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人文素质

2024-06-20

教育的人文素质(精选12篇)

教育的人文素质 篇1

摘要: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决定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而且将对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提高产生影响。作者基于亲身参与对西南交通大学众多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基本情况的调研结果, 分析了理工科学生在人文素养及其教育方面具有明白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 能够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等优点, 也指出了理工科学生在人文素养及其教育方面存在提高人文素养的行动不积极、人文素养的整体水平较差等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加强措施

2010年开始, 依托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西南交通大学积极探索交通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着力培养引领轨道交通发展的卓越工程师。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通过加强通识教育、强化公共基础课程、加强创新创造创业教育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人文修养, 提高学生的软实力。一个高水平的工程技术拔尖创新人才, 不仅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 同时也应该具备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成为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协调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在该计划实施一年多的背景下, 西南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开展了一次面向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抽样问卷调查。本文是在对412份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基础上的分析与研究, 希望能对新时期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对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结果分析

(一) 教育教学改革对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人文素质教育指的是围绕人性完美而展开的如何做人的教育, 它主要通过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熏陶、感悟、转化、培养, 使人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 能够道德性地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调查结果看出, 新一轮的工科专业培养方案显示出了一定的人文素质教育效果。

1. 工科大学生基本了解人文素养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调查结果显示, 33%的学生比较清楚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 53.3%一般了解, 仅13.7%不清楚。另外, 71.7%的学生认为人文素养内涵应具有人文思想关怀, 64.6%认为应具有广阔的人文知识, 63.7%认为应具有自觉践行社会核心价值的精神, 55.7%认为应具有较强的文学理解能力, 48.1%认为应包括密切关注人的发展与幸福, 41.5%认为应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 41%认为应具有超功利价值取向。

2. 工科大学生基本能认识到人文素养及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调查结果显示, 56.6%的学生认为人文素养和技能一样重要;37.8%认为很有必要, 但不如技能重要;仅有5.6%认为远不如技能重要或无所谓。另外, 77.8%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能促进工科学生精神世界和内在情感的丰富, 70.8%认为能促进工科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60.4%认为能促进工科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59.9%认为能促进工科学生人文精神的丰富, 45.3%认为能促进工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二) 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1. 工科大学生对自己的人文素养评价不高。

尽管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但是调查显示, 认为自己的人文素养比较好的学生仅占10%, 认为一般的近60%, 认为很差的近30%。在最缺乏的人文知识类别中, 57.3%缺乏经济类知识, 50.2%缺乏文史哲类知识, 49.8%缺乏管理类知识, 48.8%缺乏法律类知识, 46%缺乏艺术欣赏类知识, 33.8%缺乏政治理论类知识, 23.9%缺乏教育类知识, 2.8%缺乏其他类知识。

2. 学校的培养模式对提高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不明显。

对“影响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最大因素”的调查显示, 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风气与环境、国家教育体制和机制四个因素中, 近60%的学生选择了学校教育。同时, 23%的学生认为学校目前的培养模式对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作用较大, 44%认为作用一般, 33%认为作用较小。对学校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不足之处的调查结果显示, 58.22%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及考试方法枯燥陈旧, 53.52%认为人文活动流于形式或功利化, 53.05%认为学校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 44.13%认为课程设置不合理。

3. 工科大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实际行动不够积极。

工科大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出现“认识上正确, 行动上落后”的状况, 仅有22.54%的学生想过提高人文素养并付诸行动, 56.81%想过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付诸行动, 剩下的学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甚至尚未考虑。另外, 经常参与阅读人文类书籍、听人文类讲座、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参与人文类校园文化等活动的学生不超过被调查学生的1/3。

4. 各类人文素质教育资源作用发挥不平衡。

“对学生组织或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人文讲座、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源、人文类选修、必修课等七种教育资源在提高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效果”的调查结果显示, 认为这些资源效果很好的占20%, 比较好的占35%, 一般的占30%, 比较差的占15%。从总体来看, 图书馆资源、社会实践活动等在提高工科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较为明显, 网络资源、人文方面讲座等发挥的作用不显著, 总体效果不明显。

二、对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分析与建议

(一) 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以上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 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并没有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与社会的期望也还有一定的差距,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脱节的现象导致人文素质教育效果欠佳。

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在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 执著的信念、优秀的品德、健全的人格等方面都需要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来实现。但是目前的工科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却存在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脱离的现象。一方面受“重理工轻文史”的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在过去较长时间里, 以理工学科专业为主的大学不少师生把进大学单纯看做是掌握一门专业和技能的手段, 形成了重理工技术、轻人文社科的价值倾向。不少专业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科学研究方面, 对教书育人重视不够, 不注重自身教育、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提升, 甚至部分教师缺乏在教学、科研过程中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偏重知识传授, 忽视介绍知识发展的人文背景和科学精神, 忽视知识结构的文理渗透及理工交叉, 忽视学生思维方式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做人做事做学问有机结合, 达不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双赢的教育效果。而不少学生受社会急功近利思潮的影响, 偏重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对人文知识的学习走过场, 缺乏质疑和探索精神、科学信仰和理性的自觉行为。另一方面, 工科专业培养方案中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体系不够科学合理, 课程结构较为分散, 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人文知识体系。同时, 人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既缺乏与科学教育高度关联的知识, 又缺乏针对性、时代性与实践性, 无法激起工科大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 对工科大学生没有吸引力与感染力。另外, 人文教育自身也出现了知识化倾向, 只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和研究, 忽视人的培养和完善。而工科大学生由于平时学业负担较重, 普遍不喜欢用刻板单调的方法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调查数据也显示工科大学生青睐用实践性、个性化的方式来提高人文素养, 而作为提升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主渠道的人文类课程学习却不受欢迎, 这种状况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大学生人文水平的提高。

2. 以学业分数为主要导向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对提高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激励作用不明显。

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各个部门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还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 没有一个全面、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学校在学生评先、评优、评奖、免研等许多方面的考评也以学生的学业分数为主, 而与人文素养及人文精神相关的许多方面因定性、定量较为困难尚未纳入对学生的整体评价体系中, 这种机制直接导致在工科学生学习中出现重理轻文、重专业轻素质、重物质轻人文的倾向, 学生看重的往往是各门课程的考试能否通过、英语和计算机水平如何、能考到几张证书, 而主动提升人文素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够, 选修人文素质课程不积极, 对参加人文类讲座和报告缺乏兴趣, 课余关注较多的也是科技创新活动, 甚至有的学生把课余时间消耗在网络游戏、聊天等事情上。最终学生对人文知识知之甚少, 把追求理想转向更加注重实惠。

3. 校园教育资源尚未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合力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很强的导向、凝聚和教育功能, 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和文化启迪的重要途径。在一定程度上, 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在校园软、硬件环境和校园文化活动氛围共同作用和熏陶下逐步形成的。而现实生活中这些校园文化素质教育的资源还没有很好地互补与融合, 没有形成教育的合力, 甚至不时还有相互脱节、相互矛盾的现象发生, 这无形中就对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和熏陶带来负面影响。比如, 一些校园文化活动为了达到短期的效果, 活动组织者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心态, 活动出现形式化和功利化倾向, 引发参加此类活动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 不仅没有发挥活动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积极作用, 反而丢失了一个非常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阵地。

(二) 加强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1. 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突出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整体性。

教师是大学教育的主导, 要在工科专业教育中很好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教师就需要改变教育观念, 改革教学方法。学校应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以老带新、岗前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师资队伍的人文素质教育, 使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体现出独特的人格魅力、高尚的师德、广博的知识、崇高的敬业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理工科专业教师还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人文教学能力, 突破“工匠”式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桎梏, 将专业课程中的人文精神逐渐地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树立科学意识和人文意识, 形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养成科学道德和科学作风。

2. 优化人文素质课程设置, 突出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科学性。

对工科专业学生来说, 学科教育仍然是他们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除结合专业课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还必须科学合理地构建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把工科学生欠缺的经济类、文史哲艺、管理类、法律类知识融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 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趋向完整与合理。另外还需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联系, 提倡自然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的相互渗透及两者的综合, 克服只强调人文而不关注科学的倾向;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 把人文调查及社会实践活动融入到专业实习实践活动中,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人文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观察问题的能力。

3. 改进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突出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系统性。

人文知识的获取, 为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但是人文知识并不等于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 只有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文化熏陶, 才能促使学生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学校应该大力改进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整合各类人才培养评价标准, 形成一个涵盖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等内容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鼓励和引导广大学生把人文素质教育变成自我的教育, 铸造人文精神, 完善智能结构, 真正培养出兼具深厚文化底蕴、良好修养、创造性思维、广博知识视野和扎实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

4. 打造人文校园, 突出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协同性。

文化传播是新时期大学的重要功能之一。高校的每一处校园景观都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 学校的每一项活动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高校应该把优美、和谐、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作为对工科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综合能力的阵地和课堂, 使学生能够随时受到人文精神的启迪, 随处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因此, 要大力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以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来熏陶和影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不断提升他们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促进人文知识和人文素质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张岂之.大学教师与人文素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0, (1) .

[2]李新主.应重视提高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J].高等教育研究, 1999, (1) .

[3]王东莉.人文素养: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人才的重要素养[J].科学管理研究, 2002, (5) .

[4]刘宝宏.大学本科理工科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渗透[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0, (4) .

[5]何振才, 张洁.理工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艺术活动定位[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4) .

[6]张廷广.浅议大学班级凝聚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 2010, (6) .

[7]韦慧.理工科高校德育课程中的人文关怀基本路径探究[J].科教导刊, 2011, (6) .

[8]聂苓.理工科高职学生英美文学素养的培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 (6) .

[9]吴永东.理工科基础课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可行性浅析[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 2003.7.

[10]刘威.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 2008, (6) .

[11]熊瑛.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重构[J].高等函授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9) .

教育的人文素质 篇2

内容摘要:图像作为最基本的信息传播方式,远比语言文字传播方式更能适应资讯时代的生活节奏。在日常生活中,视觉图像实质是美术的泛化,是美术在艺术形态上伴随技术进步自然分化的结果。因此,视觉文化是人类教育和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普及视觉文化,提高读解和感受图形能力,提高人文素质中的视觉素养,是现代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

关 键 词:视觉素养 图像创造 美术教育

亚里士多德认为,直接的视觉是智慧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源泉。视觉是我们人类最敏锐的感官,而视觉感觉在各种感觉中被当作感知的典范。进一步讲,在人类文明史上,视觉和图像的问题一直是文化领域里至关重要的问题。在被鲁迅戏称为“吭唷诗派”的文学形式产生之前,这种创造活动就已经闪耀着人类早期智慧的光芒。

视觉创造体现了人类生命过程与文化创造过程的统一。人类对图像有一种本能的追求,制作图像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始终伴随着文明发展的全过程。而且,图像自产生就与艺术存在一种割舍不断的天然关系,有关图像及图像制作的手艺更是美术的全部内容。不同的文明发展阶段对应着不同的图像价值追求。曾经,图像属于巫术,属于宗教。而今,图像属于商业社会中的日常大众,它对当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其本身也正成为艺术的一部分。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毫无疑问,传统的美术教育观念将受到巨大的挑战。

图像作为人类文化初期最基本的信息传播方式,图像形式中高度浓缩的信息、宽泛多义的形式,远比传统语言文字传播方式更能适应资讯时代的生活节奏。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革命,使人们的日常生活被包围在图像的汪洋大海之中。不必说我们永远看不完的电影电视,更不必说层出不穷的图片画报,单就是那街头林立的室外广告形象就让我们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人类从视觉历史的长河中走过,而视觉文化从来也没有如今天这般强大。大量的图像信息迫使我们只能接收视觉的引导,以直观的方式对形象作扫描式的阅读。我们无法对每一个图像进行认真品读,而代之以一种多样化的、破碎的而且常常是断断续续的“观看”。观看对象的经典性开始让位于日常生活图像的视觉密度。不言而喻,新时代下的视觉资源正影响着人们的视觉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

视觉图像作为社会意识、情感信息的载体是文化领域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图像的概念也十分宽泛。远古文明时期,结绳记事、岩石壁画、陶纹彩饰都可算作用于信息交流意义上的图像范畴。今天,它指涉的除我们十分熟悉的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形象之外,还包括影视、媒体影像、商业广告以及包装与展示等等。这些形象与自然界客观形象相比,一方面它是艺术专业工作者创造的,具有高度组织水平的知觉整体,带有明显的审美倾向。另一方面,因之与日常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又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在当代社会,正是这样一些兼具审美和实用双重目的的图像形式扮演着艺术向日常大众普及的角色,成为艺术大众化发展道路上的直接推动力。换一句话说,闪耀在“读图”王国中的视觉创造物实质是技术世界里美术的泛化,是美术在艺术形态上伴随技术进步的自然分化的结果。显然,艺术世界与技术世界的结合正成为今日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视觉文化是人类教育和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必须把这一领域当作整个教育领域的一个方面来看。在实现个人充分发展的过程中,视觉训练是使年轻头脑成功应付每一门课程所需的三大基本能力之一。”①视觉素质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所必备的,它要求我们从图像的纯视觉要素及其结构中读取信息并由此进入审美层次。换句话说,一个缺乏文字能力的人被认为是文盲,那么一个缺乏视觉文化的人也是文盲。因为他对视觉形象反应的迟钝,不能从当代视觉环境中获取信息,更不能将自己的情感和认知组成某种形式的图像,简洁地传递给别人。我们说各种信息的传播方式已不再局限于文字符号,而是更依赖于具有直接感染力的图像语言。只有具备敏锐的视觉感受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才能适应当代社会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普及视觉文化,提高读解和感受图形的能力,是现代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其中专业美术的教育应走在这个潮流的前列。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日益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和重视,美术教育作为文人教育的中坚在这场改革中注定要全面推进。针对视觉文化的特征,找准视觉文化与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的关系,应把美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从培养艺术家的精英式教育转向把美术作为一种普世文化教育上来。因为,我们的时代不仅需要艺术家,更需要具有较高视觉文化修养的社会成员。面对新的社会要求,笔者认为美术教育应突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

第一,重点培养学生对形式的敏感性,提高学生视觉思维能力。艺术的形式语言的演变是视觉艺术史的本质内容。“一旦学生的视野开阔到明白了好的形式是有意义的表现载体,他们就会同样明白,通过形状、色彩所表达的功能甚至会超越对某一特定历史和社会情况的反映,他们还有更广泛的人文意义。”②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特定形式风格,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社会文化的积淀,对形式语言的学习与探索是艺术的生命之所在。

人类最早的审美感受并不是对所谓具体艺术品的感受,而是对形式规律的把握,对自然造物秩序性的感受。在与自然长期的接触中,体悟了客观世界中的.节奏、韵律、对称、均衡、疏密、变化、统一等自然规律性和秩序性。艺术作品中的形式法则是从自然物象中抽取出来或是整个自然节律的同构。对形式构成原理的把握是阅读与审美的统一。平面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往往呈现多种对比范畴的特点。如重复与交错、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等。毫无疑问,形象要素的感染力不仅仅来源于形象本身,更来源于这些对比关系的和谐调配。

第二,实现从传统的塑形能力培养转变到对固有图像的重构能力培养上来。在传统艺术中,图像首先是人工塑造的,艺术基础学习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制作人工图像的手艺。后来摄影技术的发明,实现了成批生产逼真图像的梦想。如今信息技术的革命给人们带来了更多、更准确,还可复制传播的图像。因此,手工制作图像已不再是美术的唯一课目。在视觉规律与现实视觉环境的碰撞中,图像形式要素与结构方式再次被凸现出来,成为审美范畴里的重要内容。

在制图技术发达的今天,从生活中获取一个形象素材已是十分方便,然而,此时的形象魅力则更多来自于它所包含的形式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传统美术基础训练中强调扎实造型基本功,注重利用绘画要素塑造写实的形象,去营造一个与现实相对应的真实空间,忽视了绘画作为平面艺术本身所不可克服的二维延展性。鲁道夫・阿恩海姆说:“艺术的表现性存在于结构中。”③而在平面上把握具象与抽象的组织秩序和排列关系是我们首先要训练的能力,也是我们完成视觉阅读时必备的视觉素养。视觉图像语言的成熟与完善标志着图形表达和图形本身作为信息载体的成熟与独立。自觉运用图形结构和形式法则的知识去整合图形语言信息在今天变得十分重要。

第三,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艺术的媒介提供了无限多的可能性。树立材料意识,把握材质与审美及社会文化积淀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是当代美术教育又一个重点。材料是图像的视觉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材料本身就是图像语言,和形式要素一样折射出时代的文化特征。因而,研究材料语言,是提高视觉文化素养的重要补充。古典的艺术家对材料都有极深的研究。不过,我们今日的材料教学与以前在目的上应该是不同的。传统艺术注重再现,为了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到再现的事物上,尽可能地突破表现媒介的限制,增强材料作为表意的中介的“透明性”,使观赏者把注意力集中到作品的叙述表达上来。其实,材料不仅作为艺术表现过程中的媒介,与材料有关的质料、重量感、颜色、硬度等也是艺术结合时代最直接的要素。它自身的表现力被凸现出来,成为艺术语言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对材料语言规律的研究和对材料表现方法的研究,让学生尝试材料语言、造型语言、色彩语言的相互转换,提高他们对不同材料品质特色在运用中体现的审美价值的敏感性与判断力,进而提高对不同材料的结构与画面形式结构、物象结构相互关系的协调能力。因而可以说,对材料作为艺术语言的教学与研究将成为美术教育新的亮点,它属于一个全新的21世纪的教育观念。

“绘画诉诸于知觉,而知觉本身又是一种思维。”④视知觉思维的创造性、独立性来自于人们个体视觉的自主性和视觉能力的提高。随着图像制作技术的发达,大量机械复制形象还在以快速、多复式的闪电节奏出现,人们在倦怠于千篇 一律、丝毫无差的图像之后,要求新的视觉习惯,要求我们有相应的形象组织能力。同时,也呼唤着有更高视知觉思维能力的读者。

注释:

①《对美术教学的意见》(美)阿恩海姆四川人民出版社

②同上

③《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美)阿恩海姆四川人民出版社

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 篇3

一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表现

优秀人才不仅是拥有渊博的知识,良好的阅读能力,书写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更应该具有热爱工作的敬业精神,自重,自信心,社会责任感,有自律意识,正直诚实,遵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等等。现代社会要求学生必须要学会与他人合作,拥有团队精神,当今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取得新的创新与突破的。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缺乏比较严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人文社科类知识薄弱

由于大学生教育课程负担重,往往造成大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摄取,对人文社科如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关注不足,存在理科生轻人文的倾向,对中西方历史文化尤其是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表现为过弱的人文功底,甚至写文章语句不通和滥用错别字[2]。

(二)社会责任感缺乏

大学生将来无论从事任何职业,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献身精神。然而现在的大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功利主义盛行,许多学生只关注自我利益,埋头搞自己的事,不愿参加学校各种社会团体活动,更别提什么社会奉献精神和关爱意识了,有些更出现了一些极端的表现,如对生命和健康极端不负责任和漠视,马加爵、药家鑫、刘海洋就是最好的证明。这就更让人们反思我国的高等教育,这些天之骄子连最起码的法律知识和生活知识难道都不知道吗?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虽然很早就被提上日程,但根本本没有引起高校的重视,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三)心理素质欠佳

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由此便导致许多大学生出现了心理疾病。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抑郁、焦虑、交往障碍、敌对、冷漠、自卑等。一旦有这些心理问题,在面对学习和就业压力时就会表现出较差的抗压性,遇到挫折唉声叹气,没有自信心,严重者甚至导致自杀。

(四)创新能力不足

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一直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然而长期的应试教育,阻碍了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产生了思维标准化的障碍,思维标准化对学生独立思考产生了三种破坏作用:功能固着、迷信权威和思维惰性,结果导致学生不善于学习,更不会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与创新发展[3]。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的灵魂,江泽民就曾对我国如何将人力资源大国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精辟概括:要培养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五)人际交往障碍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表现为不适应大学校园集体生活,以自我为中心,不愿与他人相处,有的出现心理孤僻,有的在人际交往过程出现漠视心理,对班集体漠不关心,与同学关系紧张,对老师“敬而远之”,害怕与同学、老师交往相处,甚至出现封闭自己、离群[4]。

(六)重物质,轻精神,重利轻义

许多大学生功利主义色彩较浓,在入党,申请奖助学金,提干等诸方面均见利而动,甚至见利忘义[5]。我们可以从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的身上看到,正是那些一个个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懈奋斗与献身的人,才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才是伟大的人格。如佩雷尔曼不求名利,一心醉心于解决庞加莱猜想,哥白尼,伽利略,拉瓦锡等人为了科学而献出生命,牛顿,卡文迪许终身未娶,才有达尔文与华莱士发表《进化论》的佳话,以及许多有钱人将自己的财富用于科学的研究,如诺贝尔那样将自己的财富无偿地捐出来,并设立了诺贝尔奖学金,用来奖励全世界所有对物理,化学,医学,经济和世界和平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们,也有居里夫人那样不求名誉和财富,在实验室过着艰辛生活的科学家,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是我们所有人值得学习的榜样。

二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原因

高校不仅要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大学生,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然而纵观当前高校的运营,可以发现学校将科学教育放在了主流,却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那么当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究竟有哪些原因呢?

(一)人文素质教育未列入学校规划

长久以来,由于高校对教学上的高度重视,使得学校的教学一直成为高校的中心,学校的领导层缺乏对于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由此带来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对于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缺乏长期系统的规划,由此便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加上由于高校的日益扩招,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了固定资产投资上,对于校园的人文环境建设缺乏投入。

(二)学校的领导者与教职人员的人文素质有待加强

大学生首先是具有再教育的潜力的,而当下许多高校的管理者往往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率,学校的生源,学校的经费等一些指标,而对于大学的文化,大学的理念和办学特色却没有清晰的认识。同时教师由于专注教学和科研任务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最为重要的是学校领导者、教师本身的人文素质缺陷,客观上也影响了学生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

(三)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的设置是教学的核心,不论对于人文素质教育,还是科学教育来说,课程是所有教学内容的载体,课程能否合理设置对人文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开展尤为重要。我国目前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数量严重不足,尤其是我国的一些理工类学校,理工类学校学生接受的人文社会教育课程大多是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正确的道德理念,法律理念等等,对于文学,艺术,语言等素质的培养在现有的课程教学里很少。

(四)人文素质评估体系不够完善

人文素质难以量化评估,与传统的考试量化相比,人文素质不能用人文知识的考试来代替,就算学生考试获得了高分,仍然不能等同于其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死记硬背知识不等于有人文素质。正因为此,所以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又使得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产生了抵触心理。缺乏科学的人文素质评估体系成为了影响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因素之一。

(五)现实基础相对薄弱

我国自古代以来一直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这也成为中国古代农业文明高度发达的标志之一。而自近代以来我国与西方不断拉大的差距,也开始让我们反思自己的文化,国家的文化对于落后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国人便开始重视科学教育,希望通过科学教育富国强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学生的实用主义观念加深。这就使在校大学生只重视专业素质的增长而轻视人文教育。就业的实际问题摆在了学生面前,由此才造成了学生重视与其就业密切相关知识的学习,而对于个人成长至关重要的人文知识的学习却没有热情,工具理性战胜了价值理性。

三提升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对策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6]。”因此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当前教育的重点,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而言,目前科学教育已经受到各高校的高度重视,然而人文素质教育缺失严重,那么该如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呢?

(一)教学领域的转变

首先,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重点突出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增强民主意识,纠正一味强调“我讲你听,我打你同,我管你服”的偏向,做到自觉发扬民主,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氛围[7]。我国学生的专业素质比较过硬,这在世界上是有目共睹的,我国高校虽说开了许多课程,除了专业课外还有许多选修课如艺术,音乐,心理,环境教育,美学等等,然而大多都是形同虚设,学生们不是为了加强自身素质而学习这些知识,却是单纯为了修满学分,而且课程教师的配置明显不足,有些课程由于教师的不足限制了学生选修的人数,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却是一场形式教育。学生专业知识扎实自是好事,然而我国高校很多大学生却连一些最起码的常识都不知道,更不要提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多了解,学生们通晓如何解决复杂的高数题,却不懂二十四史,外语说得流利,汉语却已分不清发音了,知道纳斯达克,风险投资和量子基金,却不知《后汉书》,不知四书五经,不知儒墨道法。

(二)提升教师素质

其次,要狠抓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今天的教师担负的任务在于育人,在于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在把专业知识教给学生的同时,将思想作风,治学精神传给学生,让学生的心智同样接受教育。教师对于学生应该大力提倡开放式思维,不唯书敢于创新,把学生素质全面的提高贯穿于课内外,让学生能够树立一种责任意识,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树立爱国守法,勤俭节约的意识。

(三)校园文化建设

我们常说大学校园是社会最后一块净土,大学生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们指点江上,激扬文字,他们热情澎湃忧国忧民。毫无疑问每个学校的学风不同,每个学校的追求不同,这在很多的高校校训中得到了体现,如耶鲁大学的校训:真理和光明;普林斯顿大学的校训是: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斯坦福大学: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我国的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8]。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起到了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好的学校学风将会形成“马太效应”,即学风越好越有利学校的品牌打造,学校就越能吸引学生,学生进来越能以进入该所学校而感到荣耀,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正如哈佛,耶鲁,北大清华,学生即以学校而自豪,同时学校也因为学生的成就而更加的著名。

(四)加强生活教育理念的建设

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上我们要注重在现实生活恰当地融入人文素质教育,避免把人文素质教育摆到一个无法想象的位置上。现在学校往往通过设置一些提升文化修养的文学课程,举办高层次文化活动等单一途径,来激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然而却不知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人文行为却视而不见,其实人文素质教育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学生回到家有和家人主动打招呼的习惯吗?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老师和同学能主动问好吗?关心集体,懂得尊重和帮助别人吗?能够做到与人和谐相处吗?能够做到讲诚信,不撒谎,不欺骗吗?能够讲文明不口出脏言,不随地吐痰吗?在公交车上会主动让座吗?有关爱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吗?自觉遵守交通,爱护公共财产吗?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吗?能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吗?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吗?有勤奋的态度,良好的学习和体育锻炼的习惯吗?有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好问勤学创新的精神品质吗?有正确的学习动力,社会责任心,民族自尊心,懂得长大后要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吗?能够承受学习和生活压力,能够坦然面对各种挫折吗?有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吗?这些细致入微的表现,也正是体现大学生以什么样的素质去面对生活,面对未来。因为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五)树立全面发展理念,建立人文素质评价体系

办学理念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为了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必须要去除功利的价值观,学校不仅仅是为了培养技术人才,同时也要对其人文素养进行大力栽培,确立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立足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认真吸取传统的考试,客观测验的优点,同时将各种文化社团,艺术比赛,演讲比赛,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等等的表现和成绩也作为评价因素。教育应当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把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科学求真,人文求善,没有科学教育作为后盾,一个国家很容易被人打垮,而如果没有人文素质教育,一个国家

将会不打自垮[9]。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文集[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211.

[2]杨叔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兼论全面素质[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10):13.

[3]刘平国.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2006.

[4]王珊珊,林志鹏,张水银.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选择[J].2010(06).

[5]赵四亮.浅谈高校人文素质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2):11-12.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2012.

[7]李志友.谈如何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5(30):52-53.

[8]张竞碧.中西大学校训之比较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3).

当代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构建 篇4

当前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普遍存在人文素质教育淡化的倾向, 具体表现在一些学校缺乏从人文素质教育的角度去思考学校的整体发展, 某些教师忽视学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责任的培养, 部分学生缺乏对社会的敏锐洞察力和使命感, 这直接制约了人才培养的境界。那么高校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引导学生完善自我、适应社会、引领社会, 这已成为目前高等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一词在词典上界定为“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中国自古有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易·贲》说:“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这里的“化”是教化, 即教育的意识。只有那些优秀的能够升华人的精神, 提高人的价值的文化, 才能列入人文教育的内涵。所谓人文素质, 是指由意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 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素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专授, 环境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 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教育的目的, 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

中国当代人文素质教育观, 同历史上、同国外各种人文教育不同, 其根本区别是:中国当代人文素质教育是以当代最优秀的文化成果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把坚定不移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反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切腐朽没落的低级情趣作为人文道德教育的主旋律。其根本任务说到底还是为了有利于受教育者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这方面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致的, 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中国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有选择地汲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从而为自己在政治思想方向的选择和价值取向上打下文化基础和审美基础。从学科角度看, 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概括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教育两大类, 而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又以文、史、哲为主。我们不能要求人文课程与活动直接解决政治方面和思想上的具体问题, 而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可以帮助学生打好文化和审美的根基, 再经过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及德育实践活动, 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成为他们的自然选择。这种教育往往带有寓教于美、寓教于乐的特点, 可收到潜移默化之意义。所以比较易于被学生接受, 而且一旦形成比较稳定, 它可以成为一般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 从而能收到一般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收到的效果。

三、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第一, 目前我国面临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两大战略性转变, 要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战略, 以实现物质文明的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 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 无论以前提或是目的来看, 都要求教育致力于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人文素质。从世界各国激烈竞争, 将不仅体现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较量上, 而且体现在国民的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和文明水准的较量上。无论从国际科技经济的竞争来看, 还是从全球经济一体化来看, 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有深厚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底蕴, 并了解与吸纳世界一切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 只有这样, 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激荡和科技、经济、意识形态的较量中, 维护国家与民族的正当权益,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健康协调发展, 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第二, 反应一所大学水平的根本是人才的质量, 即它所培养出来的人在解决本国重大社会、科技、经济问题中所起的作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有利于我国交流文化中“国家至上”、“社会为先”的观念以及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中所体现出的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精神, 深深扎根青年学生的内心世界, 有利于他们把个人的发展融于国家和事业发展之中。为此学校必须下大力气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 包括作为其基础的人文素质。

第三, 我国的高等教育, 在改革开放以前, 突出强调了教育为政治服务。在改革开放以后, 又突出了教育的经济功能。这些都是着眼于教育的社会功能, 而素质教育的提出, 则突出了教育的本体功能, 即人类自身的不断完善, 决定了受教育者个性的发展。20世纪科学的发展, 一方面是原有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化, 各种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另一方面, 学科的交叉渗透, 特别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现在我们应该解放思想、拓宽我们的视角, 进一步在教育上实现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同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 自觉而有效的帮助理工学生开拓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文科学生开拓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知识领域, 并提高相应的素质。所以大学的综合性, 不仅体现在设置的学科, 更应体现学科及人文素质的综合。实践告诉我们:人文课程的开放, 各种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 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欢迎, 这实际上是反映了社会的需求, 也反映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

第四, 与国际一流学校相比, 我们一些学生创造性不足。究其原因, 恐怕与我们过去以基础教育开始的、过重的作业负担、划一的要求、注入式的被动教学方法有关, 同时对成长的非智力因素的关注不够, 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关注不够有关。作为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的哲学思维, 则是创造力腾飞的翅膀和创造实践的航标。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对他们哲学思维、形象思维, 从而提高创造能力有着重要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 把“学会关心”作为议题, 要求培养青年一代面对挑战而具有责任感、信心、意志和能力。反映出人类教育观念从适应自然与社会, 到关心自然与社会的特变。在这里, 人文精神建设、人文教育提升到重要的地位, 代表着国际教育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走向融合的趋势。因此大学教育应尽快改变长期以来专业教育为中心的局面, 大力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把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教育和培养统一起来, 立足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四、人文素质教育之构建

以履行大学使命的高度认识人文素质教育工作, 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转变观念、点面结合, 加强研究。

第一, 要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有新的突破。一是在教育功能上, 以注重教育的社会功能到同时注重教育的本体功能。二是在教育的目的上, 以重知识传授到同时关注能力、全面素质的提高, 树立起人文素质教育意识。例如高校应当根据自身拥有的教学资源, 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上, 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处理, 而不必固守统一的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质上具有明显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特征,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课程的设计上, 应当尽量避免单一学科设置, 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 通过特定主题进行多学科整合。在教学过程中, 要直面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化的现实, 正视道德冲突和道德困惑, 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和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

第二, 努力加强文科建设。包括学科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与建设, 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就可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学术基础、指导力量, 以形成一种经久不衰的潜移默化的育人氛围。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 做到为人师表。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 要治学严谨、教书育人, 教师不但要“授业、解惑”, 而且还要“传道”。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传道”, 通过言教和身教两种手段, 既要严格要求学生, 又要和学生打成一片, 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循循善诱, 启迪学生的心灵, 使学生喜欢和接受人文素质教育。

第三, 要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过程的整体优化上下功夫, 努力探索与确立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大学生充分地以自己的思想风格、思维方式去自由地思索人生、思考社会, 同时见之于行动。例如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 有针对性地参加各种人文素质教育活动, 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 由于他们亲身投入和参与, 学习自觉性会更高, 印象会更深。人文素质课程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感世界和思想, 以提高学生人文修养、素质水平为目标, 力求对学生的社会、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通过自身的学习和践行, 将人文知识升华为人文精神, 从而为构建正确的人生观提供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参考文献

[1].王三可.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教育探索, 2007, 10

[2].虞筠.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J].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7, 5

[3].任海燕.浅谈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改进[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27

素质教育下的高效人文课堂 篇5

摘 要:当前素质教育下,打造高效的人文课堂是重中之重。作为教师,应从课前全面而又充分的备课和课上愉快而又充实的课堂两方面着手,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课堂;素质教育

21世纪我们迎来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语文富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必然要承担更多的责任,然而课时的缩短又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如何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成为重中之重。

我认为高效课堂应从课前和课上两方面着手。

一、全面而又充分的备课

1.全面、透彻地理解教材。每一篇文章,都属于一个单元或专题,一册课本,如果老师对这套课本、这册书、这个单元或专题的内容没有大概的了解,那么对这篇课文的了解就没有达到全面、透

彻。在设计课堂时就会有出入。所以,理解文本不能单单只考虑本篇文章,而应与它所处的一套教材、一册书、一个单元的编排原则、内容相联系。其次,教参也只是一家之言,某些观点的认识甚至带有偏见,时代的烙印很清晰,不太符合现代人的认识。于是现在备课,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我们应以自己的认知为基础多方参考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并经常跟同事做多方面的讨论。备课并不仅仅意味着课堂上不再逼迫学生接受“我”的意见,而是在自己也有疑问的地方组织学生讨论,加上学生的疑问,共同来加深对教材的认识。

2.深入地了解学生。课前“备”学生,同样是讲好一堂课的必要环节。学生素质如何,他们对文本的态度是怎样的,他们有哪些疑难,他们的接受心理是怎样的,他们想了解什么,他们喜欢怎样的学法和教法等等问题,都是必须要搞清楚的。有了对这些问题的准备,教师就掌握了主动权,课堂上无论出现什么意外,都可以泰然处之。

3.准备灵活多变的教法。宋代理学家朱熹曾经指出:“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每节课,教师都要事先准备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南州六月荔枝丹》《金岳林先生》等简单易懂的课文,应把主动权放给学生,先让他们谈自己的理解,必要时予以点拨,个别时候还会尝试让学生参与讲课,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而对于《斑纹》《拿来主义》等难度较大的文章,应先从整体把握入手,设计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做到整体感知,针对题目的难易,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答。之后的环节往往有一个让学生发问的时间,然后是师生共同来解决这些疑问,最

后教师还应对学生没能看到的闪光点予以补充。对文体比较单

一、较易理解的板块,我们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挑选喜欢的文章来讲读,其余的采用自读形式,例如《世相百态》《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等。

二、愉快而又充实的课堂

1.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这是我一直在努力创设的一种氛围,我总是认为,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等,有着较大的影响。于是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让自己的课堂语言保持亲切幽默,努力给学生以平等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完全表达出自己的疑惑。寓教于乐的结果就是学生越来越喜欢语文。

2.让生活走入课堂。(1)以每专题的部分文章为例,训练各种文体文章的写作。比如,学习了必修一第一专题的《致青年公民》《相信未来》等诗歌,学生可模仿写作诗歌。学习了必修二第三专题的《落日》《消息二则》,学生可模仿写作新闻稿……(2)以每专题的标题为引子,引导学生谈自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预设自己的人生,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比如,“向青春举杯”专题,可让学生动手设计自己的青春。“象山那样思考”专题,可让学生回顾生活中从自然那里所得的启示……(3)结合专题,适当补充有关的影视材料,加深对生活的直观认识。比如,“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可补充播放《雷雨》电影片断。“走进语言现场”可补充播放顾拜旦等人的演讲实况,播放《白发的期盼》的采访实录,以及著名国际辩论赛的影像资料……(4)找出文中的部分词句,让学生模拟应用于各种场合。我们可根据专题特点,让学生利用或模仿文中语句模拟采访,辩论,写短信,写留言,写赠言,写标语,写对联……因此,语文必须走向生活,才可以找到活力。

3.尊重灵光一现的生成。尊重学生的灵光一现,重视课堂生成。备课时,除照旧地努力研究教材,设计课堂之外,我会花很长的时间考虑学生会想到哪些问题,学生又会有怎样的观点和认识,哪些问题可能是意想不到的。有时还会将自己的疑惑,设计成思考题,拿出来让学生讨论。面对自己突然产生的灵感,我也会及时调整我的教学思路。这样做的效果常常是意想不到的顺利。于是,我不再觉得上课是一件让人感到疲惫的事情,反而变得轻松愉快,特别是学生的灵感常常会给我启发,让我自叹弗如。

其实,尊重本身就是一种力量,重视生成,就是一种尊重,它有时可以有效地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有时可以培养他们的兴趣,有时也给予教师以信心和力量。

事实上,高效课堂是一个大问题,它需要每个老师耐心地去研究以上几点,有自己不成熟想法,也有自己的尝试,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试验,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钻研,我们的课堂效率一定会越来越高。

(作者单位 山东省潍坊市宝通街东首潍坊一中国际学校)

军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篇6

关键词:军校;人文素质教育;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41-01

无论从专业要求,还是从学员需要看,各军事院校都必须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但是,纵观近几年一些军校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效果并不显著。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缺乏对人文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认识和研究。要把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引向深入,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体系。

一、培养军校学员人文素质的教育途径

1、构建合理的人文教育内容体系

理顺专业课与人文课之间的关系,加强人文教育。院校培养的军事人才,既要有“做事”的本领,又懂“做人”的道理。而目前的现状是前者强后者弱,二者反差明显,致使学员的哲学、历史、地理和文艺知识贫乏,为人处世有欠稳妥。应提升人文课的地位,确立人文素质与专业素质并重,互相渗透,均衡发展的教育思想,对现行课程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构建系统完整的人文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加强学员人文教育。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加强对学员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人文学科及人文精神的教育,培养学员人文精神。增加选修课比重,选修课是加强学员专业理论知识、追踪科技前沿、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创新能力等各方面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注重在自然科学教育及专业教育中抓人文精神的培养,使科文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

2、创设人文环境,营造人文氛围

环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影响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军校教育借助于一个特殊的,经过人们加工和创造出来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员的影响更大。为此,首先要美化校园环境。把学校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学校所确定的发展目标上来;再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内容上,紧扣时代脉搏,贴近军校学员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讴歌时代的真、善、美,并自觉地抵制腐朽消极思想的侵蚀和渗透,努力净化环境。在形式上,开展高品位、高质量的文化活动,建立人文活动课体系,通过各种渠道形成全员参与的厚重生动面健康的人文氛围,使学员在耳濡目染中得到熏陶,思想上得到启迪,情感上得到陶冶,精神上得到升华,素质上得到提高。

二、军校学员应具备的人文素质。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即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忠诚和热爱,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学员人文素质构成的核心。只有具备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学员才能树立为祖国、为人民的利益奉献终身的远大理想,在工作中才能勇于改革、大胆创新,赢得领导、部属的信任。

较强的交际能力。学员面临的工作复杂多变,操作性强,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具有不同思想不同个性特点的战士,而且还要与各级领导、同事和睦相处,这就要求学员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具备较强的交往能力。要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交往动机,坚持以诚心团结人,以真情鼓舞人,以真心体谅人,将来做战士的贴心人。

良好的表述能力。表述能力包括文字表述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学员具备良好的表述能力是做好第一任职工作的基础。

三、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

提高教员的文化品位、言谈举止、为人处世、思想境界对学员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必须具有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必须拥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同时还应具备现代的教育观念和精湛的教育技能。

发挥好学员队干部的“全程教员”作用。人文教育实际上就是“做人”的教育。队干部的为人处世是最有说服力的活教材。因此,要选用人文素质好,管理能力强的队干部,通过严格管理教育,加强学员优良作风和高尚人格的培育,以自身的行为引导学员做一个“完整的人”,并及时解答学员在学习、生活和做人上遇到的疑难问题,当好学员的引路人。

教员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多运用讨论式、问答式、辩论式等双向交流式教学方法,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教员通过质疑启发式、开放讨论式、信任平等式等民主教学,给学员提供了主动参与与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员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状态,创造潜能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 篇7

一、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修养等, 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 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1]。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在医学教育过程中, 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和自身实践等途径, 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 成为医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2]。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应该以医德为核心, 应具有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高尚医德和愿为医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应具有广泛的人文知识;应具备与人沟通、待人接物上的良好素质, 以便在医疗工作中能深入了解病人的需求, 赢得病人的信任[3]。

二、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 除了生物因素以外, 其他因素也可以诱发疾病, 如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因此, 医学模式由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4]。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生不仅要重视病人的疾病治疗, 还要重视病人的心理治疗;不仅要懂得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要掌握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知识。

2.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需要。

当前, 医患关系比较紧张, 原因很多, 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医学教育中缺乏人文素质教育[5], 主要表现为医务工作者对待患者缺乏人文关怀。因此, 只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才能提高患者对医务工作者的信任度, 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

3.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于是, 人们也提高了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 不仅要求医务工作者有高超的医疗技术, 而且还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从心理、人文等方面去关心病人。此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医学生的就业由过去的国家“包分配”转变为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医学生的用人单位, 如医院、医学高等院校、医学研究所、药厂等, 在招聘人才时, 不仅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要考核学生的道德品质、工作责任心、协同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人文素质。只有德才兼备的学生, 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这一系列的改变要求高等医学院校要重视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医学生人文素质缺乏的表现及其原因

1. 医学生人文素质缺乏的表现:

(1) 对待病人态度冷淡, 缺乏人文关怀和责任意识; (2) 在工作中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团队协作精神; (3) 有些医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 由于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 无法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4) 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差, 不能准确流利地书写临床病历、实验报告等医学文件, 也不清楚如何写求职书和推荐信; (5) 有些医务工作者有严重的拜金主义思想, 考虑问题只从自己的经济利益出发, 如接受某医药公司的贿赂, 为病人开该公司的药品, 全然不顾药品的治疗效果;接受病人及家属的“红包”或“宴请”等;开大处方、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等; (6) 由于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缺乏足够的了解[6], 医学生诊治病人时, 思维方式单一, 没有分析病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 (7) 有些医学生心理素质较差, 难以承受工作中的压力; (8) 临床上还有很多疑难杂症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 要攻克这些难题, 需要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然而, 由于受到人文知识缺乏等因素的影响, 医学生智力发展不全, 出现创新能力不足等现象。

2. 医学生人文素质缺乏的原因:

(1) 缺乏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不少教师和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认识不够, 认为医学生只要专业素质过硬就可, 人文素质教育对自己的前途帮助不大; (2) 医学生人文素质先天不足。我国的高中阶段实行文理科分班, 理科班学生主攻数理化, 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人文书籍阅读较少。医学生来源于理科班考生, 人文素质先天有所缺陷; (3) 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医学人文课程有医学史、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卫生法学等, 课程性质大多数为选修课程, 教学时数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7]。欧美国家的医学课程由社会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医学三大类组成, 其中美国的社会人文科学类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为20%, 德国为26%, 前苏联为22%, 日本和英国为10%~15%[8]。相比之下, 我国的人文课程比例偏低; (4) 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医学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大多是医学院校毕业后进入学校任教, 他们缺少人文学科的熏陶。在教学中, 专业课教师注重医学理论和技能的传授, 忽视了医学课程中蕴藏的人文知识的传播。人文社科类教师大多文科出身, 由于缺乏医学知识, 无法在人文课程的讲授过程中结合医学的特点; (5) 校园文化建设不足。医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 因此, 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有着很大的影响[9]。但是, 目前医学院校的人文环境存在一定的缺陷, 如校园内缺少人文景观, 图书馆内人文社科类藏书不足, 日常活动中缺乏人文知识讲座和人文艺术活动等, 这些都不利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6) 缺乏人文素质培养的实践体系。理论知识只有运用于实践才能真正被掌握[10]。由于缺乏人文素质培养的实践体系, 医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人文知识理解不深, 难以将人文知识内化、升华为人文素质。

四、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1. 转变教育观念, 重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高等医学院校的各级领导、教师和学生都要清楚地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的需要, 抛弃过去只重视医学专业知识教育, 而忽视人文素质培养的传统教育理念, 树立起专业知识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并重的教育观念。

2. 提高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比例。

在课程设置上, 增加一些基础性的人文学科课程, 例如:社会学、中国文化、大学语文、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 加强学生的基础人文素养。此外, 结合医学的特点, 开设与医学相关联的人文课程, 例如:医学文学、医学美学、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人类学等, 做到文医融合, 有利于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建立: (1) 通过进修学习、讲座等形式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 鼓励人文课程教师学习医学专业知识, 使其能在人文课程的讲授过程中结合医学的特点;鼓励医学专业课教师学习人文知识, 以便在医学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此外, 加强人文课程教师与医学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 在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教学内容、教材建设等方面, 相互学习,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 增加人文课程教师的编制, 引进人文素质教育人才, 改变医学院校人文课程教师缺乏的局面, 为增加人文课程创造条件; (3) 聘请社会上人文艺术界的有识之士担任兼职教师, 为学生开设讲座。这些兼职教师是医学院校人文师资力量的重要补充。

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是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因此, 医学院校应该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题, 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具体措施如下: (1) 修建人文景观, 如树立华佗、南丁格尔等名医雕像、医学生誓言碑、“求真、博爱”校训石碑、知名校友捐赠碑, 让学生置身于人文环境中, 这对陶冶学生情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如举办人文素质专题讲座、人文艺术节、人文知识竞赛、读书活动、演讲比赛等, 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 提高人文素养。 (3) 鼓励学生建立人文社团, 如音乐、书法、绘画、舞蹈、话剧、摄影、文学等协会, 增强校园的文化氛围, 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4)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 它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因此, 图书馆应扩充人文社科类书籍, 以满足学生获取人文知识的需要。

5. 人文素质教育不能只注重课堂教学, 更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

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有: (1) 临床见习和实习。在医院的临床见习和实习过程中, 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人际交流沟通能力、服务群众意识等方面的人文素质教育很有必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医院带教老师应将职业道德、与患者交流的技巧等正确的一面展现给学生, 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2) 组织学生深入农村、社区, 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 从而培养了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3) 组织学生瞻仰革命遗址, 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私奉献的精神。与课堂上的说教相比, 社会实践教育更深刻, 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总之, 学校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来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做出贡献。

摘要:人文素质是医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但是, 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仍然偏重对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 而忽视了人文素质培养。本文在分析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必要性和医学生人文素质缺乏的表现及其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沈江.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倦怠”预防[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2) :74-75.

[2]金仕琼, 彭雷, 李忠, 刘学年.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 2008, 16 (3) :437-438.

[3]潘晓军.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与社会适应力的提升[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 21 (5) :108-109.

[4]周丽琴.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 (15) :3636.

[5]张晓慧.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4) :889-890.

[6]白云, 刘晓光, 李占军.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9, 11 (4) :598-599.

[7]孙英梅, 岩磊.现代医学教育中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2, 16 (4) :562-571.

[8]金仕琼, 刘学年, 李忠.深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医学教育, 2005, (6) :42-43.

[9]孙英梅.面向新世纪开拓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新局面[J].辽宁教育研究, 2002, (4) :25-26.

教育的人文素质 篇8

一、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的教育目标

“教育实践是以课程为轴心展开的”[1], 人文素质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起点和关键是课程目标。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把握未来社会发展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参考幼儿教师职业标准确定。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职业精神的职业人”和“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人”的统一。学前教育专业既有职业教育的共性, 又有教师教育的特性, 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 其人文素质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教师职业精神和健全人格, 把未来的幼儿教师培养成既具备教师职业核心能力, 又有良知、智慧、美好情感、温暖情怀和健康人格的人。

二、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内容建构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教育目标, 结合工作岗位———幼儿教师的工作内容分析, 把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分解为人文通识素质、人文专识素质和人文特识素质三大模块。按照学前专业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阶段性培养目标, 将三个模块的内容进行层递化设计, 最后形成学前专业中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一) 人文通识模块———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人文通识素质模块着力于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 旨在关注学生心灵成长和精神发展,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 以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旨归。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社会与人生, 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等人文学科, 目的在于浸润文化传统, 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素养。第一, 文学是最具有人文性的学科。饱读诗书的教师具有儒雅的气质、人性的光辉, 学生受益良多。第二, 历史从本质上讲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教师不仅要关注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 而且要关注人在历史进程中的推动作用, 更要关注人类文明成果的接续。第三, 哲学是研究人对待世界、对待自身的学问。教育要把人的解放当做理想的目标, 正确引导学生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第四, 美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化, 审美教育让学生与世俗人生保持适度距离, 生活得有情致、有活力、有价值。

第二部分为沟通与表达, 内容涉及自我心理素质、人际沟通和合作、信息采集与处理、演讲与口才, 设置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第一,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 是与他人沟通合作的前提, 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素质。第二, 人的根本属性在于其社会性, 人际沟通和合作能力是社会人必备的素质, 是教师教育儿童的先决条件。第三, 信息采集、筛选和整合的技术与技巧是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 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

第三部分是形象与礼仪, 内容包括自我形象管理、礼仪与人际交往、职业道德、职业形象。高职学生未来的岗位形象取决于在校形象的塑造。大学生形象内涵的三大基石是道德、学识和健康的心理。道德是大学生形象的第一块基石, 是最基本的基石, 包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礼仪是形象的外延, 是形象塑造的关键要素。大学生以自我形象塑造为基础, 成就未来职业形象。

(二) 人文专识模块———提升学生教师的职业理念和职业精神。

根据教师教育专业的特性, 进一步设置与教师教育专业相关的人文专识模块, 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以通识模块为基础进行职业核心能力的实践演练。学生以未来教师的身份, 从教师角度进行演习, 强化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人际沟通和合作部分, 注重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的角色演练。演讲与口才部分, 强化教师口语的学习与训练和教学语言的应用实践。形象与礼仪部分, 重点训练教师礼仪, 塑造未来教师形象。

第二部分着重教师职业理念和人文精神的塑造。人文精神是教师人文素养的核心要素, 包括以下内容:第一, 对学生的关爱情怀。人文意义上的爱是对“人”的尊重与珍视, 是教师发自心灵深处的、指向终极的关爱。第二, 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拥有教育理想才能立足现实、改造现实。第三, 以学生生存和发展为本。教师要提升教育质量, 让学生在现实学校生活中积极勤奋, 心灵充实, 为未来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 有浓烈的生命意识。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是生命的和谐、充盈与完满, 教师既尊重学生, 又关注自身, 师生共同享有完整的、发展的、健康的生命教育过程。

(三) 人文特识模块———改进学生学前教育人文方法。

特识模块将幼儿教师的文化素质要求及人文精神内涵引入人文素质课程, 为学生将来尽快适应和融入幼儿教师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部分继续以通识模块为基础进行职业核心能力的实践演练。与专识模块着重教师人文素质不同, 人文特识模块将幼儿教育理念、幼儿园日常管理规范引进课堂, 模拟幼儿教育现场情境, 引领学生认知、熟悉幼儿教育。人际沟通和合作、演讲与口才、形象与礼仪部分, 则重点加强与幼儿教师直接相关的各项能力的训练。特识模块的设置, 使学生高仿真地生活在幼儿园文化中。

第二部分着重培养人文主义的思想方法。人文方法是教师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得以实现的手段。在模拟的幼儿园教育情境中, 培养未来幼儿教师三方面的人文方法:第一, 直觉。对幼儿状况和幼儿教育进行直接觉察, 培养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敏感性、解决问题的流畅性和灵活性。第二, 体验。既从教师角度体会、品味、觉察未来职业的意义和价值, 从幼儿角度出发感受、经历幼儿的学习与成长过程。第三, 内省。省察自己的师德修养、敬业精神和职业习惯, 反省自己是否符合幼儿教师规范和标准, 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应用效果。

三、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人文素质模块化课程衔接的实现

(一) 通识———专识———特识, 人文素质职业化衔接。

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构成金字塔式模块课程体系。底部是人文通识模块, 针对职业教育, 主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提升社会文化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中部是人文专识模块, 主要针对教师职业, 培养幼儿教师需要的精神及文化素质, 提升学生的教师职业理念和职业精神;上层是人文特识模块, 针对幼儿教师职业, 提升学生学前教育人文方法。三层模块课程由普遍职业到教师职业, 再到幼儿教师职业, 实现人文素质课程的职业化衔接。

(二) 能力基础———初级能力———中级能力, 人文能力提升式衔接。

模块化课程内部根据中高职学生知识和能力基础, 设置层级化能力标准, 逐步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与能力。以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我心理素质为例, 其总体目标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发展学生优良个性, 健全学生人格。根据中高职学生的年级不同, 将中职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能力、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及初步的情感调节能力;高职一二年级在巩固自理能力的基础上, 重在培养活动能力、情感调节能力;高职三年级重在培养社会化心理和工作能力。

(三) 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方法, 人文内涵递进式衔接。

教师的人文素质包含递进式的三部分内容, 即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方法, 其中, 人文知识是基本组成材料, 人文精神是核心要素, 人文方法是人文精神得以实现的手段。学生人文素质只有经历知识习得、精神涵养和方法演练, 才能真正实现由外在规范到内在价值的转变, 内化为个体生命的内容。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的模块化建构正是基于这一思考。中职阶段主要积累人文知识, 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高职一二年级重在涵养学生人文精神, 潜移默化地渗透人文方法;高职三年级训练人文方法的同时, 结合专业教育不断强化学生人文精神。

学前教育专业兼具职业教育和教师教育的双重特性, 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以职业化方向、模块化设置和人文精神与方法的目标定位, 建构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将在培养优秀的学前教育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 (新版)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3.

[2]武怀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启示[J].职教论坛, 2005 (7) .

教育的人文素质 篇9

书法教育贯穿整个中国教育史, 在古代育人、选拔人才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书法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素养, 在高职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 书法教育理应成为高职院校实现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1.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字———汉字的关系源远流长, 密不可分。《周易·系辞》有言:“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 以类万物之情。”这既可以看做对中国文字起源的概括, 也可以看做对中国书法起源的概括。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创造,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关于汉字的造字法, 向来有“六书”之说, 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作为表意文字, 汉字最初具有象形的特征。在象形的基础上, 汉字孳乳浸多, 其中形声成为主要的造字方法, 汉字中形声字占了一大部分。大量形声字的出现, 极大地拓展了汉字的表意功能。鲁迅先生曾指出, 汉字有“三美”, 形美以感目, 音美以感耳, 意美以感心。这种点画构成的文字形象中, 积存并凝聚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中国人的感情色彩乃至思维定式。因此, 汉字往往能引发人们对汉文化一系列的联想和微妙的情思活动。

2. 书法艺术的创作主体及审美群体为文化阶层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发明, 是文字艺术的文化抽象, 为人类文明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中国书法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所在, 正如外国友人所认为的那样, 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和代表, 它承载了众多的文化因素, 与文化发展联系紧密。

从书法艺术创作主体及审美群体看, 他们并不都是纯粹的书法家, 而是由文人、士大夫、僧侣、官宦、隐士、道人、没落的皇亲贵族等组成的文化阶层。流传至今的书法艺术遗迹, 汉代及汉代以前很少有名家, 多是普通的士吏与工匠的作品。汉代以后, 书法作品大多出自文人墨客之手, 无论是颜、柳、欧、赵, 还是苏、黄、米、蔡, 他们都是时代的精英。这些文化精英既是社会人, 也是文化人, 往往有着十分复杂的文化心态。在创作的同时, 他们往往把自己的人格精神、伦理道德、才学修养、审美情趣等融进书法的笔墨之中, 把文化思想化作艺术形式表现在字里行间, 再现中国艺术最朴拙、最丰富、最灵动的自由创造精神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在文化精英的千锤百炼下, 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思想便渗透到书法的每一个点画与结构之中。

3. 书法艺术深受传统文化影响

从文化传承方面看,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以儒、佛、道三大思想为支撑, 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渗透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并代代传承。中国书法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哲学或宗教方面的深刻影响, 儒、佛、道思想都不同程度地渗透于书法, 并在书法中得到显现。依照有关学者的说法,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的特征包括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整体观念、直觉思维、经世致用、刚健有为、崇古尊老、内圣外王、君子通才、道德学问、中庸之道、和谐自然等, 而这些在书法艺术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书法艺术作品是个复合的载体, 内涵极其丰富, 既有书法创作内容所蕴涵的文化美, 也有书法作品本身积淀的文化美。欣赏书法精品, 往往可以看到诸如黑白、虚实、大小、粗细、浓淡、枯润、方圆、奇正、向背、顺逆、呼应、刚柔、疏密、巧拙等书外意蕴。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分别被评为天下第一、第二行书作品, 人们赞赏其通自然, 得天趣, 天真磬露, 不落斧凿痕迹, 流露真性情, 乃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成为书法家努力追求的最高境界。

古往今来, 书法精品往往都有这些特征:艺术表现上恰到好处;风格上刚健不霸气、柔美不媚态;笔墨精深洗练不单薄浅俗;书法形象富有新意却不哗众取宠、流于怪诞;重视和谐, 各个局部、各种因素相谐而生等。

书法家往往通过自我控制克服分心与躁动心理, 坚持勤学苦练, 以坚定的意志和决心练出真功夫, 终臻至善至美。书法创作要在艺术上达到崇高的境界, 就必须坚持克己修身。书法创作与评论历来强调书与人的一致性, 坚持“书品即人品”“风格亦人格”的原则, 重视个人道德修养。

总之, 书法艺术博大精深, 蕴涵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民族文化, 沉淀着强烈的民族精神, 体现着精美的艺术造诣,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二、书法教育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

1. 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 人才的衡量标准不仅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且要有完美的个性、良好的道德、现代的意识、健康的心态、强烈的责任感、极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素质。加强人文科学及人文精神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内化为大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直接或间接地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已成为社会发展、民族强盛对大学教育的基本要求。

放眼国内外, 人文素质教育的盛衰大都与社会的大背景息息相关, 与一个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密切相关。近代西方社会片面追求物质发展, 使教育中的商业主义与职业主义泛滥。在教育功利性的驱使下, 人们只重视教育的经济价值, 忽视了教育的人文价值, 在实现了物质生活丰裕之后, 反而陷入精神上的困顿与迷茫。20世纪末西方社会出现的“上帝死了”“尼采死了”的说法就是这种状况的反映。鉴于此, 美国、日本等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提出要重视人文教育, 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人文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培养出具有健全的精神、独立的个性、完善的人格、强烈的责任感和富于创造力的新人。它的核心是人文精神,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 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价值, 渗透于各学科之内, 萦绕于各门学科之间, 表现在社会交往之中, 在纯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也不无它的存在。因此, 人文素质教育应该让学生真正理解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之间的深刻贯通与渗透关系, 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本我与自我关系、人己关系、物我关系的能力为目的, 指导学生的行为朝着合人道、合规律、合人类共同利益的方向发展。

2. 书法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追溯中国古代教育史, 可以看到书法教育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汉字的书写表达, 书法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古代的教育把书法列为六艺之一, 是学生的必修课程, 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早在汉代就出现了高等书法教育;魏晋时期, 书法被称为书道, 这说明书法被提到了一个与宇宙并列的地位;到了唐代, 书法教育达到鼎盛时期, 国子监等高等学府以及贞观元年贵胄学校宏文馆中都开设了书法课程, 以书法大师虞世南、欧阳询为老师, 传授楷书法 (《唐六典》卷八) ;直至明末清初, 书法教育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古代包括科举考试在内的各类考试中, 书法水平也是成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中国古代重视习书练字, 书法学习不仅成为社会风尚, 书法水平也成为文化素养的重要衡量标准。可见, 书法教育跻身高等学府教育是有历史渊源的。毫无疑问, 书法教育对提高人的素质具有特殊的、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3. 书法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内涵

大专院校开设书法课程已有20多年的历史, 从20世纪80年代初复旦大学等院校率先开设书法课以来, 中国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等院校相继设立了书法系和书法研究所, 培养了一批书法学士、书法硕士、书法博士等高级书法人才。全国大专院校非书法专业开设书法课的就更为普遍。

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宗旨是培养国家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基础理论知识适度够用, 应用能力较强, 综合素质较高。在外语和计算机知识普遍推行的今天, 加强高职学生书法教育对贯彻教育方针, 实施素质教育, 弘扬传统文化乃至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意义上的大学书法教育是从书法的使用功能、艺术审美特性、美育教育等方面开展的。如今, 书法教育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写字和书法本身, 而延伸到了学生意志品格的培养、高尚情操的陶冶、知识水平的提升、文化视野的拓展等诸多方面。对于高职学生来说, 书法教育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 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

(1) 书法教育首先是人品素质教育

清末书法家杨守敬认为, 学习书法要品高。“品高”即品德高尚。书法家的艺术创作是超绝还是流俗, 归根结底取决于书法家品德的高下。综观书法史, 人书俱佳者皆为后世推崇, 但书品较高而人品有污者则常为人们所不屑或鄙视。

颜真卿是被历代传颂的人书俱高的大家, 其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有口皆碑。他的谨严守法、大气磅礴、雄浑庄重的楷书很好地体现了儒学精神的阳刚之美, 他刚直的个性、敢犯颜直谏的正直品德更为人们所敬慕, 他为国效力、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正是儒家风范的写照。郑板桥的书品人品备受后人推崇,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诗句正是其刚直不阿、不趋炎附势的高贵人品的写照。他在引退后相当长的时间里, 不用自己的书画逢迎和讨好达官贵人、富商巨贾, 而是专门慰藉平民百姓, 他“凡吾画兰、画竹、画石, 用以慰天下之劳人, 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的创作宗旨, 表现了可贵的人格操守。书法史上这样的人物比比皆是。而人们对赵孟頫的人品、书品则多有批评, 对蔡京亦是如此。《临池心解》对蔡京的评价就能说明问题:“世称宋人书, 必举苏、黄、米、蔡, 蔡者, 谓京也。京书姿媚, 何尝不可传?后人恶其为人, 斥去之, 而进端明于东坡、山谷、元章之列。”还有清末伪满大臣郑孝胥、民国时期的大汉奸汪精卫, 尽管他们都有一手好书法, 但人们往往嗤之以鼻。人品之于书品, 可谓重要!

汉字是表意文字, 是世界上最富有艺术性的文字, 书法更是将文字的艺术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中国书法跻身于世界艺术之林, 影响深广久远。书法教育中的人品教育内涵具体表现为书法教育能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

书法教育能培养、磨砺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汉代张芝“临池学书, 池水尽墨”;唐太宗夜半秉烛学习《兰亭序》;智永闭门习书数十年, 积累了很多磨损的废笔头, 埋之成冢, 谓之“退笔冢”;怀素练笔则种芭蕉万余株, 与蕉叶共挥洒。正是凭着这种锲而不舍、不断进取的精神, 这些人终成书法大家。

书法教育还能端正人的思想行为。我国传统的书法教育强调“心正笔正”, 把用笔习惯和技能的掌握跟人的思想修养联系起来, 要求“欲正其书者, 先正其笔, 欲正其笔者, 先正其心”, 要以修养心性为上, 做到澄怀静思, 虚空淡泊, 排除杂念, 专心致志。这样坚持长久, 其心中必定无种种私利杂念, 进而能够培养宽容大度、以诚待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作风。

总之, 书法教育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格品行教育功能。

(2) 书法教育具有文化素质和能力教育的功能

书法知识博大精深, 哪怕是基础书法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书法联系较密切的有文学、历史、哲学、宗教、文字学等学科, 书法教育是能力素质教育,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书法教育还是一种审美素质教育。当学生的心灵经过了书法作品美的浸润和熏陶之后, 他们就能够形成分辨力和审美能力, 从而很敏捷地区分真假、善恶、美丑, 赞赏真、善、美, 唾弃假、恶、丑, 他们的品格也会变得高尚。

(3) 书法教育蕴涵着心理素质教育

王羲之写《兰亭序》, 抒发的是喜悦的情感;颜真卿书《祭侄文稿》, 排遣的是愤怒的情感;张旭作《肚痛帖》, 表现的是疼痛的情感。如同其他艺术一样, 当学生情感郁积甚深的时候, 就可以借助书法艺术的手段, 或通过欣赏相应的作品, 使自己的情感得到释放, 或通过书法创作, 进入纯净、高尚、忘我的艺术境界之中, 实现心灵的自由和解放。

从以上三方面可以看出, 书法教育蕴涵着强烈的人文素质教育因素。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书法教育发挥过重要作用, 在现代社会, 它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书法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构成部分

1. 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为全面了解高职学生基本人文素质状况, 我们曾先后对某高校在校一年级和二年级的8300名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状况调查。接受调查的学生来自农村和小城镇的占79%、家庭经济状况中等和贫困的占86%、父母从事个体劳动的占67%。这些基本情况说明, 被调查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条件并不好。在调查统计中, 有70%的学生比较或非常注意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但是, 学生在人文知识方面的欠缺也是很明显的, 主要表现在文化素养普遍偏低、人文知识相对欠缺、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等方面。因此, 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已显而易见。

世界各国在人才方面的竞争、现代化高新技术发展的特点、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等, 也都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提高人文素质, 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关键内容, 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目前, 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不但是必要的, 而且是可行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强调, “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这从政策层面上规范了人文素养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国家领导人及有关专家学者都在不同场合强调过教育中的人文素养问题。这些都为高职院校确立了专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方向。

从高职院校自身看, 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高度重视, 在人、财、物方面加大投入, 为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 有对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仰慕、渴望与追求。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探索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不少学校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书法教育与其他课程尤其是人文课程一起, 已经承担起人文素质教育的历史使命, 成为高职院校提高学生素质、弘扬中华文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2. 对高职院校书法教育定位的思考

高职院校的书法教育必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 高职院校书法教育的目标不同于书法专业的目标, 不是为了培养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及技法研究者, 实用技能是第一位的。但是不能将高职书法教育仅仅定位于实用技能的较浅层次上, 否则, 书法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内涵和功能就得不到充分发挥, 也就失去了大学教育的特征。同样, 也不能一味地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 否则, 就脱离了高职院校办学的宗旨。这里就有一个切合点问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集中体现在培养高级实用型专门人才这一点上, 这就对技能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对于艺术性和理论性的探求能力则不能要求太高。笔者认为, 书法课以实用技能为主, 兼顾知识性和美育, 使学生通过书法学习提高水平, 并受到美的陶冶, 这才是高职院校书法教育应该达到的目标。

据以上分析, 可以将高职院校书法教育教学定位于两个方面。

首先是书法的使用功能。文字是传递信息的工具, 是交流的手段, 工作、学习、生活、社交等一切社会活动都离不开文字的书写。而书法的使用则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达到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为彰显自身较高的素质和展示自己良好的精神风貌服务。

其次, 从高职院校的实际开课效果看, 可以侧重于硬笔书法课, 附以毛笔书法的练习。在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书写方法的基础上, 力争达到书写重心平稳、搭配合理、用笔流畅、书写规范、结构美观, 以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教学手段,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在书写技能上狠下工夫, 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同时, 还要结合传统书法理论基本知识, 简要介绍相关知识, 如中国传统书法的产生、发展、流派、名家、传统碑帖及章法等基本知识, 使学生掌握一些毛笔书法的基本技法。在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的同时, 带领学生欣赏古今优秀碑帖、作品, 对学生进行以陶冶情操为目的的美学教育, 以提高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摘要:书法艺术博大精深,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书法教育在我国古代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高职院校而言, 书法教育所拥有的丰富的人文性内涵使它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构成部分。重视和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加强书法教育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高职,书法教育,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蔡祥麟.书法艺术三题[J].中国书画, 2009, (5) .

[2]于唯德.书法教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潜在价值研究[J].艺术教育, 2007, (7) .

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篇10

一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1. 我国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欠缺, 人文素质偏低

长期以来, 各医学高校过分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 使得不少医学生缺乏人文社会知识, 且基础素质欠佳, 如有违诚信、不懂得谦虚、待人冷漠、不负责任;缺乏对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和人际关系方面的了解和认识;知识面狭窄, 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差, 不能流畅地书写医学文件和日常应用文, 有的甚至在与患者交流方面都存在障碍;为人处事目的性和功利性强、团队合作能力差, 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往往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 缺乏吃苦耐劳和奉献的精神。

2. 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方式落后

在大多数医学高校, 人文类学科的教学方式都只是简单的传授, 由于此类学科既不受学校领导重视也不受学生欢迎, 许多教师仅以完成教学为主要目的, 很少关心学生的学习效果。人文类学科的考核方式也局限于开卷考试等, 完成考卷即成为学生的学习目的。这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在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起不了很大作用。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部分医学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 人文环境和学科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这些院校的医学人文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 人文素质是医学生必备的素质

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 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表现。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 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是医学教育的必然要求。“热爱生命、以人为本”是医学人文精神的精髓, 也是医学的灵魂。高等医学教育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为己任, 在医疗实践中, 医德与医疗技能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且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形势下, 对所有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德所要求的具体内容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内容是一致的, 这种现实的要求促使医学教育从新生入校开始就要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打好职业道德的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本身的发展以及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 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其成长过程中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 医德的重要性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知。医生和患者交流的过程中, 不仅仅是要告知病情, 还要能从精神上安抚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在未来社会, 医学人才既要具备自然科学知识, 还要具备人文科学素养, 两者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缺一不可。因此, 医学教育只有在重视医学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也注重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才能培养关爱生命的实用型医学人才。因此, 高等医学教育应当将人文素质教育摆在首要的位置。

2.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现阶段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医学发展要求的变化和医学内涵的不断拓展, 提高了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 医学教育目标也随之调整。医学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在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下, 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是医学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加强和改进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把他们培养成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 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所诱发的心脑血管病、精神疾病、肿瘤等非传染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健康的定义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新型的医学模式转变, 这对医学人才的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教育应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这也是医学人文性回归的客观要求。

三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主要措施

1.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 应包括文、史、哲、美、音、心理学、“两课”等。此类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种形式, 主要让医学生能对人、社会、自然和自身有正确的认识,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培养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除了传统的人文社科课程以外, 还应开设由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 主要有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卫生法学、医学史、医患沟通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此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医学生能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 探讨与医学有关的若干问题, 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及其发展规律, 正确认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 同时尊重人和人的权利, 正确认识和处理医患关系, 使人文素养培养融入医学实践之中, 从而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 改革教学手段

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不应当一成不变, 应积极尝试多种形式。如指导性自学、实践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交互式学习等。必须讲求实效性, 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学习成绩评价方法方面, 应逐步推广以撰写论文、讨论、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考核, 侧重培养医学生综合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3. 注重阶段性培养

医学基础课与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及在临床见习和实习过程中应适当渗入人文精神, 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贯通。专业课教师应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 课堂教学时除了传授知识, 还要兼顾育人的重任, 将人文精神教育融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教学之中, 有效地促进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如专业课教学中可以介绍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著名科学家的事迹等启发学生。另外, 医学伦理学中的自主、知情同意、伤害、最优化的基本原则应贯穿到临床各科教学之中。

各实习教学单位应结合医学生所接触的典型病例及曾发生的典型事例, 进行案例分析或开展医学人文专题讲座, 将医学人文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使学生学会从医学、法律、道德、政治等不同角度去研究和解决医疗问题, 使临床实习阶段不仅仅是对医学知识技能的实习, 也是对医学人文知识运用的实习。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不仅需要一支优秀的人文社科类教师队伍, 还必须提高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质。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对医学生有重大影响, 他们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还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兼备深厚的医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在医学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把人文知识有机地融于教学内容中。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除了学识渊博、专业精深、情趣高雅, 还应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为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应提倡终身学习的观念, 积极推进以提高文化素养为核心的大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年终对教师的考核既要考核其教学科研能力, 还要考核其人文素养及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绩效。

高等医学教育应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 积极探索医学和人文教育的最佳接合点。相信通过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知识传授和学生的自身实践, 使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格、气质和修养, 进而培养出既具高超医术又具高尚医学品格的医学生是指日可待的。

参考文献

[1]代春燕.浅谈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医药前沿, 2011 (14) :56~57

[2]刘国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合格医学人才[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 :98~100

浅谈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篇11

关键词:高职学生 人文素质 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目前,我们教育的总体水平还存在明显的不适应,其中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个失败。特别是我国的高职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 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为迎合市场需要,过分重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操作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这就直接导致我们大部分学生缺乏礼仪;善说空话大话、沽名争利;欺诈作伪;犯罪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知识面狭窄,如果以等级作划分的话,高职院校的学生就是最底层,边缘人物。这种种现象的根源,就是我们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漠视。长期以来,国家对教育的要求指标都是以量化为依据的,这种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教育,助长了人的功利观念,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有些学生以为掌握了科技就有了一切,从而鄙视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结果被最低级的文化艺术所俘虏,变得粗鄙、肤浅、自私委琐,毫无责任感。据报载,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竟然利用高科技网络从事色情活动,这不能不说是当代中国教育的悲剧。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文学思潮、价值观念、哲学理论、个人观念并存于世,充斥着整个学院,学生原有的各种传统的价值观念被逐渐打破,而新的价值观念体系、伦理道德体系尚未完全成熟,这使部分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常常处于各种矛盾状态之中,缺乏必备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过度的关注自我利益、强调自我价值,急功近利,思想易走极端。因而社会呼吁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和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已经势在必行。

因此高职院校要深化改革,提高育人质量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融合于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竞争中。

一、何谓人文素质

所谓“人文”素质,应当是学生在做人和做学问方面的基本条件或水准。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反映的应该是其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品格修养的基本情况, 包括对人生的定位、在学识上的积累、获取、创新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个人的品德修行等。这种内在品质的形成,光靠科学技术训练,光靠金钱和权力是无法完成的,需要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最新的优秀文化成果通过人文学科教育、知识理论的传授与育人环境的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 最终使当代高职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养以及科学创造性。

二、那么,作为近年来飞速发展的高职教育又该如何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呢?

(一)构建一个恰当的符合学校实际的人文教育体系。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学科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第二课堂、社团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人文讲座以及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等一系列问题。

1、学校要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重要日程,真正从思想上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把它放到与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同等重要的位置。

2、高职院校要开好人文课程,提高人文课程的教育质量。高职院校虽然课时紧张,但学校必须在各专业中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开设一定数量的人文课程,弥补其在人文素质方面的欠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启迪学生的心智,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及发展。

3、创造独特的校园人文环境。一所优秀的大学,往往一进门就让人感觉到强烈的文化气息。环境优美,秩序优良、行为文明,对于大学生情操的陶冶,思想行为的软性规范都起到积极的作用。校园文化具有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的天然功能,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人的思维品质、行为价值和认识能力。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从硬件、软件上建设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品质,促进学生良好人格、气质和修养的形成。比如建造学生多功能活动中心,美化校舍、教室,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文化氛围和教学氛围。还可以树立校训校风,创作校歌等等,充分体现鲜明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内涵,充分发挥育人的作用。

4、通过各种富有人文精神的课外活动来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受课程数量的限制,高职院校进行人文教育不必限制于小课堂,可开设人文学科多层面的选修课,像我们学校的选修课比较单一,偏重于“德”,而缺乏美、育方面的培养,因而增设艺术概论,音乐鉴赏,形体训练,中外艺术等方面的课程,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养;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跨年级、跨专业、跨校际的活动;树立校园中的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的文化示范作用;定期不定期地开设各类人文讲座,学术交流等,以此来弥补课堂人文教育的不足。通过这类形式各异的方式,从整体上改善学校的人文氛围,使学生时时刻刻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二)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在占主体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使学生同时受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指引,学生在学到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人文精神。专业技术课本身承载着丰厚的人文价值,以人文的精神传递专业的技术,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专业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和操作程序时,可以通过对专业技术发展的追溯及前景的展望来关注历史、社会、文化与人类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反思技术的应用对自然、社会及人类带来的危害,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正确的价值观;介绍学科发展中优秀科学家献身真理的感人事迹,以激发学生产生崇高的正义感与社会责任感;介绍学科中与当前国计民生密切关联的知识,以激发学生献身于造福人类与社会的热情。当然,这一途径的实施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人文素养。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也需加强人文素质的修养,完善知识结构。

(三)是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对于自我意识强烈的当代大学生来说,这能够激发和培养高尚品德的动机和学生自我教育的自觉性。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可以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特点,安排公益劳动、义务帮扶、业务实习,还可以安排一些假期进行的社会考察和调查研究等。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培养如何正确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体现人间真、警、美,感受人文科学的魅力。同时体会专业知识在社会实践应用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对学习、成才目的有正确的认识。另外,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共青团、学生会及班集体的作用,在校园内外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自律、自助、自我教育。

(四)转变学生管理方式。职业学院必须坚持以需求为本的教育理念,学院把企业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客户,专业设置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学生培养规格取决于企业用工需求,因此高职学校日常管理可以遵循企业标准,让学生“现在学的”和“今后做的”基本保持一致。让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的管理要求。比如说我们可以先将现代企业普遍推行的5S行为规范管理引入学校,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和管理。所谓5S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依照5S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和考核,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旨在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让广大同学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为自身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将5S行为规范作为主要训练科目,建立了5S量化考核方案。成立了学生自律委员会,对学生日常遵守5S行为规范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作5S考核日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建立“末位淘汰机制”来控制教学质量,每个学期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 连续两个学期评估总分列全班末位的学生, 必须退学或转为短期培训。以这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感,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

加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形势急迫。高职院校需思想重视,行动落实,积极做好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 努力培养“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学芬.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问题.经济师.2005.11 111-112

[2] 郭德红.日本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德大学通史教育.教育与职业.2004.3

[3] 李桂华.论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科学教育,2005(5).

[4] 刘长明.论和谐精神〔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5).

教育的人文素质 篇12

一、人文素质教育概述

人文素质教育其实质就是人性教育, 旨在促进受教育者人生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人类的人文素质教育传统源远流长, 其思想最早可追溯到柏拉图的自由教育观。文艺复兴时期, 大学成为人文思想的策源地, 直接促进了西方的思想解放和人格自由。之后, 西方大学虽然是培养专门人才的地方, 但“通识教育”一直在大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近代以来, 西方大学更是不断追求教育的人文内核。1952年, 教育家纽曼提出“博雅教育”的思想;1978年, 哈佛大学设置了若干以西方文化遗产为中心的基本课程, 对学生进行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芝加哥大学倡导通过名著阅读来为大学生提供思想资源;1998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指出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公民”……人文素质教育贯穿着西方高等教育思想史, 为中国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中国教育家蔡元培、朱光潜等, 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提倡“通识教育”。蔡元培在主持北京大学时提出并实践了“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的校训, 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和“精神成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北大和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 都曾创造了中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辉煌篇章。从建国初期到现在, 中国大学的科技教育盛行, 人文学科衰微, 实用化、职业化、商业化的教育大行其道, 要使中国的高等教育真正将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还任重而道远。

二、外国文学作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公选课的必要性

在高职院校各专业设置人文素质公选课, 使缺失的人文素质教育在公选课中弥补, 是高等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有力举措。文学是人类心灵的产物, 关乎人的情感, 是民族的表征, 是一切社会活动留在纸上的影子, 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与时代信息。外国文学有着异常丰富独特的精神和文化内涵, 是各民族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 记录了民族成长发展的历史, 涉及民族特征、生存环境与生活习性、历史发展与演变等各个方面, 内涵极其丰富, 无所不包。外国文学广阔的文化视野有助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背景下人才思维模式的培养。时代的发展要求现代公民拥有世界的眼光、胸怀与气魄, 全球化形势下的人才, 更需要立足本国, 放眼全球的综合性思维, 对其他名族的历史、现状、风俗习惯、思维特点有大致的了解。外国文学的跨国家、跨文化、跨时代, 以及鲜明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 不仅可以打开视野, 还可以让我们形象鲜明地了解和感受包括哲学、宗教、历史、民俗风情在内的异域文化, 纵横四海, 博览古今。这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国家、民族和文化, 对自身有更准确的定位, 也能更从容客观地看待和分析问题。

目前我们的外国文学课程, 主要针对高等教育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开设。除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之外, 在文科范围内, 主要是以大学语文课及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而在理工科, 外国文学几乎不见身影。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理工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给外国文学所留的空间有限, 而且外国文学研究对于外语和专业背景知识的特殊要求, 也造成了这一学科不易深入非专业教育领域的状况,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与我们囿于专业的学术研究、忽视文学对各类人才培养的功能、没有做这方面的开拓也不无关系。从人才培养的角度, 人文素质教育公选课“外国文学名著选读”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首先, 由于国际形势的主要潮流, 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由于就业压力增大, 薪酬高低不同, 促使在我国从事专业科学技术工作的人数不断增多, 理工类学生在高素质人才中所占比例不断升高。在培养可以创造社会财富的科技人才时, 更应关注其人文素质的培养和精神世界的形成。避免出现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人”。其次, 可提高人的情感智慧, 包括人生的自我激励、自我情绪的掌控、承受挫折、人际关系等等, 由此提高个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这些正是中国学生极度缺乏的。因此, 尝试在高职院校通过公选课形式使外国文学课程进入其他各专业学生的视野, 是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有益探索, 且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三、人文素质公选课外国文学名著选读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作为人文素质公选课进入非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视野的外国文学名著选读课程, 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有其特殊性。

(一) 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 公选课的课时安排一般为24学时, 在这有限的时间内, 教师不可能讲完全部的外国文学名著, 所以必须有所取舍。布鲁姆曾提出西方正典的概念, 倡导回归经典, 我们需要经典的原因在于生命短促, 要读的书却前所未有地多。哈罗德·布鲁姆认为是否“直接战胜传统并使之屈从”是检验经典的最高标准。从耶和华文献作者和荷马到弗洛伊德、卡夫卡及贝克特, 经历了将近三千年的旅程。但丁、乔叟、蒙田、莎士比亚及托尔斯泰是这一旅程所必经的深广港口, 每一位作家都足够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反复阅读。公选课不指定教材教法, 有其灵活性和特殊性, 任课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下面提供一个参考, 这是经过多次教学实践, 逐渐形成的教学内容体系 (见表) 。

作为人文素质公选课的外国文学名著选读其教学内容可以忽略文学史脉络, 也可以忽略选择哪一部经典, 但其重点应以伦理教育、内在自我的成长教育、现代化人格培养为主。

从较为宽广的视野看, 伦理教育涉及引导个人正确处理与自然、社会、他人以及自我的关系, 关乎个人的自我成长, 这一点正契合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可以说, 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尽管其人物、情节是虚拟和想象的, 但作品中人物所面临的问题和处境是真实的, 包含着深刻的存在的真理和丰富的伦理体验。作为异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外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中包含着从古至今众多伟大作家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伦理思考, 这些思考对于正处于多元文化共存的全球化时代的我们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从这一角度, 中国学生学习外国文学尤其是西方文学, 可以比较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从而意识到并弥补自己的缺失。具体来看, 外国文学尤其是西方文学经典对人性的剖析“深”而“广”, 表现了人与外部世界以及人性内部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尤其突出了其中对立、冲突和悲剧性的一面, 用更为细腻、尖锐的方式处理了人所面临的伦理问题和伦理困境。和中国传统文学中所表达的以温柔敦厚为基调的伦理情感相比较, 西方文学与对人性中“属于黑夜的那一半”进行了惊心动魄的描写。如果我们把人性看作一道从最黑暗、最卑贱到最光明、最神圣的广阔光谱, 那么, 西方文学对人性的善恶斗争和相互转化有着惊心动魄的考察, 对于生与死、真实与幻想之间的秘密有着更为深幽的洞察。从古希腊的《俄狄浦斯王》, 古罗马的《忏悔录》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哈姆雷特》, 从17世纪高乃依和拉辛的悲剧到18世纪的《浮士德》, 再到19世纪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 都常常将主人公置于艰难的伦理选择中考验其人性、灵魂和内在自我的品质。引导学生感受外国文学经典的伦理魅力, 帮助他们获得一种更为多元的看待人生的态度, 能有效扩展、深化学生对于人生的理解和认识。通过教学, 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体验的有限性和所持道德立场的相对性, 培养他们的“移情”能力, 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 理解他人的矛盾和挣扎、迷惘和困惑, 学会爱他人, 悲天悯人, 嫉恶如仇。

西方文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母题是关于人的内在自我成长。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从外部世界的经历中, 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 从对自我的反思和忏悔中汲取道德的经验和勇气, 对内在自我的价值和命运有越来越清醒的认识, 最后达到成熟的自我认识的阶段。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司汤达的《红与黑》、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等, 这些作品的主人公通过体验自己的孤独并最终“与自己的死亡相遇”而获得了看待自我的更为清醒的眼光, 成为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文学教育对思想人格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文学通过语言结构呈现生命自身, 并引导我们走向真理与道德的探索。优秀的外国文学经典蕴涵着理性传统、自由科学理念、民主法治精神、人道主义情怀, 对培养现代化人格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的各种功能中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全社会的思想和道德水平, 移风易俗, 改造社会。理工科人才往往缺乏宏观的历史观、文化观和社会观, 更需要人文精神的熏陶。从整个社会来说, 人文精神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还很脆弱, 与一些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曾多次发生毒奶粉事件, 与此形成尖锐对比的是德国发生的类似的食品案件:2006年, 德国警方在慕尼黑一家肉品批发公司的冷藏库内搜出了120吨过期腐肉。其结果是涉嫌贩卖腐肉的食品公司老板、74岁的乔治卡尔布鲁纳在家中上吊自杀。主流的《图片报》认为, 布鲁纳是因为不能忍受连日来的舆论压力而自杀的, 而《明镜周刊》的评论则更为直接:腐肉奸商与其说是自杀, 还不如说是被食品监督环境判处了死刑, 在当今社会, 失信就意味着身败名裂。“千夫所指, 无疾而死”, 德国的社会可以不用道德法庭更不用正式法庭就判处了奸商的“死刑”, 使他不得不以自杀的方式赎罪以谢国人, 而我国三鹿公司的有关罪犯会不会同样迫于舆论压力而上吊自杀呢?我们的社会舆论有没有这样强大的人文精神呢?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因此, 更需要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对各专业学生普及人文精神, 从而逐步形成广大的社会思潮, 影响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 教学方法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公选课的外国文学名著选读, 在教学方法上, 可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避免理论性过强带来的枯燥感。

“建构性教学”主张在教学中建构生成新的知识。外国文学名著选读的公选课教学, 应以前面论述的教学内容作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 将学生感性的跨学科知识纳入教学过程, 师生共同完成教与学。视听资源可以说是生活在“图读时代”的当代大学生的最爱, 大量获取便捷的作为外国作家作品和文化背景直接延伸的视听影像产品, 比如改编的同名电影、科教纪录片和历史文化片, 为改变教学内容和形式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在内容设计中注意本学科跨文化、跨学科的交叉特点, 立足当代文化环境, 对外国文学名著文本进行跨文化双向阐发、异质文化比较, 提出新观念和新见解, 不仅符合本学科交叉学科的基本特性, 也显示了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跨学科发展趋势。学生参与教学设计, 并非偏离教学目的放任自流, 而是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重视外国文学作品的内涵, 使课程内容设计有目的性又有建构性。

从教学认识论的角度看问题,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公选课的外国文学名著选读课程教学充满人文性、社会性和生活化。传统的教学忽视课程教学中人的生活体验, 对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不够重视。因此, 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 对学习环境进行建构设计, 使公选课教学面向现实生活世界。建构主义教学的“学习环境”包括学习手段在内的更广泛的自主学习和相互支持的场所, 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实现学习目标, 突出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等因素。外国文学名著选读公选课教学, 可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创建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为基础的视、听、读、写、做、编、演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这也是实施课程内容设计的保障。对于师生角色地位来说, 是一个教师去权威化与学生赋权的双向建构。教师放弃支配学生学习的权力, 从给予知识转变为帮助学生建构对外国文学作品意义的探究、领悟与吸收, 最终面向现实生活世界, 并对学生参与教学和创造性学习提出要求。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学生必须赋权给自己, 积极发展自我能力, 承担主动学习的责任。一般来说, 传统教育的知识本位倾向严重, 重视书本知识的“记诵之学”, 学生从小学到大学, 大都习惯于不动脑筋被动“听”学。听教师讲授, 上课记笔记, 考试背笔记, 考试结束的同时背下的知识也就忘得一干二净。根据之前的教学实践, 我们发现, 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逐渐被学生熟悉, 他们都愿意尝试新的学习方法, 认真执着地去建构自己的观点和领悟。

在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模式活动的积极性上, 我们还可做更多的努力, 比如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袋评价, 也就是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又称“形成性评价”。人文素质公选课考核, 必须彻底放弃期末纸质考试一锤定音的形式, 甚至期末论文的考核形式也应放弃。学生课程学习档案袋收集的内容应包括学生的阅读笔记、外国文学作品改编、课堂剧演出、学生自评和反思自己学习状况的内容等。教师应该综合考虑档案袋记录的内容给予每个学生形成性评价。

传统的教育只重视认识主体的培养, 忽略实践主体的塑造, 而建构主义教学是基于实践的学习, 强调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近发展区”是建构主义理论的重要概念, 指个体发展具有现实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即“最近发展区”。通过训练, 潜在的发展水平可以成为个体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就是要挖掘学生的潜能, 按“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进行实践活动的设计, 通过小组协作、亲自实践, 提升自我创造能力。实践教学可设计各类活动, 如写作、编剧、演剧、摄影、录像、演讲、制作多媒体作品、基于网络的交互学习、上讲台自主教学、课程实践汇报、分享学习体会等。这些活动可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外国文学名著的兴趣, 促使学生去阅读原著, 获得美的享受, 理的启迪。实践教学设计因其跨领域的特点, 给课堂教学增添了人性、审美和智力技术的成分, 促使学生多元化发展。

摘要: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任重道远。以人文素质教育公选课出现在各专业学生视野中的外国文学名著选读课程, 以其跨国家、跨文化、跨时代的特点, 以及丰富的人文性和审美内涵, 在伦理教育、内在自我成长教育、现代化人格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其教学方法可尝试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使学生真正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熏陶。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外国文学名著选读,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蒋承勇.西方文学“两希”传统的文化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2][美]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上一篇:数据压缩编码器下一篇:整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