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通用12篇)
新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 篇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虽已颁布好几年, 但对于课程改革的核心仍有人认为只是把教材换一下, 也有人认为上课用点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等, 甚至有人认为上课让学生多回答几个问题, 活跃活跃课堂气氛……这都是误解!其实课程改革不是仅把原来的教学大纲换成新课程标准, 换换教材, 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总是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方式.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师教学的基本方式不应该是“授予”, 而是“引导”, 应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给学生思考和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把原来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变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的教学模式.对此, 笔者就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谈点体会.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现代教学理论认为, 教师的真正本领, 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 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 经过思维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 笔者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情境,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如在讲授《用字母表示数》时, 笔者这样进行了新课导入:在投影幕上投影一张幻灯片, 内容是一个公式, X+Y+Z=A, 提示这是有人问爱因斯坦为何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时, 他写下的式子, 让学生相互讨论它的含义.学生经过讨论后纷纷举手发言, X代表正确的方法, Y代表艰苦的劳动, Z代表不说空话, A代表成功.又引用儿歌:1只青蛙1张嘴, 2只眼睛4条腿, 1声扑通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 4只眼睛8条腿, 2声扑通跳下水;3只青蛙3张嘴, 6只眼睛12条腿, 3声扑通跳下水;……池塘里有很多只青蛙, 那就无法唱下去了, 这样用字母来表示数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的新课导入就极大地吸引了学生, 使学生学习的兴趣盎然, 使得过去的“要我学”转变为现在的“我要学”.
二、变抽象“学数学”为联系实际“用数学”
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发展应用意识.过去, 我们在课堂上只是就书讲书, 从不讲知识的来源和应用, “掐头去尾烧中段”的现象比比皆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 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知识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 如果数学教学仍旧视而不见, 不管实际应用, 则就很不合时宜了.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 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笔者在教有关存款、利息等知识时, 让学生自己到银行去开户、存款, 利用业余时间让他们开办模拟银行, 相互之间进行存、贷款, 增长感性认识.在教“相似形的应用”时, 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到教室外, 让他们利用太阳光来测旗杆的高度.学“统计”时, 让学生统计学校各年级各班学生人数及男女生人数等.在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 也学会了劳动、调查等, 真可谓一举多得.经过这样的训练, 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 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 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 变单纯的“学数学”为联系实际的“用数学”.
三、变教师主导为共同探究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在教学中, 笔者大胆放手,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 在教学《电子计算器的使用》这一节内容时, 笔者就先放手让学生自学, 看完书后问学生:“这一部分书上共讲了哪几个问题?对这其中的每一个问题你是如何理解的?”然后组织、启发引导学生把问题一个一个地加以解决.显然, 这样教学, 教师讲得少了, 学生活动多了, 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说、讨论而掌握的.如此教学, 学生印象深刻, 不易忘记;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 也锻炼了自学、概括的能力, 培养了理解、表达能力.当然, 这样课堂教学好像有点儿乱, 但一个开放的、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课, 应该有他们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在教师控制之中的“乱”,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有人说这样教师就不起什么作用了, 其实这样教师的作用反而更大了.学习是一项具有较强目标性的活动, 一切都由学生说了算, 必然导致实践活动偏离方向.因此, 中学生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当然, 教师的引导也应该有个“度”.这个“度”就是:在实践活动中, 学生力所能及的, 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的, 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的, 教师为之.只有这样, 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切实回归, 真正得到落实, 自主学习才能落到实处.
当然, 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改革的大浪潮中, 也要与时俱进, 转换自己的角色,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新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 篇2
一、教学观
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出发点,教师围着学生转,教为学服务,“以学论教”。教学不再是忠实而有效传递和执行课程的过程,而是创生与开发课程的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是学生发现、提出、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交流、合作学习、收集和处理新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需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和“全人”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以及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愿望和能力,特别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师观
新课程的教师,不再是学生的“尊者”、知识和能力的“权威者”、课堂和学习的“主宰者”,而成为贯彻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实现现代教育教学目标,以教育的理想去实现理想的教育的载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学习方式的引导者,学习效果的反馈者,学生人生的领路人。他具有“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身份。教师教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提高即“被教”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构成平等、互助、互动、互惠、共同学习和提高发展的伙伴关系,教师只是“学生平等中的首席”、知己朋友、保护者和监护者
三、互动观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其实质就是交往、互动,它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双边过程”。这种交往互动,就是师生互教互学、人人参与、合作学习,共同构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是人与人之间的平行精神交流和传授知识、分享理解、促进学习、实现自我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
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两点体会 篇3
一、有效的课堂交流
让学生进行“有效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理念,它往往伴随着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学习等组织形式。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有效的课堂交流呢?有效的课堂交流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科本质的一种对话,它是学生思维结果、思维过程的表达,更是对多种观点的分析、比较、归纳、批判和整合的互动过程,最终对所研究的问题本质,形成深刻理解的过程。
案例:师:同学们假如我们要用酒精和水勾兑一种溶液440毫升。假定酒精和水的比例为4∶7,请大家来算一算酒精和水各需多少毫升?
在老师的引导下,课堂经历了三个阶段:生独立思考,尽可能用多种方法解答。时间不长,就进入小组交流阶段,教室立即热闹起来,小组成员之间,有的说、有的算、有的边说边算边比,相互交流着自己的想法,最后进入小组推选代表汇报阶段。
师:同学们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哪个小组愿意派个代表来说一说?(教师抽了两个解答方法不同的学生汇报,同时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及时订正)。
生1:【解法1】,列式并說理。
溶液平均分得的总份数:4+7=11
平均每份的数量:440÷11=40(mL)
酒精:40×4=160(mL)
水:40×7=280(mL)
生2:【解法2】
4+7=11
酒精:440×=160(mL)
水:440×=280(mL)
师:他这样做可以吗?有没有不同想法:
师:没听懂的小朋友还有吗?请提出疑问,师生、生生互动交流,解疑、释感后。
师:先前各小组都列对了两种算式?
生:我认为第一种算法比较简便,我建议同学们多采用。
……
师:因势总结什么叫做按比例分配。
以上案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鲜活的课堂交流场景,它把握好了以下环节:(1)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尽可能给学生表达的机会;(2)生生之间多种观点的分析、比较、归纳、整合出了相对合理和最优化的算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数学回归生活
将数学学习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理念下转变小学数学教育观念的一个重大命题,例如:我们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学生对一些生活现象感到困惑,为什么屋顶要用三角形人字木?自行车车架为什么做成三角形?晾衣竿的架子为什么是三角架?为什么他们不做成其他形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老师组织学生通过以下尝试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老师先给出了三根小棒,让学生把小棒首尾连接转变成一个三角形,先后5名学生经过若干次尝试后,发现不管怎样移动小棒,三角形除姿势变化外,其形状、大小都不会改变。于是老师引生归纳得出,只要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固定,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就完全确定,三角形的这种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所以它具有稳定性,而多边形的边长虽然固定了,但它的形状和大小并不能确定,所以不稳定,学生的回答非常正确。这样的教学不仅形象、易懂,而且科学明确地指向三角形稳定性的本质。真正体现了从生活中发现、理解数学并运用其解决生活问题的实质。但在此过程中,要切实处理好生活的随意性与数学的严谨性、抽象性之间的关系,防止数学内涵的流失。
以上仅是我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几点认识,要想在新课程改革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还需继续努力。
谈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体会 篇4
一、基本做法
1. 更新观念, 提高认识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人们对教师在新课程中的地位和角色等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学生也不再只是被动的受教育者, 而是学习的主体, 学习的自助者, 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会学习, 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新课改要求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 选择不同学习方式的过程。所以, 面对新课改、面对新教材, 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是当务之急。
2. 研究利用好新教材
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 是进行历史课程教学的基础, 合理利用与开发历史教材, 必须吃透教材。就高中历史课程而言, 教材编写体系有了根本改变, 不再像旧教材那样以时间为线索, 按照通史的模式, 从古到今, 从中国写到世界, 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内容放在同一朝代的章节里。而是以“专题”的形式, 将古今中外的历史编成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个必修和数个选修教材, 这有助于从多视角、多层次、多渠道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它克服了旧版教材内容繁乱的弊端, 注重了知识的整体性。这样更接近于大学历史专业的学习, 也有助于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某一专题的历史知识。因此, 我首先对教材结构, 课文内容有一个总体认识:对照课标, 找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其次了解教学目标中知识、能力、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方面的要求;对教材中辅助材料, 如课前的引文、历史图片、问题设计、课后练习等进行深入研究, 揣摩编者这样设计的意图;再次分析课与课、专题与专题之间的关系, 分析专题在模块中的地位与作用。
3. 更新备课方式, 做好课堂教学设计
结合历史新教材的特点, 我在备课时充分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素材进行备课, 这些素材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教参和辅导资料了, 更多的是利用网络资源, 因为网络上的素材非常丰富。再有新课程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设计时, 必须贯彻三维课程目标, 新课程目标才能真正实现。我认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已经涵概了对知识的掌握, 同时, 在老师教为引导, 学生学为主体的情况下, 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融合在教学过合作学习的实施要以教学中缺失之处进行补充和改进, 使合作学习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自觉性, 又能引导学生尊重他人, 增强与同伴的交往能力。这对于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例如, 我在教韩愈的短文《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时, 我把全班学生就近分成若干个小组, 进行讨论“韩愈对于董邵南去河北求发展到底是怎样的看法?”, 并找出依据。学生们的讨论热烈而有序。最后, 同学们自己达到了统一, 认为韩愈的本意是不愿意董生去河北, 主张留下来为朝廷效力。学生们因为讨论而兴奋, 因为合作而自觉查找资料, 因为得到别人认可而自豪。
四、活动迁移, 启迪智慧
语文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 发掘编者和作者的智慧, 最终唤醒、激发学生的潜能, 点燃他们头脑中智慧的星星之火。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根据自己的认程之中, 不能简单地说教。比如说, 在学习“伟大的抗日战争”时, 我首先通过讲述侵华日军的罪行让学生认识到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 日本侵略使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既掌握了知识, 也培养了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的能力, 再让学生探讨“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这一问题, 以此重点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再引导和启发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具有反抗侵略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抗日战争是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一结论, 从而来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二、问题和困惑
新课改实施一段时间以来, 收到的成效并不是很明显, 这不得不让我好好反思问题的症结所在。总的来说, 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困惑, 主要有:
1. 学生的基础问题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构想必须建立在初中历史课程基础之上, 高中历史课程的专题式结构基于初中的编年史 (学习板块加学习主题) , 但我们面临的现实状况是, 学生初中的学科基础十分薄弱, 且历史实行开卷考试, 学生连基本的必要的识记都谈不上, 更谈不上理解掌握。学生初中基础薄弱已成为高中新课改推行的一大障碍, 课时又紧、任务又重, 高中新课程不得不负重而行。
2. 新颖的教学方式使用问题
历史课程改革存在的一股“浮躁现象”。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出现了学生还没有学习基本历史知识就过度地采用探讨 (辩论) 活动、参与式小组活动、课堂历史短剧、观看历史影像资料、展示课外收集的有关资料或提前准备学习内容等探究学习的倾向。仔细观察和深入了解这种看似热热闹闹, 课堂很是活跃的表象背后, 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并没有应该学到的基本历史知识。也就是说, 历史教育的目标并没有达到, 教学任务也没有真正完成。如果听任这种现象长期发展下去, 中学历史课程质量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课改的预期目标就会泡汤。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观点, 也就无法真正地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每一次运用历史知识都要去查资料, 那么这种探究学习是“空中楼阁”, 况且短暂的课堂教学时间也不容许此种探究。
3. 高考问题
新课程一方面主张实行学分制, 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在高考中以成绩论成败, 这无异于“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只要有高考压力的存在, 探究、创新、自主精神等不在成绩中明确反映的内容是不会被重视的, 实施新课改的理想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 所以历史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
(唐山市丰南区第二中学)
识, 把文章更深入内化。
1.编广告, 演课本剧
广告的创作, 重在别出心裁, 锻炼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2.续写结尾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千差万别, 各有不同, 有些课文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教师可让学生替作者安排一个结尾, 或伤感的、或忧愁的、或欢喜的、或圆满的、或有缺憾的, 全凭学生自己喜好、想象。
3.新闻发布会
有的课文本身具有新闻性质, 有一位教师讲《秃鹰之死》时, 针对秃鹰之死原因, 采取新闻发布会形式, 有的学生当记者现场提问, 语言规范, 生动活泼。有的学生当专家解答问题, 完全老学究的沉稳模样。言语间对环境的关切程度超乎成人想象。
英语新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5
我要不折不扣地按照上级的要求,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英语教学的规律,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积极地和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在自己的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之中加以运用。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此英语教师要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三、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尽量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鼓励学生把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四、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重新认识师生关系。重视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的个性,以责任和爱心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以科学的教育方法赋予青年一代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通过这次高中英语新课程培训的学习,专家、同行们的报告,使我受益非浅,并要求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与学生共成长,不断追求新的自我。我感觉到教师应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以知识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其次,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的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还应该创设宽松和谐的民主教学氛围。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渠道。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的认知过程,也是一种活生生的师生情感交流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英语学习为例,学生只有对老师、对英语、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并取得成绩。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当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由“学会”变成“会学”了,教师会真正感到轻松和放心,教学质量会有所提高。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保持心境心态的年轻,活到老,学到老。新课程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教师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相关的能力的提高和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教师还必须学习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教学策略,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文化知识,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只有不断地和时代共同发展进步,了解新一代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沟通与教育。
教师应该更新评价观,不应该把分数和听话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进行多元化、全面化的评价,使学生能从老师公正的评价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分数并不能代表一切。新时代要求学生应该做到全面的发展,要提高综合素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尤其是对后进生。例如对学困生出现的问题,采取延迟评价或分解评价的办法,有针对性地让他们进行补偿练习。每练习一次,每进一步都给予及时的鼓励,让他们也能切身体会到经过努力就一定能进步的道理。此外,除了学业成绩评价,对于学生的注意力、参与课堂活动的表现、动手操作的积极性等等,还要进行情感评价。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从而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感到虽苦尤乐,最终成为学习创新的主人。
五、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我们应做到: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制订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
3、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4、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
5、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六、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实施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几点体会 篇6
一、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束缚,在因材施教的方式上要有新的突破。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绝对的控制权,教学内容的制定与学生成绩的评判等完全由教师自己说了算。新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物理课程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并以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提出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我们物理教师也必须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转变教师的角色,教师要以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即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提高的互动过程。师生交往当中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和平对话转移。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要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教学不只为了执行课程计划而是为了师生共同研究,丰富课堂内容。教师要从物理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和组织者。同时在教学方式的改变上来看,要由传统教学模式向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的方向转变,从而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在比较了中西方教育现状之后这样说道:“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很大的一个缺点就是教育出来的学生一般比较胆小,动手能力差,但会应付考试。而美国教育出来的学生胆子比较大,动手能力强,但不会考试。”分析这段话让我们知道,在当代,学会如何去学习知识远比学了多少知识更重要。因此,设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探究学习模式必将与物理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二、关注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中学物理的学习除了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技能需要学习、掌握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有一般的“演绎”“归纳”“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的方法,也有物理科学中一些诸如“观察实验”“等效”“以直代曲”“合成与分解”等方法。教师对这些一般的方法和学科内部的方法都应该注意。例如,除在具体问题的分析中运用这些方法外,还专门在适当的地方以旁批的方式点出一些具体的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学习、领会科学方法的同时,增强科学方法的重要性的意识。另外,要重视实验及实践活动的设计为不同潜能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营造教学创新的环境,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例如,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时,教师可以只给出一些器材,具体的做法需要学生自己设计,从而得出结论。最后,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应用的意识,学习物理要从实际中来,还要到实际中去,这样才能真正地学好物理、用好物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例如,在物理必修1第2章第3节的“问题与练习”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航空母舰上飞机起飞的问题;物理必修2中在讲过功率P=Fv后,分析了汽车变速箱“换挡”的问题;物理选修1-1学过静电的知识后,分析了静电在实际中的一些具体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复印”等。
三、在教学评价的制度上要有新的突破
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手段,其导向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以往的许多考试主要是针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所进行的单项测量,这就不可避免地把师生都逼上应试教育的绝路。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强调评价的峥别与选拔的功能”。而且不仅要从知识与技能方面进行评价,还要从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不仅要做终结性评价,还要做过程性评价;不仅有书面考试式的评价,还有动手操作式的评价;不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可以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等等。由于教育教学评价具有特殊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评价制度的变革将会决定整个新课程改革是否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这场改革的最终结果取决于教师。因此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实践与反思
所谓教学实践与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并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策略、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成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从而改变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的过程。教学反思既能保持教师积极探究的心态,又能使其专业素质得到充分的挖掘,这对适应新课程改革是必要的。
2.积极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
物理教师应具有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教师可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自己某一方面的不足,比如,学习著名科学家的物理思想,有关的物理学史和借鉴前辈的好方法等,这样做,一方面对自己是一种启迪和熏陶,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成长也是一种激励。
3.努力开展教学科研
物理学的发展要求教师要上好课,更要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因此,物理教师应积极地为教学改革与教育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的同时也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使自己逐步由教学型向科研型转变。
新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 篇7
为此,教学工作者应及时走进并有效实施新课改。经过一年的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体会颇深,感受颇多,觉得要真正落实好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应注意四个“及时”和一个“同行”。
一、及时对新老教材进行比较,领悟新教材的精髓
为了尽快掌握新教材体系,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分析教材,并与老教材进行比较。这样才能清晰地感知新教材的变化特点,从中领悟这些变化的内涵。
1. 关注课程理念的变化
现在我们使用的人教版新教材较以前同类教材在编写上有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科学性、选择性;在课堂实施上注重自主学,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在课程的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整套教材较好地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教育目标,并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标准,成为体现高中生物课程的重要载体。真正用好这套新教材,对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2. 关注知识内容方面的变化
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出现了许多新的知识内容,如“生命系统”、“细胞骨架”、“遗传因子”,以及细胞膜“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共同进化”等新概念和新知识。再如,生物教师以往对“系统”的理解大多局限于生物形态解剖学的范畴,而新教材提出了新的系统概念,即:生命结构以系统的形式存在,对生命结构和生命活动的认识应从系统化思想出发,通过高中生物的学习,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生命系统的概念。
3. 关注新教材中各栏目的功能和应用
教材中部分栏目的功能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应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如: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调整、处理好教材,选择适合本地区、本学校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二、及时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科学开发新课程
现代课程论认为,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和创造者,因此,教师在对新教材进行研究的同时,还应该根据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教学实际。
1. 适当增补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和录像等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输信息,这样的信息来源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缺乏灵活性和交互性。随着电脑科技的普及,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通过网络选取一些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素材,补充到教学内容中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灵活,从而使“静态教材”转化为紧跟时代发展、贴近学生生活的“鲜活教材”,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生物学兴趣和热情。
2. 适当调序
旧教材中实验和文字性内容的教学安排上,大都采用先讲授再实验的教学模式,实验大多为验证性实验,很少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新教材在编写体系中,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强调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知识点,重视规律的揭示过程,将启发法、发现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引入其中。此外,教新材强调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之中,让他们对具体实例先有感性认识,然后进行研究、讨论,找出具体实例的共同特征,再进行归纳、表述,形成概念。例如,“新陈代谢”这个概念,教材没有直接给出明确的概念表述,只是要求学生知道很多感性的生命现象都属于新陈代谢。又如:原教材安排学生先学“水和无机盐”,后学“蛋白质和核酸”,这是由易到难的认知顺序;新教材安排学生先学“蛋白质和核酸”,后学“水和无机盐”,这是先抓主要矛盾的认知顺序。在进行新教材的教学时,如果教师觉得先易后难的顺序比较好,有利于学生学习,让学生先学“水和无机盐”的内容也未尝不可。
三、及时关注教学的注意点,要求到位而不越位
新教材力图采用“任务驱动”的模式展开教学内容,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探究与交流,以使学生经历“做科学”的过程,加强对“过程能力”的培养。因此,新教材的编排体系有了重大变化,从问题探讨入手,分析讨论、本节聚焦、相关链接等小栏目形式涉及各个角落,教学内容丰富且富有弹性。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好教材,针对《浙江省生物学科指导意见》,及时关注教学中的注意点。例如:教材选用了大量插图,图文并茂,其目的是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许多图已不是处于从属地位,而是代替文字说明,上升为主导地位(如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以此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其内在的图与文、图与实物的相互迁移能力。又如,在组织问题探讨的教学时,我们应根据讨论问题的难易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展开教学: (1) 直接组织开展讨论。 (2) 收集资料展开讨论。 (3) 讲课过程中展开讨论。我们往往发现书本中相当多的问题需要学生在学习新课中利用所学的知识才能解答,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带着这一问题去学习,教师讲授到该内容时,再将这问题引出来讨论,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4) “直接破题”引入新课,这类讨论题较难,教师可以直接讲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又不浪费时间。
总的来说,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意把握教学尺度,做到“到位而不越位”(“到位”是指根据《浙江省学科指导意见》及深刻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而“不越位”做无用功。
四、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协调全面发展,具体表现: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这是现代教育理念所大力倡导的。
我认为,传统教学重视知识的记忆,新课程教学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与方法,两者应该是互融共生的。新课程提倡探究、体验等教学方式,并不是完全否认传统教学的作用,课堂教学模式应当是丰富多彩的、富于变化的,新课程改革不是简单地用一种形式去否定代替另一种形式,而是在批判中继承,将多种方法有机融合、灵活运用,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和挖掘,进行取舍和整合。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模式,将已有的成功的教学模式与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进行对比,寻求结合点,逐步将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成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
五、教师的“教学”与“学教”同行
著名教育专家、中国教学学会顾明远会长曾说:“教育发展在于改革,教育改革在于创新,教育创新在于学习。”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重新审视当前的教育教学行为,重新认识教师的角色、作用,以适应新课程实施的需要。我们应大力倡导教师的“教学”与“学教”同行,两者不仅相长,而且互补。从课改的需要看,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学习者的素质等已经很难适应当代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终身教育的要求,特别是传统教育思想的许多弊端,在相当程度上束缚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处于教育改革的攻坚阶段,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轨时期,高中生物教师更应自主学习,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从教育观念到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方法等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不容置疑, 在新课程到来之际,教师肯定有许多不明白之处。教师可以不懂,但不可不学,假如教师可以不学,那还能称之为教师吗?“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困”。应让我们教师通过“教学”与“学教”的同行,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完善自我,更好更快地适应新课程。
综上所述,面对课程改革,与时俱进、迅速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模式,是时代发展对教师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教师作为新教材的实践者,只有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的宗旨,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使自己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做到有的放矢。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和深化的教育实践过程,要达到改革的目标,任重道远,我们应怀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和新课程共同成长,将新课改进行到底。
摘要:要真正落实好高中新课程的生物教学, 就要做到四个“及时”和一个“同行”, 即及时对新老教材内容进行比较, 领悟新教材的精髓;及时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 科学开发新课程;及时关注教学的注意点, 要求到位而不越位;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以及教师的“教学”与“学教”同行, 促使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主动发展, 达到自我完善的崇高的教学境界。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程,四个“及时”,一个“同行”
参考文献
[1]张洁.为了让“教什么”和“怎么教”更明确.中学生物教学, 第7期.
[2]办学特色在校园.上海教育出版社.
英语新课程改革中情感价值的体会 篇8
真诚是友谊的催化剂, 对师生关系也不例外。当教师以敬业的态度、期待的心情和充分关爱的语气与情态介入课堂时, 学生心理放松, 会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 与老师积极配合, 这样会形成课堂学习的正磁场, 相互积极影响。同时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尽可能为他们创造语言练习的机会。在学校每年进行的评教活动中, 学生给分高的都是那些深谙教育心理学的教师, 他们对工作和学生有饱满的热情, 关爱体贴学生, 善于和学生交朋友, 了解学情, 在课堂上注重启发, 提倡互动, 鼓励探究, 真正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尊重学生, 请勿心灵施暴
自尊心是语言学习中很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无论是认知活动, 还是情感活动, 自尊都起着关键作用。在自尊受到保护的环境中, 学生学习的认知活动最有效。在现今的教育体制中, 教师似乎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 并在有意无意中经常对学生进行心灵施暴, 这对学生的长期发展极为不利, 而这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影响自信心的建立。学生不可能发生兴趣, 从而不可能形成动机。
三、具备真正的学生意识
新课改专家们特别希望教师具备真正的学生意识 (教师是否按照学生的思维来思考教学) 和童年意识 (是否把学生提出的稚嫩的问题和“天真”的想法当成宝贵的教学资源) 。很多功课不好的学生问老师问题时本来就犹豫再三, 如果教师见到问题时双臂交叉于胸前并带着抱怨的口吻说:“这还不会呀?”可能你就永远将这个学生问题的大门关闭了, 对这门功课兴趣尽失。课堂上及时让学生资源共享, 触类旁通, 学生们禁不住为这种“突然明白了很多”而叫好。
比如学完定语从句后, 学生遇到了这些问题:
1.The reason%%%he explained itsounded reasonable.
2.Thatwas the reason%%%he broughtoutyesterday.
3.Is this the reason%%%he explained at the m eeting for his carelessness in his work?
4.H as she asked for the reason%%%m ay explained his com ing late?
reason后的句子都是定语从句, 但引导词分别为:why, that, which, 关系代词在从句中有的可以省略, 有的则不能, 因为它们在句中功能各异。讲解中要求学生将其边缘概念清晰化, 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兴趣, 增强学习的成就感。问题来自于学生, 回归于学生。我们教师既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理当懂得守护灵魂、敬畏生命。让知识融于生命, 知识因此而鲜活, 给生命注入知识, 生命因此而厚重!
四、让课堂成为新鲜的生命体验
实践新课程的点滴体会 篇9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1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小组间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如8年级物理的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我在上课前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将学生分成4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发给一块秒表,两个学生记时,两个学生沿着200米跑道跑一圈,再让他们对换进行。回到课堂上,先让他们处理自己测量的数据。同学们发现都是跑200米,所用的时间各不相同,跑得快的所用时间少,跑得慢的所用时间多。我再引导他们为了运动的快与慢怎样来表述,就很自然地引出“速度”的概念。然后要求学生对方或自己的速度大小。计算得到的速度有3.2m/s、3.45m/s、4.12m/s、5.42m/s等很多不同的数字。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如果用自己各自的速度跑5分钟,可以跑多少路程?同学们很快就领会到是要用1秒跑的距离乘以300秒的时间。只是稍微指点一下,同学们就得出了路程的计算式。最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以你自己的速度,跑完1000米,需要多少时间?思维敏捷的学生很快就知道要用路程去除速度,这样就得到了时间的计算式。通过这两个问题,公式的变形也就完成了。
1.2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从“师道尊严”的阴影中走出来。
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又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又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如在教学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内容时,我在讲清要领后,让学生分组动手做实验,在学生实验时我观察各组实验过程,并参与到他们的实验过程中,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了解了他们在实验时的所思所想,个别存在的问题给予个别解决。在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我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看法,倾听他们的结果,然后让几个有代表性、思维方法好的学生进行讲解。这样,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者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者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为了使课程更加精简、更加有效,KPK课程采用了大量的类比方法,比如动量流和水流之间的类比。类比的方法,可以使对一个物理学分支学科的知识的掌握快速应用到其他的分支学科,使学生在不同的物理学领域应用相同的模型和思维表达方式成为可能。
6.结语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理课程的现代化也需要我们不断为之努力。KPK课程应运而生,它凭着独特的结构、全新的理念使课程改革为之一振。它转换视角,我在教学中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我进行探讨、互相交流。
2. 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教师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又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2.1 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
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例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个章节时,我先引导同学们探索物体在产生声音的过程中是否与振动有关。教材中举了四个例子,蟋蟀的鸣叫不可能在课堂上研究,要研究也是在课余有条件时进行;扬声器和音叉的震动也不是每个同学能够进行的;唯一能够探究的是用手指感受讲话时喉头的振动。为了使感受产生声音的过程,上课时每两个学生发一根橡皮筋,让一个学生用两手绷紧橡皮筋,另一个学生用铅笔或手指弹动橡皮筋,观察在橡皮筋发声时的振动。实验引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根据实验情况找到了发声的原因。
2.2 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
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象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与课题学习。如在教摩擦力时,我先提问:“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我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猜想和假设,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对于摩擦力的应用问题,我把它改成学生课外学习研究材料,让学生通过询问、调查、阅读有关书籍和上网查阅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这些知识资料并通过书面形式打印出来供全班同学阅读。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3. 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吸取全新的营养,使得物理课程更加精简化,更加容易理解,使我们能以全新的目光看待传统的物理课程的不足之处。KPK教材已于2007年9月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知识的丰富性、结构的关联性、逻辑的严密性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文献:
[1]F.Herrmann.G.Job.德国卡尔斯鲁厄课程———中学物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陈敏华.德国卡尔斯鲁厄课程的结构和特色[J].物理教学,2007,(11).
例谈物理学中的“弹弓效应”
刘洪涛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吉林长春
1.航天技术中的弹弓效应
“弹弓效应”是一个物理名词,指的是小天体或航天飞行器借助于大质量天体的引力来获得更大的动能。空间探测器从行星旁绕过,由于行星的引力作用,可以使探测器的运动速率增大,这种现象被称为“弹弓效应”。在航天技术中,“弹弓效应”是用来增大人造小天体运动速率的一种有效方法。1997年10月发射的“卡西尼”号飞船于2004年7月进入土星轨道就曾利用了这种效应。
如图1所示,土星的质量为M=5.67×1026kg,以相对太阳为V=9.6km/s的轨道速率运行;飞船的质量为m=150kg,相对于太阳迎向土星的速率为v=10.4km/s,由于“弹弓效应”,探测器绕过土星后,沿与原来速度相反的方向离去,求它离开土星后的速率。
解析:设飞船离开土星后的速率为v′,此时土星的速度为V′。在飞船和土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忽略其他天体对它们的引力,仅考虑飞船和行星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把整个作用过程等效为一个无接触的“弹性碰撞”。
飞船和土星组成的系统只受万有引力,并且只有万有引力做功,因此该系统的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取向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
解得:v′=M+mM-mv+2MM+mV,
因为M=5.67×1026kg,m=150kg,故M垌m,所以v′≈v+2V,V′
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行教学。”这段话说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掌握了这个标准以后,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例如教学8年级物理“光的反射”时,由于这一节接近于实际生活,我在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让他们自己总结、交流对平面镜成像感受,再反复对平面镜成像进行探究,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利用丰富图形构造生活实景。这样避免了老师一味地讲解,学生一味地记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王琳
任建波
≈V。飞船离开土星时的速度比飞向土星时的速度大了2V,代入数据,得v′=29.6km/s。
“卡西尼”号飞船的土星之旅,称得上是应用“弹弓效应”的经典之作。“卡西尼”号飞船在告别地球后的头两年,绕太阳转了两圈,每次都特意与金星“贴面”而过,第一次是在1998年4月26日,距离金星最近距离仅千米;第二次则在年月日,它从金星600千米处飞过。两次相会,飞船所获得的动能相当于燃烧吨的燃料。然后,它又先后从地球上空千米和木星上空1170千米处飞过,四次应用“弹弓效应”,借足了飞抵土星的能量。
2.超球反弹中的弹弓效应
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放在质量为M的大球顶上,M垌m,从高h处释放,紧挨着落下,撞击地面后跳起。所有的碰撞都是完全弹性碰撞,且都发生在竖直轴上。求小球弹起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
解析:全过程可看成三个理想化的过程:(1)M自h高处自由下落与地发生弹性碰撞;(2)M与m发生对心弹性碰撞;(3)m竖直上抛过程。设M下落触地时速度为v,弹性碰撞反弹速度为向上v。M与m发生对心弹性碰撞,两者速度大小为v方向相反,根据弹性碰撞可得:
4. 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淡化考试的功能,淡化分数的概念,使“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流行了多少年的话成为历史。评价学生应该多几把尺子。尺子是什么呢?就是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肯定会把一部分有个性发展的学生评下去。评价应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原则。学生在这种评价激励下,会不断地追求,不断地探索和攀登。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新课程走进课堂的体会 篇10
教师不仅要具备文化素养、专业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 还要具备信息素养、信息化的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更多的是一种平等的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交流, 互相启发的关系。相比旧课程,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学习目标确定,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在教学方式上突出以学生为中心,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教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 在课堂学习中,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引导学生走向教材,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并应用于实践。课堂上我和学生一起互动、交流, 如, 我经常和学生一起朗读, 一起表演, 一起交流想法, 让学生评价我写得怎样, 读得怎样等, 这样的做法建立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使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体现出来。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给学生一份快乐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 是课程的重点之一。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自主是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是发展的主体, 是“教学之本”。所以,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也就是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内在需要。新课程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 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因此, 课堂上我经常设计生动有兴趣的游戏、讲故事、编课本剧, 让学生当小老师等情境, 在情境中学生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 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觉主动地求知和探究的过程, 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 做到乐学、主动地学, 学有所得, 越学越爱学。
三、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给学生一片天地
新教材强调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贴近学生生活,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新教材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综合性
教材内容的安排突出重点, 加强事例整合, 注重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如, 语文教材中, 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等方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被有计划地安排在一个有机的整体中。
2. 科学性
在教材中, 各个部分、各个环节的安排都注意遵循儿童的学习规律, 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乘法口诀内容改变了以往先学完1~9的口诀后再学习除法的编排, 而是学完1~6的口诀就学习除法, 然后再学7~9的口诀, 这样编排既避免了口诀的混淆, 又使学生很快地学会应用口诀解决除法问题, 学生就有了成就感。
3. 时代性
教材的时代特点和现代意义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和选择上。如, 语文教材中的插图、课文都富有时代精神, 富有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借生日》讲儿童对母亲的关心, 《小熊住山洞》则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渗透环保意识。教材的时代特点还体现在与当今儿童生活的紧密联系上, 如, 数学教材中的《乘车》《摘果子》等等, 贴近儿童生活, 成为学生乐学、好学的重要前提。
4. 倡导学生自主, 探究学习
教材通过多种方式体现了学生主动学习, 注重学习自得自悟, 引导学生生动参与、探索发现。如, 语文教材中的“我会读”“我会写”“我的发现”等形式, 数学教材中的“看一看”“试一试”等形式,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总之, 新教材体现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精神。
四、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还学生一份自信
新课标指出, 我们要建立评价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由此可见, 我们对每一个学生做什么样的评价, 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这需要我们有丰富的阅历。因为, 即使学生回答的问题一点不着边际, 但你必须对他的想法给予肯定, 并说出如果我那样问, 你这样的回答是最完美的, 对他做出更大的鼓励。要学会从多方面进行评价, 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
在进行课堂评价时, 不仅在学生知识层面上做评价, 还要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活动成果。在学习结束后, 让学生自我反思探究过程的活动表现, 对自己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的评价, 以达到学生自我激励的目的。通过新型的书面评价,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等课改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 篇11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生物 教法学法
高中推行新课程改革几年来,通过自己不断学习新课程理念,对新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现谈谈自己对高中课程改革的一点体会。
1.全国统一的 “一标”
高中课程改革后教材趋于多元化,一本教材统领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为此教育部组织相关学科专家,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分学科统一制定了各省市必须严格按照执行的学科“课程标准”。学科“课程标准”结合自身学科的特点,对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的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均有相关的说明和要求。课程改革要求一个地区(省市)必须使用不同版本的教材,这就要求我们的广大教师在备课前,必须认真全面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对学科的“课程标准”有一个全面细致的解读,做到心中有数。从而用好“课标”服务于教学。
2.高中新教材与旧教材的不同
以人教社生物学科教材为例,旧教材对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生物知识的学习是分成了必修上、下册和选修全册共三本教材的学习内容。而新教材是把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生物学知识分成了六个模块,其中必修三个模块,即必修1《公子与细胞》、必修2《遗传与进化》、必修3《稳态与环境》。选修三个模块,即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旧教材侧重于学科本位的思想,以至于还有很多地方存在与学生认知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不相符合的情况,如有些内容仍显陈旧,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没有体现出生物科技的新成就和发展趋势;编写多采用注入式写法,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作用不显著等。这些都不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
新版教材在学科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突破,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精心筛选和编排内容,恰当地确定内容的呈现顺序,使之形成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较好的实现了学科体系、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有效统一。教材在《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从生命系统的视角构建了新的知识结构体系。新版教材正是从生命系统的视角,构建了新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生命系统自身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自身的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规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本质。由于教材的三个模块(必修)涉及不同层次上生物学的知识,核心主题不同,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科学观点等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在生命系统这个大框架下又分为三个子系统。
三个必修模块选择的都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理解科学的本质、过程和方法,了解并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生产和发展中的应用,因此必修模块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
新教材与旧教材的最大不同点是增加了许多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内容。新教材每一章节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比较明确,这就是“本节聚焦”。通过本节聚焦,教材很清楚地告诉学生这一小节中我们要干什么,具体应把握到什么程度,都一目了然。每一节知识里都有让学生思考与讨论的内容——“思考与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新教材的编排更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3.教师的教法不同
在新课程背景下,以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为基础,以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教学方法呈现出如下的趋势和特点:①教学方法的启发性,②教学方法的“学法化”倾向,③教学方法的探究化、研究化、实践化和体验化,④教学方法综合化和多样性,⑤教学方法主体化和个性化,⑥教学方法现代化,⑦教学方法心理化倾向。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深刻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为此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合理运用教学原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共同学习的关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犹如两条不断流淌的小溪,两条溪流的交汇点,就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共鸣点。
4.学生的学法不同
《课标》倡导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主动地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讨论学习、活动学习、体验学习、掌握学习和自觉探究,要求学生勤于动手和动脑。一改传统的被动接受而成为学习中的主导者。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体会 篇12
高中阶段是衔接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中间阶段, 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 还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以后打下坚实基础。同时, 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和基本要求。为了更好地达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 研究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的意义是极其重大的。
2. 对新教材的认识
2.1 综合编排的知识体系, 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教材打破了原来分科安排内容 (分为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 的编写体系;安排知识顺序时注意处理好与初中数学的衔接;符合逻辑上基本规则;在深浅上注意坡度的设计;工具性内容靠前安排;相关内容适当集中。这些特点更符合高中学生年龄特征以及认知规律, 更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课前预习, 也有利于我们展开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
2.2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突出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不应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而应在讲授知识内容的同时注意对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加以提炼总结, 使之能逐步被学生掌握并对他们发挥指导作用。因此, 新教材在各章节的内容安排上, 非常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和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2.3 由实际问题引入, 强调数学的应用意识。
新教材突出了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意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教材编排上:章前图的设计为了说明数学来源于实际;章前引言从实际问题导出, 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材料很多是介绍数学模型及应用方法;习题也适当地增加了联系实际的题目,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创设联系实际问题的氛围, 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2.4 增加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增加“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又一大特色, 它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 把数学学习从教室走向了社会, 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群体交往中, 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 学会合作, 实现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完善。
3. 怎样教好新教材
新课程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从根本上变革传统教学, 把“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上, 以学生主动建构, 师生合作互动, 促进全面发展的新教学, 以实现“教是为了学”这一根本目标。
3.1 明确教学目标, 把握好教学的“度”。
与过去的教科书相比较, 很难说教学的目标是“降低了”还是“提高了”, 也不能简单地回答“理论性的东西降低了”, “实际应用性的东西加强了”。这就要求我们严格按照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变化, 在课内不随意拓展、挖深内容, 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3.2 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 基本技能的培养。
课堂教学应把主要精力用于将最基础的东西讲深、讲透。对于基础知识, 教师往往认为每天在讲基础, 但我认为某些教师还没有真正做到重视基础, 至少把基础知识没有讲透。不论是优生和差生, 当学生做出某一题时, 他都会感到自然、轻松, 有一种成功的喜悦, 然而这些成功都靠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正确理解或深刻理解后的灵感得到的。没有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 不会作出一个正确的反应, 更不会对某一类知识和题型产生长久的正效应。所以教师应立足于将最基本的东西讲深讲透, 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3.3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把课堂还给学生, 摒弃“穿新鞋走老路”、“满堂灌”已经成为数学教师的共识。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活动的时间、空间, 实现课堂教学面向全体, 人人参与,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3.4 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 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一堂好课绝不应该孤立于生活之外, 回归生活, 体现生活性, 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 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 让数学走进学生视野, 让生活进入数学课堂, 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 使学生感悟, 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 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使学生自己发现身边的数学,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 增强数学的作用意识。
3.5 教师要善于与时俱进, 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有着突出的人本身不能企及的优点:一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 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 提高讲解效率;二是直观性强, 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三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 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
4. 结束语
总之,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实施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对新课程, 教师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的深刻内涵, 扎扎实实, 一点一滴地从基础做起, 即以高质量的教学设计为切入点, 学会等待, 学会分享, 学会激励, 学会合作, 学会探究, 学会创新, 学会反思, 只有这样, 才能与新课程通行, 才能让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过程更加流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新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点滴体会07-30
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实践的体会与思考08-24
学习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体会和思考10-22
政治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08-30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08-15
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07-31
新课程改革的再认识06-19
新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05-13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理念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