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精选12篇)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篇1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社会化的加速。为了适应这种变化, 医学高职高专教育必须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既要精于医学技术, 又不能荒于人文。但一些学校片面重视专业教育和技能训练, 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学生长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 对社会缺少责任, 对生命缺乏关爱, 对病人缺乏同情。能否将人文素质课程融入医学专业教学, 成为培养高素质的卫生人才的关键, 也成为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医学模式
一、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的内在要求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社会化的加速, 要求医生从生物、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综合观察分析病人、疾病和健康人群, 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与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问题以及医学自身的问题。医学虽然具有极为鲜明的专业性与技术性, 但作为一门人类生命的学科, 与社会是密切联系的, 人文社会色彩突出, 因为在医学领域, 无论是从健康、疾病的概念、临床决策的过程, 还是从对患者的关怀, 都蕴涵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医学学科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已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能否将人文素质课程融入医学专业教学, 成为培养高素质的卫生人才的关键, 成为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另外, 随着大量科学技术手段渗入医学, 导致了医学的非人格化和医患关系的物化。这些医学本身的内在要求和产生的问题, 决定了在医学人才培养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
二、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缺失及成因分析
目前, 医学专业院校大部分学生对于专业以外的人文课程、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较差, 人文素质缺陷是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1. 医学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误区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 医学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医学技能型人才, 其人才培养规格具有鲜明的实用性、职业性和社会性。因此, 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 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 有些教育者认为,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只要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在未来的岗位上能胜任工作就达到了教育目的, 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3年的学制, 增加了在校期间专业教育的难度, 一些院校偏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学习和提高, 挤压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空间和时间。一些学生也受使用主义思想的影响, 认为到高职高专院校就是学习专业知识, 没有必要学习其他知识。因此上专业课时认真听讲、完成作业, 而在人文素质课上多采取应付态度。因此, 片面强调“就业教育”会使学校工作偏离了人才培养这个重心, 并导致学生创新能力缺失、适应职业需要的能力差。
2. 医学高职高专院校课程设置和教育理念滞后
医学高职学生重视的是专业技能学习, 过分的职业化教育导致人文教育旁落, 人文素质的培养被边缘化甚至削减。从课程设置来看, 目前, 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差强人意, 且以意识形态教育类的课程为主, 只强调其工具性、政治教育和导向功能, 忽视了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的影响。许多院校对人文课程的设置原则上重视, 实际上轻视或忽视, 教学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普遍存在人文素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学时偏少、分量偏轻的问题。教学内容也缺乏与医学教育、实践的结合, 教育理念相对滞后, 师资力量相对匮乏, 特别是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的教师较少, 大部分教师上课缺乏知识性、趣味性, 人文精神缺乏和淡薄, 教学评价单一。加之教育周期短, 大多数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突出专业技能训练, 在课程设置上出现“专业一边倒”的现象, 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失衡”以及人文素养的低下, 使医学生难以适应社会, 难以适应时代。
三、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实现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
在医学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必要的。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可以弥补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
1. 构建新的医学教育模式
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 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深入研究教育模式的创新问题, 在课程体系改革与调整上突破、削减课程中不必要的重复内容, 加强实践技能训练, 加强医学前沿理论和人文选修课设置。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使学生在成才中成人, 把“就业”与“做人”有机结合起来, 旗帜鲜明地倡导职业人文教育。
2. 完善医学人文课程
要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 有必要对目前的课程体系加以完善。课程结构应涵盖文化基础、人文、医学科学等类型。同时医学人文课程的开设, 有助于医学生了解医学的社会内涵, 学会客观评价某种医学技术和某些医学现象的价值。在完善医学人文课程中将人文素质培养运用于医学实践中, 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了医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 有助于医学生真正做到“精医术、懂人文”。
3. 提升教师人文精神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阶段, 有着很强的向师性, 老师的言行修养极大地影响着年轻的一代。加强职业人文教育, 关键在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这里包括传授医学专业知识的教师和传授人文知识及传播人文精神的教师。因此, 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要求教师转变观念, 树立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哲学观。一要不断夯实专业教师自身的人文功底; 二要求人文课程教师多学习和了解医学知识, 寻求更多的医学和人文的契合点, 从而推动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4. 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环境
(1) 加强人文方面图书的建设, 规范经典文化教育
向全校师生推荐经典文化教育书目, 包括《诗经》《论语》《孟子》《庄子》等典籍, 以及《史记》《汉书》《楚辞》《全唐诗》《红楼梦》等传世之作。同时, 结合世界读书日活动, 积极开展大学生读书节和书香校园等活动, 从而营造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氛围, 形成优良的学风、教风和校风, 促使医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修养、品行道德、职业气质。
(2) 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专题讲座
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人文素养方面的讲座, 探讨人文素养、人际交往等的内涵。结合现实生活, 以国学与人文的内涵为切入点, 以经典的诗文为依托, 结合现实生活, 通俗生动地为广大师生诠释了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真谛, 使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活动站在学术的平台之上。
(3) 利用网络和校报开辟交流平台
随着大学业务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在校报和校园网上为广大师生开辟“读书圈”和“读书论坛”等专栏, 定期举办经典导读和好书推荐活动, 交流研讨、整理回复论坛中的问题。同时, 鼓励师生进行有关经典文化教育的研究活动, 为师生的研究成果提供发表的平台, 为师生学习、诵读、欣赏、研讨经典文化提供有效的帮助。
(4) 开展校园社团活动
以贴近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为宗旨, 广泛组织各种社团活动, 在校园内形成“经典文学场”,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以各级各类的比赛为契机, 积极开展征文、演讲、诵读、书法、歌唱等活动, 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篇2
1本科教育中的医学人文
自1990年起,日本医学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的医学院校开设了综合课程、问题式学习辅导以及临床参与学习⑴。其中有一些标志性事件。
1.11991年大学设置基准大纲化
1991年日本大学设置基准大纲化的改革引发了所有大学和学院的一般教育或教养教育的改变。就医学教育而言,这些改变包括:1)取消了一般教育的部门;(2)扩大了专业化课程;(3)增加了早期接触项目。
曰本医学教育未来面临的三个重大挑战是:1)寻求如何教导思考的方式而非医学相关的课程,包括医学科学;(2)建立一个适应青年人变化的教育体系;(3)建立能够全面组织和管理一般教育的部门。在减少了一般教育的情况下,一般教育的模式似乎己经转向了教养教育的模式,后者强调医生的品格或人性的发展,我们通常称之为“医学人文模式”。
1.2-些报告或文件中关于一般教育的建议
虽然1991年日本大学设置基准大纲化规定减少了大学教育中的一般教育,下面4个与医学教育相关的报告或官方文件却建议将一般教育作为医生教育的最基本课程:1)大学委员会的报告,21世纪日本大学的梦想与未来改革的原则();(2)21世纪医学会议的第四次报告()(3)中央教育委员会,新世纪的教养教育();(4)医学和口腔教育的研宄委员会,医学教育的核心总课程模式(),由文部科学省发布。
例如,在文部省(MEXT,主管教育、文化、体育、科学和技术)的监督下,由医学和口腔教育研宄委员会提出的医学教育的核心总课程模式,列出了本科生医学教育的核心结构,包括1218条详细的行动目标[4J.分为7个部分:(1)医学概论;(2)一般医学;(3)身体各系统的标准结构、功能、病理生理学、诊断和治疗;(4)系统的生理反应、病理生理学、诊断和治疗;(5)基本的临床检查;(6)医学与社会;(7)临床实践。
医学教育的核心总课程模式包括一些与医学人文相关的目标。如,在(1)部分中,有4个小部分:①医学的原则;②医疗实践的安全与风险管理;③沟通与团体医疗;④任务分析、问题解决以及逻辑思考。在“医学的原则”中,学生必须学习以下内容:①医学伦理和生命伦理;②病人权利;③医生的义务和责任;④知情同意。在“沟通与团体医疗”中,学生必须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包括病人及其家属,以及如何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
除了(1)部分外,在(4)部分中有一个小部分,是“人的死亡”。要求医学生学会从社会的和医学的角度去理解死亡,整体地看待死亡。学生必须知道有尊严地死亡与安乐死的区别,以及如何对家属的悲痛进行安慰。日本的所有医学院校都被要求现有的70%的授课时间用于贯彻核心总课程模式,只留下30%的授课时间用于学校的具体课程目标[|]。虽然与医学人文相关的课程非常之少,但是医学总课程却不能忽视医学人文领域。
1.3日本医学教育人员的观点
全国医学部长病院长会议每隔两年以白皮书的形式发布关于医学教育的全国调查结果,即日本大学医学部(医科大学)白皮书。最新的版中,提到了一些关于一般教育总课程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调查提及,“一般教育中最重要方面的是什么77%以上的医学院校,包括40%(31/76)认为主要是一般教育。一般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在人文方面培养医学生,如提升人的尊严感和医疗实践中的道德情感。在其他选项中,有8所大学认为,一般教育或教养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能够提供更好的沟通。
1.4现状
根据对日本医学院校的全国调查的白皮书,92%的大学(73/79)以不同的方式贯彻了医学人文教育。其中还有两所院校正准备贯彻[5J。约有80%的医学院校第一年就开始了医学人文的教学。40%以上的院校在第二年和第四年也开始贯彻。如前面提到的,在日本本科医学教育中,一般教育或教养教育通常在前两年中进行,而后面的几年则是专业医学教育和临床教育。然而,有两个大学(信州大学和横滨市立大学)在整个6年中都有,还有一个大学(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则是5年都有在这些学校设置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的院校有29所,设置医患沟通课程的有14所,设置文学与医学、医学人类学、医师职业道德、医生与病人关系课程的有11所。
除了20对于日本医学院校的全国调查的白皮书之外,曰本生命伦理协会进行了第一次具体关注日本医学院校的医学伦理教育的全国调查,并于11月在第20届年会上作了报告。根据报告,49所医学院校(所有被调查的院校)都在其总课程中安排了医学伦理学课程,但讲授的方式和频率略有不同。分析认为,“受到高度评价的”或“优秀的”课程包括:①由一个或多个教学成员系统组织的,并在医学院校中从第一年持续到临床阶段(第五或第六年)的课程;②与其他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包括护理、口腔、药学等专业的学生合作,学习团队的医疗实践。另一方面,报告者们发现,“需要改进的”课程是那些只在第一年提供的以及只作为选修而非必修的课程。报告者们得出的结论是,日本医学院校普遍的医学伦理学课程的模式大都是在第一年和第二年提供基本的伦理学课程,而在第三年和第四年只提供一门或两门伦理课程,这个阶段学生主要学习医学科学,而在临床阶段很少学习伦理学[
从教育体系来看,生命伦理学教育在医学院校流行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正如前面提到的,生命伦理学或医学伦理学是核心总课程模式所要求的。因此,医学教学人员应当认识到生命伦理学教育的重要性。第二,生命伦理的概念和问题都是医学生在未来的实践中可能碰到的,而且全国医师资格考试对此有所要求。如,总的条款要求掌握的问题包括医学伦理和病人权利,以及社会与医学。在‘医学伦理和病人权利’一条中,学生可能会被问到作为医生应具有的职业素质或社会责任、病人的权利、病人的自主权、知情同意权、保密与公开以及对病人意见的尊重。在“社会与医学’一条中,学生可能会被问到研宄伦理的指南,包括人类基因组和基因研宄,认知论研宄,等等。学生同样可能会被问到临床试验的伦理问题。除了被要求的问题之外,一般的问题包括临终问题,如死亡的概念、有尊严的死亡、安乐死、或生存意愿等[7]。无论学生愿意与否,他们都必须学习医学伦理或研宄伦理,以通过考试。
“沟通’是日本医学人文课程中第二热门的课程。在14个学校的一般教育中,各种与沟通相关的课程被提供以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医学教育人员们认识到,医学生对病人及其家属传达医疗信息的行为或态度,知情同意的过程以及告知真相的伦理问题等都是日本医学课程设置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医学概论’是日本医学人文课程中第三热门的课程。这个学科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庞杂,广泛地包括了医学哲学、医学史、医学伦理学、职业精神以及医学社会学。
医学概论30年前在日本医学院校中就流行起来。据曰本的该学科创立者泽久敬,日本90%以上的医学院校自1971年以来就开始开设了这门课。近来组成医学概论的各个主题被作为独立的学科分别讲授。然而,即使教学内容有所改变,医学院校开设的这门课依旧非常受欢迎。
其他学科,如文学与医学、医学人类学、医学职业的人文精神等,在日本的医学本科教育中都有所设置,但非常少。
总之,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了一般教育对于培养未来医生的重要性。根据日本政府的官方和日本的专业组织的建议,医日本医学人文教育一足立智孝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02月第30卷第2期总第374期
学人文教育应当被置于医学总课程的核心位置,特别是在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目前看来,几乎日本所有的医学院校都在总课程中提供了某些医学人文的课程。然而,笔者并不认为曰本医学教育中的医学人文教育发展得很好。
第一,日本现在缺乏对于什么是医学人文的认识,没有在理论上对医学人文进行全面阐释的书籍。日本医学教育者知道医学人文这个词,但他们看起来并不理解它的具体含义,包括它的概念、目标、教学方法以及外国所进行的.一些项目。
第二,医学人文教育项目的不平衡或落后。如在日本医学人文教育现状中所言,“医学伦理学”是日本医学人文教育中最受欢迎的课程。“医学伦理学”是一个很好的学科,能够帮助医学生去认识和理解医学中的伦理问题,并从伦理上分析这个问题。即是说,医学伦理学能够很好地教育学生去发展认知能力,但对发展情感能力却不是必需的。
第三,课程紧,以至一般教育或医学人文教育被医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教育抛了出去,只能在医学教育中处于边缘位置。
第四,缺乏人力资源。日本学习过医学人文的教育人员非常少。虽然医学院校的学者们从事一般教育,然而他们大都只教授本专业,并不会试图将其专业知识与医学或健康问题联系起来。如,几年前笔者在日本一个教学医院为住院医进行医学人文教育,讲授“文学与医学”的时候,一个住院医告诉笔者她在大学的文学课上学习过‘伊索寓言”。而她那个学校的文学教授根本没有打算将他的学术兴趣与医学问题联系起来。笔者认为那个教授并没有提供医学人文教育,而只是教养或一般教育。这是日本医学教育中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这个问题可能与第一个问题,即对医学人文教育缺乏认识有很大关系。
2研究生教育中的医学人文
2.1新的研宄生临床训练系统
在“开业医师法”修改之后,厚生劳动省在12月11曰颁布了第158号部门法令,规定了新的研宄生临床训练要求。这项法令的第二条对研宄生临床训练新体系的基本观点进行了如下阐述:研宄生临床训练必须为住院医提供这样的教育机会,以培养他或她作为一个专业医生的品德,使他或她对医学的社会角色有很好的认识而无论其将来的专业如何,并具备在一般医疗实践中处理病人普通伤害或疾病的基本临床能力(AlanTeo认为日本的住院医项目实际上与美国医学研宄生的实习阶段更类似,但日本毕业后临床培训中为期两年的临床实践通常被称为shoki-kenshu通常译作“初级住院医”。因此,我们通常将毕业后临床培训的学生叫做“住院医”,而不是“实习生”,在本文中,笔者将沿用这样的习惯).
该项条款规定了两个关键的概念:培养作为医生职业精神的品德的人格,以及要求广泛的基本医疗技能。这也是厚生劳动省颁发的“研宄生临床训练目标”的基本观点。
基本观点的具体内容可以总结为两方面:行为目标和经验目标。行为目标要求培养作为专业医生所应有的态度,即要具备技术技巧并在医疗实践中经历各种类型的病人。行为目标的具体描述有6个范畴:(1)医患关系;(2)团体医疗实践;(3)问题解决能力;(4)安全管理;(5)病例报告;(6)医学的社会化。经验目标有3个方面的经验是住院医所必须有的:1)诊断方法、临床测试以及一些具体的技能,如书写病例;(2)症状、健康状况和疾病;具体环境的医学,包括急诊医学、预防医学、公众卫生、围产医学、儿科医学、心理健康和姑息治疗[11]。
在研宄生临床训练的目标中,发现一些与医疗实践的人文方面相关的描述。在行为目标中第一项,即病人一医生关系中,必须学习以下内容以整体地理解病人,并与病人及其家人建立良好的关系。需要学习如何从生理、心理、社会角度等方面去理解病人及其家人的需求;学习如何在让专业医生、病人及其家人都满意的情况下获得知情同意;学习如何处理保密和隐私问题。第二项团体医疗实践中,住院医必须对其作为一个医疗团队中的一员有清楚的认识,并能够与不同专业的医疗相关人员合作,包括护士、药剂师、社会工作者以及营养学家。他们还必须学会如何与其他成员进行沟通。第六项医学的社会化中,必须理解医学的社会角色以及医学如何对社会有所贡献。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需要学习医学伦理学和/或生命伦理学,并适当地学习相关的内容。
在经验目标中,作为一项临床的专业技能,住院医必须学会如何进行医患对话,需要理解与病人及其家属,还有其他医护专业人员进行沟通的重要性。他们需要知道,医患对话是与病人及其家属建立信任关系并为治疗而获取病人必要信息的大好机会。在特殊的临床情境中,如姑息或临终医疗照顾,住院医必须学会从心理和社会以及医学或身体各种角度来关照病人。他们需要了解临终问题,包括告知真相的伦理问题,以及考虑病人的宗教信仰或对死亡的哲学态度等。
2.2现状
为了评价毕业后临床训练中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现状,Nori-koNagao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研宄,这是自引入新的毕业后临床训练系统以来首次开展的此类研宄。
研宄者首先向640所正式拥有毕业后临床住院医项目的医院的负责人发出了匿名的自填式问卷。共258所医院回复了问卷(应答率为40.3%)在做出应答的医院中,只有69所医院(26.7%)拥有伦理学项目,其余189所(73.3%)均没有。研宄内容包括应答医院伦理教育项目,医院为住院医开设伦理学课程的情况等。在开设伦理学的医院中,132所(69.8%)由住院医的导师开设,34所(18%)采取医院负责人做讲座的形式,14所(7.4%)没有,8所(4.2%)由其他医院完成。在做出应答并开设伦理项目的医院中,大约一半医院是在毕业后培训开始时由资深医生为学生做一次伦理学方面讲座,其中包括院长、副院长、毕业后临床培训的项目负责人或医院伦理委员会主席。其他伦理学教育项目包括每个临床科室每月举办一次讲座,以及邀请其他专家来院做讲座。尽管在新的毕业后临床培训的公文中提到医学实践人文方面的行为目标,但做出应答的医院中仍然有70%以上还没有完全开设伦理项目。即使在毕业后培训中开设了伦理课程,但似乎也不是一个综合性的或者系统性的项目。
在和新的毕业后临床培训系统出现之前,日本也曾经开展过这种有关临床住院医伦理教育情况的研宄。总共有114名住院医参与研宄(应答率为79%)在这些应答者中,28%曾接受过一个月以上的伦理学教育;24%只是在照顾病人中碰到伦理学问题时才会被要求提供这方面的教育;18%称获得伦理学教育的机会非常少。共有85名住院医(75%)希望能够在临床培训中获得更加全面的伦理学教育。
比较这两项研宄,笔者认为,现在的情况与那时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尽管毕业后临床培训的教育体系自己经开始执行了。也就是说,很少有教学医院拥有系统、全面的伦理学教育项目。在伦理教育项目中,大多数是一次性的讲座,而不是系统、全面的系列讲座。根据美国的研宄,在临床背景下开展全面和持续的伦理教育是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而种教育形式都是有效可取的,包括会议形式、针对特殊的伦理案例召开小型讨论会以及讲座的形式等。一次性讲座在毕业后临床培训中
似乎不足以成为一种有效的伦理教育模式。
在曰本新的毕业后临床培训体系下,我们需要组织和采取一些有关医学实践人文学方面的项目。与人文方面有关的行为目标包括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有效的关系,如何与他人交流,如何处理伦理学问题(例如知情同意、隐私和保密)以及临终问题。我们应该认真考虑医学实践的人文方面,从而保证毕业后临床培训项目的效果。
2.3龟田综合医院的医学人文项目
~,笔者和足立朋子有幸被厚生劳动省派往千叶县鸭川市龟田综合医院(KMC),为年轻的医务人员组织了多次医学人文项目(龟田综合医院建立于1948年,目前由拥有862个床位的住院部和拥有19个床位独立的综合门诊部组成该院于1987年被日本厚生劳动省批准为教学医院)[15],我们组织的医学人文项目所参照的是新泽西伯斯安布伊拉里潭医疗中心(RaritanBayMedicalCenterRBMC)的做法[16]。除了为临床住院医提供伦理学教育以外,该项目的目标是还要帮助他们知道如何发现伦理学问题,如何从多个视角看待这些问题,并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同情心来思考。每次会议的组织都要涉及几个重要的生命伦理学原则:尊重自主权原则、不伤害原则、行善原则和公正原则(这四大主要原则是由Beauchamp和Childress在1979年出版的《生命伦理学的原则》一书中提出,该书在20己出版第6版,其中该书第3版在由永安幸正和立木教夫翻译成日本并出版--《生命医学伦理》,因此这四大原则在曰本己广泛传播)[17]。每次会上围绕这几个重要的原则选取一些主题,并对其进行讨论。如有关尊重自主权的伦理原则、知情同意的问题。我们会用生命伦理学领域一些经典的案例以及曰常实践中可能碰到的案例进行讨论。对于尊重自主权原则和知情同意原则,我们引用了塔斯基吉梅毒研宄的案例。并围绕案例展开讨论,如该研宄在对待受试者方面有哪些不好的表现,以及患者的自主决策是如何被剥夺的。我们希望学员能够了解知情同意是如何防止这种悲剧的发生。
每次课结束时,每个学员需要阅读一篇由病人或医务人员撰写的文章,可以选择发表在日本某报纸上名为“我难忘的医学”的获奖文章或者是美国医学会杂志《心灵点滴》文集中的文章。我们还节选了伦理学会议以及叙事/人文会议上的一份案例研宄的一部分作为课上的阅读材料。
根据在KMC教授医学人文的经验,笔者认为,对于年轻的医务人员来说这样的项目是一个很重要的机会,他们可以由此:
(1)反思自己每天的实践;(2)与其他同事和医务人员讨论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困难;(3)学习别人不同的观点或看法。
不过,由KMC的医学人文教育,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有些学员抱怨各讲座之间的间隔太长;由于时间过久(2或4个月),他们感觉自己会忘记上一次课所讨论的材料;第二,学员的参与率并不是很高。住院医有时会因为工作繁忙而无法参与到项目中;第三,对于项目的内容方面,没有时间对住院医在自身临床实践中所碰到的伦理案例一一进行讨论;第四,由于项目的时间紧迫,在用四原则法分析某些特殊的案例时,我们没能在课上有针对性地阅读某些文献材料。
谈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篇3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不容乐观
一、医学生人文素质内涵
医学的本质在于对人的关怀,不仅要求医者具有广博的自然医学知识,还必须要从生理、心理、社会、经济等方面把患者视为一个整体,对患者做到尊重、诚信、同情和耐心。因此,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医学是与人打交道的“人学”,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在培养医学生时,更加注重人文素养教育。我们所说的人文素养,主要是指专业技能和理论之外的其他文化涵养和素质,“既要有对人的医疗权利、生命价值、健康利益、人生需求和人格尊严的关怀,又要培养医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认同感、职业品格、道德情操和创新精神”。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多层面、全方位的综合教育,这种教育不是单一地增设某一类课程就能解决的,它应当是一种文化、精神的渗透,是一种由外而内潜移默化式的浸润教育。检验这种教育的效果,不是看学分高低,而是看医学生修养、人格的提高和升华与否,是看医学生的嘉言懿行是否由内而外地自然流露。
二、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现状
我国医学生是从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高中毕业生中直接录取的,人文素养教育比较薄弱。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中大多专注于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对那些与医学相关的执业能力普遍重视不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医务工作者医学人文知识的浅薄。由于人文文化不能直接产生成果,一段时间以来不被人们所重视。有人认为科学技术才是实学,而人文社会科学只是“空头理论”。正是由于这种观念的误导,致使一部分医学生排斥人文素质教育,忽视人文素质的提高。中国医学协会有一项调查显示:90%以上的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当或不够所引发的,提示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刻不容缓。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医学教育者已逐渐认识到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国内一些高校建立了医学人文研究所,对医学课程体系整合也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在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护士规范化培训及医学继续教育中也逐渐渗入了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容。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受重视程度、教育的系统性和规范性等,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为此,医学院校教育者们提出了从树立意识、改革课程体系、探索专业课程中的人文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来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提升医学教育新理念,将人文与医学精神并重
人文素质的形成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最直接的目的是培养、塑造和弘扬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探索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是时代赋予医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交融。人文素质教育对医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医学教育要塑造医学生的科学精神,更要塑造医学生的人文精神。重视人文教育,培育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成为越来越紧迫的工作。从事医学工作的人在具备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同时,还要具备人文精神和人文态度;医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应贯穿于学习的始终,融入各门课程之中,深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
在传授知识中注意渗透医学人文教育,注重课堂中的人文互动。医学生在进入临床课程后,实践课和见习课增多,可充分利用和病人沟通采集病历的同时,引导学生尊重患者,关爱患者。同时进行医德教育,在讲授的基础上采用病历讨论法、情景模拟教学等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基于问题的学习(BPL)”等先进教学方法,把教学的主体——学生放在主要地位,让学生与教师探讨在临床中如何与患者沟通,在最大限度地保证临床诊断和治疗需求的前提下,为患者做出伤害和经济负担最小的临床决策,这种方式的人文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在教学实践与见习课中,带领学生对患者诊断、治疗和护理的同时进行分析和讨论,实事求是地让学生感悟医学人文相关的临床决策,在教与学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
四、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对策
1.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是实现医学生人文素质启迪和引导的重要形式。学校的校容校貌和人文环境,都能带给学生美的熏陶,是提升医学生素养的生动教材。正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优良的校园文化可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特点和行为方式,振奋其精神,完善其人格。我校作为一所少数民族地区的医学院校,秉承“大医精诚”的校训,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校风、学风、校训等。刚入校的大学生就要进行医学生誓言的宣誓,通过学校的校园网、宣传栏、广播电视等,加上丰富多彩的文化广场、人文讲座、职业道德讲堂、文化艺术节、志愿者服务等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组织,打造一个高雅、快乐的校园。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2.提高医学生培养自己人文素质的意识
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校园的文化与教师的讲授是帮助医学生提高人文素质的推动力,只有自身增强学习,提高人文素质方面的意识,才能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增加对人文知识的了解,主动弥补自己人文方面的不足,树立起关怀人、尊重人的意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3.纳入学校的教育的课程体系
加强人文教育,首先要将其纳入学校教育的相关课程体系。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战略高度出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素质课程教育体系,让学生接受比较完善的人文素质教育。例如,开设《艺术鉴赏》、《人际沟通》等人文修养与医护礼仪课程,引导学生思想升华,培养真善美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4.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礼记》中说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不仅需要一支优秀的人文社科类教师队伍,还需要提高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质,这对医学生有重大影响。作为一名医学院校的教师,首先应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充分认识和挖掘自己所授专业课程中潜在的人文内容和人文精神。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还要兼备浑厚的医学素养和人文素质,在医学课程中有意识地把人文知识有机地融入教学内容中;提倡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自身的继续教育。
5.开展读书活动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近年来,我校每年都进行相关的活动,今年为增强我校师生员工的学习能力,提高大家的综合素质和医学人文素养,结合当前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和“我的中国梦”两项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以“传统书香润杏林,中国梦圆塑大医”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周”活动;举行了“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当医者变成患者”的读书征文比赛和师生座谈会;组织开展“中国梦——梦圆右医”的征文摄影大赛、主题宣讲活动、主题班会等系列活动。采取了新闻报道、横幅、板报等多种形式,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倡议全院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引导师生与书为友,同大师对话,同历史对话,去了解优秀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并从中接受心灵的洗礼,获取前进的动力,汲取人生的智慧。
6.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让学生感受真的力量,体验善的高尚,领略美的魅力,把对人文知识体验内化,升华为人文精神。
7.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探索科学活动的灵魂和生命,医学要发展,就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医学生通过接受医学人文教育,了解和感受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等医学先驱身上所体现的创新精神,激励他们不断进取,培养善于创新的能力。我们应该紧密联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和医学生的特点,以人文素质培养为基础,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支持,促进医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科学与人文高度结合才能造就一名优秀的医学生,并使其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总之,只有加强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医学理念,注重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相通相融,才能培养出“懂医术、修人文、有道德、能创新”的优秀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伦峰.论医学院校优化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系列研究(一)[J].语文学刊,2013(2).
[2]殷大奎.人文医学精神与医师职业责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2):3-6.
[3]罗海欧,晋献春,崔烨等.浅析西医院校《中医学基础》教学中医学人文渗透[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4):61-62.
[4]丁素娇,赵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1(13):36-37.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民族医学院内科护理教研室)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篇4
关键词:高职高专,医学生,人文校园建设,人文素质教育
一、问题提出
人文校园是医学生感受人文气息的载体, 在浓厚的人文环境中才能感受到深厚的人文性, 所以要不断参加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与人文知识讲座, 完善人文知识结构, 加强锻炼与实践, 以提升人文能力, 全面提高人文素质, 从而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文校园建设如火如荼,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校园环境得到极大改观, 初具医学人文气息;人文校园活动丰富多彩, 大可满足不同兴趣爱好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拓展课程教学改革初见成效, 例如学分制素质教育拓展课程的实施, 促进了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同时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人文校园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诸如校园自然环境与设施布置尚须改善;校园文化活动流于形式, 忽视效果;人文素质拓展课程只讲过程, 时效性不强;雁过留声, 人过留名, 而人文活动开展过与素质拓展课程教学完成后便再也无人问津, 缺乏总结与思考。人文校园建设中的三辆马车:人文环境、人文活动、人文拓展课程, 各行其道, 笔者认为三者应统一于促进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这一目的之下, 相互配合、互相研讨、相互促进。为更好地发挥人文校园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 急需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系统化、体制化的“人文校园建设———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二、人文校园建设背景下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一) 营造浓郁医学人文校园环境, 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精神熏陶。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 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最直观、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营造良好的人文校园环境。人文校园环境又可称之为“校园人文环境”, 它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是“一门陶冶心灵的‘隐性课程’”[2]。人文校园环境建设可分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 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
1. 建设医学人文校园物理环境, 给予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力量。
校园的物理环境也就是学校的外观环境, 它蕴含着特定的人文性, 是“物质形态的文化载体”[3]。校园物理环境指的是学校的外部环境, 主要是由学校的建筑物 (宿舍、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等) 、文化设施、生态环境、班级环境及各种徽章、标志、服饰等物质环境所营造的能够体现医学院校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医药类高职高专大多数是从中专直升为大专, 处于转型期, 缺乏校园文化积淀, 文化积淀薄弱, 人文校园外部环境氛围不浓厚。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人文校园外部环境建设, 要体现医学特色与医学文化。 (1) 绿化环境, 美化校园。绿色彰显无限生机, 催人上进。在绿化校园时, 可有意识地使草坪、草树呈“医”字形, 各系根据专业特色或将所属区域以本专业领域内名医名字规划排列。与春兰秋菊、冬梅夏莲、苍松翠竹相映生辉, 绝非简单的实物, 点点滴滴皆是中医药文化的象征, 无不熏陶着医学生。 (2) 道路、楼宇命名应具医学特色, 比如道路可称为“杏林路”、“岐黄路”, 校舍可以名医命名, 如教学楼可称为“元华 (华佗字元华) 路”、“思邈路”等。如此校园小路、教学楼充满着医学文化气息, 走在校园里, 医学生就能闻到医学人文的味道。 (3) 人文环境设施的建设。首先是打造名医雕塑, 让医学生时刻感受到名医风范, 激发医学生对医生神圣职业的向往与追求;其次利用校园文化宣传窗、广播媒体等宣传中医文化;再次营造小桥、流水、学生的校园环境, 以柔克刚是大学校园不可缺少的景观。 (4) 环境设施的排列。首先生态规划布局合理, 给人以轻松愉快之感;其次是教室、实训中心的室内的字画等装饰物要布置合理。 (5) 合理的文化环境, 如图书馆、文艺长廊、名言警句等, 使得校园成为医学生的教科书。 (6) 校徽、校服、校训凝聚医学文化, 体现医学生风采。
2. 加强师生道德、素养建设, 塑造良好的校园风气。
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具有深厚人文素养与崇高人文精神的教师, 无疑是学生人格塑造的导师。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与人文素养体现着学校及其品位, 关系着社会对学校及个人的评价与将来在工作中的表现与成就。因此, 师生道德素养是校园环境人文化的体现。
3. 营造良好的学风、学术氛围, 以学习促进人文素质提高
良好的学风, 能够体现出医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有利于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学校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传播知识与弘扬真理。追求科学精神、弘扬真理的主要体现就是学术, 百家争鸣。高职高专医学院校虽是以教学为主的学校, 但医学是科学, 必须严肃对待, 勤于钻研、勇于探索、坚持科学真理。因此, 医学院校应根据实际情况, 要求国内外专家莅临学校讲座, 让医学生接触到更为前沿的医学知识, 感受到医学的崇高。
(二) 合理规划人文校园活动, 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时效性。
目前人文校园活动的时效性并不强, 并不能有效促进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据调研, 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较为薄弱, 有58%的医学生是出于压力为完成任务而参加各类人文校园活动, 仅有42%的医学生是主动参与的;医学生对于人文校园活动对人文素质提高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有79%的医学生认为“有作用, 但不明显”, 14%的医学生认为“没作用, 不明显”, 仅有7%的医学生认为“有作用, 作用明显”。人文校园活动的成效如何, 教育者没有发言权, 只有医学生最有话语权。医学生认为, 目前该校开展的各项人文校园活动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他们的知识需求, 对自身的人文素质培养作用并不明显。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有三:一是出于完成上级布置任务刻意安排相关文体活动;二是缺乏机制管理, 活动随着活动的结束便被束之高阁, 未及时总结经验与不足;三是目标不明确。为活动而活动或者以完成任务为目的, 或以是否精彩为成功的标准等, 未明确确立以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为人文校园活动开展的主要目标。
针对以上情况分析, 医学生人文校园活动必须进行改革, 以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为宗旨, 以满足医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为指南, 不断更新内容与变换形式, 达到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最终目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人文校园活动。
1. 开展校园高雅艺术活动, 培育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艺术素养。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的精神, 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推出“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不仅是接受世界经典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平台, 而且是增加学生舞台艺术实践的宝贵机会和加强校际交流沟通的友谊桥梁。高职高专医学院校要改变学校专业单一化带来的沉闷与知识结构的不健全而不断深化“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内涵建设模式, 通过艺术教育讲座与、各种艺术院团的专场演出及艺术社团实践活动等途径, 丰富校园文化, 增强活动影响力, 切实提高医学生艺术修养。
2. 建立医文兼容的人文活动模式, 切实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杨叔子院士曾说:“人文教育熏陶高尚的人性, 练就非凡的灵性;科学教育练就严密的灵性。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 才能培养出人的高素质, 造就出完整人格的人才。”[4]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必须将人文素质的提高与医学科学有机联系起来, 实施医文兼容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可借助相关节日开展人文活动, 比如国医节、护士节开展以此为主题的征文、演讲等文体活动与义诊等实践活动相映生辉。
3. 加强人文校园活动的科学管理, 推进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任何一项人文活动皆有得有失, 善于总结、加强管理, 是为下一步稳步推进人文校园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强管理一是对每项活动的策划书、总结、经费管理, 以及效果的问卷调查等材料分类汇总装订成册, 定期召开总结大会, 加大研讨力度;二是分门别类分为几大系列活动, 形成机制, 比如可分为红色文化活动、经典文化活动、医文活动等;三是从学生中选拔优秀人才组成精英团队, 发挥其特长;四是做好调研工作, 开展适合学生审美趣味的人文活动。
(三) 重点建设人文素质拓展课程, 培养医学生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拓展课程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知识的重要途径, 是培育人文精神的主阵地。充分发挥人文素质拓展课程教学这一平台的作用, 有效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因材施教。高职高专院校医学生文化功底较为薄弱, 人文意识更是淡薄, 比如经笔者调研获悉73%的医学生偶尔阅读人文书籍, 14%的医学生根本不阅读人文书籍。因而开设的人文素质拓展课程难易程度要适中, 比如很多医学生并未完整阅读文学名著, 那么深入探讨整部作品, 会因学生基本知识的缺乏而使得理解困难。由此建议开设《文学经典导读》、《名家名篇赏析》、《哲学入门》等课程, 注重审美性与思想性的熏陶;二是在选修之前, 进行调研根据学生兴趣调查结果进行合理安排课程及上课时间, 且课程不宜过多, 否则将会造成课程冲突, 达不到预期效果;三是打造名师精彩一堂课, 精彩纷呈的课堂能够让医学生耳目一新, 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四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及专业特色开设人文素质拓展课程。
三、结语
人文校园建设是实施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是以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为最终目的的隐性教育工程。当前, 人文校园建设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当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推动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同时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人文校园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严重影响人文素质教育的时效性, 必须进行改革大力推进医学生人文校园建设, 有力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黄河.高职院校人文校园建设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13) :30.
[3]任伟伟, 郭峰.论文化校园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5) :195.
医学人文教育的文学的论文 篇5
1.中美医学院校英语文学教育的比较
1.1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据美国医学院协会统计,被调查的125所医学院校中,有106所开设了人文学课程,至少59所将某种形式的文学或叙事医学作为必修课,北美大部分高校已把叙事医学纳入医学院的核心课程,文学研讨班课、医学交谈课、医学写作课、医患关系等课程进入众多医学院的课程体系。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关联性和实用性,紧密结合医学知识,相互渗透,注重对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现培养具有人道主义的医生这一目标上富有成效。但国内绝大多数医学院校讲究实用主义,许多学校的英语教学只停留在基础阶段和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上。且文学课程的设置随意性大,无系统性和连贯性。“重中轻英”现象严重,优先考虑中国文学、无视英语文学。以笔者所在的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后面简称遵医)为例,开设的文学课程仅《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欣赏》,后以学时紧张,学生不缺学分为由已被取消。此外,多数学校只着眼于独立课程的开设,缺乏综合课程或跨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未能与医学专业融合;重理论轻行为,对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效果甚微。
1.2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效果,美国医学院校的课上采取讨论、问题、案例、阅读、写作、情景表演等教学方法,形式灵活多样。考核方式也多样化,主要有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反观我国,教学方法单一,仍以讲授和灌输为主。老师讲授大量的理论,学生被动做笔记;教学模式机械、难以调动学生主动性,效果差强人意,无法达到教学目的。考核方式也单一,主要是理论考试。
1.3师资队伍
根据美国的经验,学校一般会选派知识结构全面的教师担任文学课程的主讲讲师,既要掌握医学知识,又要具备文学修养。在被一条大街劈为两半的印第安纳大学校园里,人文学者和医生倡导“过街”(Crossingthestreet)精神,既穿越街道进行跨学科交流,它是医学和人文学科横断性的隐喻。国内医学院校教师大多知识结构单一:医学专业教师的文学知识欠缺、文学教师的医学知识浅薄。加上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轻视,学校资金投入往往不足,不能有针对性地聘用和培养教师,多数学校都是根据现有师资开设课程,老师能讲什么就开什么,而不是根据开什么课程选什么老师,这就往往无法保证教育质量。
1.4校园人文环境
美国高校一贯重视校园文化熏陶对于学生培养的不可替代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或第二课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人文素质。在哈佛医学院,无论走在哪里,人与人都是亲切点头示意或面带微笑打招呼,气氛轻松自然。纽约大学医学院的文学、艺术与医学素材库是一个集散文、诗歌、电影、视频和艺术于一体的多媒体资源库,为该校的人文教育提供便利和丰富的教学、科研资源;也帮助师生提高自我素质如文学修养提供重要资源。在中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环境一向不够浓厚,以遵医为例,由于重医轻文导致该校图书馆的人文资源成为严重缺口,46.8%的学生认为学校在英语书籍和资料方面比较稀缺;48.7%的学生希望学校提供更多英语文学方面的书籍和报纸杂志;51.3%的学生回答他们所在的学校每学年举办英语文学讲座0次,78.9%的学生在校内听过关于英语文学的讲座0次;46.5%的.学生希望学校邀请英语文学方面的专家来做讲座;虽然该校每年举办的第二课堂活动有配音、演讲等比赛,但内容与医学结合甚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
2.对我国医学院校英语文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2.1转变教育理念
英语文学教育能否在医学院校人文教育中占一足之地,关键在于教育理念。在我国,从事医学专业教育的教师多是在“重医轻文”理念的熏陶下培养出来的,本身对人文素质欠缺足够重视,可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学校应上至领导管理层,下至一线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充分认识文学在实现医学生人才培养目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摒弃传统的片面追求专业教育的培养方式,以“英语文学和医学融通”的教育理念为核心,加强学生文学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2.2设置综合通识课程和教学内容
21世纪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开始走向综合,通识课程不仅是各种非专业课程,而且是有目的地将专业知识和通识课程有机结合,形成综合化的通识课程,实现学科交叉和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调查结果发现,在医学与文学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上,66%的学生认为它可以提高综合能力,45.3%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专业技能,31.7%的学生认为可以改善医患关系,31.4%的学生觉得可以提高医德水平,并且66.2%的学生希望开设英语文学尤其是医学文学方面的课程。这一认识在访谈中得到高年级学生的进一步证实。因此在借鉴美国通识教育模式上,根据我国地方医学院校培养目标的要求,采取综合通识课程模式,把文学知识与医学教育融为一体,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2.3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在调查中,64.7%的学生认为首当其冲要改革教学方式,以使课堂气氛更轻松,讲课内容更易于接受,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手段应该多种,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写论文、课外阅读、学术研讨、甚至参与教学等。尤其借鉴PBL(学习基于问题)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中提出一个临床主题,然后围绕它展开相关的阅读、讨论、表演或写作。如美国石溪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和西北大学医学院请一年级的学生写出有关他们的“第一位病人”设想生活的记叙文或关于尸体解剖的记叙文。这样不仅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临床的能力,而且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驱动力,由此促进教学相长,形成良性循环。摒弃以理论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对于医学生来说,学习英语文学的主要目的不是掌握该门课程的相关理论,而是侧重学会将学到的文学知识与医学实践结合起来用英语表达出来,达到提高个人的整体素质。改革考试或考核方式以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这也是相当部分学生的期望。成绩考核通过一篇3000字左右的小论文来进行,再综合考虑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作最终的评定。
2.4重视“复合型英语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综合通识课程教学的成败密切相关,既懂英语又懂医学和文学的复合型人才能更好满足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复合型英语教师——英语专业知识(英美文学)+教学知识+相关医学专业背景(跨学科知识),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医学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当学习印第安纳大学的学者与医生的“过街”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采取引进、送出去培养、自主学习和定期集中培训的四大途径,各途径可独立也可结合,互为补充互为促进。
2.5营造医学与人文相融的校园文化环境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篇6
【关键词】PBL 医学人文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89-02
一、何以必要
现如今,世界各国对医学教育的重视已汇聚成全球性的改革潮流,医学人文教育随之呈现出以下趋势:
第一,医学教育的应用性更加突出。目前,许多的医学问题需要综合的考量社会、心理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才能找到解决办法和答案,这就导致了医学教育的社会性越来越凸显。
第二,医学人文课程注重横向“关联性”和课程整合。医学人文课程覆盖内容更广泛,“美、英、德、日等国已陆续加重医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比重,扩大选修课程,逐渐形成了一个环绕医学及与之相关的医学人文学科群,并将医学与人文课程相交叉的边缘学科设为核心课程。”[1]教学过程中,人文课程与自然科学、医学课程相互渗透,呈现出交叉性。国外许多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卫生法学、医学与文学等人文课程,但这些课程不是孤立的讲授而是彼此融汇一体,并与医学内容紧密结合。[2]
第三,教学模式多样化。
为了更好的达到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师们不再拘泥于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教学模式被更加灵活、更加科学的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去。
第四,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诸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远程教学等现代信息技术逐渐不断被运用到医学教育的各个领域,加快了医学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第五,医学教育终身化。
随着教育观念从“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世界各国医学教育总目标也从一般的传授知识和技能训练转向奠定医学理论基础、培养行医职业精神和获得终身学习能力。
“在发达国家医学人文课程并没有在本科教育划伤句号,而是已经或将要稳步成为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的内容。”[3]
在医学人文教育呈现出这样的国际化的趋势下,我国医学人文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育思想观念单一。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重知识传授,轻能力素质培养,重单学科系统的教学,轻多学科综合性教学,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
第二,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偏理论化,与医学实践衔接不好甚至脱节。
第三,教学方法和模式落后。目前,我国的医学院校大多依然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能力。
第四,终身学习能力培养欠缺。现代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在校教育是医学教育连续统一的基础,应该和毕业后的继续医学教育紧密有效的链接。这一方面,我国医学教育体现不足。
第五,医学人文学科课程师资力量不足。我国医学院校再重视医学人文课程的时间不长、程度不够,其师资培训和科研投入明显不足。
面对诸多问题,我国医学人文教育急待改革。本文旨在从教学模式上进行研究探讨,力争为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改革事业略尽微力。
二、概念梳理
1.PBL的定义
20世纪20年代,美国医学界发现医学教育中存在偏向和危机,医学生负荷重,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被忽视。1956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loom等人比较了不同学习方法的学习效率后,提出problem-based-learning的概念。随后,这一概念得到医学教育者的关注。1968年密执安州立大学医学院创立“问题学习”,用以部分代替传统基础课程。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正式把PBL引入到医学教育领域。1983年,Schmidt详细论证了PBL教学模式的优点,并且倡议在医学教育中使用PBL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20世纪80年代后,PBL在北美迅速发展。至1991年,美国70%的医学院校已经不同程度的采用PBL教学。90年代后,欧洲、亚洲部分医学院校也开始进行PBL课程实验。“据WHO报告,全球目前大约有1700余所医学院校采用PBL教学模式,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4]
Barrows和Tamblyn把PBL的概念定义为“源于工作进程、目的在于了解和解决某一问题的学习”。RichlinH.B.L.和Barbara J.D.不谋而合的认为“PBL是使用‘真实世界的问题作为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学生要超越课本,多种途径寻求知识。教师的作用是指导者,起促进作用,而不仅仅是提供答案。人们引用最多的是Albanese和Mitchell对PBL的定义,他们认为“从最基本的层面上讲,PBL是使用病人问题的学习情境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获取基础和临床知识的一种手段”。[5]
基于前人论述,笔者对PBL作如下概括:PBL是1969年,美国医学教育改革先驱Barrows教授首创的一种以问题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等能力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
2.PBL的特征
PBL作为当下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具有以问题(情境)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和科学的评估体系四大特点。
3.PBL的程序
Barrows教授原创的PBL模式共五个环节:提出问题;弄清学习的需要,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自学);论证假设;总结,修正假设。PBL从被医学教育初次引用到被广泛运用以来,有众多医学院校和学者对其进行了修正,颇具代表性的有:“Peter Schwartz等人提出的实施策略模型,该模型把PBL分为八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一个从未接触过的全新的问题;学生间相互交流,看看即有知识中与该问题有关的;在现有知识水平基础上形成并验证解决问题的假设,看能否解决问题;如果不能解决问题,确认为了解决问题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通过自主学习满足既定的学习需要;回到小组交流新学到的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重复第三至第六步;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学习到的问题进行反思。”除此之外,还有David Boud和GrahamelFeletti提出的实施模型,他们把PBL分为四各环节:“给学生呈现一个问题(例如个案、研究论文、录像带等),学生以永久小组形式组织与问题相关的已有知识和思想;通过讨论,学生提出被称为学习要点(learning issue)的疑问,这些疑问就是他们对问题的不解之处,学生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并围绕着进行讨论。在整个讨论过程中,都鼓励学生不但弄清楚他们懂得了什么,而且更重要的是知道不知道有哪些地方不懂;学生按照重要程序给学习要素排序,决定哪些问题由有全组负责研究,决定哪些问题由个人负责研究,然后交给组里其他人。学生和教师还要讨论研究这些问题需要哪些资料,以及如何找到这些资料;把学生重新召集起来,共同探讨学习要素,把获得的新知识运用于问题情境。”[6]
各学者对PBL有自己的认识和实施过程,但总的来说都包含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形成假设、验证假设和修正假设。
三、何以成立
Barrows教授等人的研究并没有说明PBL哲理上的或者认知上的理论基础,根据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建构主义是PBL存在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oery)是西方心理学突出强调个体、哲学的一个流派,对当今世界学习和教育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联早期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和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是建构主义的奠基者。“维果茨基尖锐的批判了心理学研究中无视动物行为和人的心理活动存在本质差异的纯生物学观点和自然主义倾向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他深入研究和揭示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人的心理发展既是个体的又是社会的,个体的知识构建过程和社会共享的理解过程是不可分离的。因此维果茨基被公认为是建构主义的奠基人。”[7]1966年,让·皮亚杰(Jean·Piaget)在认知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主义的观点,系统的提出和论证了主体的认知结构及其具体建构发展的过程和机制。“他认为人本身是一个高度适应环境的、具有复杂结构的主体,他将主体结构称之为图式(schema),这种图式是指主体活动的功能结构,包括协调主体外部活动的功能图式和这一图式内化在头脑中协调主体内部活动的思维图式。内化的思维图式是外部活动的缩影,二者同构。因此,主体的图式产生于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活动。”[8]
建构主义将学生看作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对知识的新理解,没有任何两个人的知识建构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储存、提取和积累的过程,知识无法通过学习过程直接灌输给学习者,学习者必须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根据自己先前的经验,与他人协商、会话、沟通,在相互质疑的过程中,建构知识的意义。对学习的评价不应该以学习者记住知识的多寡来衡量,而应该以学习中主动参与的程度、协作学习的能力与贡献、意义建构的水平等综合因素来衡量。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应用的情景性,认为知识不可能适用于所有情景。人们面临现实问题时,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对已有知识进行改组、重建。知识的高度主观性和情景性决定了学习是终身的活动,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对知识进行质疑、批判和检验。建构主义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知识和人的认知,高度肯定了人的能动性和主体性。
PBL倡导在学习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有效引导,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通过意义协商和合作对话等活动最终实现对知识的有效转化与意义建构。因此,PBL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本质要求。
四、何以可行
我国引用PBL教学模式的时间晚于欧美,直到1986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才率先引入PBL教学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将PBL教学模式试用到教学的院校逐渐增多,如中国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等分别在基础课、实验课中部分启用PBL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教学改革之风盛行,许多医学院校和一线教师推崇并展开了PBL的教学实践。
医学人文课程理论性强,所涉内容较为抽象。加之,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课程教学使用最广泛、最主要的还是传统的LBL教学模式,多属“满堂灌”、“填鸭式”,使得部分医学生思想上无法意识到人文课程的重要性,甚至轻视人文课程,知识结构失衡、人文知识缺乏、人文素养不高。
将PBL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之中,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精神、合作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双向互动的教学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司编.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7-109.
[2]殷小平.国外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计划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12(15):25.
[3]孙英梅,姚凤海.医学学科的人文向度与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复旦教育论坛,2004,2(4):96.
[4]吴升华.论PBL医学教育模式[J].医学与哲学,2000,21(12):49.
[5]周莹.医学人文融入医学专业PBL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29.
[6]魏东海.医学院校网络式PBL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5:39.
[7]高文.徐斌艳.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23.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篇7
基于以上观点, 独立学院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即为从纸质教材到数字教材, 从传统教室到现代化网络, 从单一媒体到多媒体;从现实到模拟, 按预定目标设计, 对相关的医学人文素质教学资源信息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整合, 构建立体化、数字化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一、立体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使用
1.“虚拟仿真”教学法, 实现临床场景的真实再现。
按照“模拟、仿真”的思路。通过建立模拟病房、模拟手术室、模拟诊室等现场环境, 采用模拟病房教学的模式, 使学生在近似临床情景的环境下学习, 通过设计、模拟临床病例、临床事件场景的再现, 启发学生对其蕴含的医学人文素质知识点和人文精神的把握, 提高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 促进医学人文素质的提高。
2. 面向问题解决的互动式教学法。
即提出实际病案, 启发学生通过分析, 做出初步的医疗决策。通过面向问题解决的互动式教学法, 以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 以互动式教学为手段,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般由1~15名学生和1~2名教师组成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相关材料, 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文献。在教学中, 教师只是导师, 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可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3. 数字化、信息化以及网络化、移动学习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电子课件、CAI教材、文字建材的建设, 改变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教材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法抽象、乏味、难以理解的弊端, 从形式和内容上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师生互动性, 进一步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建立和完善独立学院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网站的建设, 大力推进移动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建设, 探索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移动学习模式, 实现网络化管理和网上辅助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大力促进网络教学、远程教学。
4.“探究式”教学法。
教师宏观指导, 学生自行设计临床诊疗的急救、就诊、手术谈话, 医疗礼仪等场景, 分别扮演不同角色, 摄像后, 回放讨论所蕴含的医学人文精神和知识点。如“临床各种情况下的病人问诊”探究性实验, 教师讲授示范问诊的基本技能和人文关怀中的要点, 学生自主练习, 自行选择不同案例, 查阅资料, 设计问诊方案, 具体实施, 自行进行问诊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总结, 分别由同学和老师做出评价和分析。
二、构建独立学院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立体化教学体系
1. 构建一个基础, 一条主线, 全程渗透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以高校“两课”为基础, 以医学具体专业课程为主导, 以医学伦理学为中心, 以医学心理学、医学人文素质课程、哲学、医疗卫生法规、制度等课程等为辅助的贯穿于医学教育始终的多层次、全方位的课程体系。
2. 重视人文素质课程教材的编写和选用。
虽然国内不少高校已出版的一系列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教材如《临床医学导论》、《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应用卫生法》等, 并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但仍存在视频音像教材相对缺乏, 各套教材体系不够完备, 标准不够统一, 内容长短不一, 使用范围相对局限等缺点, 因此编写一套体系完整、适合全国范围通用的标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教材, 已经是势在必行。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营造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文化氛围。
独立院校应该根据各自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 组织各种形式的讲座、辩论赛、书画展、演讲赛、临床技能学竞赛、文艺演出等拓展医学生的视野, 提高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在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讲授过程中, 不断渗透人文思想, 把各门课程有机结合, 全面充实医学生的人文知识, 这样有利于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健全学生人格, 锻炼心理素质, 从而提高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效果。
4.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促进作用。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独立院校和医学内, 应该积极发挥独立学院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鼓励医学生通过大学生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团体积极参与各类具有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社会实践活动, 如参与献血、器官捐献、红十字会捐赠、爱国主义教育、义工、义卖等活动,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觉学习的能力, 通过实践的潜移默化作用, 培养医学人文精神,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甘愿奉献的牺牲精神。
5. 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的移动教学平台。
独立学院医学院校应该充分整合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 营造良好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氛围, 如平面媒体以校园的广告栏、各类宣传栏、宣传标语等, 或者以通讯软件、QQ群、微信圈、博客等, 充分利用这些媒体引导和推动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的正确树立, 有助于开拓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新领域和新空间, 实现多样化、立体化、全覆盖、全方位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立体化渗透。
综上所述, 在新世纪改革化浪潮中, 独立学院医学院校既面临着新的挑战, 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要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 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独、民、新”的优势, 正视发展中的问题。本文以促进医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为基本点, 探讨了独立学院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旨在为推动独立学院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 促进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提升, 保证独立学院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和帮助。
摘要: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独立学院医学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探索立体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立体化教学体系, 为提高独立学院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 保证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帮助。
关键词:独立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立体化培养
参考文献
[1]唐景莉, 杨晨光.办人民满意医学教育, 建设医学教育强国[N].中国教育报, 2008-02-29 (1) .
[2]刘德培, 陆莉娜.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弘扬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与哲学, 2003, 24 (3) :5-6.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篇8
一、附属医院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称“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世界卫生组织90年代曾提出, 现代的医生应该是五星级医生, 即健康的提供者、医疗的决策者、健康的教育者、心理上的交流着、社区的领导者以及组织的管理者。显然现代医生, 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素质和医学技术外, 人文修养及道德情操也是现代医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某种程度上, 人文素养甚至比专业的医学技术更为重要。作为一名好医生, 绝不仅仅是有高超的技术, 还必须重视病人的心理、精神、外界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这就要需要医生具有较好的人文素质。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明确强调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20世纪80年代, 美国医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会 (CM E) 及英国医学委员会 (G M C) 提出要加强医学生人文社会学教育, 2002年国际医学教育研究所 (IIM E) 公布《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 (G M ER) , 提出7种核心能力, 其中4项与医学人文素质有关。近年来, 我国出台的一系列制度规范都对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由此可见, 医学教育不但强调临床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还特别注重人文修养和健全人格的养成。
二、现阶段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医学院校人文教育课程建设不完善。
国外医学院校非常重视人文知识向人文精神的转化, 并且很好地将人文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然而,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一直存在重视专业知识讲授和临床技能的培训, 漠视人文课程的设置, 把其仅仅看成医学专业课以外扩大学生兴趣的课程, 并且往往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授课学时数相对较少, 加之授课内容较抽象概念化, 大多以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 学生课堂上往往“开小差”, 注意力相当不集中。同时学生也明白选修人文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拿学分, 以便完成学习任务, 更进一步滋生避重就轻的思想。此外, 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设置缺乏系统规范性, 与专业课程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性, 学生在学习时难以形成有序的体系来提升人文精神[2]。
2. 临床教师人文素质教育意识淡薄。
20世纪以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医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医疗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然而, 临床教师由于平时医疗工作相对繁忙, 教学工作往往成为医务人员的“额外负担”, 根本不愿意承担临床带教工作, 更无暇顾及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加之在市场经济的直接影响下, 各项临床工作都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 为了获取自身劳动价值的体现, 个别医务工作中就出现“开大处方、收红包、吃回扣”等不良现象[2]。换句话说, 个别临床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意识就较淡薄, 缺乏对患者的同情和怜悯心, 更不合适来指导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 这些不良医疗行为都对医学生人文教育产生较多的负面影响。
3. 医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不够。
在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下, 医学生始终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 忽视对人文知识的吸收, 对人文精神的认识一直停留在肤浅层次。虽然部分同学选修了人文教育课程, 但学生始终认为这门课程学习的好坏与毕业后就业的关系不大, 不需要占用太多的时间去认真学习和消化, 并坚定地认为医学生仍应该以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学习为主, 因而几乎所有学生都埋头专研于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 以期待大学毕业后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或者为后续继续再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产生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培训。显而易见, 这种在大学阶段重视医学科学知识而轻视人文素质教育的观念和行为是导致医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重要原因。
三、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反思我国医学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与原因, 借鉴与扬弃国外医学人文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为此笔者尝试着提出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对策与举措。具体方法如下: (1) 时刻灌输医学人文教育理念, 把医学人文教育纳入学校重点建设内容, 形成医学与人文教育并重的办学氛围; (2) 调整医学人文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 改革传统的灌输式医学人文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加强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 如在见习或实习课程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训; (3) 强化医学人文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强化医学人文师资队伍建设, 如:邀请文史哲功底深厚的临床医师到学校开设课程作专题讲座, 不断加大对临床教学医学人文精神的专题培训, 不断提升道德品质素养。 (4) 营造浓厚的医学人文环境, 将医学人文理念渗透到校园每个环节和角落, 如经常在学校、医院的黑板报上宣传相关医学人文知识, 这一工作主要由学习部成员完成, 老师可给予相关专业指导工作。
众所周知, 医学教育面向社会, 面向未来, 我们现在所培养的学生是需要拯救未来人类健康的主导者。事实也充分证明, 对于把学生培养成顺应时代发展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人文素质教育应当视为高等医学院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门必修课。因此, 我们应该在教书育人和临床实践工作中, 注重医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整合。但是,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需要经过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作为每一位医学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和义务在临床教学过程程中时刻灌输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为提高我国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医务工作者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云涛, 石琳煦.在临床医学见习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西北医学教育, 2010, 18 (1) :68~71.
医学人文内化的驱动模式探析 篇9
关键词:医学人文,内化,驱动模式
《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明确提到“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职业价值、态度和伦理”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一样是医务人员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之一[1]。这表明,生成高尚的医学人文素养与具备精湛的医技一样构成社会对医务人员的基本价值期待,而这也恰是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基本价值诉求。因此,在对医务人员医学人文素养的培育过程中,医学人文内化是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中一个无法绕开的重要课题。
1 医学人文内化厘定
作为心理学范畴,内化(internalization)一词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涂尔干(Emile·Durkheim)提出的,指谓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即意识形态的诸要素移植于个体意识之内[2]。其后,法国著名心理学家P·让利、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列昂节夫等人分别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对内化现象展开过不同层面的系列研究,并赋予内化不同的含义。皮亚杰(J·Piaget)认为,任何外部影响都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机能而被接受到主体的认知结构中来的。“同化”是指主体认知结构对外部进行过滤或改变而把它接纳到认知结构中来,而认知结构在同化外部刺激的过程中,自身结构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即“顺应”[3]。综上述,笔者认为,所谓内化主要是指个体所认同的新的思想、观念或规范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而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态度体系,并且这种态度体系是持久的,升华成为个体人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心理学上关于内化的阐释也适宜于厘定医学人文内化。根据心理学上的阐释,可以将医学人文内化界定为:社会将一定的医学人文主旨、医学人文内涵或医学人文规范等作用于个体,个体在对关于医学人文的一系列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认同、筛选后而自觉将其纳入自身品德结构之中,从而形成自身稳定的医学人文素养和高尚医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医学人文内化是成为一名合格医务人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就医学自身而言,如果其固有的人文性要求没有被个体所认同、接受,那么不仅医学的人文功能无从发挥,就是医学崇善本体功能的实现也要大打折扣;就个体而言,如果个体没有将社会所倡导的医学人文要求内化,那么他就很难表现出合乎一定社会医德要求的高尚医疗行为,也就难以生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医学人文素养。因此,医学人文内化既是个体医学人文素养生成的重要条件,也是个体医学人文素养内在的规定性蕴含。
当然,个体的医学人文内化不是自动实现的,而是需要一定的驱动模式来保证的。医学人文内化的驱动模式是内在模式和外在模式的统一,它是由一系列有利于实现医学人文内化的各种因素构成的保证体系。
2 医学人文内化的内在驱动模式
医学人文内化的内在驱动模式就是个体的精神世界中有利于促进医学人文内化实现的诸多因素的总和,这些内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医学人文认知。一般来说,医学人文认知就是对医学与社会为什么需要医学人文、为什么要提倡和坚守医学人文、提倡和坚守什么样医学人文的认识与把握,也是对医学人文价值的理解与把握。“知之深,爱之切”,对医学人文一无所知,不可能发生医学人文内化,对医学人文一知半解,医学人文内化即使发生也难以为继。特别是在当代资本已全面入侵医学的社会背景下,没有对“人是医学的本质和精髓”的深刻人文认知,必然导致医学的异化、医生的角色发生转换:即医生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是药品的推销员、医院经济指标的完成者;医学则逐渐从治疗疾病走向制造疾病、从治疗异常体征走向治疗正常体征、从满足保健需求转向满足生活需求、从医疗服务转向非医疗服务[4]。古希腊思想家德谟克利特曾说过,“对善的无知是犯错误的原因”。美德出于有知,败德出于无知,只有对一定的医学人文及其具体要求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人们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医学人文素仰。因此,培养和提高人们的医学人文认知能力,明确医学的目的是以人为本,医学不仅只是对疾病的治疗(cure),而且更需要对病人进行关怀和照料(care)[5],既是医学人文内化的逻辑起点,又是医学人文内化的基础和前提。
医学人文需要。需要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类就是在需要的不断产生、实现的过程中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需要论认为,人的需要有三个层次,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医学人文需要属于人的发展性需要的范畴,是医务人员在长期的医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高级需要。对医务人员而言,医学人文素养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它是万万不能的。没有医学人文素养,医务人员就不可能真正了解生命,就不能真正敬畏、尊重和关爱生命。如此,“医师就会变成没有人性的技术员,修理器官的匠人或者无知的暴君”[6]。因之,医务人员必须有发自内心的对医学人文的真挚需要,乃至高素质的医学人文涵养。实际上,每个生命个体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医学人文需要,只不过他们中的大部分对医学人文需要的认知处于一种潜在的或是低层次的水平,这就必须采取相应的物质的或精神的激励措施使每一个医务人员的内在医学人文需要不断有自我要求水平上的提升,从而在其医学人文需要的不断产生与实现的实践过程中实现医学人文的内化。
医学人文情感。情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对客观事物与自己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一种复杂而又稳定的心理体验。作为一种特殊的情感形式,医学人文内化的实现与人们的医学人文情感的培养具有内在的同构性。具体言之,医学人文情感是个体基于一定的医学人文认识对现实医疗实践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时产生的爱慕或憎恶、信任或疑虑、同情或反感、喜悦或痛苦等情绪态度体验。这种情绪态度体验在提升个体的精神生活、丰富他们的生存质量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因为,倘若一种善的合乎人文要求的外在规范不能最终转化为医务人员的主观态度,即成为履行它的情感需要,则这种规范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善,医务人员即便遵从这种规范,亦是处在他律的水平上。正是将这种善的合乎人文要求的外在规范转化为履行它的情感需要,才有无数的医学人给人类人性的丰富和完满增添了一座座璀璨丰碑:南丁格尔终生“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林巧稚一生视医学为自己的生命,被誉为“我国妇产科学的开拓者,医学界的杰出代表”;人民的好军医华益慰用毕生的精力献身救死扶伤,成为患者心目中“值得托付生命的人”……诸多事例表明,医学人文情感是实现医学人文内化的重要心理动因,医务人员如果没有形成高尚的医学人文情感,医学的人文属性难免就会陷入符号化的怪圈,遑论医学人文内化的实现。
3 医学人文内化的外在驱动模式
医学人文内化的外在驱动模式,是源于医学之外的动力机制和压力机制的统一。这些外部机制往往交织在一起,蕴涵于经济保证、法制支持和舆论引导之中。
经济保证。个体的医学人文素养毕竟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第二性存在,由此决定医学人文内化要取得理想的实效性就必须依赖于雄厚的经济基础支撑,因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7]。这里的经济对医学人文内化的保证主要指的是政府要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确保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毕竟,雄厚的经济基础是个体医学人文内化、医学人文素养生成之本、之源,否则,就会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唯心主义错误。
法制支持。法制的基本伦理功能是通过报善和惩恶两种方式发生作用的。报善是对人们的道德遵守给予法律上的支持和鼓励,使其道德行为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认可和满足;惩恶是对人们违反道德触犯法律的行为予以法律上的限制和制裁,使其为损害他人或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付出代价。如果说报善是一种携带和引领的努力,其结果是把人们引向道德与文明的金光大道,那么惩恶就是一种制止和纠错的手段,其结果是阻止人们从被引领的大道上歧向逃逸。报善和惩恶是法律发挥伦理功能体现其伦理关怀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如果法律不报善,则无人愿向善;如果法律不惩恶,则无人会弃恶。真正健全的法律应该将这两方面有机统一起来,促使人们形成符合法律要求的德行。由于我国当前完善的卫生法律体系尚未建立,导致医疗实践活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善良是善良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现象的发生。这种现象长期存在下去的结果就是医疗实践活动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蔓延,由此导致“性善者罹祸,性恶者得福”。可以说,当前对医疗卫生行业中医德败坏行为、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不力一定程度上是造成个体医学人文内化弃若敝履、医学人文素养式微的一个重要诱因。就此而言,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舆论引导。社会舆论是公众对社会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所表达的富有情感色彩的倾向态度,它以言说的方式显示自己的存在和影响力。美国学者李普曼就认为:“舆论基本上就是对一些事实从道德上加以解释和经过整理的一种看法”[8]。这种带有明显道德色彩的评价或看法对于构成“扬善惩恶”的道德氛围,促进个体的医学人文内化具有重要作用。因为,正确的舆论不仅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而且,对人们的行为还起着扬善抑恶的作用;反之,错误的舆论则会导致社会思想混乱,善恶不分或是非颠倒,危害社会健康发展。因之,广泛而恰当地营造和利用正确的社会舆论,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关于医学人文内化的舆论环境氛围,必然有助于个体及整个社会医学人文内化的顺当实现。
参考文献
[1]叶德明.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1):58-60.
[2]朱志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451.
[3]刘亦工.论道德内化的心理机制及其特征[J].伦理学研究,2007(3):42-45.
[4]杜治政.资本逻辑与生命伦理学[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1):10-13.
[5]张大庆.论医学的人文精神[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6(4):20-24.
[6]陈亚新,王大建,冯照祥,等.当代医学伦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篇10
1 医学人文精神的发展与内涵
1.1 医学人文精神的发展
医学人文精神由来已久。中国传统的医学人文精神,起源于儒家的“仁爱”思想,“仁者,爱人”,尊重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人格,对所有的病人都应一视同仁。几千年以来,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医生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并在诊断治疗中贯穿着对病人的同情与关爱,主张与病人进行情感沟通,形成了“仁爱救人”的医德精髓。这种精神的发扬,形成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医学人文精神,以此作为医者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并成为各代医者奉行的医德宗旨。在西方,一般认为古代比较系统的医学伦理规范源于《希波克拉底誓言》,强调医疗行为的目的是为病人服务,同时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认为“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并指出“医生应具有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利他主义、热心、谦虚、冷静的判断、沉着、果断、不迷信。” 这也体现了古代医德中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
在中外历史上,医学都是最具有人文精神传统的一门科学。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社会化、医学科技化的加速发展,现代医学已经发展成为囊括探索生命奥秘、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一个庞大的综合体系。然而,“在当今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许多现象和事实表明,医务工作者以及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1]。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倡人文关怀就成了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主旋律,同时也是当前提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大环境对医学提出的要求。在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就显得十分迫切,医学人文精神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
1.2 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种内涵丰富、源远流长、传承数千年的思潮,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人类文化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具体体现,它始终以人的健康关怀为终极目标,本质是在医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反映出医学对生命的最根本态度。具体而言,医学人文精神关注的是生命的质量、生命的价值和人类未来的健康与幸福以及人类的身心健康与自然、与社会和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和可持续发展。“医学人文精神是一种把人和人的价值置于首位的观念,是指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利益和幸福、人的发展完善和自由为主旨的观念和信念”[2]。因此,医学人文精神的基点是“以人为本”,核心是敬畏生命权、尊重健康权,我们要在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前提下,大力倡导医学人文精神。
2 医学模式的转变
2.1 医学模式的概念
模式最初是一个数理逻辑概念,即用系统中的一系列公式来表达形式逻辑理论。哲学学科引进并延伸了模式的概念,是指从事物中抽象出某些特征,构成关于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并运用到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成为总结各种学科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们关于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观点,是医学临床实践活动和医学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框架。它是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不同的医学模式反映不同历史阶段医学发展的特征、水平、趋向和目标。
2.2 医学模式的演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认识的提高,医学模式从产生到现在依次经历了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机械论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现在正逐步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新医学模式是在当代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它认为人类的健康与疾病取决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各种因素,保护与促进人类健康,要从人的生活环境、行为、精神和卫生服务等多方面努力。新医学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使得人类对健康问题的理解不断深入,健康已不再是单纯的无疾病状态,还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3 新医学模式
新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人的健康需求普遍提高以及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元化等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1977年,美国纽约洲Rochester大学精神病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首先提出,应该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来取代生物医学模式。他指出:“为了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为了达到合理的治疗和医疗保健的目的,医学模式必须考虑到病人、病人生活在其中的环境以及由社会设计来对付疾病的破坏作用的补充系统,即医生的作用和卫生保障制度”。这就是说,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了解,不仅仅包括疾病的生理(生物医学模式),还包括病人(心理因素)、病人所处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帮助治疗疾病的保健体系(医疗服务因素)。这种医学模式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内在自我的协调关系,强调普遍和谐的整体观念。因此,恩格尔提出的这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经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接受,这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医学模式为医学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为现代医学开拓了广阔的空间,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拓展了医学的境界。例如,在现代医学中,对口臭的研究、口腔的保健;医学伦理学中的“安乐死”,人工受精、胚胎移植、代孕母亲以及各种慢性疾病伴随的焦虑与忧郁症等都属于新医学模式的应用。它强调在当代生物医学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社会环境因素对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作用的途径及相互作用的机制、方式。它认为人类健康的维护取决于医疗技术、生态环境、文化心理、生活方式、卫生保健政策、经济发展等因素。它的提出充分体现了现代医学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有机统一,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有机统一的综合性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
3 人文精神在实践医学新模式中的地位与作用
3.1 是实践医学新模式的必备条件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多的发现,当代社会中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和消极性不断暴露出来,单纯依靠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能彻底解决心理、社会因素所导致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应运而生。新的医学模式“从医学整体论出发,分析了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在人类疾病产生和健康保持过程中所起的综合作用,并突出强调心理、社会因素的决定作用,在过去几十年里,这一医学模式的确立对医学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3]。这就要求在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实践中大力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它所提出的关爱生命、尊重患者权利、营造病人康复的心理社会环境等系列人文性的要求,并强调医学向人本化、人性化、人文化回归,既要治疗疾病,更要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关怀和照料。这些都表明,医学人文精神是实践医学新模式的必备条件之一。
3.2 促进现代生命伦理学的发展
新医学模式正由过去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就决定了对待疾病与健康不能从简单的单一角度去考虑。现代疾病谱的改变,也决定着生物因素在疾病谱中的角色越来越小,现代的疾病越来越多地与社会、环境、个人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等相关联。“现在的患者除了通过诊疗解决病痛,还希望医务人员对其表示重视,对其隐私进行保护,对诊疗方案能够征求自己的意见,甚至希望与医务人员共同制订方案”[4]。而医务人员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不能只见病不见人,而要把社会、心理因素考虑在整个诊疗过程中。这些都表明,在新医学模式下,患者有更多的伦理及人文要求。与此同时,由于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使人们不但能更有效地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而且有可能操纵基因、精子或卵子、受精卵、胚胎、以至人脑和人的行为,甚至人类能干预人的生老病死的自然安排。同时,这些也带来了更多的新的伦理学问题。如安乐死、试管婴儿血缘认定、堕胎、器官移植;辅助生殖如人工受精、胚胎移植、代孕母亲等引起的伦理道德问题。因此,在实践新医学模式中倡导医学人文精神能够促进现代生命伦理学的发展,从而更好地解决先进的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领域而产生的伦理学难题。
3.3 推动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
新医学模式的出现,使得医学人文精神在医疗服务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医学人文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新医学模式把生物、心理、社会因素作为一个三维坐标系,在重视生物因素的前提下,把人的健康问题置于其社会关系中去理解,从以往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注重对生命内在质量的关怀,注重对人类的关怀,医学人文精神便应运而生。这种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教育培养的医生不仅应具备精湛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素养与较强的人文精神。而“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是21世纪世界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科技与人文融合,加强对医科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各国医学高等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5]。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医学教育本身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将其贯穿医学教育始终,大力发展医学人文教育。因此,倡导医学人文精神有利于扭转长期以来生物医学模式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的医务人员,更好地推进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
3.4 营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新医学模式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它的基本特征和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根本观点需要通过医学教育来实现。医学教育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载体,必须建立医学专业课、公共教育课与人文关怀课程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的教育模式,将发扬医学人文精神视为医学生知识架构中的重要部分。通过这样的医学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又体现人文精神,具有健全人格的现代医学人才。而在医疗实践中,在全体医护人员中树立起医学人文精神对于预防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十分重要,并可以引导医护人员尊重、关怀、体贴患者,从而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主动配合治疗,在医疗护理中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这样通过在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中对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为我们营造了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从而使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确立为标志的现代医学成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有机统一。
4 结语
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就为在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中培养医学人文精神提供了新的机遇。近年来,许多医学院校在强调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通过不同途径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医学人文精神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医学人文精神在实践新医学模式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①医学人文精神是实践新医学模式的必备条件之一而非全部;②在实践新医学模式中倡导医学人文精神,有利于促进现代生命伦理学的发展;③推动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④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倡导医学人文精神不能与实践医学新模式等同,它们之间相互促进,不能互相替代。因此,只有认识和处理医学人文精神在实践医学新模式中的地位与作用,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要求的、具有医学人文精神的合格医学人才,才能推进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医患关系的伟大实践。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医学人文精神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在分析了医学人文精神的发展与内涵以及医学模式转变的基础上,提出医学人文精神是实践医学新模式的必备条件之一,在实践医学新模式中倡导医学人文精神有利于促进现代生命伦理学的发展,推动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并为人们营造了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医学人文精神在实践医学新模式中的地位与作用,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要求的、具有医学人文精神的合格医学人才,才能推进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医患关系的伟大实践。
关键词:医学人文精神,医学新模式,地位与作用
参考文献
[1]段振东,张前德.论医学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承接[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0,41(4):267-270.
[2]唐雪梅,王明真,刘东梅.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医学人文精神培养探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4):293-294.
[3]赵洪波,毛熙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现代医学精神的终极价值取向—现代医学模式视域下医学生医学精神教育初探[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9,7(4):1-4.
[4]陈芸,王光明.医学伦理学在现代医患关系减压中的作用[J].现代医院,2011,11(4):124-125.
浅谈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篇11
【关键词】医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75-2156(2009)04-0156-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挑战。许多学者提出了高等教育应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观点,本文就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性、意义等谈几点看法。
1当代医学生亟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1.1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素质包括3个层次(生理、心理和精神),6个方面(身体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素质本身是整体的,多方面的,内在的故有综合素质一说,而人文素质是指人身体如何处理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以及人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近代西方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解放了生产力,使得人类看到了科学技术的无穷力量,也使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追求和崇尚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教育的“科学至上”思想甚为流行。传统的人文教育逐渐被专业技术教育所取代,但在发展专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却忽视了对人身素质的培养,造成了全球性的“人文危机”,医学生应具有以人为本,病人为中心的高尚医德,而且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较深入地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赢得服务者的信任。
1.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尽然趋势医学即是人学人文人道是医学世界的基本特征。医学模式目前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加强从心理社会等方面综合研究解决人类的健康与疾病问题,这势必要求医学教育必须全面地改革,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我国加入WTO后医疗卫生的新旧观念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平等服务以人为本等观念已经深入到广大患者之中。我国的医院技术装备和医疗水平与外国相差并不大,其主要差距就在于人文关怀与人性沟通上,医学院校培养的是“医生”而不是“医匠”,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就应该成为医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1.3 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待加强是由于教育制度的缺陷我国的医学生在高中阶段就主攻数理化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造成了生源人文素质的“先天不足”,入学后更加局限在重视繁重的医学专业的学习,而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医学主普遍人文素质薄弱,很多学生缺乏起码的人文学常识。
2人文素质教育和内涵及意义
2.1人文素质教育可促进医学全面的发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在人类文化的熏陶下,正确地认识人与社会及其相互关系,正确地把握自我超越自我调动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心理与生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最终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级的医学人才。
2.2人文素质教育可提高医学生的专业素质新的医学模式要求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研究解决人类的健康与疾病的问题,从而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卫生保健人员。
3改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有效手段
3.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力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观,努力为当代大学生提供科学的价值导向,有效地抑制市场经济对思想道德建设的负面影响。
3.2创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开设具有针对性的人文知识讲座,加强学生社团的引导,拓展外围知识,开阔视野,增进交流。
3.3发挥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功能专业教师应转变观念,以身作则,以点带面,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使他们学会与人沟通,把他们培养成为专业技术知识精通,人文素质水平高的有用人才,这是医学教育孜孜以求的培养目标。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篇12
一、时代呼唤人文精神
在中国,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贲彖》:“文明以至, 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唐代孔颖达对之作注道:“圣人观察人文, 则诗书礼乐之谓, 当法此教而成天下也。”可见, 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就其内容是指诗书礼乐等教化人的学科, 是与自然科学相对的社会科学。就其目的而言, 文明以至人文, 以化成天下, 与《大学》所述的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论是一致的。就其价值观而言, “人文”是满足一定社会统治阶级达到“文明”的需要及个体修身需要的工具。人文精神是与科学精神相对应, 是人类在对自身的认识、自身的发展、自身的完善和自身的需要过程中形成的, 并规范、指导和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它体现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尺度的原则, 是在肯定理性作用的前提下, 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在中国古代, 医学被称为“仁术”, 体现了“济世救人、仁爱为怀”的人文精神。宋代医者林逋的《省心录》、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唐慎微的《证类本草》、窦材的《扁鹊心书》以及史堪的《史载之方》等医书中充斥着尊重生命、讲究仁爱和救死扶伤等人文精神要义。他们的著作与实践行动为医学教育提供了最具说服力的素材, 形成了我国传统的医学人文精神:尊重生命, 仁爱为怀, 注重人的整体性, 注重药物调理人的身心, 关心人和社会及其周边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二、医学院校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 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高等医学院校应从“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人文”、“重做事轻做人”的传统观念中突破;应意识到人文素质是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中最根本, 也是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只有重视了人文素质的高等教育, 才能使教育中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得以平衡, 从而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高级人才。当前, 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课程主要由专门的人文教师来担任, 然而专门的人文教师不能将自己所讲授的人文知识与医学知识相融合, 难以让人文教育对专业教育产生影响。同时, 专业老师又认为只要让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就是对学生负责, 几乎不会与学生共同探讨和本专业课程相关的伦理、道德、法律等人文社会方面的问题。这就导致了学校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 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割裂的局面。所以, 目前高校面临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转变人文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观念, 让他们在各学科教学中相互渗透, 进行融合教学, 打破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割裂的局面。
(二) 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不合理
各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课程类型较单一, 门类稀少, 与专业学科相比, 人文课程的安排不严密, 随意性较大, 课时常常不足, 教学质量得不到有力保证。关于人文课程的设置, 各个医学院校均或多或少凸显出一些问题:一是, 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在人文课程设置上缺少统一规划、通盘考虑。一些医学院校除了将国家规定的“政治思想理论课”设置为必修课外, 很少将其他人文课程设为必修课, 一些医学院校根据学校现有的课程直接改为人文必修课或选修课, 有些医学院校仅仅将人文课程作为选修课, 人文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二是, 人文选修课课量不足, 可选性偏低, 没有真正适合医学专业学生的课程, 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学生们纯粹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要求被迫选择一些课程, 这样完全背离了设置人文课程的初衷, 很难达到预想的人文教育目的。最后真正适合医学生人文素质课程的教材也很少, 一些老师就直接拿针对专业学生的教材来给医学生上课, 教学内容没有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与医学专业内容和医疗实践相互整合;教学过程中也主要是侧重理论的探讨, 而不是让学生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去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 许多医学院校还未形成规范、成熟的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模块。
(三) 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当前, 大部分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由人文社科系或直接由马列教研室老师承担, 相对医学学科比较, 人文教育学科师资很薄弱, 而且学校对人文学科重视程度不够, 师资培训和科研投入明显不如医学类学科, 这就造成人文社科类教师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上参差不齐, 理想的、优秀的即具有医学知识又有丰富的人文知识的全能教师较少。另外, 一些医学院校对于人文教师的考核只是注重他们的科研能力, 省部级课题立项数量、文章和著作的发表数量, 在这些指标的驱使下, 人文教师忙于科学研究, 无心关注教学, 这极其不利于人文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此外, 我国医学人文学科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培养体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尤其是研究生培养。[1]
三、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实质性对接
(一)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过去的几年来, 教育的产业化虽然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但功利主义甚至教育商业化、市场化显然在传统的教育者看来已经背离了“树人”的教育初衷。教育质量下降、学生素质降低等现实问题不可忽视。因此在这一重要的改革时期, “首在立人”是教育之重, 正如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强调:“是故将生存两间, 角逐列国事务, 其首在立人, 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 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培养医学生的伦理观。孔子认为伦理的最高境界是“仁”, 所谓“仁者, 爱人”, 即让人人相互关爱。“医乃仁术”是医学教育的价值定位, 其核心“仁”, 是医学道德思想体系中最完美、最高尚的人格境界。在《重刊本草衍义》中记载:“凡为医者, 须略通古今, 粗守仁义, 绝驰骛能所之心, 专博施救拔之意。如此则心识自明, 神物来相, 又何必戚戚沽名, 龊龊求利也”, 如此方能以“仁爱之心”对待患者, 能随时随地为患者考虑。在为病人诊治时要“性存温雅, 志必谦恭, 动须礼节, 举乃和柔, 无自妄尊, 不可矫饰”。[2]这样淡泊名利、不务浮华的仁爱胸怀, 才是真正尽善尽美的医学境界, 也正是当代医学生所缺乏的和急待修行的一种美德。
(二) 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我国在二十世纪末注意到了医学发展的弊端, 提出并进行了医学院与大学的合并, 其目的在于促进医学院人文精神的发展。绝大多数医学院校开始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并对医学生开设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行为科学等必修和选修课程, 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如今, 尽管各级医学院校开设了人文方面的课程, 也试图扩大此类课程的比重,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医学专业课学习和人文教育相脱节的情况。所以, 当务之急是必须改革教学中的弊病, 注重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医学专业课程相结合, 使人文教育融于专业教育之中。一方面充分在专业课教学中注入人文关怀, 如在教学中播放名医传记和现代最新治疗方法, 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某些抽象的知识和对实际医学诊疗过程获得感性认识。还应该要求学生尽早的进入实践场地直接与病人进行交流, 从而真实地感受疾病带给人类的痛苦, 在实际体验中触动医学生重视生命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有意识地把传统的经典的文化教育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之中, 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而且还可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加修第二学位或辅修专业, 以满足其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渴求。这样不断渗透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潜移默化的领悟和践行人文精神。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及时明确学习动机,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也能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要求的健康观和生命观。此外, 还应重视毕业后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将向人类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 因此各医学院校应该高度重视, 划好引进人才计划和现任教师的培训计划, 大力投资建设高质量的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同时, 为了更好的激活人文教师的教学热情、激励人文教师的教学激情和激发人文教师的教学潜能充分发挥高校第一资源——教师资源的巨大作用。可以在医学院校建立两个机制:一是竞争机制。通过竞争实现人才的优胜劣汰。二是激励机制, 尊敬教师个性, 使教师可以充分实现自身价值。[3]对于教师也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自身的人文素养, 努力以自己的高尚人格、良好师德去熏陶、感染学生, 向学生传递和弘扬浓郁的人文精神, 帮助学生怡情养性、塑造人格。
(四) 建设具有浓厚人文环境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一所院校的精神、价值观、传统、校风和行为规范在内的精神总和。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大学人文教育课程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潜移默化的促进了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一、校园文化活动。高等医学院校可以把历代重要名医的重要医德思想、治学态度、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进行提炼形成人文素质教育教材, 配以历史名人书画墨迹、人物雕塑及纪念碑亭等人文景观,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学术活动、组织文化艺术节, 让学生参与进来, 融入进去, 自发的组织相关讨论会, 获得教师讲授难以培养出的兴趣和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科学追求的精神。
第二、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我国古代书院“借山光以悦人性, 假湖水以静心情”, 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净化心灵, 回归本我。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都赋予“人文”色彩, 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展现出时代精神和“大医精诚”的人文精神, 给学生的心灵一种高尚文化的熏陶。
世界一流大学必然要求有世界一流的大学校园文化。通过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 通过潜移默化的‘空气养人’, 培养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品德情操和人文精神。[4]总的来说, 高等医学院校悠久而优秀的校园文化, 包括人文、教学和自然环境各方面的熏陶和教育, 对于提升当代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感悟人生的价值, 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建构当代医学生的自律性和自主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大庆.制约我国医学人文学科发展原因的探究[J].医学与哲学, 2001 (8) :12.
[2]宋·何大任.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医工论[A].文渊阁四库全书 (第七四一册) [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51.
[3]周怡娟.广西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11-03-01:44.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推荐阅读:
医学生人文教育07-29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06-22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建议12-20
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05-09
医学院人文素质教育11-04
医学教育与人文素养11-02
医学微生物学人文教育11-24
人文教育下的临床医学10-30
人文医学路径05-11
医学人文能力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