,分析讨论案例和总结评述案例。

一.设计筛选案例

高中政治中,案例怎样选择,其中高中的各个模块的政治教材中都提供了许多经典的案例。例如,每课都有多个综合探究的内容,可以充分利用。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可拘泥其中,可以自行设计案例。在设计案例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把握以下原则:

(一)案例的能力层次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设计案例的过程,要做到实事求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案例的能力层次要求不可过高,否则在分析讨论阶段会出现冷场现象。设置案例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为培养学生能力服务,设置的门槛过高或过低,都不会取得预期效果。

(二)选择的案例要有代表性。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原理和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列举具体的案例来说明。设置案例的目的是为了教学内容服务的,所以列举的案例必须有具体性和典型性,这样才能达到反映和说明教材内容的目的。

(三)案例必须新颖,能够反映时代特征。学生生活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也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学生更易于接受新事物,如果所设置的案例过于老套,不够新颖,不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那么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所设案例越新颖,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就越高,收到的教学效果就越好。

(四)所选案例要真实,只有真实的案例才最具有说服力。因此,在教学中所选案例应尽可能真实、具体,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这样才更有说服力,案例教学法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二.表达呈现案例

案例的呈现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施,例如,可以事先印好文字材料,在上课之前发给同学,让学生事前了解;可以通过教师的口述,这样的案例一般比较简单,案例内容较少,这样教师口述表达出来比较明了,学生易于掌握;利用多媒体展现,通过音频、视频动画等展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学生演小品、讲故事的方式展现出来,等等。然后指导学生边看书、边思考、边讨论,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通过多种途径寻找突破口。展现案例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去联系课本知识去思考,因此,展现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也是案例教学法的第三个环节。

三.分析讨论案例

这是案例教学法的重要环节也是关键一步。而这一环节的关键是通过师生互动,将案例的内容与相应的教材知识点联系起来,揭示案例与教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每一个同学的知识结构有差异,学习思考的能力不尽相同,有的同学之看到表面现象,有的则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和规律。因此,在分析讨论阶段,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差异。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讨论的动态变化,适时引导、调整,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学生讨论的方向和主题,避免偏离主题的讨论。

(二)注意学生讨论的方式。可以分组讨论,也可以全班共同交流。

(三)注意讨论的气氛。讨论过程中如果学生过于情绪激昂,教师应适时提醒,如果讨论气氛过于沉闷,教师可以适当穿插,活跃气氛。

四.总结评述案例

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有的同学观点正确,有的观点错误,有的观点偏激,有的不合题意,这时候就要求教师在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做总结评述。教师要对学生讨论的情况做总结归纳,认真分析的学生观点的成绩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和补充性的评述。让学生对讨论案例有更深刻的认识。

案例教学法在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常用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俗话说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教师的认真探讨和实施,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操作。通过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有利于促使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学会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案例教学法的实际应用中,教师应多多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大胆创新,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的能力。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能力是无限的,只有充分挖掘,才能展现出来。同时,教师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也要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陕西师大出版社

《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国家教育部编订

政治课中的案例教学 篇3

关键词:案例分析;政治课堂;西方文化

实施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能力是当前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所以,在高中政治课堂实施案例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也指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求“通过启发学生勇于提问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讨论、辩论等方式,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学习见解的机会,调动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精心选择案例,并将其融入教学内容当中,使学生在不断分析的过程中提高政治课堂的效率,活跃课堂氛围。

下面以教学《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远的影响。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等等。所以,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文化的继承性,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分析了下面的案例。

案例:明末清初时期,西方的耶稣会士带来了欧洲的古典哲学、美术、音乐以及自然科学等。固然有一大批士大夫知识分子关注西方耶稣会士带来的西方文明,但同时亦不乏严拒者。拒绝者的理由,就是“中国之教,自伏羲以迄周孔,传心有要,阐道有宗,天人之理,发泄尽矣,无容以异说参之。”也就是认为儒家文化已尽善尽美,反对吸纳西方文化。

请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点,评析上述拒绝者的文化态度。

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既不能原封不动地全面照搬传统文化,也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同时,案例教学法结果的多元化还给学生营造了开放的环境,对发散学生的思维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总之,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将适合的案例引入课堂供学生分析,这样可以在不断练习中掌握案例分析试题的解题技巧,最终为高考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周海琴.浅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案例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1(27)。

政治课中的案例教学 篇4

一、案例教学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向深入

案例教学为美国哈佛商学院在1921年首创, 它是指教学者以既定的案例为直接对象, 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 对案例材料进行剖析研究, 揭示案例中各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 从而加深对理论在实际中运用的理解。显然, 案例教学既是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过程, 同时又是学习新知识和不断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学生从机械听课、记笔记的被动型学习方式转变为参与分析决策的主动型学习方式, 并能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点上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二、案例的特点和分类

案例教学法让学生置身案例中, 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理论, 寻找存在的问题, 通过充分讨论优选解决方案, 为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架起了桥梁。

一是典型性。案例必须具有一定影响力, 体现代表性。比如在“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中采用的曾轰动一时的案例“邓玉娇刺死官员案”。

二是时代性。案例必须是最近才发生的, 或是刚刚发生的,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中采用的是2009年10月刚发生的“兰州老人持砖连砸30辆闯红灯违章车”案例。

三是适用性。案例必须依据教学大纲, 便于老师教、学生学, 和教学具有同步性。比如在“职业活动中的道德和法律”中采用的案例“抗击SARS的勇士———钟南山”。

四是实用性。案例必须源于实践, 背景真实, 资料丰富, 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比如在“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中采用的案例“成都男子见义勇为追死歹徒, 法院判决无罪不赔偿”。

五是新颖性。案例的内容、体例要新。就用途而言, 我着重从教学引导案例、课堂讨论案例和课后思考案例三个方面着手, 不同层面引导, 不同角度拓展, 其目的在于为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提供相应的案例, 将案例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三、案例教学的实施

案例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同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组织工作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 通常遵循以下步骤:

(一) 案例收集过程。

着眼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需要, 本着上述案例的五个特点, 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渠道和召开案例分析会等方式, 尽量多元化地呈现案例, 但必须是最具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 必须有助于学生澄清理论上的是非, 解决认识上的迷惑, 必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型思维方式, 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案例教学过程。

1. 个人分析。

(1) 先快速阅读一遍案例, 了解其大意, 然后再仔细阅读一遍, 确定案例中哪些材料较为重要。 (2) 分析案例材料、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 写下关键性内容。 (3)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 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思考。

2. 小组讨论。

具体做法如下: (1) 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 人数一般以3—5人为宜。 (2) 要求各个同学在个人分析的基础上, 向小组成员简述自己所作的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3) 针对不同的见解及存在的疑难, 谈谈自己的见解。

3. 全班交流。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 各组进行学习情况交流。根据不同的事例选择不同的交流方式。概括起来, 交流方式主要有三种: (1) 辩论方式。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能够引起较大争论的问题。 (2) 宣读分析报告式的交流。这种方式让学生扮演主讲的角色, 来接受其他同学的咨询, 一般适用于推理性事例。 (3) 角色扮演式的交流。这种方式让学生模仿事例中的情景, 挑选一些学生分别扮演事例中的角色, 解决事例中的疑难问题。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情节比较复杂、角色分工较为明确的事例。三种交流方式可单独采纳也可同时使用。

(三) 教学小结过程。

在案例教学后,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讨论和发言进行点评与总结。教师的点评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来概括:明、当、激、理。“明”是指表明自己的观点, “当”是指用简练的语言恰当地点评, “激”是指激励学生的发言, “理”是指帮助观点错误的学生理清问题思路。但在点评与总结中注意克服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对学生发言中的片面言论或错误之处急于纠正, 导致学生难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二是以自己的见解作为判断的标准。

四、案例教学中需把握的问题

(一) 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

重视案例教学, 但并不否定理论教学的重要性。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两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

一方面, 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是进行高质量案例分析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工具。在“最后的答辩———一位女硕士的生命绝唱”案例分析时, 为什么有的学生认为硕士之死不值得?而有的却认为其虽死犹荣?出现这么大的偏差不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实际情况, 而是因为他们没有系统地掌握并且不善于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另一方面, 案例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延伸。为此, 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首先在思想认识上必须克服过去长期只重视理论知识传授的影响, 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高度重视案例教学;其次在学校和社会之间形成良好氛围, 逐步推动形成素材收集、编写、案例交流的渠道, 集思广益, 交流案例教学经验, 深化理论成果的转化。

(二) 案例教学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与理论课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同的, 最显著的有以下三个:

一是引导、启发作用。在案例教学前, 教师要从实际出发, 对案例教学方式做谋划安排, 精选案例教学内容, 使之最能揭示所学理论;在具体案例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要对学生作必要的指导, 拓宽学生思路, 帮助和启发学生抓住关键, 突破难点, 并且给予及时的“点拨”, 避免学生在思路上走向“死胡同”。

二是协调、推进作用。教师要有效地把案例教学组织起来, 充分调动学生参加讨论的积极性、主动性, 能驾驭案例分析的进程。当讨论出现争执不下的情况时, 教师要及时、恰到好处地因势利导, 并把讨论继续引向深入。对出现的不同见解, 切忌一味否定, 真理只有越辩才能越明。

三是归纳、总结作用。案例教学进行到最后, 教师要高屋建瓴地归纳总结出教学的得与失, 阐明观点的对错以及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偏差, 以备后续课程中加以改进。

(三) 案例教学中学生的作用和任务。

一是课前的认真准备。学生首先要把老师布置的案例做到认真预习, 反复阅读, 理清思路, 运用以前学过的相关理论来分析、思考、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如在“尊重社会公德, 维护社会秩序”教学时, 我就将学生分为几组,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发现身边的不文明行为, 既为课堂教学准备了详实的素材, 又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调查研究的能力。

二是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我在具体教学中发现, 案例教学, 必须特别强调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鼓励和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考虑案例中所提出的问题, 让案例教学变成一个不断向学生“加压”的机制和过程, 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思想政治和法律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去思考问题。

三是课后的领会吸收。案例教学只是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 它是学习知识、掌握原理的一种途径。作为学生, 要充分认识到“案例只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一座桥梁”, 重要的是通过案例教学折射出来的方法和思维过程, 举一反三, 深刻领会, 把理论知识学习好、巩固好、转化好。

政治课中的案例教学 篇5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刘永记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陕西商洛726000)

摘要: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案例教学法具有培养和提高学生多种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其实施可从课前准备(包括案例选择、制订课堂实施计划等)和课堂的组织(包括案例呈现、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总结深化等)两个阶段进行。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C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12-0062-02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教师通过完美的案例设计、形象生动的案例展示、广泛深入的案例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及作用

1.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案例作为基本教材,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情景中充当某个角色,并在教师的组织和支持下,积极思考和相互交流,找出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接受教育并形成素质与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就是要以课程培养目标为指向,围绕课程教学内容,把真实事例或虚拟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思考、分析和判断的案例,通过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研究、解析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布置案例,学生认真阅读案例材料,主动进行分析和思考,讲述自己的理解判断和思想观点,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利于提高学生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案例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技术等手段,使教学具有了直观性、立体化等特点,采取小组讨论形式,既能各抒己见,又能团结协作、取长补短,有效提高了学生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案例教学是符合大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提倡采用研讨式、参与式、互动式等方法,吸引学生积极思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有效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的或模拟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该情境中并借助案例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凭借自身认知能力,运用已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方法,以主体的角色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实现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的有效链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1.课前准备

(1)选择教学案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的选择与准备,要求思政课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精心选择案例。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教学目标。案例的价值在于提供真实而典型的素材,供学生分析探讨。选择的案例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获得或提高某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即案例与教学目标相符合。这就要求案例的选择和编写力求选材得当,紧扣教学目标,体现教学内容并服务于教学。一个完整的案例一般都要在案例材料之后提出与教学密切相关的讨论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之用。2)难度适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来选择和确定教学案例。普通高校的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好,可选择适合教学目标要求的中等或中高等难度的案例材料;高职院校则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适合选择基础性的或中等难度的案例,对大型复杂的综合性案例应少用,以免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适用性。教师应树立“好的案例不一定是适用的案例,只有适用的案例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思想观念。应选择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而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思政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尽量做到就地取材,选取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既感悟和理解理论知识,又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熟悉教学案例。一方面,教师在课前将选用的案例及思考题对学生公布,让学生有所知晓,以便学生有较充裕的时间阅读和思考;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也应对所使用的案例十分熟悉,包括对案例的背景、事实、数据、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都要十分熟悉。这样,在课堂上才会应用自如,得心应手。

(3)确定重点。课堂教学应遵循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原则。思政课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以专题为主线构建“两课”教学。特别是针对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针对性、现实性不强的问题,思政部可提前组织教师进行教研,对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做到集思广益,妥善处理好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适合课堂教学的案例专题。比如案例教学中,教师对社会热点、大局(如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就业问题、医疗改革、道德修养、遵纪守法、反腐倡廉等问题)的把握,在案例的选材方面,一定要坚持“从小处着眼,从小处人手,反映大问题”的原则。即从某一角度或方面,选择关联密切的一组材料,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这样的案例教学,深入浅出,使教学有了较高的社会热度、较强的现实感和鲜明的针对性。

(4)制订课堂教学实施计划。案例课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有2小时或4小时不等。思政课教师应根据案例教学的实际,确定教学时间。并做好在既定的时间里怎样分配时间、各个时间段该做些什么的计划。应事先考虑周全,合理分配时间。每个环节允许有适当的弹性,以便有效地掌控课堂节奏,组织教学,提高课堂的效率。

2.课堂的组织

(1)呈现案例。思政课教师将课前精心准备的案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全面感受和认识案例材料。教师根据教学环节的需要,也可采取分段形式呈现案例。学生对第一组案例阅读完毕,对应该思考的问题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后,教师可呈现第二组分析、探索性较强的案例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更为深入、广泛的思考、探讨,将案例教学引向深入。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八章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例。在教学中可将“环境保护”确定为重点,在教师事先布置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案例思考题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呈现第一组旅游景点九寨沟、桂林山水的组图和环境污染组图,形成对比,让学生展开初步讨论;接着呈现一组因为污染而导致生态破坏和被污染的居民生活环境的组图,让学生针对案例中的思考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分析,展开广泛讨论;然后,呈现一组引起环境污染的图片或录像资料,让学生反省自身对环境的破坏的行为和探讨如何保护环境;最后教师呈现一组环境整治和“三北”绿化的成功事例,以此倡导学生从我做起、从不乱扔废旧电池等生活垃圾做起,为实现“水更清、山更绿、天更蓝”的目标,树立保护环境的信心和决心。

(2)组织小组讨论,形成共识。教师可事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织各小组展开组内讨论。讨论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思维、观察角度来解决问题,注重讨论方法的引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问题意识。

在“环境保护”的案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污染的产生、形成、危害等问题,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将自己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特别是对小组在案例阅读、讨论、课堂发言等方面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尚待解决加以明确,引导学生全面思考,不断完善。在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已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达成共识,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和讨论发言提纲,为课堂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是案例课教学的中心环节,不仅能使学生逐步养成系统思考问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3)进行课堂发言,全班交流。在各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由教师主持,各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就本小组对“环境保护”问题的看法作交流发言,组内其他成员作补充发言或评判发言。其他小组可针对发言小组的观点、看法及所陈述的事实,发表自己的看法。针对学生从“生活垃圾污染”、“工业废水、废气、废物”的各个角度、不同层面的总结发言,探讨的答案的不唯一性,教师可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给每个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认可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分析,培养学生双向和多向思维的能力,得出富有新意的结论。

这一环节是案例教学的重点,教师应重点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和交流发言,寻求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思路、方法,达成共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

(4)归纳总结,深化提升。教师遵循教学规律,经过上述环节后,应对学生的发言讨论进行归纳和总结,综合概括,深化提升,达成共识,体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样,教师以成熟而富有深度的理论,概括案例所反映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引申、升华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意义。三、实施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教师对案例的选择要适合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对案例都有自己的认识,有感而发,积极主动参与。二是加强案例库的建设。案例库的建设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源泉和基本保障。需要选择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而又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的事例。

2.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对教师课前公布的案例,要认真阅读和仔细分析,重点是要围绕思考题,积极思考,分析判断,准备发言提纲,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防止从以往的“一言堂”变为“不言堂”。

3.注意教学条件和手段是否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思政课教师一定要仔细考虑和检查案例教学的物质条件准备得是否齐备;教室的选择、布局是否合理,能否满足教学需要。特别是对多媒体等技术设备的应用应考虑周全,且保证其功能正常,以确保整个教学的顺利实施。

政治课中的案例教学 篇6

关键词:案例教学;兴趣;设计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与课程相关的成功或失败的典型事例,加以收集、归纳、整理形成专门的案例资料,依托这些资料,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形象地指导学生实施理论、联系实际,借用案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或根据案例所提供的背景信息进行分析,针对案例所暴露的各种问题,依据相关的学科知识向学生表述教师的见解、判断和决策,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思维模式的参考,进而达成规定的教学目标的方法。

一、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政治理论较多,要使学生能够轻松地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文化哲学观点,就必须引用丰富的案例,这样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有利于使学生学会学习。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学生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自觉地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造精神是指那种不安于现状、力图改进创新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而创新能力,是指一个人具备的运用一切已知东西产生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未知的东西。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所描述的是一个两难的困境,没有分析,只有事实。案例讨论的结果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没有人告诉答案,案例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决策者的角色中,根据材料所提供的情况,作出自己的决定,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案例本身引不起学生兴趣。案例如果太宏观,数据太多或理论太强,学生就会出现审美疲劳,讨论就不会太深入,有时会搞不清案例的大致意思。

2.案例设置的问题切入点太广太大,不利于学生有效的分析甚至胡乱发散思维。

3.案例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但有些学生过分关注情境中的故事、人物或者案例本身,而不将注意力集中在课本知识本身。或者上课合作探究的案例太多,使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讨论或者出现思维疲劳现象。

三、解决措施

案例教学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我们要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我认为案例教学要有效,必须从四个方面着手:案例及问题的设计方面、老师的点拨引导方面、老师的督促和控场方面、课后的教学反思提高方面。

1.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案例教学氛围,优化案例及问题设计策略,激发学生分析案例的兴趣。在案例教学中,我积极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这不仅有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平等、尊重、理解、赏识的人际关系,也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1)精选案例,案例选取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案例要简繁得当,要有利于学生感官感知。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课堂氛围也会比较活跃。

(2)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案例的“问题”,把具有开放性、创新性、探究性的问题,或趣味性、生活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这样会把学生带入一种崭新的、富于创造性的学习情景中。我在讲授“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围绕一个案例——“家里要买灯,学生是家庭的成员应该选择节能灯还是新能源LED灯”,给出三个探究题,让学生参与经济生活,为家庭的购买行为出谋划策,并为新能源的推广给政府提可行性意见,提高参与经济和政治的能力和责任感。给学生选取的材料源于现实生活,可以与学生的认识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注意案例问题的层次性。案例设置问题要层层深入,切入点要小,这样学生才有话可说。对知识的重点、难点,应像攀登阶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使问题设计具有梯度,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例如:高二必修三第八课第一个框题中“文化生活的喜与忧”是一大重点,我设置了这么一些问题:①阅读课本有关知识,回答:文化生活中的喜与忧是什么?原因是什么?②从政治学角度看,政府应该怎样有所作为?③用经济和文化生活分析如何应对文化生活的喜与忧?这样,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自身的角度,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认知角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就能比较全面地理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同时,案例要取舍得当,一般来说,每节课堂2~3个案例就合适,太多时间有限,完不成探究任务。

2.充分发挥点拨、引导的作用。我对相关的理论和概念做出必要的提示或启发,并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引导学生设置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和建议,启发学生开展讨论,充分发挥点拨、引导的作用。

3.引导和督促學生认真开展小组案例讨论分析学习,防止课堂出乱、展示“走调”,提高学习效率。我经常鼓励“领跑者”把一些机会让给“追跑者”或“起跑者”,让竞争在充满同学情谊的友好氛围中文明有序地进行。

4.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自我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有利于师生共同发展。如每节课后写教学心得,经常记录教学案例,可以大大提高案例教学的技能和水平。

总之,案例教学如果在政治课中能合理应用,必将带来教学效率和效果的大幅度提高,会拓展学生视野,了解社会的最新动态,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严密的哲学思维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要不断摸索案例教学的技巧和方法,让其在政治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政治课中的案例教学 篇7

1. 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第斯多惠:“不好的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真理, 好的教师是使学生找寻真理。”案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侧重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自由探究、大胆质疑, 对问题的分析、解决不设标准答案, 只要学生分析得有道理, 教师就会给予肯定, 这样, 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就成了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这一过程, 也就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 辨别是非能力, 以及观察和分析问题等学习能力的过程。

2. 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学生对案例进行探究、分析、讨论、归纳的过程, 既是学生运用原理、观点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也是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过程。在对案例的分析中, 学生必须要开动脑筋, 苦苦思考, 这样学生判断、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所提高;学生在讨论、归纳问题的过程中, 培养了语言概括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等。例如在讲到保护环境知识时, 首先口述200x年前几个月, 北方多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例子。然后向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第一, 这个案例反映了我国目前存在什么问题?第二, 北方多次沙尘暴袭击的原因是什么?第三, 你认为国家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第四, 而对这个问题, 作为青少年学生应做些什么?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讨论后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看法和大胆构想, 有些观点还会出于教师的意料之处。这样会大大地增强教学实效性, 提高教学效果。

3.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求知欲。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选择不同的案例、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而在对案例的探究、讨论、交流中, 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肯定,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公民作为纳税人应依法自觉纳税”时, 可选用冯小刚拍摄的《甲方乙方》后纳税的正面案例和厦门特大走私案偷逃税款300亿元的反面案例。选用学生较感兴趣的案例, 会变学生苦学为乐学, 变厌学为愿学, 变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习。

当然, 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虽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并不意味着事例运用得越多越好, 这样会把政治课上成“故事会”。相反, 应围绕所授知识点精选事例, 做到有的放矢, 所引事例与知识点应有机结合, 而不是事例的简单堆砌, 我认为选用案例与知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方向性。选用案例应以正面教育为主, 反面教育为辅。有些揭露社会阴暗面、丑恶面的案例并不是不能用, 而应慎应、少用。如果教师上课时大谈特谈的都是一些消极的东西;而学生判断是非, 分析问题的能力尚有欠缺, 学生容易产生错觉, 以为党和政府已丧失人民的信任拥护和治理国家的能力, 会使学生思想上产生迷惑和动摇, 不利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和社会主义信念的树立, 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运用事例时应把握正确方向, 唱响主旋律, 多弘扬正气, 讴歌正义, 用积极的例子去激励学生。

2. 注重时效性。

教师要加强对案例的研究, 课堂教学应不断更换选择补充新鲜的案例, 确保案例的时效性。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感兴趣, 有新鲜感。如在讲到对外开放时, 可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中国成功举办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运用这种新鲜的时政新闻, 切中了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 使学生在饱满的精神状态下完成了学习任务。

3. 注重趣味性。

所举案例应生动有趣, 生活化、通俗化, 适应学生的接受水平。只有这样, 才能引发学生兴趣, 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如在讲到“公民要依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时, 可举“老鼠过街, 人人喊打”的故事。通过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 使学生感到看起来深奥难懂的知识, 其实也亲切有趣, 易于理解, 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4. 注意精确性。

引用的案例应尽量真实具体, 不宜胡编乱造。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 在思想上认同, 从而使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如在讲初二的法律常识时, 引用的案例应尽量讲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过程, 结果以及此案引自何处, 做到真实可信, 现实感强。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 让他们真正接受, 反之, 则会使学生对教师所教所讲的知识产生怀疑, 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5. 注重本地性。

引用的安全最好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 与己有关, 而不是遥不可及、关系不大。如讲到“劳动者有遵守职业道德、提高职业技能的义务”时, 可举我校教师牺牲业余时间参加进修学习的例子, 讲到“五爱”时, 可举班上同学的事例。通过这些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 使学生感到榜样就在身边, 并不是高不可攀, 无法赶超的。只要自己努力也可做到的。这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6. 注重典型性。

选择案例过程中, 要选取那些典型性强, 有思想深度的材料, 由于教学时间的局限, 客观上不允许教师罗列过多、过长的材料, 所以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材料, 坚持少而精, 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 案例教学法是符合思想政治课学科特点的不可忽视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只要运用得当, 就一定能够发挥这种教学方法特有的教学功效。

参考文献

[1]政治课“案例教学法”试探作者:何卫

[2]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作者:陈素艳

[3]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作者:柳志阳

[4]浅析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作者:张亚茹

政治课中的案例教学 篇8

一、中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状分析

(一) 教学方法落后, 教学评估方式单一

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以及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依赖, 当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重在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 教学活动集中在思想政治概念、规律以及事实的学习上, 教学效果也旨在学生的识记与理解层面上, 形成了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局面, 以笔试的考试形式作为评价方法, 评价方式单一。导致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 未能满足中职教育的要求。

(二) 教学理念陈旧, 学生实践能力差

目前中职教师普遍认为思想政治课应该以理论知识为导向, 过于看重知识的系统化以及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没有体现职业技术学校应有的职业性, 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严重, 重视学历而轻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重视理论知识的理解而忽略学生技能的养成, 课堂仍是老师为中心, 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毕业之后走上社会进入企业, 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以被社会认可。

(三) 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不强, 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在职业教育中,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属于文化基础课程类, 教育者对该学科的重视度不够, 在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以及科研工作上投入的精力不足。这与职校教师繁杂的教学任务密切相关, 由于职校的不断扩招, 当时相应的教学资源配置不能同办学规模同步, 教师队伍的建设跟不上要求。教师在整个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教师的整体素质建设下降, 必然导致中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缺乏职业特色, 教学质量低, 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达不到社会要求, 直接影响最后的就业率。

二、案例教学法的涵义及其设计原则

(一) 案例教学法的涵义

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教学基础的教学活动,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设置一个具体的案例,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析, 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积极思考探究, 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案例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和学生相互合作学习,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培养, 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二)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设计原则

1.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中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 首先要注意的角色的转换, 教师由之前的知识传输者转变为引导者, 精心安排整个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讨论;学生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到案例的探讨分析中, 积极查找资料获取相关的信息, 探索解决方案。

2. 积极参与, 体现实践性

中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大多数是大班教学, 因而在案例教学中要重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并进行适当的分组, 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来自社会情境, 学生要融入到情境之中去体验和感悟在课堂上接触不到的社会实际问题, 充分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3. 创设情境, 针对性教学

在案例教学中, 利用典型的案例为学生提供特定的情境, 将课本上的问题转化成课堂实际讨论的问题情境。案例的选择要满足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课堂教学目标要求,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模拟情景中的实际问题, 激发学生思想政治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三、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 增强课堂趣味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比较强, 枯燥乏味, 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 以生动形象的案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 为学生创设情境, 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 营造良好的氛围, 引导学生积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在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讲解时, 可选用1943年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作为案例, 选用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转为主动地研究探讨。

(二) 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政治课堂案例教学法主要是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或是模拟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 根据案例素材提供的相关信息, 学生直接参与到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中, 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从被动式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比如在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时, 可以就当前社会上失业问题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 例如:这个问题反映我国当前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应对这样的问题?组织学生围绕这样的问题展开讨论, 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效性。

(三) 有效地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案例教学法中案例来自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例, 把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拿到课堂教学上, 在真实的案例面前让学生融入到案例的情境中, 体验角色, 用自己学到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做出相应的解答, 学生亲自参与分析讨论, 引发学生的思考, 也为思想政治课的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找到契合之处, 更好地利用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在讲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时候, 可以借用一些高官触犯法律仍然受到制裁的例子, 来增强理论知识的实践性和说服力。

(四) 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

在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时引入案例教学法, 案例既有实际情况的描述, 又包含有问题。在以老师讲授为主的课堂上学生获得是理性的思维, 是一种单一的抽象认识, 知识的灵活运用度差, 案例教学法通过对课本知识的分析与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可以将抽象复杂的概念具体化, 加深学生的理解, 调动学生大脑思维活动, 使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更加地深刻、记忆牢固。

四、优化案例教学法, 提高教学效率

(一) 选取典型的思想政治教学案例

在整个案例教学法中, 案例的选编是否典型, 案例问题的设置是否合理, 这都关系到整个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因而在案例的选择时要注意案例的针对性, 要注意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 结合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 根据课堂教学进程的进度, 适时导入案例,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 案例要具有生活性, 贴近学生的生活, 是学生比较关心的话题, 更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 合理安排案例教学工作步骤

合理安排案例教学步骤, 做好思想政治课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思想政治课教学计划, 组织课堂上学生案例的分析讨论, 并对学生的解答进行总结, 最后组织学生做好案例分析报告的编写, 并对最后的整体结果做出评价, 全面提高 (下转第89页) (上接第44页)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给中职思想政治课的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促使其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 丰富自身的知识水平, 及时了解社会上的最新新闻动态, 以便为学生提供更有利的案例做基础。

(四) 完善相关制度和设施建设

要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案例教学, 首先学校要做好与案例教学配套的设施建设, 配备有互联网、多媒体等可以查阅资料的设施, 购买含有案例的最新课程教材;同时, 要做好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 根据课堂上学生讨论情况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等进行评分, 并计入成绩。

摘要: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在整个中职德育教育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 是德育教育工作的基础, 体现了教育教学的整体目标要求, 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中职的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要突出学生的创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职业生涯的规划等, 重在培养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培养满足社会迅速发展下的高素质人才。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能够极大提高中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思想政治课,中职

参考文献

[1]卫锦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运用探究[J].科技资讯, 2010 (2) .

[2]刘景尧, 刘绥.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新西部, 2010 (1) .

[3]尚秋荣, 张司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施案例教学法初探[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 .

政治课中的案例教学 篇9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2005年,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下文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 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的特点, 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 “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我们以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为突破口, 应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教育理念, 采用案例多媒体优化教学法,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案例多媒体优化教学法的内涵与本质

所谓案例多媒体优化教学法, 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 合理选择案例和计算机、投影机等教学工具, 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对图、文、声、像等形式所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评判和讨论, 进而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案, 以此深化对相关原理的认知和对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 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把案例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优化组合, 把现代教育技术灵活地运用到教学中, 改进了那种传统的纸质的案例展示形式, 使案例教学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对案例辅之以声音、动画、音频、视频的形式, 这样的情境以全新的视觉冲击、吸引学生, 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这是传统的运用纸质案例进行教学所不能比拟的。而且, 把多媒体技术和案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可以扩大课堂的信息量,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和讨论的兴趣。

二、案例多媒体优化教学法的优势

案例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法都是在教学实践中演变发展而来的,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这两种教学方法却各有利弊, 案例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教师所提供的案例进行阅读分析、评判和讨论, 进而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 通过教学设计, 合理选择和利用计算机、投影机等多种现代教

筅河南南阳理工学院杨建强

学工具, 把教学内容通过图、文、声、像等形式表现出来, 使学生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 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案例多媒体优化教学法既能很好地体现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特色;有利于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 又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有利于师生互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

1. 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

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案例, 可以把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和视频等多种信息集成于一体, 并方便实现人机交互和大屏幕投影展示, 可以创设真实情境, 营造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多感官的共同作用, 激发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全体学生更好更多地获取关于客观事物规律与内在联系的认识, 突出理论的本质;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运用, 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 有利于解决教学难点

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多与教学时数少的矛盾是一大难点。案例多媒体优化教学法大大增加了课堂信息量, 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案例分析、案例讨论。因此, 案例多媒体优化教学法成为解决教学内容多和教学时数少这一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

3. 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案例多媒体优化教学法是实现教学最优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有将繁杂的教学内容吃透, 制作出浅显易懂的多媒体案例, 学生才易于掌握理解。因此, 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才能制作出优秀的多媒体教学案例, 才能将多媒体教学案例运用自如。

4. 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案例多媒体优化教学法由于采用多媒体手段与案例教学结合的方法, 寓教于乐, 互动性是其根本特性和核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将学生真正摆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 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案例多媒体优化教学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实施步骤和原则

案例多媒体优化教学法是将传统的案例教学方法和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 是一种新型、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要有效地实施案例多媒体优化教学法, 必须注意以下步骤和原则。

1. 案例多媒体优化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1) 科学精选多媒体案例

思想政治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 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突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案例的价值在于提供真实而典型的素材, 供学生分析研究, 总结普遍规律, 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只有选择与课程特点、教学内容、教材体系紧密相关的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案例, 才能让学生在接受理论的同时, 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

(2) 精心制作多媒体案例

教师要根据所选案例进行再创造, 即在教师精选的文字案例和音像案例基础上, 根据教学目的广泛搜集和查阅已有的文献资料, 并通过多媒体手段组织编辑案例, 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剪辑、重组、调整、刻录、添加等严格艰苦的再加工, 精心制作优秀的课堂多媒体教学案例, 力争做到具体真实、生动形象, 使内容和形式达到完美的统一。

(3) 正确运用多媒体案例

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是通过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往往忽略了师生互动性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把搜集的案例照搬到课堂, 盲目滥用案例, 出现教师充当放映员角色, 忽视理论阐释等不良倾向。因此, 要正确运用多媒体案例, 教师必须围绕每个完整的案例提出问题, 组织学生结合问题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包括由学生个人根据材料分析案例,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在课堂讨论结束后, 由任课教师就本次案例分析情况作出小结和点评。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发挥案例多媒体优化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优势。

2. 案例多媒体优化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1) 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优秀的案例通常是一个矛盾的、复杂的问题情境。在案例的准备中, 教师不仅要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及知识体系结构, 还要具备不断实践的能力, 在实践中搜集案例素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将典型案例通过多媒体技术转化为课堂中的问题情境, 以生动的实例形式向学生提供特定的情境,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模拟情境中的实际问题。

(2) 坚持教师主导的原则

在案例多媒体优化教学法中, 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组织者。教师要精心选择案例, 设计教学过程, 营造融洽气氛, 认真组织引导案例教学的过程,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 适时参与学生讨论。教师必须具备倾听、回应、沟通以及引导学生进行案例探索的能力, 促使学生针对案例分析并深入洞察, 这是案例教学法成败的关键。

(3) 坚持学生主体的原则

高度的参与性是案例多媒体优化教学法教学的重要特征。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才能确保成功。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运用案例多媒体优化教学前, 教师要弄清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 学生对于案例多媒体教学是否有兴趣, 究竟是对这种教学形式感兴趣, 还是对多媒体案例的内容感兴趣;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是否存在懒于动手动脑的习惯等等。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学生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 教师应适当补充相关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兴趣, 善于调动学生的眼、耳、手和脑等感官, 将学生的看、听、写和想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 注重能力培养的原则

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多媒体手段, 制作精彩的多媒体案例, 充分体现多媒体案例教学法的真正价值, 实现教学质量整体最优,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了案例教学的全过程后, 其收益应是多方面的, 如独立思考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等。

案例多媒体优化教学法是对案例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化整合, 不仅克服了案例教学法带来的弊端, 同时也避免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中出现的盲目性、被动性等。因此, 运用案例多媒体优化教学法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符合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和宗旨, 更加切合学生的特点,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架起了一座桥梁, 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提高全面素质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政治课中的案例教学 篇10

政治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 就其本质而言, 它是一门智育与德育相统一的课程, 只有把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和智育功能统一起来, 通过课堂的文化知识传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才能做到在讲授德育大道理的同时向学生传授知识, 开阔他们的视野, 达到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思想觉悟的双重目的。然而, 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教学的现状却令人担忧, 一方面是学生基础太差;另一方面由于现在中学政治课理论性较强, 一些基本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枯燥。在教学形式上, 往往是教师在上边讲, 演独角戏, 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教学滞后于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 越来越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因此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那么在新课程改理念下如何让政治课变得生动, 如何避免政治课空洞无力的说教, 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如何实现师生双方的互动发展, 使之成为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主渠道?案例教学法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使政治课在教学内容上求新、在教学形式上求活的值得尝试的有效途径。

二、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 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运用一些典型事例, 组织学生相互讨论、研究来概括案例中所含有的知识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首先, 从使用的教学材料来说, 传统课堂教学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 教科书上的就是所谓“课内知识”, 凡是教科书上没有的就是“课外知识”。强调“以纲为纲, 以本为本”, 把教科书看成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而案例教学使用的教学材料是独特的教学案例, 它不是对理论的系统阐述, 而是对一个真实情景的描述。这个情景结合学生的认知实际, 结合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 包含一定的思考题, 要求学生能够对此进行思考、分析、消化吸收, 并且案例一般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 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 从教学目的来看, 传统教学法侧重于传授理论知识, 比较注重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和逻辑性, 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系统建构, 有利于学生基本概念的理解。而案例教学让学生的收获不仅仅限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 可以说是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主要是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 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 把真实、典型的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他们设身处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 从而验证知识、生成知识、提高学习的技能, 最终掌握学习方法。

再次, 从师生的角色来看, 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以教师为中心”的, 教师往往只会围绕“教”做文章, 经常以权威的姿态呈现信息, 学生大部分时间忙碌着接受知识, 无法与教师进行交流, 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 整个教学过程是单向流动。案例教学侧重于以教师为主导, 是教学内容的促进者、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学生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参与者, 是主体, 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焦点, 扮演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的角色。他们是带着热情和任务参加学习, 并承担主宰课堂的责任。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处于师生互动、互促的状态中, 教师和学生共同享有控制权, 是双向交流。

三、案例教学的实施

1. 准备阶段

良好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政治课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 实施案例教学, 首先定位要明确:即本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 期望学生通过学习达到什么样的结果和目的。教师事先要做到心中有数, 围绕这些问题制订详细的、具体的教学计划, 在计划中注意政治课科学性与时代性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的特点, 精心选择案例。一般来说, 选择一个好的案例, 就等于案例教学成功了一多半。课堂选用案例, 既要切合教学内容, 又要引起学生的兴趣, 兼顾典型示范、运用实践、现实新颖, 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提供的案例重在激发学生的讨论、思考和参与。

2. 分析与讨论阶段

(1) 创设和谐情境, 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教授提出,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政治课是德育课程, 是知识性与教育性紧密结合的课程, 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 就没有和谐的课堂情境, 知识性与教育性就无法统一, 政治教育就成为空话。对此, 在教学中, 我们可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使学生消除畏难心理;同时创设条件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感, 淡化心理压力, 激发自主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比如在讲述“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这一内容时, 对于宗教信仰是自由的, 但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能不能信教这一问题, 学生答案不一。当时笔者并不急于告诉学生权威的答案, 而是将全班学生根据不同的意见分成两组, 然后, 分别请两组各派代表说明:如不可以参加, 原因是什么;如可以参加, 原因又是什么。并允许学生根据对方的观点进行辩论, 指出对方观点中存在的问题。

在此过程中, 笔者扮演的是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 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 使每位学生的情感得到体验, 心理得到沟通, 理念得到认同, 情绪得到调节, 行为得到训练, 充分地展示自我,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 使他们听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 而且还培养了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

(2) 精心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美国教学法专家特林.C.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良好的提问可以优化教学过程, 使师生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中, 将学生的思路引到教学内容上来,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过程得出结论, 教师再根据情况归纳总结。这样, 政治理论、观点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其效果明显好于生硬的灌输,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总结、评价阶段。在分析讨论这一阶段, 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 随着预设问题的抛出, 教师、学生的思想和书本知识会不断发生碰撞, 课堂上也会不断生成一些新信息、新问题, 其中有的客观正确, 有的幼稚偏激。如果教师能够抓住契机, 把学生讨论的结果整理概括, 并和学生共同讨论教材结论与学生结论的共性和差异性, 分析差异性产生的原因, 那么精彩的总结评价就有可能在瞬间生成。而生成的总结评价往往会给教学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学生因此有顿悟的感觉, 认识进一步趋于完整、深化, 形成正确的概念和概念体系, 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 在总结评价这一阶段, 教师一方面要根据教学目标检查是否达到预期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关心学生的进步, 有必要指出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纠正讨论中出现的错误观点, 对学生参与讨论活动的情况予以适当总结, 使学生在以后的讨论活动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 确保在以后的讨论中进一步提高效率。总之美妙的开头扣人心弦, 精彩的总结耐人寻味, 教师要把握好每节课的最后时间, 精心提炼, 有效引导, 圆满完成总结评价。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曾指出:“教与学的最优化结合, 才能保证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在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 案例教学法以科学的理念、丰富的内容、灵活的形式为政治新课程教学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不但使学生“学会”, 而且还使学生“会学”。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 通过主体参与, 发展个性, 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实现了学生在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两方面同时得到发展。

摘要:政治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 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德育与智育的发展。本文结合案例教学的特点及具体实施步骤, 阐述了在新课程理念下, 案例教学法能够为职业学校政治课教学提供一条在教学内容上求新、在教学形式上求活的有效途径。

政治课中的案例教学 篇11

一、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促使政治教师把大量的现实问题引入课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共同探讨、解决,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在案例的学习中走进生活,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把深奥难懂的理论问题形象化、具体化,降低了难度,加深了理解。

让学生在收集、整理材料,讨论和共同解决问题中,逐渐找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案例的分析和解决中,积极地合作交流,提高学生互助写作的能力。一般的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实际把学生分为实力大致相当的几个小组,每个小组5~6人,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小组成员共同收集资料,分析和讨论,在不断的磨合过程中互相促进学习。如果小组各个成员能够高效且合理地组织在一起,就能够更容易发现更多的问题,得出更新的、更深刻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这样,学生在讨论和分析的过程中就培养了团队精神。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一般地,案例教学有四个实施步骤:

1.围绕教学重、难点精心选择和设置案例。案例的选择是进行案例教学的第一步。案例的选择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案例要是最典型、最具说服力的,是学生关注和较为熟悉的。

2.提前一周左右将案例发放给学生。为了确保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要提前把案例发给学生准备材料,当然在这一步骤实施之前要提前把学生分组,让小组成员充分收集、分析、整理材料。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案例组织课堂讨论。一周后,每个小组都收集到了一定的材料,对案例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这时候要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组织课堂讨论,让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陈述每个小组的意见,有效地进行全班讨论。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围绕案例积极主动地发言,把讨论引向正确认识的轨道上来。

4.科学地教学评价。教学评价要全面,促进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案例教学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奖励积极主动参与案例探究并取得较好成绩的小组,对表现不充分的小组加以鼓励和引导,争取下次有一定程度的进步。下面以第七册“做自立自强的人”选择的教学案例为例来做一下具体说明。

【案例】一位女学生考上了某著名大学,父母把她送到学校,帮她登记报到,买好饭菜票,在宿舍帮她挂好蚊帐,铺好被子,整理好柜子。临走时,父母千叮嘱,万交代,女儿拉着妈妈的手哭了。果然,妈妈刚离校,麻烦事就来了。傍晚,女学生到学校的浴室去洗澡,等全身淋湿后,才突然想起没带洗涤用品和替换的衣服(平时都是由妈妈事先替她放置好的)。她既不知道怎么洗下去,又想不出擦干身子的办法,只好在浴室里嚎啕大哭。

【案例问题】如何成为自立的人。

【分组】全班分为9组,每组5人,每组选组长一名。

【准备阶段】教师提前一周把案例发给学生,学生小组成员分配任务,采用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共同收集材料,并把收集的材料加以整理、分析和讨论,得出比较统一的意见,然后写成调查报告或汇报,以便于课堂讨论。

【时间】一周。

【课堂讨论】围绕“如何成为自立的人”展开课堂讨论,教师从中加以引导,激发学生参与其中,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记录和分析各小组的意见和建议,全班交流学习。

【课堂评价】教师针对小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认识到:要成为一个自立的人,首先要有自己动手的意识,不依赖别人,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完成。

案例教学法是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把现实实例引入课堂,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围绕课程内容精选案例,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增强政治教学的时效性。学生通过共同的分析、探讨现实问题,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政治课中的案例教学 篇12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初中政治教学,效率,运用

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很典型的教学方法, 在教师授课过程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并且扮演者不可替代的角色。案例教学法有很多优点, 第一, 他可以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具体, 通俗易懂, 使同学们快速地消化吸收课堂上的内容, 增强同学们学好政治这门课程的信心; 第二, 通过练习一些典型的案例, 可以使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相应领域的知识点, 培养同学们考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 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热情, 使同学们自主的去消化吸收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 提高课堂效率。

一、原则

1. 时效性

初中的同学们好奇心特别强, 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 他们不会刻意地去抵触外界环境, 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因此, 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 应该与时俱进, 多举一些时事作为课堂上的例子, 让同学们觉得自己距离政治这门课程很近, 并且可以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中去, 增强同学们对政治的理解能力。

2. 方向性

处在初中阶段的孩子们还尚未拥有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还是正在完善的过程, 所以一旦他们遇到是非善恶的时候, 会变得不知所措, 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 尽量多举一些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案例, 在思想上指引同学们向好的方面靠拢, 增强同学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同时也相应的举一些反面的例子与其对比, 提醒同学们避免一些不好的行为, 帮助同学们树立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

3. 针对性

政治这门课程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 一定要避免枯燥无味的课堂环境, 教师传授给同学们什么知识, 就要循序渐进的灌输相应的补充说明或者与同学们息息相关的实际例子, 这不但能使学生们夯实对所学的理论知识, 同时也让同学们更加深入的去理解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 并且针对性的补充说明也会引起学生的共鸣,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 实践性

在初中政治案例教学法授课的过程中, 一定要让同学们参与进来, 身临其境地体验政治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师在课后也可以给同学们多多提供实践的机会, 让同学们成为案例中的主角, 提升同学们的法律意识、道德品质等。

二、应用

1. 确定教学目标, 准确选择案例

教师要想教好政治这门课程, 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必须明确教学的目标, 引用具有针对性的案例, 然后制定一个合理、可行的教育方案。选择案例的方式也有很多种, 比如从实际出发, 将身边耳濡目染的事情当作案例拿到课堂上来, 这样学生会有自己切身的体验, 更容易去理解政治内容; 引用经典案例, 在教材中, 针对某一部分难懂的内容, 会插入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案例, 对原内容进行补充说明; 编写案例, 有些生活中的实例可能对于初中生来说还是比较复杂的, 老师就可以对其进行改编, 但是一定要注意编写的逻辑性以及科学性。

2. 找准教学时机, 插入相应案例

案例教学法对初中政治教育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要想正确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就必须秉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如果脱离了理论教学, 常常就会致使教学的内容以及目标脱离实际, 出现脱节的情况; 而脱离了实际情况, 也会导致课堂上的内容变成了空口无凭的大话, 因此, 在进行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 一定要找准时机, 不要过于程式化, 既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插入案例, 也可以在课后讲解的过程中插入案例。

3. 案例分析以及分组讨论

案例分析以及分组讨论是案例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阶段, 在进行这个阶段时, 教师应该尽可能的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 以便让更多的同学们能够独立的思考问题, 多与其他的同学交流, 积极回答老师所提的各种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习的课本知识, 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 在课堂上能够畅所欲言。通常情况下, 同学们通过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知识, 对待问题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时, 再展开小组讨论, 说明自己的想法后也可以聆听别人的见解, 并且说明原因。在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也可以参与进朝着正确的方向分析、讨论问题, 鼓励一些想法独特的同学, 让同学们在讨论中增强自信心, 对于一筹莫展的讨论小组也可以给予一定的提示。在这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中, 引导同学们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 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 进而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

4. 小组之间交流, 进行总结评价

在各个小组内部讨论完成之后, 教师也可以组织各个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 每个小组交流可以派出一个同学为代表, 阐述本小组的主要观点, 然后在与其他小组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 也可以大家一起说出本组的观点, 集体讨论等, 交流讨论的方式不是固定的, 视实际情况而定, 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 要求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倾听, 记录好相应的笔记, 找到自己的不足, 对前面发言小组的观点予以补充或者推翻。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参与进来, 对整个讨论进行相应的总结, 同时也可以阐述自己的意见, 对表现好的讨论组进行鼓励, 为其他的讨论组指明方向。

三、结束语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 案例教学法是顺应整个新课改的潮流的新的教学方法, 是在授课过程中十分有效并且应用广泛的方法, 这个方法对在授课过程中的教师也有很多要求, 比如上面所说的插入案例要找准时机、补充具有针对性的案例、尽量联系身边发生的事情等, 教师们应该充分挖掘生活中有价值的案例, 拿到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 建立讨论组进行交流讨论, 了解学生们的不足, 指引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分析问题, 以及具有一定的幽默感等。除此之外, 我们一定要了解案例教学法只是众多教学方法当中的一种, 老师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尽可能地优化课堂教学,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汉和.如何在中学政治教学中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法[J].时代教育, 2009, (03) .

[2]于建国.“案例教学法”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 2007, (06) .

上一篇:搜索引擎系统下一篇:单核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