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2024-07-19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精选12篇)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篇1

一、美国小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程

1. 二战前美国小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殖民地时期的美国教育出于为宗教服务的目的, 小学课程包括阅读、写作、简单的算术以及宗教意识。教学方法重视死记硬背和重复练习, 教材十分简单, 或者直接照搬英国的课本, 或者进行简单的模仿、复制。19世纪30年代美国掀起了小学课程世俗化的改革运动: (1) 课程中宗教内容逐渐减少、淡化; (2) 拓宽新的课程领域, 课程开始多样化, 课程中实用性内容大大增加; (3) 课程设置要考虑儿童心理发展的思想已开始萌芽; (4) 逐渐重视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南北战争之后到20世纪初, 小学继续修订和扩大课程设置, 增加新科目, 关注职业、文化和课外活动, 并对各科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强调教学过程应从儿童的个别、切身、现实的生活经验和需要出发, 充分估计到他们的心理特点及活动意义, 突出他们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使课堂充满机动性和灵活性。进入20世纪至二战前, 随着社会的变化, 迫切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小学课程体系以适应社会变化。杜威的实用主义课程理论对这一时期的小学课程影响尤为深刻, 传统的读写算比例下降, 音乐、图画、户外活动等科目的比例明显增加, 小学阶段课程更注重儿童身心发展, 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美国特色的课程体系, 实用性、活动性、个性化特点突出, 以课程与当代生活紧密相联系, 充分考虑学生背景、层次、兴趣的不同。

小学科目与时间分配的演变

2. 二战后美国小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战后初期, 美国小学课程设置非常广泛, 各校都开设社会研究, 取代了历史、地理、公民教育;语言艺术, 包括阅读、写作、讲话、听力;健康教育, 包括体育和保健;艺术, 包括音乐和美术;数学和科学, 实行分科教学。课程内容的安排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兴趣, 着重培养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1958年, 美国颁布了《国防教育法》, 资助加强公立中小学课程的改革。在这次小学课程改革中, 改变了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以促进儿童或者学生适应日常生活为目标的解决问题的学习或经验主义的课程体系。随后, 受杜威教育理论支配的美国教育的不适应性日渐明显:过分强调“做中学”, 导致教学方法的随意性, 难以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 缺乏踏实的文理科基础。20世纪60、70年代, 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强调教学原则的重要性, 并认为应改进原有学科的内容, 开设新“广域学科”, 比如, 在英语学科中, 教学大纲的制定者试图根据英语的内在或核心结构来有序安排相应的内容。以布鲁纳的理论为基础的“学科结构运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 要求学校必须传授基础科目, 狠抓基本训练, 高喊“回归基础”的口号, 对当时美国小学课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要求加强小学课程的系统性, 重视掌握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这次改革中, 小学课程增加了许多新的措施, 如逐渐强调读、写、算的基本教育;特别重视数学与理科的教育;在小学开设外国语的学校增多;提高各科教学内容的要求, 增加抽象的、理论性强的内容。

3.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小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 改革的核心侧重加强小学的学术基础课程, 切实提高小学的学术质量, 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 进而增强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能力。1994年, 美国国会通过了克林顿总统签署的《美国教育法———2000年目标》强调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时应当注意: (1) 在学习内容上, 必须指出学生应该知道什么以及怎样运用; (2) 在运用水平上, 应指出学生如何对自己的技能及知识的习得程度进行检测; (3) 课程标准应面向全体学生, 不应考虑学生在种族、地位、语言、文化背景和需要等方面的差异; (4) 各州在课程标准中要特别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该法为小学课程标准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1985年开始, 美国科学促进会开始着手制定《美国2061计划》, 意图通过该计划的实施为美国培养出21世纪的人才, 并继“高质量教育运动”之后在美国掀起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浪潮, 并对有关小学课程改革的计划作了周密的、循序渐进的部署。计划分三个阶段来实施, 即1985年至1989年为第一阶段, 用4年的时间研究美国小学教育改革的理论和思想, 确立21世纪小学生的学习目标, 设计课程改革的总体方案;1989年至1992年为第二阶段, 用3年时间由各专题研究小组根据上一阶段提出的改革总方案的宗旨和要求设计课程改革的具体规划, 开发多种适宜于小学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的课程模式, 明确各种模式实施所需的步骤、条件和手段;1992年开始为第三阶段, 用10年左右的时间大力宣传中小学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改革计划, 以征得国会、联邦政府、州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美国教育部于1993年出版的《科学文化的标准》规定了二年级和五年级末的学生在科学、数学和技术学习方面应当达到的标准。如“生存环境”主题中规定“在二年级末, 学生们将知道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的动植物具有帮助它们在那里生存的特征。在五年级末, 学生们将知道单个有机体的某些特征是遗传的, 某些特征是习得的”。

二、美国小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特点

1. 设置基本课程标准, 渐进推动改革

美国吸取“高质量教育”时期的教训, 推行“2061计划”的时间跨度大, 根据具体情况分三步走, 小学课程改革推进循序渐进、稳定扎实。而且, 政府或政府最高决策者亲自过问包括课程改革在内的基础教育改革, 以总统亲自签署的体现教育改革精神的教育法令为背景, 也保证了课程改革的稳定、有序、高效推行。设置课程时, 既注意保持统一的教育水准, 又注意从国家、地区或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美国的最新课程方案, 对地方教育行政当局和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的自主权抱着尊重和继续承认的态度。但是, 为了防止教育质量下降, 防止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小学毕业生的实际水平出现过大的差异, 要求地方或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必须保留一个最基本的统一的课程标准, 强调基本的课程标准必须面向所有学生, 任何地区、任何民族、任何阶层的学生都不能例外。

2. 强调课程多样性, 重视基础核心课程

在现行美国小学课程中, 传统的小学核心课程内容仍得到重视。美国的最新小学课程方案中, 核心课程仍然是代表语言文学、数学、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四个学科门类的四门课程。此外, 在小学课程体系中, 体育、艺术类课程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课程。由于这些课程对于培养和发展作为未来公民的儿童的基本素质是不可或缺的, 在未来这些课程仍然具有相当的生命力。这些课程强调面向每一个学生, 力图做到考虑学生不同种族、生活地区、家庭、智力水平、兴趣等差异, 提出不同的要求, 使每一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一定的目标, 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实现充分的发展。目前, 各地小学课程都十分尊重并重视儿童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自主性, 将儿童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与社会需要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设置自主性综合学习课程、个别课或小组课等, 为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特别是近些年从世界各地移居美国的人数迅速增加。在多元文化背景下, 学生的差异性也很大, 教师要分析、研究学生, 增强课程的针对性,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课程, 给每一个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

3. 倡导学生自主探索, 注重活动教学

注重活动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作用是美国小学课程的突出特点。学科教学活动化, 就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探究为主, 把交互式、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融合在一起, 以活动为基础, 激发起积极的思维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 以活动促发展, 达到主体主动发展、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的教学。美国小学课程通过教学活动化的形式让学生在具体活动的情境中, 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这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 更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运用活动教学法,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地、简单地接受现成的知识, 而是通过动脑、动情, 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和方法, 通过师生、同学间的交流, 积极主动地探索和思考, 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索精神, 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美国小学课程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4. 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强调课程的一体化

美国小学阶段的课程主要采用综合化的课程组织形式, 一方面可以减少课程设置中的分科数目, 同时能够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不至于过于零碎, 且更加接近生活, 符合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如语言艺术包含了阅读、写作、文学、口语等知识, 社会包括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科学课将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知识融为一体, 音乐与艺术、体育和保健也具有较明显的综合课的特点。美国小学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性教育和训练, 课程中的各科具有一体化的特点, 一门课程包含有多种学科的内容, 同时, 各门课程间又进一步相互配合, 相互渗透, 这种综合性的教育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在阅读课程中, 包含有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很多内容, 使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 学到了相关的知识。社会课程也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在学习社会科学知识的过程中, 通过让学生自己翻阅资料和图书、写调查报告等, 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在收集信息资料的过程中, 学会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 在课堂讨论中培养与人合作、分析和表达的能力, 等等。当然, 综合性的教育和训练, 并不意味着失去本学科的特定教育目标。美国的教育者们特别指出, 综合性的教与学只是一个教育对策, 而不是教育的目的, 真正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整体观点和综合能力。

5. 追求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简单化

课程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是美国小学课程的传统, 这一传统在最近的改革中得到发扬光大。美国人认为,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有个性的社会人, 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活动就是人们的生活, 要想认识社会, 先要认识生活。因此, 在选择课程内容、编制教材、设计课程实施步骤时如何使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始终是美国小学课程关注的重点。如, 社会科学课程逐渐增大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关历史的内容, 以往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政治、军事、外交事件方面, 如今更侧重社会历史, 如一般老百姓怎么生活、工作, 人们的宗教、艺术、娱乐活动, 体育运动等。地理的内容改变了过去大量国名、首都、自然资源等内容, 代之以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 如对时空的感觉、对方位的辨别、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此外, 社会科学课程强调贴近当今社会,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让学生通过接触社会, 阅读各种时事报道, 认识社会, 并通过学生讨论、研究, 学会正确分析和认识社会问题的方法。这些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 对提高学习效率十分有效。

三、美国小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1. 加强基础课程改革的读、写、算

美国小学课程向来重视读、写、算等基本课程, 将其作为提高美国学生学术能力的核心。但美国学生这方面的素质一直不尽如人意。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给学生减负的时候, 美国却提出增加小学生的课程学习时间, 以此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之一。

2. 课程发展不断走向整合化与信息化

在未来的发展中, 课程的综合性加强, 教材的组织结构强调课程的整体结构, 更注重个体的情意性和活动性经验, 课程不仅强调思维发展, 而且还强调公德、审美和人格的发展, 以实现个体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为应对信息社会的来临, 获取、评价、运用信息已经是每个人必备的生存技能, 信息操作技能课程将贯穿、渗透到其他课程当中, 以提高各科的整体学习效果。有了知识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以及信息素养, 学生就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终身学习者, 一个能进行批判性思考、能熟练使用各种技术、能与他人合作共事的现代人, 也才能适应21世纪信息社会的各种挑战。美国小学课程改革将朝着培养21世纪优秀公民发展。

3. 提高教育质量并建立统一课程标准

美国课程管理长期实行地方分权制, 各地的课程千差万别。它虽然照顾了各地的特色, 但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 加强课程的统一性, 减少差异性, 是美国小学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已设置一些基础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供各校参照, 如何使这些标准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是美国小学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4. 注重品德与价值观的培养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熔炉, 如何使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团结一致一直是个很大的难题。加上近十年来美国校园屡有骇人听闻的恶性事件发生, 对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美国将从儿童抓起, 加强学生个性品质、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培养诚实、公正、礼貌、责任、尊严、忠诚、宽容等品德,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以提高公民素质。目前, 新一轮道德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美国积极开展。

5. 科学课程的高度重视势在必行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为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需要, 美国十分重视科学课程, 把科技启蒙教育当作小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科学课程中, 将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知识和训练实际操作的科学技能。

参考文献

[1][英]B.霍尔姆斯, M.麦克莱恩著.比较课程论[M].张文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1.5.

[2]季银泉.当前美国、日本、俄罗斯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 2000 (4) :14—17.

[3]安德鲁·阿格伦, 詹姆斯·拉瑟福德著.2061计划现在走到哪里[J].王红宇译.外国教育资料, 1994 (2) :76—78.

[4][日]奥天真丈著.各国学校制度与课程[M].吴盛木等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0.228.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篇2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讨论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指导思想,以及课程目标、内容、编订、考评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及改革方向。

关键词 体育课程 发展趋势 体育教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基本指导思想

1.1 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1.1 体育课程改革是现代生产、生活的需要1.1.2 传统体育课程体系本身存在的不少弊端,必

须进行改革

1.2.3 现代科技发展客现上促使体育课程的改革1.2 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现代体育课程改革要充分发挥体育教育优势,为培养新世纪的人才服务。要以现代科学理论发展成就、社会进步和人们追求健康生活为目标,以体育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围绕培养有良好健身方式和习惯以及具备丰富体育文化知识的高素质、强体能、广适应人才为目的,深入研究,拓宽课程体系的覆盖面,增强课程体系的完整性。

1.2.1 构建快乐体育教育方向1.2.2 构建成功体育的教育方向

综合分析国内外当前体育教学现状,体育课程发展指导思想应该具有一些共同特征:(1将增强体质放在首位;(2体育课程与课余运动训练各成体系;(3注重体育教学,更好的掌握运动技能;(4充分让学生自由参与课外体育活动;(5强调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6彻底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7强调培养学生互助意识和

团体精神;(8体育课程评价淡化数据测量,重视理性分析;(9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侧重发展能力。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受现代发展的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体育课程目标发展的共同趋势有:(1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课程的

首要任务。这是国内外学者一致认同的,是体育课程教育价值的基本体现。(2重视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能和方法的传授,使

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理论文化素质。体育课作为教育的一门学科,根本职能是向学生提供促进身体健康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因此,体育课程的内容应包括掌握体育文化和卫生保健的知识,而不是仅限于暂时的体育实践行为。

(3重视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及独立

锻炼身体能力,使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激发长期参加身体锻炼的兴趣和欲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这是各国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

(4强调适应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各国教育界认为

学生间相互合作和竞争能促进个性的形成。通过身体练习,发展学生个性,充分挖掘和实现学生的运动潜能;通过运动表现自我,发展社交能力,帮助学生建立与外界的联系,达到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精神,获得社会感、责任感、自我认识、自我实现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5配合教书育人的总目标,把体育与思想品德教育

和美育结合起来。通过运动美、形态美、拼搏美以及成功后的喜悦等来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现代体育课程内容的趋势 3.1 强调体育课程的实践性和可持续性

重视实践活动,加大体育文化与健身方法以及保健卫生知识的比重,使现代体育课程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持续性。加强体育教学中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竞技的、娱乐的、趣味的、道德的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应用,而且要有一定的深度,强调内容的可持续性。让学生掌握现代生活最有用的、最基本的、最必要的体育知识、文化、技能、方法,为增强学生体质和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201・论现代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与改革方向

李晓锋 3.2 体育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和综合化

为了适应增强学生体质的需要,也为了满足不同的地域、风俗、能力、基础条件以及兴趣爱好的需要,近十几年来,发达国家的课程内容增加了休闲体育,如射箭、网球、高尔夫球、保龄球项目等。同时,随着科学发展,作为新兴“边缘学科”的体育,以融汇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力学、医学、遗传学、营销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知识,将不同的运动项目和练习形式合理综合,并运用交叉学科相关理论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在运动实践中操作的理论指导。具体教材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和学校的教学条件的差异,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与运动技术的学习,基本教材与选用教材相互交叉综合等方法。

3.3 竞技运动教材化

根据国内外各种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归纳出竞技运动教材化的几个方向:(1向动作教育方向的教材化。追求动作的合理性和美感,适合小学低年级。

(2向游戏方向的教材化。在运动中加进情节强化协同和竞争的因素,有利学生提高运动兴趣和个性发展。

(3向理性方向的教材化。运用探究式、发现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挖掘运动背后的原理和知识,追求”懂与会”结合。

(4向文化方向的教材化。了解运动背后的文化背景。

(5向变形的教材化。突破运动项目原型,进行大胆的改造,成为“似是而非”的新项目。

(6向生活实用方向的教材化。(7向简化方向的教材化。(8向运动处方方向的教材化。

体育课程的结构与设计

目前国内外在体育课程结构改革方面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重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之间的配合,将早操、课外锻炼和竞技训练作为课程结构的一个部分,突出体育课程选修制的作。

具体一节课的结构不再是传统“准备、基本、结束”三部曲,而是根据教材设计、学生身心变化规律来划分。课程设计要注意以学生心理趋向和认识规律为主线设计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时的教学。强调体育教学系统与学生心理认知走向的统一,强调教学过程的内在逻辑性和外在的轻松、愉快。在教材体系上考虑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打好基础,增加选用教材的比重,开设专项选修体育课,教材内容不作重复安排。总之,体育课程设计要以实现体育教育目的为中心。现代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

随着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改革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对提高实际运动效果和体育教学管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世界许多国家在体育课程评价方面注重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结合,淡化数据测量。重视理性分析。

(收稿日期:2006-12-18(上接第85页

绩原因之一”。教师的个性应建立在人格感召的基础上。当然,教师素质包括指责任心、敬业爱岗、知识丰富、一视同仁、教法生动、有幽默感等,具备了教师应有的素质势必在教学中自然形成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并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结束语

新世纪的大学生已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体育教师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把握学生心理变化,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和谐认知为前提的良好的课堂氛围,师生应自觉协调共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而努力。

(收稿日期:2006-12-11 ・ 3 1 ・

《内蒙古体育科技》(季刊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篇3

关键字: 教育改革 基础教育 英语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c)-0000-00

1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

1.1基于素质教育的终身教育理念愈加坚定

1968年保罗·让·郎格朗在其专著《终身教育导论》中率先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他指出:“我们所说的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成就,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1]因此,教育不仅要提高精英人物的素质,重要的是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1.2“以人为本”贯穿始终

任何教育改革都是为“人”服务的,人是教育的对象和最终落脚点。因此,在未来的课程改革中,必将继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发展观运用于基础教育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及其发展为本”,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促进全体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1.3课程与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伴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大变革,课程与教学改革也此起彼伏。从“文化大革命”之后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国基础教育走过了一条漫长的恢复、发展、调整和改革的道路。

无论是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还是评价体系的变革,都要求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促进课程与教学的现代化。因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也必将不断地持续、深入下去。

1.4教育均衡发展更加迫切

“教育均衡发展指在教育公平原则支配下,国家及各级政府与教育部门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与政策都要体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思想,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及群体之间的教育资源,必须均衡配置。各级学校与教育机构,在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均衡的教育与发展机会”。[2]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较大,使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生极大的差距,因而,教育发展也极不平衡,地区差异很大。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投入的力度,努力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使之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

基于以上对基础教育发展趋势的分析,笔者认为未来英语课程改革有必要坚持以下方向:

2.1课程目标更注重整体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于激发与培养广大中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一定的綜合语言运用能力。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注意到了这个问题,采用了一到九级整体设计的理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应该建立在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及文化意识等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3]

2.2课程内容更注重生活化,关注学生人文素养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A.N.Whitehead)认为:“教育只有一种教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课程生活化意味着课程要直接面向社会,与生活融为一体,既使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又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活的源头。”[4]因此,未来的课程教材将进一步面向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 “教材脱离学生生活,有如让学生‘在他津津有味地尝着某些完全不同的东西的时候,吞下一口不可口的食物’”。[5] “人文素质的提高不仅有利于科学作用朝着更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而且也更有利于科学自身的发展,因为,人文知识不仅使人更高尚,它也使人更聪明、更富有智慧。”[6]正因为如此,未来我们的课程改革应该更加关注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2.3课程实施更注重实效化,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而广大师生又是课程实施中的关键人物。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情感,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转变其学习方式,进而促进教师改变其教学方式。“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7]师生共同发展最能体现课程实施的实效。

2.4课程评价更注重多元化,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课程评价是影响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的课程评价对推动课程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多种智力,且各具特色。

首先,英语课程评价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我们一直把学业成就当作考查教师业绩及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其次,英语课程评价应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强调参与和互动,充分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应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无论是教学还是评价都应该视学生为主体,使他们学会自我评价,积极参与合作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程评价对促进英语课程发展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保罗·让·郎格朗.终身教育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8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3]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116.

探析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 篇4

一、高校设立公共体育课程的意义

高校需要面向全体学生, 结合体育课程的特点, 开设种类齐全的公共体育课程, 以满足各种体育水平、各种体育爱好的学生的需求。设立体育课程的意义, 不仅在于个人, 也在于国家。

一方面, 在高校开展公共体育教学, 能够响应国家“以人为本”的号召, 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 增强青年人的体魄, 培养青年人终身运动的好习惯。人们常说,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青年人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必须加强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 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

青年人必须认识到,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青年人来说, 只有从各方面全面提高自身的能力, 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因此, 青年人必须在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中努力学习体育知识, 加强锻炼, 进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另一方面, 少年强则中国强。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永远占有一席之地, 要想永远摆脱“东亚病夫”的耻辱, 必须让高校和学生重视体育教育。合理、科学的体育课程不仅不会影响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阳光、积极的精神面貌, 使国民素质得到提升, 进而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健康、强韧的形象, 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

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现状

( 一) 学校的体育设施不齐全

由于场地、资金等因素的限制, 很多高校无法为一些特殊体育项目准备专业设施, 没有游泳馆、没有滑冰场甚至没有足够的篮球场, 是很多高校目前正面临的问题。体育运动设施不齐全给体育课程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 二) 体育课程的项目少、课时不足

目前, 大多数高校开设的体育课仍然是一些传统的项目, 对于时下热门的体育运动没有涉及, 如游泳、拳击、滑冰等。学生无法在体育课上接受与时俱进的教育, 自然无法培养这些专业技能。另外, 高校对专业课的重视导致对体育课的课时安排不足, 多数高校体育课频率是每周一节课, 且有的年纪的学生不需要参加体育课。体育课时间少, 从根本上决定了体育课的效果差。

( 三) 学生的体育基础差、兴趣不足

大多数学生在中小学教育中并没有积累任何的体育专项技能, 导致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大学体育课程的技能学习, 进而使他们在有限的体育课上无法真正提高自身的体育成绩。体育成绩不佳以及学生过分重视专业课的学习, 导师他们对体育课程逐渐丧失兴趣, 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不高。

三、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

( 一) 高校兴建体育设施

体育设施建设是开展体育课程的基础。为了加强学生的体育教育, 各高校会将大量资金投入到体育涌动设施的建设中去, 兴建专业化的体育馆、游泳池、溜冰场, 购买剑术和拳击装备等。未来的高校体育教育将逐步走向先进化和专业化。

( 二) 体育课程设置逐渐完善

一方面, 随着体育基础设施的完备, 体育课程的项目也将逐渐增多, 以满足更多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同时挖掘学生在各种体育项目上的潜力。另一方面, 随着社会各界对体育教育的重视, 体育课程在课时安排上也将有所变化。学校和学生愿意分配更多的时间在体育课程上, 因此, 体育课程与专业课程一样, 也会变成常规课程, 学生每周的体育课时数可能会由原来的两课时变成六课时。

( 三) 重视学生体育基础教育, 以培养兴趣为主

高校的体育教育会更加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而不是通过考核逼迫学生去学习某项体育运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兴趣,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体育课程教育的效率和效果。同时, 老师们在意识到大多数学生体育基础薄弱之后, 会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强化体育基础练习, 为后期的专业技能学习打好基础。

四、结论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高校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在完善高校教育的同时也在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推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 既是增强学生体魄、强身健体的重要途径, 也是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有效手段。只有充分认识到当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才能在不断改进中完成我国体育教育的建设, 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彭国强, 项贤林, 张成一等.近十年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状况[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0 (1) :78-79.

[2]宋德海.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价值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 2013 (1) :26-29.

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 篇5

安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陈录生

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与体力,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它具有复杂的结构体系.在这一结构体系中,教学方法则是其关键环节之一.教学论认为,教学方法作为无形的纽带,维系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目的的实现.正象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所说:“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很多方面取决于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最优结合的技能、技巧如何.”

大量的教育实践活动也表明,教学如果缺少了适合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就差,教学任务就很难完成.可见,教师正确地选择和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不论是对低年级学生还是对高年级学生,不论是对个别学生的指导还是对班级授课来说,都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事情.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的学法.教法和学法都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教学方法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或进行适当的改革.纵观现代世界各国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成果,尽管它们的内容涵义、体系结构、实施形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从改革的思路、理论依据和实施效果等方面去分析,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趋势.

一、重视开发学生的智能

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习惯于用注入式、满堂灌的方式增加学生的知识,往往使学生思路闭塞,缺乏独立思考力和创造性,限止了学生智能的发展.现代教学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且更重视开发学生的智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一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现代教学方法改革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新事物、努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综合力和创造力.美国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就是这样,它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或“解决”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获取知识,象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去“发现事物的发展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国内外推行的“问题教学法”也要求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使他们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造性活动的经验、特点和程序,以达到开发智能的目的.日本学者川上正光认为:“知识,百科全书可以代替,但是,思考出一个新方案、新观点,除了智能因素外,是任何东西也代替不了的.”这种很有见地的观点不仅为许多学者所接受,而且直接影响着现代教学理论的研究和现代教学方法的改革.

二、重视学习方法的研究

教学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体,但是,长期以来,中外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教而轻视学,即在教师如何施教方面研究较多,而在学生如何学习方面探讨较少.随着人类知识信息量的增加和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学生学习方法对教学活动过程的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小学面临的许多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阿尔温·托夫勒也认为,“明天的学校不仅要教给学生信息,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现代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对学法的研究已经受到高度的重视.以我国为例,从事学法研究的学术团体相继成立,进行学法实验的中小学校越来越多.“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终生受用无穷”,这句至理名言正在成为当代教学方法改革的座右铭.“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学习”,已经逐步成为教育界同仁的一种共识.近些年来,国内、外创造和实施的“八环节系统学习法”、“单课四步预习法”、“反馈调节学习法”、“过度学习法”、“三——tion外语记忆法”(注:“三——tion”即印象、联系、重复之意.)以及“自读教学法”、“自学辅导教学法”等,都是学法研究和改革的优秀成果.这些方法不仅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而且使他们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地培养自己的能力.

三、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当代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研究说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相互作用.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理想、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这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活动过程,难于改变学生的智力水平,但它们是学生智力活动的精神支柱和学习过程的动力系统,因而可以调节教学活动,使之顺利地进行,并极大地影响学生智力水平的发挥.“皮格马利翁效应”已经说明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对学生学习成绩巨大的促进作用,此外,坚韧的意志力、积极的情绪体验、优良的个性品质也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洛夫的“暗示教学法”,就是让学生的情绪处于轻松愉快或无意识状态下去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我国近年来创造的“问题情境诱导教学法”,也是通过创设问题的情境,诱发学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并获得良好效果的一种方法.还有“非智力因素教学法”,更是在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培养意志和性格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智力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的有效方法之一.正象赞柯夫指出的那样:“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四、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过程,也是学生对教学形式和内容进行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一系列加工处理,在头脑中建立暂时神经联系,形成一定经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如果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没有学习动机,学习目的不明确,注意力不集中,就很难接受有关的知识信息,形成暂时联系系统和经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此话是很有道理的.因此,现代教学方法改革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作用,并努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我国教育界创造的“愤悱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设疑教学法”、“引言激兴法”等都反对学生呆读死记,特别注意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启迪创造性的目的.

五、应用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

传统教学方法改革重视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哲学思想的指导,现代教学方法改革在重视教学经验总结和按受哲学思想指导的同时,特别注意应用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人们不难看出,当代许多有效的教学方法都是由心理学家研究提出并付诸实施的.这类教学方法的实验和改革既是对心理科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心理科学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

更引人注目的是,当代关于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成果,为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使教学方法改革摆脱主观性和盲目性,朝着遵循儿童和教育心理发展规律的方向不断前进.例如,根据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有人提出了“刺激——反应学习法”;根据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有人提出了“暗示右脑法”和“大脑两半球并用学习法”;根据“感觉相互作用”的规律,有人提出了“音乐感染教学法”、“原型启发法”和“类比迁移法”等.这些都是心理学研究成果在教学方法改革中的成功应用.还有洛扎洛夫用心理学所揭示的人的“下意识心理活动”规律,创造了提高记忆效率的“暗示教学法”;沙塔洛夫利用心理学的“完型”理论,创造了优化教学效果的“纲要信号图示法”等,这类教学方法实际上就是教育心理学的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总之,由于当代教学方法改革注意应用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使新的教学方法不仅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而且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六、注意以“三论”作指导

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虽然源于电子工业技术和管理科学,但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概括性和广泛的适应性特征,对许多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都具有指导意义和巨大的影响作用.现代教学论不仅把它作为理论基础之一,而且把它作为方法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三论”的观点,教学过程是由主体、客体、方法、信息等要素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由信息进行沟通,而各种信息活动又可以施之以一定的方法、方式加以调节、控制,以获得最佳的沟通效果.这种观点已经为教育理论界许多人所接受,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之中.如美国斯金纳首创的以控制论为基础的“程序教学法”、德国瓦根舍因推出的以系统论为基础的“范例教学法”、美国布鲁纳提出的以结构系统理论为基础的“发现教学法”等,不仅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过程,而且在此基础上,人们又根据“三论”的原理使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此外,国内、外教育工作者提出并实施的“阅读教学法”、“系统复习法”、“反馈调节学习法”、“结构学习法”、“信息网络教学法”、“五轮次反馈复现教学法”等,也都是以“三论”为指导思想而创造的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三论”对教学方法改革的巨大作用.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篇6

关键词:职教课程模式;趋势;思考

一、前言

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是有关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确定、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与选择、职业教育课程实施以及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标准形式,其内部往往蕴含着一定的思想取向和结构,而外部则往往表现为一定的操作规则和方法步骤,以便人们可以重复、广泛地操作,内外结构,形成一种体系。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总是与一定的历史背景及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现实因素相联系。刘春生在《职业教育学》中总结当前国际上较为典型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有六种,即单科分段式课程模式、核心阶梯式课程模式、能力本位课程模式、模块式技能组合课程模式、职业群集课程模式及我国职业教育界提出的群集式模块课程模式[1];李欢等认为,上世纪80年代之后,我国在改革原有职教课程模式的基础上,呈现出三种主要的课程模式,即“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阶段能力模块课程模式和“岗位综合能力导向”课程模式[2];另外也有人提出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职教课程模式、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等等。综观各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都是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都有其自身的特色。然而,通过对各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具体分析可以看出,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一些共同的趋势,即个体化、综合化、群集化、模块化。这些趋势的形成过程,体现了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然而,仔细思考,在这种改进、完善的过程中,也体现了一些很明显的弊端与不足,这些弊端和不足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的话,将会影响到职教课程模式的有效发展。本文将对其发展的趋势进行阐述,指出其中的问题,并对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在丰富职教课程理论研究的同时,对今后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理论发展及实践中职教课程模式的应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趋势

1.个体化

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个体化趋势,主要体现在学校对人才培养的理念上,指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发展在课程的取向上越来越趋向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注重个体走向社会后的就业能力及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的适应能力及必要的转岗能力的培养。在早期的单科分段式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中或者是能力本位课程模式中,大多是一种知识取向或者能力取向的课程模式。然而伴随着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提高,这种知识取向或者是能力取向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弊端。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注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职业基础能力的培养,希望通过一些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学习来提高学生日后在工作中的适应能力。知识本位、能力本位逐渐过渡到人格本位。

2.综合化

所谓的综合化趋势主要表现在职教课程目标上,指在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中,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确定日益关注到知识、能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尤其重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所谓的综合职业能力主要指个体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并且在进行该种职业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业通用能力、职业特定能力及职业核心技能等多种能力的有机总和,是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够完成某种职业任务的综合能力。在早期产生的几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中,其课程目标大多是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及某个岗位的职业技能,如单科分段式课程模式。由于这种课程目标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因此出现了诸如“高分低能”等现象。

3.群集化

所谓的群集即职业群的集中,群集化即指将多种性质相当的职业群加以集中。在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上,这种群集化的趋势表现为,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不再是对某个岗位或某个职业的任务进行分析,而是对整个职业群进行分析,通过对职业群中各个职业的共同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进行集中分析来开发课程的内容,并将通过这种方式开发出来的课程称为职业群集课程,将这种课程模式称为职业群集课程模式。科技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得通过对某个岗位或者单个职业进行任务分析而形成的只能培养单项操作能力的课程逐渐显示出其社会的不适应性。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开始以业群为对象来选择课程内容。后来又被我国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借鉴,形成一种“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式。

4.模块化

所谓的模块主要是指一个个小单元。职业教育课程的模块化趋势,主要是指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在组织结构上日益破除按照知识、技能的内在顺序组织教学内容的传统,而是通过将选择上来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划分为一个个模块来进行组织。模块化的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可以说是与群集化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方式相对应的,它倡导将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模块来组织,克服了群集化课程内容用单科式组织所带来的重复与杂乱,从而保证了群集化课程内容的有效组织。

三、思考

上述职教课程模式的发展趋势是对现有的职教课程模式加以归纳概括所得,同时,也是未来职教课程模式发展的基本方向。然而,通过对当前的职教课程模式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思考,发现我国职教课程模式的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1.各种模式之间界限不清,存在相似相容的现象

各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虽然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适应范围不同,并且也表现为不同的特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各开发领域的发展。但是,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各种模式之间仅仅是参照物的不同或者指导思想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即都是依据一定的指导思想来分析课程目标、选择并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最后评价课程。这其实是泰勒目标模式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领域的最大利用。这就使得各种课程模式之间,仅仅是内容上根据不同时代的要求作出相应的变化,以其独特的时代特色与其他模式区分开来,但是却很难突破目标模式,在形式上产生不同。发展其实就是扬弃的过程,即通过对旧事物的批判吸收而进行。因此,各种模式之间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各样的相似、相容现象,如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强调以能力为本,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而在后来的群集式课程模式当中,也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岗位转换能力。其实,职业能力、岗位转换能力都强调了一种能力为本的思想,只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由于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同,人们赋予能力的内涵不同罢了。所以,各种模式只是体现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领域与时俱进的一面,在模式的基本形式上没有本质的差别,即各种模式仅仅是内容上的修改,但并没有构成形式上的改变。

课程理论研究者施良方曾在《课程的理论与基础》中总结出四大课程模式,即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实践模式、批判模式。所以,职业教育课程工作者不妨借鉴普通课程模式,打破思维界限,换个角度思考,或许能够使得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形成一种全新的模式。

2.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过于客观化

所谓的客观化主要是指当前职业教育课程的制定主要是根据客观存在的职业或岗位任务的分析,而忽视了学生的现有水平、接受能力、需求、性格特征等主观性因素。简单地说,就是指根据社会的需求来培养人才,而忽视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个体的专业性向对职业的影响。“如果教育要有意义,那它就必须使每个人按照他自己的本性得到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应是他自己志趣、倾向和能力的一种作用,而不是让他按一种只适用于某种特定的对象即学得快而且对学校制度顺从的‘天才学生’的既定模式来发展。”试想想,一个根本就不爱这个职业,或者说一点都不合适这个职业的学生,要想学好这个职业的相关课程,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课程的编制上,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

对学生的专业性向进行调查。所谓的专业性向,主要是指个体对某个专业的性格倾向。专业性向调查,主要是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适合于哪个专业。对其调查主要是为了做到每个学生都学习与自己合适的职业课程,而每个职业或岗位都由适合其职业性质或者岗位性质的人来承担。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效率,同时也保证了“合适的人入合适的门”,使得人力资源达到最大化的利用,产生最大化的个人效益及社会效益。反之将降低学习、工作的效率,带来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加强职业指导。如果说对学生的专业性向进行调查,是确保合适的学生选择合适职业的外因的话,那么职业指导则是作为内因来确保合适的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应该通过职业指导,让学生对社会中的职业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然后根据自身情况,对自己所学的课程进行选择。内外因相结合,相信能最大化的达到目标。

3.现有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呈现一种亚综合状态

所谓的亚综合主要是一种不全面、不完善的综合。职教课程模式的亚综合状态主要是指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大多只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等,而忽视了学生职业态度、职业情感等因素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可以分为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实践证明,简单技能的习得可以通过反复的训练,而复杂技能的学习依靠的是学习者的悟性,即学习者通过内隐学习来习得复杂的技能。一定程度上说,内隐学习的产生离不开具体的职业情景,而培养学生职业态度、职业情感有利于学生很快地进入职业角色,从而促进内隐学习的产生,进而形成某种复杂技能。同时也只有通过内隐学习,才能使得学生将各种简单的技能运用自如,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平,而形成一种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在制定职教课程时,除了考虑到学生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能力的形成之外,还应考虑到职业态度、职业情感等因素,让学生将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相结合,对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情感、职业态度等综合学习,才能形成一种综合的职业能力,才能培养其在复杂的职业情景中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这对于培养学生日后在工作岗位上的适应性也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主编.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新电力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研究 篇7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提升, 电力体制改革的改革和创新一直是国家发展国计民生和能源安全战略的一大命题。自我国进行电力体制改革以来, 电力工业一直在不断进步, 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市场格局。但是近年来电力面临一些问题, 严重制约着电力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2015年是“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收官之年, 我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压力倍增。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电改“9号文”, 表明了我国对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紧迫性。[1]本文通过介绍电力市场的本质, 和国外的电力体制改革以及我国近些年的电力改革动态, 剖析本轮电改对电力市场化等方面的改革, 并提出适合于我们现在国情的相关措施建议。

1 电力市场的本质

电力是特殊商品, 生产和消费需要同时进行, 不能储存的性质使得该商品生产和销售需同时进行。根据微观经济学厂商均衡理论[2,5], 电力市场是属于商品市场的范畴, 它是以电力这种特殊商品作为交换构建买方和卖方的集合。但区别于以其他商品为内容的专门市场, 电力市场除了电能商品还包括各种辅助服务商品, 如输送电能、提供备用、无功补偿及电压调节等。

建立电力市场的根本目的是在电力工业中引进竞争机制, 由“市场”动态调整电价的价值。电力市场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竞争性、网络性、协调性。在竞争中应保证参与者之间的平等, 所以电力市场应该保证:

(1) 电力市场透明化, 以便监督。

(2) 自由选择的权利, 不论是供电侧还是需求侧。

(3) 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保证竞争规范化。

19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电气时代”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对整个人类都具有深远地意义。电业工业发展初期世界各国主要采用垂直一体化垄断的电力体制模式, 这种体制在当时满足了电力工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发现这种模式缺少了竞争体制, 电力工业生产资料的更新逐渐跟不上生产力的发展, 造成电力工业长期处于垄断状态, 电价居高不下, 从而制约电力工业的发展[6]。英国等一些欧美国家首先试图通过电力工业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通过增加电力市场机制来改善电力工业管理和运营的可控性, 促进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各国国家对于电力市场的改革都视本国国情而定, 没有统一的定义。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和普遍规律是建立竞争性电力市场、形成市场定价机制、改革监管方式[7]。由于各国电力市场化的国情、改革目标和驱动力的迥异, 使其改革各具特色。

2 电力体制改革的历史发展

2.1 国外电力体制改革

国外电力改革都是以本国国情和电力管理体制为基础, 制定符合本国的改革目标, 采取不同的步骤和措施, 渐进完成。各国电力改革的特征如表1所示, 英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实行私有化和在电力市场引进竞争;法国电力改革比较保守, 主张纵向整合, 反对破碎化, 实施规模经济;日本的电力工业私有化较早完成, 电力监管逐步放松, 电力市场化改革缓慢发展;美国电力改革的目标是放松管制, 引进竞争, 提高效率, 降低电价[9,12]。

英国作为最先开始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国家之一, 不仅在电力改革取得了很多成就, 而且很多经验对于后续国家都值得借鉴。1988年2月英国发表《电力市场民营化》, 掀起了国际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浪潮。1989年7月颁布《电力法》, 决定对发供电一体化的体制进行重组。1990年-2001年先后实行电力库 (POOL) 和新电力交易体制 (NETA) 用于规范电力市场交易和放宽需求侧自由选择供应, 最终将私有化和竞争引入了电力工业的每个部门, 由市场决定电价。英国电力体制改革有两个革命性的创新:首次将垄断业务 (输配电) 和竞争业务 (供电和售电) 分离;另一个是需求侧用户终端可以自由选择供电商。这两个电力改革方法在我国也是适用的。

2.2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

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逆向分布的格局和电力工业处于较快发展期等基本国情, 都决定了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不能简单照搬西方模式, 只能从我国电力工业的实际出发, 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发展道路, 促进电力工业的科学发展。我国近代电力改革发展如图1所示[3,4]。

经过前几轮的电力改革, 我国电力工业取得了飞跃的成就。2002年国务院发布《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简称电改“5号文”) , 该方案制定了“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总体方案, 拉开了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序幕。以厂网分开为重点, 不断增加装机容量和扩大电网规模为重要目标的上轮电改, 符合我国当时的电力工业发展趋势, 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10]。截至到2014年底,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3.6亿千瓦, 发电量也达到5.5万亿千瓦时, 电网规模和发电能力位列全世界第一。其中, 清洁能源累计装机容量突破4亿千瓦 (水电累计装机3亿千瓦, 风电9000万千瓦, 太阳能接近2000万千瓦) , 约占全国装机容量的30%以上。

但是目前的电力体制不符合现如今可持续发展战略, 该制度已经造成了交易体制的缺失, 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电力市场交易机不完善, 造成了弃电、弃光、弃风不良效应, 甚至部分区域窝电和缺电矛盾尖锐。所以不能只重视供应侧电力资源, 忽略需求侧管理资源;同时应该完善电力市场机制, 还原市场电价。

3 新电力体制改革内容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推动能源体制革命, 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坚定不移推进改革, 还原能源商品属性, 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 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 转变政府对能源的监管方式, 建立健全能源法治体系”。能源体制改革进入到决策层视野, 尤其是电力工业, 高层要求督促制定电力改革方案, 电改“9号文”随之公布。

在新一轮电改中, 没有延续上轮电改的电网拆分问题和扩大装机容量, 而是将“重中之重”放在开放竞争性电力环节, 将电力进一步市场化, 还原真实电价。“新电改”的基调是按照“管住中间, 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 进行“四放开、一独立、一加强”。“新电改”的目标是放开不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售电业务, 引入市场竞争, 允许发电企业和终端用户直接交易, 提高资源利用率, 整合供需关系平衡[11];并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由市场来决定交易, 从而还原电力的真实价格, 迎合可持续发展, 全面实施国家能源战略。

“新电改”比较突出的两个亮点是“放开售电环节”和“改革电价机制”。“新电改”根据我国国情出发和国际发展大趋势, 将发电售电环节公诸于众, 充分竞争;输、配电环节自然垄断经营, 保证社会成本最低, 电力资源最优化配置。“新电改”的竞争分配如图2所示。

3.1 引入民营企业, 加大发电售电市场自由竞争

“新电改”开放可自由竞争的售电环节, 引入民营企业进行市场化竞争, 从而激活电力工业的继续发展。我国电力行业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发展, 行业间的职能和关系作用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产业链条。稳定的行业关系也使得电力企业间缺少市场竞争意识, 造成疲软的行业形象。引入民营企业这条活力十足的“鲶鱼”不仅可以提高电力企业效率和质量, 同时可以促进国有企业市场竞争的危机意识, 提升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提高国有资本效率。政府应同时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及监管机制, 使得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可以形成良性竞争, 降低电价, 提高服务质量, 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电力服务, 为社会带来更高的社会效益。

3.2 改革电价机制, 保持输配电的自然垄断

上轮电改提出“输配分开”, 其基本思路是对我国电网企业由垂直一体化实行纵向拆分, 形成独立的多元化竞争的市场格局。首先, 就我国的国情和目前的电力工业结构而言, 输电和配电具有稳定电网运行和全局规划的特性, 是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 难以割分。其次, 由政府继续掌控输电配电不仅能够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 降低整个社会的成本, 还能在电力体制改革中由政府实时规划电力运行动态, 保证电力工业安全稳定的运行。“电改9号文”中提出对电价进行重新核定, 对输配电价修改为“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 使得电网企业更加专注于电网安全运营和输配电优质服务, 真实电价和消费总量由电力市场决定。

4“新电改”发展趋势与建议

4.1“新电改”发展趋势

改革是与时俱进不断改进, 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过程。国内经济现在进入增速放缓期, 个人电力需求量还有相对较快的增速, 能源安全战略的内外部条件都已满足。“新电改”通过“9号文”实施电力体制整顿, 开放电力市场化竞争, 响应我国能源安全战略。本次电改的最终目标是在保证全社会用电需求的条件下, 做到节能减排和降低电价。据相关研究预测, 未来不同电源增速和增量预测如图3所示。未来发电来源将由从煤电为主向以新能源为主的非化石能源转换。截止到目前国家已出台4个“新电改”配套文件, 未来还会继续推出和“9号文”的其他配套细则, 将着重对清洁能源、电力交易机制、售电侧交易体制等方面进行政策性落实。目前以深圳为主要试点的输配电改革正在有序进行, 未来电力体制改革将进入全面试点, 随着配套文件的出台和试点验证实施,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成效将日益显现。

4.2“新电改”建议

电改不应是单纯的电力行业改革, 应该和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同时进行, 政府履行宏观管理和市场监控职能, 制定与电改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政府必须保证有法可据, 保证法规和改革有机衔接。在修改制订的政策法规和制度体系需适应电力改革, 使得这些法规在电力改革中起到主导性和决定性作用。这里列出几个可以改动的建议:

(1) 修改《电力法》法案, 增加对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保护措施和奖励政策, 对使之与《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衔接, 形成电力能源消费、技术、体制等各方面整合的电力法规体系。

(2) 《电力法》应将“加快发展、保证供应”的价值取向转为“节能低碳, 稳步发展”。保证电能工业稳定发展的前提下, 进行体制改革和清洁能源、新能源的大力推广。

(3) 建立与电力市场化相关的政策。明确电力市场主体的法律定位;规定电网和民营企业在电力权交易机制中的性质属性;建立市场导向的新型电价结构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鼓励和保障分布式发电和新科技电网技术的应用推广。

(4) 实施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制定以综合资源规划 (Intergrated Resources Plan, 英文简称IRP) 的国家电力整体规划体系, 实施有效的DSM (Demand side Management, 需求侧管理) , 实现“源-网-核-储”横向互补、纵向协调的政策机制, 维护系统安全运行, 提高资源高效利用率, 带动电力工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5 结论

电力体制改革是国际性大课题, 各国电力体制改革都是根据本国国情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步改革实现。“9号文”的公布揭开新电力体制改革的序幕, 也明确了我国对节能减排和能源革命的决心。随着试点的推行实施, “新电改”的各项措施将有序实践验证。有序开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售电侧体制改革试点、可再生能源消纳试点等。“新电改”必须顺应国际能源趋势, 立足我国国情,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紧随能源安全战略, 促使电力进一步市场化, 保障能源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的电力运营, 真正再现“青山绿水, 蓝天白云”的原生态社会。

摘要:电力行业的发展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 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能源战略安全。自十八大提出能源战略以来, 国家决策层多次提出能源革命和能源体制改革。《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电力“9号文”) 紧随我国的能源革命战略部署, 积极开展电力体制改革。本轮电力体制改革继承了“5号文件”的旨在打破垄断, 引入竞争, 剥离关联交易差价的核心价值观。但没有延续之前的电网拆分及机构重组策略, 而将重心定位于引入市场化竞争, 构建有效的竞争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在保证电力安全运行和可靠供应的基础上, 加大解放电力生产力, 还原电力的真实价值。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篇8

1 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背景

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走向先于其实践而产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英、美、加等世界各国未雨绸缪,先行一步思索、策划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蓝图。当然,这些举措并非都无中生有,而是以其时代敏感性、洞察力为基石的。总而言之,在跨世纪的门槛上,各国教育改革者都必须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探寻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特殊国情、文化背景之间的微妙关联,从而以总体的视角来理解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2 关于改革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 关于课程评价改革

评价取向的调整和评价方式的丰富。在《纲要》中,我国旗帜鲜明地点明了评价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其核心是确立三个课程评价取向: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为了贯彻这些取向,我国强调评价对象的真实性、评价功能的发展性和质性评价地位的提高。档案袋评定、苏格拉底研讨式评定的引入体现了这些改革走向的主流。

4 关于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另外,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有关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以期能为处于这一领域内的学者,尤其是初学者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篇9

1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观念与方法滞后

当前, 教育部虽然出台了很多改革方案, 但其改革依旧按照传统的教育观念及教育方法只是将部分大学生向管理及养护专业方向发展, 并没有考虑到高校体育教育本身的改革, 依然按照过去的教学大纲, 不能够适应现在的发展形势。这样的改革对塑造德、智、 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是起不到作用的。首先, 不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教育的积极性, 因而会对体育课程敷衍了事, 从而不能够达到真正锻炼身体、放松大脑的目的。其次, 这样传统模式下的改革不能够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 这样的传统教育模式不能提起学生对某些体育项目的兴趣, 也无法发挥自己的长处。

1.2体育教学内容“多而不精”

体育教育的改革, 使得一些学校盲目的认为, 就是要求学校增多体育项目, 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就导致了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多而不精”的现象。由于高校大学生已经过了较为好动的少年时期, 对体育课程的选择也从之前的盲目选择开始趋于理性化, 因此, 体育教学内容的“多而不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及个人的发展。

1.3体育教学的主旨不明

体育教育的主旨以外突出教学的育人目标, 但是当下的高校体育教学的设置大多是以体育项目的技术特点为宗旨, 向大学生传授知识、技术和特点, 这种教育作风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个体对体育的爱好, 但是脱离了教学, 而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自己去掌握和提高常用的运动技巧以达到健身的目的, 而非是对体育教学中重点, 难点的攻克过程, 亦非教学的中心环节, 这已经脱离了教育改革的主旨, 向着职业化的方向去培养学生, 体育教育改革宗旨的不明确也是影响我国体育发展的一个要素。

1.4把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经过多年的改革,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改革的力度不够, 无法摒弃原有的教学观念, 缺乏研究性的学习和探索。随着社会改革的发展, 体育教学方面的改革, 还有待研究, 这就需要各个学校在改革中把握好正确的教学改革方向。

2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建议

2.1确立体育教学新的理念

体育改革的目的在于使高校学生得到身体上的锻炼, 也就是教学观念与方法应折射出现代教学的指导思想, 然后根据指导思想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 但是在当下的体育教学中不难发现教育改革还没有深入落实到实际的课堂上, 现在的体育课上, 还能看到以运动技巧为主的教学, 老师单方面地灌输式教学, 这些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体育教育的改革无法起到作用, 因此, 根据体育教育精神和体育教育的改革, 可以发现, 当前的体育教育需要把握的重点是:注重学生的自主发挥, 教育的全面性, 使学生把体育锻炼的重点放在身体锻炼上, 教师也应该贯彻落实体育教育的改革, 把重点放在让学生自主学会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 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得学生和教师重新认识体育学科, 树立好体育教学崭新的理念。除此之外, 应该根据体育教育改革对体育教学的实质进行分类, 其中以体育活动为主要手段, 通过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方法, 从而构成全新的体育教学基本框架。

2.2考虑好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高校体育改革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人体锻炼的重要性, 因此, 高校体育教学要与终身体育联系在一起, 使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能够真正地从学生的角度和需求出发, 确立一种在教师正确的思想指导下, 通过满足学生学习主体的客观需求为主要目的的主动学习方式,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和兴趣, 使他们养成自觉锻炼和保持健康的良好习惯。除此之外, 高校生的体育锻炼不能仅仅局限于在校的锻炼, 以及体育课程的达标, 更应该使学生形成自主锻炼的好习惯, 真正受益于以后的生活中。

2.3体现体育教学的综合性

体育教学的综合性是指体育教学需要将理论教学与实际训练有机结合, 使理论能够指导实践, 又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得到新的理论成果。因此, 体育教学只有体现了综合性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对体育锻炼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的总结, 更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4开展好课余体育活动

能否搞好课余体育活动, 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整体效益, 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解放思想、深化改革, 全面发展课余体育活动。中央7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 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1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 同时, 对学校运动会也需要进行改革, 可以根据学校实际, 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通过改革, 促进了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也带动了该校体育整体水平的逐步提高。

2.5建立良好的体育教育文化氛围

教育的真正力量, 不是突出, 而是渗透、弥漫, 天长日久的影响,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起着陶冶、导向、激励等作用。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是高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学校领导应该重视。特别是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 需要不断地补充知识, 借鉴科学的方式方法, 结合学生的需求, 做教育的引导者, 指引学生们更热情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来, 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

3结语

该文通过对高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分析, 找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在我国不断发展的当下, 根据改革主旨, 配以恰当的教学方法, 将“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落实到大学生的体育中, 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 从而培养出一批健康的大学生, 奉献社会。

参考文献

[1]孟浩, 刘琰.分析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J].才智, 2012 (16) :319-320.

[2]周强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5 (14) :124-125.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篇10

一、小班化教育的内涵

小班化教育是以提高每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为目标指向的教育。其核心内涵分三个层面。

(一) 小班

小班是教育组织的一种空间形式。其基本内涵是指较少容量的教学班的学生数量, 一般在30人以下, 有的甚至在25人以下。这样的班额度显然比过去的传统教学班少多了。

(二) 小班教育

小班教育是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班额人数减少后, 教育活动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一是教与学个体可支配的时间与空间大大拓展;二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的活动密度、强度和效度, 以及师生互动关系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三是学生个体享用教育资源和教学关爱的均值递加;四是教育教学内容、方式、技术、过程等随之发生相应动态演变。

(三) 小班化教育

小班化教育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论支配下实施小班教育的过程, 即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 运用适合小班教育的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技术等, 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交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二、小班化教育的优越性

(一) 小班化教育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传统的大班教育存在教学盲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照顾学生的广度和频度是受生理能力限制的。小班化教育为学生创设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更自由的思维空间, 为学生提供了更灵活的学习方式和更生动的学习机会。如备课时, 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知识背景和兴趣特点等设计教案或为他们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上课时, 可进行分层教学或分组教学, 也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进行差异教学和个别教学;布置作业时, 可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出一系列弹性作业,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水平和兴趣自行选择。总之, 小班化教育为教师创造了尊重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客观条件, 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充分发掘学生个性发展的潜力, 因势利导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 给个性存在差异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使其个性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二) 小班化教育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这已成为现代教学的目标定位。传统的大班教育往往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 生命存在的本质属性在于活动。只有在活动中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 人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发展。小班化教育正是在时空的重新组合下, 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 通过自身体验, 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同时获得创新能力的提高。小班不仅在量上增加了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更为重要的是小班自身所具有的灵活性特点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能。在小班化教育中, 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各种教学活动, 这样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大大高于以往的自主学习机会,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 小班化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关照度

教育关照度是指在以班级为授课单位的条件下, 教师对每个学生关心与照顾的程度。教育关照度表示, 如果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均等教育的话, 关照指数越大, 表明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关心和照顾越多, 每个学生的发展可能性会越好。教育关照度是影响实现学生教育平等的一个重要因素, 小班化教育可以较好地通过提高教师的教育关照度实现教育过程公平。在小班化课堂中, 老师的教育关注度提高了, 视野关注面扩大了, 老师在把握学生层次的基础上能做到面向全体并进行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关注,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老师不同的指导, 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生潜在的智能得到充分的挖掘, 这极大地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 小班化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小班化教育中, 课程可以更加丰富, 更加多样, 更有深度、厚度与宽度。因为当班级规模缩小后, 小班中的教学能较快地完成, 教师就会更多地采用各种形式来补充教材的内容,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有可能找到时间为学生提供课外知识, 提供一种更为广阔的经验, 学生也就有更多的机会来学习一些身边的科学知识, 进行一些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同时, 小班化教育更便于智力培养, 特别是各种思维训练, 便于学生动脑动手动口, 并且缩短思维到表达、思维到操作的时距, 思想火花一闪现, 便可以立即作出反应, 这对于学生优良智力品质的形成是十分有益的;小班化教育也更便于思想品德教育和学生自我养成教育, 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十分有益的;小班化教育还更便于审美教育、体育训练和心理辅导等, 使人的多方面素质的综合训练成为可能, 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策略

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组织的指导原则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点拨,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使他们在实践、体验的学习过程中, 获得全面的发展, 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按此原则, 我认为, 小班化教育有多种教学策略, 但最主要的应是参与教学策略、分层教学策略和合作教学策略。

(一) 参与教学策略

参与教学的策略, 重点是在小班的课堂教学中, 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和行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 要想方设法围绕教学目标, 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 激发学生产生期盼、渴知的心理状态和强烈的参与欲望, 引导学生积极而主动地思考。同时, 教师还要强化学生的积极体验, 让学生获得体验成功的快乐, 这样就能引发学生积极进取、渴望参与教学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参与教学的热情与兴趣, 就会成为他们发挥积极作用的动力源泉, 从而获得主动发展。实践证明, 参与策略的实施, 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其在道德、知识、技能、身心等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 分层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或学业成绩分成不同的层次, 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智力或学业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按不同的形式, 分层教学可以分为: (1) 学生分层。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优势和学习需求, 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层次。分层组班应本着为各类学生提供最优质服务的思想, 从长远考虑, 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上下工夫, 给学生提供各种学习层次的选择机会。 (2) 目标分层。由于小班学生少,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和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 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更符合各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 从而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很好的发展。 (3) 施教分层。在课堂教学中, 要根据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 有区别地制定教学要求, 运用教学方法, 分层施教, 对不同学生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和要求不同, 及时调控和矫正,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主动发展。 (4) 作业分层。是指对不同层次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数量、类型和要求等, 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 以达到各自的学习要求, 并保持学习兴趣。 (5) 评价分层。是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用不同层次的标准评价, 只要达到各层次的要求, 都可以给予较好的等级, 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发挥评价的最大作用。

(三) 合作教学策略

合作教学策略就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 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 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 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班化教育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合作教学组织形式, 其基本要素是: (1) 将学生异质分组; (2) 学生做到积极的相互互赖; (3) 学生达到相互促进作用; (4) 学生掌握合作技能; (5) 学生明确并履行个人职责; (6) 合作小组定期进行自评。合作教学是小班化教育的重要教学策略, 它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拓宽了学生学习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等等。总之, 合作教学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培养具有良好的功效, 是一种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有效教学策略。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小班化教育日渐成为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世界性发展趋势。这是因为小班化教育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师教育关照度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最主要的教学策略有参与教学策略、分层教学策略和合作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班化教育,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毛放.小班化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篇11

一 “语文素质教育”逐步替代“应试教育”

中学语文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民族振兴的需要,确立将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的思想,时不待我,势在必行。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所谓素質教育,并不是简单地设立几个琴棋书画培训班,不是单纯地去乡村体验体验生活,更不是机械理解下的不考试、不留作业。其真正的内涵,乃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位特级教师曾经总结出“十学会”: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素质教育喊得凶,应试教育抓得实”,这恐怕是目前许多学校的教育实情。校方经常倒苦水:想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就有家长说不务正业;想少补些课,就有家长担心孩子成绩掉队。也许有些家长会振振有词:在目前的考试制度与就业环境下,“升学率”仍然是第一位的,如果因为推行素质教育使孩子得不了高分、上不了大学,“十年寒窗苦”便会无功而返。有些家长甚至抱着孩子“不上名校誓不休”的态度,不仅不给孩子减负,还给学校加压。还有的家长片面理解素质教育,互相攀比,以为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培训班就是“不输在起跑线上”,却不考虑是否尊重了孩子的意愿。“高考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瓶颈,如果高考不改革,21世纪中国的教育将严重制约政治、经济的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即是顺应高考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二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当代意识日益突显

这里所说的当代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新时期,从发展趋势看,它具有立足当代不同于前代的新质,理由有四:

1.原有的语文教学中不科学的内容,有待用当代意识重新加以辨识。比如:中学语文教学中对人物形象分析采用公式化、简单化、标签化的方法及传统语文教育模式采用“一律化”、“齐步走”出现优秀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等 。

2.新的科学理论研究成果需要引进到语文教学领域。“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所谓“老三论”味未散尽,又来了“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所谓“新三论”。更加贴近语文教学的理论是多不胜举,像布鲁纳、赞可夫等的研究成果。

3.新生代的当代意识要加以建塑。教育面临世纪之交,要培养具有独立性、科学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中华一代新人,必须以建塑他们的当代意识为前提。诸如培养科学意识、民主意识、独立意识、竞争意识等等。

4.社会的需要对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指明了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系列工程的子工程之一,必须不断调整自身,为培养大批的能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具备现代素质的合格的劳动者这一目标服务。

三 语文教学结构的各要素逐步走向科学优化

教学是一个多因素构成的系统,是教师、学生 、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多种要素的组合。今后语文教学改革将会突破以往的惯性,实现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的系统优化,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建立知、情、意、行交融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变“讲读”为“教读”,注意学生思维品质的改善,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方法,提倡教学民主,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四 教学媒体日益现代化、多样化

人类在教学中用于呈现教材的设备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多样化、综合化、高科技化是现代语文教学媒体发展的趋势。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媒体能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扩大教学规模,可以更加生动、形象、直观、语文教育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必须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现代化的媒体系统。现代教学手段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承担教学信息的媒体,在传递、处理和贮存教学信息、控制和掌握知识的过程等方面越来越起到重要的作用,它必将引起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的重大改革,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五 语文教学改革实验实现系列化、整体化

从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来分析,中学语文改革实验将改变以往“单打一”的状况,实现多学科齐头并进的整体化。系列化表现为各年级段层次教学改革实验、各学科教学改革实验、各种实验方案和城乡教学改革的系列化,实现纵横交错、全方面立体式教改实验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但基于语文学科独特的知识结构和特点,渗透其他学科的功能不但不会减弱,反而会更加强烈 。

六 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会更高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篇12

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经济的发展, 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同样的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的成就也是可圈可点的, 不管是入学率、学校的各种硬件和软件条件还是教师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我国的基础教育经历了以下历程:

第一阶段:酝酿准备 (义务教育1996—2001、普通高中2001—2003)

1996年7月, 教育部组织6所大学与中央教科所的课程专家对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情况调查, 此后, 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2001年5月,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研制工作全面启动, 此后逐渐形成新的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与管理制度, 完成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起草工作, 2003年开始组织新高中课程的实验与推广工作。

第二阶段:实验推广 (义务教育2001—2004、普通高中2003—2008)

2001年秋季, 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 (实验稿) 及新课程实验教材在38个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试用。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验推广进程如下:2004年秋季, 广东、山东等4个省 (区) 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 其他省区也逐渐加入, 到2008年有三分之二的省份进入了高中新课程实验。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 (义务教育2005始, 普通高中2010始)

2005年秋季, 义务教育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进入新课程。2005年以后,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逐步常态化, 开始步入评估反思、修订阶段。《关于2007年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10年高中新课程将在全国全面推行。

最近, 我国于2010年7月29日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 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 规划描绘了我国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 科学确定了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工作方针、总体任务、改革思路和重大举措[1]。其中用很长的篇幅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走向做出了规划,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于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的力度。

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历经30多年的改革, 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果, 值得我们欣慰, 但是其中的问题与矛盾是有目共睹的。下面我们分析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 某些教育不公平的事实越来越值得我们深思。首先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在城乡之间的差别, 城市学校在师资条件、办学条件等方面占有优势地位。再者校际之间由于国家的扶持力度的不同, 导致因为原有政策所产生的重点与非重点学校惯例, 在生源质量、办学条件及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在改革中依然存在, 受教育者依然受到不公平待遇[2]。

(二) 教师自身素质不过关的现象

当前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机制尤其是针对教师的考评机制还存在严重缺陷,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安于现状, 有时是刚入职的没有编制的新老师, 只是把暂时的教学工作作为跳板, 为了能在学校这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中潜心努力通过其他职业的资格考试;二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存在缺陷, 现在很多老师不是师范院校出身, 本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不完备;三是教师的职业操守存在问题, 这是前两个问题的后遗症[3]。

(三) 带有消极情绪看待教育改革中引发的问题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改革是完美无瑕的, 但人们在评价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往往总是用唯美主义眼光看待并加以评判, 觉得改革就应该是尽善尽美的, 一旦改革进程中出现什么问题, 他们便会怀疑改革的合理性, 全盘否定改革。另一种消极看待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的现象就是不切实际地夸大所出现问题的严重性。有的人包括一些老师抱怨“没改之前还知道怎么教, 现在越改越不知道怎样教了”。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旧有观念、旧有教法与新观念、新教法的冲突造成的, 但一些人会把原因推到教育改革身上去[4]。

总之, 我国进行基础教育改革三十多年在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伴随的一系列矛盾与问题也是现实存在并发人深省的, 对此需要我们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三、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是我们不可回避的, 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 今后改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 培养目标大调整, 课程目标大调整。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培养目标我们强调认知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就是通识教育。对于课程目标, 我们要努力实现教育大目标。比如强调基础课程的作用;设置综合性课程 (如强调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强调必修课与核心课程;加快学科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 将职业技术教育进入基础教育;注意新课程的成果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减少必修课, 增加选修课。

(二) 加大经费投入,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很高, 暂且不论北欧的一些福利国家, 以美国为例, 美国近20年的教育经费增长幅度为350%, 这是我国远远不及的, 并且我国教育经费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等之间的经费比例划分上存在不合理之处, 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足, 因此我们需要在已有投入的基础上增加投入。

(三) 重视教育立法, 强调依法治教。

我国是一个法律不完善的国家, 教育领域的立法也不例外。在改革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与矛盾都是因为没有为改革提供一个完善的法律制度保证其实施,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领域的法律建设, 各级人大及政府部门制定完善的教育立法及各种规章制度。

(四)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师的质量决定教育的质量, 因为在今后的改革中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严格把关教师的准入机制, 也就是要严格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 可以相应提高获得教师资格的学历水平, 以此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 使教师队伍健康发展。

(五) 允许个人兴学和公立学校的私有化, 进一步搞活办学体制。

个人兴学就是个人捐资或者是直接的投资办学, 目前数量在递增且一般效果较好, 教学质量较高, 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关于公立学校私有化一般有三种形式:公立学校由私人承包经营, 私人和企业独立创办学校, 对公立学校进行改革, 人员保留, 但改革其公立的性质。

我国是典型的“穷国办大教育”。加上我国特殊的复杂国情, 使得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道路曲折, 我们需采用渐进式的改革方式积极稳定地推进。因此, 从政府行为运作的层面讲, 应着力做好系统规划和政策引导工作, 完善法规环境。从基础教育体系构建的层面讲, 应在教育理念、办学策略、管理体制、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创新, 建立完善的与时代发展背景相适应的体系。从基础教育研究的层面看, 要注重从人类文明的精神宝库中吸取创造性的精华, 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把握教育活动的整体协调和平衡, 先普及后提高, 循序渐进, 以改革促发展。这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 是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方略, 也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谌业锋.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N].缙云教育, 2010-8-24.

[2]李擎, 楼利高.浅析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报, 2007 (3) :107-110.

[3]董新城.探究基础教育改革的故障及其超越[J].课程教育研究, 2014 (1) .7.

上一篇:创意传播管理下一篇:西方音乐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