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质工商管理(共12篇)
人文素质工商管理 篇1
摘要:新时期下的素质教育要求小学的管理向科学化、人文化发展。本文从当前小学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文化出发, 分析了小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仅供小学教育管理者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科学化,人文化,素质管理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 科学化人文化的校园管理势在必行。校园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是学校教学的基础, 其特征在于素质教育的科学化人文化管理服务于学校的各项工作, 是学校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小学管理过程中, 规范管理水平直接表现在校园内部师生的行为举止上。在一所规范化程度高的学校, 其行为规范的科学化和人文化程度就越高。因此, 素质教育的推进, 就必须完善和强化校园的科学人文制度的建设。
一、当前小学管理科学化和人文化的剖析
校园文化要体现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文化, 所谓科学化就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原理, 构建组织缜密、学习氛围浓厚的管理理念。所谓人文化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化, 对小学而言就是对小学生进行启蒙教育, 实现校园的精神文化极大丰富。
1. 小学教学管理的科学化
小学教学管理的科学化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规章制度, 制度的建立要立足于人的终身发展, 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用科学的文化知识, 对学校的发展进行科学指导。科学知识是校园教育的基础, 在构建学习型的校园文化的过程中, 要运用科学的管理、评价、指导和监督方法对校园的各项活动进行指导。在营造科学人文的氛围基础上, 要学会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分类管理。对教师的科学管理要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为准则, 以教师的专业化素质为基础, 树立学校的办学特色。对学生的科学管理要做到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2. 小学教学管理的人文化
人文化的管理理念主要是指对教学领域的精神文化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 要体现以人为本, 让学生在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接受能力。此外, 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小学教学人文化的一种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也要树立服务于教育, 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思维和理念。教师要培养和学生的感情, 要用自己满腔的热情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彼此相依, 互相促进的和谐师生关系。教师不仅要用专业知识打造学生的能力, 还要启蒙和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 这些都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 特别是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中心, 也是学校人文化的象征。
二、小学校园管理出现的问题
1. 落后的管理理念
作为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小学素质教育, 学校管理层面的落后会直接影响学校的管理质量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当前, 我国中东部地区正在向管理人文化和科学化的管理, 而有些中西部地区, 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小学事务管理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方法。传统管理方法落后管理理念, 给师生的视野造成禁锢, 也就谈不上科学化和人文化的管理。
2. 管理中激励机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初级教育基本上都是公立学校承担, 因此小学的管理者对管理激励机制并不重视, 或重视程度不高。据文献统计, 在校园中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促进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被管理者的行为规范, 达到规范的管理目的。我国小学教育的背景下, 许多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 难以使教学工作保持长期良好的工作状态, 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3. 小学管理队伍水平不高
由于我国传统的小学管理理念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跟不上时代的管理步伐, 特别是用人机制上。我国小学教育的管理对于用人机制的淘汰机制尚需完善, 管理主体更新换代较慢。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小学管理者在管理上不能进行创新, 管理水平上墨守成规。
三、小学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文化的策略和途径
1. 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 优化师德建设
小学管理的科学化改进表现在提高小学的专业化素质上, 只有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 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才能广阔, 才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素质不仅表现在教师知识的能力, 还表现在教师的素质教育上。目前很多小学把师德教育纳入了议事日程, 但师德教育往往只停留在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上, 这样教条的提高只能单纯的培养教师的师德概念, 不能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所以, 教师在学习规章制度的同时, 要学会以身作则, 以人为本, 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和爱护学生, 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典范, 这样才能达到科学人文的目的。
2. 重视学校人文环境的培养
小学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文化, 不仅表现在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 也表现在对校园环境的建设上。校园环境建设氛围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和外部环境建设。在人文环境建设上, 要尽可能地提高教师的工作环境质量, 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让教师能够置身其中, 提高教师的教学欲望。校园的外部环境建设, 要注意小学生的身心教育与学习环境的结合, 如布置教室时, 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和性格, 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
3. 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
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是促进学校进步的法宝。学校管理制度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效果。因此, 破除陈旧的管理模式, 建立适合本区域的创新素质教育成为了摆在很多小学学校管理者面前重要问题。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创新中, 要充分融入教师的激励机制, 保证教师有饱满的热情进行教育工作, 最终使学校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4. 深化教育改革
深化教育改革不仅体现在口号上, 还要体现在学校素质教育有序发展的重要问题上。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关系着学校是否具备生命力和发展前景。深化教育改革要做到学理论、转观念的实际工作中。如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学校管理人员要从传统的教学中走出去, 引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用科学的人才观和发展观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 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进而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新时期下小学的科学人文化素质管理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教育管理构建的重要保障。只有将小学教育管理进行科学化和人文化武装, 才能注重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才能统筹兼顾, 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才能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 为学校的高效、稳健、快速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李志忠.如何在依法治校框架内加强人文化学校管理[J].中学教学参考, 2012, (12) :128.
[2]胡我平.浅谈课改背景下学校管理的科学化、人文化[J].贵州教育, 2011, (10) :15-16.
人文素质工商管理 篇2
2005-10-17 00:005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围绕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推动我院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尽快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文化修养、身心健康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和综合提高。
二、培养目标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关系到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关系到大学生精神境界和智慧水平的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以提高文化素质为基础,进而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的一种教育理念。主要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人文素质教育既注重对大学生“为人”、“做人”所必备的人文、社会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培养学生与人共处、与社会交往的能力,目的是使大学生在学会做事的基础上,更学会做人,成为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
三、培养途径
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通过各种教育形式,提高青年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课堂人文素质教育形式
1、“两课”教学
思想素质是每个人整体素质的灵魂,“两课”是思想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利用“两课”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理想道德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基本国情教育、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等。
2、增设人文类课程
增开人文素质教育的必修和选修课。我院是以工科为主的学校,人文氛围相对薄弱,加大人文类课程教学的力度非常重要,因此要重点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作业形式多样,有论文、读书报告、调查报告、作品设计、文艺创作等等。
文学类课程:大学语文、诗词欣赏、文化概论、文学简史等;
历史类课程:世界简史、中国通史、科学史、技术史等;
哲学类课程:西方哲学、当代哲学思潮、管理哲学与管理战略、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等;
艺术类课程:艺术史、美学概论、音乐欣赏、舞蹈、书画等;
其他类课程:当代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学原理、伦理学、宗教学、社会学概况、现代心理学等。
3、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
各类理工专业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各专业任课教师可以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既要将人文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课教育的始终,又要挖掘专业课对学生人文素质潜移默化的培养作用。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
(二)课外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形式
1、举办人文系列讲座。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类讲座;中国现代文化类讲座;西方思想文化类讲座;东西方文化比较讲座;文化素养与科学精神讲座;伦理道德知识讲座;宗教与神学讲座;人文与社会讲座;其他人文素质教育讲座等。
2、组织社会实践。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知识的积累主要靠学习,而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实践。必须引导和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科学考察、科研活动和社团活动中自觉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要善于结合社会实践的背景条件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等方面的人文素质教育。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校内外的人文景点、历史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参加社会调查、访谈等活动,参与社会服务工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行为修养。一年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作为必修课计学分;组织高年级学生参观古代文化遗址、生态环境保护、艺术美术展览;组织文学创作、艺术美术创作、创新设计;组织社会调查、法庭观摩和文化沙龙等活动,按其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情况及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作品质量,每次分别记课外学分。
3、举行大型系列活动。
学院每年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使艺术节成为校园文化盛事。组织学生
人文素质工商管理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现状;作用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途径,使其内化为人的气质、修养程度、形成人格的过程。它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因此人文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本有之义,是一切教育的共同本质和基础。所以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中应把人文教育摆在基础和优先的地位,切实加强人文教育。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整体的人文素质较低,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开展与实施,因此,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
一、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质的现状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对高职院校教师的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高职数学教师除了具备深厚的专业素质外,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先进的教育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要求高职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在现代高职教育理念指导下,全面、深刻理解其职业内涵,努力使自己由单一知识技能型向人文、科学、技术融合的多能型教师转变。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是由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生产实习指导教师三部分组成。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主要由文化课老师来承担,毫无疑问,在人文知识的把握上,文化课老师确实占有优势。但是,由于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的开设处于边缘化状况,一方面人文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不仅大大挫伤了他们教学、科研的积极性,也使得教师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无法形成一定的科研学术氛围。另一方面人文教师配备严重不足,不少人文课程是由校内兼职和外聘教師担任,使得课程建设力量缺乏,教师的专业水准难以达到教学要求,使得教育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专业课教师特别是理工科教师很大一部分是改革开放后走向高等教育岗位的,他们虽然接受过较高层次的高等教育,在专业知识上表现出较强的能力,但是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并不重视,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及时适应高职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新高职教育的理念,因此不能主动进行自身角色的重新构建,其扮演的角色仍然是一个“知识传播工具”,而不是一个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相统一的高质量人才的“人师”,使得专业课程难以渗透人文素质的教育;而高职院校的生产实习指导老师,他们大部分是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在实践操作中表现出独特的优势,但他们基本上没有受到过高等教育,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更谈不上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了。总体来说,高职院校教师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人文素养不足的弱点,专业基础理论扎实,知识结构单一,人文知识贫乏,文科技能薄弱,心理素质偏低。更让人遗憾和担忧的是,有些教师师德观念薄弱,敬业、奉献精神不足,治学态度不严谨,价值取向也发生偏移,出现了功利化的趋向,对本职工作敷衍了事,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对学生缺乏情感,与学生缺乏交流……这与教师的身份、使命是格格不入的,而且对高职教育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
二、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质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
高职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在技能教学中表现出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对人无限关爱的思想倾向,是对人类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的一种人文精神。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业师,更是身教、心教育人的智者。曾有一位大学教师讲过,第一流的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解除疑惑,更重要的是用他们的精神、态度、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使他们在无形中受到熏陶。教师只有具有了良好的品德修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处处身体力行作出表率,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高尚形象,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种榜样示范的作用对学生的影响远比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影响深远。
首先,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师是人文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人文素质(主要是情感、态度、仪表、人际关系等)以及人文精神的丰厚,是学生自主发展、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最大保证。教师除了对本学科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要准确、熟练之外,还要旁通相关学科的必要知识与内在联系,发展缘由和社会意义及其蕴涵的精神、人文价值。要用人文的观点理解教材、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将课程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起来。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技能的提高,而要把握人的发展的深刻内涵,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底子。不可否认,学校开设人文素质课程,举办人文讲座等,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那只能是人文教育的浅层次表现,要使人文教育向深层次发展,注重长期功效,就必须把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当中,努力发挥专业课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渗透作用。专业课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一方面专业技术课本身承载着丰厚的人文价值,要求教师以人文精神传递专业技术;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最多,学生对专业课的重视程度也远远高于其他基础课,而且专业课教师还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任。因此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质,对学生从来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我们只要回顾一下我们自己求学时代的经历,什么样的老师能够永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呢?必定是那些才情并茂,技高一筹的教师。因此,专业课教师应将课程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起来,把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提升人文素质。
其次,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大学校园文化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要象征,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是校园文化的传承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一方面,教师的职业特征决定了他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力量,是现代文化的传播者;另一方面教师又是校园中稳定的主体,教师良好的人文素养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人际关系、学术氛围等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时刻置身其中,受到熏陶和浸染,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导向的作用,并且使学生受用终身。
三、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质的途径
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人文素质,重要的是要增加教师的人文知识,提高教师的人文精神。为此有关部门、学校
和教师应做到:
首先,制度和政策的保障。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制定出必要的规章制度,明确国家和学校对教师人文素质的基本要求以及教师在提高人文素质过程中各自享有的权利与应尽的义务等。第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建立鼓励教师进行人文教育的激励机制,支持、鼓励教师提高人文素质。第三,学校应加强考核管理,将人文素质纳入教师录用标准和考核标准中,完善教师人文素质的评价体系,定期对教师进行客观、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和评价,从而调动教师提高自身人文素质的积极性。第四,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多支持相关的科研立项,加大对人文素质科研的支持力度,通过研究正确把握教师人文素质的组成,构建教师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探索教师人文素质提高的方法与途径。第五,高度重视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将人文素质纳入名师标准,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科学公正地筛选出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第六,确立人文素质培养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地位。目前国内有关教师教学方法、教育技术技能培训很多,但是有关人文素质培养的培训较少,主要是由于缺乏应有的重视,没有明确人文素质培养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地位。
其次,更新观念。高职院校的教师要顺应当代社会科技发展潮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重新审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提高教师对自身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明确教师的人文素质是一名教育者的灵魂,自觉将人文素質转化为自觉意识和行为,时刻注重以自身的言行引导学生的健康发展,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人文素质工商管理 篇4
一、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旅游管理这个专业, 我们针对某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大二、大三两个年级共计182名大学生做了详细的问卷调查。对这182名大学生我们当场给他们发放问卷, 并且他们都是相互独立地完成问卷。通过统计分析调查问卷, 当问到“同学们对哪门人文社科感兴趣”的时候, 只有10.4%的同学选择了哲学学科。当问到“你最希望开设怎样的人文社科讲座”的时候, 高达85.7%的学生都选择经济方面和管理方面。当提问到他们日常如何获取人文社科知识的时候, 66.5%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方便快捷的互联网。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当问到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属于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的时候, 只有39%的同学选择正确。另外, 能够准确表达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的同学仅仅只有全部被调查学生的41.2%。
二、优化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以往的经验, 学生的素质结构主要取决于为学生开设的课程体系。大规模的培养某个专业的人才最成功的经验就是课程教学的方式, 这也是人文素质教育需要不断加强的部分。所以对于高职旅游管理这个专业而言, 使学生具有优秀的人文素质和良好的人文精神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同时, 整个课程体系需要适当调整和整改, 首先对于课程分类应该更加明确和具有针对性, 使得整个体系相互贯通、有机结合。例如开设一些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课程, 它不仅可以增长学生在人文方面的知识, 还可以使得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大提高。此外, 适当增加某些选修课的学分, 使整个人文素质教育系统更加健全和完善。与此同时, 不仅要突出学生的个性, 更要适应整体性的要求。
三、开展系列讲座, 拓宽人文素质
以专业基础教育为主, 以人文素质教育为辅, 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因地制宜, 结合本地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 使得枯燥无味的课程教学内容得到丰富,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课程作业布置方面, 教师更应该注意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的补充, 可以通过阅读名篇名著的方式, 以一种强制性的学习方式规定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广泛阅读和撰写读后感。对于校企结合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因得到广泛推广, 相信实践出真理。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可以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 巩固理论知识。
对于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专业, 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专业知识以后更要锻炼相关的旅游业务宣传活动和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所以成功的高职院校必须和旅游行业开展密切的合作, 校企结合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也得到广泛推广, 要切实相信实践才能锻炼学生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素质。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可以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 巩固理论知识。通过建立认识和实践旅游业拥有丰富人文内涵的锻炼的舞台, 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尽情的表演, 勇敢的挑战, 健康的成长, 增强自身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四、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 高校的教师的人文素质决定了这所高校高等旅游专业的学生将得到怎样高度的人文教育。在学生受教育阶段, 作为与学生联系最密切和沟通最频繁的教师, 他们的见解和情操等都会深刻地左右学生对一些陌生事物的看法。因此, 作为一名合格的旅游专业的教师, 拥有丰富的知识量和崇高的人文素质是必不可缺的。新时期、新时代、新要求, 给高职旅游专业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 要尽可能的开发专业课程对学生素质教育潜在的功能。第二, 要有机地结合专业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 使两者融会贯通。第三, 在整个教学中要不断地严格要求科学文化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
五、结束语
从上述内容的分析和总结可以看出, 提高高职旅游管理的人文素养已是势在必行,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适应现代旅游的专业人才, 培养出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人才和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才是旅游专业成功的标志。相信通过将来不懈的努力和不尽的探索, 推广人文素质教育, 强调它在当今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旅游服务的质量必将蒸蒸日上和迅速健康的发展, 高校也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旅游管理和服务精英。
摘要:旅游管理专业就其鲜明的行业指向性而言, 非常强调应用性的重要性。对于旅游专业出身的学生来说, 就业去向包括了各大旅行社、各地区酒店、各综合性的旅游景区以及某些旅游行政单位, 他们需要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熟练的操作技能, 更应该在应用方面不断拓展自身, 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 其次分析了提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文素质,课程设置,教师
参考文献
[1]黄静, 刘文俊, 李树琪.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0 (1)
[2]张玫, 姜鹤, 胡文华.关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15 (1)
[3]屈曙光.高职旅游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8, 17 (3)
教师人文素质心得体会 篇5
高凤荣
通过对人文素质的学习,在阅读教师人文读本的过程中,可以从中充分的学习到中华人文精神的形成、发展,传统人文精神发展和中华人文精神的新因素等很多重要论述。同时,从各方面的角度表述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和在各个领域里所起到的作用。如,中华传统人文的基本特征和西方人文的基本特征间的区别与共同点。教师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未来的志向抱负、人格品性将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教师学识多少、人格好坏、修养高低,将直接决定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准。所谓“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师自身素养高低,对于学生的素养起着关键作用。人文素养处在教师整体素养的核心位置,决定着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由于教师担负着培育学生的重任,于是教师的人文素养便不再仅仅属于道德的范畴,自然地便迁移到教育的功能了,因为它成了一种教育的资源。作为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由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走向学生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者。
一、要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
作为教师,热爱教育事业这是教师人文素养构成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的立业之基,也是认识自身价值的前提。因为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会视教书育人为己任,才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科学文化的传授与人文精神的培育紧密结合起来。为师者首先是为人者,一个师德高尚、知识渊博、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会把自己的精神融入教育事业中,与事业一起成长、成功,与学生一起提高、升华,因而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人格榜样。作为教师,我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值得学生尊敬、信赖与欢迎的老师,成为一位学生认可的、保持着一颗童心的朋友。亲其师而信其道,尊其师而奉其教,敬其师而效其行,这就是教育的逻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有这样的老师,就会产生一种无比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师生之间因此能营造出平和、融洽的气氛。
二、要平等关爱学生,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爱也是情感文化的核心。热爱学生是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基础。教师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引领他们健康成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教师应尊重所有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必须是从心底里流出的真情;关爱,必须走进学生心灵,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学会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关爱,必须学会挖掘、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关爱,必须满怀宽容和期待,学会赏识和赞美。教师的胸怀越宽广,就
越有人格魅力,就越能赢得学生的信赖。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和热爱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不体罚、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和锻炼“共情”能力,要学会与学生交往,沟通感情;要学会角色转化,换位思考;要学会善解人意,真诚相待。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关注他们的未来,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师爱与智慧的阳光。有着丰厚的人文素养的教师,感情丰富,充满爱心,浑身透露着一种亲和力,会博得领导的赏识、同事的好感、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好评。这样的教师才会令学生感到可亲、可信和可敬。
三、要有博览群书,终身学习的理念。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论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读书总是好的。作为教师要有终生学习的理念,以便具有广博的知识。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要让知识与头脑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教师要在教育的实践中游刃有余,必须具有崭新的知识观,即终身学习的观念。作为教师必须要在某一领域达到精深程度,还必须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在博览群书中思考、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文化的视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尤其要阅读经典,与人类的思想家、教育家对话,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提高文化素养,尤其要提高人文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培养科学精神,这是教师的教育思想
和智慧形成、发展的基础,也是教师成长的必备条件。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用全新的知识和全新的理念来教育富有时代精神的学生,你的教育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定是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教师才可能从教书匠成长为能师、名师。有着丰厚的人文素养的教师,心理健康,乐观向上,这种平和而又乐观的人生态度自然就会感染着学生。要满足上述的需要,教师就必须要会读书。教坛上盛行一个比喻:“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而会读书,是教师的基本素养,要以书为主,读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接受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而那些流传了几千年的言论著作、诗词曲赋,更如灿烂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如《与庄子对话》,我们可感悟到庄子的教育思想、道德追求、精神境界和良心品质等。
四、要有求真务实,以德立身的形象。
求真务实的态度是教师科学人文素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求真务实,就是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浮躁,不虚伪,不搞“想当然”。崇高的师德是教师的人文素养的重要内涵之一。教师教师应名利淡于心,诚实为人,诚实为师。如在学生的学习指导、课程实践、课外生活、处理问题的时候,教师应以坦诚和自
觉探究的姿态呈现在学生面前,坚持科学,坚持正义,不惟书,不惟上,不惟势,只惟理,只惟实。以严父、慈母、良友之心给学生真诚的关爱和思想的自由,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人而不是追名逐利的工具。教师在与学生的接触中通过自己率先垂范,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学生得以熏陶。有着丰厚的人文素养的教师,情趣高雅,精力充沛,始终以自己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充满着工作的热情,洋溢着生命的激情,闪耀着人性的魅力。久而久之,学生的人格、内涵也在无形中得以提升。而对于教师来说,更应做一名家长尊敬、学生爱戴的好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着我们的学生,我们要注重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教育的智慧,不断提升教师的素养,让每个学生在学校学习都有所得、有所乐。
培养人文素质的研究 篇6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对策;素质教育
随着教育的不断摸索、不断前进,以往的应试教育已在质疑声中逐渐消失,而取而代之的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旨在突出学生的个体性,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实行的素质教育还是或多或少的带有过去应试教育的身影,同时也使得素质教育的真正作用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其中,初中语文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语文的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多的积累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为以后的文化修为做好铺垫作用。然而,现在衡量语文水平的唯一标准就是考试的分数,所以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过去语文教学的弊端。
一、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之现状
何为“语文”?语文,一个就是“语”,即会说;而另一个就是“文”,即会写。而对于初中生而言,这个阶段是他们积累文化知识的阶段。只有肚子里有货了,他们才能挥洒自如,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却存在着两个关键问题,是的语文教学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第一,语文教学在中学教学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现在更加注重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突出直接的经济利益;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生之间拉开差距的主要学科是数学、英语,直接导致学生学习重点发生偏移。因而,社会的大力宣传加上考试的直接成绩的影响,削弱了语文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
第二,语文教学在改革中未能成功转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各个学科均在教学上做出了调整。然而,语文教学在转型过程中为取得实际的进展。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加强学生字词句的记忆以及背诵,忽视了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如今,语文教学仍然局限在过去字词句的教学中,未能从整体上形成完整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方案。这样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以后文学修为的提升,也偏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
二、我国语文教学之对策
针对以上两大问题,可以发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还是如今教学方式的不完善。结合现在教育宗旨,不难发现语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给学生在人格成长中予以帮助、扶持。这些相较于分数而言更为重要,也是现在初中语文老师应该尤为关注的。其实,在人文素养培养这一方面,许多学者已经做出了许多的努力,包括对课本内容的精选。同时,初中教育阶段是一个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教师在这个关键时期充分利用手边的资源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第一,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人文素养的培养应该涉及到两个方面,其一是培养语文文学能力,包括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其二是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包括个人德行、修养等等。而语文综合能力是现在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之一,它主要是专注于学生运用语文的水平。
课本上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闪光之处,都散发着作者的智慧。比如在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中,可以学习到他对人物的描写手法;在孙犁的《芦苇荡》一文中,可以学习到他对故事描述的手法。
第二,注重课本内容的挖掘。这里所说的“挖掘”是站在教室角度而言的,教师应该好好利用自己上课的45分钟,好好研读课本上的每一篇文章。因为那些文章不仅是教会学生认识几个生字、几句美句,更多的是通过文章整体传达一种思想、一种精神。这些东西对学生来说更为重要,他们都需要一些有营养的东西来浇灌自己的心灵花园。
例如,在教学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对这首诗的整体赏析以及解读,向学生传达一种精神,那就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同时,通过介绍作者普希金的一生坎坷经历以更深层次的感受这首诗,让同学们在遇到挫折以及困难的时候不放弃、不逃避。
第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灌输过程,而是一个老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也是如此,教师是只是整个过程的一个引导者,他主要是带领学生进入学习之中,至于真正的探索与领悟的过程就得靠学生自己发觉。因而,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加入到课堂中来是关键,也是现在素质教育的第一步。
三、小结
现在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就是现在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也对现在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意见。而语文教学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它对学生以后的影响不容忽视。虽然,现在中学教育对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些错误的看法,但随着语文教学的不断完善,这种现象也会得到改变。与此同时,初中语文工作者也不应该忽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因素,这都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文章就我国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列举了几个解决的方法,但是在这个领域仍然由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还望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为能结出更好的教育成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人文素质工商管理 篇7
当前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毕业生整体就业率尤其是就业质量不高,相当部分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专业技能与社会需求不符,甚至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教改使教学能切实提高学生能力素质,适应就业需求。旅游业就其实质来讲是一种服务业,服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旅游服务的档次和质量,因此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提升旅游业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人文素质类课程正是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旅游管理专业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人文素质类课程属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的素质拓展部分。它虽不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但此类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却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间接影响学生就业。国内一些办学效益较好的示范性院校,十分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俞仲文曾说:“我们一要培养学生民族观念、大局意识等政治思想素质;二要培养学生诚信、守法、团队、勤奋等职业素质;三要培养他们敏锐、熟练等专业素质”。而这些素质的培养必须依托人文素质类课程来完成。而当前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学在旅游管理教学中多是作为点缀,流于形式,并未承担起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因此,人文素质类课程教改势在必行。
其次,是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从促进就业角度来看,人文素质较高的人,在求职面试、工作期间胜任度和创造性方面都占有优势。尤其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就更应受到重视。许多旅游企业招聘方都慨叹当前旅游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而人文素质类课程正是提高个人素质的核心课程,重要性自不待言。因此,应切实根据工作岗位需求和学习就业需要及时进行旅游管理专业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教改。
二、旅游管理专业人文素质类课程的课程设置
人文素质教育是对一切社会成员的“人化”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品质和对这些品质的高度自觉。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主要应培养三方面的能力:一是人文知识的获取,二是人文精神的养成,三是人文行为的践行。这些能力的培养单靠某门课程的短时间传授是无法完成的,这就决定了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学必然是综合性的,长期性的,潜移默化的。人文素质教育在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举足轻重,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但目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教学效果,急需教改加以改善。首当其冲的问题是人文素质类课程设置偏少,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旅游与服务管理系为例,旅游管理专业人文素质类课程主要有:中国历史文化、导游基础知识、旅游应用文写作、旅游公共关系(含礼仪)、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该类课程占该专业总课时的百分比约为16%,课程量偏少,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素质十分不利。
三、旅游管理专业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文素质类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认识有偏差。该类课程表面看来仿佛与学生就业关联度不高,因此通常被边缘化。它的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此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
(一)学制问题与专业的短线性。
旅游专业学生目前一般学制4年,最后还有1-2学期的顶岗实习,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的时间实际只有3年左右,在这3年里安排专业必需的课程都有一定的困难,再来谈重视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学,这只是一种理想层面上的倡导,难以实现。因此,目前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常偏重专业课的学习,而人文素质类课程常常不受重视,课时量偏少。
(二)照搬普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未考虑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专业的职业特点。
近年来,教育部下大力气推动普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不少高校形成了适合普通本科的教学模式。其它院校也积极向普通高校学习借鉴,以普通高校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来指导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学。这种借鉴诚然有许多合理因素,但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未考虑应用本科教育的特点和专业特色,盲目模仿普通高校的惯常做法,不仅使人文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起点,不能得到学生的欢迎和肯定,而且使人文素质教育严重脱离社会实际,不能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三)与专业课程体系处于高度分裂状态,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目前许多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时,仍沿用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再加选修课的模式。每个模块,每门课程之间界限分明。在课程设计中,对人文素质类课程的职业属性认识不充分,没有体现以“养成人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为重心的课程理念,导致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能力教育完全割裂。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毕业生综合素质较低,而学生在今后从事相关旅游岗位工作时无法体现出服务工作应有的职业人文素养。
(四)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在培养目标定位上,目前许多旅游管理专业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职业素质和人文素养良好,专业技术和技能较强,市场意识和创业精神较为突出,在旅游相关企业从事接待、导游、旅游服务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种泛性的描述,较为空洞。在此目标指导下,许多人文素质类课程往往将“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理解为空中楼阁的东西,没有根据旅游企业所需实际,再结合课程特点对培养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可操作性和特色,往往造成学生对人文素质类课程的疏离,学生人文素质的下降,最终酿成就业不畅的恶果。
(五)课程内容单纯追求理论性,对实践能力要求不够。
目前许多旅游专业人文素质类课程在选择课程内容时,没有考虑到旅游专业的应用性、服务性的特点,仍以理论性的知识为主,注意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实做实训的环节做得不够,与实际工作岗位的关联度不高。
(六)教学方法传统陈旧。
旅游专业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学目前任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种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和潜能的发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生了缺位或错位。从而直接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低下。
四、以工作实务为导向的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据目前相关旅游企业的反馈,员工人文素质十分重要。人文素质教育本应受到重视,但目前却被边缘化,究其原因主要是该类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方式因循守旧,脱离现实造成的。以工作实务为导向的人文素质课程教改正是要致力于寻找旅游管理专业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学与今后就业岗位相结合的途径,以此改变当前此类课程教学内容空洞、与现实契合度不高,被边缘化的窘境。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以工作实务为导向的教改有以下特色:
(一)教学理念不同。
传统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学生再运用于工作岗位,这其中传授知识是否适量,是否符合工作岗位需要等问题就不得而知了。学校和企业处于分离状态,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处于盲目状态。本教改项目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正是传统教学方式的逆转,目的性更强,就是要提高学生学习和就业效果,将学校、企业和学生通过课程紧密联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并且三赢的有机系统。
(二)教学内容不同。
该类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经常被人们评价为高屋建瓴,而流于形式,超脱现实;而本教改项目旨在基于相应岗位人文素质要求,设计课程的能力、知识、素质目标。
(三)教学方法不同。
该类课程传的统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而本教改项目围绕素质能力如何在实践中培养的目标,设计教学方法与训练方法。
(四)考核方式不同。
该类课程传统考核方式以期末开、闭卷理论考试为主,而本教改项目以模拟完成工作任务为结果,设计考核方案。
五、旅游管理专业人文素质类课程以工作实务为导向的教改措施及方法
当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学的最根本问题是如何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就业,如何处理好专业课教学与人文素质课教学之间的关系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光靠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只能治标不治本,必须从根本上改革当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创建一个适合该专业的教学模式,发挥其在培养旅游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中应有的作用。教改的一个基本方向即是通过寻找该类课程教学与今后就业岗位相结合的途径,解决该类课程与现实脱节问题,并通过工作实务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的教学中,解决专业课与人文素质课课时分配的矛盾问题。最终,通过提高该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和能力,促进其就业。教改具体措施步骤如下:
走访相关旅游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相应岗位需哪些人文素质能力;据旅游企业调查,制定出相应岗位人文素质能力达标表。
根据旅游企业所需人文素质,再结合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三大人文素质教育分层内容,探索如何对现有人文素质类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完成人文素质类课程厘清及三层分类,在此基础上重新制定各门课程教学目标;
探索如何根据旅游企业所需人文素质,对人文素质类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加以调整;重新对人文素质类各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
探索如何将理论性的知识体系,转化为涵盖相关知识点和人文素质要求的具体工作任务;对人文素质类各门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划分工作任务模块。
探索如何将主要教学方法由教师讲授为主,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对原有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探索出适合人文素质类课程具体情况,以旅游企业工作实务为导向的具体教学实施措施。
探索与哪些专业课,哪些专业教学内容相结合,如何在其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制定与专业课合作延伸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方案探索如何将主要考核方式由期末笔试为主,转化为能真实考察学生能力的综合评估。建立一个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兼具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学特点的考核模式。
在教改实施过程中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从而保证研究与实践成果的真实性与可推广型。具体来说,拟采取以下方法步骤:
专项调研:到旅游企业进行岗位人文素质能力需求专项调研,制定出相应岗位人文素质能力达标表。
专题研讨:课题组据岗位人文素质能力达标表,对现有人文素质类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对每门课程教学内容、工作实务项目的设置、教学方法、与专业课的合作方式、课程考核方式等进行专题研讨,为后期工作的展开进行整体设计。
问卷调查:将人文素质类课程教改整体设计制成问卷调查表,发放给相关师生,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
个案研究:在教学班中选择某班级作为样本班,在人文素质类课程中选择某课程作为样本课程,实施教改整体设计。
实地模拟:将整体设计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注重真实工作场所的模拟。
行动研究:既包含样本班和样本课程对教改的执行、反馈,又包含项目组对样本班和样本课程学习情况的分析,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及项目组成员间的协作交流;
数据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通过对样本班和样本课程学习结果,包括综合考核成绩,就业率,岗位胜任度等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与非样本班进行对比,检验本教改项目实施效果,为进一步推广打好实验基础。
人文素质工商管理 篇8
一、人文素质教育概述
人文素质教育其实质就是人性教育, 旨在促进受教育者人生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人类的人文素质教育传统源远流长, 其思想最早可追溯到柏拉图的自由教育观。文艺复兴时期, 大学成为人文思想的策源地, 直接促进了西方的思想解放和人格自由。之后, 西方大学虽然是培养专门人才的地方, 但“通识教育”一直在大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近代以来, 西方大学更是不断追求教育的人文内核。1952年, 教育家纽曼提出“博雅教育”的思想;1978年, 哈佛大学设置了若干以西方文化遗产为中心的基本课程, 对学生进行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芝加哥大学倡导通过名著阅读来为大学生提供思想资源;1998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指出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公民”……人文素质教育贯穿着西方高等教育思想史, 为中国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中国教育家蔡元培、朱光潜等, 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提倡“通识教育”。蔡元培在主持北京大学时提出并实践了“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的校训, 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和“精神成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北大和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 都曾创造了中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辉煌篇章。从建国初期到现在, 中国大学的科技教育盛行, 人文学科衰微, 实用化、职业化、商业化的教育大行其道, 要使中国的高等教育真正将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还任重而道远。
二、外国文学作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公选课的必要性
在高职院校各专业设置人文素质公选课, 使缺失的人文素质教育在公选课中弥补, 是高等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有力举措。文学是人类心灵的产物, 关乎人的情感, 是民族的表征, 是一切社会活动留在纸上的影子, 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与时代信息。外国文学有着异常丰富独特的精神和文化内涵, 是各民族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 记录了民族成长发展的历史, 涉及民族特征、生存环境与生活习性、历史发展与演变等各个方面, 内涵极其丰富, 无所不包。外国文学广阔的文化视野有助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背景下人才思维模式的培养。时代的发展要求现代公民拥有世界的眼光、胸怀与气魄, 全球化形势下的人才, 更需要立足本国, 放眼全球的综合性思维, 对其他名族的历史、现状、风俗习惯、思维特点有大致的了解。外国文学的跨国家、跨文化、跨时代, 以及鲜明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 不仅可以打开视野, 还可以让我们形象鲜明地了解和感受包括哲学、宗教、历史、民俗风情在内的异域文化, 纵横四海, 博览古今。这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国家、民族和文化, 对自身有更准确的定位, 也能更从容客观地看待和分析问题。
目前我们的外国文学课程, 主要针对高等教育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开设。除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之外, 在文科范围内, 主要是以大学语文课及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而在理工科, 外国文学几乎不见身影。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理工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给外国文学所留的空间有限, 而且外国文学研究对于外语和专业背景知识的特殊要求, 也造成了这一学科不易深入非专业教育领域的状况,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与我们囿于专业的学术研究、忽视文学对各类人才培养的功能、没有做这方面的开拓也不无关系。从人才培养的角度, 人文素质教育公选课“外国文学名著选读”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首先, 由于国际形势的主要潮流, 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由于就业压力增大, 薪酬高低不同, 促使在我国从事专业科学技术工作的人数不断增多, 理工类学生在高素质人才中所占比例不断升高。在培养可以创造社会财富的科技人才时, 更应关注其人文素质的培养和精神世界的形成。避免出现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人”。其次, 可提高人的情感智慧, 包括人生的自我激励、自我情绪的掌控、承受挫折、人际关系等等, 由此提高个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这些正是中国学生极度缺乏的。因此, 尝试在高职院校通过公选课形式使外国文学课程进入其他各专业学生的视野, 是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有益探索, 且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三、人文素质公选课外国文学名著选读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作为人文素质公选课进入非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视野的外国文学名著选读课程, 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有其特殊性。
(一) 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 公选课的课时安排一般为24学时, 在这有限的时间内, 教师不可能讲完全部的外国文学名著, 所以必须有所取舍。布鲁姆曾提出西方正典的概念, 倡导回归经典, 我们需要经典的原因在于生命短促, 要读的书却前所未有地多。哈罗德·布鲁姆认为是否“直接战胜传统并使之屈从”是检验经典的最高标准。从耶和华文献作者和荷马到弗洛伊德、卡夫卡及贝克特, 经历了将近三千年的旅程。但丁、乔叟、蒙田、莎士比亚及托尔斯泰是这一旅程所必经的深广港口, 每一位作家都足够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反复阅读。公选课不指定教材教法, 有其灵活性和特殊性, 任课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下面提供一个参考, 这是经过多次教学实践, 逐渐形成的教学内容体系 (见表) 。
作为人文素质公选课的外国文学名著选读其教学内容可以忽略文学史脉络, 也可以忽略选择哪一部经典, 但其重点应以伦理教育、内在自我的成长教育、现代化人格培养为主。
从较为宽广的视野看, 伦理教育涉及引导个人正确处理与自然、社会、他人以及自我的关系, 关乎个人的自我成长, 这一点正契合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可以说, 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尽管其人物、情节是虚拟和想象的, 但作品中人物所面临的问题和处境是真实的, 包含着深刻的存在的真理和丰富的伦理体验。作为异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外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中包含着从古至今众多伟大作家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伦理思考, 这些思考对于正处于多元文化共存的全球化时代的我们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从这一角度, 中国学生学习外国文学尤其是西方文学, 可以比较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从而意识到并弥补自己的缺失。具体来看, 外国文学尤其是西方文学经典对人性的剖析“深”而“广”, 表现了人与外部世界以及人性内部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尤其突出了其中对立、冲突和悲剧性的一面, 用更为细腻、尖锐的方式处理了人所面临的伦理问题和伦理困境。和中国传统文学中所表达的以温柔敦厚为基调的伦理情感相比较, 西方文学与对人性中“属于黑夜的那一半”进行了惊心动魄的描写。如果我们把人性看作一道从最黑暗、最卑贱到最光明、最神圣的广阔光谱, 那么, 西方文学对人性的善恶斗争和相互转化有着惊心动魄的考察, 对于生与死、真实与幻想之间的秘密有着更为深幽的洞察。从古希腊的《俄狄浦斯王》, 古罗马的《忏悔录》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哈姆雷特》, 从17世纪高乃依和拉辛的悲剧到18世纪的《浮士德》, 再到19世纪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 都常常将主人公置于艰难的伦理选择中考验其人性、灵魂和内在自我的品质。引导学生感受外国文学经典的伦理魅力, 帮助他们获得一种更为多元的看待人生的态度, 能有效扩展、深化学生对于人生的理解和认识。通过教学, 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体验的有限性和所持道德立场的相对性, 培养他们的“移情”能力, 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 理解他人的矛盾和挣扎、迷惘和困惑, 学会爱他人, 悲天悯人, 嫉恶如仇。
西方文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母题是关于人的内在自我成长。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从外部世界的经历中, 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 从对自我的反思和忏悔中汲取道德的经验和勇气, 对内在自我的价值和命运有越来越清醒的认识, 最后达到成熟的自我认识的阶段。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司汤达的《红与黑》、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等, 这些作品的主人公通过体验自己的孤独并最终“与自己的死亡相遇”而获得了看待自我的更为清醒的眼光, 成为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文学教育对思想人格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文学通过语言结构呈现生命自身, 并引导我们走向真理与道德的探索。优秀的外国文学经典蕴涵着理性传统、自由科学理念、民主法治精神、人道主义情怀, 对培养现代化人格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的各种功能中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全社会的思想和道德水平, 移风易俗, 改造社会。理工科人才往往缺乏宏观的历史观、文化观和社会观, 更需要人文精神的熏陶。从整个社会来说, 人文精神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还很脆弱, 与一些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曾多次发生毒奶粉事件, 与此形成尖锐对比的是德国发生的类似的食品案件:2006年, 德国警方在慕尼黑一家肉品批发公司的冷藏库内搜出了120吨过期腐肉。其结果是涉嫌贩卖腐肉的食品公司老板、74岁的乔治卡尔布鲁纳在家中上吊自杀。主流的《图片报》认为, 布鲁纳是因为不能忍受连日来的舆论压力而自杀的, 而《明镜周刊》的评论则更为直接:腐肉奸商与其说是自杀, 还不如说是被食品监督环境判处了死刑, 在当今社会, 失信就意味着身败名裂。“千夫所指, 无疾而死”, 德国的社会可以不用道德法庭更不用正式法庭就判处了奸商的“死刑”, 使他不得不以自杀的方式赎罪以谢国人, 而我国三鹿公司的有关罪犯会不会同样迫于舆论压力而上吊自杀呢?我们的社会舆论有没有这样强大的人文精神呢?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因此, 更需要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对各专业学生普及人文精神, 从而逐步形成广大的社会思潮, 影响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 教学方法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公选课的外国文学名著选读, 在教学方法上, 可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避免理论性过强带来的枯燥感。
“建构性教学”主张在教学中建构生成新的知识。外国文学名著选读的公选课教学, 应以前面论述的教学内容作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 将学生感性的跨学科知识纳入教学过程, 师生共同完成教与学。视听资源可以说是生活在“图读时代”的当代大学生的最爱, 大量获取便捷的作为外国作家作品和文化背景直接延伸的视听影像产品, 比如改编的同名电影、科教纪录片和历史文化片, 为改变教学内容和形式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在内容设计中注意本学科跨文化、跨学科的交叉特点, 立足当代文化环境, 对外国文学名著文本进行跨文化双向阐发、异质文化比较, 提出新观念和新见解, 不仅符合本学科交叉学科的基本特性, 也显示了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跨学科发展趋势。学生参与教学设计, 并非偏离教学目的放任自流, 而是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重视外国文学作品的内涵, 使课程内容设计有目的性又有建构性。
从教学认识论的角度看问题,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公选课的外国文学名著选读课程教学充满人文性、社会性和生活化。传统的教学忽视课程教学中人的生活体验, 对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不够重视。因此, 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 对学习环境进行建构设计, 使公选课教学面向现实生活世界。建构主义教学的“学习环境”包括学习手段在内的更广泛的自主学习和相互支持的场所, 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实现学习目标, 突出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等因素。外国文学名著选读公选课教学, 可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创建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为基础的视、听、读、写、做、编、演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这也是实施课程内容设计的保障。对于师生角色地位来说, 是一个教师去权威化与学生赋权的双向建构。教师放弃支配学生学习的权力, 从给予知识转变为帮助学生建构对外国文学作品意义的探究、领悟与吸收, 最终面向现实生活世界, 并对学生参与教学和创造性学习提出要求。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学生必须赋权给自己, 积极发展自我能力, 承担主动学习的责任。一般来说, 传统教育的知识本位倾向严重, 重视书本知识的“记诵之学”, 学生从小学到大学, 大都习惯于不动脑筋被动“听”学。听教师讲授, 上课记笔记, 考试背笔记, 考试结束的同时背下的知识也就忘得一干二净。根据之前的教学实践, 我们发现, 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逐渐被学生熟悉, 他们都愿意尝试新的学习方法, 认真执着地去建构自己的观点和领悟。
在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模式活动的积极性上, 我们还可做更多的努力, 比如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袋评价, 也就是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又称“形成性评价”。人文素质公选课考核, 必须彻底放弃期末纸质考试一锤定音的形式, 甚至期末论文的考核形式也应放弃。学生课程学习档案袋收集的内容应包括学生的阅读笔记、外国文学作品改编、课堂剧演出、学生自评和反思自己学习状况的内容等。教师应该综合考虑档案袋记录的内容给予每个学生形成性评价。
传统的教育只重视认识主体的培养, 忽略实践主体的塑造, 而建构主义教学是基于实践的学习, 强调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近发展区”是建构主义理论的重要概念, 指个体发展具有现实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即“最近发展区”。通过训练, 潜在的发展水平可以成为个体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就是要挖掘学生的潜能, 按“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进行实践活动的设计, 通过小组协作、亲自实践, 提升自我创造能力。实践教学可设计各类活动, 如写作、编剧、演剧、摄影、录像、演讲、制作多媒体作品、基于网络的交互学习、上讲台自主教学、课程实践汇报、分享学习体会等。这些活动可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外国文学名著的兴趣, 促使学生去阅读原著, 获得美的享受, 理的启迪。实践教学设计因其跨领域的特点, 给课堂教学增添了人性、审美和智力技术的成分, 促使学生多元化发展。
摘要: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任重道远。以人文素质教育公选课出现在各专业学生视野中的外国文学名著选读课程, 以其跨国家、跨文化、跨时代的特点, 以及丰富的人文性和审美内涵, 在伦理教育、内在自我成长教育、现代化人格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其教学方法可尝试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使学生真正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熏陶。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外国文学名著选读,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蒋承勇.西方文学“两希”传统的文化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2][美]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人文素质工商管理 篇9
随着整体护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 要求护理人员对病人实施高质量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护理是促进人类健康的一项职业, 有研究表明, 护理是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1]。21世纪的到来, 人们对医疗保健需求的增加将给护士带来新的挑战和更大的工作压力。尤其是干部保健护理中护士承担着多种角色。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2], 这种职业危险会给护理事业带来重大影响[3]。随着保健医学的发展, 干部保健护士的多重角色功能在保健工作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4]。护士的多种角色体现在干部保健护士对保健对象价值的关心与关注中。本文就以保健护士保密原则、工作责任心、理解沟通促进、工作的灵活性等方面作为在干部保健工作中实施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连续性、综合性服务的内容, 满足了保健对象的健康需求, 提高保健对象对保健工作的满意度。干部保健护士成功扮演多种角色以及加强保健护士自身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提高干部保健护理工作质量的保证。
1 护士的整体水平和素质要求
干部保健护士一般都是全院中通过各种考试选拔出来的优秀护士, 由于这一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干部保健护士具备:优异的专业成绩、良好的思想品德、娴熟的专业技术、高度的责任心、较强的沟通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广阔的知识面等。干部保健对象一般是在职领导和离退休老同志, 他们具备广阔的知识面和高的政治思想觉悟, 这就对干部保健护士的整体素质要求较高, 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疾病, 在较短的时间里得到康复。
1.1 政治修养
干部保健护士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能够自愿地以解除保健对象的痛苦为中心去工作, 能够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干部保健工作和普通护理工作不一样, 有一定的政治意义, 服务热情周到, 态度好, 在业务上不断钻研, 刻苦学习。
1.2 心理素质
干部保健护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应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和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满足保健对象对自己工作的要求。要充分认识到干部保健护理工作是平凡而高尚的工作, 要能不为名利所诱惑, 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要具有坚强的意志力、高度的自觉性和坚韧的耐受力, 克服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和自身的困难, 尽自己的所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完成好各种保健任务。护士应当是开朗而又稳重、自尊而又大方、自爱而又自强。情绪要始终保持稳定和积极向上。护士的情绪变化对保健对象有直接的感染作用, 要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护士与保健对象之间的关系要相处好, 这样有利于保健对象身心健康, 有助于医疗保健护理计划的顺利完成。
1.3 人文素质
保健护士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 要掌握和了解医学、护理学理论及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和文学方面的知识, 培养自身的观察力、欣赏力、鉴别力、思维和表达能力, 提高文化修养和品德。这样才能适应干部保健工作所服务的特殊群体, 还要注意语言的应用, 适宜的语言是与人良好沟通的工具。干部保健护士还必须拥有娴熟的职业技能, 这是做好干部保健护理工作的首要条件, 这样才能有效解除保健对象的病痛, 使他们早日康复。
2 护士多种角色的担当
2.1 应付突然病情变化的角色
干部保健护士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和应急能力, 适应快速多变的要求, 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训练快、准、灵活、果断的工作作风。保健护士平时应做到定期检查药品及医疗器械的完好率, 并呈备用状态。健全各种抢救预案和应急预案。保健对象出现突然的病情变化能够及时、准确、有效应对。
2.2 保密角色
由于干部保健工作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护士应在工作时严格执行保密纪律。在工作时间“不该问的不问, 不该说的不说, 不该看的不看, 不该听的不听”, 对保健对象的病情、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保密, 不得随意往外谈论。
2.3 人性化护理的角色
人性化护理的角色是指护士应该具备观察与分析能力、协调与沟通能力、应对与处理能力、开拓与创新能力。多多学习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 这样才能在护理工作中知道保健对象需要什么, 怎么样和他们更好地沟通, 将人性化个性化服务的理念贯穿于整个保健工作, 实现干部保健工作人性化护理的需求, 使他们在诊疗过程中感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达到身心愉悦, 早日康复。
2.4 整体协调的角色
保健对象在诊疗的过程中, 护士要明确自己的角色, 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协调多方面的关系, 在一定的原则范围内, 工作要有机动灵活性, 创造和维持一个有效的绿色通道和沟通网络, 使诊断、治疗、护理等各项保健工作得以协调进行, 保证保健对象能获得最适宜的医护照顾[5]。
2.5 心理指导的角色
由于保健对象的特殊性, 这样的人群在心理上已经承受很大的压力, 加上患有疾病更易引发心理问题。护士应该对保健对象进行心理疏导, 帮助他们消除紧张情绪, 使保健对象能对疾病有一个较好的认识和对疾病治疗积极配合的态度, 这样才能使保健对象早日康复。
2.6 健康指导和保健预防的角色
在诊疗护理的过程中, 为增加病人的健康意识和保健意识, 给他们宣讲一些保健常识, 提高病人的疾病预防能力, 并且能够指导病人保持健康的习惯, 以提高干部保健护理工作的质量。
总之,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护理工作也从单纯的疾病护理, 转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新时期干部保健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保健护士在护理实践中要对保健护理对象实施全方位的整体护理, 就一定要加强对他们心理特征和社会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并且在保健医学的发展中应当成功扮演多种角色, 把保健护士保密原则、工作责任心、理解沟通促进、工作的灵活性等方面作为干部保健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并且应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 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任何条件下, 都能不懈其志、不失所为, 自觉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任何情况下, 永远把保健对象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先进的工作理念、知识和技术引入干部保健工作中, 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新时期干部保健护士应对各种局面的能力, 保证老一辈离退休老干部和目前在一线工作的领导同志和干部的身心健康, 推动我国干部保健护理工作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
[2]敖薪.国内护士压力研究现状与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6 (7) :1.
[3]郭瑛, 张卫东, 方玉华, 等.护士应对方式问卷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15 (2) :176-178.
[4]倪静, 黄伟萍, 郭神.浅谈干部保健护士的角色[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7, 10 (6) :640-641.
人文素质工商管理 篇10
一、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的教育目标
“教育实践是以课程为轴心展开的”[1], 人文素质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起点和关键是课程目标。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把握未来社会发展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参考幼儿教师职业标准确定。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职业精神的职业人”和“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人”的统一。学前教育专业既有职业教育的共性, 又有教师教育的特性, 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 其人文素质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教师职业精神和健全人格, 把未来的幼儿教师培养成既具备教师职业核心能力, 又有良知、智慧、美好情感、温暖情怀和健康人格的人。
二、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内容建构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教育目标, 结合工作岗位———幼儿教师的工作内容分析, 把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分解为人文通识素质、人文专识素质和人文特识素质三大模块。按照学前专业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阶段性培养目标, 将三个模块的内容进行层递化设计, 最后形成学前专业中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一) 人文通识模块———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人文通识素质模块着力于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 旨在关注学生心灵成长和精神发展,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 以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旨归。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社会与人生, 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等人文学科, 目的在于浸润文化传统, 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素养。第一, 文学是最具有人文性的学科。饱读诗书的教师具有儒雅的气质、人性的光辉, 学生受益良多。第二, 历史从本质上讲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教师不仅要关注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 而且要关注人在历史进程中的推动作用, 更要关注人类文明成果的接续。第三, 哲学是研究人对待世界、对待自身的学问。教育要把人的解放当做理想的目标, 正确引导学生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第四, 美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化, 审美教育让学生与世俗人生保持适度距离, 生活得有情致、有活力、有价值。
第二部分为沟通与表达, 内容涉及自我心理素质、人际沟通和合作、信息采集与处理、演讲与口才, 设置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第一,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 是与他人沟通合作的前提, 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素质。第二, 人的根本属性在于其社会性, 人际沟通和合作能力是社会人必备的素质, 是教师教育儿童的先决条件。第三, 信息采集、筛选和整合的技术与技巧是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 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
第三部分是形象与礼仪, 内容包括自我形象管理、礼仪与人际交往、职业道德、职业形象。高职学生未来的岗位形象取决于在校形象的塑造。大学生形象内涵的三大基石是道德、学识和健康的心理。道德是大学生形象的第一块基石, 是最基本的基石, 包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礼仪是形象的外延, 是形象塑造的关键要素。大学生以自我形象塑造为基础, 成就未来职业形象。
(二) 人文专识模块———提升学生教师的职业理念和职业精神。
根据教师教育专业的特性, 进一步设置与教师教育专业相关的人文专识模块, 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以通识模块为基础进行职业核心能力的实践演练。学生以未来教师的身份, 从教师角度进行演习, 强化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人际沟通和合作部分, 注重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的角色演练。演讲与口才部分, 强化教师口语的学习与训练和教学语言的应用实践。形象与礼仪部分, 重点训练教师礼仪, 塑造未来教师形象。
第二部分着重教师职业理念和人文精神的塑造。人文精神是教师人文素养的核心要素, 包括以下内容:第一, 对学生的关爱情怀。人文意义上的爱是对“人”的尊重与珍视, 是教师发自心灵深处的、指向终极的关爱。第二, 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拥有教育理想才能立足现实、改造现实。第三, 以学生生存和发展为本。教师要提升教育质量, 让学生在现实学校生活中积极勤奋, 心灵充实, 为未来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 有浓烈的生命意识。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是生命的和谐、充盈与完满, 教师既尊重学生, 又关注自身, 师生共同享有完整的、发展的、健康的生命教育过程。
(三) 人文特识模块———改进学生学前教育人文方法。
特识模块将幼儿教师的文化素质要求及人文精神内涵引入人文素质课程, 为学生将来尽快适应和融入幼儿教师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部分继续以通识模块为基础进行职业核心能力的实践演练。与专识模块着重教师人文素质不同, 人文特识模块将幼儿教育理念、幼儿园日常管理规范引进课堂, 模拟幼儿教育现场情境, 引领学生认知、熟悉幼儿教育。人际沟通和合作、演讲与口才、形象与礼仪部分, 则重点加强与幼儿教师直接相关的各项能力的训练。特识模块的设置, 使学生高仿真地生活在幼儿园文化中。
第二部分着重培养人文主义的思想方法。人文方法是教师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得以实现的手段。在模拟的幼儿园教育情境中, 培养未来幼儿教师三方面的人文方法:第一, 直觉。对幼儿状况和幼儿教育进行直接觉察, 培养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敏感性、解决问题的流畅性和灵活性。第二, 体验。既从教师角度体会、品味、觉察未来职业的意义和价值, 从幼儿角度出发感受、经历幼儿的学习与成长过程。第三, 内省。省察自己的师德修养、敬业精神和职业习惯, 反省自己是否符合幼儿教师规范和标准, 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应用效果。
三、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人文素质模块化课程衔接的实现
(一) 通识———专识———特识, 人文素质职业化衔接。
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构成金字塔式模块课程体系。底部是人文通识模块, 针对职业教育, 主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提升社会文化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中部是人文专识模块, 主要针对教师职业, 培养幼儿教师需要的精神及文化素质, 提升学生的教师职业理念和职业精神;上层是人文特识模块, 针对幼儿教师职业, 提升学生学前教育人文方法。三层模块课程由普遍职业到教师职业, 再到幼儿教师职业, 实现人文素质课程的职业化衔接。
(二) 能力基础———初级能力———中级能力, 人文能力提升式衔接。
模块化课程内部根据中高职学生知识和能力基础, 设置层级化能力标准, 逐步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与能力。以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我心理素质为例, 其总体目标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发展学生优良个性, 健全学生人格。根据中高职学生的年级不同, 将中职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能力、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及初步的情感调节能力;高职一二年级在巩固自理能力的基础上, 重在培养活动能力、情感调节能力;高职三年级重在培养社会化心理和工作能力。
(三) 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方法, 人文内涵递进式衔接。
教师的人文素质包含递进式的三部分内容, 即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方法, 其中, 人文知识是基本组成材料, 人文精神是核心要素, 人文方法是人文精神得以实现的手段。学生人文素质只有经历知识习得、精神涵养和方法演练, 才能真正实现由外在规范到内在价值的转变, 内化为个体生命的内容。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的模块化建构正是基于这一思考。中职阶段主要积累人文知识, 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高职一二年级重在涵养学生人文精神, 潜移默化地渗透人文方法;高职三年级训练人文方法的同时, 结合专业教育不断强化学生人文精神。
学前教育专业兼具职业教育和教师教育的双重特性, 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以职业化方向、模块化设置和人文精神与方法的目标定位, 建构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将在培养优秀的学前教育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 (新版)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3.
[2]武怀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启示[J].职教论坛, 2005 (7) .
刍议高职院校人文素质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文素质 培养
一、当前我国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校企合作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我国职业教育的人文教学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和国外相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国外高技能人才的人文培养模式,主要有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CBE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产学合作”模式等。有关专家曾对国外的人文教学模式作了研究,研究发现:国外的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其以人文能力、技能,特别是具体岗位需求的特定技能为依据组织人文教学,使人文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而我国的人文教育大多仍然停留在教师的课堂讲授和学生在实训室的实践上,虽然大多职业院校提出了工学交替、产学合作、订单培养。但是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上仍然存在重普教、轻职教,重理论、轻实践,职业教育中人文课的设置仍然跟普通的专科教育本质上没有区别,甚至跟普通本科教育上都没有本质的区别,仍然延续了普通本科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只是在教学时间上比普通本科缩短了一年并把本科的公共课缩减了而已;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人文教学力度不够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校企合作条件下,务必创新人文教育教学理念,大力发展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措施,要积极开展“阶梯式”人文核心能力培养
该教学方法即在认可每位高职学生个体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差异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使之建构起与自己能力相应的新的认知结构,得到全新的情感体验,达到个体知识与能力双赢的目标。它的宗旨是使学生爱学、会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和问题较多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它的主要特点是目标具体,升级适度,符合学生的心态,使学生有成就感。经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模式有利于实践探索,有利于加强理性思考,把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此教学方法现已被多个教学领域所沿用,特别是在人文核心能力培养领域发挥了前所未有的效用。人文核心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要根据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具体情况而定,要做到将授课情况、学习状态、学生成绩、学习情感等方面制定为相对应的、详细的、充满人文思想的培养标准。阶梯式培养的目的在于让高职学生明确自己的当前状态,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培养。阶梯式教学法有利于把握客观教育规律,有利于教学实际探索,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实施高职人才的素质教育。
三、校企合作条件下,职业教育的人文教学课程建设和改革,必须以改革教育方法和改进教育观念为先导
我国的职业院校人文教育要想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一线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需要,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转变人文教学观念,尤其是要转变传统的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陈旧观念;其次是进行创新,《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要实施杰出技能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教学模式;鼓励因校制宜,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管理,探索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等自主学习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因此,高校尤其是职业院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第一,对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想真正意义上提高,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和创新:一是必须改变过去教师传统的“满堂灌”、学生被动的“满堂听”,要由教师这一课堂的“主体”转变成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逐渐要实现“教师只讲10分钟,由学生来做40分钟”的课堂教学方式;二是进行教育教学理念上的转变,转变过去的以“学生”为中心为以“问题”为中心。有关专家曾经指出,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是实现不了的,我们应该学习国外所倡导的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学生树立一种目标:一节课、两节课、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甚至是三年一共可以解决多少个问题,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意味着学生在不断地成长;三是考核方式也要根据科目的需要改变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可采用竞赛、论文、项目等多种考核方式。
第二,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有的传承的是技校的办学和管理方式,也有的模仿的是本科院校的教育模式,只是把在校时间缩短了而已,由本科的四年缩短成专科的三年而已。这两种教育方式的采用,都非常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利于专业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要想真正培养出能很好适应企业一线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需要的人才,必须打破传统观念,进行准确定位。把职业院校定位成培养企业一线生产、建设和服务需要的真正的可用之才。
第三,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中,“双师型”素质教师、企业一线的“能工巧匠”的比例仍然偏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职业院校的教师都比较年轻,教师本身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狠抓学历和科研,争取上学历、上职称;而且,他们当中的好多人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和还每月沉重的房贷。所以,教师本身基本没有精力去一线企业挂职锻炼;二是校企合作条件下,企业一线的真正的“能工巧匠”不一定具备讲课的口才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他们的业务也很繁忙,也很少有足够的时间拿出来去学校给学生上一段时间的课;同时,好多学校支付给企业一线“能工巧匠”的课时费不足以吸引企业一线真正有能力的人,致使他们不愿意走进学校来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如果有充裕的时间,宁可在单位中不断地提升自己。因此,教师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高低及学校与一线企业的实践合作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开展。所以,学校必须加大对教师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如:鼓励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参与企业一线的生产和服务或为企业一线提供咨询和培训等,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提高各种待遇吸引企业一线的“能工巧匠”走进课堂中来,以丰富课堂的实践教学。
第四,学生毕业后能否实现“零距离”就业,其关键在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弱,学生实践的锻炼和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校期间的实习和实训。因此,学校应加大对学生实习实训的投入,积极为学生提供实习单位和加强实训室的建设,以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校企合作是目前我国大多学校所倡导的,但是学校能否真正意义上地实现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实施订单式培养是对一个职业院校考核的重要参考标准。随着高考的扩招,受传统教育和经济环境因素的制约,很少有学校能够做到与企业真正的对接,使每个专业、每个学生跟企业真正意义上的订单式培养。因此,这是职业院校以后要重点努力的方向。
第五,按照德国的观点,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其以职业能力、技能,特别是具体岗位需求的特定技能为依据组织教学,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其所采用的是项目教学法,也就是以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为教学目标,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这点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所欠缺的。因此,在高校人文课程教育中,我们要积极实施课程开发,施行项目教学。校企合作条件下,高职学生能力的提高比知识的积累重要,兴趣的培养比能力的提高重要。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学生传输人文思想,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其次才是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支持中外高校间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支持高校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实施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因此,在教育部门的倡导下,职业教育院校也应该积极地探索与实施国际交流与合作,选派优秀的学生和教师与国外职业院校互换学习和交流,实施中外合作办学,全面提高我国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黄猛,周霄,马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
[2]孙锋.略论高职院校中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历史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 篇12
关键词:历史教育,人文精神,人文素养
自文艺复兴以来, 人文主义成为西方社会的一面旗帜, 指引人们不懈追求人生的幸福, 实现生命的价值。人文精神, 简而言之, 是指一种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并实践人的价值与需要、关注现实生活质量的精神。 (孔祥华, 2006) 它关心“人之所以为人”, 既注重个人身心和谐发展, 又关注他人、社会和人类的进步事业。作为人文教育的历史教育, 彰显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是历史学科的独特功能和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说:“知识具有人文主义的性质, 不是因为它是关于过去人类的产物, 而是因为它在解放人类智力和人类同情心方面作出了贡献, 任何能达到这种结果的教材都是人文主义的, 任何不能达到这种结果的教材连教育意义都没有。”我认为, 历史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
首先, 从学科内容看, 历史学是记载人的功业, 以人及其活动为研究对象, 有人称之为“人学”, 不同于以物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 是一门极为重要的人文学科。其次, 学习与研究方法更强调主客体间相互交流沟通, 在理解、体验中实现对历史事物的认识。这是历史学方法上的人文性, 历史教学通过再现历史, 使学生形成知识, 拓展精神世界, 磨炼精神品质。最后, 教育对象的世界观和人文精神所达到的高度, 决定未来人类社会发展方向。这要求我们从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思维特征、情感特征出发, 让历史教学浸润在人文氛围中, 饱含情感, 给予他们精神上的磨砺和馈赠, 使其知行意同步发展, 为其今后步入社会打好基础。另外, 新课标更突出“以人为本”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新课标把对人的关怀与尊重, 提高到与知识能力并重的位置。长期以来历史教学过于强调知识能力, 成为政治宣传品, 漠视“人”的存在, 忽视“人”的尊严, 无视“人”的情感, 以至历史教学枯燥乏味, 死记硬背, 学生每每“谈史色变”。新课程重塑人文主义精神, 凸显历史学科独特的功能, 把历史从“政治”中解放出来, 注入人文主义新鲜血液, 历史教学必将焕发生命的活力 (陈长华, 2004) 。
因此, 我们应该给中学历史教学以恰当的定位, 使其回归本质, 承载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以适应当代社会的要求。
二、历史教学应彰显人文精神
1. 历史教师应成为人文精神的楷模
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教师的责任心相当重要, 这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关键。历史学科在中学俗称“小四门”、“副科”, 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更要自我珍重, 热爱历史教育事业, 当好楷模, 身体力行, 发展人文教育。历史学科思想性极强, 教师要有一定的思想觉悟, 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去教育引导学生。教书先育人, 树人再树才;坚定信念才能满怀激情、理直气壮地走上讲台;言之有情, 授之有理, 学生才能学之有趣。要做到在教学中旁征博引、游刃有余, 历史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业务功底, “储好一桶活水”, 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而且应掌握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1) 人文理念。历史教育要以人文本, 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发展学生的个性、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打基础作为历史教育的目的。
(2) 感悟理念。历史教学要摈弃陈旧的“灌输”教学模式, 代之以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的模式;要重视过程性教学, 让学生体验历史、感悟历史、领会历史的风采。
(3) 创新理念。历史老师应不断创新, 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 为学生感悟历史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学生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4) 开放理念。历史教学要具有开放性。开放是创新的前提, 历史教学要提倡争鸣, 允许学生以批判思维对教材和教师的观点质疑, 激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历史教学不能沉浸在故纸堆中, 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关注现实、关注世界、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
2. 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历史学科对人文精神的形成具有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既是一种永恒和向上的人文精神, 又是一种博大宽容的人文胸怀。历史学科中有大量人文教育素材, 教师应充分加以挖掘, 适当拓展, 有机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人类历史的每一步都是人文价值的体现, 因此, 在选取组织历史材料时, 就应当认真挖掘和充分阐释, 汲取富有时代意义的历史智慧。如对待世界史应充分体现:在世界史进程中, 人类改造世界的工具, 科技的发明创造和批判中发展的科学体系是人类创新和文明的标志, 它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原始转向现代工业和信息时代的进军, 形成了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与科技相适应, 对人的价值尊严的思考, 对生命的关爱, 日益朝着自由、民主、平等的理性化、人性化方向发展, 并由此产生了法的规则及相呼应的制度及文化。对待中国历史则应体现:中华民族创造的文明是以仁爱、和平、自强、进取为核心的, 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向善, 在这种文化核心中既创造了古老的中华文明, 又孕育了独特的与现世寻求天人合一的世界文化额共同趋向的东方文化。而这一文化是人类文化日益走向独特融合的今天, 共同追求人的平等、自由、公正的结果, 也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追求奋斗的结果, 这也是人类创新、人文精神的关键。中学历史教材选编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活动, 人类创造的灿烂文明成果, 仁人志士的佳言懿行, 等等, 都体现出作为大写的“人”的价值, 这些生动的素材, 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生品位无疑是有效的。
3. 让历史课堂传承人文精神
历史老师应改革教学方式, 运用史学的人文资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历史课堂应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趣, 变抽象为形象, 变无趣为有趣, 使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 让学生有滋有味地学, 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使学生主动探寻历史, 融入社会进程, 孕育学生关注人类的人文精神。教师不再唱独角戏, 而是以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与学生平等交流, 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思维, 合理运用课程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 而是主动查找资料, 积极参与课堂, 质疑释疑, 探究合作。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课堂教学策略包括教学预设的实施, 对学生的有效组织, 现代教育手段的适切运用, 关注个体差异, 激励学生创新, 对动态生成问题能敏感发现和妥善处理, 等等。尊重、爱护学生, 尽量用学生的生活、学习语言,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讲课, 有序而不呆板, 有趣而不落俗套, 有效组织教学。变“读课、讲课”为“谈课、话课”, 就会化图文并茂的书本为有声有色的一幕幕历史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徜徉在历史长河中, 汲取人类文化精髓, 提升人文素养, 塑造健康人格, 传承人文精神。
“所谓人文教育, 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 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 其实质是人性教育, 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 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陶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 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 归根结底, 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 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 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人与理想”。 (文辅相, 2004) 历史教学要着力凸显人文教育的功能, 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我们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陈长华.历史教育应张扬人文素养大旗.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4, (9) .
[2]成林萍.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0, (3) .
[3]孔祥华.论学校教育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平衡与融合.中国成人教育, 2006,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