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素质MKI结构现状研究

2024-05-24

高校辅导员素质MKI结构现状研究(通用5篇)

高校辅导员素质MKI结构现状研究 篇1

高校辅导员MKI素质结构现状研究

刘红胜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北十堰 442002)

摘要:辅导员是高学学生工作的生力军和主力军,辅导员的素质大小直接或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能力大小,本文研究了这一群体自身的素质现状,提出了辅导员在三维素质机构方面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素质;现状

大学的在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后,其职能和作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经历深刻变化的中国社会转型期和以信息科技和生命科技为核心的突飞猛进的现代科学技术背景下,时代对高校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更对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群体——辅导员在如何不断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并确保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方面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这就要求辅导员队伍不断提高自身素质。1 MKI素质结构

“素质是人们在先天遗传条件下,经过环境熏陶、教育培养和自身活动的历练,日积月累起来的基本

①稳的内在品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可以看出,素质是人的内在之物,又可以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出来。

素质模型包含知识、技能和素质3个大的类别,因此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我们可以归结为三类管理能力素质(Management)、专业知识素质(Knowledge)和个人思想政治素质(Ideological quality),我们称之为高校辅导员素质的MKI三维结构,其中管理能力素质包括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专业知识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综合知识、知识的学习与创新等;个人思想政治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等。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在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中最为重要,管理能力素质次之,专业知识素质再次。2 辅导员的素质三维结构现状 2.1 辅导员的人员结构

首先我们简要分析一下辅导员的人员结构: 一是年龄结构。有调查显示 ,高校辅导员年龄在 30岁以下的占到六成 ,一方面说明辅导员年轻化程度较高 ,有朝气和活力、精力充沛、年富力强;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具有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经历的辅导员比例不高,大多数辅导员职业稳定性差,辅导员这一队伍没有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最佳结构。二是学历结构。辅导员队伍的学历结构多为大学本科学历 ,具有研究生学历较少。虽然目前高校辅导员学历基本符合标准 ,但与大学生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要求尚有差距 ,与辅导员向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的目标仍然不相符合。三是学科专业结构。辅导员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文社课专业的偏少。这与辅导员应具备的相关学科专业背景知识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亟须对他们进行相关学科专业的培训、进修。四是职称结构。辅导员具有中级、高级职称的偏少 ,说明辅导员学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也反映出高校专职辅导员评聘教师专业职称缺乏必要的政策保障。五是人员结构。大体有专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研究生助管兼职辅导员和高年级学长辅导员。目前,辅导员队伍在人员配备上普遍做到了专

② 兼结合 ,但在功能互补、效能发挥上仍需进一步加强。从不少高校现状来看,高校辅导员队伍在最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 大批年轻大学生进入高校辅导员队伍, 他们学历高、年轻、充满活力, 思想政治素质较高, 但从事辅导员工作时间都不长, 其中工作 1~ 3 年的占到7成, 而且相关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 因而用非所学、学未致用的矛盾突出。2.2 辅导员的素质MKI结构现状 2.2.1 辅导员的管理能力素质

辅导员是学生事务的管理者,是各种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基层指挥员,他们要经常召开各种会议,组织各种活动,协调各种关系,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还要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等,如果没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是很难胜任工作的。目前高校辅导员管理能力素质有哪些缺陷呢?从管理能力素质的内涵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和分析处理事务能力欠缺,在工作中易产生角色冲突

由于辅导员角色责任的分散性、模糊性,使辅导员这一角色既代表着组织对大学生的关怀和期望, 又要应付学生各个方面的需求,如果没有一定的管理和领导学生的艺术,其辛勤劳动很难得到学校和社会的正确评价。比如: 在校领导层, 书记期望辅导员所带班级政治素质高, 思想稳定;校长注重纪律、校风。学校职能部门对辅导员的角色期望也不一致, 教学管理部门重视班级的学习成绩, 期望辅导员的工作以教学为中心;后勤部门以学生爱护公物、节约水电为衡量辅导员工作的依据;保卫部门要求辅导员协助做好校园治安;学生工作部门对辅导员提出了综合考核指标;任课教师则期望辅导员配合教学;一般职工以学生的文明素养来看待辅导员的工作。辅导员在工作上成了各种相互冲突角色期望的焦点, 自身也因此受到环境的困扰。

在日常事务工作中,有些辅导员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思想和组织方式,停留在低下工作效率方式下,不对事物实施统筹和分类的管理思想,有时候不得不面临这样情况是:几个人面对几百人, 每天忙得焦头烂额, 不去不会发现学生的潜力,做不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在工作中缺少学生干部这一左臂右膀。很多辅导员老师刚开始干劲十足, 一年之后觉得若有所失, 前途未卜, 情绪低落。尽管肩负有太多责任, 耗

③损了太多的精力,工作业绩也难以被认可。

2)事务处理中缺乏有效沟通与交流,使工作没有形成合力

高校辅导员在从事工作中,由于缺乏有效沟通交流,没有形成工作合力,主要体现在:一是与专业课教师缺乏沟通,在培养优秀学生和专业教学成绩上与其没有形成合力;二是与教育部门缺乏联系,在管理育人,全员育人上没有与其形成合力;三是与学生缺乏交流,在学风和能力培养上没有形成调动学生自我参与的管理的合力。著名教育家、南开大学原校长张伯苓任南开大学校长期间积极主张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织各种社团,以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他认为,在开展活动中,辅导员不仅要能干事业,还要善于带队伍。高校学生人生观已逐步形成,都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成才意识和强烈的表现欲望。学生干部联系学生与教师的纽带,是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力量。辅导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的利用和开发学生干部的资源,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能动性,使学生干部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四是与社会缺乏联系,社会交往的能力跟不上社会对高校新的任务的要求,在促进学生就业,开辟社会实践基地上与社会有效教育资源没有形成合力。2.2.2 辅导员的专业知识素质

著名管理学家泰勒说过,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辅导员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其工作内容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以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多领域的工作,同时也要踏足学生所学专业领域,可见辅导员工作是一项不断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问题的综合性事务工作。下面我们看一下辅导员的知识素质现状:

1)辅导员固有的知识结构,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形势需要,适应不了工作岗位的新要求

社会日新月异的技术革命和文化发展,对辅导员岗位赋予了新的责任。如金融危机产生,高校肩负起推进就业的重任,而实际上很多辅导员很难能走出去,请进来,对形势的发展和认识不足,对就业指导教育还停留在原有的状态,不能传播正确的学生就业观念,甚至误导了学生。在心理教育方面,没有具备起码的心理健康和咨询的知识,在学生出现此类问题时,无能为力;在历史人文方面,不能“博古通今”,不熟悉历史,既不能从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吸收丰富的人文养分;又不能掌握现代的科学技术,具备先进的网络知识,开辟不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天地。

2)辅导员单一的知识体系,离学生的内在要求存在差距,甚至出现了学生反哺辅导员的现象

我们认为,多元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知识储备是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从教育对象看,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而且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喜欢探索,而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大学生的眼界不断拓宽,当代大学生的知识面不比辅导员“窄”,很多学生在艺术、信息技术上甚至超越了辅导员,因此辅导员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和发挥核心作用。要想在工作中更具有权威性和人格魅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辅导员就要努力丰富理论知识,加强理论素养,熟悉和掌握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如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网络等。这些知识能帮助辅导员老师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为大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指导与服务,从而提高管理行为的实效性。同时,辅导员在音乐、美学、美术、体育等方面有一技之长,这样在参加大学生的活动中,能进一步融洽师生的感情,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3)知识更新进程慢,职业认知不足,职业发展意识薄弱,形成了职业怠倦

职业怠倦是在职业环境中, 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辅导员大多数情况下的工作属于情绪性的, 具有较多的人际压力源存在, 长年精力损耗, 工作热诚逐渐消退, 进而产生对人漠不关心以及对工作持负面态度的症状,职业倦怠能使人的态度发生很大变化。

首先在认知方面, 许多年轻辅导员走上这一岗位,很多是面临就业压力的情况做出的无奈选择,一段时间后会感到工作毫无意义, 毫无价值, 将其看成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琐碎事物, 因而自觉前途暗淡, 没有希望, 一有机会就想调出岗位。其次在职业发展上, 缺少职业生涯规划,而高校给辅导员在职业发展上缺少激励政策,往往使他们对工作失去兴趣, 感觉厌倦, 情绪波动很大, 产生压抑、苦闷、怨恨、优郁、多疑等消极因素。最后在意向方面,随着工作的时间越长,从个人出路,专业发展和年龄的增加,使得他们开始有些疏远工作, 无心投人。对工作敷衍了事,应付差事, 得过且过, 以消极被动的心态面对本职工作, 缺少抱负和热情。

辅导员的职业怠倦因工作而起, 反过来又影响工作水准, 导致工作低成效, 于是倦怠情绪进一步增强, 继而再影响到下一次工作,如此一种恶性循环, 对工作起到巨大的破坏作用。虽然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尚属个别现象,但也要引起相关部门重视。2.2.3 辅导员的个人思想政治素质 1)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高校政治辅导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也是最核心的素质修养。青年学生中的思想问题呈现多样性特征,但归根结底与理想信念有关。如果抓住了理想信念教育,就抓住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高校辅导员队伍中,他们普遍能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方向,积极成为大学生“政治上的引路人”。

固然高校辅导员是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信仰,鲜明的政治立场、观点和较强的政治鉴别力,但细细想起来,真正花在思想政治本职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并不多。频繁的学生工作,事无巨细的投入,让他们唯独很少认认真真地研究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及其在不同时期的需要,自觉不自觉地放松政治理论的学习,掌握从事政治思想教育需要的理论知识不够,导致了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不高,不能有效地用科学的理论引导教育学生,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政治思想问题不能给予很好地回答,缺乏有力的引导,使辅导员在学习工作中的影响力、说服力、凝聚力受到了削弱。有的辅导员对关心学生政治思想进步问题重视不够,工作中一味强调“寓教于乐”,形式上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轰轰烈烈,但细品起来,活动品位不高,层次不够,尤其是活动的政治教育功能不强。最终导致有些辅导员不能给学生把大道理讲实、小道理讲正、深道理讲透、歪道理讲倒,使得工作主导性差,不能真正成为大学生政治④上的领路人。2)道德品质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辅导员,他们还被称为是德育工作者。所以辅导员道德品质的完善过程本质上是促进大学生人格逐步完善的过程。

当前辅导员大多数具有较高的品格修养,故而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认同,其言行直接影响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学子的内心世界,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到了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但在人文底蕴渐行渐远,社会拜金主义抬头的社会转型期内,辅导员难免受到冲击和影响,辅导员的角色责任与个人事业方向造成了严重冲突。辅导员角色要求其在行动中倾注关心和义务, 但是良好的角色行为并不意味着事业上的成功。经济保漳、社会名望、职称头衔等是职业成功的标志。辅导员角色总是面临着两难的处境。一方面眼见学生中涌现出大量棘手的问题, 尤其是在社会、人生问题上表现出的困惑, 辅导员不能不管另一方面这种费心劳神又有悖于个人事业的发展。相反, 不胜任工作还有助于更快地流动,⑤对角色所负的责任越少, 职业转向的可能越大。结束语

辅导员角色历经了几十年而不衰, 其内在生命力就是因为辅导员积极扮演了人师角色,投入了激情和感情,给了在成长关键时期的学生人生经验、人生智慧和精神营养, 并使学生能及早摆正人生航向, 避免了他们去走许多弯路。辅导员因此也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正面评价,而作为高校管理者和社会也应关注和正视辅导员的素质现状,给他们提高广阔的工作舞台的同时,也能像辅导员对待莘莘学子一样的来对待和关心辅导员这一群体,使他们在帮助别人成长的路上,自己也能健康地成长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张万玉,徐华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P].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8卷,2006年第6期.【3】李 丹,丁东宇.素质教育与高校学生辅导员角色转换[P].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三期.【4】文丰安.思想政治辅导员的现状及对策刍议[P].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8年11期.【5】陈迪英.高校学生辅导员的角色冲突[P].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第一期.刘红胜(1976-),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系党总支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指导。

The present situation research of MKI structrue of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upervisors

Abstract: the College Supervisors are the new and the main force of the colleage student affairs, and the capability of the celleage students is determined by the the quality of the colleage supervisor directly and indirectly.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upervisors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 Colleage;Supervisors;quality:Present situation

高校辅导员素质MKI结构现状研究 篇2

专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核心素质的内涵

辅导员专业化的涵义指由足够数量的接受过长期专业学习与训练、掌握了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素养的辅导员, 以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并培养出合格学生为目标, 遵循辅导员的职业标准开展辅导员工作, 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辅导员的职业地位与权利进行认可和保护, 有相应的规章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约束。

核心素质指与特定的工作相关连, 是做好某项工作所必须掌握的一些素质。根据这一定义, 新时期专业化背景下辅导员应具备的核心素质应包括政治思想、业务素质、心理品质、人文素养、人格品德等, 即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所必须具备的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管理能力素质和专业知识素质。

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现状

辅导员素质结构尚需优化目前, 各高校专职辅导员多为刚刚毕业的学生, 大多数没有工作经验, 还没有接受过社会的考验, 其自我认识及定位还处于形成阶段, 特别是管理能力和心理素质还有待于优化。但他们基础素质较高, 接收能力较强, 有较大的可塑性, 因此, 可以通过拓展训练等一些方式实现对辅导员的深层次转变, 从而改变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工作态度、职业认识, 不断完善他们的核心素质结构。

辅导员素质养成困难多数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具有高流动性、低稳定性的特点。另外, 辅导员的晋升、发展问题也是影响队伍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此种情况下, 许多辅导员都不看好自己的职业前景, 严重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而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也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高, 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辅导员素质培养机制欠缺目前, 由于很多高校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较模糊, 导致辅导员队伍建设缺乏完整的培养体系, 从而导致辅导员素质培养机制相对欠缺。一方面, 绝大多数辅导员未参加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培训, 其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教育体制改革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 同时由于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足, 在上岗期间还不完全具备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咨询、辅导等相关工作的业务知识与基本的工作方法和能力;另一方面, 随着在校学生规模急剧扩大, 辅导员所要进行的日常管理工作也相应增多, 这使一部分辅导员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培训。

专业化发展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核心素质培养对策

明确定位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 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这一定性与定位, 决定了辅导员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方位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同时, 《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这一定性与定位, 决定了辅导员是学生群体前进的“灯塔”。由此可见, 辅导员有自己具体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但目前辅导员大多忙于繁杂事务, 对于自己的工作投入的精力远远不够, 对自己职业的认识也比较模糊。因此, 只有在明确了辅导员定位后, 才有可能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素质。

采用辅导员选聘素质评估手段辅导员的选聘是提高整个辅导员队伍核心素质的一个关键点, 所以, 在选拔时就要对应聘者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心理品质等方面进行考核, 从而择优录取。当前, 大部分高校将硕士学位及党员身份作为选聘辅导员的必备条件, 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辅导员队伍的高质量。但应聘者是否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也应是选聘高校辅导员的重要条件。辅导员要完成主要工作职责, 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核心素质。因此, 只有选择基础素质较高、接收能力强、有较大可塑性的辅导员, 才能为培养良好的核心素质打下基础。

实行辅导员准入制度职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行业工作人员基本条件的客观规定, 通常是由国家相关部门对某一类职业所作出的统一的关于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在教育领域, 成为教师也必须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但尚无专门的辅导员资格证书, 高校里的辅导员所持资格证书一般是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这是可以进行教学的资格证明, 但对能否有效进行高校学生工作并没有证明力。学校对于辅导员工作绩效的评定也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对于辅导员的职业规范和专业标准没有规范化和标准化。《规定》提到辅导员要接受过系统的上岗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这为辅导员实行资格证书制度提供了政策支持。因此, 通过辅导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可以明确辅导员的专业标准和职业规范, 在保证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同时, 也将辅导员应具备的核心素质标准化。

建立良好的辅导员素质培训机制对辅导员核心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既包括理论教育, 也包括实践学习。各高校应制定实施辅导员培养规划, 设立专项经费, 制定优惠政策, 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除必要的岗前培训外, 实行在职培训学习制度, 组织辅导员通过轮训、网上学习等方式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及业务素质, 使其更新知识、更新管理理念。在培养与提高辅导员核心素质时, 除了进行知识及技能的培养外, 可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 对辅导员的实践能力进行训练与提高。这些实践不仅使辅导员积累工作经验, 也可以使他们增强思考问题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只有确保良好的培训机制, 辅导员的核心素质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采取辅导员综合素质考评激励政策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还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评估、奖惩机制。在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规模已经逐步稳定的形势下, 建立健全辅导员队伍的评估机制和奖惩机制, 实现辅导员队伍的淘汰制度, 对于增强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辅导员队伍实现目标化管理, 建立与工作职责、能力、业绩紧密相连的分配制度、晋升通道和激励机制, 加大考核评估力度, 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对辅导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专业研究能力等核心素质进行全方位的考核, 并严格执行奖优罚劣, 坚决贯彻优胜劣汰制度。只有做到适度的激励, 辅导员才能自发地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质, 形成竞争机制, 从而有利于辅导员队伍的健康发展。

辅导员主动提升自身核心素质在具有良好的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机制后, 高校辅导员要根据自身的薄弱环节, 有针对性地积极参加培训, 拓宽和增长自身的视野和才干;积极参加相关的专题性交流研讨, 在交流研讨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向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借以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实践性的特点, 辅导员应注重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螺旋结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使自己真正成为“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学生教育管理骨干, 并最终成为具有过硬核心素质的优秀辅导员。

专业化背景下辅导员核心素质的培养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各高校应该高度关注辅导员队伍建设, 认识到辅导员核心素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 并采取相应措施。辅导员则应主动、自发地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 这样才能胜任目前新形势下的辅导员工作。只有各高校重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辅导员注重提高自身素质, 外因内因共同发挥作用, 专业化发展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核心素质才能得到实质性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

[2]唐文红.试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培训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07, (24) .

[3]王征, 姚冠新, 施进华.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心理教育能力培养的途径[J].江苏高教, 2008, (3) .

[4]顾晓虎.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激励机制探析[J].江苏高教, 2008, (5) .

[5]李兴华, 李志强.改进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体系的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 2008, (1) .

[6]陈岩松.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知识结构发展[J].江苏高教, 2009, (4) .

[7]徐涌金, 章瑁.关于有效推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10, (3) .

[8]霍雪莲.新形势下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 2010, (2) .

[9]慕海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4) .

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的优化 篇3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优化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学生思想出现了多元化发展趋势,迫切需要高校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与高校发展形势,进一步优化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促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笔者根据多年辅导员工作经历,认为应该着重于从政治素养、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等方面,优化辅导员素质结构。

一、做学生政治引路人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坚定自身政治素养,做学生政治发展的引路人。

1.坚定政治立场。高校辅导员要进一步优化政治素养,坚定政治立场,做学生的引路人,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設的信心与热情。

2.明确政治方向。方向就是旗帜,就是激发人的内动力。高校辅导员要始终明确政治方向,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利益有机融合起来,在政治方向上与党和人民保持高度的一致。

3.强化政治使命感。使命感已经成为每一个行业的核心素养。高校辅导员要进一步强化政治使命感,以高度的责任心培育英才,以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进一步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使命感化为实际行动,以行动熏陶学生,感染学生。

二、道德素质为本,做学生道德发展的标兵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谁更能坚守思想道德的底线,谁就能成为学生思想发展的标兵。

1.强化事业心。作为高校一名从业者,辅导员的思想素质直接体现在事业心上。高校辅导员要优化思想道德素养,始终对事业秉持敬畏感,爱岗敬业,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事务工作中保持持久的热情,以过硬的思想道德素养铸就一颗饱满的事业心,帮助学生解决各种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2.坚守道德线。培养崇高的思想道德素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高校辅导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优化思想道德素养,坚守道德线。高校辅导员从事的职业是人的心灵工作,坚守道德线是最基本的要求。高校辅导员要以一颗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奉献之心,做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标兵,爱生敬业。

三、提升文化素质,做学生专业发展的伙伴

高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在于促进学生专业成长,高校辅导员要进一步提升文化素养,优化自身知能结构,做学生专业发展的伙伴。

1.丰富文化知识体系。高校辅导员要成为学生专业发展的促进者、伙伴,必须要丰富自身文化知识体系。要给予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高校辅导员要进一步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拓展文化视野,以多元化的文化知识结构与知识积累,为成为学生专业发展的伙伴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与时俱进适应新挑战。时代在发展,高校辅导员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尤其是针对信息技术时代与网络时代的要求,不断优化自身文化素养,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对辅导员文化素养提出的新要求,及时更新文化知识储备,与学生一同学习,一同成长,使自己更好地成为学生专业发展的伙伴。

四、夯实业务素质,做一名无愧于事业的教师

辅导员工作头绪多,涉及面广,这需要高校辅导员夯实业务素养,做一名无愧于事业的教育战线的教师。

1.优化核心素养。高校辅导员要进一步增强核心素养意识,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与高校发展需要,不断优化与充实核心素养结构,尤其是信息化素养。在信息时代,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发生改变,这就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善于借助新媒体平台拓展工作路径,提升工作影响力。

2.做业务反思者。高校辅导员光有精湛的核心素养还不够,还要勇于做业务的反思者,做实践的反思者。辅导员要勤于思考,定期对辅导员工作进行反思与总结,善于从现象透过本质,抓辅导员工作的特点与规律,总结经验,反思不足与对策,这样才能在反思中提升工作的理论高度,做一名会工作、能工作的高校辅导员。

辅导员工作复杂而艰辛,高校辅导员要以高度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进一步优化自身素质结构,不断创新工作理念与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岗位需要,实现辅导员价值。

参考文献:

[1]邢晓阳.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素质优化策略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4(16):123-124.

高校辅导员素质MKI结构现状研究 篇4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工作,综合结构系统,创新

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塑造人才、培养人才的工作, 其现实意义重大, 另外, 这项工作的结构非常复杂, 内容较为繁琐, 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 还需要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 对学生心理发展进行关注, 另外还需要与学校各部门进行衔接、联络各方面的关系。由此可见, 辅导员工作是一项综合系统性工作, 而做好这一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 辅导员从业者要对自身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并且要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式, 提高工作效率。

一、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综合结构系统组成

1、常规性工作

常规性的工作主要是指管理学生的作息时间、统计学生人数、与学生谈心、评奖、组织学生活动等, 这些工作内容较多且琐碎, 且这项工作作为辅导员的核心工作, 一般会占用辅导员大量的时间, 高校学生的生理年龄虽然已经成熟, 但他们的心理水平和处理事情的能力还存在不足, 辅导员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指导者, 对引导学生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 常规性的工作是不容忽视的环节, 需要辅导员投入更多的精力。

2、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一般高校的学生辅导员不会担任学生的任课教师, 但是并不意味着辅导员没有教育的任务, 辅导员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思想道德方面, 这项教育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培养其具有健康的思想道德意识, 进而用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支配自己的行为, 防止走向歧途。这项工作也是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要求辅导员自身具有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 另外, 还需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 由此可见, 思想道德教育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3、关系协调性工作

对于高校学生, 在校时间长, 学生面临新角色、新环境的适应, 在这过程中, 学生往往会遇到生活、学习、感情方面问题, 在出现问题之后, 学生的解决方法可能不妥, 会使问题继续发酵, 甚至酿成大错, 为此, 需要辅导员进行辅助。辅导员辅助的方式有主要包括学生个人心理因素调节、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调节、学生与老师关系调节、老师与家长的关系调节, 通过联系家长, 能够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管理中来, 能够让学生健康的成长, 通过协调师生关系、学生关系, 能够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各方面得到提高。

4、调整、决策性工作

该项工作的出现频率较小, 但是, 调整和决策性的工作对学生和班级的成长非常关键, 因为, 随着时间的变迁, 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学生组成等会发生一定的改变, 如果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 可能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 所以, 在管理的过程中, 需要调整工作方法, 对重要问题作出正确的决策。而且, 该项工作会融入到上述三项工作之中, 并对三项工作产生影响。

二、辅导员工作的创新

1、网络谈心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 学生会害怕走进辅导员的办公室, 认为进入办公室就会被批评, 进入办公室就会处在一种不平等的状态中, 即使辅导员的初衷很好, 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种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谈话的环境决定的, 为此, 辅导员可以变化谈心的环境, 将谈心工作移至网络、手机软件中, 这种谈心的方式不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而且会给辅导员和教师带来较多的便利, 双方谈心的过程也会比较轻松和自然, 对谈心的质量也是一种提升, 同时, 通过QQ、微博、微信等软件的帮助, 辅导员还能及时地观察到学生的心理状态, 并做出及时的干预, 而且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

2、进行自我教育

辅导员在工作的过程中, 还要不断进行自我教育,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不足, 发现自己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障碍, 其次, 要具有一定的自觉意识, 经常进行自我反省, 最后要做到知行合一, 在发现问题之后, 积极进行改正, 通过自我教育, 让自己的知识能力、素质水平等方面得到提升, 从而更加适应工作需要。

3、注重辅导工作的艺术性

因为辅导工作的对象是学生, 与学生打交道要注重工作的艺术性, 在交流的过程中, 要使用幽默的语言, 缓解学生的紧张心情, 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要注意表达清晰,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减少 “高大上”理论的使用, 对于学生干部, 要采取讲道理、摆事实的方式, 促进他们起到带头作用。

总之,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项非常繁琐、复杂的工作, 新的教学形势也对这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辅导员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该工作的现实意义, 采取有效的方式稳定学生的心理,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在学校内能够健康顺利的生长和学习, 此外, 还要重视工作创新, 通过更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论, 提升工作的效率, 保证高校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康长春, 李尚可.高校政治辅导员素质修养初索[J].中国教育导刊, 2011 (14) :16.

高校辅导员素质MKI结构现状研究 篇5

一、高校辅导员师资建设的内部环境

(一) 粥多僧少导致无法细致入微。

随着高校扩招的来临, 各个高校的人数迅速增加, 就河南高校而言, 研究生培养机构23处;普通高等学校99所 (按照教育部统一规定, 自2009年独立学院按本科院校计算校数) 其中, 本科院校43所, 高职院校56所;成人高等学校18所, 全省高等教育总规模达227.96万人。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 1∶200的师生比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最低比例, 可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 辅导员队伍的数量明显偏少, 个别学校甚至每三百到四百学生才配一名辅导员, 辅导员的数量远不能满足日益扩招带来的入学队伍的激增, 由于辅导员量的不足进而导致质的下降, 使原本轻松且快乐的工作陷入繁琐和复杂, 从而给工作本身带来难度和辅导员本身带来压力。

(二) 机制漏洞导致队伍不稳。

1.引进机制的不完善。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 而辅导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工作进展迟缓, 学科背景结构的差异, 性格上的迥异, 说话方式的艺术等都会导致看似简单的工作陷入僵局, 在选配辅导员上如不考虑这些因素, 辅导员的功能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上。

2.管理机制的混乱。辅导员的中心任务是做大学生的导航者和智囊团, 在和学生的交流和工作中, 辅导员应以“导”为核心, 也就是在学生的四年大学生涯中以思想上教导, 心理上疏导, 学习上辅导, 就业上指导, 生活上引导的“五导”工作。可是在各个高校中并不是这些, 例如学费的缴纳, 贷款的归还, 这本是财务处的任务, 偏偏转嫁到辅导员工作上, 甚至和辅导员的工作业绩挂钩, 使原本就复杂的工作任务雪上加霜, 冲击了辅导员本身的职责, 导致工作内容繁杂, 业绩考核困难等。

3.考核机制的缺失。在大多数的院校里辅导员的工作考核标准都是基于学生的流失率, 各科教师的出勤率, 以及在校内和校外的事故率和学生拖欠学费的偿还率等来衡量, 没有建立起人性化的, 符合辅导员切身实际工作的考核标准, 缺乏对辅导员本身工作特殊性的认识, 学院领导缺乏对基层辅导员的关怀和鼓励, 存在着只看重结果, 而忽视了在结果背后辅导员付出的艰辛努力, 一旦工作失误和懈怠, 便一票否决, 忽略了工作背后精神层面的需求。

二、高校辅导员师资建设的外部环境

(一) 滞后的薪酬和工作的反差不成比例。

在各个院校里有相当一部分的辅导员的学历背景和其专职教师的学科背景相同甚至更高, 但是待遇上却是差之千里, 辅导员所做的工作不仅在课上, 也在课下, 不但在校内也在校外, 不只是思想上还有生活上情感上, 充当“灭火器”的作用, 学生哪里“失火”, 辅导员要第一时间赶到进行“浇灭”和处理, 可是与在之同一单位的老师便轻松无比, 从工作性质角度讲, 只管上好课即完成了自己的本质工作, 无关乎这些杂七杂八的小事, 偏低的薪酬影响了辅导员的积极性。

(二) 职业前景的黯淡导致队伍的失衡。

辅导员本身并不是只能做辅导员, 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成果往往可以成为领导们为某个事件难以决策的有效良方, 辅导员工作的繁琐, 来不及思考本身发展的问题, 和其他老师相比较而言, 没有适宜余的时间搞科研, 没有多的条件去搞教学, 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提升自我。与之相对应的是职称上不去, 收入也就难以提高, 收入偏低又挫伤工作积极性。如此的恶性循环导致部分辅导员心态不稳, 从而难以形成职业化, 专业化的学术队伍。

三、高校辅导员师资建设的对策和途径

(一) 内部环境对策。

1.遵循制度, 有的放矢。各院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配备不少于1∶200的比例, 有条件的院校可以配备多名辅导员, 这样既利于辅导员本身工作的开展又兼顾了学生的多样性, 做好每一名学生情感的倾听者, 生活的监护者, 思想的引导者是辅导员本身的职责所在。

2.立足长远, 统筹兼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引进辅导员显得这一环节尤为重要, 选拨辅导员必须要求素质过高, 专业过硬, 能力过强, 坚持德才兼备, 宁缺勿滥。被选拔的人员必须热爱学生工作, 具备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所需的文化和专业技能, 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要兼顾年龄梯度, 学科背景和性别比例。既做到量的充足又保证质的上乘。

3.心无旁鹜, 专心致志。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其工作重心应放在大学生全面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教育提高上, 侧重于学生的思想辅导和日常管理, 教育部原部长周济指出: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 组织者和管理者, 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学校应该出台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明确辅导员的责任, 哪里是辅导员该做的, 哪里不是, 只有明晰了责任, 才能使其工作有章可依, 有规可办, 有条不紊。只有这样才能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 强化校内各单位的服务意识, 营造和谐校园。

(二) 外部环境的对策。

1.提高职业待遇, 增加职业幸福。加大对辅导员的职业尊敬和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经济待遇, 辅导员所做的工作繁琐复杂, 承受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比老师要多, 做到和老师待遇基本相同理所应当, 还可以适时设置辅导员奖金, 对有突出工作, 学生评审出的满意辅导员给予和优秀教师同样的奖励, 提高经济待遇, 增加工作热情。通过宣传辅导员的先进事迹, 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辅导员的重要性。培养人们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同感, 让辅导员看到自身的工作成绩, 增强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从而对工作充满热情。

2.明晰职业前景, 注重队伍核心建设。提供更多的机会让辅导员明晰自身的发展前景, 拓展辅导员的晋升空间, 让优秀的辅导员脱颖而出, 充实到校内领导层面中去, 突破以往的层层晋升和关卡。充分体现辅导员是后备干部的重要来源。输送优秀的辅导员到校外单位挂职锻炼, 提供更多的机会让辅导员提升自我的学术能力和技能水平, 新形势下的辅导员不仅具有热爱学生的激情还应该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一些交叉学科的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在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上要充分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盲目, 不跟风, 不一刀切。努力做到“环境留人, 事业留人和前景留人”

众所周知, 思想教育工作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新形势下的辅导员肩负着党和家长的重托, 只有加强和完善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营造提供后盾保障。

摘要:新时期辅导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改进辅导员现有的管理体制和模式迫在眉睫。要明确辅导员本身的职业定位, 这样才能让辅导员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同时也更加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从辅导员所处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并找出原因和对策。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管理体制,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2009年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haedu.gov.cn/2010/10/30/1288408936968.html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2006, 7

[3].周济.促进高校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 2012

[4].封林, 余瑞福.当前辅导员专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 (8)

[5].那薇, 曹国林.独立学院管理的研究与实践[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推荐信邮箱下一篇:比教学 访万家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