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2024-12-08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共8篇)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篇1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为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深化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发挥各类课程育人作用,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目标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一批充满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

自20xx年起,启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示范课堂和课程思政授课比赛等系列活动,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促使学校全体教师、各项教学活动与教书育人同向同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能力。

三、基本原则

坚持顶层设计。根据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总体目标,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认识,提高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能力,明确课程育人目标、优化教学方案、健全评价体系,实现红专并进。

坚持改革创新。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引导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为课程思政目标服务,努力实现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分类指导。突出前瞻性、可行性和协同性要求,注重统筹思政理论课、通识教育课、素质拓展课和专业课的育人作用。明确各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内容和方法,分类分步有序推进工作。

四、主要任务

(一)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1.增强通识教育课程育人功能

根据不同学科性质特点,把握好所要挖掘拓展的重点。哲学社会科学类通识课程要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要突出培育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精神,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增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意识,明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人文艺术类通识课程要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体育类课程要主动与德育相融合,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健全人格,弘扬体育精神。

2.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作用

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重点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使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

3.开发具有德育元素的特色课程

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优势,组织知名教授、教学骨干、科研骨干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系列讲座,宣传我国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工程规划和建设以及对外承建的项目等方面成果,使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结合学校“徽文化与徽派建筑”方面研究优势,组织开展徽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与担当。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教育与培训

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四个自信”,提高育人意识,切实做到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带动广大教师既要当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充分运用学科组讨论、老教师传帮带、教材教案编写,本学科先锋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等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培养。有关部门、各学院要充分运用入职培训、专题培训、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手段,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让广大教师能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到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之中。

2.发挥思政教学团队和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

充分利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优质资源,发挥4个省级振兴计划“弘扬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10个十九大精神示范课堂和2个思政课教学团队的引领辐射作用,鼓励思政课教学名师、骨干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集体备课、专业系(教研室)工作例会等方面开展联谊活动,发挥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带头示范作用。

(三)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中,注重将“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首要因素;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监测指标。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强化所有课程融入德育教育理念,并在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中落到实处。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定中要考量“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实现度;在精品课程、示范课程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应设置“价值引领”或“德育功能”指标;在课程评价标准(含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等)的制定中设置“价值引领”观测点。

(四)工作安排

1.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每年度各学院遴选1-2门课程完成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每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组成员不少于2人。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验收主要标准如下:

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新教学大纲须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评价德育渗透的教学成效,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

制作新课件(新教案)。根据新教学大纲制作能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新课件(新教案)。

提供教学改革典型案例和体现改革成效材料。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改革中的典型案例(含视频、照片、文字等多种形式);本课程学生反馈与感悟,以及其它可体现改革成效材料。

2.完善课程思政育人评价体系

结合学校20xx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意见,将课程思政理念有机融入学校20xx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在听课记录中体现课程思政内容。在“学评教”体系中体现育人评价元素,完善“学评德”体系,使德育元素成为“学评教”重要内容。

3.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以专业系(教研室)为单位全面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着重围绕“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发挥团队合力,凝聚智慧,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4.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听课活动

每年度各教学单位负责建设1-2个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开展1次以上单位教师参加的示范观摩听课,重点对融入课程课堂教学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把脉。听课人员听课后须及时填写听课记录表,提交各教学单位汇总统计,报教务处备案。

5.开展课程思政授课比赛活动

每年度学校组织课程思政授课比赛,进行评比,对获奖教师给予奖励。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分管思政工作和分管教学工作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构,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

(二)加强协同联动

加强教务处、宣传部、人事处(教师工作部)、学生处(工作部)、团委等相关部门和各教学单位工作联动,明确职责,协同合作,确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三)强化工作考核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改革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将各教学单位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纳入单位绩效考核评价。

(四)提供经费支持

学校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稳步推进。通过项目形式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资助,并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实施动态管理,确保专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对于组织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成效突出的教学单位给予奖励。鼓励各教学单位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工作推进有力。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篇2

1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人文精神属于精神文化范畴, 蕴涵在人文学科中, 是一种对人自身价值的尊重和追求, 并以人为本的思想。其中, 以人为本就是要强调人的主体地位, 注重精神方面的需求, 通过多种途径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使其自身能够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 注意要体现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大学生内在的精神需求, 这样才能有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当学生接受了人文知识后, 会在主体内部形成一种精神成果, 它是蕴涵于学生的内心之中, 能够让学生形成一种优秀的习惯, 并从学生的言行举止中表现出来。作为人文知识载体的人文精神, 是在人们不断的学习基础上, 通过个人自身的不断领悟而实现的。而在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培养, 就是要将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积极作用。

2 加强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

2.1 树立“以人为本”的主体教学理念, 注重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品格

在高校思政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人为本”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 突出学生思想情感、道德情操、人格品质的培养, 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同时, 高校思政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要特别注重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品格, 也即塑造学生的理性、独立、自由的人格。从社会角度出发, 要重视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而对学生个人而言, 就是要注重学生的人格自由。要将高尚的道德品格作为大学生本身的价值追求, 当作一种对外界不良思想进行积极斗争的武器。

2.2 打造校园文化环境, 营造和谐人文氛围

高校思政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特别是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和谐的人文氛围, 这对大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并对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有着很好的作用。校园文化环境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载体, 在开发校园文化环境的过程中, 要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并寓教育于文化中, 它将以一种间接、内隐的方式, 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文化的熏陶, 起到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效果。然而,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意营造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和谐人文氛围。例如举办各种文体活动, 用来引导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

2.3 注重人文精神方面的学科体系建设, 鼓励大学生践行人文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人文精神为核心, 建设符合大学生特点的人文学科体系, 重点强调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统一。因人文学科的合理科学设置对提升大学生的良好人格、道德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 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关键在于实践, 人文精神的形成虽与人文知识有着重大关联, 但当学生在已掌握了相当程度度的人文知识的情况下, 还不能说他们已具备了人文精神, 必须在实践中让学生自己真切的体会到, 只有实践, 才能让学生领悟到人文精神的实质和内涵, 让学生具备人文精神。同时, 在不断的实践中, 可以让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到升华, 并将这一感悟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内化为一种优秀的习惯。因此, 高校在开展思政教学过程中, 要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环境密切联系起来, 创造一些适宜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环境, 要有计划, 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感悟生活, 激发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2.4 提升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 发挥引路人作用

教师在学生眼中往往是智慧和高尚人格的代表,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并且这种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因而, 高校教师, 特别是是从事思政教学的教师要注意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用自身积极的人格品质去引导学生塑造良好人格, 用高尚的灵魂去净化、提升学生的心灵。在思政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并要在学风上形成典范, 发挥出教师在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的引路人作用。

2.5 创新教学方法, 加强人文精神培养

思政课程教学面对的对象是学生, 学生能否接受来自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除了知识自身所蕴含的信息量外,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思政课程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思政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和保障。

首先, 实施情感教育。在思政教学中, 要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先导作用, 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促进人文精神的培养。实施情感教学, 就是要将情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 关注学生人格的塑造, 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其次, 采取对话式的教学方式, 展开师生间的平等交流。对话式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观点、思想, 将教师和学生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目前社会上存在各种激励碰撞的思想, 在很多问题上都没有明确的是与非,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要讲究教学方式, 考虑师生间的情感, 尊重师生之间的人格, 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交流, 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 通过达成思政教育的共识,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不断提高。

最后, 人文精神的培养要贴近生活, 要与现实紧密相连。在思政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用现实中的生动例子开展人文精神培养, 这样有利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参考文献

[1]徐金超.人文关怀: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取向[J].湖北社会科学, 2009 (8) .

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 篇3

关键词:思政课程 高校 改革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作为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思政培养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其实效性作为评价思政课程教学的目的和最终归宿。高校思政课程肩负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同时也为大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积极促进作用。但就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实效性来看并不乐观,其中存在较大的缺陷,因此改革我国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1.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现状

笔者作为一名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师,通过对自己平时教学情况以及将与业界同行进行交流中所得之的情况进行总结,针对目前思政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如下几条总结:

1.1课堂教学质量差

目前高校思政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均是通过传统的口头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整堂课程均是教师在台上讲,即使是一些条件较好的高等院校,有充分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但教师也是将PPT打开,整堂课还是自己在讲,PPT始终是哪一张,貌似是作为背景资料展示,可见高校许多思政教师不愿进行改革,思维老套,跟不上时代进步,这样的枯燥无味课堂教学模式完全不能适应目前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此导致许多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聊天等等。

1.2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程主要是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门必修课程组成。虽然这四门必修课程虽然在在内容比较齐全,但总体而言显得比较繁杂,尤其是对于一些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要较好的掌握这四门课程的学习是相当有困难的,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由于难度大,内容广,因此让很多学生都不能较好掌握这几门课程,从而引起学生对这几门课程的反感,因此逃课率较高。

1.3实践知识极端欠缺

虽然思政课程作为一门理论课程,但由于其教学实效性能深刻影响人各项品质的形成,因此其又存在较强的实践性,只是一般人不会注意到这点。这也是目前思政课成注意是课堂教学为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各高校思政课程均是安排课堂教学,基本不会涉及到实践,课堂绝大部分都是采取教师灌输式的教学,因此课堂难免会枯燥无味,学生也会因此而厌烦这门课程,从而导致思政课成为高校逃课率最高、学生睡觉率最高的课程。

1.4整体对思政课程不够重视

目前高校对思政课程的不重视主要体现在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方面。首先在学生层面,对于考研的学生可能要好点,因为他们这门课程会影响到他们能否继续深造,但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努力也只是体现在对理论知识的重视上;而那些不考研的学生则对这门课程较为放松,最终目的只是为了学分,当教师不点名时,则能逃就逃。在教师层面,由于思政课程作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因此思政教师也是全校最忙碌的老师且每个班级所讲述的知识都是一样的,因此教师每章知识都要在不同班级重复,这样一来教师也会产生疲倦,且重复次数越多越没动力,貌似一种完成任务的感觉以求解脱的感觉。最后在学校层面而言,基本所有学校在思政课程的宣传上做的很多,在表面上看的确貌似是很重视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但在落实到教学上时,学校却表现的不够积极,在思政课上也不肯下大投入,给人一种感觉是学校将主要功夫放在思政课程的宣传上,可能这也是学校的政治需要。

2.提高我国思政课程教学质量的改革措施

2.1完善教学体系

由于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多且较为深奥,但课时安排较少,因此必会造成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或者是即使完成,但完成质量是可想而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在教学体系上进一步完善,要围绕国家制定的目标和要求并狠下功夫,充分了解现在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来展开教学。在完善新体系时,首先要突出观念性,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军费与政治相关的专业,因此在理论知识的安排上要尽可能的少,更多是贴近实际,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2创新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现在很难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学生选择思政课逃课,因为老师讲的乏味,上课如同备受煎熬,这样的课程上着既是浪费学生的时间也是浪费学校的教学资源,毫无效果,笔者曾经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超过 60%的学生在思政课上大部分时间是在玩手机。因此有必要让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或者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

2.3创新考核机制

创新考核机制不仅包括对学生的考核机制进行创新,也包括对教师考核机制进行创新。对学生的考核机制上,应该改变传统那套以分数和到课率为评价体系,而应该以学生的思想品质表现为指标;对教师来说,其评价体系应该交给学生,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参与教学,因此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最直观的的感受,且最具有发言权。

3.结语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高校思政课程作为提升学生内在品质的主要途径,因此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团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针对目前高校思政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改革来进行弥补,因此要求高校领导层具有改革的决策魄力,来提高思政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燕爽.关于高校思政课若干问题的思考[J].探索与争鸣,2010,8:41-43.

[2]赵光军,董武清.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巢湖学院学报,2009,11(4):124-128.

[3]刘坤远.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考评的反思与重构思路[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51-52.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篇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如何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是摆在高校和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近年来,各地各高校下大力气创新思政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摸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路子,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本报今日起开设“聚焦高校思政教育”栏目,报道其中的典型做法,敬请关注。

“姜老师把亲历过的浦东开放开发、申办上海世博会等故事讲得生动接地气,我从中感受到上海20多年来的变化,这正是中国改革进步的缩影。”听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主讲的“读懂中国”形势与政策课,电子信息专业大一学生方荣耀收获满满,赞不绝口。

近来,一批“中国”系列课程在上海高校涌现:大国方略、创新中国、人文中国、智造中国、读懂中国、中国道路……不仅强化显性思政,将传统的思政课上出新面貌,而且细化隐性思政,深入发掘通识课、专业课的育人资源,以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生动的案例和对于国情的贴切把握,赢得大学生热捧。

传统思政课上出新面貌

上海在高校推行“课程思政”改革试点,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即通识课)及专业课三类课程功能定位,从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师资团队乃至互联网手段载体运用等途径推进改革,着力实现全课程育人。

作为“4+1”思政课中的“1”,形势与政策课在部分高校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上海交通大学推出“读懂中国”课程,把传统的思政课上出新面貌。该课程坚持问题导向,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6类内容建成100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分别配套文稿与课件,让学生易于接受又印象深刻。

前不久,姜斯宪讲授第一课“卓越全球城市上海”,用生动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和奋斗历程,让学生大呼过瘾。“这是交大学子的必修课,目前已面向大一和大二的8000名学生开展,不久后将推向大三学生,形成全覆盖、不断线的思政育人局面。”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健说。

上海市教委面向全市推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超级大课堂”,问题来自学生、声音来自一线、点评来自权威,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直接对话交流,甚至不避“尖锐问题”,真正让课堂活起来。

“思政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是社会主义大学的特有优势,通过深化改革,突破‘你教我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用主人翁的态度思考。”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说。

通识课上感受中国自信

“为什么学生喜欢‘大国方略’课?因为他们喜欢科学家、工程师那种不说教式的讲解,因为他们在内心里渴望理解中国道路,感受背靠国家的那种自信乃至‘霸气’。”上海大学“大国方略”课程首席专家顾骏教授说。

上海多所高校在通识课中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配置优质师资,注重课堂互动,带领学生触摸历史、感知现实。这些课程包括上海大学“大国方略”与“创新中国”、同济大学“中国道路”、华东政法大学“法治中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文中国”等,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治国理政”课聚焦中国共产党自身治理及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分为国共反腐史鉴、从计划治理到市场治理、文化自信哪里来等15个专题。专家搭建课程框架,主讲教师准备教学提纲和完整的教案,由本校骨干教师或相关领域校外专家担纲授课。如首讲直面学生疑问“为什么治国必先治党”,回顾国共两党治党历史,在正反两方面的对比中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上海大学“大国方略”采用“2+1”师资搭配模式,1名授课者为来自非限定领域的学者、企业家、工程师,讲述个人科研感想、服务国计民生的历程,2名课程主持人负责串场、点评,把握课堂的主流方向。顾骏这样总结课程的特点:“用故事说清道理,用道理赢得认同。”

该课程已开设6学期,受益学生超过1000人。课程还产生带动效应,采用相同模式的第二季“创新中国”也已开设3学期,第三季“创业人生”即将启动。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杜艳华说:“上海市教委的资助支持为‘治国理政’课程开发提供了‘第一桶金’。课程随即进入良性运作轨道,已进行12个专题,120人的班额无法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接下来我们准备扩容。”

专业课透出人文情怀

课前向遗体鞠躬,上完课献花表达敬意,学生与逝者这样建立了情感的关联。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本“冷冰冰”甚至令人望而生畏的人体解剖课,如今透出温暖的人文情怀,学生在收获专业知识之外得到人格的历练与提升。

“要是没有德育意识,解惑的工作做得再好也只能算是一个百度输出终端。”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智强一席话,道出一大批教育工作者的心声。上海高校扭转专业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现象,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课堂主渠道功能实现最大化。

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展“德育实践专业课程”重点项目建设,将专业课教师也作为育人队伍主要力量。首批10门课程立项,新增13门,另有28门作为院级项目培育建设。这些课程已占全校500多门专业课总数的10%。

“人体解剖学”任课教师带领学生走近遗体捐献者家庭,与家属座谈,感受捐献者们“宁可医学生在我身上千刀万剐、不希望他们成为医生后在病人身上割错一刀”的奉献情怀。“急救医学”课采用团队合作与角色实践教学模式,在培训急救能力的同时增加医患沟通、换位思考、人文关怀等教学元素。

上海外国语学院开设“中外时文选读”课,将外语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结合在一起,教学篇目不仅有《泰晤士报》《华尔街日报》等西方媒体的专家文章,还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李克强总理在20冬季达沃斯论坛的致辞等。

课程思政培训总结 篇5

其中xx教授于20xx年3月18日参加过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她主要从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政治认同、价值引领,同向同行、共育英才三个方面来阐述了自己对思政课程的思考。强调教育首要回答的根本问题主要就是围绕“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结合丰富生动又新颖的案例绘声绘色地阐明了作为理论教师“当什么样的老师、是用什么样的方法”的问题。她讲到,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样的思政课讲座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指明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并使思政课教师感受到了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培训中,熊教授还讲到总书记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六项要求,对如何上好思政课提出了八个统一。怎么才能深入理解这六项要求和八个统一,并把它有效落实呢?她认为:

一是要讲政治,要把讲好思政课当做一项事业来做。思政课的根本目的是价值引领,要有信仰,有担当,有情怀,全情投入,把讲好思政课当做毕生的一项追求。

二是要重视科研,尤其要重视教学研究。良师必定是学者,要想讲好思政课,必须有深厚的学术涵养,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并且践行。学者未必良师,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重视教学研究,要认真学习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掌握教学艺术,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做到“配方”要更科学、“工艺”要更精湛,“包装”要更时尚,真正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具体谈到教学方法,她指出,思政课要有理论深度,从学理上把理论讲透,展现理论的魅力,做到以理服人,同时拿事实说话,增强理论的现实说服力。同时要有“讲故事”的本领,得把有意义的事情讲的有意思、有温度、有色彩,不枯燥、接地气,学生爱听,让马克思说中国话,让高深的理论说家常话。

经过这两个晚上的线上培训学习,让我明白:讲好课,是老师的工作和本职;育好人,是国家赋予老师的使命。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面临的`第一挑战----教育观念,必须紧随时代车轮,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提高。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学习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提供思想政治素质,争做新时代的好老师,要做学生思想的传播者和实践者,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教书育人。

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应该将“四个自信”“四个意识”等新思想,新动态,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切实自觉地做到,以学校大局为重,正确处理好学校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切实做到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认真完成、学校的号召积极响应。其次要做学生学习、生活、思想上的引路人。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帮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树立高尚品德,明白做人的道理。

浅谈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 篇6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是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是新时期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而精品课程就是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重点建设的九大类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质量工程建设的基础工程。

那么,精品课程建设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并启动的呢?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教育部决定在全国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中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全称“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课程。精品课程建设,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课程的改革和优化,是为了实现现代教育目标对某一课程进行的课程内容的优化、教学思想的拓展和教学方式的改革。精品课程建设还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基础,涉及培养方案的制定、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教材的选用与建设、激励与评价机制的建立等多方面的内容。

精品课程建设大致包括三个层次: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省市级精品课程建设、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对各层次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可能不尽相同,但其工作重心大致相同。

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精品课程建设要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制定科学的建设计划,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教材建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接下来,我将结合网络培训课程,从以下七个方面简单谈谈关于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的思考。

1、制定科学的建设计划

文件要求,各高等学校要在课程建设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定位与特色合理规划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要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这就意味着各高校需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着眼于课程的整体优化,反映本学校的教学特色。同时,在制定课程建设时各高校要在构建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内容、实施创新与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系统配套的改革;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方式,形成立体化的教学内容体系;重视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加强辅助教学软件的配套建设;增强校际间的合作,重视对国外著名高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

2、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一流的教师队伍”作为精品课程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一流的教师队伍”就是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创新能力和师德风貌直接决定着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因此,要培养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主讲教师梯队,并使这支队伍成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力。

教师的团队合作和梯队建设是课程教学可持续性的保证。为了保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高水平的课程建设师资梯队作保障。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既要重视团队合作,又要重视梯队建设,着力培养后备师资队伍,实现优质课程的教学接力。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3、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在教学内容上需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以知识整合为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重在课程的内涵建设,始终保持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及时反映和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前沿、最新研究成果,积极整合优秀教学成果和科学研究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4、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就是要注重因材施教,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逻辑形式实行直观式、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式等生动而丰富的形式,以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教学方法作为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工具和手段,对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5、重视教材建设

精品课程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可以自行编写、制作相关教材,也可以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一流的教材”就要以新的教学体系为基础,内容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反映本学科最新领域的成果和前沿,体现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求,理论与实践并重,集纸质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资源库、教学参考书等教材之综合优势,形成以纸质教材为主,电子和音像教材相托的立体化教学系统,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活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的需要。

6、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还需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也是一种寓教于“行”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在精品课程建设中,高校可尽量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积极推进多形式、多层次的实验室开放,建成一批覆盖多学科、多专业的教学实验中心。此外,要根据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强与行业、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建设一批稳定的、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要统筹教学、科研等教育资源,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加教师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等活动。

7、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要求高校采取切实措施,让教授上讲台和承担精品课程建设,鼓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高校应对精品课程参与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高水平教师积极投身学校的教学工作。此外,高校要对各项精品课程建设的状况和质量进行监控,不断完善评估体系。特别要建立动态评价体系,除了提供对该课程内容和教学效果方面的调查问卷,还要增加学习者自身的评价和同行专业教师的评价。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篇7

关键词: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索,调查分析

一、《概论》课程划出学分独立开课

为了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教社科[2008]5号) 中关于“完善实践教学制度。要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要求落到实处, 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重庆交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以下简称“思政部”) 自2011年开始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路, 并逐步形成了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6个学分中划分出2个学分, 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的总体方案。按照上述改革思路, 思政部着手组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 并成立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指导中心, 具体负责《实施方案》的制定及组织实施。根据拟定的《实施方案》,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原则上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同步实施, 但采取“单独设立、独立考核、电化运行”的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由“社会调研”和“实践活动”两部分构成, 各记16学时, 共32学时。“社会调研”需由学生根据思政部公布的参考选题及要求确定题目, 并提交调研申请书。申请书经指导教师审定后, 学生提前于暑期或寒假完成调研, 并在该课程正式运行的第6周内提交“社会调研报告”。“实践活动”由“校内实践活动” (研读马列主义经典、学习重要文献、阅读经典著作、聆听学术讲座和观看红色影视) 和“校外实践活动” (学工活动、学农活动、学商活动、植树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宣讲活动和参观学习) 构成。学生根据思政部公布的实践活动形式及要求, 必选1项和任选3项活动提交实践活动申请书。申请书经指导教师审定后, 学生于第9~17周开展拟定的实践活动, 并在第18周内提交“实践活动报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自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在我校2011级本科生中正式独立开课。结合近两年的试验探索, 从总体上看, 应该说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 总的思路是可行的, 与重庆市其他高校、甚至全国其他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相比, 也有一些自己的特色。

1. 独立开课, 与《概论》课同步。

作为一门与《概论》课同步运行的课程, 学生按照教学计划完成“社会调研”和“实践活动”, 并分别提交两个申请、两个报告之后,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选定的实践活动主题及难度、所提供的书面材料、活动参与程度以及实际表现, 对实践教学的成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定。成绩不合格的学生需在下轮重修。

2. 教学内容丰富, 教学流程完整。

该课程在“社会调研”之外, 设计了多达15种“实践活动”供学生选择。这些活动相辅相成, 动手、动脑、动笔相结合, 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的同时, 也认识自我。

3. 课程采取电子化、无纸化运行。

为实现课程电子化、无纸化运行, 思政部出资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中心”网站, 以供教学活动的部署、文件的学习、技能的培训、资料的互传、成绩的评定、教学的监管等之用。

4. 专任教师全员参与, 全程指导。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为思政部的全体专职教师。每1位指导教师担任2个自然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任务, 特殊情况可以担任最多4个自然班的指导任务。指导教师的教学指导工作纳入学校统一的教学管理, 适用学校的教学文件规定。

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的调查与分析

从我校近两年本科生的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情况来看, 总体上教学运行良好, 秩序井然, 学生按照预设的流程, 有序完成了各项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活动, 在较大程度上达到了认识自我, 锻炼毅力, 培养品格;感受民生, 了解社会, 认识国情;拓展能力, 服务社会,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进一步探明我校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的看法以及实践教学有效性的实现程度, 我们对参加首轮实践教学的200名学生 (涉及6个本科专业) 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 实际回收问卷183份, 回收率91.50%。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数为159份, 回收问卷有效率86.88%。

1. 开设“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调查及分析。

从关于独立开设“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的必要性调查来看, 有13.8%的同学认为很有必要, 50.4%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开设单独的实践教学课程。均值为2.53, 在95%置信水平下显著。这表明, 开设“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很有必要。从“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重要程度的调查来看, 有52.2%的同学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比理论教学更重要, 34%的同学认为两者同等重要。这表明, 相当多的同学认为, “思政课”实践教学比理论教学更重要。因此, 高校应适用学生的需求, 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

2. 大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明确程度的调查及分析。

“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是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在问到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时, 只有3.1%同学回答非常明确, 54.1%的同学回答比较明确, 而回答不清楚和不太明确的占41.5%。均值为2.59, 在95%置信水平下显著。可见, 如何让学生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 从而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仍然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3. 大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认可程度的调查及分析。

“思政课”实践教学要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一个重要环节是站在学生的角度, 从其内在需求出发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形式。在关于“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所设计的活动形式的感受是什么”的调查中, 回答很喜欢的学生占11.9%, 比较喜欢35.2%, 不清楚、有点不喜欢以及很不喜欢的占了52.8%。均值为2.78, 在90%置信水平下不显著。由此可见, “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形式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也并非易事。

4.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调查及分析。

为了考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严重程度, 本次调查设计了“问题”和“作假”两个方面, 其中学生认为“存在主要问题”的占比是:形式主义57.9%, 弄虚作假21.4%, 包办代替5.7%, 避重就轻13.2%;学生回答“作假”情况的占比是:活动和报告均作假24.5%, 活动作假13.8%, 报告作假25.2%, 很少作假22.0%, 没作假14.5%。这两项调查反映, “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5.“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与目标实现的调查及分析。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评价, 直接反映实践教学的实效及目标实现程度。在关于“你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学目的实现的情况”的回答中, 17.6%的学生认为很大程度实现, 42.8%认为部分实现, 18.9%不清楚, 18.2%基本没有实现, 2.5%根本没有现实。均值为2.45, 在95%置信水平下显著。在问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学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时, 34.6%学生认为活动较难, 11.3%认为教师未尽责, 40.3%学生未尽力, 13.2%学风不好。如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无疑是当前学术界、教育界需要特别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三、提高实践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寓教于“行”、知行统一的教学组织形式, 有利于大学生认识自我, 锻炼毅力, 培养品格;感受民生, 了解社会, 认识国情;拓展能力, 服务社会,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中, 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在此, 笔者针对调查所发现的问题, 立足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一些初步的建议或思路。

1. 提高组织者、指导者和实践者的思想认识。

长期以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较大程度上存在着“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养成”、“重教化轻内化”的倾向。为了适应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形势、新要求, 高校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以及指导者, 要切实转变观念, 统一认识, 形成“实践育人”的合力。同时, 要通过多种途径, 扎实做好对学生的宣传教育, 使其在思想上重视、在认识上明确、在行动上自觉。

2. 强化对学生的帮助以及对指导教师的培训。

学生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体性要素, 又是通过实践教学接受教育的客体性要素。为了发挥好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关键性作用, 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 尤其是指导教师要通过动员会、总结会、平时沟通以及QQ、微信等现代通讯手段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 全程给予帮助。

3. 加强对教学活动的有效管理和监督评价。

从现实情况看, 教学管理不规范, 监督不得力, 评价不科学, 一方面使得指导教师缺乏工作的动力和压力, 存在敷衍塞责、被动懈怠、不负责任等问题;另一方面, 也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易于出现走过场、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包办替代等现象, 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为此, 高校要进一步健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机构, 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并实施好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建立起切实可行、规范科学的考核标准或考核体系, 有效克服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4. 创设实践教学良好的情境环境和有利条件。

“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重在“行”的教学,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和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 对实现教学目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情境,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其增强信心, 乐于参与, 勇于锻炼。“思政课”实践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学校、教师、教学基地以及其他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密切配合。不论是团队协作情境、现场观摩情境的创设, 还是社会调研情境、经验学习情境的创设, 都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

5. 更新技术设备, 提高课程电子化运行效率。

从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的运行情况看, 建立一个安全可靠、运行高效的实践教学网络平台, 有助于规范教学流程、明确教学责任、提高教学效率等。因此, 建议各高校拿出一定资金, 购置必要的技术设备, 聘请专业人士, 设计专门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网络平台, 并做好日常的网络监控、维护和更新。实践教学的具体组织单位, 也要确定专人, 负责对实践教学网站的内容进行及时更新, 并协调好与网站技术员的分工协作关系。

参考文献

[1]程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有效性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8, (4) :103-108.

[2]刘向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 (9) :52-53.

[3]周宇宏.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江苏高教, 2010, (4) :68-69.

[4]汪馨兰, 戴钢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性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 2011, (11) :54-57.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篇8

关键词:高校大思政协同创新平台

大思政教育就是指高校整合并有效运用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势的各种资源,通过思政工作组织架构与管理体制、思政队伍、教育内容、思政教学与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整体改革与系统优化实现全校思想教育的最大合力、最大作用力。

一、建设“大思政”教育协同创新平台的原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针对性、时效性较差,教学内容与方法单一、刻板,没有真正做到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其根本原因,一是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定位不准;二是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开放性,且与中小学政治课教学内容交叉重复,与学生思想实际和成长需求脱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实践脱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脱节;三是思政课教学与学校党建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学校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专业教育之间各自为政、缺乏合力;四是地方与行业优秀文化和特色教育资源开发运用不足;五是思政课学习成绩考核与学生思想品德实际表现考核相脱节。为此,有必要以“大思政”教育观为指导,全面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创新。

二、“大思政”教育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内容

通过组织机制的创新、人才队伍的整合、科研水平的提升、教学模式的改革、网络平台的组建等五大方面的建设,搭建起 “大思政”教育协同创新平台,使之成为体制机制创新的平台、各部门协同工作的平台、科研能力提升和学科发展的平台、教学资源共享的平台、教师发展的平台、学生成长的平台。

(一)机制建设

机制建设主要围绕领导机制建设、业务机构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展开。一是领导机制建设。学校可以考虑成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委员会。这两个校级机构统一领导和协调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管理,从领导体制机制上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育人格局。二是业务机构建设。可以考虑整合相关资源,成立五个大思政素质教育拓展课程教研部,五个教研部具体实施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包括草拟教学计划、推荐教材、排课调课、考核计算工作量等。三是制度建设。包括常态活动制度、活动档案制度、科研激励制度、学科建设问责制度等。

(二)队伍建设

一是队伍结构优化。思政课教师应该走出课堂,与学院的团委、社团指导中心、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处、各系学生科和专职的学生管理人员取得紧密联系,优势互补,积极参与学院和各系的学生活动,从中取得经验,提高实践指导能力。思政课教师也可以在实践教学中请他们做指导,一起教学,使全校上下的学生管理工作、学生活动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生动活泼的大思政局面。二是队伍水平提升。通过在职进修,攻读博硕士学位,引进博士教授、博导、教学名师等途径,提升队伍整体水平;通过组建学科和科研创新团队,带动和提升了全体教师的科研水平;通过建设教学创新团队,使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和实际教学能力得到较快提升。

(三)理论建设

理论建设是“大思政”教育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基础。一是确立主要研究方向及开展协同研究。马克思主义历史与政治理论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研究方向,鼓励各研究方向与校内其他学科的研究方向开展协同研究。二是做好“走出去、请进来”工作。 通过走访、邀请讲学等措施,与知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建立起科研联系;组织各研究方向与国内或国际相关强势研究方向建立起科研联系,积极开展合作研究。三是举办学术会议,加强与同行的交流。

(四)教学建设

教学建设是“大思政”教育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主题。一是课程体系建设。可以把思政基础课与拓展课结合起来形成综合的思政课程体系。使课程内容随着社会变化而及时改变和拓展。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二是调配并优化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资源。除了课堂这一顯性教育资源外,还有许多隐性教育资源应该充分挖掘。 比如校园文化、网络、校园广播电视、校报刊、黑板报、公告栏作品展等。校园文化是一种重要的隐性教育资源,它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三是改革评定方式。大思政教育的考核,要适应真实反映大学生思想心理和综合素质变化的要求,就必须不断创新考核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用正确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进行实践的能力。

(五)网络建设

网络建设是“大思政”教育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介体。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平台的组织建设。主要负责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的具体建设与维护工作,为全校乃至更大范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搭建了一个教学科研和学习互动的数字化平台。二是校内网络互通平台的建设。例如党委宣传部、团委、就业指导中心等都有较完善的网络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有网上的课程资源,各二级学院也有相关的网站等。校园网应从内容上进行必要的优化整合,在技术上让学生更方便访问等。三是与校外资源的网络互通平台建设。例如国家级、各省级、各地市级、各高校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相关学术网站等的网络互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形成全社会“大思政”教育格局。

参考文献:

[1]中共南昌航空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http://www.gxszk.com/user/article.aspx?cid=e9c29cf3-31e4-426f-ba3e-b6608f68a420.

[2]杜伦芳.整体视野下“大思政”教育模式构想.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上一篇:AORODO臭氧设备在冷冻食品车间消毒中的运用下一篇:数学教案-完全平方公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