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点滴体会

2024-07-30

新课程改革的点滴体会(精选12篇)

新课程改革的点滴体会 篇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虽已颁布好几年, 但对于课程改革的核心仍有人认为只是把教材换一下, 也有人认为上课用点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等, 甚至有人认为上课让学生多回答几个问题, 活跃活跃课堂气氛……这都是误解!其实课程改革不是仅把原来的教学大纲换成新课程标准, 换换教材, 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总是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方式.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师教学的基本方式不应该是“授予”, 而是“引导”, 应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给学生思考和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把原来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变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的教学模式.对此, 笔者就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谈点体会.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现代教学理论认为, 教师的真正本领, 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 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 经过思维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 笔者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情境,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如在讲授《用字母表示数》时, 笔者这样进行了新课导入:在投影幕上投影一张幻灯片, 内容是一个公式, X+Y+Z=A, 提示这是有人问爱因斯坦为何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时, 他写下的式子, 让学生相互讨论它的含义.学生经过讨论后纷纷举手发言, X代表正确的方法, Y代表艰苦的劳动, Z代表不说空话, A代表成功.又引用儿歌:1只青蛙1张嘴, 2只眼睛4条腿, 1声扑通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 4只眼睛8条腿, 2声扑通跳下水;3只青蛙3张嘴, 6只眼睛12条腿, 3声扑通跳下水;……池塘里有很多只青蛙, 那就无法唱下去了, 这样用字母来表示数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的新课导入就极大地吸引了学生, 使学生学习的兴趣盎然, 使得过去的“要我学”转变为现在的“我要学”.

二、变抽象“学数学”为联系实际“用数学”

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发展应用意识.过去, 我们在课堂上只是就书讲书, 从不讲知识的来源和应用, “掐头去尾烧中段”的现象比比皆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 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知识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 如果数学教学仍旧视而不见, 不管实际应用, 则就很不合时宜了.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 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笔者在教有关存款、利息等知识时, 让学生自己到银行去开户、存款, 利用业余时间让他们开办模拟银行, 相互之间进行存、贷款, 增长感性认识.在教“相似形的应用”时, 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到教室外, 让他们利用太阳光来测旗杆的高度.学“统计”时, 让学生统计学校各年级各班学生人数及男女生人数等.在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 也学会了劳动、调查等, 真可谓一举多得.经过这样的训练, 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 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 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 变单纯的“学数学”为联系实际的“用数学”.

三、变教师主导为共同探究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在教学中, 笔者大胆放手,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 在教学《电子计算器的使用》这一节内容时, 笔者就先放手让学生自学, 看完书后问学生:“这一部分书上共讲了哪几个问题?对这其中的每一个问题你是如何理解的?”然后组织、启发引导学生把问题一个一个地加以解决.显然, 这样教学, 教师讲得少了, 学生活动多了, 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说、讨论而掌握的.如此教学, 学生印象深刻, 不易忘记;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 也锻炼了自学、概括的能力, 培养了理解、表达能力.当然, 这样课堂教学好像有点儿乱, 但一个开放的、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课, 应该有他们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在教师控制之中的“乱”,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有人说这样教师就不起什么作用了, 其实这样教师的作用反而更大了.学习是一项具有较强目标性的活动, 一切都由学生说了算, 必然导致实践活动偏离方向.因此, 中学生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当然, 教师的引导也应该有个“度”.这个“度”就是:在实践活动中, 学生力所能及的, 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的, 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的, 教师为之.只有这样, 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切实回归, 真正得到落实, 自主学习才能落到实处.

当然, 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改革的大浪潮中, 也要与时俱进, 转换自己的角色,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新课程改革的点滴体会 篇2

漳州三中 沈丹燕

在地理课堂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符合新的课程理念。笔者所在学校在运用信息技术方面的条件比较成熟,每间教室都有配备多媒体,每个班级都有2位专职管理多媒体的学生,这为信息技术的普及提供硬件条件,同时也激发教师使用多媒体的热情,除了自己制作教学课件以外,还积极到网上搜索与积累优秀课件。多媒体课件在地理教学上的运用更显优势。

在课标要求背景下各种课程资源怎么整合;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怎样将传统教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优化课堂教学,真正体现多媒体对地理教学的影响等问题,通过一学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笔者有了些许感悟。下面就以笔者的一节公开课与对“问题研究”的做法为例,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公开课开课的题目是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第二单元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两大部分——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本节课内容难点多,课时紧。怎样做才能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破教学难点,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这是备课时所要面对的问题。通过认真学习课标要求,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反复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校情、学情,确定突破口:

一、优化课程资源整合,突破实验难关

地理必修1教材P32“活动”:要求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做一个实验,有明确的实验步骤,设计意图是想通过活动,使学生形成热力环流的感性认识。地理小实验引入地理课堂教学,这是新教材的亮点,它能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与动手实践能力。就因这个实验成了困扰笔者的一大难题。一方面是地理科没有专用的实验室,实验材料的准备也比较麻烦;二是如果真的在课堂上做这个实验,又怕到那时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时间难以控制。但作为市级公开课,如果这个实验不做,在评课的时候,肯定有教师提出来质问。怎么办,做与不做一时难以定夺。新课标要求是:在同一课标要求下,允许不同版本的课程资源有不同的表达形式。要求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就为教师在同一课标要求下,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提供前提条件。基于这个考虑,再根据校情与学情,决定采用模拟实验演示来替代教材中的实验。热力环流在实际生活中是存在的,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烧开水”时的水流运动方向,制作成fash动画课件进行模拟实验演示。设计“烧开水”的模拟实验演示,借助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大气运动,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烧开水”时气流运动方向,就能顺利地获取“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认知发展过程的实现。这样,就解决了既可以不用做实验,又能符合课标要求。

二、实现传统与现代教法的结合,优化课堂教学

就本节课而言,大气受热过程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基础,核心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学习热力环流的基础,只有理解了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而不是太阳辐射,才能正确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和后果。由于大气受热过程的环节多,专业名词多,而过多的名词、过多的环节及环节的前后顺序使这部分内容成为学习上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在教学设计中,除了设计展示多媒体课件外,还注意考虑配合传统的板画分析法,边画边要求学生注意理解四种辐射的概念尤其是理解辐射的方向、造成的结果。又如在设计教学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的形成过程时,也是考虑利用多媒体课件,配合板画分析法来突破高、低空气压的对比与等压线(面)的弯曲问题。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由于有一定的停顿时间,或是语气上的加重强调,或是反复提醒,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理解与巩固,从而顺利突破教学难点。本节课较好地将传统教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真正体现了多媒体对地理教学的作用。

高中地理新课程在编写中与以往教材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问题研究”,它是作为高中地理必修模块中体例结构的组成部分而出现的,也是新课程的最大亮点,在各章的后面都有,教学时数各用1课时。在每章总教学时数为5——6课时中,占有固定的1个课时,这足见它地位的重要性。因此,怎样探索出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才能使“问题研究”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这是很有实用价值的。新课程重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再现和灵活应用,“问题研究”就是根据此要求而配套出现的。“问题研究”紧密配合各章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主要是以畅想式问题、热点或焦点问题、国家建设问题等为主,这样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新颖性、不确定性、现实性和趣味性,易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前提条件。教师如果将“问题研究”的教学设计作为一般的新课来处理的话,那就不能很好地体现“问题研究”的独特地位与作用了。通过实践与探索,笔者采用小组合作完成“问题研究”,即“学生课外分组准备,课内集中展示”的方法,可以达到:

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最具生命力的理念是改变和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这种“学生课外分组准备,课内集中展示”的方法,由于每个“问题研究”都要由小组合作完成的,小组成员是由学生自主组合的,做哪一个“问题研究”是由学生自已选择的,学习的时间是学生自我计划的,学习的策略是学生自已制定的,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突出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小组成员带着问题去上网搜索或是上图书馆查找资料,寻求答案,选择图片,设计制作课件,课件预演等一系列环节中,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怎么做,目标是什么,这种带着问题去学习,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在这个过程中,是学生探究的体验与探究方法的习得。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在学生查找资料或是制作课件时,指导学生如何更有针对性地筛选资料,或是修改幻灯片的字体、图片的背景色调与内容的颜色对比度、链接的设计等等,这样制作的课件较为醒目与美观。当学生得知自己制作的课件被评为优秀,可以在全年段课堂上统一使用时,学生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当该小组代表上讲台在本班级同学面前解说与演示自己制作的课件,并赢得老师与同学们的认同与赞许时,学生此时此刻的自豪感是难以形容的。这种做法是引入了学习激励机制,让该小组的每位成员在集体的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易于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同时这种做法也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对完成下一个“问题研究”的小组成员来说,会起到一个良好的推动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局面。这与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的要求是相符合的。

四、注重地理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互联网支持的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可能。由于“问题研究”选择的内容大都是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学生在制作“问题研究”的课件是一种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到图书馆查阅或是上网搜索都能找到相关的资料,面对大量的地理信息,学生如何快速获取有效的信息,这种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是需要由训练和实践来获得的。笔者所在学校具备较好的利用多媒体的条件,因此,教师就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例如,学生在做“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这个“问题研究”时,上网下载了这样的两条信息:①重视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提高交通的管理水平(电子监控、电子警察)。②25米长,360个座位的公交车你听说过吗?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就会出现我国自主研发与生产的这类公交车。从中可以看出学生所获取的信息是非常有效的,学生在筛选信息的过程中,自已的地理信息素养得到提高。地理信息技术是一种教学技术手段,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快速取得丰富的网络资源的习惯与能力,这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这种小组合作完成“问题研究”的做法,对学生地理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途径。这与新课程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的基本理念是相一致的。

新课程教学点滴体会 篇3

一、用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设问教学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源自于生活。用生动活泼的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教学,展示有趣的物理情境,能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物理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用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有亲近感,更能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速度”一节的教学中,笔者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是马跑得快,还是牛跑得快?是飞机飞得快,还是汽车跑快?下课去食堂吃饭,是男同学跑得快,还是女同学跑得快?等等。通过这些事例,让学生对快慢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提问:参加100米赛跑,用时短的快,还是用时长的快?同样的时间跑得远的快,还是跑得近的快?这样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速度的理解。又如,在讲解“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时,可设问:切割机切割钢铁时火花飞出的方向是怎样的?转动雨伞飞出雨滴的方向是怎样的?洗完澡甩动头发飞出水珠的方向是怎样的?等等。这些生活实例若用投影仪播放出来,效果会更佳,学生兴趣会更浓。

教师用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教学,要舍得花时间,广泛收集信息,精心设计,周密思考。巧妙设问是关键,提问要恰当,否则就要闹笑话。如一地理老师拿一个地球仪放在讲台上,刚好校长推门进来听课,这位老师为了使讲课更生动,便提问:同学们今天教室里多了个什么东西?学生答:多了个校长。这位老师觉得不对,于是再问:校长是东西吗?学生答:校长当然不是东西。如此类似的问题就很不好,千万不能这样问,本来教师想把学生的思维引到地球仪上,结果却大相径庭。

综上可知,联系生活实际教学,学生感觉亲近,学习热情高,认知距离大大缩短,记忆深刻。离开生活实际空谈理论,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对学习也就索然无味了。

二、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开展讨论

新的教材设计了许多开放性栏目,如“说一说”“做一做”“思考与讨论”“科学漫步”“STS”等,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开阔了学生视野,也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有选择地学习这些栏目,教师也可以根据本身条件充分利用这些栏目,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些栏目有的要求条件较高,有的要求不高,像我们乡镇中学,教学设施较差,可选择条件要求低一点的栏目,如可以选“说一说”“做一做”和“思考与讨论”为题材让学生开展讨论,这几个栏目不需要什么条件,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我们的做法是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4~6人,每个小组设一名小组长,将这几个栏目的内容作为课前预讨论内容,由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同学讨论,然后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课堂上教师抽查学生回答问题,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基本相互作用”一节中的“说一说”:质子带正电,但质子(与中子一起)却能聚在一起构成原子核,根据你的推测,原因可能是什么?通过讨论,学生猜想可能存在除了库仑力以外的另一种力,推测出这种力的某些特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又如,《功率》一节中的“说一说”:各种机器实际输出的功率常随时间变化,因此有平均功率和瞬间功率之分。公式中(P=W/t),t等于从计时开始到时刻t的时间间隔,W是力在这段时间内做的功,所以公式中的P实际是这段时间的平均功率。如果我们要表示瞬间功率与功、时间的关系,公式应该怎样改写?通过讨论,学生自然会想到下面的“做一做”,学生都会自学导出瞬间功率的表达式P=F·v,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节省了很多时间。通过对这些栏目内容的讨论,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理解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三、以试题形式来解决概念问题

在概念的教学中,为了追求其完整性,常从提出的缘由、枚举的物理事实中加以提炼形成的概念,从它的方式到概念的内涵解读,反复强调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深化应用变式,不厌其烦地指出这里重要或那里重要,要求学生记住这记住那,教师讲得头头是道,结果学生什么也没记住,什么也不理解,什么也不懂,与其这样,还不如以问题的形式、试题形式,让学生讨论思考,自己解决,既尊重学科自身的逻辑关系,也尊重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发展水平。例如,在“功”一节的教学中,在得出功的表达式后,可通过下列试题方式来解决相关问题。

功是力在空间上的积累效应,用试题1来解决。试题1:物体受到恒力F作用,并在力的方向发生了一段位移L,试作出F-L图像。endprint

广西这次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改革力度大,内容丰富,较之前的几个版本有了很大的变动,更具科学性和完整性。然而令很多从教人员感到困惑的是,尽管通过了新教材岗前培训,也受到不少启发和教益,可到了具体上课操作时,还是一头雾水。针对这样的现象,笔者现就如何用好新教材,完成好教改任务,实现新课程的目标要求谈谈本人的一点体会,以供大家共勉。

一、用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设问教学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源自于生活。用生动活泼的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教学,展示有趣的物理情境,能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物理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用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有亲近感,更能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速度”一节的教学中,笔者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是马跑得快,还是牛跑得快?是飞机飞得快,还是汽车跑快?下课去食堂吃饭,是男同学跑得快,还是女同学跑得快?等等。通过这些事例,让学生对快慢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提问:参加100米赛跑,用时短的快,还是用时长的快?同样的时间跑得远的快,还是跑得近的快?这样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速度的理解。又如,在讲解“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时,可设问:切割机切割钢铁时火花飞出的方向是怎样的?转动雨伞飞出雨滴的方向是怎样的?洗完澡甩动头发飞出水珠的方向是怎样的?等等。这些生活实例若用投影仪播放出来,效果会更佳,学生兴趣会更浓。

教师用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教学,要舍得花时间,广泛收集信息,精心设计,周密思考。巧妙设问是关键,提问要恰当,否则就要闹笑话。如一地理老师拿一个地球仪放在讲台上,刚好校长推门进来听课,这位老师为了使讲课更生动,便提问:同学们今天教室里多了个什么东西?学生答:多了个校长。这位老师觉得不对,于是再问:校长是东西吗?学生答:校长当然不是东西。如此类似的问题就很不好,千万不能这样问,本来教师想把学生的思维引到地球仪上,结果却大相径庭。

综上可知,联系生活实际教学,学生感觉亲近,学习热情高,认知距离大大缩短,记忆深刻。离开生活实际空谈理论,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对学习也就索然无味了。

二、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开展讨论

新的教材设计了许多开放性栏目,如“说一说”“做一做”“思考与讨论”“科学漫步”“STS”等,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开阔了学生视野,也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有选择地学习这些栏目,教师也可以根据本身条件充分利用这些栏目,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些栏目有的要求条件较高,有的要求不高,像我们乡镇中学,教学设施较差,可选择条件要求低一点的栏目,如可以选“说一说”“做一做”和“思考与讨论”为题材让学生开展讨论,这几个栏目不需要什么条件,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我们的做法是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4~6人,每个小组设一名小组长,将这几个栏目的内容作为课前预讨论内容,由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同学讨论,然后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课堂上教师抽查学生回答问题,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基本相互作用”一节中的“说一说”:质子带正电,但质子(与中子一起)却能聚在一起构成原子核,根据你的推测,原因可能是什么?通过讨论,学生猜想可能存在除了库仑力以外的另一种力,推测出这种力的某些特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又如,《功率》一节中的“说一说”:各种机器实际输出的功率常随时间变化,因此有平均功率和瞬间功率之分。公式中(P=W/t),t等于从计时开始到时刻t的时间间隔,W是力在这段时间内做的功,所以公式中的P实际是这段时间的平均功率。如果我们要表示瞬间功率与功、时间的关系,公式应该怎样改写?通过讨论,学生自然会想到下面的“做一做”,学生都会自学导出瞬间功率的表达式P=F·v,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节省了很多时间。通过对这些栏目内容的讨论,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理解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三、以试题形式来解决概念问题

在概念的教学中,为了追求其完整性,常从提出的缘由、枚举的物理事实中加以提炼形成的概念,从它的方式到概念的内涵解读,反复强调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深化应用变式,不厌其烦地指出这里重要或那里重要,要求学生记住这记住那,教师讲得头头是道,结果学生什么也没记住,什么也不理解,什么也不懂,与其这样,还不如以问题的形式、试题形式,让学生讨论思考,自己解决,既尊重学科自身的逻辑关系,也尊重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发展水平。例如,在“功”一节的教学中,在得出功的表达式后,可通过下列试题方式来解决相关问题。

功是力在空间上的积累效应,用试题1来解决。试题1:物体受到恒力F作用,并在力的方向发生了一段位移L,试作出F-L图像。endprint

广西这次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改革力度大,内容丰富,较之前的几个版本有了很大的变动,更具科学性和完整性。然而令很多从教人员感到困惑的是,尽管通过了新教材岗前培训,也受到不少启发和教益,可到了具体上课操作时,还是一头雾水。针对这样的现象,笔者现就如何用好新教材,完成好教改任务,实现新课程的目标要求谈谈本人的一点体会,以供大家共勉。

一、用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设问教学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源自于生活。用生动活泼的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教学,展示有趣的物理情境,能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物理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用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有亲近感,更能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速度”一节的教学中,笔者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是马跑得快,还是牛跑得快?是飞机飞得快,还是汽车跑快?下课去食堂吃饭,是男同学跑得快,还是女同学跑得快?等等。通过这些事例,让学生对快慢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提问:参加100米赛跑,用时短的快,还是用时长的快?同样的时间跑得远的快,还是跑得近的快?这样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速度的理解。又如,在讲解“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时,可设问:切割机切割钢铁时火花飞出的方向是怎样的?转动雨伞飞出雨滴的方向是怎样的?洗完澡甩动头发飞出水珠的方向是怎样的?等等。这些生活实例若用投影仪播放出来,效果会更佳,学生兴趣会更浓。

教师用生活实例进行设问教学,要舍得花时间,广泛收集信息,精心设计,周密思考。巧妙设问是关键,提问要恰当,否则就要闹笑话。如一地理老师拿一个地球仪放在讲台上,刚好校长推门进来听课,这位老师为了使讲课更生动,便提问:同学们今天教室里多了个什么东西?学生答:多了个校长。这位老师觉得不对,于是再问:校长是东西吗?学生答:校长当然不是东西。如此类似的问题就很不好,千万不能这样问,本来教师想把学生的思维引到地球仪上,结果却大相径庭。

综上可知,联系生活实际教学,学生感觉亲近,学习热情高,认知距离大大缩短,记忆深刻。离开生活实际空谈理论,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对学习也就索然无味了。

二、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开展讨论

新的教材设计了许多开放性栏目,如“说一说”“做一做”“思考与讨论”“科学漫步”“STS”等,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开阔了学生视野,也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有选择地学习这些栏目,教师也可以根据本身条件充分利用这些栏目,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些栏目有的要求条件较高,有的要求不高,像我们乡镇中学,教学设施较差,可选择条件要求低一点的栏目,如可以选“说一说”“做一做”和“思考与讨论”为题材让学生开展讨论,这几个栏目不需要什么条件,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我们的做法是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4~6人,每个小组设一名小组长,将这几个栏目的内容作为课前预讨论内容,由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同学讨论,然后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课堂上教师抽查学生回答问题,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基本相互作用”一节中的“说一说”:质子带正电,但质子(与中子一起)却能聚在一起构成原子核,根据你的推测,原因可能是什么?通过讨论,学生猜想可能存在除了库仑力以外的另一种力,推测出这种力的某些特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又如,《功率》一节中的“说一说”:各种机器实际输出的功率常随时间变化,因此有平均功率和瞬间功率之分。公式中(P=W/t),t等于从计时开始到时刻t的时间间隔,W是力在这段时间内做的功,所以公式中的P实际是这段时间的平均功率。如果我们要表示瞬间功率与功、时间的关系,公式应该怎样改写?通过讨论,学生自然会想到下面的“做一做”,学生都会自学导出瞬间功率的表达式P=F·v,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节省了很多时间。通过对这些栏目内容的讨论,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理解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三、以试题形式来解决概念问题

在概念的教学中,为了追求其完整性,常从提出的缘由、枚举的物理事实中加以提炼形成的概念,从它的方式到概念的内涵解读,反复强调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深化应用变式,不厌其烦地指出这里重要或那里重要,要求学生记住这记住那,教师讲得头头是道,结果学生什么也没记住,什么也不理解,什么也不懂,与其这样,还不如以问题的形式、试题形式,让学生讨论思考,自己解决,既尊重学科自身的逻辑关系,也尊重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发展水平。例如,在“功”一节的教学中,在得出功的表达式后,可通过下列试题方式来解决相关问题。

实践新课程的点滴体会 篇4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1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小组间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如8年级物理的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我在上课前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将学生分成4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发给一块秒表,两个学生记时,两个学生沿着200米跑道跑一圈,再让他们对换进行。回到课堂上,先让他们处理自己测量的数据。同学们发现都是跑200米,所用的时间各不相同,跑得快的所用时间少,跑得慢的所用时间多。我再引导他们为了运动的快与慢怎样来表述,就很自然地引出“速度”的概念。然后要求学生对方或自己的速度大小。计算得到的速度有3.2m/s、3.45m/s、4.12m/s、5.42m/s等很多不同的数字。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如果用自己各自的速度跑5分钟,可以跑多少路程?同学们很快就领会到是要用1秒跑的距离乘以300秒的时间。只是稍微指点一下,同学们就得出了路程的计算式。最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以你自己的速度,跑完1000米,需要多少时间?思维敏捷的学生很快就知道要用路程去除速度,这样就得到了时间的计算式。通过这两个问题,公式的变形也就完成了。

1.2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从“师道尊严”的阴影中走出来。

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又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又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如在教学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内容时,我在讲清要领后,让学生分组动手做实验,在学生实验时我观察各组实验过程,并参与到他们的实验过程中,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了解了他们在实验时的所思所想,个别存在的问题给予个别解决。在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我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看法,倾听他们的结果,然后让几个有代表性、思维方法好的学生进行讲解。这样,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者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者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为了使课程更加精简、更加有效,KPK课程采用了大量的类比方法,比如动量流和水流之间的类比。类比的方法,可以使对一个物理学分支学科的知识的掌握快速应用到其他的分支学科,使学生在不同的物理学领域应用相同的模型和思维表达方式成为可能。

6.结语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理课程的现代化也需要我们不断为之努力。KPK课程应运而生,它凭着独特的结构、全新的理念使课程改革为之一振。它转换视角,我在教学中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我进行探讨、互相交流。

2. 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教师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又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2.1 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

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例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个章节时,我先引导同学们探索物体在产生声音的过程中是否与振动有关。教材中举了四个例子,蟋蟀的鸣叫不可能在课堂上研究,要研究也是在课余有条件时进行;扬声器和音叉的震动也不是每个同学能够进行的;唯一能够探究的是用手指感受讲话时喉头的振动。为了使感受产生声音的过程,上课时每两个学生发一根橡皮筋,让一个学生用两手绷紧橡皮筋,另一个学生用铅笔或手指弹动橡皮筋,观察在橡皮筋发声时的振动。实验引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根据实验情况找到了发声的原因。

2.2 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

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象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与课题学习。如在教摩擦力时,我先提问:“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我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猜想和假设,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对于摩擦力的应用问题,我把它改成学生课外学习研究材料,让学生通过询问、调查、阅读有关书籍和上网查阅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这些知识资料并通过书面形式打印出来供全班同学阅读。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3. 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吸取全新的营养,使得物理课程更加精简化,更加容易理解,使我们能以全新的目光看待传统的物理课程的不足之处。KPK教材已于2007年9月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知识的丰富性、结构的关联性、逻辑的严密性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文献:

[1]F.Herrmann.G.Job.德国卡尔斯鲁厄课程———中学物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陈敏华.德国卡尔斯鲁厄课程的结构和特色[J].物理教学,2007,(11).

例谈物理学中的“弹弓效应”

刘洪涛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吉林长春

1.航天技术中的弹弓效应

“弹弓效应”是一个物理名词,指的是小天体或航天飞行器借助于大质量天体的引力来获得更大的动能。空间探测器从行星旁绕过,由于行星的引力作用,可以使探测器的运动速率增大,这种现象被称为“弹弓效应”。在航天技术中,“弹弓效应”是用来增大人造小天体运动速率的一种有效方法。1997年10月发射的“卡西尼”号飞船于2004年7月进入土星轨道就曾利用了这种效应。

如图1所示,土星的质量为M=5.67×1026kg,以相对太阳为V=9.6km/s的轨道速率运行;飞船的质量为m=150kg,相对于太阳迎向土星的速率为v=10.4km/s,由于“弹弓效应”,探测器绕过土星后,沿与原来速度相反的方向离去,求它离开土星后的速率。

解析:设飞船离开土星后的速率为v′,此时土星的速度为V′。在飞船和土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忽略其他天体对它们的引力,仅考虑飞船和行星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把整个作用过程等效为一个无接触的“弹性碰撞”。

飞船和土星组成的系统只受万有引力,并且只有万有引力做功,因此该系统的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取向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

解得:v′=M+mM-mv+2MM+mV,

因为M=5.67×1026kg,m=150kg,故M垌m,所以v′≈v+2V,V′

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行教学。”这段话说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掌握了这个标准以后,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例如教学8年级物理“光的反射”时,由于这一节接近于实际生活,我在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让他们自己总结、交流对平面镜成像感受,再反复对平面镜成像进行探究,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利用丰富图形构造生活实景。这样避免了老师一味地讲解,学生一味地记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王琳

任建波

≈V。飞船离开土星时的速度比飞向土星时的速度大了2V,代入数据,得v′=29.6km/s。

“卡西尼”号飞船的土星之旅,称得上是应用“弹弓效应”的经典之作。“卡西尼”号飞船在告别地球后的头两年,绕太阳转了两圈,每次都特意与金星“贴面”而过,第一次是在1998年4月26日,距离金星最近距离仅千米;第二次则在年月日,它从金星600千米处飞过。两次相会,飞船所获得的动能相当于燃烧吨的燃料。然后,它又先后从地球上空千米和木星上空1170千米处飞过,四次应用“弹弓效应”,借足了飞抵土星的能量。

2.超球反弹中的弹弓效应

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放在质量为M的大球顶上,M垌m,从高h处释放,紧挨着落下,撞击地面后跳起。所有的碰撞都是完全弹性碰撞,且都发生在竖直轴上。求小球弹起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

解析:全过程可看成三个理想化的过程:(1)M自h高处自由下落与地发生弹性碰撞;(2)M与m发生对心弹性碰撞;(3)m竖直上抛过程。设M下落触地时速度为v,弹性碰撞反弹速度为向上v。M与m发生对心弹性碰撞,两者速度大小为v方向相反,根据弹性碰撞可得:

4. 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淡化考试的功能,淡化分数的概念,使“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流行了多少年的话成为历史。评价学生应该多几把尺子。尺子是什么呢?就是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肯定会把一部分有个性发展的学生评下去。评价应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原则。学生在这种评价激励下,会不断地追求,不断地探索和攀登。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新课程改革的点滴体会 篇5

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教师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来管理课堂。

一、创建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

在新课程理念下,英语课堂融听、说、读、写于一体,教师为学生创设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进行实际运用,学生通过模仿——操练——自由表述——写作反馈等几大块进行合作学习。我在不同的阶段采用各种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学习。例如,在初三阶段,单词的记忆是一个“重头戏”,简单的重复记忆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我利用自习课时间组织了这样一个游戏活动:首先采用异组同质的办法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然后由一个组的同学提问另一个组的,要求提问组的人做到:

(1)随意提问一个同学或随机提问规定范围的单词;

(2)提问不重复,包括单词和学生均不重复,在规定时间内错误最少的组获胜。

学生在自我心理的作用下,一般提问的是和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而内容也涉及规定范围内各个角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每个学生都有提问和被问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弥补了老师课堂提问的局限,使得整个课堂积极活跃,学习气氛浓厚。经过两三次这样的游戏后,就连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而我也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

二、用理智、宽容的心态去关爱学生

这一阶段的学生,常因心情不好屡犯错误,课堂上要么睡觉,要么挑老师的语病等等,常与老师发生冲突矛盾。如果此时老师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或为了维护自己所谓的尊严而一味指责学生,甚至把以前他们的种种错误行为一并拖出,严加斥责,就会导致学生厌学这一学科甚至是直接或间接的对立。一般来说,班主任带了三年,学生已基本稳定,即使再坏的学生也会因为老师的缘故而不再惹事生非。但我们这里有个李老师,他们班到了初三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每听到他指责学生时,都在那里一味强调他的理由,他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什么,从来没有听见他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关心一个孩子的心情,也没有见他心平气和地问过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原因在哪、结果怎样。

现在的孩子需要的是眼见为实的例子,更需要老师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引导、关心和理解他们。与他相反,我带的这个班里也不乏有初一初二阶段难以约束的学生,但在我的课上,他们只有初一的和我的唯一一次冲突以后就直到毕业,不仅再也没有出现过,而且我们以好朋友的方式结束了这一段师生缘。

想想这些只因为冲突后我不仅和他(和我起冲突的女孩)谈了我的理解和我对他的看法,还从他的角度分析了他的行为会带来的不同结果。之后,我对待他和对待其他同学一样,从不给他“另眼相待的感觉”。这使得他对学习英语有了很大的兴趣,以一个从不及格的学生上升到英语优秀,有时我真的感叹孩子的心理真的需要我们的理解和支持。

三、教师人格魅力的吸引

“亲其师,则信其道”,这是初中阶段学生共有的心理特征。说到这一点我颇有感触。在英语教学中,除了精心设计教材、教案外,笔者坚持在课堂上做到以下几点。

1.严格要求自己,不迟到,不早退。每一节课争取早进班里两到三分钟,和学生谈生活谈近况,了解学生情绪、心理,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2.遵守诺言,按既定的规章制度进行课堂教学。一般来说,我在新接任一个班时,会和学生们讨论一些奖励和惩罚制度。一旦规定下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什么理由,一律相同对待。

3.遇到屡犯屡教的学生,就事论事,一归一,二归二,不涉及以往所犯错误,不说过激的话,类似“你就不是个好东西”“你已经无可救药了”这样的话我从不对学生说。而是经常对他们说“我想你也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吧”、“我认为你不是个坏孩子”、“你不希望别人说你怎么怎么坏吧!那么下次老师相信你会做好”等等之类的话,鼓励他们改正错误行为和不良习惯。

初中新教材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6

传统的数学课的教法,往往是老师讲例题、分析过程、讲完后让学生练习巩固,往复循环,按部就班形成了一个“套路”。学生的练习无非是例题的再版,这样成了知识点的供给,使数学学习乏味无趣,那么怎样才能吸引学生呢?

第一方面走出从数学到数学的圈子,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找数学,学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学之家用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加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初中和生活实际的需要是推动激发人的求知欲望的第一原动力,新教材数学知识的学习力求人生活实例出发,从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引入学习的主题,因此在上课时必须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例如平行线了引入从你喜欢滑雪运动吗?开始引入到滑雪运动关键的是要保持两只雪橇板的平行,还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城市学生乘自动手扶电梯经验,体育课上玩双杠的引入课题平行线,以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

第二方面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有助于展现数学与理论及其他科学的联系,突出数学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总结能力、归纳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感,不被一堆表面信息迷惑。例如:一根钢管,截成甲30cm和乙(50cm)两种用材,如果甲乙两种用材的根数之比1:2,则不锈钢管刚好用完(不计截割损失);如果甲种材料再多截3根,那么乙种材料只能少截2根,这时两种用材的根数一样多,而且不锈钢管有剩余,那么不锈钢管的长度为多少,按后一种截法,并假设没有一段损失5cm,求最后剩余段的长度?在这个问题中由于是实例信息是多而杂,如何分析获取自己所需的东西成为问题的关键,要透过现象抓到本质的东西,如果甲种再多截3根,那么乙种只能少截2根,这时两种用材相等,故只要先求出每种用材,第一截法几根就可,这种题目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第三方面要注重知识的获得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机会,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一般不会珍惜,容易忘掉,而来之不易的东西往往倍加珍惜,记忆深、有的甚至终身难忘,对知识也这样,以前往往注重强调知识的讲解,知识的落实巩固,住忽视了知识的获得地过程,不只向学生提供的是一个被成人社会所以所认同的、客观的数学知识,传递一些以成定论的成熟的数学,学生从事数学学习,对学生而言是模仿,或把知识复印到学生的头脑里,而是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学习中探究,让学生摸着石头过河,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记忆,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觉得这些知识不是你教他的,而是自己探索发现的,有一种科学家创造发明解决新问题,发现新知识的成功感,故在新知识传播时用这种方法更有效,教师只有大胆改革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变教师讲为师生共同地双边活动,尤其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主动探究,使学生由原来受动者变成现在的主动参与者,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只有使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所以对课本中的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的栏目,不能只留于表面,、留于形式,要做好、想透彻和议透彻给予学生充分时间,真正做到做中学和学中做。

作为新世纪的教育传统的课堂纪律,反对过分强调课堂的严肃性和纪律性,在教育中努力创设民主、平行的教育氛围,有得学生情境,特别是教学教育本身讲究严密性,不利于调动课堂气氛,故教师必须“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特别是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时更应如此,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建立崭新的师生关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质疑,允许学生有错误,其实错误也是美丽,只有在错误中才能使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在课堂上要成以人教人,以心对心,以情对情,真诚平等才能使学生自由地想象和创造,从而愉快地热情地吸取知识、发展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点滴体会 篇7

历史是往昔之风云, 先人之旧事, 王侯将相, 朝代更替, 文人骚客, 檐檐相载, 记圣贤之足迹, 录豪杰之身影, 哲匠思想救世, 英雄武功卫国。历史让后人彻悟于真源, 穷研穷于法理。历史是奥秘无穷的学问, 学海茫茫, 趣味融融。常读历史, 抚今追昔, 体历史之微妙者见日月于中天, 悟历史之真谛者得明珠于沧海。历史是人类文明之日记, 社会经验之总结;不懂历史, 纵然技艺卓越, 才华超群, 想人生充盈, 欲心灵丰润, 犹鸟无翼而欲飞、木无根而欲茂。历史让人运筹眼下, 鉴往知来, 历史之重要, 万言难尽,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激发想象, 振奋人心启示将来。

2.教师要进行课前反思

课前反思就是我们常说的精心备课, 好比一个人出门前照镜子。照镜子可以出现两种情形:一种是照出可以改进的地方 (比如衣服扣子没扣好, 衣领没有整理好, 脸上有污垢等) 另一种是照出自己的魅力, 照出自信。不管哪一种, 对于我们都是有益的。试想如果发现自己的魅力, 就可以给自己带来一个好心情, 使自己带着积极的心态、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中从而获得更好的工作和生活体验, 取得更大的成绩。如果照出自己的不足, 那是好事, 毕竟还有及时弥补的机会。虽然当时自己可能手忙脚乱一阵, 但事后, 我们可以更坦然地面对别人的目光, 获得另外一种自信与骄傲。假使出门前没有照镜子没有看到自己不妥帖的地方, 带着明显的不足招摇一圈, 突然发现自己的毛病, 我们将更懊悔。

通过课前反思, 我们会形成更成熟有效的教学方案, 增强教学的成就感。

3.让学生做好有效预习

3.1预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预习方案 (导学案) 的指导下, 让学生先有目的地学习要学的内容通过自己的感知、理解、分析、判断、想象等心智活动, 对新知识进行“探索”,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预习过程中, 学生掌握了新知识, 有了成功感, 这种成功感促使他们想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因此, 学生就盼望上课。在课堂上, 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 他们回答对了, 会很有成就感。在预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会促使他们更愉快、主动地学习, 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 从而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2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质疑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预习活动是以自学的方式进行的。要独立地接受新知识, 独立阅读、思考、置疑解疑, 就需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不依靠别人, 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学会的知识, 是不容易忘记的这样会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 努力理解, 但不一定都要在预习时解决, 发现问题就是预习的成功所在。有了问题对新知的学习就会有目标, 有目标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经过课前预习, 带着疑问上课, 对那些存在疑惑的知识进行探究思考, 更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他们敢于追求真理、合作创新的好品质。

4.注意探究疑点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宋代朱熹说:“读书无疑须有疑, 有疑定要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 有疑方能达无疑。”这里所说的“疑”, 在中学历史课堂上大多时候都表征于历史细节, 历史细节既能释疑, 又能激疑。因为疑点是每个学生或每堂历史课无法避免的, 疑最容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 有了疑才能不断拓宽思路。同时, 历史细节还可以巧妙地设“障”立“疑”, 创设思维空间, 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和求知欲, 积极主动地探索历史知识, 解决心中的疑点。没有对历史细节之疑的魂牵梦绕, 就没有锲而不舍的探究, 也就不会有众里寻她千百度的执著和蓦然回首的惊喜。

近期, 钓鱼岛问题持续发酵, 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和右翼分子十分猖獗。学生对这一现实与历史对接的热点问题困惑多多, 日本为什么到如今都不敢面对历史? 为什么至今不肯承认曾侵略中国? 教师在讲述抗日战争时, 可以与学生一起仔细研读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的《终战诏书》, 用历史细节理解和诠释现实热点问题。《终战诏书》全文共600多字, 从头到尾者找不到“战败”、“投降”字样, 仅仅在标题中使用中性词“终战”喻示战争结束。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诏书说战争“已阅四载”, 为什么只有四年, 明明中国抗日从1931年九一八算起有14年了, 即使是全面抗战也有八年了。况且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的主战场, 中国军民抗击和牵制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70%和大量的海、空军, 日美的太平洋战争是日本侵略中国的继续和发展。“已阅四载”说明日本的天皇政权只承认“向美、英两 国宣战”以 来这短短 的4年战争 , 只承认对 英美“终战”, 而对中国和东南亚一系列国家进行的侵略战争, 他根本不予承认。二战结束后, 由于美国的纵容与暧昧, 中国放弃壮我国威、扬我军威的机会:一是中国抗日军队没有登陆日本本土;二是放弃日本对华赔款。因此, 日本方面至今仍不好好面对自己侵略他国的历史和罪行, 不进行彻底的自我反思。同时,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另外一个历史细节———德国无条件投降书, 与日本终战诏书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便是历史细节“释疑教材, 点化课堂”的精彩之处。

可以肯定地说, 当我们用这样的历史细节呈现给学生时, 学生思想情感的琴弦、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增强, 都在一个看似与自己完全没有关联的历史对象中变成一个可以与之交流并直接解决现实问题的古今对话情境。

5.促 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为了学生的发展, 学校和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 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方面, 由于多样性的课程设置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教师要在指导学生选择课程的过程中, 让学生了解需求和兴趣, 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这样, 学生容易形成积极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状态。另一方面, 在历史教学活动中, 关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 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与体验。

新课程改革的点滴体会 篇8

1.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新课程标准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过去教学模式中, 老师都希望学生个个达标, 而教学中却千人一律。而事实上并不可能都过关, 学生听同样的课堂, 完成相同的练习, 加上单一的方法, 这种教育的后果是学生没有鲜明的个性, 缺乏宝贵的创造力。新课标要求我们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如在性格方面差异, 学习基础的差异, 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思维方式、处理问题方法等方面的差异, 并针对学生的各方面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要求对不同的学生在练习、作业、评价标准上也要有所区别。

2. 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学习态度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一个好的态度将决定你的未来生活, 一定要自己有好的心态, 了解为什么而学、如何才能让自己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尽快把自己带到一个好的状态;做事情要一心一意, 该玩就玩, 该学就学, 不要让自己总是处于一个矛盾的状态, 要有积极心态——健康、阳光、开朗、幸福, 从而激发自己内在成长的欲望, 主动认真完成学习的四个主要环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坚持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会听课意味着会抓重点, 能理解老师的意图。复习要学会找规律, 复习的目的是把学习内容进一步巩固、掌握, 以便摸清其内在规律, 在运用中举一反三。

3. 熟悉全班学生学习风格

仅凭学习成绩好坏是不能断定学生学习能力的, 有时还得看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是否合理。有些学生偏向视觉, 有些学生偏向听觉, 有些学生偏向动手训练, 而有些学生则是几种结合。而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则要因人而异, 需要教师及时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 加以分别指导, 合理调整、安排。

4. 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兴趣主动学习会让学习事半功倍。多数数学教师都碰到类似的情形, 一个教师多次讲解的简单问题, 在全班学生中往往成了非常难解的疑惑。通过调查发现,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有些是过程中所设的情景不切合学生实际, 解决之道是教师在备课中多设计些农村孩子常见的情境, 以便于学生很快地理解, 便于接受, 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有时是因为班上学生的课前学习特点不同, 解决之道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 让所有学生在教学中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 都有在班级中散发自己成长光芒的机会, 这样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当学生充满自信地去学习, 那教与学就快走向成功了。

5.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不少教师的辅导总是重复讲过的内容, 造成学生厌烦其“老生常谈”, 后果是学生愈来愈感觉自己是学生, 非常被动。辅导后进生, 要让学生乐于接受, 方可取得理想效果。我采取了如下措施:1让每一位学生都提出自己数学知识掌握的弱项、强项, 由各学习小组互相帮助, 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增强自信, 都有一种责任感,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2进行学习内容调整。往往学习困难的学生, 越辅导他越厌学, 这是他们在数学学习上有漏洞造成的。教学中, 尝试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融于一体, 编一个符合这些学生特点的临时学习任务。会让学生开心地舍弃老的学习任务, 积极完成临时任务, 很自然地弥补了缺陷, 改变了厌学数学的情绪。3鼓励学生自学, 并自发质疑。对于理解能力差的学生, 让他们阅读一些与教材相关的阅读材料, 编一些小练习让他们做, 借助自学发展他们的智力, 增强脑力劳动的能力。

总之, 教师若能在端正好学生学习态度、及时把握好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 在教学中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既可减轻学生负担, 激发学习热情, 更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程亚焕.数学教学观与数学差生[J].数学教育学报, 2001 (01) .

新课改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篇9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新课改更注重教学情境的设置和学生的探究过程。

一、发掘、设计让学生乐学、善学、易学的教学情境

新教材设计了很多的“思考”、“探究”、“观察”、“?” (对比、类比、思考内容) 、“钥匙” (解题技巧、方法) 等, 再加上每章节承上启下的引入语、“探究与发现”、“阅读与思考”、“实习作业”等这些都为学生自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同时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数学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从生活出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从而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 引导学生开发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比如:极坐标的教学, 直接从课本提供的思考入手, 直观快捷, 学生主动联系生活中的定位习惯, 即刻就能给出新坐标系的概念。

然而好的教学情境来源于生活, 来源于教学实践的长期积淀和教师的善于发现和利用有益于教学的情境。谐音记忆法, 也是我在情境教学中一个很好的例子, 如果我直接把这个谐音记忆法直接告诉学生, 而没有复习提问的尴尬, 就收不到这么好的记忆效果。虽然这个教学实例很难登上大雅之堂, 但却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很有实效, 同时轻松有趣的教学情境也为学生掌握众多的三角函数公式, 探求更好的记忆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和开端。

当然, 情境的创设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 还不能过于复杂, 更不能偏离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并不是要求每节课都要煞费苦心地去创设教学情境, 有些内容开门见山, 效果反而会更好。

二、更注重学生的自我探究过程

新教材更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探究过程, 改变了以高考为指挥棒的传统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传统教学更注重的是知识的结论, 而不是知识的探究过程。新的教学教改则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很多问题不能只是教师讲给学生, 而是要求学生自主探索, 自己去发现问题, 寻找规律,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要适时的把教材设置的思考或探究大胆地“抛”给学生, 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及教材设置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对于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以充分体验到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以充分体验到探究过程的价值, 增强学生自信心。但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不要教师指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引导”上下功夫。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 激发求知欲望。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 面对高考我也存在着很多的困惑和无奈:给学生更多时间探究会不会探究不好, 是不是会浪费时间, 教师还要回来继续讲解?面对高考还是应该直接告诉学生结论, 题海战术更有实效?带着这样的疑问在我所带的两个班内进行对比教学。选择一个成绩较好的班进行传统教学称为“传统教学班”, 而另一个成绩较差的班进行新教改称为“实验教改班”, 开始了我新教改的探索历程。

在高二的第一学期学校安排《必修3》第三章《概率》, 《选修2-1》的《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整本书。通过对整体教学内容分析后, 笔者觉得《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 也是高考的难点, 而高考的另外一个重点内容《概率》虽然在这儿也讲, 但相对较简单, 而且在理科教学的选修教材中还要进一步学习, 所以我在“传统教学班”中选择的教学方式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 而且单刀直入直接切入重点, 如:《概率》一章中直接讲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 而其它基本概念、细节略去或由学生课下阅读, 《常用逻辑用语》也是直接告诉学生四种命题、充要条件的概念和如何使用, 并直接告诉学生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转换方法而将重点内容都放在了《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上, 而且直接接轨高考。但是学生在学习、做题过程中对某些知识点总感觉来的太突然, 衔接不上, 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感觉也跟不上去。这样的教学教师是感觉节省了时间, 但是学生却有严重的厌学倾向, 并且感觉疲惫不堪。而在“实验教改班”我按照教学大纲的课时要求, 利用新课程理念包装自己, 包装学生, 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 体会知识的生成——发展——成熟——应用的程序, 体会知识的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过程。新教材的课程设置也体现了这一思想, 比如:立体几何在《必修2》第一、二章讲了传统立体几何思想, 在第第四章又给出了空间坐标系, 而到了《选修2—1》第三章又给出了《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外表看起来这些知识并不系统, 学生学习也不系统, 不利于教学, 可是经过教学发现, 这种“螺旋”上升式教学更利于学生的认知过程, 我也慢慢喜欢上了这种教学体系。

给学生充分自由发展的空间, 给学生独立探究新知生成过程的机会, 使他们逐步提高探究新知的能力。虽然耗时较长, 但学生学的轻松, 他们善学、乐学, 每一步的基础打的扎扎实实, 能力逐步提高。在平时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过程中和对比“传统教学班”和“实验教改班”的成绩, 两个班的成绩差距在逐步缩小, 而且在期末考试中“实验教改班”的平均成绩超过了“传统教学班”, 并且高居年级第一。

通过对比实验教学, 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自我探究的重要, 只有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确立了他的主体地位, 相信成绩不是问题。

对新课程的点滴思考 篇10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毋庸讳言, 也存在着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 课堂上出现了“散乱的活跃”。语文课究竟应该怎么上?一些教师感到困惑, 认为当前的语文课改“如风, 如雨, 如雾”。于是开始追索:语文课程究竟是什么?一些教师开始追寻语文教育的“原点”。

小学生学习语文究竟为的是什么?可以这么说:既是为了掌握语文这门交际工具, 又是为了吸收精神方面的营养, 打下人生的底色。从这个意义上讲, 语文课程的“原点”, 便是“语文”要以人为本, 要促进儿童的发展。强调了“语文”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就是抓住了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最本质的东西。

二、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 注重实践, 从多方面的实践中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 教师利用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 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 只有在实践中, 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 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 推荐给学生阅读。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 领悟其精妙所在。

2. 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 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 学生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教师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 眼里有资源, 心里有教育, 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三、语文课堂的问题意识——学生没问题, 教师有问题

学生提不出问题, 教师有问题;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不积极理睬, 教师有问题;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 教师有问题。有效的问题:有一定的思维价值, 在适当的时间, 适当的位置, 用适宜的方式提出。读应是语文教学的主干, 想象、思维、技能、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是附着在这一主干上的, 是融合于其中的。课堂上要放手让学生思考问题, 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题, 教师就应该鼓励, 并顺着这一问题去引导学生, 给他从小种下探索思考的种子。其次, 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课与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的, 而不应囿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我们不应该带有什么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这种错误观念。我们只有打破学科分界, 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广阔的空间。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能澄清, 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空间。最后, 要开阔学生的思维, 先开阔教师的视野。以前我们经常谈论的是:如果课堂上学生提出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该怎么办?而如今我们应该思考学生提不出问题该怎么办了。

四、怎样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

1. 有趣的作业形式。

有趣的作业形式, 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 也带给学生由衷的快乐。对学生的作业教师不统一要求, 学生可以探索, 可以质疑, 可以有自己的观点, 也可以标新立异。

2.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 了解生活、认识生活、学会生活成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准则。

新形势下初中物理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11

关键词初中物理 点滴 体会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它通过最基本、最普及的物理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训练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面对新形势,实施以人为本教育已成了时代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自身学习、充实自已、提高业务水平

经济的发展推动知识的更新,教师在大学时代学习的知识很多已陈旧过时,如果试图靠吃老本,那是绝对行不通的。现代青少年学生的知识信息来源非常广泛,各种渠道的信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但也给他们带来了各种新问题,他们希望从教师那里找到正确答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是有一桶水”。当今学生这个“杯子”越来越大了,如果教师还靠自己桶里原来那么点水,怎么能够学生舀的呢?更重要的是,我们应有一桶流动的水,常言说,流水不腐,即我们的知识应该吐故纳新,使我们具有一桶永远是新鲜、富有营养、受学生欢迎的高质量的水。因此一个合格的中学物理教师应该不断通过努力学习,强化和掌握以下三个领域的知识结构,才能满足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要求:一是系统掌握普通物理的基本理论,了解理论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物理实验技能,具有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二要掌握一定的邻近科学知识,如数学、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运算能力,三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懂得教育和教学的规律,热爱教学,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二、把握交互式教学的基本原则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个受教育者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叛逆阶段,考虑问题易偏激,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可或缺。而只强调教师的作用就会重蹈应试教育教学方式上的“满堂灌”的覆辙,只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会使学生的素质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学生的潜能无法真正的发掘。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学生和教师这一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充分结合起来,形成师生交互式的互动过程。因此,我们年轻教师应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手段,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学生充分地利用视觉和听觉去获取知识,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益。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达到形声并茂,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对学生掌握知识、提高素质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如初二物理第二章第五节“水循环”珍贵的水资源中可以通过生动的画面将水的重要性以及破坏水资源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珍惜宝贵水资源的意识,这比我们光靠嘴干巴巴的喊几句口号有用多了。

三、转变观念,把握“先学后教,先生后师”的教学原则

我们教师从学生时代、到师范院校实习、新教师见习、直到成长为能够独立工作的教师,早就习惯于“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因此,备课、上课、布置与批改作业、课外辅导、考试与讲评等几乎就成了教师生活的全部。我们习惯于“先教后学”,有些教师如果在上课时自己觉得漏讲了一个问题,就会耿耿于怀,放心不下;如果所有预定的知识目标都讲到了,就会心安理得,其实,一节课即使只解决一二个问题只要是学生弄懂弄透了也是成功的。我们最需要做的是,转变教学观念,强化“先学后教”意识。如,先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全部或部分课文;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全体学生思考后再个别提问、讲解;先让学生尝试着完成例题的解答后,由学生自己决定什么时候该看正确答题示例等,都是先学后教教学原则的体现形式。

先生后师,就是在教学中应遵循一个原则: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完成或合作完成的事,教师决不替代。教师不应过分自信,而应相信学生,科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多给全体学生思考与参与的时间,不要过快地讲结论;在课堂练习中,应先让学生互批、学习小组长批改,而后再让学科小组长对薄弱小组的指导与帮助,教师着重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解疑、以学困生为主的个别帮助,有重点地详细批改部分学生的作业直至面批等。反对教师以一己之力替代全部学生的作业批改,从而剥夺学生订正错误的权力。

四、提高灵活运用新教材的开发能力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根据之一。通过一段时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现在的初中物理教材充分体现出新课程理念,在形式上做到“图文并茂”,显得更直观、更形象,在编排上不再追求整齐划一,而是自由灵活,在文字上大大缩减而内涵更加丰富,这给教师和学生留下了更大的选择和思考的空间。新教材更多地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和探究活动,重视从自然和生活现象中引入物理问题,让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握物理规律,这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如初二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光的折射中,由一组老人想下水游泳结果喊救命的连环画引出光的折射这一话题,学生看了画面个个忍俊不禁,对其中的奥妙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从而对接下来老师讲的内容持有高度的热情。

新课程改革的点滴体会 篇12

一、新教材的特点

1. 源于生活, 学以致用

新教材上配有形象生动的插图,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变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为富有情趣、新奇的数学探索活动。例如:学习“认识上下”时, 以看图讲故事的形式引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弯弯的月亮”歌曲, 让学生边听边想这首歌词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 边理解其中的数学知识。这样图文并茂的教学,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 让我们认识到教材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载体, 还能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到方法,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 数学学习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合理安排学习内容, 从而降低学习难度。

2.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数学

新课标明确规定, 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方法的培养,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有效发挥, 能够轻松地掌握知识, 提高了技能。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生活实践与数学知识结合, 同时帮助、引导学生发现情境中的问题, 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意识, 用已有经验和知识水平解决简单问题。这样的安排, 利于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生活中, 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培养。

3.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数学

新教材建立了探索性学习方式,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重点, 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 使学生愿意学数学。选材上吸纳了学生熟悉的、贴近生活实际的、有趣的和有启发性的情景和事物, 让他们在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例如:为学生设计了“自主小天地”栏目, 学生可以自主地做自己喜欢的内容, 极大地丰富了课程资源, 学生的个性也得以张扬, 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间。

4. 让学生在问题探索中, 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发展都不同, 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特点, 结合数学活动, 通过“练一练”“说一说”“我的小天地”“问题讨论”“数学冲浪”“自主小天地”等学习模块,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学习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 养成交流、研讨的习惯, 学会表达思维过程,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5. 呈现多元文化,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数学来源于生活, 新教材使得学生在开放式的生活中学习数学, 形成自己的数学经验, 注重关注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 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把学生数学学习的时空由课堂印象引到整个生活世界, 把学生的情感、道德教育贯穿在数学学习生活中, 这是对旧教材的突破, 通过开设“知识窗”“兔博士网站”, 体现了现代数学特点, 拓展了学习空间。

二、新教材在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生机的同时, 也让教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 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摆脱教材束缚, 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 教师应对新教材的编写意图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推敲, 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灵活机动地调整教材的结构, 同时还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设计弹性化的教学过程, 让每个学生都有兴趣。例如:在教学“位置”时, 我没有用教材设计的例题, 而是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出发指出自己的前后、左右, 然后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通过实际场景进行互动, 准确地辨认位置后再让学生的目光转向课本, 书上内容则作为练习, 问题迎刃而解。这样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效果很好。

2.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

实践探索常常是与合作交流密不可分的。尤其是低年级学生, 思维简单、智力发展水平不高, 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首先数学课堂中注意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活动要求将学生就近分组或混合编组, 真正做到保证学生在活动中优势互补, 从多种层面扩大学生的信息量。其次小组内要明确分工, 引导合作交流。在活动前要进行合理分工, 明确各自责任, 布置小组学习任务时, 既要集中又要有所侧重, 每次侧重一个主题。例如, 怎样组织讨论, 如何发言、汇报等, 应使学生意识到除了关注自己的思想, 还要学会倾听、了解别人的想法, 并在某种情况下, 把别人的思想同自己的联系起来, 进行辨别、整合, 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引领学生经历过程, 增进体验, 感悟数学

对数学来说, 观念的建立需要学生亲身去经历。拿“统计”这一内容来说,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经历统计全过程,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直观经验。如统计“最喜欢吃哪种水果”, 我创设了生动的情景与活动:“兔妈妈有了高兴事, 想请小朋友们吃水果, 但不知道各种水果各买多少。你最喜欢吃哪种水果呢?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吃到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呢?”这样一引入, 学生之间便开始交流各自的统计方法:问一问、举举手、排排队、拿图片摆一摆等,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 选择一种方法, 进行统计。在这一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 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统计的作用及统计方法的多样性, 逐步树立从统计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

上一篇:胃大部切除术护理下一篇:园林花卉养护管理