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考试资料总结

2024-08-20

细胞生物学考试资料总结(共7篇)

细胞生物学考试资料总结 篇1

淮南师范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参考资料(仅供参考)生物科学07(8)班宣传部 1

淮南师范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参考资料

一、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细胞生物学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 从细胞的整体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等三个层次,以动态的观点, 研究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活史和各种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前沿分支学科之一,主要是从细胞的不同结构层次来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从生命结构层次看,细胞生物学位于分子生物学与发育生物学之间,同它们相互衔接,互相渗透。

★★★细胞学说(cell theory):细胞学说是1838~1839年间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所提出,直到1858年才较完善。它是关于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学说,主要内容有:① 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来,即生物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组成;② 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③ 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④ 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细胞机能失常。

★★ 生物膜结构体系(biomembrane system):细胞内具有膜包被结构的总称, 包括细胞质膜、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等。

膜结构体系的基本作用是为细胞提供保护。质膜将整个细胞的生命活动保护起来,并进行选择性的物质交换;核膜将遗传物质保护起来,使细胞核的活动更加有效;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膜将细胞的能量发生同其它的生化反应隔离开来,更好地进行能量转换。

膜结构体系为细胞提供较多的质膜表面,使细胞内部结构区室化。由于大多数酶定位在膜上,大多数生化反应也是在膜表面进行的,膜表面积的扩大和区室化使这些反应有了相应的隔离,效率更高。

另外,膜结构体系为细胞内的物质运输提供了特殊的运输通道,保证了各种功能蛋白及时准确地到位而又互不干扰。例如溶酶体的酶合成之后不仅立即被保护起来,而且一直处于监护之下被运送到溶酶体小泡。

★★★细胞骨架系统(cytoskeletonic system):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与蛋白质搭建起的骨架网络结构,包括细胞质骨架和细胞核骨架。细胞骨架系统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细胞的一定形态,使细胞得以安居乐业。细胞骨架对于细胞内物质运输和细胞器的移动来说又起交通动脉的作用;细胞骨架还将细胞内基质区域化;此外,细胞骨架还具有帮助细胞移动行走的功能。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是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

★原核生物的细胞骨架: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细胞骨架仅为真核生物所特有的结构,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它也存在于细菌等原核生物中。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在细菌中发现的FtsZ、MreB 和CreS 依次与真核细胞骨架蛋白中的微管蛋白、肌动蛋白丝及中间丝类似。FtsZ 能在细胞分裂位点装配形成Z 环结构,并通过该结构参与细胞分裂的调控;MreB能形成螺旋丝状结构,其主要功能有维持细胞形态、调控染色体分离等;CreS存在于新月柄杆菌中,它在细胞凹面的细胞膜下面形成弯曲丝状或螺旋丝状结构,该结构对维持新月柄杆菌细胞的形态具有重要作用。

★★膜骨架(membrane skeleton):细胞质膜的一种特别结构,是由膜蛋白和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它参与维持细胞质膜的形状并协助质膜完成多种生理功能,这种结构称为膜骨架。膜骨架首先是通过红细胞膜研究出来的。红细胞的外周蛋白主要位于红细胞膜的内表面,并编织成纤维状的骨淮南师范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参考资料(仅供参考)生物科学07(8)班宣传部 2

架结构,以维持红细胞的形态,限制膜整合蛋白的移动。

★★★流动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1972年Singer 和Nicolson 总结了当时有关膜结构模型及各种研究新技术的成就,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球形膜蛋白分子以各种镶嵌形式与脂双分子层相结合, 有的附在内外表面, 有的全部或部分嵌入膜中, 有的贯穿膜的全层, 这些大多是功能蛋白。

流动相嵌模型有两个主要特点。其一,蛋白质不是伸展的片层,而是以折叠的球形镶嵌在脂双层中,蛋白质与膜脂的结合程度取决于膜蛋白中氨基酸的性质。第二个特点就是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不再是封闭的片状结构,以适应细胞各种功能的需要。

这一模型强调了膜的流动由性和不对称性,较好地体现细胞的功能特点,被广泛接受,也得到许多实验的支持。后来又发现碳水化合物是以糖脂或糖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膜的外侧表面。

★★细胞识别(cell recognition);细胞识别是指细胞对同种或异种细胞、同源或异源细胞、以及对自己和异己分子的认识。多细胞生物有机体中有三种识别系统:抗原-抗体的识别、酶与底物的识别、细胞间的识别。第三类包括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与胞外信号分子的选择性相互作用,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的信号传递。无论是那一种识别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性,就是具有选择性,或是说具有特异性。

细胞识别是细胞发育和分化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细胞通过识别和粘着形成不同类型的组织,由于不同组织的功能是不同的,所以识别本身就意味着选择。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细胞连接是细胞间的联系结构,是细胞质膜局部区域特化形成的,在结构上包括膜特化部分、质膜下的胞质部分及质膜外细胞间的部分。细胞连接是多细胞有机体中相邻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质膜相互联系, 协同作用的重要基础。

细胞连接的描述性概念是指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或特化区域, 两个细胞通过这种结构连接起来。细胞的特化区涉及细胞外基质蛋白、跨膜蛋白、胞质溶胶蛋白、细胞骨架蛋白等。从功能上看,细胞连接将同类细胞连接成组织,并同相邻组织的细胞保持相对稳定。

细胞粘着是细胞连接的起始,细胞连接是细胞粘着的发展。从时间上看,粘着在先,连接在后。从结构上看,细胞粘着涉及的分子较少、范围局部、结构简单;而细胞连接涉及的蛋白分子较多、范围广、结构复杂,结合的紧密程度高。

动物细胞有三种类型的连接∶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粘着连接(adhesion junction)、间隙连接(gap junction),每一种连接都具有独特的功能∶封闭(紧密连接)、粘着(斑形成连接)和通讯(间隙连接)。这三种类型的细胞连接中,粘着连接最为复杂,并且易同细胞粘着相混淆。根据粘着连接在连接中所涉及的细胞外基质和细胞骨架的关系又分为四种类型:桥粒、半桥粒、粘着带和粘着斑。

★★核仁组织区(NOR):存在于细胞内特定染色体次缢痕处、含主要rRNA(18S和28S)基因的一个染色体片断。

★★核孔复合体:是指核膜孔及其相关的环状结构体系。除了膜结构外,核孔复合体的基本组分包括孔环颗粒、周边颗粒、中央颗粒和细纤维。

★★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 细胞通讯是指在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社会中, 细胞间或细胞内通过高度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 并通过放大引起快速的细胞生理反应,或者引起基因活动,尔后发生一系列的细胞生理活动来协调各组织活动, 使之成为生命的统一整体淮南师范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参考资料(仅供参考)生物科学07(8)班宣传部 3

对多变的外界环境作出综合反应。

多细胞生物是由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的社会, 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这个社会中的单个细胞间必须协调它们的行为,为此,细胞建立通讯联络是必需的。如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分化、各种组织器官的形成、组织的维持以及它们各种生理活动的协调, 都需要有高度精确和高效的细胞间和细胞内的通讯机制。

★★信号传导(cell signalling):是细胞通讯的基本概念, 强调信号的产生、分泌与传送,即信号分子从合成的细胞中释放出来,然后进行传递。

★★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是细胞通讯的基本概念, 强调信号的接收与接收后信号转换的方式(途径)和结果, 包括配体与受体结合、第二信使的产生及其后的级联反应等, 即信号的识别、转移与转换。

★★ 信号分子(signaling molecules):信号分子是指生物体内的某些化学分子, 既非营养物, 又非能源物质和结构物质,而且也不是酶,它们主要是用来在细胞间和细胞内传递信息, 如激素、神经递质、生长因子等统称为信号分子,它们的惟一功能是同细胞受体结合, 传递细胞信息。

多细胞生物中有几百种不同的信号分子在细胞间传递信息,这些信号分子中有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衍生物、核苷酸、胆固醇、脂肪酸衍生物以及可溶解的气体分子等。

根据信号分子的溶解性分为水溶性信息(water-soluble messengers)和脂溶性信息(lipid-soluble messengers),前者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后者要穿过细胞质膜作用于胞质溶胶或细胞核中的受体。

其实,信号分子本身并不直接作为信息,它的基本功能只是提供一个正确的构型及与受体结合的能力,就像钥匙与锁一样,信号分子相当于钥匙,因为只要有正确的形状和缺齿就可以插进锁中并将锁打开。至于锁开启后干什么,由开锁者决定了。

★★受体(receptor):受体在细胞生物学中是一个很泛的概念,意指任何能够同激素、神经递质、药物或细胞内的信号分子结合并能引起细胞功能变化的生物大分子。

在细胞通讯中,由信号传导细胞送出的信号分子必须被靶细胞接收才能触发靶细胞的应答,接收信息的分子称为受体,此时的信号分子被称为配体(ligand)。在细胞通讯中受体通常是指位于细胞膜表面或细胞内与信号分子结合的蛋白质。

★ 表面受体(surface receptor):位于细胞质膜上的受体称为表面受体, 细胞表面受体主要是识别周围环境中的活性物质或被相应的信号分子所识别, 并与之结合, 将外部信号转变成内部信号, 以启动一系列反应而产生特定的生物效应。

表面受体多为膜上的功能性糖蛋白, 也有由糖脂组成的, 如霍乱毒素受体、百日咳毒素受体;有的受体是糖脂和糖蛋白组成的复合物, 如促甲状腺素受体。若仅为由一条多肽链组成的受体, 称单体型受体, 若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链组成的则称聚合型受体。表面受体主要是同大的信号分子或小的亲水性信号分子作用,传递信息。

★细胞内受体(intracellular receptor):位于胞质溶胶、核基质中的受体称为细胞内受体。细胞内受体主要是同脂溶性的小信号分子相作用。

位于胞质溶胶中受体要与相应的配体结合后才可进入细胞核。胞内受体识别和结合的是能够穿过细胞质膜的小的脂溶性的信号分子,如各种类固醇激素、甲状腺素、维生素D以及视黄酸。细胞内受体的基本结构都很相似,有极大的同源性。细胞内受体通常有两个不同的结构域, 一个淮南师范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参考资料(仅供参考)生物科学07(8)班宣传部 4

是与DNA结合的中间结构域, 另一个是激活基因转录的N端结构域。此外还有两个结合位点,一个是与脂配体结合的位点,位于C末端,另一个是与抑制蛋白结合的位点。

★★ 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linked receptor):配体与受体结合后激活相邻的G-蛋白, 被激活的G-蛋白又可激活或抑制一种产生特异第二信使的酶或离子通道,引起膜电位的变化。由于这种受体参与的信号转导作用要与GTP结合的调节蛋白相偶联,因此将它称为G蛋白偶联受体。

这类受体的种类很多,并在结构上都很相似∶都是一条多肽链,并且有7次α螺旋跨膜区。这种7次跨膜受体蛋白的超家族包括视紫红质(脊椎动物眼中的光激活光受体蛋白)以及脊椎动物鼻中的嗅觉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是最大的一类细胞表面受体,它们介导许多细胞外信号的传导,包括 激素、局部介质和神经递质等。

G蛋白偶联受体的进化地位相当原始,不仅存在于亲缘关系较远的真核生物(如酵母)中,即使在细菌中也存在与G-蛋白偶联受体相似的膜蛋白,如细菌的菌紫红质,它的作用是光驱动的H+-泵。但细菌中的此类蛋白并不具有G-蛋白偶联受体的功能,因为细菌中没有G蛋白,推测其偶联系统并不相同。

★★★ 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s):细胞表面受体接受细胞外信号后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称为第二信使,而将细胞外的信号称为第一信使。

第二信使至少有两个基本特性: ①是第一信使同其膜受体结合后最早在细胞膜内侧或胞浆中出现、仅在细胞内部起作用的信号分子;②能启动或调节细胞内稍晚出现的反应信号应答。

第二信使都是小的分子或离子。细胞内有五种最重要的第二信使:cAMP、cGMP、1,2-二酰甘油、1,4,5-三磷酸肌醇、Ca2+ 等。

第二信使在细胞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它们能够激活级联系统中酶的活性,以及非酶蛋白的活性。第二信使在细胞内的浓度受第一信使的调节,它可以瞬间升高、且能快速降低,并由此调节细胞内代谢系统的酶活性,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包括: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脂肪的储存和移动以及细胞产物的分泌。第二信使也控制着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生存,并参与基因转录的调节。

★★蛋白质分选(protein sorting):主要是指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 通过信号肽,在翻译的同时进入内质网, 然后经过各种加工和修饰,使不同去向的蛋白质带上不同的标记, 最后经过高尔基体反面网络进行分选,包装到不同类型的小泡,并运送到目的地, 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细胞质膜、细胞外和核膜等。广义的蛋白质分选也包括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定位。

★★细胞决定: cell determination细胞决定是指细胞在发生可识别的形态变化之前, 就已受到约束而向特定方向分化, 这时细胞内部已发生变化, 确定了未来的发育命运。细胞在这种决定状态下, 沿特定类型分化的能力已经稳定下来, 一般不会中途改变

★★细胞衰老:(cellular aging,cell senescence)衰老是机体在退化时期生理功能下降和紊乱的综合表现, 是不可逆的生命过程。人体是由细胞组织起来的,组成细胞的化学物质在运动中不断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损伤,造成功能退行性下降而老化。细胞的衰老与死亡是新陈代谢的自然现象。

★★细胞分化:受精卵产生的同源细胞,在形态、功能和蛋白质合成方面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淮南师范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参考资料(仅供参考)生物科学07(8)班宣传部 5

★多能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但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发育潜能受到一定的限制。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是典型的例子,它可分化出至少十二种血细胞,但不能分化出造血系统以外的其它细胞。

★灯刷染色体:(lampbrush chromosome)灯刷染色体是卵母细胞进行第一次减数分裂时, 停留在双线期的染色体。它是一个二价体, 含4条染色单体, 由轴和侧丝组成, 形似灯刷。

较普遍存在于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卵母细胞中的一类形似灯刷的特殊巨大染色体。

★干细胞 :(stem cells, SC)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根据干细胞所处的发育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根据干细胞的发育潜能分为三类: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单能干细胞。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

★核纤层;(nuclear lamina)普遍存在于高等真核细胞中,是内层核被膜下纤维蛋白片层,其纤维直径为10毫微米左右,纤维纵横排列整齐呈纤维网络状。核纤层由1至3种核纤层蛋白多肽组成。核纤层与中间纤维、核骨架相互连结,形成贯穿于细胞核与细胞质的骨架结构体系。

★★★细胞程序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也常常被称为细胞凋亡,是生物体发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是一个由基因决定的细胞主主动的有序的死亡方式。具体指细胞遇到内、外环境因子刺激时,受基因调控启动的自杀保护措施,包括一些分子机制的诱导激活和基因编程,通过这种方式去除体内非必需细胞或即将发生特化的细胞。

而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时,就像树叶或花的自然凋落一样,凋亡的细胞散在于正常组织细胞中,无炎症反应,不遗留瘢痕。死亡的细胞碎片很快被巨噬细胞或邻近细胞清除,不影响其他细胞的正常功能。

★★★细胞骨架(cytoskeleton);狭义细胞骨架概念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络结构。它所组成的结构体系称为“细胞骨架系统”,与细胞内的 遗传系统 生物膜系统 并称“细胞内的三大系统”。发现较晚,主要是因为一般电镜制样采用低温(0-4℃)固定,而细胞骨架会在低温下解聚。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采用戊二醛常温固定,才逐渐认识到细胞骨架的客观存在。真核细胞借以维持其基本形态的重要结构,被形象地称为细胞骨架,它通常也被认为是广义上细胞器的一种。广义细胞骨架概念:在细胞核中存在的核骨架-核纤层体系。核骨架、核纤层与中间纤维在结构上相互连接,贯穿于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网架体系。

细胞骨架不仅在维持细胞形态,承受外力、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还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如:在细胞分裂中细胞骨架牵引染色体分离,在细胞物质运输中,各类小泡和细胞器可沿着细胞骨架定向转运;在肌肉细胞中,细胞骨架和它的结合蛋白组成动力系统;在白细胞(白血球)的迁移、精子的游动、神经细胞轴突和树突的伸展等方面都与细胞骨架有关。另外,在植物细胞中细胞骨架指导细胞壁的合成。

★★微管组织中心;(microtubule organizing centers, MTOC)细胞微管在生理状态以及实验处理解聚后重新装配的发生处称为微管组织中心(MTOC)。动物细胞的MTOC为中心体。MTOC决定了细胞微管的极性。淮南师范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参考资料(仅供参考)生物科学07(8)班宣传部 6

MTOC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大多数细胞质微管组装过程中的成核反应,微管从MTOC开始生长,这是细胞质微管组装的一个独特的性质,即细胞质微管的组装受统一的功能位点控制。

MTOCs不仅为微管提供了生长的起点,而且还决定了微管的方向性。靠近MTOCs的一端由于生长慢而称之为负端(minus end), 远离MTOCs一端的微管生长速度快, 被称为正端(plus end), 所以(+)端指向细胞质基质,常常靠近细胞质膜。在有丝分裂的极性细胞中,纺锤体微管的(-)端指向一极,而(+)端指向中心,通常是纺锤体的(+)端同染色体接触。

★★核基质;(nuclear matrix)亦称核骨架。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概念认为核基质包括核基质-核纤层-核孔复合体结构体系;狭义概念是指真核细胞核内除去核膜、核纤层、染色质、核仁以外存在的一个由纤维蛋白构成的网架体系。目前较多使用狭义概念。呈网络状的核基质纤维充满核空间,与核纤层和核孔复合体相连,核仁被网络在核基质纤维的网架中。核基质、核纤层和中等纤维形成一个贯穿于核质间的统一网架结构体系。核基质纤维的直径为3~30毫微米。核基质的主要成分是纤维蛋白,其中相当部分是含硫蛋白,并含有少量核糖核酸(RNA),是以蛋白质为主并含有少量RNA的复合物。是否含有少量脱氧核糖核酸(DNA),尚属争论问题。核基质具有广泛生物学效应,它可能参与染色体DNA有序包装和构建;对于间期核内DNA有规律的空间构型起着维系和支架作用;可能是DNA复制的基本位点;与基因表达密切有关,可能是细胞核中RNA转录位点和核不均一RNA(hnRNA)加工场所。

★★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细胞通讯是指在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社会中, 细胞间或细胞内通过高度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 并通过放大引起快速的细胞生理反应,或者引起基因活动,尔后发生一系列的细胞生理活动来协调各组织活动, 使之成为生命的统一整体对多变的外界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细胞通讯方式1.分泌化学信号进行通讯: 内分泌(endocrine)、旁分泌(paracrine)、自分泌(autocrine)、化学突触(chemical synapse);2.接触性依赖的通讯:细胞间直接接触,信号分子与受体都是细胞的跨膜蛋白的通讯方式; 3.间隙连接实现代谢偶联或电偶联。

★支原体(mycoplasma):又称霉形体,是最简单的原核细胞(注意:最简单的生命体是病毒)。支原体形态多变,有圆形、丝状或梨形,光镜下难以看清其结构。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支原体可以在培养基上培养,也能在寄主细胞中繁殖。支原体没有鞭毛,无活动能力,可以通过分裂法繁殖,也有进行出芽增殖的。

★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组成原核生物的细胞。这类细胞主要特征是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 同时也没有核膜和核仁, 只有拟核,进化地位较低。

★古细菌(archaebacteria):一类特殊细菌,在系统发育上既不属真核生物,也不属原核生物。它们具有原核生物的某些特征(如无细胞核及细胞器),也有真核生物的特征(如以甲硫氨酸起始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对氯霉素不敏感),还具有它们独有的一些特征(如细胞壁的组成,膜脂质的类型)。因之有人认为古细菌代表由一共同祖先传来的第三界生物(古细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它们包括酸性嗜热菌,极端嗜盐菌及甲烷微生物。可能代表了活细胞的某些最早期的形式。

★遗传信息表达结构系统(genetic expression system):该系统又称为颗粒纤维结构系统,包括细胞核和核糖体。细胞核中的染色质是纤维结构,由DNA和组蛋白构成。淮南师范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参考资料(仅供参考)生物科学07(8)班宣传部 7

★ 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将免疫学方法(抗原抗体特异结合)与荧光标记技术结合起来研究特异蛋白抗原在细胞内分布的方法。由于荧光素所发的荧光可在荧光显微镜下检出,从而可对抗原进行细胞定位

★ 原代培养(primary culture):是指直接从机体取下细胞、组织和器官后立即进行培养。

★★细胞质膜(plasma membrane):是指包围在细胞表面的一层极薄的膜,主要由膜脂和膜蛋白所组成。质膜的基本作用是维护细胞内微环境的相对稳定,并参与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能量和信息传递。另外, 在细胞的生存、生长、分裂、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真核生物除了具有细胞表面膜外,细胞质中还有许多由膜分隔成的各种细胞器,这些细胞器的膜结构与质膜相似,但功能有所不同,这些膜称为内膜(internal membrane),或胞质膜(cytoplasmic membrane)。内膜包括细胞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等。由于细菌没有内膜,所以细菌的细胞质膜代行胞质膜的作用。

★ 离子通道偶联受体(ino-channel linked receptor):具有离子通道作用的细胞质膜受体称为离子通道受体。这种受体见于可兴奋细胞间的突触信号传导,产生一种电效应,如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nAchR)、γ-氨基丁酸受体(GABAR)和甘氨酸受体等都是离子通道偶联受体。它们多为数个亚基组成的寡聚体蛋白, 除有配体结合位点外, 本身就是离子通道的一部分,并借此将信号传递至细胞内。信号分子同离子通道受体结合, 可改变膜的离子通透性。

★ 酶联受体(enzyme linked receptor):这种受体蛋白既是受体又是酶,一旦被配体激活即具有酶活性并将信号放大,又称催化受体(catalytic receptor)。这一类受体转导的信号通常与细胞的生长、繁殖、分化、生存有关。酶联受体也是跨膜蛋白, 细胞内结构域常常具有某种酶的活性,故称为酶联受体。但并非所有的酶联受体的细胞内结构域都具有酶活性,所以,按照受体的细胞内结构域是否具有酶活性将此类受体分为两大类:缺少细胞内催化活性的酶联受体,和具有细胞内催化活性的受体。

★★PKA系统(protein kinase A system, PKA):是G蛋白偶联系统的一种信号转导途径。信号分子作用于膜受体后,通过G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产生第二信使cAMP后,激活蛋白激酶A进行信号的放大。故将此途径称为PKA信号转导系统。如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是很小的水溶性的胺,它们在结构上没有相同之处,并作用于不同的膜受体, 但都能通过G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最后通过蛋白激酶A进行信号放大。

★★ PKC系统(protein kinase C system,PKC system)由于该系统中的第二信使是磷脂肌醇,故此这一系统又称为磷脂肌醇信号途径。

在这一信号转导途径中,膜受体与其相应的第一信使分子结合后,激活膜上的Gq蛋白(一种G蛋白),然后由Gq蛋白激活磷酸脂酶Cβ, 将膜上的脂酰肌醇4,5-二磷酸分解为两个细胞内的第二信使:二酰甘油和1,4,5-三磷酸肌醇(IP3)。IP3动员细胞内钙库释放Ca2+到细胞质中与钙调蛋白结合,随后参与一系列的反应;而DAG在Ca2+的协同下激活蛋白激酶C,然后通过蛋白激酶C引起级联反应,进行细胞的应答, 故此将该系统称为PKC系统,或称为IP3、DAG、Ca2+信号通路。

★★ 线粒体(mitochondrion):线粒体是1850年发现的,1898年命名。线粒体由两层膜包被,外淮南师范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参考资料(仅供参考)生物科学07(8)班宣传部 8

膜平滑,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两层膜之间有腔,线粒体中央是基质。基质内含有与三羧酸循环所需的全部酶类,内膜上具有呼吸链酶系及ATP酶复合体。线粒体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和形成ATP的主要场所,有细胞“动力工厂”之称。另外,线粒体有自身的DNA和遗传体系, 但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数量有限,因此,线粒体只是一种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线粒体的形状多种多样, 一般呈线状,也有粒状或短线状。线粒体的直径一般在0.5~1.0 μm, 在长度上变化很大, 一般为1.5~3μm, 长的可达10μm ,人的成纤维细胞的线粒体则更长,可达40μm。不同组织在不同条件下有时会出现体积异常膨大的线粒体, 称为巨型线粒体。在多数细胞中,线粒体均匀分布在整个细胞质中,但在某些些细胞中,线粒体的分布是不均一的,有时线粒体聚集在细胞质的边缘。在细胞质中,线粒体常常集中在代谢活跃的区域,因为这些区域需要较多的ATP,如肌细胞的肌纤维中有很多线粒体。另外, 在精细胞、鞭毛、纤毛和肾小管细胞的基部都是线粒体分布较多的地方。线粒体除了较多分布在需要ATP的区域外,也较为集中的分布在有较多氧化反应底物的区域,如脂肪滴,因为脂肪滴中有许多要被氧化的脂肪。

★ 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又称电子传递链, 是线粒体内膜上一组酶的复合体。其功能是进行电子传递,H+的传递及氧的利用, 最后产生H2O和ATP。

★ 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过氧化物酶体是由一层单位膜包裹的囊泡, 直径约为0.5~1.0μm, 通常比线粒体小。与溶酶体不同,过氧化物酶体不是来自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因此它不属于内膜系统的膜结合细胞器。过氧化物酶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的各类细胞中,但在肝细胞和肾细胞中数量特别多。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是过氧化氢酶,它的作用主要是将过氧化氢水解。H2O2是氧化酶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产生的细胞毒性物质,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都存在于过氧化物酶体中,从而对细胞起保护作用。过氧化物酶体在1954年被发现时, 由于不知道这种颗粒的功能,将它称为微体(microbody)。

★★ 叶绿体(chloroplast):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能量转换细胞器, 其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即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 生成糖, 同时产生分子氧。

叶绿体除了双层膜结构外,还有类囊体, 它是叶绿体内的膜结构,是叶绿体进行光呼吸的光反应场所。在类囊体的膜上有电子传递链的成分。

叶绿体在细胞质中的分布有时是很均匀的,但有时也常集聚在核的附近,或者靠近细胞壁。叶绿体在细胞内的分布和排列因光能量的不同而有变化。叶绿体可随植物细胞的胞质环流而改变位置和形状。

★信号斑(signal patch): 信号斑是由几段信号肽形成的一个三维结构的表面, 这几段信号肽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斑点被 磷酸转移酶识别。信号斑是溶酶体酶的特征性信号。

★★溶酶体(lysosome)溶酶体是动物细胞中一种膜结合细胞器, 小球状, 外面由一层单位膜包被。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 酶类, 在细胞内起消化和保护作用, 可与吞噬泡或胞饮泡结合, 消化和利用其中的物质。也可以消化自身细胞破损的细胞器或残片,有利于细胞器的重新组装、成分的更新及废物的消除。当细胞被损伤时,溶酶体可释放出水解酶类, 使细胞自溶。溶酶体来自高尔基复合体, 溶酶体的酶有一个基本的特 征, 即它们的寡糖链有磷酸化甘露糖残基, 被TGN的M6P受体识别和结合, 从而被分拣出来,植物细胞中也有与溶酶体功能类似的细胞器,如圆球体、糊粉粒以及中央液泡等。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ER):内质网是由一层单位膜所形成的囊状、泡状和管状淮南师范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参考资料(仅供参考)生物科学07(8)班宣传部 9

结构,并形成一个连续的网膜系统。由于它 靠近细胞质的内侧,故称为内质网。膜厚50~60Å,内腔是连通的。内质网通常占有细胞膜系统的一半左右,约占细胞体积的10%以上。内质网在细胞质中一般呈连续的网状形式存在, 但这种连续性和形 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细胞生活中,一个时期可能是一些连续的小管或小囊系统, 而在另一个时期有可能是不连续的。同时, 内质网对细胞的生理变化相当敏感, 在不正常或服药的情况下,如饥饿、缺氧、辐射、患肝炎、服用激素等, 均可使肝细胞的ER囊泡化。根据内质网上是否附有核糖体,将内质网分为两类:粗面内质网 RER)和光面内质网(SER)。由于内质网是一种封闭的囊状、泡状和管状结构,它就有两个面,内质网的外表面称为胞质溶胶面, 内表面称为潴泡面。

光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在细胞中分布是不同的, 有的细胞中只有RER, 如胰腺外分泌细胞;有的细胞只有SER, 如平滑肌、横纹肌细胞;有的细胞中既含有RER,又含有SER。据估计,大鼠肝细胞中内质网蛋白大约占总蛋白的20%,内质网中脂占总脂的50%。

★ 粗面内质网(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RER)多呈大的扁平膜囊状, 在电镜下观察排列 极为整齐。它是核糖体和内质网共同构成的复合机能 结构, 普遍存在于分泌蛋白质的细胞中,越是分泌旺盛的细胞(如浆细胞)越多, 未分化和肿瘤细胞中较少。其主要功能是合成分泌性的蛋白质,多种膜蛋白和酶蛋白。粗面内质网与细胞核的外层膜相连通。

★光面内质网(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um, SER)核糖体附着的内质网称为光面内质网, 通常为小的膜管和小的膜囊状, 而非扁平膜囊状,广泛存在于各种类型的细胞中,包括合成胆固醇的内分泌腺细胞、肌细胞、肾细胞等。光面内质网是脂类合成的重要场所,它往往作为出芽的位点, 将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或脂类转运到高尔基体。

★★动粒 :(kinetochore)动粒是由着丝粒结合蛋白在有丝分裂期间特别装配起来的、附着于主缢痕外侧的圆盘状结构,内侧与着丝粒结合,外侧与动粒微管结合。每一个中期染色体含有两个动粒,位于着丝粒的两侧。

★★有丝分裂器;(mitotic apparatus)指分裂期的染色体、纺锤体,中心体和星体等细胞分裂因素的细胞器的总称。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有丝分裂器是全套的,但在种子植物中,却没有中心体和星体。有丝分裂器的功能是促使子染色体群的分配和细胞的分裂。在动物细胞中,如果阻碍了中心体的分离,纺锤体的形成就会受到阻碍,也就不会发生染色体后期的移动。

★核内有丝分裂;核内有丝分裂:在正常的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正常复制一次,但至分裂中期时,核膜仍未破裂、消失,也无纺锤体的形成,因此,细胞分裂未能进入后期和末期,没有细胞质的分裂,结果细胞内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形成了四倍体,即核内有丝分裂。

淮南师范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参考资料(仅供参考)生物科学07(8)班宣传部 10

二、填空题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脂类、糖类 和

蛋白质。

★根据膜蛋白与膜脂的关系,可将其分为 膜内在 蛋白和

膜周边 蛋白。

★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转运主要有简单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方式。大分子物质主要通过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完成膜泡转运。

★大分子物质要进入细胞,可通过吞噬作用或胞饮作用或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来实现。★帮助物质进行易化扩散的膜转运蛋白有两类,即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开放的跨膜通道有配体门控通道、离子门控通道、和电压门控通道。

★载体蛋白的转运方式可根据其转运物质的种类和方向不同分成单运输、共运输、对向运输 三种。

★膜受体的生物学特性是特异性、高亲和性、可饱和性、和可逆性 ★通常膜受体的胞外区域为调节部位,而胞内区域为活性部位。

★根据不同的结构和功能,膜受体可分为离子通道受体、酶联受体、偶联G蛋白受体三类。★五大研究方向:细胞周期调控(cell cycle control);细胞凋亡(cell apoptosis);细胞衰老(cellular senescence);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DNA的损伤与修复(DNA damage and repair)

★内质网是由膜构成的小泡、小管或扁囊连接而成的连续的网状膜系统。

★内质网可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两种类型,其中粗面内质网主要由扁囊构成,主要合成分泌蛋白;滑面内质网由小泡或小管构成,主要从事细胞的解毒作用。

★高尔基复合体由 顺面高尔基网状结构、反面高尔基网状结构、高尔基中间膜囊形成。

★高尔基复合体中,分选脂类和蛋白质源于ER的是顺面高尔基网状结构,进行糖基修饰、糖酯形成及多糖合成的是高尔基中间膜囊,对蛋白质进行分选和修饰后形成分泌泡的是反面高尔基网状结构。

★蛋白质的糖基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即N—连接和O— 连接,N—连接糖基化发生在粗面内质网,O—连接糖基化发生在高尔基复合体。

★过氧化物酶体中主要含有氧化酶,其标志酶是过氧化氢酶,其主要功能是氧化分解、清除血液中毒素,如酒精。

★核糖体可分为两类,即附着核糖体和游离核糖体,前者主要合成分泌蛋白,后者主要合成结构蛋白。核糖体大亚基上有四个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位点,即A位、P 位、多肽链转移中心、GTP酶活性部位。

★类囊体的两种类型∶基粒类囊体(granum thylakoid)和基质类囊体(stroma thylakoid)。★细胞外基质的组成可分为三大类∶① 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蛋白聚糖(proteoglycan)②结构蛋白③ 粘着蛋白(adhesive)★细胞骨架由

微管、微丝、中间纤维和微梁网格组成。

★微丝的主要成分为肌动蛋白,它可以由相同的单位联合形 成多聚体。★可以作为微管组织中心(MTOC)的结构有着丝粒和中心粒。★微管含有α和β两种蛋白,这两种蛋白以二聚体形式存在。

★Mg2+离子有利于微管装配,CA2+离子有利于微管分解为二聚体,在37℃时有利于微管蛋白二聚体装配成微管,在0℃ 则解聚为二聚体。

★纺锤体与染色体运动的密切关系,它是由微管蛋白组装而成,纺锤体微管可分为着丝点微管、极微管、中体微管和星体微管。

★一般认为,中间纤维在细胞质中起支架作用,并与细胞核 定位有关,还在细胞间或组织中起支架作用。淮南师范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参考资料(仅供参考)生物科学07(8)班宣传部 11

★溶液中,中间纤维组分中最小的稳定单位是四聚体,它是由蛋白质分子形成的。★核孔复合体的基本组分包括膜结构、孔环颗粒、周边颗粒、中央颗粒、细纤维。

★染色质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核蛋白复合体。其化学成分包括DNA、RNA、组蛋白、非组蛋白。★核小体的核心是由 四种蛋白缔合而成的八聚体。

★染色质的四级结构依次是核小体、螺线管、超螺线管、染色单体

★异染色质在分裂期位于

着丝粒、端粒、或在染色体臂的常染色质之间。

★根据着丝粒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把染色体分为中央着丝粒染色体、亚中央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三种类型。

★核仁的结构由原纤维成分、颗粒成分、核仁相随染色质、核仁基质四部分组成。★核仁的主要成分为 蛋白质、RNA、DNA

★细胞核的组成部分包括核被膜、核仁、染色质、核基质。

★已经确定和细胞增殖直接相关的基因有:细胞分裂周期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肿瘤组织的细胞有3种增殖状态,即增殖型、暂不增殖型、永不增殖型。★细胞分化的特点包括:稳定性、可逆性、细胞全能性

★减数分裂前期Ⅰ可分为五个阶段性时期,即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 ★生物膜中的脂类包括:磷脂、胆固醇、糖脂 ★细胞表面受体分属三大家族:

★多细胞生物,细胞之间的连接主要有3种:(动物)一是以紧密连接为代表的封闭连接;二是锚定连接(桥粒、半桥粒、黏合带、黏合斑);三是通讯连接(间隙连接和化学突触)★黏着分子包括4大类:钙粘蛋白、选择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联蛋白家族。★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伸展蛋白和蛋白聚糖。

★多细胞有机体细胞分化及调节机制的影响因素:一是胞外信号分子对细胞分化的影响;二是细胞记忆与细胞决定;三是受精卵细胞质的不均一性对细胞分化的影响;四是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与位置效应;五是环境对性别决定的影响。

★癌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包括: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通路分子、基因转录调节因子、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等。

★真核生物基因调控4个水平:转录水平调控、加工水平调控、翻译水平调控、翻译后水平调控。★动物细胞典型的程序性死亡方式: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细胞自噬。

★细胞周期长短测定方法:一是脉冲标记DNA复制和细胞分裂指数观察测定法;二是流式细胞仪测定法。

★细胞周期同步化人工方法:一是DNA合成阻断法;二是分裂中期阻断法。

★真核细胞的结构体系可以概括为3大体系:

一、生物膜体系以及以生物膜为基础构建的各种独立的细胞器;

二、遗传信息表达的结构体系;

三、细胞骨架体系。

★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增殖)过程大致可分为:侵染、脱壳体、早期基因复制与表达、晚期基因复制、结构蛋白合成、组装与释放等过程。

★膜脂的运动方式:

一、沿膜平面的侧向运动;

二、脂分子围绕轴心的自旋运动;

三、脂分子尾部摆动;

四、双层脂分子之间的翻转运动。

(其他的请结合书本课后摘要进行总结)淮南师范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参考资料(仅供参考)生物科学07(8)班宣传部 12

三、问答题

★为什么说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异同点?

★为什么说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 ★叙述细胞质膜的结构组成、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简述物质跨膜运输的形式及其特点? ★简述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异同点?

★真核生物的内膜系统如何、以及是如何实现蛋白质分选的?各参与成分的作用有如何? ★简要说明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有何特点?(以cAMP为第二信使的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双信使信号通路)

★细胞骨架的概念、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异同点及其作用如何? ★简述核糖体的基本结构,及其如何参与蛋白质翻译过程的? ★何为细胞周期,以及如何实现细胞周期调控的?

★何为细胞凋亡、细胞坏死以及细胞衰老?三者的主要特点、及其异同点比较? ★何为细胞分化?如何实现之?并简述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对细胞分化的作用? ★机体是如何维系细胞社会的联系?

★简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简述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特点。

G1期(DNA合成前期):G1期长短不一,是细胞生长的主要阶段,细胞内合成大量的RNA和蛋白质。其中限制点(R点)控制细胞增殖活动进程,是细胞增殖与否的转折点。

S期(DNA合成期):是DNA进行复制的阶段,体细胞的DNA含量增加一倍。此外,细胞质中合成各种组蛋白进入细胞核,与DNA组装成核小体。

G2期(DNA合成后期):复制因子(RF)失活,•有丝分裂促进因子(MPF)活化,相关蛋白质合成,为进入M期作准备。

M期(有丝分裂期):可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4个阶段,包括染色质组装成染色体;有丝分裂器和收缩环的形成;核被膜和核仁的消失和重建。

★什么是细胞周期的检查点(checkpoint),有何意义?

细胞周期检查点是细胞周期(cell cycle)中的一套保证DNA复制和染色体(chromosome)分配质量的检查机制。是一类负反馈调节机制。当细胞周期进程中出现异常事件,如DNA损伤或DNA复制受阻时,这类调节机制就被激活,及时地中断细胞周期的运行。待细胞修复或排除故障后,细胞周期才能恢复运转。根据调控内容,可分为三类 1: DNA损伤检查点(DNAdamage checkpoint)负责查看DNA有无损伤; 2:DNA复制检查点(DNAreplication checkpoint)负责DNA复制的进度;

3:纺锤体组装检查点(spindleassembly checkpoint)管理染色体的正确分配已否,因为染色体的分配主要依赖于纺锤体的作用。

从检查点的工作方式来看,又可分为三个部分 1:探测器(sensor),负责检查质量问题;

2:传感器(signaltransducer),负责信号传递;

3:效应器(effector),由效应器去中断细胞周期进程并开动修复机制。

关于检查点工作的分子机制还不很清楚,但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现在已能描绘出一个初步轮廓。淮南师范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参考资料(仅供参考)生物科学07(8)班宣传部 13

★如何研究一个基因在细胞和发育中的功能?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进行使基因功能研究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中的重大课题,基因转导、反义技术、转基因和基因剔除、染色体转导、RNA干涉等是目前研究基因功能的主要方法,新的技术不断涌现,且各有其特点和局限性。目前,大规模、高通量分析基因功能借助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法、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SAGE)法、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反向遗传学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以及微阵列或DNA芯片技术、基因敲除和转基因技术等方法来实现,通过这些方法将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与基因功能相关的信息。

★举例介绍胚胎干细胞体外分化的诱导方法。ES细胞的诱导分化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人们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实现这个目的。目前主要包括:外源性生长因子诱导ES细胞分化、转基因诱导ES细胞分化、通过将ES细胞与其他细胞共培养的方式诱导ES细胞分化等。

★举例说明CDK激酶在细胞周期中是如何执行调节功能的。

细胞生物学考试资料总结 篇2

一、对象

2013级医学本科、医本民族班、检验本科、预防本科, 试点涉及16个班级共436人。

二、考试改革方案和实施计划

通过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 制定了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考试改革措施。在实验组学生中进行考试改革研究, 根据结果进一步修正改革措施, 最终形成新的合理的考试模式。以往的终成绩是期末成绩占70%, 实验成绩占30%, 现调整如下:

1. 课程终成绩仍以期末成绩为主, 但缩小其比例, 由原来占课程终成绩的70%降为60%。组卷方式不变, 仍为闭卷考试, 内容涉及所有章节重点内容, 满分100分。为适应新考试方式的选题需求对题库进行更新和补充, 去掉部分考核知识点过于单一的试题, 增加考核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分析题。

2. 课程终成绩中原实验成绩占30%, 现缩减为10%。因为该课程实验学时为8学时, 细胞水平的形态学观察较多动手操作较少, 课时少且实验内容较简单, 因此实验作业成绩不再作为终成绩重要参考标准。

3. 课程终成绩中新添一项学习报告, 学习报告一般在课程过半时进行, 以小综述的形式, 在课程结束前上交。学习报告的内容由老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来设定, 学生写作前由教师介绍论文写作基本要求、格式、技巧以及如何查找相关文献等内容。写作过程中可随时与教师交流。题目可在教师给定的题目中选定, 也可根据相关教学内容自行选定。在上交学习报告的同时要求上交所查找主要资料的纸质材料。任课教师批阅后给出成绩并选取优秀的报告留档。此项占课程终成绩的20%。

4. 平时成绩, 如考勤及课堂表现 (如回答提问) 等占课程终成绩的最后10%。

三、结果

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学习成绩呈正态分布。

从试点班级的期末考试情况来看, 不及格同学较前届减少, 大部分班级平均成绩在75分以上, 较前届显著提高, 及格率也较前届有所增高, 尤其优秀率较前届明显提高。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析, 每个班级终成绩均符合正态分布。

*与考试改革班级比较, P<0.05

四、讨论

细胞生物学课程课时少, 内容多且相对杂, 从分子基础到细胞结构功能再到增殖分化共有十一章内容。基本每两个学时就要讲新章节新内容, 对学生来说接受有困难, 尤其是新生, 在中学时期的学习是“细嚼慢咽”式的, 进入大学第一学期正处于适应阶段, 每次两个小时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对他们来说几乎是狂轰滥炸式的, 学生们从心理上较难接受, 因此很容易滋生反正学不懂, 不如考试前来突击的想法。为了督促学生学习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考试改革刻不容缓。在新考试改革中, 考试内容贯穿整个医学细胞生物学的理论知识, 有需记忆的基础知识、有需应用实践的综合知识、还有需要查新的学科新进展等, 考试的形式包括期末卷面考试、平时小测验、考勤及调研报告, 考试时间也贯穿理论学习的始终。所以, 新的考试模式对每一个学生的考核都是综合性的, 能够很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投机取巧的行为,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的考试模式让学生不能再专注于“画重点”“背习题集”的学习模式, 而是要寻求新的学习方法,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自主学习同教师指导相结合, 充分理解课本理论知识、主动摄取课本以外知识、活学活用, 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医学人才[3]。新的考试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激发了学生各种潜能。兴趣是最大的学习动力, 在新的考试模式下, 学生可依据自身兴趣选题, 因此, 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有些同学的作业甚至是超额完成的, 有交两份, 也有交三四份的。好的教育教学模式更能让学生扬长避短, 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在试点班级中不同专业所交的小综述有明显的特点, 如男生较多的国防生班级, 任课老师发现这个班级的综述在阐述与疾病的关系时明显倾向于疾病的治疗。而在检验专业, 又明显地倾向于疾病的诊断, 不少同学的作业中对病例的生化检查异常及原因阐述得非常清楚, 理解得也很到位。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 也能和学生的专业紧密结合, 加深对专业的理解。所有这些结果让任课老师很欣喜, 在考试改革的班级学习气氛较前两届学生有明显不同。新的考试形式基本上避免了学生临时突击复习的现象。此种考试方式, 最终考试成绩不仅仅在试卷上, 在实践操作 (实验) 、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综述) 及平时表现 (平时提问和考勤) 这些方面均有体现。这样全方位的考试制度, 一方面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估学生成绩, 另一方面让学生从一开学便不敢掉以轻心, 扭转了小部分学生平时不认真, 考前突击死记硬背却能拿高分的情况。新的考试形式促进了教学相长。学生写综述过程中遇到问题能积极和老师沟通, 提出很多精辟犀利的问题。《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突飞猛进, 知识更新速度很快, 这也促进教师不断充实自己, 不能把自己的知识局限在一本教材上, 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综上所述, 新的考试形式“闭卷考试加小综述及平时成绩相结合”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而且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改革和完善了考试体系。使学生更好地明确了教学目标, 既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又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 同时督促教师不断地学习, 促进教育从应试型向素质型转变。

参考文献

[1]张锦宏, 曾军, 郭芝刚.医学院校临床专业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 2012, 20 (4) :762-764.

[2]杨春蕾, 蒲浩渊, 陈芬, 等.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 2013, 3 (4) :23-26.

细胞生物学考试资料总结 篇3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侧重的是生物学科知识的教授,对于实验的教学也偏重于教材中要求的学生实验。事实上,教材中的实验素材非常多,若能灵活运用,对学生的实验思维及生物学素养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本文以《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思路为例,主要体现笔者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生物学实验思维能力的一些想法。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属于理解水平。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呈现方式——先介绍功能再讲结构。通过资料分析所展示的一系列科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细胞核的功能,进而以图代文介绍了细胞核的结构,从而使学生对细胞的结构有一个整体、明确的认识,为必修二《遗传和变异》相关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在前面两节学习了细胞结构中的细胞膜和细胞器,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已有了充分的认同;对细胞的空间思维已基本构建;初中时对细胞核的功能已有初步的了解,但具体结构还不太清楚。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简述细胞核的结构

2.举例说明细胞核的功能

(二)能力目标

通过模仿老师分析实验型资料,尝试分析实验中的对照,归纳实验结果;进而领悟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以及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2.体验实验分析过程,强化实验设计的对照思想和单一变量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

1.领悟细胞核的功能

2.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区别

五、多媒体准备

资料分析的实验图解、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部分细胞图片、电线

六、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大肠杆菌与酵母菌的根本差别?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特有的,我们对它又了解多少呢?举例说明细胞核形态、数目、大小。

1.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节里,资料分析中给了四则资料,同时给出了五个问题讨论。仔细分析,资料的设置并不是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问题设置的也太过直接,缺少悬疑,学生的学习动力很难被充分调动起来。于是,笔者做了如下的设计:

首先呈现资料三(变形虫分割、去核实验),这个实验实际上是对初中教材中教授细胞核一节的内容上进一步补充后的再现,对于学生来讲非常熟悉,最先引出这个实验,能很好的唤起学生的相关记忆。在这则资料的问题设计上进一步细化为①实验设置的对照是什么?②无核的部分还能恢复生命活动吗?③举例说明正常细胞中的核与质是什么关系?

接着,由单细胞动物引申到单细胞植物——伞藻,进一步引出资料四(伞藻嫁接实验),引导学生关注实验中对照设计的同时,细化问题为①嫁接后长出来的新帽的形状是由什么决定?②嫁接实验并不能得出伞藻细胞核的功能,结合资料三,你有更严谨的实验设计吗?③资料四说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还是细胞质有关?

两则资料显示了核移植技术在单细胞生物上的应用,对于多细胞生物呢?进而引出资料一(黑白美西螈核移植实验)在课本问题之前,补充问题:请预测实验可能会出现的结果。然后显示实验结果,让学生自主生成该项知识。该实验可用简易的过程图表示实验过程,会更加生动形象,便于理解。若时间允许,可进一步延伸至多利羊的诞生。

最后提出资料二(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通过图示实验过程前两步,提出问题:①你推测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左边不分裂?②如何证明你们的观点呢?③通过前后对照说明了细胞核能控制什么?

小结细胞核功能后,问题引出:为什么细胞核具有控制细胞遗传和代谢的功能?

2.细胞核的结构

由问题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①核膜与细胞膜有什么不同?②细胞核与细胞质如何联系?③核仁是什么?③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仁的体积相对较大还是较小?④染色质与染色体名称很像,什么关系?⑤细胞核如何控制遗传?⑥细胞核怎么控制代谢?

3.总结细胞核结构与功能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通过多媒体展示,将课本上枯燥的文字转化成了简明易懂的流程图,从而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一个个有层次的问题,步步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从而获得知识。对资料分析中的实验资料加以整合调整,使整个教学过程层次清晰、过渡自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已熟悉的知识基础上建立新的知识框架也更为有效、更为牢固。问题设计由简到难,层层递进,从实验分析到质疑甚至设计,始终强调实验设计中的对照原则。将实验的思维方式融入教学中也是这节课的教学初衷,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

本节课创设了很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也通过阅读——提问——探讨——理解的模式让学生自己体验、感悟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体现在他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顺利地总结出细胞核的功能以及细胞核为什么是系统的控制中心。

细胞小组--分享资料其一 篇4

经文:玛3:8-10

你在夺取神的财物吗?

一、欢迎(welcome)时间:15分钟

彼此问好。坐下分享讨论一下,我们身边有小偷吗?小偷的一般行为会是

二、敬拜(worship)时间:20分钟

提前规划的好的小组服侍人员列表中服侍人员带领敬拜赞美。选择熟悉的诗歌,唱诗、祷告、宣告„„等相结合。(带领形式及诗歌曲目自行决定)

三、神的话语(wrod)时间:40-50分钟

1、查经与讨论20-30分钟

“人岂可夺取神之物吗?你们竟夺取我的供物。你们却说:‘我们在何事上夺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们在当纳的十分之一和当献的供物上„„以此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 【我在夺取神的财物吗?】—— 十一奉献奉献是什么?

“奉”,即“捧”,意思是“给、献给”;“献”,原意为“献祭”,指“把实物或意见等恭敬庄严地送给集体或尊敬的人”。两个字和起来,奉献,就是“恭敬的交付,呈献”。简单的说,“奉献”指满怀 感情的为他人服务,做出贡献,是不计回报的无偿服务。

思考:我们仅仅只在财务上夺取了神的物吗?

十一奉献是奉献吗?

十一奉献不是奉献。是我们当纳给神的,必须给神的,没有任何条件而归给神的。(玛3:10)“万军之耶和华说:你们要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使我家有粮„„”

十一奉献的用处?

十一奉献归于神分别为圣。有一部分是供给利未人的(申18:3),可作为外

差的路费,教会内部运转等方面的运用。须知钱一定要由教会统一管理。

思考:我们教会中的钱是统一管理的吗?小组的运作是否应该成立小组奉献还是要

交于堂会?

【什么会让我们去夺取神的财物?】—— 贪贪是万恶之根。(提前6:10)使我们迷失方向,价值观变得吝啬。会让我们陷入其中无法自拔。渐渐地迷失自己,渐渐渐地魔鬼就占空子,让我们成为他的傀儡。自私自利,凡事只想着自己不顾他人,不按神所教导去作。

思想:我的生命中有过自私自利吗?有过贪心吗?

祷告、宣告:愿上帝破除我们心中的贪念和自私自利的心。

【解决办法】

1.承认自己的罪,面对自己。(徒3:19)2.坚持作十一奉献。

3.凯撒的物归给凯撒,神的物归神。(路20:25)

思考、讨论: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不去夺取神的财物?

彼此勉励、祝福、代祷

2、讨论与建议:10-20分钟做到《我是奉献人》,我需要从哪里改进?从中我要特别注意的是什么?心里给自己一个规划。聚会结束祷告、个人琐事代祷

生物学微格教学资料选编论文 篇5

Biological microteaching video data collection

院 系:生命科学学院 专 业:生物科学(师范)年 级:2011级 学 号:12011242518 姓 名:赵泽东 指导教师:周续莲 微格教学视频资料选编

摘要:为了给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切合实际的技能模仿资料,本研究结合生物学课堂教学技能的要求,对以往“微格教学”课程所积累的生物学教学相关录像资料进行了筛选,并用会声会影X5、魔影工厂、暴风影音等工具对所选择的录像资料进行编辑,共为9项教学技能选择编辑了47个视频资料。为每项技能编辑的视频资料具有音画清晰、体积小,针对性强,具有层次性(有技能较熟练、规范的及非常熟练、规范的视频资料)等特点。教师可以在讲解不同的教学技能时有针对性地选择运用,还可以拷贝给学生,让他们在课下进行观摩学习,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将视频放在云空间,这样还可加大其传播范围。关键词:微格教学;视频资料

Biological microteaching video data collection Abstract: In order to give biological science major’student in normal university teaching skills training with and practical skills for imitation data, this study combined with biology classroom teaching skills and amassed for the previous "microteaching course of biology teaching video data were screened, and use tools VideoStudio X5, specter of factory, storm, of the selected video data editing, for a total of nine teaching skills is to select and edit the video data of 47.For each skill to edit the video data has a clear picture, small volume, strong pertinence, with levels(skill is skilled, standardized and highly skilled, specification of video data).Teachers can have in explaining the different teaching skills for to choose to use, you can also copy to the students and let them watch and learn in class, if there are conditions, using modern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video on the cloud space.Only in this way can also increase its transmission range.Keywords: microteaching;video data

目录

前言................................................................5 1.1课题提出的背景..................................................5 1.2研究的目的意义..................................................6 2.本研究的理论依据..................................................6 2.1斯金纳(B E Skinner)的“小步子”原理.............................6 2.2班杜拉模仿学习理论..............................................7 3.选编视频的方法...................................................7 3.1视频资料来源及选择依据.........................................7 3.2编辑工具.......................................................7 3.3编辑方法......................................................10 4.编辑视频的内容...................................................13 4.1语言技能.......................................................13 4.2导入技能.......................................................14 4.3演示技能.......................................................15 4.4讲解技能.......................................................15 4.5提问技能.......................................................16 4.6板书板画技能...................................................17 4.7强化技能.......................................................17 4.8组织教学技能...................................................18 4.9结束技能.......................................................19 5.使用建议.........................................................19 6.不足和展望......................................................20 7.参考文献........................................................21 8.致谢.............................................................22 附表:.............................................................23

前言

1.1课题提出的背景

微格教学是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出的一种利用现代视听手段训练师范生及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目前“微格教学己被作为一种用来培训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优化模式而广泛应用”。微格教学可分为观察、实践、反馈、评价四个环节。观察、模仿是微格教学的初始环节。在正式训练前,为了使被培训者明确培训的目标和要求,通常利用录像对所要训练的技能进行示范,示范可以使受训者对各种教学技能进行感知、理解和分析,并进而产生模仿行为。模仿是学习动作技能的基础,是在定向的基础上对特定的动作或行为的模拟、仿效。模仿或者通过观察进行学习,已成为习得教学技能的一个组成部分[2]。“在培养受训者掌握教学技能的实践中已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3]”。为了提高微格教学效果,在教学技能训练过程中,需要利用教学视频资料对所要训练的技能进行示范,使受训者进行模仿学习。微格教学视频资料具有使抽象的教学技能知识内容形象化、具体化的特点,有利于师范生实现隐性教学知识显性化,搭建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能为师范生呈现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促进教师的认知加工,从多种角度发展丰富的心理表征,其空间性、动态性特点可以使师范生具备身临其境的临场感[4]

[1];教学视频案例还可以让师范生更有效地捕捉课堂教学细节,揭示教学事件的模糊性和复杂性,满足其学习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特点,将课堂教学全面、完整地呈现在师范生面前,使师范生可以真实感受到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师生活动的多样性以及教学情境的丰富性,有助于师范生教学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视频资料的技术特性又可以满足师范生在时间序列上对于教学过程的精确定位和重复播放,达到反复浏览、多次学习的目的[5]。而目前,对于生物科学(师范)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中视频资料编辑方面的研究工作报道较少,因此,有必要进行这方面研究。1.2研究的目的意义

宁夏大学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利用微格教学方法训练师范生教学技能已有近三十年时间,积累了大量的视频资料,但是这些资料有些只有部分内容可用于教学,不适合整体用在微格教学技能训练和模仿学习中;有些是一些中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包含内容多,针对性不强,且视频质量不高,占用空间大,不易传播使用。为了给师范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和切合实际的技能模仿资料,本研究将对所积累的生物学教学相关视频进行选择编辑。形成占用空间小、针对性强,方便传播和师范生模仿学习的视频资源,来丰富微格教学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技能培训效果。

2.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2.1斯金纳(B E Skinner)的“小步子”原理

微格教学又称微型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它基于斯金纳(B E Skinner)程序教学思想中的“小步子”原则和布卢姆(R S B loan)的“教育目标分类”的基本思想,微格教学中的“微”体现了小步子原则,“格”字可以理解为“定格”或“规格”它限制着“微”的量级与标准,每格都限制在可观察、可操作、可描述的最小范围[6];微格教学训练以“大目标、小步子,步步落实,螺旋上升”为策略,以“人数少,时间短,内容单一,反馈及时”为基本特点,将驾驭课堂教学过程所需的“大”能力分解为各种“小”技能,并进行科学分类,以“小”的技能为“步子”进行单独训练,反复循环训练并螺旋上升,最终完成整体的目标—“大”的教学能力[7]。因此,在教学技能训练时,需要将驾驭课堂教学过程所需的“大”能力分解成为各种教学技能,本研究依据此理论将课堂教学技能分为教学语言技能、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组织教学技能、结束技能10类[8],并依据每项技能的训练需要选择编辑视频资料。2.2班杜拉模仿学习理论

微格教学的训练过程可分为观察、实践、反馈、评价四个环节。其中观察、模仿是微格教学的初始环节。在正式训练前,为了使被培训者明确培训的目标和要求,通常利用录像对所要训练的技能进行示范,以便于受训者对各种教学技能的感知、理解和分析,并进而产生模仿行为。模仿或者通过观察进行学习,已成为习得教学技能的一个组成部分[9]。班杜拉认为,观察并加以模仿的过程受榜样、观察者及认知水平的影响。从榜样角度来说,榜样的地位越高,越具权威性,就越容易被模仿;榜样与观察者越相似,被模仿的可能性越大;受奖励的行为比受惩罚的行为更容易被模仿。从观察者角度说,与观察者自我判断相符的行为容易被模仿,不符合观察者动机倾向的行为容易被拒绝、排斥[5]。这是本研究选择视频资料的重要依据。

3.选编视频的方法

3.1视频资料来源及选择依据

视频资料主要是在平时教学中收集的宁夏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微格教学训练录像,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教学录像、中学生物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根据班杜拉“榜样与观察者越相似,被模仿的可能性越大”原理,选择宁夏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微格教学训练录像中效果比较好的录像资料;根据班杜拉“榜样的地位越高,越具权威性,就越容易被模仿”原理选择宁夏及全国优秀中学生物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根据班杜拉“受奖励的行为比受惩罚的行为更容易被模仿”选择“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的录像资料。

3.2编辑工具

编辑视频资料的主要工具有会声会影X5、魔影工厂、暴风影音。3.2.1会声会影

会声会影是一款功能强大的视频编辑软件,具有图像抓取和编修功能,可以 抓取,转换MV、DV、V8、TV和实时记录抓取画面文件,并提供超过100 多种编制功能与效果,可导出多种常见的视频格式,甚至可以直接制作成DVD和VCD光盘(如图1)。会声会影支持各类编码,包括音频和视频编码,是最简单好用的DV、影片剪辑软件。

图1 会声会影X5界面

3.2.2魔影工厂

魔影工厂是一款使用简单的全能格式转换工具,它是海外流行的视频格式转换件WinAVI面向中国用户推出的官方中文版,根据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做了大量调整、完美的支持移动设备。界面简洁容易上手,视频格式支持广泛且完全免费(如图2)。

图2 魔影工厂界面

3.2.3暴风影音

暴风影音是北京暴风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视频播放器,该播放器兼容大多的视频和音频格式。暴风影音播放的视频清晰,当有文件不可播时,右上角的“播”起到了切换视频解码器和音频解码器的功能,会切换视频的最佳三种解码方式。暴风影音是国人最喜爱的播放器之一,因为它具有最强的播放能力(如图3)。

图3 暴风影音界面

3.3编辑方法

编辑视频资料主要有六个步骤。

第一步,利用暴风影音浏览收集到的视频资料,记录下需要截取的视频的起止时间(如图4)。

图4 浏览视频 第二步,因会声会影X5所支持的格式有限,对于不支持的格式需要利用魔影工厂进行转换(如图5)。本研究将其转换为MP4格式。

图5 格式转换

第三步,利用会声会影X5的多重修整视频功能截取浏览时记录下的需要截取的内容(如图6)。

图6 利用会声会影X5按记录截取视频

第四步,将截取出来的视频按照教学技能进行命名、分类(如图7)。

图7 将视频按教学技能进行分类

第五步,将同一类教学技能使用相同的模板进行编辑,加上必要的文字说明(如图8)。

图8 将分类的视频进行编辑

第六步,视频编辑好以后将其打包为视频文件。鉴于目前所有播放器对MP4格式支持最好,本研究视频文件全部打包为MP4格式(如图9)。

图9 生成视频文件

视频文件生成之后,对照各项教学技能的要求和视频资料选择编辑的理论依据进行修改完善。

4.编辑视频的内容

共为9项技能编辑了47个视频资料(见附表),具体内容下面逐一介绍。

4.1语言技能

4.1.1语言技能的基本要求

教学语言技能是教师最基本的技能,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教学语言应具备教育性、科学性、学科性、简明性、启发性、可接受性等特征,并且要求声音洪亮,语速适中,语言流畅,节奏适当,有感染力、通俗易懂、富有启发性。4.1.2视频内容

根据语言技能的基本要求,所选择的视频资料应该能够为师范生掌握语言技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共选出6个符合要求的资料(如图10),依次是:

图 10 4.2导入技能

4.2.1导入技能的基本要求

导入技能是指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方式开始时,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导入的目的性与针对性要强,导入要具有关联性、直观性、启发性与趣味性。4.2.2视频内容

根据导入技能的基本要求,选出的较好的示范资料如下(如图11):

图4.3演示技能

4.3.1演示技能的基本要求

演示技能是教师通过实际表演、示范操作、展示媒体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方式。演示物应全体可见,对演示物的指示要准确,演示必须与语言讲解紧密结合,要引导学生观察。4.3.2视频内容

根据演示的基本要求,选出的较好的示范资料如下(如图12):

4.4讲解技能

4.4.1讲解技能的基本要求

讲解技能是用语言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形式,是人们用语言交流思想情感和知识的一种表达方式。讲解应抓住重难点,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善于使用例证;讲解要有启发性、科学性、思想性等;讲解语言要准确、清晰、明了。4.4.2视频内容 根据讲解技能的基本要求,选出的较好的示范资料如下(如图13):

图4.5提问技能

4.5.1提问技能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课堂提问是通过师生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提问应把握住时机,问题要适合多数学生的水平,且语言要简明易懂,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作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作分析确认。4.5.2视频内容

根据提问技能的基本要求,选出的较好的示范资料如下(如图14):

图 4.6板书板画技能

4.6.1板书技能的基本要求

板书技能是教师为辅助课堂口语的表达而运用凝练的文字符号书写在黑板上(或投影片上),以传递教学信息的方式。由于板书是辅助课堂口语用的,所以板书必须书写规范,层次分明,以教材内容为依据,并且板书要与教师讲解密切配合。注意板书的启发性、条理性、简明性及文字语言的示范性。

板画,即黑板画是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描绘出的图画。具有灵活性、动态感、能集中学生注意力等特点。演示黑板画时,要以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主,图要简单明了,且科学明确;画图的速度要快,应让学生看清楚画图的全过程[10]。4.6.2视频内容

根据板书技能的基本要求,选出的较好的示范资料如下(如图15):

图4.7强化技能

4.7.1强化技能的基本要求

强化技能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系列促进和增强学生反应和保持学习力量的方式。强化的目的要明确,强化要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使用要自然恰当等。4.7.2视频内容

根据强化技能的基本要求,选出的较好的示范资料如下(如图16):

图4.8组织教学技能

4.8.1组织教学技能的基本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断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有管理性组织,诱导组织和指导性组织。教师组织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重视集体,在一定规则下形成良好风气。教师应沉着冷静,灵活应变。4.8.2视频内容

根据组织技能的基本要求,选出的较好的示范资料如下(如图18):

图 4.9结束技能

4.9.1结束技能的基本要求

结束技能是将学生的注意引导到一个特定的任务和学习步骤的完成。归纳总结要简明扼要,能揭示知识结构和重点;重要的事实、概念、规律等结束时要进总结与深化;结束采用的形式,即巩固知识又余味无穷。4.9.2视频内容

根据结束技能的基本要求,选出的较好的示范资料如下(如图19):

图5.使用建议

本研究共编辑形成47个视频资料,所编辑的视频资料具有音画清晰、体积小等特点,便于教师和师范生随时利用。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出视频资料的作用,提出以下使用建议。

第一、视频资料是按照不同的教学技能进行选择和编辑的,因此针对性很强,教师可以在讲解不同的教学技能时有针对性地选择运用。

第二、每项教学技能选择了我校师范生的教学录像、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学生的教学录像、优秀中学生物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这样的视频资料形成了技能由较熟练、较规范到非常熟练、规范的不同层次,有利于师范生在模仿学习时逐级模仿、逐步提高。第三,视频资料来自不同层次和不同地区的师范生和教师,拓展了师范生学习的范围。教师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师范生技能掌握的情况选择不同层次的资料做示范。

第四,每个视频资料都比较短小,用时2—5分钟,除了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外,还可以拷贝给学生,让他们在课下进行观摩学习,这样学生可以进行反复观看。

第五,如果有条件,可以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将视频放在云空间,这样还可可加大其传播范围。

6.不足和展望

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在微格教学训练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视频资料。但由于本研究时间不足,只选择了最有代表性的资料进行编辑,并且所选择的视频资料主要以正强化为主,未选择反面的素材。实际上在技能形成过程中,正例传递有利于概括的信息,反例传递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还应该选择一些反面的视频资料,使师范生通过正反对比来提高技能,该工作只能在以后逐步去完善。

其次,本研究所编辑的视频资料基本能满足目前微格教学的需要,但是,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育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以后还需要补充探究、说课等新教学技能的视频资料。

第三,本次对视频资料的编辑主要运用的是最基本的技术,今后还需要开发新的软件,应用新的科学技术编辑交互性更强、更加人性化的视频资料。

7.参考文献

[1]苏继红.谈微格教学中反馈与评价对师范生从教能力的影响.教学研究[J],2007(3)[2]张婷,胡林.基于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微格教学探究[J].职业教育究,2013,11:74-76.[3]孙立仁.微格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荣静娴,钱舍.微格教学与微格教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李秀芹等.开展微格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探索,1997(6).[6]张婷,胡林.基于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微格教学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11:74-76 [7]李俊,戴静芳.试论视频资料在生物学教学中的作用[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912:210-211.[8]王邦雄,雷体南.微格教学中教学技能的分类、训练和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04:151-152.[9]秦丹,阴瑞华.基于教学视频案例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J].现代远程教育究,2013,04::101-106.[10]周续莲.生物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教程[M].银川:阳光出版社,2010,90

8.致谢

本研究及毕业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周续莲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论文的选题是她根据目前所做的研究和我的长处选定的。从资料收集到视频完成,老师一直都认真的观看了我选编的视频并提出详细的修改建议。从开题报告到论文完成,老师仔细的给我解答迷惑,教我多读自己写下的文字,注意遣词造句。在这次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老师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在此谨向周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附表:

视频资料一览表

教学技能

语言技能 视频内容(按姓名排序)1.曹敏:合理膳食 2.陈晨:细胞膜的边界 3.董俊:演讲探究式学习4.虞梦琦:说课 5.赵万余:实习总结 6.马娟:核酸

导入技能 1.蔡雨双:物质的跨膜运输 2.陈银萍:视频导入 3.卢丹红:种群密度 4.徐琳:细胞呼吸 5.杨婷燕:氨基酸的结构 6.于海涛:光合作用

7.虞梦琦: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8.贠佩珍:人体的免疫 9.赵艳:人体的血管

演示技能 1.白彩萍:演示实验

2.陈银萍: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胡彩琴:挂图演示植物受精 4.马耀军:水螅的生理

5.燕文:挂图演示草履虫的生殖方式 6.张大治:神经系统的结构 7.赵艳:多媒体演示人体的三种血管 8.周续莲:水螅的结构

讲解技能 1.刘兰芳:神经系统的组成 2.柳巧禛:细胞衰老.3.马耀军:水螅的生理 4.钱银凤:神经元的结构 5.于海涛:光合作用概念 6.于海涛:萨克斯实验 7.贠佩珍:人体的三道防线 8.朱菁:反射

提问技能 1.陈银萍:如何保护生物圈 2.付震:海尔蒙特实验 3.付震:英格豪斯实验

4.关茜:呼吸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怎么变化 5.关茜:什么是胸廓

6.关茜:胸围差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7.卢丹红:如何计算种群密度 8.庞蓉:软体动物 9.徐琳:细胞呼吸的含义 10.于海涛:普利斯特利实验

11.赵艳:与心脏相连的血管属于什么血管

板书技能 1.板书技能

2.芮键: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细胞生物学考试资料总结 篇6

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一、天竺葵的实验(2009考点)

1、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

2、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

3、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

4、染色:用碘液染色

5、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二、光合作用(2009考点)(考点)

1、产生了淀粉等有机物

2、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

第二节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一、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1、用来构建之物体

2、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二、呼吸作用

1、在线粒体里进行

细胞生物学考试资料总结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内容

检索2008年1月~2011年12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医院内分泌及血液科收治的有完整诊疗过程记录及骨髓检查结果的住院病历,骨髓取材不理想的病例予以剔除。确定33例为本研究的对象。总结分析其骨髓象特点、粒细胞恢复时间、热程长短、临床预后等指标。

1.2 检测方法及诊断标准

骨髓象和形态学特点诊断参照《血液病细胞形态学诊断图谱》[2,2]。血常规检查均采用上海ABX公司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诊断标准: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少于0.5×109/L,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粒缺。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所有与数据都经过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性数据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数据采用近似t检验。显著性水平为α=0.05。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33例粒缺患者中25例为女性,年龄19~62岁之间,平均(37.4±11.9)岁,病程2周~6年。所有患者根据初诊时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甲状腺B超检查确诊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接受ATD治疗前白细胞计数均大于3.0×109/L,中性粒细胞大于1.5×109/L。既往无血液系统疾病史,无毒物、放射物接触史。33例患者中23例由甲巯咪唑所致,10例丙基硫氧嘧啶所致(以发生粒细胞缺乏之前1月内所服用的抗甲状腺药物为准),所有患者均在粒细胞恢复正常之前进行了骨髓细胞学检查。

2.2 骨髓象特点

根据骨髓象和形态学特点将33例患者分为成熟障碍型、再生障碍型2组,其中再生障碍型20例,成熟障碍型13例。再生障碍型组骨髓增生活跃15例,减低5例。成熟障碍型组骨髓增生明显活跃3例,增生活跃10例。各组骨髓象结果分析见表1。

注:覮与成熟障碍型组比较,P<0.05

2.3 相关临床资料

成熟障碍型与再生障碍型2组患者发病年龄、服用ATD疗程、入院时中性粒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异,而再生障碍型组粒细胞恢复时间及发热时间明显长于成熟障碍型组。2例死亡患者骨髓象均为再生障碍型(见表2)。

注:覮与成熟障碍型组比较,P<0.05;ANC(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中性粒细胞计数

3 讨论

ATD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已经有50余年,其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粒细胞缺乏,ATD导致的粒细胞缺乏多发生在服药的前2~3个月之内,文献报道丙基硫氧嘧啶导致粒细胞缺乏的发生率为0.37%,甲巯咪唑为0.35%[3]。目前,抗甲状腺药物导致粒细胞缺乏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主要有免疫损伤学说及药物毒性作用学说,前者认为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敏感患者体内粒细胞膜蛋白结合形成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引起粒细胞破坏与溶解。后者认为是药物对骨髓多能干细胞的毒性作用所致[4,5]。但是,其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

参照BENJAWAN等[6]对粒细胞缺乏患者的骨髓象分型方法,笔者对33例ATD导致粒细胞缺乏患者骨髓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这些患者骨髓象以粒系再生障碍型为主,骨髓增生程度多为活跃,少数患者出现增生减低,未见增生极度减低的病例。在粒系再生障碍型组患者中从服药到出现粒细胞缺乏时间最短者为6 d,最长者为20周。这些结果表明ATD导致的粒细胞缺乏患者骨髓没有被抑制,而且粒细胞缺乏的发生与药物剂量及服药时间无必然联系。这可能提示ATD导致的粒细胞缺乏是以免疫反应对粒系各阶段细胞损伤可能性大,而不是药物对骨髓直接毒性作用所致。

本组资料提示患者发病年龄、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种类及疗程、入院时中性粒细胞计数等与其骨髓象分型无明显相关,但是再生障碍型组粒细胞恢复时间及发热时间明显长于成熟障碍型组,本研究中2例成熟障碍型组患者因及时的诊断与治疗没有出现发热症状,而2例死亡患者骨髓象均为再生障碍型。这提示ATD导致的粒细胞缺乏患者骨髓分型为再生障碍型者恢复造血功能慢,感染的机会大且已经存在的感染往往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患者骨髓象分型对判断疾病转归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由于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所以没有办法观察到骨髓象分型在疾病转归过程中的变化。本组患者骨髓穿刺检查均为粒细胞缺乏阶段进行,经过停用抗甲状腺药物及升白细胞治疗,患者白细胞上升过程中及恢复正常后没有再复查骨髓象以观察其动态变化过程。但是尽管如此,该研究结果会对ATD导致的粒细胞缺乏的发病机制的阐明及预后评估提供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1]AZIZI F.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antithyroid drugs[J].ExpertOpin Drug Saf,2006,5(1):107-116.

[2]梁建英,吴德沛.血液病细胞形态学诊断图谱[M].安微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56-180.

[2]LIANG JY,WU DP.Diagnostic atlas of cytomorphology in hema-tologic disease[M].Anhui: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2004:156-180.Chinese

[3]TAJIRI J,NOGUCHI S.Antithyroid drug induced agranulocytosis:special reference to normal white blood cell count agranulocytosis[J].Thyroid,2004,14(6):459-462.

[4]COOPER DS.Antithyroid drugs[J].New England Med,2005,352(9):905-917.

[5]MING TS,CHEN HT,KUANG CS.Antithyroid drug-induced a-granulocytosis[J].Chin Med Assoc,2009,72(8):438-441.

上一篇:数控专业大专毕业生自我评价下一篇:小吃店商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