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教学模式(共12篇)
高校课程教学模式 篇1
多年来高校教育在不断地深化和改革,作为学校教育一部分的高校体育教育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主张教育回归自然,体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因此,首先,人们认识到,体育不但是体质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智育和德育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体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将得到大大提高。其次,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在文化社交、生活娱乐、心理建设、扩大知名度以及民族凝聚力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直观的意义和作用。参与体育,在参与中得到娱乐,接受熏陶、教育和锻炼,既是受教育者的生活需要,也是高校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1]。高校体育教学是以“健康第一”,培养终身体育为目的,围绕着快乐体育、休闲体育,并与全民健身相结合,对现有的体育教育理念、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内容和方式、体育教学评价等进行探讨。
1 改变教学理念,完善课程体系,不断拓宽、深化体育课程内容
高校体育是实现“终身体育”的关键环节。终身体育思想,它以人为出发点,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人、体育、社会三者的关系,从“现在”和“未来”两个空间来解决体育教育的目标多元化问题[2]。旨在塑造全面发展人、充实人生和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体育对人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功能。它强调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不单纯是人生某个阶段的活动,而是伴随人一生所需的生活内容。要保证每年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全民健身行列,形成科学的体育健身观,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改变教育理念则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关键。
1.1 构建培养综合素质的课程体系
高等学校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场所。要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就要拓宽课程口径,增大或强化公共体育基础课程的设置,把单一的体育教育向健康教育、终身体育等方面拓展,在体育课程设置上构建培养综合素质的课程体系,将理论探索引入到具体教学改革实践中,使学生掌握宽厚而扎实的体育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和优秀的思想品德。
1.1.1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体现素质教育思想
高校体育课程是应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体育与卫生教育相结合、体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体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以使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必须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以作为构建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方向。
高校体育课程一直是高校体育的必修课程,在现今的体育教学中大多重视技术类教学,忽视了理论课的教学,体育教学内容单一、陈旧,使学生在学习体育过程中因为达不到很多技术要求而对体育课失去了原有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改变过去不合理的课程设置,重视健康第一,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1.1.2 课程设置要适应社会和将来工作的需要
高校教育要提供给学生最核心、最基本、最精华的专业知识,多开设一些适应社会和将来工作又锻炼身心、娱乐身心的体育课程,比如说: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瑜伽、游泳等课程,做到课程设置的灵活机动,为各层次学生提供综合素质服务。总之,课程体系必须体现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平衡发展,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相互适应,使学生在校所习得的知识、技术、技能,能够为毕业后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学以致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1.1.3 课程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应考虑到体育学科本身的独特性,也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力求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统一。大学生以形成较稳定的心理素质,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非常强烈,即课的深浅、难易、宽窄及其进程应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所具有的知识结构、素质基础和能力状况来循序渐进地安排和设计。
2 改革体育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现代开放式的学习主要采用自学的方式。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信息提供者、启迪者、独立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的教学思想是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学生能力培养与教法的多样性相结合。因此,要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2.1 分层教学方式
做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发展,教学中可按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目标分层,学习方法分层,使学生能找准自己的学习位置,明确学习和奋斗目标。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学生知识、技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递进层次性,每个阶段,教学内容的难易、比例合适、重点突出,构成一个具有紧密内在联系的整体。
2.2 采用互动、以教促动的教学方法
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获取,需要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促动作用,进行大量信息和感情的交流,问题的讨论,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知识的要点;利用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课堂互动,师生双向信息交流,还可有计划的安排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学,讲述、创设问题的情景;根据课堂所学技术,分组进行循环练习,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学习的条件,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思维能力,积极探索,形成有效教育。
2.3 将现代化教学方式引入课堂
现代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多媒体教学加大了课堂的知识容量,提高了教学效果,缩短了讲授时间,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实践应用到体育教学中,改革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出体育教学中的探索讨论、参观访问、操作训练等,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模式。
3 创立新的体育教育教学评价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1 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教学评价对促进教法、学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能力有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实践性的评价方法,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对体育教学评价方法的认识不足。大多停留在百分制“优、良、中、及”的评定上,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第二,教学评价内容片面。只知考核知识掌握程度、技术水平、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忽视了体育意识、态度、及合作精神的评价,从而影响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运动习惯的养成。第三,重视结果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造成教师不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调控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也不能及时知道学习效果,找出差距,明确目标。第四,评价方法做不到多元化。教师评价多,学生评价少;考试评价多,其他评价少;定量评价多,定性评价少。这些做法和先进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例如:美国采用了多种评价工具:教师观察日记、学生学习档案、体育知识测验、健康测试、角色扮演等,评价方法有自我评、同伴评、教师评等[4]。
3.2 现阶段采用的教学评价方式
体育教学中,根据教学评价目的、任务、作用,以及结合高校体育教育的实际,采用以下教学评价形式:
3.2.1 诊断性评价
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实施教学补救和因材施教,这种评价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直接效果。
3.2.2 课前评价
了解学生当前的知识、体能、学习动机与态度,以判定评价起点。
3.2.3 学习中评价
学生在学习中检查自己的学习行为,教师及时修订教学计划,以改进教学。
3.2.4 相对评价
以集体内学生学习水平为基准,横向比较学生间相对成绩的优差等级,让学生明确学习上的薄弱环节,调整学习方法。
3.2.5 自我评价
是学生对自身学习起点和终点水平纵向比较的评价。
3.2.6 期末评价
其目的在于对学习结果进行全面综合性评价,对教学质量进行效果检查。
在体育教学评价时可选用以上任一种或几种形式。评价的目的是肯定和激励,并且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目标,对各学生的不同要求,确定评价内容,对学生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锻炼习惯建立评价指标,对学分制课程制定评价标准。应更多地注重过程评价,学生间的相对评价,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能力以及教学效果,同时学生学会监督自己的进步。例如:检查教学评价标准是否与教学目标一致,建立合理的评价管理。教学评价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4 结语
1.改变教学观念,采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重视实践锻炼,培养学生能力,提倡因材施教,重视理论知识的扩大和更新,提高学生群体的身体素质,形成体育的终身化,以使终身体育思想在理论与实践中同步形成。
2.培养模式的内涵应体现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对原有的公共体育教学目标、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等进行反思和重构[5],为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供有利保障。
3.注重培养体育能力,体育能力具体包括:基本活动能力和自我锻炼能力、体育的组织管理能力、运动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运动损伤和运动疾病的应急处理能力等,构建培养综合素质的课程体系。
4.建立科学、全面的课程评价体系,避免一刀切,以确保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侯思毅.学校体育观念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4.
[2]刘明辉.走向21世纪的中国高校体育改革的现状与趋势[J].体育科学研究,1997,2.
[3]李洪坤.中日美三国体育院系课程建设的对比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0,1.
[4]郭海玲.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与体育课程改革[J].体育学刊,2003,4.
[5]赵吉峰,赵晚霞.新形势下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湖北体育科技,2003,3.
高校课程教学模式 篇2
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本文从学生体育目标需要和体育运动能力的差异出发,探索改革高校体育课程传统教学模式,选修课采用分类教学,分类确定教学目标,分类选择教学内容,分类多维评价,全程考核,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作 者:施晓鸿 作者单位: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刊 名:陕西教育(高教)英文刊名:SHAANXI JIAOYU(GAOJIAO)年,卷(期):“”(11)分类号:G80关键词:教学模式 目标需要 体育运动能力 分类教学
高校双语课程教学探讨 篇3
[关键词]双语 双语课程 双语教学
一、前言
双语课程与双语教学的概念由来已久。最早的双语教学是伴随着双语现象出现的,目的是让学习者在学龄阶段就能掌握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本地或本国家通用的语言,熟练地在不同的人群之间进行交流和交往。比如在有大量移民的美国,双语教学是作为一项维护民权的措施,于1968年由美国国会发起组织的,以帮助母语非英语的学生更好地融入美国文化。
应该说,双语教学形式在我国早已有之,它主要存在于一些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地区,是教师为了让少数民族学生听懂授课内容,而采取的一种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混杂教学的方式,是非系统和非学科性的,带有极强的随意性。因此,科学意义上的双语教学,在中国大陆它还是一个新事物,人们对它的理解还存在着不少分歧,有人认为双语就是强化英语教学,有人认为是强化汉语和英语两门学科的教学,有人认为是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达成英语学习的目的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双语课程?学校为什么要开设双语课程?笔者在尝试进行了两个学期的双语课程教学后(教学对象为大二、大三的学生),通过本文就诸问题展开一些探讨。
二、双语课程及双语教学的含义
双语(Bilingual)是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共存,人们可能或必须同时运用两种语言(本国语言和国外官方语言)或两种以上语言进行会话、书写等表达与交流思想情感的现象。学校双语课程从广义上来讲,指用两种语言作为课程教学语言的课程;狭义地说,学校双语课程指使用外语作为课程教学语言的嵌入式学科课程。我国的学校双语课程指学校中全部或部分地使用外语(英语)作为课程教学语言对非语言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计算机等)进行教学的课程。这里,把双语课程的教学称为双语教学。
三、高校双语课程的基本理念与定位
(一)提高学生的双语素养
语言的素养指通过学习语言,具有语言的知识素养、语言的能力素养、语言的审美素养、语言的角色素养、语言的心理素养。双语素养指通过双语课程的教学,在实现学科素养培养的同时实现外语素养的培养。所以,开设双语课程不是简单地为了强化英语教学,也不是通过其他学科达到掌握英语的目的,而是使外语的学习与各学科知识的获取同步进行,培养具有双语能力、交流能力、学术能力、文化展示能力的人才,这是高校双语课程应当充当的角色与定位。
(二)把握双语课程的特点
1.学科性
高校双语课程是在非语言学科中设计的,因此它必须是学科性的。外语的应用要保证学科知识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所以双语课程学科的选择、课程进度、学生情况等都要慎重考虑。要坚持高校双语课程的学科性,不能以损伤学科教学质量作为学习外语的代价。
2.博弈性
学校双语课程使用外语作为教学语言进行教学,并不是进行外语课程的教学,所以区别教学语言和语言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实际操作中,双方始终在博弈。简单而言,强调语言教学是以学习语言为目的,强调教学语言是以学科知识的掌握为目的。笔者认为,高校双语教学中的语言教学应当服务于教学语言,只有注意到了教学语言的重要性,才能体现出该门双语课程的学科性特征。同时,他们既是合作的,又是抗衡的;既是互补的,也可能是冲突的。所以,高校开设双语课程应有充分的估计,只有科学合理地处理各种矛盾,才能实现双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3.嵌入性
双语课程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它并不是独立于学科之外的,而是嵌入在学科之内的,是学科与外语结合的产物。因此,合理安排教学语言嵌入的位置、分量、难易,是双语课程成功的关键。
4.能动性与创造性
双语课程中的“教”“学”关系,是一对非常突出的矛盾关系。教学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充分体现出能动性与创造性特征。一方面,双语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掌握相关的外语词汇及表述,学习内容的增多,加之思维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在无形中加重了学习负担,而不同的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程度上差异较大,稍有不慎,学生便对该门课程产生逆反心理、失去信心,从而导致教学的失败。因此,双语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从课程设计到内容讲解力求新颖、简洁、富于生命力,并且关注每一位学生,及时排除学生的学习障碍(包括心理障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整个教学过程贯穿着教师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双语课程本身的新鲜性和趣味性,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潜能,并促使自己去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
5.开放性
双语课程的教材是开放的。它要为当时、当地、当事者使用,教材体式不拘一格,可吸取的素材是广泛的、多样的、灵活的;在双语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开放的。学生获取知识的经验是不断增长的,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的,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是互利互勉的。
四、高校双语课程的目标
我国的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的确定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阐述,鉴于双语课程的特殊性,还要从学科学习目标、外语学习目标和文化理解目标三个方面加以考虑。我国中、小学阶段的双语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双语学科知识,培养基本的双语学习能力,正如专家所言:“培养在非母语环境或非母语场合中(目前指英语环境中)较好地表现出具有独立生活、勤于了解;不断深造,乐于交流;适应工作、善于合作诸项能力的双语者。”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双语课程的目标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了解不同的文化、培养和发展跨文化交流能力、学术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可持续发展。
五、高校双语课程的实施
(一)关注学生的发展
学生的发展包括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认同发展。只有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才能确立与学生已有的英语水平和身心成熟度相符合的双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又不会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建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是情感关注的重点。师生间所建立的真切交流、帮助学生即时发现问题、排除困难的措施、教师给予的赞同与认可等均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学习动机,提高双语课程的学习效率;认同心理指个体先由认同进而模仿,进而采用他人价值观的心理取向。教师用娴熟的外语对学科知识进行精辟地讲解,使学生有了一种模仿的欲望,从而增强双语课程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二)激发学生的双语学习热情
热情是学习的原动力。在双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进行精心地课堂设计,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帮助学生克服对外语的畏惧心理,使每个学生都满怀热情地双语课程的学习中来。
(三)培养学生运用外语思维的能力
思维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学生直接用外语进行思维,才能提高外语的运用水平。双语教学要训练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协调与统一,经过长期反复地训练,对语言能够熟练运用和轻松驾驭。
(四)重视语言文化的交融
不同的语言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并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不断地发展变化。文化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社交礼仪、宗教、价值观等方方面面。双语教学中所使用的英语带有四方语系国家的文化烙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向学生传达不同的文化信息,并去粗取精,让学生对不同的文化从最初感知到逐渐接受,这样才能确保学科知识的增长河外语水平的提高同步进行。
六、影响高校双语课程教学的几个因素
(一)教材及配套品种
就目前情况看,一种是直接引进原版英文教材,另一种是学校或地方自己编写教材。原版教材很好,因为它英语地道,原汁原味,但耗资较多,且我们的思维方式、国情、教育理念与国外不尽相同,照搬教材会缺少针对性。为了使我们的双语教学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亟待开发适合国情的双语教学各学科教材和双语教学的配套品种如字典、杂志等,以适应社会需要。
(二)师资情况
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师资,而目前双语教学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原因是我国还没有专门培养双语师资的高校或专业;其次是目前的双语课程教师缺乏系统的双语课程教育、教学培训。为了适应双语课程教学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
(三)学生的接受程度
学生作为双语课程教学的主体和对象,他们对双语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接受及认可程度,成为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受学生现有英语水平的限制,许多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有不小的难度,师生间的互动也受到影响。还有少数学生由于外语基础薄弱,对双语课程怀有畏惧、排斥甚至厌学情绪。所以,多渠道、大批量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升他们与双语课程的对接度,才能确保双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四)语言环境
要想真正学好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语言,就必须提供更多的接触这种语言的时间,并且在更大范围内较多地使用这种语言。从语言的本质属性看,语言是思维、交际、传递信息的工具,同时,语言这个工具还带有很强的人文性,也就是说语言还负载着思维、思想和文化。因此,要想真正用好一种语言,仅靠双语课堂这个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学校还应创设更多的语言环境,如墙报、板报、英语角、外语演讲、讲座等。在我们这样一个缺少英语环境的国家,由大家群策群力创造出尽可能多的英语环境,对学生更好地学习、使用英语大有裨益。
七、后记
高校双语教学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双文化的教学,多文化的教学。这种双文化或多文化的教学,能够促进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双文化或多文化的交流,扩大学生的观察视野,使他们更有条件融入世界文化、全球文化之中,增强他们在社会生存中的竞争力和发展力。但是,我国的双语教学还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且它涉及的方面众多,包括成本、需求、资源、以及长期影响等,我们应该理智地看待和分析它,不可盲目夸大,也不可流于形式,更要加以综合考虑,探索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双语课程方案,使双语教学成为高校教育的一枝奇葩,推进我国高校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20.
[2]黄兰宁.学校双语课程[M] .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10-120.
[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10-35.
[4]余强.双语教育的心理学基础[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110.
高校课程教学模式 篇4
1“微课程”的应用的必要性及案例分析
1.1“微课程”应用的必要性
传统计算机教学课堂上,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强制性灌输给学生,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等不良情绪,为了顺应教育体制改革,教师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来改善这一现状,将微课程充分融入到计算机教学中。从字面上我们不难理解,“微课程”中的微,是微小,相对较短,具有画面片段的小视频。而这种微视频,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甚至是MP4播放出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微视频的获取方式也越来越方便快捷,使更多老师愿意使用这种方式去教学,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也能提高学习效率。目前,对于微视频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方面:微视频资源的研发,二是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与效果。教师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同时学生自己也能从中获得乐趣,不再像过去一样死板地去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滞后性的产生。微课程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为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带来了重要革新。
1.2“微课程”的应用案例分析
自从部分省市开展了电子书本,1对1项目,云计算辅助教育等新技术以及国外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传入国内教育界。现阶段我国有很多学生都拥有了自己的电脑及手机等设备,使我国的课堂模式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灌输式、被动式、以知识的传递及考试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转变成了“微课程”等概念的教学模式。“微课程”的重点就是微视频,一般都是借用网络平台所展现出来,使一种将教学素材及设计、考核测试以及交流互动等内容相结合的微型的网络课程资源。为其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发展方向。在国外,主要以THDED以及可汗学院所设计的网络教学视频,而在国内主要是一些“微课网”的设计评比。教学设计、微视频、辅助学习资源、社会性交往平台等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微课程体系[2]。
2“微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
2.1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微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微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分成三个模块:课前、课中、课后。具体实施流程如下:
1)课前
教师在实施微课程教学策略前,应该根据教学大纲来进行课程设计,将教学重点难点融入到教学视频中去,同时,帮学生安排一些学习任务,让学生回家以后进行自学,对知识进行预习,由于视频都是针对具体的知识点开展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己想学知识的学习。由于每个视频的学习时间都相对较短,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去观看,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微课程的应用已经逐渐普及到每个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它的出现为信息化学习模式的发展创作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思考问题,不能被微课程所控制,否则会使微视频的应用没有任何意义,从而也丧失了学习的意义。
2)课中
想要完成对知识的进一步内化,就需要师生都有效的利用好课堂面对面交流的最佳平台。教师应对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状态予以掌握,那么在课堂中就能针对学生课前学习中所存在的困惑进行解答,并积极的评价学生在课前的学习机练习情况。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课中时间,使学者学到更多。同时学生在课堂上也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需求层次分小组来积极探讨学习问题,便于提高学习效果。
3)课后
课后的复习和巩固是非常关键的部分,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解来实现知识的传授,学生在课后作业和实际操作练习的过程中获取的是知识的内化。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的知识,一回到家就差不多忘记了一大半,长此以往,学生根本无法将知识真正落实。而微课程便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点,上课没有弄懂的知识,可以在课后利用微视频去学习,引导他们思考微视频中是怎么引导,怎么推理,怎么结论的,通过反复地观看与探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利用微视频进行复习是众多学生愿意采用的方式,除了它的趣味性以外,还有它的便捷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去观看它,如果自己实在弄不懂,也可以请求家长帮助他一起去理解,这种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质量,因此,不得不说微课程的运用为教育教学模式带来一场革新,这种全新的体验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学生,家长及老师们的喜爱。
2.2“微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要点分析
1)设计问题及学习任务
为了让学生能够找到更好的更适合自己的方式,老师可以通过微视频、PPT、HTML网页等多种学习方法供学生参考。应用任务驱动模式来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对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设计问题及内容,而且其问题还需与知识要点有较大的紧密型,并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相关联,主要设计原则包括实用性和全面性两个方面。任务设计的难度不能过大要保证大部分同学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最好是添加一些拓展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挑战欲,同时也可以将挑战性非常强的任务给设计出来,使一些水平较高的学生需求得到满足,而最后就是在设计任务时,不要设计一些太容易掌握的内容,因为这会让学生感到枯燥疲惫,从而失去了学习的热情,不愿意再去完成任务。
2)协助学习活动设计
为了更便于学习吸收稀释,可将课程中会用到的关键点制作成为一个小视频,并积极的讲解每个步骤,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视频步骤来操作,同时学生还可根据不同的主题任务或者彼此的喜好和性格来进行学习小组的分组,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进行分析探讨,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需从不同角度来了解问题,将认知结构重新进行构建。而教师可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对其他学生一起讨论问题解决的技术及方案,并针对问题共同进行讨论,而在讨论及交流中有效吸收知识,是学生创新思维得以提高。
3)综合评价测试设计
教师应提供多层次且难易程度多样化的操作练习于网络教学平台上,以便于学生能依照自身的综合能力及水平来选择对应的练习,应用这些联系让自己能多找我一些模块知识点,能够及时对自己在学习存在的不足充分了解,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解决方法可以是找其他同学或者老师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当然学生还可以成立一些课外科学小组,在小组上将自己困惑的问题提出来予以讨论,以此促进小组之间互相进步,最后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学习汇报及小组评分,对每一个小组及组员进行公平的考核。
3 结束语
微课程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学生们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加自觉去钻研与探讨,不过教师在利用微课程进行教学时,必须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录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提高了学习的效果,然而,教师在利用微课程教学时,也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的特点予以实施,将“微课程”运用得恰到好处,促进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成果不断提升,为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摘要:伴随中国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进步,尤其在教学方面。特别在计算机的学习上,我们必须要采取与时俱进的方法,一方面提高老师教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魅力与乐趣。随着信息的社会化以及移动通讯技术、网络媒体、社交网站的广泛应用,“微课程”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应用得到了极高的重视。该文将对“微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课程,教学模式,微课教学
参考文献
[1]钟琦,武志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126-133.
[2]吴云,徐冠男,曲朝阳,等.基于微课的计算机专业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5):122-122.
高校气象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 篇5
教学素材的开放是指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不限定授课教材但指定方向,或限定授课教材的同时向学生推荐几部国内外较为经典的论著、本领域研究进展的专著和侧重点相差较大的教材作为补充,避免了学生在选择教材时的盲目,同时拓宽了学生对本领域研究的认识。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推荐了好的教学素材,如果缺少了教师在开放式课堂上的恰当引导,不能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再好的教材也会被学生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因此需要教师提前将所推荐的教材内容进行有机组合,以教学重点难点为主,有针对性地列出学生感兴趣的发散型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到有必要阅读其他教材,使学习延伸到课堂以外。
其余内容列出框架结构,帮助学生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脉络关系。
对于一些概念性章节,可以不讲或少讲,要求学生课外自学。
例如在气象学开放式教学中,针对气候异常的原因,不同的教材常有不同的侧重,为了更全面地弄清这个问题需要学生查阅不同的教材。
此外对于一些悬而未决的、容易引起争议的`原因往往更易于引起学生的关注,如太阳黑子与气候异常的关系,CO2和气溶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等,教师要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去查阅资料,更好地掌握导致气候异常原因的最新研究进展,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素材的开放不仅包括学生所选用教材的开放,对于为了配合教师设计的课堂讨论而需准备的素材也需要开放。
学生为了获取课堂讨论素材,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无形中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此外,目前各高校在图书馆的建设,各类专业数据库的开通,配套硬件设施的日趋完善,都投入大量的精力,为学生查阅资料提供了保障。
2.2 教学方式的开放
开放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将课堂教学作为唯一教学方式的局限性,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案例式、情景模拟式以及实习、实地调查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入课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大气和海洋环流”时,我们可以将因大气异常环流造成的某地区极端气候事件引入教学中,或者也可将“马纬度”和“贸易风”等一些与大气环流相关的生动有趣的典故带入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学习。
再譬如,在学习“水汽凝结”时,可以根据教学资源设计一些适合学生的具有探究价值的开放性的小实验,通过这些小实验来重现水汽凝结物如云、雪等的形成,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领悟水汽凝结的过程。
气象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它所提供的一些气象要素数据是各行业展开生产服务的基础,掌握各类气象要素数据采集和整理的方法,对水文水资源学生来讲很重要,为此我们与市气象局等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借助实习和实地调查等方式,为学生尽快实现理论知识向生产实践的转化提供条件。
2.3 教学活动组织的开放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
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
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是开放式教学活动组织的关键。
在开放式教学活动组织中,要求教师关注、倾听学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概念和理论识记为主的组织安排,借助学生上台演讲、分组讨论等形式,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适时发问,能够对学生提出的新颖的、有价值的见解,加以组织后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解决,最终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仅有教师提问,还有学生提问;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回答,还要对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引导和追问,从而形成一个师生动态互动的有机过程。
在气象学课程中,“空气的水平运动――风”这一节一直是本门课程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自然现象,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认识“风”,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解释“什么是风,为什么有风,风又是怎么发展变化的”,同时搜集一些关于“风”的图片、典故,让学生在课堂上演讲,激发学生想要了解和认识“风”的兴趣。
再如在学习“气象灾害”时,可以“化整为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研究一种气象灾害,围绕该气象灾害的特点,成因及有效防范措施等几个方面,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发表不同见解,然后在课堂上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归纳、整理,形成文字,最后再由老师“化零为整”将各小组讨论结果汇总到一起点评。
教师在点评时,要对学生给出的每种观点都给予简要分析,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不仅能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思考方式,并且由此建立学习信心。
2.4 教学考核评价的开放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考核评价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记住了多少理论知识,掌握了多少理论技能,多少人通过了结课考试,往往忽略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表现,学生是否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价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考核形式、考核内容、考核评价标准等方面均关注对学生客观、全面的考核。
通过考核,了解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程度、了解学生能力提升的程度,最终评价该理论课的教学过程是否促进学生的成长,并据此改进教学。
在气象学课程的开放式教学考核中,我们不限定考核的形式,可以包括随堂提问、发言、小组讨论、分组演讲等单项考核,也包括学生对气象实验器材的操作技能考核。
考核的时间也不仅仅局限在学期末的结课考试,而是随着整个教学活动的推进随时进行,更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在小组讨论中能否能阐明个人观点,在分组演讲中是否表现突出,通过学习是否具备了独立思考、分析和总结能力等。
在考核内容上,增加主观题型的比例,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考核评价的标准也不做硬性规定,对于主观题的评分不再拘泥于书本上的条条框框,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结合所学提炼个人见解。
3 结语
将开放式教学模式引入高校气象学教学,是一次积极的尝试,从教学素材的推荐、教学方式的选用、教学活动的组织到教学效果的评价考核完全开放,通过开放式课堂上师生间的动态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是高校气象学理论课教学的首选模式,但同时对教师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备课、授课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更多了,需要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多媒体技术来配合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此外,在开放式教学考核评价中,如何综合各种形式的考核成绩建立学生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以及各考核形式在综合评价体系中的权重,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齐蔚霞.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索.科教导刊,(上).
[2] 钱益春,王丽梅.激励理论在开放式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中国林业教育,(1).
[3] 王宏志,李诚,刘建红.《地球概论》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探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1).
[4] 张汉昌,赵菡.开放式课堂教学法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5] 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高校基础素描课程教学探究 篇6
【关键词】基础素描 艺术素养 理论知识 中国传统美学 艺术个性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练习有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客观对象,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锤炼艺术语言,提高造型能力。对于每个学生来讲,无论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素描练习都是必不可少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曾指出:“素描是绘画、雕刻、建筑的最高点,素描是所有绘画种类的渊源和灵魂。”19世纪俄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契斯卡柯夫曾说:“素描是一切的基础,是根基,谁要是不懂得或者不承认这一点,谁就没有立足之地。”
素描既有基础性的一面,也具有单独作为一种绘画方式的另一面,自成它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在学院美术教育中,素描因为其基础性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现存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许多弊端和不足: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强调基础,不利于学生创作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不足甚至认为素描枯燥乏味,教学效果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对各个层次、不同专业的美术人才的需求激增,美术教育急速扩张,从而人校新生的总体专业水平有所下降;基础素描课程的课时量有所缩减,教师在学生个体上花费的教学时间明显减少。面对这样的困境,当务之急是对素描课程的教学理念进行调整,拓宽现代基础素描教学的思路,给乏味的基础教学增添活力,使素描能和别的画种一样成为独具特色的情感表达方式,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基础素描架构起良好的知识体系。这是构建现代素描教学模式的根本。
1.从艺术素养入手强化学生的艺术观念
在素描基础教育中,在强调学生实践技术训练的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念。传统的素描教育偏重实践而轻理论,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学生也往往把技术水平作为衡量自身素质的标准,非常漠视理论水平和艺术素养的提高,甚至以为“技术”与“理论”之间是相悖的。过分专注学生的技巧性训练,不利于开阔他们的眼界,容易使他们对一些艺术产生成见甚至抵触和排斥不同类型的绘画形式,导致他们以自己所学到的具象写实和传统理性思维来衡量各种绘画流派从而产生错误。
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技能的获得不再是高等教育的唯一目标,强调培养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素质教育成为主流。为了强化学生的艺术观念,教师可以打破教学常规,从源头文化开始,把学生原本需要在素描学习中获得的对审美思想、美学思潮、艺术发展规律、艺术创造的特点的认识,提前到学习的初始阶段或与学习过程并进,使学生一开始就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能目的明确地进行学习和研究。艺术作为人文学科的一部分,其底部应该由人文学科来支撑。学生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很大程度上需要眼界的开阔,基础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宽广的美术层面上找到一个可以依托的“点”。在素描教学中,教师应该向学生强调艺术理想的实现不能只依靠技能,还需要艺术理论的支撑,更需要文化素养的深厚积淀。
2.强化基础理论教学,变“技入道转”为“由理入道”
绘画是一件需要动手的事情,因而很多教师都喜欢在画室里摆静物上课。但是,一些教师极少向学生讲明应怎样观察和表现物体,只是简单地讲一讲“三大面五大调子”,就要学生开始实践。这样,学生由于不知道应该怎样处理画面,往往无所适从,只好迷失于画面中,依葫芦画瓢,照抄对象;由于丧失了自己的主动性,对画面没有控制力,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也感到茫然,很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厌倦心理。这种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于素描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感性上。如果在课程开始阶段就通过鉴赏、研究、分析名家和优秀学生的素描作品,把素描的基础理论知识给学生讲解清楚,不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对素描逐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能从更高的角度思考自己的作品,主动地把握画面。边分析作品边讲解理论的教学过程是极有活力的,这种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画面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形式美的想象感悟能力和创造性地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
3.注重学生的艺术个性发展
长期以来,基础素描都遵循以写实为主的固定教学模式,整个素描教学偏重于技术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发展的因素,从而学生在整个高等教育阶段的素描学习中只知道机械地再现客观事物,无法在画面中加上个人的感受和想象。
个性培养是艺术教育应该达到的目标之一,而艺术个性来源于真实的个人感受,来源于个体对社会、生活、自然的感受和敏锐的洞察力。在素描教学中,学生的作品中常常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个性萌芽,尽管这些个性表现得不够稳定,但教师应该及时地把握住学生这种偶发的闪光点,不应该忽视或者是放任自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艺术个性进行精心引导,决不能机械地为学生制定“依样画葫芦”的标准,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艺术个性,学生的素描作品只能成为客观世界的复制品,只能是千人一面、万物一形,而不可能是独具匠心的创作。在高校美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在练习基本功的同时,还应该自主地对每一种绘画基本要素进行研究,以确立哪些要素能够成为自己的绘画语言,并能将绘画对象转化成为艺术符号,即根据内在需要去描述对象。没有内在的触动,素描习作只能是简单的图像练习,只能是一个模仿对象的过程。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这个“基础”就应该为这个“造”字服务,确切地说,打基础是为了创造。因此,教师在素描课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去探索未知的领域,提倡个性的张扬和创新意识,从而赋予素描课堂新的活力,使素描和别的画种一样成为独具特色的情感表达方式。
4.结束语
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析 篇7
关键词:高校,篮球,教学模式,创新
由于社会对于体育的要求发生了转变, 篮球的课程教学模式也要适应社会的变化而进行创新。篮球作为学生特别喜爱的一项运动项目, 其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原有的篮球课程教学模式主要是体现了体育的竞技性, 现在学生更多的是想通过学习篮球课程来获得健康的身体以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本文将详述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高校篮球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构思。
1 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
篮球是高校体育课最受喜爱的一门课程, 以往的篮球教学传授的更多是篮球的技术与技能, 即通过较大强度的训练来使得学生具备较好的篮球技能。而高校体育改革的目的是想通过体育锻炼来使得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阶段对于体育的要求不再是激烈的竞技性体育, 而是想通过体育的教学来满足人们对于健身的要求。首先竞技性体育会使得人们的寿命减少, 高强度的训练会使得学生的骨骼发生较大程度的磨损, 这将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对篮球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将会取消原有的高强度训练模式, 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得学生通过篮球来更好的参与健身, 并以此塑造终身体育的观念。
2 高校篮球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没有明确的培养定位
高校的教育方向是由社会的实际需要所决定的, 社会的实际需要同样也决定了体育课程的改革方向, 现今社会对于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支综合能力强的人才, 要突出健康第一和终身锻炼的指导思想。原有的篮球课程教学深受竞技性体育的影响, 教师过多的要求学生掌握技术规范以及战术方法, 这些应该是学生在球场上灵活运用的技术。而教师为了使学生快速接受技战术内容便通过示范性讲解来使得学生模仿练习, 然后教师通过学生做的动作进行纠正, 在不断的练习以及纠正过程中, 学生由原来的泛化练习变为专一的分化练习最终达到技战术自动化的形成。这种训练方式使得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固有的条件反射, 即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便采取相对应的进攻方式或防守方式。使得学生在动作练习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这种训练方式仅仅强调了动作的正规性, 而使得篮球运动的娱乐性与健身性荡然全无。这种训练模式只是培养一个没有自己独立思想的运动员, 而不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才。[1]
2.2 落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高校篮球课更多的是传授篮球的技战术, 而篮球技战术的传授通常需要教师的示范性讲解, 即采用传统的讲解—示范—练习—纠正—巩固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遏制了学生学习篮球的主观能动性, 而且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会产生厌恶的情绪, 将造成篮球课程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逐渐丧失对篮球运动的积极性。而这主要是通过不断的训练来得到强化的, 只要坚持锻炼便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 可不断的重复训练会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滑。现阶段的篮球课程教学方法有讲解示范法、强化练习法、预防纠错法、巩固提高法, 这些方法的共性就是单纯的侧重某一个动作的练习, 通过这些方法教学会导致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学到自己想学的知识, 从而对篮球失去兴趣。[2]
2.3 教学评价结构不科学
篮球课程教学后也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来进行结课成绩评价, 高校篮球考试方法一般是在考试前教师告知学生考试内容, 学生在课下针对考试内容进行强化练习。高校篮球考试内容一般包括单人全场运球往返上篮、双人全场传球往返上篮以及定点投篮, 这些考试内容没有很强的技术性动作, 只要在课下积极训练便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尽管学生的篮球成绩很高, 但是却没有很好地掌握篮球技能, 考试所反映的只是学生的基本功, 所以无法区分出学生成绩的好坏。篮球是一项团体配合的运动, 要通过团队间的比赛才可以体现出学生的篮球水平, 所以仅凭基础技术的考核来确定学生的篮球成绩对一些篮球技战术很好却考试失利的学生是非常不公平。
2.4 教学手段单一, 缺乏现代化的篮球教学技术
在目前高校篮球教学的过程中都是采用教师示范讲解的方式, 因为篮球是一项模仿性很强运动项目, 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学生便可以直观形象的建立动作的概念。学生通过这种概念便可以进行模仿性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非常直观而且形象。但是教师可能会因为年龄增大或身体素质下降而很难来完成标准的技术动作, 这样便会造成学生无法正确清晰的掌握技术要领, 对模仿性练习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而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育技术将能够很好的克服这一缺陷, 教师可以通过比赛视频来实施教学, 教师可以用视频上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而且多媒体教学可以将视频中的难度动作定格或者重复播放,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充分的了解到动作的要领。教师在进行示范讲解的时候也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动作, 而学生也会由于教师的错误动作也形成了错误的动作, 通常形成后的动作是很难再进行改变的。而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将正确的动作传达给学生, 这样将能够更好地提高技术水平。[3]
2.5 教学模式没有脱离传统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篮球专项技术, 另外会讲解少量的比赛规则以及裁判方法。即教师还是以讲授书本上的知识为主, 没有根据篮球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讲解技术动作或比赛的技战术, 篮球考核也只是单单注重成绩的高低, 而没有按照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来评定, 可以说这种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并得到更高的考试成绩去练习篮球, 只会造成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更加无法提高, 学生只是通过考试前突击专项训练来迎接考试, 而不是在平时空余时间就参与篮球训练。这种教学模式会使得学生更加疏于平时的篮球练习, 而是在考前突击, 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无法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求。
3 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构思
3.1 提供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为了适应社会对于体育课程的要求, 我国不少高校已经对篮球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做出了改变。其中不少教学内容都是依据学生的兴趣和个性而增加的, 教学内容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运动技术, 而是逐步表现出篮球运动的娱乐性、健身性以及可持续性。比如可以提供运球往返接力、移动投篮等趣味性篮球比赛, 通过这种趣味性比赛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篮球的喜爱、增强学生自主练习篮球的兴趣, 继而可以培养其终身体育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对抗比赛来使得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 要打破原有的理论和实际分开的教学方法, 使得学生在实际比赛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4]
3.2 改变篮球教学方法
篮球教学方法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即让学生在对抗比赛中独立灵活的采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 并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来合理布置战术加强队友间的互相合作, 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及比赛跑位意识。篮球教学方法的总体思路是多种技术配合采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攻防结合联系、培养比赛战术意识, 篮球是一项多人合作的运动项目, 在篮球比赛中不光体现出学生的体力更多体现的是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表现出来的是学生顽强的拼搏意志。在实际的篮球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技术水平以及性格进行均衡分组, 通过不断的比赛来确定分组的公平性, 在教学中让这两队打比赛并规定输队接受惩罚, 这样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得学生的团队意识得到增强。[5]
3.3 拓宽篮球课程教学手段
传统的篮球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解示范为主导, 但在篮球动作日益变难的环境下, 教师的讲解也难以满足学生对于动作的认知。所以就需要借助多媒体资料来辅助教学, 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将复杂的动作多次回放或定格, 而且不同角度的动作可以使得学生更加直观的去学习技术动作或战术布局。
3.4 建立全新的考核方式
一个规范的考核方式将能够使得学生更加主动的去练习篮球, 考核之前还是会提前告知学生考核的内容、方法以及标准, 学生可以自主的选取考试内容。但是依据不同的考生会有不同的评分标准, 对于篮球技术好的学生评分标准要严格一些, 让学生自主选择考试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考试时间也不再是原有的单独时间, 学生考试的时间可依据自身的技术水平来确定, 使得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准备考试, 同时也加强了学生课余时间篮球练习时间, 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概念。[6]
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要吸取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 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篮球。
参考文献
[1]董仕.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13.
[2]李硕.我国体育学院篮球学科发展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 2012.
[3]韦蕾, 徐其波, 韦宛辰.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之研究[J].新课程学习 (下) , 2011.
[4]杨明明.普通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模式分析[J].体育博览, 2011.
[5]岳伟国.高校篮球课程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高校创业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篇8
1 高校创业类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课程学习过于理论化
当前许多高校创业类课程学习较为理论化, 与实践脱节较大。调查显示, 大多数学生认为课程的实践性程度是影响课程效果的关键因素。有些高校创业类课程的教师虽然力求将教材中的内容与实践相结合, 但由于其缺乏创业经验及先进的教学经验, 只能把教材上的理论转化为教师口头上的另一种理论, 距离实践落地还有较大进步空间。
1.2 授课模式过于单一化
高校创业类课程目前在授课模式上相对单一化, 依然沿袭填鸭式教学, 主要由教师讲述, 学生参与式教学相对缺乏。这对于讲求情境化、模拟实践的创业类课程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学生无法通过角色模拟扮演, 体验创业中面临的决策问题, 教师也没办法在此创业情境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和改进方案, 因此教学效果不佳。
1.3 评价机制过于简单化
高校创业类课程在最终成绩评价上也过于简单, 仍然是由教师掌握课程成绩的主导权, 缺乏开放的、多样化的评价机制。与一般课程不同的是, 创业类课程非常讲求创业体验和情境模拟, 这决定了仅靠授课教师判断会受限于其自身的经验和认知。因此, 加入其他来源的评价一定程度上纠正授课老师的单一认识, 有助于更加客观地评价创业课程学习。
2 高校创业类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上述创业类课程面临的普遍问题, 本文提出如下方式进行解决。
2.1 设置创业主题
授课教师应首先确定多个创业主题, 尤其可以根据当前的大环境进行设定, 如“近日, 柴静的《穹顶之下》对雾霾问题的剖析将环保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治理雾霾既是一项挑战, 更是一个重要机遇。如果你是一位创业者, 在这一机遇中你将会做出何种判断?请给出一个完整的商业策划”, 又如“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 老龄化水平达到14.3%, 未来如何养老是许多年轻人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 请设计出一个完整的方案, 以企业运营的方式来实现个人利益、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协调发展, 尤其须指出商业模式的创新之处”等。这些创业主题虽设定了相应的创业方向, 但又不会过于限制学生, 为学生进行创造性策划提供了可能。
2.2 分组讨论
确定好主题之后, 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 每组的规模控制在8人以内。选择主题的原则是, 各组按照自己的兴趣挑选, 当出现多个组选择同一个创业主题时, 采取抽签方式进行。同时, 小组成员必须有清晰的角色分工, 如果按照每组8个人的话, 需要确定出首席执行官 (CEO) 、首席财务官 (CFO) 、首席运营官 (COO) 、首席营销官 (CMO) 、首席人力官 (CHO) 、首席信息官 (CIO) 、首席技术官 (CTO) 、首席公关官 (CPO) 这8个角色, 如果少于8人, 则可以酌情减少部分角色。每组由CEO带领大家进行创业项目策划与交流沟通, 并在规定期限内将各组的创业策划书和演示PPT发给授课老师和其他各组同学。
2.3 项目调研与文案撰写
分组之后, 就到了项目调研环节。要求每一个创业小组都要围绕着创业主题, 通过调研和资料搜集的方式明确最终的项目, 并在调研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完成创业策划书的文案撰写,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环境分析、战略定位、选址、竞争者分析、消费者分析、营销策略、Logo设计、客户关系管理、人员管理、可行性分析等。
2.4 项目路演
经过分组, 每一个组既可以扮演创业组的角色, 又可以扮演风险投资者的角色。在项目路演 (Road Show) 环节, 创业组的同学根据各自角色分工分别阐述在项目策划中的内容, 重点强调其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与商业模式的创新性, 而其余各组则以风险投资者的身份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 授课老师则承担主持人的角色。经过创业组和风险投资者之间进行数轮答疑之后, 由创业组进行总结陈词, 结束路演环节。同时, 根据路演环节过程中风险投资者的提问或建议, 创业组需完善其创业策划书, 并将最终版本交予授课老师。
3 结语
本文通过阐述高校创业类课程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教学模式, 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与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亦可为相关授课老师和相关高校进行创业课程设计和规划时提供借鉴和参考。
摘要:鼓励大学生创业已成为摆在政府和各高校面前的十分重要的课题, 然而当前高校创业类课程在授课上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意在通过探讨高校创业类课程的教学模式, 为创业类课程的有效开展和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创业类课程,角色模拟,全天候课堂
参考文献
[1]安仲森.基于SYB模式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的反思[J].鸡西大学学报, 2011 (12) :9-10.
高校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篇9
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已经开展并实施多年, 但近几年高校的连续扩招, 同时学生生源又逐年减少, 使高校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学对象的转变, 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建构适应新型教育的教学模式。本文从辽东学院外语学院基础英语教学的改革实践入手, 研究和探索一种先进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教学现状
(一) 基础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根据2000年出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高等院校“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 对学生进行全面的, 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 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基础阶段是指大学一、二年级, 该阶段的英语教学重点是进行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 《教学大纲》还指出, 综合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 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 教学现状。
由于全国性的年年扩招, 辽东学院外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逐年下降且参差不齐。从省内和省外看, 外省的学生分数高, 省内的学生分数偏低;从全国范围看, 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比内陆及农村地区的学生英语基础好。在一个自然班里, 学生的基础差距很大, 给课堂教学带来诸多不便。
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刚刚进入大学校门, 已经习惯了高中的学习方式, 即由老师讲, 学生听, 在老师的监督下完成大量的作业和试卷, 目的单一, 仅仅是为了高考能获得高分, 因此学生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另一个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 没有奋斗目标, 自然就缺少学习的动力。
2.学生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现象。
高中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忙于应付各种各样的试题试卷, 只是单纯的学会了某种特定句型的某种固定用法, 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忽视了基本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律的传授, 忽视了人文知识的传授。语言基础知识不扎实、西方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匮乏是目前大学英语专业低年级的普遍现象。
3.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很高。
从知识的掌握、传授的方法、课堂的组织乃至教师的亲和度及仪表都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教师不能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创新, 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能有效地组织课堂活动, 在测评中教师常常会得到学生的差评, 学习效果也不佳。而且, 现代大学生个性较强, 听不得批评, 心理承受能力很差, 这也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
三、基础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基础英语教学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新一代教学对象。在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上, 总结出一种新型的、科学的“复式教学模式”, 教师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变, 进一步深化英语基础阶段的教学改革。 所谓“复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学任务的完成不是停留在一个层面, 而是一种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它体现在教学任务的多层面、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教师角色的多元化。
(一) 实行分级教学, 最大程度优化教学效果。
首先, 分级教学不同于以往的按成绩分班, 编入不同的等级, 然后按照不同的等级进行教学。因为, 英语专业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 一个年级只有两三个班。如果按成绩好坏分班, 容易给学生心理暗示。结果就是快班的学生越来越好, 而慢班的学生就越来越差, 甚至厌学情绪严重。这样既不利于教育教学, 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这里的分级教学是指在一个自然班里分不同的层面等级进行阶梯式教学。首先是分级。新生入学后, 教师通过摸底测试和一段时间的教学观察, 将全班分成五、六个学习小组, 组长由教师任命, 组员按照学生的成绩、课堂表现和相互间配合的默契程度进行合理分配。然后, 每个组的成员按照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再分成两人一组, 结成对子。这样有利于基础差的学生迅速进步, 也有利于形成竞争态势, 在比学赶帮中快速进步。其次, 在教学中遵循教育规律, 因材施教。分级教学正是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优化教学效果。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为原则, 把多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全部教学活动置于其有形或无形的控制和影响之下。可以将不同任务交给学习组长, 使一部分学习任务在小组里完成。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学生得到充分发挥, 特别是能力稍差的学生;同时, 组长的责任意识增强, 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 另外, 分级教学有利于形成学生自主学习机制,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一方面, 在教师分配大量的学习任务后, 各组组长和结对子的成员都可以成为监督者, 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往往羞于向老师请教。实行分级后, 学生会很自然、很明确地向自己所在的小组寻求帮助, 他们可以逐级讨论, 也可以在各组之间进行交流;在学生层面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教师帮助解决。这样, 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面对困难, 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意识, 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他们的思考问题、总结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常言道:教可依法, 教无定法。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有自己所特有的教学方法, 然而, 不同的方法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不尽相同的。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生动有趣, 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中, 教师可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合作学习以及双向互动等不同方式进行教学。以一堂课为例, 教师可先围绕课文背景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 也可以结合本国、本地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讨论, 找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讨论式) , 这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法之一。在课文讲解中, 教师可随时结合课文情景, 提出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启发式) , 让学生参与教学, 形成师生间有效互动 (双向互动式) 。教师还可以把适当的课文交给学生改编成课本剧 (表演式) ,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表现欲望强烈, 课堂表演可以使学生获得满足感, 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课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 利用现有图书和网络资源查找资料, 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 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研究式、合作式)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教师的每一种方法的使用, 其目的都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这也是基础英语教学最主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因此, 教师应不断转变教学理念, 改进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将各种教学方法有效结合并灵活运用, 使教学方法立体化, 多元化,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 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提高学习效果。
(三) 提高教师个人素养, 发挥教师的角色作用。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 对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确定语言学习的内容和任务;二是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三是决定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方式;四是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和完成。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且还是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者, 学习目标的引导者和各种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监督者和协调者。
1.教师是英语语言课程的设计者和学习目标的引导者。
英语教师仅仅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当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外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知识, 为学生建立合理的长短期学习目标, 正确引导学生, 把英语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 才能有效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教师是各种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监督者和协调者。
处于课堂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不应该以演讲者或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占据这个课堂, 而应该退到幕后, 掌控全局。做到对学生调动有序, 对教学内容安排合理, 适时调整教学活动。因此, 英语教师应不断丰富教学实践, 有意识的储备多种课堂活动形式和课堂管理技巧。
3.教师还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心里疏导者。
大部分学生习惯了高中课堂上被动接受的角色, 在参与课堂活动时, 缺乏信心, 会因此增加焦虑感。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和立场去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 尊重他们的意愿, 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上一丝不苟, 在课后和学生亦师亦友, 真心关怀每一个学生, 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有安全感, 才能向教师袒露心声, 有利于解除紧张情绪, 消除心里障碍, 达到“尊其师, 信其道”的效果, 全方位提高学生语言运用水平和综合素质。
四、结语
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任。“复式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引导学生, 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有责任为更多的学生创造学习和展现自我的机会, 使学生在大量实践的过程中, 逐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因此, “复式教学模式” 是师生双赢策略: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确保教学过程能按照教师精心设计的程序顺利进行, 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营造并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既有利于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也有利于疏导学生心里, 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压力, 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Nunan, 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M].New York:PrenticeHal, 1991
[2].Cook, V.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td, 1996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4].郭爱兰.创新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 2006
[5].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6].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
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析 篇10
近年来, 由于高校体育课改的进行, 从而使得体育在高校教育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尤其是篮球课程为体育教学中的一个主要运动项目, 十分受学生的欢迎。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出体育的价值, 使学生身心能够健康的发展下去, 这才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而且这又是高校同于教学所面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然而, 当期我国各个高校的篮球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继续我们采取有效的对策予以解决。
二、当前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
1.教学模式比较传统
在高校传统的篮球课程中, 其教学模式只注重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 并且强调动作技能的规范性。但是, 却完全忽视了体育教育的健康性与终身性。近年来, 由于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 这种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篮球课程的教育的需求。在高校中, 男生比较喜欢篮球课程, 而女生的吸引力却非常小。由此看来, 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现代篮球课程的教学。
2.教学内容落后, 教学方法单一
在高校中, 其篮球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是严格遵守“三步走”的战略, 也即第一步, 教师进行示范;第二步, 教师进行指导;第三步, 学生进行自由活动。而其教学内容也只是讲解传球、投篮以及运球的动作技能, 然而却忽视了一个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事实上, 篮球运动最重要的就是注重团队合作, 而个人能力的提高并不是高校篮球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但是, 长时间以来,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教师只是机械教学, 而学生也只能是机械的学习。这样一来, 学生根本不能在较短时间范围内将这些基本的技能熟练掌握。要想真正学好篮球, 那么学生必须要热爱篮球, 而教学内容的滞后以及教学方法单一都将不利于篮球课程的教学。再加上, 由于学生的篮球水平高低不平, 难以激发学生对篮球学习兴趣, 也就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了。
3.不科学的教学评价结构
和其他课程学习一样, 对篮球课程的一个评价标准为结课成绩。通常情况, 教师都是将考试内容转告给学生。因此, 学生在课下也只对考试内容进行练习。最后, 尽管学生都能获得一个较高成绩, 但是, 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程度来分析, 存在较大不足。对于篮球课程来说, 漂亮传球动作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篮球技能。事实上, 篮球是一项群体活动, 也只有在团队当中, 才可以真正展现出人的篮球技能, 因此, 传统考核方式并不能代表学生的真正能力。对学生来说, 因他们的接受能力是大不相同的, 因此考核成绩也不能反映出学生的接受能力高低, 对学生来说也是极其不公平的。
三、完善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模式的有效对策
1.不断丰富篮球教学的内容
对高校篮球课程的改革, 实际上是为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与终身锻炼的意识, 从而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但是, 由于传统篮球课程的内容相对滞后, 难以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这样, 教师要在课程内容中, 增设一些新鲜内容, 从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例如, 增设篮球赛, 通过锻炼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一意识, 从而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牢固基础。
2.逐步完善教学方法
在篮球课程学习中, 因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 从而使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有较大不同。比如, 日常爱好打篮球的学生, 其篮球水平相对较高;而对篮球不感兴趣的学生来说, 尤其是女生, 对篮球学习没有太大兴趣。如果学生篮球基础相对较差, 那么教师最初要采用简单的教学方式, 先要去学生熟练掌握篮球技能, 降低技能学习要求。而对于篮球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两人一组, 进行对抗练习。这样一来,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竞争意识。
3.使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方法
经过大量实践证明, 传统篮球教学评价方式比较单一, 难以使学生熟练掌握学习情况。对教学的评价, 包含教学结果、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所以, 教师不能只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 而更多的是要注重学习过程评价, 不断鼓励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 进而发挥各自特长。
4.创新篮球考核方式
(1) 公布考核方法
在篮球课程开课之前, 首先要公布给学生篮球课程考核内容、考核方法以及考核标准, 而且还要使学生了解通过篮球课程考核的内容。
(2) 学生能够自由选择考试内容
在体育课程考核时, 学生能够选择不同篮球项目来考试。教师则是要结合学生实际水平来制定考试的级别和标准。教师随意选择考核方法进行考核, 这样, 要求学生多进行锻炼与学习, 从而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 以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 最终养成一个良好的锻炼习惯的目的, 全面提高学生篮球技能。
四、结束语
总体来说, 当今社会教学主要以素质教育为主, 因此对于高校篮球课程教学要围绕此课题, 重新定位教学目标。而且还要及时转变体育教学的理念, 丰富教学内容, 完善课程教学方式。此外, 还要注重学生篮球技能的培养, 将篮球教学和品德教学紧密相结合、篮球技能和运用相结合等, 从而使学生树立掌握篮球锻炼方式, 最终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 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靳厚忠, 范宏伟.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体育学刊, 2010, (8) .
[2]韦蕾, 徐其波, 韦宛辰.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之研究[J].新课程学习 (综合) , 2011, (8) .
[3]贾大鹏, 张磊.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北方文学, 2011, (11) .
高校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篇11
关键词:英语语言学 课堂教学 四位一体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b)-0170-01
“英语语言学”课程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计划中的一门基础必修课,该课程的目标包括系统传授现代语言学知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从事语言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在英语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目前高校中的英语语言学多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学生不仅在学习方面难度颇大,更重要的是因其理论性太强操作性低的专业特点,致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语言学丧失兴趣。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如何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更好更优质的完成的教学任务,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语言学的乐趣,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许多高校教师不断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进行实践探索,为学生能真正学习掌握好语言学而孜孜不倦。
1 高校英语语言学的课堂教学
英语语言学作为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科目与难点科目,在英语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语言学课程主要由三个知识模块组成:理论启蒙,基础理论,研究方法。理论启蒙内容涉及英语的词汇知识、语音知识、语法知识等,基础理论包括语言的各种属性、语言学的学科知识,研究方法则通过介绍语言学研究的设计与分析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研究的方法与技能。由语言学的知识构成可以看出,这门课程理论性极强,不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度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是苦不堪言。英语语言学学习现状令人堪忧。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激发学生兴趣,将知识以更加有效的模式传授给学生,是我们在英语语言学教学中应该不断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中经常使用的有讲授型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模式以及“四位一体”教学法等。
现在许多高校的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大多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因其科目的难度和特殊性,教师的“教”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英语语言学在课程设置上不仅内容量庞大,涉及面也非常广。语言作为一个多面体,涉及各个方面,例如人文、心理、经济,而语言学作为这些内容的载体,学科内容丰富繁杂,既有广度又有深度,使得学生一接触就望而生畏。如何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学习语言学的动力和激情,也一直是教师们密切关注的问题。设置这门课的目的是语言学家们希望用语言学的理论去解决实际的语言问题,所以,做到能学以致用,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学学习的意义与乐趣所在,就能成功挑起他们的热情和学习动力,而语言学理论凭借自身的内在吸引力,也将会在学习过程中带给学生意想不到的好处。所以,改变现有的被动灌输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一些充满活力与时俱进的学习元素,真正将理论融入到实践中教授给学生,才能使得这门科目设置的价值得到体现,学生也能在语言学上收益良多。
近年来,高校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悄然兴起。与讲授型不同的是,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它认为学习者是在参与活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有目的的交互活动掌握语言,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以目的为标向完成学习活动[1]。确实,在语言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语言学的学习目的。明确目的的导航性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有的放矢,语言学本就抽象,深奥,趣味性不足,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头雾水一塌糊涂,更是会导致学习效果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对语言学学习形成明确的目的认识就显得至关重要。任务型教学模式遵循三个原则: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原则;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原则;理论性与实际性相结合原则[2]。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完成知识建构,对于提高语言学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但其本身也存在缺憾,这种教学模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语言学深奥难懂,很多学生在学习初期就望而却步,无法坚持下去,从而导致成绩举步不前。
2 “四位一体教学法”
“四位一体”教学法是包天仁教授运用当代语言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中国英语教学的实际,创造性的提出的学习英语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将教学目标分成四个阶段,即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s)、能力(ability)、素质(faculty),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直至最终掌握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素质(faculty)”[3]。“四位一体”教学法提倡学生在打好语言知识基础的底座上,运用自己的能力去自主学习,这种自主学习策略不仅切合高校英语的要求,更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四位一体”教学法积极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式,在师生关系上以平等、交流、合作为基点,在课堂中能吸引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同时增强对语言学的兴趣和感知。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即使对于难度较大的英语语言学,抗拒心理也不如以往那么强烈,无形中就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从而改变他们的学习心态,变得愿意去尝试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以学生的知识、能力为依托,更加注重学生本身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可谓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一切课程活动的设计与出发点都是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不仅可以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心态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四位一体”教学法不仅符合我们现今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在实际中也有较强的实践性,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将这种教学模式不断推陈出新,使之更加适合不同课堂教学的特点。
高校英语语言作为本科专业院校英语专业开设的必修课,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或许会遇到更多的问题与困难也未可知。我们必须时时关注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才能更好的发挥这门课程的优势与价值,使之有益与学生。
参考文献
[1] 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8.
[2] 司文会.任务型教学模式启发下的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改革[J].黑龙江史志,2009(24):79-80
高校课程教学模式 篇12
1.结构不清晰:
一部分学生的文章中没有明显的结构词和过渡词, 句子之间及各段落间缺少内在的逻辑性, 跳跃性较大, 结构松散, 整个文章的框架很模糊。
2.语体不当:
写作的语体倾向于个人感想的抒发, 经常使用I think 等过于主观化的词语;在议论文的写作中, 语体不够正式, 有口语化的倾向, 如“ok”, “now”, “that’s all”等不当的词汇。
3.措辞不当:
尽管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 但在写作的措辞上仍存在一定问题。如选词不当, 褒贬色彩不明确, 不注意同、近义词具体的使用语境等。
4.语病突出:
在语法的单项选择中, 大部分学生往往能选出正确答案, 但在实际的写作中却病句连篇, 部分学生汉语式思维严重, 表达生硬, 缺少流畅性。
5.思想表达肤浅: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 大部分学生认识分析问题不深刻, 思想表达肤浅, 流于表面, 不同学生在同一篇题目下的观点、举证分析往往大同小异, 缺乏新意。
二、造成写作中诸多弊病的原因
1.写作课程选用教材老化:
目前多数院校英语专业写作课程选用的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的《英语写作手册》, 此教材的整体框架比较系统规范, 但其所包含的一些写作材料分析等内容与时代脱节严重, 老化现象突出, 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缺少灵活性:
学生普遍认为英语专业的写作课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程, 原因就是上课没有应有的激情。写作课的基本模式是教师讲授写作的相关理论, 学生记笔记, 课下完成教师布置的作文, 教师课后批改评阅。这种课堂气氛沉闷, 很少有师生互动。在这样的氛围下, 学生的思维被局限, 失去了主动去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只是被动地去接受教师灌输的理论, 对不同类型、话题的文章应如何展开并没有清晰的认识, 久而久之便对写作产生抵触情绪。
3.学生写作实践不足:
对于讲授英语写作的教师而言, 作文批改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 用的时间比其他科目多, 也很辛苦。因此, 布置学生课下完成作文的次数就相应地减少, 一般来说, 两周有一次作文的实践。这样虽然降低了教师的工作量, 但另一方面却令学生的写作实践明显不足。学生得不到连续性的训练, 笔头上的功夫不能充分的发挥, 诸如措辞不当, 汉语式思维严重, 表达生硬等问题总是没有明显的改进。
4.学生自身对写作重视不够:
同精读、听力等基础课程相比, 写作的课时相对较少, 一般一周只有2学时, 半学期就要把写作的相关理论和各种技巧基本掌握。这么短的授课时间是很难达到《大纲》中所要求的程度的。因此, 学生课下的自学, 自我写作实践是非常必要的。但现实是, 大部分学生只是写作课上听听教师说的, 记下笔记, 课下则很少主动去思考应如何写作, 缺少自律性, 认识不到自身写作的不足, 不关注时事, 不善于针对某一问题或现象做出自己的思考, 其写作思想的表达自然流于表面, 认识问题肤浅。
5.教师作文批改滞后:
由于作文批改的工作量较大, 耗费的时间比较长, 学生在交完作文后一般要在一周之后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收到教师的反馈。这种延后的反馈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已微乎其微, 学生往往只关注自己的作文得了什么样的等级, 而忽视教师指出的其作文中的语病、不当之处。其后果是学生在下次作文中还是犯同样的错误, 写作水平没有明显的改进。尽管教师非常辛苦认真地批改每位学生的作文, 但其效果却事倍功半。
三、高校英语专业写作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1.教材的选用:
首先, 在写作教材的选用上不必局限于某一本书。每本写作教程都有其闪光点, 一些教程理论框架清晰, 语言通俗易懂;一些教程写作实例分析针对性强, 可操作性强。如果能把不同教材的特色之处融合起来, 按照课时的合理分配, 重新编排讲授的内容, 写作课会丰富的多。
2.教学安排:
目前各高校英语专业的写作课一般从第3 学期开始讲授, 共开课一年。到大三年级时, 已经没有写作课。这样的教学安排并不符合教学的实际。按照目前的教学实际, 写作课应分为基础写作课和高级写作课, 共开设两年。从第2学期开始讲授基础写作课, 包括词、句子、句型、过渡词、标点等写作基础知识。第3 学期继续基础写作中的篇章写作, 学习主题句、拓展句、修辞、谋篇布局、衔接与连贯等, 以专业四级的写作标准和要求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第4、5学期开设高级写作课, 以专业八级的写作水平为基本目标, 加大写作的实践环节, 教师的讲评应起到让学生“有所思, 有所得”的效果。
3.教学理念:
讲授写作课程的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写作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 多练习、多思考、多总结应如何写, 如何用地道流畅的英语表达有思想、有深度的观点是教学的重点。课堂上写作理论的讲授是必要的, 但不能喧宾夺主, 理论只有应用于实践中才有意义。教授写作课程的教师应认识到, 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讲课讲出来的, 而是在不断的写作实践, 不断总结经验, 改善不足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因此, 那种照本宣科, 滔滔不绝的讲法只能是费力不讨好。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写作课堂活跃起来, 让学生主动去思考, 去提问, 去反省, 化静为动, 调动学生的思维, 激发他们的热情, 而不是让学生抄几十页的笔记。
4.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转变教学理念的基础上, 写作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灵活运用是调动学生积极性, 营造课堂活跃气氛的关键。教师应尽量避免纯理论的灌输, 即使是写作理论课也应有大量的实例作辅助。 在写作实践课中, 教师可充分利用讨论式来活跃课堂气氛。讨论的方式可灵活多样, 可以是小组各成员间, 也可把班级分成两大组的辩论式。教师给出某一热点话题, 学生间展开热烈的讨论。讨论可采用发散式或集中式。发散式即看哪组能列出更多的理由, 想出更多的评论角度;集中式即教师给出特定的切入视角, 学生有针对性的尽量往深层次去挖掘, 看谁的见解更有新意, 更深刻, 有说服力。讨论的时间不宜过长, 教师应给予发言的同学合理的评价, 并做出总结, 补充学生没有想到的观点或理由。经过激烈的讨论后, 学生对这一话题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然后在第2小节要求他们当堂完成作文, 下课就交。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而且集思广益, 改善了他们思路闭塞、精神紧张的不良写作状态;将课下的写作任务移到课上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更是加强了实战效果, 长期的训练将大大降低学生在实际考试中总感觉时间不够, 仓促行文, 跑题或作文完成质量较低的风险。
5.学生写作水平评价和反馈:
对学生作文水平的评价和反馈是影响写作教学的另一重要环节。考虑到教师繁重的工作量及反馈的滞后性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教师可采用学生相互间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的作文按组收上来后再随机发给另外一组的同学, 教师把评分的几大要点及不同符号的使用讲清楚, 把不同等级作文的标准明确, 要求学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评阅他人的作文, 并详细写出该作文中好的地方和需改进的地方。然后, 将学生自评后的作文收上来, 教师记录每位学生的作文等级, 可抽查不同等级的作文各几篇, 以明确学生的整体水平。这样, 教师的工作量明显减轻, 学生在阅读其他同学的作文时, 也能意识到写作中常犯的语病, 他人写作中可取的地方, 及自身写作的不足, 间接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庆, 谢超然.关于高校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再思考[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2) :58.
[2]王文宇, 王立非.二语写作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J].外语界2004 (3) :53-54.
[3]段煜, 张蕴睿.全球化趋势下高校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创新与改革[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4) :115-116.
【高校课程教学模式】推荐阅读: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05-31
高校平面设计课程教学08-23
高校即兴伴奏课程教学论文05-21
高校武术课程07-16
高校体育课程10-18
高校翻译课程05-31
高校数学课程08-25
高校排球课程09-13
高校课程考试11-03
高校课程社会评价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