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2024-09-03

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精选11篇)

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篇1

文德尔班曾经说过, “人是历史的动物, 人类文化是一种世代相承、越积越厚的历史联系, 谁要想到这个联系中去参加协作, 就必须对它的发展有所了解。”因之, 深入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 应当着眼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

第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体现在“人”的理念的缺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对“人”一定程度的忽略与中国传统的“大一统”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一元论的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维方式, 在这样一种一元论思维中, 人的形象是一种奴化的形象, 我们通过对儒家思想中的“人”的形象分析进行说明。人在儒家的思想中是生活在氏族血缘关系中的“道德人”形象, 儒家思想实质上是规定人们应该如何行为的行为规范, 透过对这些行为规范的考察, 我们可见人的面貌。孔子认为“仁”是人的本质, 许慎《说文解字》曰:“仁, 亲也, 从人, 从二。”“仁”有两层含义:“亲亲”、“爱人”, “亲亲”是人们在氏族内部交往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就是爱自己的家人及氏族成员;“爱人”是在与氏族之外的人交往时应该依据的规范, 是在“亲亲”基础上“推己及人”, 由爱自己的人达到对别人和人类之爱。通过“亲亲”和“爱人”, 儒家建立起他们的主要社会关系网, 网上的每条线都有其相应的行为规范, “修、齐、治、平”就是行为规范的具体表达, 个人在其中依据这些规范进行社会活动。“修”, 即修身, 要求个人自觉地修仁, 这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齐”, 指齐家, “春秋时代和当时儒家所讲的‘家’, 不是后代的个体家庭或家族, 正是与‘国’同一的氏族、部落。”“平”即指平天下。对待“家”、“国”, 孔子认为要遵守“孝悌”:“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对待天下之人, 孔子主张“忠恕之道”, “忠”, 即“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恕”, 即“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被孔子认为是“仁”的极致。由此可见, 孔子的思想中失去了独立的个人。

从传统儒家对人的描述中, 可以看出:一方面, 整体主义是个人的基本价值取向;另一方面, 在履行社会角色的劳动与交往过程中, 个人的独立性不充分, 依附性比较突出。

第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体现在科技革命的挑战

当代社会正在孕育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都面临着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这一挑战所涉及到的, 既有宏观方面的问题, 也有微观方面的问题。科技革命将使科学技术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都发生明显的变化。就外部结构来讲, 科学技术与社会结构的其他部分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日趋深化和复杂化, 科学不仅成为生产发展的主导因素, 使生产力发展速度明显提高, 更重要的是, 现代科学技术的威力远远超越了生产力的范围而影响到了社会的所有方面, 它所形成的社会的积极或消极的后果也将是空前的。科技革命的这种结构决定了社会应该加强各种调节、控制机制, 使科技革命所形成的巨大力量真正地造福于人类, 而不致因为失去控制变成一种“异己”力量, 威胁到人类和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应该看到, 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准, 加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 是整个社会调节机制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就科学技术的内部结构来讲, 它也在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发展科技的过程中, 非物的因素, 人的因素的作用在不断增强。作为参与科技工作的个体, 不仅他们的智、德、世界观、方法论, 还是他们对科学的献身精神、从事科技活动的动机、职业道德水平等种种因素, 都会直接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从事活动的个体在思想道德品质上的差异, 会导致科技系统的智能效率发生很大的差异。因此, 在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的同时, 我们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这也是由科技发展与道德水准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客观辩证关系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辩证的统一体, 科技发展和道德品质、道德修养是辩证的统一体。科技革命不仅提出了要加强道德教育的要求, 也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科技革命的浪潮冲击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 它使劳动性质、生活方式、居住分布、闲暇时间、家庭生活等一切人的生活条件和人际关系发生迅速而巨大的变化。在这个基础上必然会不断涌出新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 如:过去我国所崇尚的是简陋朴素的生活, 现在所追求的是美化和现代化的目标;过去强调节制人的欲望, 现在则重视人的合理需求的满足;过去以安分守己、老实本分作为教育好孩子的准则, 现在则要求以一定的交往能力为培养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和内容一定要及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死抱着过去的准则不放, 把它们看成是万古不变的规范, 是培养不出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的, 而且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内容也不能为敏锐感受到时代脉搏的青年一代所接受。

从空间上来看, 科技革命使整个世界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 使处于不同空间位置、不同国家的人发生频繁的交往, 使一个国家、一种社会制度下的精神文明、价值观及伦理观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传播到另一个国家、另一种社会制度中去。在这个信息化的背景下, 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增多, 获取信息的量空前增大。正如联合国发展计划署教育顾问德怀特·艾伦所说的:20世纪, 高等教育自发地把如何使学生变得“聪明”当做了主要目的。当今, 知识量已经翻了好几倍。高等教育忙于应付令人头晕目眩的新知识, 无暇顾及价值观和道德教育。可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更好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人际交往, 引导学生适应高度信息化的社会, 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第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者素养的不足

罗素曾经指出:“每一时代的道德进步都必须有少数的、具有超越时代的思想和行为的人作为先导, 道德的进步在于道德的超越性, 这种超越必须反映出道德的理想。然而, 理想并不是空想, 先驱们的思想和行为必须既是对现实的反映, 又代表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进步的方向。这样, 他们的超越才能被社会上大多数人所接受, 才会导致巨大的道德变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成为卓越道德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做推动道德进步的先驱者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一般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广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 即指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者。我国自古以来就对教师有这样的角色期待:“四海之内若一家, 通达之属, 莫不从服, 夫是之谓人师”;“智如泉源, 行可以为仪表者, 人之师也”;“师者, 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者, 人之模范也”。用现在的话来讲, 就是每位教育教学工作者, 都应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 都应承担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神圣义务。本文所指的主要是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从高等教育领域来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应该说, 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但是从现实角度审视, 不难发现,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首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展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模式、管理体制、社会功能,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情况和挑战。主要表现在: (1) 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高。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备的基本素质, 然而, 目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党的政策和理论学习重视不够, 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掌握程度和实际运用水平不高, 他们往往比较重视岗位知识的学习, 却忽略了政治理论方面的学习。 (2) 工作热情不高。在各个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中, 有相当一部分特别是中青年的辅导员, 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坚实的思想基础, 多数人认为这项工作没有前途, 面对即将入门的新工作者也都是劝诫的态度, “不要误入歧途”。刚开始工作的教育者们可能还会热情高涨, 但是时间一长, 这种热情就会随之消减。 (3) 人文素养不足。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专业知识和传统文化厚此薄彼, 文化底蕴不足, 缺少学识魅力。在价值取向上, 这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不少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 以能否带来经济效益作为自己是否成功的标志。除此之外, 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这使得他们自身的人格魅力大打折扣。

其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不够稳定。目前, 高校专职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主力军, 但是从总体上看, 我国的高校辅导员队伍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队伍中的一些辅导员安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较少, 他们大多把辅导员工作当作“跳板”。随着高校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想进入高校工作, 但是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 高校招录门槛的提高, 要在高校从事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需要硕士以上甚至博士以上学历, 所以很多硕士研究生应聘高校辅导员就想通过这个渠道先进入高校, 以后再寻求机会转行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这是现在很多硕士毕业生应聘辅导员的一个动因。这些人势必不会安心本职工作, 即使做工作也仅局限于一些事务性工作, 抱着只要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 学生不出事就万事大吉的态度, 不会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时代特征, 也不会主动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更不会深入关注大学生的精神建构和精神成长,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稳定性, 影响了他们工作水平的提高。

最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人员结构不合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做人”的工作, 这就需要他们具备较高的能力素质和丰富的知识储备。在学历层次上, 前些年, 全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不到重视, 在人员选拔方面没有严格要求, 甚至出现专科生毕业留校做高校辅导员的现象。近些年, 这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学历层次较之以前得到提高, 一些发达地区的高校, 要求专职辅导员需具备硕士及以上学历。另外在专业结构上, 知识结构不合理, 学科单一现象比较普遍。长期以来, 高校一直选用本校生或者本专业的学生留校做专职辅导员, 虽然这些人具备本专业的优势, 但是不少辅导员从未参加过专门训练, 甚至没有学过任何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缺乏科学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在年龄结构上, 目前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30岁以上的辅导员, 他们工龄相对较长, 工作经验相对丰富, 责任心比较强, 既有灵活性又有原则性。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工作比较负责, 但是对学生工作的热情却明显不如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辅导员。另一类是20多岁的辅导员, 很多是刚走出校门的应届毕业生, 他们的年龄和大学生相仿, 比较容易沟通, 而且工作积极有朝气, 但普遍缺乏人生体验和工作经验, 理论功底不深, 做学生工作还不能得心应手。两个年龄层次各有各的工作优势, 但是过于偏重某一层次都是不可取的, 所以一方面就出现了一些高校的学生教育工作队伍青年人太多, 缺乏经验丰富的中年骨干。从全国高校范围来看, 这两类专职辅导员中, 后一类占的比重更大, 但由于他们比较年轻, 参加工作时间不长, 他们自身也需要一个不断成长、不断健全的过程, 也需要得到充分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年。[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年。

[2]鲁洁:《超越与创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2]鲁洁:《超越与创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

[3]郑永廷、江传月:《主导德育论》, 人民出版社, 2008年。[3]郑永廷、江传月:《主导德育论》, 人民出版社, 2008年。

[4]罗素:《伦理学和政治学中的人类社会》,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年。[4]罗素:《伦理学和政治学中的人类社会》,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年。

[5]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5]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

[6]左云飞:《人文精神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硕士学位论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年。[6]左云飞:《人文精神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硕士学位论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年。

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篇2

2009年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5周年,5年来高校党委能严格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不动摇,学校其他一切工作都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最近几年,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人数的不断增多就是最好的例证。这些积极的影响必须给予肯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今天我就谈一下关于用人文关怀来温暖我们的思政教育的心得体会。

那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人文关怀的概念。“人文”一词我国最早在《易经》中出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区别于自然,有人伦之意,区别于神理,有精神教化之义;区别于质朴、野蛮,有文明、文雅之义,区别于成功、武略,有文治教化之义。在传统文化中,人文关怀是人类从野蛮落后到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识。无论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还是在《人类学笔记》中,都包含着对人的尊严、自由和权利的执着追求,洋溢着深厚的人文关怀。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过程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并主张“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来研讨人类和社会的发展问题,凸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人本身的深切关怀。今天,重新解读“人文关怀”,它在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格完整以外,又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特别是把“人文关怀”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联系起来,延伸到正确妥善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使受教育者是按照其自身内在尺度,把各种外部的影响改造为可以被理解被内化的对象,融合到他自身固有的思想品德结构之中,形成其中的新质。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受教育者自我创造的过程。因此,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贯彻人文关怀的理念,承认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遵循人身心发展与品德形成的规律,倡导受教育者的主动接受和积极参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良性运行。

(一)当代大学生关于人文关怀缺失的思想现状分析

1、人文关怀缺失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困惑,随着思想解放、社会发展、中西文化的碰撞,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西方传入的价值观念、过去“左”的一套价值观念与改革开放实践中新生的价值观念同时并存。新一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也由单一走向多元。多元化的价值观带给大学生多种选择。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沿袭传统的单一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忽略了对新一代大学生在多种价值观选择方面加以引导,导致大学生在价值观选择的困惑。社会义务感淡薄,见利忘义行为的增长,人际交往中利用性和实惠性的盛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注意的频频出现。

2、人文关怀缺失导致大学生心理失衡,在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大学生心理压力加重、心理失衡的现象增多,已是不争的事实。竞争的压力、生存的焦虑、发展的期许、情感的困惑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当他们发现在实际得到的和期许得到的、自己得到的和他人得到的之间存在很大差距的时候,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心理上的失衡导致对身体的伤害,以至对生命的放弃。如何保证大学生的思想健康,引导大学生保持平衡稳定的心理状态,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急需解决的问题。

3、人文关怀缺失导致大学生主体性丧失,高校的人文关怀教育对于即将迈出校园走进社会的大学生而言,是极为重要的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使之在没有束缚、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即在心里自由状态下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但是,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校只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纯粹灌输,教育活动被看成是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单向活动。使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受到压制、进取心和创造能力受到扼杀,造成知行的脱节。

(二)用文人关怀温暖我们的思政教育

下面结合我的工作体验,谈下我的经验:

1、注重教育引导与关心服务相结合。(让服务的思想使我们的教育更长效。)

人文关怀契合人的本性,它是育人、育心、育德的一种全方位综合教育活动。教育引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的工作手段,也是最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通过教育引导,可以正面、直接地将教育内容注入师生思想内心。但单纯的教育引导,容易形成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的情况,所以也就难以产生实效和长效,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高校教育思考比传道更重要,观点比解惑更重要。要转变观念承担教育者和服务者的双重角色。

关心学生、服务学生要求我们善于抓住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开展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功能,搭设服务平台,在竭诚为学生成长发展的服务过程中有效地进行教育引导。对待学生要以爱护、鼓励为主。特别是对待有思想问题的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待有实际困难的学生要施之以爱,真诚帮助。通过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不断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调动其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积极性。此外,还要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通过多种形式的自我教育,激发学生早成才、快成才。比如,帮助学生通过和成绩优秀的同学进行经验交流,多读名人传记来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通过班级开展各种活动帮助学生找到明确的合适自己的能力方向确定人生目标;鼓励学生多读名人传记为自己实现理想不断加油打气;加强对学生创业就业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通过像模拟面试、一分钟自我介绍等活动不断提高创业素质和就业技能;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助和支持,成立帮困小组一团队帮一人,真正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争取国家资助,提供勤工助学信息,联系勤工助学岗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通过积极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养成和谐健康的心理品格,增强抵抗心理挫折的能力。总之,要通过教育引导与关心服务相结合,进而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注重社会需要与尊重个性相结合。(让个性需要更好的服务社会需要。)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创造者,承载着社会的责任和民族的希望,根据国家的要求,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往往制定统一规范的标准,并通过一定的制度要求来加以实施。但学生由于出身、经历、成长环境等的不同,个性品格又是各各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成才需要的满足度和成长发展的实际效果。因此,在注重整体需要和规范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结合这一要求,我们将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既尊重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尊重个体发展的要求。在具体工作中,转变简单依赖制度规范的做法,充分考虑到受教育者的群体特点和个体差异,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制定、工作的实施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保证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受教育的积极性,在张扬个性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行。

在班级管理中我鼓励结合时代特点,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当代学子自身的特点和特长。比如,每个学期在班级中开展如“进步之星”“劳动之星”“学习之星”“文艺之星”“体育之星”等评选活动,由学生自主评选并自觉“树榜样,学榜样”,在榜样的影响下思考人生方向,明确人生目标。

3、注重精神传承与环境营造相结合。(让育人环境和精神传承并重)

大学是人类文化的沉积汇聚之地,经过历史的积淀、扬弃、凝聚,会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并透射出其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和强大的号召力、向心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团结广大师生,由此也成为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在此基础上我们要积极引导,在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确立其主导价值观,在继续保持和加强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播放如《感动中国》等励志类影片,使学生合理继承诚实守信、追求高尚人格等传统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寻找《丑女贝蒂》《穿时尚的女魔》等优秀影片借鉴西方价值观中人道主义、公平竞争等合理因素,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每周班会或政治学习时间让同学谈身边发生的事情,帮助学生分析一些社会现象建立起为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和信守的思想品格和价值准则,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积极对大学生价值观取向进行引导。

在注重精神传承的同时也要关注教育环境的营造。要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运动,培养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品质,从今年我班的就业情况中充分显示,有着体育爱好的同学明显在就业中优于其它同学。而政治学习和班会时间给我们营造教育环境提供很好的平台,利用这个时间我要求学生学习简单的“理财知识”,让学生设计一份家庭投资计划,并说明其合理性。让学生进行读书心得交流,每人介绍一本好书给大家,让同学通过书籍了解不一样的世界。让整个教育在大家的共同关注和帮助中成长。在这里我特别强调一点,也是我个人的一点很深的体会,那就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要不厌其烦,要有方式方法,要在一开始就形成,因为所有观念的形成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的,而我们的教育成果也会这何因得何果!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在一开始就要营造好的班级管理气氛。

(三)高校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深远意义

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篇3

关键词:人文关怀;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开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5-0097-02

引言

人文关怀一般是指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怀,人的尊严和道德价值就是通过人文关怀的核心强调出来。人文关怀的思想主要是关注人类生存的权益和状态,从而使人类的思想得到解放,使人类的思想教育得到推动,从而使社会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解读

1.人文关怀的内涵和核心阐述

西方人文主义是“人文关怀”的起源。人文关怀的理念对人自身价值和人性做出了肯定,主张每个人都有自由平等的权利,并且能够得到个性的解放,使人的理性化思考得到尊重。人文关怀将人的内心精神世界放在了首位,它的主体内涵可以分成三个层面:个人理想、个人价值以及个人生活情况。这三个层面是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在个人生活中人文关怀是人类最基础的追求,只有保证了基本的人文关怀才能使人生的更高理想得到满足。

2.人文关怀视野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涵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文关怀的指导下有其自身的内涵:在高校中大学生是主要的教育对象,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应当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教育相互结合,要考虑到大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人差异的,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每个人的内心需求都要充分关注,使大学生的自我创新性和主动创造性得到激发。要想使大学生得到全面、自由、综合的发展就必须将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基础,并且将人文关怀的思想融人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体系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且将这些思想作为基本的思想理念,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最终的培养。

二、人文关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1.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近些年,我国的经济体制得到了很大的变革,我国的社会整体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于我国经济的改变,个人的思想状态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每个个体的身心不论是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高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就应当帮助大学生形成~种健全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将人文关怀切实地融入到思想教育工作中,使思想教育的工作范围得到扩展。

2.体现“和谐”理念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将和谐社会放在社会改革的首位,而和谐社会的内涵就是要使人类与社会和谐,人类与人类和谐,人类与自然和谐。从这些方面我们都能看出,要想真正地倡导和谐,就必须以人类的改变为中心,只有加强教育才能使人类向着和谐理念发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当以人文关怀作为背景,使人文关怀走人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大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全,从而形成一种和谐的理念,使大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

3.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在展开所有工作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最基础的,要想使我国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就应当把握住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所以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也应当首先对学生的自身价值进行肯定,并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更加符合整个科学发展的背景。要想做到以上几个方面,就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融人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代背景想吻合,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

三、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情况的对策

1.将显性教育同隐性教育结合起来

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当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融合。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因为有了人文关怀的帮助,所以应当不断改进显性教育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也应当使隐性教育得到同步发挥,这样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才能够相互渗透互相补充。例如: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政治课本提供的材料之中,教师应当在课程中将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历史、文学知识融人其中。比如:教师在进行毛泽东思想理论的教育时,就可以将毛主席的一些诗词与课堂内容进行结合,毛主席诗词中所表达的点点滴滴情怀最终造就了毛主席能提出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构思。这种教学方式在理论性较强的知识中加入了感性元素使学生更易理解。

2.优化教育,体现主体

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当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人手,把学生的需求作为教育的基础,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团结、关爱,才能使学生凝聚在一起,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而要真正地做到人文关怀,首先就应当理解并且尊重学生,使学生所遇到的困难得到重视,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学习。例如:除了日常教学外,教师应当多关心学生,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以及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及困难,当学生的思想遇到困惑时教师应当及时引导学生,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也应当鼓励并且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

3.营造人文环境

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当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人文关怀的背景中,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应当进行心与心的沟通,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通过教育能够得到自我反思和自我认识。在营造文化教育环境时,教育者可以考虑多开展一些校园活动,这样才能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相符合,从而使思想教育工作在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环境中进行。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举行一些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活动,像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等,在不同的节目或者不同的环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使这些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加贴近;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展示悬挂一些人文性较强的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文字以及挂图,使学生日常学习的环境拥有较强的人文元素,从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缺失人文关怀的情况。

结束语

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篇4

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状中, 我们不难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现象十分普遍。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对大学生没有足够的尊重, 教育工作者没有把大学生与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下面谈一谈具体的表现:

( 一 ) 未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曾经说过, 人做任何事情时都会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前提。人的主观意识如果要想接受自己的身体所做出来的活动, 就会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为铺垫。如果一个人的自身需求不能够被得到重视, 那么这个人的身体和精神就没有在接受其他人人文关怀的需求了, 而这时, 这个人的主观意识也不能完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一旦一个人急需要被满足的正当需求得不到满足, 那么这就会成为一个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阻碍;一旦一个人不正确的需求得到满足, 那么这也会成为一个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阻碍。

( 二 ) 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因材施教。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意识, 但是过去的教育理念缺失把大学生都当做一样的人来进行教育, 这就使得各个独具个性的大学生被看做成为了一个相同的群体。学生也有自己的思想, 也有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主体, 不能对学生进行“一锅炖”的思想政治教育, 要注意因材施教, 发展学生的个性。

( 三 )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一直以来,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都是教师用语言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 而学生是一个知识的吸收者。从表面的现象而言, 或许学生是乐于学习的, 但其实不然, 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学生与教育者之间的交流较少, 教育者不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 而这也就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生活起不到什么实际的作用, 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对策

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中, 我们看出, 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加强人文关怀, 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健健康康的成长, 才能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接班人, 才能让他们肩负起复兴民族的伟大重任。

( 一 )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 注重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注重大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坚持学生的学习主体的地位, 关爱学生, 所有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从大学生自身发展的一些特点中, 我们探索出了两条建议, 从而实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以人为本的要求

第一条建议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工作都要以学生发展为前提和目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最终想要实现的是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但是, 在教育的过程中面对的却是一个个个体, 只有赋予了个体的正能量, 才能使整个社会变得和谐。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变得积极、健康、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第二条建议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具有个性意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的教育有所不同, 它直接触及到人的内心, 所以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 多关注学生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以及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国家大事, 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同时还要建立较为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 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 二 )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十分的发达, 大学生接触的外来思想和文化越来越多, 以至于大学生的思想发生了一些改变, 以往落后的思想在现代大学生身上已经丢失了, 他们的思想意识变得十分的前进, 所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不能过于落后, 这样会使大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因此,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一定的创新。一方面,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以往的教育方式并不是全部都落后了, 把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还是能够与时俱进的, 只有教育者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 就可以使以前的教学方式变得更加完美。枯燥的说教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的教学工作了, 但是可以使用优美的语言使枯燥的语言变得更富有吸引力, 这样就可以吸引学生了, 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篇5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 幼儿教师 人文关怀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新生力量的壮大,80后、90后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他们与上一辈人相比,张扬个性,看重企业文化,择业时会优先考虑兴趣爱好、工作环境等。调查显示,“按时发放工资就是好老板”的时代早已成过去式,具备人文关怀意识成为时下各行各业的责任。尤其是在幼儿教育行业,幼儿教师全部是年轻一代,在幼儿园管理中重视对他们的人文关怀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幼儿园管理对幼儿教师的人文关怀程度不够

(一)幼儿园管理对人文关怀不够重视

虽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大多数幼儿园管理缺少对人文关怀的重视。一些民办幼儿园和环境较差的幼儿园只注重扩大生源,加大幼儿教师的工作量,以获取利益为目的,忽略了对幼儿教师的人文关怀。“过度消费”幼儿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使幼儿教师在长时间工作中产生思想消沉等负面情绪,既不利于对幼儿的教育和正确引导,也不利于幼儿园的日后发展[1]。

(二)幼儿园管理模式缺乏活力

一些政府机关幼儿园和资历不深的幼儿园的管理组织模式还停留在20世纪,没有与时俱进,缺少活力,日程安排、教授内容、授课方式等方面僵化死板。照搬照办的模式,使年轻老师的潜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既不利于幼儿教师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师资队伍的壮大,还会影响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幼儿教师社会存在感低,不受重视和尊重

除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和发达城市的高等幼儿园外,国内大多数幼儿园的教师是专科毕业,师范专业的少之又少[2]。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儿童的父母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历不高的幼儿教师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存在感低,有自卑情绪。目前的幼儿园管理缺少对幼儿教师日常生活等方面的人文关怀,只强调按幼儿园规章制度工作,没有根据他们的自身特长安排工作。如对于音乐素质高的教师应让其负责音乐相关课程的教学,最大限度实现他们的自我价值。

三、加强幼儿园管理中对幼儿教师人文关怀的途径

(一)各方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教育领域的人员应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对人文关怀的重视度。幼儿园管理者应明确以人为本的意义,加强对幼儿教师的人文关怀,尊重幼儿教师的需求,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同时,应呼吁社会重视幼儿教师。幼儿阶段的儿童没有自律性,幼师的工作难度大,任务艰巨,社会各界都要重视他们,尊重他们。

(二)完善幼儿园管理规范,恢复活力,全方位发展

根据时代发展,改革幼儿园管理模式,加强管理工作中对幼儿教师的人文关怀,制定有活力的管理规范。在教育中注意发掘幼儿教师的潜力,根据他们的特长安排教学任务,增强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幼儿教师全面发展。

(三)注重体现幼儿教师的价值

在幼儿园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幼儿教师的价值,幼儿园方面和学生家长等都要尊重幼儿教师,支持他们的工作,激励其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四、对幼儿教师人文关怀重要性的思考

时代发展步伐加快,年轻一代幼儿教师更注重能否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是否符合兴趣,环境是否舒適。因此,在幼儿园管理过程中,应该关注幼儿教师的社会需求、生活需求等,重视发掘其创造性,体现其存在价值[3]。

幼儿园管理中对幼儿教师的人文关怀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对他们的人文关怀,营造温馨的人文环境,使他们感到温暖,全心全意工作,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其次,人文关怀可以避免矛盾,保证幼儿园稳定发展;再次,注重对幼儿教师的人文关怀,有利于他们积极自我提升,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最后,幼儿园的有序发展能够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稳步前进。

五、结论

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重视人,不是根据特殊个体改变整体,因此要正确理解人文关怀的含义。同时要注重“度”的把握,要根据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实际,从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上,合理关怀。幼儿园管理者还可以定期评选先进工作者,选出优秀幼儿教师给予奖励,增强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的工作积极性。总之,在幼儿园管理中重视对幼儿教师的人文关怀,不仅对幼儿园的发展有意义,也对中国幼儿教育有深远影响。希望幼儿园管理者加强对幼儿教师的人文关怀,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为中国幼儿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秦旭芳,刘兴宇.幼儿教师专业伦理的反思与重塑[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01):106-109.

[2]李静,邓诚恩,罗运龙.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的人学思考[J].教师教育学报,2015(05):7-13.

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篇6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更具有重要性。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和就业的双重压力, 在思想上正是需要正确引导人生道路和缓解压力的时期。此时的思想政治教育便能在某种程度上为大学生分忧解难。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应该首先着眼于国家对人才的需要, 适应国家的需求充实、完善自我, 使自己立足于社会, 实现自身价值, 为建设富强、民主、自由、和谐的社会而努力奋斗。但是在这个新的时期, 机遇和诱惑都会出现在大学生的选择题中, 选不选, 怎么选将会成为大学生的困扰。如果意志不坚定就很有可能偏离主流, 成为对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不利的存在。这样的存在是对青年人的摧残, 所以在大学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应该在大学期间不断磨练意志,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达到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淫的高贵人生境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 大学生应该树立起热爱祖国, 吃苦耐劳的高尚品格, 踏踏实实做人, 勤勤恳恳做事, 不能心高气傲, 拈轻怕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我们依然要提倡老一辈劳动者的优良传统, 学习他们为国家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 在学生中依然要树立楷模, 宣传中华传统美德, 促进大学生建立起艰苦朴素, 勤俭务实的工作观和生活观, 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空谈, 而是成为能够指导学生人生的一门有价值, 有意义的富于人文关怀的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课程。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

(一) 历史原因

一段时间以来,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停留在政治方面。大学生的未来选择首先要立足于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把国家命运与自身发展紧密地联合起来。这是任何一国都会采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将青年人紧密地团结起来, 为国家建设贡献知识和力量。这也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从百家争鸣, 思想发散的时代到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程朱理学到自由民主, 中国经历了许多思想变革期, 统治者为了维护和延续自己的统治而选择一种最适宜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政治思想进行统治。例如:汉代采取“废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思想。因为当时刚刚结束战争, 民众期待休养生息, 儒家学说正是提倡“仁政”, 符合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潮流, 统治者便采取这种儒家思想, 并且借此机会将思想界进行统一, 使儒家思想为政治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为了维护现有统治而进行宣传和教育下一代, 这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思想政治教育本来是为人服务的,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却常常成为政治家统治百姓的手段, 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误区。中国的传统思想中都有其精华, 同时也参杂着糟粕, 但是经过时代的筛选, 我们留下了有利于国家建设, 人民发展的精华部分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服务, 但是政治依然是强硬的, 它对人们内心世界的关怀依然是欠缺的。

(二) 社会原因

中国的社会发展进程可谓是漫长而复杂的。在封建社会, 王朝统治之下的民众没有对国家政治的发言权。在封建统治的高压下, 政治成为利益集团勾心斗角的工具, 成为压迫、剥削百姓的工具。程朱理学便提出“存天理, 灭人欲”的思想, 政治权利只把握在少说统治阶级的手里, 人的需求和欲望被压制、扼制。政治还不仅仅影响到人们的思想领域, 文学领域在清朝也成为政治的摧残对象, 在“文字狱”中, 诸多文学作品被曲解, 许多文学家因此身陷囹圄。所以, 由于中国沿袭已久的政治理念所导致, 中国的思想政治一直是比较严肃、严苛, 缺乏人文关怀的。在近代, 中国经历了社会的重要变革, 由封建社会转变为民主共和的时代, 又由民主共和发展到社会主义。这些变革都离不开政治斗争。在政治斗争中, 每个利益集团都会做出牺牲, 最终达成共识, 成为统治工具。政治本身便被视作是不流血的战争, 在政治战斗中, 也几乎没有同情, 没有人性可言。政治从开始就是脱离群众的, 置于普通民众之上的, 所以其必然是缺乏人文色彩的, 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缺乏人文主义也是不可避免的。

三、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缺乏人文关怀的对策

(一) 改革教学模式

现今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全面改革时期。有关教育方面的改革更是处于高歌猛进的状态。教学形式单一是中国教育的弊端之一。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到了大学, 教师的言传还是教学的主要模式。学生一般都是处于被动听课的状态, 真正的课堂参与、互动实际上是十分匮乏的。因为从小到大, 学生一直在安静的课堂上听老师讲, 这样的模式使学生陷入一种被灌输知识的状态, 学校和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想法和感受。这使学生被夹在知识和教师之间, 学习成了一个苦差事。学生在单一教学模式下, 学习兴趣很难提高。特别是在学习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时, 学生经常陷入机械记忆状态, 常常形成一种不理解理论的意义, 但是理论被牢记下来, 可以应对考试就万事大吉了, 最终这些理论知识被学生定义为无用, 在今后的生活中几乎用不上, 曾经牢牢背下来的理论经过一段真空期, 几乎全部被遗忘了。中国的教育往往是更注重理论学习, 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道理学生都知道, 学生知道热爱祖国, 尊老爱幼, 但是学生几乎都只停留在口头上, 实际的行动很少, 甚至是没有。其实努力学习就是作为一个学生的基础的爱国表现。只有用知识将自己武装起来, 才能为国家建设贡献知识、力量。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要讲大思想、大道理, 还要从最基本的小事开始, 让学生去实践, 实干才能兴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才是符合时代要求, 契合实际需要的。

(二) 改进教学内容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摆正思想, 站稳立场才能成为一个可以信任、能够依靠的人。中国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地位日渐上升, 中国的思想正在影响着世界的大脑。对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还停留在传统的“忠君爱国”就会与时代脱轨。当今的中国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中国。言论自由是民众的权力, 对于不合理的制度规章, 每个公民都可以提出自己合理的意见、建议。大学生如果还是不敢说、不敢做、缩手缩脚的, 这不是新时代中国教育的目标, 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加强政治教育的同时, 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使学生不再只面对冷冰冰的政治, 而是看到社会的人情。教育应该给学生更多自由, 理想, 和谐的思考和行动的空间, 思想政治不要成为学生创新的无形枷锁, 更不要成为扼制学生理想的屏障。富于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是符合新时代大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

结语

新时代, 新挑战下的中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亟需新元素的注入的, 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使教师和学生都陷入困顿的状态, 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是高高在上, 孤立存在的, 而是应该深入大学生的实际生活, 承担起为大学生排解人生苦恼, 解答人生困惑的责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添入更多的人文关怀, 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富于人性, 更有温度。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 大学生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在诸多的诱惑下, 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是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考验。在物质需求几近膨胀的形势下, 大学生如何能做出既有利于自身发展又不违背主流思想制约的抉择, 这正是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应该传教给大学生的重要一课。但是现在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依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依然是重视政治, 轻视思想性和人文性。政治高压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与时代的发展脱轨了, 更关注现实社会生活, 更贴近大学生生活, 更具有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是大学生真正需要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对大学生今后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实践具有指导性的。所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赋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当代的大学思想教育课应该更具创新性, 从思想上解放学生;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也应该进行改革, 改进, 使学生不再是枯燥地学习理论, 而是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学生排解思想困惑的工具, 成为具有指导学生正确选择人生道路的风向标。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对策

参考文献

[1]王汝坤.基于教学内容改革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J].重庆与世界 (学术版) , 2011 (1) .

[2]黄元全.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强化大学生接班人培养意识——兼谈"六个为什么"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5) .

网络新闻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塑 篇7

一、网络新闻人文关怀的缺失表现

(一) 对生命尊重的缺失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 它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提倡符合人性的伦理道德。在新闻报道中, 网络媒介应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 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文关怀中最主要的方面就是尊重生命, 但是很多媒体为了抓住受众眼球, 抢热点新闻, 罔顾新闻当事人的生命安全。

汶川地震发生后, 武警官兵终于救出了被困在地下一百多个小时的女工, 很多媒体蜂拥而上, 集体用摄像机去抢拍, 甚至不顾官兵的阻拦。事后, 一位医护人员说, 伤者被埋地下那么长时间, 眼睛怕受不了强光刺激而被遮住, 但薄薄的一层纱布根本抵抗不了记者们镁光灯的刺激。记者们在抢新闻热点的同时可否尊重一下伤者的健康, 关心一下伤者的身体, 用既保护了伤者的生命健康又利用报道的人文关怀方式去报道。单从新闻语言上看, 的确披露了事实真相, 但是从文章的精神层面上看, 是对这些人生命的蔑视。尽管记者在披露这些事件时有些义愤填膺, 但是也要注意用词, 也许记者的无意行为就会在社会上传播一些负能量。

(二) 对个人隐私保护的缺失

网络新闻在报道一些关心人、关怀人、帮助人的事件时, 很多时候又潜藏着对新闻涉及的公众人物、未成年人以及一些弱势群体个人隐私的侵犯。例如, 几年前的“艳照门”事件, 事件本身有失社会公德, 但媒体的大肆播报, 使得受众针对这些公众人物的隐私发起的各种搜索又在无形之中侵犯了他们的隐私。虽然作为公众人物, 媒体可以对这些人进行监督, 但这种炒作报道过了火, 以低级趣味来博得人们的眼球, 以过分侵犯他人隐私为条件的行为实在缺乏人文关怀的精神。对于一些未成年人和弱势群体的新闻事件, 更应该建立在人文关怀的基础上, 保护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缩小对其成长的影响, 也不要无形之中对一些弱势群体造成二次伤害。

(三) 对社会舆论正确引导的缺失

网络媒体的责任不单单是制造舆论, 还要引导舆论向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方向发展。例如, 很多体育新闻中习惯性运用“绝杀”、“致命一击”等词语, 虽然这些词语被运用频率高, 大家也习以为常, 但词语本身充满了暴力色彩, 让很多不了解体育运动的人认为体育是硝烟弥漫的战场, 而不是人类超越自己, 以达到更高、更快、更强的竞赛项目。

(四) 缺失对报道的客观性

新闻要求记者冷静客观真实地报道事件, 而不是情绪化, 以主观臆断妄加揣测。例如, 富士康连环自杀事件, 网络媒体在报道的时候将富士康公司神秘化、恐怖化, 并没有了解富士康公司的真实情况就妄加揣测, 肆意定夺。不管是面对穷凶极恶的凶手还是令人愤慨的极端事件, 媒体都要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 不管是罪犯还是受害者都有权享有人文关怀, 都要用事实去还原现场,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将社会推向健康积极的正方向, 而不是成为社会怨声载道的宣泄桶。

二、网络新闻人文关怀重塑措施

(一) 树立正确的新闻观

网络新闻工作者的人文关怀意识和职业责任意识对其工作能力的高低有着正相关作用。重塑人文关怀意识,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将网络舆论往正确积极的方向引导。现今, 每个人都被网络捆绑, 网络与社会的主流意识及社会意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网络媒体的责任不仅仅是满足受众的精神需要, 还要担负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的责任。网络记者要提高职业责任意识、道德意识, 加强对被报道者的人文关怀, 只有这样, 网络新闻才能及时抓住受众眼球, 报道出有价值的新闻。

(二) 树立人文意识

广泛弘扬人文精神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这在网络媒体也同样适用。网络媒体人文意识的强弱也决定着新闻价值的高低。一则好的网络新闻应该做到对事件的理解、接纳、尊重, 而不是情绪化地用文字宣泄, 将受众向消极的方向引导。新闻记者要在实践中把握时代的脉搏, 以人文主义精神去发现新闻, 去寻找新闻题材, 只有具备人文意识的网络新闻才能真正满足受众的需求, 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同时, 也只有这样, 网络媒体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抓住新闻热点, 提升自身的业务实力。

(三) 密切关注把控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关乎政治、社会价值、社会稳定等方面, 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综合性概念。网络媒体无不将政治导向作为高压线, 倍受重视。因此, 正确的舆论导向至关重要。在价值导向方面, 很多网络媒体做得并不到位。对于事件的分寸、程度拿捏不到位, 对于审美导向、情趣导向不正确, 从而会出现价值导向偏离轨道的现象。面对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碰撞的信息社会, 网络媒体要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的职业责任感和新闻工作的重大意义, 要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 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具备牢固的人文关怀意识, 把握时事热点, 真实地展示人性的各个方面, 为群众献上喜闻乐见的精品新闻, 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篇8

“所谓人文关怀, 是对人存在和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关注、探索和解答。确切地说, 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 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1]作为一种关注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思想, 人文关怀与人的生存、幸福与全面发展等息息相关。当下, 中国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和结构转型的过程之中, 各种各样社会公共事件的发生呈井喷之势, 且具有突发性、复杂性、破坏性等特点。在介入、报道这些社会公共事件时, 各类媒介表现不一, 有些媒体的报道充满人文关怀, 有些媒体的报道则缺失人文关怀。

一、社会公共事件报道人文关怀缺失的表征

当前, 有些媒体在报道社会公共事件时人文关怀严重缺失, 主要表现为:

(一) 不注重挖掘事件背后的人性, 笔墨停留在血腥、灾难、痛苦、暴力等场景上

对于社会公共事件的报道应该充满人文关怀, 也就是说在报道社会公共事件时不能满足于对社会公共事件表象的绘声绘色的描摹上, 而应该去深度挖掘事件背后蕴含的人性, 关注人的生存境况和精神状态, 通过对事件的报道来肯定人的价值、讴歌人的生命。受众在接受充溢人文关怀的社会公共事件报道时就能够得到精神的净化和灵魂的陶冶。然而, 当下一些媒体在进行社会公共事件报道时既不注重挖掘事件背后的人性, 也不关注人的生存境况和精神状态, 而是把笔墨过多集中在诸如血腥、灾难、痛苦、暴力等场面的煽情性描写上。

这类肆意呈现血腥、灾难、痛苦、暴力等场面的社会公共事件报道还为数不少。譬如2010年3月23日早晨, 福建南平市发生震惊国内外的“3·23南平校园凶杀案”, 一些媒体将所有焦点集中在杀童话题上, 诸多报道通过活灵活现的细节描写来对当时犯罪嫌疑人行凶场面进行情景再现。“3·23南平校园凶杀案”被一些媒体炒得沸沸扬扬, 看过相关报道的全国各地众多的学生家长都变得人心惶惶, 整天提心吊胆。这类肆意呈现血腥、灾难、痛苦、暴力等场面的社会公共事件报道虽然能够对受众进行感官上的刺激, 满足某些受众不健康的心理需求。然而, 因为它们没有挖掘事件背后的人性, 无法通过对事件的报道来肯定人的生命、人的价值, 从而不能够通过报道事件对受众进行精神的净化和灵魂的陶冶, 不仅不能创造任何社会效益, 反而会污染人的精神和灵魂, 带给社会和受众的只是无尽的负能量。

(二) 不尊重事件当事人, 忽视当事人的表达权和受访意愿

社会公共事件的报道在采访、写作、编辑等各个阶段都应当体现人文关怀。作为社会公共事件报道的主体, 记者和编辑应该以人为本, 尊重事件参与者、受访者、接受者, 理解和尊重人性, 尊重事件当事人的表达权和受访意愿。“一些涉及采访对象个人权益的采访报道, 要注意尊重对方的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等。”[2]

社会公共事件往往复杂多变, 涉及多个个人或群体的利益。在多方利益相互对峙时, 人们一般是趋利避害的, 受访者在接受采访时常常会陈述于己有利的观点而故意隐藏或者忽略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因此, 在进行社会公共事件报道时, 记者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当事人、受访者, 让他们都有充分陈述客观事实和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在现实社会当中, 有些媒体往往不能做到平衡报道。一些弱势群体的话语权经常被有意或无意忽视, 他们的利益诉求也难觅表达的机会。

为了采访到独家新闻或者防止漏稿, 进行社会公共事件报道的记者往往开足马力, 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去获取新闻素材。他们经常对事件的当事人和相关人采取穷追猛打的暴力型采访方式, 这种暴力型采访方式可能让记者获取一些颇具新闻价值的独家猛料。然而, 这种不顾一切的采访方式忽视了事件当事人及相关人的受访意愿, 并且可能侵犯他们的个人隐私, 甚至影响到他们正常的私人生活。这是一种缺失人文关怀的采访方式。然而, 这类缺乏人文关怀的采访在当下并不少见, 一旦有什么蛛丝马迹, 记者们就闻风而动, 速度堪比火箭。譬如, 在2011年10月13日的“小悦悦事件”发生后, 一些媒体记者为了采访到陈贤妹更多事迹, 对其进行牛皮糖式的采访。虽然陈贤妹和家人屡次明确拒绝记者的采访要求, 很多记者依然我行我素跟踪报道。媒体在想尽量满足受众需求的时候干扰了陈贤妹家人、房东、邻居的正常生活秩序, 记者们这种“敬业精神”是以破坏别人的正常生活为代价的。

二、社会公共事件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

当下, 有些媒体在报道公共事件时, 人文关怀严重缺失。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 原因比较复杂。概括起来说,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媒体、记者之间竞争过于激烈

当下, 中国各类媒体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竞争激发了中国媒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也引发了一些媒体之间的不正当竞争。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 为了吸引受众眼球, 一些媒体经常剑走偏锋。这些媒体为了迎合某些受众的低级趣味和猎奇心态, 不注重人文关怀, 把笔墨过多停留在血腥、灾难、痛苦、暴力等场面的描写上, 博取新闻噱头。当下, 记者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 为了采访到自己看中的新闻素材, 他们常常会忽视当事人及相关人的受访意愿, 有时甚至肆无忌惮侵犯别人的隐私。在他们的辞典里, 根本没有尊重和理解这两个词汇, 人文关怀也经常被束之高阁。“事实上, 对人文关怀理念的追求不仅是新闻媒体成功发展制胜的法宝, 也是新闻媒体适应时代需求和赢得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3]

(二) 媒体工作者人文主义素养的匮乏

当下一些媒体对社会公共事件报道缺失人文关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媒体工作者人文主义素养的匮乏。“人文主义是指社会价值倾向于对人个性的关怀, 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的体现, 注重维护人性尊严, 提倡宽容, 反对暴力的一种哲学思潮或世界观。”[4]作为社会公共事件的传播者, 媒体工作者应该具有人文主义素养。如果新闻工作者具有较高的人文主义素养, 在报道社会公共事件时就会自觉地以人为本, 以人为先, 关怀人性, 尊重人的生命与尊严, 在从事新闻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因为一些媒体工作者人文主义素养的匮乏, 他们在从事社会公共事件的报道时就可能有意或者无意缺失人文关怀, 置人的生命、价值、尊严于不顾, 唯名利是图, 辜负自己作为新闻工作者所应肩负的使命与责任。

(三) 报道社会公共事件经验和技术的缺乏

一些媒体报道社会公共事件缺失人文关怀, 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媒体有意哗众取宠, 而是因为他们的记者、编辑缺乏报道社会公共事件经验、技术导致的必然结果。譬如一些摄影记者在参与社会性公共事件的报道时, 力求拍摄到所有细节, 用煽情性的照片去渲染极端情绪, 从而刺激受众的心理。“媒体公布这些画面不仅没有考虑被拍摄者的尊严与隐私, 没有体现出对生命的关怀, 更没有考虑观看者的感受。”[5]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进入深水期, 社会公共性事件会越来越频发。然而, 国内媒体的一些报道社会公共事件的记者并没有应对社会公共事件的丰富经验。有些报道社会公共事件的记者只是刚刚毕业的“新手”, 他们的采编技术尚不成熟, 常常在报道中顾此失彼, 捉襟见肘, 有心而无力, 在报道过程中没有自觉的人文意识, 不能够充分理解和尊重人性。

三、解决当前人文关怀缺失的措施

社会公共事件牵涉各个阶层人们的利益, 与他们的生活、尊严、价值息息相关。因此, 社会公共事件的报道必须具有人文关怀。当下, 解决社会公共事件报道人文关怀缺失的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社会公共事件报道要规避人文关怀的缺失可以采取如下的切实措施:

(一) 主管部门、同行、受众加强监督

在中国, 要解决社会公共事件报道人文关怀缺失这一问题, 媒体主管部门对相关媒体加强监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行政性措施。媒体主管部门应该激浊扬清, 敦促媒体往正确的方向发展。他们要制定具体措施促使媒体避免对社会公共事件进行炒作, 对肆意呈现血腥、灾难、痛苦、暴力等场面的媒介进行警示。作为专业人士, 媒体人最清楚如何规避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媒体人之间相互监督本身虽然不具备行政上和经济上的强制力, 只是一种舆论监督。然而, 这种专业性的舆论监督对媒体和媒体人有着强大的精神压力, 促使媒体和媒体人在报道社会公共事件时自觉地考虑人文关怀。当然, 作为新闻的接受者, 受众有权且有责任对社会公共事件的报道进行监督。受众的监督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 他们可以“用脚投票”, 拒绝接受缺失人文关怀的有关报道。

(二) 培养媒体工作者的人文主义素养

如前文所述, 当下一些媒体的社会公共事件报道人文关怀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媒体工作者人文主义素养的匮乏。因此, 解决当前社会公共事件报道人文关怀缺失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提高媒体工作者的人文主义素质。也就是说, 必须对媒体工作者进行人文主义精神的教育, 培养他们以人为本, 关注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思想, 促使他们形成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的价值观。媒体可以通过岗前培训、请专家讲座和送相关记者、编辑进修等方式来提高从事社会公共事件报道媒体工作者的人文主义素养。

(三) 改进记者、编辑的采访、写作、编辑技巧

为避免人文关怀缺失, 进行社会公共事件报道的记者、编辑需要改进自己的采访、写作、编辑技巧, 在客观、真实等标准的基础上, 将人文关怀有机地融入报道之中。在客观、公正报道客观事件的同时, 媒体人要尊重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层面, 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采访社会公共事件时, 不能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不择手段, 不应被任何利益和利益集团所左右, 要对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予以充分的同情, 最大限度地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空间。“题材的选取和叙述方式上, 要体现一种全新的平民视角和深切的人文关怀, 用最大的兼容性去考虑最大多数观众的需求。”[6]

记者采访时要尊重事件当事人, 尊重当事人的表达权和受访意愿, 不能侵犯事件当事人的个人隐私, 不能影响事件当事人正常的私人生活, 不能采取穷追猛打的暴力型采访方式。在写作社会公共事件的报道时, 要力戒主观臆断, 但也不能采用镜子式“有闻必录”的写作方式。社会公共事件的写作要有人情味, 要付出一份人文关怀, 字里行间应该流露出关怀、悲天悯人之情, 在真实客观报道事件的同时, 自觉地心存人文意识, 充分理解和尊重人性。对于社会公共事件的编辑也应当以人文关怀为基础, 不要编发缺失人文关怀的稿件。稿件配发的新闻照片当然也应该体现人文关怀。一些表现血腥、灾难、痛苦、暴力等的图片应当做淡化处理, 对于事件中未成年人的图片应当打马赛克。

我国正处于社会公共事件的多发期。在报道公众广为关注的社会公共事件时, 有些媒体的报道人文关怀严重缺失。社会公共事件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很多且比较复杂。社会公共事件牵涉各个阶层人们的利益, 与人的生活、尊严、价值等息息相关, 对于它们的报道必须具有人文关怀。因此, 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当下社会公共事件报道人文关怀缺失的问题。

摘要:社会公共事件与人们的生活、尊严、发展息息相关。一些媒体在报道社会性公共事件时, 人文关怀严重缺失, 缺失的原因比较复杂。社会、媒体、受众必须共同努力解决社会公共事件报道人文关怀缺失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公共事件,人文关怀,缺失

参考文献

[1]杨涯人, 邹交维.论人文关怀的文化内涵[J].学习与探索, 2008 (2) :47.

[2]罗以澄.新闻采访学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324.

[3]苑书文, 贺向东.人文关怀:新闻媒体的理念追求[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4 (5) :166.

[4]刘庆财.世界文化知识精华一本全[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3:21.

[5]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 (第二版) [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227.

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篇9

关键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人文关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上个世纪90年代才慢慢在高校掀起并慢慢被引起重视的一项思想政治教育新内容。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 高校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 引导大学生健康成才。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再次明确强调高校应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国家一系列文件措施的出台, 各地各高校的积极响应配合, 心理健康教育由此在高校蓬勃发展起来。各高校纷纷成立相应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 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咨询等。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重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党的精神指引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慢慢从关注少数学生的心理障碍为主导转向关注所有学生的健康发展, 人文关怀精神慢慢得以在心理健康领域彰显并发挥着无穷的魅力, 然而,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领域——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人文关怀缺失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值得我们的关注、反思与研究。

一、人文关怀对于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意义

(一) 人文关怀的解读

人文关怀是指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人格、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对人的主体、地位、需求、生存状态、生活条件以及保障的关注等。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关心人, 爱护人, 尊重人, 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对于学生而言, 人文关怀即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精神成长、健康发展等, 维护学生的受教育和学习知识的权益, 给学生学习生活营造良好的氛围, 提供良好的条件, 爱护学生,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自我需求、价值和生命, 正确引领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本质——人文关怀

心理危机是指给人类的心理带来巨大冲击且个体或群体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和惯常应对机制加以处理的事件和遭遇。近年来, 大学生心理问题不断涌现, 心理危机事件频频发生,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各界重视, 关注大学生生命、呵护大学生成长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也应运而生。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点即试图帮助学生化解心理危机, 减少心理危机对学生的伤害,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和面对心理危机, 走出心理危机事件的阴霾, 从而促进并保障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生命安全。工作对象往往是面向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或已经发生了或正在发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当事大学生及目击者。心理危机干预本身就是一种人文关怀的体现和产物。十几年来, 心理危机干预一直关注学生的生命, 维护学生的安全, 促进学生的成长, 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提供有效的支持、教育和心理疏导等, 这正是人文关怀的精神所在, 也是心理危机干预的核心和本质所在。

(三)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应然——人文关怀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应关怀学生而生, 人文关怀是其本质。然而, 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不和谐的现象, 甚至发生与人文关怀本质相背离的事实。为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为规避风险, 部分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措施和方法与人文关怀精神没能很好地融合, 过分关注学生心理危机和生命安全的背后,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我需要、学生的价值尊严却被忽视;学生的自由、受教育的权益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 这与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质相背离。大学教育崇尚科学和民主, 提倡独立、自由、开放之精神。因此, 作为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回归其本质——人文关怀, 是应然, 也将是必然。

二、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影响

纵观当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人文关怀精神缺失, 主要体现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学生自我需要的缺失。本文拟从教育本身、教育者、被教育者三个层面来阐述与感受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人文关怀现状, 并分析现有工作机制、措施和方法对被教育者——学生所产生的影响。

(一) 教育体制层面

学生心理危机的不断发生, 中央、教育部高度重视, 相继出台了相应的文件, 要求各高校建立起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并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普及心理健康常识等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 这无疑给各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指明了方向, 并给心理危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然而在具体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 问题依然存在。首先, 学校作为执行者, 在制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过程中, 其自身的利益不可避免地被优先考虑。其次, 在具体的危机处理措施探讨中, 学校的需求往往高于学生主体的感受与学习的需要, 优先放在第一位。此外, 在心理危机干预事件中, 家长往往需要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和监督责任, 以及承受心理危机事件给家庭所带来的一切负担和后果。

(二) 教育者层面

作为教育的两大主体,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谁也离不开谁。教育者通过被教育者发挥自己的价值, 被教育者通过教育者增进知识, 并获得成长。教育者的言行、思想、人格及其修养都将对被教育者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 教育者的作用不可小觑。教育者恰当的关怀和正确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和化解危机, 找到通往光明的道路。然而, 在心理危机干预实施过程中, 教育者往往忽视学生的感受与需要, 具体操作过程程序化、简单化, 人文关怀精神缺乏。

1. 关注多关怀少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 心理危机往往备受关注, 但缺乏关怀。心理危机一旦发生, 高校各级部门都会立即采取行动, 采取措施, 尽量将心理危机的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然而事件的处理往往只关注结果而较少关注危机事件中的当事学生的感受与诉求等。高校各层级工作者往往都能对心理危机保持高度的警惕与关注, 但真正关怀心理危机当中的学生, 用心帮助他们化解危机的不多。学生危机发生过后, 再不断给予学生关怀的也不多。与此同时, “关注”还存在一种情形, 即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时, 一些教育工作者高度紧张, 对实际情况还没有深入了解就开始诚惶诚恐, 放大学生的问题, 把问题当成危机, 直接进入心理危机干预程序处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2. 被迫工作多主动工作少

以结果为导向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 不仅发生教育者对学生心理危机关注多对学生关怀少的现象, 而且还有教育者被动工作居多主动投入工作较少的现象发生。因为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 教育者往往只关注工作本身, 而忽视学生的内在感受与精神成长, 往往等学生心理危机发生了才处理, 或等上级通报了才处理。

3. 问题多样而解决方法单一

缺乏主动的关怀乃教育者的“无心”之举。实际工作中, 教育者的“无心”之举还体现在解决心理危机事件的方法上。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 学生心理危机形式多样, 发生原因不一, 而教育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比较单一, 诸如将危机学生送往相关精神疾病机构, 让学生家长办理休学、请假手续回家接受治疗等, “一法解万难”的现象普遍存在, 教育者的“无心”和懈怠不但帮助不了学生, 反而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心理发展。

(三) 被教育者层面

教育者的人文关怀缺失, 直接受影响的是被教育者——学生。因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教育监管, 教育者如何履行自身的监督职责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学习生活状态, 教育者的有效干预, 会让受教育者顺利度过危机;教育者不恰当的干预, 会让受教育者在遭受心理困扰的同时, 还得承受不当安排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后果。

1. 压力加剧

心理危机的产生, 往往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其实, 发生心理危机 (严重的心理疾病急性发作除外) 之前, 学生的心理问题就已产生。面对自身的心理问题, 面对自己的内心冲突, 学生本人往往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出于本能, 学生自身也会尝试采取各种方法来释放自己压力, 以解决自身问题, 之所以日后由心理问题演变成心理危机, 往往是由潜伏期内不恰当地解决办法导致。不干预, 学生可能自行愈合成完整之人, 也有可能自身化解不力而使问题加剧, 发生意外事件。干预自然可能阻断危机的发生, 然而早期的不恰当干预往往会让学生心理问题变得更糟, 原本可以尝试自身化解, 因为学校不恰当的干预, 致使学生面对来自自身和外界的双重压力, 更无法正确对待自身问题, 可见, 心理问题早期不恰当的干预会导致学生心理压力翻倍, 使其学习生活雪上加霜, 心理问题本不突出也变得突出了。

2. 主体地位丧失

生命高于一切。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 学校往往更加看重学生的生命安全。因为心理危机的不确定性、危害性及破坏性, 有些学校出于对自身的保护和对学生的生命安全的考虑, 往往会建议危机学生休学或请假回家接受治疗, 不管学生和家长是否接受, 都要求学生和家长配合学校的处理方案, 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处理方案中也自然消失。错判、严判、不合理的处理必然损害学生主体的利益。然而心理危机的不确定性, 以及心理危机发生后的严重后果, 使得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和成员异常谨慎, 明哲保身现象也不免存在, 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难免被忽略。

3. 自尊受损

中国人普遍拥有强烈的“面子”观念, 讲面子, 爱面子, 不惜一切努力维护面子。在面子观念之下, 关于自身的一切负面评价、传闻都直接伤及自己的“面子”。因此, 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 处于危机中的学生往往还得承受另一种压力, 即背负心理问题不被周围人所理解的压力, 或背负着害怕周围人知晓自己心理问题的羞惭之感。心理问题虽然在慢慢被大众接受, 但大众对心理问题依然存在偏见和误解, 甚至依然还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存有心理问题者。处在心理危机中的学生, 一旦被不恰当干预, 自尊受损程度会加剧。当心理问题被广泛关注, 难免不被周围人议论, 部分危机学生在自身秘密被泄露后在身边同学中抬不起头, 自感不自在;部分危机学生因害怕同学的不接纳、不认可而逃避问题、包裹自己;部分学生因自身对心理问题的偏见和误会自觉羞耻而情绪激动, 采取更极端更冲动的方式来面对人为的干预。

三、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中人文关怀的重构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重结果轻过程, 重学校轻学生”的导向使得高校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表现出人文关怀缺失现象, 心理危机学生不但感受不到来自学校干预者的关怀, 反而还因此遭受更多的困扰。人文关怀是高校心理危机的应然与必然, 作为学生管理工作重要的一环, 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更能彰显高校以学生为本, 更能体现大学教育的崇高、独立、自由与开放的精神。站在教育的主体——被教育者的角度,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人文关怀精神也必然重新建构。本文主要从教育、教育者、受教育者及社会四个方面来探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人文关怀的重构。

(一) 教育本身

“为了一切的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一切为了学生”是教育的宗旨。从宗旨出发, 教育应向学生世界回归, 培养好学生, 发展好学生, 教育好学生, 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将学生培养成有责任、有担当、幸福的人。在不断倡导教育公平的今天, 关注和帮助心理危机学生, 彰显教育的人文关怀精神显得尤其重要。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 教育的人文关怀被现实的压力阻断。过分强调责任的背后, 往往也正是人文关怀缺失的源头。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 如何更好地施予人文关怀, 教育体制的完善至关重要。站在利益主体——学生的角度, 制定科学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办法, 制定科学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制定科学的心理危机干预评价与监督机制, 仍是当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应思考的重点。与此同时, 转变心理危机干预传统观念, 转变干预与责任的制约观念也可为心理危机干预的人文关怀提供一个突破口。

(二) 教育者

好的教育取决于好的教育机制, 也取决于好的教育工作者。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人文关怀的实现也主要取决于教育者自身人文修养、工作方法方式及工作态度。第一, 教育者需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与人文修养, 具备一定的人文品质, 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 投入真挚的情感关怀。第二, 教育者需尊重关怀每一位学生, 与学生建立平等、沟通的关系。第三, 改变原有工作方式, 即改变应付式的工作方式、被迫式的工作态度, 改变原单一的工作方法, 真心关心学生的一切。第四, 教育者还需增强心理疏导、增强危机识别及处置能力。心理危机一旦发生, 学生命悬一线, 情形危急, 情况错综复杂, 处理不仅有难度, 还伴随巨大的风险, 这要求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具备较强的危机识别与处置能力。教育者具有较强的心理危机识别与处置能力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人文关怀, 能更好地深入到危机学生当中。人文关怀缺乏现象的发生, 往往是因为干预人员没有把握去处理心理危机, 规避事件风险所致。如果干预人员有能力早发现、早处理危机, 心理危机风险也将降至最小范围, 干预人员自然也能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总之, 教育者的用心、投入、付出以及责任是心理危机干预人文关怀实施的必备条件, 教育者的人文关怀为学生安心求学、顺利成长、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三) 被教育者

教育者作出相应改变与努力的同时, 被教育者也应努力寻求教育者的人文关怀, 争取或维护自身的权益。首先, 被教育者在面对心理困扰时, 应积极主动地寻求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以避免问题严重化、糟糕化。通常情况下, 被教育者遇到困难, 往往缺乏求助意识, 宁愿自怨自艾, 也不愿意求助;宁愿将自己包裹起来, 也不让外界碰触自己的伤疤。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和家人。其次, 被教育者要争取属于自己的权益, 自觉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四) 社会

学生零事故率是当前衡量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好与坏的一个常用标准。因此, 规避风险导致心理危机干预人文关怀缺失现象时有发生。从社会层面来看, 建立一套社会兼容机制将有助于心理危机干预的人文关怀顺利实施, 如建立社会转介接收机制。针对问题学生, 有专门的社会接收救助机制,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发生后, 有专业的从业人员给予专业的帮助, 协助其度过心理危机。

参考文献

[1]黄正泉, 王健.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之魂[J].思想政治教育 (人大复印资料) , 2007 (8) .

[2]刘启刚.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构[J].青年探索, 2006 (5) .

[3]孔祥利.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J].当代教师教育, 2009 (6) .

[4]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3.

人文关怀教育的三棱镜 篇10

一、人文关怀理论

人文关怀理论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一个教育理论,以解放人类的自由为口号,强调人类的内在价值以及尊严。以理性的视角看待问题,尊重儿童的尊严以及个性的发展,对于儿童在学习之中表达的观点给以指正以及肯定。以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儿童的发展。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体现在人文精神的传递,以及通过教师绘声绘声地讲述,提高学生的情感领悟能力。人文关怀理论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突出审美体验,关注个体差异,培养思维能力。突出审美体验是以语文教材为基础,通过对教材中真善美的分析,提高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意识。关注个体差异是对老师的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学生的不同性格进行分析,开发出一套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方法。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整个教育的宗旨,通过对文章逻辑结构以及作者思想的分析,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突出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是将生活的美好一面,通过艺术化的表达手法,融入到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精神态度,符合人文关怀的本质。例如,在进行《火烧云》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阅读场景的再现,生动地表达语文文学作品的精髓。通过动态的视频让学生对于火烧云有一个鲜明的认识以及形象的观念,对于火烧云随着时间的变化状态有一个鲜明的认识。有意识地加强审美体验可以扩宽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和事物的发展。学生的审美体验不仅体现到对自然以及社会的一种关爱,同时,还是对人类的一种爱。例如,在学习有关孝道的课文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回家为父母洗洗碗,做做菜,给父母洗洗脚,以实践的经历感受课文中所表达的观念,理解语文教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实际的生活意义。

三、关注个体差异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这句名言也可以用来体现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多加强与学生交流的机会,针对不同的学生性格特点以及学习能力进行分内容教学。教师应该正确指引学生认识到社会的主流观念,端正积极向上的人生心态以及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例如,在《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中,通过对保罗与高尔基两个人物的经典案例描写,向学生传达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生活中,应该乐于助人,加强对别人的关心程度以及关爱程度。将课文中体现的人文精神植入到学生的思想之中,以人文主义的色彩去感受生活中的真谛,从而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四、培养思考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抽象思维快速发展的阶段,自主学习能力弱,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较高。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人文精神方面加强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指定相应的课外读物,使小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进行人文素养的学習。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在课堂教育中进行,也可以在课堂外的实践场地中进行。例如,在学习爱护环境这一课时,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次植树活动或者打扫学校的卫生,通过实际行动感受整个课文中所表达的爱护自然的理念。在整个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写一篇心得,阐述自己在这个活动中做了什么贡献,对于自然又有什么理解,等等。教师可进一步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如何保护大自然的策略,通过层层引进的办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例如,在学习古诗《江雪》中,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在这种寒冷的天气里,老翁为什么还要去江边钓鱼呢?”通过对于学生进行深一层的引导,使整个古诗的表面含义以及深层的含义跃然纸上。不仅仅从表面写到的吃穿上进行一个分析,也从学生内心深处的人性进行点拨,启发学生内心真诚的情感抒发。

五、结论

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篇11

1.1交互设计的定义

简单的说, 交互设计是人工制品、环境和系统的行为, 以及传达这种行为的外形元素的设计与定义。不像传统的设计学科主要关注形式, 最近则是关注内容和内涵, 而交互设计首先旨在规划和描述事物的行为方式, 然后描述传达这种行为的最有效形式。

从用户角度来说, 交互设计是一种如何让产品易用, 有效而让人愉悦的技术, 它致力于了解目标用户和他们的期望, 了解用户在同产品交互时彼此的行为, 了解“人”本身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同时, 还包括了解各种有效的交互方式, 并对它们进行增强和扩充。交互设计还涉及到多个学科, 以及和多领域多背景人员的沟通。

1.2中老年人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

我国是一个产品制造大国, 每年都有包括手机在内的大量的电子产品被生产出来销往世界各地, 我国也是有13亿人口的消费大国, 光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有一亿多。对于这部分消费人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手机设计上还没有针对老年人产品设计我们缺失的不光是这部分市场, 还有是在设计上的人文关怀。

2.1我国移动电话市场现状

我国手机市场起步较晚, 但发展速度却是惊人的。手机用户从1991年的4.75万2至2002年已突破20, 000万, 这样的速度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国产手机厂商从1997年进入市场到现在早已经超过亿台。市场占有率从原先的0到如今的“半壁江山”, 显示出了国产手机的巨大发展潜力, 一批有实力的国内厂商依然在蓬勃发展。如今, 中国已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作为个人信息交互的终端, 移动电话已成为每个都市人生活、学习、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市场上的手机也可说是花样繁多。自松下推出第一款女士手机GD80后, 各手机厂商纷纷针对不同消费者进行着针对性的设计。现代手机设计逐渐转向外观个性化和手机智能化将成为今年的流行趋势。无论是诺基亚侧滑盖全键盘N97, 还是摩托罗拉最近推出的后空翻ME600, 都以个性的外观吸引了众多用户的关注。

2.2中老年人移动电话市场现状

对于中老年移动电话产品, 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质疑:他们需要吗?会有多少老年人用得到移动电话呢?事实上, 中老年移动电话产品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必将成为未来移动电话产品新的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不断地向前推进, 人们的忙碌与科技的发达交织在一起, 使沟通与交流变得既困难又简单。年轻人为了生存、发展拼命的工作, 没有更多的时间照料自己的父母;年轻人的孝心加上时间的紧迫, 使得无法分身照顾老人的年轻人们开始以自己的角度来关心老人。许多年轻人考虑到要能随时与父母取得联系, 或者在父母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及时与自己取得联系或求助。许多年轻人又一次开始光顾移动通讯市场, 他们这次不是为自己挑选移动电话, 而是为了他们的父母。

然而, 市场的现状实在不容乐观。移动电话销售厅里面琳琅满目的是一个个精致、小巧而又炫目的手机, 看着移动电话制造商们绞尽脑汁想出的营销策略和宣传口号, 其中又有哪一款是真正为中老年人设计的呢?体积小便于携带, 但是中老年人使用起来却不易手持, 容易滑落;界面小秀气可爱, 但是中老年人却不易分辨键盘, 无法清晰识别字符, 更不易于触按;功能多增添乐趣, 但是很多功能是年轻人所乐衷的, 一些适合中老年人使用的功能却未在其中体现;外观推陈出新、色彩极具动感、材料非常现代, 可是中老年人是否真的关心这些, 或者在使用中他们是否觉得舒适方便?应该说, 在这方面国内外市场都存在着极大的空缺。该是对此予以重视的时候了。

我觉得从交互式设计的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无疑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首先成立老年人产品研究小组, 查阅老年人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多方面资料, 深入老年大学、养老院、公园等老年人聚集场所, 通过行为观察和访谈的形式深入调研老年人对手机的需求, 这些研究为老人产品的开发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手机在设计上以易用为理念, 只保留打电话、发短信等基本功能, 并且采用简化的菜单结构, 减少用户操作的步骤, 力争让用户不看说明书就能很快上手, 手机采用大按键、大字体, 让老年人看得更清楚。为弥补老人视力不足等因素, 手机采用视觉、听觉、触觉多维度交互, 通过语音提示老人操作。同时, 手机还要加入语音彩信功能, 可以轻松录制30秒语音短信, 这样老年人就不用为短信输入文字而发愁。另外, 收音机和手电功功能, 对老人非常实用。无论是从功能上还是外观上都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成活习惯和生活环境, 通过这种方式制造出来的手机我想才是符合老年人使用要求的手机。多从人文的角度去关心和研究你的客户这是中国由生产大国迈向设计强国也是中国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曹红:国产品牌手机市场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突破口:CDMA[D],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 2002

[2]侯斌:中国手机市场研究[D],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 2000

上一篇:高效视频编码标准下一篇:改性无机粉材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